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分类与比较

时间:2019-05-13 22:27: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分类与比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分类与比较》。

第一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分类与比较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分类与比较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

妈妈的小帮手

——分类与比较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23页,分类【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生活感受分类的意义,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学会分类的方法。2、经历具体分类活动的过程,初步体验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3、在操作中提高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重点难点】通过观察、操作,能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教学准备】本子、图片【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1、教师出示一摞各种各样的本子,提问:“本子这么乱怎么办?你来帮帮我吧!”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将本子分类。3、学生分好类,进行汇报。4、教师小结:“我们刚才就是进行了分类整理。”

二、活动二1、教学例题教师引导:分类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你看,妈妈正需要你帮忙呢!(出示图片)2、学生分组讨论,怎样帮助妈妈整理衣服。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活动。3、学生自由发表见解。(1)把爸爸、妈妈和小明的衣服分开,(2)按上衣和下衣分开,(3)按颜色不同分;引导学生分析,体会分类标准不一致,分的结果就不一样。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了各种方法帮助妈妈,你认为他们的方法怎么样?你能用几种方法进行分类?我们用了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分出的结果就不一样。

三、活动三1、教师引导:妈妈很辛苦,我还可以帮妈妈做点什么呢?2、学生自由发言。3、师:你可真是个懂事的孩子,想到要帮妈妈做这些家务。谁愿意帮他一起整理?看,生活中处处都能用到数学知识,其实,分类的知识不仅仅在这些方面有用,还有许多用处呢!

四、自主练习1、哪些是水果类?哪些是蔬菜类?圈起来。教师出示图画,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回答,集体订正。2、分一分,说一说教师出示第二幅图,学生讨论完成。指生说一说,小组分类的方法,并说明理由。师:你还发现了什么?3、想一想,可以怎样分?教师出示图,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小组代表介绍分法。

五、总结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2、你能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能够用到分类的知识吗?

六、课外活动回家帮助家人分类整理物品,并和家人说说自己分类的方法,请家人给你评价。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24-26页【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生活感受分类的意义,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学会分类的方法。

2、经历具体分类活动的过程,初步体验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3、在操作中提高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重点难点】通过观察、操作,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教学准备】实物【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教师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丁丁和妈妈把衣服怎样分类的?你有什么感受?提问:谁的衣服长?谁的衣服短?还可以比什么?

二、自主练习

1、哪本书最厚,画“对号”;哪本书最多,画圆圈。教师出示三摞书,学生观察比较学生独立完成,集体纠正。

2、重的画对号,轻的画圆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教师出示天平和水果,教师操作,学生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纠正正确答案

3、哪团线长些?你还能比什么?

4、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总结:事物进行比较,不但可以比大小,还可以比较出厚薄、轻重、多少。

三、课外练习回家和妈妈、弟弟比比手,看看你的手比妈妈的手长还是短?你比弟弟的手长还是短?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科27页【教学目标】

1、在操作中提高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

2、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重点难点】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教学准备】实物【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小朋友们,我们学会了利用不同的方法将杂乱无章的东西整理的干净整齐。今天,丁丁的妈妈要带丁丁郊游,出发之前,他们来到超市买东西。瞧,满满一大筐,他们都买了什么?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这些东西的图片,打开看看都有些什么?谁来说一说?

二、学生分小组学习

1、指生回答:有牙膏、香蕉、毛巾、铅笔„„

2、师:现在售货员要把这些东西分别装在袋子里,如果你是售货员,你打算怎么办?分几袋?好,请同学们当售货员,各组同学一起动手分一分。

3、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类。

4、学生汇报分类情况。

5、小结:每个小组的同学在分类的时候积极讨论,用了很多不同的分类方法,正是一名称职的售货员。

三、我学会了么?师:丁丁带着大家帮助他分好类的东西,高高兴兴地来到草地上。你们看!(教师出示图片)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生回答:有树、丁丁在树上荡秋千。师:看到这些你想到什么?(生回答)是的,丁丁不应该在树上荡秋千,这样小树会受不了的。我们大家可要爱护树木!

(二)现在,同学们来比一比,这两棵树哪棵树高,哪棵树矮,高的树涂上深绿色,矮的树涂浅绿色。学生独立完成(三)图中你观察到还有什么可以比一比?同桌互相说一说指生说。

四、教师总结:在今天的课堂上,同学们不但知道怎样分类,还帮助丁丁解决了问题,改正了缺点,希望大家每节课都能像今天这样。

第二篇:PEP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教案

分类

课题:分类

教学内容:教科书P38-41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具:挂图 图形

一、引入

小朋友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怎么来的呢?(买的)哪儿买的?(商场)小朋友们去过商场吗?能说说商场里都有什么?(学生说)是怎样摆放的?

二、新课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观察文具商店的各个柜台,并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商场里的商品放得都整齐,为了让买的人看得很清楚,售货员把同样的商品放在一起。

3、小结揭示课题:把一样的物品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4、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东西,把相应的物品分类,然后小组讨论怎样分,并动手分一分,把同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5、让学生汇报分类的方法及理由。让学生感知什么是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第38页“做一做”。先在组内交流怎样分,体验分类的方法,然后动手分一分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六第1题

四、教学不同的分类方法

1、师出示用吹塑纸自制的教具,让学生分一分

2、听取学生汇报分类的方法及理由

3、引导学生分类整理课桌上的文具。师巡视,说一说良好的生活习惯。

4、巩固练习:

A、完成39页“做一做”师出示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可以怎样分?还可以怎样分?

B、完成练习六的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五、课堂总结:小朋友们今天学会了什么本领?

第三篇:小学数学一年级分类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分类》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找座位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能按照某一标准给物体进行分类。

2.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

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教学难点:

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教具学具:

课件,水果类、饮料类、文具类商品若干,各种形状学具若干。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森林吗?今天我们一起到大森林里去玩吧。课件一:(动画)森林里,动物们纷纷到兔宝宝超市购物,各种商品杂乱地放在柜台上,兔宝宝东找找西找找,忙得满头大汗。

师:看到这儿,你们有什么话要对兔宝宝说啊? 生:兔宝宝,你的货物摆得太乱了,如果你把相同的东西摆在一起,就不会那么忙了。

师:你们说得真好,兔宝宝一定会感谢你们的。

二、初次体验按指定标准分类

师:小朋友们手上都有一件东西,有三个组桌上放了提示牌,请你们根据每组桌上的提示牌找准自己的位子。所带东西不属于这三类的小朋友,坐到没有提示牌的小组。比一比,看谁找得准。(生活动)

师:有提示牌小组的小朋友们互相看一看,如果有没坐对位子的,帮他找一找位子。没有提示牌的小组就商量着根据你们的东西,给小组起个名字。

师:哪个小组长说一说,你们小组都有些什么?(生依次回答,没有提示牌的小组最后说)

师:像我们这样按一定的要求把大家分组就是分类。(揭题)

三、分组探究:按不同标准分类的方法

师:开动脑筋想一想,你们小组的这些东西还能再分类吗?请每个组的组长带大家一起先讨论可以把什么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分类方法),再分别放在篮子里(动手操作)。

(生活动)

四、汇报分类情况,交流评价 师:我们来参观一下各小组分类的情况。请各小组的代表给大家介绍你们是怎么分的,其他小组的小朋友可以说说你们的看法,也可以给他们提提建议。

小结:同学们都按不同的标准把组内的东西分得很好,有的按品种分,有的按颜色分,有的按形状分……还说出了不同的意见,个个都很能干。

五、知识的运用

1.师:你能按要求给下面的东西分类吗?(课件出示书上题目)

2.师: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要用到分类的知识,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

生:家里的东西是分类放的,鞋子放在鞋柜里,衣服放在衣柜里。生:一家人一家人在一起。

师:大家说得真好,只要大家平时留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好多数学知识。

六、拓展运用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 课件三:大森林里许多动物依次出现,定格为一幅画面。(花、树、草、大象、熊猫、老虎、狮子、猫、狗、松鼠、鸡、鸭、马、猴子、青蛙、鱼、燕子、鸽子等)

师:你们能把画面中所有的东西分类吗?小组商量后说一说。

七、结束全课 师:小朋友们学了这么多知识,我们的森林旅行也要结束了。我想分别请一名男同学、一名女同学当司机,开车送大家回家好吗? 师:你们商量一下,对乘客分别有什么要求? 男生:男同学坐我的车,穿校服的坐左边,没穿校服的坐右边。大家要守秩序。

女生:女同学坐我的车,矮的坐前面,高的坐后面。师:小朋友们要按司机的要求上车,千万别上错车哟。教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了许多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加深了对分类的认识,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了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的方法。开阔性、活动性的练习让课堂洋溢着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四篇: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

2、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对分的物体进行简单的统计。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过程与方法

3、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

4、在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过程中体会整理与分类的方法。

5、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善于表达和倾听他人意见的学习品质。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一些分类方法,让学生思考得出一些分类规律。

教学难点:体验分类标准多样化,会自定校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教具准备:水果图片、课件、黄花、蓝花和红花各3朵,铅笔若干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分类(总第17节)

教学内容:教科书27页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一些分类方法,让学生思考得出一些分类规律。教学难点:体验分类标准多样化,会自定校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教学过程:

导入:

(1)播放录像 商场物品近景镜头。(文具柜台第一层是文具盒;第二层是练习本;第三层是笔。一位售货员阿姨正在往柜台里分类摆放文具)

新授: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售货员把同类东西放在了一起。揭示概念:像售货员阿姨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2)猜一猜

继续观看录像从而猜测售货员阿姨拿的物品会放到哪一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探究:

多媒体出示例1情景图。图上的气球可真漂亮,小朋友们,你们能试着将这些气球分分类吗? 引导学生按气球的形状分类,分完之后,数一数,看每种形状的气球各有几个。

将学生的分类结果展示在大屏幕上,继续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分呢?

小朋友们真是太棒了,能想出这么多的分类方法。

巩固:

(1)摆一摆

出示商品柜台的图片,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相应物品分类摆放在柜台里。

明确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

课堂作业:(3)完成教材练习七第1、2题。拓展延伸:

(2)分一分自己的学具袋。

教师导语,说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是怎样分的,这些物体分别有多少?哪个最多?哪个最少?让学生体验分类的方法和统计的思想。

教师在巡视中指导,同时注意学生中分类的不同方法。

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放学后,你能用你学过的知识把自己房间也分类整理一下吗?

作业布置:

1、小状元

板书设计:

分类与整理

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教学后记: 本节课我是从生活引入,创设情境,使学生产重亲切感,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看录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通过让学生相互叙述,使学生在观察、思考、想象、交流中初步感知分类的方法。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

第2课时 分类统计(总第18节)

教学内容:教科书28页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更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分类统计的能力。

通过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进一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学重点: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分类方法,让学生思考得出一些分类的规律。教学难点:把同一些物品按不同分类方法进行分类统计,体会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不相同。

教学过程:

导入:

课件出示大海图(海鸥、美丽的鱼、贝壳、虾……现在正有一群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到海里去游泳了)让学生观察,发现其中的信息。

新授:

1、引导学生有序看图并提问题。

2、观察大屏幕,你们能根据刚才观察到的信息提出问题吗?

3、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思考。

4、板书问题: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

探究:

解决第一个问题。

看第一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正在游泳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可以按性别、年龄……来分类。

巩固:

解决第二个问题。

解决第二个问题时,可不可以用你们刚才学过的分类统计法来解决呢?这些漂亮的船只可以怎样分类呢?你们可以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来一起分一分。

课堂作业:把这些游泳的人分类。(出示统计表)

一起看一看,表中的类别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学生不一定能说得很清楚,教师可总结说明是分类情况,也就是把这里的人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教师巡视指导,奖励填得好的学生。

拓展延伸:

1、举例说明,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用到分类统计呢?

2、观察这些表格,从每种表格中可以读到什么信息?

小结:

上节课我们学了用一种方法分类,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按不同标准分类。分类时的关键是找到不同的地方。

作业布置:

2、小状元

板书设计:

分类统计

这种统计的方法就叫分类统计

教学后记:整节课学生通过交流不同的统计方法,体会分类统计的多样性。通过讨论交流的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个环节我注重运用原理、寻找规律、抓住难点进行点拨指导,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分类统计的模型。

第3课时 练习七(总第19节)

教学内容:教科书P29、30、31、32.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掌握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分类。

2、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呈现分类结果。

3、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提出简单的问题。教学重点:

能熟练地选择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用简单的统计表表示分类结果。

教学难点:

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本单元的学习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

1、学生交流讨论。

2、汇报。

(1)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2)用图表示的分类结果真清楚呀。(3)我会看统计图了。

(4)我会用统计表来表示统计结果了。

新授: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七第4题

(1)课件出示第4题图,提问:这里面有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2)学生独立完成第一个问题(按形状分一分、涂一涂)

探究:(1)如果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

(2)根据上面结果,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巩固: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七第5题

(1)第一个问题至少有两和分法:按天上飞的和地上跑的,按两只脚和四只脚的分。学生独立完成。(2)让学生根据结果提出问题。课堂作业:完成31页第6题。

(1)引导学生看懂统计图,指生说一说。(2)学生独立完成统计表。(3)教师读题,学生口答。

(4)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口答。

拓展延伸:

1、完成31页第7题

(给定标准分类)

1、2小题可以学生独立完成。

3、4小题重点指导。

2、完成32页第8题

先自己整理书包,然后全班交流自己整理的方法。

小结:

今天我们对本单元进行了复习和练习。大多数同学对于分类与整理已经学会。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能应用本知识对家里的物品进行分类与整理

作业布置:

1、小状元

板书设计:

练习七

教学后记:本节课我是通过练习,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意义,并在整理过程中掌握分类和整理的方法。在课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统计(整理)活动,在活动中体验统计思想。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

第五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直接写得数,比比谁写得美。

2+5= 3+6= 9-4= 4+4= 3+5=

8-6= 0-4= 6+3= 9-7= 6+3=

2+3+2= 8-4-2= 8+2-6=

8+0-7= 9-5+3= 10-6-0=

二、填一填,看谁做得最准确。

1.与9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和()。

2.按顺序填数

(1)1,2 ,(),(), 5,(),7

(2)9,8,(),6,(),4(3)2,4,(),(),10

3.△ △ △ △ △ △ △ △ △

(1)一共有()个三角形。

(2)把右边的4个圈起来。

(3)把从左边数的第4个三角形涂上颜色。

4.把下列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6 10 3 9 0

□ >□ >□>□ >□ >□

5.□ □ □ □ □ □

△ △ △ △

()比()多 □○□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8+()=10 4+()=7()+4=7()-9=0()-4=5 2=()-6

四、比较大小,在○里填表上“>”、“<”或“=”。

8○6 5+4○7 7-3 ○ 1+

210○8 9+0○9 6-2 ○ 6+2

五、在○里填上“+”或“-”。

2○6=8 5○4=9

9○2=7 4○4=8

下载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分类与比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分类与比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高矮教案

    高 矮 教学目标 : 1.经历比较事物的高矮、厚薄的过程,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练习和游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比较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比较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课 件www.xiexiebang.com 第二单元比较 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长短教案

    长短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一般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类课件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坤密尔堤中心校徐明智 一、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文章。这组教材是围绕着“壮......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教案(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教案(人教版) 第一时:分类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第40页练习六1~3题 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

    一年级数学上册物体分类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物体分类教案 一(5)班 教学目标 1、 通过讨论探索、操作和比较过程初步培养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感性认识; 2、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数学,以激发......

    第二单元 分类 教案(定稿)

    帮妈妈整理衣服 ——分类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按一定标准给物品分类,体验同一标准分类的确定性及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性。 能力目标: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让学生......

    一年级数学电子教案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比一比 (共3课时) 第二单元整组备课: 教学内容:比一比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使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