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诵读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与价值

时间:2019-05-13 22:10: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诵读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与价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诵读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与价值》。

第一篇:浅谈诵读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与价值

浅谈诵读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与价值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宜于诗歌、散文、文言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诵读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这一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在“阶段目标”中再从具体操作层面给予保证: 在前三学段提出具体要求的基础上,第四学段(初中阶段)提出了更高要求,“诵读诗词散文和浅易文言文,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然而,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存在着严重的弊端。除了上公开课,阅读教学仍是“师生对话”方式一统天下,轻视了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教学的中心。在课堂上要想保证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就必须建立在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因为学生除了通过阅读把握文章的主旨外,学习语言(包括朗读、背诵、积累、运用等)也是学生阅读的一个重要目标。反之,作为阅读主体的需要——认识发展的需要和情感动机的需要就得不到满足,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得不到提高。另外,老师的过细串讲和分析占去了课堂时间,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既不能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也体现不了阅读教学的目的和本质。

在现代诗歌朗读教学中,我认为应以“诵读”为载体,走进文本。朗诵是解读诗歌的敲门砖,只有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才能真正走进解读诗歌的艺术殿堂。《一片槐树叶》是一首新诗,也可以说是一篇带有淡淡思乡情愫的美文,我将这节课的重点放在“诵读”上,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整体把握和感知文章,通过“诵读”,培养和提高学生诵读和理解诗歌的能力。同时采用了以下几个环节来进行朗读训练。学生诵读感知——教师范读品鉴——研读理解文本——思读感悟主旨。

㈠.注重朗读技巧的指导。

课堂上,我首先加强了“指导朗读”这个环节,主要是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节奏、重音,注意语速、语调等。“朗读技巧教学靠灌输不行,因为学生未形成„内化‟,就不能灵活运用,更不能引发创新;朗读技巧教学必须在范读、模仿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对朗读进行“探索”,即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求知的需要,以探索的态度和方法学习朗读技巧。”在老师范读的影响下,学生有的学着老师的腔调,读得如痴如醉,有的进行创造性朗读,展示着自己的个性。这样,诵读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从语言的节奏、韵律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琅琅的读书声回荡在教学的课堂上,在诵读中来体味涵咏文章的美感,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朗读时,我有意识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在教师的范读和学生朗读的比较中,让学生自己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在别人朗读时大胆地纠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索热情,巩固了朗读技巧。

㈡.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到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

“朗读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本来就是统一而相辅相成的、相得益彰的。”在“指导朗读” 后,我给学生谈了结构美、旋律美、音韵美后,把作者写诗的特有思想感情做了介绍:纪弦先生写乡愁之情,以“一片槐树叶”为意象,寄托了诗人思乡盼归的情感,开头以槐树叶起情,结尾以企盼重回槐花飘香的季节收尾,首尾呼应,一气呵成。这样完美的形式,这样富有的思想感情,怎不能让学生们深入其中,品味文本的美感和深意呢?通过让学生去感知、去感悟、去创新,以达到明其意,动其情,见其形。让学生再次边读边思,边读边赏,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㈢.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在诵读中品味语言。

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将诵读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结合起来,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整体把握和感知文章,通过“诵读”,培养和提高学生诵读和理解文章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的能力,培养口语交际、写作能力。并能促美育、促个性、促创新,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片槐树叶》的语言很美,通过反复诵读,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深刻地感受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在这一环节,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对词语的品析,简单描述想像到的画面,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的精神,既有个人的见解,又有集体的智慧,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学生入情后,在品词析句中不断有新发现,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先去发现,然后说出依据,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激活。这首诗学生的发现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诗歌的层次结构,二是诗歌的立意。用时空的变化顺序来组诗,使这首诗的层次非常清楚,由对家人的思念上升到对祖国大陆的思念,正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升华。

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落实“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这一课程目标呢?我认为课堂教学要从教师讲解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练习诵读为主;把立足点从讲翻译、谈语法转移到指导学生诵读上来。其核心就是要加强诵读教学及其指导。

㈠.变 “串讲”为“自读”,以疏通词句。

初中阶段的文言文选文,大多篇幅不长,注释详细、浅显意懂。学生在自读过程中,只要认真阅读文下注释,少量查阅古汉语词典等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便能疏通读懂课文。因此,在课文词句的疏通上,要求学生自读。学生在自读课文时碰到难词难句不能理解,就做上记号,先在学习小组中讨论解决,如果不能解决,则在全班质疑。学生提出疑难,我尽量让其他学生回答,培养学生质疑解难的兴趣和能力。这样就提高了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当然,对每篇古文的“训练重点”中要求“理解”的词语和要求“归纳义项”的词以及中考说明中要求的考点——少量多义词、活用的词和常用的文言虚词等,必须作为重点在课堂上提出,要求学生当堂解答并予以积累。

㈡.变“分析”为“诵读”,以理解文意。

我们有这样一种认识:只听老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语文阅读课,不是好的语文课。的确,学生如果没有熟读课文,即使老师口若悬河,讲得眉飞色舞,分析得头头是道,那也只是一种自我陶醉。一堂课下来,学生并没有留下多少印象。相反,如果学生对课文进行了熟读,甚至达到了成诵的地步,他们自会从诵读中感知和领悟文章的意蕴。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不对文言文的文章作过于繁琐的分析,一般把课文的层意和整篇文章的大意及作者的情感、写法等设计成几道讨论、思考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诵读,在诵读中去感悟、品味,再适当点拨,达到理解性记忆,加快记忆速度。当快要熟读成诵时,绝大多数学生都能从吟诵中参悟文章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情感、态度。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为例,可设计这样二道思考题引导学生诵读:⑴用“__为__所__”句式逐节概括内容;⑵文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㈢.科学指导“诵读”,以提高效率。

文言文教学以诵读教学为主要途径,是否就是不加指导完全由学生自己朗读及至背诵?当然不是。诵读教学的一个关键,就是要对学生的诵读进行科学的指导。它包括纠正学生的读音,要求学生读准节奏,读出语气,理解文章层意,粗知文章思路,找准文章支撑点,变换朗读方式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诵读的能力,加快背诵的速度,最终达到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在科学指导学生诵读方面,我做了以下尝试:

1.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和气势。诵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读准字音和节奏,就能正确理解句意,正确理解文章;读出语气和语势,就能恰当地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喜怒哀乐和沉郁、豪迈之情感。

2. 粗知文段层次及大意,掌握文章思路。指导学生诵读,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然后再合并为一。以巜湖心亭看雪》的教学为例:通过诵读学生从“人鸟声绝,独看雪景,亭上饮酒,舟子喃喃” 四层次把握,最后自读。每层自读三—五遍,大约15分钟左右,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都能较好的完成背诵任务。

3.灵活运用诵读方式。任何一种单一的呆板的方法都会造成人们对事情的厌恶乃至产生抵制情绪,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指导学生诵读也是一样。应该灵活运用多种诵读方式,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使学生在兴奋感中愉快又昂奋地诵读,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文句的理解,加快学生背诵的速度。一般说来,诵读方式可分为领读、齐读、分组读、自读等,而应该以自读为主。如《与朱元思书》第三段分三层来具体写山景,可让男生读第一层(整体形象之奇),女生读第二层(情趣之奇),再男、女生合起来读第三层(明志)。第二遍则男、女生所读内容互换。然后再让学生分层自读三至五遍。大概15分钟左右,绝大多数学生便能基本背诵了。

综上所述, 诵读这个为古人沿用千载的传统教法,不仅不可摒弃,而且应该很好地继承发扬。宋代的朱熹曾说:“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吴伯萧也曾忠告:“把工夫下在多读原文上边”。这些都体现了“诵读”的重要性。随着教改的深入发展,作为语文教师, 必须加强诵读教学,让书面的无声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艺术,让形象由诵读树起,让意境以诵读创设,让诵读串起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个动态过程。

第二篇:音乐教学中图谱价值与注意运用

运用图谱还得避免滥用图谱

我通过图谱进行音乐教学,在音乐教学中,让我收获并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歌曲都适合图谱教学,也并非所有的图谱教学都能在音乐教学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一、过于精细未必科学

个别教师为画图谱而画图谱,设计过于精细、机械,把音乐完全跟所画的图形等同起来(除了能让幼儿死记歌词外,完全失去了学习音乐本身的快乐),不妥的符号或图画对幼儿体验音乐是一种误导。设计图谱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否则忽略了对整体音乐的感知,更忽略了音乐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体验音乐的美从而获得审美愉悦。例如歌曲《小松鼠摘果子》,本是一首表现松鼠摘果子的有趣场景,而教师为了达到图谱教学而图谱,反而增加了幼儿学习音乐的难度,让活动过程变得复杂,让松鼠发出的“嗤溜嗤溜”声也变成了学习歌曲的负担。

二、过多操作思维受限

有些教师为了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就让幼儿按照图谱反复练习,开始也许很新鲜,可多次甚至十多次的强化,极易产生审美疲劳,让幼儿失去兴趣甚至对音乐反感。再精美的艺术也不能过于细致地肢解,更何况幼儿不是音乐专业的学生,教师太精确细致的图谱解析与练习塞满了幼儿的头脑,反而束缚了幼儿手脚,限制了幼儿的主动权和创造空间。

三、注重形式缺失内涵

教学中,有些教师用图谱代替了音乐本身。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有其独特的性质,不可被代替。各种音乐以外的形式也仅仅是体验音乐的辅助方法,并非任何音乐作品都适宜运用图谱,即便是合适的,反复地画图谱会使体验音乐过于关注外在形式而忽略了内心对音乐深刻内涵的感知。

图谱在音乐教学中的价值

幼儿处在接受教育的最初阶段,要想使他们完全理解和表现那些复杂的音乐材料,图谱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些视觉符号把音乐材料简单化、形象化、直观化,让幼儿很容易理解与接受。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有效的应用图谱能在节奏训练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节奏意识,能在歌曲学唱中帮助幼儿建立优良的旋律概念,使幼儿了解掌握歌曲的情感和歌词,还能在音乐欣赏中帮助幼儿更好、更充分的感受音乐形象和音乐结构性质。适宜的图谱可以将抽象的音乐直观的呈现在幼儿面前,实现音画沟通,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助于幼儿对音乐特点的理解与掌握。正如吴瑶香所说,“美是不能被告诉的”。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简易明了的符号图形来表现音乐的内容,教学会更生动直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各种表现音乐内容的图谱开展音乐教学,能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活动中,通过图谱,使音乐物化,变得具体,让幼儿可感、可触、可摸。如能鼓励幼儿用自己认为最明白的图形、符号或颜色、形状来表示音乐,将使幼儿在反复体味和创造中受到巨大的艺术感染,其音乐感受力、创造力、表现力都会得到有效的发展。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图谱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同时也理解,在音乐教学中要合理恰当的运用图谱,不能盲目的乱用。学前期正是个人情感逐步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在这个年龄阶段,富有情感性的音乐教育对幼儿的情感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潜力。我们知道,现代的音乐教育越来越重视让幼儿亲自到音乐活动中获取表达、交流和创造的经验,探索发现音乐的意义所在,并发展各种技能。在《纲要》中也强调了“要提供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想和想象”。图谱的运用很好地贯彻了《纲要》的精神,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幼儿更好地学、更主动地学,让幼儿在探索中发现,在感受中体验,最终促进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和谐发展。

第三篇:材料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价值与运用

第17 卷第3 期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Vol.17 No.3 Jun.2015 2015 年6 月 JOURNAL OF NINGBO INSTITUTE OF EDUCATION

材料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价值与运用

方芳

(宁波奉化市教育局,浙江宁波315500)

摘要:材料在幼儿区域活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深入诠释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价值,主要有:赋予环境丰富的教育内涵;激发幼儿内在的参与兴趣;推动幼儿深入的探究过程;建构幼儿有益的经验感受等。并尝试运用以下策略来进一步发挥材料在区域活动中的价值,即体现层次性、突出动态性、蕴含暗示性、强调开放性、赋予情境性等。

关键词:材料;区域活动;价值;运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60(2015)03-0115-03

DOI:10.13970/j.cnki.nbjyxyxb.2015.03.033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存在两个比较极端的现象,一方面教师们强调幼儿的操作与兴趣,为幼儿提供了一些活动材料,但在材料的设计和运用上存在几个问题:一是松散有余,材料的有序性不足;二是强调兴趣,材料的科学性不强;三是内容纷杂,材料的操作性不够。幼儿有材料操作的机会,但缺乏真实的经验增长,弱化了能力的发展和自我的有效认同;另一方面有的教师为了突出区域活动的短时、显性效果,注重机械的练习与操作,幼儿通过模仿和练习获得了一些知识,并有较显性的效果,但没有真正的内化,区域操作活动趋向机械和功利,缺失了对区域活动的意义感受和持续兴趣。

因此,有必要对区域活动中材料的价值作进一步理解和诠释,在深刻理解材料价值的基础上,我们对材料的有效运用进行了一些尝试。

二、材料在区域活动中的价值诠释

(一)材料能赋予区域丰富的教育内涵

材料的提供往往蕴含了教师的教育意图,因此,教师通过材料的投放内容、投放方式等,就赋予了区域丰富的教育内涵。如:教师在材料盒和玩具柜上标注对应图示,暗示了幼儿需有序地收拾和摆放材料,蕴含了教师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教育意图;教师在娃娃家投放各类夹子和宝宝衣物、袜子等,是引发幼儿进一步拓展游戏情节,尝试学习分类、对应等,并从中锻炼小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二)材料能激发幼儿内在的参与兴趣

通过材料的投放,幼儿在活动中能有事可干,干得有趣、有价值。同样是通过投放夹子来锻炼小肌肉,在操作区投放动物形象的塑封图和一些中间留扇形点状空缺的“菠萝”后,幼儿的操作积极性大大提高,在操作中更有成就感,且能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夹子。如在托班操作区投放三种颜色的小球、小勺和巧克力盒时,幼儿会饶有趣味地用勺子舀小球,把球放到空格里,如在盒子里粘上有颜色贴纸,幼儿就会根据贴纸颜色来对应放小球,对颜色的感知、小肌肉动作的发展、分类能力等都蕴含其中,而其中,材料的投放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三)材料能推动幼儿深入的探究过程

随着活动的开展,要让幼儿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材料的有效投放也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在“小小皮影戏”中,制作皮影对幼儿来说是有难度的,教师投放了卡纸、马粪纸、一次性筷子、塑料绳、细麻绳、回形针、图钉、牙签等,幼儿在研究皮影作品的基础上尝试制作皮影,在操作材料过程中,选取有用的可替代的材料,随着与材料的互动,幼儿边探究边制作,终于制作出了令人满意的皮影作品,并进行

收稿日期:2015-05-28 作者简介:方芳(1979-),女,浙江奉化人,一级教师。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115

2015年第3期

表演。

(四)材料能建构幼儿有益的经验感受

“声音怎么来?”、“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关于声音的知识经验需幼儿通过直接操作活动来获得,各种与声音有关的材料提供,如喇叭、小米、玻璃瓶、塑料绳、豆类、小石子、可乐罐等,使其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震动产生声音,在制作响罐、音乐瓶的过程中发现声音的不同,获取关于声音的直接经验。

通过与材料互动获得直接经验是幼儿阶段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区域活动的的优势之一。

三、材料在区域活动中的运用策略

(一)体现层次性———顾及每个幼儿发展的可能

在区域中投放的材料尽量考虑不同层次幼儿发展的可能性,提供的材料有不同的操作难度、不同的形态,让幼儿在自主选择中得到各自的发展。

例1:“多米诺骨牌”

多米诺骨牌是中大班幼儿喜欢的活动,但操作上有一定难度,需幼儿有一定的坚持性和控制力,更需要同伴合作,因此,往往只能吸引一部分幼儿参与。如何让幼儿都能参与其中呢?我们尝试运用不同材料来玩多米诺骨牌。如空香烟盒、碟片盒、多米诺骨牌、瓶盖等,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大大提高。香烟盒的成功率很高,而且倒下时的形态也很壮观,得到幼儿一片喝彩,随着玩香烟盒的成功,幼儿又开始尝试其他材料。用瓶盖来玩这个游戏有较大的难度,但还是有一部分幼儿乐此不疲,并在操作过程中摸索出一些方法:将同样颜色、大小的瓶盖归类后再进行操作,更容易成功。在这样与有层次性的材料互动过程中,各种兴趣、能力的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并获得成功。

(二)突出动态性———使操作活动可拓展和深入

要发挥材料的价值,材料投放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幼儿操作活动而发生变化,随着幼儿经验、兴趣、能力的发展而变化,具有动态性的材料更能吸引幼儿参与到环境中。

例2:“钓鱼”(小班)

钓鱼是幼儿喜欢的活动,钓上鱼来后的喜悦使幼儿获得情感的满足,但反复游戏多次后,幼儿往往兴味索然,我们将钓鱼活动进行了拓展和延伸,用木夹子来制作两种颜色、大小的鱼,并在区域中投放了“线网”、一次性筷子等材料,幼儿在钓上鱼来后,还能将鱼夹到网上晒鱼,用一次性筷子和各种颜色、大小的鱼做烤鱼串,钓鱼的情节得到了拓展,活动更有游戏性,并使幼儿能获得更多的能力发展。

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尝试“晒鱼”,并用各种排列方式来制作不同样式的烤鱼串,自主性也大大增强。

(三)蕴含暗示性———发挥材料的隐性指导作用

材料的暗示性在区域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引导着幼儿操作的水平,引导着幼儿发展的方向,也引导着区域的发展。例3:“种花”

为幼儿小肌肉的发展,小班常会投放种花材料,单纯投放各色小花和开有小口的纸盒等,暗示着幼儿可以把花插入小口中,幼儿反复操作,材料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我们将三种颜色的小花对应相应颜色纸盒投放在区域中后,颜色起到了很大的暗示作用,幼儿就会根据颜色来分类插小花,而在纸盒上标注数量后,幼儿更是有意识地按照数量来种花了。

材料具有暗示性能使对幼儿操作的要求更加明确,材料的指导性也更加显现,幼儿能从无目的操作向带着任务有目的的操作发展。

(四)强调开放性———促进幼儿与材料的自主互动

具有开放性的材料,让幼儿能自主地取放,自主地运用,使幼儿在区域中的活动更开放,有更大的自主性。也能让幼儿有更多的想象和创造,更多的归属感和成功感。例如,纸盒是幼儿园常用的低结构材料,开放式地投放类似的低结构材料,能使幼儿更好地参与到各类活动中,在大班能进行诸如绘画装饰、创意制作、情景游戏活动等,而在小班,又能将纸盒当做拉拉车,用来玩小动物喂食,或用来做叠

116

方芳:材料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价值与运用

叠高游戏等。

在美术区里,低结构材料的开放性对幼儿的专注、投入、大胆地参与活动极有意义,根据需要随意取放材料,能使幼儿的活动更自主,更有效,更积极。

(五)赋予情境性———关注幼儿参与体验与兴趣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游戏是情境性的,特别是小班幼儿,一个小标志,一种小暗示,一张小图画,都能使他们深陷其中,乐此不疲。例4:“兜兜投投”

兜兜投投是一个根据废旧的洗衣篮设计的区域游戏材料,我们在洗衣篮的四周张贴了不同的小动物形象,小班幼儿很喜欢用报纸球来喂小动物吃东西,边喂边说“小猴,我请你吃东西”还饶有兴致地问:“吃饱了吗”。随着幼儿能力的增强,我们尝试将报纸球换成与动物匹配的食物,游戏的情境性更强了,他们会说:“小猫,我请你吃小鱼”“小黄狗,我请你吃两根骨头”。幼儿的参与兴趣更高,情感体验也更丰富,也获得更多的能力发展。

四、思考与建议

材料的恰当、有效运用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要使材料在区域中发挥其真正的价值,需要教师具有更强的资源意识,让简单、平淡的材料,通过细微的设计,在教师与幼儿的参与中变得神奇起来;需要教师更多地观察和了解幼儿在区域中的行为和需要,理解幼儿在与材料互动过程中赋予材料的新意义、新价值,并使之得到更广泛的运用;需要教师更多地尊重幼儿、信任幼儿,让材料发挥更有效的作用,让区域活动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戴维·H·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6-48.[2] 王春燕,王秀萍,秦元东.幼儿园课程[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05.[3] 屠美如.向瑞吉欧学什么———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4] 虞永平.物质材料与幼儿园课程[J].幼儿教育,2006(1):2-4.The Research on Value and Use of Materials for Regional

Kindergarten Activities

FANG Fang

(Fenghua Education Bureau, Fenghua 315500, China)

Abstract: Material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regional kindergarten activities.The paper tries to interpret the values of materials: providing kindergartens with rich education meanings;motivating children’s interest in activities;promoting children’s exploration and experiencing sense.The paper also proposes certain strategies for utilizing the values of materials, which are as follows: showing layers, dynamic nature, implication, openness, situationality.Key words: material;regional activity;value;use

(责任编辑辜筠芳)

第四篇:在教学中如何运用电子白板

在教学中如何运用电子白板

作为数学教师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电子白板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电子白板技术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去,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活化,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喜欢上这门学科。

一、合理运用电子白板,优化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使得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伴随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电子白板的出现,犹如黎明前的一缕曙光,为数学教师指明了方向。它能为我们带来鲜艳的色彩、动听的声音以及多变的图像,这样新鲜的学习气息,有利于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促使他们发挥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如:在教学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时,单纯的画几个平面图形,或空洞的语言解释显得很枯燥,于是设计了这样一个画面:首先出示一幅游乐场的情境图:“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游乐场玩?今天我要带大家去游乐场玩,你们愿意吗?”接着画面上出现了超级大转盘,并伴随着游乐场中人们的尖叫声。所以,学生一下子被这神秘的画面所吸引,欢悦的笑容立刻在学生们的脸上绽开。

二、及时应用电子白板,深化课堂训练,提高学习效率

电子白板在练习课中的应用相当方便、直观,利用电子白板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如:选择、填空、画图、抢答等形式,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练习题型单

一、枯燥的问题,既能使学生巩固新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灵活利用电子白板的存储功能,使课堂教学过程得以再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课堂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需要完整的板书,特别是一些论证题目,为了让学生学会书写论证过程,教师往往需要一边讲解,一边板书,有时候为了发现问题或给学生做示范,往往要进行一些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而传统的黑板只能记录当时发生的教学过程,一些精彩的师生、生生思维的碰撞和学生容易发生的错误无法课后再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而电子白板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可以记录下白板上发生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所有细节,而且随时可以方便快速地回顾讲过的内容,因此借助白板的这一功能,教师和学生在归纳总结时,就再也不是一种空对空的过程,甚至于方便教师在某些环节进行补充和调整。

由此可见,电子白板的出现使数学教学轻松做到数形结合,在视觉和听觉的结合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建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掌握。

在教学中如何运用电子白板

南阳市第七小学

杜春兰

第五篇:《与孩子们一起在诵读中成长》

直面经典 放飞希望

——与孩子们一起在古诗文诵读中成长

厦门市园南小学 胡继红

记得还是三年级的一次背诗活动,当时,活动中背得比较好的也只能背诵30几首古诗,全班平均背诗仅十几首,而这些基本上还是课本里学过的。我感到孩子们诗词积累实在是太贫乏了。许多孩子可以把很多西方动漫作品的台词背得滚瓜烂熟,打游戏可以连过几关,却对中华民族的古典文化知之甚少。古诗文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提高学生的思想及文学素养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总目标要求学生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充分肯定了中华诗词在母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我觉得我有必要来激发他们学习诗词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古典诗词优美深邃的意境,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为老师,传播和发扬民族文化,把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经典古诗文融入学校课程改革实践中,是责无旁贷的。尤其是语文老师,积累了大量的诗词,才能在教学中渗透引领,感染学生。因此我对自己提出了高要求,除了每天和孩子们一起背诗,课文教学注意渗透,例如教学《父亲和鸟》一文时,我收集了许多含鸟的古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诗句,激发学生对鸟儿的喜爱,感受诗的美好。谈到风景名胜如“西湖”,我引用赞美西湖的古诗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扬阴里白沙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学生感受到原来西湖的美是千古传诵的。在教学《黄河魂》时,“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等诗句更让学生感叹黄河气势磅礴。常常在教学中借诗抒情,学生更领略到古诗言简意赅,意境深远。课后再把这些古诗推荐给学生,让他们摘抄积累下来,真可谓一举两得。我时常让学生跟我比赛,看看哪些同学能超过我。学生好胜心强,都主动到图书馆借阅或到书店购买《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中学生必背古诗词》、《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开始大量背诵古诗。几年来,即将毕业的孩子们有三分之一背诗接近200首,因为我主动背诵《长恨歌》,并希望有对手,不少孩子挑战成功,会背120句的《长恨歌》,更增强了背诵的信心。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的兴趣会直接影响学生,其实在这过程中,我何尝不是在学习呢。

如果说大量背诵古诗词还停留在积累阶段,那么实际的古诗文教学活动就把学生带入了“欣赏”阶段。“诗是有声的画”, 每一次古诗教学前我都会精心制作课件,配以优美动听的古筝曲,营造情感氛围,把学生带进古诗的意境,让学生获得情感的熏陶。如《诗情画意》、《诵读经典 感悟真情》、《月之故乡》、《西江月》、《绝句》等课件意境优美深邃,是无声的语言。古诗教学要特别重视诵读。古诗是人类在特有的生活环境下宝贵情绪的瞬间灵光闪现。人们读诗,就是要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引起心灵的共鸣,从而体验到诗人瞬间的惊喜之情。反复诵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意境是基本的方法。读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对诗、吟诵、游戏、表演等等,在这过程中学会欣赏,学会感悟。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恰到好处的拓展延伸能使学生由“乐学”到“活学”再到达“会学”的境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和生命的活力。古诗教学进行延伸,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积累古诗,如学习《送元二使安西》后,便向学生推荐一系列送别诗佳作:《芙蓉楼送辛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别董大》、《赠汪伦》、《于易水送别》等。学完《咏柳》就让学生摘抄许多歌咏春天的名诗,《春日》、《钱塘湖春行》、《江南春》、《大林寺桃花》、《忆江南》、杜甫的两首《绝句》以及《江畔独步寻花》等。归类学习古诗常常能举一反三,如今大多学生能一口气背出好几首爱国诗、边塞诗、写某人、某物或某景的诗。学生还能进行类比学习,例如一位学生为大家朗诵完崔灏的《黄鹤楼》,另一位学生便告诉大家他知道李白模仿崔灏的《黄鹤楼》,写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的诗。学生能从王安石的《梅》,说到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以及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词。他们能通过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讲安史之乱,通过《蜀相》、《八阵图》讲诸葛亮,讲三国。古诗文课堂诵读与课外的拓展延伸,增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厚积簿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几年来学生们对诗词的酷爱与日俱增。“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语感,提高了素养,陶冶了情操。

“古诗文诵读”应走研究性学习之路。“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站在育人高度,我们感到古诗文诵读研究应深入到那些诗人、词人的生活,去观照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去了解当时当地的历史、地理、社会、科学知识,去了解他们成长历程,他们的生命轨迹,从而去感悟超越知识的智慧。而这一切,应由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去解决。因此我在学生积累诗词的基础上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诗人、词人或某类诗词,组成研究小组,我们相继成立了 “李白研究小组”、“杜甫研究小组”、“刘禹锡研究小组”、“李商隐研究小组”、“苏轼研究小组”、“李清照研究小组”、“爱国诗词研究小组”、“送别诗词研究小组”等多个研究小组。孩子们广泛地收集资料,并制作出反映自己或小组研究过程的演示文稿,在即将毕业前孩子们汇报了研究活动的成果。在实践中,孩子们感到自己的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千百年前的诗人、词人也在自己的心里变得鲜活起来。

在与孩子们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早期背诵、阅读大量深刻优美的经典,渗透到血液、深入到骨髓中的就不仅仅是语言层面优美的辞藻,还有其中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对人的一生都将有长远而深刻的影响。诵读中我们发现,当我们站到民族、文化的高度来审视诵读活动时,古诗文诵读自身旺盛的生命力便蓬勃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总之,古诗文诵读活动给我和孩子们注入了活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乐趣,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是啊,让我们的学生从小直面中华诗词这一举世瞩目的经典文化,让他们在其中感悟那份千姿百态的美丽或回味隽永的沧桑,学着用手中的笔去描绘心中的感想,放飞童年的希望,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就这样我喜欢和孩子们在古诗文的诵读中一起成长!

下载浅谈诵读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与价值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诵读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与价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价值[定稿]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价值 历史学科辅助的教学手段很重要,我经常应用历史教学挂图、运用幻灯等进行讲解,可有的内容难以用挂图和幻灯片展示,我开始研究多媒体,利用网络可以获得好多......

    宽容在教学中的价值

    宽容在教学中的价值 作者:魏胜强 沙河营镇上道院小学 邮编:723206 电话:7350122 摘要:宽容 自尊心和自信心 创造力 融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 教师给予学生的宽容教育意义: 一、......

    如何理解价值范畴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如何理解价值范畴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答: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的特......

    民间文学在幼儿教学中的价值与方法

    民间文学在幼儿教学中的价值与实践探索 【摘要】幼儿民间艺术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具有浓郁的民族艺术氛围的内容和形式,渗透式......

    《成语词典》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与利用

    《成语词典》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与利用 404300 重庆市忠县中学 田春国 电话:***素质教育是近几年我国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大家讨论热烈,各有高见。但从研究的现状来看,理......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运用案例教学

    反思: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运用案例教学 郑延鹏 在新课程改革中,丰富多彩的案例是初中思想品德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如何运用好这些案例,使思想品德课生动起来,成为学生思想的一......

    PPT在教学中的运用

    PPT在教学中的运用 传统的教学中, 都是老师一支粉笔,刷刷一黑板,两黑板的写过去,那时学生比较那个老师好,还要评价老师的板书是否多,要是多就是好的很负责的老师,如果老师,一堂课在......

    多媒体在教学中运用情况调查报告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姓名:学号: 实习调 研 报 告多媒体在教学中运用情况调查报告近期我对自己所工作的陕西省大荔县城郊中学多媒体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