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华平《关雎》课例
《关雎》课例
执教者:李华平(附原文及注释于后)
一、暖场活动
师:上课之前我们聊一会儿,可以吗?愿意聊一会儿的把手举起来。
生:举手
师:举高一点儿,再举高一点儿。呵呵,你们想聊什么呢?
【录者评:把提问题的权力交给学生,意思是学生想聊什么我们就一起聊什么】
生1:我想给老师聊聊关于这篇文章的课外知识。不是一字一句的学文言文吧
【录者评:可见一字一句的学文言文是老师们的常规方法,如果用常规方法教读这篇文言文会使学生学习的兴趣丧失。】
生2:学这篇文章有什么作用?
师:你觉得呢?
【录者评:不急于抛出答案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
生2:关雎,是属于情诗一类的,是不是学得太早了点儿。
师: 你认为什么时候学最合适?
生2:高中.生3:这篇古诗情感丰富,初中生学习也是比较恰当的。
生4:这篇古诗有点“歪”,古人很早就有人耍朋友的。(课堂一片笑声)【录者评:围绕课题无边无际轻松的闲聊,为后面课堂活跃的气氛奠定了基础】
二、进入正课
(一)探究淑女特点
师:起立,上课
生:教师,好!
师: 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齐读一遍
生:读„„
【录者评:为什么要读?似乎目标定向不明确。】
师:“钟鼓乐之”,第三个字怎么读?
生:le(四声)。
师:请记好这个字的读音。
生:记
【录者评:边读边扫清读音障碍,为深入阅读做铺垫。】
师:这是一首 诗?请写在标题上面。
生1:爱情诗。
生2:相思诗。
生3:追求诗。
师:你们是从内容角度看的,哪从时间角度呢? 生4:古文诗歌。
生5:古代爱情诗歌。
师:是的,这是一首古代爱情诗歌。古代的爱情是怎么样的爱情它与现代的爱情有什么不同呢?首先我们来看看是写的谁与谁的爱情。
生:“君子”与“淑女”之间的爱情。
师:“淑女”怎么讲?
生:行为举止端庄优雅。
师:好一个“端庄优雅”,我们再看看文本“淑女”的前面用了一个附加词。
生:窈窕。
师:可以看出,淑女的特点之一是„„
生:文静与美好。
师:写“淑女”看看还用了哪些词,请在相应的词语下画一个圈相互交流一下。
生:交流(学生切切私语)
生:流、采、芼
师:再看看文下注释,这三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1:流,捞取;采,采集;芼,挑选。
师: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淑女”有什么特点?
生1:爱劳动。
生2:勤劳。师:可以这么概括。请同学们想一想,淑女采摘荇菜的过程有什么象征意义吗?
生:就是她挑选夫君的过程。
师:哦,淑女采摘荇菜的过程就是择偶的过程,联系得好。淑女采摘荇菜的过程说明了淑女在择偶过程中有什么特点?
生:谨慎、理智。
师:是不是见人就爱,是不是“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说明古代的淑女不爱“渣男”,这是一个比较新颖的网络词语。我也是才学到不久。生:教室里一片笑声。
师: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古代淑女有什么特点?
生:端庄优雅、文静美好、勤劳,爱得理智,爱得谨慎。
【录者评:抛却“赋、比、兴”一类的写法套话,扣住文本字词层层引导,在与学生轻松的对话中结论天然生成】
师:淑女这样子择偶,那君子是怎样表现的呢?请圈出写君子的动词。根据这 些动词,我想你能走进君子的内心世界。
【录者评:过渡自然,引导学生继续阅读文本】
(二)探究君子特点
生:圈画、交流。
师: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想看看“英雄所见是否相同。”首先说说有几个写君子的动词。
生:有三个“求、友、乐”。
师:好配偶,人人都想“求”,用现代的俗语说就是“打起灯笼找。”文本中的君子求到了吗?
生:没有求到?
师:没有求到肯定是很痛苦的,文本中怎么写的这位没有求得淑女的君子的痛苦的?大家读一读这几句话。“寤寐思服„„”预备起„„
生:读„„反复读„„
师:同学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位君子的痛苦?可以通过联想和想像。
生:这位君子白天黑夜,无时无刻没有思念心中的淑女,可以说面容憔悴。师:“面容憔悴”是想像而得。我们还可以想像这位君子,思念淑女到了,面容 枯瘦,茶不思,饭不香,日日难安,夜夜难眠,到了快崩溃的地步了。可见这位君子在求偶的过程中有什么特点?
生:尊重、执着。
师:我们一起来背一遍。
生:背。
师:难道这样子执着下去,把自己折磨得不成人型就能求得淑女?这位古代君
子想了其它办法了没有?
生:琴瑟鼓之啊。
师:2000多年前能弹琴鼓瑟的人家是什么人家啊,下去以后探究一下。
【录者评:显然,此爱情诗不是写的普通人家的爱情故事。不生枝节,取舍得当。】
师:为什么这位君子一开始不用弹琴鼓瑟的绝招呢?谁来解读一下?
【录者评:看似节外生枝,实则引导学生深入走进君子求“偶”的内心世界】
生1:一开始没有想到。
生2:一开始很自信。
生3:一开始把绝招使出来是十分冒进的人。
生4:君子想一步步地来,试探一下眼前的女子是不是一个真正的淑女。
师:老师不着声,任其学生无端想像。
【录者评:教师此时能评价些什么呢?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哪怕学生的想像不着边际,本身也没有边际,能调动学生想像也就心满意足了。】
生4:是后来学的琴瑟。
师:我还是比较认同这位同学的联想。按这种联想推演下去,这位君子有什么特点?
生:君子的第三个特点:为爱而学习。
师:为了爱而提高自己啊。哪像现在有些渣男,要死要活,死皮赖脸,骚扰折
腾„„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篇美好的爱情诗。
【录者评:宕开一笔,鞭笞丑陋的爱情观,引导学生认识健康的爱情观】
生:读。
师:再读一遍。
师:一起背一遍。
师生:一起背。
师:现在你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这篇爱情诗了吗?(教师指着开课前提出问题的那位学生)
生:我们要会爱。不能盲目疯狂的追求。
师:这样说来,学习这首诗就有它的现实意义了。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诗经里的开篇之作,给当时的男女青少年树立了一个爱情的标准。今天依然有它的借鉴意义。
师:下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录者评:在对话中开启,在对话中结束,无雕琢,无粉饰。既注重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又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巧妙在融入对话教学中,彰显了】
三、附《关雎》原文及注释
【原文】
关关雎鸠①,在河之洲②。窈窕淑女③,君子好逑④。
参差荇菜⑤,左右流之⑥。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⑦。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⑧。
悠哉悠哉⑨,辗转反侧⑩。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⑾。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⑿。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①关关:水鸟鸣叫的声音。雎(ju)鸠:一种水鸟。
②洲:水中的陆地。
③窈窕(yaotiao):内心,外貌美好的样子。淑:好,善。
④君子:这里指女子对男子的尊称。逑(qiu):配偶。
⑤参差(cenci):长短不齐的样子。荇(xing)菜:一种多年生的水草,叶子可以食用。
⑥流:用作“求”,意思是求取,择取。
⑦寤(wu):睡醒。寐(mei):睡着。
⑧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服:思念。
⑨悠:忧思的样子。
⑩辗转:转动。反侧:翻来覆去。琴瑟:琴和瑟都是古时的弦乐器。
⑾友:友好交往,亲近。
⑿毛:拔取。
第二篇:评课心得李华
数学课评课心得
三十四中学李华
听了马静微老师的《等边三角形》一课感触颇多,下面是我的评课内容。
1、整节课内容清晰,环节紧凑,重点突出,设计合理。学
生的课堂习惯好,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好。
2、教师利用情景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
调动起来,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3、教师在探究新知时循循善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
性,教学设计独特,引导到位。
4、课堂以类比——猜想——验证——应用为主线进行展
开,脉络清晰,学生通过类比等腰三角形进一步探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5、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致勃勃。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
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6、能恰到好处的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能通过独学、对
学、群学的“三动式”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三篇:关雎评课
听穆老师《关雎》这一课的评课材料
青光中学
沈玲
《关雎》是一首古老经典的爱情诗歌,尽管其中有些诗句人们耳熟能详,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真正理解起来却并非易事。穆老师的这堂课,却巧妙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令人耳目一新。
首先,教学目标明确、全面、具体,适合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对于《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贯穿在整首诗的讲解中,起到了一定的强化作用。对于《诗经》的基本知识,熟读成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等教学目标都做到了实处。
其次,对文本解读准确,深度适中,对于初中生来说,本节课是行之有效的。
再次,学生对于教师设计的这节课的知识接受自然,能顺利流畅的完成教学任务。尤其“以诗译诗”和“学写电影脚本”这两个教学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锻炼了学生“写”的能力。这是知识传授和科学训练的有机结合。这在教学过程中是每位老师都应借鉴学习的。
另外,教师能关注到更多的学生,调动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给更多学生发言的机会,给一部分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这是难能可贵的。尤其,琅琅书声一直贯穿课堂教学始终,以读促品,读书方式灵活多样,范读、自读、指名读、齐读、师生同读、美读相映成趣。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与学有机结合,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之间其乐融融。
当然,每节课都有它的不足之处,我在此发表一下自己的拙见,不当之处,还请赵老师予以指正。
首先,就教学目标来看,“把握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一教学目标,虽贯穿在教学过程始终,但却欠明确。如在“以诗译诗”教学环节中,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把《关雎》译成了现代语言的押韵的句子。教师如果能适当的对学生所译的句子进行点评,至少会收到三点好处:其一,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其二,让学生明确哪些地方是写得好的,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其三,更重要的是,在学生改写的现代诗中重申“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就会使学生对这些表现手法有更深刻的理解。把握“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不仅要会辨认,更重要的是要能运用,教师设计“以诗译诗”和“写电影脚本”这两个环节不也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吗?然而草草的一念而过,又怎能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呢?
其次,就教学环节上来看,环环相扣,但时间分配上却不尽合理。本节课所设置的教学环节内容丰富,但却不是45分钟能完成的。尤其,在教学难点的时间分配上,少之又少,显得很仓促,完成的效果不太好。
另外,一些小细节教师需要改进。
1、整节课教师的问题设置很多,但在概括答案上,几乎采用学生的词语的很少,这往往会让学生很失望,觉得自己的答案不好。其实有些地方是可以用学生的语言作为答案的,再加上教师的及时鼓励,效果就会更好了。
2、教师的范读,情感不够充沛。整节课中,读是有始有终的,学生个别读的也不少,给我的感觉是,有些学生在朗读时融入的情感盖过了教师。当然,不是不允许学生读的比教师好,关键是,教师理应在技巧上和情感分配上比学生做的更好。
3、在“以诗译诗”环节中,教师为了给更多学生机会,却忽略了真正的“赏诗景”。没有真赏,只是走走过场。最后教师要求学生齐读自己写的现代诗,这一环节多余。既浪费时间又不可能做到齐读,也不能达到什么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我对于穆老师《关雎》这节课的评价,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值得我反思自己的教学经历的也很多,当然也有值得我吸取经验教训的地方。总体来说,这是一堂行之有效的好课。
评课:南仓中学穆欣老师的《关雎》
青光中学 沈玲
第四篇:李华平教授教学解读—— 朱自清《背影》(xiexiebang推荐)
朱自清<<背影>>教学解读
主讲:李华平(四川师范大学)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00:39 亲,我们已错过了前世的牵手,也错过了今生的拥有,千万不能再错过做正道语文群友!【传说】唐锐 仪陇 老师好!
【吐槽】罗辉 汉 2015/11/16 20:01:09 正道语文之夜,是正道语文万千群友共同的平台,以文会友,研讨交流,目的在于促进语文老师专业成长,促进语文教学教研蓬勃健康发展。今晚的研讨会上,敬请各位群友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文明讨论,礼貌发言。研讨会上需要各抒己见,但也需要互相尊重,发言内容如果不利于学术研究,不利于群友和谐,不利于语文教学教研,请三思而后言。
第二,《背影》承载了语文教学太多的的迷雾,也有诸多争鸣的观点,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希望大家遵守学术研讨应有的尊重和理性的原则,在研讨发言中保持语文人的诚恳和礼貌。
第三,保持对语文教学教研的执著和热爱,保持对群友的尊重和热忱,保持正道语文的群和谐与热情,是我们今晚研讨会最大的希望,恳请群友们积极参与,相互提醒,共同互勉。谢谢大家!
第1页
虽然李华平教授已在“正道语文”进行过多场讲座,使我们熟悉和崇拜的导师,但今晚的讲座之前我们还是想向大家再次介绍李老师。
李华平:1970年11月生,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文学院硕士生导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国高教学会语文专委会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秘书长、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兼任教育部国培方案评审专家,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评审专家。曾经教过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现常年行走在大学与中小学之间,致力于“语文人”的培养、研究工作,以及学校经营、课程改革和文化建设的研究。系我国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第一个“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开放课程”主讲教师。出版著作10部,发表论文数十篇,多篇被人大报刊复印中心全文复印转载,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成果奖6项。首倡全国“正道语文”主张,并创建全国最大、最活跃教育研究群“正道语文”QQ群(另有微信公众号、网站),目前已经凝聚了全国一线语文教师和专家、学者、教研员计11400多人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02:56 今晚我们一块来看看朱自清《背影》解读 【传说】唐锐 仪 2015/11/16 20:03:05 大家安静听讲。
【吐槽】徐伟杰 渠 2015/11/16 20:03:37 静静,咱于无声处听惊雷好不?静静:亲,好的!【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03:38 朱自清《背影》诞生于1925年10月。90年来,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该文一直被选进大陆和台湾初中语文教材。对该文的解读和教学也一直是争论的
第2页
焦点。今晚侧重谈谈对该文的教学解读——基于教学、为了教学、服务于教学、有利于教学的解读,并通过对该文的解读探索散文教学解读的路径与方法。【传说】唐锐 仪 2015/11/16 20:04:33 今晚侧重谈谈对该文的教学解读——基于教学、为了教学、服务于教学、有利于教学的解读,并通过对该文的解读探索散文教学解读的路径与方法。【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04:39 今晚我们主要研讨三个问题:
1、《背影》解读有哪些误区?
2、《背影》教学解读的重点是什么?
3、《背影》教学解读的关键点有哪些?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05:18 先看第一个问题:《背影》解读有哪些误区?请大家先谈谈你的看法,就你所见有哪些误区?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0:05:52 《背影》教学解读的误区:
自《背影》问世、入选语文教材以来,对于《背影》的教学九十年来一直存有争议,例如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黄庆生老师发表在《人民教育》上的文章《一篇很不好教的课文——<背影>》引发了全国语文教育界对《背影》教学的争论,黄庆生老师写道“这是篇很不好教的课文”,起因为黄老师对这篇文章的三次备课:
第一次,“首先,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就很难提出。我把通篇的情节研究一下,觉得每字每句都贯穿这父子之间的深厚情感。为着切合教材,我不得不第一次这样提出了《背影》的教学目的:‘是学生了解及渲染父爱的伟大,以引起他
第3页
们对自己父亲的热爱’”;
第二次,将教学目的改为“‘使学生体会父爱的深厚,因而爱护自己温暖的家庭,进而热爱自己的祖国’。于是我又来研究利用教材,以便贯彻这个目的。”; 第三次,由于考虑到特殊的时代气候,最终黄老师“我只好将这课思想内容的教育放弃,明知故犯地来一个单纯的技术传授,教学目的最后是这样决定:使学生知道纪念亲属的文章要怎样去写,才能感人至深。”
最终这堂课在一个学生的发言“老师这课书一点意思也没有”与老师的回答“是的!没有什么意思!”中以失败告终。黄老师写道:“我教《背影》这课书是失败了,究竟是教材的问题呢?还是我的教学能力太差或认识上有毛病呢?”于是这篇文章一经发表,便在全国掀起了讨伐《背影》的大波,认为这篇课文“是表现小资产阶级不健康的感情的,在现在的实在没有选作教材的必要”。
抛开时代氛围来看,黄庆生老师的这篇文章备课的三个阶段在一定层度上代表了这几十年教学解读上的普遍误区:
第一,以情感内容为主线,为了父爱而父爱的解读;第二,以写作训练为目的教学,忽略了文本本身的解读价值。即没有将《背影》放到散文这一文体上进行教学解读。
传说】赵成平成 2015/11/16 20:06:44 误区:1,简单理解为一般亲情。2,过分解读为生命意识,生死问题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06:55 张悦恒准备得充分!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07:47 成平真知!
第4页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0:07:58 就语文学科的任务 解读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0:08:20 文本教学解读最终目的是为了教学——教学生学,其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依据,即基于学情进行解读。正如李华平老师2014年10月在《语文教学通讯》发表的《迷失在学科丛林中的语文课——兼评特级教师韩军<背影>教学课例》中写道:“课堂教学中的‘灌输’:用自己的人生感悟代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传说】张贤洪四川凉 2015/11/16 20:08:49 是的。还得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散文教学为好。【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09:28 我发现本群老师们的发言越来越专业了!我感到非常骄傲!【吐槽】泸县
徐金 2015/11/16 20:09:34 透过文字看作者想告诉我们点什么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0:09:40 教学解读不同于文本解读
【传说】杨向阳广西贺 2015/11/16 20:09:40 以个人情感代替文本解读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0:09:53 学情是不是包括:学生的生活体验,学习基础和学生的现场情绪? 【传说】赵成平成 2015/11/16 20:09:54 我以为《背影》重点不是写父亲多么伟大的父爱,重点是朱自清忏悔,内疚曾经对父亲的不理解,不体谅
第5页
【传说】罗小维 金 2015/11/16 20:11:28 通常会认为是一篇歌颂“父爱”的文章,教材将《背影》编排在以“爱”为主题的单元中。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0:12:07 李老师在认真听我们的发言呢!
【唠叨】王江华湖南都 2015/11/16 20:12:10 以个人情感经历替代文本也是一个误区。【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0:12:14 为教而教的解读
【活跃】陈明渠 成 2015/11/16 20:12:25 教学解读中的,“教什么”就解读什么? 【传说】罗小维 金 2015/11/16 20:12:51 并进一步启发学生体会文章如何以“朴素的语言”表达爱 【吐槽】雷果
成 2015/11/16 20:13:04 解读都离不开个人因素
【活跃】陈明渠 成 2015/11/16 20:13:11 “教什么”可不可以没有定论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13:11 这样吧,我来谈谈我的看法。怎样?
【传说】杨向阳广西贺 2015/11/16 20:13:38 欢迎李老师!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13:41 从发表的解读文章和教学实录来看,对《背影》解读的误区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6页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13:57 误区一:文体误置
【吐槽】王佑军 荆 2015/11/16 20:14:01 文本解读——看文本中有什么;学情调查——看学生当前能学什么;教学处理——看老师该教什么。韩军的错误在于:既没有看准文本,也不符合学情,更没有找准教师的切入口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大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15:12 从发表的解读文章和教学实录来看,对《背影》解读的误区主要有以下三种: 误区一:文体误置
【唠叨】苏州大学王家 2015/11/16 20:15:20 我不赞成教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15:27 走进这种误区的原因是“知行错位”——从认识的角度来说,没有谁会否认《背影》是散文;但在具体解读时,却把它当作了小说——重点分析朱自清笔下的父亲形象,兼以分析“我”的四次流泪。【吐槽】罗辉 汉 2015/11/16 20:15:46 这是一种常见的思路
第7页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0:16:02 是的,常常以人物形象分析作为重要内容
【潜水】欧循刚 重庆
2015/11/16 20:16:32 基于体式和基于学情,是教学解读的出发点。【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0:16:38
散文该以什么做为分析对象呢?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0:16:58 但是 叙事散文也有人物形象的【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0:17:02 这点与陈老师所言的这种学情又不同、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0:17:15 散文有其文体的教学特点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17:15 大家是否看到过很多这样的《背影》课?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17:28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当然解读与教学都要以此为重点。但《背影》不是小说,而是散文。散文重在表达“我之心”,解读的重心自然也应该是理解文中的“我之心”;具体到《背影》,则是理解本文到底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说,还需再进一步理解作者是怎样来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
【潜水】王淼 崇 2015/11/16 20:17:40平时就这样处理的
第8页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17:55 叙事散文也是散文
【潜水】广东梁 2015/11/16 20:18:02 我以为《背影》重点不是写父亲多么伟大的父爱,重点是朱自清忏悔,内疚曾经对父亲的不理解,不体谅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18:41 “知行错位”还表现在把这篇散文当成实用文,甚至当成学术论文。实用文、学术论文都在“求是”,探求事物本来的面目,追求的是实用价值(或学术价值)。说“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就是从实用价值的角度来看的。【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0:18:44 所以我认为主要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爱,歉疚,等情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19:06 更有甚者,花功夫去考究以下问题:“那年冬天”,祖母怎么死的?“父亲的差使”怎么“交卸”的?“回家变卖典质”还了什么“亏空”?朱家为什么还要“借钱办了丧事”?
【吐槽】王佑军 荆 2015/11/16 20:19:28 散文重在表达“我之心”,解读的重心自然也应该是理解文中的“我之心平教授打开了散文教学之关锁!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0:19:40 如何把握记叙性散文的主旨和情感
经常要从人物和事情去切入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19:41 这些问题,从研究性学习的角度来说也未尝不可,但阅读教学中这样做就本末倒置了。因为对于本文要表现的情感而言,上述问题都是细枝末节。这些问题
第9页
华
背后所表现的教者努力的方向是把这个文本“坐实”——把文本中的生活细节落到实处。
【活跃】傅英 重庆
2015/11/16 20:19:42 本末倒置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0:20:13 把文本中的生活细节落到实处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20:21 其实,散文虽然有“外在于文本的言说对象”,但这个言说对象不再等同于生活实际。《背影》中的父亲不再是实际生活中的朱自清父亲,而打上了作者的情感烙印——在父亲的“背影”上,映射着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正如落日余晖下的青山,此时此刻看到的青山与一般意义上的青山迥然不同。【潜水】欧循刚 重庆
2015/11/16 20:20:27 散文感悟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和精准的语言表达。【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0:20:34 忽略重点,主次不分
【活跃】四川 吴娟 人教~ 2015/11/16 20:20:43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21:05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0:21:08 《背影》中的父亲不再是实际生活中的朱自清父亲,而打上了作者的情感烙印————————有点类似诗歌中的意象
第10页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21:31 胡老师理解的对!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0:21:40 语言是载体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21:53 文学形象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吐槽】雷果
成 2015/11/16 20:22:31 散文中的人物也允许虚构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0:23:06 散文中的人物也允许虚构
————不是虚构,而是心中之人物形象,与小说的虚构不同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0:23:41 立足文本 紧扣文本 抽丝剥茧
还原情感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23:38
主要不是虚构,而是过滤,写入文中的人与事经过了过滤!
【活跃】王兴 宁波 2015/11/16 20:23:44 父子纠葛,是两个时代的冲突,作者的理解与释然罢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24:06 经过了情感的过滤!
第11页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24:44 我们来看看第二个解读误区,好吗?
【传说】杨向阳广西贺 2015/11/16 20:24:53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0:25:27 老师们意犹未尽,积极参与到第二个问题的讨论中来吧 【唠叨】肖培东浙江永 2015/11/16 20:25:33 华平兄第一点我觉得可以再完善,散文抓情,但不能说抓了人物形象就变成了小说教学,写人记事的散文,情感的建立一定是需要人物形象的理解的 【唠叨】王江华湖南都 2015/11/16 20:26:01 散文写作的过程也是美化的过程。误区二:起因谬见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26:40 起因谬见是文本解读中的“套读”——用作者的身世研究代替对文本本身的解读。【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27:00 美国文论家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指出,这种谬见“将诗和诗的产生过程相混淆”,“其始是从写诗的心理原因中推衍批评标准,其终则是传记式批评和相对主义” 如有人因为朱自清当年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学的是哲学,就认定《背影》是一个表现“生命与死亡”的哲学文本。这是一种被世界文学理论界 第12页
早就批评过的“外部研究”,“只有误用传记式文学研究法的人,才会拿一个作家最具有私人性质和最偶然的生平材料作为研究的对象” 【唠叨】苏州大学王家 2015/11/16 20:27:43 如今的一些“名师”常干这种“起因谬见”的活儿 【传说】李开娴广东汕 2015/11/16 20:28:44 教散文,肯定不能以分析人物形象为主,可以理解人物,但应该不是重点。【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29:17 文本中的“作者”有另一个专业的称呼:“隐含作者” 【活跃】吴晓薇
北 2015/11/16 20:29:22 起因谬见是文本解读中的“套读”——用作者的身世研究代替对文本本身的解读。
赞同,辅以身世资料是为了更清晰地理解文本 【唠叨】周国新一一皖太和(1418138109)20:28:38
父亲是被作者情感浸染过的父亲,写父亲其实是为了写自己。表达自己。“过滤”一词换成“浸染“如何?
【活跃】杜婧^^川 2015/11/16 20:30:16 隐含作者和真实作者是不同的【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0:30:31 隐含作者————怎么理解呢?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30:55 知人论世,是古人解读文本没有法的法,实在是无奈之举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0:31:30 站在文章背后的作者?
第13页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0:31:30 站在文章背后的作者?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31:40 隐含作者,就是我们通过文本推知出来的作者形象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0:31:55 隐含作者可不可以理解为文中那时那地那境地中的自己,我觉得朱自清写背影没经过多少过滤,是本色的,自然而然流露的。【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32:02 这不同于实际生活中的作者
【唠叨】钟亮 成 2015/11/16 20:32:52 用文本解读文本,更语文!
【吐槽】泸县
徐金 2015/11/16 20:32:57 还是不太懂这个隐含作者
【唠叨】王江华湖南都 2015/11/16 20:33:02 隐含作者我的理解是写作时创作形象,与生活中是不相同的。【活跃】杜婧^^川 2015/11/16 20:34:32 “隐含的作者”虽然并不处在信息发送的起始位置,但其地位比“真实的作者”更为重要,因为读者真正需要了解的是他的观点。【吐槽】王佑军 荆 2015/11/16 20:34:32 文本解读阶段可以先不顾及作者,深度解读阶段或可借助作者介绍强化理解,文本研究才需要全面 研究作者。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37:42
我们大家熟知的“李白”只有一个,但我们从李白作品中的看到的隐含作者形
第14页
象却不只一个。在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散文《与韩荆州书》中,李白拍韩荆州的马屁:“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吐槽】汉中
罗辉
也就是说作者形象与他的作品密切相关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38:57 这里,一副傲骨,一副媚骨,哪个是真实的李白?其实都是真实的李白,是不同时期、不同文体文本中所表现出来的真实的李白。【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0:39:24 所以并不是一部作品就是一个人的一生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39:25 作为人的作者,具有多面性、复杂性,不能以偏概全——用某一个特定的文本来推知作者整体的性格特征。
【唠叨】王江华湖南都 2015/11/16 20:39:36 这就是瞬息无常。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39:46 “隐含作者”是处于特定写作状态的作者,而“真实作者”则是处于日常状态的该人。两者之间往往有所不同,且在创作不同作品时,作者一般会处于不同状态、采取不同的立场,因此不同文本的隐含作者也往往不尽相同。【吐槽】王佑军 荆 2015/11/16 20:39:47 我理解的起因谬见大概有:以作者的身世经历推测文意;以文中的个别信息妄测文意;以作者自己的喜好选择性理解文意
第15页
【吐槽】汉中
罗 2015/11/16 20:40:03 不同的作品呈现给我们不同的作者形象。【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40:58 所以,我们一般教学中见到的知人论世,是用一个符号式的作者掩盖了对具体文本中的作者的认识
【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0:43:13 背影的作者不等同于现实中的作者,所以不能知人论世。【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43:22 其实,鲁迅先生就对那种不顾及作者整体阉割文学作品精髓、片面评价作者的做法,进行了批评: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43:56 又如被选家录取了《归去来兮辞》和《桃花源记》,被论客赞赏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但在全集里,他却有时很摩登,“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竟想摇身一变,化为“啊呀呀,我的爱人呀”的鞋子,虽然后来自说因为“止于礼义”,未能进攻到底,但那些胡思乱想的自白,究竟是大胆的。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譬如勇士,也战斗,也休息,也饮食,自然也性交。如果只取他末一点,画起像来,挂在妓院里,尊为性交大师,那当然也不能说是毫无根据的。然而,岂不冤哉!我每见近人的称引陶渊明,往往不禁为古人惋惜。
第16页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44:52 也就是说,陶渊明除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类飘逸的诗句,也还有温柔情爱类的、金刚怒目类的句子,不可一叶障目而不知整体。我们从一个(些)文本中所见到的陶渊明,只是陶渊明思想性格的一个方面,不可片面评价。【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0:45:27 以偏概全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46:12 陶渊明、杜甫都是被语文教师”绑架“的对象,缺乏具体文本具体分析的精神。而朱自清也是语文教师喜欢“绑架”的对象。呜呼!【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0:46:33 只有从具体的文才可见真实的作者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46:49 对的,具体文本具体分析!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0:46:57 对于一个文本的解读还是应该回到文本本身上来 【吐槽】汉中
罗 2015/11/16 20:47:40 精彩的“课堂生成”!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47:50 我可以说对《背影》解读的第三个误区了吗?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0:48:09 我们求知若渴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48:30 误区三:感受谬见
第17页
有人读《背影》,用自己在某个人生阶段的独特感悟代替了对文本的解读,特别是人到中年,经历了父母亲人离世的悲痛后,很容易将自己的丧亲之痛以及对生命的感悟透射到文本上,产生“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的感慨。这种感慨本身很正常,但若不将这种感慨与文本意图区分开来,则就大错了。解读文本,不能借文本这只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
【活跃】四川 吴娟 人教~ 2015/11/16 20:49:25 读者的感受引起的谬见吗?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49:33
解读者对于某个生活问题的个人感受太丰富,会淹没了文本,会阻碍对文本的解读——解读者会不自觉地用自己的感受代替了对文本本身的解读。恰如一个离婚的女人给别人讲一个关于婚姻的电影,结果讲的不是那部电影故事,而是自己的离婚故事。
【传说】张贤洪四川凉 2015/11/16 20:50:01 感受谬见“简单地说,就是读者的自我意识在文本解读中的恶性膨胀,用自己的感受或者观点代替对文本本身的细读”。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50:09
一个不专业的语文教师,是无法自觉区分这一点的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0:50:26 借文浇愁也是不对的
第18页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50:33 这就是“感受谬见”——读者的自我意识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恶性膨胀,用自己的感受或者观点代替了对文本本身的细读。抱着一个“成见”(早就有的观点)去读文本,用这个“成见”去解释文本,并用文本中的话来证实自己的“成见”。这样一来,解读文本前已有这个“成见”,读过文本以后,还是这个“成见”,这个文本就失去了其独特的价值,唯一可用的价值就是作为引出解读者抛售“成见”的“引子”。
【吐槽】雷果
成 2015/11/16 20:51:09 如何避免感受谬见呢 20:51:24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51:24
美君严于解剖自己。大赞!
【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0:51:42 一个不专业的语文教师,是无法自觉区分这一点的 如果不听李老师讲,真悟不到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52:10
正是。一般读者有这样的情况,并无大碍。但语文教师不行!【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0:52:56 我们读什么往往容易根据自己的情感需要选择文本或者选取文本中的某一方面
第19页 的内容!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0:52:56 教学阅读 就要尽量避免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53:43 语文教师将自己解读文本的行为,若简单等同于一般读者,是对语文教学专业性的自我放逐。所以,难怪别人瞧不起语文,因为实在是专业性太低!【潜水】于世龙冀沧 2015/11/16 20:53:46 提一个问题:接受美学认为读者也参与了文本的创作。【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0:53:51 解读文本要做旁观者,客观思考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0:54:23 看来作为语文的解读要理性!
【传说】张贤洪四川凉 2015/11/16 20:54:30
如果都用自己的感悟来解读,难怪谁都能胡侃几句??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0:54:36 阅读教学
时刻不忘记语文学科任务
【潜水】于世龙冀沧 2015/11/16 20:54:51 教师解读文本一定要站在”旁观“的立场上吗? 【传说】张贤洪四川凉 2015/11/16 20:55:04
读者与语文教师是有区别的。
第20页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0:55:11 教会学生阅读 教是为了不教
【吐槽】吴茜 川师 2015/11/16 20:55:37
老老实实教学生读书,阅读教学就是教学生如何阅读。
【传说】张贤洪四川凉 2015/11/16 20:55:39
教学解读的专业性,我们一般人真心做不到。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55:45
接受美学认为,读者也是作者,参与了文本的再创造。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教师一定要分得清,哪些是来自文本的,哪些是来自己读者的 【传说】张贤洪四川凉 2015/11/16 20:56:13 所以我们的硬功夫不到位,就被随便一个人说三道四呀!【活跃】杜婧^^川 2015/11/16 20:57:16 发觉自己还要多读书,没文化真可怕!【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0:57:28 教学解读要基于文本,基于学情,基于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我们继续下面的问题。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57:35
第21页
课堂教学中,作为读者的学生,则是需要教师充分调动的。这一点在小说、诗歌教学中尤为重要,特别是对文本空白的填补。我在《错误》一诗教学的讲解中已经阐述。此时就暂不赘述了。
【活跃】陈明渠 成 2015/11/16 20:57:47 “缘文析理”有没有一个终点呢?如果没有终点我们该怎么办? 【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0:58:12 一下子,觉得语文老肩负重任啊,好神圣的感觉,培养语文教师的专业性太重要了。
【潜水】于世龙冀沧 2015/11/16 20:58:19 是不是就是说,作为读者,教师要跳得进去;作为教者,教师要跳得出来。【潜水】广东梁 2015/11/16 20:58:52 语文教师不是首先是一个读者?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0:59:00 李老师的《背影》
解决任务很明确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59:16
教师解读文本有不同阶段,在作为一般读者解读时,是不能旁观的。但当进入教学解读阶段时,就要注意区分来自文本的与来自自己的东西分别有哪些了。这是教师专业性的基本要求。【活跃】绵阳赵兴 站在专业的立场吧 20:59:52
第22页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00:07
语文教师必须首先是一个普通读者。但,不仅停留在这个阶段。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1:00:30 李老师的《背影》 解决问题很明确
【吐槽】吴茜 川师 2015/11/16 21:00:41 语文教师的专业性
【传说】张贤洪四川凉 2015/11/16 21:00:42 语文专业„„„„专业语文„„任重而道远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大(68140776)21:01:08 若语文教师把自己的身份简单等同于一般读者,那也就谁都可以教语文了 【传说】张贤洪四川凉山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大(68140776)21:02:04 上述三种误区,我们在进行教学解读时都要尽力避免,其基本思想是根据散文的体式特点,“悬置”有关作者的情况,区分文本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与读者投射在文本上的感受,致力于“向内转”——尊重文本,沉入文本,与文本深度对话。
【潜水】于世龙冀沧州(251429559)21:02:05 在作为读者时,我们可以了知学生读文之所得;作为教者时,我们要知道学生还需要什么。
【吐槽】朱素仙 新津(893370416)21:03:05
第23页
一堂课的价值 不仅老师解决了想解决的问题
学生也能够确定学到了什么 就是好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大(68140776)21:03:18 注意三个关键词:悬置、区分、向内转 【潜水】于世龙冀沧州(251429559)21:03:27 在作为读者时,我们可以了知学生读文之所得;作为教者时,我们要知道学生还需要什么。~这就是尊重学情,依靠文本。【活跃】四川 吴娟 人教~八(670045479)21:04:15 悬置有关作者的情况是什么意思?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大(68140776)21:04:15 下面我们思考第二个问题:《背影》解读的重心应该是什么? 【潜水】广东梁滨(529960834)21:04:45 作者情感的变化。
【传说】张贤洪四川凉山
【活跃】四川 吴娟 人教~八(670045479)21:04:50 作者的感情,借这篇文章要抒发什么情感了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大(68140776)21:04:51 悬置,就是挂起来放到一边
【活跃】四川 吴娟 人教~八(670045479)21:05:19 就是不要去提前介绍作者吗?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去认识吗? 【潜水】广东梁滨(529960834)21:06:02 第24页
有点混乱。向内转就是想文本深处走 【潜水】广东梁 2015/11/16 21:06:30 走进文本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06:29
哪里不清楚?
【吐槽】雷果
成 2015/11/16 21:06:45 作者的情感,他要表达什么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1:06:55 李老师的《背影》重视了散文的首尾段的品味 【潜水】广东梁 2015/11/16 21:06:58 太多内容要消化。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07:01 内是指文本吗?还是读者自我内心
【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1:07:04 罗老师理解,可是我现在是学生,我的课堂我作主。【传说】赵成平成 2015/11/16 21:07:05 @李华平四川师大 向内转就是想文本深处走说到底还是深挖文本,只能从文本中来
【活跃】四川 吴娟 人教~ 2015/11/16 21:07:06 就是我们阅读散文的目的
【唠叨】王江华湖南都 2015/11/16 21:07:07 像内转可以理解为挖掘文本思想主旨。
第25页
【活跃】四川 吴娟 人教~ 2015/11/16 21:07:19 探究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情感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07:22 看来是向文本内部
【唠叨】王江华湖南都 2015/11/16 21:07:36 向内转可以理解为挖掘文本思想主旨。【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1:07:44 就散文而言 首尾段的确是把握作者情感的关键部位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07:56
没关系。慢慢来。一时半会想不通的,下来还可以继续想,继续交流。【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1:08:07 向内转?
【潜水】于世龙冀沧 2015/11/16 21:08:33 向内转,是不是充分尊重文本语言,在语言文字中探寻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08:35 向内转,就是想文本里面转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1:08:45 内在于文本本身
【传说】赵成平成 2015/11/16 21:08:46 @李华平四川师大 想肯定想得通,只是信息量太大,目不应暇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08:49
第26页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1:08:52 送火车
买橘子 父亲的信
【传说】张贤洪四川凉 2015/11/16 21:09:12 教学解读和一般解读有什么不同?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09:13 好了。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吧
【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1:09:17 明白些,深入语言文字,不能在外部打转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09:51 散文重在表现“我之心”,解读的重心就在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散文解读不应是重点分析人物形象,而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对人物进行分析,但是一定要明确人物分析和情感把握之间的关系。【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10:25 注意:一定要明确人物分析和情感把握之间的关系 不分清主次,就是不专业!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10:55 正要问这话,有具体的没?
【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1:11:34 人物情感,情感把握?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11:34 如果在《背影》教学中强调人物形象塑造,会割裂作者隐于其中的深层次情感,第27页
也让学生混淆了散文和小说读法的区别。“文本教学解读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从解读中学习’,着眼点与着力点是‘学习解读’”,教学《背影》就要在这两个方面下功夫,既要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也要学会怎样理解散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这里“作者的思想感情”,不应是泛泛而言,而是指“作者在特定时候、特定地点、特定场合通过特定的这一个文本表现出来的这一点、这一种、这一个方面的思想感情”。【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12:18 “文本教学解读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从解读中学习’,着眼点与着力点是‘学习解读’”,教学《背影》就要在这两个方面下功夫,既要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也要学会怎样理解散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个太重要了
【唠叨】钟亮 成 2015/11/16 21:12:26 华平老师的背影一课,就是循着散文体式特点教学生学散文,循着学生语文能力成长的规律教语文,循着学生语文思维成长的规律教语文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1:12:34 文体意识下的教学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12:45 注意:请大家数一数,有几个“特定”? 【吐槽】汉中
罗 2015/11/16 21:13:05 4个 特定时候、特定地点、特定场合通过特定的这一个文本 【潜水】广东梁 2015/11/16 21:13:41 散文重在情,小说重在人!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14:07
第28页
特定————是不是又要回到隐含作者了? 【传说】赵成平成 2015/11/16 21:14:20 散文里面的人物形象都不能用塑造来表述 【唠叨】吴海宁
湖 2015/11/16 21:14:31 特定,是散文“意”的特殊性来源。
【传说】张贤洪四川凉 2015/11/16 21:14:38 那么《背影》教学解读的起点?要达到的终点?学生要学到什么呢?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14:58 这种思想感情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面对同一人和事,作者在另一时间、另一地点、另一场合通过另外一个文本表现出来的完全可能是另外一种思想感情。朱自清《背影》中面对父亲说:“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思父之情溢于言表。而在《荷塘月色》中,说“一个人在这茫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不想” ——这“可以不想”的“什么”当然包括父亲;他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最终还是想起江南了,说明那晚他并不愿意想起江南,包括那身在江南的父亲。《荷塘月色》中的“自由”就是指摆脱了伦理束缚的自由心灵状态。
【唠叨】吴海宁
湖 2015/11/16 21:15:20 我们引导学生学习时,也要从特定这个角度来思考“我”当时的“特定”情感。【活跃】陈明渠 成 2015/11/16 21:15:41 也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读散文,是的,很值得学习【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15:44 吴老师智慧!
第29页
【活跃】陈明渠 成 2015/11/16 21:16:13 教会学生读了,最终不需要我们去费力不讨好的教了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16:27 特定产生了一切:形象,情感,语言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16:28 解读《背影》,就要理解本文到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而不是我们读者投射到“背影”上的思想感情,如有人读到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朱自清父亲的“背影”是一个可以外在于文本的言说对象,没有朱自清的《背影》文本,也照样有朱自清父亲的背影 【唠叨】汉中
刘兴 2015/11/16 21:17:01 特定,任何情感的理解都应该如此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17:18 朱自清父亲的“背影”不同于读者印象中的“背影”,没有朱自清《背影》文本,读者也会对背影有感动与感悟,台湾作家龙应台就写过以“背影”为话题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潜水】于世龙冀沧 2015/11/16 21:17:36 ”特定时候、特定地点、特定场合通过特定的这一个文本“是否应理解为站在若干年后的朱自清以回忆的方式来写此文本的立场,而并非去探究”送行“的那段时候、那个地点、那个场合?
【唠叨】吴海宁
湖 2015/11/16 21:17:58
第30页
我是个关键人物,我对父亲所做之事,要在特定的场景中,才最能感悟到父亲对自己的爱;才能悟到当时的我“真是聪明过了头”。【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1:18:18 需要“特定”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18:33 妙!世龙就是不一般!
【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1:18:53 若干年后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18:53 我太高兴了!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1:19:03 可不可以说 《背影》的感情是复杂的【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1:19:44 ”特定时候、特定地点、特定场合通过特定的这一个文本“是否应理解为站在若
第31页
干年后的朱自清以回忆的方式来写此文本的立场,而并非去探究”送行“的那段时候、那个地点、那个场合我是个关键人物,我对父亲所做之事,要在特定的场景中,才最能感悟到父亲对自己的爱;才能悟到当时的我“真是聪明过了头”。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1:19:52 需要到文本的语言文字中寻找一条情感主线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19:56
肯定是复杂的,教学的公用就在于发现复杂中的主从
【唠叨】吴海宁
湖 2015/11/16 21:20:37 李教授的课,把《背影》置于当时的我的情景中,用意的还原寻找作者写作的真正动因,这是让我感受最深的地方。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20:42
主要是老师们肯学、肯钻研。我很欣慰!
【活跃】四川 吴娟 人教~ 2015/11/16 21:21:05 回忆性散文的回忆的特点就出来了,每一个点滴的认识都好不容易啊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21:41 严格区分“作者的思想感情”与面对文中所写能够外在于文本的言说对象时的“读者的思想感情”,区分清楚到底是谁的思想感情,是一个专业解读者与一
第32页
般社会解读者的分水岭。不能简单地用读者的生活经验去代替对文本的解读,要潜入文本深处,以“我”的视角去理解“我”的想法,体会“我”的情感。【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21:42 我可以问吗?李老师解读的角度是不是特定的? 【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1:22:06 所有的解读都要尊重事实本来的面目。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22:13 特定的文本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1:22:30 还原 是文本阅读的一种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22:45 注意:区分清楚,你读到的到底是谁的思想感情!!【唠叨】汉中
刘兴 2015/11/16 21:22:58 到底是谁的情感——这才是关键 我们常常弄不太清楚
【吐槽】吴茜 川师 2015/11/16 21:23:33
【活跃】四川 吴娟 人教~ 2015/11/16 21:23:40 注意:区分清楚,你读到的到底是谁的思想感情!!这个地方最容易变成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文中“我”的感受
第33页
【唠叨】吴海宁
湖 2015/11/16 21:23:59 是作者的,而不是我的;是当时的作者的,不是现在的我的;是现在的作者,不是现在的我的。作者的情与读者的情相通了,情就实现了转移与共生 【唠叨】汉中
刘兴 2015/11/16 21:24:31 我们不能带着“我”来读文章的“我” 【活跃】陈明渠 成 2015/11/16 21:24:32 是作者什么时候的?是作者写作文章时候的情感 【活跃】四川 吴娟 人教~ 2015/11/16 21:24:41 文学作品容易引起共鸣,这也是它感人之处 【唠叨】王江华湖南都 2015/11/16 21:25:11 ————学生大多数读后是没什么感受的。
【活跃】四川 吴娟 人教~ 2015/11/16 21:25:12 理解作者的理解
【传说】张贤洪四川凉 2015/11/16 21:25:16
引起共鸣说明我们已经走进去了。
【传说】董水龙绍兴鲁 2015/11/16 21:25:23 必须有文本依据支撑。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25:30 专业!专业!专业!呜呼,自觉追求专业的那一天,就是一个语文教师走上专业成长高速道路的那一天!遗憾的是,不少教师一直在引桥上、匝道上转圈圈,却误以为上了高速!
【传说】张贤洪四川凉 2015/11/16 21:25:36
第34页
但作为老师,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还得跳出啦。【活跃】陈明渠 成 2015/11/16 21:25:42 “我”要读文章里写作文章时的“我” 【说】杨向阳广西贺 2015/11/16 21:26:04 文本,是一切解读行为的依据,更是语文教学中解读行为的基本依据。解读行为要从文本出发,而不是从作者出发,也不是从读者出发;解读行为允许暂时离开文本到作者身上去找答案,允许读者展开想象,但必须受文本的制约,要落脚到文本上。
【吐槽】吴茜 川师 2015/11/16 21:26:24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潜水】广东梁 2015/11/16 21:27:01 文本为根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27:18 下面我们来看第三个问题:《背影》教学解读的关键点有哪些?先请大家自由交流一会儿。
【潜水】广东梁 2015/11/16 21:27:54 迂,两个聪明四次泪
【唠叨】汉中
刘兴 2015/11/16 21:28:08 情感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1:28:10 散文阅读 先找线索 还是人物 还是事情? 【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1:28:25 表达作者情感的字词句
第35页
【传说】张贤洪四川凉山 最后一次泪最动情。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1:28:51 还是 直接表达情感的词句?
【传说】杨向阳广西贺 2015/11/16 21:28:55 解读散文,就要重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在特定时候、特定地点、特定情境表现出来的这一点、这一种、这一个方面的特殊的思想感情。《背影》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集中在首尾,这种情感的“特定性”体现在情感迸发的特定情境(写作背景)、父亲买橘子事件的特定情境(故事背景)。【传说】李开娴广东汕 2015/11/16 21:28:56 情感如何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
【唠叨】南通 高 2015/11/16 21:29:06 随文而定吧,具体文章具体措施
【吐槽】雷果
成 2015/11/16 21:29:20 过铁道买橘
【吐槽】汉中
罗 2015/11/16 21:29:31 大家有什么问题,请抓住这难得的机会提问
【潜水】于世龙冀沧 2015/11/16 21:30:20 可以关注”我"的心理描写,直接的与间接的。【唠叨】汉中
刘兴 2015/11/16 21:30:20 其实,看了李老师的课就一目了然啦
【活跃】陈明渠 成 2015/11/16 21:30:21 我曾经以文体中“四次”流泪为线索“教”,没有一个地方能让学生能流泪。
第36页
于是生硬地将预设的内容贯完就完了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30:24 大家畅所欲言,交换思想,思维碰撞!教研的乐趣就在交换与碰撞!恰如爱情!!【传说】杨向阳广西贺 2015/11/16 21:30:28 《背影》教学关键点到底有那些呢?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1:31:25 首尾段 +背景分析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32:03 父亲之背影对于我有哪些精神财富?
【传说】张贤洪四川凉 2015/11/16 21:32:14 情感发生了变化,到这一刻刚好成就了这一篇文章。【潜水】广东梁 2015/11/16 21:32:16 一开始与父亲很僵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32:46 所以父亲买橘子是触动了我的心灵的,所以这么多年以后我还记得 【吐槽】雷果
成 2015/11/16 21:32:50 情感,父亲,父子关系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1:32:59 从关键词入手,关键点需要重点打磨,一字一词见奥妙 【活跃】陈明渠 成 2015/11/16 21:33:30 学生能有点滴感受,是教师选对了教学入口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1:34:15 教会学生 抓散文阅读的关键点
第37页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34:25 大家谈了不少,很见功力。下面,我来讲三个关键点。大家觉得可以吗?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34:28 某个点建立了现实与过去之间的联系!【活跃】李建科 湛 2015/11/16 21:36:23 语言与思维的把握,存在多样性与多层面。【活跃】沈晓玲 重 2015/11/16 21:36:30 学生在没有任何预设的情况下绝大多数读到的都是父亲对儿子的爱。【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36:43 《背影》所写浦口车站买橘送别一事发生在1917年,距离写作此文的1925年已过去8年。为什么8年后来写这一送别之事呢?其实,作者在最后一段说得非常清楚: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1.作者是在什么情境下写作此文的?
此问题指向本文创作的具体背景,也就是写作此文的特定时候、特定地点、特定情境。由于在散文中,作者想要说的、能够说的都已说了,所以我们理解作者创作文本的“具体背景”也就不应到文本外去寻找,而应首先到文本内部去寻找。也就是说,父亲的这封信是触发朱自清思想感情的“导火索”,也是写作此文的特定背景。正如朱自清本人所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
第38页
2.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特殊情感来写作此文的?
要理解作者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得先理解朱自清父亲通过这封信所表达的意图,也就是朱父到底想告诉儿子什么。【传说】杨向阳广西贺 2015/11/16 21:37:55 写作背景!
【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1:38:05 家中惨淡?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大
语用学告诉我们,“话语与话语的交往实质上就是意图与意图的交往”。朱自清所引父亲来信中的话传递了以下信息:(1)身体平安;(2)膀子疼痛厉害;(3)大约大去之期不远。而这三个信息之间是没有顺理成章的逻辑关系的,是很反常的。解读文本就要抓住“反常”(反常规、反常情、反常理)之处下力气。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1:38:32 想念儿子 渴望见到儿子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38:47 解读文本就要抓住“反常”(反常规、反常情、反常理)之处下力气。——————方法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38:56 正常的又该是怎样的?当一个父亲告诉儿子自己身体平安之后,该说什么?按常理、常情应该说“你不要担心,不要牵挂”;然后是“你要好好工作,保重身体”。但这里朱父的话很反常:在说自己“身体平安”后,却说自己“膀子疼痛厉害”;更反常离奇的是,这膀子疼痛竟至于“大去之期不远”。膀子疼
第39页
痛,无非是肩周炎;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因肩周炎而死的病例,事实上朱父是距离此文诞生20年后的1945年才去世的。【唠叨】汉中
刘兴 2015/11/16 21:38:56 反常——情之所在
【唠叨】名山 何体 2015/11/16 21:39:05 对,理解言外之意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大 2015/11/16 21:38:17 语用学告诉我们,“话语与话语的交往实质上就是意图与意图的交往”。朱自清所引父亲来信中的话传递了以下信息:(1)身体平安;(2)膀子疼痛厉害;(3)大约大去之期不远。而这三个信息之间是没有顺理成章的逻辑关系的,是很反常的。解读文本就要抓住“反常”(反常规、反常情、反常理)之处下力气。明白了
【吐槽】雷果
成 2015/11/16 21:39:35 三个反常,抓住了学生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39:49 那朱父为什么要这样说?也就是说他这样说是想向儿子传递一个什么样的信息?从意图交往理论来看,朱父这里是委婉地告诉儿子:“我很想你了,儿子!”朱父甚至用了一个很绝的逼儿子回来看望自己的方式:“你快回来吧,再不回来就见不到我了!”这其实也是僵持两年的朱父主动向儿子“投降”的一种特殊表达。
【活跃】吴晓薇
北 2015/11/16 21:40:10 一个中国传统式父亲对儿子情感的委婉表达
第40页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40:32 想直接说又不好说的可怜父亲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41:05 语用学告诉我们,我们与他人交流,总是在明白、确定对方意图或者是自以为明确对方意图(这往往是通常的情况)的情况下进行的。朱自清也自然是领会父亲心意的,因此“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并且直抒胸臆:“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全文这一结尾之句,把朱自清对父亲的想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唠叨】名山 何体 2015/11/16 21:41:13 虽父子曾隔阂,但血浓于水。为人父母方识得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1:41:35 这一对父子 太纠结了
【活跃】胡基良四川泸 2015/11/16 21:41:51 一个中国传统式老人对儿女情感的委婉表达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41:52 那为什么在读父亲的信时想到的是这一件事而不是别的事呢? 【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1:42:02 符合特定语境中特定的人物情感 【传说】张贤洪四川凉山
在这一份纠结中,他们的真情才更让我们感动。【唠叨】南通 高 2015/11/16 21:42:25 父亲为他做的事并不多
【唠叨】汉中
刘兴 2015/11/16 21:42:30
第41页
能让他感受到父爱的更少
【唠叨】名山 何体 2015/11/16 21:42:41 父子间缺乏沟通所致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42:49
那么,本文的主旨是否就是表现作者对父亲的想念之情的?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42:53 触动了“我”的心灵的事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43:04 这就需要进一步确认了。确认要找准关键,要找到突破口。叙事性散文中,要特别注意理解文中的抒情性、议论性句子,而这些句子常常集中在文本开头、结尾。
【唠叨】张世利 蜀 隆 2015/11/16 21:43:36 朱自清一直想和父亲和好,只是之前父亲拒绝了 【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1:43:45 复杂,还有歉疚啊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43:46 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PCK 【活跃】陈明渠 成 2015/11/16 21:43:53 解读成“想念”不家,但还有待深入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1:44:00 父亲都说“大去之期不远矣”,即使不是真的,怎么能不触动情感的阀门 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1:44:17 当初不理解父亲啊等
第42页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44:23 首先,我们要读懂全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中反复出现的一个颇为反常的词语——“不”(“不相见”,“不见”)。第一段这样说: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不”是什么意思?一般人在这里都会将“不”字替换成“没有”,但“不相见”等于“没有相见”吗?“没有”是客观地陈述事实,“不”则含有主观因素了。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45:36 不能,不得还是不想?
【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1:46:02 为什么不是”没有”而是”不”?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46:16 那“不”字怎样讲呢?不能,不敢,不想,还是不愿?仅在这一段是无法得到准确答案的。
【吐槽】雷果
成 2015/11/16 21:46:24 我不愿,还是不能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大
我们来看文章结尾一段的部分文字: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第43页
【唠叨】汉中
刘兴 2015/11/16 21:46:40 主观因素
【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1:46:57 这样讲语文很有趣的。
【唠叨】名山 何体 2015/11/16 21:47:03 主观所致而非客观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47:09 这里有个关键句子:“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意思是,父亲对“我”渐渐地没有往日那样好了。为什么呢?文本解读需要瞻前顾后:瞻前可知,父亲老境颓唐,情绪低落;顾后可知,“我”做了一些让父亲觉得不好的事,他因此发怒了、疏远了“我”。“我的不好”带给父亲的伤害有多深?后文说得清楚,“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不见面的时间多达两年,而对父亲“忘却儿子的不好”竟用了一个词语“终于”——时间长,付出努力大。可见,“我”所做的让父亲觉得不好的事,伤父亲心很深。这里有个关键句子:“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意思是,父亲对“我”渐渐地没有往日那样好了。为什么呢?文本解读需要瞻前顾后:瞻前可知,父亲老境颓唐,情绪低落;顾后可知,“我”做了一些让父亲觉得不好的事,他因此发怒了、疏远了“我”。“我的不好”带给父亲的伤害有多深?后文说得清楚,“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不见面的时间多达两年,而对父亲“忘却儿子的不好”竟用了一个词语“终于”——时间长,付出努力大。可见,“我”所做的让父亲觉得不好的事,伤父亲心很深。【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1:47:57 “终于原谅”犯了多大的错啊,对父亲情感的伤害多重
第44页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48:06 这时,我们就可以来理解这里的“不”字的含义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是谁不见谁?这个句子表述的主体是父亲(“他”),可见是父亲不见“我”。父亲为什么不见“我”?因为“我的不好”。可见,此处“不”字的含义是“不想”,“不愿”。【唠叨】名山 何体勇 爱之深恨之切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大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文本开头的“不”字的含义。“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这里是谁不见谁?这个句子表述的主体是“我”,也就是说是“我”不见父亲。“我”为什么不见父亲?从后文可知是因为“我的不好”。可见,此处“不”字的含义是“不敢”,“不好意思”。传说】张贤洪四川凉 2015/11/16 21:49:05 一个“不”字方见语文教师之专业性的重要。【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1:49:08 虽没说二人曾发生什么,但一定有隔阂。【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49:27 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这个“不”字是跳进文本中的噪音,泄露了父子之间曾经有过比较激烈的矛盾冲突的事实。末段中,“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等句子都说明了“我”和父亲之间曾有过比较尖锐的矛盾。
【活跃】吴晓薇
北 2015/11/16 21:49:31 第45页
其实感动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最触动人心的往往是琐碎小事,一个“渐渐”如鞋子里的沙粒,磨痛于心,终发于外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50:09 尽管如此,但深受传统文化浸染的朱自清也常常产生深深的自责和忏悔,而父亲来信中的那句“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更是使他下定决心要与父亲冰释前嫌,这样既给父亲安慰,也使自己心安。理解了父子不和、儿子自责这些直接跳进文本的噪音,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作者复杂而深沉的思想感情。【吐槽】雷果
成 2015/11/16 21:50:10 一切皆在文本中解读文本,需要“直面文本”;离开了文本,也就无所谓解读;解读必然以文本为依据,受文本所制约。【唠叨】山西
美君 一个”不”字破全文。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50:54 具体是什么事情导致父子失和,则不应是我们解读与教学本文时的关注重点;如果上课时学生问到了,当然也可以简单讲讲。当年,朱自清大学毕业后回到扬州八中教书,朱父凭借与校长的私交直接领走了其工资,朱自清一气之下辞职离开,后来还带着妻小定居他处。朱父认为儿子的行为是对自己的彻底否定与背叛,伤心失望至极,以至于后来朱自清回家想缓和父子关系也不让其进家门、不与其说话。这样,父子之间一直僵持了两年,直到后来朱父来信欲将朱自清大儿子(当时朱已有六个孩子)接回扬州读书,正如文中所说,“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活跃】陈明渠 成 2015/11/16 21:51:07 第46页
往往解读到这份上,学生就会去探寻“我的哪点儿不好”惹得父亲两年不想见“我”,于是又把读者的眼光引向了文体外。读书的欲望便被解读者沟通,妙!【传说】李华平四川师大
对,最好的是学生课后去查阅资料,解答疑难此时,我们就可以来理解全文的主旨了。“我”因为自己的“不好”而不敢、不好意思见父亲已二年余了,而父亲“终于忘却我的不好”,来信表示很想念“我”,不再计较“我的不好”,而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你说此时,儿子心中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愧悔。
【吐槽】汉中
罗 2015/11/16 21:52:18 巧妙引导学生向课外求知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1:52:23 这才是“启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大
不错,儿子对父亲的愧悔才是本文的主题。本文其实就是儿子面对父亲来信时写给父亲的一封表达愧悔之情的家信,只不过不是以书信的样式呈现,而是以散文的样式呈现。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52:47 愧悔和有理由
【活跃】吴晓薇
北 2015/11/16 21:53:09 立足于文本,又跳向更广阔文本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53:27 有人说,本文的主题是爱,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父慈子爱”。这种说法没有大错,但太笼统。这是把“母题”错置为具体文本的“主题”。“母题”是文化
第47页
传统中具有传承性的文化因子,是文学作品中最小的叙事单位和意义单位,它是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人类基本行为、精神现象和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能够在文化传统中完整保存并在后世不断延续和复制。如生与死,爱与恨,情与仇,战争与和平,聚散离合,喜怒哀乐,等等。与“母题”具有广泛概括性不同,“主题”具有一定具体性、特殊性,是指某个具体文本所要表达的主要意图。【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1:53:29 解读一定符合人性尊重事情本来面目。【潜水】于世龙冀沧 2015/11/16 21:53:53 要研读:文中哪里有愧悔。
【活跃】胡基良四川泸 2015/11/16 21:54:06 教材编者就是这个意思吧
【活跃】胡基良四川泸 2015/11/16 21:54:22 看单元设计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1:54:23 于是引导着学生在文本中找答案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1:54:37 几个“聪明”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54:58 有了愧悔,下面就是操作层面了!解读的任务基本完成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大 2015/11/16 21:53:27 有人说,本文的主题是爱,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父慈子爱”。这种说法没有大错,但太笼统。这是把“母题”错置为具体文本的“主题”。“母题”是文化传统中具有传承性的文化因子,是文学作品中最小的叙事单位和意义单位,它
第48页
是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人类基本行为、精神现象和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能够在文化传统中完整保存并在后世不断延续和复制。如生与死,爱与恨,情与仇,战争与和平,聚散离合,喜怒哀乐,等等。与“母题”具有广泛概括性不同,“主题”具有一定具体性、特殊性,是指某个具体文本所要表达的主要意图。明白了!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在于其具体性,甚至具体到“其唯一性、独一无二性”。因此,孙绍振先生指出:“文学文本解读追求对审美的感染力和文本的特殊性、唯一性、不可重复性的阐释。” 文本的教学解读尤其需要引导学生深入“这一个”文本,而不能用某种宽泛结论去“套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背影》的解读,也就不能停留在“父子之爱”的宽泛层面,更不能宽泛到“生命与死亡”的大而无当的层面,而应落实到本文的具体层面——儿子对父亲的愧悔。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1:55:32 编者按并不代表解读的方向
【传说】杨向阳广西贺 2015/11/16 21:56:04 从“那时我真的太聪明了”这些句子中也可以看出是愧悔 【活跃】吴晓薇
北京
其实,父亲买橘子那一段的细节描写,很好的表现了这一点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1:56:52 可惜 许多年 都解读成了对父亲的思念和爱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56:59 综上所述,朱自清写《背影》,正是深深受到父亲来信中那句话的刺激,好像突然间感受到、理解了父亲这些年的奔波、挣扎、无助和满腹辛酸,也才深情地想起父亲曾经待自己的“许多好处”(比如浦口送别买橘),才痛感自己过
第49页
去对不起父亲(“我的不好”),才油然而生强烈的负罪感、歉疚感——无论父亲过去有怎样的错,也无论自己有多大的委屈,父亲永远是父亲。【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57:41 愧悔我们是能从文本中读出来的,但为什么愧悔,我们的理解常常停留的表层!以“不”入手,深入到文本的深层去理解了愧悔的理由了 【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1:57:46 若干年后才能醒悟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1:57:57 基于文本与语言文字的教学是对作者、文本本身、学生的尊重!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58:04 第三个关键点:
【唠叨】汉中
刘兴 2015/11/16 21:58:05 “信”让朱自清突然“长大了”“懂事了”“知错了”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58:21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58:41 3.作者是怎样来表现这种特殊情感的?
散文是表现作者特定时候、特定地点、特定情境中的特殊情感的,本文则是写朱自清读到父亲来信“泪如泉涌”,想起父亲曾经待自己的“许多好处”,痛感自己过去对不起父亲(“我的不好”),悔恨交加。作为一般读者理解到这
第50页
第五篇:苏教版 九年级 关雎 教案设计 赛课用
诗经·关雎
一、导入新课(教师板书“诗”)
一提到诗,同学们马上会想起唐诗。是啊,唐诗是中国诗歌的发展的巅峰,作为一个中国人谁不会背一两首唐诗呢。但你有没有想过中国诗歌的源头在哪,最古老的诗歌是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诗经》,去品味哪一首首古朴的乐章。(在“诗”后加“经”)
二、了解《诗经》
1.《诗经》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哪位同学为我们介绍一下呢?
点评过渡:这位同学善于查阅资料,介绍的非常详细。《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其中收录的诗大都是古代劳动人民依据现实生活创造的,走进《诗经》你一定会被那一首首真诚、质朴的乐章所打动。
2.那又有谁知道位于《诗经》三百篇之首的是哪一首诗呢?
点评过渡:不错,就是《关雎》(在“诗经”后板书“关雎”)。今天我们就来透过《关雎》看《诗经》。
三、品读《关雎》
(一)初读感知
1.品味诗歌重在朗读,朗读时不仅要读准字音和节奏还要读出情感。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尽量读出情感。
2.哪位同学来给大家示范一下?
点评过渡:节奏把握的非常准,这是一首四言诗,每一句基本是二二停顿。不过老师也发现了点小小的瑕疵,就是“君子好逑”和“钟鼓乐之”,你在读“好”和“乐”两个多音字的时候没把握好读音,看来我们在遇到多音字的时候要善于根据意思来确定读音。
3.请同学们听老师是怎么读这首诗的,请同学们听完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教师范读)
请这位同学来概括诗歌的内容。
点评过渡:语言简洁,概括具体。可以说这是一曲古老的恋歌,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优美的爱情故事。而这也是一幅画,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动人的画面。我们看到了这几个画面:“雎鸠嬉戏鸣叫图”“淑女采摘荇菜图”“君子邂逅淑女图”“君子朝思暮想图”“君子设法亲近图”。那么走进这幅画,你依稀看到了什么?能不能再读诗歌,放飞想象的翅膀,用优美的语言将你看到的画面描绘出来。
(二)赏读画面
1.你描绘的是“雎鸠嬉戏鸣叫”的画面。想象很丰富。雎鸠的叫声是怎样的?那这种声音是清脆愉悦的还是悲凉哀婉的呢?你能把这种清脆愉悦读出来吗?写男女的爱情为什么先写雎鸠嬉戏呢?很好,这种以物喻人,由景及人的手法就是起兴。(板书“起兴”)
2.你描绘的是“淑女采摘荇菜”的画面。人物外貌描绘很细腻,我们好像看到了这位秀外慧中的女子在采摘荇菜。你是如何看出这位女子动作很灵巧呢?菜荇菜时有哪些动作?要怎么读?要读得有跳跃性,读得摇曳生姿。
3.你描绘的是“君子邂逅淑女”的画面。你认为君子初见淑女时心情是怎样的?表情呢?你能不能瞪大双眼、含情脉脉地把君子当时惊喜、激动、不安的心情给读出来。
4.你描绘的是“君子朝思暮想”的画面,你很细致的揣摩到了君子内心的痛苦,好像深有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如何揣摩出君子内心的相思之苦的?你是从个别词语入手的。那老师有个疑问,就是“悠哉悠哉”是不是重复了?好,不重复,体现了君子相思之情的绵长不尽。那请你把君子内心情思的绵长不尽给读出来?
5.你描绘的是“君子设法亲近”的画面。你试想君子在设法亲近淑女时内心的情感是怎样的?那请你读出这种激动和欣喜若狂。
(三)拓展延伸
通过同学们细致的描绘,我看到了这位青年男子的痴情,感受到了他内心复杂的感情变化。但是我们发现他的这种痴情与相思只是单方面的,哪位淑女好像并没有察觉到。对于男子的这种一厢情愿的相思。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1.不大胆,可以直接表白。那他为什么不去直接表白呢?他长得不好看,没才华?他会好多乐器呢?关键就出在在乐器上。据研究琴瑟和钟鼓在当时是贵族乐器,这位小伙子是贵族青年,而淑女呢,从他采荇菜的动作上可以看出她是平民子女,用现在话来说就是门不当、户不对。他们俩的爱情暂时还不靠谱。
2.认同小伙子的做法。小伙子虽然爱慕“淑女”,但是他没有让这种爱泛滥;虽然追求不到心上人而异常痛苦,但是他能自我排解这种痛苦,使情感始终没有超越伦理的制约。
这好像对我们也由启示:我们对待感情应该理智,应该学会克制,学会把这颗种子埋藏在心底,让他该发芽的时候发芽,该开花的时候开花。
四、总结 好了,这就是《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也就是诗经,纯净,简单,思无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