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漳州城镇化发展的一些思考
关于漳州城镇化发展的一些思考
2012级经济管理专业(漳州教学点)20121308 蔡艺婷
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进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城镇化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以及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对于漳州市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漳州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和成就
(一)漳州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2005年漳州市的城镇人口为181.89万人,2010年扩大到224.76万人,增加了42.87万人,城镇化率也从2005年的38.7%,提升到2010年的46.7%,提高了8个百分点,年增1.61个百分点,全国平均水平是0.76个百分点,福建省平均水平是1.0个百分点。2010年,漳州市域城镇化水平为48%,全国城镇化水平为49.68%,福建省城镇化水平为52.4%,漳州城镇化水平与其作为海西前沿的地位不相符,城镇化水平总体上仍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落后于沿海其他相关区域的城镇化水平,在全省地市中排名仅第7位。
(二)漳州城镇化发展的成就
1、城市交通状况明显改善。“十一五”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城市交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2010年末城市道路总长度达301公里,比2000年增长了49.8%。城市道路面积达到765万平方米,比2000年增长了171.3%,比2005年增长了55.8%。2010年末全市公交营运车辆480辆,是2000年的3.9倍,是2005年的2.7倍。2010年末实有出租汽车数为1300辆,比2005年增长了23.2%。开工建设高速铁路里程262公里、高速公路里程278公里,新增农村水泥路3365公里。运营车辆的增加 以及运营线路网的扩大方便了旅客的出行,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便利。
随着厦漳泉同城化的启动,公共交通服务对接,城际轨道交通的运行,厦漳跨海大桥、厦漳海底隧道的建成,厦漳泉城市联盟线的形成,厦深铁路的建成通车以及正在建设的港尾铁路,全市铁路总里程将上升到392.4公里。沈海复线、厦成等高速公路的建设,319、324线等国、省道改造提升,城市交通将更为快捷,城市之间的时间距离显著缩短,大大提高了城市功能和效率。
2、城市供水、供气、供电能力增强,重视排污工程。2010年末漳州市供水总量4241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量2428万立方米,比2005年增长25.2%。液化气供气总量达16545吨,比2005年增长25.9%。其中,家庭用气13280万立方米,比2005年增长29.9%。全市用气普及率达98.1%,比2005年提高了2.57个百分点。电网建设更加坚强,五年电网建设投资49.14亿元,新增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927万千伏安。
2010年完成内河清污工程。2011年9月中旬市区内河引水工程全面展开,内河饮水配套管网工程项目总投资达1700多万元。水泵房的选址在九龙江战备大桥上游约200米处,主要是取九龙江水灌溉葫芦潭、脚桶港、环城河、泗州河和浦头港等内河,促进内河水系的水循环,进一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3、生态环境取得突破性进展。近几年,漳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城市管理持续加强,城市品位不断提升,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并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核验收,两江两溪等重点领域水质稳步提升。2010年末,全市城市园林绿化覆盖面积达2051公顷,比2005年增长8.3%。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121公顷,比2005年增长9.0%。
4、有效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就业人数。城镇化有助于工业和城市服务业的发展,城镇化能增加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需求,还能增加就业岗位,促进二、三产业发展,改变产业和就业结构。2010年漳州市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全市GDP中所占的比重为 45.6%和36.6%,第二产业比2000年和2005年分别提高14.2、5.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基本持平,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型变化为二、三、一型。2010年末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增加到40.11万。全社会从业人员结构由2005年的47.9::23.8:27.9调整为2010年的40.7:30.7:28.6。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减少,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多。
5、推动了社会全面进步、和谐发展。科教文卫、人口及劳动力素质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城市人口和劳动力素质的提升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伴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漳州市科教文卫、人口文化水平也得到同样快速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新进展,学前教育进一步加强,城镇中小学扩容工程步伐加快。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效明显,漳州历史街区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全市实现白内障无障碍市。体育事业加快发展,2014年将举办第十五届省运会。
二、漳州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漳州市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城镇化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与全省其他地市相比,漳州市城镇化水平仍相对滞后。总体上看,漳州城镇化水平总体较低,城镇化的发展滞后于全市经济发展水平;城镇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城镇之间横向联系尚待加强;城镇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滞后于发展需要;城镇发展与区域发展不协调,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小城镇布局散乱,建设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
此外,还面临着一些其他的问题:一是资金缺乏。小城镇建设投资大,乡镇一级财力有限,融资平台有限,资金不足制约了小城镇建设的加快推进。二是产业支撑不足。部分试点镇项目引进不够,产业支撑不足,缺乏发展后劲。另外,镇与镇之间的产业关联度低,难以形成城镇产业群,经济的聚集效应不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漳州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仍未能彻底改变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基础薄弱的现状。产业总体技术水平低,尤其缺乏高新技术武装的战略性先导产业;支柱产业不突出,产业优势不明显,特别是缺乏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主 导产业。产业的素质不高,造成经济增长的质量不高,对外竞争能力不强,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等。
三、推进漳州城镇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1、坚持体制创新,构建有利于推进城镇化的制度框架。制度安排是影响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它是通过对各种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来影响城镇化的,主要包括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
2、加快工业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立。漳州工业要进一步调整结构,采用现代化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实现转型升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利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竞争力,走科技创新的道路。鼓励企业树立品牌意识,走品牌化发展的道路。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发展同步进行。
3、加强产业支撑,增强聚集效应。城镇化的前提是产业的长足发展,有大量稳定的就业岗位,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漳州的城镇化要由发散式、孤立式的发展小城镇转向并存、互补、网络式发展,形成城镇产业群,产生经济的聚集效应。培育发展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如加快培育中心镇、推行一镇一品,即一镇一个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链和产业特色,发挥中心镇对周边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城镇与城镇之间的产业对接,漳州与厦门、泉州的产业对接、漳州与台湾的产业对接,最大限度的调动产业集群力量,增强聚集效应,推动漳州城镇化发展。
4、做大做强中心城市。顺应建设厦漳泉大都市区新要求,加快行政区划调整,实施市区“中心东移、跨江南扩、面海拓展”发展战略,努力建成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密集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区和宜居宜业的生态工贸港口城市。
5、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交流、联合、对接。漳州被列入海峡西岸经济区中一个重要的发展城市,厦漳泉同城化进程的加速,使漳州“腹地”作用凸显,对台“五缘”优势越发突出。一是加强与台湾的交流。台湾的人文、政治、经济与漳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祖籍漳州的台湾同胞占台湾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支持对台发展载体做大做强,建成台资项目 落地和台湾生产要素集中聚集的主要阵地。落实台商投资项目特殊核准政策,对台商投资重大项目实行特殊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两地信仰相近的优势,打造“开漳圣王文化”品牌,通过举办漳台文化节、寻根访祖、海峡两岸青少年夏令营等形式,增进闽台文化交流,加强闽台联系。二是加强与厦门、泉州的联合。厦漳泉同城化项目的启动,促进了漳州与厦门、泉州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各方面的交流与联合。充分利用厦门、泉州的资源,共享资源,取长补短,加快推进规划协调、产业合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信息互通等方面的同城化工作,乘势而发,实现跨越式发展。三是加强与海西其他城市的对接。抓住国家支持海西建设的有利时机,认真贯彻落实《海西规划》,不断探索进取,推进漳州实现新一轮的飞跃,凸显漳州在厦门湾乃至海西城市群中应有的地位。
6、立足人文自然,打造生态、和谐之城。立足于漳州城市的现实基础条件和自身比较优势,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同步推进,建造以水为脉、以绿为韵、以文为魂的城市风貌。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打造生态、和谐之城。
第二篇:日照市城镇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日照市城镇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日照市城镇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已经明确提出将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各级政府都对日照市城镇化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热切的期望,作为一个新兴的海滨城市,日照市的城镇化发展也将必然有着自身的特色,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思考阐述。
关键词:日照,城镇化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全国城镇化“三纵两横”的战略布局中,“一纵一横”即南北沿海城市带与东西大陆桥城市带交汇于日照。日照这座小城并不繁华,但却有着她独特的韵味,拥有着干净整洁的城市面貌、清新宜人的空气以及风光旖旎的金沙滩,并以其出色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规划获得2009“联合国人居奖”。
党的十八大报告已经明确提出将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2012-2020)》提出2020年山东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5%,最近召开的日照市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力争到2020年,日照市城镇化水平将达到60%以上,形成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2013年日照市建设工作以推进城镇化为主线,围绕“一个率先、五个日照”的目标,推动建设事业率先优质发展,“一个率先”即到2017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个日照”即着力打造蓝色日照、幸福日照、平安日照、生态日照、文明日照。应该说,各级政府都对日照市城镇化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热切的期望,作为一个新兴的海滨城市,日照市的城镇化发展也将必然有着自身的特色,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以港兴市战略不动摇,加快推进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
作为海滨城市,日照市自成立以来的发展战略就是以港兴市。日照港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诞生、成长起来的新兴沿海港口。日照港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拥有日照、岚山两大港区,港区湾阔水深,陆域宽广,气候温和,不冻不淤,为中国名副其实的天然深水良港。推进城镇化发展,应继续坚持港口、产业、城乡、海陆、生态“五位一体”,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内在要求,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迫切需要,对增强日照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城镇化发展与港口发展的最好结合点就是要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对日照市的定位之一为鲁南临港产业聚集区,把港口作为发展日照市蓝色经济的核心战略资源,利用港口发展,吸引企业投资建厂,从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当地人员就业,形成地方经济良性循环发展。
二、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规划,有序实施
日照是一座年轻而古老的城市,于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原日照县和石臼办事处正式成立,1989年升格为地级市。自日照市升格为地级市后,为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在山东省17市地中最早实施了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日照市也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生产方式依然比较传统落后,推进城镇化发展,需再结合农村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城市规划、产业发展、社区建设、人员安置以及教育医疗、商业网点等配套公共设施布局。推进城镇化发展要与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结合起来,走以规划为龙头的道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城镇品质和推动农村发展为动力,以培育新兴产业和促进农村人口转移为着眼点,科学规划和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城镇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去急于求成,要依据规划,逐步实施,有序推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三、坚持自己的特色,维护宜居城市品牌
随着生活质量在逐年提高,特别是在获得“联合国人居奖”以后,日照人对于“宜居”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了,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也早已写进了《日照市政府工作报告》。日照特色的城镇化发展,也需要继续走宜居城镇的发展道路,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城镇发展的首选目标和最终价值取向,加强对水源地、河道、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湿地、滩涂等重要生态敏感区和山体、绿地、森林、岸线及海域等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加强对沿海岸线的保护控制,使沿海一带继续保持淳朴自然的海滨景观。通过宜居型城镇发展,维护宜居城市品牌。
四、政策扶持,真正实现让农民变市民
城镇化的核心问题就是农民转为城市市民的过程。既不是什么建设、也不是什么投资,就是让农民工在转化为市民的过程中,能更好地接受平等的公共服务。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城镇化政策面临着改革和可持续发展两大问题,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而这些改革并不简单。城镇化发展,首先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建立城乡一体、以居住就业地户口登记制度为重点的户籍制度改革。鼓励有合法固定居所和相对稳定职业或合法生活来源的农业人口到城镇落户,引导农民向城镇有序转移,增强城镇的吸引力。其次需要构筑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落实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构建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创业培训三位一体的创业扶持机制,加快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建立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为城乡之间的劳动力流动营造公平的制度环境。让农民真正感受到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好处,使得农民无论从物质上的转变还是名义方面的变更,都能落到实处,享受真正市民所应享有的一切。也可以说,政策的扶持与落实,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有力保障。
五、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留得住人的城市才是宜居城市,留的住人的城镇才是宜居城镇。要从物的城镇化转化到人的城镇化,同时要认识到城镇化不是城市化,搞新型城镇化建设就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后顾之忧,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城镇化建成后,既要让农民们享受到城镇化带来的实惠,又要让农民们有事干,更应该让他们的身份城镇化。有了房子,有了养老金,有了社会保障,有了固定的收入,他们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稳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要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就要通过完善小城镇功能、增强小城镇特色带动新型城镇化,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居住、服务、教育、健康、文化、创业等多种需求,提升小城镇的承载带动能力。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要通过加快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带动新型城镇化,把这项工作与农村社区建设、农村住宅产业化及加快农村新型住宅的推广应用相结合,通过加大投融资和体制机制改革带动新型城镇化,增强城镇化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城镇化前景、战略与政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年;
2、转型时期我国农村城镇化模式研究,黄向梅、何署子,《调研世界》,2011年08期。
作者简介:赵磊:(1975~,从事建筑、结构专业规划设计工作)
------------最新【精品】范文
第三篇: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作者:龚关 来源:人民论坛 添加日期:14年04月10日
【摘要】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已经进入快车道,但当前的城镇化进程仍然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何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关键任务。文章在阐述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基本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并提出了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 发展经验 政策建议
城镇化两次出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一次出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相关章节中,强调让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另一次出现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章节中,指出城镇化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决策层对城镇化给予如此高度的关注,恰恰说明城镇化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回顾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1992年,该阶段的城镇化以农村改革为起点,以全面开放为主要动力,1984年,国家出台了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政策,开启了政府对劳动力流动政策的改革。城镇化率从17.9%提升至27.5%;第二阶段为1992~2002年,该阶段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是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为起点,以城镇土地市场化为主要动力,克服了城市建设资金不足和就业容纳能力低的限制,城镇化率从27.5%上升到39.1%;第三阶段为2002~2012年,该阶段的城镇化以产业升级为基础,以政府经营土地为主要动力,多元化协调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成为指导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针,城镇化率从39.1%上升到51.3%。①
中国城镇化发展至今,呈现出三个特点:第一,城镇化水平依然很落后。主要表现为两个经济现象:一是我国人均GDP对应的城镇化率远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只处于中游水平。发达国家城镇化率接近85%。而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国家城镇化率也在60%以上。二是按照霍利斯·钱纳里的理论,一国的工业化率达到30%时,城镇化率可以达到40%左右;工业化率达到40%时,城镇化率一般在75%以上。目前我国的工业化率已经接近40%,但城镇化率才刚刚突破51%,同等工业化水平下,我国的城镇化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左右。②
第二,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镇化率普遍越高。中国城镇化率较高的省份主要是由大部分东部地区构成,尤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显得更为突出,中部较发达的省份如黑龙江、湖北等地的城镇化率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速度慢,其城镇化水平也相对较低,仅有重庆的城镇化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③
第三,城镇化发展速度普遍较慢。2002~2011年,中国31个省市的城镇化率平均增速为1.35%,江苏增速最快,年均增速超过2%,而北京年均增速为0.52,上海仅增长0.04%;中部地区中发展最慢的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其城镇化增速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除了西藏和新疆两省之外,其西部各省的年均增速超过平均水平。
美、日城镇化的发展经验
虽然美国、日本已经进入城镇化的后期,但他们在城镇化进程中所走过的道路,可为我们提供许多宝贵经验。
美国是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2011年,其城镇化率已经超过85%,基本达到城乡一体化。美国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没有单
一、孤立地进行城镇化建设,而是注重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协调发展,走出一条以工业化、信息化、产业化为城镇化发展内在动力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一是通过工业化引导大量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转向工业和服务业,通过人口和产业的聚集效应,为推进城镇化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是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升级,协调城镇化与产业化的发展联动机制,重点推进城镇化的内生增长模式,为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活力。
三是通过信息化用产业的升级改造来提升城镇化发展的水平。此外,美国在其城镇化过程中既强调市场的作用,也重视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把市场和政府调控相结合,推行双轮驱动政策。
2011年日本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91.1%,城市化程度非常高,位居世界前列。日本城市化突飞猛进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日本也是以工业化的发展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日本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从而有力地推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率与人均GDP和工业产值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但是日本在进入城市化饱和阶段之后,第三产业逐步取代了传统工业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推动力,城市也随之由产品制造中心转向金融、信息、服务中心。
二是政府政策的有效支持。自20世纪六十年代起,日本形成了以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为主导的城市群,集中了日本70%的人口,为了解决日益紧张的资源、交通等问题,日本政府颁布了《青年振兴法》、《促进不发达区域发展法》、《促进新工业城市建设法》等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有力的推动了日本城市群的均衡发展,东京人口占日本总人口的比例逐渐下降的23%。在此期间,日本政府还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从1960
年的841亿元增加到1975年的9685亿日元,日本农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效率和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使得更多劳动力愿意离开农村,到2012年,日本20%以上的人生活在农村,但农民只占到全国居民的4%。富裕的劳动力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④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暴露的主要问题
新型城镇化拉动中国经济的潜能有限。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1.3%,与发达国家70%以上的城镇化率相比,中国城镇化水平仍然很低。大部分学者、官员普遍认为,城镇化将继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寻找工作,中国经济未来二十年仍然可以保持8%的增长速度。但是假如中国的城镇化数字并不像官方公布的那样会有更多年轻人进城务工,那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点又在何方?目前官方统计城镇化率是按常住人口划分的,城镇人口包括户籍人口和城镇常住人口(居住超过6个月)。这种划分方式,一方面容易忽略城市流动人口,少算城市人口;另一方面容易混淆农村全职和兼职人口,多算农村人口。如果城镇化不以常住人口的概念来划分,而是以“城镇非就业人口”加上“全国非农业就业人口”除以总人口来计算城镇化率,则2011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0%,这就意味着未来城镇化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持续向前的动力比较有限。
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衡量城镇化发展的潜力大小,关键是看制造业和服务业能为农民进城提供多少就业岗位。2011年我国三大产业的从业人员分别为2.66亿人、2.25亿人和2.72亿人,从占比来看,制造业和服务业从业人数偏低,农业从业人数过高。从市场需求来看,制造业需求最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次之。在制造业中,工程师和高级技工的职位需求大幅高于各行业平均值,这表明我国制造业正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转向现在的知识密集型,对员工的技术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要想进入制造业必须经过专门的技能培训。此外,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美国提出制造业回流计划,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开始和中国争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这些外围因素均导致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吸收能力大幅下降。⑤
失地农民就业难。由于城镇化进程中城市面积逐渐扩大,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征用为非农业用地,造成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土地征用1至3年之后,60%的补偿款被农民用于建房、还贷、医疗消费、治病和消费。高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农民仍然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因此失去土地之后,他们的农业生产技能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在城市寻求工作也会更加困难,失地就等于失业。因此如何让众多失地农民稳定就业自然成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一。⑥
夹心层的新一代农民工处境艰难。流动的农民工人口是中国城镇化的主要演变群体。最早一批的农民工大多只是城市的过客,他们接受最脏、最累、最危险的工作,省吃俭用往农村老家寄钱,对他们来讲,家才是自己的归宿。而现在占主导地位的新一代农民工,他们的受教育水平远高于上一代农民工,他们期望能留在城市生活,改变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身份。但他们需要面对的现实情况是:
一方面,与城市劳动力相比,他们的教育水平仍然很低,缺乏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所需要的时间和经济承受力,再加上户籍制度的限制、低工资和社会保障的缺乏以及高房价让他们无法在城市安身立命;另一方面,他们普遍缺乏农业生产经验,让他们回家务农已经不太可能。因此,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技能培训并积极引导返乡创业也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⑦
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建议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户籍管理制度。户籍制度改革是城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城市提供的福利和公共服务远远高于小城市,假如可以找到解决进城农民户籍问题的有效路径,无疑将极大的推进城镇化进程。而在我国现行的财税体制下,要求一线大城市开放户籍几乎不可能,因为这将带来巨大的财政支出,地方政府根本无力承担如此巨大的开支。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出,中央政府不会给予更多的帮助,均以本辖区户籍人口为基础,所以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新增的流动人口,会给地方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例如基本养老金、教育支出等。如果现有的财税体制不做重大调整、户籍不开放,那么未来没有多少农民愿意去城镇发展,为此,中央政府在实行财政转移支付的同时,应该重点考虑当地流动人口状况,调整纵向、横向的财政关系。⑧
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起点和支点是农业的现代化,集约、高效的现代化农业是实现农民向市民转化的必要条件之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使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一是要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二是通过提高土地的产出能力和劳动生产率来提高农民收入和财富。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关键是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完善生产模式、加快产业化经营,具体表现为土地规模化,农业机械化、养殖(种植)规模化、绿色农业、农副产品深加工。通过经营方式转变,大幅提高土地利用能力,为实现城镇化提供起点。
工业化与城镇化实现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工业化的大幅提高会极大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不同,因地制宜的发展工业,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工业布局,增加就业岗位,使城镇化与工业化达到良性互动。城镇化进程中的工业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据产业基础、区位特征等条件,发展符合本地区发展的产业,扩大农民创业空间。二是制造业的转移与升级,中西部地区利用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而东部地区则应该从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变,尤其是向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服务业。城镇化的发展一定要有服务业的发展作为支撑,否则会出现偏低城镇化的现象。如我国西部城镇化率偏低,服务业落后也是主因之一。⑨无论是上文提到的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是中等收入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服务业在这些国家经济中的比重也是逐步提高,美国和日本在80年代表现的更加明显。2011年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仅为43.1%,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经济体,而我国城镇化率也仅为51.3%。因此,城镇化的过程也是我国大力发展服务业的过程,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远高于工业和农业,而且人均资源消耗量比较低,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人口聚集也必然会推动服务业的发展,随着大量人口从农村进入到城市,餐饮、娱乐、商业、交通等生活性服务业的需求都会大幅增加。
努力提高农民工的技能水平。农民工技能水平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发展城镇化的基础保障。只有从制度上保证、政策上支持、内容上创新、建立农民工培训的长效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民工技能水平的提高。一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应该制定有关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法律法规,推进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法律化、制度化。二是加大培训的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农民工专项培训基金,并引进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民工的培训中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免费帮助初中毕业的学生到正规的职业技术学校参加一年或者更长时间的职业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三是建立农民工培训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全面、及时公布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的信息,帮助农民工有针对性的选择培训内容,并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法规上的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和企业介绍服务。只有解决好农民工的技能培训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工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作者为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李浩:“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的国际现象观察—兼论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及思考”,《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第1期。
②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
③曹文莉,张小林,潘义勇,张春梅:“发达地区人口、土地与经济城镇化协调发展度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2期。
④刘立峰:“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宏观经济研究》,2013年第5期。
⑤李静,刘英基:“城镇化进程中的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实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
⑥朱莉芬,黄季焜:“城镇化对耕地影响的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⑦温铁军,温厉:“中国的„城镇化‟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教训”,《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7期。
⑧张翼:“农民工„进程落户‟意愿与中国近期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中国人口学》,2011年第2期。
⑨王娟:“西部地区加快城镇化体制和政策研究—以成都统筹城乡改革试验为例”,观经济研究》,2011年第2期。
《宏
第四篇:关于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思考
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我市自20世纪90年代起,历经了三次较大规模的乡镇建制调整,由原来的近100个乡镇调整为现在的23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行政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优化,城镇化水平不
断提高,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了基础。进入新世纪,如何紧紧抓住头20年这个历史性战略机遇期,充分发挥城镇化这个强大的带动作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深刻认识城镇化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客观形态的综合体现,它不仅是人口的城市化,而且是整个社会基本形态由农业型社会向更高一级城市型社会的转型,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总体而言,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已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加速发展时期。2004年,我市城镇化率已达到了44.7。
(一)改革开放为小城镇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理性认识和实践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也被提上了党和国家的重要议程。国家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步加大,城镇功能日益增强,规划建设的品位和档次不断提高。许多地方从只建设不规划、到边建设边规划、到先规划后建设,再到规划、建设和管理并重;从单一的城镇建设,到推进山水园林城市(镇)建设,到培育城市(镇)产业支撑,促进城镇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城镇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可以说,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已具备了相应的物质基础,人们对于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大增强,在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上已具备了相应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准备。
(二)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加快小城镇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
1.加快城镇建设是增加投入、扩大内需的重要形式。增加投入、扩大内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之一。据专家测算,以中国现有的发展水平,城市人口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直接消费可拉动GDP增加1.5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将新增1400亿元,最终可带来3360亿元的GDP。城市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对经济发展直接和间接的贡献率将达到3个百分点左右。由此可见,通过加快城镇建设、推动城镇化进程,不但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大空间,而且还可为解决我国长期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和实现农村人口的有效转移奠定坚实基础。
2.加快城镇建设是增强农村吸引力的重要举措。由于我国的城镇建设相对于国外起步较晚,在西部,多数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城镇档次较低,城镇功能不尽完善,缺乏吸引力,村民聚居点建设落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基本保持着若干年来的传统和习惯,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大城市存在很大差距。加之社会上重工、重商、轻农的意识普遍存在。长此以往,农村没有吸引力、将来也不会有大的发展。只有加快城镇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壮大城镇经济实力,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才能留得住人才、引得进人才,激发基层人民群众建设家乡、奉献社会的热情,从而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作贡献。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小城镇必须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
党的十六大指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作为基层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小城镇,自然负有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全面小康的历史使命。当前,在城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是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档次不高。许多城镇缺乏独特风貌,市政基础设施缺乏,违法违规建设仍有发生,城镇管理落后,脏、乱、差的顽症难以克服。二是城镇功能不尽完善。一些小城镇至今没有必要的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以及必要的园艺设施等公益设施。三是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城镇发展后劲不足。四是城镇资源闲置,历史包袱重。近年来,各地乡镇通过较大规模的撤并,被撤乡镇所在的行政资源大多闲置,街道社区的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基层历史债务包袱沉重,许多乡镇发展面临新的困难。为此,面对乡镇城镇化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始终坚持做好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协调发展,既是我们工作的题中之义,又是当前小城建设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大力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思考和对策措施
(一)合理布局、重点扶持,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
城镇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城镇设置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80年代全国交通状况均较差的情况下,国家关于设置乡镇建制的门槛较低,规定总人口2万、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人的乡就可以建镇。近年通过较大幅度的调整和撤并,乡镇规模普遍增大,有利于城镇建设的规划和发展。我们应抓住这个有利时
机,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建立以城市为中心、中心镇、一般镇为基础的三级结构城镇体系格局,在总体上要以城市建设、中心镇建设为重点,兼顾一般镇的建设和发展,加强城镇建设的宏观调控和重点扶持。在具体方法上,既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要全面推进、重点开花,形成先进带动,学、比、赶、超的良好局面。
(二)规建管并重,提高城镇档次
城
镇建设发展的起点低、水平不高是近些年城建工作的一大通病。着眼城镇建设的长远发展,务必要规划、建设、管理并重,着力提高城镇档次,完善城镇功能,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树立良好的城镇形象,增强城镇吸引力。
1.高起点规划。规划是建设的龙头,无规矩不成方圆。要认真调研城镇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区位资源优势,科学定位城镇发展。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城镇建设规划,认真完善城镇建设用地、道路、环保、绿化以及社会公益设施等专项规划,积极推进现代山水园林城镇建设。严格规划管理,有规必依、违规必究、查处必严,坚决维护规划的统一、连续和严肃性。
2.高水平建设。一是要认真贯彻国家城建法律法规,完善城建审批手续,严格建筑监管,规范建设市场秩序。二是要高质量建设,要严格建设资格审查,积极引进技术过硬、信誉较高的建筑企业从事开发建设活动,依法公平、公开、公正发包城镇建设工程,保证工程质量。三是要量力而行、分期搞建设,坚决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四是要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要在城镇的开发建设的同时,开发或保护好城镇人文资源,丰富城镇历史文化内涵,加强城镇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强化环境保护。五是妥善处理好开发建设与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的关系,依法征地、依法拆迁、依法安置。六是加强社会公益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教育、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商业网点、医疗网点,加强城镇灯饰、园林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七是加强城镇公路交通建设,改善城镇交通条件,加快城镇物流。
3.高规格管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下大决心加强城镇的市政管理。以城市的规格来加强城镇的市政管理,着力建立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坚持管理出效益、管理出形象,坚决克服城镇“脏乱差”的顽症。一方面要加强市政管理工作宣传,增强群众法制意识、环卫意识,自觉转变观念,改正不良的环境卫生习惯,服从城镇环境卫生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强市政管理工作执法,在配齐、配强市政监察队伍,建立、健全市政监察制度,建设、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的基础上,狠抓市政工作执法。对城市“牛皮癣”等顽症必须坚持严厉依法打击。
(三)经营城镇,努力拓宽城镇投融资渠道
一是要努力挖掘城镇资源潜力。乡镇建制撤销的社区、街道要纳入城建重点,将其作为城镇辐射农村经济社会的支撑点,大力支持其建设发展,逐步完善基础设施,严格进行管理,努力培植商业经济或农业工业经济,发挥其积极作用。二是结合城镇发展定位,加强城镇招商引资、融资力度,在加强资金运筹、相应完善偿债机制的基础上,认真构建城镇投融资平台,积极吸引民间资本、金融资金投入城镇建设。要积极争取国家城建项目资金投入,逐年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入。三是坚持集约利用、市场运作土地资源,力争实现土地资源的保值、增值,更好地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四是要推行国有固定资产变现。经建制调整闲置的办公楼、场、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出让、租赁,尽量盘活存量资产,充分发挥其经济价值。
(四)培育城镇产业支撑,壮大城镇经济实力
当前,面对许多小城镇在发展初期各类问题和矛盾突出的现实,我们应坚定不移地走好城乡统筹发展之路。因为没有发展,什么问题都无法解决。但在具体的发展策略上,首先要针对各类小城镇所处的地理位置、产业基础,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有的地方基础条件,人文、自然、地理资源条件相对较好,发展的空间大、难度小;有的地方地理位置偏远、资源缺乏、信息闭塞,发展相对则较为困难。各镇要善于分析各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分析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扬长避短,走特色发展的道路。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适宜发展旅游则大力发展旅游,多元化发展。在产业发展中,要紧跟市场需求,以市场需求、深挖产业潜力为产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切实将城镇产业与市场经济有机融合。各城镇之间要坚决杜绝“一窝蜂”,每个城镇都要注重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努力打造最能城镇的特色经济支撑,壮大城镇经济实力。
(五)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构建法治服务型政府
要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把打造法治服务型政府作为推进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小城镇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是要从管理向服务转变。坚持政府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相统一,从以管理为主到以服务为主。以服务为主并不是放弃管理职能,而是要精兵简政、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改计划经济时代的全面审批方式为重点审批管理。行政管理要找准城镇建设发展中的重点项目、关键环节。强化审批责任追究、事故责任追究,努力提高行政的质量和效率。各镇街政府应从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其发展以及方便民众的层面出发,建设职能科学、运转协调、服务周到、高效公正的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进一步推进行政机构改革,分流富余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行政理念,强化社会公共服务,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改“三要”(要钱、要命、要粮)干部为“三务”干部,要务实、务廉、务公;改计划管理为工作引导、信息服务,加强政府信息化建设和提供市场信息分析等服务,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二是“人治”向法治转变。加大政务公开、依法行政力度,严格依法办事,维护法制的权威和统一。在城镇建设和发展中,必须认真贯彻国家建设、环保、交通、卫生、消防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依法规划、依法建设、依法管理,将城镇建设纳入规范化轨道。发展中,要坚持法制高于一切,不合法律、不合规定的态不要表,违法事、违规事坚决不做,以法制管人、以法制管事、以法制树国家机关权威。城镇建设发展中的重大事项须经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方可施行,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宽松环境。全面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努力构建以城镇发展为带动的城乡统一协调的和谐新农村。
第五篇: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带来的发展机遇
城镇化建设会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表现在:
一、带来当地劳动力和就业需求的变化;
二、第三产业需求的变化;
三、教育需求的变化等。
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商机主要有:
一、房地产行业;
二、建材工业;
三、钢铁行业;
四、道路交通建设;
五、餐饮服务业等。
6、新型城镇化带来的财富机遇
第一、传统周期性产业的黄金期已过,能够生存下来或者继续实现增长的企业需要在区域布局方面表现出特点,包括生产区域和销售区域的有机调整;
第二,就地城镇化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形成将带来中低端消费的增长,特别是中档品牌消费可能会表现出比高档品牌消费更强的生命力,同时这种城镇化对农业的基础地位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关于提升农业生产率的配套投入值得重点关注;
第三,大城市的信息化升级和服务业分工细化过程,智慧型城市、清洁型城市、服务型城市带来的产业增长都是有潜力的。城镇化的发展是建立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的,发展宜居小城镇经济,打造成千上万个中国式的“欧洲小镇”,用城镇产业集群形成不同特色的城镇经济,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农业实行机械化,将农民变成居民,于是新的消费群体形成,经济形成良性循环.新型城镇化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财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