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竺部长在全国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5篇

时间:2019-05-13 23:34: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陈竺部长在全国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陈竺部长在全国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陈竺部长在全国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陈竺部长在全国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 2011-04-19 来源:挂职干部办公室 发布部门:挂职干部办公室

陈竺部长在全国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2月28日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我主要讲两方面内容,一是代表卫生部通报卫生系统前一阶段特别是2010年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二是作为药品安全专项整治部际协调工作机制的总召集人,就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部署,讲几点意见。

首先,我代表卫生部通报卫生系统前一阶段特别是2010年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

(一)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制度体系。一是制定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在总结各地《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家药物政策以及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卫生部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总后勤部卫生部共同修订下发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内涵,更加注重体现临床药学服务对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作用。二是发布了《中国国家处方集》。委托中国医院协会组织有关医药学专家历时2年编写并正式发布了《中国国家处方集(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卷)(2010年版)》。《处方集》所遴选的药品品种涵盖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的全部药物和其他一些常用药物,基本满足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及重大、疑难、复杂疾病抢救、治疗的需要,为规范医疗行为、提高临床药物应用水平、落实临床路径管理等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三是规范临床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制定下发了《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规范临床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提高静脉用药质量,促进静脉用药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预防职业暴露。四是印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这项工作将医院处方点评作为合理用药干预和保障用药安全的重要手段,对医院处方点评的组织机构、人员职责、点评范围、点评程序、质量改进等作出明确规定。

(二)加强合理用药监测工作。一是制定了《合理用药监测系统技术应用监测方案》,进一步规范数据上报的相关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和“细菌耐药监测网”的工作指导。

(三)开展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按照国务院领导同志有关指示精神,卫生部会同食品药品监管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共同印发了《2010年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方案》,对抗菌药物的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进行全流程管理和整治,逐步探索和建立抗菌药物联合监管的长效工作机制。

(四)进一步贯彻落实基本药物制度。一是稳步推进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按照国务院医疗工作总体部署和工作目标,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和新农合药品报销目录,并提高了报销比例。截至2010年底,基本药物制度已在全国57.2%的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各地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价格与国家药品零售指导价相比平均下降30%左右。二是逐步规范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工作。按照国务院医改办《关于建立和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意见》,全国30个省(区、市)成立或充实了省级药品招标采购领导小组,建立或完善了政府主导的药品集中采购相关机构和非营利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三是规范基层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制定印发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并开展全国培训工作。各地已完成近2.2万家医疗机构、35.5万人次的培训。同时,委托健康报社组织专家录制了45个专题的《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专题讲座》,并于12月初正式上线播出,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四是注重宣传引导,组织培训交流。多次召开了合理用药相关政策新闻发布或通气会,通过多种形式解读和宣传国家药物政策和各项合理用药制度,通过媒体向社会各界通报各地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进展。五是加强调研和督导检查。2010年4月至10月,卫生部组织进行了对福建、重庆、北京、浙江、广西、安徽等省(区市)的多次调研督导,研究分析基本药物制度在实施零差率、配备使用和招标采购等环节上的困难和对策。在此基础上,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监测评价指标,在江苏、安徽等7省(市)17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预评估,进一步充实完善了监测评价指标。

通过开展以上工作,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地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门诊和住院人次增加、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降低——即“两升两降”的可喜局面。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平均医药费用增幅趋缓。群众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

(五)继续开展多项全国合理用药培训工作。一是继续做好“全国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项目”。截至2010年12月,已培训2万余人。二是扩大“全国基层医疗机构微生物检验培训项目”覆盖范围。三是会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启动了“全国医疗机构特殊管理药品管理和临床合理应用培训项目”,对持有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的医疗机构特殊管理药品管理人员和医护人员进行培训。

(六)做好其他相关工作。一是配合国家食药局做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复核检查工作。配合国家食药局做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资格认定和复核检查工作,研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的长效机制。二是将临床合理用药管理纳入2010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纠建并举,综合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持续提高。

以上是卫生部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的进展情况。

同志们,深入推进为期两年的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是国务院把药品安全作为重要民生工程,进一步解决影响药品安全的深层次问题,全面提升药品安全水平的重要工作部署和具体举措。刚才,六部局分别介绍了专项整治工作的进展情况,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我完全赞同。

在前一阶段专项整治中,各部门都作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都能积极履行监管职责,认真落实监管责任。卫生部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维护患者健康权益入手,进一步完善临床用药规范和药事管理规定,加强用药安全监管,推动了基本药物建设。公安部严格履行药品打假职责,侦破制售假劣药品刑事案件,震慑了制售假药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进一步遏制了制售假药犯罪蔓延的势头。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完善医药产业政策,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行业管理,提高生产供应能力,保障了基本药物供应;配合有关部门查处了违法药品广告,重点监测和打击利用互联网发布虚假广告和虚假宣传行为,查处了违法违规网站。工商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加大违法药品广告整治力度,重点监测和打击了利用互联网等媒体发布虚假违法药品广告的行为。中医药局认真做好中药饮片、中成药等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发挥药品安全监管主要责任部门作用的同时,积极承担部际协调的日常工作,加强信息沟通交流,及时印发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动态和文件,多次召开相关协调会议,适时开展专题调研、联合督查,督促检查各地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协调解决专项整治的有关问题。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与十三部门打击生产假药部际联席协调会议、打击侵权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工作合力,取得较好成效。

下面,我就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增强做好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紧迫感 当前,药品安全状况稳中向好,但形势依然严峻,影响药品安全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十二五”期间甚至更长一段时期,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药品安全需求与相对滞后的药品安全保障水平之间的矛盾,仍将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具体来讲主要是:监管体制不完善,机构不健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很突出,基层、边远地区药品安全保障能力亟待加强;产业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医药产业集约化程度和科技含量不高;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生产经营不规范,弄虚作假、规避监管的事件时有发生,有些甚至已对我国的国际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对此,各级地方政府、各有关监管部门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做好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二、加强领导和协调,全面完成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任务 2011年是为期两年的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攻坚之年。请各级地方政府、各有关监管部门一定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全力打好此次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的总攻战役。既定的各项整治任务务必在今年上半年全部完成。各级地方政府、各有关监管部门的分管领导要及时落实今天的会议精神,针对承担的工作任务逐一对照检查,落实责任人,明确完成时限。食品药品监管局要进一步发挥协调作用,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协调,及时解决专项整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形成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切实落实专项整治的各项工作目标。

三、加强知道检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食品药品监管局要按照专项整治工作总体部署,组织开展有计划、有步骤的调研、督导、评估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督促各地落实整治任务,根据即将印发的《药品安全专项政治工作检查评估实施方案》要求,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各地工作成效。并指导各地组织开展自我检查评估工作,务必使各项工作任务目标如期完成。下半年,六部局将组成联合检查评估组,对各地的专项整治成效进行全面检查评估。

四、要着力进行药品安全长效机制建设

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是有期限的,但药品安全工作是不设期限需要长抓不懈的。研究建立与现行体制相适应的监管工作长效机制迫在眉睫。各级地方政府、各有关监管部门要认真总结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以来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积极探索制定一套高效的预防、监管、奖罚并重的长效机制。要加快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建设,食品药品监管局《关于开展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评价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有关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下一步要切实做好湖北、湖南、黑龙江、浙江、江苏、江西、重庆、宁波等8个省(市)的试点工作,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自行开展试点,摸索积累经验。在建立健全药品安全长效机制中,还要重视信息沟通机制、执法联动机制建设,从而实现监管资源、信息的整合和共享;要进一步完善法规制度建设,推进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信用监管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

五、营造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的良好舆论氛围

各级地方政府、各有关监管部门要大力宣传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开始以来采取的有力措施和取得的显著成效,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加强舆论宣传,为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也为今后的药品安全工作夯实群众基础。

六、2011年要着重抓好的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继续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积极发挥打击生产销售假药部际协调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与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加大案件查办力度,有效治理非药品冒充药品、利用互联网宣传、寄递等渠道销售假药、制售假劣药品出口、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犯罪行为,净化医药市场环境。

二是继续加大整治虚假药品广告力度。请工商、工业和信息化、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大对违法广告源头和发布环节的治理,加大对利用寄递渠道销售假药行为的打击,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广告经营商和媒体履行社会责任。三是加快基本药物生产供应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请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加强行业管理,提高基本药物生产供应能力;请药品监管部门加强对基本药物的监管,按期完成全品种电子监管任务,严格实施企业生产工业和处方核查,继续开展全品种覆盖抽验;政府指定的工作部门要加强对基本药物公开招标采购的管理,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配送成本,严格落实对中标企业质量、服务和能力的要求;物价部门要合理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基本药物使用的管理,确保医疗机构优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

四是进一步完善医药产业政策。请工业和信息化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优化医药产业发展政策,推进医药产业结构调整。请药品监管部门严格控制新开办药品生产和批发企业数量,根据合理布局的原则从严审批零售药店。

五是进一步强化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环节监管。严厉打击药品研制环节弄虚作假行为,规范注册申报秩序;以宣传和落实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为契机,贯彻质量风险管理和药品生产全过程管理理念,强化药品生产关键环节的控制和管理;打击药品流通环节挂靠、走票等违法行为,实现药品质量全覆盖抽验;继续推进《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办法》的实施。

同志们,扎实、深入推进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是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药品安全、有效这一重要民生工程的关键举措。通过两年左右的深入整治,要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药品生产经营规范和质量标准,进一步强化药品市场准入管理和安全监管,进一步优化医药产业结构,使药品质量安全控制水平显著提高,企业安全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显著增强,药品生产经营秩序显著好转,重大药品质量安全事故明显减少,人民群众的药品消费信心明显增强。为此,请各级地方政府、各有关监管部门一定要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再接再厉,按时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专项整治工作的各项任务。

谢谢大家。

第二篇:陈竺部长在2008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卫生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卫生部部长陈竺在2008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卫生部部长

陈 竺(2008年1月7日)

同志们:

2008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是在卫生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的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卫生工作成就和经验,回顾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部署2008年卫生工作重点,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为推动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国务院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吴仪副总理亲自到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五年来卫生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深刻总结了探索中国特色卫生改革发展道路的重要经验,并对今后卫生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吴仪副总理的重要讲话,努力推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下面,我讲三个问题,供同志们讨论。一、一年来卫生工作的回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卫生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关心艾滋病防治工作,亲切慰问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和患者,深入基层了解社区卫生服务、医疗保障等情况,要求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吴仪副总理对卫生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亲自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重大疾病防治以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重点工作,并取得扎实进展。国务院发布实施《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央和地方政府卫生投入显著增加,其中,中央财政医疗卫生支出达到631亿元,比2006年增长277%。全国卫生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卫生改革与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扩大,农村卫生工作得到加强。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试点顺利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到2007年9月底,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达到2448个,占全国总数的85.5%,参加农民达到7.26亿人,参合率达到86%,提 前实现了国务院确定的发展目标。全国已有20个省份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制度运行进一步规范,统筹补偿模式逐步完善,受益面不断扩大,受益程度进一步提高。全面落实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发展建设规划。中央下达专项投资27亿元,支持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县乡村卫生服务能力有了新的提高。深入开展“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和中西部农村地区卫生人才培训工作,受到人民群众和基层卫生机构欢迎。以农村为重点,积极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开展改水改厕和创建卫生镇等活动,努力促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新贡献。一些地方认真探索乡镇卫生院由政府财政保障人员工资、收支两条线管理和农村卫生机构业务合作机制以及乡村医生养老待遇等问题,为建设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积累了良好经验。

(二)社区卫生服务加快发展,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正在形成。全国98%的地级以上城市、93%的市辖区和一半以上的县级市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已达到2.4万个,比2005年增加了47%。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培训人员进行补助,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均衡发展。一些大中城市已初步形成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服务功能比较齐全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六位一体”功能得到增强。一些地方积极改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双向转诊和基本用药政府招标采购、统一配送、降低或取消药品加成率等政策,取得了积极效果,受到居民欢迎,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了经验。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对改善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卫生服务可及性发挥了积极作用。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正在全国逐步建立。

(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扎实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和保障能力得到提高。国家对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患者筛查和诊疗进行补助,努力减轻重大传染病对人群、家庭和社会的危害。认真组织实施“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投入27亿元,将甲肝、流脑等纳入国家免疫规划,预防的传染病由7种扩大到15种。积极推动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精神病、恶性肿瘤等重大慢性疾病防治工作,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努力控制疾病负担。不断健全卫生应急体制机制,认真实施《国际卫生条例》,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监测预警和处置能力。严密防控鼠疫、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SARS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有效防控了各种疫情和相关公共卫生事件,有力维护了社会安全稳定和 谐的局面。逐步扩大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覆盖范围,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改善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努力做好减少出生缺陷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卫生监督体系不断健全,全国98%以上的市和94%以上的县建立了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员近10万人。有的地方将卫生监督体系延伸到乡镇和社区,提高了卫生监督覆盖面。努力提高卫生监管人员素质,改善监管能力。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要求,牵头完成了餐饮消费安全整治任务。完善和扩大全国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开展全国总膳食调查。做好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工作,加强职业卫生、环境卫生和放射防护等公共卫生监督和健康相关产品监管。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发布了《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2007年-2015年)》。启动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探索建立劳动者健康监护制度。

(四)医疗机构管理得到加强,医疗服务更加规范。在全国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创建平安医院活动,努力改善医院管理和提高医护服务水平。坚持以公益性为导向,强化管理措施,规范执业行为,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加强处方管理,实行按药品通用名开具处方和处方点评制度,规范了用药管理。通过立法加强了对人体器官移植技术的准入和规范管理。医院内涵建设受到重视,基础管理得到加强,诊疗工作进一步规范,医疗质量得到提高。稳步推进院务公开,加强社会监督,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开展护士岗位技能训练等活动,护理工作得到加强。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推行价格公示制和费用查询制。促进医疗检查结果互认,节省了医疗资源。各地积极发展济困医疗服务,增设济困医疗机构或病床,困难群众的受益面越来越大。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加大院长责任,规范医院经济运行,探索建立有激励有约束有活力的运行新机制。在前段工作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长效工作机制。以上综合措施的效果明显,卫生部门所属医疗机构每门诊人次和出院者医药费用已连续两年接近零增长,明显低于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的增长幅度。

(五)中医药工作稳步推进,中医药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坚定不移地贯彻“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医药事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重大疾病防治、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国务院成立了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小组,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加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工作,与科技部等联合印发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全面规划了今后一段时期中医药创新发展蓝图和任务。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开展了“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 宣传活动。实施全国重点中医医院和县级中医院建设项目,加强对综合医院和城乡基层卫生机构中医建设指导,积极推进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中医药正以其简、便、验、廉的特点惠及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活动更加富有成效,国际影响不断加大。

(六)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在国务院领导下,卫生部作为牵头单位之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推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围绕改革的重大问题,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和讨论,委托7家国内外专业机构开展了独立研究,广泛征求群众、专家和地方政府意见,扩大决策的民主性和社会参与程度。目前,有关改革指导意见和配套文件已基本形成。此外,认真研究、积极支持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推动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建设。各地从实际出发,踊跃探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思路,落实政府责任,增加卫生投入,努力增强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

(七)国际卫生合作交流深入开展,外部发展环境更加优化。进一步加强卫生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双边、多边以及民间交往活动更加频繁和富有成效。成功举办第11届全球卫生研究论坛、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国际研讨会、第39届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会议和国际食品安全高层论坛,积极参加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发展与东盟、欧盟和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国际组织的卫生交往,加强同周边国家在卫生领域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积极争取全球基金等国际项目,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技术,发展我国卫生事业。在第60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再次挫败台湾少数政治势力试图挤入世界卫生组织、分裂祖国的政治图谋。继续推进与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合作交流,为维持港澳繁荣稳定做出了新贡献。认真做好援外医疗队选拔和派遣,向46个亚、非、拉国家派出医疗队。积极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有关承诺,帮助非洲国家防治疟疾,并设立防治中心。

(八)其他卫生工作成效显著。卫生法制建设取得新的成果,制定发布了《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处方管理办法》、《信访工作办法》等一批法规和部门规章,卫生标准建设扎实推进。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努力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坚持依法行政。努力推进政务公开,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重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规范专科医师、住院医师、全科医师和护士培训,努力为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培训适宜人才,提高卫生管理队伍素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协作,完善新闻发布机制,正确引导舆论。重视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诉求,认真做好信访工作,主动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改进卫生信息统计报告制度,提高时效性,为科学决策服务。大力推进卫生 行业作风建设,组织全国性卫生系统文艺汇演,向全社会展示了广大卫生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精神风貌。大力宣传先进模范人物事迹,新涌现了一批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注重建立纠风工作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医德考评制度。加大重点案件查办力度,整肃医疗服务风纪,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得到加强。落实卫生保健和老干部工作的要求和相关政策,出色完成了服务和保障任务。

一年来卫生工作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应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坚强有力的领导,归功于各级党委、政府和中央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归功于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关心帮助,归功于全国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无私奉献和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卫生部向关心、支持卫生事业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中央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向广大人民群众、全国卫生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医疗卫生工作距离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还有较大差距。重大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群众健康,卫生监督管理能力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机制不适应公益性目标要求,卫生队伍能力建设仍然薄弱,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滞后,探索中国特色卫生改革发展道路的任务非常艰巨。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吴仪副总理总结的卫生工作重要经验,振奋精神,实事求是,开拓进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二、着力建设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努力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通过的报告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为卫生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学习、宣传、贯彻好十七大精神,是卫生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进一步增强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提高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卫生改革发展内在规律的认识,坚持用十七大精神指导卫生改革发展实践,不断开拓前进。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实现卫生事业科学发展,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将发展卫生事业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建设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战略目标。

(一)充分认识卫生事业在小康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健康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阐明了健康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目标,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将促进健康为己任的卫生事业提到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空前高度。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重视和发展人的权利,不仅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发展权,而且包括健康权。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条件,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对卫生事业作用、性质和地位的认识,坚持公益性,并将发展卫生事业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行动和检验政府绩效的重要标准,落实政府职责,发挥政府作用。各级政府要把保障和增进健康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和加强卫生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并与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同步协调发展。卫生系统和卫生工作者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必须积极改善服务,加强管理,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二)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卫生工作的重大战略目标。十七大报告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人人享有”的本质含义是“公平享有”,任何公民,无论民族、年龄、性别、职业、地域、收入水平等,都享有同等权利。“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指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家、社会、个人能够负担得起的,投入低、效果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既包括疾病预防控制、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卫生应急、急救、采供血服务以及食品安全、职业病防治和安全饮用水等公共卫生服务,也包括采用基本药物,使用适宜技术,按照规范诊疗程序提供的急慢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等医疗服务。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党中央从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判断出发,对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进行全面科学分析基础上,制定的切实可行的战略发展目标,是对人民群众新期盼的郑重承诺。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一个重要着眼点是促进公平。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逐步缩小当前在医药卫生资源配置、服务利用和健康结果等方面存在的比较 明显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各级政府在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方面负有重要责任。要实现人人享有,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动员、领导、投入、服务和监管职能,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能力,加强监管,保证服务安全和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要。同时,也必须看到公共资源的有限性与需要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卫生事业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坚持从优先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健康需要入手,努力改善公平。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工作者要始终把增进人群健康放在一切卫生工作目标的优先位置。当前,尤其要准确分析和全面把握新形势下影响城乡居民健康的各种因素和主要健康问题,采取积极、主动、有效的干预策略,努力改善和不断增进人群健康。研究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作为卫生系统贯彻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重要举措之一,努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战略是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目标,以解决危害城乡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的原则,采用适宜技术,以政府为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切实加强对影响国民健康的重大和长远卫生问题的有效干预,确保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大战略目标。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必须着手以下工作:一是根据我国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可干预性和干预的成本效果以及相关国际承诺,确定优先领域和重点。二是根据影响健康的主要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全国和地方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不仅要提供良好的卫生服务,还要特别关注影响健康的各种社会经济环境和人口因素,营造有利于健康的环境。三是建立健全健康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要以人民健康状况为中心,既反映工作情况,更要反映群众健康素质的变化。为此,必须建立和发展相应的体制机制、投入、人才、科技、文化和国际合作等支撑体系。

(三)着力建设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总要求,对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出了“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病有所医”的新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工作和卫生事业发展的全部实践概括起来就是在努力探索一条中国特色卫生改革发展道路。十七大报告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把卫生事业制度建设提到了突出重要的位置。现阶段,建设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核心工作是努力建设和完善“四大体系”,即: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大体系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只有同步 加强四大体系建设,并注重加强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单独加强某一体系或者割裂体系之间的联系都难以实现上述目标。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各级政府特别是广大卫生工作者必须牢牢把握方向,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不遗余力地予以推进。

建设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要按照吴仪副总理讲话的要求,把握正确方向和重点,扎扎实实推进各项工作,务求实效。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对卫生改革发展全局的驾驭能力。必须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按照医疗卫生服务的内在规律办事。必须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和政府主导、社会及个人积极参与的原则,努力实现公平、效率的有机统一。必须把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中医药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上,加大各级政府责任,增加政府投入,加强监管。必须健全和完善城乡卫生体系,优先发展基本卫生设施,配备基本卫生人力,装备基本卫生技术,采用基本药物,满足城乡居民基本的卫生服务需求。

总之,建设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同步加强各个体系的建设,并强化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依靠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建设,依靠发展提高质量和服务,将十七大提出的卫生发展目标有效落实好。

(四)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卫生改革发展。深化卫生改革是推动中国特色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盼的客观要求,更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战略目标的重要行动。深化改革要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体现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当前,社会各界对卫生改革十分关心,期待改革方案早日出台。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正在抓紧研究制定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及其配套文件。待成熟后,国务院将召开会议,进行专门部署。高强同志要在本次会议上阐述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在此,谈谈涉及改革发展的几个认识和实践问题。

第一,突出公益性,坚持利民惠民。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与其他产业部门有着不同的存在和发展目的。卫生事业主要的责任是维护和增进全民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是通过治疗患者而获取经济收益。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重点强调了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这是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对公共医疗卫生提出的明确要求,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政策导向。由于受观 念、投入、监管、治理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弱化已成为当前人民群众反响最强烈的重大民生问题之一。如不有效解决,不仅无法保证群众“病有所医”,而且将对社会稳定和谐造成严重影响。落实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必须重点着眼于政府举办的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一方面要坚决执行和落实现有的政府补助政策,另一方面还要随着公共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而加大投入。同时,要认真研究财政补助政策和价格政策之间的有效协同和配合,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相应降低医疗卫生服务价格,让人民群众切实受益。要科学制定和严格执行诊疗服务规范,优先采用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严格控制服务成本。此外,还要通过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体制和治理框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实现公益性。

近年来,各地开设了一批济困医院和济困病房,为缓解部分困难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促进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探索了经验,值得肯定。要继续完善这项工作,并将其纳入“卫生惠民服务工程”。各级政府要落实相应的财政投入和价格政策,扩大财政补助范围,提高补助水平,支持公立医院等提供价廉、效佳的基本医疗服务。“卫生惠民服务工程”要与医疗救助等制度相衔接,让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阳光惠及困难群众。

第二,加强规划和协作,提升卫生系统整体效能。医疗卫生系统是一个结构、功能十分复杂的系统。建设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战略目标,需要将功能各异、定位不同、层级分化的医疗卫生机构整合起来,共同服务于维护和增进健康的最终目标。因此,加强区域卫生规划,明确不同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和服务目标十分重要,这也是政府管理卫生事业的重要职责和主要手段之一。要根据人民群众的健康需要和需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合理配置卫生资源,重点加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引导大中型医院重视和发展基本服务,增加供给,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服务。

从卫生系统增进健康的最终目的来看,在加强区域卫生规划的基础上,还必须强调不同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协同、配合与相互支持。要促进医疗服务体系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功能融合与协调配合,共同履行好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功能;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共同存在、共同发展,提倡中西医结合,共同为保护和增进城乡居民健康服务;要进一步加强城市卫生对农村卫生的支持力度,建立长效机制,并逐步缩小城乡卫生服务差异;要鼓励支持社会资金举办医疗机构,促进不同所有制医疗 机构之间的功能与特色互补,形成分工明确、共同发展的格局,更好地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要促进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联系与互动,建立指导和协作关系,逐步实现双向转诊和信息互通互联,编织好覆盖城乡的医疗预防保健网,巩固和发挥中国卫生的特色。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整个卫生系统的目标,不仅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责无旁贷,大中型机构也负有重要的职责和使命。不仅卫生服务体系必须确立公益性的服务导向,卫生筹资和保障体系也必须对群众利用医疗卫生服务给予积极支持,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也必须及时提供安全有效价廉的基本药物和设备。只有促进卫生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有机联系与互动配合,才能改善卫生系统的整体绩效,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同志们,党的十七大报告为中国特色卫生事业描绘了新的发展蓝图,提出了新的要求。卫生事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各级政府和全国卫生系统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振奋精神,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紧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不断夺取卫生改革发展的新胜利,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三、扎扎实实做好今年的各项卫生工作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还要举办北京奥运会。做好今年的卫生工作,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至关重要。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今年卫生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稳步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继续发展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重点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防控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中医药工作,强化医疗卫生监管和法制建设,努力推进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上述要求,今年要切实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稳步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各级政府工作的一件大事,国务院正在制定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及配套文件,还要进一步征求各方面意见。方案经国务院批准后,今年的主要任务是选择部分地区,围绕改革重点内容开展试点,为在全国范围深化改革探索经验。各地要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用党的十七大精神统领改革。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和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而又创造性地进行落实。试点地区要根据中央精神制 定试点方案,加强政府领导和部门协作,有效推进试点工作。卫生部门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部门之一,要继续开拓进取,积极做好服务和协调,为探索中国特色卫生改革发展道路做出重要贡献。

今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扩大试点范围,医疗救助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也将探索建立,这些都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继续鼓励和指导各地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各地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照中央的改革精神,及时进行调整完善和充实提高,形成良好的中央和地方互动局面。要重视政策研究能力建设,为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要调动和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和智慧,尤其是注意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积极鼓励科研教学机构中从事卫生政策研究的力量成为卫生改革发展的重要智库。

(二)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短短四年来,在扩大覆盖人数、控制医药费用、提高受益水平、改善管理效率等方面取得了令国内外公认的成就,说明在制度设计、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补偿政策等方面是符合国情的,应当在现有制度框架内不断完善。中央高度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提出今年在全国农村全面实行的新目标,任务光荣而艰巨。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抓好扩面工作,组织、引导、动员农民群众参加,确保全国农村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让更多的农民群众受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二是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缴费政策,提高筹资水平。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由人均40元提高到80元,农民缴费也相应提高,各级政府要落实好上述要求。卫生部门要主动与民政等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好困难群众缴费问题。三是在筹资额度增加的情况下,相应调整补偿方案,提高参合农民保障水平,让农民群众更多受益,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更有吸引力。四是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经办能力建设,落实管理机构和人员,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提高管理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农民群众。五是规范基金监管,严格基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率,保证基金运行安全,防范各类风险。六是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和药品使用监督管理,推广适宜技术,推广基本用药,严格控制医药费用上涨,为农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有力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康发展。

在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同时,必须加强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机构之间的业务合作与联系,逐步落实公益性。农村服务网络建设方面要积极落实去年初级卫生 保健《北京倡议》中的有关承诺,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进一步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水平。二是围绕准入、稳定、教育、培训等关键环节,切实抓好农村卫生人员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农村卫生人员培养培训的长效机制。要做好农村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试点工作,争取用5年时间为乡镇卫生院招聘1万名执业医师。试点省份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切实加强组织和管理,确保成效,为试点扩大到中西部省份打下良好基础。三是抓好乡镇卫生院收支两条线管理和农村卫生机构业务合作试点工作,推进农村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四是继续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深入开展二级以上城市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探索建立对口支援的长效机制,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三)加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服务网络,既能提供方便、价廉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又缓解了大医院的压力,有利于两个层级卫生资源间的良性互补,是当前深化医药体制改革中的关键环节。今年,各地要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为重点,继续大力健全体系,转化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公益性质。主要任务是:一是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基层卫生资源,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扩大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二是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强化预防保健功能,探索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建立城市医院、预防保健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切实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性作用。三是积极探索科学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落实政府投入政策,鼓励和指导地方开展收支两条线管理,药品零差率销售和保障人员经费等方面的探索,建立激励约束有效的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四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要做最大的努力,充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优秀人才队伍,采取有效激励机制动员、组织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及保健机构的医务人员下沉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实施技术指导,加强人员培训,建立联系社区家庭的全科责任医生和责任护士服务团队,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五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监督管理,规范资源和技术准入,严格技术标准,加强服务管理,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职责、工作内容和绩效考核办法,推广应用适宜技术。六是积极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方便价廉和防治结合的服务特点和优势,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连续三年的实践证明,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是必要和有效的,应该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今年,继续在全国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要继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 务理念,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要积极引导各级公立医院和其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更加重视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加入到“卫生惠民服务工程”中来,并将承担惠民服务的情况作为医院考评的主要指标之一。今年,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和内涵建设的主要工作有:一是严格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人员和医疗技术准入管理,认真执行医疗服务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加强临床用药和医院感染管理。重视传染病预防控制和急救等公共卫生工作,加强与疾病控制机构和急救指挥机构的联系与有效互动。二是不断完善医院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逐步建立中国特色医院管理评价制度。扩大医院巡查范围,强化属地化管理,探索建立加强医院管理的长效机制。三是在二级以上所有医院全面推行院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和社会监督,扩大职工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四是加强公立医院经济管理,规范收支行为,改进药品采购管理,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善审计制度,严格控制成本。重大投资项目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并经过政府批准,禁止擅自决策,从严控制新上项目和建设规模。五是努力探索公立医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既要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又要防止过分注重经济激励的片面做法。六是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改善医护比例,提高护士队伍职业素养、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七是积极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加强采供血机构能力建设,狠抓质量管理,确保血液安全。八是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维护医疗机构正常工作秩序和患者就医环境。九是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建设。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建立医德考评制度,弘扬行业新风,建设先进的医院文化,努力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十是不断巩固和扩大治理商业贿赂的成果,健全完善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工作机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把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行动,放到全局卫生工作的重要位置,重点部署和安排,务求实效。要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关于医德医风和纪律监察工作,还要召开会议,进行专门部署。

(四)继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抓好重大疾病防治工作。今年,我国公共卫生工作面临两大机遇。一是将在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和残奥会,二是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将全面推开。因此,我们一方面要认真做好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卫生保障工作,强化疾病监控、卫生监督、卫生应急和医疗救治。加强北京等奥运举办城市与周边省份联防联控,做好境外疾病信息监测,对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组织开展演练并完善预案,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减轻和消除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切实落实奥运会和 残奥会的卫生保障措施,确保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盛会。另一方面,又要用好改革给公共卫生工作带来的机遇,不断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能力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点落实经费保障机制,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和各级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公共服务和保障水平。二是进一步明确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和职责,在财政政策不断到位的同时,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行定编、定岗,建立和完善机构和岗位的绩效考核制度,改善内部管理,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三是加强预防和医疗服务间的联系。有条件的地方可支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之间互派医师,促进知识和技能融合。各级医疗机构要重视和加强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等公共卫生工作。通过加强预防和医疗机构之间的协调与互动,密切防治之间的工作联系,提高综合防治能力。四是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进一步健全卫生应急体制机制,强化规范管理,完善预案,组织综合演练。严密防控鼠疫、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SARS、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畅通信息,扩大互联互通范围。五是继续加强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落实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大疾病的防治策略。坚持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加强血吸虫病防控。进一步规范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和管理。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六是根据国家扩大免疫规划要求,各级政府要保障工作经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切实提高免疫效果,使扩大免疫规划政策落到实处。七是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扩大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覆盖面,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出生缺陷监测和干预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八是进一步做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加强健康教育,落实基本防控措施,建立多部门合作和多渠道筹资机制。加快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基层防治网络,改善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救治。九是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促进活动。充分发动群众,广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除害灭病,改善城乡卫生面貌。以社区、厂矿、学校等为重点,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培养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消除危险因素。认真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积极做好控烟干预工作,努力减少烟草对健康的危害。十是认真实施好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地方公共卫生项目,加快执行进度,加强资金监管,保证项目执行效果。

继续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快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促进监管工作重点向基层下移,扩大基层卫生监督网络,落实卫生监督经费保障措施。完善卫生法律、法规、各种技术 规范、操作规程和行业标准,健全技术准入、执业规范、质量考核、日常监管、信息发布、患者权益保障等项监管制度。严格规范卫生行政许可,深化许可制度改革。重点加强医疗服务监管,巩固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成效,加大案件查处力度,狠抓长效机制建设。努力做好血液安全监督,对重点地区、重点问题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和频度。做好食品、化妆品等健康相关产品监管工作。建立餐饮业食品索证制度,加强监督抽检和监测工作,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做好职业卫生和放射防护监管工作,扩大重点职业病群体的健康监护覆盖面,继续开展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重点解决农民工职业卫生服务问题。进一步规范放射诊疗机构许可,推动实施《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2007年-2015年)》,积极开展饮用水和重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抽查。加强学校卫生监督工作,改善学校卫生状况,促进学生健康。

启动“健康中国2020”战略的研究和制定工作。要组织多学科力量,深入分析城乡居民的疾病负担,确定主要健康问题,筛选成本效果好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服务和干预策略,制定相应的筹资、服务、人才、科研等保障条件以及评价指标体系。这项工作需要卫生系统内部通力合作,并要加强跨部门协调,经广泛征求意见后,报国务院批准施行。各地要积极行动,因地制宜,着手制定本地区的行动计划。

(五)加快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医药是中国特色卫生事业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促进中医与西医、中医与中药的协调发展。要继续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和政策倾斜,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完善服务体系,适应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实施培养名医、创建名科、建设名院和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的“三名、三进”工程,尤其要将重点放在提高农村、城市社区的中医药服务可及性和服务水平上。加强中医院中医药服务财政补偿机制等重点、难点问题研究,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强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工作,组织实施好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重点中医医院等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项目,加大中医药科研和人才培养力度。以重大、疑难、传染病以及常见病、多发病和中医药具有优势的病种、专科、专病为突破口,集中优势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努力提高临床疗效和服务能力。探索发展中医“治未病”保健服务体系。深入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切实推进中医药科普和文化建设。积极发展现代中药产业,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六)统筹做好其他卫生工作。加强卫生法制化建设,认真做好精神卫生法、初级卫生保健法、中医药法等立法工作,进一步完善卫生法规规章和标准,做好普法和行政复议工作。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和科学执政,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卫生系统公务员队伍素质,建设服务型和学习型卫生行政机关。要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深入实施卫生人才发展战略,为城乡基层培养培训和招聘适宜人才,推进高层次卫生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卫生管理干部职业化建设。积极探索医疗卫生机构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行医疗卫生机构竞争上岗,促进人员流动,调动积极性。认真组织实施好“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加强卫生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和科技交流。开展卫生技术评估工作,促进费用低、效果好的技术服务于群众。根据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协调医学教育发展问题。规范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努力形成终身教育机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涉及群众健康权益的信息和事项作为卫生政务公开的主要内容,积极推进卫生政务公开工作。医疗卫生机构也要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提高信息公开的程度,疏通信息公开的渠道。要进一步加强卫生信访工作,健全综合协调机制、排查化解机制、信息汇集分析机制和督察考评机制等,提高信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要从源头抓起,消除矛盾产生的根源,维护社会稳定。要继续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全方位推进卫生外事工作。

在以上重点任务中,尤其要做好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基层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奥运和扩大免疫规划,以及中医药“三进”工程等几件实事。

今年的卫生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卫生系统各级领导干部要紧紧依靠群众,深入实际搞调研,掌握情况,把握民生和民愿,全面增强领导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统筹兼顾;既要冲锋在前,踏实工作,又要善于协调,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形成合力;既要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要着眼制度建设,谋划长远;要坚持科学发展,不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与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相适应,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同志们,党的十七大对卫生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做出了战略部署,令人振奋,催人奋进。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开拓奋进,扎实工作,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卫生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以更好更大的成绩迎接改革开放30周年,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陈雷部长在全国防汛抗洪救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陈雷部长在全国防汛抗洪救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全国防汛已进入最关键时期 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水利部部长陈雷]当前全国正值主汛期,大江大河大湖随时可能发生大洪水,强台风随时可能登陆。从历史上看,我国大江大河的大洪水多发生在7月下半月至8月上半月,即所谓的“七下八上”。如淮河“75.8”大洪水,黄河“58.7”、“82.8”大洪水,海河“63.8”、“96.8”大洪水,辽河“85.8”、“95.7”大洪水,松花江“32.8”、“98.8”大洪水都发生在这个阶段。目前,全国防汛已进入最关键的时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国家防总、水利部将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对当前防汛工作的重要指示,按照回良玉副总理在这次电视电话会议上做出的各项工作部署,进一步抓好落实。

一是切实做好当前淮河防汛抗洪工作。目前,淮河第三次洪峰已过王家坝,正在向中游推进,中下游干流全线在警戒水位以上运行。由于高水位持续时间长,堤防长期浸泡,管涌、渗水等险情增多,防守压力加大。据气象部门预报,近期淮河流域仍有强降水过程,淮河防汛形势非常严峻。沿淮地区要充分考虑大堤高水位浸泡时间长、水库高水位运行、干支流堤防险情增多、部分行蓄洪区分洪运用等情况,发挥连续作战的作风,进一步加强预测预报,做好水库、行蓄洪区和湖泊的调度,加强巡堤查险,加大抢险力度,及时转移危险地区的群众,确保人民生命安全。

二是切实做好其它大江大河的防汛工作。据预报,近期长江上游和部分支流仍有强降雨,有关地区要做好迎战大洪水的准备。黄河、海河等北方河流也随时有发生大洪水的可能。各地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进一步落实防汛责任制,强化预测预报,科学调度洪水,加强防洪工程的抢护,确保江河安澜。

三是切实做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我国8万多座水库有3万多座是病险库,水库安全度汛是防汛抗洪的难点和重点。迄今,全国已有6座中小型水库垮坝,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应引起各地的高度重视。要切实加强水库特别是病险水库、小型水库的安全度汛工作,落实管护责任和预警措施,科学调度,加强值守和巡查,及时发现和排除险情,提前转移下游群众,避免因水库垮坝造成人员伤亡。

四是切实做好山洪灾害和台风的防御工作。近几年来,山洪灾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特别是今年极端天气事件引发的山洪灾害频繁,各地要强化山洪灾害监测和预警,认真落实各项应急预案和防御措施,提前转移受威胁地区群众。沿海地区要完善防台风预案,密切监视台风动向,加强预测预报,提前做好防御台风的各项准备工作。

五是切实抓好应急排涝和水毁工程修复。目前,全国受涝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淮各省和湖北等地,其中河南、安徽和江苏三省受涝面积2000多万亩。受涝地区要坚持防汛排涝两手抓,及早制定排涝计划,在洪水回落具备条件时,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机械,抢排涝水,为灾后重建、恢复家园、水毁修复和保苗补种创造条件。目前,全国水利工程水毁损失已达52亿元,大量水库、堤防、水闸等防洪工程损毁严重,亟需修复。有关地区要高度重视水毁工程的修复,制定修复计划,落实修复资金。中央和地方下达的特大防汛经费要重点用于水毁水利工程的修复,以尽快恢复工程的防洪能力。

各地防汛和水利部门采取系列措施防汛救灾

[水利部部长陈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汛抗洪救灾工作。今年以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多次对防汛抗洪和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温家宝总理在淮河防汛抗洪的关键时刻亲赴淮河抗洪第一线视察灾情,慰问群众,指导防汛抗洪工作。回良玉副总理及时对重大汛情和灾情作出指示,在洪峰到来前亲临国家防总指挥中心主持召开异地视频紧急会商会议,作出运用蒙洼蓄洪区的关键性决策,亲赴安徽、湖北等地视察汛情灾情,安排部署淮河流域防汛救灾工作。

国家防总、水利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各地防汛抗旱指挥部和水利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防汛救灾工作的要求,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一是强化预报,及时会商决策。面对复杂多变的气象、雨情、水情,各级气象、水文部门密切监视天气和汛情的变化,淮河汛情出现后,加强监测力量,加密测次,及时准确地作出淮河洪水的滚动预报。针对严重的汛情和灾情,各级防汛和水利部门及时研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会商,还通过异地视频会商系统多次与重点地区举行联合会商,分析汛情的发展变化,提出防汛抗洪的决策意见,为防汛指挥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是依法防洪,科学调控洪水。根据《防洪法》《防汛条例》和国务院批准的《淮河防御洪水方案》,国家防总和有关省防汛指挥部宣布启动应急响应,进入紧急防汛期,并紧急调度石漫滩、宿鸭湖、板桥、薄山、南湾等上游水库,拦洪错峰,有效减轻中下游防守压力;及时启用入江水道、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淮沭河泄洪,降低洪泽湖水位,以利上中游洪水下泄;及时运用行蓄洪区,降低中下游河道水位。先后运用蒙洼、南润段、邱家湖、姜唐湖、上六坊堤、下六坊堤、石姚段、洛河洼、老王坡等9个行蓄洪区,累计分洪约10亿立方米。特别是在淮河防汛的紧要关头,及时启用蒙洼蓄洪区分洪,有效缓解了淮河干流的防洪压力。

三是以人为本,及时转移群众。由于汛情来得猛、洪水量级大,群众转移任务重、难度大。为确保低洼地带、水库下游受威胁地区以及行蓄洪区内群众的生命安全,沿淮各省以及四川、湖北等地克服困难,紧急动员,迅速采取有力措施,先后转移群众320多万人。由于转移及时、措施得当,洪涝灾害死亡人数大大少于多年同期。淮河大水紧急转移50多万人,行蓄洪区运用紧急转移9000多人,无一伤亡。全国共有2座中型和4座小型水库垮坝,也未造成人员伤亡。

四是加大力度,做好巡查和抢险。为做到险情早发现、早处置,努力把险情和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各地普遍加强了水库、堤防等工程的巡查和抢险工作。由于查险及时、措施得力,湖北等地发生的水库漫溢等重大险情及时得到有效控制。目前,淮河干支流共出现险情564处,其中淮河干流险情238处,均得到有效控制。高峰时期,沿淮三省共组织51.18万人上堤防守,其中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1万余人。

五是防范未然,及时派组指导。针对各地汛情、险情、工情和灾情,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和水利部门紧急启动应急响应,及时派出工作组和专家组赶赴抗洪现场,协助地方做好抗洪抢险工作。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带工作组在洪峰到来之前赶赴淮河一线,与地方同志一起抗洪抢险。目前,国家防总、水利部累计派出25个工作组指导地方抗洪抢险。

六是全力支持,安排资金和物资。根据各地汛情和灾情的发展,国家防总及时商财政部门拨付特大防汛补助费8.05亿元,全力支持地方防汛抗洪工作。其中7月9日拨付沿淮三省和淮委1.08亿元,并紧急调拨280艘橡皮舟、100万条编织袋、80万平米编织布、24万平米无纺布、12000件救生衣等中央防汛物资,支援有关省抗洪抢险

入汛以来的汛情和灾情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水利部部长陈雷]今年入汛以来,江南南部、华南大部、西南东部、湖北西部等地区和淮河流域先后发生持续性强降雨过程。除淮河外,珠江流域的西江、北江、韩江,长江流域的渠江、綦江、沮漳河、府澴水、滁河等河流发生超警戒或超保证水位的洪水。总的看,汛情、灾情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6月份以来,全国降雨主要集中在淮河、嘉陵江、汉江流域和黄河上中游地区,降雨量比历史同期偏多5成到1倍。特别是6月29日以来,淮河流域除有2天间歇外,持续强降雨,流域面平均雨量290毫米,比历史同期偏多3~5倍,折合降雨总量785亿立方米。其中300毫米以上降雨面积为14.76万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54%;200毫米以上降雨面积19.77万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73%。最大点雨量安徽临泉852毫米。

二是洪水涨势猛,量级大。四川嘉陵江支流渠江罗渡溪站7月3日由204.80米起涨,7月7日出现225.37米的洪峰水位,4天内涨幅达20.57米,超过实测历史最高水位0.33米。淮河干流王家坝站自6月30日的20.52米起涨,7月4日就超过28米,随后又超过29米,淮河干流上中游和洪汝河等支流全线超过保证水位。在蒙洼等行蓄洪区分洪运用后,干流王家坝、润河集两站最高水位和最大流量仍超过2003年,其中润河集站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07米。洪水涨势之猛、量级之大为多年所罕见。

三是山洪灾害频发,损失严重。我国西南、江南、华南和西北等地山洪灾害频发,共有276人因山洪灾害死亡,占洪涝灾害死亡总人数的67%,其中发生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山洪灾害28起,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北、贵州、江西、重庆、广东等地。

四是旱涝急转,防汛难度大。6月份以前,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等南方地区受旱面积一度达到3720万亩,上百万人饮水十分困难。进入6月份以后,西南等地旱涝急转,洪涝频发,尤其是四川、重庆、湖北等地受强降雨影响,水库、堤防多次出现重大险情,饱受干旱之苦的旱区又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防汛难度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

五是灾害频繁,洪涝损失重。截至7月16日,全国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洪涝灾害,一些地区反复受灾。全国农作物受灾9038万亩,成灾4016万亩,受灾人口8813万人,因灾死亡411人、失踪105人,倒塌房屋35.6万间,直接经济损失372.6亿元。其中淮河流域农作物受灾3370万亩,受灾人口2042万人,倒塌房屋7.1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20亿元。

第四篇:杨传堂部长在全国交通运输安全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实际行动 坚决遏制住重特大事故多发频发势头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召开的。最近,德江副总理和马凯国务委员多次对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特别是公路、水路交通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要求,通报近一个时期安全生产大检查情况,部署和落实加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

刚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王德学副局长讲了很重要的意见,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宏峰同志通报了全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自查和检查督查的情况;重庆市交委、渤海轮渡公司、中山市小榄汽车运输公司三家单位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很有针对性和借鉴性。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借鉴这些好经验、好做法,认真对待这次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深入查找原因,加强跟踪督办,切实整改到位,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实际行动坚决落实中央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要求,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多发频发势头,坚决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坚决承担起维护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政治责任,全面提升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水平,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和谐的交通运输环境。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深刻把握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的新形势新特点

今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非同寻常的一年,做好今年的交通运输安全工作任务繁重,具有特殊意义。今年以来,全国交通运输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认真落实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的要求,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各项维稳措施,安全生产继续保持了总体稳定的发展态势。这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有效施策,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切实关心,交通运输系统顽强拼搏、努力工作的结果。但从今年发生的几起重特大事故和刚才通报的情况,可以看出,今年交通运输安全形势仍然十分复杂和十分严峻,需要引起我们的深刻警醒和深刻反思。当前,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重特大事故多发频发势头尚未根本遏制,公路水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今年以来,一些重特大交通运输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同一性质的重特大事故连续发生,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全社会广泛关注。1—8月,道路客运行车重特大事故持续增加,重特大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增加22.2%和29.6%;水上交通重大事故比去年增加了4起,死亡失踪人数增加了55人;交通运输工程建设施工领域发生了一起多年未发生的重大事故,导致20人死亡。“5.19”隧道爆炸事故、“8.16”汽渡沉船事故、“8.26”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此外,还发生了多起社会影响较大的事故及险情,如“南方6号”事故险情,城市地铁多次事故及险情等。重特大事故无论是发生的次数,还是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都呈增长的态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既反映了交通运输安全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反复性,也暴露了交通运输安全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对此,我们要以对党的事业和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入分析事故发生原因,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举一反三,下决心整改,决不能重蹈覆辙。

第二,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事故高位运行,推进安全发展的压力和难度不断加大。今年1—8月,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道路客运行车事故77起,死亡471人;水上共发生运输船舶交通事故175件,死亡失踪195人,沉船107艘,虽然分别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仍在高位运行。从总体上来看,交通运输仍处于安全生产事故易发多发的特殊时期。一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员流动持续增加,交通运输服务和管理的需求日益增多,必然对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带来较大的压力。近年来,全国公路水路完成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今年1—8月比去年同期也有较大增长。二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但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安全设施、安全服务和安全管理没有跟上,交通给人们带来更多便捷的同时,安全方面也面临更大的考验。特别是随着公路建设向崇山峻岭、深山峡谷迈进,建设中的特长特大桥隧、超大型工程越来越多,一旦发生事故,后果极为严重,确保复杂条件下运输安全、建设施工安全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三是交通运输从业人员规模持续增大,但一线员工安全意识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亟需提高。特别是一些车船驾驶人员对安全管理规定认识不到位,执行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范不严格,违章违规操作屡有发生,在突发情况下快速应变处置能力明显不足。综合分析,当前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面临的任务和压力只会加强不会减弱,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的态势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这更加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决心、下更大的气力扎扎实实做好交通运输安全工作。

第三,安全生产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安全管理与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还不相适应。随着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进程加快,随着交通运输深化改革、发展转型,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特别是很多方面、很多时候仍然处于应急、应对、应付的状态,影响安全管理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亟需解决。一是安全管理理念不适应。一些部门和企业没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没有把保安全促稳定作为求发展、谋效益的根本前提,在安全管理中重治标轻治本、重事后处置轻源头预防问题比较突出。二是基层基础工作依然薄弱。一些部门和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对上级的部署和要求不落实或落实不力、落实不快,隐患排查不彻底、治理不及时、督导不到位,对已经排查出的安全隐患不整改、不解决,部分车船带病运行,工作无记录、检查无台账、记录不真实,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十分薄弱。三是安全监管存在缺位和不到位。一些单位和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监管责任未能有效落实,现场安全监管执法不严、疏于监管或放任不管。特别是重点路段、重点水域和重点车船,安全监管还存在诸多漏洞,无证、证照不全、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车船,依然从事交通运输生产经营。初步统计,今年非法违规行为导致的事故占到了72%以上,充分反映了在安全监管执法上存在的问题。四是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亟需完善。安全管理关联性强,需要各方面密切配合、协同推进。从当前来看,安全管理还没有真正形成分工明确、运转协调、职责清晰的工作格局。从检查的情况来看,很多交通运输安全事故主要原因在于安全管理没有落实到位。特别是一些单位和部门对安全管理重要性认识不深,甚至是麻木不仁,安全管理流于形式,对安全隐患排查不深入,甚至对已知的安全隐患不及时整改和解决,往往导致事故发生。

第四,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不断出现新矛盾新问题,安全保障和应急体系建设亟需加强。在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风险、矛盾交织并存、不断显现,交通运输安全面临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明显增多,维护安全发展的艰巨性、复杂性越来越高。一是由于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经济运行下行压力、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部分运输企业和施工企业在安全保障方面投入减少,安全设施不配套,机械设备陈旧老化,安全生产压力相应增大。二是新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赋予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新的职责和监管责任,港区危化品的安全监管职责交由港口管理机构负责,交通运输安全责任更重。据统计,近年来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呈现增长态势。目前,危货运输的品种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还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三是因地震、泥石流、台风、低温雨雪冰冻恶劣天气等自然灾害引发的交通运输安全事故突出,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交通运输预警机制建设、应急保障能力亟待加强。四是非传统安全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影响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因素很多,恐怖袭击、人为破坏、公共安全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对交通运输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如何切实加强交通运输保障和应急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突发事件和不利因素对交通运输安全带来的风险和挑战,是交通运输部门面临的重大考验。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领域呈现的新特点是国际国内宏观环境、交通运输发展水平和行业管理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以概括为“六个不到位”: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二是责任落实不到位;三是管理措施不到位;四是部门监管不到位;五是督查检查不到位;六是整改落实不到位。为此,我们既要坚定信心,切实把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贯穿落实到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又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克服懈怠思想和厌战情绪,出重拳,下猛药,切实解决当前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牢牢把握安全工作主动权。

二、以遏制重特大事故为重点,切实提高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水平

现在到年底还有3个多月的时间,党的十八大即将胜利召开,这个时间段的交通运输任务繁重,也是安全事故的多发期。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是交通运输部门的根本任务,便捷要以安全为前提,没有安全便捷没有意义。我们一定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近期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和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指示要求,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牢牢扭住安全稳定不放松,以遏制重特大事故为重点,结合正在开展的“道路客运安全年”、“打非治违”、“平安工地建设”等活动,加大管控和治理力度,进一步推进交通运输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第一,切实强化长途客运安全管理。这是当前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领域的重中之重。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按照全国交通安全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和部近期下发的通知要求,全面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下决心、下重手,严抓严管、死盯死守,坚决遏制群死群伤重特大事故发生。要深入开展长途客运班线清理,对所有跨省及800公里以上长途客运班线,逐线逐车清理排查隐患。对新增长途客运班线,开展安全性评估,对达不到安全生产要求的,坚决不予批准。要严格落实长途客车中途休息制度,督促客运企业合理安排班次,不能够在凌晨2点前到达的要调整发班时间;对不能调整班次时间或运营里程较长的车辆强力推行凌晨2点到5点停止运行,或实行落地休息、接驳运输。严格落实山区三级公路夜间禁行客运车辆;严格实行高速公路客车乘客系带安全带;严禁超员、超速行驶。要严把驾驶员上岗关,加强对驾驶员行为的视频跟踪,坚决惩处驾驶员违规违章行为。要继续深入开展旅游包车客运安全整治行动,坚决杜绝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车辆从事旅客运输。要敦促运输企业强化车辆出站、超速、中途停车等动态监控,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第二,切实强化公路超限超载治理。要认真总结开展治超工作8年来的宝贵经验,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治超工作。严格落实《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坚持“政府主抓、部门联动、属地管理”的治超格局,加强与公安、安监等有关部门的配合和协作,实行多部门联合执法。要强化源头管理,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对货运源头全方位实时管理,及时更新公示货运源头企业名单,对货运公司实施重点跟踪,并建立超载运输企业、运输车辆、驾驶员“黑名单”制度。要把好治超检测站点关口,坚决杜绝以罚代管,坚决制止严重超限超载车辆上路上桥。要从严执法,继续开展好“大吨小标”和非法改装改型车辆的治理,对违规车辆一律卸载并严厉处罚。要在加大执法、强化管理的同时,加快推进解决公路客货运市场恶性竞争、运价不合理等突出问题,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从根本上、从源头上治理超限超载问题。要加大社会宣传工作力度,进一步营造全社会治超的浓厚氛围,并设立奖励制度,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适当奖励。

第三,切实强化危险品运输安全监管。要按照新出台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确定的交通运输部门监管职责,尽快修订交通运输危险品运输安全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危险品运输和安全管理行为。要切实加强从事行业危险品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努力提升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要按照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部级联席会议的要求,加强与公安、安监等部门的密切配合,积极推进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切实加大联合执法的工作力度。要进一步加快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卫星定位装置的安装进度,确保按要求及时安装到位,并要督促企业建立相应的监管平台,强化动态跟踪管理,落实监控主体责任。

第四,切实强化水上客货运输安全管理。要重点加强渡运安全管理。目前,渡运仍然是偏远山区、库区以及海岛等公路欠发达地区人民群众出行的重要方式。总体看,我国渡口基础设施差、渡船普遍等级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安全隐患大量存在,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一直是交通运输安全监管的难点和重点。要采取有效措施彻底改变这种状况,督促县乡人民政府落实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加快渡船渡口的更新改造,强化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加快推进渡改桥工作。关于渡运安全监管,部将在近期召开专门现场会议进行部署。同时,要继续把“四客一危”运输船舶和“四区一线”水域作为重点,加强隐患排查和整治,特别是要针对客滚船、汽渡船、危化品船、旅游船等存在的隐患,适时开展专项检查,强化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和责任,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弥补安全漏洞。

第五,切实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地铁系统运行环境封闭、人员密集,疏散通道狭窄,营运安全防范和应急救援困难。要加强与住建、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作,认真总结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经验,切实督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把好新开通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试运营基本条件关,防止条件不具备的上马运营,防止带“病”的上马运营。要定期组织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和安全认定工作,查找和消除安全隐患。

第六,切实强化重点工程施工建设的安全管理。要加大对桥隧施工、特别是夜间施工的现场安全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妥善保管、运输、使用好民用爆炸品,继续大力开展防高空坠落和防坍塌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复杂气候条件下的施工作业安全措施,切实做好临海施工作业防台、山区施工防地质灾害等工作。要坚决禁止非法分包转包等违法行为,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切实加强外包工程的安全管理,进一步强化劳务协作人员和农民工的岗前培训,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七,加快研究破解制约安全发展的难题。当前,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的基础依然薄弱,特别是安全生产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重特大事故多发频发、极易反复,迫切需要我们加快研究、积极破解。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针对影响交通运输安全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探索解决办法。要准确把握交通运输发展规律和安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紧研究解决制约交通运输安全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着力在提升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健全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体系、推进行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增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不断提升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水平,推动交通运输事业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做到让中央放心、群众满意。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近期必须抓好的几项具体工作:一是要立即部署中秋节、“十一”黄金周以及党的十八大召开期间的安全工作。今年“中秋节”、“十一”黄金周假期重叠,预计会出现客流高峰。最近,国务院领导同志就做好中秋、国庆期间安全工作作出批示,要求从近期交通安全事故频发多发的原因中进一步查找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强的有效措施。我们要认真落实,特别要提前调查研判“十一”长假客流特点以及实行小型客车免费通行可能对安全生产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保障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黄金周期间道路客运安全畅通。二是要对本部门、本单位的稳定工作进行再研判、再分析,进一步加强力量,加大工作力度,确保行业稳定。三是对近段时间查出的隐患要加强督办,保证各项隐患及时整改到位。四是加强应急值守,实行领导带班,充分做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准备。五是要加快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按国务院的时限要求,完成好客运和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达标。六是切实做好国务院对“打非治违”、国发〔2011〕40号和国发〔2012〕30号文件落实情况的检查准备工作。

同志们,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们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严格的管理、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完善的制度,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交通运输安全形势持续好转,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

第五篇:汪光焘部长在全国住房公积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汪光焘部长在全国住房公积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03年12月25日)同志们:今年9-12月份,住房公积金工作联席会议有关部门联合对18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贯彻落实《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并于近日向国务

院报告了有关情况。这次会议是在执法检查基础上,由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同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和通报各地贯彻落实《条例》和《通知》情况,交流经验,部署今后一段时期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下面,我代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讲两点意见。第一,关于贯彻落实《条例》和《通知》基本情况去年3月,国务院修订发布了《条例》,印发了《通知》;5月召开了全国住房公积金工作会议,温家宝同志到会做了重要讲话。根据《条例》和《通知》精神,建设部会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严禁在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调整工作中发生违纪违法行为的通知》、《关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决策制度的意见》、《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调整工作的实施意见》等配套文件。中国人民银行、铁道部和全国总工会召开专题会议或者下发文件对贯彻落实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年多来,各地紧紧围绕温家宝同志提出的“健全决策体制、调整管理机构、强化监督工作、规范发展业务”四个关键环节,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和《通知》精神。各省(区)和设区城市政府重视并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的领导;地方各级建设、财政、人民银行、审计、监察、编制管理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大指导和监督力度,协调解决《条例》和《通知》贯彻执行中的有关问题。总体看,贯彻落实《条例》和《通知》,建立住房公积金管理新体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有力保证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持续健康发展,有效发挥了这项制度在促进职工住房消费、解决职工住房问题中的作用。

(一)“管委会决策”体制基本确立截止今年11月底,全国344个应设立管委会的设区城市(含地、州、盟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设区城市)中,已有327个城市成立了管委会,占总数的95%。其中,北京、天津、重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苏等16个省(区)的所有设区城市均设立了管委会,并开始履行决策职能。管委会委员组成基本体现了“三个三分之一”原则,反映了住房公积金管理各方面的权益,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各地按照《条例》规定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原则要求,拟订了管委会章程,健全了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了“管委会决策”体制,初步形成了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和自主决策的机制。目前,管委会主任委员一般由市政府市长或分管副市长担任,管委会日常会议的筹办和决策事项的督办工作大多由房改办(房管局)承担。

(二)“管理机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各地按照“冻结、清理、审计、移交”程序,稳步进行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调整。全国原有2444个管理中心,这次计划调整为344个,设立分支机构169个,经办网点1781个。目前,已有324个设区城市机构调整方案已经实施;304个设区城市已按《条例》规定成立了新的管理中心;290个设区城市完成了资产清理和审计工作,住房公积金资产基本做到账账相符、账表相符、账实相符,对审计决定和审计建议提出的问题,有关管理机构都作出了相应处理;129个设区城市完成了资产移交工作,新的管理中心开始履行统一管理职责。福建、吉林、辽宁、黑龙江、云南、江苏、湖南、新疆等省(区)一半以上的城市,以及北京、天津等城市完成了资产移交工作,进展较快。总体看,新组建的管理机构体现了精简、效能原则,安徽、湖南、广西、江苏、山西等省(区)缩编或者人员分流比例超过25%,其中安徽、湖南达到41%。对未留用人员,县(区)政府、原挂靠部门(单位)进行了妥善的分流安置,反映平稳。在机构调整中,不少部门和单位表现出较强的大局意识,起到了示范作用。原北京市、国管局、中直管理局、北京铁路局分别管理的住房公积金资产,安全完整地移交到新设立的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编制和管理费用纳入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广东、山东、贵州省直机关以及上海铁路局、大庆石油管理局等单位,不设立分中心,资产全部移交当地管理中心管理。新疆区直管理中心原下属建设厅,这次将所属人员、资产全部移交乌鲁木齐管理中心管理,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集中精力加强监管职能。大连市行动迅速,去年9月已基本完成机构调整工作。

(三)资金清收力度进一步加大各地结合机构调整,采取经济、行政和法律等多种手段,加快回收挤占挪用资金和项目贷款,缓解了住房公积金管理风险。全国住房公积金工作会议以来,全国共收回资金89亿元。全国有97个设区城市的项目贷款已全部收回。浙江、西藏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项目贷款全部收回。未回收的贷款中,1830笔共54.1亿元已签订还款协议,对332笔共9.3亿元提起了法

律诉讼,对167笔共4.9亿元申请法院扣押了资产。上海市管理中心专门成立资产管理办公室负责清收工作,目前资金回收率达到95%。江苏省共清理回收15.48亿元,占应回收总额的75%,余额5亿元办理了资产保全手续。南京市政府与区县政府负责人和财政局负责人分别签订《还款责任书》,落实还款渠道。吉林省政府与所有设区城市政府,部分设区城市政

府与区、县政府签订《还款责任书》。一些城市还积极采取拍卖房产等措施,归还政府项目贷款。

(四)“监督体系”逐步健全建立健全了省级监管机构,初步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监管体制。全国有20个省(区)在建设厅房地产处(房改办)加挂住房公积金监督管理处(办公室)牌子,新疆、江西、吉林3省(区)在建设厅新设立监管处,负责住房公积金行政监督的具体工作。完善了同级监督。财政部门认真履行财政监督职能,进一步加强了住房公积金财政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监督;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加强了对受委托银行承办公积金业务的监督;审计部门加强了审计工作,建立了审计报告制度。强化了社会监督。在发放缴存凭证、定期对账和建立公积金查询系统基础上,完善了社会公告制度、丰富了信息披露内容。全国住房公积金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取得一定进展,监管手段进一步完善。重庆、天津、河北、河南、吉林、云南、新疆、湖北等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监管信息系统,已经实现与全国监管信息系统的联通。

(五)住房公积金业务稳步发展在建立决策新体制和调整管理机构的同时,住房公积金归集和贷款等项业务保持了不断、不乱。截止今年9月底,全国累计归集公积金5016亿元、归集余额3467亿元,分别比去年底增长21.4%和18.6%;职工因购建住房和退休等累计支取公积金1549亿元;累计发放个人住房委托贷款2075亿元,个人住房委托贷款余额1375亿元,占归集余额的40%,支持了276.4万户职工家庭购建住房。其中,江苏、重庆今年1-9月个人贷款同比增长110%以上。上海、北京、浙江、天津个贷余额占归集余额的比例分别达到96%、75%、63%和58%。西部地区中,青海、内蒙古个贷发放率分别达到42%和39%,发展较快。住房公积金管理规范化、法制化工作加快。南京市最快5个工作日可办结贷款,徐州市设立“贷款超市”。长春市通过处罚和申请法院强制划缴等途径,加强了执法工作,努力提高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杭州市实行逾期个人贷款金额、笔数指标双控制度,并建立了五类分级管理,保证了信贷资产质量。在贯彻落实《条例》和《通知》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从这次执法检查情况看,各地进展不平衡,与国务院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管理机构调整工作没有完全到位。全国还有215个设区城市没有进行资产移交。个别省直机关还想单独管理,违反《条例》规定。部分省(直)和煤炭、铁路、石油、石化等行业管理机构还在等待观望,不落实资产移交工作。海南省以及浙江省相当部分的设区城市,机构调整工作迟缓。重庆市管理中心隶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且只负责城区范围内的住房公积金管理。部分城市管理中心没有与原主管或挂靠部门脱钩,少数分中心的设立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宁夏自治区建设厅的住房公积金直接管理职能与监管职能还未分开。此外,仍有17个设区城市还没有设立管委会,决策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部分地方的管委会会议制度和决策制度需进一步规范。清收挤占挪用资金和项目贷款工作,任务仍很艰巨。尤其是原县(市)管理机构项目贷款清收情况不理想。目前,全国项目贷款余额约占住房公积金归集余额的2.3%。某市还有项目贷款15亿元。一些煤炭企业挪用住房公积金,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或者发放工资。某省(区)未收回的违规资金占归集余额的10.6%。部分地区购买国债不规范,用于违规融资。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仍然偏低。按照在岗职工计算,全国还有约40%、4430万职工没有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部分地方执法不力,不少应建能建公积金的单位没有履行缴存义务。特别是,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进展缓慢、工作力度不够。资金使用率低,住房公积金制度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目前全国住房公积金使用率只有48%,还有约1800亿元资金沉淀在商业银行。宁夏、贵州、陕西、海南、河南、新疆、山西、重庆、甘肃、河北和西藏等11个省(区、市),个贷余额不到归集余额的15%。一些地方仍然存在贷款审批手续复杂、办理时间长、贷款费用高、服务不规范以及难以办理与商业贷款衔接的组合贷款等问题。个别地方个人住房委托贷款逾期率高。全国平均逾期率为0.26%,资产质量较高。但云南、湖南、贵州3省逾期率分别达到3.64%、3.59%和2.31%;山西运城、临汾分别达8.5%和5.8%。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联合执法检查组与有关省(区、市)主管领导交换了意见,建设部经商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执法检查建议书。有关省(区、市)非常重视,抓紧整改工作。新疆、四川、福建、广东、上海、北京、天津等省(区、市)积极纠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效果明显。比如,联合执法检查期间,广西自治区政府立即召开会议通报检查组初步意见,主管副主席对全面完成机构调整提出明确要求,北海、百色等市行动迅速,加快了工作进度。检查组离开长沙市当天,长沙市机构调整领导小组就下发通知,要求在10月15日前,全面完成资产清理、审计和核实工作。湖南省政府办公厅11月17日即发出通知,要求尽快完成管理机构设立,切实做好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我们也看到,各地整改工作还有差距,要认真研究解决执法检查意见书提出的问题。特别是整改工作尚未落实的地区,应当认真切实做好工作。明年,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还将组织对部分省(区、市)进行执法检查,各地贯彻落实工作要有新的突破。第二,关于今后一段时期的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温家宝同志曾深刻指出,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是深化房改的基础。今年8月印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政策措施,把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设作为深化住房分配制度改革、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从实践看,住房公积金制度要求加大住房公积金归集和个人贷款发放力度,是扩大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健全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和保障体系、加快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的有效手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增强职工的住房支付能力,促进住房消费,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广大中低收入居民家庭住房问题,保持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有利于不断提高广大居民的居住水平,实现向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新的跨越。搞好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事关经济体制改革、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工作的许多方面。各地要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维护群众利益高度,树立大局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与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与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结合起来,与认真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结合起来,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继续做好管理机构调整工作切实推进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调整,是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基础。要坚决执行一个设区城市设立一个管理中心原则,按规定做好新机构的设立和资产移交,加快完成机构调整工作。当前,还没有设立新管理中心的设区城市,要按照《条例》规定抓紧设立,落实编制和职能;管委会要抓紧管理中心负责人的推荐工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有关部门尽快任命,保证新管理中心正常运转;在完成审计和新管理中心设立的基础上,要抓紧进行资产移交工作,实现住房公积金的统一管理。分中心的设立要严格把关。不符合条件的,不能设立分中心;符合条件设立分中心的,也要防止简单的“翻牌”,更不能成为独立法人,按规定实行内部核算。已经进行资产移交的新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要对照“统一决策,统一管理,统一制度,统一核算”的原则,切实履行管理职责,完善法人管理体制,规范内部授权,加快实行统一的政策措施和操作规程,执行统一的规章制度,确保机构调整工作全面到位。

(二)进一步加大违规资金和项目贷款清收力度要从防范风险、保持稳定、维护住房公积金缴存人权益出发,高度重视违规资金和项目贷款清收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领导,建立督办制度,坚决贯彻“谁决策贷款,谁负责回收”原则,切实采取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大资金清收力度,确保追收工作取得实效。加强经济合同约束。借款单位要制订还款计划,明确还款渠道;管理中心和有关责任人要加强督促落实。没有担保或者担保无效的,应当重新签订担保协议,提供担保单位或者担保财产,保证还款计划的执行。加强责任追究。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挪用或者批准挪用住房公积金和发放项目贷款的,有关负责人要切实负起追收责任。对住房公积金管理中的违纪违法行为,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查处力度,构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加强法律手段的运用。对恶意拖欠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债务人,要向法院依法起诉或申请强制执行。要及时申请法院冻结或者扣押债务人的财产,做好资产保全。

(三)强化归集工作,努力扩大覆盖面归集工作是搞好住房公积金管理的首要环节。各地要对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对没有办理缴存登记手续和不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单位要详细摸底,分析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加强协调配合。管理中心要积极与工商、税务、劳动保障、编制管理和社团管理等部门联系,及时掌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组织的设立、登记、分立、重组和解散等情况,督促缴存住房公积金。要充分发挥工会监督作用,建立住房公积金缴存情况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制度,提高透明度。上级监督部门和管委会要加强对管理中心归集业务考核,强化其归集责任。加强执法。管理中心要依《条例》关于督促单位按时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规定,切实行使行政执法权。对拒不建立住房公积金和无故欠缴、少缴住房公积金的单位,要依照《条例》规定进行处罚,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要重点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工作,按照《通知》规定范围,做到应建尽建、应缴尽缴。妥善处理困难单位的缴存问题。对效益状况不佳、缴存住房公积金确有困难的单位,要按程序办理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或者缓缴手续,经济效益好转后要补缴。

(四)大力发展个人住房委托贷款业务大力发放个人住房委托贷款,切实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益,改善中低收入居民家庭住房条件,既是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根本宗旨,也是这个制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分析个人住房委托贷款发放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抓紧清理影响职工贷款的制度性和政策性障碍,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要拓展贷款范围,积极发展职工购买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二手房”、“危改房”、“房改房”及职工建造住房贷款。要积极推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建立有关部门(单位)联合办公制度,切实简化贷款手续,缩短办事时间,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职工提供便利。要清理贷款各环节的收费项目,取消不合理收费,按照市场化、社会化原则由借款人自主选择贷款代理、评估、担保、保险、公证、律师服务等收费性中介服务,不得强制或者以任何形式指定中介服务机构。要加强与银行的合作与协调,建立良好的委托关系,积极推行组合贷款,满足职工的不同贷款需求。中国人民银行正在商建设部等有关部门,研究更有利于发展个人住房委托贷款业务的措施。同时,要加强贷款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控制制度,明确风险控制责任,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确保资金安全。要健全内部管理,加强贷前审查和还款情况跟踪制度,建立对逾期贷款的预警和催收机制,完善个人贷款档案管理。

(五)推进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要推进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大力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理。要建立包括财务制度、统计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档案制度、审计制度以及考核奖惩制度等在内的内部规章,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规范业务政策。随着住房公积金管理新体制的确立,实现了设区城市住房公积金的统一管理。由于历史原因,设区城市内原有管理机构实行的具体管理办法不完全统一,单位和职工办理公积金缴存、支取和贷款等业务,存在诸多不便。从全国看,各地实施的具体办法和业务流程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统一规范管理。建设部已经将住房公积金管理规范纳入国家标准,正在组织力量编制,争取2005年下发实施。各地要结合实际,加强规范化管理。大力推进住房公积金管理信息化。管理科学化和信息化是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把公积金管理的各项工作纳入信息化管理轨道。当前的重点是,要逐步统一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规范业务流程,提升系统质量,保证安全运行,为全面实现统一管理和核算奠定基础。加强人员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加强管理,推进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关键在人。要积极推行全员聘用、竞争上岗、公开招聘等用人制度,形成优胜劣汰的人事管理制度,优化人员结构,提高人员素质。

(六)加强调查研究,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创新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产物,是解决我国城镇居民住房问题制度创新的结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进程中,要继续保持强烈的创新意识,加强调查研究,不断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及时研究新的情况,努力解决新的问题,用创新的思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是保持住房公积金制度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当前,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涉及长远发展的问题,要积极研究予以解决,在解决问题中取得新的发展。比如,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下,要积极研究进城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针对其流动性较大的特点,探索将他们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提高其住房支付能力的具体对策。比如,目前全国有个人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资产1300多亿元,今后还将不断增加,如何加强管理、保证资产质量,如何增强资产的流动性,必须深入进行研究。再比如,“低存低贷”是公积金制度的政策优势,但目前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贷款发放总额远远高于公积金贷款总额,管理中心应当正视差距,积极拟订措施,力争凡是缴存职工购房首先使用公积金贷款,并带动商业贷款。要全面认识住房公积金制度面临的形势,研究对策,创新制度,促进住房公积金制度持续健康发展。此外,要加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宣传,为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和群众基础。一项好的制度,如果群众不了解或者不清楚,就不能发挥作用,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要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宣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重大意义、住房公积金的作用和“低存低贷”的政策优势,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权利和义务,全面介绍个人住房委托贷款有关政策和办理程序,努力使住房公积金制度真正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培育职工维权意识,提高缴存积极性,引导居民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改善居住条件。同志们,全面贯彻落实《条例》和《通知》,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作用,意义重大,任务繁重。我们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紧紧把握发展这个主题,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开拓创新,努力开创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为解决广大中低收入居民家庭住房问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下载陈竺部长在全国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陈竺部长在全国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交通运输部杨传堂部长在全国交通运输安全电视电话会议上

    杨传堂在全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没 有民生没有幸福 6月9日上午,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在全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交通运输......

    在全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会议上的讲话2011

    在全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会议 **分会场上的讲话 (2011年3月21日) 徐 清 同志们: 刚才,我们收看了全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会议,**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省政府有关部门......

    部长在全省征兵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的讲话(大全)

    同志们:今天下午召开的全省征兵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标志着今冬征兵工作已全面展开。刚才,省军区副司令员总结了去冬征兵工作情况、部署了今冬征兵工作,省政府副省长就高标准完成今......

    市长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市长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在省第X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X常务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省应急管理局X局长通报了......

    市长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尚清同志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根据录音整理)同志们: 刚才,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通报了“7.23”铁路特大事故情况,......

    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汇报

    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省联合检查组对我市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检查评估,这是检阅我市近年来药品安全工作一次难得的机会,也......

    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印发《xxx县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xx县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生部、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工......

    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自查报告

    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 6 部门联合发表的《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 作方案》和国家局制定的《关于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指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