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堰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规划的通知

时间:2019-05-13 23:20: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堰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规划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堰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规划的通知》。

第一篇: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堰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规划的通知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堰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规划的通

十政办发[2004]38号

2004年03月22日

来源:市政府办

十 堰 市 人 民 政 府 办 公 室 文 件

十政办发[2004]38号

━━━━━━━━━━━━━━━━━━━━━━━━━━━━━━━━━━━━━━━━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

印发十堰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规划的通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十堰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规划》已经2004年3月1日市政府第8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四年三月十七日

十堰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规划

(2004年-2006年)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构建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为目标,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基础优先,合理布局、整合资源等原则,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组织,加强公共卫生基础建设,完善运行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障我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二、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十堰实际,以疾病预防和控制、卫生监督和检测、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反应迅速、设备精良、分工明确、精干高效的现代化公共卫生体系,有效预防和消除疾病危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到2006年,完成公共卫生体系框架和重点项目建设,初步建成应急指挥、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环境卫生等系统,不断提高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系统

1、市、县(市、区)政府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领导和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主要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新闻发布、群众性危机意识教育、信息报告与利用管理等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同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配置相应的编制。办公室主任由同级卫生行政部门主要领导兼任。

2、建立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信息平台。利用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形成信息畅通的预警预报、指挥调度的信息网络体系,确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第一时间获得信息并及时处置。

(二)建立完善畅通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

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建立连接城市到社区、农村到乡镇的双向计算机信息系统,形成指挥协调、预测预报、医疗救治、物质储备等功能一体的全市公共卫生信息虚拟专网。

1、保证村级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电话报告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提高村级信息报告端点的疫情报告速度。

2、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疫情信息报告终端,与市公共卫生信息虚拟专网连接,形成市县乡疫情信息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网络。

3、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紧急救援机构设置卫生信息专门科室,建立计算机工作站,与市公共卫生信息虚拟专网连接。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报告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资源状况及相关信息,享用虚拟专网的公用信息。

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设置卫生信息专门科室,建立局域网,与市公共卫生信息虚拟专网连接。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和任务要求,数据收集、上报、下载数据,建立基本数据库,开展分析报告工作。

5、市、县(市、区)两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配备具备视频会议功能的计算机房,建立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平台,接入国家公用数据网,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紧急救援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连接,形成公共卫生信息虚拟专网。市、县两级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主要功能包括区域内各类公共卫生数据库、数据传输、预警预报、医疗救治、指挥调度、视频会议、信息发布等。

责任单位:市卫生局、财政局、科技局,各县市区政府及相关医疗卫生单位。

完成时限:2005年12月底。

(三)建立高效运转的医疗救治体系

1、建立现代化的紧急医疗救援网络。依托现有医疗机构建立急救网络,使急救半径控制在8公里以内,保证在接报后,救护车15分钟内到达救护地。

(1)成立市、县(市)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担负辖区内日常医疗急救指挥调度任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按照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要求负责指挥调度全市医疗急救资源,实施医疗救护。指挥中心配备业务用房、人员和120急救电信接收台,医疗救治信息网络系统,无线电指挥系统和足够的中继线,装备卫星定位系统和急救指挥车1辆。

责任单位:市、县(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04年12月底前。

(2)建立3个三级医疗急救站。利用现有的3所三甲综合医院急诊科,建成3个三级医疗急救站,担负城区日常救护的院前急救工作。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承担城区和支援县市开展现场急救、转运和途中监护、治疗以及院内急救工作,承接一、二级医疗急救站转送的重症病人救治,对一、二级医疗急救站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每个三级医疗急救站配置不低于800平方米的业务用房、3-4辆急救转运车,连通市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的专线电话1-2部,医疗救治信息网络终端系统,有线、无线接收系统。配备人员20-30人。

责任单位:市卫生局,各有关医院。

完成时限:2004年12月底前。

(3)建立10个二级医疗急救站。利用市中医院、黄龙医院、东风轮胎集团公司总医院、武当山特区医院及五县一市人民医院,形成10个二级医疗急救站。五县一市的二级医疗急救站同时作为辖区内医疗急救中心,承担辖区的医疗急救工作。十堰城区3个二级医疗急救站接受市120医疗急救中心指挥调度,担负城区日常救护的院前急救、病员转运和院内急救工作。市黄龙医院还承担城区传染病人的院前急救、病员转运、院内急救工作。各二级医疗急救站负责向三级医疗急救站转运重症病人,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参与全市的紧急医疗救援工作,对辖区内的一级医疗急救站急救队伍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每个二级医疗急救站配置不低于400-600平方米的业务用房,2-3辆急救转运车(其中市黄龙医院配置负压急救车1辆),配备适当人员。城区3个二级医疗急救站和武当山特区二级医疗急救站配置连通市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的电话1部、医疗救治信息网络终端系统,有线、无线接收系统。

责任单位:市、县(市)人民政府,各有关医院。

完成时限:2004年12月底前。

(4)建立100个一级医疗急救站:在现有的乡镇卫生院和一级医疗机构基础上建立90个一级医疗急救站,依托重点景区景点、高速公路进出口的现有医疗机构建立10个一级医疗急救站,配置相应的基本急救设备,接受当地医疗急救指挥中心指挥调度,负责辖区和农村地区、景区伤病员的院前急救和病员转运。

责任单位:市卫生局、计委、财政局、旅游局,县(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04年12月底前完成各乡镇卫生院和一级医疗急救站建设。2005年12月底前,完成各重要景区景点、高速公路进出口医疗急救站建设。

2、完善全市传染病救治体系建设

(1)在市黄龙医院基础上建设市传染病医院。成为集传染病临床、科研、培训为一体的传染病防治基地,承担城区传染病人和全市疑难重症病病人的收治、转运、传染病临床科研培训等。建设规模为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设立床位100张,医院工作人员按二级医院标准配备,设备装备达到二甲医院标准,按二级处理(加消毒)方式建设污水处理系统。污物配置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享相关实验室。建立相应的传染病专用门诊。

责任单位:市卫生局、计委、财政局、人事局、编办。

完成时限:2004年12月底前完成主要设施的建设,2005年12月底前完成实验室建设。

(2)十堰市麻风病防治院(所)改扩建后同时作为竹山县传染病医院,设立床位30张,其余县(市)设置传染病区。传染病区可以在县综合医院(含中医院)内部改扩建成,也可以选择一所其它医疗机构进行改扩建,纳入县级综合医院统一管理,负责县(市)传染病人的集中收治,疑难重症传染病人的转诊等,承担乡镇卫生院传染病门诊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等。每病区设病床20张,业务用房不低于800平方米,必须配置污物焚烧设备和相关专用设备,按简易生化处理(加消毒)方式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建立相对独立的呼吸道传染病门诊、肠道传染病门诊、其它传染病门诊。

责任单位:县(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04年12月底前。

(3)改造建设105个乡镇卫生院传染病门诊,负责辖区传染病人的门诊诊断和隔离观察及转诊。每个传染病门诊的建筑面积60-100平方米,配备必要的诊断设备,配置垃圾焚化炉和简易污水处理系统。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04年6月底前。

(4)加强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建设,提高市、县(市、区)质控机构和重点乡镇卫生院艾滋病控制能力,落实综合防治措施,开展主动监测,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全市艾滋病防治水平。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06年12月底前。

3、建立市、县(市)两级应急反应队伍。选拔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水平高的卫生专业人员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队伍。市级100人左右,县级40人左右,形成一、二两个梯队。梯队人员平时在各所属医疗卫生单位承担日常工作,定期参加相关知识、技能及现场演练等培训。发生突发事件时,迅速投入现场调查、疫情控制、临床救治等应急工作。

责任单位:市卫生局、人事局,县(市)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04年6月底前。

4、建立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家队伍。从全市医疗卫生单位中选拔一批具有丰富经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能力的专家,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与临床救治。发挥市人才培养和引进专项基金的作用,用3年左右的时间,引进或培养10名应急处置相关专业的高层人才,提高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能力。

责任单位:市编办、人事局、财政局、卫生局。

完成时限:2004年12月底前。

5、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物资储备制度。建立市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分别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置防护用品等现场处置物资中心储备库,在市太和医院设置急救药品等医疗用品中心储备库,各医疗急救站及医疗机构完成自身所需物资的小型储备。各种应急物资纳入全市物资储备规划和计划,对紧缺物资实行适量实物储备,对常规物资实行生产储备,以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物资供应。各县市区建立相应的中心储备库。市级中心储备库库存常年保持20万元物资储备,县级中心储备库常年保持10万元物资储备,由同级财政列入年度预算。

责任单位:市计委、财政局、经贸委、卫生局。

(四)建立和完善层级明确、协调统一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重点加强疾病预防系统的监测、预警能力和预防控制能力,形成层级明确、协调统一的运行机制,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种传染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范和及时处置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完善和理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职能。预防控制系统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级卫生组织组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全市公共卫生危险因素的监测和疾病预防控制,为公共卫生提供决策支持和技术方案,开发公共卫生适用技术,对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业务指导,开展公共卫生科学研究,及时、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下,实施危险因素监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工作,负责辖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下,承担辖区内传染病疫情和公共卫生危险因素报告,实施医学观察等疾病控制措施,协助或参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指导村级卫生组织实施消杀灭、预防接种、防病宣传教育等基本防治措施。村级卫生组织作为整个网络的基础和各种公共卫生信息的报告端点,开展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落实消杀灭、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等基本防治措施。

责任单位:市卫生局、财政局,县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04年9月底前,完成乡镇卫生院上划管理和基层卫生组织管理相关措施,2005年12月底前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能到位。

2、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和技术能力建设。重点建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使其具备对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能力、中毒和生物化学恐怖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理能力以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划指导能力。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符合国家实验室要求的检验检测中心,重点加强毒物检测等实验室建设,具有对鼠疫、霍乱、炭疽、钩端螺旋体、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SARS、艾滋病等法定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病原检测能力以及对常见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毒物和污染物的识别能力。通过改扩建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满足需要,设备装备达到国家计委、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指导意见》中规定的地级基本装备标准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强县(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建设,使其具备对鼠疫、霍乱、艾滋病、钩端螺旋体病、结核病、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等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的监测与防治能力,逐步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规范和强化免疫预防服务,具备艾滋病病毒初筛和法定细菌性传染病原分离鉴定能力及常见食物中毒病原鉴定能力。县级疾病预防中心业务用房面积要满足需要,设备装备达到县级基本装备标准水平。

责任单位:市、县(市)计委、财政局、卫生局。

完成时限:2004年12月底完成市、县(市)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用房建设;2005年12月底前完成市、县(市)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设备装备。

3、着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建设。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按鄂计社会〔2001〕337号文件精神配置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及乡镇卫生院预防保健人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1名预防保健人员,村级卫生组织明确1名卫生技术人员主要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二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人员不能少于2人。

责任单位:市、县(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04年9月底完成编制方案;2005年6月底前落实到位。

4、进一步深化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内部设置,定员、定岗、定责,优化组合,对不适应工作的原岗位人员逐步转岗分流。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培训考核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才流动和人才引进机制。

责任单位:市卫生局、人事局、编办、财政局,县市区政府。

完成时限:2005年12月底前。

(五)建立全市卫生监督综合执法体系

1、建成覆盖市、县、乡(镇)的卫生监督体系。着力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把卫生监督体系延伸至乡镇。各县市要在二、三产业较为发达的重点集镇设立卫生监督工作机构或在乡镇卫生院聘任2-3名助理卫生监督员,或直接下派卫生监督员,行使现场监督职责。尽快建设市卫生监督局办公楼,县(市)在2年内解决办公用房问题,配备必备的交通、通讯工具,购置较为先进的现场采样监测设备,保证执法工作的需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逐步形成纵向协调统一、横向密切配合的工作体系,消除卫生监督空白点,实现执法地域全覆盖。

责任单位:市卫生局、财政局,县市区政府,各级卫生监督机构。

完成时限:2005年12月底以前。

2、实行卫生统一综合执法。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把医政、中医、妇幼、传染病管理等卫生执法统一纳入卫生监督范围,实现综合执法。同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与管理,不断提高综合执法水平。

(六)建立健全环境卫生体系

按照《湖北省爱国卫生条例》要求,健全爱卫会及办事机构,配齐必要的工作人员,大力开展“讲文明、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和“卫生城镇”、“卫生村”、“卫生单位”检查评比活动及城市月末、周末卫生清洁活动。加强农村爱国卫生工作,积极开展“亿万农民健康教育行动”,加快农村改水、改厕步伐,不断改善农村卫生面貌,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领导。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政府要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实行公共卫生建设层级责任制,把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年度考核内容之中。

(二)落实工作责任。市、县两级卫生行政部门是公共卫生工作的主管部门,要积极为地方政府做好参谋,充分发挥统一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的职能作用。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规划明确的任务,按时按要求抓好落实。市政府督查室负责对各有关部门、各县(市、区)贯彻落实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规划情况进行定期督导考核,对未按要求落实措施和完成任务的,要进行通报,并督促其限期整改到位。

(三)加大公共卫生建设投入。各级政府要逐年增加卫生投入,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增加的卫生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公共卫生建设和农村卫生投入。

(四)强化公共卫生监督执法,加强依法监管力度。建立对公共卫生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制度,形成全社会参与的监督机制。加强执法相对人的法制教育,依法打击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推动公共卫生依法治理工作。

(五)加强公共卫生宣传,强化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公共卫生法律知识,提高全社会的卫生意识。加强对全市医务工作者进行预防医学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全面提高医院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主题词:卫生

规划

通知

────────────────────────────────────────

抄送:市委各部门,十堰军分区,各人民团体;

市人大办、政协办,市法院、检察院。

────────────────────────────────────────

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4年3月22日印发

────────────────────────────────────────

共印260份

十堰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

2010年05月09日

来源:市发改委

生物医药产业是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竞争激烈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培植龙头企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我市中药材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农业结构调整、地方财政增收的有效方式。为推动我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使医药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产业现状

1、基本情况。

十堰市现有各类医药企业19家,其中制药企业6家,中药饮片加工企业2家,黄姜加工科研攻关企业6家,化学原料药生产加工企业5家。19家企业中共有固定资产6.5亿元,拥有489个生产批号(含医院批号和部分重复品种),年生产针剂2亿支、片剂20亿片、口服液1.8亿支、胶囊剂13.6亿粒、丸剂900吨、颗粒剂2200吨、2000多吨化学原料药的生产能力。初步建成了30多个品种共110万亩的药用植物基地,开发并生产加工了一批有比较优势的中西药品;化学原料药等激素类原料药中间体已稳步向深加工发展;最新研制的基因工程药物已获成功,也是我市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生物制药项目。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成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地方财政增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2、“十一五”期间生物医药产业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十堰市生物医药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医药产业作为“一主四大”的支柱型产业来培育和发展,在大力发展汽车产业的同时,狠抓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确立了依托“天然药库”的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坚持东引西联、项目兴市、大力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原料药和中药新品种,初步形成了集我市医药科研、医药生产、医药物流等“三位一体”,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医药生产企业。

2009年全市19家医药企业实现产值11.5亿元,同比增长43%;销售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71%;实现增加值3.15亿元,同比增长38%;利税6400万元,同比增长54%。主要产品共完成3997吨,同比增长8.4%。其中皂素616吨,同比增长1.4%;双烯884吨,同比增长38.9%;沃氏氧化物169吨,下降17%;中成药1150吨,与去年持平;针剂19837万支,同比增长67%;中药饮片和原料药稳步增长。竹溪华驰、竹山天新、房县天马和中药饮片、丹江丹澳、开泰、清大药业、郧县康迪已成为医药行业的骨干企业。总体情况为医药企业稳步发展,黄姜加工企业科研攻关取得阶段性突破,医药企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龙头企业初步形成,原武当生物制药公司荣获“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十堰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该企业所生产的“效威”牌中药荣获“湖北名牌产品”称号。郧西百科皂素、丹江丹澳、丹江开泰激素、竹山天新、竹溪华驰公司被确立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带动了我市资源优势的开发利用。

医药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以清大康迪药业为骨干企业的“天圣工业园”以及郧西“黄姜生态科技园”、竹溪“循环经济园”等正在积极筹建,稳步发展,以园区为载体发挥集聚效应,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二、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抢抓我省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历史机遇,立足我市特色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优势企业为依托,实现科技兴药、项目兴药战略,大力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原料药和中西药新品种,积极推进“医药工业园”建设,逐步把我市建设成为有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在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的生产、销售、批发的医药城市。

(二)总体目标:用三至五年时间,建立3-5个激素原料药和中药现代化科研生产基地,完成一个一类新药的各项试验及相关报批程序,并取得规模效益,开发10个以上知名品牌,建设5-8家生物医药重点龙头企业,建设中药材基地130-150万亩。2010年实现医药总产值18亿元,2015年产值达100亿以上。

重点支持房县武当生物、清大药业、丹澳医化、开泰激素、竹山天新、竹溪华驰等深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房县艾克、动物药业、丹江武当药业、郧县天圣集团、万泰生物科技公司、武当生物医药科技公司,加大技改力度,扩大生产能力,积极支持6家黄姜加工企业科研攻关项目,筛选一批先进工艺和技术,及早实现达标排放。大力开发皂素深加工产品,推动我市医药产业向纵深发展。

三、发展重点

1、大力发展药材种植,在中药材种植上坚持精选品种,科学布局,突出抓好适宜本地发展的特色品种。十堰中药材种质资源丰富,品质地道上乘,适种山场辽阔,发展中药材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全国中药材生产产地之一。目前规范化种植的品种有黄姜、杜仲、金银花、肚倍、黄连、木瓜、丹参、天麻、板兰根、柴胡、绞股蓝、党参等,但名贵药材和地道药材基地有待进一步开发。

首选根据品种特性、市场需求、地域自然条件、人力资源等因素,合理划分品种种植区域,按GAP标准在全市南部高山地区及武当山周边地区,因地制宜,重点发展黄连、川乌、草乌、党参、川芎、绞股蓝、黄芩、黄芪、射干、冬花、玄参等。二高山地区宜结合退耕还林,重点发展丹参、留兰香、白芷、金银花、柴胡、独活、白芍、丹皮、厚朴、辛夷花、木瓜、杜仲、肚倍等。低山平坝地区可重点发展板蓝根、白术、苍术、白芍、白芷、桔梗、半夏、麦冬等地方特色品种。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同时,大力发展多年生、市场稳定、价格较高、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广阔,并适合大面积种植的中药材。

在“十二五”末,把黄姜种植面积控制在30万亩以内,皂素产量控制在2000吨左右,到2015年中药材总面积达150万亩,药农种药累计收入达20亿元以上。

2、加快清大药业医药工业园建设,及早让园区内九大分公司(车间)投入运行,同时扩大清大药业的缓释胶囊和缓释制剂投入批量生产,确保具有自主产权的颗粒剂、胶囊剂产业化扩能在2010年前全部完成。

3、加快新技术研发应用,重点以人民医院与原武当生物制药公司联合开发的基因工程药物PEP-1-SOD1一类新药技术,这是我市首个自主知识产权药物,须按时完成前期各项准备工作。

4、扩大郧县天圣清大公司4000万袋(瓶)注射剂产业化项目和10亿支水针剂、1000万支冻干粉针剂生产线建设项目生产能力,以及竹山天新公司肚倍系列开发项目,重点开发单宁酸、没食子酸、三甲氧基苯甲酸等产品,提高出口创汇能力。

5、以丹澳医化、开泰激素公司的高档激素系列产品开发为重点开发高端产品。积极推进六家黄姜加工企业科研攻关项目,及早实现达标排放,进一步发挥我市黄姜资源优势的充分利用。

6、以房县神农中药饮片公司和竹溪云浩饮片公司为龙头,扩大中药饮片生产加工能力,带动我市农民种植中草药的积极性,将我市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政策措施

1、加快园区建设,培植重点龙头企业。使生物医药产业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以园区为载体,整合医药资源,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和集聚效应,以园区为依托,发展循环经济,形成规模效益,形成以骨干企业为龙头的发展格局,使我市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真正使生物医药产业成为我市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2、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建立研发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先导作用。依托大专院校以及我市四所医院和医学院的研究机构,搭建“产学研”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工程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由政府牵头,将各类技术服务平台的牌子挂在具有优势的企业,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联合重组步伐。发挥十堰市现有医药企业和药材资源的有效优势,积极寻求合作机遇,吸引外地客商来十堰投资办厂,引进和吸收关键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培育名牌,壮大龙头企业,带动全市优势产业发展。

4、制订优惠政策,培植医药企业快速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鄂发[2008]6号《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决定》。从税费减免、自主产权研发、技改项目、土地使用、资金扶持等给予政策支持和鼓励,促使医药企业创名牌产品,增强医药企业发展积极性,以推动它们快速成长壮大。

5、设立专项发展资金,自2010年开始每年设立300-500万元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努力使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强。

6、成立十堰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工作领导机构,领导和指导全市医药产业发展,协调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安排部署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工作发展战略和重点工作。

第二篇:防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

XXX农场综治办

防范体系建设三年规划

各场直单位及有关部门:

为了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扎实推进“农场平安”建设,根据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规划及建设“农场平安建设”的工作意见,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政策纲领为指导,以保障和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为根本出发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和决定,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发动群众,全面落实治安防范措施,促进全场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好转,为我场全面创建和谐社会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二、总体目标

在全场构筑起由党委统一领导,综治办组织协调,派出所为骨干,各部门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组织为基础,单位内部及周边和公路沿线以及案件多发的人群、区域、行业为重点,点、线、面相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相配套,指挥高效,信息畅通,打击有力,防范严密,控制有效,管理到位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努力实现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逐步下降,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群体性事件处置能力明显加强,区域性突出的治安得到有效遏制,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公

众安全感明显增强、群众治安满意度明显提高。

三、防控网络建设

(一)建立健全以边防民警为主力,群防群治力量为辅助,巡逻防为基本形式,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

(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建立健全的社会治安法人责任制为重点,保卫力量为骨干,安全技术防范为手段,自防自控合同制与周边村联防联动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

(三)建立健全社区为单位,场中心区为重点,场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法庭为骨干,治保会、调解会、治安巡防队为主要力量,治安防范责任制落实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

四、防控工作重点

(一)加强特殊群体教育管理。落实对刑释解教、缓刑、假释、监外执行、剥夺政治权力、吸毒等人员以及有劣迹青少年的教育管理措施。

(二)加强流动人员管理服务工作。完善流动人口管理站建设,落实流动人口的登记、发证、注销、统计、协查通报、查验等管理制度。

(三)加强租赁房屋治安管理服务工作。建立边防派出所协同村建、土管、计生等部门管理租赁房屋的工作制度,落实租赁房屋合同备案,出租人治安管理责任制等管理措施。出租人与派出所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签订率达95%以上,积极推行各种行之有效的租赁房屋治安管理方式。

(四)加强生产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对企业生产、压力容器、配电设施等各工种车间操作以及海上捕捞、机械作业等各个环节,认真落实责任制、签订安全责任书。

(五)加强特种行业、公共场所治安管理和防范。积极推行行业自律管理,建立行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组织。建立健全工商、文化、企业、卫生、劳动、学校等部门配合公安机关协同管理工作制度。

(六)加强枪支弹药、民用爆炸物品、剧毒物品、放射性物品治安管理。建立健全治安管理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和管理,健全和落实民爆物品在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等环节的安全责任制度。

(七)加强区域性突出治安问题整治工作。重点加大对两抢两盗、诈骗、游戏机赌博、吸毒等突出治安问题的专项打击力度。

(八)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部门协调,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部门联动,各方参与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实行重大矛盾纠纷挂牌督办,领导包案调处制度。加强人民信访工作,落实党政领导

信访接待及督办制度,认真对待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有效减少和防止群体性事件。完善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预案,加强预案演练,及时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

五、防控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严打”经常性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及时准确的治安形势分析评估机制,科学的工作决策部署机制,正确的运用刑事政策机制,协调的政法部门配合制约机制,规范的“严打”工作督查考评和激励机制,有力的“严打”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落实社会治安形势分析会议,重大案件挂牌督办,区域性突出治安问题专项整治等工作制度,增强“严打”整治斗争的实效性。

(二)完善齐抓共管机制。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综治委各成员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凝聚合力,齐抓共管,主动参与全社会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综治办要加强组织协调工作,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追究和“一票否决”制度。

派出所要充分发挥社会公共防控体系建设主力军的作用,负责公共防控体系建设的工作部署,检查评比,总结表彰,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

司法所要扎实开展“五五”普法,深化基层普法和依法治理活动;抓好安全稳定和教育改造工作,加强司法所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建设;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充分发挥法律服务网络的功能作用。民政办要加强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的指导工作;抓好最低生活保障和灾民救助工作;协助有关部门组织有能力的低保人员参加义务治安巡防工作;做好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依法管理社会行政事务。

学校幼儿园要落实校园安全管理责任制;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加强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安全意识和法制教育。

宣传部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查处反动、淫秽和宣扬暴力、封建迷信的违法经营和演出活动;加强对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严禁利用电子游戏机从事赌博和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场团委要认真抓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做好对有劣迹青少年的帮教和服务工作;大力实施“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计划”;开展“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

其他有关部门的要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三)完善群防群治工作机制

加强基层治保组织建设,全面开展创建规范化治保会活动。治保主任由村两委担任,调整充实治保成员。建立和完善开展工作记录完整、绩效考评认真总结、群众评议及时反馈的工作制度。强化治保会成员教育培训,落实治保会办公

活动经费。

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按照组织结构健全,工作设施良好,规章制度完善,经费保障落实,队伍素质过硬,工作成效明显的要求,建好场、村调委会,健全场、村、组和学法中心户的“四级”调解工作网络。

加强社会治安巡逻队,护村队等形式各样的治安联防组织建设。开展各种形式的治安联防活动,开展治安巡逻和防盗、防火、防破坏、防灾害事故“四防检查活动”。

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完善协管员队伍的管理制度和教育培训制度。

(四)完善经费保障制度

要把社会治安防范工作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纳入我场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特别要重视和加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经费投入。

六、防控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居委会和场直有关单位的领导要从全局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强化稳定意识、治安意识,切实负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推动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促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认真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确保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取

得实效。

(二)建立健全考核考评与激励机制。按照综治工作“属地管理”的原则,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由场综治委进行相应的考核考评以及制定奖惩办法,同时与综治领导责任制和“平安建设”工作检查共同进行。

第三篇:“十二五”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十二五”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关于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在我区“十一五”期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治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十二五”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

一、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全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工作原则,按照突出重点、着眼长远、注重实效、服务社会的总体要求,立足区情,实事求是,完善机制,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全面提升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我区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为推进城乡统筹提供有力保障。

(二)建设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切实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坚持预防和应急相结合,常态和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2、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我区结合实际制定突发公共卫生应急 体系建设规划,根据现实需要和实际能力确定建设项目,坚持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相结合,分级分步组织实施。

3、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充分利用现有卫生应急资源,挖掘潜力,提高效率,实现队伍、信息、装备、物资等方面的有机整合,提高整体卫生应急反应能力。重点加强卫生应急体系薄弱环节建设,优先解决制约卫生应急响应时效的突出问题,提高第一时间快速响应的能力。

4、先进适用、标准规范。采用国内外成熟的监测、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兼顾先进性和适用性,确保卫生应急体系的高效、可靠运行。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标准化体系,实现应急体系建设与运行的规范化。

5、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入市场机制,调动各方面参与应急体系建设的积极性。把政府管理与社会参与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的社会化程度。

(三)建设目标

到2015年,初步形成统一指挥、布局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应急保障等能力明显增强,卫生应急综合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具体目标有:

——区级卫生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体系基本健全,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率达100%,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网络直报率达100%,报告完整率和及时率达95%以上。

——区卫生应急队伍齐备,装备达标,完善专家库管理系统,实现卫生应急队伍及专家库的自动化管理。

——传染病疫情、中毒事件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等卫生应急培训覆盖率,二级以上医院医务人员达10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达90%。区级卫生应急综合演练每年至少开展1次。

——区卫生应急基本物资储备完成率达80%。

——公众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我防范知识知晓率,城市居民达50%。

——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及时、有效、规范处置率达100%。

三、主要建设任务

(一)组织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大力推进基层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建设,逐步建立完整的卫生应急体系,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强化卫生应急管理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制。

1、卫生应急指挥机构

区卫生局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国家、省、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建立健全区卫生应急指挥机构,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指挥、协调任务。

2、卫生应急管理办事机构

在区卫生局设置卫生应急办公室。统一组织协调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信息平台建设,承担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规划、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工作,审核专项应急预案,指导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参与指挥和协调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演练、应急处置、调查评估、信息发布、应急保障和宣传培训等工作,督促落实上级卫生应急工作任务。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监督所和二级以上医院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的专业技术机构,要设立专门的卫生应急工作管理科室,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二)预案体系建设

1、健全和完善预案体系

做好各级各类相关预案的衔接工作和动态管理,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重点加强区卫生行政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应急预案建设,注重向基层单位和重点部位延伸,通过预案编制促进应急管理工作进社区,确保应急有预案、救援有队伍、联动有机制、处置有措施。

2、推进预案数字化建设

重视规范化、电子化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加强规范化、电子化应急预案的相关基础研究工作。进一步推进卫生应急预案数字化 试点工作,完成预案数字化建设任务。

3、完善各类卫生应急技术方案

按照已颁布的应急预案,区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在已有的卫生应急技术标准和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拾遗补缺、不断完善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各类卫生应急技术标准和技术方案。

(三)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1、完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网络系统

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监测系统,逐步建立覆盖全区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网络,建立公共卫生风险隐患信息的收集体系,完成重大传染病、职业中毒、食物中毒、核与辐射事件等公共卫生风险隐患调查。进一步加强部门间、医疗卫生机构间卫生监测预警体系的信息沟通和工作协作联动,建立并完善健康相关监测系统、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公共场所空调卫生监测系统、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等。加强实验室建设,切实增强病因快速调查诊断能力和有毒物质的检测能力。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加强对外来人口集居地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2、加强预警系统建设

加快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预警体系建设,提高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和综合分析能力,实现预警信息汇总、分析、研判和发布功能。建立完善与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间的信息通道,建立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机制。建立公共卫生危险因素和事件信息的流行病学风险评估体系,制定客观、科学、规范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评估方案。完善区政府、各街道办事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网络,重点建设区级、街道信息报告网络。

(四)卫生应急决策指挥信息系统建设

1、完善卫生应急决策指挥平台建设

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业务资源和专业信息管理系统资源,构建完善区级卫生应急平台体系,满足应急值守、信息汇总、指挥协调、专家研判等基本功能。

2、加大信息资源共享和整合力度

依托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平台和卫生系统专业信息系统,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实现卫生应急信息资源整合、传输与共享,为卫生应急指挥决策提供信息支撑。加快应急信息数据库建设,以应急预案为主线,以各类应急资源数据库为基础,建立并健全应急预案、应急政策法规、卫生监督、传染源、疫源地、诊疗方法、检验检测、解毒药物、中毒症状、中毒事件等公共卫生信息数据库。

(五)应急队伍建设与培训演练

重点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队伍和急救医疗队伍建设,发展专家队伍和志愿者队伍,补充更新专业队伍技术装备,加强应急队伍的培训与演练,完善联动协调机制,形成共同参与、功能齐全,反应迅速的应急队伍体系。

1、专家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各级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应急专家库信息系统,逐 步完善专家信息共享机制,形成分级管理、分类设置、覆盖全面的应急专家资源信息网络。完善专家参与应急工作的机制,开展专家会商、研判、培训和演练等活动。

2、卫生应急处置队伍建设

完善和扩充现有的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加强卫生应急处置和急救医疗队伍建设,完善各级卫生应急专家库,提高应急专业队伍现场应急处置能力。大力改善和提升应急装备水平,根据需要适当为应急队伍配置技术先进、性能优良的应急处置专业器械设施和安全防护装备,逐步实现配置现代化和配备合理化。加强装备管理,保证应急装备必须处于完好状态。配备疫情调查和处置所需的交通、通讯和监测防护等设备,实现信息无障碍传输。

3、应急队伍培训

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完善培训网络。依托现有资源,加强专业培训与演练基地建设,重点提高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的应急决策指挥能力。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为重点,应急专业队伍人员每年至少集中轮训1次。

4、开展应急演练

制定计划,周密安排,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工作。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演练,按专业分类编制应急演练指南,制订演练管理办法。创新应急演练方式,开展多场景、多措施、低成本的演练。建立演练评估机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修订预案。组织公众积极参与各级 各类演练,积极推动社区、乡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的卫生应急演练工作。继续推行专项演练评价工作,提升实战效果和卫生行政部门、各类卫生专业机构的统筹协调、配合能力。

(六)应急物资储备及调用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区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制定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和标准,合理确定物资储备种类、方式和数量。统筹建设公共卫生专业物资储备库,形成覆盖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物资保障和储备体系。加强抗洪救灾、重大传染病、职业中毒救治、群体性伤亡灾害事故等所需药品、器械的储备,储备一批经常性的疫苗、药物,实时跟踪国际和国内公共卫生安全的形势,增加应对新型公共卫生事件的药物储备。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生产、调拨、配送和监督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实现各类应急物资综合动态管理和资源共享。

(七)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依托现有实验室,适当加强设施和技术装备建设,采用科学的监测、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提高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中毒等监测、检测、检验等方面的科研能力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指挥能力。

建立多部门、多学科的科研合作机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应急管理、病因检测等技术研究。组织联合攻关,开展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预防、控制等技术研究。积极开展卫生应急管理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密切跟踪国内外卫生应急管理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卫生应急的先进经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理论、技术、设施与管理模式,提高早期发现、防范和处置能力。

(八)卫生应急宣传

加大卫生应急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公共卫生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开展卫生应急宣传教育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活动,加强宣教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规范化、经常化宣传教育。依托现有的教育培训机构,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卫生安全培训。对外来民工、暂住流动人口和外籍在华人员,采用集中宣讲卫生应急知识的方法进行宣教。

加强广播、电视、网站等各类媒体对各类卫生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在有关媒体栏目、节目中刊播卫生应急知识,到2015年城乡公众卫生应急知识宣传覆盖率社区达到80%。动员社会力量建设公共卫生安全文化,举办多形式的讲座、科普展览、知识竞赛,从不同层面加大公共卫生应急工作的研讨、交流和宣传力度。

四、重点工程

(一)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救医疗指挥中心

根据“统一指挥、资源共享,安全可靠、风险分解”的原则,加快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救医疗指挥中心(区级人民医院)建设步伐,实现院前、院内急救医疗资源网络化管理,统筹协调调度管理急救医疗资源,全面完成区急救医疗指挥中心建设任务;进一步 完善以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为主体的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切实承担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监测预警、检测检验、疫苗试剂消杀物资储备、应急处置队伍技术培训演练、疾控应急资源库管理、应急处置技术支持、卫生应急宣教等任务。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实验室检测网络工程

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检测能力建设,以区级疾控中心实验室为基础,医院和社会相关机构实验室为补充,建立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实验室网络。要重点装备重大传染病实验室检测和中毒检测设施,提高病因检测能力。各级各类实验室要明确建设标准和职能,完善检验项目,提高检验效率,确保检验质量。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培训基地

以区级人民医院、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监督所建立卫生应急培训基地。明确卫生应急培训基地的建设标准和条件,组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定期分层次组织开展卫生应急专题培训。通过较为全面、系统的培训,提高卫生应急管理干部的卫生应急意识、政策、理论和管理水平,提高卫生应急专业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向社会公众普及卫生应急知识。要把专题培训与人员继续教育和业务进修结合起来,与卫生应急演练结合起来。培训内容要切合卫生应急工作实际,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战性。建立健全适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需要的卫生应急培训体系,全面提升我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应对能力。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深化全区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H1N1流感、霍乱等重大疾病综合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完善监测项目,提高监测水平,确保监测质量。继续完善和开展流行性感冒、学校因病缺课、食源性疾病、鼠疫疫情、狂犬病等专项监测预警项目。各级医疗机构按规定完善感染性疾病门诊(发热门诊、肠道门诊),严格依法规范疫情报告制度。

(五)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

按照统一规划、分类编配,分级储备、品量适当,功能实用、现场易带的储备原则,做好卫生应急基本物资储备,建立规范的卫生应急基本物资储备库(点),储备适量的医疗急救包、便携式紧急抢救设施设备、急救和消杀药品器械、移动通讯设备、后勤保障车辆与设备等,作为应急状态下可立即随救援队出发的物资储备。建立完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管理运行机制,明确各级职责权限,规范卫生部门应急基本物资储备管理调用制度。

五、相关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并强化应急管理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应急机构建设,强化其职能。明确实施本规划相关建设任务的责任主体,保证应急体系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实施,保障各项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加大行政监督力度,促进应急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卫生行政部门要着眼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要求,组织力量制定相关政策规定和应急技术标准,逐步建立完善各项应急工作制度,营造有利于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工作落实的政策制度环境。

(二)建立应急管理投入机制

遵循公共财政服从于公共政策的原则,“十二五”期间,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要成为财政资源配置的重要取向,给予优先安排和保障。卫生应急体系建设项目所需资金,按原有渠道申请报批。本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按建设程序报批,按照事权划分原则,由政府和社会有关方面共同承担。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相结合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多方力量投入。

(三)拓宽应急保障渠道

建立应急管理公益性基金,鼓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开展捐赠和援助活动,为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处置和恢复重建等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四)加强规划间的配合与衔接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配合与管理协调机制,做好各级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之间、以及与相关规划之间的衔接,充分用好存量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明确各方职责,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保障规划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

(五)建立健全规划监督评估机制

建立应急体系规划制定、实施的监督评估机制,及时跟踪规划编制和实施情况,对规划的进展和落实进行评估,检查规划落实情 况,分析规划实施效果,找出规划实施中的问题,根据需要对规划进行修订调整。

卫生局

二〇一一年八月三十日

第四篇:关于印发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关于印发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7]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专项规划编制计划,我部制定了《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三月十四日

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

(2006年—2010年)

目录

序言

一、“十五”时期的主要成就

(一)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得到确立(二)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逐步改善(三)高技能人才数量稳步增长(四)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初步形成

二、“十一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三、指导思想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发展目标

四、“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一)推动行业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制度(二)改革培养模式,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三)充分调动劳动者个人积极性,走技能成才之路(四)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五)加快建设一批高标准、开放式、公益性公共实训基地

五、措施和保障条件(一)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二)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拓宽成长通道

(三)建立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四)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交流和服务体系,促进高技能人才合理流动(五)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基础工作

(六)加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

(七)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六、建设项目

(一)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三)基础开发项目

附件: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有关名词解释

序 言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关系到我国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将愈加凸显。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对于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将经济建设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出发,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我国必须在提高亿万劳动者整体素质的同时,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职业培训事业发展,多渠道、多形式地培养大批适应现代化生产和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制订《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从经济建设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出发,统筹规划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营造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宏观环境,推动高技能人才工作观念创新、政策创新和机制创新,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进行部署,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努力,实现高技能人才总量同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高技能人才结构同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相适应,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目标。

本《纲要》规划期为2006年-2010年。

一、“十五”时期的主要成就

“十五”时期,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日趋强劲,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相关政策环境逐步改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得到确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发[2003]16号)将高技能人才工作纳入人才工作总体要求,作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任务。各级党委政府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体系逐步建立,从加快培养、完善评价、强化激励、做好保障、扩大宣传等方面加大工作推动力度,初步形成统一部署,整体推动的工作格局。

(二)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逐步改善

随着一系列技能人才培养与职业培训规章、政策的出台,一个有利于我国技能劳动者成长和职业培训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已初步形成,为推动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畅通人才成长通道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加大职业培训工作力度,强化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评价、使用、激励、交流、保障等方面的工作措施正在逐步落实,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逐步改善,尊重高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得到加强。

(三)高技能人才数量稳步增长

围绕提高技能劳动者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通过开展技能振兴行动,推动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实施 “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养计划”,提高技能劳动者技术技能水平,重点解决技师和高级技师短缺问题,加快了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并以此推动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技能劳动者的素质结构得到了改善,高技能人才数量稳步增长。

(四)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初步形成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全面推行。由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5个等级构成的技能劳动者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体系基本确立,技能人才评价的政策法规和工作体系不断完善,职业资格证书的覆盖范围明显扩大。到“十五”末期,全国技能劳动者有6000万人次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已经成为评价劳动者技能水平的重要手段,为技能劳动者岗位成才、自学成才开辟了一条成长通道。

二、“十一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一五”时期,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巨大需求成为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内在动力。“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数量、质量和结构的要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需要建设一支具有精湛技艺、掌握核心技术和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掌握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技能的高技能人才;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也迫切需要提升高技能人才队伍素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了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为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保证和宏观发展环境。随着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相关规划、政策和措施的相继出台,一个有利于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长、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正在形成。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今后一个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要求不断提高,高技能人才工作和队伍建设面临严峻挑战。从总体上看,高技能人才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要形成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保障条件有力、培训模式成熟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还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高技能人才评价、激励、保障机制尚不健全,轻视技能劳动和技能劳动者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相比,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特别是在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

面对机遇和挑战,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加坚定地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选择。

三、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发挥政府指导调控作用和市场调节作用,全面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紧紧抓住技能培养、考核评价、岗位使用、竞赛选拔、技术交流、表彰激励、合理流动、社会保障等环节,进一步更新观念,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与社会氛围,推动技能劳动者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壮大。

(二)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主要目标是: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快培养一大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格局。到“十一五”期末,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11亿人,高级工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5%以上,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5%以上,并带动中、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力争到2020年,使我国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格局。

四、“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充分发挥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和各类社会团体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构建和完善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校企合作为纽带,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社会化、开放式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一)推动行业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制度。结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培训制度,将企业职工培训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要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成效,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目标管理,为职工创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生产技术技能的良好环境。积极支持、推动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强化岗位培训,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及技术攻关、岗位练兵等活动,培养和形成一批技能带头人队伍。鼓励企业推行企业培训师制度和名师带徒制度,建立技师研修制度,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传帮带作用,实现绝招绝技的代际传承;积极开展班组长和技能带头人的培训。鼓励并支持企业通过出国培训和研修培养高技能人才。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要结合本行业生产、技术发展趋势以及高技能人才队伍现状,做好需求预测和培养规划,组织好行业内高技能人才的培训、交流和服务。

机关事业单位也要结合各自实际,做好本部门、本单位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二)改革培养模式,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推动企业和职业院校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建立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制度。通过建立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企业行业和职业院校代表,以及有关方面专家组成的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委员会,强化职业院校和企业的联系。指导职业院校紧密结合企业高技能岗位要求,对应国家职业标准,确定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内容,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引导职业院校在进行学制教育培养后备高技能人才的同时,积极承担企业职工高技能人才培训任务。鼓励企业结合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与职业院校联合制定培养计划,为学校提供实习场地,选派实习指导教师,吸收学生参与技术攻关。

(三)充分调动劳动者个人积极性,走技能成才之路。鼓励广大职工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钻研岗位技能,积极参与技术革新和攻关项目,不断提高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运用新技术创造新财富的能力。开展技能竞赛、技术创新、同业交流活动,促进技能劳动者学技术、比技能、岗位成才风气的形成。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加大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的奖励表彰力度,激发技能劳动者努力钻研技术技能的热情,努力营造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

(四)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趋势,整合优质资源,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要在现有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更新改造和改建扩建,提升培养层次。支持一批水平高、规模大、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和高职院校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结合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依托一批条件好、质量高、管理规范、技术先进、技能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的大型骨干企业建立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速度,扩大培养规模,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五)加快建设一批高标准、开放式、公益性公共实训基地。根据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立足当地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技术先进、资源共享的原则,在有条件的城市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各类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建设一批布局合理、技能含量高、体现科技发展前沿技术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面向社会提供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服务。

五、措施和保障条件

(一)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在全国继续组织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按照国家五大经济带分布,与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发展战略,以及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求相结合,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特点,有重点地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实施 “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重点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精湛技艺的技师、高级技师。

(二)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拓宽成长通道。创新模式,改进方法,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快建立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业绩和贡献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进一步突破年龄、资历、身份和比例限制,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总结推广企业在生产服务过程中进行技能鉴定的工作模式,推行生产现场能力考核和工作成果业绩评定相结合的技师评价方法,拓宽技师成长通道。对掌握高超技能、做出重大贡献的技能骨干,可破格或越级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对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突出的人员,可按有关规定晋升技师、高级技师资格。在职业院校中大力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引导职业院校积极推进以高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改革,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加强技能训练;实施预备技师培养考核制度,培养后备高技能人才。鼓励行业企业和地方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技术比武,选拔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拓宽技能人才评价选拔渠道。

(三)建立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引导和鼓励用人单位完善培训、考核、使用与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引导和督促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经营情况,完善对高技能人才的激励办法,对优秀高技能人才实行特殊奖励政策。指导企业建立和落实职工凭技能职业资格得到使用和提升、凭业绩贡献确定收入分配的机制,促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企业劳动工资制度的衔接。用人单位要在薪酬、福利、培训等方面向关键技术岗位高级技能人才倾斜,建立有利于高技能人才队伍形成的激励机制,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

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高技能人才奖励制度。对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给予崇高荣誉并实行重奖。抓紧建立高技能人才政府津贴制度,进一步完善国家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对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和全国技术能手给予奖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进行奖励,并参照高层次人才有关政策确定相应待遇。

(四)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交流和服务体系,促进高技能人才合理流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法维护用人单位和高技能人才的合法权益,保证人才流动的规范性和有序性。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柔性流动和区域合作机制,鼓励高技能人才通过兼职、服务和技术攻关、项目引进等多种方式发挥作用。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流动服务体系,完善高技能人才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发布高技能人才供求信息和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引导高技能人才遵循市场规律合理流动。鼓励人才交流和社会各类职业中介机构为高技能人才提供相应服务。

(五)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基础工作。加强高技能人才相关理论研究,加快高技能人才法制建设。做好调查统计和需求预测工作。完善国家高技能人才交流信息平台,开发高技能人才信息库和技能成果信息库。加强适用于高技能人才的远程培训和现代培训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快编制、修订技师和高级技师国家职业标准,加强职业技能鉴定题库开发,健全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制度。根据新技术、新技能发展的要求,加快高技能人才培训教材建设步伐,组织编写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特点的教材。加强高技能人才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六)加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渠道筹措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根据高技能人才工作需要,对高技能人才的评选、表彰、师资培训、教材开发等工作经费给予必要的支持。地方各级政府要按规定合理安排城市教育费附加的使用,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给予支持。机关事业单位要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机制。

要从国家安排的职业教育基础设施专项经费中,择优支持高技能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的职业院校。将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纳入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企业要加大对生产、服务一线技能劳动者,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的经费投入。应按相关规定足额提取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的职工教育经费,重点保证高技能人才培养。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项目引进,应按规定比例提取职工技术培训经费,并列入项目成本。对自身没有能力开展职工培训,以及未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的企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可依法对其职工教育经费实行统筹,由劳动保障部门统一组织培训服务。

企业和个人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捐赠,按有关规定享受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和海外人士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捐赠和其他培训服务。鼓励金融机构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和参与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提供融资服务。各类职业院校可按照高技能人才实际培养成本,提出收费标准,经物价部门核定后,向学生收取培训费用。

职工经单位同意参加脱产半脱产培训,应享受在岗人员同等工资福利待遇。对参加当地紧缺职业(工种)高技能人才培训,达到相应职业资格且被企业聘用的人员,企业可给予一定的培训和鉴定费补贴。

(七)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和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高技能人才的方针政策,宣传高技能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动员全社会关心和支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营造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舆论环境。

六、建设项目

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重点推动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和基础开发项目。

(一)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技术先进、资源共享的原则,在有条件的城市,根据本地区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各类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由政府公共财政投资,建设技能含量高、体现科技发展前沿技术的公益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面向社会提供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服务。所需实训设备设施建设和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中央财政按规定安排资金支持,地方政府安排配套资金。

专栏1 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专项

采取加快发展东部,辐射带动中西部的策略,分地区、分阶段实施。2008年以前建成20个公共实训基地,2010年前再建成30个公共实训基地。

(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

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趋势,整合优质资源,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以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投入和组织实施,重点支持职业院校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在地级城市和国民经济主要行业要依托1-2所水平高、规模大、设施完善、特色鲜明,以培养高级技工为主要培养目标的高级技工学校等职业院校,建设高技能人才(高级技工)培训基地。在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依托1所以培养当地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和企业紧缺的技师为主要培养目标的技师学院等职业院校建设高技能人才(技师)培训基地。到2010年底,支持全国300所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和高职院校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力争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大幅度提高。所需实训设备设施建设和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中央财政按照规定安排资金,地方政府安排配套资金。

专栏2 高技能人才重点培训基地专项

2007年支持100所院校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07年—2009年支持200所院校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10年完成对基地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数量的评估。

(三)基础开发项目

推动高技能人才培训手段、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的现代化,为高技能人才培训提供技术支撑。根据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发展,研究制定教学计划,开发培训课程和教材;修订完善国家职业标准和开发鉴定题库;开展师资培训,提升高技能人才培训师资水平;利用现代培训技术,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更新。所需建设费用由中央财政按规定安排资金予以支持。

专栏3 基础开发专项

5年内完成800种以上高技能人才培训课程和教材开发,基本满足企业急需高技能人才培训需求;加快编制和修订技师、高级技师国家职业标准和技师、高级技师考核题库,形成国家职业标准与题库开发同步和相互配套机制;完成4000名骨干教师的示范性培训,加快建设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师队伍;开展仿真模拟实习系统开发,建设高技能人才多媒体培训资源中心,建立高技能人才远程培训组织网络体系。

附 件

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有关名词解释

1.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可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三类人员。主要分布在一、二、三产业中技能含量较高的岗位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第三至第六大类)。

2.技术技能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在企业生产加工一线中从事技术操作,具有较高技能水平,能够解决操作性难题的人员。主要分布在加工、制造、服务等职业领域。比如:高级钳工、中式烹调师等。

3.复合技能型人才:复合技能型人才是在企业生产加工一线中掌握一门以上操作技能,能够在生产中从事多工种、多岗位的复杂劳动,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比如:机电一体化人才,综合服务一体化人才,以及新兴的创意和操作一体化的人才等。

4.知识技能型人才:知识技能型人才是既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又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水平的人员。能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生产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主要分布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职业领域。

5.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分为五个等级:国家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工)。

6.国家职业标准:国家职业标准是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工种)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它是从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以及用人单位录用和使用人员的基本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制定并统一颁布国家职业标准。

7.国家技能人才表彰制度:是国家对全国优秀技能人才实行的一项表彰、奖励制度。这一制度包括“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两个奖项。

8.中华技能大奖: 中华技能大奖是我国设立的优秀技术工人的最高政府奖项,是国家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评选条件、评选程序及规定评选比例,在全国具有高超技艺和良好职业道德的能工巧匠中评选。截止2006年,我国已评选出100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

9.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是我国设立的优秀技术工人荣誉称号,是国家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06年,我国已评选出1100多名全国技术能手。

10.高级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招收取得中级职业资格的在职职工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学制2—3年。高级技工学校采取课堂讲授专业理论知识,生产实习车间和企业现场进行技能训练的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结合的方式,培养高级技术工人。高级技工学校同时承担企业职工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以及社会其他类人员培训,是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

11.技师学院:技师学院招收取得高级职业资格的在职职工和职业学校毕业生,学制1-2年。技师学院将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和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相结合,采取课题研修的方式,培养技师、高级技师及预备技师。技师学院同时开展各类短期职业技能提高培训。

第五篇:常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州市市区建设工程建筑面积和容积率规划核实管理办法的通知

常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州市市区建设工程建筑面积和容积率规划

核实管理办法的通知

常政办发[2008]100号

2008-12-1常州市政府办公室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公司、直属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常州市市区建设工程建筑面积和容积率规划核实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二○○八年十二月一日

常州市市区建设工程建筑面积和容积率规划核实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本市市区建设工程建筑面积和容积率规划核实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江苏省建设厅监察厅《关于切实加强经营性用地容积率规划管理和监督检查的通知》(苏建规〔2007〕150号)和江苏省建设厅对建筑面积计算有关问题的复函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市区范围内建设工程建筑面积和容积率规划核实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建设工程规划核实时,应当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本)》的图纸文件内容为依据,并审查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建筑面积是否符合规划许可确定的建筑面积和容积率。

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构)筑物的体量、位置、外形等明显不符合规划要求,构成违法建设的,规划核实前先依法查处违法建设。

第四条 规划核实时建筑面积的测量按照《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2000)及相关规定执行。

申请建设工程规划核实时,建设单位应向规划部门提交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测绘单位出具的规划核实测绘报告。规划核实测绘报告是规划部门依法对建筑面积、容积率及相关规划许可要素进行规划核实的凭据。规划核实测绘报告包括工程竣工测绘报告和建筑面积测量报告,要求如下:

(一)工程竣工测绘报告由具有相应规划测绘资质等级的单位,对建设用地范围内建(构)筑物的体量、位置、外形、间距、主要立面和竖向尺寸等规划要素进行实测后出具;

(二)建筑面积测量报告由具有相应房产测绘资质等级的单位,依据《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2000)及房产测量有关规定对建设用地范围内建(构)筑物的建筑面积进行实测后出具。

第五条 由于《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2000)与《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不一致等原因,本市市区建设工程规划核实时,房产测量建筑面积(以下简称实测建筑面积)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本)》许可建筑面积(以下简称许可建筑面积)两者之间的误差允许范围为3%。有地下工程的,地下工程的实测建筑面积误差允许范围和地上工程的实测建筑面积误差允许范围均为3%;建设工程包含2个或2个以上单体建筑的,单体建筑的实测建筑面积误差允许范围为5%。

第六条 实测建筑面积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的,视为建筑面积和容积率符合规划要求。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实测建筑面积低于或超出许可建筑面积的部分,土地出让金不再多退少补。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关规费按实结算。

第七条 实测建筑面积超出误差允许范围的,先按违法建设依法处理,对予以保留的建(构)筑物,再按下列情况进行处理:

(一)对超出3%以上(不含3%)的部分,按照《关于明确超容积率建设项目补缴土地出让金标准的通知》(常国土资发〔2005〕139号)明确标准的2倍补缴土地出让金;

(二)对低于3%以下的部分,土地出让金不予退还;

(三)相关规费按实结算。

第八条 规划部门按实测建筑面积出具《建设工程规划核实合格单》,建设工程规划核实全部结束后换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本)。

第九条 房屋产权登记时,房屋产权登记机构按《建设工程规划核实合格单》中认定的实测建筑面积进行登记。未取得规划部门《建设工程规划核实合格单》的,建设单位不得组织竣工验收,房屋产权登记机构不予产权登记。

第十条 本办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下载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堰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规划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堰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规划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