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教科研为动力 助推学校跨越发展孙校长发言稿20170515
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惟德惟才,至善至美
以教科研为动力 助推学校跨越发展
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近年来,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紧紧围绕创建“省内一流,全国知名”中原名校的办学目标,牢牢把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 ”的办学思路,以教科研为引领,狠抓教科研工作,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将我校的一些具体做法介绍给大家,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建章立制,形成一系列高效的教科研工作机制
1、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教科研工作,成立了由杨汉宇校长任组长,主管业务副校长任副组长,教研室、教务科等有关科室为成员的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工作由教研室负责牵头实施。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重点研究学校教科研工作,从项目立项、经费保障、成果评估奖励等各个环节,都做了具体安排,形成了全校齐抓共管、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
2、为保障教科研长远工作的落实,我校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濮阳市一高教育科研发展规划》、《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制度》等。通过制度机制的刚性约束和激励作用,有效地推行了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3、放大奖励机制,注重成果兼顾过程。按《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规定,学校对教师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在省市教研会议上交流的论文、结项教研课题给予奖励。各年级的各个级部,结合工作实际,设置过程教学奖,让积极参加教科研的具有引领作用的教师,在学校有荣誉、有地位,处处都受到广大师生的尊重。
二、科研强师,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教科研师资队伍
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打造濮阳领先,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现代化高中。
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惟德惟才,至善至美
最大化。
科研育得花满园,用心换来果满枝。目前,我校骨干教师培养出了累累硕果,如:陈曦等老师出版了《古典诗歌鉴赏》、《考场妙笔》等十多部教研专著。老师们在国家级重点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三、立足教学,争创一流的教科研质量
1、教科研的终极目标是提高教师素质、优化课堂教学,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我校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了“五环节高效教学” 课堂,即: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探究、精讲点拨和巩固提升五个环节。
2、建立集体备课机制,逐项落实,由教师自备,小组研备,研制提纲,课堂落实,课后反思,备案存档,每个学科都形成资料数据库。
3、每年一度的优质大奖赛,每次比赛都分四轮,分别是周赛、月赛、季赛、年赛,各轮比赛的胜出选手分别授予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教学能手的称号,并大力表彰。
4、全面掌控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从备课开始,教案手写稿的书写、导学提纲的编制、限时训练设计、课堂环节的落实、课后的小结与反馈,学校都制定有方案和细则。
“五环节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实验,彻底改变了老师们的教学理念,大家都能熟练运用新模式,每个人都争做“学者型”、“专家型”老师,流畅地处理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我校教师运用“五环节教学模式”参加省市级优质课大赛屡获优异成绩。2016年,我校英语老师范丽丽,参加省优质课大奖赛,荣获河南省一等奖。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影响力日增,不少省内外各兄弟学校前来我校参观学习,或邀请我校教师进校到外地做示范课教学。
四、课题引领,全面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
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打造濮阳领先,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现代化高中。
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惟德惟才,至善至美
会到,教学科研对课题研究的巨大作用。
尽管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但与兄弟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许多需要努力的地方。今后,我们将恪守“教科研一直在路上”的信条,保持开拓创新、务实求真的作风,结合我校实际,多研究、多实践。在省基础教研室和省教科所的指导下,我们一定会发挥教科研在课程改革及教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不断推动教育教学再上新台阶。
二〇一七年五月十五日
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打造濮阳领先,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现代化高中。
第二篇:群众路线演讲稿:以自身跨越发展助推全县跨越发展
群众路线演讲稿:以自身跨越发展助推全县跨越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叫张延,是失业保险窗口的一名服务人员,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以自身跨越发展助推全县跨越发展》。
3月12日,县委书记董良鸿以“抢抓直管机遇、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能力素质、促进跨越发展”为主题,在全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会上作了辅导报告。我县自今年元月一日开始实行省全面直管,这既是我县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更是对我县提速发展的重大挑战。
想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作为服务窗口,更是要以 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只有群众满意了,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好,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做好了,x县经济社会何愁不能跨越发展?
小窗口,大舞台。社保服务窗口不仅体现着本行业的素质,更是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它承载着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怀,也是当代社会进步与文明的重要标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服务人民,奉献人民,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仅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更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我,作为一名每天都和群众打交道的工作人员,更加懂得:群众在你心里有多重,你在群众心里就有多重。
社保窗口工作除了日常业务办理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接待来访群众,有人曾用重复、机械、枯燥、乏味八个字来描述这样的窗口工作。工作中我们受过委屈,也遭过误解,可是我们始终秉承着“服务决定党和政府形象、服务决定社保事业成败、服务决定单位发展”的理念,用自己的热心、耐心、细心、诚心和真心奋斗在社保一线,在这方小小的窗口默默地奉献,发挥着社保人的光和热。一声请坐,一声慢走,送给来访群众的不仅仅是温暖;一支钢笔,一杯热水,递给参保职工的不仅仅是关怀。一句温暖贴心的话语,一张热情绽放的笑脸,一种文明执法的姿态,一个优质服务的态度,都展示着我们良好的精神风貌。
“群众在我心中”要靠行动来体现。新形势下,窗口工作不是简单的咨询、受理,而是要为群众提供层次更深、质量更高的服务,让群众能办成事、好办事、快办事。这对我们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与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真心为民、真诚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为党的群众路线。
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x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奉献青春,燃烧激情,贡献力量。一捧捧热土筑起共和国的脊梁,一滴滴泉水汇成江河的巨浪。只要我们每一名干部职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潜能,凝聚力量,我相信,x县的跨越发展一定会实现,x县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第三篇:以科技创新助推公安经济跨越发展
以科技创新助推公安经济跨越发展
中共公安县委
公安县人民政府
近年来,公安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深入实施科技兴县战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工作先进县”、“国家葡萄产业体系技术示范县”、“2010湖北省科技创新先进县”,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为全县经济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强化科技意识,以“第一生产力”支撑科学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发展的首要推动力。县委、县政府在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举措来抓,不断强化科技意识,营造创新氛围。一是坚持科技创新与工业强县相结合。工业是县域经济的脊梁,科技是工业腾飞的翅膀。县委、县政府在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同时,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工业经济的“灵魂”,充分发挥科技对工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大力倡导以先进技术提升传统产业,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发利用知识产权,调整优化工业结构,不断提升县域工业实力。同时,我们着眼未来发展空间,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要求,到2015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家,高新产业增加 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0%,努力以科技创新加快工业强县步伐。二是坚持科技创新与农业增效相结合。农业增效是“三农”工作的基础,科技创新是农业增效的催化剂和助推器。针对我县农业资源丰富,但农业技术含金量不高的实际,我们把科技创新注入传统农业,以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为着力点,培植壮大优势特色产业,着力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能力,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科学发展。三是坚持科技创新与节能环保相结合。节能环保是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科技创新是节能环保的基本途径。在发展中,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坚决不搞边发展、边污染、边治理,坚决摒弃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坚决把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项目拒之门外。同时,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万华板业公司成功研发出利用农作物秸秆制造甲醛零释放的中高密度板材,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司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零甲醛秸秆板材制造企业,创造了企业发展、群众增收、减少污染的“三赢”局面。
二、致力成果转化,以科技创新提升工业竞争力近年来,我们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将科技创新作为加快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工业竞争力不断增强。2010年,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9.69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 到8.5亿元。一方面,外引活水,巧借攻玉之石。积极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密切产学研联系,不断提高企业研发能力。目前,全县77家规模企业中有28家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等10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长期合作关系,合作项目80多个。移栽灵公司与中国农大建立研发中心,开发出移栽灵、立丰灵、安栽灵等高新技术产品;与袁隆平院士的中国杂交水稻工程中心合作,将立丰灵应用于超级杂交稻和优质水稻上,已在全国推广使用。凯乐公司与北京邮电大学共同成立北邮-凯乐光通信研究院,成功开发出光缆、硅芯管、复合环保型材、土工格栅等五大类高新技术产品,公司成为中国四大电信主流运营商、亚洲通信硅芯管和土工合成材料生产基地;新生源公司与南京大学建立了研发合作关系,开发出氨基酸系列产品,成为亚洲最大的水解法氨基酸提取基地。另一方面,内挖潜力,狠抓自主创新。围绕我县汽车零部件、塑料新材、化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出台优惠政策,积极支持重点企业进行技改,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目前,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家。以创建“湖北省知识产权试点县”为契机,对重点企业、优势产品,集中骨干力量,开展技术攻关。近三年,全县申请专利287件,企业自主研发新技术135项,开发新产品113个。自主创新为企业拓展了发展空间,带来 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索瑞电气公司近两年获专利权30项,企业销售收入由8000万元跃升至2.8亿元,税收由580万元增长到2140万元。
三、突出农技推广,以科技进步推进农业产业化 我县是传统农业大县,但农业大而不强,特而不优。为此,我们坚持走科技兴农之路,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培训、示范、推广和服务作用,有效提升了农业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6736元,同比增长22.2%,增幅位居全省县市前列。一是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始终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使广大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提高致富本领。近三年共举办农村科技培训班 750期,每年培训各类农民达25万人次,印发农业技术资料200万份。同时,开通“农技110”电话,及时为群众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邀请全国21名知名葡萄专家,连续两年在我县举办葡萄产业发展科技论坛。二是加强农技推广,调整产业结构。依托粮棉油、水产养殖、生猪、葡萄、食用菌等十大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创建农业特色科技示范基地,加快科技“渗透”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目前,全县建立了35个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依托埠河镇金秋科技园,推广新技术20多项,促进葡萄产业的提升和规模化经营,我县成为江南最大的葡萄生产地,并被列入国家葡萄产业体系综合试验站示范 点;依托80万亩优质稻示范区的示范带动,我县粮食产量稳居全国前50位,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大力实施并推广生猪养殖“150”模式,实现了生猪养殖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加快水产特色养殖基地建设,全县特色养殖水面超过10万亩,被评为全省水产大县。三是加强“研”“产”结合,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积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研究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拓展企业发展空间,不断做大做强。双港公司在省农科院的指导下,研究出鸡粪转换有机生物肥技术,并建成有机生物肥场,不仅解决了养鸡场粪便污染问题,同时创造了经济效益,企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四、健全工作机制,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把科技工作与经济发展一同安排、一同部署,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努力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健全领导体系。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县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县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专班。乡镇和部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每个乡镇配备一名科技专干。建立了定期会商制度,每季度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办公会,研究部署科技工作,每年召开一次全县科技工作大会。先后出台《关于创新科技投入机制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通知》等文件,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二是建立投入保障机制。我们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县财政每年用于科技的投入不断增加。积极加强对上科技计划项目的衔接和申报,近三年来申报立项15项,争取上级科技项目经费400多万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对新投产科技型企业采取减税让利、土地优惠等政策,近三年引导全县企业投入研发资金2.7亿元。通过召开银企对接会等形式,以企业开展科技研发为准入条件,帮助县内企业获取银行贷款,助推企业提高科技竞争力。三是健全人才发展机制。强化人才是科技进步第一资源的理念,努力在培养和引进人才上下功夫。近三年全县共引进各类人才近800人,培养乡土人才近5000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良好的人才发展机制,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第四篇:以教科研为抓手 促学校内涵发展概要
把教育科研做实
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校长 张先明 《建平(集团简报》 07.9发表
建平实验学校是一所创办仅八年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现在已拥有 5000多学 生, 260多名一线教师。学校超常规、超大规模的发展,给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带 来了诸多挑战, 但也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探索, 其中就包括了学校的教科 研工作。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上海市二期课改理念、推 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 高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平台。在实践中, 我校不断探索, 走出了有一定校本特色 的教育科研之路。
一、完善教科研基本制度
完善的教科研管理制度是学校教科研工作规范、健康发展的前提。我校在 学校教育科研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学校的教科研管理制度, 为教师参与教育科 研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建立和完善了学校的科研管理机构。学校将教科研管理归口到教师 发展中心, 由该中心主任牵头、教科研专职教师负责具体工作, 突显教育科研在 教师发展中的作用。学校形成了以学科分管主任、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骨干 教师、教科研积极分子为主干构成的教育科研队伍。为了加强对教育科研课题的 指导, 保证课题研究的水平, 学校建立了教科研课题领导小组, 开展对科研课题 进行申报、论证开题、研究过程指导、中期检查、组织结题答辩等工作。
(二建立了课题申报制度,开展科研论文、教育教学案例评奖活动;建 立了教科研工作的激励机制, 将教科研工作纳入考核, 作为评估教师教学能 力重要依据;建立了学校科研经费专项保障制度, 确保教育科研的经费投入;建 立了科研交流制度,以科研报告会、读书活动等形式进行理论学习和科研培训, 帮助教师提高理论水
平;定期聘请市区两级教科研专家, 指导参与学校教科研课 题研究,提高学校教科研的层次与质量。
(三建立以问题为核心的校本科研网络。
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关键是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我校 为提高广大教师爱科研、做科研的积极性, 建立了以问题为核心的校本教育科研
网络:由教科研部门牵头制定教师教学问题调查表, 下发到各教研组, 再下发到 每一位教师的手中。教师完成调查表后, 在教研组作集中讨论分析, 确定本教研 组的重点问题和共性问题, 在教师们达成共识后, 汇总起来确定各年级各教研组 需解决的突出问题。重点问题和共性问题立项成为校级课题, 有典型意义的校级 课题可参加区级课题或市级课题的评选。由下而上、由问题出发所构建起来的校 本科研网络更能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二、落实“三个抓手”
学校科研要成为“金达莱” ,而不是“塑料花”。这就需要把教科研融入到 学校的日常工作中来,把学校教科研落实到具体的工作抓手上。
1.抓重点课题
学校将新区教育内涵发展项目之一的 《新基础教育推广性实验》 课题作为学 校的重点课题。该课题以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作为基础,引 领校本教师培训, 探索较有成效的校本师资培训的实施方法和途径, 促进教师专 业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课题的实践研究过程中, 我们根据学科的不同特点, 细化了课题的研究角度, 生成了包括 《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数学的实践与研究》、《初中英语教学情感策略运用研究》、《如何合理构建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的桥 梁》在内的九个校级子课题。在课题研究中,让较多的教师参与,各级课题参与 率达到 65%;重视实践的研究、过程的研究;加强过程的指导和检查。
该项目在新区有关部门组织的课题评估检查中,获得了“扎实、有效”的评价。《新基础教育推广性研究报告》 获得新区第四届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二等奖。我校 教师在实践中的论文、案例等汇集成《浦东教育》丛书《聚焦课堂——建平实验 学校教师文集》。近两年我校教师在区级以上发表的论文、报告、案例等 180多 篇,有的还获得区级以上大奖。
抓重点课题, 并以点带面, 推动了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全面展开, 取得了良好 效果。
2.抓教研与科研结合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教育科研的平台和实验室。提高教师的教 育科研能力, 关键是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 引导教师从课堂教学实践 中发现问题,叙述问题,讨论问题,确定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有的问题可以进
行梳理提炼,归纳出一个专题,然后围绕专题收集资料、阅读有关理论著作、借 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再组成专题化的共同体进行互助式研讨, 通过专家引领, 同 伴互助、自我反思,更好地解决问题。为此,我们要求教研组组织具体实施。首先, 学校要求教研组结合学科特点和本组教师实际情况, 建立组核心课题, 每个教研组在组核心课题下,确定各备课组的分课题,为“教研活动科研化”奠 定基础。
其次, 教研组引导教师对日常教学进行反思和研讨, 实现教研常态化。每位 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总结优势,寻找不足,制订个人“课堂教学改进 计划” ,结合教研组课题,开展行动研究,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困难与困惑开展 自我反思, 解决自身和教学中的问题, 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 提高课堂教学 质量,这就是所提倡的反思性教学。同时,在这种合理地、有效地教学过程中, 教师也成为具有研究意识的反思型教师。
最后,发挥教研组的集体力量,引导教师的互动与合作,进行深层次地思 考和探索。学校每学期根据不同主题, 开展不同形式地课堂教学经验交流会, 教 研组的教研活动更加规范化与科研化。
3.抓专题研讨
我校以专题研讨的方式组织教师在教研组层面、备课组层面进行了由学科内 到跨学科再到全校性的研讨与交流,培养教师的合作探究意识和团体教研的氛 围。
学科教学论坛是我校为教师搭建的专题研讨的重要平台。论坛以教研组为 单位,教师们就如何“课堂资源生成、师生多向互动” ,如何“创设富有灵性的 语文课堂” ,如何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理念整合”等教改热点问题作主 题交流讨论。为了使论坛更有研究的价值, 学校还请来了各方面的专家和教师们 一同“会诊” ,展开“零距离”的“深度会谈”。教师之间、教师与专家之间互动 热烈、探讨深入。“学科教学论坛”活动,提升了全体教师的理论水平,更好地 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有效地转化为教学行为。
“建平实验大讲坛” 是学校为教师搭建的又一个专题研讨的平台。如, 学校 开展了“加强教学工作的计划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教学工作的有效性,以 促进教学的深入挖掘、探索”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整体设计”专题教研活动。活
动以 “地理学科教师如何进行教学的整体设计” 为范例, 带动全体教师在日常教 学工作中逐步落实,推进如何进行教学的整体设计,做到日常教学工作有计划、课课都能精选、精备、精讲、精练,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这些专题的问题研讨,一方面培养了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将 教科研工作融入到教师的日常教研活动中来, 另一方面培养了教师群体的团队合 作、互助分享的教研氛围。
三、追求“教、研、训”共振效应
“教、研、训一体化”是指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将课堂教学活动、教 师自主学习、共同体研讨、主题式培训等方面看成一个整体,协调发展,以提高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教研模式。数年来, 我校搭建了校本教师“教、研、训”的平台,包括暑期教师培训平台、研究课平台、文件夹管理和质量分析会平台、“建平实验杯”课堂教学大赛平台、学科教 学论坛平台、教学开
放日平台、优秀案例展示平台、学科校本研修平台、班主任 沙龙研讨平台等等,初步形成了校本培训、校本研修体系。
学科校本研修的探索,是我校“教研训一体化”实践中的典型。
以我校中学语文组的“同课异构”校本研修活动为例。同课异构,借助同一 材料针对不同学生(年龄不同、学识不同、层次不同的教学研究来理性客观的 确定教学目标,使教师能更清晰的知道自己要教谁,教什么,怎么教。首先,教 研组长、备课组长组织本组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在此基础上, 精心挑选了外校三 个老师的同一节课做课堂教学录像分析。再由我校教师上课展示, 参加活动的教 师们和教研专家一起进行深度评课。语文教研组的同课异构的研究充分结合了理 论和实践,大大缩短了教师自行探索的时间,也更好的体现了团队精神。
我校的物理学科则采取另一种形式探索学科校本研修之路。物理组的教师们 通过“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扎实开展的主题为“课题指引下的课 堂教学改进”的校本研修活动,从找准需要改进的问题,到集体讨论、改进教学 设计, 到实践课堂教学改进的教学设计, 反思教学实践, 改进教学实践。特点是:清晰,有方向;实在,一步一个脚印;团结,人人都是参与者;快乐,为每点成 功而高兴;有效,人人有收获。物理学科的实践探索,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校本 研修展示,反响强烈。
这种研修的成功实践, 正被其他学科所仿效, 如中、小学英语组也举行了类 似的同课异构或同文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校本研修在我校渐成风气, 丰富了教师 已有的教育理论, 使教师把学习的理论与自身的教学实践相结合, 培训成果可直 接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全方位多角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在上海市二期课改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为深入贯彻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 革与教学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强校长对课程领导力的精神和要求,我校在 2007— 2011年发展计划中进一步明确了“以教科研为抓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领 域目标,力图以教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实现“唤醒教师 自主发展意识, 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 的美好愿景。
第五篇:以学校特色文化助推学校发展
以学校特色文化助推学校发展
沈阳市雨田实验中学
张楠
[作者]:
张楠,现任沈阳市雨田实验中学校长,1963年生人,毕业于辽宁省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中国教育学会管理分会理事会员,中国西部教育顾问。2005年参加“首届全国中小学明星校长高峰论坛”被评为明星校长。2006年参加“全国首届文化建设高层论坛”被评为学校文化管理示范校长。
研究方向:《中小学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研究》
[内容摘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前景,今天的学校没有响亮的品牌,就失去竞争,没有生命。平庸的学校必然在教育竞争中萎缩。
优秀的学校文化是一面旗帜,可以引领师生朝气蓬勃地前进,它用现代教育理论武装人,用高尚优秀精神引导人,用科学规范的制度约束人,用优美高雅的环境陶冶人,是当今时代管理学校,走内涵发展,创办优质教育的新方式,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在创办优质教育中,民办学校尤其要强调“教育服务”,只有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民办学校才能在教育市场上抢占先机,取得明显优势。[关键词]:
文化发展战略,科学高效管理,优秀的教师团队。
[正文] 科学发展优质教育,打造富有魅力的学校品牌,独具特色的教育管理,令人折服的教学质量,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应该是学校发展的战略决策。
发展优质教育,就学校自身必须有三个主要基石:一是树立明确的办学方向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形成有效的文化发展战略,提升竞争力。二是建构科学高效管理体制和机制;三是打造优秀的教师团体。
沈阳市雨田实验中学,在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走内涵发展,以探索“自我教育”雨田教育实践模式为学校教育发展的重点,在创办优质民办基础教育中,用先进的特色文化作引领,从而提升学校的品牌。
一、确立办学方向和理念
(一)、科学诊断,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雨田实验中学是沈阳市一所完全民办中学,1995年创建,现有教学班70个,在校学生3428人。教职工273人。经过十一年的发展历程,其发展优势是:(1)不断优化的外部环境。(2)团结奋进的领导管理集体。(3)年富力强的教师队伍。(4)充裕的生源。
2、劣势分析
制约学校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其具体表现在:(1)、距高标准高水平的双高普九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2)、队伍中存在盲目乐观情绪,缺乏优患意识,追求短期行为。(3)、升学人口递减和优质学校的增多,使扩招生源面临危机。针对以上分析,学校采取策略,用文化作为战略武器,打破常规,从全局性、长远性和可持续发展出发,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
(二)学校发展的科学规划(SDP)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前景,今天的学校没有响亮的品牌就失去竞争,没有生命,平庸的学校必然在教育竞争中萎缩,作为民办学校如果失去了创品牌的战略意识,便 会失去办学效益。
优秀的学校文化是一面旗帜,可以引领师生朝气蓬勃地前进,它用现代教育理论武装人,用高尚优秀精神引导人,用科学规范的制度约束人,用优美高雅的环境陶冶人,是当今时代管理学校走内涵发展创办优质教育的新方式,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雨田学 校全力打造“自我教育”为特色的学校文化,引领学校办学效能的提升和学校品牌的创立。
1、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自我教育能力,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具体阐释如下:
(1)就人的本质而言,人有善的本质和丑的本质两方面,善的本质包括: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丑的本质包括失意、孤僻、愤狠和自卑,丑的本质造成了一个渺小的自我,善的本质创造了一个伟大的自我,我们就是一个渺小自我和伟大自我的混合物。渺小的自我消极心常存在,它们就像红灯,叫你把善良的本质收藏起来。而伟大的自我是绿灯叫你勇往直前。
(2)就人的素质而言,人的素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外在的和内在的素质,一个人的体能、体态、体形是外在的素质,一个人的智能、人格、审美是内在的素质,两者是相辅相承的。雨田的教育就是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个外在具有良好体形、体态、体能,内在具有一种扎实的智能,完整的人格,高度的审美观念的全面发展的人。
(3)学生在校时的全面发展应更好地促进未来的发展,在注重现实的发展中不能以牺牲未来的发展为代价。雨田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终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雨田实验中学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真谛,而“自我教育” 是学会将自我教育内化为伴随学生终身发展的核心能力。
2、办学目标:“办具有自我教育特色的名校”
具体阐述如下:
(1)细化的办学目标:凝聚最优秀的教师,把雨田学校办成“教师发展的学校”;培养最优秀的学生,把雨田学校办成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学校;办成最出色的学校,把雨田学校办成最具自我教育特色的学校。
(2)实现办学目标的路径:落实到“一个坚持,二个学会,三个代表,四个培养,五个追求。”
坚持生本发展之路,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学会求知,学会做人。
代表先进的教育理念,代表全体学生的根本利益,代表正确的办学方向。
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管理自己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
追求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亦小成,大亦大成,无弃人也; 追求学习自觉,生活自理,做人自尊,行为自律。追求学业扎实,生活朴实,工作踏实,身体结实。追求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
追求“生命创造力得到充分释放”,共同创造生命的精彩。
二、建构科学高效管理
(一)建立以自我教育为核心的管理体系
遵循教育规律结合学校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育人,办有特色”的指导思想,突出新时期学校的服务功能。在教职工中树立强烈的自我教育意识,树立“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是最好的教育”观念。贯彻自我教育为办学特色的指导思想。
(二)、建立以自我教育为核心的运行机制
立足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合理高速人力、物力和文化资源,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致力于课程改革、课程管理,研究和建立在新形势下教师教法与学生学法的结合,坚持德育为首,从大德育观出发,塑造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注重德育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并将家庭、社会的有效资源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三)、构建学校教育活动新模式
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原有课堂教学的弊端为基础,提出从生命活动需要和动态生成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按照学生主动参预,潜力开发。多方面发展需求满足和自主学习要求为目标,要求教师带着问题进课堂,学生带着凝难来求学,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掌握自主、主动学习的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注重挖 掘每一名学生的潜能。
三、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
在创办优质教育中,民办学校尤其要强调教育服务,只有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民办学校才能在教育市场上抢占先机,取得明显优势,而教育的第一服务就是教师。
(一)、教师的发展是学校管理者服务的重点
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靠学校有目的系统教育活动完成,需要教师执行和操作,没有教师的发展不可能保障学生的发展。
学生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和质量的高低,因此,促进学生发展是整个学校工作的重点,而教师的发展是学校管理者服务的重点。落实到具体管理实践中,雨田学校为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教师成为自己职业的创造者、设计者、实施者和自我教育者,使教师自身的发展在其长度上有终身学习的持久动力;在其广度上有较宽的视野,与时代同步;在其深度上有科学与人文的底蕴,真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教师职业生命得到不断补充,精神生活得到不断丰富,心理需求得到不断满足。个体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二)、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保证
学校的功能和价值被定位在能为学生开发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教育资源。而教师则是优质资源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有了教师的 发展,才会有学生的发展,雨田实施校本培训,通过学习——实践——反思,使学校教学研究氛围浓重,重视青年教师建设和名师建设,启动“青蓝工程”和“功勋教师工程”,评选年功勋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优秀教师是先进的教育生产力,名师是名校的品牌是名校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名师,留住名师,用好名师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战略性任务。
(三)、教师的发展促进了学校教学全面改革
教师根据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发生了变化,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更多的关注了学生,在进行教学设计中更多的通过活动方式展现课堂,教师在课堂上把学生的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通过把握学生个性特点,研制了分层次教学指导模式,作业也分成三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程度选作,在教学中由原来的“关注知识,给出知识”、“提问题,给予思路”、“告诉结果,给予结论”的教学方式已转变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质凝,教师通过精讲点拨,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新课程理念的确定,使学校各项教学改革顺畅,教学质量也得到不断提高。
总之,科学管理学校是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保证,建构“自我教育”实践模式,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形成有效的文化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教育竞争力,科学发展优质教育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对学校的要求。[参考文献]
周韫玉著《论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