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运会推动钦州主城区的建设发展

时间:2019-05-13 23:21: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区运会推动钦州主城区的建设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区运会推动钦州主城区的建设发展》。

第一篇:区运会推动钦州主城区的建设发展

区运会推动钦州主城区的建设发展

广西第十二届运动会是我市承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一次体育盛会,也是历届以来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金牌总数最多的一届体育盛会。体育盛会对一座城市的改变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经济的拉动作用。

区运会筹办期间,政府各部门都在大力推进城市的基础设施和体育场馆的建设工作,大力整治市容市貌,努力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这一系列的工作将使区运会举办后期钦州的经济发展走向持续性。如此一来,区运会将极大的提升钦州的知名度,使钦州市的经济规模和基础软、硬件设施跃上新的台阶,给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之前沿城市和桥头堡的钦州对外经济交往和后续旅游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今年以来,钦州市住建委以实施“迎区运百项城建工程大会战”活动为抓手,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助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11年,钦州市中心城区城市建设项目计划安排共212小项,总投资约277.44亿元,2011年度计划完成投资约49.99亿元。上半年新建项目已开工75项,接近新建项目总数的50%,开工数量较去年同比增加60%。上半年中心城区城建项目完成投资达15亿元,中心城区城建项目、重点项目的大力推进,带动了全市建设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

其中,在市政续建项目方面力度不减。

环城路、子材东大街、蓬莱大道、扬帆大道等重点市政道路建设不断加快。全长2050米的城市主干道环城路已基本建成通车,困扰中心城区多年的因货车进城造成拥堵的问题将得到破解。作为连接钦州市河东新区与河西旧城区的节点工程——投资总额为23000万元的子材大桥已完成投资22085万元,大桥已经在区运会前顺利建成通车。全长1927米的子材东大街滨河东路至蓬莱大道段道路已完成,全长4000米蓬莱大道永福东大街至金海湾东大街基本全线贯通。河东新区框架发展基本搭建,网状交通初步形成,正成为当前开发的热土。

作为钦州市标志性工程、承办12届区运会、投资规模为77700万元的市体育中心各场馆已完成并交付使用,钦州市没有大型体育场馆的历史即将改写,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即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钦江两岸(示范段)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实施,东岸河堤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已基本完工,将成为展示钦州市亮丽形象的又一个窗口。

污水垃圾项目进展顺利,全市污水垃圾项目共9个,基本建成投入运营的有6个,在建项目3个,全市污水垃圾项目投资累计完成约7.21亿元,污水垃圾项目运营实现了市县两级覆盖。河东污水处理厂和大榄坪、胜科污水处理厂等3个在建项目也在加快推进。目前,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13万吨/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650吨/日,在建的3个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后,全市污水处理能力将达19.5万吨/日,钦州市节能减排工作将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将进一步提升。

由于钦州的主场馆将承办第十二届区运会绝大多数的项目,而大部分项目又会安排在中心场馆,这样一来,主要场馆周边将形成一个新的商圈。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体育场就像是商圈形成的“金种子”。大型体育场周边往往聚集了高级写字间、五星级酒店和高档住宅,成为城市的商务中心之一。

随着钦州地区居民的不断增加,尤其是第十二届区运会主会场建成之后,对于商业的需求正与日俱增。钦州体育中心及周边体育场馆在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商业氛围必将更加浓厚。体育场馆的建设为河东新区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机遇和挑战。河东新区由曾经的洼地摇身转变成高楼耸立的一带新区,悉尼阳光、皇庭·御龙湾、钦江丽景、古越扬帆等楼盘座座拔地而起就是最好的佐证。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城市基础设施给河东新区增加了浓重的文化氛围和商住魅力,带来了该片区房地产发展的新契机。借着举办第十二届全区运动会的东风,河东地区将成为钦州除了老城区之外的又一大商圈。那时,钦州的现代化气质将豁然呈现在人们面前,一个崭新的城区将在这里崛起!

综观以往的大型综合体育盛会,如奥运会、世界杯、亚运会、大运会无疑都给举办国、举办地的旅游业带来了巨大影响,钦州或许也不例外。而区运会作为全广西规模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它的召开无疑将为钦州的旅游、地产、交通、服务等行业带来显著的发展机遇。在酒店方面,钦州市各大酒店也迎来发展新机遇。因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将为以区运会为目的进入钦州的外来人口带来更多的消遣游玩的空间,而人流量的增多必能引发各项经济、消费活动。这些将为钦州增加更多的额外消费需求,这些消费需求将集中在交通运输业、社会服务业、餐饮业、等领域。

近年来,钦州抢抓北部湾开放开发这一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敢闯敢试,勇立潮头,硬是“杀出一条血路来”,以“钦州速度”创造了“北部湾奇迹”,开发区升级,保税港区来了,整车进口口岸来了,中马产业园来了,短短几年时间,钦州从“神经末梢”到“魅力之城”,从广西后排到强势越位。区运会来了,恰逢其时,区运因钦州而精彩,钦州因区运插上腾飞的翅膀;区运会来了,也是对钦州近年来发展成绩一次全方位、综合性的洗礼,通过这次“大考”,年轻的钦州将更加成熟,将以更加稳健的脚步向大都市迈进。区运会,带给钦州这座城市的,不仅仅是一次体育盛宴,更是一笔永恒的财富!

第二篇:钦州烟草企业文化发展

以人为本 促钦州烟草企业文化发展 烟草在线专稿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在行业内正如火如荼进行,为更好了解企业文化,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笔者从2008年8月开始,历时1个多月,采取发放抽样调查问卷及个别走访了解为主、座谈会为辅的形式,对钦州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本次主要在营销中心机关及客户经理队伍中开展问卷调研活动,调查问卷题目设计分为倾向性问题、选择性问题、开放性问题三大部分,其中每个部分都按照调研目的设计一定数量的题目,共发放调查问卷62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48份(中心员工的调查问卷14份,县级营销部员工的调查问卷34份)。

一、钦烟文化建设的现状及特点

钦州市烟草公司于1985年1月成立,成立时只有18名职工,学历水平基本在高中左右,部分人员甚至是初中、初小学历,企业年创税利仅为17万元。经过23年的不断发展,现辖区有三个县局(城区局、灵山局、浦北局),辖区人口数为348.5万人,在编员工411名。近年来,钦州烟草的员工队伍正逐步向年轻化和高学历化发展。从年龄结构上看,53.9%的员工年龄段在20-30岁,42.7%的员工年龄段在42.7%,45岁以上年龄的仅占很少的比率。从学历结构上看,目前0.6%的员工为研究生学历,12.7%本科学历,25.1%大专学历,61.7%中专(及同等水平)学历。员工队伍显示出朝气蓬勃的生命力。从中层干部队伍来看,目前在岗的中层干部32名,平均年龄为35岁,其中59.4%为本科以上学历,34.4%为大专学历,中专学历仅为6.2%。从调研情况看,钦州烟草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员工的企业文化认识水平在加深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75%的员工对企业的发展目标非常清晰,66.7%的员工对公司的认同度较高,员工已经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是钦州烟草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培养企业文化精神的需要,也是塑造企业形象的需要,更是提高企业整体综合素质的需要,钦州烟草要走一条高效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经营管理工作之中。钦州烟草通过聘请专家,集全体员工之智慧,对钦烟的经营理念、发展战略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形成钦烟的“十一五”发展规划。近年来,钦烟“每天进步一点点”等文化建设理念对企业的发展影响也逐渐体现出来:钦州烟草2006年实现卷烟销售总量61130箱,完成年任务的100.2%,同比增长5.39%(高于全区平均4.85%的增长率),实现利税6435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28.7%,同比增长99.7%,其中利润4696万元,同比增长96.6%,缴纳地方财税共3132万元,比2005年增缴1383万元,同比增长79%。打破了钦州烟草连续三年不完成销售总量任务的局面,实现了钦州烟草“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2007年实现卷烟销售总量65520箱,完成年任务100.03%,同比增长7.15%;低档烟销售28077箱,完成年任务104%,同比增长0.8%。实现税利1.03亿元,同比增长70%,其中利润8082万元,同

比增长87%,缴纳地方财税共4685万元,同比增长了47%,各项指标全面完成,利税更是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了钦州烟草发展史上新的飞跃。

(二)企业的文化建设投入在增加

调查表明,近几年钦州烟草在做好企业经营管理的同时,经常性举办职工运动会、歌咏比赛、汽排球比赛、业务技能比武等各种文体活动,还组织、支持员工参加行业内外举办的各种文体活动。同时,为丰富职工业余生活,钦州烟草近两年相继投入117万元,建员工健身房,购置健身器材,设员工阅览室、乒乓球室、娱乐室、老干部活动中心等,方便了员工日常学习和锻炼娱乐。另外,为增强员工的团队凝聚力和拼搏精神,每年还组织员工参加“拓展训练”、军训等专项培训,员工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有了很大的增强。钦州烟草还通过设办企业内刊《钦州烟草信息》(半月刊),解读和宣传上级单位和市局(公司)领导班子的工作思路和要求,传达企业当前工作重点及要求,反映企业的发展动态和重大活动,发表工作的探讨观点和研究成果,传播相关业务知识。此外,通过钦州烟草的内部办公网站,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行业的工作发展动态和要求,介绍行业的先进经验和工作成果,反映企业内部的重大活动,员工在第一时间能迅速的掌握企业的动态信息。钦州烟草还出台相应的新闻报道管理办法,鼓励企业通讯员积极向行业内外刊物、网站、报纸、电台等新闻宣传媒体投稿,宣传报道钦州烟草发展动态和重大活动,不断地宣传、提升钦州烟草的企业形象。

(三)员工的整体素质在提高

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调研表明,钦州烟草鼓励员工学历深造及加强业务技能学习,且在2000年就出台了“员工学历教育”的优惠政策,目前已经有1名员工通过学历再教育取得管理硕士学位,38名员工取得本科文凭,46名员工取得大专文凭。此外,钦州烟草比较重视员工的业务技能鉴定工作,通过狠抓业务技能鉴定工作促进员工的业务技能提升。经统计,近年来共考取专业技术资格的员工有51人(中级10人,初级41人),占员工比率12.4%。通过营销职业资格鉴定的员工共有184人(国家二级1人,国家三级10人、国家四级55人,国家五级118人),占员工比率44.8%,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有了大幅的提升。此外,钦州烟草还建立企业内训师管理制度,并从员工中择优聘请企业内训师,2008年6月,钦州烟草23名员工受聘成为企业的首批内训师,为员工队伍的教育培训建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企业的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不断取得好的成绩和荣誉,如2003年以来,钦州烟草先后多次荣获“钦州市诚信纳税大户”等称号,营销中心黄莉洪同志在2006年国家局“两个至上在岗位”的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这是钦州烟草迄今最高的荣誉。2008年9月钦州烟草选送的四名选手参加区局举办的“感动你我他"故事会比赛中分别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等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钦州烟草的员工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进一步拓展了企业的发展空间。

(四)钦州烟草的社会形象在提升

调查显示,钦州烟草向来比较注重企业形象建设。对外,钦州烟草不仅注重企业效益,更注重社会效益,注重对社会的回报。如2008年5月,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钦州烟草以最快的速度组织员工捐款献血,共有215人参加了捐款,捐款共计37433元;64人参加无偿献血,共献血15000余ML,为在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2008年6月,钦州烟草举办了历时一个多月30多场的“烟草专卖手牵手”艺术团送法下乡巡回演出,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卷烟零售户的守法经营意识,促进烟草专卖法律法规进乡村、进农户、进人心。2008年8月,钦州烟草继07年开展资助贫困大学生、参与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后,08年继续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再向希望工程捐款5万元,继续资助10名贫困大学生,帮助寒门学子圆他们的大学梦想。2008年8月,钦州烟草广大员工捐款献爱心救助因女儿患地中海血病准备骨髓移植手术但生活困难急需救助的经营户,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共捐款16772.2元。等等诸如此类的外树形象的活动,使钦州烟草在社会上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对内,钦州烟草统一员工工作服和上岗证,2007年还专门聘请广西礼仪公司的国家高级培训师对员工进行职场、社交礼仪等礼仪知识培训,使员工在工作中讲礼仪,树新风,树钦州烟草良好形象。钦州烟草内外良好形象的树立,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企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钦烟文化发展的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

过去几年,钦州烟草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发展以及对社会、客户和员工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从整体上看,钦州烟草的企业文化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相比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通过此次调研,笔者发现仍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是钦烟文化建设战略性规划待进一步加强。从调研的情况看,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对文化建设的作用认识尚待进一步理解加深,企业还没有系统分析并长期规划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并形成一个很鲜明的主题和战略性指导思想,还没有建立一个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主题,因而,对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动行为意识方面还相对欠缺。二是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谈到企业文化,部分员工认为企业文化无非就是通过举办职工运动会、文艺演出等一些文体活动来达到塑造企业精神的目的。其次是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外在形象设计。认为所谓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外在表现形象,无非就是一些标语口号等。另外就是将企业文化等同于规章制度。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制定出企业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员工学习、了解并实施。而文体活动、标语口号和规章制度等都只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如果仅仅依靠这些比较表面的活动,没有进行企业文化的渗透,把企业精神渗透到员工的思维方式、工作、行为习惯中,用企业精神塑造员工,企业文化建设就不会得到持续协调发展,也就更不可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文化支持。三是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活动有待进一步紧密结合。从调研情况看,钦州烟草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与经营活动两者的结合度和密切性还有待加强,没有充分发挥文化建设的作用。

三、以人为本促进钦烟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企业文化是无形的,是存活于企业员工之中的一种信念,其主要的依托就是企业的员工,离开人这一基本要素,企业文化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可以说,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在此,笔者结合本次调研结果,就如何以人为本促进钦烟文化发展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是着眼企业文化发展战略,注重培育企业精神。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它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因此,钦州烟草不仅要制定自己的经营发展战略,还要在经营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制定文化建设发展战略,要把企业精神作为钦烟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对钦烟文化的发展形成一个总体的设计,使钦州烟草的文化发展有一个不间断、连续的发展过程,这样才能使文化得到不断的累积,避免钦州烟草因为领导者改变而不断变化自己的企业文化精神。另外钦州烟草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有适合这个阶段的文化去支撑和推动,所以一定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战略性发展规划,在工作中将文化建设的精神融入当中,才能通过文化建设产生经济效益。

二是加深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不是单靠领导者自己就能完成的,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员工,所以钦州烟草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有全体员工的广泛参与,只有员工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工作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员工都充分了解钦州烟草的企业文化,才能逐步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取得员工的支持。如可树员工先进典型,并举办巡回宣讲会,通过让员工讲述先进事迹,达到教育、激励全体员工共同提高的效果,增强企业文化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加深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三是用企业文化建设推动经营活动的开展。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不是独立开展的,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用文化来推动经营活动工作的开展,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钦州烟草的文化建设工作,也要与经营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企业要有一个清晰的发展思路,要明白要创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倡导一个什么样的主导精神、塑造一支什么样的员工队伍等等,而这些文化建设工作都要围绕着能达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进行,最终达到用文化推动经营活动的目的。如钦烟提倡 “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工作理念,各部门员工都要在工作中践行该理念,把文化理念同工作结合起来,以文化推动经营活动的开展。四是提高员工素质,注重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性。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员工的工作支持,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要靠员工去落实,员工素质的高低,参与工作的积极性都是影响文化建设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虽然钦州烟草的员工素质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离“十一五”人才规划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离企业快速发展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如部分员工文化基础水平还较低,因此,钦州烟草要继续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全员参与的工作来抓。

五是注重企业文化传播工作,扩大企业文化的影响力。钦州烟草作为钦州市当地的一个国有企业,它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它是钦州社会群体的组成部分,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广大员工和社会的密切关注。钦州烟草目前在岗员工411人,辖区有11284户卷烟零售户,假设每个人对信息的传播范围是10个人,那么有关钦州烟草的信息首次传递量是12万人,这还不包括接收信息的人员通过个人的社交圈子重复传递的信息量。因此,钦州烟草不仅要内树形象,更要外树形象,要充分利用自身在信息传递途径方面的优势,注重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传播工作,从而扩大企业的社会正面影响。

总言之,尽管受调查问卷限制,但从中我们也对钦烟企业文化有了相当了解,从而更好地开展钦烟企业文化建设。

第三篇:推进主城区建设的建议案

关于加快XXXX开发 推进主城区建设的建议案

根据2018年工作安排,在主席会议领导下,今年5—6月份,围绕“加快XXXX开发,推进主城区建设”这一专题常委会议题,区政协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活动。在充分收集相关资料、主席会议专题座谈的基础上,组织部分常委、委员组成调研组紧扣我区主城区建设成果及薄弱环节等情况展开专题视察、座谈讨论。经过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区政协X届X次常委会专题讨论,形成如下建议案:

一、我区主城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XXX年区划调整后,我区“有区无城”现状更加突出,因此建设主城区是我区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自XXX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三化”互动、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勇于开拓进取、抢抓机遇,奋力攻坚克难、迎难而上,做出了一大批卓有成效的举措。以“四区”建设为依托,棚户区改造工程为契机,逐步形成以XXX建设为核心,XX街道、XXX街道、XX镇为重点区域的主城区建设的战略布局,主城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XXXX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XXX年底,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站XXXX发展战略。XXXX开发建设是全市百年大计的重点工程,同时也是我区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历史机遇。几年来,经过市、区相关领导及全区上下的不懈努力,制约XX地区发展的极具历史性和现实性挑战的瓶颈问题现均已破解,2条220千伏、1条66千伏高压线迁改工程全面竣工,XX铁路专用线成功拆除,涉铁问题全部解决;高标准完成XX、XXX、XX市民休闲公园、滨河公园项目规划设计,现正在进行项目建设前期手续办理;总投资XX亿元的XXX地区道路及给排水等市政综合管线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XXX万元的XXX千伏供电工程项目一期工程均已开工建设;XXXXXX分院今年7月可正式运营。作为全市五大服务业集聚区之一,XXX已经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近年来,我区逐年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目前,主城区域内完成道路建设14493米,完成了XXX、XX等16条道路建设,城区式路网初显雏形;XX、XX、XX、XXX建设拉开了主城区发展框架;2015年配合市公路处进行了XX、XXX改造,整体形象进一步提升。加强城市水、电、气等设施建设,建设排水管网2.27千米、供水管网1.97千米,安装路灯645盏,架设10千伏电力主线路共计5940米,“气代煤”工程有序推进,积极开展饮用水改造工程建设。加大城市环卫设施建设力度,全面实行垃圾全域化处理,做到日产日清。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主城区形象建设,XX镇正积极申请“撤镇设街”,目前已得到各级领导支持,进入到正式报批阶段。

棚户区改造工程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是事关民生福祉、事 关经济发展的重大民生工程。近年来,我区将棚户区改造作为推动农村居民就地市民化、加快推进主城区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抢抓政策机遇,认真谋划、精心组织,现阶段性成果显著。XX镇、XX街道、XXX街道范围内征收工作任务XX个项目,棚改受益约XX户XXX人,涉及改造面积6150亩,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功能和人居环境,受到群众广泛欢迎。其中,XXX、XX、XXX10栋棚改回迁楼主体已经封顶,XXX一期已经建成,二期完成主体工程;众兴置业房地产开发、XX地块项目、XXX建设项目、XX化工住宅楼项目地块已按时完成,振兴社区东西委棚改工作已基本完成,XX6栋楼项目、XXX二期工程将适时启动征收工作。

二三产业发展势头不断提高。产业支撑是主城区建设的必要因素。我区工业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XX镇、XX街道XX街道共有规模以下工业企业13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家,从业人员约7000多人;经济开发区建设呈现新局面,装备制造和汽车零部件两大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已经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现代服务业对主城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持续提高,汽车销售服务企业达到37家,现代物流企业达到9家;在原有专业市场集聚区基础上,规划建设了现代综合物流园区,总投资XXX万元的市场路已经建成通车,2条10千伏高压线迁改工程已经竣工,铁路专用线接引项目设计方案已通过XX铁路局审批;XXX、XXX、XXX3个专业市场异地还建项目启动实施,XX进行还建方案和规划方案对接;自2017年截至今年5月房地产业累计完成投资 约XX亿元,商品房销售总额约达到XX亿元。

二、推进主城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看,我区主城区建设正快速推进,成效显著,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一些影响与制约城区发展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是资金压力大。地区经济总量较小,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主城区建设的项目建设、房屋征收、基础设施投入等受资金、市场的影响。项目建设方面,大多数地块都面临着一定的资金平衡缺口,项目融资难,建设资金压力大,保持XX良性运行的资金链存在一定的压力。

二是土地占补平衡指标政策问题。由于受占补平衡指标条件的制约,XX异地安置还建项目用地还没有获批,极大地影响着XX开发建设进程;受部分地块及区域征收进度影响,部分项目无法进场施工。

三是人员匮乏。随着主城区建设步伐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房屋征收、社会稳定等工作日趋繁重,目前均有工作人员一人兼任多个岗位情况,使得难以胜任目前繁重的工作任务。随着主城区开发建设的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准有待提高。

四是环境卫生整治难度大。村民思想意识淡薄,村屯卫生管理难度大。对于村里自然形成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的集散地、相邻街道垃圾管理方面,存在界限不清、责任不清问题;各村、社区全部纳入区环卫体系,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但在运行资 金方面,XX、XX等贫困村无以为继,欠款数量增大,随时有停运可能;作为高速路出入口,XX、XX、XX附近急需垃圾中转站和水冲厕所。

三、推进主城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推进主城区建设是区委、区政府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大举措和战略部署。对进一步拉大城市骨架,完善城市功能,推动我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意义重大。为进一步加快XX开发、推进主城区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1、理顺运行体制机制。推进主城区规划、建设与管理,关键在于创新体制,理顺关系,有效突破相关要素瓶颈制约。一要完善管理体制。推进主城区建设是事关全区大局的系统性、复杂性工程。尽快成立推进主城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负责主城区的规划建设、组织协调、对外招商和综合服务等工作,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主城区建设机制,形成有统有分、条块结合、指挥有力、运转有效的主城区建设格局。二要构建考核机制。建立推进主城区建设工作责任和任务分解制度,明确细化各部门的权责分工,并形成主城区建设考核机制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要明确界定职能,避免职责重叠交叉,把精力集中到抓建设、抓发展上来。三要创新经营机制。推进投融资体制创新,强化资源经营的市场化运作。强化专业开发经营班子,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土地推介,吸引更多有实力、有品牌的开发商来主城区投资,实现土地市场充分竞争,提高土地经营收益。

2、科学规划稳步推进。按照未来主城区发展的总体走向和现实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注重与我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有效衔接。超前规划好主城区功能分区、产业布局、基础配套,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水平经营,树立崭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区形象。遵循加强维护、合理利用、调整布局、逐步改善的原则,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明晰XX镇、XX街道、XX街道城市建设定位和发展目标,区域内其他基础较差的偏远村屯,重点完善城镇功能和村庄环境整治,形成“发展商业、繁荣产业、带动旅游、建设新农村”的城区空间规划和人口梯度转移格局。

3、加快政务中心迁移。现阶段,将政务中心迁移到XX区域内是推进主城区建设的迫切需要。在加快XX和XX广场建设,切实实现便捷进站新功能与模式,为XX发展聚拢人气的同时,采取土地置换、厂房改建等方式,应早日完成对区政务中心的规划选址迁移工作,使之成为推动主城区发展的牵引。根据经济发展形势和我区实际情况,适度商业的开发,要完善政务中心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城区面貌,带动XX开发成为宜产宜居、商业氛围浓厚的商业核心区。

4、促进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发展是主城区建设的活力之源和后劲所在。辖区内各镇街现状、规模都有很大差别,因此推进主城区建设不能不顾主客观条件,以一个模式整体推进。除了经济 开发区、现代综合物流园区、XXX、汽车4S集聚已有的产业模式,还要将高端服务业和现代旅游业融合发展作为推动主城区建设的引擎。一是依托高速路出入口、北环西环路网建设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以特色小镇建设为契机,在XX街道建设开发“XX酒文化之旅”、“月季花卉浪漫之旅”、“XX公园历史文化之旅”等一系列文化体验的现代旅游综合业态。二是充分发挥XX自然环境优势,搞好城区内河流的升级改造,以上王家XX月季生产基地为龙头,利用XX湿地,规划附属建设XX坝外沿河花海观光带、沙滩旅游、摆渡、林下休闲等沿河休闲娱乐的生态观光旅游综合业态。

5、因地制宜慎建少拆。主城区建设是循序渐进的长期建设过程,必须加强政府统筹调控,防止把主城区建设简单为房地产开发,违背自然规律和文化传承的造城做法,从而增加了新的地方债务。坚持拆改建相结合,集约利用城区土地,保留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古树名木,传承城区历史文化记忆。激活主城区域内闲置国有资产,XX街道辖区内现有闲置老国有企业12家,闲置厂房面积10.8万平方米,闲置空地75万平方米,重点鼓励这些企业进行“退二进三”。对于企业中可以修复的近现代建筑进行改造,减少资源的浪费。尽快委托有关设计单位编制改造性详细规划,把地域文化融汇到主城区各类建筑单体中去,适度改造可利用的废旧厂房、建筑,改造成彰显地域特色风貌的博物馆、体育馆、酒吧、主题宾馆等XX休闲商业街区,赋予强烈的城市识别感。

6、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承载城区功能运行的保障,又是城区形象的载体。在推进主城区建设的时序把握上,要根据我区现有的财力和发展后劲,先做好基础性工作。一要抓好配套工程建设,尽快完善主城区城市路网,实施路网和市政管网配套工程,为各项工程提供便捷的通道,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二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高起点规划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服务设施。积极筹措资金,建立健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三要建设生态宜居环境,做好水系、绿化、景观的空间处置与综合利用,在美化亮化绿化的同时,努力提高人性化服务水平,完善便民设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购物、休闲、娱乐、生活的需要。四是规划必要考虑利用水系、绿化带等方式实现XXX与经济开发区软隔离,留足公共绿地空间,为人口集聚创造优美的城市空间、和谐的居住社区、适宜的创业环境。

7、建立健全政策体系。主城区建设要有足够的空间和平台,建议制定落实推进主城区建设各项优惠政策。一是土地保障。土地指标关系建设和招商,积极统筹用地指标,对基础设施项目和具有拉动效应的重点项目实行土地优先保障。二是资金保障。以经营城市为突破口,逐步建立政策引导、企业、银行、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形成多样化的投融资体制,健全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的经营机制,做大做强主城区投融资平台。三是人才保障。选派优秀人才,抽调精兵强将,增强工作力量。探索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流动和人才共享模式,用足用活各项人才政策,广揽各类人才参与主城区建设及管理,提供智 力支持。四是服务保障。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推介力度,整合各种招商资源,吸引财团、企业和开发商前来投资兴业,为企业的入驻提供便捷的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主城区的持续开发、繁荣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第四篇:建设文化旅游城市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建设文化旅游城市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张爱剑 吕小军

2010年第8期 ——文化建设

近年来,鄂州市围绕实施文化鄂州战略,深度挖掘、开发吴楚文化,发展创意文化和公共文化,加快建设具有鲜明吴楚文化特色的旅游新城,效果明显。

一、加强吴楚文化综合研究,增强文化鄂州的影响力。鄂州是我省公布的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既有公元前879年建成的鄂王城传承下来的鄂文化,也有公元221年在这里建立的武昌城传承下来的吴文化。鄂文化和吴文化传承鄂州文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鄂州人。在推动湖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鄂州以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试点城市为契机,以建设旅游城市为切入点,注重加强对吴楚文化的开发、保护和利用。一是挖掘吴楚文化资源。我市于2005年成立了吴楚文化研究会,邀请吴文化研究专家卞孝萱教授、楚文化研究专家冯天瑜教授来鄂州指导,整理史料,辨真去伪,全面梳理吴楚文化在鄂州的发展脉络。研究专集《鄂州楚文化及其现代价值研究》、《鄂州三国吴文化的研究与开发》已编辑发行,展示了鄂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二是宣传鄂州人文历史。三国时期,佛、道学在鄂州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发展,如鄂州建有西山寺、葛山建有道观等。2009年,鄂州利用组织举办的佛教、道教研讨会,梳理在鄂州流传的历史人文。此外,鄂州还充分利用鄂州铜和古铜镜这一丰富的文物资源举办学术研讨会,促进了鄂州文化旅游的开发和建设。三是保护历史文化遗迹。鄂州在全省率先实行文物保护“紫色规划”,把古城保护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在老城区改造中,保留了十字街、古楼街、新民街、熊家巷、邬家巷、谢家巷等老街巷,维修保护了庾亮楼、四眼井、文星塔、怡亭铭、明清武昌城以及吴王城遗址南城垣,复建了凤凰台、明清武昌城墙、黄龙阁等人文景观。组织开展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保护和利用好牌子楼、玉莲环、雕花剪纸、葛店虾灯、泽林旱龙舟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加快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增强文化鄂州的竞争力。充分挖掘吴楚文化、“武昌鱼”饮食文化和优秀民俗民间文化,推进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催生新的旅游文化业态。一是加强文化旅游景点建设。投资建造三国吴都文化博物馆,将在今年年底建成并对外开放。开发利用三国吴都文化遗产,投资建设滨江三国吴都旅游风光带工程,一期工程观音阁公园已于2008年建成开放,二期正在建设。维修西山寺和葛山道观以及武术培训及养身基地。二是提升文化旅游品位。鄂州在城市建设中将历史文化与旅游发展结合起来,把城区当作最大的文化旅游景区来建设,通过旅游业的壮大来完善城市功能,通过挖掘文化的内涵来提升城市形象;将城市基础设施与文化旅游设施建设结合,增强城市的配套能力和旅游产业的承载能力;将城市品牌打造与旅游目的地打造统筹推进,建设三国吴都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宜居宜业城市。三是打造精品旅游线路。重点开发三国吴都、梁子湖、红莲湖、百里长港等“一都两湖一港”,形成三条精品旅游线路。滨江三国吴都旅游风光带工程将西山吴王避暑宫、吴都博物馆、孙权郊天坛、吴王试剑石、武昌门等9个景点一线串珠,形成一条三国吴都文化游精品线。以红莲大道和凤凰大道为支撑,规划建设一个环梁子湖、红莲湖,对接武汉奥林匹克公园的200平方公里运动休闲旅游区。依托梁子岛27洞高尔夫球场、红莲湖乡村高尔夫俱乐部、湖北省水上训练竞赛基地和梧桐湖运动休闲公园,形成一条运动休闲游精品线。按照“生态长港、吴楚水乡”的理念,规划建设百里长港示范区。对百里长港水系进行了生态修复和治理,海拔18.5米以下的清淤除障,种植水生植物,开展生态护坡;海拔19米以上的,则建设经济林果带和旅游观光带。启动建设25公里旅游生态长港南路,将庙岭、梁子等2个旅游名镇,梁子岛、磨刀矶、桐岭等9个具有鲜明吴楚水乡风格的民居景点,长港沿线众多的乡村农家乐、渔家乐旅游点和水生态示范项目串连起来,形成一条生态水乡游精品线,形成城乡旅游发展一体化格局。

三、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升级,增强文化鄂州的活力。通过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提高鄂州的综合竞争实力。一是推进文化与城市共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因文化而焕发生机与活力。正在编制的《鄂州吴楚文化建设规划》,将吴楚文化融入城市建筑中。如江滩公园着眼于三国吴都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洋澜湖生态公园兼顾鄂王城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磨刀矶新社区建设按照吴楚水乡风格设计,等等。二是推进文化与产业共建,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结合吴楚文化研究结果,挖掘出诸如鄂王城、武昌城、鄂王红与鄂国、鄂国铜资源与古铜镜、武昌鱼、东坡饼、“三国菜肴”等历史题材,策划、实施一批具有历史文化积淀的产业项目。推进文化产业向农业、工业、房地产、餐饮娱乐等行业延伸发展,形成红莲湖休闲健身产业区、莲花山文化产业基地、百里长港民间工艺品走廊、吴都风味小吃一条街等一批文化体育产业板块。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扶持开发古铜镜复制、珍珠工艺、雕花剪纸、布贴画、麦秆画等特色文化产品,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三是推进文化与创意相融相促,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鄂州以创意提升文化品位,以文化推动创意城市建设,推动葛店开发区与东湖高新区对接发展,依托武汉科教优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建设创意产业孵化平台。按照特色性、文化性、精美性原则,建立开发、研究、生产、销售等文化产业综合服务体系,构建文化创意产业价值系统和发展模式,努力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四、着力建设公共文化,增强文化鄂州的亲和力。鄂州以推进建设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为契机,统筹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把公共文化的共建共享作为文化发展的价值追求。一是实施文化基础工程。挖掘和整合文化资源,完善城乡文化建设一体化规划,布局和建设一批文化基础设施。以市博物馆、市文化中心、市综合体育馆等城市标志性文化体育设施为龙头,带动区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8+1”服务中心及农家书屋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投资创作排演大型舞蹈诗《吴都风华》,将吴都古城五千年灿烂历史生动形象地搬上了舞台。同时,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让这部具有鄂州文化特色的文艺产品走出鄂州,走向全国。创办了“鄂州发展论坛”和“吴都讲坛”,组织讲座36场次,让专家学者与普通市民互动,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形成具有影响的公共文化品牌。三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坚持开展“周周乐”广场文化,实施“每日电影”公益放映等群众文化活动,满足市民文化需求,不断丰富和繁荣市民文化生活。■

(作者单位:中共鄂州市委政策研究室)

第五篇:推动事业发展加强作风建设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作风清正和党纪严明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通常情况下,一个党纪严明的党员干部,往往作风上也正派。相反,如果领导干部生活作风上不检点、不正派,在道德情操上打开了缺口,出现了滑坡,那就很难做到清正廉洁、党纪严明。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高度自觉。

加强作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当前,社会上奢靡浮华之风颇盛,这股夹杂着虚荣浮夸的不良风气,已蔓延到很多党政部门。楼堂馆所何其豪华,迎来送往何其热闹,前呼后拥何其壮观,鸟语花香何其艳丽,觥筹交错何其铺张,如此明目张胆、肆意挥霍,人民群众看在眼里怎么会没有意见?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乘飞机来中国赴任坐经济舱,出席博鳌论坛不住豪华酒店,不管他是出于何种用意,但人民群众看到的是廉洁的作风,是对纳税人的尊重,是对法治精神的崇尚。我们某些媒体批骆家辉虚伪,这恰恰落入美国人的圈套,因为你越批评,越反衬你“对廉洁不认同”。“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总书记强调,“改进工作作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这是事关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

加强作风建设,最核心的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风是党的生命,重视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传统。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人民群众。当前,在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究其原因,就是一些党员干部仍然存在的封建特权思想,突出体现在对人民主体地位的淡化和淡出,背离服务人民的宗旨,出现“权力异化”现象。有的存在“替民做主心态”,以“父母官”自居,替群众决定事项。有的存在“恩赐思维”,不是视百姓为衣食父母,而是认为人民幸福是党和政府恩赐的,做了本该做的事却居功自傲、无限膨胀。更甚的是还有的存在“敌对思维”,出现群体性事件不检讨自己过失,反而大讲“别有用心”的人操纵,暴力拦访。这种脱离群众,甚至站在群众对立面的现象是非常危险的,是在党和人民之间“树墙”,最终会使我们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严明党的纪律、加强作风建设,是机关党建工作的核心任务。各基层党组织要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家开发银行党委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工作细则为主要内容,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真正让党员干部在思想上作风上“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以严明党的纪律和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起推动开发性金融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汇报人:xiexiebang

2014年7月11日

下载区运会推动钦州主城区的建设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区运会推动钦州主城区的建设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推动地税事业发展

    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推动地税事业发展效能建设有人把机关效能建设称之为机关效能革命。久违了的“革命”一词,翻了下字典才清楚它另有一层意思,就是突破性的变革。要提高机关效能......

    思维推动党校发展(党校建设经验)

    思维推动党校发展(党校建设经验)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的战略重点,是未来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主线。党校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

    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推动地税事业发展

    有人把机关效能建设称之为机关效能革命。久违了的“革命”一词,翻了下字典才清楚它另有一层意思,就是突破性的变革。要提高机关效能、推动地税事业发展,依法办事,依法行政,是一个......

    浅谈如何加强班组建设推动收费所发展

    浅谈如何加强班组建设推动收费站发展 班组是收费站最基本、最关键的组织形式,是各项工作的具体执行机构,也是收费管理工作的核心集体,班组整体的思想素质、业务素养、服务水平......

    旅游推动小城镇建设发展步伐

    旅游推动小城镇建设发展步伐 2012年是泉庄镇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关键一年,泉庄镇继续牢固树立“大旅游”观念和旅游品牌意识,围绕建设特色旅游小城镇这一目标,进一步修改完善泉庄......

    加强党工建设 推动企业和谐发展

    加强党工建设 推动企业和谐发展XXX公司党政工坚持以人为本,把加强企业工会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形成了“党支部领导出点子,行政支持出银子,工会牵头组织搞活动找位子,职......

    服务人才建设推动创新发展

    服务人才建设推动创新发展 我市召开人才工作调研座谈会近日,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市人才服务中心会议室组织召开了全市人才工作调研座谈会。会议回顾总结了......

    惠普推动电子政务发展 建设和谐社会

    惠普推动电子政务发展 建设和谐社会2003年4月3日,“数字福建”在福州启动了鼓楼、武夷山电子政务示范工程。此次“鼓楼、武夷山电子政务示范项目”是由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