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选派“第一书记”到基层扶贫的经验与启示

时间:2019-05-13 23:23: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高校选派“第一书记”到基层扶贫的经验与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高校选派“第一书记”到基层扶贫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篇:北京高校选派“第一书记”到基层扶贫的经验与启示

北京高校选派“第一书记”到基层扶贫的经验与启示

摘 要: 2015年北京市委组织部从北京高校中选派优秀党员干部作为“第一书记”到贫困农村抓党建促脱贫。这是新时期北京市委市政府对农村扶贫攻坚工作的有益尝试。北京多所高校作为派出单位,对“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依托干部下乡,依靠自身力量,联合社会力量,为贫困农村带来了可喜的变化,改善了贫困农村的经济发展条件,推动了贫困农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赢得了当地村民的一致认可。

关键词: “第一书记” 党建 精准扶贫

一、北京“第一书记”选派的背景

总书记指出:十三五时期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2015年4月底,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决定对全国57688个“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12.8万个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1],要求对此项工作力戒形式主义,以取得切实效果。

此后,学界加大了对“第一书记”的研究力度,陆续有山东、广西、河南等地“第一书记”实践和理论的研究成果发表。山东省早在2012年4月,开始从省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选派干部作为“第一书记”到贫困村抓党建促脱贫[2],[3],探索出五大工作机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谢小芹基于广西圆村的“第一书记”基层实践,先后提出了“接点治理”[4]和“双轨治理”[5]的“第一书记”扶贫制度,丰富了“第一书记”的工作理论,许汗泽[6]以河南某县“第一书记”为例,使用“场域”理论与结构排斥理论,对驻村扶贫工作的多元关系进行分析,尝试揭示影响“第一书记”扶贫制度的关键因素。

北京的“第一书记”工作始于2015年,北京市分两批选派623名优秀干部到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实现北京市低收入村、发展落后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全覆盖[7]。市委组织部制定下发《北京市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落实“第一书记”管理责任,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工委进行宏观管理,区委组织部和乡镇党委进行直接管理,派出单位协助进行间接管理。在此背景下,北京联合大学作为第二批派出单位,认真落实上级选派精神,在“第一书记”派驻工作中进行积极的探索。本文调研了部分北京高校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的经验和方法,以及“第一书记”对村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对新时期“第一书记”扶贫工作做了一些思考。

二、派出高校对“第一书记”的工作机制

(一)第一书记的选派机制。

按照“思想好、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的标准,派出单位应严把政治关、品行关、廉政关和能力关,组织部门和人事部门从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的优秀人员中选派人员担任“第一书记”,为软弱涣散村整顿建设、推动农村脱贫致富注入新活力。在遴选和推荐过程中,派出单位应统筹考虑干部的综合素质,从破解农村最难问题、突破最大瓶颈的角度出发,遴选在组织建设、乡村旅游、经济管理等方面具有相关优势和特长的干部到村任职,努力做到将单位职能、个人特长及村情特点相吻合,主动增强选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第一书记的管理机制。

一是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派出单位党组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委组织部,具体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办公室负责从相关部门抽调力量,采取调研、抽查、走?L、慰问等方式,及时了解第一书记及所在村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向党委反馈第一书记工作进展[2]。二是定期听取工作汇报。派出单位在第一书记在驻村期间进行间接管理,派出单位党委仍然是第一书记的第一领导,北京联合大学实行定期汇报工作制度,要求第一书记定期向学校党委汇报驻村工作情况。

(三)第一书记的保障机制。

一是保持第一书记待遇不变。第一书记是全脱产的驻村工作模式,任职期间,第一书记与派出单位工作完全脱钩,且在原岗位待遇不变。为第一书记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提供基础保障。二是派出单位要时时关心第一书记的思想和工作情况,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调研和听取汇报,及时协调解决第一书记的实际困难,消除第一书记的后顾之忧。三是发挥优势,提供有效支持。高校作为创新的基地,在为第一书记驻村提供保障时,首先要发挥其智力优势,利用优势学科专业,为驻村干部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帮扶。如北京联合大学组建了党建、产业、医疗、教育、文化五支帮扶工作队,利用其旅游和艺术等优势专业,积极帮助驻村第一书记开发红色旅游资源,为村镇扶贫设计方案。

三、高校派出第一书记扶贫工作成效

高校选派的第一书记由于其专业背景、教育背景、行业背景的特殊性,以及派出单位给予支持的行业特性,高校选派的第一书记给所在村带来的重大变化有其特性。本文以北京M村第一书记的工作情况为例,对村子党建工作、经济发展和教育文化扶贫等工作成效进行介绍。

(一)M村基本情况。

M村全村分三个自然片,共五个生产队。村域总面积为12000余亩,人均耕地不足1亩,森林覆盖率85%以上。村内主导产业以种植、养殖为主。全村706人,其中残疾人和60岁以上老人占全村人数的40%;村里劳动力仅有286人,普遍只是从事简单体力劳动。2015年确定全村低收入人口占31.7%,村里一直没有集体企业,经济薄弱,且有银行贷款100余万,多年无力偿还,是北京市低收入村。第一书记于2016年驻村。

(二)抓党建,夯基础。

“第一书记”扶贫政策的一大创新,是将党建与扶贫巧妙结合在一起,通过党建、扶贫两手抓,帮助贫困村党支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而促使贫困村脱贫致富。M村第一书记一是明确党建目标,以创建“五个好”为目标,提升能力,展示特色,促进发展,务求在党建工作创新上有亮点,在提升村支部工作水平上有突破,扎实有效推进支部规范化建设,着力打造过硬支部、巩固党在农村执政的组织基础。二是严格落实各项制度,严肃民主集中制、“三委”班子联席会议、班子成员谈心谈话等制度,带领三委班子健全完善村管理制度,促进班子团结。三是夯实党建基础,在镇党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实施党建项目,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和支部书记讲党课活动。四是开展党建特性活动,支部先后开展了党员亮牌承诺,积分考核,分片包户,设岗定责,成立党员服务队,回应群众所求所盼,为民办实事,切实发挥党建工作的“催化剂”“助推器”作用。

(三)定方向,促增收。

“第一书记”从驻村扶贫工作实际出发,当好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选好低收入村精准扶贫项目。M村第一书记根据全村山区特点、生态和地域优势、红色背景,达成全力打造精品民宿旅游开发项目的共识,计划以“四区两中心”为空间布局,打造红色M村休闲旅游精品村,争取各类项目提高M村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提高造血功能。经过努力,M村村域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村庄更美,百姓脱低信心更强,腰包更鼓,通过产业帮扶带动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产业规划发展布局也初见成效。

(四)惠民生,解民忧。

一是带头筹措资金,看望慰问村民,发放慰问品、慰问金,尽力覆盖所有困难群众,让广大村民感受到社会各界关爱和党的温暖让群众得实惠。二是积极牵线搭桥派出单位组团开展各项帮扶工作,充分发挥高校派出单位的优势,组建党建、产业、医疗、教育、文化五支帮扶工作队,分批分次到村开展帮扶活动,尽心尽力解决群众就医、就业、发展等难题,让群众得到实惠。三是搭建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建起村级网站和电商APP平台,规划红色教育拓展线路,建红园,画墙绘,谱红歌,编村志,写剧本,送医送药送设备高规格为全体村民免费进行健康体检、送戏下乡、暑期义务支教、设计党建宣传标语标牌等多项帮扶活动。

(五)村集体经济及脱低增收情况。

第一书记依托M村红色资源,地缘优势,独有文化,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的帮助指导下,累计申报各类项目16个,获批10个,基本完工5个,通过“六个一”帮扶措施,实现脱低102户,182人;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198元,首次破万元,同比增长5.68%。低收入户脱低数达到76.7%,脱低人口数达到81.3%。2017年共计累计增加就业岗位58人,累计年人均增收1208.8元。2018年全村剩余低收入户为31户42人,力争2018年年底脱低摘帽。

四、结语

“第一书记”驻村扶?工作,是新时期针对我国农村精准扶贫的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高校选派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不仅可以依托高校的优势力量精确扶贫,切实解决贫困村的贫困问题,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整顿转化,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为党和国家建设积累一批作风硬、素质高的党员干部。

参考文献:

[1]陈国申,唐京华.试论外来“帮扶力量”对村民自治的影响――基于山东省S村“第一书记”工作实践的调查[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5(6):62-68.[2]薛祥伟.山东省选派“第一书记”基层扶贫的经验与启示――以菏泽市郓城县为例[J].理论与改革,2013(1):198-201.[3]陶正付,李芳云.“第一书记”助农村党建民生双提升――山东省“第一书记”制度建设实践探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5):107-112.[4]谢小芹.“接点治理”:贫困研究中的一个新视野――基于广西圆村“第一书记”扶贫制度的基层实践[J].公共管理学报,2016(3):12-22.[5]谢小芹.“双轨治理”:“第一书记”扶贫制度的一种分析框架――基于广西圆村的田野调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3):53-62.[6]许汉泽,李小云.精准扶贫背景下驻村机制的实践困境及其后果――以豫中J县驻村“第一书记”扶贫为例?[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3):82-89.[7]贺勇.北京市选派优秀干部下村担任第一书记,抓党建、聚人心、促发展来了好书记村里变了样[N].人民日报,2018-01-14(11).

第二篇:公司选派扶贫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公司选派扶贫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X县X乡X村的村民近来凡有个家长里短、烦心的事总会第一时间想到一个名字——X,并要千方百计找到X书记,让X书记评个理、出出主意。“X书记的影响力比我这个乡书记还大”这是X乡乡党委书记的原话。

X是X省X集团有限公司选派到X县X乡X村的第一书记。X同志自驻村开展工作以来,以“进百家门、吃百家饭、知百家情、办百家事”为工作方法,用恒心、决心、热心和耐心为X村的组织建设、经济发展和村级全面进步等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

在X月开展的全省脱贫攻坚蹲点调研督导检查中,X同志作为村第一书记情况熟悉、思路清晰、措施得力、群众基础牢固,受到督导组高度评价。带队评价他所具体组织开展的X集团精准扶贫工作为“结合帮扶村特点,有针对性到位物资、到位资金、到位精力、到位智力,与帮扶群众结下了深厚感情,工作成绩突出。”X同志也因自己的优异表现,于X年X月被中共X州委授予“X州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荣誉称号。

一、务实访、知实情,科学制定规划。“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从城市来到完全陌生的村庄,面对千头万绪的农村工作,X同志一时感到无从着手,但他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到村“两委”班子的工作激情和村民的信任支持。为了把“穷根”找准,他在X村小路上开始了奔波忙碌。

白天,到田间地头一边帮群众干农活、一边摆龙门阵;晚上,拉上村支书到村民家里同群众一边嗑瓜子、一边拉家常;深夜伏案疾书,整理一天收集到的情况……用了整整X个白天黑夜,他把全村X户X名贫困群众的情况摸的一清二楚。

在摸清X村“全部家底”基础上,他又用了整整两个多月的时间,上网收集相关材料,先后到农牧、林业等十多个部门单位反复咨询论证,多次征询村“两委”干部及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最终形成了《X村精准扶贫规划》。在此基础上X又制定了《X村精准扶贫项目规划》,对脱贫攻坚期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详细的意见和规划,同时制定了《X村脱贫实施方案》,就具体项目的实施、进度和资金来源做了详尽的规划。一系列相关规划和方案的制定,为X村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讲实干、抓班子,夯实党建基础。刚到X村,X发现村党支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宗旨意识差、服务能力弱,导致群众意见大。“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X意识到,要想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在带好村班子上下功夫。他规范制定了《X村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组织带领村党员学习党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掌握省、州、县的有关政策文件,鼓励带动党员积极建言献策,找寻好的发展思路。

同时,带着村两委人员深入贫困户家中,宣传精准扶贫政策,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在动力。在党员群体中认真组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党员找准自身在思想、工作、纪律、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

“我是第一书记,就要在各项工作中给干部们作出书记应有的样子!”在平时工作中,X总是以“高标准、严要求”来督促自己,用“合格党员”的标准衡量和约束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村干部做到的,他总是率先做到,村里的大小事务他都积极参与,身体力行做出榜样。

三、解实难、促和谐,帮扶显真情。扶贫攻坚不能“等、靠、要”,必须发挥优势,主动作为。X到村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听取群众意见,为基层排忧解难。

X以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入手。X年春节期间从XX集团申请资金X万余元开展“走基层、送温暖”活动,慰问X户特困户;了解到该村村民邹志平因无钱治病,长期使用外置导尿管,X想方设法,主动联系X市人民医院和爱心人士筹集医疗费X万余元安排其就医,彻底解除了困扰老周多年的疾病;了解到村里有辍学儿童,X立即与相关学校联系,解决入学问题;

为方便村民复印相关证件,X在村办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并个人出资购买了电脑、打印机和复印机等相关设备。结合建党X周年,他协调集团公司投入X万元为前期建成的X乡东联村活动室配置了办公桌椅及设备,并举行隆重捐赠仪式,进一步促进了基层组织阵地作用发挥,激励广大共产党员奋发有为、建功立业。驻村X个月以来,X时刻不忘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同时也赢得了尊敬,更赢得了民心。

四、实“输血”、促“造血”,抓好精准扶贫。针对X村一穷二白的村集体状况,X认真研读学习省、州、县扶贫政策及有关文件,熟悉扶贫精神,用足用好优惠政策,全力为扶贫村办实事、办好事。

驻村X个月来,从了解第一手资料到项目规划编制完成再到项目落地,X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目前X省X集团已按照精准扶贫规划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等方面开展帮扶工作,投入资金X.X万元,包含项目有:

一、为推进X村农业产业发展,将先期投入资金X万元,启动X亩大棚蔬菜种植基地项目;二、生态土鸡养殖,该项目提供帮扶资金X万元,在村内散养生态土鸡X万只,由村集体成立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委托养殖协议,并由村集体注册商标、印刷包装和完成销售;三、村道亮化工程,投入X.X万元为X公里的村主道安装路灯,方便村民生产生活;四、生活垃圾回收项目,投入X.X万元,购置X个垃圾箱,对生活垃圾进行统一回收,集中处理;四、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该项目提供帮扶资金X万元,新建一所占地X亩的村综合服务中心,内设卫生室、农家书屋、一村一幼及村两委办公场所;五、为推动X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在今年下半年X村“X”建设中,投入X万元给予该村特困户补贴,并帮助完成村容村貌打造。另外,还将对原帮扶的X乡东联村给与后续帮扶资金X万元,同时给与X村X年X万元的运维资金补贴。

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和帮扶资金的投入,无不倾注着X同志的心血和多方调研论证的辛劳。借助以上扶贫项目,X村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生活也将蒸蒸日上,迈上脱贫奔小康的幸福大道。作为“第一书记”,X始终不忘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光荣职责,踏踏实实将工作做好,真真切切让群众满意,是X同志的心中所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X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高尚追求及优秀形象。

第三篇: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

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选派机关干部到基层帮困扶贫,派驻工作组进入农村谋发展,万民组织部长下基层等等,无不是选派干部到基层接受锻炼、积累工作经验、帮助驻地解决实际问题,笔者认为无论是哪种形式的下基层,下基层干部都要扑下身,塌下心,踏踏实实的开展工作。

心无旁骛用“心”下,把心融进基层。要提前做好准备,从物质上、精神上做好两手准备,以到基层能够立即进入状态开展工作。要虚心向基层群众学习,关心热点难点问题,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义不容辞,责无旁贷,要想尽一切办法,促使问题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制定方案,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对职责范围外的,也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解决。

满清热情用“情”下,带着感情做工作。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与干部谈心重感情,从关心干部、爱护干部、促其健康成长的角度,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要利用下基层的机会,深入田间地头、农家炕头,到群众意见最多的地方去,到困难最艰巨的地方去,和群众面对面,听群众讲真话、讲实话,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以身作则用“身”下,身教重于言传。在下基层过程中,务实勤勉、脚踏实地的形象更能为干部群众做表率,赢得信任。率先垂范要躬身,基层和机关相比,工作量大、强度大、条件艰苦,下基层就是要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做好民情调查,写好民情日记,帮助群众做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解决难题不抽身,锤炼党性强自身,把下基层当做锤炼思想作风的好机会,在同基层干部群众打交道中,在亲身体验基层生活中,对自己的政治品格、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领导干部要以“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的魄力开展工作,时刻保持逆水行舟、滚石上山的压力感和时不我待、争先恐后的紧迫感;要坚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在与同事搞好团结的同时,以开拓创新、踏实进取、精益求精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要敢于担当,做到各司其职,独挡一面,来之能干、干之能胜;要不断加强自我鞭策、自我激励,把优秀延续成一种习惯,为党和人民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领导干部要明白自己的肩上的重大责任,相比之下,个人私利是微不足道的,不应该过分追求。当面对个人晋升提拔时,领导干部要相信组织、服从组织。要正确对待荣辱得失,淡化权力意识,怀一颗宠辱不惊的平常心,顺其自然,不去刻意追求职务的升迁,更不能因为暂时的不能提拔而自暴自弃、自甘堕落。物质上的追求知足便能常乐,精神上的追求才更加永恒可贵。只有这样,领导干部的幸福感才会更多,才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服务人民。

在个人成长进步上,要做到心平气和、心如止水,平衡心态。个人成长中要感恩于组织,要牢记组织的关心和培养,并把这种恩情化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的强大动力,自觉做到识大体,顾大局,讲原则,守纪律,甘为人梯。

一是端正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心志决定能力。一个人只有对事业充满激情,才会去忘我工作,才会有克难攻坚的勇气,才会有勇攀高峰的锐气,才会有赶超跨越的豪气。要始终牢记岗位职责,时刻以“主人”心态对待事业,负责而不塞责,务实而不务虚,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牢固树立 “抓落实是尽职,不落实是渎职,落实差是失职”的理念,叫响“抓落实向我看,抓落实跟我干”的口号,践行一线工作法,能力在一线锻炼、工作在一线推进、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体现。

二是加快速度。拖拉懒散是人固有的惰性,这种作风往往消磨人的意志,贻误大好时机,影响事业发展。当前,组织工作面临的硬活急活比较多,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组工干部要养成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习惯,善于运用现代办公手段和技能,及时处理和解决好工作问题,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要强化“时不我待”的时间观念,大力倡导“快速立即马上办”的作风,抓落实立说立行。对认准的事要不犹豫不含糊,一抓到底,重要工作的落实要“不过夜”。干不好工作就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

三是加大力度。组织工作提倡创新,要求创新,但创新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工作、取得实效,所以组工干部要加大执行的力度,对党委和上级组织部门的部署要求落实落实再落实。要坚决杜绝“蜻蜓点水”式的落实,杜绝“花架子”,充分运用多种形式,聚心、聚焦、聚力,层层传递压力,逐级抓好落实。要“脱鞋下田”,到田间地头、项目现场考察干部,到房前屋后、社区人家听取民意,对党建和组织工作各项制度措施的推进实施情况跟踪了解,对不适应、不符合的地方及时调整,对好的经验做法及时总结推广。要踩到底、抓到位,看准的项目一鼓作气,瞄准的目标一心一意,认准的事情一抓到底,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干劲,以“抓铁留痕、踏石留印”的韧劲,咬定标杆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

勤于学习,提升业务水平。学习能够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推进我们青年干部快速成长,是我们提升政策理论水平和基本业务素质的最有效途径。一要养成学习习惯。终身学习,终身受益,贵在坚持。二要把握学习重点。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鉴别力,在思想上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三要强化业务学习。结合自身所从事的工作,多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多学习相关的政策程序,多学习专业知识,使自己成为行家里手。

勤于思考,拓宽工作思路。清晰的工作思路,富于条理的工作摆布,往往使我们干起工作来少走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要事前多思考,培养清晰的工作思路。二要经常换位思考,培养领导思维,把工作干到点子上,提升工作水准。三要善于调研思考,培养创新思维。要善于从表象发现问题、提炼问题,更要善于思索解决对策,创新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从而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勤于实践,培养工作能力。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实践锻炼,才能不断丰富工作经验,切实提升实际工作能力。既要珍惜多岗位锻炼,提升综合工作能力,又要勇于面对艰苦岗位锻炼,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要敢于直面难题,做到不怕不躲,能够迎难而上。勇于承担领导交办的难点工作,逐渐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使自己能够独立担负起难点工作,较好地应对复杂局面。

勤于律己,树立良好形象。一要强化法治观念。对法律法规要心存敬畏之心,做到廉洁从政,干净干事。二要强化作风建设。加强群众观念,密切联系群众,在群众中树立党员的良好形象。三要强化道德建设。加强公德意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多为社会做贡献。

只有树立起这种“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才能带着感情去做工作,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的事业发展才会有不竭的源泉和动力。

执政为民要求我们始终常修执政之德、为民之德、清廉之德,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打下深厚而牢固的执政基础。特别要在学习中陶冶情操,在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中汲取营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温润心灵;在读书中铸就仁爱之心,在思想中永葆凌云之志,在寂寞中垒筑灵魂之塔,在困境中考炼刚强之魂,做到向上进取,坚忍不拔,豁达乐观,踏浪弄潮。

第四篇:某县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工作总结

某县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工作总结

××县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工作总结

××县先进性教育办公室

(年月月日)

××县选派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强班子、带好队伍、发展经济、锻炼干部”的目标要求,精心组织,狠抓落实,选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我县名选派干部

肩负组织重托,已奔赴个贫困村任第一书记。

一、县委高度重视,部门齐抓共管

县委坚持把选派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措施来抓。选派工作伊始,就成立了选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选派工作的领导。多次召开常委会,听取选派工作情况汇报。县委组织部和县先进办严格按照州委和县委要求,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选派机关党员干部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先组发[]号),切实搞好选派干部的选派、管理、培养、考察和服务工作。

各选派单位从全局的高度出发,把本单位优秀骨干和后备干部推荐出来供组织挑选,在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后,各帮扶单位在帮助选派干部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为帮扶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各乡镇党委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不但主动帮助选派干部解决生活上的难题,还积极帮助选派干部理清发展思路,选准发展方向,帮助选派干部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二、严格选派标准,确保选派干部的质量

县委和县先进办严格按照省委和州委要求,坚持选派标准,确保选派干部质量。严格按照民主、公开、公正、择优的原则,在个人报名和组织推荐的基础上,县委组织部进行认真的资格审查和从严考核。从县直党群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选拔了名政治素质好,群众观念强,热爱农村基层工作,有一定理论素养和较强开拓创新意识的年轻干部分赴全县个省定贫困村任职。

三、认真做好选派干部的岗前培训工作

抓好选派干部任职岗前培训是保证选派干部到村顺利开展工作的重要环节。选派干部到村担任的是党支部第一书记,是带领全村群众发展农村经济、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对保证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负有重要责任。县委高度重视对选派干部的培训工作,安排一周的时间,在县委党校集中进行了培训,同时精心安排了培训内容,除省州要求的培训内容外,还结合实际,请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涉农部门领导和有长期农村工作经验的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给选派干部讲课。通过培训,使选派干部进一步明确了选派下去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初步掌握了农村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为选派干部迅速进入角色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健全选派工作制度,强化选派干部管理

为保证选派工作的扎实开展,我县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对选派工作的管理和督察。一是制定了督促制度,县委组织部和县先进办定期到选派村检查指导工作,及时掌握选派工作情况,研究解决选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二是建立了选派干部工作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选派干部工作会议,听取选派干部工作汇报,研究选派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选派干部在一起交流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互相启发,共同提高。三是制定了如《工作日志制度》、《学习制度》、《请销假制度》等选派干部工作日常管理的八项制度。四是制定了考核细则并认真进行了考核和任期考核。

广大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后,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群众,勤奋工作,扎实苦干,在了解村情民情、带好班子、发展经济、富裕农民、宣传政策、维护稳定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第五篇:扶贫攻坚的经验与启示

扶贫攻坚的经验与启示

作者:孙雪涛 《光明日报》(2015年07月05日 07版)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总书记用这句通俗质朴的话语,明确指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群众。作为甘肃省乃至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陇南市把贫困群众作为全面小康的关键人群,把扶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的关键举措,聚焦特困片区、紧盯特困人群,整合项目资金、放大投入效应,创新扶贫模式、拓展扶贫途径,积累了大量扶贫攻坚的经验,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的路子。

瞄准对象,“精准滴灌”扶真贫。为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实现精准扶贫,要精准定位扶贫区域。可以从全市扶贫重点乡镇、重点村中,筛选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集中、扶贫难度最大、历史欠账最多的乡镇、村等划分为若干个特困片区,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在特困片区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若干小片区,按照打造一片、完善一片、交账一片、放手一片的要求,将领导力量、帮扶力量、项目资金向特困片区倾斜,突出工作重点,突破工作难点,分步骤、有计划地扎实开展整村整乡整流域推进,真正做到精准聚焦真扶贫,扶真贫。要市县乡村四级联动,严把入户调查、申请评议、公示公告、抽检核查、信息录入等关口,精准识别扶贫人群,建档立卡,建立翔实的数据资料库。对贫困人口坚持分类指导,对症施策,每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综合开展帮扶,有效解决扶不到点上、扶不到根上、扶不到真贫上的问题。加强贫困人口动态监测管理,建立贫困人口进入退出机制,增强扶贫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整合资金,“并拢五指”破难题。项目资金“撒胡椒面”式的扶贫,难以实现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质的飞跃,也是造成年年扶贫年年贫的原因之一。为此,要注重打好涉农项目资金组合拳,建立“多条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项目整合机制和“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部门协作机制,把扶贫整村推进、以工代赈、财政一事一议奖补、农村危旧房改造、道路建设、安全人饮、文化和教育卫生、双联部门帮扶等项目资金整合起来,按照“集中管理、分类申报、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统筹使用,有效扩大项目资金使用效益。注重发挥财政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更多地采取财政扶贫资金贴息支持农户贷款、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发展互助资金项目、以奖代补扶持群众发展产业等方式发放,为扶贫开发撬动更多资本。注重加快融资机制改革,着力推动农村“三权”抵押贷款,简化程序,积极发放双联惠农贷款、妇女小额贷款,缓解贫困群众资金短缺难题,实现补助资金直接到户,为扶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盯住短板,“综合造血”强筋骨。劳动力素质偏低、产业支撑乏力、基础设施滞后、生存空间狭窄,是贫困地区难以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功能性障碍,不解决造血问题,单纯输血无疑是杯水车薪。要坚持标本兼治,突出治本,有效增强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提升致富本领“拔穷根”。积极实施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实现输转劳动力、贫困家庭、新增“两后生”、中青年农业劳动力和自由创业者技能培训全覆盖,促进培训与就业创业无缝对接。培育富民产业“改穷业”。因地制宜,立足比较优势,加大资金投入,着力培育区域特色强、竞争能力强、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大的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稳定增加群众收入的长效产业。强化基础支撑“换穷貌”。综合配套贫困乡村水、电、路、房、通信等基础设施,有效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坚实基础。统筹推进贫困地区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快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打破公共服务水平低下导致脱贫难的链条。开展易地搬迁“挪穷窝”。针对特困片区部分村组自然条件差、资源匮乏、灾害频发的实际,积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统筹推进安置区基础设施、产业开发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拓宽群众发展空间。创新举措,“多轮驱动”出实效。要坚持以创新驱动和融合发展理念打好组合拳,促进扶贫模式转变。推进电商扶贫融合发展。把扶持发展以特色农产品为主的电子商务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手段,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企业主体,通过招商引资搭建电商服务平台;把电商培训作为扶贫培训的重要内容,支持引导全民开办网店,形成以大学生村官、农村致富带头人、农产品购销商等为骨干的电商队伍。推进旅游扶贫融合发展。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把发展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大力实施生态扶贫项目。要推进交通扶贫融合发展。把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作为扶贫开发和乡村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在积极争取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重大交通项目立项建设的同时,大力整合交通扶贫资金,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加快推进农村畅通工程建设,打通通户路、产业路。

激发潜能,“社会齐唱”聚合力。要坚持把干部力量、社会力量、群众力量统筹起来,奏响扶贫攻坚“大合唱”。注重帮扶力量的合理搭配,尽力做到联村单位职能与贫困村的村情相适配,干部联户能力与特困户扶持难度相匹配,实现贫困村全覆盖联系、特困户全覆盖对接、工作队全覆盖进驻。妥善制定帮扶计划,完善发展规划,逐乡逐村建立帮扶台账,逐户逐人落实帮扶责任。积极开展社会帮扶。注重用好对口帮扶资源,统一确定帮扶重点,积极创造帮扶条件,充分发挥帮扶单位职能优势,帮助群众解决一系列发展难题;注重用好社会资源,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引导工业企业和社会知名人士投身扶贫攻坚。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群众加强监督扶贫项目,积极树立推广先进典型,鼓励支持群众实施自建工程,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作者系中共陇南市委书记)

下载北京高校选派“第一书记”到基层扶贫的经验与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高校选派“第一书记”到基层扶贫的经验与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选派“第一书记”夯实基层基础的思考

    选派“第一书记”夯实基层基础的思考何思清2012年05月25日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围绕健全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在全省率先开展选派机关优秀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

    某县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工作总结(五篇范文)

    **县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工作总结**县先进性教育办公室(年月月日)**县选派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强班子、带好队伍、发展经济、锻炼干部”的目标......

    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方案

    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树立在基层一线培养年轻干部的导向,通过实践锻炼干部,努力造就一批后备领导人才,根据省委组织......

    选派干部到信访局挂职锻炼经验作法

    选派干部到信访局挂职锻炼经验作法**县第二批选派新任副科级领导干部到信访部门挂职锻炼工作全面启动,为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领导干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的意识,提高处理问......

    习水县以选派“第一书记”为抓手扎实推进精准扶贫

    习水县以选派“第一书记”为抓手扎实推进精准扶贫 习水县以选派基层党组织“第一书记”为抓手,集中力量破解难题、强化班子,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形成人往基层走......

    选派干部到基层任职工作座谈会发言

    选派干部到基层任职工作座谈会发言同志们:为了开好这个会,市委确实很上心,刚开年,大家的工作都非常的忙碌,我力争言简意赅的讲完,但还是觉得这个事意义重大,是因为大家所处的工作岗......

    教育扶贫经验材料与教育扶贫经验材料(大全)

    教育扶贫经验材料 3 篇与教育扶贫经验材料 3 篇教育扶贫经验材料 3 篇【篇一】为全面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收官战,xx 县教育局紧盯脱贫攻坚重点任务,坚持三项“精准”,抓实控辍保学......

    银川市集中选派干部到基层帮助工作管理办法

    银川市集中选派干部到基层帮助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切实做好全市党政机关干部服务基层一线工作,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据《区市县党政机关干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