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你的员工开口说话
让你的员工开口说话
● 企业文化网CEO 同心动力总经理 孙 兵
本文发表在财经杂志<新浪潮>上
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的官本位管理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的员工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喜欢或者不善于开口讲话的,谦虚谨慎、话说七分留三分,任劳任怨、逆来顺受似乎成了“默默奉献”表现形式。一些企业把员工“只听话不讲话”现象看成企业 “稳定”发展的文化基础,说什么我们的员工是最好管理的,“你只说你的,让他们听就是”(一位老总的话语)。根本不让员工讲话,即使让讲话也是“我让你讲话你才能讲话的”,加上我们传统的职工教育方式多是一“灌输”为主线,是“一对众”的单向传播方式,员工根本不想、不敢、不能自觉的参与进来,“很有点捏着鼻子灌我们的感觉”(一位员工对灌输的看法)。一些企业文化咨询机构也是看好一些企业老板的这种“灌输意识”,在做文化咨询的时候,向企业吹风:“没有形式就没有内容”,“策划”了一套文化,要求企业“先灌输再教育”,根本没有让员工开口说话的实质内容(“只要老板高兴就得了”),更是助长了企业的文化自我和自大意识。
应该说,这种文化观念是有一定的市场的。但它毕竟是一种片面的落后的甚至是对企业长远健康发展有害的一种企业文化思想,是与现代企业文化发展方向是格格不入的。随着国际化管理思想的融合、员工整体素质尤其是管理认识的提高、企业人才的自主意识增强,使得原有的简单化、形式化的文化传播效果日渐式微,而互动式的、参与式的沟通方式越来越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提倡共享的文化建设理念:让你的员工开口说话!那么如何让的员工开口讲话呢?这里我仅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过程来探讨这个问题。可以总结成这样三句话:梳理过程多讲话、传播过程都讲话、落实过程互讲话。
梳理过程多讲话。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调研整理、取舍、提炼和提升的系统过程,而这个梳理过程又是与让员工开口说话紧密联系的。首先领头人的管理思想要得到员工在认识上的反复印证,需要高层和员工都讲出来;然后员工中的文化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和信念等,决定着企业对现实的态度、趋向和选择)和共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什么?也需要员工讲出来;而最能丰富企业文化内容的是员工的故事,更需要员工讲出来。故事的作用是企业价值观的最好的诠释形式。我们在整理红蜻蜓企业文化关键要素的时候,有一个“迟来的笑容”的故事(见附文),令我们所有的人都感到有很大的触动,这个故事就是一个普通制鞋员工给我们讲述的她的一个亲身经历。我们把这个故事写进《红蜻蜓企业文化手册》,把它作为红蜻蜓“只有好质量,才有好市场”的质量理念的案例支撑,并在故事后提出三个思考问题:红蜻蜓赢得顾客的信任的基础是什么?你回家带过红蜻蜓吗?为什么?怎么做才能让自己坦然的给你的亲戚带上红蜻蜓?手册在讨论中和出版后,立即得到全体员工的共鸣。一个小故事引起大家对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理念的关注。所以这个手册的形成前,关于手册的关键管理思想,已经得到大家的基本认同,因为大家一开始就参与进来了。传播过程都讲话。在文化传播(宣传贯彻)的过程中,改变 “一对众”的传播方式,采用“一对众”、“众对众”、“我对我”、“我们对我们”相结合的沟通传播,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而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大家都讲话”的文化共享是相当重要的环节。从高层到基层,我们哪些行为符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哪些不符合我们的行为准则,这些行为给企业和自己带来了哪些影响?„„都需要大家在工作实践中互相的交流和借鉴,个人讲出来就是对团队的贡献,大家讲出来又丰富和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所以说文化共享、知识共享、资源共享是一个企业团队建设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志。例如:针对联想集团提升后的“服务客户、精准求实、诚信共享、创业创新”的核心价值观,联想集团在文化培训工作中,重点开展了“高层布道”和“文化案例贡献”活动,员工每天通过集团网络讲述自己在贯彻企业价值观的实践中的典型事例,并结合企业价值观谈看法,说感受。这些事例和感受又通过整理让大家共享,使大家在参与中深刻体会到企业核心价值观这一“天理”的重要作用,提高了员工遵循企业“天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落实过程互讲话。企业文化最终必须落实到企业管理的具体行为中去,变成实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绩效。同样在这个落实行为中,互动和沟通依然是最关键的基础。比如在绩效管理工作中,绩效的评估和改进,就必须以面对面的沟通为主,要让员工把话说出来,把问题讲清楚,不能简单的把考核结果告知员工,然后奖惩兑现完事。我们的目的不是兑现奖惩,而是提高我们共同的管理效能和经营绩效。每个员工都希望自己在自己的岗位上得到承认,实现自己的价值,你和员工沟通,让员工把开口讲出对自己的绩效的看法,得出的绩效评估结果他乐意接受,得出的绩效改进建议或者绩效提高规划他也更愿意配合和积极行动。
总之,我们认为让员工开口说话,关键是管理思想的改变,重点是提倡共享,而只有共享了,员工才能更愿意为企业为自己开口说话。
第二篇:业务员开口说话
业务员面对陌生客户怎样开口说话
2009-6-17 来源:中国营销传播网 作者:胡逢春
在此,笔者告诫业务员在捧杀客户时,一定要注意火候,只能在客户现在的基础上进行放大,不要凭空捏造事实,把小生意老板说是大客户,不要把生意清淡的说成生意红火,这样业务员不仅没有“杀”到客户,反(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
三、让客户先说话,顺着客户思路顺藤摸瓜,达到商业合作目的。
大凡生意做得比较成功的客户,一般都很忙碌。业务员上门之后,不要打断客户的生意,一定要静下心来等候。在客户忙碌时,注意的是,介绍时不要面面举到,业务员在介绍一个产品卖点后,就要观察客户的反应,让客户提问,然后再对他提出的问题进行剖析和解答,而且把答案尽量往自己的产品靠拢,达到推介成功的目的。
经验不足的业务员,有可能会犯一个错误,为客户解答时会偏移话题,海阔天空,把自己真正的目的不知忘到那儿去了。
去年秋天,笔者为湖南一家涂料企业笔者见到客户所经销品牌全是华润、美涂士、巴德士等一些知名涂料,感觉到这家客户生意做得比较大有实力。笔者进门之后,见到客户正在挥汗如雨在为涂料调色,笔者就在一旁,顺便帮他拿一些调色板和桶盖。客户忙完生意后,就主动问笔者是那个厂家,笔者顺水推舟介绍了自己的产品,客户听完后表示对笔者的产品质量担扰,他不提价格也猜测到笔者这种品牌产品价格不会太贵,笔者随即回答这位客户,可以去工厂看看笔者所在厂家规模和技术力量,而且工厂就在长沙河西。又针对客户不愿意压货的原因,笔者提出了最可能成交的卖点,工厂一次提货十桶就免费送货上门,而且是货到付款,没有资金压力,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送货。客户考虑了一下,终于答应合作的要求,有顾客需要笔者这种价格合适的产品,就来电订购。
没过多久,双方的生意就逐渐合作起来了。
客户才会注意,会主动问业务员是干什么的,在长沙红星建材大市场,靠近长沙南北交通大动脉韶山路的一家大门面,而还被客户“杀”掉了你们之间的商业合作。业务员也尽可能地充当帮手,业务员就有机会介绍自己及产品。
四、先抑后扬,先谈客户缺点,再讲改正方法,引导客户关注自己的产品
经验丰富的业务员在拜访陌生客户前,一般都会对当地市场行情进行粗略的调研,甲客户做那些品牌销售什么产品为主规模怎样?乙客户又在什么商业地段资金实力如何?等等。业务员心里要胸有成竹,这样才好向陌生的目标客户推介产品,帮助陌生客户有针对性地开发市场。
业务员拜访陌生客户时,从存在的问题谈起,需要用那些方法解决,摆事实讲道理,客户也不得不会听从。其实客户每天都在关注自己的手,也知道自己生意的存在那些问题,如果业务员几句话就能说出客户的缺点,客户肯定会洗耳恭听,也会认为业务员是一个做市场的高手,但是,这一招见血的功夫,并不是每个业务员都能够练就,只有达到一定火候的业务员才能使用此种招术。假如业务员说到客户生意的点子上,商业合作可能会立竿见影;如果说错讲偏了,生意不仅没有谈成,业务员还会落到一个尴尬的境地。
笔者在2000
客户,而且客户多得吓人,几乎每个做冰箱的客户都有该品牌,但都不主推,该品牌冰箱只是作为诱饵吸引顾客,真正销售的是别的品牌,真可谓
为了整治茶陵市场,笔者先对市场进行了调研,暗暗寻找一个适合主推自己品牌的客户,在茶陵市场转了一圈,对茶陵家电市场大大小小客户有一个初步了解,该市场还没有产生绝对控制市场的霸主客户,各家实力大都在伯仲之间。笔者经过一番分析,决定选择茶陵百纺这家客户作为突破口,因为这家客户商业位置比较好,而且没有冰箱大品牌,其他品类家电也都是二线品牌,必须需要大品牌家电来带动生意,更主要的是,该客户对产品销售进门之后,一句话就道出该客户的实情,说了一句,没有大品牌带动生意
冀望与一个大品牌家电品牌进行真诚合作,后来笔者说出自己真正的目的,并承诺如果该客户经营笔者的品牌冰箱,生意一定会比以前更好,而且会立即查找其他客户的货源,规范该品牌在茶陵市场的销售。
告诉陌生客户如果接受他的营销思路,这样业务员还会怕陌生客户不会跟你合作吗?。冰箱湖南株洲地区的业务,区域只有茶陵县市场销量一直徘徊不前,不是没有”。“老板,你好,贵店位置还是不错,可惜生意并没有别家好,因为客户的生意可能会更好,竞争对 利润看得不是太重。笔者可以先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如果合作,客户自己的生意肯定会上一个新台阶,年下半年,负责某大品牌“挂羊头卖狗肉”。该家电店的老板听见笔者一句话就能指出他的缺点,立即表示认同,并让笔者提出改决的方法,后来,该品牌冰箱茶陵市场销量稳步上升,由于有厂家的强力支持,其他客户也不敢放肆窜货销售了。
五、无声胜有声,先做其他事情再选择机会谈自己业务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很多外行人总以为做业务很容易,其实只有内行人才清楚,真正想做好一个合格业务员很难。市场环境纷繁复杂,每个客户的老板性格、爱好不尽相同,业务员说话方式都要根据地点、时间、情景、语言组织、形态等要符合谈话的环境。
不仅如此,还要懂天文地理、晓政治体育、会八卦段子,几乎十八般武艺都要会一点,面对不同客户就可以使出不同招数。如果业务员的招数很对客户胃口,尽管与客户没有
也会把业务员当作志同道合的朋友,起码客户就会帮业务员一把。
笔者有一次帮助湖南一家调味品企业去江西景德镇招商,在去之前,就有同行介绍一个姓李的客户情况,喜好唱歌喝酒娱乐活动。笔者到了景德镇之后,直接去找这个姓李的客户,恰好这位李老板正在自己的酒店做酒水生意的老板在谈生意,谈完生意后,那位做酒水的客户请李老板去唱歌,李老板在了解笔者的来意后,并没有拒绝,而是也把笔者一起叫过去。尽管笔者歌技不能登大雅之堂,但还是在李老板面前尽力卖弄了几首歌曲。唱完歌后,又值晚饭时刻,大家又到一家大酒店喝酒吃饭,那一个晚上笔者不知喝了多少瓶多钟,笔者才去旅馆开房休息。
第二天上午,笔者又去李老板那儿,碰到他与其他客户下棋,笔者棋艺也是入门功夫,那位李老板后来有生意要忙,叫我陪客户下棋。
整整二天,我们之间并没有谈生意合作的事。到了第三天,他打来生意自然也就谈成了,尽管李老板打出的货款并不多,但也算在景德镇地方开发了一个新客户。
“一起下过乡,一起干过枪,一起嫖过娼尽管有女士在场,大家还是一起开心讲起笑话段子,尽兴拼起酒来,啤酒,到笔者几乎不能再喝的时候,已经有二位朋友喝醉倒地了,饭局一直到深夜十二”的江湖经历,但客户酒店,与另外一个想进他的要笔者去他,由于有前期的感情铺垫,但是,笔者要提醒业务员一句,此种无声胜有声的方法是在客户知道业务员来意,而在没有明显拒绝情况下,才有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客户之所以当时没有与业务员谈合作,是因为客户需要试探业务员合作的诚意和能力。如果是客户知道业务员来意而拒绝的情况下,业务员就没有必要与客户应酬下去,以免浪费时间和费用。
后记:
上述几种方法都是笔者日常销售工作的经验结晶,比较实用,不同于那些纸上谈兵的学院营销。其实,在中国数百万业务员队伍中,还有大量的拜访陌生客户时的话术。此次,笔者把这些话术(方法)整理成一篇文章,旨在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一线业务员奉献你们的宝贵经验。
第三篇:开口说话的四大要素
开口说话的四大要素
开口说话的四种境界,让说话变成了一种艺术,但它其实也是一门学问。所谓的学问最基本的就是要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什么场合不该说什么话。这看似简单,可是做起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那么,该如何把握个中技巧呢?其实,说话与写小说一般,都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大要素,说得更细一点,就是要注意说话的时机、说话的场合、说话的对像、说话的方式和分寸。注意了这四点,说话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一,说话的时机
古人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说话也是如此,话不在多,时机一定要对。能在最适宜的时机,说出最适宜的话,这才是最会说话的人。否则,如果说话的时机把握得不好,相反,还会给你带来反面的效果。《三国演义》中的“杨修之死”大概就是如此。杨修作为曹操身边一个直接参与机密要务、总领营帐诸事的行军主簿,在战事失利的紧急情况下,口无遮掩,自作聪明地从“鸡肋”口令中随意妄猜,并在军中肆无忌惮散布消极言论,最终落得个被曹操以“乱我军心”罪处死。杨修空有真才实学,却因为说话时机不对,而招来“杀身之祸”。
那么,什么时候是说话的最佳时机?比如,在讨论会上,什么时候是最佳发言的机会?如果你第一个发言,虽然能够给听众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可是,一般情况是,因为时间尚早,气氛难免显得沉闷,听众尚未适应,不太好调动他们的情绪。可是如果到了后边再讲,好处是能够吸收别人的成果,进行有效的归纳整理,显得井井有条,或针对别人的漏洞,发表更为完善的意见,可是因为时间太晚,很多听众都会觉得疲倦,希望尽快结束发言而不愿再拖延时间,因此效果
也不理想。根据这些情况,经过研究证明,最好的发言机会是在第二或第三个人发言之后及时切入话题,这样的效果最好。在这个时候,说话的气氛已经活跃起来,如果你不失时机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常常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
孔子曾在《论语•季氏》里说:“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不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这句话有3层意思:一是不该说话的时候说了,叫做急躁; 二是应该说话的时候却不说,叫做隐瞒;三是不看对方的脸色变化,贸然信口开河,叫做闭着眼睛瞎说。选择时机,是一种尊重对方的表现,同时更是发挥说话效果的好方法。只有对方对你所谈的事情感兴趣的时候,你的话才会产生应有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事实证明,说服他人的最佳时机是对方心情比较平和的时候。由于劳累、不顺心或注意力集中在其他事情上时,他们是没有心情来听你说话的。
第二,说话的场合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与其丈夫阿尔伯特相亲相爱,感情和谐。妻子是一国之君,整天忙于公务和应酬,而丈夫却不太关心政治,对社交缺乏兴趣。有一天,女王忙完公事,已经深夜了,她回到卧室,见房门紧闭,就敲起门来。
问:“谁?”
答:“我是女王。”门未开,再敲。
问:“谁?”
答:“维多利亚。”门未开,再敲。
问:“谁?”
答:“你的妻子。”门开了,维多利亚走了进去。
女王回到家里,场合改变了,她就不再是女王,而是一位妻子。在宫廷上对着王公贵族说话是一种情形,回家说话应该是另一种情形。不看场合,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想到什么说什么,这是“不会说话”人的一种拙劣表现。著名作家李存葆说过: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宣传鼓动不会是长篇大论,有时面对敌人痛骂一声,回头向战友一招手,喊一声:“有种的,跟我上!”这比宣传鼓动更有效。这也告诉我们,说话只有根据场合,灵活运用语言,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场合不同,氛围不同,人们的心情也不同,他们对一些问题的感受和理解的程度也会不同。同样一句话,在此场合被认为合理、有见解、在彼场合则可能引起人家的厌恶和反感。设想一下,我们跟一个六七十岁的贫苦老农交流时大谈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会是一个什么情形,我想这位好农一定不知道你所云的是什么,说不定还会认为你脑子有毛病。这就叫“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拿什么钥匙开什么锁。”
第三,说话的对像和身份
我们都知道有一条成语叫“对牛弹琴”,它讽刺的就是“说话不看对象”。琴弹得再好,对牛也没有任何意义。说话也一样,不看人说话也没有任何作用,有时还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杀身之祸。要了解听话者的身份、年龄、职业、爱好、文化修养等诸多方面的情况,只有这样,我们所说的话才有意义,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据说古代有个叫许允的人在吏部做官,提拔了很多同乡。魏明帝觉察之后,便派人去抓他。他的妻子为了揽过局面,告诉许允:“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因为她深知跟九五之尊的皇帝打交道,难于求情,却可以“理”相争,依皇帝的身份地位是不可能随便以情断事的,皇帝以国为大,以公为重,只有以理断事和以理说话,才能维护好国家利益和作为一国之主的身份。
所以,在魏明帝审讯许允的时候,许允直率地回答说:“陛下规定的用人原则是‘举尔所知’,我的同乡我最了解,请陛下考察他们是否合格,如果不称职,臣愿受处罚。”魏明帝派人考察许允提拔的同乡,他们确实很称职,于是不仅将许允释放了,还赏了一套新衣服。根据是封建王朝制定的个人荐举的任官制度,许允提拔同乡一事,不管妥不妥当,都合乎皇帝在其身份地位上所认可的“理”。这可以说是善于根据说话对象的身份地位来选择说话方式的绝好例子了。
说话不考虑对象,就等于射击不瞄准。而关于什么样的对象,说什么话。可以参考鬼谷子《权篇》中说的:“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辨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
第四,说话的方式和分寸
所谓说话的方式和寸,就是同一件事,你会选择说哪一段,站在哪个角度说,比如,你太太炒菜,四个菜中只有一个好吃,你吃饭的时候会说那三个不好吃,还是说那一个好吃呢?一定是说那一个好吃,因为你说那三个不好吃也没有用,再说好不好吃她和你一样清楚,为什么要说呢?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时当过放牛郎,交了一些穷朋友。称帝后,有两个从前的穷朋友来见他。因两人的话说得不一样,两人的命运也各不一样。第一个人被引进宫内,他一坐下便指手划脚地说:“我主万岁!皇上还记得吗?从前你和我都替财主放牛。有一天我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青豆放在瓦罐里煮。没等煮熟,大家都抢着吃。你把罐子都打烂了,撒了满地的青豆,汤都泼在地上了。
你只顾从地上抓豆吃,不小心把草叶送进嘴里,卡住了喉咙。还是我的主意,叫你把青菜叶吞下,才把卡在喉头的草叶咽进肚里去。”朱元璋听了他的述说,在百官面前哭笑不得,为了保住体面,他把脸一沉厉声喝道:“哪来的疯子,替我乱棍打出去!”
这个抱头窜出的倒霉蛋,去给朱元璋的另一位旧友——昔日的同路放牛娃说了这件事。那个放牛娃泯嘴一笑,说:“你看我去,保得富贵。”于是他大摇大摆走进宫来,一见朱元璋,纳头便拜,然后叙起旧来:“皇上还记得吗?当年微臣随着你大驾都骑着青牛去扫荡芦州府,打破了罐州城,汤元帅在逃,你却捉住了豆将军,红孩儿挡在了咽喉之地,多亏菜将军击退了他。那次战斗我们大获全胜。”朱元璋对旧友吹嘘的那场战争心知肚明,但他却把丑事说得含蓄动听,面上有光。又想起当年大家饥寒交迫有难同当时的情景,心情激动,立即封这位旧友为御林军总管。
对于同一件事,一个人是直通通地说,结果被推出斩首;一个委婉曲折地说,结果做了大官。话说的方式不一样,所取得的效果也会有天壤之别。墨子曾回答他的学生子禽说:话说多了有什么好处呢?比如池塘里的青蛙天天叫,弄得口干舌燥,却从来没有人注意它。但是雄鸡,只在天亮时叫两三声,大家听到鸡啼就知道天要亮了,于是都注意它。同样,在生活中,精辟的见解往往受人欢迎,泛泛空谈则容易招人生厌。实践证明,正确把握好说话的分寸,能够给自己增添魅力、赢得更多走向成功的机会。
人,总是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在不同人场合,面对着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事件,就应该说不同的话,用不同的方式说话,所以,开口说话不能只照着自己的思路走,要考虑对方对自己说的话是否有兴趣,要考虑对方的立场,以及自己的观点能够被接受的程度。能看对象说话的人虽不是老实人,但绝对是精明
人。一个具有高明演说技巧的人,能够很快地发现听众所感兴趣的话题,同时能够说得适时适地,恰到好处。换言之,他能把听众想要听的事情,在他们想要听的时间之内,以适当的方式说出来,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才能,这种能够把握优越时机的人,说话所取得的效果往往会非同凡响。
第四篇:让学生乐意开口
口语交际教学之浅见 信丰县正平中心小学
蓝庆生
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新课程中的口语交际课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不被教师所重视,我校在此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探索了一条适合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教学的路子。
一、目标导行
口语交际应该说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因此口语交际目标的确立教师必须应有恰当的把握,要有深层次的思考,绝不能单纯的看作原来的听说训练,这一点我校的课改教师达成了共识,要在突出重点目标的同时充分考虑相关能力的培养,着眼于整体。从这种意义上讲,口语交际的训练应是学生综合性学习的体现,对此我校课改教师从目标的确立上各抒已见进行深层次的研讨。例如三年级以“秋天的快乐”为主题的口语交际课在教学目标的确立过程中,教师经过研讨认为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此前虽然学习了有关秋天的课文,对秋天有些感性的认识,但平时观察积累不够,因此将教学目标确立为让学生在一周的时间中采用调查访问的方式收集秋天里同学们做过的有趣的事,然后课堂上进行交流,从而真切的感受到秋天带来的快乐。目标定好之后,便是指导学生的实际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调查、访问,这是学生与人交往的过程,因此还是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访问能力的训练,并指导学生进行信息的处理。这是学生最受益的过程。正是有了操作性、实际性的目标,有了过程的指导,才有在课堂上交流时,学生有条理、有内容的精彩描述。有位教师小结时这样写到:“这次口语交际课的目标是我们组教师共同研究的,考虑角度多,能制定出更合理,更有效的目标,由此使学生进行调查、访问获得很多材料,汇报时才如此精彩,我的心里真的高兴,我想定好交际目标,将单纯的口语交际向综合性学习发展,是一条好的途径,我与各位老师和学生共同受益。”正如这位教师所言,只有坚持 1
向综合性学习方向努力,定好目标,指导操作,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会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创设交际情境
口语交际教学,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宽松愉快的环境会使学生心情愉悦,乐于思维,敢于表达。利用各种方式巧妙地创设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的情境,会提高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在情境中练习,在情境中发展。如教学二年级《秋天里》,有位教师这样给学生创设情境,教师首先与学生进行对话,让学生说说自己眼里的秋天,学生说的不够具体,这时教师激发学生想不想亲身感受一下秋天呢?接着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美丽的龙湾公园,去观察秋天,亲近秋天,看看秋天的花、草、小动物,还有人们的衣着等。学生在秋天里尽情地欣赏、尽情地感受。然后回到教室,进行讨论交流,这时的学生热情极高,纷纷说出自己观察到的、感受到的秋天。学生在此过程中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在一年级《小兔运南瓜》口语交际的教学时,教师特别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展示出“小兔见到了大南瓜想办法”和“南瓜已经运到家”将运南瓜的过程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随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小兔会用什么好办法把南瓜运回家的。学生被多媒体课件所呈现的可爱的画面深深地吸引,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小兔可能会用的方法,小组交流后在班上又进行了交流,学生说得头头是道。
创设交际的情境方法很多:语言的渲染、场景的设计、课件的展示……要根据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而恰当地加以选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促进口语交际课的更有实效性。
三、指导交际方法
口语交际的目的是让学生会说。这对于学生来说要以过不断的培养和训练,而方法的指导显得更为重要,我校课改教师,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收到好的效果。
1、指导课前的准备。
一般说来,口语交际应做尽量做好课前准备,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必要的引导。在课前做发一定的准备,比如,材料的搜集、信息等。比如三年级《讲名人的故事》口语交际训练前教师就在课前让学生收集自己喜爱的名人的故事,这样学生在交际时也就有话可说,有内容进行交流。
2、引导有序观察,按顺序交际。
新课改的实验教材有许多的口语交际课都配有插图的,教师应指导学生弄清图意后,再按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远到近或从整体到部分等)仔细观察,边观察边动脑,图上有什么?事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然后再按观察的顺序讲出来,加以合理的想象。比如:一年级《该怎么办》教学时,教师首先让每位学生看每一幅图,弄懂每幅图的意思,再把三幅图连起来说一说,在此基础上交流:假如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办?学生逐渐地养成了好观察、好思考的好习惯。
3、激发想象思维,丰富交际内容。
学生的想象力极强,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放飞学生思维,可以使交际内容更为丰富。三年级口语交际《秋天的快乐》学生把做过的许多有趣的事交流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秋天给我们带来这么多快乐,咱们有没有办法留住它呢?学生装的话匣子被打开了,“画下来!”、“拍下来!”“写下来!”……还想对秋天说些什么吗?学生对秋天的声声赞美,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学生的想象丰富,情感真挚。
此外,在实际过程中多种活动的开展,也是很好的方法。如编故事、朗诵会、课本剧表演等,都可以拓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交际形式也是多样的,同桌交流、小组交流、与教师交流、全班交流等。
引导自主评价
新课标强调:“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这就要求口语交际的评价也要有学生广泛的参与。在评价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评价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评价:学会倾听,判断正误;学会
赞扬,欣赏别人的优点;学会质疑,给别人提出好的建议……如在三年级《风景优美的地方》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以不同的身份参与交际“导游”、“解说员”、“游客”等。在交际之后,评出“星级导游”、“最佳解说员”、“优秀游客”等,让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发现同学的优点,取长补短。如在《夸夸我的新同学》教学中将评价贯穿始终,让学生多发现和表扬别人的优点,这本身就是一种评价,对自己是一种促进,对他人是一种激励,交际之后再引导学生评价谁发现别人的优点多,谁汇报得生动、有条理,多方面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成长,在评价中提高能力。
第五篇:让害羞员工开口发言的6个技巧
让害羞员工开口发言的6个技巧
有些人天生性格内向,而有些人,天生外向。没有任何一种人格类型会天生就适合或不适合某份工作,但害羞的员可能会在团队工作时表达自己的想法上遇到麻烦。相对更年轻的员工可能会特别的沉默寡言。
一名优秀的管理者知道如何引导这些员工表达其想法,让他们感到为公司做出贡献是足够舒适的。如果你怀疑你的工作团队中有人想要说些什么但却吞吞吐吐地说不出来,以下6个技巧可以帮你引导他说出来:
询问他们的反馈意见。如果有人知道他们被期望能参与其中的话,他们将会更有可能这样做。“为了在会议中引导他们表达意见,你要提前告诉他们你是如何地希望他或她能够做出贡献,以便让他们能够有所准备,”《向上,向下或站一旁(up,down or sideways)》的作者及领导力专家马克·桑伯恩(mark sanborn)说,“在交谈中,运用开放式问题是关键。特别是询问他们的意见否则更自信的员工将会领导他们。”重点是要为了能让他们轻松地开口发言铺平道路,他补充说:“你需要为害羞的雇员创建出空间以便让他为谈话做出贡献。” 谢谢分享。如果某人对公开发言感到害羞,一句简单的“谢谢”将会强化其行为。“说一些类似'感谢你的发言,很棒的想法'之类的话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并激励他们继续为谈话做出贡献。”斯坦布莱施尔及同伴(steinbrecher and associates)企业培训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苏珊·斯坦布莱施尔(susan steinbrecher)说。
指出不发言的风险。作为一名经理,你必须要能够处理那些没能达到预期的员工,包括那些不加入谈话的人。“让他们了解他们在两种不同的情况下造成的影响。例如,'保罗,你发言会带来的影响是……而你不发言的影响会是……'这样做将会加强他们的如果隐瞒自己的智慧和投入的话他们就可能为工作团队带来风险的想法。”斯坦布莱施尔说。
鼓励他们学习公开演讲。斯坦布莱施尔建议性格内向的员工参加诸如演讲会之类的培训项目。“演讲会教你在受到广泛关注时即兴发言。这将能够提供给他们实际的训练和经验,以帮助他们变得更适应在别人面前发言。我见过很多人在这种安全的学习环境中变得不再害羞了。” 斯坦布莱施尔说。要求他们撰写一份备忘录。在会议之前,要求工作人员们撰写一份在某种程度上能帮助他们引导讨论的备忘录。“让他们撰写一篇文章、项目更新或建设性意见,并把它分发给其他的工作人员,这将会产生从让其他的员工主动与害羞的员工进行交谈转变成害羞的员工主动与其他人进行讨论的情况。”从事职业生涯管理的凯斯通联合公司(keystone associates)的高级副总裁杰恩·马特森(jayne mattson)建议。
同时接受书面和口头反馈。虽然鼓励口头表达是重要的,但你也可以要求安静的员工提供除了上述会议备忘录之外的书面反馈信息。“如果问题敏感,那就建立一个能够让员工们匿名分享其评论的'意见箱'。”同步咨询公司(instep consulting)的科莱特·d·埃利斯(colette d.ellis)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