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的结题报告

时间:2019-05-13 23:5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的结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的结题报告》。

第一篇:关于“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的结题报告

关于“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的结题报告

合肥市十里庙小学

我校于2009年9月申请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有效推进合肥地区教师专业化发展》之《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子课题。一年多来,我校课题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教学和课题研究工作,坚持全员参与与骨干引领相结合;坚持理论研读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坚持研讨课与常态课相结合;坚持课前研讨、课后反思与再实践相结合;坚持统一布置、分工协作、齐头并进、不断沟通相结合,分阶段坚持不懈地探索推进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现将课题研究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我校是一所有着六十年办学历史的老校。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地方:教学方法陈旧,课堂上缺乏“活力”;教学过程中多灌输验证,少启发探讨;多包办限制,少自主合作、激励创新等,尤其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法指导方面往往是空泛、低质、缺乏策略的。这样的课堂教学造成了学生学习质量不高,能力不强,最终获得的知识具有很强的记忆性色彩,在多变的真实情境中,常常不能有效迁移、灵活应用。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的痛苦。近年来,在上级领导的重视下,一部分专业的年轻教师补充到我校的教师队伍中,他们爱学习、肯钻研,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增添了活力。但由于他们大多刚刚涉足课堂教学,教学经验与方法上还存在着不足,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讨论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对改革我校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低效或无效状况显得更加迫切与必要。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语文学科

1、通过研究,深化教材所传递的感情信息,重视通过朗读的有效组织和指导,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感。

2、通过研究,落实“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朗朗书声中感悟文意,积累语言,得到审美愉悦,受到情感熏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通过研究,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朗读的组织和指导,努力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数学及综合学科

1、通过研究,让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倾听。

2、通过研究,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学会讨论,学会合作。

3、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感受友好交流,学会表达。

4、通过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让学生学会组织。

5、通过教师对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的表现作出的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等,让学生学会评价。

6、通过研究,在数学及综合学科教学实践中,构建学生小组合作的有效课堂教学平台。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小学学科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密切结合新课程标准,突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有效的研究,提升广大教师综合素质及专业水平,优化各学科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朗读和小学数学及综合学科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并总结出全面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学科研究内容如下:

语文学科主要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朗读的组织和指导的研究” 数学及综合学科主要进行“小学数学及综合学科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人员

课题组主要成员由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和部分骨干教师组成。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个案研究法。要求研究者主要从本学科出发,针对某一课例、某一教学阶段或者某一学生发展时期等进行个案研究最终提炼出共性的结论。

2.行动研究法。要求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紧密结合教学实际,边实践,边探索;边反思,边归纳;边完善,边总结,最终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形成我校语文有效朗读和数学及综合学科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模式。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最重要方法。

3.文献分析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课题准备阶段(2009年7月至2009年10月)

学校建立课题领导机构,成立了领导组,领导组下设了专家指导组和课题实施组,制订课题实施方案和研究行事历,同时完成课题申报及开题报告,送市、区专家进行课题论证。对课题研究的任务进行了分解,确保人人负其责,个个有任务,事事有人干,从而为研究的有效推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同时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了总课题组下发的专门文件,及时传达了总课题组召开的专门会议精神,学习相关理论,真正做到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源头上积极抓起,从氛围上积极渲染,从行动上积极引领,做好研究前各项准备工作。

(二)课题实施阶段(2009年11月至2010年6月)

1、建立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学习共同体,开展学习研讨活动

为了提高课题研究效率,我校实行教研组分时间段学习研讨、领导蹲点制度。要求每次集中学习研讨,交流个人学习心得,积极研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材重难点把握等,通过研讨不断拓宽教师的视野,提高每位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开展有效教学研讨课活动

为了促进“有效教学”课题向纵深发展,我校要求每位参与研究的教师都要开展研讨课活动,主要采取“一课两上、同课异构”模式,每节课上课前,在教研组内先集体备课,上课教师“一上”后,组内教师进行研讨,找出无效或低效的教学,讨论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再由上课教师进行“二上”,教研组教师再次研讨,直到找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模式。2009年11月至2010年5月,全校教师共上了40余节研究课,其中李芹芹、刘光荣、毕芸芸、刘新霞、沈召梅、宋执斌、李燕琴、江萍等老师采取“一课两上”形式,四年级罗贤玉、舒文娟和六年级李筱岚、孙冬梅等老师采取“同课异构”形式,余锐、严芝、邓圣珺等老师采取上专题研究课形式等研究模式,促进了课题研究的有效开展。

3、建立了专题网页,制作了教师课题专业成长档案袋

为配合课题研究的更好开展,我校在校园网上及时开通了“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专题网页板块,积极鼓励教师们交流研究心得,畅谈在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反思教学各个环节的成与败,总结提高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同时于2009年10月,设计制作了教师成长档案袋。教师成长档案袋下发前,学校特地作了专题讲座,重点向老师们讲解教师成长档案袋的意义及正确的填写、建设方法。档案袋下发到教师手中,受到了教师们的欢迎。一时之间,学校兴起了一股教学研究之风,大家都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去,努力完善教师成长档案袋。老师们将教科研专题、新课程理念专题、学科性理论研究专题等讲座学习感受装入袋中;将集体备课、公开课、每个人评课、教案、上课实录、评课意见等装入袋中;将自己的读书体会、热点话题讨论、培训体会反馈等装入袋中。学校组织教师成长档案袋建设交流活动,老师们利用教研活动展开互评,互相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成长档案袋。

4、采取了“自修——反思”学习方式

为了促进教师更全面、更有效、更长时间、更自主的学习,我校采用多种方式加强教师的自修,将对有效教学课题的研究渗透于教师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校给每位教师发放一本《有效教学》、《课堂教学问题诊断》等书籍供教师自学并定期分组对学习进行交流。

教师们自觉地加强理论学习,多次与专家交流研讨,不断反思,研究工作一步步深入,每一个活动方案的设计,每一个研究过程的进行,大家都一起精心研讨、群策群力。研究中,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反复斟酌,直到大家找到满意的答案,再加上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和知识、思想的共享,教师在备课、学习中能充分地进行相互间的合作,集众人智慧和长处,从而大大提高了研究的效率,促进了教师个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的发展。

(三)课题总结阶段(2010年9月至2010年10月)

做好课题验收的准备工作,整理实验过程中的有关资料,收集整理有价值的研究论文、反思及案例、教学设计等,并装订成册,对教师成长档案袋进行全面检查总结,在此基础上完成课题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扎实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技能得到了提升,学生的个性发展得到了关注,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增强。课堂教学的“123工程”(一个转变、二个提高、三个构建)初显成效。

(一)一个转变 转变课堂教学理念

通过研究,老师们的课堂理念得到根本转变。过去的课堂,老师们要么过分注重知识的传递;要么机械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今的课堂,老师们紧紧抓住五个“拓展”,注重课堂实效。

1、教学目标的单

一、程式化向多元、现代化拓展。

2、教学内容由注重知识、技能传授向注重知识整合,注重学生发展方向拓展。

3、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拓展。

4、教学评价由过场型向人文性拓展。

5、教学方法由模式化向动态化拓展。

(二)两个提高:

首先是提高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如何抓住四十分钟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一直是老师们的教学研究话题。课题研究让老师们的教学视野更开阔,思路更清晰。

1、精心创设朗读情境,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创设情境我们遵循两个原则即真情和适度原则。真情,就是不为创境而创情,情感来自生活体验,来自文本需求。适度,就是不过多的把时间用在创境上,情境创设不超过4分钟。通过精心创设朗读情境,学生的情感素养得到了提升。

2、充分保证读书时间。保证读书时间是学生读通课文,感悟文本的保证。读书绝不走过场,每节课的读书时间要保证不少于15分钟。通过保证读书时间,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3、明确每次读书的目的。如今的课堂,学生们每次阅读都会有自己的目标,都知道我这次阅读要了解或解决哪些问题,不再是盲目阅读,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4、注重词句突破,强化朗读感悟。

(1)咬文嚼字体味读。对于小学语文来说,虽然有些词语不深奥,但每个词都用的精当、巧妙,让学生在品读中细细体味,能加深对文本和意境的理解,强化朗读感悟。

(2)换字删词对比读。课文中的有些词语对表达中心起重要作用,用的恰到好处。对这些词语可采取“请出来,送出去”的办法进行换删比较,在换删朗读中体悟语言的精妙所在。

(3)变换句式体会读。有些文章通过变化句式的朗读比较,能让学生体会不同的句式所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产生的艺术效果也是不同的。让学生在体会中朗读,强化了情感和艺术体验。

(4)结合语境理解读。有些词语看似很普通,但用的很贴切。如果只是靠学生查字典理解,只会理解表象,不能理解迁移。阅读中,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通过对词语的演示加以区分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朗读理解能力。

5、注重朗读激励评价,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

研究中,我们紧紧抓住课堂评价的三个维度:适时、适当、适度。做到及时评价,情真意切;适当评价,激励奋进;适度评价,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心理和认知特点,以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关注学生学习的学习成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为宗旨,运用多元、真情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评价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获得成功体验。

第二是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就当前的合作学习而言,大多存在形式化,缺乏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为了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真正实现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研究中,我们注重在合作学习中积极因素的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通过引导、调控和管理,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和合作成员的分工职责,关注小组成员的个性差异,激发小组成员的合作热情,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都能进行有效地沟通、交流。通过教师适度的小组合作学习参与和小组主持人的组织管理,维护小组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有效解决组内冲突,对组内个人的任务进行加工,对小组共同活动成效进行评估,大大提高了小组合作的成效,提高了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三个构建

首先是构建了新型的教、学关系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归根到底是看学生“学”得怎样。

研究中,我们始终把教师角色定位于“引导者、调控者、参与者”,把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无论是学习问题的提出、学习问题的设计、学习方式的选择还是学习小组的组成、学习策略的运用、学习结果的预设都贴近学生的实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充分参与学习活动。我们紧紧围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在教学中积极参与,获得成功,实现自我;让老师在教学中引领参与,共同提高,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其次是构建了高效的语文课堂

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性,研究中,我们紧紧围绕三个有效环节精心组织和指导有效朗读。首先是精心设计朗读情境。一节课就四十分钟,我们认为情境的创设应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同时控制在科学的时间内。其次是确保学生学习、活动的时间。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朗读、发现和感悟,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朗读感悟能力就得不到提高。所以,一节课,我们要求学生的自主阅读时间不得低于20分钟。第三是教师精心组织和设计朗读环节。研究中我们重点抓住以下环节:初读发现→精读探究→诵读积累→泛读拓展。初读发现,这是阅读教学中至关重要又常常不被重视的环节。学生在阅读课文时都带有自身不同的经验进行阅读的,当学生的阅读经验与课文中的新信息发生碰撞时,就会有许多发现。因此这一阶段,我们的老师要注重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全文,在自读感知的基础上发现问题。为了把学习目标明确化,我们设计了初读信息卡:

课 题:______________ _ 我搜集的信息:_______________ 我已读懂的:_________________ 我未读懂的:__________________ 学 生: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在创设情境,保证时间的基础上,要注重组织,让学生畅谈自己的发现,洞察学生发现问题的焦点,引导学生灵活使用工具书,培养学生圈点、勾画等学习习惯。精读探究,这一环节重点让学生精读感悟,解决问题。主要针对发现问题的焦点,让学生精读课文,整合信息收集,通过合作、点拨、交流、阅读等形式启发对话,激活思维,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教师要注意调控和启发,善于捕捉创新的火花,渗透学法和朗读指导。诵读积累,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自由选择,熟读成诵,积累语言。教师要注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精彩语段熟读成诵,让他们在诵读中感悟内化,完善自我的预感图式。泛读拓展,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灵活运用阅读方法,独立拓展阅读教材,拓展主要来自师生的共同搜集,这种拓展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

第三是构建小组合作的有效教学平台

为了构建有效的合作学习,老师帮助学生按个性、能力、特长等进行进行搭配分组,每组4—6人,推荐确立每组负责人、记录人、发言人,明确各自职责。合作学习时要求每个人都要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后再去合作,交流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记录人记下每个人的观点,在交流过程中,大家对合作的共性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在交流中获取知识,感悟方法,同时获得极大的情感满足。

在构建合作学习方式之前,要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优势和必要性,杜绝把合作学习作为过场的装饰主义思想。对有必要开展合作学习的课时,要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目标、环节、问题单、评价标准。合作中要加强对学生行为的调控与指导。通过观察、参与,了解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指导学生正确的合作学习方法,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协调好每个小组成员扮演好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通过督促,解决小组合作的低效学习行为,启发、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合作探究目标,构建有效教学的合作学习的平台。

八、课题研究的思考

一年多的课题研究让我们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教师专业化得到了发展,让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但在研究中我们也存在着一些困惑。

1、如何建立有效教学的科学评价机制?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有效课堂,我们目前还没有一个符合课堂实际的科学论证。

2、如何在四十分钟时间内科学高效的实施合作学习?我们总感到合作学习在时间上有局限性,与完成课时教学目标在时间上有冲突。

下一步我们将在巩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进行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进一步完善有效课堂的评价机制,努力实现充满活力、愉悦、高效的课堂。

合肥市十里庙小学课题组

2010年10月

第二篇:《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黑龙江省讷河市二克浅镇中心学校课题组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以课改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实施到今天,内容涉及中小学教育的方针政策、基本理念、基本原则、课程内容、教育文化、教育实施、教育评价等各个方面,这次课改关系新世纪亿万学生的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对中小学教师来说,新一轮课改提出了许多新理念和原则:如,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教师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都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给现有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教师发展带来了机遇。

在我们当前的教学现状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累,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低效教学”。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即如何使得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否则,我们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特别是我校生源情况比较复杂,结合学校教学改革的实际,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科学方法,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凭借校本教学研究制度和课题组、教研组活动,紧紧抓住学科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开展“有效教学”探索实践活动,扎实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二、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目标

1、研究内容: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2、研究目标:

(1)研究一线教师各种课堂教学形式,总结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探索出结合我校的“校情”、“学情”的教学手段。

(2)使有效教学的理念内化为教师素养,把握有效教学的精髓,增强实施有效教学的教学意识。

(3)用构建主义理论支撑框架,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效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实验方案,增强有效课堂教学活动的操作性,在实践中不断进步。

(4)促使研究成果发挥最大作用,全面提高本校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率,提高我校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水平和科研能力,最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研究思路

以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研究为内容,走理论学习到实践总结再到理论提升最后实践论证的研究路线,从而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最重要方法。

2、案例研究法。结合学科特点,针对某一课例、某一教学阶段或者某一学生发展时期等进行个案研究最终提炼出共性的结论来。

3、调查研究法。主要调查本校在该课题研究之初,课堂有效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

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4、反思研究法。通过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反思,逐步提高研究质量。

5、文献分析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通过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可达到准确地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及关键概念的内涵与外涵,并制定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等目的。

(二)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08年1月—2008年3月

(1)课题申报、立项、成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保障;

(2)开展调查分析,立足校情学情师情,制定研究方案;(3)对实验教师进行多维度培训,找出差距,明确研究的目标;

2、实施阶段:2008年4月—2008年12月

(1)开展各项调查分析,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提升,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及实验计划;

(2)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帮助教师系统的梳理实验中的所得、所悟、所感。

(3)依托教学研究月,进行“行动研究”,从不同层面推进有效教学的研究。

(4)立足学科,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进行有效教学途径的探索:探索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有效途径;探索个性化体育教学的有效途径;

探索艺术教学的有效途径等。

(5)启动教师讲坛,坚持以多层面多渠道实施的原则,立足于教师学习成长、有效教学研究的主题,促进全体教师养成有效反思的习惯。

3、梳理阶段:2009年1月—2009年7月

阶段成果形式:阶段研究报告;研究课录像课;交流材料;教案;论文;教师笔记等其他材料。

4、课题研究的推广阶段:2009年8月—2010年10月

5、课题总结阶段:2010年11月—2010年12月

四、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1、教师都建构了自己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部分教师已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我校课堂教学上形成“百花齐放”的现象。

2、教师都坚持写教学日记,留下教师成长的足迹。撰写教学日记,既可积累经验,又可进行反思,以求进步,记录有价值的案例。

3、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校园内的一草一木都是校本资源,让教师成为一名真正的课程开发者,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4、教育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困惑,我们及时总结,并以课堂实践为基点,以共同研讨、教师间互相听课和评课为手段,促使同事间取长补短,通过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促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来改进教学,走向“自主开放、协作创新”的发展成长之路。

5、加强“师师合作”,整合课程资源,让课堂有生机、有效率。

6、加强各种培训,使教师将教育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艺术地应用于教学实践,提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以此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教师作

用的重新认识,通过教师专业化发展推动学校的发展。

五、课题实验的研究成果

(一)研究成效

1、学生受益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老师与学生的和谐发展,是知识、能力与兴趣的有机统一。本课题研究让学生的学习行为得以优化,教师通过对这一目标的专题研究,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策略和注意力的培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与体验中学习,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由此形成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如(语文)识记、美观书写生字的方法、自学课文的方法、课外阅读的方法、(数学)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动手操作的方法、(英语)识记单词的方法等。从而在班级中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与和谐的师生关系,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2、教师受益

课题实验的过程亦是教师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的过程,我校教师在不断学习、探索与反思中逐渐真正做到深入文本、以生为本、规范流程,能营造“实在”、“和谐”、富有“美感”的教学境界,加快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从而真正成为新课改的实施者、推动者和创造者。课题组成员根据研究目标,在教学试验中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整合,对教学策略进行了有效选择,开展了子课题研究(如,徐文玲老师的“看图写话与语文能力训练”,丁林玲老师的“让阅读从第一课时开始”,代厚华老师的“如

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备课”等),课堂教学真正做到扎实有效。在追求“有特色、有风格、高效率”的课堂教学的同时,部分教师的教学个性也得以体现和张扬,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学校受益

通过课题研究,学校一大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和学生的各项素养得到明显提高,这批师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成为有效教学研究的有力推动者,从而实现了“课题研究”、“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有机整合,全面带动了学校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的快速提升。

(二)研究成果

1、实践成果

(1)有效教学课例(文本、光盘)

主要是依据课题研究“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参加各级公开课、研究课活动近20篇案例。

(2)有效教学优秀案例集(文本)

主要是依据课题研究目标,将有效教学的探索与课堂教学实际有机结合,在课题研究上走出一条新路。本集精选了15个代表性案例。

(3)有效教学研究论文集(文本)

自从开展有效教学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成员及全校教师充分利用课题理论和实践的优势研究环境,积极撰写论文。本教师论文集共收集论文15篇。

2、理论成果

新课程的理想课堂教学应该包蕴三大理念:生活性、发展性和人文性。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按照“有效备课——有效指导——有效互动——有效课堂管理——有效练习——有效探究策略——有效教学评价”的步骤开展实验,并总结了一系列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语文组推广运用“头脑风暴”作文教学方法和“读—说—演—背” 的低段语文阅读课教学模式;数学组在教学中体现了“生活中的数学”的新课程理念,形成了“自悟、引探、求新”的教学特色;英语组采用“TPR”教学法,将英语学习置于文化背景下,将阅读理解、口语训练、写作学习融为一体,“全英化”的课堂教学语言为学生营造了英语学习的环境。

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实现有效教学是一项艰巨、持久的工程,是课题组成员及全体教师追求的目标,我们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离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有:

1、如何对有效教学进行更为科学的评价?我们目前仍没有一套判定有效课堂教学的量化标准,只能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模糊把握是否有效;

2、如何才能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这不仅要求更新观念,而且要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何减去无效的作业,提高作业的质量。教师怎样才能为学生布置合理的作业,如何有效地进行分层作业,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总之,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教育技术、教学方法也应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善,用先进的教育技术造就优秀的新世纪人才,是刻不容缓的事。我们只有不断奋进,努力进取,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才

能跟上时代潮流,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指向是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二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过程和方法要对学生有明显的成效。

一、课题的基本情况:

1、课题研究背景

(1)、当前的教育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现在是一个信息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各种有利条件。小学生接触的环境既丰富又复杂,他们能够有所感受和评价。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下,感受和评价有差异,极端的感受和经历往往会导致不少学生产生心理障碍。有研究发现,小学阶段的学生,有1/3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要预防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教育部相继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指出“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也说明了:当前的教育迫切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2)、小学生的成长极其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据有关小学生的调查,有异常心理问题的倾向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比例占到了20%,主要体现在学习、情绪、交往三个方面。学习上,由于少数班级作业量大,内容单调,学生感到学习累、心理烦,对学习无兴趣;情绪上,出现恐惧心理,特别是考试时,焦虑、自卑,他们认为自己“不如人”,不少学生总被失败笼罩着;交往上,不愿和其他同学在一起,即使和同龄人在一起也不感到快乐,对同伴不关心,与人交往不主动,得不到同伴的友谊,显得苦恼、抑郁。这些问题,实在令人担忧,如不加于重视,无论对其个人和社会都会造成不良后果,这一点应成为我们的共识,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维护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少年儿童排解各种心理问题,从更深层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课题提出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过程,其中教师与小学生的关系能给予被教育者一种安全感,使其可以从容地开放自己,甚至可以正视自己过去曾否定的经验,然后把那些经验融合于已经转变了的自己,作出心理调整。(罗杰斯Rogers)本课题研究中所指的人际交往心理辅导是指教师运用其知识和技能给小学生以适合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使其在课堂内外的学习、活动、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增强适应性。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和法规依据

(1)、党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本课题研究以“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设”为指针,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等为指导思想,更新观念,勇于探索,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研究。

(2)、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培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要让老师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与技能,在日常的教学中能够自觉地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教学,并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而能够很快地适应新课改的“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理念,从而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对于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来说,就是要提高学生健康信念、健康行为和健康水平;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促进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改善学生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

(3)、学生身心发展理论

人的素质包括三个层面: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这三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了完善的人格整体。其中心理素质属于人的素质的中介层面,舍弃心理素质的培养,道德与文化素质的培养,就犹如空中楼阁。

四、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促使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心理机能、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健全学生的人格。通过本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探索如何通过全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实现教育的不断创新发展。具体目标:

(1)、探索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构建具有班级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坚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性、参与性、体验性和特色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构建高效的课堂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本课题研究将从实际出发,以心理健康教育为视角,从班主任工作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探索适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构建一种适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机制,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性、实效性,促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深入开展,切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开展个案研究,寻求更多高效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五、课题研究内容

1、提高班主任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

2、校园环境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3、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让学生主动发展。

4、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个案研究。

六、课题研究原则

1、全面性原则。学校心理辅导的对象应该是全体学生。不排斥个别心理需要疏导的学生,不对任何一个学生有所歧视或忽略。

2).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性是前提,实效性是目的。就是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理论落实到行动上,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3).学生的自主性原则。学生自始至终都是心理辅导的主体,教学方法、内容选择都应以学生为出发点,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4).因材施教的原则。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同,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寻求有针对性的辅导方法。

七、课题研究方法

借鉴现代心理学理论及教育理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等共同完成研究任务。

八、课题研究实施

本课题的研究不设实验班;由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全体班主任和各 任课老师参与课题研究。要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心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一些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与技能。针对我校的现状,学校首先在教师中进行系统的知识培训,构建以心理辅导教师和班主任为核心,学科教师为依托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提升教师进行心理辅导的水平和技能。

1,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更加优化

我校很早就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于是我们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定位于:以发展性和预防性心理辅导为主,矫正性心理辅导为辅,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相结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多渠道实施,促使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心理机能,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健全学生的人格。

2,构建适合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课题研究是从我校实际出发,以心理健康教育为视角,从班主任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探索适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力图构建一种适合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机制,提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性、实效性,促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深入开展,切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学生人格逐步完善,良好心理素质得到培养

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有了较大提高。通过研究的不断深入,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不断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不断提高。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并努力克服困难,树立了自信心,增强了参与活动的勇气和信心。通过心理教育,使学生的认知(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品质得以改善,培养了学生的求知欲,形成了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动机。每年学校文明学生、三好学生、积极分子等占全校学生的比例逐年上升。

4.发展了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心理测试和分析,学生对自己的性格有了一定的了解,能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对于良好性格特征和不良性格特征的认识,努力改善自我个性上的弱点,进行自我疏导、自我锻炼,培养良好性格的自觉性。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在成长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只要通过辅导,得到及时解决,就能使自己的个性品质呈优化发展。

5.增强了控制和调节自我的能力。有些特殊学生,严重存在心理障碍、心理偏差,通过关爱、个别咨询等方法,在他了解了不良情绪对自我身心健康危害的基础上,通过辅导使他掌握一些控制和调节情绪的手段,在学习生活中就能主动地、有意识地采用较恰当的方法调节和控制自我情绪,努力减少或使自己免受不良情绪的影响,调控自我、发展自我能力得到了不断增强。

6,促进了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

经过一身时间的实践提升,我们的研究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得到了教育同行的肯定。实验研究过程中,许多教师认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结合实践,开展研究活动,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班主任的素质有了较大改变,能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班级管理科学有成效。课题研究,促进了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全体老师理论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九、课题研究反思:

班主任工作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为我们学校推进和发展素质教育展现了广阔的前景。研究的实践告诉我们: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的重要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乃至现代化教育的重要部分,只能加强,不能忽略,教育,要从“心”开始。

课题研究有效推动了我校教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初步形成我校自己的教育科研特色。在课题研究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还未解决的问题和困惑。

1.学校积极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家长、社会有时则不断伤害孩子的心理,影响孩子的心理成长,给学校的工作增加了难度。如何构建有效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育机制网络,是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2.我校是城乡结合小学,教师的老龄化和流动性较大,班主任更换濒繁等原因,造成对极个别学生心理辅导的长效性不明显。

3.新闻宣传不够,以至学校的心育特色影响还不够深远。

总之,班主任的工作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为此,我们将认真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经验和教训,不断努力创新,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四篇:有效教学结题报告

“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松原市第二高级中学

“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

负责人:

杨柏金 孟祥峰

摘要: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果、效益和效率等问题,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高效的,或是低效的、无效的等问题。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于2008年9月申报立项了课堂有效教学的实验与研究,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有学校领导及全体一线教师等。课题组分工明确,思路清晰,经过三年的研究与实践,有一定的体会和成效。

关键词:课堂

有效教学

建立与研究

一、开题阶段

⑪、时代的需要 1.“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二十一世纪是教育的世纪,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这一论断的认识越来越走向深化。21世纪的国际竞争将使人才竞争、科技竞争日渐进入白热化状态,人才的背后是教育,科技的影子是教育,经济的操作平台是教育,物质丰富的宽阔基础是教育,因此,21世纪国际竞争的实质是教育规模、教育层次、教育质量,尤其是教育效益的竞争,科技、经济花开花落,其根基在教育,只有教育竞争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根本竞争。因此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便极其客观地摆在我们的教育者面前,那就是,我们当前的教育、教学在培养国际竞争性人才方面是否真的有效?是高效,还是低效?于是教育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便被凸现出来,倍受关注,并且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可以说,未来的教学中必将植入有效教学的理念、方式、策略,以适应时代发展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⑫、课程改革强烈地呼唤有效教学

现行的课堂教学现状在经过多年来教改洗礼之后,虽然有所改观,但仍然令人担忧。课堂上,空泛的教材,伴以冰冷的作业,几乎成为学生唯一的信息源,他们远离生活情境,缺乏情感,单调枯燥,在老师的强迫下单通道地传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往往很少沟通,缺乏合作,鲜于理解与帮助。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是空泛的,低质的,缺乏策略的,表现为多灌输验证,少启发探讨,多指责压抑,少宽容引导,多包办限制,少激励创新。特别是在学法指导上,更是问题重重,如:①概括不准,②捅而不悟,⑧法不导学,④法不对点,⑤生填硬灌,⑥给法难用等。所有这些都造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往往是浅表的,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往往是低水平的,甚至是失控的,学习中所体现的或能训练的思维过程大多是低质的,最终获得的知识往往又具有很强的纯记忆性色彩,在多变的真实情境中,常常因不能有效迁移而无法灵活应用

长期以来,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最突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系统地研究教学的有效性原理;努力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用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最终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⑬、有效教学已成为我校教学发展的重要依托

作为一所省级重点高中,虽然在教学质量和社会信誉上都已得到了社会首肯,但作为新时代的二中人,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面对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新的要求的背景下,更应该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特别是有效教学的理念、策略及实践等作出更为科学的应答。为此,我们选择了“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课题,试图开拓一条有关教学有效性的校本化研究与实践之路。

2.调查研究

⑪有效教学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有效教学的直接效应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有效教学强烈反对死记硬背,反对题海战,反对疲劳战,反对课内损失课外补,反对牺牲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获得单方面的分数.它强调知识的有效学习,强调全面,强调效率.⑫有效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传统意义上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有重大的影响,甚至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但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不同类别的智力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研究证明,学习的效率直接影响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能有效学习的学生其非智力因素往往也不能有效地发展.⑬有效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有效教学直接考量教师的教学策略,对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提出了高要求.有研究者通过课堂观察和访谈法,对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教师课堂行为进行了比较,发现有效教学的教师在课堂组织与管理方面要优于低效教学的教师;有效教学的教师在教学策略运用.教学监控能力方面优于低效教学的教师.⑭有效教学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天天喊,应试教育大行其是”,这种将载入教育史的怪现象既说明我们的体制和评估系统有问题,也说明我们的教师被普遍“格式化”为双面人格.出于良知和对教育的正确理解,教师们认同并呼吁素质教育的到来;而出于自我保护和急功近利,教师门又拼命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狂奔.而教学效率低下的教师又让学生在应试教育的伤害中雪上加霜.⑮.有效教学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旨在增效,而绝不是减效或失效.在新课程改革中,一些合作学习变成了无效的玩耍,一些自主探索变成了低效的“放养”,一些情景教学消减了学生的独立感悟,一些启发式教学堆砌了太多无聊的提问......种种现象都说明:新课程改革需要有效教学,绝不能以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给新课程改革造成消极的影响.教师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树立和坚持课堂有效教学的观念。

我校自建校以来,由于教师配备不足,教师队伍参差不齐。在当前的社会教育环境中,进一步加强教师的课堂有效教学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鉴于以上调查研究结果,我校决定积极参与本课题研究。我们课题组于2008年9月申报立项了“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确定了课题研究的目标、步骤、方法,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

3.确定目标、内容,公布研究课题

我们课题组成员力争通过对“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实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总目标。为了使这项研究更为具体、深入,我们确定了以下四项具体研究目标:

⑪.通过研究,为教师提供课堂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其中主要有“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如何设计课堂教学问题、如何科学灵活地选择教学方式”等内容,为广大教师克服教学中的无效行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供范式;

⑫.通过研究,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科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都有明显提高;

⑬.通过研究,使课题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为以后的教学和教科研工作奠定科学的基础;

⑭.通过研究,使有效教学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使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本课题围绕课程有效教学的实验与研究这一中心内容有以下10个要点。

①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②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的研究; ③教学目标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有哪些影响。④教学问题设计的意义研究;

⑤不同的教学问题设计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影响的研究; ⑥问题的价值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⑦教学采用的主要方式研究;

⑧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不同教学方式的研究; ⑨科学选择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成绩和能力影响的研究。⑩有效地利用教材资源,有效备课,有效评价的研究。

确定了目标和内容后,我们在各人的分工下行动起来。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课堂有效教学的实验与研究的理论和经验介绍,经常交流,及时调整计划。

二.课题研究活动阶段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我们制定了总的研究方案后,每学期根据情况也制定学期研究计划,根据研究分工,有的负责与教师交流,了解研究的进展情况;有的负责收集资料,借鉴其他学校的宝贵经验;有的负责组织培训班;有的负责每次培训的后勤及考勤、考核等工作;有的收集教师的体会文章和先进事迹。

2.采用多种方法搜集资料

本项研究内容多、跨度大、命题新、综合性强,因此,本课题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边研究,边实践,边完善。综合采用理论研究、比较研究、文献法、行动研究、调查研究等主要方法。我们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注意向和该课题相关研究方面做得好的学校学习,在网上了解课程有效教学的有关经验介绍,在期刊、报纸上了解课堂有效教学的信息。

3.及时归纳整理资料

在获取了大量资料后,我们经常讨论、交流,整理资料,了解教师情况,逐渐调整研究思路、实践方案。

三.成果展示阶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的新形势要求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不仅要将理论转化为方法,将思想转化为行为能力,更要求科学、有效,能够贴近学生的实际。我们经过三年的实践,从教师的教学行为,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可以看出课程有效教学的基本效果。我们主要是做到以下几点。(一)认识成果

1、有效教学的理念进一步提升

随着课题研究的展开,我们组织教师共同学习了《有效教学论》等,教学理念得到提升.对课堂有效学习的内涵和意义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老师们真正认识到:

①有效教学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②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是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以后,学生有无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如果学生不想学或是学了没有结果,即使教师教得再多再苦再累,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累,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2、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行为设计初步成型

通过研究,我们确立了以下学科的几种课型的行为设计:语文学科的精读课、习作课;数学学科的新授课、复习课;音乐学科的歌曲学唱;美术学科的造型表现课。其中数学学科的复习课的教学行为设计研究尤为突出。

我们依据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从学生学习课程的心理特点出发,认为复习课的教学目标达成需要以下几个环节:进入情境提出问题、整理归纳形成网络、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解决疑难课堂总结。我们对学生学的行为和教师教的行为进行了设计与论证:

先使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进入情境,在情境中了解本课的复习任务,产生学习兴趣和实践探究的欲望,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整理归纳形成网络,学生用自主合作的形式整理归纳知识点,形成网络,通过设置交流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整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既加强基础又拓展提高,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疑难课堂总结,查漏补缺回顾本课重难点,引导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和探索的欲望。

环节一是以教师成功驾驭课堂为前提,学生的情感兴趣被激发起来之后,他们很容易进入角色,乐于参与学习活动。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核心来设计师生的双向活动,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顺利进入本课学习。环节二是课堂的核心,该环节在新课程目标下已经由过去单纯的教师传授转变成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师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研究的空间,让学生能以合作的形式进行问题的讨论与归纳,形成网络。环节三是课堂的高潮部分,学生通过自主解题,大胆实践,把知识内化,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参与意识和探究能力。环节四的目的是为了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反馈,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强化评价的功能,以鼓励为主,发挥激励促进作用。

3、对课堂中有效的情境创设、有效的教与学方式、有效的练习、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有了新的认识。①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有效学习的基础.“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现在教材十分注重创设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现实情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取素材,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认知的需要以及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动机.情境的创设要促进学生智力活动的展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关键是要提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不能拘束于知识内容,主要应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创设学习情境的根本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他们学得更透彻。

②学习方式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有效学习的重要保障.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的提高固然重要,但是教师的教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学生的学,所以提高教学效率的重点要放在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上。开展学法指导,要坚持理论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还要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有效引入课堂,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法的改革带动教法的改革,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教学有法,学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活。师生要及时总结,积极探索,重视教法、学法的创新,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其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应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堂上的现成结论的过程,而应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实践和创新的体验过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要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

③有效练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的一种必要的教学方法.练习的质量与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业负担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实践证明:练习的质量与学习质量成正比,与学业负担成反比,即练习质量越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就越高,学业负担就越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当重视练习的科学性,练习可以出质量,但练习也有可能加重负担,因此,要认真研究学生的练习规律,改善学生的练习结构,促进学生的发展,具体包括:练习内容要紧扣教学要求,目的明确,有针对性;课内练习题的数量要适当,能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搞好练习的设计,如课前练习,课后练习,新课过程中的练习,运用知识的练习,综合练习,复习课的练习等。不同类型的练习,练习题的选择设计就应有不同;合理分配练习时间,讲究练习方式,提高效率;对作业严格要求,及时检查,认真批改。

④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多媒体教学强调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结论,而且更要通过各种形象化的教学媒体的观察与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归纳.总结出结论,即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启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其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信息技术手段直观新颖,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有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提高学习效率;有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使课堂容量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难懂的知识,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提高教学效率。

(二)实践成果

1、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获得提升,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开始转变,课堂教学面貌正以崭新的姿态出现。

我们的课堂教学已基本改变了教师单一的传授知识的状况,实验进行到现在,90%的教师能够关注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够认真预设自己的课堂教学,关注教学中的情境创设、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有效借助信息技术,精心设计练习,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教师的研究能力得到提升。

这一阶段的研究,锻炼了我校的教师队伍,课题组成员的课题意识得到加强,自我发展方式也有所改变,由实验前的85.7%的教师被动吸收,下降到80%,探索研究式的教师由原来的1.5%提高到5.7%。老师们在实验中能不断总结经验,学校已将老师的研究成果汇集成册,有《有效教学设计集锦》、《教学反思集》、《有效情境创设案例集锦》、《有效的教与学方式案例集锦》、《有效练习案例集锦》和《信息技术有效使用案例集锦》。

3、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转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能力得到显著提高.通过两年多的研究,除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发展方式有所变化外,我校学生的学习方式(确定目标、与人交流、质疑、概括知识、运用知识、自我评价)和学习能力也有所改变。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能力、概括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都有所提高。

4、学生的学业成效有显著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5%。

课题研究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探索的过程。该课题研究是切实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没有一位教育大家不是通过探索研究获得成功的。

在全校范围内,大家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每学期都有老师向课题组上交课题论文,其中张国学、王立臣、谢淑红老师的“课堂有效教学”论文在校本教材中被推广。吕清文、刘万春、冯作为老师的教学心得有多篇发表。

学校课题组每年组织了两次到东北师大附中学习培训,在培训过程中,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师互帮互学,不仅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凝聚力,而且在老教师身上学到了很多有关课堂教学的经验。

四.存在的问题

1.学校教学管理不够细实,还存在一定的“粗放”现象。如对教师备课的督查、对学生作业针对性情况的检查、对学生辅导方式和辅导有效性的研究等,还没有做细做实。

2、教师对“有效教学”的认识仍显不足。课堂教学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显露出教学的浮躁,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活动“外化”,三维目标“分化”,教学层次“幼化”等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情况还存在。应付教学的现象还存在,低效高耗的教学还存在,“有效教学”研究还需进一步宣传、发动和推进。个别教师的信心不足。不少教师抱怨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基础太差,而对自己的管理艺术和教学行为反思较少,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的管理和教学行为是否有效、高效,有时对低效、无效的做法还当作法宝紧紧抱着不放。对“学困生” 关注、帮助力度不够,缺少补差的可行措施和有效办法。

3、集体备课深入不够。由于教学课时多、教学任务重,教师忙于上课、忙于批改作业,对课的研究投入不足,集体备课流于形式的情况较普遍。教学目标定位有待研究,目标求高、内容求全现象还存在,课堂上有过难题和超标题,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学生实际解题能力还比较薄弱。

4、少数教师对课标,特别是对考试的要求还不能很好把握,备课、上课的针对性不够,课堂教学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课堂教学的一些环节不够“实”,特别是学生“练”的情况落实不到位、教师检查督促的力度不够。教师“教”的多,学生“学”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激发。

五.思考

1、研究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是课程有效教学的前提

真正干好一件事情,要的是浓厚的兴趣、敏锐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和愉悦的心情。学生的学习也是一样,要让他们在45分钟之内提高学习效率,不仅要靠教师渊博的知识和科学的授课方法,重要的是如何提高他们在枯燥和单调的书本中索求知识的动力,而这种动力的给予者不是别人,正是我们教师。

要想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教师首先要全身心投入,去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求知欲,使他们迸发学习的激情,在老师的点拨下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整体把握教材,有的放矢组织教学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

做事情,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方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教学更是如此。要投入到教材中,把握教材的内容,对教材充分理解,全方位认识,明确大纲要求,大胆地根据教育对象调整讲授顺序,灵活教学,从学生听课的神态、发言得到反馈信息,果断选用各种教学方法,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

3、精彩生动的语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为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重要的创造工具。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是情感交流的纽带,是知识的载体。形象的比喻,激励的话语,幽默的解释,紧迫的疑问,巧妙的点拨,使抽象变具体,深奥变形象,乏味变有趣。另外,教师的书面语言(板书)和姿态语言(教态)也显得尤为重要。黑板上的一个记号、一种格式,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手势都能渲染课堂气氛,给学生的思维激起阵阵涟漪,把教学推向高潮。所以,教师的语言应注意准确、生动、鲜明,具有启发性、针对性、灵活性和教育性,这样才能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倘若教师语言罗嗦重复,模棱两可,词不达意,拖泥带水,怎不令学生昏昏欲睡呢?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语言还要做到节奏鲜明,抑扬顿挫,疾徐有序,切忌一节课一个调,从而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正确的认识和积极地参与是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动力

只有教师充分认识到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的意义,改变传统教学行为的束缚,以积极的态度置身于研究中,才能使课题的研究顺利进行并积极推进。

5、加强管理是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

制度是规范行为的保证,在实验中,我们建立了课题研究制度,加强了实验的管理,使各项研究能得以落实,稳步进行。

“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松原市第二高级中学课题组

2010年11月

第五篇: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讷河市二克浅镇福兴小学课题组

朱存生

一、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新一轮课改工作实施,使我们对中小学教育的方针政策、基本理念、基本原则、课程内容、教育文化、教育实施、教育评价等各个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它关系学生的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对中小学教师来说,新一轮课改提出了许多新理念和原则:如,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教师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都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给广大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教师发展带来了机遇。

在我们当前的教学现状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累,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低效教学”。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即如何使得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否则,我们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特别是我校生源情况比较复杂,结合学校教学改革的实际,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科学方法,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凭借校本教学研究制度和课题组、教研组活动,紧紧抓住学科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开展“有效教学”探索实践活动,扎实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本课题通过系统的全体参与式的有效教学课题研

究,让教师自主地更新有效教学的观念,转变低效教学的行为,掌握有效教学的基本途径与方法,养成有效教学的反思习惯,使教师专业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同时提高学生对各门功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研究内容及主要观点:本课题致力于有效备课研究和实施;致力于有效指导的研究和实施;致力于有效互动的研究和实施;有效课堂管理的研究与实施;有效练习的研究和实施;有效探究策略的研究和实施;有效教学评价的研究和实施。

三、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采用调研、专题研讨、案例分析和专家咨询等方式,综合运用反思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确保课题的科学性并努力有所创新。

(二)研究过程:

1、理论学习,提高认识

我们搜集国内外有关“有效教学”理论的相关资料,了解 “有效教学”研究状况,并认真做好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教师进行专业理论培训,主要形式有:观摩名师理论专题讲座、个人自学、骨干教师论坛等,并要求教师认真做好记录,写出感受,从而帮助教师转变观念,真正在专业理论上有所提升。

2、开展调研,制定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开展从学生入手,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最感兴趣的课堂教学,帮助教师查找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从而制定本课题

研究目标。

3、分解目标,有序实验

我们成立了课题组,召开课题启动会,认真解读了有效教学的意义、目标和任务,拟订了课题研究组织机构和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明确了总负责人和各科负责人,将任务落实到人。课题组每周一次活动(定于每周三下午三点),每月一次专题研讨,中期进行一次阶段总结,并做了认真而详实的记录。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讨论和研究下,我们按照“有效备课——有效指导——有效互动——有效课堂管理——有效练习——有效探究策略——有效教学评价”的步骤开展实验。①有效备课的研究和实施:通过教师独立备课、课后反思与二次备课(活页式、粘贴式)相结合的方式,备透教材、备准学生、备活教法,并组织课题组成员研读教材,通过集体备课、师徒互助、教学沙龙、骨干教师论坛等方式合作备好教学实验课; ②有效指导的研究和实施:通过“有效讲授”、“有效提问”、“有效倾听”,把“对话教学”、“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整体感知”等新的教学理念引入课堂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围绕适当的学习目标,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障学生的学习进程及目标的达成;③有效互动的研究和实施:我们要求教师重点关注学生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以及课堂的动态生成,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其中,师生互动建立在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基础上,生生互动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④有效课堂管理的研究与实施:采用“诱导型管理”和“监督型管理”。“诱

导型管理”主要方式有:展现亲切热情的课堂语言;创设富有情趣的环境;现代化媒体刺激注意。“监督型管理”的主要方式有:暗示;冷处理(个别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纪律问题,只要不对周围的学生造成大的干扰,则可视而不见,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安排有趣的活动,如观察挂图、模型,或讲一段有趣的实例,用幽默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以吸引这些学生注意);行为替换(教师提供一种合乎需要的行为来替换学生的不良行为,或奖励与不良行为相反的行为,使其在不良行为和替换行为中做出选择,并从替换行为中得到心理满足);教育与惩罚相结合。此外,我们优化课堂练习,注重家庭作业管理(分层作业在我校得到推广和运用)。⑤有效探究策略的研究和实施: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体现有效,教学内容的创造性使用,有效练习设计,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对课堂教学资源(生成)的有效利用,教学媒体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使用等。⑥有效教学评价的研究和实施:我们在全校师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评价,如:教师自评和互评,学生自评和互评,家长评教和学生评教等,做到 “评价目标层次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时间过程化、评价方法多样化”。

4、研讨展示,合作交流

在通过集体备课、师徒互助、骨干教师论坛等方式合作备好教学实验课的基础上,先后开展 “同课异构”、对家长开课连片教研、送课下乡、教学开放日等形式多样的实验课活动,并及时进行说课、评课,做好反馈和总结,组织教师二次上课。

5、不断学习,勤于反思

布置教师阅读教育教学专著,并做好读书笔记,写好教学反思;组织教师观看名师示范课,并写出心得体会;不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和教学沙龙,帮助教师解决自己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学期末收集、整理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论文、教案及反思和日记,并编辑成册。

四、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1、教师都建构了自己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部分教师已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我校课堂教学上形成“百花齐放”的现象。

2、教师都坚持写教学日记,留下教师成长的足迹。撰写教学日记,既可积累经验,又可进行反思,以求进步,记录有价值的案例。

3、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校园内的一草一木都是校本资源,让教师成为一名真正的课程开发者,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4、教育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困惑,我们及时总结,并以课堂实践为基点,以共同研讨、教师间互相听课和评课为手段,促使同事间取长补短,通过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促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来改进教学,走向“自主开放、协作创新”的发展成长之路。

5、加强“师师合作”,整合课程资源,让课堂有生机、有效率。

6、加强各种培训,使教师将教育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艺术地应用于教学实践,提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以此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教师作用的重新认识,通过教师专业化发展推动学校的发展。

五、课题实验的研究成果

(一)研究成效

1、学生受益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老师与学生的和谐发展,是知识、能力与兴趣的有机统一。本课题研究让学生的学习行为得以优化,教师通过对这一目标的专题研究,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策略和注意力的培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与体验中学习,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由此形成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如(语文)识记、美观书写生字的方法、自学课文的方法、课外阅读的方法、(数学)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动手操作的方法等。从而在班级中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与和谐的师生关系,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2、教师受益

课题实验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的过程,我校教师在不断学习、探索与反思中逐渐真正做到深入文本、以生为本、规范流程,能营造“实在”、“和谐”、富有“美感”的教学境界,加快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从而真正成为新课改的实施者、推动者和创造者。课题组成员根据研究目标,在教学试验中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整合,对教学策略进行了有效选择,开展了子课题研究(如,关宗颖老师的老师的“有效教学各学科教学设计的研究”曹丽华老师的“有效教学对学生学习促进与影响的研究”课堂教学真正做到扎实有效。在追求“有特色、有风格、高效率”的课堂教学的同时,部分教师的教学个性也得以体现和张扬,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学校受益

通过课题研究,学校一大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和学生的各项素养得到明显提高,这批师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成为有效教学研究的有力推动者,从而实现了“课题研究”、“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有机整合,全面带动了学校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的快速提升。

(二)研究成果

1、实践成果

①、有效教学课例(文本、)

主要是依据课题研究“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参加各级公开课、研究课活动近20篇案例。

②、有效教学优秀案例集(文本)

主要是依据课题研究目标,将有效教学的探索与课堂教学实际有机结合,在课题研究上走出一条新路。本集精选了15个代表性案例。

③、有效教学研究论文集(文本)

自从开展有效教学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成员及全校教师充分利用课题理论和实践的优势研究环境,积极撰写论文。本教师论文集共收集论文15篇。

二0一一年九月三十日

下载关于“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的结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的结题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有效教学各学科教学设计研究结题报告

    《有效教学各学科教学设计研究》结题报告 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而课堂教学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设计,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当今的课堂虽然较传统的课堂教......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结 题 报 告市三十八中: 李冬青 张雄伟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结 题 报 告 市三十八中: 李冬青张雄伟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新课程实施......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黄麓镇中心学校“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撰写人:课题组组长张文宏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教育背景 高效课堂与有效教......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一、课题基本情况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清醒地看到,当前仍有不少教师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新课程的理念,甚至片面地认为,......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有效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昌黎县“十二五”规划课题 《提高小学四、五年级学生计算能力有效方法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才庄完全小学 毛兴旺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

    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组负责人:许娟) 一、课题名称 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目......

    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结 题 报告 我校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于2008年4月10日申报经市、省教育学会课题专家组评审后于2008年5月审......

    《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有效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汇总

    《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有效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内容摘要高中物理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概念的教学,概念教学话题始终是物理教学中的难点、热点,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核心概念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