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新闻中的人文精神比较

时间:2019-05-13 23:3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西新闻中的人文精神比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西新闻中的人文精神比较》。

第一篇:中西新闻中的人文精神比较

中西新闻中的人文精神比较

摘 要:中西民族具有各不相同的历史文化源流,中西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使人文精神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点。这些差异在中西方的新闻报道中也有着深刻的体现,而且表现在新闻报道的方方面面。关键词:人文精神;中西方;新闻报道

人文精神是人类对自身的探究和思考,对人生和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的关注和追问,是绵长的历史发展中人类思想的结果。它植根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土壤中,有自己生存发展的传统。中西民族具有各不相同的历史文化源流,中西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使人文精神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点。中国人文精神传统从先秦开始,到明清,经历代文人的思辩论争形成儒道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天人合一的终极价值追求和人欲对天理的对立斗争。西方人文精神则体现了理性与信仰的对立统一,崇尚自由,追求平等,注重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行动性的思想内涵。这些差异在中西方的新闻报道中也有着深刻的体现,而且表现在新闻报道的方方面面。

一、我国的新闻报道追求“真”、“善”、“美”合一,重和谐;西方则更追求“真”,重矛盾对立。

我国的新闻报道着力追求“真”、“善”、“美”三者合一的效果,意图通过真实的报道来弘扬良好的社会道德,实现人民心灵和社会风气的净化和美化。当“真”有可能危及“善”和“美”时,我国的媒介会力求“善”和“美”而舍弃“真”不予报道。西方的新闻媒介虽然有时也追求“真”、“善”、“美”的效果,但他们对“真”的重视要超过对善和美的重视,当“真”有可能危及“善”和“美”时,他们往往取“真”,而舍“善”、“美”。例如在犯罪新闻报道中,中国新闻媒介对犯罪新闻的报道往往采取低调处理,对犯罪事件本身报道不多,对警方破案、群众相助这些正面角度的内容则不惜笔墨,即所谓的“负面新闻正面报道”。西方新闻媒介对犯罪新闻则是采取高调处理,浓墨重彩,大肆渲染,为了他们所谓的“把整个事实的真相展示在受众面前”,他们往往将犯罪的手法、过程、细节全部报道出来。同时,在一些灾难性新闻中这一特点也有明显的体现。例如在“9.11”事件的现场直播中,美国的FOX、CNN等电视台播放了逃难者从高达110层的世贸中心高楼上跳下逃生的镜头,这给所有电视观众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是前所未有的。他们在进行灾难新闻报道时,往往将“空前绝后”、“耸人听闻”之类的现象和事件作为报道的重点,以此来冲击和刺激受众的感知神经。“9.11”事件的现场直播如同一部好莱坞的灾难恐怖大片,其所具有的受人关注程度正好符合西方传媒这种追求异乎寻常的感觉。而过于血腥残忍的报道有时也会超出受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带来巨大的负面效果。

相比较而言,在对“9.11”事件的报道上,中国的主流媒体一方面很节制地进行重要的动态新闻和事态发展的报道,另一方面及时报道我国家领导人及外交部发言人就此事的表态。中国主流媒体保持了其在灾难新闻报道中一贯的沉稳和谨慎,不炒作,不渲染,也没有像某些西方媒体不负责任的对事实真相、伤亡人数进行猜测性报道,西方媒体曾估计世贸中心的伤亡人数在5万左右,后来的调查表明这个数字被大大夸大了。中国新闻传媒长期以来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团结、稳定、鼓劲”的舆论导向原则,把正面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主流。

二、我国新闻报道中体现了鲜明的“集体主义”,西方则更注重“个人主义”。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命题,形成一种“合”的基本思想。在这种哲学下,伦理与政治往往渗透在一起延伸至整个社会,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强劲,在民族心理上培植起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和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在这种思想下的中国人认为,个人是国家和社会中的一份子,要为国家和社会尽自己的义务。这种集体主义文化反映到社会主义新闻媒介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内容上,以报道人民大众,报道群体活动为主;在思想上,反映主流舆论即大多数人的意见、愿望、感情等;在报道效果上,努力追求大多数人利益的实现,创造人民所需要的安全、稳定、发展等因素。如中国犯罪新闻报道中的集体主义表现为报道公安部门对案件的破获过程、人民对案件的看法及其配合公安部门的行动、司法审判过程及对罪犯的惩戒等的报道。这些报道在内容上以群体行为为主体,在思想上则反映群体的意见和感情,在社会效果上也是本着群体的利益,报道一些有利的因素,而对群体造成伤害、惊吓的因素,媒介一般不予报道。

西方很早就培育出西方个人本位的文化精神,“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人对个体价值和人格尊严的要求从教权的阴影下解放出来,此后,以个性解放和重构人的主体性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思潮成为西方文化的主潮。从这种特定的意义上讲,西方文化又是个性主义、个人主义的文化。这种个人主义在西方新闻媒介表现在报道内容、思想上以个人活动、思想为主,对个人在社会和历史上的作用予以夸大;也表现在报道的效果上,报道的效果是媒介个体或记者个人名利的收获,社会群体的利益则要放在个人利益之后了。西方国家犯罪新闻的泛滥以及犯罪新闻所引起的大量法律、伦理、社会问题都是西方个人主义文化应用到新闻媒介上的产物。如西方媒介喜欢报道犯罪分子的心理作案经过,描写其个人活动并对其行为予以所谓“人性化”的分析,他们还喜欢报道某个聪明英勇的警察只身深入犯罪分子巢穴,与犯罪分子进行殊死较量最终擒获罪犯或者某个善辩的律师依靠个人的辩护技巧说服陪审团,使嫌疑重大的疑犯得以逃脱法律制裁等事迹,突出个人作用。

三、我国的新闻报道更注重社会伦理教化作用,西方则更注重“新闻性”和“趣味性”。

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中所追求的“善”,我们理解为“社会责任”。《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一条即规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我国的新闻媒介重视道德教化作用,历来注意树立正面典型,宣传社会总体目标和中心任务,致力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西方传媒更加注重能引起受众注意的各种新奇的报道,希望能够使受众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赢得更多读者的关注,获取利润。

中西方在这方面的差异集中表现在有关人物的报道中。我国的人物报道以社会为目的,主要从社会、从群体的角度写人,注重人物的社会教化作用;而西方人物报道更看重人物的“新闻性”和“趣味性”,所报道的人物应是“成为新闻的人物”、“与新闻相关的人物”或“人物本身就是新闻”。我国的新闻人物多显凝重,负于使命感,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主题;如解放初期的邱少云、罗盛教,五十年代的李顺达、郝建秀,六十年代的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八十年代的张华、张海迪,九十年代的徐洪刚、李素丽等。这些人物都是时代的形象语录,从中我们能触摸到时代的脉搏。而西方的新闻人物多好奇性,更个性化。西方的人物报道,往往塑造出一个鲜明的个性形象,以个性作为把握人物的起点和终点,以细节、冲突、动作来表现人物性格,颇富“趣味性”,更吸引人。例如美国媒体在八十年代初关于里根的儿子失业的报道。其实失业本身在当时并不构成新闻,只是人们对总统的儿子也会失业抱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促使记者们争相报道。

总之,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和历史发展过程赋予了人文精神不同的涵义,从而使得人文精神在新闻中的表现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我们应该在比较中取长补短,使我们的新闻事业更加蓬勃地发展。

第二篇:中西新闻比较

中西人物报道中写作特色比较

【摘要】:在我国,人物报道多以典型报道的方式出现,人物之所以被选择进行报道,是因为他体现了时代精神,反映了时代主题,成为众人之中的典型,具有代表性、指导性、思想性。这也成了我国的记者选择人物的一个标尺和传统。在西方,人物报道常以政要人物为主,以时代为背景,反映的主题多是新闻人物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报道新闻人物,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典型性个体的事迹和思想,通过个人问题揭示广泛、深刻的社会问题,记录下从个人这面镜子所反射出的时代精神和历史风貌。尽管中西历史发展轨迹、政治、经济、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性,但人物报道写作技巧方面各有特色,在比较分析中,可以相互借鉴,优势互补。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中西人物报道写作的差异:强化政治伦理与监测社会环境;追求和谐、相对集中与强调冲突、多样纷呈;由理性到感性和由感性到理性;中西人物报道表现手法。【关键字】:人物报道 新闻 比较 中西方

【正文】新闻写作是一个思维的运作过程,由于受到的文化传统影响不同,一个记者的认知结构决定了他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新闻作品写作特征的不同。中国侧重于抽象思维,这种思维以固定的思维方式表现对新闻人物的认识,注重概括性内容,忽视表象和细节性的内容,形象性较弱,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抽象思维体现在人物报道中,新闻人物的个性特点便具有概念性和较强的主观色彩,因而我国的人物报道强调鲜明的人物性格特点,一般选取其中一个能反映报道主题的个性品质重点渲染,并在众多材料中截取某些最精彩,最有价值的新闻事件。西方注重于形象思维,反映客观事物的直接映像,运用形象思维使事物的表象运动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传递出丰富的信息,加深人们对新闻人物的认识。同时,西方形象思维的多元性反映在人物报道中,使新闻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多面性,人物形象丰富、立体化。通过形象描写,使新闻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刻画表现出客观和理性。在写作上的差异,受到双方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但都有各自的写作特色,我们可以优势互补、相互借鉴,不断促进在人物报道写作上的创新程度。

一、强化政治伦理与监测社会环境

新闻作品折射着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价值标准和文化传统,新闻价值观是事实之所以成为新闻的诸因素之集合,虽然在中西不同阶段、不同流派的新闻 理论中,评判的要素有很大的差异,但较为公认的是及时性、接近性、重要性和显著性。其中,及时性和接近性以量化的时空距离为衡定标准,中西差异趋无,而重要性和显著性则由 于政治体制、文化背景、价值取向之不同而千差万别。

我国新闻事业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强调党性,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其重要任务,因而报道人物趋向于英雄、模范等先进人物。宣传好人好事,弘扬共产主义精神,董振东、孔繁森、吴吉昌等以社会主义建设鞠躬尽瘁,坚韧不拔的时代英雄的光辉形象;烤羊肉串的“慈善家”阿里木、“幸福青年”铁飞燕等一个个在平凡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先进工作者;近几年,我国的人物报道逐渐把视角移向了普通百姓。《帕米尔赤子——吴登云》吴登云是扎根边疆、奉献

边疆的优秀知识分子的楷模。从医多年来,他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 旨,立志扎根边疆,以满腔热忱和精湛的医术,服务边疆各族人民群众。《我的母亲》中一位普通农村妇女勤劳、善良的人性光辉,通过这些普通人的生动形象宣扬了新时期的社会风貌,而很少出现关于反面人物的劣迹、丑闻的报道。

西方的新闻价值包含五个因素:时效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其人物报道也体现了新闻价值的取向。《马可尼,“真正的地球村英雄”》为纪念无线电问世100年,记录古列尔莫·马可尼的报道。《莫斯科老妇的辛酸泪》中莫斯科经济危机时的马洛费耶娃老人;《生为南非黑人》中,作者在政府的限制与监控下,走仿南非黑人居住区报道在那里遭到拘禁、侵扰、杀害的南非黑人们;《死在故乡》描写了79岁老人T子离开东京公寓到自己的故乡自杀的事件。这些新闻人物并未做出光荣的值得称颂的事迹,也没有受人景仰的高品质和精神追求,其中有许多人处于艰难的生存环境中,甚至社会的最低层还有的新闻人物违反法律,违背道德,颇具争议性。

二、追求和谐、相对集中与强调冲突、多样纷呈

我国的报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反映过不少英雄、模范人物,革命时期所宣扬的是爱国志士们舍身取义的高贵情操和革命必胜的信念,鼓舞全国人民联合抗战,建国后对先进人物思想和事迹的宣传,引导和推动群众学习先进模范人物,以他们为榜样,广泛开展学先进活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前我国人物报道的主题,好人好事类和经济类人物作品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精神为主。一些优秀的人物报道,通过真实的人物形象再现,人物行为和心理世界的深入透析,引人向上,极具感染力,在社会上掀起学习先进人物的热潮,振奋了民族精神,激发群众工作建设四化的积极性。“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新闻政策有关,一方面与中国当前面临的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 等社会现实相联,传媒价值取向在深受传统文化影响之时,也不断在现实社会中得到调整,经济类报道的增加体现出经济体制转轨后的媒介不再谈“利”色变,但仍未脱离“尚德”、“和谐”的传统,对好人好事类报道的青睐,依然散发着中国文化对德之追求,对义之崇尚。表三中之所以没有把灾害报道单独列出,是因为中国传媒囿于“重人伦、轻自然”的传统 思维,在进行灾难报道时往往聚焦于战胜灾 害的人和精神,缺少对灾害本身的注视,因而把 其归入好人好事类。

西方人物报道以时代为背景,反映的主题多是新闻人物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主要集中在凶杀暴力、揭露司法不公、揭露腐败、贫困、战争、自然灾害等的人物,其它还涉及到环境保护、金融危机的人物,以及有关种族、福利等众多的社会问题中的典型人物。多数人物报道中充满了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

三、由理性到感性和由感性到理性

人物的性格特征应是多面且复杂的,而我国人物报道一般选取其中一个能反映报道主题的个性品质重点渲染,并在众多材料中截取某些最精彩,最有价值的新闻事件。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方法产生影响。中国侧重于抽象思维,这种抽象思维以既定的思维形态反映报道者对新闻人物的认识,注重概括性内容,忽视表象和细节性的内容,形象性较弱,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抽象思维体现在人物报道中,新闻人物的个性特点便具有概念性和较强的主观色彩。

西方注重于形象思维,反映客观事物的直接映像,运用形象思维使事物的表象运动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传递出丰富的信息,加深人们对新闻人物的认识。同时,西方形象思维的多元性反映在人物报道中,使新闻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多面性,人物形象丰富、立体化。通过形象描写,使新闻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刻画表现出客观和理性。西方传媒往往采用个别到一般的演绎法,以具体的个例反映普遍的社会问题,以尽可能的客观叙述代替主观评论。由感性的、实证的披露,上升到理性思考的 角度。1995年的特稿写作奖获奖作品《被排斥的优等生》通过记录一个竭力在恶劣的内地城 市高中求得生存的聪明少年詹宁斯进入麻省理工大学预科班,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未能进入麻 省理工大学的故事,来反映一个在逆境中奋发向上的少年群体。

四、中西人物报道表现手法

在中国人物报道的表现手法一般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常用的有人物的行动,语言,景物,细节描写,以及议论。用人物的行动表现人物,就是用 人物富有特征的具体行为来揭示其内心世界和个性特征,并在人与人,人与物的 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反映时代的社会面貌;用人物富有个性特征的语言和对话做到“由说话看出人来”;景物描写在人物报道中常用来烘托、刻画

人物的精神风貌,表现主题,显示时代背景;细节描写在人物报道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精彩的细节迸发出人物思想的火花,强化人物个性,使报道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议论在人物报道中用来表达作者对新闻人物的主观感受,加深读者的感性认识,增强报道感染力。

西方人物报道在描写新闻故事的现场气氛,刻画新闻人物性格的同时,更注重新闻故事的情节发展,强调一种故事性,使读者在轻松、好奇的心理状态下接触到报道所要反映的严肃主题。在具体表现手法上,开篇先设置一个个悬念,引起读者兴趣,让人们带着疑问来寻找答案。西方人物报道的切入角度都比较小,先是以人物的某处外貌或性格特征的描写进入故事,然后逐步展开情节,刻画人物,随之揭示人物的本质特征及报道所要反映的社会意义。

五、结论

比较的最终目的是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在融会贯通中为中西传媒寻找一个尽量合理的发展空间。首先,中国文化重人伦,西方文化重契约,相对应形成了中国 的“人治”传统和西方的“法治”传统。其实在本质上二者都具有强制性的特征,人伦也好,契约也罢,最终都是维护秩序的手段,手段往往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只是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下凸显的方式不同。其次,中国儒家文化是伦理为政治服务,基督教文化是神学为政治服务,以“权力”著称的西方传媒始终未能摆脱政治权力的姿态。现阶段的中西传媒同样面临着寻求政治宣传与新闻传播平衡点的问题。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的相互渗透使中西传媒价值取向和文化选择的沟通展现在众多方面,除上所述,中国传媒题材涉及面拓宽,以政府为核心报道的意识日益淡化,科教兴国、环境保护等全球性话题成为新的关注热点,实证分析、客观报道等表现手法越来越多地得到运用;而西方 传媒在贯有的傲慢中不得不重新考量东方文化的优势,体味群体本位的力量,淡化冲突,重寻和谐。中西传媒价值取向和文化选择的沟通将在未来发展中日益彰显。【参考文献】

[1] 《中西新闻写作比较》姚里军著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年1月 [2]《人物报道的中西比较》新闻爱好者:上半月 2000年12期

[3]《新闻作品选读》刘明华 张正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5月 [4] 《比较新闻学》刘夏塘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年

第三篇:中西人文精神与文学精神论文

中西人文精神与文学精神论文

人文精神的现状及问题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培养主要依靠大学的人文教育,外国文学无疑是人文教育的重心之一。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精神的重视、个性的尊重、人的自由的追求,这是对人的本质的深刻认识。它的对象和目的都指向人本身,用高尔基的话说就是:“一切在乎人,一切为了人,只有人!”①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和外国传统文化与文学不同的文化传统、历史发展进程和时代使命,造成了它们对人文精神的不同侧面的理解,但是对人的自由本质的追求是它们共同的历史和现实使命。

受2 O世纪世界科技理性潮流的影响,一种工具理性思维和物欲思维席卷全球。大学生在功利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下出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下出现了人文滑坡的现象。中国自不例外。从社会层面看,面对社会金例外。从社会层面看,面对社会金钱观和功利主义的诱惑,不少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偏颇,少数人甚至出现人性极端扭曲的现象。从校园层面看,不少高校的人文教育比例严重失衡,人文课程萎缩,专业的设立越来越注重实用化,量化思维的全部在于追求高就业率。人文选修课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素质拓展课成为极度放松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成为偶尔的心灵鸡汤,文学类课程成为不思进取的黯然选择。请假逃课的唯一理由就是实习(当然正常的实习时间段除外)和兼职,一句话就是:教师不安心教,学生不专心学。若长此以往,大学不再作为传承人类精神文明薪火的摇篮,不再是博学宏思、厚重深远的教育理念的携带者,不再是具有历史价值和时代责任感的先锋承担者。它仅仅是~只围绕市场经济指挥棒的跟屁虫。

失落了人文教育的大学教育如此,那么这种言论就绝不是危言耸听。从部分大学生自身看,颠倒了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造成人生观的迷忙,没有理想和追求,没有动力和危机感,即使有所谓的竞争和追求,那也只是对金钱的过度追求和对包含高价位的职位的追逐。这确实是一部分大学生的现实写照和人生道路的真实选择。总之,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滑坡是客观事实。因此,在当前重拾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的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就显得必需和必要了。而对于拥有深厚人文传统的西方文化与文学来说,无疑对当前我们的人文精神重建有着无比重要的借鉴意义。事实上,我国传统文化文学中也同样蕴含着无比丰富的人文精神。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重新展开对中外历史中人文精神的搜寻。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从人文素质教育的视角而言,西方的人文素质教育经历了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教育和近代化的通识教育三个阶段。其中,贯穿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和人本意识,是不同历史时期人本主义、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的鲜明体现。而从外国文学的视角来关照西方人文主义,国外则有着悠久的文学创作历史与理论实践。外国文学的历史发展线索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文精神的发展链条。而对于外国文化与文学中的人文传统与自由精神的研究,则更是汗牛充栋,我们只能是择其要者论之。瑞士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提出,文艺复兴造成了“个人的觉醒与发现”,是近代化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即资本主义文明的开端。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形成了对个人精神的重视和对古典文化的重现发现。因此,文艺复兴在人类历史上无疑有着重要的文化史和思想史意义。这一时期的文学,毫无疑问都指向个人的觉醒与发现,是个人主义和个性自由的自由表达。

西方近代理性文明的展开。也是资本主义文明的展开,资本将人无情地抛人一个异化的深渊。马克思在《1 8 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刻地描绘了资本主文明社会中人的劳动异化和人的异化的生存状态。异化的劳动导致了“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诗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②马克思的异化观深刻影响了2O世纪的西方文学,使一大批作家创作出了形象反应资本主义文明新阶段的人的异化本质。如存在主义作家萨特的《恶心》、加缪的《鼠疫》,表现主义作家卡夫卡的《变形记》,荒诞派戏剧家贝克特的《等待多》,黑色幽默作家海勒的《第22条军规》,等等。正是在吸收和继承马克思劳动异化观的基础上,这些作品深刻地表露了人在资本主义文明中的人性荒谬、孤立、悲剧的异化本质。人的异化作为一种与人之外的对立本质力量,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存在了。但是,作为一种特定历史阶段的人的异化状态的严重性和虚伪性,这是独属19世纪以来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马克思独具慧眼地发现了这一表露人的生存和存在情状的异化本质。马克思认为,要消灭这种异化观,就必须消灭人剥削人的阶级制度,建立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共产主义社会。尽管我们不能论证这种社会历史发展观的现实性,但是马克思对人异化的关注和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展望却饱含了对人性的关怀,具有深刻的人文精神。马克思同样也是一个深刻的人文主义者,这是他继承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表征。

德国批评家本雅明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里提出了对机械式资本主义文明的思想和语言的造反与革命。他极为认同波德莱尔笔下那些城市边缘人的生存状态,这些“波西米亚式的流浪汉”、“游荡者”、“拾垃圾者”是这个透露机械工业味道的城市的革命者与造反者,因为这些人把自己同这个被包装的现代城市隔离出来,在社会边缘的缝隙处,本雅明与波德莱尔一样发现了人的一种诗意的存在。本雅明一方面是一个马克思式的现实观察家,另一方面又是一个个体式的生存体验家,从社会的破碎处发现诗意的存在,在文本的整体复杂思考中透露诗意的寓言,这是本雅明的复杂之处和奇特存在。他赞同普鲁斯特对逝去的经验的重拾,这种经验无疑是与传统保持联系的最好方式。这使他成为一个“收藏家”,这不仅在于心灵的收藏,本雅明更是赋予这个现实行为一种诗意的意味:“‘收藏’是现代世界的生存者的抗争和慰藉”。收藏者“构筑一道界限,把自己同虚无和混乱隔开,把自己在回忆的碎片中重建起来。”“使事物从一个实用计划中摆脱出来,恢复其原有的初始性、独特性,并把这种新鲜直接带人思想的行文中是本雅明在作品里处心积虑要达到的效果。”‘然而,本雅明还是一个现实的革命家,他以语言和思想的革命家姿态去革新人们眼中的这个扭曲变形的社会:“即在一个四散的物的世界里聚合起一个精神的整体,在一个缺乏意义和表达的方式的条件下说出话来,保持思想的活力。”④因此,对于现代资本主义文明,本雅明是一个造反者和批判者,在一种深层意义上,本雅明其实与两方传统的人文主义精神联系存了一起,注重人的精神独立和自由,注重人的独特性和个体性,这也是他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文人”的原因所在。

英国历史学家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中详细梳理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史。他认为:“人文主义不是一个哲学体系或者信条,而是一场曾经提出了非常不同的看法而且现在仍在提出非常不同的看法的持续的辩论。”⑤这就表明了人文主义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人文主义如同传统一样,在不同的历史时段会体现出不同的面貌。但是,对人性的尊重,对个性的追求,对人的主体精神的重视,对人的自由本质的憧憬不会变,也不可能变,因为这是符合人性和人的生命本质的需求。布洛克认为,发端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是一个发现了“人”的时代,对人性的尊重,对人的欲望的合理要求,对人的自由的吁求,成为西方后来人文主义发展一以贯之的探求。但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发展到2 0世纪,对人的自由本质的践踏,对人性的践踏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布洛克看到,“一方面是人类经验的令人丧气的普遍情况,另一方面却又是人类在自信心、承受力、高尚、爱情、同情、勇气方面能够达到非凡的高度,这两者的对比一直是人文主义传统的核心。”⑥人性具有两重性,这是布洛克对人文主义的辩证态度。人类的2 0世纪,尽管有战争、有创伤、有痛苦、有忧郁,但是,保持了开放姿态的人文主义必然走向科技的极端之后返归心灵,即人文主义与科技和宗教的融合,只有全面融合开放的人文主义,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从而在物欲文明的进程中保持心灵的适度与平衡。不得不说,布洛克的观点是深刻的。他既看到了人文主义在2 0世纪失落的现实,同时也对这个现实给予了自己的展望和憧憬,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没有人文主义。

中国传统文明源远流长,人文传统博大精深。在2 00 0多年的历史积淀中,以各种官方和民间的方式阐释着关于儒家的仁爱思想、道家的安贫乐道和释家的明心见性。这种人文主义在以儒家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脉络中总是参杂着不同流派的融合、变通之道。在历史中,儒家被官家掌握后总是以压迫式的强势方式,甚至以对人文的变异和扭曲的方式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王朝的巩固,这是历史的客观性使然。然而,在这种大潮澎湃的底层,总是有一股股清泉涌动出来,呈现出被压抑的人性和人文主义。如魏晋时期文学的自觉流露的是人格的自觉和人性的觉醒。宋明时期理性压迫下的心学思想,就贯穿着对人欲的尊重和人性的尊重。晚清时期,面临国破家亡的处境,康梁等有识之士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借古维新,体现的是一种上升到民族家国层面的人性尊严和民族尊严。五四新文化运动,在西方文化的启发和刺激下,鲁迅等新文化斗士“别求新声于异邦”,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对待西方文化,来凸显他立人的思想和批判国民性的目的。毫无疑问,在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启蒙主义道路的开端,西方文化与文学是作为一种模仿、参照和借鉴的对象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对后来的中国文化与文学也有着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渗透影响。尽管在其后的道路中,中国文化与文学是作为一种革命道路的标向,呈现的是中国本土特色和中国革命的特色。而革命本身就说明了中国文化与文学是具有深刻人文性的,但是作为一种文学审美存在的艺术关照方式,革命文学无疑是此一时刻中国激进性想象的体现,与艺术的自然发展呈现一种错位的发展道路,因此这对启蒙主义的中国文化与文学是一种遮蔽和阉割。新时期以来,人的解放和人性的释放成为文学描写的核心,也标志着时代的风气转向。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不断完善的趋势下,大学人文教育起着塑造大学生精神和灵魂的重要作用。9 98年,我国出台《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政策,其中明确提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从更深的层面和更综合的角度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怍为文化素质一环的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这是站在宏观角度对人文素质的阐释和理解。不仅国家层面的理论和政策导向着人文素质的重视和培养,而且各阶层也在以各种方式实践着、完善着对人文素质的追求。上个世纪90年代的人文精神的讨论和重塑,是5 O年代的美学讨论和“人学论”的延续。9 0年代的人文精神不仅是对8O年代文学辉煌性和启蒙性的眷恋回忆,更是对新时期商品经济席卷和吞噬人性的审美呼救。新时期,人民崇尚经典、热衷读国学、恢复传统文化的活力,都是对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心浮泛的一种纠正,也是一种可以理解的审美冲动。但是,因为地域、文化、阶层等方面的相异,这种人文精神的审美诉求和理解阐释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性。而且,在普遍性经济冲动力刺激之下,人文精神的重塑显得力不从心或说效果不明显。一方面,高等教育中受西方学科分科的影响,我国学科不断走向系统化、科学化的同时也不断走向琐碎化和精细化,人文精神的缺失就在所难免。另一方面,在自然科学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效果论和经济实用论的功利主义冲击下,人文素质的下降似乎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向。因此,在当前重提人文素质,尤其是作为新时代社会建设生力军的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了。徐葆耕的《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从文化心理学的视角全面考察分析了西方文学的发展历史。注重对人的心灵历史的挖掘,透视人的精神主体力量,从中体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从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中,作者注重对人性的重视和挖掘,对人的自由本质的探求,对人的主体精神的追求,成为这本书的最大特色。这对于当今沉醉在世俗物欲大潮中的部分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育与提升,不无启发意义。

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直接讨论,我国于1 997年在人文精神讨论的文化背景中得到体现。1 99 7年5月1 8—21日,“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以“外国文学与人文精神”为主题在厦门大学举行。这是一次集中、权威讨论外国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会议,并成为后来研究外国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奠基。而事实上,后来的相关研究很少甚或某些主题的阙如使得这次会议精神变得更为重要,不少学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重要观点。蒋承勇的论文《西方文学人文精神论纲》重点疏离了西方文学中人文精神的发展演变,使得我们对西方文学的认识更为深刻,人文精神的提炼变得更为清晰可寻。蒋承勇以此为基础写出了博士论文专著《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研究》,从“人”的精神发展演变和个体生命价值的视角,全面考察分析了西方文学从古代文学到18世纪文学的人文精神发展,论文资料详实,论证有力,新见跌出,是研究西方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力作。刘建军的论文《西方文化与文学的人文精神传统》,从文化的视角审视了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演变即“人用以生存为核心的自由意识对自然暴力及其转化形式的抗争”到“人与神的对立”再到人对“‘物’的认识和反叛抗争”⑧三个阶段。

总体而言,国内外对外国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关系问题都集中于西方文学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主义的挖掘、整理和归纳,并结合时代的大学教育制度和国家政策予以适应性的调整。国外对人文主义的研究一以贯之,成果众多,效果显著。国内对人文主义的研究并不成系统性,截取人文精神的某一侧面做深入研究是大部分研究者的选择。并且受政治气候的影响,人文主义的研究曾一度中断。新时期以来的人文主义研究更多是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借鉴和模仿,但也有自己的开拓性。而具体针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外国文学研究则显得较少。即使涉及到对这一论题的研究,也多是从西方文学的视角,缺少除西方文学以外的其他国家的文学的考量。因此,全面宏观整体的外国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关系研究势在必然。事实上,纵观我国各项理论和国家政策,都表现了对人文素质的重视:邓小平的“两手抓”的战略方针体现的是一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的辩证法。“三个代表”中“先进文化”透露的是内含着人文素质的先进文化。“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背后是对物质文明过快发展的协调和补充。“中国梦”的实现,更是离不开精神文明和文化素养的继承与发展。“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们的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所以,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也必将顺应时代发展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摘自习近平2 01 4年3月2 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平衡背后,突显的是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调发展。而“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对于人类社会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⑨

注释

(①[俄]高尔基.底层[M].芳信译.中戏6 0个经典剧本合集,2 014:6 84.

②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 99 5:47.

③[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M].张旭东等译.北京:生活·读

书·新知三联书店,2 Ol 2:12一l3.

④[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H].张旭东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 012:24—25.

⑤[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H].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 97:2 33.

⑥[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H].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 97:165.

⑦高等教育司.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H].[199 8]2号:1998-04-10.

⑧刘建军.西方文化与文学的人文精神传统[A].赖干坚.外国文学人文精神论集[C].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 9 9:3 0—3 3.

⑨吴小英.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新论[H].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 012:22.

第四篇:中西新闻比较期末论文

从历史纵向看中西新闻

张伟1205031047 不管是被标榜为“第四权力”的西方新闻媒体,还是被称作“耳目喉舌”的中国新闻系统,在政治视野下,二者并无本质之差别,不过是表现形式稍有差异而已。新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被称作社会舆论的“看门狗”,但是在政治视野下,所谓的“舆论”的狗其实是政治的私家犬,只给政治看门。只是这狗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不同的意识形态下种类、秉性、性格大有差异,或哈巴狗,或恶犬,或忠犬,或狼犬,或势利狗。但不管是什么狗,吃主人的饭,住主人的窝,那么无一例外就要听主人的话,帮主人做事。主人的话是一定要听,至于对与错,让它见鬼去吧,偶尔主人错得实在离谱的话,也会吠叫几声以示抵触,但也只是躲在背后或一边吠叫一边执行任务了。但我们不论概而论之,我们应该将中西新闻放在历史长河中全面细致的做一番探讨,不管是政治方面,或是经济方面的影响,我们都应该分而论之,纵而论之,最后横而论之,得到一个立体的中西新闻媒体异同的框架。而不能一贯的将西方媒体看作是第四权力那样的自由存在,而将中国媒体粗暴概括为党的“耳目喉舌”。中国作为世界上存在不多的社会主义和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又有着深厚的传统历史文化背景,使得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新闻媒体又存在很多的不同而又所联系,在不同历史时期,二者互相交叉融合而分道扬镳,二者之间相互联系而由迥然各异,相互借鉴而又十分对立。抛开各种形态以及各种感情因素,不厚西方新闻也不薄中国媒体,也不用“各打五十大板”的折中的昏官办案似的奇巧,在这里,力图对政治视野下的中西新闻媒体作一个全面客观的剖析与探讨。先谈中国。

新闻业是一门现代化的产业,从现代新闻业最开始从西方引进到发展至今的新闻媒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历史进程的先前推进,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迁,这期间产生了几次剧烈的革命,产生了文化的几次转型,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社会运动也层出不穷,不同的政府轮番执政,不同的政治领袖交替上台,使得政府对新闻制度的管理在不同时期存在巨大甚至截然相反的差异。

根据我国新闻事业(主要是指报业)历史发展中占据统治地位的主流报纸的社会特征尤其是经济特征,把它重新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从1815—1894年(我国新闻事业萌芽、诞生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国新闻业萌芽之期,此时执政的乃是清政府,正值国家内家内忧外患的局面。许多开明的士大夫以及新兴知识分子大力借鉴西方的办报经验和办报理念,活跃于社会各界。各种报刊对清政府的腐败行为进行了猛烈的批评,清政府不得不用封建的那老一套的方式粗暴对新闻媒体进行严格的管制,而未意识到报纸发挥的舆论监督的巨大威力。同时,这一时期,清政府也大力支持某些符合自己统治利益的官方新闻机构。简而言之,在这一阶段,政府对新闻媒体既有扶持,也有打压。1906~1911年间,清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调整和规范新闻活动的法律,试图通过新闻立法来强化对报纸的约束;报界则极力争取新闻报道和批评的自由。1906年,清政府颁布了我国近代第一部新闻出版法《大清印刷物专律》,通过实行报纸注册登记制度、制定“讪谤”条款并赋予行政长官可封闭印刷所的权力等措施,在言论和出版自由等方面限制报业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1:报界于政治的相对独立性。2:新闻法制的初步尝试。3:报界突出对新闻自由的重视4:浓重的半封建半殖民主义色彩。

第二阶段是1895 ---1927(政论、政党报占统治地位的时期)---1949。第二阶段分为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以1927年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国共合作的开始为界限。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在这一时期,政府对待新闻媒体,既有“软”的一面,也有“硬”的一面。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转型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形成和成长,封建思想的精华和糟粕在社会舆论的论辩场中遭到扬弃,民主共和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也是在这一时期,社会主义的思想广泛传播,为中国后来的社会发展打下了一定的群众基础。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相互制衡的政治势力,造就了北洋政府新闻政策的复杂性、阶段性、矛盾性。这种政策环境给报纸生存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空间,客观上有开启民智、传播民主的效果。民主、共和、自由、平等思想成为中国报刊言论的主流,不论哪派势力、在什么样的立场,均言必称民主、言必称国家公益。这种激辩氛围大大加快了近代先进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第二个时期便是蒋介石政权统治时期,蒋介石带领北伐军北伐成功之后,暂时使中国形成了统一的局面。蒋介石为了维系自己的统治,使自己的政权赢得公众的支持和合法性,当然免不了对报纸的言论自由做出严格的限制和规范。很多报人和报刊都收到了打压和冲击,新闻界和政治界发生了剧烈的冲突。当年蒋介石去当年警告史量才,叫他不要乱来,小心他手中的百万雄兵,而史量才反唇相讥,说“你有百万雄兵,我也有百万的读者”,由此可见当时媒体与政府的对立冲突。第三个阶段是1949年以后(大众报纸逐渐占据主流地位的时期),这一时期是继1917年报纸商业化、企业化发展中断后的继续。第二阶段的划分还可以更详细更进一层,即以1949年为界,前后为两个不同政党报纸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后,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局面,新的政治体质和新的社会制度促使新闻媒体政策的转型。由于新中国走苏联的发展模式,毫无疑问的中国新闻媒体政策大量的沿用的苏联模式,也就是著名的“耳目喉舌”论。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新闻媒体的束缚,在新闻的报道、选材、素材、类型、管理模式方面统一了风格,也就是自上而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使得新闻媒体放不开手脚,限制了新闻思想,阻碍了新闻业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新闻媒体深入的走入群众,使新闻报道将广大的人民群众主题推到了一个高度,了解群众,认识群众,书写群众,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新闻优秀作品。总的来说,这个时期好到了极点也坏到了极点。好的是对最广大群众的最普遍关注,坏的是片面的形式的对群众做了过分的关注,使得其他领域几乎荒废。

第四个阶段是1979年以后至今。以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不久之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新闻媒体又走上了另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政府放宽了对媒体的限制和束缚,虽然管理仍然严格但已允许民间非官方的新闻集团的存在。这一时期呈现的特征是:在政治让步,经济挂帅这以改革开放主旋律政策下,中国新闻媒体融合了政治和经济这两大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今天的新闻媒体格局。在这一时期,新闻媒体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各种类型的新闻媒体千姿百态,竞相出现,形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局面。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商品化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新闻媒体又呈现了另一个堪忧的趋势,那就是迎合于商业做出了许多违背职业规范道德的事情,在商业的裙摆下拜倒了。以上便是中国四个时期大致的发展历程。下面简介一下西方的新闻。

新闻新闻的发展并不是至始至终都是自由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西方新闻也和中国新闻业的发展一样,随着社会的变迁而起伏。

西方的现代新闻的起步从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开始。近代资产阶级报刊的发展可分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论报刊、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政党报刊、工业革命与廉价报刊三个部分。

㈠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论报刊

资产阶级报刊的发展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紧密联系。虽然各国国情不同,革命历程也有很大差异,但各国报业的发展却有共同的规律:

1)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资产阶级报刊受封建统治者的压制,封建统治者通过出版许可制、内容审查制,英

国甚至用设立“星法庭”等手段压制异己思想和信息的传播。另一方面,封建统治者出版官报,扶植御用报刊,为自己的政治需要服务。作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报刊受到种种雅致,发展进程缓慢。资产阶级报刊中,围绕着革命、改良、保守或维护封建统治等重大问题,从各自阶级的利益出发,进行论争,这就是史称的政论报纸时期。

2)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思想家首先举起出版自由的旗帜,宣传民主思想,论述出版自由的重要性。

3)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权,资产阶级报刊的发展过程受两个因素制约: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否彻底,建立起怎样的政治制度;该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是否巩固,有无封建复辟。㈡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政党报刊

资产阶级革命后,各国报业无论发展快慢,均经历了一个政党报刊为主的时期。其原因是:各政党自身的政治目的需要以及报刊对政党不得已的经济依赖。

这些政党报刊的共同特点是:政治上有明显倾向;内容上侧重时政新闻和言论;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和上层人士。

㈢工业革命和廉价报刊

18世纪后期,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开始了工业革命,工革的推进给社会生活,也给近代报业带来了重大影响,各国相继进入廉价报纸时期。原因在于:

1)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集中,为报纸大量发行流通提供了条件;

2)经济的发展需要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于是教育有所普及,粗通文字的平民增多,形成新的广大读者群。3)阶级力量发生新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同时在扩大,这就推动了各国政治变革的进程,使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

4)高速轮转印刷机的产生,降低了印刷成本,报纸印得更快更多。

5)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广告数量大为增加,广告费收入成为报社的主要收入来源,报纸廉价销售成为可能。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33年由本杰明.戴在纽约创办的《太阳报》。廉价报纸的特点是:

1)政治上标榜独立,不受制于某个党派; 2)经济上自主经营,不依赖政府或政党的津贴;

3)读者对象为平民大众,也成大众化报纸,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商业报纸; 4)内容上注重软新闻;

5)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

6)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进而赢得更多广告。

廉价报纸的出现使商业报纸更加兴盛,逐步成为资产阶级报业的主体,并为其向现代报业演变奠定了基础。

结论

一:两者都受制于政治,为政治服务。但中国新闻媒体权力较小,形式较严肃;西方新闻媒体对政府有一定的监督权,但仍然是国家意识形态的代言者,政治性的根本问题仍然不能触及。

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方和国家,两者并不是始终对立,而是时而吸收借鉴,时而相互对立。三:在经济化商业化背景下,两者都和商业扯上了千丝万缕的关系,但西方媒体更为严重,中国在政府的管制下相对良好。

四:从来就没有什么所谓绝对的新闻自由。西方新闻媒体所谓的新闻自由仍然是建立在几个商业大亨的手里,为上流阶层代言者,中国新闻媒体在政治的束缚下新闻自由便更加无从谈起了。

五:中国新闻媒体的发展趋势越来越走向开放化,自由化。但同时也走向经济化,商业化。西方媒体已经被商业化浪潮包围,黄色新闻满天飞的时代已经到来,莫斯科一只猫在跳舞比奥巴马当选总统更为重要是其最直观的写照。

第五篇:物理学中的人文精神

物理学教会我人文精神

摘要:人文精神的内涵,物理学中人文精神的光辉:科学家高尚的情操、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勇于探索真理的人生观、高尚的思维品质。物理学的人文精神对当代教与学的影响与意义:

1、物理的教与学的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2、物理的考试考察中,关注人文精神的提高 主题词:物理学 人文精神

《辞海》解释说,“人文”今指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精神,首先它是一种观念,一种思想,然后是能够坚持某种观念的一种勇气,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处理人和物之间的关系的,主体是人。人文精神是指关注人,尊重人格和人性,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种思想态度。体现在人能否正确对待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是人类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提升自己,使自己从“自在”状态过渡到“自为”状态的一种本事。

物理学博大精深,通过几年的大学学习和基础教育的实践,本人在领略物理这个自然学科的科学魅力的同时,更被物理学的发现、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深深吸引。下面,本人就自己的学习与教学的体会和感悟,浅谈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对我们人生观、世界观和科学观的影响: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根据人文精神的特定蕴藏及其历史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人文精神应包括以下内容:

(1)以人为本的主体思想。重视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不断发掘人的创造精神,把重视人的自身发展与重视社会发展和谐统一起来。

(2)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创新思维等构成的创新人格及创新能力。

(3)道德意识。包括人口道德、环境道德、资源道德等,人是社会的人,人必然存在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之中,要实现群体指向和个人意识,就必须确立某种准则和价值取向来调整处理彼此关系,对于道德追求和完善也就必然成为人的自觉精神需要

(4)社会责任感。培养国家意识,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为国家的昌盛,国民的素质的提高。

(5)平等观念。勇于追求真理,敢于坚持和捍卫真理,树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观点。反对专制与独裁,敢于质疑,具有怀疑精神和证伪精神,不迷信权威,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维护作为人应该具有的权利。

二、物理学中人文精神的光辉

1、物理学史中科学家高尚的情操

玛丽·居里和她的丈夫对铀和铀的各种矿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发现了两种放射性很强的新元素。玛丽·居里为了纪念她的祖国波兰,把其中一种元素命名为钋,另一种命名为镭。玛丽·居里本可以获得巨额财富,但是,她却把个人待遇置之度外,想到的则是如何能够为全人类服务。1921年5月20日,美国总统哈定在白宫举行向居里夫人赠镭仪式。缘由是美国著名女记者麦隆内夫人在1920年5月采访居里夫人时,问居里夫人:“若把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任你选,你最愿意要什么?”居里夫人说:“我需要一克镭,以便继续我的研究,但是,我买不起,镭的价格太高了。”麦隆内夫人组织美国妇女捐款10万美元,从美国制造商手中购买了一克镭,赠与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接受捐赠后说:“这一克镭代表了一笔巨款。在我活着的时候,我将完全用它作科学研究。那么在我死后,我愿意把它算作赠与我的实验室的礼物。”

科学家研究出了成果后,想到的是自己的祖国,想到的是为全人类服务,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

还有,像伽利略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向权威挑战的故事;布鲁纳用生命捍卫真理的故事;塞曼与洛仑兹互相支持与合作;菲涅耳、夫琅和费、马吕斯、杨氏,各自的实验结果互相补充、互相支持,完善了光学理论,为人类作出巨大的贡献的事例,无不表现了物理学家高尚的爱国情操和无私的合作与奉献精神。

2、物理知识的完整美,折射出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在19世纪6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研究电磁现象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这个理论,麦克斯韦本人未能证实,因而这个理论很久都未得到科学界的承认。高度抽象的麦克斯韦方程仅仅几个公式,几个数学符号,就包罗了电荷、电流、电磁、光等自然界一切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这在一般人看来太不可思议了。到1868年,德国科学家赫兹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终于发现了人们怀疑和期待已久的电磁波,科学界才把“自牛顿以后,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物理学家”的桂冠授予逝世9年的麦克斯韦。任何理论应该有可靠、准确的实验数据和结果的严格论证。这是研究物理具有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3、科学家们探索真理的感人事迹,表现出勇于探索真理的人生观。

牛顿在1687年出版了他的名著《自然哲学的教学原理》。在这部著作中,牛顿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这三条定律总称为牛顿运动定律,是整个动力学的基础。课本在进行历史回顾时讲到: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而这个错误的论点,在两千年内,一直无人指出。直到十七世纪,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才根据实验指出:设想没有摩擦,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物体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伽利略满腔热情地进入大学后,一些教授平平庸地讲:“我要教给你们的,都是自古以来就认为正确无误的,都是写在亚里士多德书上的”.“大家要熟背、默记下来”等等。伽利略的读书方法是自己思考、自己实验、自己证实。敢于指出权威的不对,伽利略敢于提出自己的新的正确的见解。爱因斯坦这样评价伽利略:伽利略对科学的贡献就在于毁灭直觉的观点,而用新的观点来代替它。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并根据他自己的研究,系统地总结了力学的知识,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牛顿曾说:“如果说我见到的比笛卡尔要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缘故。”

可见,科学研究需要前赴后继,需要虚心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科学家们为探索真理,呕心沥血,但他们却淡泊名利。我们今天不但要努力学习知识,我们还要学习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中的前赴后继,敢于质疑,勇于探索,淡泊名利的精神。虚心向老师和同学学习,刻苦钻研。

4、物理学家的思维品质,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标杆

高中物理课本在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时,通过动能定理,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mv12/2+mgh1=mv22/2+mgh2,该守恒定律又可写为:Ek1+EP1=Ek2+EP2,我们还可更简洁的写为E1= E2,ΔE=0,天衣无缝的简洁美!再看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m1v1+ m2v2= m1v1’+ m2v2’,可写为P1+P2 = P1’+P2’,P1 =P2,ΔP=0。比较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两数学表达式,使学生感受到相似美。

开普勒发现行星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动,伽利略发现发射的炮弹、抛出的石子沿抛物线轨道运动,因此,关于圆锥曲线的进一步研究,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用代数方程把曲线表示出来,笛卡尔和另一位法国数学家费尔马建立了解析几何学。心灵中独特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研究起了重要作用。

三、物理学的人文精神对当代教与学的影响与意义

1、物理的教与学的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

(1)以人为本,加强物理思想与方法的教学。现行教材彻底改革过去陈旧的教法和手段,把学生放进教学主体中去,采用“探究导学”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探究导学”是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在探究过程中,需要个体研究、小组或集体探讨相结合,需要他人的协作;需要彼此尊重、理解,需要容忍;需要讲求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探究导学”倡导的是一种主动的、体验的、发现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

(2)加强审美意识在物理学中的权重。物理教材各章节的语言描述、精美图片、段与节的名称选择皆注重了感召力与趣味性如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用诗人的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图片“海市蜃楼”、“赵州桥的倒影”等令人神往;三峡大坝、北京天坛圜丘、明代的“水轮三事”令人自豪。

(3)增加各种社会意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在学习惯性知识和安全用电时,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讲能的开发和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讲能的开发和利用、机械效率时,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效率意识;讲功的原理、能量守恒定律时,补充介绍一些科学工作者研究水动机的故事,培养学生遵循自然规律办事的意识推至人类社会。人是社会动物,就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规律和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准则,在社会行为、态度倾向和价值观等方面,与社会保持一致,这也是学生今后所在社会群体具有稳定性所必须的。

(4)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以致用。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和课后的小实验,养成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如擦皮鞋的学问、拍打衣服上灰尘的道理,骑自行车上坡走“S”形路线的道理,如何从地图上测出上海到天津铁路线的长等。学习了光的折射,能解释海市蜃楼;学习了电学、声学,能解释雷电的形成及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学习了热学,能回答为什么海边及大森林里一年四季气候宜人,为什么当今国家推行退耕还林的政策;学习了磁学能回答为什么在一定条件下,某处江边、湖边、池塘边的岩石中有“救命”之声发出等。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形成将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意识,激起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养成对大自然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了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学生也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物理的考试考察中,关注人文精神的提高

现在的物理考试改革了唯知识的做法,把体现人文教育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转变考试的目的,从为选拔尖子学生变为为学生创造最好的教育,从重视考查知识变为重视考查学生的全面素质。如下面几道试题:

[例1]大城市中建盖一些高楼,用玻璃做墙,由于太阳光发生,使附近的住户受较强的光照射不能很好的工作和休息,形成了一种新的城市污染(光污染)。

本题唤起学生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的关注,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2]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两岸人民为实现“三通”作出了不懈的努力,2001年6月8日,“金门快轮”满载385名台湾同胞,首次实现了由高雄经金门直航厦门港,海上航行历时约12h,航行的平均速度约为25km/h,问:高雄到厦门的海上航程大约是多少km? 本题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

[例3」(2002年青岛市中考题)公远前300多年前,古希腊的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从高空落下的物体,重的要比轻的落得快!”2000多年前,人们对亚里土多德的话都深信不疑。16世纪末,伽利略对这位学者的话产生了怀疑。有不少人讽刺嘲笑枷利略的无知与轻狂,伽利略便下决心在比萨斜塔上进行公开实验。枷利略登上斜塔,一手拿着一个10磅铁球,一手拿着一个1磅铁球,喊了一声“请各位注意”两手一松,两球同时落下,扑通一声,两球同时着地了,实验的结果使原来迷信亚里士多德的人目瞪口呆!(1)阅读后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2)根据你的感受,你认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怎样去做? 本题的目的就是为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作为中考试题,堪称考试改革的先锋。

总之,人文精神无处不在,我们物理学中的人文精神,更加具有独特的魅力,在物理学中发掘与培养人文精神,没有环境条件的限制,关键在于我们观念的转变。要善于捕捉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最佳结合点。我们在学习与传授知识的同时,不要忽视了自身科学素质的培养,更不要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我们可以挖掘培养人文素质的素材,只要我们认真去挖掘,着力去培养,我们能够成为“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整合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下载中西新闻中的人文精神比较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西新闻中的人文精神比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论诗经中的人文精神

    浅论《诗经》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内容摘要: 《诗经》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以极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表现出鲜明的以人......

    美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美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摘 要:美术教育应该从教育的真正意义上通过实践对学生渗透人文精神。笔者以探究性学习教学为主,采用提出问题——亲身感受——实地观察——大胆实践的方......

    人文精神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途径 温 敬张俊霞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古希腊教育家们也曾认为: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是理性的负荷者,教育的基本任务......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 不得不承认,现实中“职业院校是大学”虽然是显性存在,“职业院校不是大学”却一直都是隐性存在,这暗含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甚至暗含在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的心目中。但......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高邮 戴广美长期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审美能力的提高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中学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初级的做人道理,教懂他们何谓做人的价......

    论新闻伦理学视角下传媒的人文精神

    《新闻伦理与法规》期末论文试论新闻伦理学视角下传媒的人文精神 ——以《不孝儿英伸》为例1986年,《人间》杂志记者官鸿志通过长时间的采访调查写出了《不孝儿英伸》一文,这......

    论广告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论广告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摘要:现代广告由于急功近利地追求商业利益,故意或过失导致了广告中出现多个层面人文精神的缺失,引发显性或隐性的负面影响。这种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体......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精选5篇)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王晓熙思想政治教育学号:201071561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