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园林绿化法规分析

时间:2019-05-13 23:08: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城乡园林绿化法规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城乡园林绿化法规分析》。

第一篇:我国城乡园林绿化法规分析

我国城乡园林绿化法规分析

Analysis of the Urban and Rural Greening Laws in China

摘 要:《城市绿化条例》的立法基础亟待研究。采用文献调查与编码的研究方法,收集到现生效法规和规章223件,归纳为城乡园林绿化(综合管理)、古树名木、绿线、公园绿地广场(综合管理)、特定公园绿地广场和园林绿化专项管理6个主要类型。通过统计分析,归纳出我国当前城乡园林绿化法规的主要特征,即具有立法权的城市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我国城乡园林绿化立法的主体,园林绿化行业以及公园、绿线和古树名木等综合管理是立法的主要方向。

关 键 词:风景园林;城乡绿化;法规

Abstract:The law foundation of the Urban Greenery Regulations still leaves room for improvement.With the research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coding, the author collected 223 articles of the effective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put them into six categories, namely the urban greenery(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ancient trees, green lines, public lands(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specific public lands and open green spaces management.Based on thestatistics,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urban and rural greening laws in China.Itindicated that the city people's congress and the government who own the law-making power are the subject who formulate the laws, and the management of gardening, parks, green space lines and ancient trees are the main objects of the legislation.Key words:landscape architecture;law;research;investigation

近些年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始着手修订1992年开始实施的《城市绿化条例》。作为城乡园林绿化唯一的行政法规,《城市绿化条例》曾经在规范和引导全国各地的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城乡园林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行政管理的重心和方式的改变,《城市绿化条例》亟待重新修订。本文拟归纳分析中央和地方城乡园林绿化法规特征,试图较为全面了解我国园林绿化的立法特点。在学科研究上,风景园林涉及城市景观、园林绿化、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四个主要领域和空间(地域);在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中,它们一般隶属于不同部门,执行专门性法规文件要求。本文所言的园林绿化法规体系只是这个大系统中较为简单的一个部分。1.调查方法与结果

本研究采用文献调查与编码的研究方法。首先,登录各城市的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官方网站,尽可能全面收集这些部门行政依据的法规规章,进行时间有效性确认,形成一个标注有“省市、法规名称、颁布/修订时间、实施时间、效力级别”等基本信息的数据库。然后,根据这些法规规章的名称和主要内容,初步归纳出“绿化、古树、园林、公园、绿地、广场、绿线”等主题词,再通过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法律法规全文检索系统重新检索,完善上述数据库。最后,根据数据库汇集目前生效的223件法规和规章的题目名称,归纳为城乡园林绿化(综合管理)、古树名木、绿线、公园绿地广场(综合管理)、特定公园绿地广场和园林绿化专项管理6个主要类型(表1)。其中,城乡园林绿化(综合管理)按区域共分3小类:1)城镇园林绿化;2)城乡绿化,是指城市建成区和乡村绿化相统筹,如北京市、上海市和贵阳市等;3)乡村绿化,包括了国土绿化、农村绿化、公路绿化、绿化造林等。特定公园绿地广场类是指专门针对某一具体的公园、绿地或广场的立法。在园林绿化专项管理类型中,城市绿地子类是指涉及某一种城市绿地类型的立法,比如动物园、游乐园、代征的城市绿化用地、闲置土地(临时绿化)、城市庭院等;特定绿地绿线类是指针对某一城市绿地所作的绿线规定 2.分析与评价

2.1 立法热点与方向

根据表1所示,在法规数量上,城镇园林绿化、古树名木、公园名列前茅,次之是乡村绿化和特定公园绿地广场;在规章数量上,前3位是城镇园林绿化、古树名木、绿线,次之为特定公园绿地广场和公园。也就是说,城镇园林绿化、古树名木、公园、绿线、乡村绿化、特定公园绿地广场是我国当前各地园林绿化立法的热点。随着我国城乡统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城市绿地系统从建成区拓展至郊区乃至整个市域,个别城市的园林绿化有城乡统一立 法的发展趋势。2007年上海颁布的《上海市绿化条例》废止了此前的《上海市植树造林绿化管理条例》,新条例适用于全市行政区域内种植和养护树木花草等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2009年颁布的《北京市绿化条例》,则把原来的《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和《北京市郊区植树造林条例》整合在一起。2.2 中央立法

相对而言,国家部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部门规章单位比例最高,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国家主管部门集中的行政指导职能。从历史上看,1990年11月22日原建设部印发了征得国务院法制局原则同意的《建设法律体系规划方案》的通知,请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参照执行,制订或完善本地区的建设法规体系方案(表2)。但是,通过表3,我们发现国家建设部门在城镇园林绿化、古树名木、公园、绿线4个重要的园林绿化领域中,除了城镇园林已经由国务院颁布行政法规《城市绿化条例》之外,只颁布了绿线的部门规章和古树名木的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在公园管理方面,没有综合管理性的部门规章,只有城市动物园和游乐园管理的部门规章,其他方面则以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发布,侧重于专项管理,如国家湿地公园、国家重点公园等。此外,自2002年以来,国务院多次发布取消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涉及《城市绿化条例》《城市动物园管理规定》《游乐园管理规定》《关于加强城市绿地和绿化种植保护的规定》《建设部关于动物园饲养动物调出管理问题的通知》《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但是,除《城市动物园管理规定》之外,国家建设部门并没有及时修订上述部门规章和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

2.3 地方立法

从表1来看,省(自治区)无论是法规还是规章都比较少,这说明了城乡园林立法工作在省(自治区)中比较薄弱。实际上,只有8个省(自治区)制定了城镇园林综合管理的法规,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西藏5省(自治区)甚至连政府规章都还没有颁布。直辖市普遍重视法规的制定,除重庆市还没有出台古树名木条例之外,普遍制定了城镇园林(城乡绿化)、古树名木、公园条例。相对而言,政府规章颁布较少。较大的市制定园林法规和规章的热情较高,并且规章的数量要多于法规,也反映了城市政府行政管理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在49个城市中,除了1个城市之外(汕头),其他城市都制定了城镇园林(城乡绿化)的地方法规。尽管我国现有30个自治州、117个自治县和3个自治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它们都可以制定单行条例,但是目前只有青海省的海北藏族自治州和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制定了相关的条例。因此,城市(包括直辖市)是我国园林法规规章制定的主体,它们的数量约占全国具有法规规章制定权的地方各级政府数量的20%左右,但制定的法规规章数量占全国的80%以上。而且,这些城市的立法热情和成效并不因为所处的地域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差异而有所区别。

2.4 《城市绿化条例》的局限 《城市绿化条例》作为行政法规,不能涵盖当前城乡园林绿化的主要领域,不能起到统领园林绿化行业法律关系的作用。从《城市绿化条例》的制定与出台来看,该法规具有先天的局限性。据了解,原建设部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暂行条例》的基础上,上报《城市园林绿化条例》。但在国务院召开的会议中,有人认为“园林绿化”两词语连用,难以理解;林业部门认为园林与绿化是2个工作领域。会后,国务院返回给原建设部的意见是,城市园林绿化应分别制定《城市绿化条例》和《城市园林条例》。原建设部在《城市绿化条例》颁布之后,依照国务院的要求,还制定并上报了《城市园林条例》。但是,后者一直没有出台,甚至在原建设部此后的立法计划中也消失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城市绿化条例》只是反映了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领导下的城市绿化行政管理要求。该条例第七条规定:“国务院设立全国绿化委员会,统一组织领导全国城乡绿化工作,其办公室设在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等,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权划分,负责全国城市绿化工作。”此前,在1982年颁布的行政法规《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已经规定了绿化委员会的职责为“统一领导本地区的义务植树运动和整个造林绿化工作”。《城市绿化条例》颁布之后,全国绿化委员会的工作职责从“领导义务植树和造林绿化”拓展到了“领导城乡绿化”。全国绿化委员会属于国务院无独立编制的非常设的议事协调机构,其工作职责需要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执行。由于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设置在国家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全国绿化委员会工作职责的扩大,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是国家林业部门获得了介入城市绿化行政指导的权力。另一方面,国务院一直赋予城市建设部门“指导城市规划区的绿化工作”的工作职能。因此,“城市绿化”导致了部门之间权益纷争。或许,“森林城市”的营建与评选是其表征之一。绿化与园林属于城市人居环境营造过程中的2个发展阶段,按此划分行政管理,显然带来实践中的诸多麻烦。但是,城乡统筹、共同营造系统的生态与游憩大环境是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发展趋势之一。城乡基础绿化的确应该步调一致、协调发展。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是以技术难度复杂的“园林”统领技术难度相对简单的“绿化”工作,而不是相反。3.结语

通过调查分析,我认为国务院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立法工作有待继续深入。由于城市园林立法工作在省级层面比较薄弱,在655个城市中(含直辖市,至2008年年底),又只有53个具有立法权。也就是说,除了这53个城市之外,其他城市不具备制定法规和规章的权利,只能颁布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而这些规范性文件在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方面是没有任何设定权力的。因此,相对完整的国家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及国务院部门规章体系对于指导各地城市的园林规划和建设尤为重要。简言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自治州)和自治县(旗)4级人大及人民政府在园林绿化方面的立法还不够全面和系统化,地区之间立法差别较大,法规条文深度不一,与园林绿化目前的大发展趋势有较大差距。本文从宏观层面进行研究,初步整理了我国国家和地方的城乡园林绿化法规,更深入和细致的中外对比研究和专项研究(如行政许可)依然有待日后进一步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林广思,我国园林绿化行政管理体系调查与分析[J].中国园林,2012,5.[2]《建设法律体系规划方案》(1990年由建设部颁布).[3]《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颁布).[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最新颁布).[5]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规划发展处编[M].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园林法规汇编,2006.

第二篇:城乡园林绿化实施方案

凤仪村委会城乡园林绿化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相关文件精神,积极配合八街街道办事处创建国家生态镇,做好我村的城乡园林绿化工作,全力营造我村的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环境,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城乡园林绿化一体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的宗旨,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全面推进我村的城乡园林绿化进程,做到非建设用地和可造林地绿化全覆盖,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为全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和指标要求

(一)总体目标

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的相关要求,全面实施全村环境生态系统建设,实现全村园林绿化全覆盖,全面推进我村园林绿化一体化建设,展现凤仪绿色意境。

(二)任务指标

2012年以前,按照上级相关文件要求,全村镇绿地率达

2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33%以上,人均绿地面积达4平方米以上。自然村绿地率达22%以上、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人均绿地面积达5平方米以上。面山绿化率达85%以上,交通沿线面山绿化率达80%以上,村林木绿化率达52%以上。

2012年以前,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地表水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考核要求。全面实施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置系统工程建设和“乡村清洁工程”。

三、工作重点

(一)实施绿化精品工程

各村民小组以乡村道路绿化、庭院绿化为主,村庄四周防护林建设不少于两排并闭合绿化。自然村以户为单位,大力开展庭院绿化、垂直绿化和四旁植树,村庄绿地率达30%、绿化覆盖率达35%,进村道路绿化率达60%以上,沟渠绿化率达85%以上,村庄面山绿化率达85%以上。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

(二)实施绿化景观工程

1.道路绿化。建设公路沿线防护林带,公路两侧宽10米、村公路两侧宽2米建成绿化带。

2.农耕道路绿化。以农耕道路为基础,设农田防护林,宽度在2米以上的农耕道路的防护林建设达90%以上。

(三)实施绿化生态工程

1.水源区绿化。对凤仪水库、小后冲水库、径流区加强

森林植被保护,提升绿化质量,推进落实饮用水源地污染整治,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强化对引用水源地的环境监管,确保水源地安全;

2.面山绿化。恢复面山植被,对交通沿线面山进行绿化,增加森林面积,使面山绿化率达85%以上,交通沿线公路面山绿化率达80%以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凤仪村委会城乡园林绿化领导小组,负责全村园林绿化的综合协调和组织实施。

组长:郑宏彬(凤仪村委会书记、主任)

副组长:乔桂华(凤仪村委会副主任)

王朝文(凤仪村委会副主任)

成员:王朝华(凤仪村委会林业员)

李富林(凤仪上村村小组组长)

王加洪(凤仪下村村小组组长)

黄建勤(小后冲村小组组长)

杨忠春(养殖场村小组组长)

李启学(龙凤村村小组组长)

由组长郑宏彬负责此次活动的组织协调,具体工作由副组长乔桂华负责,协同工作人员和各村小组组长开展好此项工作。

(二)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广播、板报、会议等方式全方位进行宣传和动员,增强全社会参与城乡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的意识,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组织群众投工投劳、植树造林和清洁环境,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要加强生态建设宣传,培养人民群众自觉养绿护

绿的意识。

(三)加快建设。举全村之力,加快建设。要坚持严格的绿线管制制度,对绿线范围内没有进行绿化的,必须进行绿化建设;对占用绿地的建(构)筑物,必须坚决拆除,还绿于民;对长期闲置的土地,要进行绿化建设;城乡园林绿化造林要结合林产业的发展,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动员广大山区和农民群众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

(四)管理保护。以管理促保护,村、组要严格执行相关的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树木砍伐、移栽审批制度,推行依法治绿、以法兴绿,坚决禁止一切乱砍滥伐森林和任意侵占、破坏绿地的行为。要建立和完善绿地养护管理责任制,强化对已建绿地的管理和养护,提高苗木的存活率和保存率。大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置系统建设,做到“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市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利用。

(五)监督检查。村委会将配合上级林业部门加强对各村小组工作开展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出相应等次,对单位、个人给予奖励;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处理。

凤仪村委会

2011年6月13日

第三篇: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浅谈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摘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既是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今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并予以妥善解决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在论述阐述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意义后,着重从纵向差距,横向差距和基尼系数等方 面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关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差距;收入差距;基尼系数;社会公平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成倍增加,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不断变化和收入渠道的不断拓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虽经多次曲折但总体态势是不断扩大的。

1、纵向差距

纵向差距包括绝对收人差距和相对收入差距。绝对收入差距和相对收入差距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都可以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

教据来潭:《中国统计年鉴2007》...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1980年一2006年间,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城乡居民的收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l980年的47...6元上升到2006年的11759.5元,绝对额增长11281.9元,增长了大约24.62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80年的l91.3元上升到2006年的3587.0元,绝对额增长3395.7元,增长了大约l8.75倍,相对于城镇

来说,增长明显缓慢得多。再从城乡收入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数据来看,我们发现,从1980年到2006年这27年问。绝对差距从1980年的286.3元上升到2006年的8172元,增长了大约28.54 倍;相对差距从1980年的2.5O倍上升到205年的3.28 倍,虽然农村改革开始后这一比例有所降低,在1985年达到最小值1.86,但进入2O世纪9O年代以来,城乡收入差距又有扩大,近年来更是呈现加速扩大的态势,到2006年更是达到了3.28,大大高于大多数国家不到1.5的水平。

2、横 向差距

数据来源:根括《中国境计年鉴 2007》数据 整理计算 .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2006年我国各地区间城乡差距最大的是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比达4.59,城乡差距最小的是上海,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6,两个省(市)份的城乡差距值的比为2.O3。同时,我们可以发现,东、中、西部地区城乡差距的差异也比较明显,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包括天津、北京、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上海、海南、河北十省市,其城乡收入差距比相对较小,平均为2.63;而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包括新疆、宁夏、西藏、陕西、内蒙古、青海、甘肃、四JIl、重庆、云南、广西、贵州十二个省市,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城乡居民收入比平均为3。77;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六省,收入比为3.03,介于东西部之间。

3、基尼系数

数据来源:1980-2 004年数据来自‘世界银行教据库’.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居民基尼系数由1980 年的0.1813增加到20 06年的0.321,4扩大了77.96%,农村从1978年的0.2124增加到2006年的0.3561,扩大了67.66%,..而全国的基尼系数则从0.298增加到了0.47,也扩大了57.72%。从数值上看,我国早在1987年就突破了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化,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城镇及农村的收入差距必将进一步的扩大。[1]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主要原因探究

1、不统一的户籍制度和不平等的就业政策。

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分割体制,中国人从一出生起就注定了今后的人生中将有不同的福利待遇,出生在城市的人生来就比出生在农村的人条件优越,这种差异和不平等导致种种特权愈演愈烈。众多的分析都认为,正是由于户籍制度等体制性障碍,造成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大中城市直接动用行政手段来限制农民工进入城市就业,或从事较好行业、工种的工作,人为地阻碍了人口和劳动力在不同地区间的合理流动,使得城乡之间出现了两个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两种不同的工资率、两种不同的福利性收入、两种不同的就业政策。这就造成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由于户口性质不同,许多市民能享受的待遇农民都无法享受,即使长期在城里生活、务工的农民,也难以取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这种由户口的不平等性所带来的待遇上的不平等,特别是由农村户口所受到的限制性规定,严重

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已经转移到城里的农民工也只能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而存在,这一切都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难以缩小。[2]

2、城乡改革不平衡也制约了农村的发展,拉大了城乡的发展差距。众多研究都指出,我国2O世纪70年代末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曾缩小了城乡收入的差距,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在8O年代中期由农村转向城市,农村改革从1984年起就明显不再有强力推进,并逐渐滞后于城市改革,在城乡分割的体制下,城市发展获得了优于农村的政策支持平台,也为主要基于城市利益的权衡来取舍改革的重点和路径提供了便利。随着国家政策对城市改革的倾斜和集中,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农村发展相形见细,城乡收入差距日渐扩大。尤其是农村土地产权不完善,限制了农民手中土地的补偿、就业、社会保障的完善,甚至导致城市政府可以按照机会主义的原则,灵活取舍对计划和市场手段的运用,.为资源加快向城市集中增开了~道闸门。使得农民成为了城市改革的廉价成本承担者和利益受损者,造成了不仅仅是城乡收入差距甚至于是部分农民的生存危机。

二、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政策建议

1、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一方面要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使农业向现代农业、高附加值农业、市场农业和二三产业转化;另一方面要增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传授科学技术和增产门路,提高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从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此外,还要加大对农业资金和科技的投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等政策措施。

2、统一城乡财税制度

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政策和现代税收政策,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统一城乡税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统一城乡财政加大农业投入,应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原则,逐步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支持的力度,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和购买力,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并逐步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3]

3、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非均衡发展,使得社会保障待遇在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分配很不公平因此,应通过建立全社会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4]把农民纳入整个社会保障制度范

围,特别是在农民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方面,要积极探索农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排除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

4、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各种分配制度

通过政府的强制性作用,加强制度建设,改变不合理的制度设置,体现社会公正的原则。继续深化改革,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具体而言,对于农村来说,应该缩减基层组织的冗员,规范农村税费,减轻农民负担;对于企业来说,要探索职工绩效和劳动分红等模式,积极试行企业领导人、科技骨干年薪制和股权分配制度。同时,逐步取消户籍制度的限制,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加快中国的城市化过程[5]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近年来已经成为了国家高度重视,也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虽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个社会问题不可能一时半刻,一两年就可以解决。但是只要我们国家在方向上把握住了这个问题,再加上社会各界人士献言建策,人民的奋发向上的努力,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水平一定可以实现。

参考文献:.[1]陈云.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演变及“十一五”趋势分析[J].经济经纬,2008 [2]李锦.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制度解析与矫正l-J].知识经济2008,[3]张晶.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8. [4]王敏玉.缩小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5]牛苏林.和谐发展要重视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刀.学习论坛,..2007

第四篇:城乡建设局园林绿化工作汇报材料

城乡建设局园林绿化工作汇报材料

今年是三年上水平工作的开局之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的工作目标,住建局紧紧抓住当前植树绿化黄金季节,举全局之智,倾全局之力,大力度、快速度、高强度开展园林绿化建设和推进精细化养护管理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绿化投资近1500万元,植树造林20万株,广泛种植香樟、木棉、美人树、冬青、女贞等乔灌木40万多株。现将园林绿化工作汇报如下:

一、以增绿添景为主题,大力开展园林绿化建设

1、西环、南环绿化工程在道路两侧建设了10米绿化林带,种植速生杨、法桐等树木,共栽植行道树1200棵,杨树片林50000棵。极大地美化了环境,提升了县城形象。目前,正在进行西环路绿化隔离带建设。

2、常山路西延绿化带建设常山路西延全长2600米,道路两侧各2米绿化带,道路中间为4米绿化带。已铺设绿化带管线3500米,绿化带管线及供水施工已经完成。目前正在进行绿化,中间绿化带内已栽植白皮松、雪松、油松800棵,道路两侧种植种高杆女贞、金叶榆、海棠等各类乔灌木3000多株,累计植草坪4000平方米。

3、公园绿地升级提档工程为全面提升县城绿化水平,在抓好公园绿地建设的基础上,我县还实施了常山广场、迎宾公园、长春公园、南北桥绿地、寺庄绿地、文化宫绿地公园绿地升级改造工程。在城区公园绿地内种植片林累计植树12万余株,极大的提高了绿化覆盖率。为了丰富公园绿地植物种类,大量栽植了大叶女贞、海棠、玉兰、桂花、丁香、鸢尾等特色花卉、树木,累计栽植、移植乔灌木40万株。下一步将大量种植花卉,进一步提高景观质量,提升公园绿地绿化效果。

4、民心公园建设民心公园位于常山路西延段南侧,东西长430米,南北宽350—380米,总占地20.8万平方米,计划投资万元。目前正在组织大型工程机械全天24小时加班加点进行进行场地平整及土山堆砌,已经累计挖土12万立方米,平整场地6000平方米,工程预计6月底前完工。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突破制约瓶颈,全力以付推进民心公园建设,确保顺利完成民心公园建设任务。

5、常山路东段绿化升级改造工程工程主要包括:对现有绿化带进行改造,降低高度,缩减宽度,在道路两侧建设2米宽绿化带隔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确保交通安全。目前道路两侧绿化带和原有中心绿化带“瘦身”工程已经完成。该工程开工以来,施工单位动用各种大型机械40多台,出动人力600多人,加班加点施工,已经完成总工程量的90%。目前,已完成高杆女贞等乔灌木栽植600多棵,下一步将在绿化带内铺设草坪,栽植层次感强、错落有致的观赏花卉,进一步提升常山路的景观效果。

6、长春路绿化升级改造工程长春路道路全长600米,工程拆除道路两侧旧花池1000米,在便道两侧增建绿化带,更换路沿石400米,新建花池、绿地3000平方米,新建花坛4个。种植高杆女贞200棵,法桐400棵,灌木9000株。

7、城区道路绿化工程4月份,我们以“见缝植绿、绿满”为指导方针,在全县集中开展沿街单位拆墙透绿、破硬建绿、门前绿地建设攻坚活动,要求各单位统一规格,高标准建设门前绿地,并做好后期养护、管理等工作,主干道沿街单位都要实施拆墙透绿;人民路便道两侧增加景观绿化带,形成集观赏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独特街道景观;槐阳大街、蟠龙路、嘉惠街、向阳街、昌盛街等主要道路两侧依街道特色设计建设景观绿地。目前,已基本完成常山路街旁绿地建设1800平方米。各项工程完工后,我县将形成独有的一街一特色、一段一景观的园林道路风貌。

二、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绿化管护水平为加强对现有公园绿地管理,住建局建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还建立了科学的管理机制,制订出台了多项园林绿地管护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公园绿地管护人员职责,建立“定人定岗,定岗定责,责权分明”的新型绿化养护管理模式,鼓励“干部职工包公园、包绿地、包街道”,推行“以量计酬”,改变以前的“以费养人”为现在的“以费干事”,逐步将绿化工作向市场经济迈进,目前常山广场、槐阳公园、迎宾公园,南、北桥绿地等公园绿地全部承包到人,通过将城区现有公园绿地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交由此丰富修剪经验的职工管理,既提高了职工的待遇,又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花草树木的修剪质量也大大提高,保证了每棵树木清秀、整洁,每条绿化带修剪整齐,造型美观。使县城公园绿地的管护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代表和委员的热心关怀下,我县在县城绿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县园林绿化工作量大、工作面广,资金缺口大;二是我县公园绿地建设基础薄弱,还存在“绿量不足、层次不多、色彩较乱、大景观效果少”等不足;三是县城绿化起点不高,设计缺乏创意,不能与县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四是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队伍素质不高,专业绿化管理部门力量薄弱;五是县城居民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差,绿化设施人为破坏较严重。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建管并重,以管理促建设,确保新植苗木成活率,增加公园绿地花卉种植量,提升县城绿化品位,扩大县城绿化面积,提高景观质量,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加大资金投入,推动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充分发挥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强力推进,同时按照“谁所有谁绿化、谁建设谁管理”的原则,吸引全社会参与园林县城建设,多渠道筹措园林绿化建设资金,加快推进民心公园、城区道路绿化等工程建设进度,确保顺利完成绿化任务。二是加大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力度,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县城绿化。督促各单位、社区开展见缝植绿、垂直挂绿活动,努力增加单位、社区的绿量,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园林化单位、园林化社区,确保县城绿化工程取得实效。

三是强化舆论宣传。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开展县城绿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对破坏绿化设施的人和事进行曝光,不断提高广大居民爱护环境意识,及时报道县城绿化建设进展,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热爱、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

第五篇: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随之增长。但问题也在不断的扩大,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这三十多年来,居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严重制约了需求的增长,同时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社会公众和经济学界普遍关注的热门问题。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化的因素众多,如经济发展、社会体制改革、国家相关政策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就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的经济政策国情、社会现状等,提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策建议,以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二元结构;教育;投入

一、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

现在社会,我们一般用人均收入差异和基尼系数来描述区域或国家间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均衡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均GDP由1978年的381元人民币上升到2013年的6767美元,其中,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3元上升到26955元,增加了26611.7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增长到2013年的8896元,增长了8762.4元。城乡收入差距在1978年至1984年呈逐步缩小趋势,1978年城乡收入差距倍数是2.39,1984年为1.76,但是从85年开始,城乡居民的收入比呈逐步扩大趋势,2013年差距倍数为3.03。根据国际上的理论,当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人均GDP为800~1000美元时,合理的城乡之间的收入比为1.7,而当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人均GDP为1500美元时,城乡收入差距会自然下降。但与之相悖的情况是,截止到2013年,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了6000美元,而我们的城乡收入差距已经达到了3.03,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并没有下降,反而还有扩大的趋势。

另外一个反应收入差距的是基尼系数,它是国际上通行的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的经济学家1922年提出的,目前是国际上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其经济意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一般来说,低于0.3属于收入过分均等。高于0.4属于差距过大。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中国城乡之间由政治分层逐步转化为经济分层,基尼系数尤其从90年代以后有逐年拉大之势,官方公布的我国基尼系数,2013年达到0.473,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进入不安全状态。而事实上,西南财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研中心发布的我国的基尼系数要比0.473高许多,着令人担忧。

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关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原因,中国的学者很早就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归结起来,我国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合理因素,又有不合理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

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加大主要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协调发展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严重妨碍着城乡之间物质、信息、技术、生产要素等的合理流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希望通过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来迅速改变经济落后面貌,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政府的投资绝大和外援大部分流向现代化的工业部门,农业生产所得的份额很少。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通过工业产品的“剪刀差”低价收购农产品,将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利润,再通过控制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把工业利润转化为财政收入。国家还通过农业税收入和农业储蓄等渠道获得大量资金积累,支持工业的优先发展。农村所创造的大部分财富被用来支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但以城市化为中心的工业化路线并没有缓解城乡收入的差距,改善农民的收入情况,反而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障碍。在户籍制度方面,自1985年以来,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导致城乡居民遭受不平等待遇。该制度明确将城乡居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类,而且两类人口在就业机会、福利待遇、教育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又存在巨大差异,公共财政资源和社会资源向城镇过度倾斜,形成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化的基础。户籍制度将农村劳动力长期禁锢在农村和农业,使得城乡居民的竞争起点不公平,使农村居民难以得到政治上和身份上的认同,没有给予农村居民以“平等国民待遇”。户籍制度规定“农业户口”的居民必须经过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才能迁入城市,其加大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和难度,把农村劳动力长期禁锢在农村和农业,减少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的机会,阻碍了中国非农化和城镇化的进程。

(2)、受教育程度的差异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已经取代物质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而人力资本是对劳动力投资的结果,即教育的结果。实践证明,受教育水平程度和收入水平呈正比关系,受教育水平越高,其收入越高。劳动力素质较高者能够为社会能提供更多的贡献,从而获得的高收入。人力资本还表现在:受教育程度越高,所处的等级越高,他们掌握的技术水平也就越高,就越不容易被替代,得到的收入也就越高。据测算,受教育程度可以解释城乡收入差距的40%。在我国,农村居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低,他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水平较低,在农村表现为从事固有的农业经济,而在城市主要表现为从事建筑业、服务业等工作,此类工作简单,被替代的可能性极高。而且农村地区由于教师工资待遇方面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农村地区师资队伍不稳定,一些优秀教师会流向城市从而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均不能满足和适应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再者,农村学校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教学硬件设备和校内基础实施。教学条件差,设备简陋,图书、体育等资源和器材严重不足。城市学校教育教学设备齐全,绝大多数学校已经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建立了包括实验室、语音室在内的一系列教学设施,从而导致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在享受教育资源上根本就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3)、农业投入不足

城乡分割的财政投入体制使得我国对农业支持力度明显不够、投入严重不足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不相称。伴随着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农业减灾抗灾能力大为下降。我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主要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所建,由于多年来一直缺乏资金维护,目前大多已年久失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农村交通不便,目前还有不少偏远农村地区未能通电;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科研及推广费用过少,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水平。虽然近年来我国财政支持农业支出数额虽然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但总量依然不足。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而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需要注入大量的基本建设资金。在城市,几乎所有的基础设施包括电力、通信、道路以及教育都是由国家财政支付,而在农村地区,这些项目很多都是由农民自己筹集,国家财政的支持力度远远不足。在公共教育、社会保障方面,国家对城乡的投入都是不均等的,而且差异很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可以提高农业的生产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但是农民的收入水平本来就很低,因此也不愿意过多的把资金用于此,那么国家财政的投资的不足必将导致农村发展速度的落后,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4)、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

社会保障的功能在于它通过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方面的运作,缩小居民间收入差距,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养老、医疗和失业等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援助系统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是减少收入差距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在我国,社会保障在城乡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就目前而言,有两亿左右的农民脱离了农业乃至农村,成为临时或永久性的非农产业和城市的从业人员。这些农民从事的行业以建筑业、工商及服务性行业为主,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时刻面临着失业的风险,而工业、建筑业等行业的从业者还面临着工伤和职业病的风险等。这种伴随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的现代风险结构明显有别于传统的、与小农经济相适应的自然风险,因而传统的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形式就难以为其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了。但是,我国目前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却始终将农民工拒之门外,使农民不能平等分享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果。此外,因身份与等级的差异形成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极不平等的格局,直接损害了社会保障的公平与公正,强化了二元户籍制度。损害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更是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

三、缩小收入差距的对策

(1)、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推进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努力减轻农民负担,加大扶贫力度,保障农民利益,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总体上讲,我国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关键。只有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才能真正促进农村居民的可持续增收,缓解城乡差距的扩大,实现城乡居民在更高水平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与此同时迫切需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使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后,在就业、社会保障、获得公共服务等方面能够享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权利,在一切需要的资源上,都可以通过平等的与城市居民竞争获得,而不是靠户口所给予的“特殊身份”得到。彻底改革现有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枢纽、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惠互利、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城乡新型关系。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完成可以完全开放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的流动不受到抑制,就避免了形成分割的农村劳动力市场和城市劳动力市场。因此,如果把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城市的各种补贴制度(如住房补贴、交通补贴等)改革相配套,实现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同样的国民待遇,将有助于形成城乡经济的一体化,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

在我国,农村劳动者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劳动力的技术含量不高,对于经济发展与创新方面都比较落后,这些阻碍了农民的收入的提高,也阻碍了农业的发展。所以,应当要重视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要发展农村教育,首先应该当扎实落实九年义务教育,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使农村儿童与城镇儿童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农村地区还要要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创新农村职业教育模式,大力发展以推广农业科技为主的职业教育,加强农业技术方面的教育,全面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把农业技术推广和教育事业结合起来,提高农民劳动者的素质。从而使农民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例如,在农村建立人才开发机制,为农民提供培训机会;鼓励大学生服务于农村,将知识带回农村;积极开展农民工职业教育等。中国农村人口众多,如果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了,将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所在。近年来,劳务输出和特色优势农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逐年增加,特别是劳务输出产业对增加中低收入的农民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后应当本着城乡统筹发展、以工促农的原则,加大劳动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素质和能力,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工资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贡献。同时要鼓励大中专院校学校的毕业生到农村服务,加强对他们的补贴,为其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政策支持,将先进的科技知识带到农村地区,带动农民致富。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3)、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发展。要提高农民收入,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必不可少,因为农业是弱质产业,比较利益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利益倾向会导致农业投入的严重不足。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农业的支持政策主要通过政府不断增加资金投入,提供农业投入产出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从而达到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目的。当前,我国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力度,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业。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大财政的投资力度,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水利工程、电力设施、道路交通等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还要推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改进粮食补贴方式、并建立政府指导下形成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机制。粮食直补的效应表明: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直接支持、补贴的效果远远大于间接投入的效果。最后,放宽农民贷款政策,对于有发展前景的项目给予更多的优惠和帮助。推进农村投资和金融体制改革,鉴于目前农村的信用制度缺失,所以特别要搞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提高农村金融行业的信用度至关重要,为农民的创业增收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扩大农业投入来源,增加农业投入总量。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农村的有利条件,比如自然风光、当地特色文化等,开发农村创收产业,发展旅游业,并在技术上给予支持,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这个社会保障体系应当是以反贫困为基准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首先,我们应该建立农村土地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要提高土地补偿费的标准,制定合理的符合现有经济发展水平的征地补偿标准,另一方面,要改革征地补偿方式,将原先交给农民的土地补偿费绝大部分作为养老保障费,变为社会保障基金,提高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水平。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应该就农村实际情况,就各个层次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使社会保障体系化、法制化。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低收入群体和弱势人群的扶助力度。在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力度,将一定比重的资金投入到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卫生保健和救济扶持上,尤其在解决一些贫困地区低教育状况、增强贫困者自身发展能力上,政府要直接干预并辅之以有效的政策措施,在渐进式的改革中,最终实现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5)、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通过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等落实农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发展农村经济和非农产业,以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国际上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解决贫困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长期性和根本性措施。农村工业化,就是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不断提高第二、三产业在农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剩余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同时,对于农村经济,政府应积极指导,使城乡对农产品供求双方信息得到尽可能对称,以便科学布局。以小城镇为枢纽,振兴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小城镇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主要阵地。在小城镇的开发建设中,应该做好规划,注意城镇特色、区位特点以及环境建设。加快推动城镇工业园的建设,促进乡镇企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乡镇企业的资金需求,提高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立乡镇企业的运行管理机制,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吸引人才。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农民自主创业,提供政策、资金等多方位的支持,带动农民致富。以小城镇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在交通、通讯、邮电、信息等方面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搞活农村地区的第三产业,缩小城乡差距。

参考文献:

[1]景天魁著.收入差距与利益协调[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2]黄祖辉.转型期中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3]陈文茹,孙大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探析[J].科学发展观研究理论月刊,2012.9.

下载我国城乡园林绿化法规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城乡园林绿化法规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城乡二元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改革现状及其问题 “要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着力加强对现代农业的支持,着力加强对农民增收的支持,着力加强对农村建设的支持,加快建立有利于......

    我国城乡一体化

    一、我国城乡一体化实践的主要模式建国初期,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大概在10%左右,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城市化水平在建国后的二十年左右都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市化得到了......

    关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分析

    关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分析 摘要: 我过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了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出现,城乡二元结构的构成因素有: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和城乡两部分居民......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建设的宏观经济分析(含五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建设的宏观经济分析 作者:柯文岚 来源:《海峡科学》2009年第07期 [摘要]该文在莫迪利阿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引入社会保障福利SSW,......

    关于我国城乡的社会保障

    关于我国城乡的社会保障背景:社会保障工作不仅关系到公民的基本权利,更关系到广大公民的切身利益。社会保障制度对一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是毋庸质疑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

    我国城乡发展不协调

    我国城乡发展不协调,最主要问题是农村发展水平低,而农村发展水平低的核心问题是农民收入水平低。要提高农民的收入,不能单靠增加农业生产。农产品的价格弹性大,增产会导致农产品......

    城乡园林绿化综合整治简报(精选5篇)

    临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乡园林 绿化综合整治简报临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2011年8月2日 一、自六月中旬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以及迎接临沂市读书会活......

    第八章 我国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和社区建设法规与政策

    第八章 我国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和社区建设法规与 政策 本章要点: (一)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法规与政策 (二)农村村民自治法规与政策 (三)城市社区建设法规与政策 (四)社区服务法规与政策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