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9课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同步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时间:2019-05-13 23:45: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语文 第9课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同步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语文 第9课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同步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篇:高中语文 第9课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同步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

1.下列每对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莅临/翌日 奈何/耐心 炯然/迥乎不同 ......B.屏息/摒除 淋漓/篱笆 酣畅/鼾声四起 ......C.涕泗/孝悌 擦拭/车轼 沾襟/情不自禁 ......D.文稿/枯槁 箜篌/王侯 高亢/引吭高歌 ......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每一次“走出去、请进来”,都________着人们的心智,打开了一扇扇思想之窗。(2)在一个________的机会中,记者在远离美国政治中心华盛顿特区一千余公里的一个小镇上,亲身感受了小镇公民集体烘托出的民主氛围。

(3)这部戏曲以唱、念、做为主,其表演形式短小________,载歌载舞,生动活泼,唱腔洒脱、豪放、委婉、流畅,真实地体现了山西民众朴实勤劳、憨厚耿直、热爱生活的淳朴性格。A.启发 偶尔 精悍

C.启发偶然精明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向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们通报了本镇....一年来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

B.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围绕“探究世界经济不确定性的根源”“寻求变革与转型”和“创新与亚洲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起承转合的讲话。....C.陈宗云在卫浴行业度过了20多年的岁月,凭借自己的才智,经过努力拼搏,已经成为叱.咤风云的一代宗师。...D.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转基因水稻可能很快在中国进行商业化生产,将成为第一个批准商业化生产转基因水稻的国家,转基因大米很快就能端上中国人的饭桌。

B.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湖南等城市都在努力发展自身的动漫产业,把城市的发展与文化创新结合起来,提升并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C.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最剧烈的时期,社会成员的心理适应能力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能力较弱

B.启迪 偶尔 精明 D.启迪偶然精悍 的人身上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心理震荡”现象。

D.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孔子一生积极求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的奋斗的一生正是他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

5.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序号)①网络的诞生给予公众以空前广阔的话语空间。

②任意生造词语,对汉语词汇系统的稳定性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潜在威胁。③生造词语的最大源头来自网络语言。④不过,因此也出现了话语权的滥用。⑤授予公众以前所未有的话语主权。答:

6.请仿照下面的例句,对所列《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文段进行点评。

《丹柯》:“我要为人们做些什么事呢?!”丹柯比雷声更有力地狂叫道。他忽然用双手撕开他自己的胸膛,从里面挖出他自己的那颗心,把它高高地举在头顶上。那颗心正像太阳一样明亮地燃烧着,而且比太阳还更明亮。

点评:一个敢于奉献、不怕牺牲的英雄形象,因准确的动作描写而鲜活逼真,赞颂之情熔铸其内。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点评: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宏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34梁启超光明磊落人格的体现,变的是方法,爱国宗旨始终未变。

D.在学术研究上,梁启超不管能否成功,都乐于创立大格局,着力于大规模的研究,而不肯安于在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中有小成就。

E.文章用了多种手法刻画梁启超形象,既有侧面描写,又有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从多个侧面生动再现了梁启超的风貌。

12.梁启超的“大智、大仁、大勇”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答:

13.文中多处引用了梁启超的话,有什么好处? 答:

14.梁启超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这种生活”指什么?你是怎样看待“这种生活”的? 答:

4.A项成分残缺。“转基因水稻”不能充当“将成为……的国家”的主语,应在“将”前加上“中国”。B项搭配不当。“湖南”不是城市,“提升”与“发展”不搭配。D项不合逻辑。应改为“这句格言是他奋斗的一生的真实写照”。

5.③①⑤④②

【解析】③是文段的中心句,其它几句是解说③的;①⑤解说生造词具备的条件,④是结果,②是这种结果所造成的影响。

6.一位率性洒脱、神采飞扬的大家形象,因传神的肖像描写而跃然纸上,敬仰之情溢于言表。【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及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准确。点评的特点是形式短小精悍;内容鲜明准确;语言简练得体。能准确简洁地概括中心事件,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分析事件中反映出的问题实质。即“叙事件+明观点+析本质”三步骤。另外要注意字数限制。解答本题,要仿照例句组织答案。在句式上,可采用“一个……的形象,因……,……”的结构模式。

7.A、E【解析】A项,“欲扬先抑”理解错误,此处没有“扬”的意思,是幽默风趣而已。E项,文中没有“心理”描写,有“情态”描写。

8.因为他的广东官话“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宏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梁启超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讲话风格。所以说“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首先要读懂题意,结合上下文锁定问题对应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分析整合。“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宏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只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9.《箜篌引》简短鲜明,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当年就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又遇到实际的环境,因此,印象更深刻。引用这首诗充分说明先生讲得逼真、深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引文的作用的理解。解答这类题,可结合引用的一般性作用分析作答。引用,可以更好的突出人物的特点。《箜篌引》简短鲜明,当年就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作者又遇到实际的环境,印象更深刻,引用这首诗,充分表现了先生讲得逼真、深刻。

10.选段主要运用细节描写写梁任公。通过讲《箜篌引》、敲头背书、手舞足蹈地讲《桃花扇》等细节,具体形象地刻画出一个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选段写作方法及作用的把握。解答这类题,首先要在选文中找出表现人物的重要句段,根据这些句段,判断选文的写作手法,再结合文章分析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作用。

11.B、D【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A项,梁启超始终成不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原文说“这与当时的政局有关,也是他的性格使然”,选项中将政局的影响夸大了;C项,为梁启超因多变而学问不能精深感到惋惜的不是郑振铎,张冠李戴。E项,原文中没有神态描写。

12.①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梁启超取得多方面的成就,著述颇丰。(这是梁启超的大智)②在劝龙济光反袁时,面对险境急中生智,力挽危局。(这是梁启超的大智、大勇、大仁)③通达人生智慧,认为人要生活于趣味之中,这样的生活才有价值。(这是梁启超的大智)④梁启超虽然一生多变,但他有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绝不望风转舵,目的终是爱国。(这是梁启超的大智、大仁)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做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有大局观,把握整体,理清思路。再看问题就简单了。比如,本文虽然在开头写了“大智、大仁、大勇”,但其实都是围绕“大智”来写。开头写了学术上的“智”,继而写处变不惊的“智”,再写对事原则之“智”,最后写人生的“大智”。

13.表现了梁启超勇敢无畏、重人生趣味的特点;有助于读者从多个角度直接了解梁启超的精神特质;使传记的内容更加真实可信。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引用的作用。实用类文本中的引用一要看这些引文出现的位置,二要看对表现传主(访谈对象)形象的作用,最后要考虑引文对文章真实性的作用。答题时,首先要找出这些引用的句子,看看这些句子主要集中在什么区域,哪一节。从文中,我们不难

第二篇:语文必修ⅰ人教新课标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同步测试.

语文必修Ⅰ人教新课标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同步测试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屏息(bǐnɡ)

.顿时(dùn).B.酣畅(hān).瘦削(xuē).C.景仰(yǎnɡ).抛掷(zhì).D.寒暄(xuān).阴凉(yīn).【答案】 C(“激亢”的“亢”读kànɡ。)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韵文 景养 达官显宦 B.渲纸 谦逊 黄沙弥漫 C.激亢 机缘 手舞足蹈 D.沾襟 自负 起成转合

【答案】 C(A项养—仰;B项渲—宣,D项成—承)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又与数字“2010”巧妙结合,两者交相辉映,....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多元文化相交融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B.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升空”,2012年“夸父计划”……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C.姜文导演的影片《让子弹飞》自上映以来,仅仅两日,其票房收入轻松过亿元。《让子弹飞》的票房“飞行”速度让很多影片只能望其项背。....D.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创作的小说《城市与狗》《绿房子》《酒吧长谈》后来都成为脍炙人口的作品。实至名归,他于2010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答案】 D(“实至名归”指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A项“交相辉映”指(各种光亮、彩色等)相互映照。用在此处不合句意。B项“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与句子意思相悖。C项“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北京时间12月26日,距台湾陆地15公里的海底地层发生7.2级地震,造成1人死亡、3人受伤的生命财产损失。

踱步(duó).

恪守不渝(kè).欺侮(wǔ).含英咀华(jǔ).激亢(hánɡ).垂涎三尺(xián).焦灼(zhuó).涕泗交流(tì).

B.中国歼十战机的正式入役,虽然标志着我国空防实力大大提升了一个档次,却更意味着我国自主研发高科技兵器的能力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C.国税局办税人员在对一家公司的申报资料进行稽核时,发现其物耗、存货与销售收入等对应关系有疑点,及时进行了纳税评估,使这家企业足额纳税。

D.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由于高原低氧环境引起人体低氧性疾病,统称为“高原病”。专家指出,感冒、发高烧、过度疲劳等都是造成“高原病”的诱发因素。

【答案】 C(A项定中不搭配。句中无“财产”损失。B项复句关联词错。据句子逻辑关系,“虽然”应为“不仅”,“却”删去。D项句式杂糅,去掉“造成”或“诱发”。)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第一段拿“显宦”“叱咤风云的人物”和梁任公作对比,以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来反衬梁任公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文章写梁任公的开场白,非常奇特,以此说明梁任公为人古怪、与众不同。C.“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这是对梁任公讲演的高度评价和赞颂。

D.“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本段收束全文,点明梁任公作为学者的主要特点,也是本文的点睛之笔,表达了“我”对于梁先生的敬仰之情、欣赏之情和赞美之情。同时对梁先生的精神予以高度的赞扬。

【答案】 B(“古怪”不对。)6.填空

(1)梁实秋,现代_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_家。散文以________为代表作,译有____________。《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选自____________。

(2)梁启超,号________,又号________,中国近代________领袖。其著作合编为______________。

【答案】(1)散文 文学评论 翻译 《雅舍小品》 《莎士比亚全集》 《梁实秋散文选集》

(2)任公 饮冰室主人 维新派 《饮冰室合集》

二、语段精读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宏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 其奈公何!

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己。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这一篇讲演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7.讲普通话能更好地交流,可作者为什么说“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因为“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宏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梁启超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讲话风格,所以说“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8.作者引用《箜篌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箜篌引》简短鲜明,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当年就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又遇到实际的环境,因此,印象更深刻。引用这首诗充分说明先生讲得逼真、深刻。

9.为什么许多听了他讲演的人就“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先生完全投入,每次讲过,“大汗淋漓,状极愉快”,以强烈的情感感染了听众。

10.选段主要运用什么手法写梁任公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选段主要运用细节描写写梁任公。通过讲《箜篌引》、敲头背书、手舞足蹈地讲《桃花扇》等细节,具体形象地刻画出一个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

三、延伸提高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萝卜白菜的意识

董 桥

我不懂画艺,却爱看画。少年受环境熏陶,多看国画;稍后受西方人文思潮感染,一度醉心西画;于今中年情怀十分秋,仿佛悟出了疏影横窗的玄机,竟又耽悦浮现传统风骨的国画。既有这份偏爱,照说应该学点画理,这样看画才可看出真乾坤;但我毕竟疏懒,总觉得心之所爱,何须讲理?于是,我说的传统、风骨,指的也就不是画的技巧,而是画的意识了。张大千画过一幅关于萝卜白菜的画,题了一首石涛的七绝:“冷澹生涯本业儒,家贫休厌食无鱼。莱根切莫多油煮,留点青灯教子书!”绿缨红头的萝卜、鲜嫩青翠的白菜,此处已成寒士操守的象征,配上那首诗,风骨自是越发峥嵘了。

再说,山水画中的一山一水大半被萦绕着故园梦影,难免隐含着几丝有爱有恨的政治联想,这时候,家国之感的传统,绝俗超尘的风骨,只好又向丹青之中去细辨了。黄宾虹1924年为陈柱画过一幅山水画,陈柱有绝句二首作答,其一是:“万壑千峰欲插云,依稀莫辨故山村;斜阳远映红于血,知是江山是血痕?”第二首更说道“神州破碎难回首,只向先生画里看!”陈柱虽然晚节不保,在汪伪政权下当过南京伪中央大学的校长,但他到底深明中国艺术的意识和中国画家的气节,诗中不至于辜负黄宾虹画里的寄托。至于李可染画《万山红遍》,画《井冈山》,用意当然也在于描绘“改变中国命运”的山水景致,笔底的政治意识再清楚不过了。到了被打成“黑画家”,饱受迫害时,他在画室里坚持原则画出来的作品,想来又把故国山水纷纷化成了胸中丘壑,这些墨痕,一定更见古典中的今情了。

李可染论山水画有“可贵者胆,所要者魂”八字,不仅涵盖了画艺的经验,而且流露出画人的怀抱。我每次听画家论画,想到的往往不是画,而是人。前几天,关山月趁来港之便,带了几张近作的菲林给我发表。关老写梅,不知迷倒了多少人,我读过他的一幅墨梅,大字题了王冕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铁干虬枝,孤标粲粲,真是神品!那时,和他谈起时下画人不知进出传统、终致不能在传统基础上创新的问题,关老说,有东莞人卖席,顾客嫌席子太短不合身长,席贩说:是给活人睡还是给死人睡?客答曰:当然是给活人

睡!席贩说:既是活人,难道不会蜷着身子睡吗?客哑然。席子如此,传统如此;作画如此,看画亦复如此。万山红遍,可以是斜阳,也可以是血痕;中国画可贵者意,所要者识,意与识会,萝卜白菜当然不再是萝卜白菜了。

(有删改)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A.文中的“萝卜白菜”并不都代指张大千先生的画作。

B.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在画上题写石涛的诗,有力地烘托了其画的“意识”。C.文中的“风骨”是指中国画雄劲有力的艺术风格。D.王冕的诗使关山月墨梅的风骨也“越发峥嵘了”。

E.李可染被打成“黑画家”后的作品更着力表现出“改变中国命运”的“意识”。【答案】 CE(C项,文中的“风骨”是指国画中蕴含着画家的操守;E项,“更着力表现”于文无据。)12.怎样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席子如此,传统如此;作画如此,看画亦复如此”?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席子”是一样的,关键是人怎样使用它;传统是固定的,关键是人如何突破传统;作画有一定之规,关键是如何在传统中创新;赏画有迹可寻,关键是赏画人的见识。

(解答时要考虑句子中的词语“如此”的指代意义,从上文看,“如此”是指人使用席子时要根据情况而变化,由此联系到绘画,对待传统也应该有所变化,有所突破。据此,即可分析出答案。)13.根据文意,谈谈“萝卜白菜的意识”在文中指的是什么。有人认为这个题目起得妙,你认为妙在何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萝卜白菜的意识”指国画的传统、风骨。妙处:以“萝卜白菜”代指国画(或象征传统、风骨),意蕴丰富,耐人寻味,以违反常规的词语搭配形成表达的张力;生动形象,吸引读者。

(“萝卜白菜的意识”是一个比喻的说法,文章是在谈画,很显然这个比喻是指国画的传统、风骨。以此为标题比直接用“国画的传统、风骨”这一标题更生动、形象。)14.李可染论山水画时说“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作者说“中国画可贵者意,所要者识”,你更认同谁的观点?试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提示一:李可染。“胆”指突破传统,敢于创新;“魂”可指传统、风骨、襟怀。

提示二:作者。“意”指画者的思想情怀,“识”指艺术、人生的独到见解。(要答好此题,必须理解李可染和作者的话的意思。李可染强调山水画创作既要有风骨,又要能突破传统,勇于创新;而作者强调的是绘画者不仅要有一定的思想情怀,还要有对艺术、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分析时首先应立足这两个观点,明确表态,然后再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

四、高考热点

15.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

《千家诗》是一本在历代各种诗歌选本中所选都是律诗和绝句,大部分通俗易懂、诗意天然、语言流畅、便于背诵的较好的青少年学习习近平体诗的启蒙读物。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历代各种诗歌选本中,《千家诗》是一本青少年学习习近平体诗较好的启蒙读物。它所选的都是律诗和绝句。这些诗大部分诗意天然、通俗易懂、语言流畅、便于背诵。

16.公司张总在主持会议,下面是他办公室的电话留言,如果你是张总的秘书,请整理一份电话记录。要求简明扼要,不超过50字。

张总,您好!我是广博广告有限公司的秘书小周。我们刘董事长出差在外,明天上午乘飞机返回,他嘱咐我和您确认一下先前约定好的明天在花园大酒店共进晚餐一事,时间是明晚6:30,在现代广场东边的那一家。您可以回电15771588,谢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广博公司刘董秘书来电,确认明晚6:30在花园大酒店(现代广场东)共进晚餐,回电15771588。(本题应包含这样几个要素:①谁来电;②时间;③具体地点;④什么事;⑤回电号码。)17.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句话。要求主语不变,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例句:古人说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今人说幸福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古人说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今人说幸福是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

古人说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今人说幸福是委屈时父亲的一次粗糙的抚摸。

五、写作创新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箜篌引》只有四句十六字:“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诗中的“公”明知渡河有可能殒命,却还去渡河,不幸“渡河而死”,令人叹息且又无奈。其实,这里的“渡河”不仅仅是指渡河。“公”为什么要渡河?渡河的意义在哪里?渡河成败意味着什么?都值得细细品味。请以“渡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

【话题分析】

这是值得细细品味的话题,我们的思维不能仅仅局限于“渡河”这件事,而应通过探究其原因、意义等将这一话题延展开。

河对岸或是真理、爱情、事业等,虽成败难定,但仍会有人义无反顾地追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执著”。

“执著”原为佛教用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后来指固执或拘泥,也指坚持不懈。当初,“执著”褒贬皆用,而现在多用于正面意思,同“坚持不懈”。古往今来,人类留下了一页页“汗”的创业史、“血”的奋斗史。英雄在创造历史,普通人也在创造历史,于是历史的车轮才不断滚滚向前,这就是人类的“执著”。

但仅就“执著”的正面意义阐释,思维未免狭窄。渡河之时,明知有可能殒命,为何不变通一下呢?这便联系到执著与变通的关系。执著是精神,是原则,是基础,是根本,是方向;变通是方法,是技巧,是路径,是战术。执著而不知变通是错误的做法。

除此之外,“渡河”有时会有“固执”之嫌,我们有必要区分“执著”与“固执”。面对纷繁生活,面对复杂社会,认准正确道路不回头,是执著;朝错误方向不撞南墙不回头,则是固执。

写作时,以上讨论的内容不必面面俱到,而要注意选择某个小切入口,并且写细写深写透,做到“以小见大”。

【话题素材】 1.夸父逐日

夸父与太阳赛跑,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口渴,想要喝水,到黄河、渭水去喝水,黄河、渭水的水量不够他喝,向北到大湖去喝水。夸父还没有到,在半路因口渴而死。他丢弃的手杖化作了桃林。

2.精卫填海

发鸠山树林里有一种鸟,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嘴,红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传说它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

东海。

3.飞蛾扑火

飞蛾在夜间看见灯火,便会扑上去。即使被火烧死,飞蛾还是一个接一个扑上去。这个神奇现象在今天仍然是未能完全破解的谜。不管是嘲笑飞蛾自取灭亡的愚蠢,还是赞美飞蛾追求光明的勇气,有一点是肯定的,飞蛾并非是在寻死,而是误把灯火当成某种对其生存或繁衍至关重要的东西,是我们人类的发明操纵了飞蛾早已进化而来的某种本能。

4.守株待兔

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桩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结果自然再无所获!农夫的执著不但没能等来撞死在木桩上的第二只兔子,连地里的庄稼都荒废了。倘若农夫懂得变通,可以用许多方法逮到兔子,比如挖陷阱、设圈套等。

【佳作赏读】

固执与执著

刘备一心要为关羽报仇,不听众将劝告,以举国之兵伐吴,结果大败而归,身死白帝城。这说明人所追求的东西不一定总是正确的,固执地坚持自我,就可能失去年华,断送事业,毁掉人生。另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南辕北辙。

一个人驾着他的车往北面赶,想到楚国去。有人问他:“你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人对他说:“马虽然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人说:“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他又说:“我的车夫善于赶车。”

其实他要到楚国去,走的路却完全不对。马、路费、车夫这几样越好,反而会离楚国越远!这人的固执不仅毁掉了他的楚国之旅,也白白浪费了时间和金钱。他的固执使他根本看不出自己的错误,多么可悲。

所以,固执是蛇,是狡猾、隐蔽的杀手,是邪恶的武器。

而执著,是引导迷途水手航行的灯塔,是帮助遇旱农民丰收的甘霖。

屈原放逐赋《离骚》,执著于兼济天下,虽死犹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执著于拯救黎民,流芳百世;林则徐不畏强权,虎门销烟,执著于救亡图存,彪炳千秋。

他们的执著成就了他们。

固执使人无视危险,执著使人认识危险;固执使人蔑视良机,执著使人创造机遇。笑自己固执于幼稚,就应该执著于成熟;笑自己固执于浅薄,就应该执著于深刻;笑自己固执于失败的阴影,就应该执著于成功的酝酿。

失误被分析征服,离正确就不远了;挫折被毅力征服,离成功就不远了;狭窄被豁达征服,胸襟就开阔了;狂热被冷静征服,理智就成熟了……而这一切征服,首先源于固执被执著征服,只有征服了固执,才能征服生命中的每一次磨难。

坚持不该坚持的是固执,坚持该坚持的是执著;不放弃该放弃的是固执,放弃该放弃的是执著。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文字流畅,句式整齐,举例精当,准确而精当地诠释了作者对执著与固执的理解。作者思路清晰,将古今事例信手拈来为自己的议论服务。恰当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增色不少。

梧桐雨

杂剧剧本。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元白朴作。取材于白居易的《长恨歌》,但删去道士求仙一段。写当斩的边将安禄山被唐明皇赦释留宫中侍候期间,与杨贵妃有私。后安禄山赴任渔阳节度使,贵妃则邀取明皇宠爱,双双对天密誓,永为夫妻,并成天沉湎于声色歌舞之中。安禄山乱起,明皇仓皇西逃。至马嵬坡,护驾六军不发,先杀杨国忠,继迫明皇缢死杨贵妃以谢天下。乱平以后,明皇重返长安,于秋雨之夜,追思贵妃成梦,醒来正听雨打梧桐,愈添伤情,叹为终身之恨。作者倾心歌颂帝妃爱情,但又写明皇之昏庸及杨、安之私通,造成主题上的矛盾与混乱。唯抒情写景较有特色。尤以第四折中以雨打梧桐叶的实写引出雨滴人心脾的虚写,情景交融,极富诗意。

第三篇:2013学年新人教高中语文必修13.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梁任公及梁实秋其人。

2、学习细节描写及加旁注的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预习】

1、搜集梁启超、梁实秋背景材料。

2、找出描写梁启超的精彩生动语句,仿照研讨,作些旁注。

【教学过程】

一、趣味式导入:

清末时有一位十岁的少年,一天随父亲到朋友家做客。一进家门,他便被院里一株杏树迷住了,并偷偷地折下了一枝,遮掩在宽大的袖筒里。谁知,他的这一微妙之举,恰恰被父亲和朋友的家人看在眼里。他的父亲教子甚严,一心想不露声色地训示儿子一番。筵席开始了,父亲灵机一动,便当众对少年说:“开宴前,我先出一上联,如能对好,方可举杯,否则,只能为长辈斟酒沏茶,不准落座。”少年不知父亲的用意,毫无思想准备,但凭腹中的才学,自信不会出丑,于是满口答应下来。

父亲略加思索,作出上联:“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这少年听后一惊,恍然大悟,但也未显失色,随口对来:“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对联一经出口,堂前喝采不已。父亲早忘了那件不体面的趣事,他被儿子那字字珠玑、音韵铿锵、对仗工稳的下联陶醉了。

那么,同学们猜一猜,这个少年是谁呢?他就是——梁启超,是我们今天所学课文的主人公。

1、梁启超,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1895年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梁启超一生致力于救国,然而幻想能通过君主立宪这种较平和的方法,与当时的革命党人发生矛盾,后依附于袁世凯、段祺瑞政府,想借助他们的力量实现自己的救国理想,结果反被他们利用、玩弄于股掌之中,这使他格外痛苦,对政治失望已极,最后从自己深卷其中二十余年的政坛中抽身而出,转入学界。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著述丰厚,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2、梁实秋,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1915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23年留学美国。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主要著作有《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译著《莎士比亚全集》,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

二、解读课文:要求学生养成作旁注的习惯。

1、生字、多音字及形近字辨析

莅校(lì)迥乎(jiǒng)精悍(hàn)步履(lǚ)谦逊(xùn)激亢(kàng)-

屏息(bǐng)试泪(shì)蓟北(jì)涕泗(sì)箜篌(kōng hóu)饮:yǐn(饮恨)屏:bǐng(屏住)

yìn(饮牛)píng(屏障)

履:(lǚ)履行 屐:(jī)木屐 屡:(lǚ)屡次屦:(jù)草屦拭:(shì)拂拭 弑:(shì)弑君 试:(shì)试验 轼:(shì)苏轼箜:(kōng)箜篌 倥:(kōng)倥偬

炯:(jiǒng)目光炯炯 迥:(jiǒng)迥然不同

2、梁任公演讲特点

演讲前:准备演讲稿(办事认真、书法修养好)——铺垫

入场外貌:秃头顶、宽下巴、短小精悍、肥长袍——前奏

动作:稳健潇洒、光芒四射

开场白:语言独特(谦逊、自负、风趣)

神态生动有趣(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

声音: 沉着有力,洪亮又激亢(沉稳 睿智)

内容: 朗诵声情并茂(“五有”——文采出众、技巧纯熟)

(20年后回忆——侧面描写)

背诵有趣(博闻强识 旁征博引 记不起就敲头)

表情:于紧张处成为表演(手舞足蹈 两哭——感情丰沛)

于讲后大汗淋漓、状极愉快——以上为正面描写

效果:深入人心,学生感动,对文学产生强烈爱好——侧面描写

3、作旁注:

⑴走进一位短小精悍„„光芒四射。

旁注:如实描写人物肖像,气度不凡,布衣难掩其风采。

⑵启超没什么学问—可是也有一点喽!

旁注:谦逊又自负,风趣幽默又爽直。

⑶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背诵下来了。

旁注:独特的方式,个性的动作,表现先生博闻强志。

⑷他真是手之舞之„„张口大笑了。

旁注:如此率真、奔放、激情澎湃,至情至性,古来大学问家能有几人?

三、合作探究

为一代大师试着评改文章,给他写评语,做旁注。可评点精彩描写,可给作者挑毛病,如语法错误„„

1、四人一组讨论交流,语法问题当时解决,题目、文章写法等问题可写在黑板上。

2、学生质疑解答:

⑴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删“大约”);

⑵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一次);

⑶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删“约”);

⑷不少人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产生„„兴趣)

这种现象在那时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当时白话文刚刚兴起,用字和语法并不规范。但现在同学们切不可犯这样的错误。

3、质疑《桃花扇》

师:“《桃花扇》是清代孔尚任的戏曲,是悲叹明朝灭亡的。那么大家也就知道了其中所说的高皇帝是谁了吧?”

生:“崇祯皇帝。”

师:“有没有同学了解崇祯皇帝的。能向我们介绍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皇帝?”生1:“他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在清兵攻入北京城后自缢而死。”

生2:“崇祯皇帝其实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即位后,立即剪除魏忠贤的势力,希望国家能强盛起来,但最终不能改变现实。是一个可敬又可悲的人。”师:“我和这位同学有同感。崇祯皇帝是一位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在位十七年间,不溺于声色犬马,而是勤勉辛劳,只可惜当时明朝大势已去,积重难返,江山移人,他也自杀身死。”

师:“可是崇祯帝死去距梁先生当时是已近300年,和任公先生又没什么关系,先生却是‘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先生这样的悲伤流泪,定是触动了他的内心,它究竟牵动了先生内心怎样的伤痛呢?”(学生思考、沉默。)

师(引导):“先生如此之悲绝不仅仅是崇祯帝,而是由崇祯帝想到了谁?”(学生马上想到:光绪帝。)

师:“对。先生是由崇祯想到了自己曾追随的光绪帝。哪位同学能向我们介绍一下光绪帝?”

生:“光绪帝也是位很想有所作为的皇帝,17岁亲政,但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面对甲午战争战败的屈辱,他深知‘非变法不能立国’,决心变法图强。1898年6月,下诏变法维新。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力图振作’的愿望始终无法实现。”

师:“说得很好。可见,任公先生悲的不是崇祯,是崇祯帝让他想到了光绪帝,他悲的是自己曾经追随的皇帝,悲的是国家的衰亡,他的悲在于他的一腔爱国情怀!”

师:“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帝被囚禁,那其他人呢?”

生:“变法失败,光绪被囚禁,戊戌六君子被杀。康有为、梁启超逃亡到日本。”师:“梁启超逃亡到日本,是否觉得自己逃过一劫,就此安心、轻松了呢?逃亡到日本后他给自己的书斋取名为“饮冰室”,笔名为“饮冰室主人”。我想问一下,我们同学什么情况下最想饮冰?”

生1:“夏天最热的时候。”

生2:“心里特别激动或烦躁不安时,或特别有激情时。”

师:“‘饮冰’,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梁启超于戊戌政变失败逃亡日本后用‘饮冰室主人’为笔名,可见其内心的惶恐焦灼,他忧国忧民、忧心如焚。

4、关于《箜篌引》:

师:“箜篌是什么,大家知道吗?”

(生摇头。)

师:“是一种古老的乐器。这种乐器有点像我们现在的竖琴。其声凄凉悲怆。”师:“我们再来看这首诗,你认为诗中出现了几个人物?”

生:“两个。一个是硬要渡河的人,一个是劝他不要渡河的人。”

师:“他渡河了吗?”

生:“渡了。”

师:“结果如何?”

生:“死了。”

师:“你如何评价这个人的行为?”

生1:“自作自受,活该。”

生2:“我不同意刚才同学说的。我觉得他的勇气可佳,他有着对目标的坚定追求。可以说是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执著,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师:“现在有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意见,那么其他同学的意见呢?”

生:“我同意后一位同学的意见。我认为不是自作自受,而是直面死亡的勇气,不因困难危险而屈服的精神。”

师:“王国维曾评价‘这十六字构成中国诗坛最悲壮凄惨的一幕,是用血写成的’,任公先生讲这首诗时这般感慨,这样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执著,一种直面死亡的勇气让他想到了谁呢?”

学生脱口而出:“谭嗣同。”

师:“谭嗣同被杀。其实他本可以不死。当时日本使馆已帮他做好了逃亡日本的准备,但他坚决不肯逃离。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他还有一首题在监狱墙壁上的绝命诗,同学们应该很熟悉的„„”

许多学生一起说:“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生:“还有,他在临刑前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师:“先生是由《箜篌引》中这个强要渡河的人想到了谭嗣同,先生如此之悲是因为他曾经与谭嗣同一起为国家变法图强而努力,谭嗣同甘愿牺牲以救国民的直面死亡的勇气与爱国情操让先生为之敬仰,为之感慨。先生如此之悲也正是因为先生的一腔爱国情怀!”

师:“这样深沉的爱国情感让人唏嘘不已。这种忠诚于国家直面死亡的勇气值得敬仰。”

5、小结,任公的爱国思想及对青年的影响、教育:

师:“《箜篌引》《桃花扇》和杜诗都是任公先生演讲中的内容片断。任公先生这次演讲的题目是──”

生:“《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师:“文章开头说:‘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是不是就钻进故纸堆,钻进学问的象牙塔,不再过问窗外事了呢?”

生:“我认为不是的,他还是关心国家,关心青年的。就如他做的这次《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的演讲,他的真性情、他的爱国情感打动了青年学生,使他们受到感染,受到影响。他是在用另外的一种方式关心政治关心国事。”

6、表演开场白:

为梁任公开场白作旁注时,请一位同学上台表演开场白,用普通话,配上动作、神态。

四、教师小结

本课重点品文品人。品文——本课同学们探讨了文章写法并且为精彩描写作了旁注。品人——作旁注时品味了梁启超的性格、品质,瞻仰了一代大师的风采。

五、布置作业:

梁任公的肖像描写很有特点,明确其身材——相貌——气质的写法,大家刚上高一,那就任选自己初识的某位新老师,对其刚出场时的情形进行特征性描写。

第四篇:【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设计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梁任公及梁实秋其人。

2、过程与方法:学习细节描写及加旁注的阅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教学重点】

分析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的。【教学难点】

学习记叙中加入作者自己的评价和感受的方法。【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

2、搜集梁启超、梁实秋背景材料。

3、找出描写梁启超的精彩生动语句,仿照研讨一作些旁注。【教学过程】

一、竞猜题导入

我想给大家出一道竞猜题,请根据我对他的描述猜一猜他是谁?

1、他给二十世纪文坛留下2000多万字的作品;

2、他的散文豁达洒脱,亦庄亦谐,旁征博引,中西逢源;

3、他的散文小品集前后印行300多版;

4、他用近40年时间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他的《雅舍小品》审美地享受人生。

他就是──梁实秋,20世纪华语散文天地的一代宗师。

二、合作探究

为一代大师试着评改文章,给他写评语,做旁注。可评点精彩描写,可给作者挑毛病,如语法错误„„

1、四人一组讨论交流,语法问题当时解决,题目、文章写法等问题可写在黑板上。

2、学生质疑解答:

⑴ 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删“大约”);

⑵ 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一次);

⑶ 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删“约”);

⑷ 不少人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产生„„兴趣)

3、质疑用词写法:

⑴ “秃头顶”不是在丑化梁启超吗?

⑵ 引用《箜篌引》十六字有什么作用?

⑶ 写我二十多年后渡河,用意何在?

⑷ “热心肠”体现在哪里?

4、探究明确:

⑴ “秃头顶”如实描写,无损人物。“光芒四射”是赞美之词。

⑵ 十六个字二十多年后作者仍记忆犹新,凸现梁任公才华横溢。

⑶ 侧面烘托梁任公的才华。

⑷ “热心肠”属古今异义,本文指感情浓烈,照应第8段。

5、评点大师:

作旁注:

⑴ 走进一位短小精悍„„光芒四射。

旁注:如实描写人物肖像,气度不凡,布衣难掩其风采。

⑵ 启超没什么学问—可是也有一点喽!

旁注:谦逊又自负,风趣幽默又爽直。

⑶ 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背诵下来了。

旁注:独特的方式,个性的动作,表现先生博闻强志。

⑷ 他真是手之舞之„„张口大笑了。

旁注:如此率真、奔放、激情澎湃,至情至性,古来大学问家能有几人?

6、表演开场白:

为梁任公开场白作旁注时,请一位同学上台表演开场白,用普通话,配上动作、神态。

三、教师小结

本课重点品文品人。品文—本课同学们探讨了文章写法并且为精彩描写作了旁注。品人—作旁注时品味了梁启超的性格、品质,瞻仰了一代大师的风采。

四、布置作业

梁任公的肖像描写与凤姐出场的肖像描写异曲同工,展示凤姐肖像,明确其身材—相貌—气质的写法,任选班上某位同学或老师进行肖像描写,50字以内。【板书设计】

演讲特点

人物特点

形象

有学问

幽默

有文采

动情

热心肠

率真

幽默率真

【教学设计说明】

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质朴而隽永,品人品文是教学重点,为落实《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本教案从评改大师的角度切入,即为大师修改文章、评点文章,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确认了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既使学生不迷信权威,又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深入地探究了文本。布置作业则采用参照式阅读方法,目的在于使学生在阅读中的收获转化为文字表达能力。

第五篇:语文:新人教必修1 3.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www.xiexiebang.com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梁任公及梁实秋其人。2、学习细节描写及加旁注的阅读方法。3、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预习】

1、搜集梁启超、梁实秋背景材料。

2、找出描写梁启超的精彩生动语句,仿照研讨,作些旁注。【教学过程】

一、趣味式导入:

清末时有一位十岁的少年,一天随父亲到朋友家做客。一进家门,他便被院里一株杏树迷住了,并偷偷地折下了一枝,遮掩在宽大的袖筒里。谁知,他的这一微妙之举,恰恰被父亲和朋友的家人看在眼里。他的父亲教子甚严,一心想不露声色地训示儿子一番。筵席开始了,父亲灵机一动,便当众对少年说:“开宴前,我先出一上联,如能对好,方可举杯,否则,只能为长辈斟酒沏茶,不准落座。”

少年不知父亲的用意,毫无思想准备,但凭腹中的才学,自信不会出丑,于是满口答应下来。父亲略加思索,作出上联:“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这少年听后一惊,恍然大悟,但也未显失色,随口对来:“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对联一经出口,堂前喝采不已。父亲早忘了那件不体面的趣事,他被儿子那字字珠玑、音韵铿锵、对仗工稳的下联陶醉了。

那么,同学们猜一猜,这个少年是谁呢?他就是——梁启超,是我们今天所学课文的主人公。1、梁启超,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1895年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梁启超一生致力于救国,然而幻想能通过君主立宪这种较平和的方法,与当时的革命党人发生矛盾,后依附于袁世凯、段祺瑞政府,想借助他们的力量实现自己的救国理想,结果反被他们利用、玩弄于股掌之中,这使他格外痛苦,对政治失望已极,最后从自己深卷其中二十余年的政坛中抽身而出,转入学界。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著述丰厚,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2、梁实秋,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1915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23年留学美国。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主要著作有《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译著《莎士比亚全集》,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

第1页(共5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www.xiexiebang.com

二、解读课文:要求学生养成作旁注的习惯。

1、生字、多音字及形近字辨析

莅校(lì)迥乎(jiǒng)精悍(hàn)步履(lǚ)谦逊(xùn)激亢(kàng)-屏息(bǐng)试泪(shì)

蓟北(jì)涕泗(sì)箜篌(kōng hóu)饮:yǐn(饮恨)

屏:bǐng(屏住)

yìn(饮牛)píng(屏障)

履:(lǚ)履行 屐:(jī)木屐 屡:(lǚ)屡次

屦:(jù)草屦 拭:(shì)拂拭 弑:(shì)弑君 试:(shì)试验 轼:(shì)苏轼 箜:(kōng)箜篌 倥:(kōng)倥偬

炯:(jiǒng)目光炯炯 迥:(jiǒng)迥然不同

2、梁任公演讲特点

演讲前:准备演讲稿(办事认真、书法修养好)——铺垫 入场外貌:秃头顶、宽下巴、短小精悍、肥长袍——前奏 动作:稳健潇洒、光芒四射

开场白:语言独特(谦逊、自负、风趣)神态生动有趣(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声音: 沉着有力,洪亮又激亢(沉稳 睿智)

内容: 朗诵声情并茂(“五有”——文采出众、技巧纯熟)(20年后回忆——侧面描写)

背诵有趣(博闻强识 旁征博引 记不起就敲头)

表情:于紧张处成为表演(手舞足蹈 两哭——感情丰沛)于讲后大汗淋漓、状极愉快——以上为正面描写

效果:深入人心,学生感动,对文学产生强烈爱好——侧面描写

3、作旁注:

⑴走进一位短小精悍„„光芒四射。

旁注:如实描写人物肖像,气度不凡,布衣难掩其风采。⑵启超没什么学问—可是也有一点喽!旁注:谦逊又自负,风趣幽默又爽直。⑶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背诵下来了。

第2页(共5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www.xiexiebang.com 旁注:独特的方式,个性的动作,表现先生博闻强志。⑷他真是手之舞之„„张口大笑了。

旁注:如此率真、奔放、激情澎湃,至情至性,古来大学问家能有几人?

三、合作探究

为一代大师试着评改文章,给他写评语,做旁注。可评点精彩描写,可给作者挑毛病,如语法错误„„ 1、四人一组讨论交流,语法问题当时解决,题目、文章写法等问题可写在黑板上。2、学生质疑解答:

⑴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删“大约”);

⑵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一次); ⑶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删“约”); ⑷不少人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产生„„兴趣)

这种现象在那时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当时白话文刚刚兴起,用字和语法并不规范。但现在同学们切不可犯这样的错误。

3、质疑《桃花扇》

师:“《桃花扇》是清代孔尚任的戏曲,是悲叹明朝灭亡的。那么大家也就知道了其中所说的高皇帝是谁了吧?”

生:“崇祯皇帝。”

师:“有没有同学了解崇祯皇帝的。能向我们介绍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生1:“他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在清兵攻入北京城后自缢而死。”

生2:“崇祯皇帝其实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即位后,立即剪除魏忠贤的势力,希望国家能强盛起来,但最终不能改变现实。是一个可敬又可悲的人。”

师:“我和这位同学有同感。崇祯皇帝是一位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在位十七年间,不溺于声色犬马,而是勤勉辛劳,只可惜当时明朝大势已去,积重难返,江山移人,他也自杀身死。”

师:“可是崇祯帝死去距梁先生当时是已近300年,和任公先生又没什么关系,先生却是‘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先生这样的悲伤流泪,定是触动了他的内心,它究竟牵动了先生内心怎样的伤痛呢?”(学生思考、沉默。)

师(引导):“先生如此之悲绝不仅仅是崇祯帝,而是由崇祯帝想到了谁?”(学生马上想到:光绪帝。)

师:“对。先生是由崇祯想到了自己曾追随的光绪帝。哪位同学能向我们介绍一下光绪帝?”

第3页(共5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www.xiexiebang.com 生:“光绪帝也是位很想有所作为的皇帝,17岁亲政,但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面对甲午战争战败的屈辱,他深知‘非变法不能立国’,决心变法图强。1898年6月,下诏变法维新。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力图振作’的愿望始终无法实现。”

师:“说得很好。可见,任公先生悲的不是崇祯,是崇祯帝让他想到了光绪帝,他悲的是自己曾经追随的皇帝,悲的是国家的衰亡,他的悲在于他的一腔爱国情怀!” 师:“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帝被囚禁,那其他人呢?”

生:“变法失败,光绪被囚禁,戊戌六君子被杀。康有为、梁启超逃亡到日本。”

师:“梁启超逃亡到日本,是否觉得自己逃过一劫,就此安心、轻松了呢?逃亡到日本后他给自己的书斋取名为“饮冰室”,笔名为“饮冰室主人”。我想问一下,我们同学什么情况下最想饮冰?” 生1:“夏天最热的时候。”

生2:“心里特别激动或烦躁不安时,或特别有激情时。”

师:“‘饮冰’,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梁启超于戊戌政变失败逃亡日本后用‘饮冰室主人’为笔名,可见其内心的惶恐焦灼,他忧国忧民、忧心如焚。

4、关于《箜篌引》:

师:“箜篌是什么,大家知道吗?”(生摇头。)

师:“是一种古老的乐器。这种乐器有点像我们现在的竖琴。其声凄凉悲怆。” 师:“我们再来看这首诗,你认为诗中出现了几个人物?” 生:“两个。一个是硬要渡河的人,一个是劝他不要渡河的人。” 师:“他渡河了吗?” 生:“渡了。” 师:“结果如何?” 生:“死了。”

师:“你如何评价这个人的行为?” 生1:“自作自受,活该。”

生2:“我不同意刚才同学说的。我觉得他的勇气可佳,他有着对目标的坚定追求。可以说是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执著,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师:“现在有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意见,那么其他同学的意见呢?”

生:“我同意后一位同学的意见。我认为不是自作自受,而是直面死亡的勇气,不因困难危险而屈服的精神。”

第4页(共5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www.xiexiebang.com 师:“王国维曾评价‘这十六字构成中国诗坛最悲壮凄惨的一幕,是用血写成的’,任公先生讲这首诗时这般感慨,这样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执著,一种直面死亡的勇气让他想到了谁呢?” 学生脱口而出:“谭嗣同。”

师:“谭嗣同被杀。其实他本可以不死。当时日本使馆已帮他做好了逃亡日本的准备,但他坚决不肯逃离。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他还有一首题在监狱墙壁上的绝命诗,同学们应该很熟悉的„„” 许多学生一起说:“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生:“还有,他在临刑前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师:“先生是由《箜篌引》中这个强要渡河的人想到了谭嗣同,先生如此之悲是因为他曾经与谭嗣同一起为国家变法图强而努力,谭嗣同甘愿牺牲以救国民的直面死亡的勇气与爱国情操让先生为之敬仰,为之感慨。先生如此之悲也正是因为先生的一腔爱国情怀!”

师:“这样深沉的爱国情感让人唏嘘不已。这种忠诚于国家直面死亡的勇气值得敬仰。”

5、小结,任公的爱国思想及对青年的影响、教育:

师:“《箜篌引》《桃花扇》和杜诗都是任公先生演讲中的内容片断。任公先生这次演讲的题目是──” 生:“《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师:“文章开头说:‘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是不是就钻进故纸堆,钻进学问的象牙塔,不再过问窗外事了呢?”

生:“我认为不是的,他还是关心国家,关心青年的。就如他做的这次《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的演讲,他的真性情、他的爱国情感打动了青年学生,使他们受到感染,受到影响。他是在用另外的一种方式关心政治关心国事。”

6、表演开场白:

为梁任公开场白作旁注时,请一位同学上台表演开场白,用普通话,配上动作、神态。

四、教师小结

本课重点品文品人。品文——本课同学们探讨了文章写法并且为精彩描写作了旁注。品人——作旁注时品味了梁启超的性格、品质,瞻仰了一代大师的风采。

五、布置作业:

梁任公的肖像描写很有特点,明确其身材——相貌——气质的写法,大家刚上高一,那就任选自己初识的某位新老师,对其刚出场时的情形进行特征性描写。

第5页(共5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高中语文 第9课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同步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语文 第9课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同步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