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保定市政府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意见(试行)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白沟·白洋淀温泉城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着力打造“低碳保定”,促进和带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设低碳城市的重大意义
我市人口多、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肩负着维护京津生态安全和保护白洋淀的重大责任,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必须把发展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彻底摒弃传统粗放型的生产、生活方式,着力推进以能源节约、新型能源推广应用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为主要标志的低碳发展模式,探索一条城市经济以低碳产业为主导、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②为建设蓝图,符合我市发展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
推行低碳理念,发展低碳经济③,建设低碳城市④,把低碳理念融入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之中,有助于带动产业升级,强化资源利用,控制环境恶化,缓解生态压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顺应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必然选择;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维护人民群众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都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低碳城市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资源意识、能源意识、环境意识和忧患意识,把加快建设低碳城市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战略举措,摆在突出位置,下大力气抓实抓好。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指针,以我市作为全国低碳发展首批试点城市为契机,把推广应用新型能源、发展壮大能源设备制造产业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建设低碳城市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坚持政府推动、规划先行,示范带动、公众参与,重点推进、循序渐进的原则,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打造低碳城市,探索一条符合保定发展实际、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二)主要目标
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低碳产业优势更加突出,低碳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逐步确立,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逐渐下降。
到2010年,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25%以上;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控制在3.5吨以内;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8%。
到2020年,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35%;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控制在5.5吨以内;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
1、低碳产业进一步壮大。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业、绿色农业、创意产业、低碳服务业、低碳旅游业等为主导的低碳产业支撑体系初步形成。以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为主导的循环经济框架基本建成。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全面推广。
2、低碳生活方式深入人心。低碳宣教全面展开,低碳理念得到确立,低碳化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得到深化。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清洁能源得到广泛应用。
3、低碳化管理逐步深入。低碳城市建设与管理模式初步形成。符合低碳理念的城市规划全面实施,城市功能分区布局合理,城市运行效率不断提高。以建筑节能、低碳化社区建设、低碳化交通出行等为重点的低碳化城市管理全面实施。
三、主要任务
(一)发展低碳经济,培育低碳产业
1、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快电源结构调整,推动电源结构由单一煤电向煤电、气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垃圾和秸秆等生物质能发电并举的方向发展。优化电源配置,重点发展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的燃煤机组,提高电力装备水平。推进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与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稳步发展太阳能利用产业。加快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在生产、生活领域积极推广太阳能、沼气、天然气、地热等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2、构建低碳产业支撑体系。以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产业为核心,全力打造“中国电谷”,进一步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高效节电、新型储能、输变电和电力自动化等六大产业体系,培育壮大具有一定规模的低碳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低碳高产出的电子信息(软件)产业,全力打造电力电子产业集群、高频产业集群、汽车电子产业集群。加快网络游戏、动漫等创意产业的发展,推进高新区动漫产业基地建设。发展壮大低碳科技服务业、低碳旅游业等优势服务业。规划建设低碳教育展示场所。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和加工业,提高绿色农业比重。
3、加快低碳技术开发与应用。推进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节能领域的技术开发与应用。加强排放监控技术和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加快发展清洁汽车技术和汽车尾气控制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积极开发工业固体废物、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技术。组织实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重大科技专项以及与建筑一体化的光伏屋顶、光伏幕墙等重大科技示范项目。依托我市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低碳实验室,引导其面向应用、面向企业,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低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
4、发展静脉产业⑤。加快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使用最新技术、具有一定规模的废旧汽车加工回收、废旧金属加工回收、废旧塑料加工回收等重点静脉产业园区。积极推进城乡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行“收集-转运-集中处置-资源化”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5、推行清洁生产。完善清洁生产政策法规和标准,优化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所有企业都要持续实施清洁生产,培育一批二氧化碳“零排放”企业。对超标排放和排放总量较大的企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结合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引导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和无害化,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到2010年,清洁生产知识全面普及;到2020年,清洁生产先进工艺、技术在一、二、三产业中得到全面推广。
(二)树立低碳理念,建设低碳社会
1、提高低碳意识。政府机关要率先垂范,开展创建低碳型机关活动。教育部门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及低碳城市建设内容渗透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从小培养儿童青少年的节约、环保和低碳意识。企事业单位、社区等要组织开展经常性的低碳宣传,广泛宣传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性、紧迫性。开展低碳(绿色)机关、社区、学校、医院、饭店、家庭等创建活动。选择一批先进机关、企业、商厦、社区等,建设低碳宣传教育基地,面向社会开放。
2、推进生活方式低碳化。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从传统的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尽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或以步代车。倡导生活简单、简约化,尽量减少“面子消费、奢侈消费”。推进住房实施节能装修。引导采用节能的家庭照明方式和科学合理使用家用电器。倡导消费地产产品。
3、推进城市建设低碳化。坚持用低碳理念指导城市规划编制。加强土地的节约集约化利用,推行“紧凑型”城市规划和建设模式。坚持用低碳理念指导建筑设计。在城市建筑设计中推广应用绿色节能建筑技术,推进建筑设计与太阳能光电产品的结合。全面植树造林,建设园林化城市。捕捉城市建设、生活消费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城市碳汇⑥。加快低碳化社区示范工程建设。
(三)实施低碳化管理,加强节能减排
1、抓好农村节能。做好秸秆综合利用,鼓励秸秆还田,支持开发秸秆固化、气化技术,稳步推进秸秆发电试点工作。推广省柴节煤灶,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畜禽舍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加强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到2020年,主城区和卫星城周边农村沼气用户普及率争取达到50%以上。鼓励农村垃圾通过堆肥等方式进行资源利用,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能耗落后生产农业机械,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农村生产、生活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
2、强化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强化对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监管。推动企业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节能管理水平,着力培养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低碳企业。对达不到排放标准的企业一律实行限期治理、整改。加快对传统产业实施低碳化改造,继续加大关停“六小企业”工作力度,逐步淘汰不符合低碳发展理念、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技术和产能。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支撑平台建设,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在重点行业,推广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鼓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
3、推进建筑节能。加强节能管理。把建筑节能监管工作纳入工程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对达不到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新建建筑,不得办理开工和竣工备案手续,不准销售使用。强化节能设计。鼓励新建居住建筑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并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组织实施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工程,扩大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加快节能改造。研究政策措施,对非节能居住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党政机关办公楼,进行节能改造。组织实施一批低能耗、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利用的示范工程。
4、强化城市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主干道开辟城市公共交通车辆专用或优先行驶通道,大力提高公交服务质量,努力使公共交通成为群众出行的主要方式。加强汽车尾气排放监督和治理。加速淘汰高耗能的老旧汽车,控制高耗油、高污染机动车发展,到2020年城市公交车尾气排放全部达到欧Ⅲ标准。鼓励使用节能环保型车辆和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积极推行公交车、出租车“油改气”工作。2012年前,在主城区和卫星城规划建设12-15个压缩天然气站,燃气公交车、出租车拥有量达到车辆总数的20%以上,最大限度降低城市交通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
5、推进商贸流通业节能减排。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有效整合物流资源。在餐饮住宿行业逐步减少、最终取消使用一次性用品,积极开展争创“绿色饭店”活动。在家电销售场所推行节能标识制度。在流通领域抑制商品过度包装。在经营性服务场所广泛推广采用节能、节水、节材型产品和技术,严格执行室内空调温度设置等相关规定,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降低排放。
四、重点工程
(一)“中国电谷”建设工程。力争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风电、高效节电、新型储能、电力电子器件、输变电和电力自动化等产业园区,建成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化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基地。
(二)“太阳能之城”建设工程。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基本实现太阳能的综合利用。到2010年,市区所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和设施太阳能产品应用比例基本达到100%,市区既有公共及民用建筑基本实现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改造,把我市建设成为“国家太阳能综合利用科技示范城市”。
(三)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深化“蓝天行动”。以“拔烟囱、煤改气”为重点,力争用3年时间,全面取缔市区建成区内分散的燃煤锅炉。加快热电联产和清洁能源替代项目建设,力争2015年前全面实施城市区域集中供热,全部淘汰市区直接燃煤锅炉,逐步实现向卫星城集中供热。所有县级城(区)镇及部分重点镇也要实施集中供热工程。实施“碧水计划”。到2010年,卫星城、所有县级城(区)镇及部分重点镇都要建成污水处理厂并规范运营。加快城市水系建设,对护城河和防洪堤进行开发改造。深化“绿荫行动”。加快城市绿化步伐。到2015年,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3.5平方米,绿地率达到40%,绿化覆盖率达到43%。
(四)办公大楼低碳化运行示范工程。加快对政府办公大楼低碳化运行改造,更换节能灯、安装太阳能照明系统、推广电子政务、控制夜间照明、控制空调使用,建立办公大楼能源需求与使用管理系统。2015年前,市级政府及部门全部完成办公大楼低碳化改造。2020年前,都市区县(区)级政府及部门全部完成办公大楼低碳化改造。
(五)低碳化社区示范工程。积极推广面向低碳化的社区规划手段、建筑技术和社区管理方式。2010年前,开展低碳化社区试点,进行示范方案设计。2015年前,低碳化社区建设规模力争达到现有社区的50%以上。到2020年,总结经验,制定标准,全面推广。
(六)低碳化城市交通体系整合工程。搞好主城区和卫星城内部的城市就业、居住、公共服务和商业设施的合理配置,减少不必要的交通需求。加快都市区各组团之间快捷公共交通网络建设。到2010年,完成低碳理念指导下的现有城市交通体系评估,开展低碳化交通整合方案设计。到2015年,建立快速公交系统,建成市区内部及市区与卫星城之间快捷的公共交通网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发改、财政、国土、环保、规划、建设、交通、公安、农业、林业、园林、工促、科技、教育等部门为成员的低碳城市建设协调机构,成立统一的低碳城市管理部门,统筹低碳城市建设与节能减排、“太阳能之城”建设、“蓝天行动”、“碧水计划”的实施。成立保定市低碳城市研究会,推广低碳理念,开展低碳经济发展、低碳城市建设等相关领域研究。
(二)制定规划,明确任务。加快制定《保定市低碳城市发展规划》,进一步细化建设低碳城市的工作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规划分别制定低碳产业、低碳社会、低碳交通等相关专项发展规划。
(三)政策引导,加大扶持。加大对低碳产业的扶持力度,优先保证低碳产业项目建设用地。积极争取国家资金、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支持低碳重点工程、低碳产品和低碳新技术推广应用。在财政预算内安排低碳城市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低碳示范工程建设和低碳城市研究相关工作。在政府采购、城市建设等方面,优先考虑本地化的低碳产品。以我市现有高校为基础,通过与国内外低碳领域先进单位合作,吸引相关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和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低碳研究队伍。
(四)加强合作,建立联盟。以“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载体,以低碳城市建设为主要内容,以低碳城市研究会为依托,加强与国际相关组织、国内外先进地区和研究机构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合作,建立低碳城市发展合作机制和低碳城市联盟。引入“碳税⑦”、“碳排放权交易⑧”等环境经济手段,对区域内的碳排放水平进行经济调节。积极探索“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实施辖域内试点或可能的跨区域试点,择机成立跨区域交易中心,争取成为全国性的交易中心。
(五)加强宣传,全员参与。借助世界自然基金会将我市列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的契机,将节能减排和建设低碳城市宣传作为重大主题,制定宣传方案,开展宣传活动。通过产业发展、技术交流等途径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树立“低碳保定”形象。主要新闻媒体要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进行系列报道,刊播低碳城市建设公益性广告,形成政府引导,重点工程示范,企业与居民广泛参与的“低碳保定”建设格局。
2008年12月23日
有关概念说明
①低碳是指在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二氧化碳排放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对自然系统产生较小负面影响。
②低碳社会是通过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和社会发展不断完善的前提下,致力于在生产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领域控制和减少碳排放的社会。③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的又一次经济革命浪潮。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④低碳城市是指城市经济以低碳产业为主导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的城市。其目标一方面是通过自身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社会建设,保持能源的低消耗和二氧化碳的低排放;另一方面是通过大力推进新能源设备制造为主导的“降碳产业”的发展,为全球二氧化碳的减排作出贡献。
⑤静脉产业即资源再生利用产业,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运用先进的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包括废物转化为再生资源及将再生资源加工为产品两个过程。
⑥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主要是指自然界的碳被固定在海洋、土壤、岩石和生物体中。
⑦碳税是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是一种污染税。它是根据化石燃料燃烧后排放碳量的多少,针对化石燃料的生产、分配或使用来征收的税费。
⑧碳排放权交易就是购买合同或者碳减排购买协议,其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
第二篇:保定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指导意见
保定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指导意见
2010年 11月 2日 保定日报
[摘要] 低碳城市是指城市经济以低碳产业为主导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的城市。建设低碳城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顺应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必然选择,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对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群众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探索具有保定特色的低碳城市发展道路,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设低碳城市的重大意义
低碳城市是指城市经济以低碳产业为主导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的城市。建设低碳城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顺应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必然选择,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对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品位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保定是今年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全国首批低碳城市建设8个试点市之一。近年来,随着“保定·中国电谷”、“太阳能之城”的加快建设,低碳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低碳产品得到初步应用,低碳理念和生活方式日益深入人心。在看到基础和优势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低碳城市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家的要求相比、与广大群众的期望相比、与先进地区的发展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强化低碳理念、发展低碳产业、加强低碳管理、倡导低碳生活等方面还有很多具体工作要做。抓住有利时机,总结以往经验,加快改革创新,科学、系统、全面推进低碳城市建设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长远的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低碳城市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资源意识、能源意识、环境意识,切实把加快低碳城市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强市兴县富民”的战略举措,统筹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各项工作。
二、建设低碳城市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强市兴县富民”为目标,以强化低碳理念、发展低碳产业、加强低碳管理、倡导低碳生活为主要任务,坚持政府推动、规划先行,示范带动、全民参与,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积极探索符合保定实际的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二)主要目标。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节能降耗成效更加明显,低碳产业优势更加突出,低碳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逐步确立,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稳步下降,逐步把保定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社会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到2015年和2020年,全市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35%和48%左右。
三、建设低碳城市的主要任务
(一)强化低碳理念。抓住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低碳试点城市的有利时机,宣传普及低碳知识,努力提高公民低碳意识,增强加快低碳城市建设的自觉性。
1、加强教育引导。举办多种形式的知识讲座、图片展览等,强化低碳知识教育宣传。教育部门要把低碳城市建设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内容渗透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儿童和青少年的低碳、节约和环保意识。各级党校要加强对各级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建设低碳城市的认知水平和执行能力。
2、开展全民创建。在全市开展低碳型机关、社区、学校、医院、企业等创建活动。组织开展低碳宣传进社区、进校园以及低碳单位认证、低碳产品标识等活动,动员和组织广大市民、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低碳城市建设。
3、强化示范带动。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的机关、企业、商场、社区,建立低碳宣传教育基地,面向社会开放。建立低碳示范企业,重点在清洁生产、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示范。建立低碳示范园区,重点在园区生态环境、共用服务设施等方面进行示范。建立低碳示范社区(村镇),结合社区建设和农村新民居建设,重点在建筑节能改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社区绿化等方面进行示范。
(二)发展低碳产业。构建低碳产业支撑体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低碳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保定产业结构向低碳化方向发展。
1、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具有保定特色和优势的先进制造业。完善光电、风电、输变电、储电、节电、电力自动化六大产业体系,以天威、英利集团和国电联合动力、中航惠腾、风帆股份等为龙头,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新型储能材料和节电设备等项目建设,打造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基地(保定·中国电谷)。坚持差别竞争、错位发展,以长城、长安、中兴汽车公司为龙头,加快新能源汽车和小排量节能环保汽车的研发、生产,推进长城汽车50万辆乘用车、长安汽车20万辆微型扩能、长安汽车30万台发动机等项目建设,打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基地(华北轻型汽车城)。推进航天科工集团(涿州)基地、东方地球物理科技园区等项目建设,打造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到2015年和2020年,三大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8%和43%左右。
2、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休闲旅游、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等产业。围绕打造京南现代物流基地,推进保定无水港仓储、市交通物流中心、英利仓储物流等项目建设。围绕打造文化休闲旅游基地,推进市区体育新城健身休闲旅游、易县易水湖综合开发、白洋淀旅游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围绕打造文化创意基地,推进保定动漫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动提高全市服务业整体水平。围绕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升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和服务功能。到2015年和2020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36%和38%。
3、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普及应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加快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完善绿色农业标准和监测体系。到2015年和20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调整到13%和10%左右。
4、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组织实施“新型能源开发利用工程”,提高新型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积极推进定州、涞源、博野等太阳能光伏发电建设工程和雄县地热能开发利用工程。在风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区域,积极推进风力发电工程建设。在秸秆、果木枝条等生物质燃料产量较大的地区,建设适当规模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在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周边,积极推进垃圾发电项目建设。
(三)加强低碳管理。把节能降耗作为加强低碳管理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工业生产、农村生活以及建筑、交通等各领域的节能降碳工作。
1、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普及应用新型节能技术,重点改造提升电力热力、纺织化纤、建材等能耗较高的传统产业,加大节能降耗工作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到2015年和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分别比2010年和2015年降低30%和20%以上。
2、积极倡导农村节能。围绕农村住宅节能和沼气、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在农村的开发和利用,重点组织实施以大中型沼气和户用沼气建设为主体的“农村节能普及工程”,逐步建立符合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特
点的节能体系。到2015年和2020年,农村沼气用户分别达到503万户和563万户,农村沼气普及率分别达到23%和26%。
3、大力推进建筑、交通等领域节能。改造非节能建筑,加大太阳能和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不断降低建筑采暖、热水供应、照明等方面的能源消耗。到2015年,完成市区既有非节能建筑改造200万平方米;到2020年,完成市区80%的既有非节能建筑改造。实施集中供热,提高采暖用能利用效率。到2015年和2020年,保定主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分别达到80%和90%以上,县城集中供热普及率分别达到40%和80%以上。积极调整交通能源结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适度控制小汽车出行比例,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车辆,积极建立绿色、低碳城市交通体系。到2015年,全面完成城市公共交通油改气工作;到2020年,城市公交全部采用新型能源车辆。
(四)倡导低碳生活。鼓励低碳化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应用低碳技术,推广使用低碳产品,推动全民广泛参与,使低碳生活成为自觉行动。
1、提高碳汇能力。大力开展全民植树造林活动。在城区,结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高标准建设环城林带、城郊森林公园、景观片林。在农村,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推进经济型生态防护林和农田林网建设。加快河流、水库、淀区等水体沿岸和道路两侧的植树造林。围绕市区大水系建设,加大沿岸绿化和景观设置力度。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主城区绿地率达到40%。
2、应用低碳产品。鼓励城乡居民购买使用有节能环保认证标识的绿色家用电器。推广使用节能灯、节水用具等低碳节能环保新产品。完善政府采购制度,优先采购低碳、节能、环保办公设备和用品。
3、改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面,从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倡导生活简单化、简约化,明显减少单位GDP中来自居民生活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
四、加快低碳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设低碳城市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市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低碳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方针政策,组织低碳研究,加强宏观指导,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问题,保障工作落实。
(二)编制建设规划。编制保定市低碳城市建设规划,明确低碳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原则、目标和任务,细化各重点领域工作部署,确定重点项目,以规划为引导,统筹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各项工作。把低碳城市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各项目标分解到有关部门的工作计划中。
(三)强化项目支撑。把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落实到具体项目上,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确保各项任务目标完成。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构建以低碳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在市区,要注重产业布局,提高项目质量,对国家明令禁止和限制,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项目,要坚决禁止。
(四)加强协调配合。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各单位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的职能作用。发改、规划、住建、城管、财税、工商、金融等部门要对低碳产业发展、低碳产品应用和低碳技术推广给予大力支持。有关部门要做好数据指标监测,加强动态管理。组织、人事部门要创新人才管理体制,优化人才环境,吸引更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到保定创业。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营造低碳城市建设的浓厚氛围。
(五)严格督导考核。市低碳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负责,制定二氧化碳排放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完整的数据收集和核算系统。由市考核办牵头,制定具体考核方案和评价标准,将低碳城市建设纳入对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各部门的工作考核,对“一城三星一淀”区、县要提出更高的考核标准。加强目标责任管理,强化督促检查,确保低碳城市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制定推进低碳县城建设的具体措施。
第三篇: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决定
市委„2009‟37号
中共杭州市委 杭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决定
(2009年12月29日中国共产党杭州市第十届委员会
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环境立市”战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现就建设低碳城市作出如下决定。
一、建设低碳城市的总体要求
1、重要意义。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环境与发展挑战,对人类文明形态和国际秩序造成深层 次冲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所引发的生态危机,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共同的使命。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特征的低碳发展,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举措,是突破资源和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场重大革命。迈入新世纪以来,杭州深入实施“环境立市”战略,采取了建设生态市、健康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构筑“3+1”现代产业体系,实施西湖、西溪湿地、运河、市区河道等综合保护工程,推进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产业,推广绿色建筑,打造以“免费单车”为特色的“五位一体”大公交系统,探索垃圾清洁直运的“杭州模式”,规划建设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等一系列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尤其是市委十届四次全会率先在国内明确提出打造低碳城市,表明了杭州的立场和主张,彰显了杭州高度负责、勇于担当的姿态,指明了杭州城市发展的方向。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人均生产总值从1万美元向2万美元跨越的新阶段,正处于全面提升国际化、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水平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将低碳发展理念融入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之中,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构建低碳社会、建设低碳城市,有利于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杭州经济转危为机、跨越发展,提升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城市的吸引力,提高杭州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杭州城市的环境优势和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提升城市品位,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市各级各部门都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资源意识、能源意识、环境意识、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把加快建设低碳城市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的战略举措,摆在突出位置,下大力气抓紧抓实抓好。
2、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杭州被列为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为契机,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提高碳生产力,探索一条经济以低碳产业为主导、市民以低碳生活为行为特征、社会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点、杭州特征的低碳发展道路,建设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确保杭州在低碳城市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
3、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50%左右。具体目标是:
——产业结构低碳化。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8%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5%以上,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打造一批二氧化碳“零排放”企业,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全面推广。
——建筑低碳化。全面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新建建筑应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打造一批二氧化碳“零排放”建筑。
——品质大公交体系健全。实现地铁、公交车、出租车、免费单车、水上巴士等交通“零距离换乘”,地铁总长度达278公里,市区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50%以上,万人公交车拥有率达到30标台,节能与新能源公共汽(电)车比例达到25%以上,“免费单车”服务体系完善,覆盖八城区,规模达17.5万辆,绿色出行蔚然成风。
——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基本形成。“低碳家庭”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全市人民过上更环保、更绿色但更有质量、更有品位的品质生活。
——碳汇能力显著增强。森林覆盖率达68%以上,全市森林蓄积量达5000万立方米,森林年固碳能力达900万吨;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绿化覆盖率达到40%,杭州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花更艳。
——符合低碳理念的城市规划全面实施。低碳城市建设和管理模式基本形成,“低碳社区”普及,打造一批“碳中和”社区;“绿色办公”、“绿色饭店”创建率达90%以上。
4、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是建设低碳城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低碳城市,既要反对资源能源浪费型的消费,又要确保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要通过发展低碳经济,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绿色就业机会;建设低碳环境,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中生产生活;倡导低碳生活,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真正做到“建设为了人民、建设依靠人民、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建设成效让人民检验”。
——坚持创新理念、注重细节。建设低碳城市是人类社会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一场重大变革。要坚持以理念创新带动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从细节着手,引导人们合理消费、适度消费,摒弃各种浪费能源、高碳排放的粗放型生产生活方式,堵住日常生产经营、生活消费中存在的能耗漏洞,使低碳成为一种新型的生产生活方式。
——坚持资源整合、四力合一。建设低碳城市必须整合 资源,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制订、政策引导、财政投入、加强监管、提供服务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发展低碳产业、开发低碳技术、设计低碳商业模式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实现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市场配置力、社会协同力“四力合一”。
——坚持科学谋划、重点突破。建设低碳城市是一个长期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坚持以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既要着眼长远、科学谋划、统一部署,又要立足当前、突出重点、寻求突破,使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建设相互联动、相互支撑,系统综合、有序推进。
——坚持搞好结合、整体联动。要把建设低碳城市与抓好“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和“全国首批健康城市试点城市”工作、迎接“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检、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等创建载体有机结合,与实施城市有机更新重大工程有机结合,与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有机结合,真正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快办事、办好事。
二、培育低碳产业,打造低碳经济
5、建立低碳产业体系。围绕建立“3+1”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低碳 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提升产业层次,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杭州产业结构向低碳化方向发展。
6、发展新能源产业。抢抓国家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和浙江省实施“六个一百加一个基地”计划的机遇,制定新能源产业专项发展规划,设立新能源产业专项扶持资金,规划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加大招商引资和现有企业培育力度,以新能源及新能源设备制造产业为重点,积极发展太阳能光伏、风电、生物质能、新能源汽车、汽轮机、水电设备制造等产业,培育壮大低碳产业集群。在生产、生活领域积极推广太阳能、沼气、天然气、地热等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合理调整煤、电、油、气使用比重,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电源结构中的煤电比重,提高气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的比重,促进能源结构调整。
7、推进工业节能减排减碳。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建立淘汰落后产能问责制,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管理和考核,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环保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坚决淘汰高碳行业的落后产能,坚决防止产能过剩行业生产能力扩张和重复建设,坚决禁止限期淘汰的落后装备擅自扩容改造和异地转移。切实抓好工程治理、结构减排、监督减排,推进工业企业脱硫除尘改造,严格落实污染物达标排放。推进煤炭高效清洁 利用。发展壮大嵌入式软件,提高装备、流程和产品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培育节能环保产业,以开发固体废弃物处理、水污染治理、空气污染治理、噪声与振动控制、环保材料、环境检测监控等六大领域的技术与设备为重点,实现杭州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新突破。
8、推进商贸流通业节能减排减碳。积极开展争创“绿色饭店”活动,逐步减少、最终取消餐饮住宿行业的一次性用品。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有效整合物流资源。积极推行家电节能标识制度,抑制商品过度包装。广泛推广采用节能、节水、节材型产品和技术,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
9、发挥农林业在培育碳汇中的作用。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完善“城市、平原、山区”三大都市农业圈层,建设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采用生态有机农业管理,积极开发和应用“碳基肥料”,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等都市型农业,发挥现代农业园区在城市田园中的作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现代林业,改造林分结构,拓展林业碳汇功能,增加绿色财富。
10、发展电子商务。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企业”、“网商培育”、打造“中国电子商务之都”三年行动计划,发展电子商务、即时通讯、搜索引擎、网络游戏等互联网经济以及物联网经济,建设“智慧城市”,以商业模式创新和信息技术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 进低碳化,把杭州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中国乃至世界“电子商务之都”和“互联网经济大市”,使杭州成为低碳商业模式创新的“领头羊”。
11、推进市区工业企业搬迁。坚持能搬则搬、能快则快,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推进市区工业企业搬迁,加快标准厂房和孵化器建设,带动企业技改投入,拓展企业发展空间,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企业工艺水平和产品档次,实现工业企业的“脱胎换骨”,搬出一个新规模、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新环境,搬出一个企业发展的“新天地”、低碳生产的“新天地”。
12、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审核,积极开展“绿色企业”创建工作,对年综合用能3000吨标煤以上(或年用电量300万千瓦时,或变压器增容500千伏安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严格执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积极推进循环经济“770工程”、工业循环经济“2632”示范工程,建设一批工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推进节约用材,使用可再生材料和可替代材料,努力降低原材料消耗水平。提高工业废水、废气和余热综合回收利用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低碳循环,发展循环经济。
13、推动低碳创业。坚持“和谐创业”城市发展模式,鼓励大学生、中小企业以文化创业、科技创业、网络创业等多种形式,开展低碳创业,让知识、科技、艺术等文化创意 元素更多地融入创业中,注入产品设计、生产过程、行业发展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提升产业档次,提高创业层次。
14、开发低碳科技。深化与名校大所的合作,加强对节能、提高能效、洁净煤、可再生能源、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等低碳和零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建立低碳实验室和低碳技术研发中心、研发基地,办好杭州—新加坡低碳科技园,引导其面向应用、面向企业,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低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
15、开展低碳设计。倡导低碳设计,以设计为起点降低产品在制造、储运、流通、消费乃至回收等各个环节的物质和能源消耗。出台“低碳产品”认定办法,推动企业进行ISO14064和ISO14065温室气体计算与验证。举办低碳设计大赛,培养设计师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意识”,以低碳设计带动低碳产品和低碳技术发展。
16、倡导能源合同管理。加强节能市场开发,引进能源合同管理这一创新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培育专业节能服务公司,为企业提供节能项目设计、项目融资、原材料和设备采购、施工、培训、运行维护、节能监测等一条龙综合性服务,推动节能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17、发展静脉产业。以开展全国第二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工作为契机,推进城乡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立社区回收站(亭),规范流动收购人员,建立再生资源集散、加工中心,培育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使用最新技术、具有一定规模的废旧汽车加工回收、废旧金属加工回收、废旧塑料加工回收等重点静脉产业企业,构建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实现低碳循环。
三、推进建筑节能,打造低碳建筑
18、打造节能精品建筑。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四高”方针,从优化建筑设计入手,关注建筑整体、长期的使用效率,强调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推广太阳能光电光热技术、热泵技术,以及多用复合材料和钢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提倡建筑材料的循环使用,提高新建住宅、写字楼的精装修比例,实施绿色照明工程,延长建筑使用寿命,打造“百年建筑”。
19、实施“阳光屋顶示范工程”。坚持产品开发和应用推广并举,加快实施国家“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金太阳示范工程”和省“百万屋顶发电计划”,大力推进杭州“阳光屋顶示范工程”,充分利用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住宅建筑、公共设施等各类建筑和构筑物表面(含屋顶、幕墙等),加装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电能控制系统和并网系统,加大光伏发电在建筑领域的推广应用力度。推进地铁、东站枢纽、奥体博览中心、杭师大新能源学院等重大工程的光伏发电建筑应用示范工作。2009—2013年,全市实施阳光屋顶50万平方米(即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总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累计装 机容量70兆瓦。
20、实施城市“屋顶绿化”计划。出台推行立体绿化政策意见和技术标准,推动立体绿化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积极探索立体绿化和垂直绿化的新方法、新品种,继续做好见缝插绿、破墙透绿、合理播绿、全民植绿文章,凡有条件的新建建筑应实施屋顶绿化,安全许可的高架立柱、市政干道的边坡和挡土墙以及河岸驳坎应同步实施绿化覆盖,提高城市立体空间的绿色浓度,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21、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结合庭院改善、危旧房改善等城市有机更新工程,以建筑外围护结构为重点,实施建筑节能改造,提高建筑节能效果。组织实施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大力推广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发展。
22、推行建筑节能“绿色评级”。根据建筑节能状况,对全市各类建筑进行节能“绿色评级”并颁发相应的节能等级证书。从2012年起,所有新建住宅和房地产市场上销售、出租或建造中的商品房必须事先领取节能等级证书。
23、出台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制定建筑节能地方性条例,推广“可持续建筑标准”,建立健全房屋健康档案,实行设计环节标准化、施工环节规范化和验收环节闭合化的建筑节能管理模式,规范节能建筑设计标准和图集、施工技术规程、验收规范、运行管理规则,依法推进建筑节能工作。
四、倡导绿色出行,打造低碳交通
24、倡导低碳出行方式。深入开展无车日活动,组织系列绿色出行的主题宣传活动,倡导市民选择低能耗、低排放的低碳交通出行方式,少开私家车、多乘公交车、多骑自行车,推动无车日活动常态化,缓解交通“两难”,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全民健身。
25、打造“五位一体”公交零换乘城市。落实“公交优先”,完善低碳交通规划,坚持地铁、公交车、出租车、“免费单车”、水上巴士“五位一体”,推进八城区与五县(市)公交一体化,加快打造杭州特色、国内领先、世界一流、“五位一体”的“8+5”品质大公交体系,建成全国乃至世界第一个实现地铁、公交车、出租车、“免费单车”、水上巴士5种公交方式“零换乘”的城市,确立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优先地位,打造低碳化城市交通系统。
26、大力发展“免费单车”服务系统。按照就近布点、通租通还、建立配送系统和彰显城市美学的要求和“扩面、提质、平衡”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免费单车”服务系统,加快建设自行车专用道特别是市区河道慢行交通系统,进一步创新模式,做好广告资源利用文章,破解“还车难、布点难、保修难、营运难、处置难”问题,使“免费单车”真正发挥大公交体系的纽带作用,成为杭州建设低碳城市的最大亮点和特色。
27、严格执行机动车低排放标准。机动车严格执行国Ⅲ标准,新购或外地转入的机动车辆必须达到国Ⅲ及以上排放标准,方可办理车辆注册登记手续,新增公交车辆执行欧Ⅳ排放标准。扩大市区高污染机动车辆限行范围,鼓励提前淘汰主城区高污染机动车辆。加强机动车管理,鼓励购买小排量、新能源等环保节能型汽车,发展低排放、低能耗交通工具。
28、推进交通智能化管理。积极推进智能化交通设施建设,加强人车路之间的监控、信息联系和调度能力,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建立实时、准确、高效的运输综合管理系统,使人、车、路井然有序、和谐统一,增加交通运输中的科技含量,建设高效的交通物流体系,减少迂回运输、重复运输、空车运输,降低碳排放,营造“清洁、静谧、健康、高效、有序”的交通环境。
五、倡导绿色消费,打造低碳生活
29、计算碳足迹。在相关网站设置碳足迹计算器,提供低碳生活指南,让个人和组织能够评估自己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为评估未来的减排状况设定基线。引导个人和组织增强社会责任意识,鼓励“擦掉碳足迹,进行碳补偿,实现碳中和”。引导企业进行碳排放计算器的研发设计和生产销售,使之成为杭州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的一大亮点。
30、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提倡生活简单、简约化,积极 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少用空调,多吹风扇;自备水壶,少喝瓶装水;尽可能回收废弃物,做好生活垃圾分类;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少使用塑料袋;洗澡使用淋浴方式,使用节水型淋浴头;自然晾晒衣服,尽量不用烘干功能;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替代电子钟;用传统牙刷替代电动牙刷;用手帕替代餐巾纸;使用再生纸;多到户外锻炼,尽量少用跑步机;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工具,多步行、骑自行车、乘坐轻轨或者地铁,多爬楼梯;乘坐飞机旅行时尽量少携带行李;使用节能灯泡替代钨丝灯泡;把电视机屏幕调成中等亮度;尽量食用本地应季蔬果;多用电子邮件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打印机、传真机;电脑显示器和电视机在不使用时及时关掉;在购物时尽量选用本地产品、季节产品及包装简单的产品;尽可能采用电话会议的方式组织会议;多植树,多种花草;多利用井水、河水灌溉绿化或洗涤,尽量节约自来水,提倡水循环;倡导“减碳饮食”、“低碳着装”。组织编写低碳生活家庭行为手册,开展节能减碳全民行动,推行“绿色居家准则”,建设“低碳家庭”,加强低碳文化的传播普及,引导市民崇尚节约、反对浪费、合理消费、适度消费,改变“面子消费”、“奢侈消费”、“便利消费”等浪费能源、增加污染、高碳排放的不良消费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从传统的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养成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消除碳依赖。
31、建设健康城市。以杭州作为“全国首批健康城市试点城市”为契机,围绕健康城市建设“七个人人享有”目标,开展“健康生活进百万家庭活动”和“健康生活进千村万户活动”,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普及健康生活理念,传播健康生活知识,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六、加强生态建设,打造低碳环境
32、建设国家森林城市。以杭州成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倡导“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理念,深化城市绿化、山区绿化,加强平原绿化、村庄绿化,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使人人成为杭州的护绿使者,实现从注重绿化率向注重林木覆盖率的提升、从注重视觉效果为主向注重生态效果为主的提升、从注重绿化用地面积向注重绿化空间的提升、从注重建成区绿化向注重城乡统筹绿化的提升,营造“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最佳人居环境,培育城市“碳中和”能力,造福于城市、造福于百姓。
33、打造“五水共导”城市。依托杭州有江、有河、有湖、有海、有溪(湿地)的自然禀赋,保护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西湖、西溪湿地、运河、市区河道以及萧山湘湖、余杭南湖、淳安千岛湖、临安青山湖等水资源,深入实施西湖、西溪湿地、运河、市区河道综合保护工程,加大疏浚、截污、引水、生物治理力度,打造“五水共导”的“生活品 质之城”,充分发挥湿地资源的固碳功能。
34、建设六条生态带。树立城市发展“留白”理念,建设、保护好西部、西北部、北部、西南部、南部、东部六条生态带,不突破生态极限,不随意调整生态带保护用地,严格控制生态带建筑密度,严格控制新建项目,加强对生态带内违法建筑查处和污染源治理的力度,防止主城、副城、组团建设向生态带蔓延,打造具有杭州特色的生态带“积极保护”模式,保护好城市的碳汇生命线。
35、全面启动生态文明建设细胞工程。以杭州被列为“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为契机,全面启动生态文明建设细胞工程,发展壮大生态经济,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工作,建设绿色工厂、绿色村庄,明显改善城乡环境质量特别是大气和地表水质量,营造全民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形成碳源和碳汇城乡互哺格局。
七、变革城市管理,打造低碳社会
36、践行“紧凑型城市”发展理念。引入低碳理念指导城市规划编制,围绕“大疏大密”指导方针,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块布局,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建设新城和多功能、高效率的城市综合体,打造职住平衡、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生态型城市结构,减少市民出行半径,降低城市居民生活成本和企业商务成本,减少摊大饼式城市扩张带 来的资源和能源浪费,形成低碳化城市发展新格局。
37、建设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围绕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科技馆的目标,突出“低碳与生活”主题,按照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准确把握、正确处理低碳与环境、低碳与经济、低碳与生活、低碳与社会、低碳与科技、低碳与城市的关系,进一步优化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建筑和展示设计方案,打好杭州牌、浙江牌、中华牌、国际牌,打造低碳科技普及中心、“绿建筑”展示中心、低碳学术交流中心和低碳信息资料中心,把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个以低碳为主题的科技馆。
38、打造“低碳社区”。借鉴国际低碳社区、“碳中和”社区成功经验,积极探索“零碳、零废弃物、可持续性交通、当地材料、本地食品、水低耗、动物和植物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公平贸易、快乐健康的生活方式”等低碳生活模式,研究制定低碳社区的评价体系和认定标准,推广低碳社区规划手段、建筑技术和管理方式,打造一批标杆性“低碳社区”。
39、推行“绿色办公”计划。切实发挥党政机关在节能减排减碳方面的表率示范作用,加快对政府、商务办公大楼进行低碳化运行改造,更换节能灯,安装太阳能照明系统,控制空调使用,选用节能电脑和办公设备,推广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实现无纸化办公或尽量采用纸张双面打印,建立办公大楼能源需求与使用管理系统。40、推行“绿色学校”节能计划。面向学生推行“绿色学校”节能计划,开展低碳主题科普宣传进校园活动,开展百场科普讲座进校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科普“五个一”套餐配送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进校园宣讲低碳知识,组织低碳科技图版展览,引导学生了解低碳知识,提高学生节能意识,培养学生低碳生活习惯。
41、打造“垃圾清洁直运”杭州模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坚持直运为主、中转为辅,焚烧为主、填埋为辅,分散为主、集中为辅,总结推广桶车直运模式的经验做法,突出垃圾车的彻底更新、中转站的彻底改造两大重点,抓好现有垃圾焚烧厂改扩建和新建垃圾焚烧厂选址,通过“桶车直运”、“车车直运”等办法,做到“垃圾不落地、垃圾不外露”,推动垃圾集疏运模式、中转模式、末端处理模式的历史性调整和转变,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垃圾清洁直运”杭州模式,实现垃圾处理环节的低碳化。
八、建设低碳城市的保障措施
42、加强领导。建设低碳城市是一项量大面广的系统工程,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都要把建设低碳城市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实行“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市委、市政府建立市建设低碳城市领导小组,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监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具体负责组织落实低碳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形成市和区、县(市)分级管理、部门相互配合、上下良性互动的推进机制。建立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绩考核制度,把低碳城市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评价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确保组织到位、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
43、编制规划。高起点、高水平制定和完善规划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基础。坚持规划先行,充分发挥规划对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指导作用、对城市空间布局的引导作用。把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制定低碳城市指标体系、评价体系和专项行动计划,健全管理体系和监督实施机制,完善相应的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改进减排信息的披露方式,增加透明度。加快编制《杭州低碳城市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建设低碳城市的总体目标、具体任务和工作重点。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制定低碳产业、低碳交通等相关专项规划,形成低碳城市建设规划体系。
44、创新体制。创新体制机制是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保障。以杭州被列为浙江省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环境产权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节能减排减碳、低碳技术研发、低碳消费、碳汇培育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开展低碳产品认证和碳交易改革试点,建立碳交易中心,建立有利于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
45、完善政策。政策是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的有力杠杆。制定建设低碳城市配套的法律法规,完善财政、税收、价格、金融等政策措施。切实加大对低碳产业的扶持力度,优先保证低碳产业项目建设用地。坚持向上争一块、政府投一块、市场融一块、银行贷一块,积极争取国家重大项目建设资金特别是国债,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鼓励企业招商引资、上市融资、发行债券,扩大担保、创投、工业债权、产业投资等基金规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供给,支持低碳重点工程、低碳产品和低碳新技术推广应用。在政府采购、城市建设等方面,优先考虑本地化的低碳产品。
46、推动试点。试点是发挥典型引路的最佳载体。在全市选择基础较好的社区、企业、场馆、园区等开展低碳试点工作,打响若干个在全国乃至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低碳社区”、“低碳企业”、“低碳建筑”、“低碳园区”、“低碳新城”、“低碳城市综合体”品牌,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积累我市建设低碳城市经验。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和各类国家级低碳试点项目,争取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对新获批的由国务院或国家部委授予的国家级试点和基地,按每个试点和基地总额100万 元、50万元的标准,对主要牵头单位和区、县(市)进行奖励,奖励资金在相关产业专项资金中安排。
47、开展研究。加强对低碳发展相关领域的研究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先导工程。着眼世界低碳发展趋势,借鉴国内外经验,积极开展低碳发展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深入分析碳交易、碳金融、碳基金、碳关税等给杭州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超前谋划杭州的应对措施,抢占制高点,掌握主动权。加强植物吸碳功能比选研究,优化绿化植物配比方案,最大限度发挥绿化的减碳效益。建立市湿地研究中心,加强湿地保护利用的研究。加强与国内外低碳研究机构的联系,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参与杭州低碳城市建设工作,举办低碳城市相关论坛和研讨会,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48、加强合作。扩大开放、加强合作是建设低碳城市的一条捷径。充分利用国际社会确立的“排放贸易机制”、“联合履行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三大减排机制,积极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节能、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低碳技术。积极吸引国内外的领军企业、高端人才、科研机构来杭发展低碳产业,探索与国内外相关城市、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建立低碳城市发展合作机制和低碳城市联盟。
49、培育人才。建立一支从事低碳研究和低碳技术研发的专业人才队伍,对于建设低碳城市至关重要。落实“四个尊重”,打好“杭州牌”、“浙江牌”、“中华牌”、“国际牌”,抓好培养、选拔、使用、引进、监督、服务六个环节,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争取从海外引进一批高水平的低碳专家团队,建设一支高层次、高水准的低碳人才队伍。
50、加大宣传。各级宣传、教育、科协等部门要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加强对建设低碳城市的宣传,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大力宣传“生活品质之城首先应该是低碳城市,品质生活首先应该是低碳生活”的理念,大力宣传“低碳城市建设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的理念,大力宣传低碳城市建设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加强低碳知识培训普及,开展低碳行动志愿服务,倡导低碳消费和行为方式,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低碳城市建设。
各区、县(市)和市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意见和配套措施,切实做好本决定的贯彻落实工作。
第四篇:低碳建设
低碳城市建设“从概念到实践”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国近200余个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口号,各地的热情都很高。但如何让低碳城市建设完成“从概念到实践”的转化,还需要很长的过程。前不久,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低碳城市工作组成立,据了解,工作组将致力于低碳城市建设的实施方案、项目管理咨询、融资平台建设等一系列可有效推动低碳城市建设的基础性实践研究。据该工作组组长许翼介绍,目前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相关评价机制不健全,相关评价依据比较模糊。一些城市的决策者对“碳减排”背后的气候变化及能源安全的相关背景缺乏了解,缺乏对低碳经济紧迫性的认识,对低碳城市的内涵、建设路径及可能遇到的困难没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往往是将低碳城市建设简单等同于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内容,仅停留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层面,缺乏系统性的安排。许翼认为,在发展低碳城市的过程中,各地应该充分认识建设低碳城市的地域性特征。建设低碳城市,各地应该充分结合自身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文化传统和经济基础等各方面的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比如现在很多城市一提发展低能耗产业就去搞太阳能和风电,根本不考虑本地在产业基础、人力资源结构和其他禀赋上的优势,看见别人这么干自己也这么干,一拥而上的后果就是太阳能和风电产业发展产能过剩,这本身就是巨大的浪费。许翼介绍,工作组目前正筹划编制《低碳城市建设指导意见》,将汇集国内外的低碳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不止列举他们的成功举措,也分析他们的实践成果。
另外,工作组还将编订《低碳城市建设推荐技术目录》,因为低碳城市建设工作的专业涵盖范围很广,无论是新城建设、旧城改造,还是示范社区园区建设,甚至再细微到单体节能改造,这些工作都是以项目形式存在的,而且很多都是大型的项目。建设低碳城市从政府的管理功能看,还包括了社会意识引导、低碳政策与法规制定、低碳产业扶持和低碳技术推广、耗能状况监测和监管等方面。从政府的行政功能看要关注市政公用设施的减排,比如公用建筑节能、低碳交通、智能电网、低碳照明、新能源市政设施等。
欧洲很多国家为什么漂亮,因为他们保留了许多原生态的建设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低碳城市建设“从概念到实践”也许就是这样。
第五篇:杭州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决定
杭州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决定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环境立市”战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现就建设低碳城市作出如下决定。
一、建设低碳城市的总体要求
1、重要意义。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环境与发展挑战,对人类文明形态和国际秩序造成深层次冲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所引发的生态危机,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共同的使命。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特征的低碳发展,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举措,是突破资源和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场重大革命。迈入新世纪以来,杭州深入实施“环境立市”战略,采取了建设生态市、健康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构筑“3+1”现代产业体系,实施西湖、西溪湿地、运河、市区河道等综合保护工程,推进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产业,推广绿色建筑,打造以“免费单车”为特色的“五位一体”大公交系统,探索垃圾清洁直运的“杭州模式”,规划建设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等一系列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尤其是市委十届四次全会率先在国内明确提出打造低碳城市,表明了杭州的立场和主张,彰显了杭州高度负责、勇于担当的姿态,指明了杭州城市发展的方向。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人均生产总值从1万美元向2万美元跨越的新阶段,正处于全面提升国际化、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水平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将低碳发展理念融入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之中,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构建低碳社会、建设低碳城市,有利于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杭州经济转危为机、跨越发展,提升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城市的吸引力,提高杭州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杭州城市的环境优势和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提升城市品位,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都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资源意识、能源意识、环境意识、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把加快建设低碳城市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战略举措,摆在突出位置,下大力气抓紧抓实抓好。
2、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杭州被列为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为契机,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探索一条经济以低碳产业为主导、市民以低碳生活为行为特征、社会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点、杭州特征的低碳发展道路,建设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确保杭州在低碳城市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
3、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是建设低碳城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低碳城市,既要反对资源能源浪费型的消费,又要确保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要通过发展低碳经济,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绿色就业机会;建设低碳环境,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中生产生活;倡导低碳生活,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真正做到“建设为了人民、建设依靠人民、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建设成效让人民检验”。
——坚持创新理念、注重细节。建设低碳城市是人类社会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一场重大变革。要坚持以理念创新带动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从细节着手,引导人们合理消费、适度消费,摒弃各种浪费能源、高碳排放的粗放型生产生活方式,堵住日常生产经营、生活消费中存在的能耗漏洞,使低碳成为一种新型的生产生活方式。
——坚持资源整合、四力合一。建设低碳城市必须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制订、政策引导、财政投入、加强监管、提供服务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发展低碳产业、开发低碳技术、设计低碳商业模式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实现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市场配置力、社会协同力“四力合一”。
——坚持整体谋划、重点突破。建设低碳城市是一个长期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坚持以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既要着眼长远、整体谋划、统一部署,又要立足当前、突出重点、寻求突破,使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建设相互联动、相互支撑,系统综合、有序推进。
——坚持搞好结合、整体联动。要把建设低碳城市与抓好“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和“全国首批健康城市试点城市”工作、迎接“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检、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等创建载体有机结合,与实施城市有机更新重大工程有机结合,与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有机结合,真正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快办事、办好事。
二、培育低碳产业,打造低碳经济
4、建立低碳产业体系。围绕建立“3+1”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低碳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提升产业层次,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杭州产业结构向低碳化方向发展。
5、发展新能源产业。抢抓国家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和浙江省实施“六个一百加一个基地”计划的机遇,制定新能源产业专项发展规划,设立新能源产业专项扶持资金,规划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加大招商引资和现有企业培育力度,以新能源及新能源设备制造产业为重点,积极发展太阳能光伏、风电、生物质能、新能源汽车、汽轮机、水电设备制造等产业,培育壮大低碳产业集群。在生产、生活领域积极推广太阳能、沼气、天然气、地热等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合理调整煤、电、油、气使用比重,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电源结构中的煤电比重,提高气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的比重,促进能源结构调整。
6、推进工业节能减排减碳。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建立淘汰落后产能问责制,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管理和考核,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环保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坚决淘汰高碳行业的落后产能,坚决防止产能过剩行业生产能力扩张和重复建设,坚决禁止限期淘汰的落后装备擅自扩容改造和异地转移。切实抓好工程治理、结构减排、监督减排,推进工业企业脱硫除尘改造,严格落实污染物达标排放。推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培育节能环保产业,以开发固体废弃物处理、水污染治理、空气污染治理、噪声与振动控制、环保材料、环境检测监控等六大领域的技术与设备为重点,实现杭州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新突破。
7、推进商贸流通业节能减排减碳。积极开展争创“绿色饭店”活动,逐步减少、最终取消餐饮住宿行业的一次性用品。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有效整合物流资源。积极推行家电节能标识制度,抑制商品过度包装。广泛推广采用节能、节水、节材型产品和技术,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
8、发挥农林业在培育碳汇中的作用。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完善“城市、平原、山区”三大都市农业圈层,建设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采用生态有机农业管理,积极开发和应用“碳基肥料”,大力发展以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等都市型农业,发挥现代农业园区在城市田园中的作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现代林业,改造林分结构,拓展林业碳汇功能,增加绿色财富。
9、发展电子商务。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企业”、“网商培育”、打造“中国电子商务之都”三年行动计划,发展电子商务、即时通讯、搜索引擎、网络游戏等互联网经济以及物联网经济,建设“智慧城市”,以商业模式创新和信息技术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低碳化,把杭州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中国乃至世界“电子商务之都”和“互联网经济大市”,使杭州成为低碳商业模式创新的“领头羊”。
10、推进市区工业企业搬迁。坚持能搬则搬、能快则快,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推进市区工业企业搬迁,加快标准厂房和孵化器建设,带动企业技改投入,拓展企业发展空间,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企业工艺水平和产品档次,实现工业企业的“脱胎换骨”,搬出一个新规模、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新环境,搬出一个企业发展的“新天地”、低碳生产的“新天地”。
11、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审核,积极开展“绿色企业”创建工作,对年综合用能3000吨标煤以上(或年用电量300万千瓦时,或变压器增容500千伏安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严格执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积极推进循环经济“770工程”、工业循环经济“2632”示范工程,建设一批工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推进节约用材,使用可再生材料和可替代材料,努力降低原材料消耗水平。提高工业废水、废气和余热综合回收利用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低碳循环,发展循环经济。
12、推动低碳创业。坚持“和谐创业”城市发展模式,鼓励大学生、中小企业以文化创业、科技创业、网络创业等多种形式,开展低碳创业,让知识、科技、艺术等文化创意元素更多地融入到创业中,注入到产品设计、生产过程、行业发展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提升产业档次,提高创业层次。
13、开发低碳科技。深化与名校大所的合作,加强对节能、提高能效、洁净煤、可再生能源、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等低碳和零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建立低碳实验室和低碳技术研发中心、研发基地,办好杭州—新加坡低碳科技园,引导其面向应用、面向企业,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低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
14、开展低碳设计。倡导低碳设计,以设计为起点降低产品在制造、储运、流通、消费乃至回收等各个环节的物质和能源消耗。出台“低碳产品”认定办法,推动企业进行ISO14064和ISO14065温室气体计算与验证。举办低碳设计大赛,培养设计师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意识”,以低碳设计带动低碳产品和低碳技术发展。
15、倡导能源合同管理。加强节能市场开发,引进能源合同管理这一创新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培育专业节能服务公司,为企业提供节能项目设计、项目融资、原材料和设备采购、施工、培训、运行维护、节能监测等一条龙综合性服务,推动节能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16、发展静脉产业。以开展全国第二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工作为契机,推进城乡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立社区回收站(亭),规范流动收购人员,建立再生资源集散、加工中心,培育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使用最新技术、具有一定规模的废旧汽车加工回收、废旧金属加工回收、废旧塑料加工回收等重点静脉产业企业,构建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实现低碳循环。
三、推进建筑节能,打造低碳建筑
17、打造节能精品建筑。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的“四高”方针,从优化建筑设计入手,关注建筑整体、长期的使用效率,强调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低碳排放,推广太阳能光电光热技术、热泵技术,以及多用复合材料和钢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提倡建筑材料的循环使用。提高新建住宅、写字楼的精装修比例,建立健全房屋健康档案,延长建筑使用寿命,打造“百年建筑”。
18、实施“阳光屋顶示范工程”。坚持产品开发和应用推广并举,加快实施国家“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金太阳示范工程”、省“百万屋顶发电计划”,大力推进杭州“阳光屋顶示范工程”,充分利用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住宅建筑、公共设施等各类建筑和构筑物表面(含屋顶、幕墙等),加装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电能控制系统和并网系统,加大光伏发电在建筑领域的推广应用力度。推进地铁、东站枢纽、奥体博览中心、杭师大新能源学院等重大工程的光伏发电建筑应用示范工作。2009—2013年,全市实施阳光屋顶50万平方米(即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总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累计装机容量70兆瓦。
19、实施城市“屋顶绿化”计划。出台推行立体绿化政策意见和技术标准,推动立体绿化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积极探索立体绿化和垂直绿化的新方法、新品种,继续做好见缝插绿、破墙透绿、合理播绿、全民植绿文章,凡有条件的新建建筑应实施屋顶绿化,安全许可的高架立柱、市政干道的边坡和挡土墙以及河岸驳坎应同步实施绿化覆盖,提高城市立体空间的绿色浓度,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20、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结合庭院改善、危旧房改善等城市有机更新工程,以建筑外围护结构为重点,实施建筑节能改造,提高建筑节能效果。组织实施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大力推广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发展。
21、推行建筑节能“绿色评级”。根据建筑节能状况,对全市各类建筑进行节能“绿色评级”并颁发相应的节能等级证书。从2012年起,所有新建住宅和房地产市场上销售、出租或建造中的商品房必须事先领取节能等级证书。
22、出台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制定建筑节能地方性条例,推广“可持续建筑标准”,实行设计环节标准化、施工环节规范化和验收环节闭合化的建筑节能管理模式,规范节能建筑设计标准和图集、施工技术规程、验收规范、运行管理规则,依法推进建筑节能工作。
四、倡导绿色出行,打造低碳交通
23、倡导低碳出行方式。深入开展无车日活动,组织系列绿色出行的主题宣传活动,倡导市民选择低能耗、低排放的低碳交通出行方式,少开私家车、多乘公交车、多骑自行车,推动无车日活动常态化,缓解交通“两难”,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全民健身。
24、打造“五位一体”公交零换乘城市。落实“公交优先”,完善低碳交通规划,坚持地铁、公交车、出租车、免费单车、水上巴士“五位一体”,推进八城区与五县(市)公交一体化,加快打造杭州特色、国内领先、世界一流、“五位一体”的“8+5”品质大公交体系,建成全国乃至世界第一个实现地铁、公交车、出租车、免费单车、水上巴士5种公交方式“零换乘”的城市,确立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优先地位,打造低碳化城市交通系统。
25、大力发展“免费单车”服务系统。按照就近布点、通租通还、建立配送系统和彰显城市美学的要求和“扩面、提质、平衡”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免费单车”服务系统,加快建设自行车专用道特别是市区河道慢行交通系统,进一步创新模式,做好广告资源利用文章,破解“还车难、布点难、保修难、营运难、处置难”问题,使“免费单车”真正发挥大公交体系的纽带作用,成为杭州建设低碳城市的最大亮点和特色。
26、严格执行机动车低排放标准。机动车严格执行国Ⅲ标准,新购或外地转入的机动车辆必须达到国Ⅲ及以上排放标准,方可办理车辆注册登记手续,新增公交车辆执行欧Ⅳ排放标准。扩大市区高污染机动车辆限行范围,鼓励提前淘汰主城区高污染机动车辆。加强机动车管理,鼓励购买小排量、新能源等环保节能型汽车,发展低排放、低能耗交通工具。
27、推进交通智能化管理。积极推进智能化交通设施建设,加强人车路之间的监控、信息联系和调度能力,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建立实时、准确、高效的运输综合管理系统,使人、车、路井然有序、和谐统一,增加交通运输中的科技含量,建设高效的交通物流体系,减少迂回运输、重复运输、空车运输,降低碳排放,营造“清洁、静谧、健康、高效、有序”的交通环境。
五、倡导绿色消费,打造低碳生活
28、计算碳足迹。引入碳足迹理念,在相关网站设置碳排放计算器,让个人和组织能够评估自己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为评估未来的减排状况设定基线,呼吁企业将评估碳足迹作为其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一环,引导个人和组织“擦掉碳足迹,进行碳补偿”。引导企业进行碳排放计算器的研发设计和生产销售,使之成为杭州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的一大亮点。
29、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提倡生活简单、简约化,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少用空调,多吹风扇;自备水壶,少喝瓶装水;尽可能回收废弃物,做好生活垃圾分类;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少使用塑料袋;洗澡使用淋浴方式,使用节水型淋浴头;自然晾晒衣服,尽量不用烘干功能;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替代电子钟;用传统牙刷替代电动牙刷;用手帕替代餐巾纸;使用再生纸;多到户外锻炼,尽量少用跑步机;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工具,多步行、骑自行车、乘坐轻轨或者地铁,多爬楼梯;乘坐飞机旅行时尽量少携带行李;使用节能灯泡替代钨丝灯泡;把电视机屏幕调成中等亮度;尽量食用本地应季蔬果;多用电子邮件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打印机、传真机;在不使用时,及时关掉电脑显示器和电视机;在购物时尽量选用本地产品、季节产品及包装简单的产品;尽可能采用电话会议的方式组织会议;多植树,多种花草;多利用井水、河水灌溉绿化或洗涤,尽量节约自来水,提倡水循环。加强低碳文化的传播普及,开展节能减碳全民行动,提倡“减碳饮食”、“低碳着装”,引导市民崇尚节约、反对浪费、合理消费、适度消费,戒除“面子消费”、“奢侈消费”陋习,促进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从传统的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养成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消除碳依赖。
30、编写低碳生活家庭行为手册。推行“绿色居家准则”,组织编写低碳生活家庭行为手册,介绍在家庭生活中减少碳排放的方法,引导人们在使用家用电器、家庭照明、用水用气、住宅装修、垃圾分类、旧物利用、饮食方式、交通出行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做好节能减排减碳。
31、建设健康城市。以杭州作为全国建设健康城市试点城市为契机,围绕健康城市建设“七个人人享有”目标,开展“健康生活进百万家庭活动”和“健康生活进千村万户活动”,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普及健康生活理念,传播健康生活知识,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六、加强生态建设,打造低碳环境
32、建设国家森林城市。以杭州成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倡导“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理念,深化城市绿化、山区绿化,加强平原绿化、村庄绿化,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使人人成为杭州的护绿使者,实现从注重绿化率向注重林木覆盖率的提升、从注重视觉效果为主向注重生态效果为主的提升、从注重绿化用地面积向注重绿化空间的提升、从注重建成区绿化向注重城乡统筹绿化的提升,营造“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最佳人居环境,培育城市“碳中和”能力,造福于城市、造福于百姓。
33、打造“五水共导”城市。依托杭州有江、有河、有湖、有海、有溪(湿地)的自然禀赋,保护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西湖、西溪湿地、运河、市区河道以及萧山湘湖、余杭南湖、淳安千岛湖、临安青山湖等水资源,深入实施西湖、西溪湿地、运河、市区河道综合保护工程,加大疏浚、截污、引水、生物治理力度,打造“五水共导”的“生活品质之城”,充分发挥湿地资源的固碳功能。
34、建设六条生态带。树立城市发展“留白”理念,建设、保护好西部、西北部、北部、西南部、南部、东部六条生态带,不突破生态极限,不随意调整生态带保护用地,严格控制生态带建筑密度,严格控制新建项目,加强对生态带内违法建筑查处和污染源治理的力度,防止主城、副城、组团建设向生态带蔓延,打造具有杭州特色的生态带“积极保护”模式,保护好城市的碳汇生命线。
35、全面启动生态文明建设细胞工程。以杭州列为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为契机,全面启动生态文明建设细胞工程,发展壮大生态经济,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工作,建设绿色工厂、绿色村庄,明显改善城乡环境质量特别是大气和地表水质量,营造全民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形成碳源和碳汇城乡互哺格局。
七、变革城市管理,打造低碳社会
36、践行“紧凑型城市”发展理念。引入低碳理念指导城市规划编制,围绕“大疏大密”指导方针,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块布局,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建设新城和多功能、高效率的城市综合体,打造职住平衡、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生态型城市结构,减少市民出行半径,降低城市居民生活成本和企业商务成本,减少摊大饼式城市扩张带来的资源和能源浪费,形成低碳化城市发展新格局。
37、建设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围绕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科技馆的目标,突出“低碳与生活”主题,按照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准确把握、正确处理低碳与环境、低碳与经济、低碳与生活、低碳与社会、低碳与科技、低碳与城市的关系,进一步优化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建筑和展示设计方案,打好杭州牌、浙江牌、中华牌、国际牌,打造低碳科技普及中心、“绿建筑”展示中心、低碳学术交流中心和低碳信息资料中心,把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个以低碳为主题的科技馆。
38、打造“低碳社区”。借鉴国际低碳社区、“碳中和”社区成功经验,积极探索“零碳、零废弃物、可持续性交通、当地材料、本地食品、水低耗、动物和植物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公平贸易、快乐健康的生活方式”等低碳生活模式,建设“低碳家庭”,研究制定低碳社区的评价体系和认定标准,推广低碳社区规划手段、建筑技术和管理方式,打造一批标杆性“低碳社区”。
39、推行“绿色办公”计划。切实发挥党政机关在节能减排减碳方面的表率示范作用,加快对政府、商务办公大楼进行低碳化运行改造,更换节能灯,安装太阳能照明系统,控制空调使用,选用节能电脑和办公设备,推广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实现无纸化办公或尽量采用纸张双面打印,建立办公大楼能源需求与使用管理系统。
40、推行“绿色学校”节能计划。面向学生推行“绿色学校”节能计划,开展低碳主题科普宣传进校园活动,开展百场科普讲座进校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科普“五个一”套餐配送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进校园宣讲低碳知识,组织低碳科技图版展览,引导学生了解低碳知识,提高学生节能意识,培养学生低碳生活习惯。
41、打造“垃圾清洁直运”杭州模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坚持直运为主、中转为辅,焚烧为主、填埋为辅,分散为主、集中为辅,总结推广桶车直运模式的经验做法,突出垃圾车的彻底更新、中转站的彻底改造两大重点,抓好现有垃圾焚烧厂改扩建和新建垃圾焚烧厂选址,通过“桶车直运”、“车车直运”等办法,做到“垃圾不落地、垃圾不外露”,推动垃圾集疏运模式、中转模式、末端处理模式的历史性调整和转变,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垃圾清洁直运”模式,实现垃圾处理环节的低碳化。
八、建设低碳城市的保障措施
42、加强领导。建设低碳城市是一项量大面广的系统工程,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都要把建设低碳城市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实行“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市委、市政府建立市建设低碳城市领导小组,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监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具体负责组织落实低碳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形成市和区县(市)分级管理、部门相互配合、上下良性互动的推进机制。建立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绩考核制度,把低碳城市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评价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确保组织到位、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
43、编制规划。高起点、高水平制定和完善规划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基础。坚持规划先行,充分发挥规划对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指导作用、对城市空间布局的引导作用。把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制定低碳城市指标体系、评价体系和专项行动计划,健全管理体系和监督实施机制,完善相应的统计、监测、考核办法。加快编制《杭州低碳城市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建设低碳城市的总体目标、具体任务和工作重点。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制定低碳产业、低碳交通等相关专项规划,形成低碳城市建设规划体系。
44、创新体制。创新体制机制是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保障。以杭州被列为浙江省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环境产权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节能减排减碳、低碳技术研发、低碳消费、碳汇培育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开展低碳产品认证和碳交易改革试点,建立碳交易中心,建立有利于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
45、完善政策。政策是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的有力杠杆。制定建设低碳城市配套的法律法规,完善财政、税收、价格、金融等政策措施。切实加大对低碳产业的扶持力度,优先保证低碳产业项目建设用地。坚持向上争一块、政府投一块、市场融一块、银行贷一块,积极争取国家重大项目建设资金特别是国债,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鼓励企业招商引资、上市融资、发行债券,扩大担保、创投、工业债权、产业投资等基金规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供给,支持低碳重点工程、低碳产品和低碳新技术推广应用。在政府采购、城市建设等方面,优先考虑本地化的低碳产品。
46、推动试点。试点是发挥典型引路的最佳载体。在全市选择基础较好的社区、企业、场馆、园区等开展低碳试点工作,打响若干个在全国乃至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低碳社区”、“低碳企业”、“低碳建筑”、“低碳园区”、“低碳新城”、“低碳城市综合体”品牌,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积累我市建设低碳城市经验。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和各类国家级低碳试点项目,争取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对新获批的由国务院或国家部委授予的国家级试点和基地,按每个试点和基地总额100万元、50万元的标准,对主要牵头单位和区、县(市)进行奖励,奖励资金在相关产业专项资金中安排。
47、开展研究。加强对低碳发展相关领域的研究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先导工程。着眼世界低碳发展趋势,借鉴国内外经验,积极开展低碳发展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深入分析碳交易、碳金融、碳基金、碳关税等给杭州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超前谋划杭州的应对措施,抢占制高点,掌握主动权。加强植物吸碳功能比选研究,优化绿化植物配比方案,最大限度发挥绿化的减碳效益。建立市湿地研究中心,加强湿地保护利用的研究。加强与国内外低碳研究机构的联系,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参与杭州低碳城市建设工作,举办低碳城市相关论坛和研讨会,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48、加强合作。扩大开放、加强合作是建设低碳城市的一条捷径。充分利用国际社会确立的“国际排放贸易”、“联合履行”和“清洁发展机制”三大减排机制,积极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节能、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低碳技术。积极吸引国内外的领军企业、高端人才、科研机构来杭发展低碳产业,探索与国内外相关城市、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建立低碳城市发展合作机制和低碳城市联盟。
49、培育人才。建立一支从事低碳研究和低碳技术研发的专业人才队伍,对于建设低碳城市至关重要。落实“四个尊重”,打好“杭州牌”、“浙江牌”、“中华牌”、“国际牌”,抓好培养、选拔、使用、引进、监督、服务六个环节,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争取从海外引进一批高水平的低碳专家团队,建设一支高层次、高水准的低碳人才队伍。
50、加大宣传。各级宣传、教育、科协等部门要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加强对建设低碳城市的宣传,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大力宣传“生活品质之城首先应该是低碳城市,品质生活首先应该是低碳生活”的理念,大力宣传“低碳城市建设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的理念,大力宣传低碳城市建设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加强低碳知识培训普及,开展低碳行动志愿服务,倡导低碳消费和行为方式,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低碳城市建设。
各区、县(市)和市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切实做好本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
附件:
名词解释
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和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社会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
低碳经济是指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创造实现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并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低碳经济主要关注在经济发展中排放最少量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经济产出。
低碳社会是通过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和社会发展不断完善的前提下,致力于在生产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领域控制和减少碳排放的社会。低碳社会强调日常生活和消费的低碳化,强调通过理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达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系统的和谐发展。
低碳生活是指通过转变消费理念和行为方式,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低碳交通是指在交通系统中实现低碳化目标,包括交通组织的高效化、出行方式的公交化、交通能源的低碳化等方面。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建筑目前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从内涵上讲,“低碳建筑”与目前推行的“绿色建筑”是基本一致的,但“低碳建筑”更加突出建筑应该具有的特性,有利于公众对发展低碳经济和建设低碳城市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低碳循环是指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运用低碳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资源再生和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
碳交易是指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京都议定书》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碳交易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在6种被要求排减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为最大宗,所以这种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为计算单位,通称为“碳交易”,其交易市场称为“碳市场”。
碳足迹是用来衡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的一种方式,标示一个人或团体二氧化碳排放量。
碳金融是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
碳基金是碳汇基金的简称,国际上通常指“清洁发展机制”下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专门资金。碳基金是国际碳市场投融资的重要工具,比如世界银行碳基金、欧洲企业碳基金。
碳中和又称碳补偿,指人们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
碳关税是指对高耗能的产品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
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它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