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荣在全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专题研讨班上讲话摘登
苏荣在全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专题研讨班上讲话摘登
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健全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突出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并对相关工作作出了部署。今年2月,中央又专门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胡锦涛、习近平、***同志分别作了重要讲话。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刻阐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就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作出的全面系统阐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精神,充分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我省呈现“三少一降”的可喜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大局稳定,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社会管理领域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新挑战,影响社会稳定的国际国内因素还很多。
从我省情况看,这些年来我省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总体稳定、趋势向好,呈现出群体性事件少、刑事发案少、安全生产事故少、信访总量持续下降等“三少一降”的可喜局面。同时必须看到,当前影响全省社会稳定的因素不少,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规避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000美元到10000美元这一时期,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也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人们心理容易失衡、社会管理容易失控的矛盾凸显期。
我们正处在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这一阶段,既要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又要确保社会稳定,如何规避落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是一个
重大而现实的挑战和考验。
各种矛盾和问题集中具有客观必然性
我国及我省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总体上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我们用改革开放30多年时间,走完了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西方国家在不同时期渐次出现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势必在我国相对短的时间里集中表现出来。因而,在这一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比较多,比较集中,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
毋庸讳言,出现这些矛盾和问题,也与我们工作上的不足有密切关系。比如,在发展理念和工作思路上,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建设和管理,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在工作方式和管理手段上,存在着手段单
一、方法简单,重治标、轻治本,重管理、轻服务,重事后处置、轻源头预防,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等问题。在力量配备和工作重点上,存在着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社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社会管理部门职责不清、社会管理和服务资源没有形成合力等问题。在工作作风上,存在不深入、不扎实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
要充分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执政能力和巩固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工作,事关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央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出进一步部署,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深谋远虑的重要决策。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抓好这项工作,否则就会影响甚至干扰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
正确看待我国现有的社会管理制度和管理经验
总的看,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我国建立了社会管理工作领导体系,构建了社会管理组织网络,制定了社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我国社会管理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总体上是适应的。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认真研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特点,总结吸取我国历史长河中治国安邦的经验教训,学习借鉴世界上先进的社会管理理念和方法,但是绝不能全盘否定我国现有的管理制度以及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更不能照抄照搬西方国家的管理模式。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紧紧把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保证国
家长治久安这个大方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框架内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
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就是做群众工作。两者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一定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始终,一定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始终,一定要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贯彻始终。要把群众工作渗透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以群众工作水平的提升促进社会管理水平的提升,以社会和谐稳定的实效检验群众工作的成效。
做好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的总要求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推动我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进一步营造充满活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社会矛盾没有变。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
我省仍然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从现实情况看,我们既面临不少“发展中的烦恼”,但更多更主要的还是发展不足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坚持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的有机统一,是实现江西崛起的根本途径,也是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的根本之策。
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不加快发展,就无法缩小同全国的差距,不仅难以解决许多社会矛盾,而且势必产生更多社会矛盾,保持全省社会长期和谐稳定就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一点要十分清醒,不能有半点含糊。同时,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防止和克服发展中存在的各种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不断提高发展层次和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更多地享受到发展成果。这一点同样要十分清醒,不能有半点含糊。
严格禁止引进和发展高污染项目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反复强调“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再三重申“三个坚决不搞”。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地方并未很好贯彻落实。近年来因环境污染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呈上升趋势,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试想,如果经济发展了,清洁水源和清新空气却没有了,甚至人的健康和生命都受到严重威胁,这样的发展还有什么意义?当前,全省正在大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这是破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这一难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我们在发展中必须始终坚持“三个坚决不搞”的原则,严格禁止引进和发展高污染项目。对于不听招呼,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必须严肃查处,决不姑息。
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在法定范围内尽量就高不就低
近几年随着我省城镇化提速、工业园区扩建、重大项目大量开工,涉及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纠纷持续增多。我们一直强调,征地拆迁是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各地拆迁规模可能更大,工作难度也更大。我们不能因为有难度就不拆迁、不发展。但是,一定要严格按照法律政策和程序,规范操作、理性拆迁,决不能搞强制拆迁。
要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善待群众,厚待群众,补偿标准在法定范围内尽量就高不就低。特别要高度重视部分地方出现的“无土地、无职业、无社保”的“三无农民”问题,切实落实好失地农民的后续保障政策,最大程度地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也是治理社会的根本之策
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没有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就没有今天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改革的攻坚期。旧体制长期积累的历史遗留问题与改革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交织并存,改革的阻力和难度增大是必然的。我们绝不能遇难而退、回避矛盾,更不能怀疑甚至否定改革。
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把难题、“包袱”留给别人或后人是缺失责任意识、不敢担当的表现
要敢于正视问题、触及矛盾,敢于碰硬、勇于攻坚,为长治久安破除制度障碍,提供制度保证。我省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背景下进行的。通过改革,不仅企业焕发了生机和活力,职工得到了更多实惠,而且也没有出现改革之初我们所担心的大规模群体性上访,相反涉及企业和职工问题的信访量继续呈大幅下降趋势。这充分证明,任何一项改革创新举措,只要思路对头、操作得当,不仅不会影响社会稳定,而且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认真总结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经验,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改革,特别是重点领域的改革。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改革之初“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决策,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发展活力。小平同志多次指出,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小平同志还说过,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与此同时,贫富差距扩大也是客观事实。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建设绿色江西、和谐江西、幸福江西。
古今中外的大量事实表明,稳定的社会秩序、和谐的社会环境、国家的长治久安,建立在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上。我们每个党员干部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浸透到血液中、骨髓里,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性、根本性工作,切实抓好抓实。
下大力气解决多数人共同关注的问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首先要着眼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公共需求,切实落实普惠性民生政策,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促进社会公平。
当前,要加快建立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到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并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要多渠道扩大就业,全方位推动创业,特别是要加强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进一步提升就业服务水平。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城市棚户区、工矿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提升居民住房保障水平。要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提高各类教育质量,进一步缩小教育差距,切实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尤其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创作出更多优秀文化作品,让我们的文化多一些“红色”、“绿色”,少一些低俗和颓废。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更加重视解决少数人的特殊困难
各级党委、政府要时刻关注平均数下的不平衡,真心关怀、切实保障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存需求,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要重点关注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人员,下岗失业人员,遭遇天灾人祸的家庭和零就业家庭,孤寡老人,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以及生活屡受挫折人员等特殊群体,高度重视未就业大学生、新一代农民工的生存要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他们解决特殊困难,绝不能让任何一个人生活不下去。
基层稳则全局稳,基层安则全局安
要扎实做好基层基础工作,积极整合基层政法、综治、信访、城管、民政、人保等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合理配置党政部门社会管理的职责权限,切实解决多头管理、分散管理、难以形成有效合力的问题。要强化基层政权组织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做到工作有条件、服务有平台、管理有手段。要加强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努力实现实时、动态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的快速反应力。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团结教育服务群众、化解社会矛盾的任务落实到每个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身上,通过强化基层组织增强基层管控能力。
对思想观念层面的问题,坚持疏导为主、虚实结合
所谓疏导为主,就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道德建设,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教育引导中,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既要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又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讲究方式方法,防止空洞的说教。
所谓虚实结合,就是一方面要把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正如马克思所说,空谈和实干是不可调和的对立面。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落实到解决好具体问题、处理好现实矛盾之中,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的主流和支流
用事实说话,引导人们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这是我国发展的主流;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是难免的,这是支流。解决这些矛盾问题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绝不能把支流当主流。从而进一步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打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引导人们理性看待公平正义
当前社会上的许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都不同程度地与社会的公平正义联系在一起。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公平正义是历史的、相对的、具体的,也是任何一个国家必然遇到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历史的渐进过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党和政府应承担主要责任,社会应发挥协同作用,社会每个成员应培育公平正义之心。要把党和政府已经和正在采取的措施和今后的努力方向讲清楚,努力使大家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化解在部分社会成员中滋生的“仇富”、“仇官”心理。
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腐败问题
要引导人们认识,消极腐败现象是阶级社会的必然产物,是世界性的难题,与社会主义制度、与改革开放没有必然联系。引导人们正确看待我国的反腐败形势,既不回避腐败问题在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域还很严重,同时用大量事实证明党和政府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和巨大成效,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解决腐败问题的信心。
引导人们学法、守法,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民主权利、表达利益诉求
守法,是社会的底线,也是社会管理的基石。我们国家这么大、情况这么复杂,必须让全体社会成员懂得,强调民主、维权是必要的,保护群众利益是必须的,同时,不能没有法制约束,不能放弃依法管理,否则社会就会乱套、出大问题。要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普法教育,促使全体公民学法、守法,养成依法办事、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的良好习惯,克服和防止信“访”信“闹”不信“法”等不良习惯。
切实转变社会管理理念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切实转变社会管理理念。一是必须克服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的倾向,树立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切实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作为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努力补齐社会管理的“短板”。二是必须克服重政府作用、轻多方参与的倾向,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改变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包揽一切、包打天下的做法,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更加积极有效地参与社会管理,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三是必须克服重管理防范、轻服务的倾向,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穿社会管理的始终,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充分尊重民意、关注民生,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四是必须克服重事后处置、轻事前防范的倾向,树立积极主动解决问题和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理念,努力摆脱往往是事后应对的被动局面,更多地把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救急转向源头治理,使社会管理关口前移,尽可能使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少产生、少激化,不断增强社会管理的前瞻性、主动性、有效性。五是必须克服重行政手段、轻法律道德等手段的倾向,树立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的理念,努力改变社会管理手段单一的问题,在运用行政手段进行社会管理的同时,更多地运用法律规范、经济调节、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手段,实行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柔性管理、人性化管理,而不是简单地一罚了之、一关了之、一禁了之。
党委领导是根本
各级党组织必须把社会管理牢牢抓在手上,摆在重要位置。要像经常分析经济形势那样,经常分析社会形势,像抓经济工作一样,抓社会管理。既要发挥好党委在社会管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又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
和广大党员在团结服务群众、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政府负责是关键
要转变政府职能,减少直接管理经济活动的职能,强化社会管理职能,理顺社会管理部门的关系,提高社会管理效能,切实防止和避免政府管理越位、错位、不到位的问题。
社会协同是依托
要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整合社会管理资源,积极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同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解力量互动的社会协同管理网络,加强以城乡社区为重点的基层基础建设,在基层构建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管理体系。
公众参与是基础
要引导公民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社会管理,探索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和途径,积极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造条件。同时,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增强公众法制意识,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努力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把维护群众权益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党和政府的手中
我们党是执政党,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尤为重要的是更好地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表率作用和主导作用。一方面,要健全党委、政府的决策机制,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避免因决策不当损害群众利益、引发社会矛盾。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主动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主动调解矛盾纠纷,主动回应公众关切,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把维护群众权益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党和政府的手中。
应急处置能力是社会管理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这些年来,我们成功战胜了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和特大洪涝灾害,较好地处置了几起较大的突发群体性事件。目前,我省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以及体制转换、结构调整、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既有社会矛盾和问题与新生社会矛盾和问题将长期存在。一方面,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化解矛盾,避免发生大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认真研究探索应急管理工作的规律,加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要进一步理顺各级应急管理体制,健全完善应急决策指挥机制、突发事件监测预警机制、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加强各方面的协同配合,形成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合力。
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
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承担着维护一个地区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职责,要切实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见微知著,力争把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化解在“微风乍起”之时。要有快速的反应力,面对突发事件要多谋善断,及时准确判断事件的性质,敢于负责,勇于站在第一线,抓住应对和处理的最佳时机,果断决策,迅速处置,控制事态发展。要有细致的疏导力,以坦诚真诚的态度与群众面对面沟通,耐心细致做疏导工作,及时化解群众情绪。要有坚韧的内定力,处变不惊,忙而不乱,始终保持冷静、理智,坚持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框架内处理问题。要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敢于面对媒体、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尤其要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向社会发布信息,避免因信息不畅或信息失实使事态扩大。各级领导要善于管理好用好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这是极其重要的社会资源。
紧紧抓住维护群众利益这个根本点
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要紧紧抓住维护群众利益这个根本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从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做起,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让群众的收入更多一些,安全感更强一些,幸福指数更高一些。
牢牢把握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这个着力点
学会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有的放矢地开展群众工作,尤其要学会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做群众工作。
切实抓住增强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这个关键点
注意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用群众的眼光、从群众的角度来想问题、看问题、处理问题,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改进工作的第一信号,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第一职责,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时刻关注群众的衣、食、住、行,时刻关心群众的冷暖、疾苦和安危,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始终站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这个立足点
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实行“干部下基层”常态化,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妥善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
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又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又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水平,努力为实现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创造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二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近日,张轩在全市“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第二次推进会上强调,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历史说明,如果背离群众观点,丧失群众立场,违反群众路线,放弃群众工作,改革就会失去支持,发展就会失去动力,稳定就会失去基础,社会就会失去活力。在新形势下,改善干群关系是巩固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
笔者认为,切实抓好“三进三同”活动,就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当前,重庆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启动了大规模的10万市级机关干部“大下访”活动,对积难信访案件从根本上“釜底抽薪”。与此同时,“大下访”也让重庆摸清了“家底”。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乡二元矛盾突出,仅靠“大下访”清理积案无法根治。市委市政府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三进三同”、“结穷亲”成为破题之举。“其中,三进三同”,的具体要求是机关干部每年至少用1周时间,新提任领导干部、新招录公务员用1个月时间,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第三篇:创新社会管理 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创新社会管理 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实现„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近年来,鹰潭市把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针对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呈现出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按照“打基础、立规矩”的要求,以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村民事务理事会、数字鹰潭建设等三项基础性工作为抓手,着力构建各级干部下基层长效机制,探索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新路子。以开展卫生清洁工程为切入点,着力构建能够促使干部深入下去、群众发动起来的工作载体。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群众工作平台的缺失,迫切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创新工作载体,找到加强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鹰潭市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将卫生清洁工程作为新形势下加强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切入点和有效载体,自2008年下半年在全市全面开展了卫生清洁工程。将这项工作作为切入点,是因为垃圾处理是每家每户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开展卫生清洁工程,对垃圾处理进行有效管理,涉及到每家每户,工作涵盖面广、渗透力强、反复性大。做好此项工作,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各级干部必须真正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掌握实情。卫生清洁工程不是一个简单的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的问题,而是要在基层党组织和群众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联系和服务群众从抽象概念变成具体行动,从而全面带动各项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能否做好卫生清洁工作,实际上反映了是否具备对广大群众进行广泛社会动员和有效社会组织的能力,是否具备处理好大量、复杂、紧迫的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问题的能力。
正是基于这一考虑,鹰潭市在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中,一开始就把卫生清洁工程作为最基础的工作抓在手上,始终保持高位推动的态势,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全市各级媒体连续开辟专题专栏,为卫生清洁工程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同时,组织召开乡镇干部大会、村组干部大会、群众大会,组织机关干部进村入户进行动员宣讲,把搞好垃圾处理的要求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促使卫生清洁工程全面铺开。实践证明,卫生清洁工程的开展,不仅改变了广大群众的卫生陋习和居住环境,而且找到了新形势下干部沉下基层,充分宣传组织发动群众的有效工作载体。
以建立村(居)民事务理事会为总抓手,充分发挥群众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的主体作用。
有效激发和调动人民群众的创造潜力和创新精神,进一步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基本要求。鹰潭市在推进农村卫生清洁工程过程中,深切感受到要把这项工作搞好,必须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群众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新途径。经过试点探索,我们感到以自然村为单元普遍建立村民事务理事会是最好的办法。
鹰潭市采取公推直选方式,按照“代表性、公认性、先进性、稳定性”的要求,让群众公认、有较强理事能力、办事公道正派的人入选村民事务理事会。同时,为切实发挥村民事务理事会的自治作用,我们从细处着眼,从易处入手,让理事会从卫生清洁这一群众能做、群众想做的事情抓起,通过有效带动群众扎扎实实开展卫生清洁工程,不断锤炼理事会组织群众、带动群众、管理集体事务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引导村民事务理事会参与新农村建设、征地拆迁、综治维稳等各项工作,为农民发挥主体作用,推进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实践平台。在认真总结村民事务理事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在城市社区建立居民事务理事会,着力实施“3+3”居民自治基本模式,通过解决10方面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社区党支部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活力,努力形成党领导下的群众自治的新方式。
以数字鹰潭建设为支撑,不断探索有效管理社会、服务基层群众的新手段。
当前,由于网络等信息化媒介已成为党和政府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和凝聚民智的重要方式。为此,鹰潭市以数字鹰潭建设为支撑,旨在建立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管理社会、服务群众的综合信息系统,提高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首先,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结合,在全市开展信息统一采集,系统掌握群众的居住、就业、社保、计生、教育等多方面基础信息,使政府可以动态掌握、全面了解群众特别是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的实际情况,提高了群众工作的精细化、动态化水平。其次,大力推进天网工程、公安大情报系统、道路交通监控系统、数字城市管理系统等电子系统建设,完成了社区从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的转变,为群众创造了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第三,整合网上行政办公资源,推动广大群众通过网络化手段,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管理,有效行使监督权,提出意见建议和合理诉求,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第四,积极推进利安城乡社区电超市项目建设,满足群众购物、缴费、咨询等多种需求,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打造一个方便快捷的综合性多功能服务平台。
以建立各级干部下基层长效机制为保证,努力形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局面。
做好群众工作,就必须深入群众,做到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为做到机关工作重心下移、基层干部坚守一线、领导干部深入基层,鹰潭市通过机制创新,以制度建设来切实保障群众路线落到实处。
自2008年8月份开始,鹰潭市建立并完善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挂点督导乡镇工作机制,要求以乡镇为单位,由市四套班子成员和市法检“两长”及市直有关部门以挂点调研、督查、指导的方式,分别对全市乡镇10个方面重点工作进行督导;各县(市、区)协同联动,以挂点包乡形式,明确县级领导和县直部门督导工作的责任分工。同时,不定期、不打招呼地对市直部门挂点驻乡干部和县(市、区)包乡干部以及乡镇科级干部在岗情况和深入基层情况进行抽查,将发现的问题通报全市,促使各级干部拿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此外,为促使各级干部将深入群众作为工作习惯和工作常态,持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干部下基层活动。2010年扎实开展“各级干部下基层,排忧解难促和谐”活动,通过组织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访民情、解民忧、保民安、帮民富、促和谐,促进各级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做到同群众打成一片,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几年来,鹰潭市坚持把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作为一项全局性、经常性工作,贯穿于党和政府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城乡社会管理的基层基础得到夯实,所形成的群众工作政治优势正转化为推动各项事业齐头并进的发展优势,有力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了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实现了对群众的有效管理和服务。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深切感到:
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从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抓起是前提。
做好群众工作必须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鹰潭市立足群众实际需要,从卫生清洁这个繁琐细小却又关系到广大群众生活环境改善的事情入手,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利益,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鹰潭市在江西省率先实施免费救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关心工程”,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将20000份通告发放全市所有农村和社区,抽调上千名基层干部逐户对患儿进行登记造册,并充分利用数字鹰潭平台,通过网络等信息化手段进行彻底调查摸底;同时将农村和城镇患儿分别纳入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范围,大幅提高报销比例。该工程实施以来,已成功为205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免费手术,成功率100%,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充分发挥和尊重群众主体作用是关键。
人民群众是一切工作的主体,这是群众工作路线的一个重要原则,必须始终坚持和发扬。鹰潭市通过村(居)民事务理事会建设,让位群众当主角,凸显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发动群众把该自己管的事自己管好、该自己干的事自己干好,做好了政府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村(居)民事务理事会主动协助各级党政组织做好环境综合整治、征地拆迁、信访维稳等重点难点工作,创新社会管理激发出来的活力、做好群众工作凝聚起来的合力,成为推动各项工作的强劲动力。2010年6月,鹰潭市遭遇了一场特大洪涝灾害,村民事务理事会迅速行动起来,及时组织20多万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同时动员群众村帮村、户帮户、邻帮邻渡过难关,为鹰潭市夺取抗洪救灾和灾后创建的全面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注重提升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是基础。
党的基层组织是做好群众工作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鹰潭市在加强群众工作中,建立健全各级干部下基层的有效机制,把干部的视线和精力引向基层,增强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增进了干群感情,融洽了干群关系。同时,以自然村(社区)为单元普遍建立村(居)民事务理事会,进一步完善了基层组织架构,使基层组织的神经末梢延伸到自然村(社区)这一层级,延伸了党的基层组织在自然村(社区)这个层面的工作手臂,实现了党在基层组织的功能再造和延伸。理事会作为群众公认、代表群众利益的“草根团体”,在团结凝聚群众支持上级党政组织工作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变成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文/杨宪萍(鹰潭市委书记)
第四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兴发乡人民政府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为深入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根据县政法委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全乡实际,乡党委、政府科学谋划,脚踏实地,积极作为,全力打拼,不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向前迈进。工作中注重“统一”、“快捷”、“整合”、“一线”、“项目”、“考核”等措施,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勇于探索,激发潜能,努力做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为助推兴发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做出更大贡献。现将我乡2011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情况工作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开展工作取得的成效
1、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调解运行机制趋于健全。目前,我乡已经在管理指导、协调联动、动态预测、绩效考核等层面,建立了奖惩整合机制、衔接联动机制、分析研判机制和评价考核机制。结合我乡实际,制定了《兴发乡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乡党发[2011]18号文件),建立和完善了兴发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完善处理群众诉求工作机制;完善重点地区整治、重点人群管理帮教和法制宣传工作机制;完善维稳风险研判、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外 部协作衔接工作机制),深化了机制效能,提高了运作水平,基本形成了具有兴发特色的调解工作运行机制。
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点多面广、扎根基层、联系群众的优势,始终坚持“能调尽调、以调促和”的原则,定期不定期地组织辖区内各村、乡直机关各单位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保障了调处工作有序开展、有效落实,提高了社会矛盾纠纷的调处率。积极探索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的调解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公信力,推进调解协议无障碍执行进程。今年以来,乡调解委员会和各村调解委员会共受理矛盾纠纷24起,参与调处24起,调解成功23件(1起正在调解中),调解成功率为95.83%,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2、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管理,有效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出台了《兴发乡2011年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要点》,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管控。对重点的刑释解教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管控,有效防止了脱管漏管现象发生,基本做到了不流于形式、不留死角、不漏管、不失控。根据县综治委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启用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管理软件,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的人员基本信息进行核查,录入了管理软件,实现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日常化。落实安置政策,加强日常管理,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特别 是对去向不明、人户分离人员进行了重点排查,摸清了底数,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强化帮教措施。组织开展了“刑释解教人员大走访”活动,防止和减少了重新犯罪的发生。今年以来,接受刑满释放人员7人,无一人脱管漏管,无一人重新犯罪。
3、创新手段,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开展
始终坚持依法、循规、制度化管理,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社区矫正工作制度,根据“依法规范、积极稳妥”的原则,努力创新手段,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一是创新组织管理形式。设立兴发乡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人大主席、乡长、政法委书记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司法所,由政法委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司法助理员兼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处理办公室日常工作事务。二是创新衔接管理方法。出台了《兴发乡2011年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社区矫正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矫正适用对象、主要任务、职责分工、工作衔接、工作制度等,做到工作环环相扣,逐项落实。
4、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贯穿于创先争优始终,最大限度地提升法律保障的社会知晓率
我乡始终把队伍建设当作工作的头等大事抓,结合“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万名干部下基础”等活动的开展,坚持以制度管人,以学习强警,以活动促作风转变,提高了干警素质,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强化制度管队伍。把队伍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 的轨道,制定了《目标管理考评细则》,克服了管理上的“空位”;二是强化学习管队伍。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个人实践相结合等方式,强化队伍业务学习,提高队伍的业务素质。坚持政治学习常抓不懈,把思想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把理论学习与以案释法相结合,不断提升从业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三是强化监督管队伍。聘请乡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作为行风监督员,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设立投诉电话和信箱,建立举报奖励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在政法机关认真开展集中教育整顿活动,“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作风、规范执法程序”,工作作风进一步得到增强。
二、主要做法:
1、围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精心作出安排部署
为切实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贯彻落实到位,乡党委、政府多次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部署,把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放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来研究、来谋划、来推进、来落实。及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相关文件及上级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成立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同时研究提出了《兴发乡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2011年人民调解工作要点》、《兴发乡2011年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实施方案》、《兴发乡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的文件,推动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扎实、有效、有序地开展。
2、围绕“六个着力”,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一是着力“统一”的思想基础。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统一思想是前提。乡党委领导班子认真学习县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领会和把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要义,把班子成员的思想统一到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上来。召开全乡干部职工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会议,把全乡干部职工的行动统一到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上来,把握创新领域,聚焦工作重点。
二是着力“快捷”的工作节奏。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是一庞大的系统工程,任务艰巨,必须科学谋划,结合实际,起步要早,措施要实,行动要快,这样才能达到先行试点的效果。
三是着力“整合”的合力优势。社会管理创新涉及面广,牵动的部门多,必须整合资源,创新工作机制。从内部管理体制为切入点,成立专门机构、明确专人负责的基础上,整合调配人、财、物等各类资源,有利于工作的统一安排和统一保障,形成强大合力,便于工作推进。
四是着力“一线”的工作方法。社会管理创新必须根据行业特点和实际,深入一线不断在重点难点上求突破、创新路、出经验。
五是着力“项目”的管理机制。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前无古人借鉴之处,我们以项目管理的要求,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和压力传递制,积极探索,坚韧不拔,扎实推进。
六是着力“考核”的工作举措。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项目、人员、措施等全面到位,必须加大推进考核的力度。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是建立建全乡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充分发挥乡党委在社会管理格局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合理配置党政部门社会管理职责权限,切实解决各自为战、多头管理、资源分散、难以形成有效合力的问题.二是深化对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要培育和发展社会自治和自我管理能力,不断扩大社会自治和自我管理的社会空间,形成政府与其他社会管理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提高社会自治与自我服务能力,努力降低社会管理的行政成本和总成本。
三是增加更多财力投入到公共服务领域、落实到重大公益性项目上,把政策资金更多更好向边远地区倾斜,把更多温暖和实惠送给困难群众,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美好。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要把落实“社会管理创新”与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着眼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稳定、服务群众,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首要任务,着力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确保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各项部署和任务要求落到实处,为建设“平安和谐兴发”做出贡献。
第五篇: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
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 细读《群众工作九法》,让我们深受教育和启发。省委书记栗战书凭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在实践总结中,系统阐述了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教给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先进方法,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更有学可致用的方法示范,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他牢固的群众观念、深厚的群众感情、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感受到他长期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关心群众的为民情怀,感受到他讲实话、办实事、求真务实抓工作的作风。这对于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通过学习领会栗战书书记《群众工作九法》,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领导干部要树立群众观念,坚持在加快发展中协调群众利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群众工作路线。栗战书书记“心里装着大众,遇事想着群众”,充分体现了他强烈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体现了胡锦涛总书记“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的谆谆教诲和要求。作为基层干部,我们更要有强烈的赶超雄心,奋发有为的壮志,一切发展为群众的观念,抓好发展促进和谐,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着力协调好近期利益与长期利益、政府利益与群众利益、多数群众利益与少数群众利益的关系,时时刻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真心实意帮民困、排民忧、解民难,处处关心体贴群众,努力把群众的事办好办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为民情怀,感受到他讲实话、办实事、求真务实抓工作的作风。这对于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
意义。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通过学习领会栗战书书记《群众工作九法》,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领导干部要树立群众观念,坚持在加快发展中协调群众利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群众工作路线。栗战书书记“心里装着大众,遇事想着群众”,充分体现了他强烈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体现了胡锦涛总书记“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的谆谆教诲和要求。作为基层干部,我们更要有强烈的赶超雄心,奋发有为的壮志,一切发展为群众的观念,抓好发展促进和谐,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着力协调好近期利益与长期利益、政府利益与群众利益、多数群众利益与少数群众利益的关系,时时刻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真心实意帮民困、排民忧、解民难,处处关心体贴群众,努力把群众的事办好办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二,领导干部要转变工作作风,坚持用务实的作风密切群众关系。群众工作是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如果没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就不能密切干部群众鱼水关系。栗战书书记“放低姿态,平等交流;贴近群众,问计基层”,既是他持之一贯的作风体现,又是他长期亲民爱民的领导风格。其务实的作风,鞭策着我们只有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读懂群众,才能找到解决群众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做到“朋友式交往接近,平等式相互交流,协调式尊重谦让,亲人式关爱照顾”,才能站稳群众立场、与群众打成一片;只有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进农家门、住农户屋、吃农民饭,才能在群众中学到方法、听到意见和发现问题。作为基层干部,党委政府所有的工作都要在一线落脚,都要在群众中宣传开展,都要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就需要我们要有更加务实的作风,深入群众抓落实,带着群众抓落实。特别在当前各种矛盾不断凸
显,群众上访和重访案件不断增加,更需要我们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在调查研究中抓好发展,在服务群众中化解矛盾,从而融洽各方面关系,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第三,领导干部要提高群工能力,坚持用灵活的方法解决群众问题。栗战书书记“说群众的话,讲百姓的事;学会道歉认错,敢于让步妥协;有理说理,以理服人;言而有信,兑现承诺”,是他在多年群众工作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财富,也是指导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法宝。作为基层干部,在新形势下能不能做群众工作,会不会做群众工作,善不善于做群众工作,栗战书书记用亲身体会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笔者在余庆履职近六年,跑遍了所有的村组,解决群众的矛盾纠纷直接而具体,也深深的体会到只有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自身修养,提高把握全局、处理复杂问题、依法履职的能力,才能抓好社会和谐稳定。工作中,群众反映的问题往往范围广、诉求多、情况复杂,我们只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事情具体对待,用灵活的头脑去分析,用变通的方法去处理,就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只要按照栗战书书记的方法和要求去做,走进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群众就会真情流露、真心拥护,各种社会矛盾也会迎刃而解。
第四,领导干部要增进群众感情,坚持用真挚的情感赢得群众信任。栗战书书记“群众工作九法”,深刻地告诉我们:用真挚的感情解决问题,是处理群众诉求最根本的方法。基层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做好群众工作必须要对人民群众有着最深的感情,没有这种感情,就不可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爱戴。尤其在面对有困难、有冤屈、有意见的群众时,一定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真正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诉求当家事去处理解决,多做暖人心、聚人心的工作,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疏导,把做接访群众工作的过程,变成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的过程。我县龙溪镇木叶顶村木顶组熊华英上访一案,是一个典型的“三跨三分离”,事发在广东肇庆,户口在余庆,历时五年四次进京上访和非正常访,通过我们无数次与广东肇庆对接,无数次与她促膝谈心,沟通思想,真诚帮助,最终让她走出困境,走上正常生活。
认真践行栗战书书记《群众工作九法》,牢记党的宗旨,认真履行职责,自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按照“稳中求进、提速转型”的总基调、总目标,坚持“务必求快、只能是快、越快越好、更快更好”的总要求,“快”字为先、“干”字当头、“拼”字求胜,着力推进余庆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一是抓好第一要务,着力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以及省、市相关重要会议精神,强化项目投资拉动,细化项目资金对接,加强核心经济指标调度,全力保“快”,奋力促“快”,确保全年进位突破,确保第一季度开门红。二是抓好用好载体,着力坚持开展“四在农家”、“五心教育”、“服务型党组织”等活动,扎实抓好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试点,发挥好县委群众工作部、乡镇党委群众工作站职能职责,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信访积案化解机制、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等,加大平安创建,着力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巩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的余庆经验。三是抓好作风建设,继续推进“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以及“三访”等活动,层层抓好《群众工作九法》的学习领会,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干部作风转变,努力在实践中学会贯通,在总结中学会运用。
(作者为中共遵义市委常委、余庆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