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原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播(共五篇)

时间:2019-05-14 00:02: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中原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中原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播》。

第一篇:浅谈中原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播

浅谈中原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播

【摘 要】豫剧起源于中原,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原传统文化的产物,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在当代,随着世界经济和民众观念意识的改变,豫剧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必须要在创新中传承豫剧,利用当今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互联网来传播豫剧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途径。

【关键词】豫剧;中原传统文化;创新;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016-02

一、豫剧的起源

河南豫剧的前身是河南梆子,而河南梆子又源于陕西的梆子腔,也就是我们大家所说的秦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区差异,陕西梆子腔逐渐河南化,同时也受到了其他地方戏如同州梆子、蒲州梆子、皮黄腔、罗洗等的影响。乾嘉年间,河南梆子迅速发展?汛螅?成为河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剧种,并且经过众多艺术家的改良,演变成了豫剧。

豫剧剧目分为传统戏、现代戏,故事情节大多取材于当地生活,还有很多戏取自民间传说故事,比如明朝永乐年间的《抬花轿》、明朝洪武年间的《桃花庵》和元朝末年的《洛阳桥》。豫剧中的现代戏主要展现的是中原地区农民的真实生活,例如《朝阳沟》《李双双》等。这些经典剧目都来自民间,也符合了中原地区人民的审美,因此,豫剧广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并得以发展下来。

二、豫剧的发展

“豫声剧社”的创办是豫剧城市化的开端,也是豫剧发展的里程碑。1934年,樊粹庭正式投身豫剧事业并创办了豫声剧社,通过他的变革,以及管理上的创新,豫剧有了重大的跨越,真正在人民生活中扎下根,真正和城市文化结合在一起。

而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让豫剧从地方走向了全国。她带领着她的剧社走进六座城市演绎豫剧《花木兰》,她又在樊粹庭对豫剧社的改革基础上,巧妙地将豫东、豫西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同时还融入了曲剧的唱腔,让豫剧更好地发展壮大。

后来,《朝阳沟》的出现对于豫剧的发展来说是质的飞跃,它不但做到了戏曲与现代生活的结合,而且也摆脱了传统戏曲的枷锁,由此形成了豫剧现代戏。

到了20世纪90年代,戏曲发展受到制约,豫剧同样受到挫折。在这一时期,豫剧团不得不走上改革的道路。提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在这场改革中比较成功的小皇后豫剧团,王红丽带领着她的小皇后豫剧团坚持走市场化道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如今,中原传统文化逐渐成为现在中原人民生活的主体,与人民生活密不可分。在平时的生活中,公园里随处可见有中老年人在唱豫剧,他们自己奏乐打板,甚至还有乐器伴奏。另外,河南电视台推出的《梨园春》节目也是中原传统文化的体现,它是我们新一代对于豫剧传承的一种形式。

豫剧是中原文化派生出来的产物,对照着我们的审美观念、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它和中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一种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从豫剧中的人物情感再到事件发展,包括戏剧的情趣,都充满着中原地区传统文化特色。

中原传统音乐文化是豫剧赖以生存的环境,它不仅促进了豫剧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将中原文化的精髓有机结合起来,更使豫剧精神得以延伸。由此可见,中原地域文化和豫剧两者之间缺一不可,两者相互影响、融为一体。一提到中原地区的音乐,大家第一个会想到豫剧,因此,豫剧不能离开独具一格的中原文化而存在。

三、豫剧的创新

豫剧在三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成为中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如今已名扬全国乃至世界。但是,现代青少年接触的都是流行音乐,他们对其的热爱远远高于豫剧。

首先,剧本创作要不断创新。剧本创作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固有文化,要结合现代年轻人的思想和现在的审美需求,并融入豫剧的传统文化。剧本是一部戏剧的灵魂,也是一出戏的基础,只有写出了好的剧本,豫剧才可以发展传承下去。

其次,豫剧的唱腔和音乐设计也要有所创新。可以把有着独特韵味的豫剧唱腔和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结合在一起,这样既符合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又不失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一鼓二锣三弦手,梆子手钹共八口”是豫剧音乐中常有的说法,也是奉献给广大群众的一道回味无穷的文化盛宴。

第三,豫剧在舞美和舞台设计方面也要有待提高。可以运用灯光、特效等现代舞台技术手段,也可以加入魔幻效果,使舞台效果更加完美,让观众感到身临其境。

一个剧种能不能被大家认可,直接影响到它以后的发展,豫剧与河南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而且豫剧只有与中原民间文化相结合,才可以得到更好地发展,这才是豫剧的生存所在。

四、豫剧的今天

随着时代的发展,豫剧的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豫剧团的巡回演出,而是与媒体相结合,进行扩大宣传。例如,《梨园春》节目,它从1994年开播以来,就引起了国内观众和海外华人的关注,随后经过不断改版,逐渐把市场扩展到少儿,将戏迷擂台赛变成观众关注的焦点,这也为豫剧的发展储备了坚实的力量。

互联网在现代社会受到个人、商家、组织、媒体的追捧,豫剧完全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发展壮大。笔者曾经在网络上看过一段视频,是李树建关于“豫剧的发展与新媒体传播”做的微访谈。网友的回复成百上千条,这不禁让笔者感慨到现代社会网络的便利。

如今人们尤其是年轻人都热衷上网,中国网民数量巨大,在网络上对豫剧进行传播,会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并接受甚至喜欢上豫剧。只有这样,豫剧的发展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发扬光大。

目前热爱豫剧的观众大多还是中老年人。早在2002年,河南省就制定了《中小学生音乐课堂标准实施方案》,把豫剧纳入了中小学课堂,但是没有做强制性要求,所以中小学生都不够重视中原传统的音乐文化。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应该深入中小学校去宣传中原传统音乐文化,并把豫剧穿插在音乐课堂里,以欣赏为主,激发学生们对于豫剧的兴趣。还可以设立豫剧兴趣班,将有兴趣学习豫剧的学生集中起来定期培训,让他们对传统戏曲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传承和发扬中原传统文化,扩大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影响,为豫剧的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令人担忧,相当多的年轻人对于戏曲方面的传统文化并不理解,这对于豫剧的传承很不利。

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探讨出更多的解决方法来挽救传统文化的现状,不断探索、不断前进,努力创造一条关于中原传统文化的光明之路,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同时也希望通过互联网,让全世界的人都感受到豫剧的精髓和它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黄振标.中州大地上开不败的奇葩――浅议豫剧的渐进发展[J].东方艺术.2008.(S1):86-87.[2]丁建英.以史为鉴,振兴豫剧[J].戏剧文学,2004,(5).[3]姚献敏.豫剧的发展特点及发展困境[J].文史艺术,2014(12).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赵梓媛(1996-),女,现就读于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14级音乐学专业;

第二作者:孙皓月(1995-),女,现就读于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14级音乐学专业。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南师范大学2016年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背景下中原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的阶段性成果。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在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其独特的文字语言,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的科技工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精彩纷呈的文化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这些文化共同书写着中国文化的光辉篇章。

但任何文化都有其两面性,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可能成为永恒的价值标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都应该不同价值观念。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是文化的积淀,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他们对创造性活动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如何正确的把握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审时度势的去把握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创造出新的文化,以满足现代文化的发展需要。

在创造的同时我们必须认识自身的不足和怎样更好地创造出新文化。以东西文化传统为代表的文化价值观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东方文化传统中有许多不利于创造力开发的人格特征和价值取向,有人认为中国人的智力优秀是攻公认的,但中国人的创造力评级在世界上却较低,其原因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制约。东方文化具有请个体重团体,重传统,重和谐的保守,内敛的人格特征,西方文化则更加强调个性,看重人的自由,看重个人价值,具有向自然抗争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容易使人们养成一种害怕出错,害怕出错,害怕失败,知足常乐的心理和心态,容易培养一种谦虚,不善于表现,竞争意识弱,攻击性差,缺乏冒险精神的个性的特征。中国人的共同心理大于求异心理,容易压抑自己的个性。在教育上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比较的传统和继承,强调对老师,对权威的尊重和服从,不注重质疑精神,要有挑战传统的勇气。西方文化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推翻前人,鼓励学生在老师有意见冲突的时候要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鼓励与老师展开辩论。在价值取向上看,中国文化具有注重实用,学以致用,轻理论的价值观念,中国人的志向就是修身治国平天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是这种使用价值的真实写照。但是,人类探索大自然的过程是十分艰辛的,长期的过程,没有对大自然的真正的兴趣,没有执着客观奥秘的精神,不可能坚持下去,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发现的。科学探索的成果往往在几十年,上百年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如果抱着一种使用的功利态度来做学问是不可能有真正发现的。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已经进入“小康”却并不满足仍继续奋进、全面建设“小康”、努力进一步提高小康水平的国人们,“妄自菲薄”日渐减少,民族自豪感日益增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建设现代文明的观点,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人们认识到,“一个民族的现代化过程,不是要抹杀它的文化传统,造成清一色的世界文化,而是要求依据现代化的新要求,给它的文化传统不断地灌注以时代性的内容,达到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⑥但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钻研、鉴别、剔除、吸收、融化、发展工作做得确实不够。在中小学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课内容并不多,而且高中文理分班,那么理工科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确实不高。在社会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的气氛日渐兴起的氛围下,他们有钻研、学习传统文化的愿望和要求。前几年同济大学有一些工科博士生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自发地组织起来,钻研古代典籍,他们认为收获很大,谁知不久其中竟有几个人先后“信”了佛。这件事对我们文科尤其思想理论课教师触动很大,认识到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仍然需要给予一定的指导或者引导。这些年来,我们同济大学针对学校理工学科多的状况,注重开展人文教育。同济大学前校长、现任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同济大学校长任上高度重视同济的人文教育,她表示赞同杨叔子院士关于 “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而没有人文的科学,也是残缺的科学”的观点,提倡对理工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并认为“人文教育是一切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铸造崇高人格的最为直接的教育内容之一。”我们学校推行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的教育,实施“知识、能力、人格”的培养模式。因此,学校组织学有专长的师资力量,开设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选修课程,还经常性举办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学术报告或者讲座,并组织编写了《诸子百家》、《中外浪漫主义文学导引》、《宗教与文化》等“大学人文社科丛书”(由顾钰民教授主编)以及《中国文化史教程》(朱恒夫教授著)等教材用书。

小生产成汪洋大海的中国所形成的“传统”,注重“经验”,尊老敬祖,崇尚先贤,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具有保守性、滞后性,会对新生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那么,传统文化进课堂,会不会对创新教育产生不利的负面影响呢?

江泽民1995年5月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盛发达的不竭动力”。在1999年的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他再次指出: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尤其强调创新问题,指出:“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重要内容。没有创新的意识,就不可能有创新的行动。任何发现、发明都离不开创新,没有创新,任何新的知识都不会诞生。可以说创新不仅仅是一个结果,它同时也是一种过程,一种精神。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是获得进步的最基本要求。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属于人文素质范畴,重在教育和培养;创新思维,属于认识论范畴,重在熏陶和训练。因此,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创新是教育活动生命的源头,它既是教育自身存在的本质特点,也是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我们不可能教授给学生人类的全部知识,但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使他们敢于创新;必须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使他们善于创新,能够在汲取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当然,创新教育不可能“速成”“技能”,不可能靠一门专门课程就能使学生获得并掌握创新思维方法,养成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教育、培养、训练,应当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这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和训练过程。在这方面,各种课程都会有所作为、有所作用。正是基于这一基本考虑,我们在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讲授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时,尽力避免其产生束缚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在内容的选择、视角的切入、讲授方法和技巧的运用等方面狠下功夫,采择精华,运用良法,熏陶、培养、训练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这方面,我们虽然不是刻意追求,但是确确实实是自觉为之。根据我们的做法(并不限于笔者个人的)和想法(主要是笔者个人的),得出几点基本体会。

1、培育适宜创新的社会氛围,养成思辨、争鸣、交锋的习惯和能力,是创新的基本前提。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引来百花齐放。众多文人学者,各自以独特的视角,对宇宙、社会、人生、人性、政治、经济、教育、科学、军事、伦理、道德、逻辑等诸多领域,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他们怀有浓厚的创新意识,以别开生面的创新精神和超越时代的睿智卓识,创立各自的思想、学说。同时,他们之间展开热烈争辩,在百家争鸣之中,通过对立或不同思想间尖锐地交锋和碰撞,相近思想、认识、见解间的交流和切蹉,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思想、学说,终于形成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以及《周易》等“百家”学派、学说,从而使先秦时期成为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究其原因,必然会发人深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宽松的政治、社会环境,良好的文化氛围,尤其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是形成百花齐放的文化繁荣局面的极为重要的社会条件。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根据人的思维特征,我们不难发现:思想,只有在交流、争鸣、交锋、碰撞中才能产生火花,闪出光彩。百家争鸣、生动活泼的文化氛围,是活跃思想、产生新思维、形成新思想的温床,是知识创新、思想创新、文化创新的必要条件。这种社会土壤的产生和形成,是多方面因素使然,其中作为社会人的个人主体因素的作用是不应当被忽视的。作为文化活动主体的人,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才能产生创新思维。要有“争鸣”的意识、愿望和要求,学会交流,敢于交锋,在交流和交锋中学习思辨,提高思辨能力。要敢于怀疑,敢于批判。通过怀疑、批判、交流、交锋,提出问题,提出见解、观点、主张,创立自己的“学说”;不唯上、不唯贤、不唯书、不崇洋、不媚俗,敢于坚持自己的“学说”。同时,又听得进不同意见,不僵化、不固执,从善如流,善于吸收不同意见,以完善自己的“学说”。

2、继承、吸收是创新的基础。恩格斯曾经说过,任何一种新学说,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但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⑦。《诸子百家》的作者同济大学教授朱义禄先生也说:“人类的思想文化史是一个发展中的系统。前人提出的见解,在后人那里,作为一种思想材料,成为构建学说的出发点。”⑧从一定意义上说,继承、借鉴、吸收是创新活动的前提,创新是在继承、借鉴、吸收基础之上的创新。创新要以“传统”为基础,要以客观现实存在为出发点,了解传统,把握现实,才能超越传统,才能提高和发展。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形成社会意识的潜流,渗入社会心理的深层,其烙印是无法抹平的,其影响是随处可现的。我们只有学习、钻研传统文化,弄通弄懂传统文化,才能正确地判断和鉴别它,分清其精华和糟粕,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读懂中国,真正了解我们的国民性,熟悉我们的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由此,才能清楚创新的需求,确定创新的目标,把握创新的方向。这样看来,传统文化知识,可以为“创新”铺垫“基础”。同济大学建筑学科是长项学科,就以建筑学为例,了解根植并相融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国传统建筑的理念、思路、风格,对于发展现代建筑保持民族风格来说,将不无裨益。比如,我们在《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讲授过程中,分析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借鉴,分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及继承、发展的方面,分析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弘扬民族精神的论述及其精神实质,还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进程及各种比较先进的思想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影响、作用的了解、分析,深刻理解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一命题的伟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由此帮助学生树立继承、吸收、借鉴是为了创新——创新离不开继承、吸收、借鉴的观念,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吸收、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觉性。

3、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创新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比较清晰的演化轨迹。中国古代哲学、伦理学、文学、宗教、建筑、艺术、史学、医学等等,无论是其思想、理念,还是其具体内涵,都是动态的,其自身都有一个产生、演变的过程。就对中国文化影响比较大的“三教”(儒、道、释)“九流”(儒、道、墨、法、名、阴阳、纵横、杂、农)尤其“三教”来说,在中国这块社会土壤上产生或者扎根之后,便随着历史的进程而发展演化。比如儒学,孔子创立之后,其嫡传弟子孟子加以丰富,经汉代大儒董仲舒的发展,使之发扬光大;到程(程颢、程颐)朱(朱熹)“理学”、陆(陆九渊)王(王守仁——阳明)“心学”,其内涵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再如,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曾经一度受到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文化的抵制,但它吸收了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即“中国化”之后,便扎下根来,获得较大发展,并先后形成天台宗、慈恩宗、禅宗、净土宗等诸多流派,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尤其文学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既有长期的历史积淀,也有各个时期的发展变化,历经数千年历史沧桑的洗炼,有所提高,有所发展。我们讲授传统文化知识时,介绍各门学科发展演化状况,分析其产生及发展变化的原因,重点剖析创立学科和影响学科发展变化的重要人物,探讨其之所以有所作为的主观因素,由此可以比较清楚地认识到,创新意识是一个人有所创造、有所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人生路漫漫,只有具备创新精神者,才可能有所作为。据此,鼓励学生要勇于进取,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4、利用传统文化训练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个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其方法也会因人而异。但是,一般说来,大都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在学习、吸收、借鉴过程中,对已知命题、理论、定义、定理、公式、观点、知识、经验等等,产生了怀疑或者不满足,搜寻理由、证据对所怀疑的东西进行否定,经过发散思维活动,调动自己的一切主观能动性,异想天开,标新立意,创立自己的立论、命题,提出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创造性思维,总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提高。或者对已知的命题、知识等有所感悟,引发深思,浮想联翩,穷思冥想,经过归纳演绎,综合提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将自己感悟的东西升华、提高,使之光大发展。学习传统文化必须切合新的时代精神,从现代文明的视角,运用新知识、新观点、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剖析传统文化,阐释传统典籍,才能使传统文化为我所用。正如毛泽东1956年8月24日同音乐工作者谈话时所说:“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实的活人”。我们在讲授传统文化知识时,不仅对一些重要问题尤其是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各种形式的讨论;而且,对一些典籍原文的理解,也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学生不要拘泥于传统的解释,要根据新的时代精神和新知识、新理念,并按照自己真实的领会、感受、理解而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倡争辩,鼓励创新。这样既活跃了学习气氛,又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比如,在解释《论语》中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段话时,有位学生提出了新鲜“见解”。他认为这段话应当都是讲做“学问”的,那么意思应该是:学问、学识、学说经常被应用于实践,这怎么能不令人愉快呢?本来是自己学术上的对手、论敌,受自己“学问”的感召,完全接受自己的学问、观点,愿意与自己结成(学术)朋党,这怎么能不令人高兴呢?自己下了很大功夫做学问,有了很多真知灼见,世人仍不了解、不理解、不接纳,但自己并不生气,仍不气馁,继续坐得住冷板凳,潜心钻研自己的学问,这不是也称得上“君子”吗?他必将成大器啊!这位学生特别强调,“习”,不应当理解为学习,学习用“学” 而不会用“习”,它应该被理解为实习、实践;“朋”,不应当理解为朋友,朋友用“友” 而不会用“朋”,它应该被理解为朋党、同党,传统中国党同伐异,“对手”若能成为同党,怎能不令人高兴;“远方”并非指空间距离,而是指心灵距离、学术距离。心灵上、学术上隔着非常大的距离,即为自己学术上的“反对派”,现在反过头来向自己“靠拢”,成了自己的“朋党”,确实令人高兴。我们不能说这位学生对这段话的解释无懈可击,但它确实新鲜,比较活泼,说明他思想活跃,动用了“创新思维”。尝试利用传统文化知识,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确实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大家不妨一试。

传统文化进课堂,运用传统文化进行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培育和创新思维的训练,我们也刚刚起步,还需要进一步地实践和探讨,扎扎实实地做下去,必能取得更佳效果。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

第三篇:大众传媒下的传统文化传播与开发

论大众传媒下背景下的的传统文化的开发与传播

——以《云南印象》为例

摘要:

民族传统文化就是一个民族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本民族自己独特特质和风貌的民文化,是一个民族繁衍生息根基成长发展的灵魂。在信息传播全球化的今天,西方文化和大众文化泛滥已经对我们古老的传统民族文化产生了严重的侵蚀。然而《云南印象》的成功不光是在中国大地上刮起了一股民族文化的风潮,更是向人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借助了大众传媒这个现代化的传播工具与手段后依然可以发展壮大,源源不断的传承下去。本文将以《云南印象》进行案例剖析,得出在大众传媒为社会主要传播手段的背景之下如何发展传统民族文化的启示及措施。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 national collection of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a reflection of the nation into their own uniqu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style of the people is the foundation of a nation live and breathe the soul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However,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globalization, the proliferation of Western cul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have on our old tradition of culture had a serious erosion.However, “Yunnan Impression” is not only the success of the land in China has stirred up a wave of national culture, but also to demonstrat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ith the mass media in the modern means of communication tools and still be able to grow, continuously be preserved.This will “Yunnan Impression” for case analysis, obtained in the mass media, the main means of communication for the social context of how to develop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Enlightenment and measures.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 大众传媒文化产业 标准化 产业链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信息全球化的到来,全球各种文化相互交汇,融合、碰撞,然而这种看似公平的文化交流在很大程度却只是掌握着先进传播技术及工具的发达国家想发展中国家的单方面的文化输出。传统的民族文化在这场实力不对等的文化较量中,不断受到西方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侵蚀,日渐呈现出萎靡之状。一时间,传统文化何去何从一时间成为了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然而,在传统中华民族文化在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进攻下,纷纷丢盔弃甲之时,《云南印象》的成功,给我们展示一条以古老传统民族文化为内涵,同时运用现代大众传媒为工具,让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完美结合的文化发展的新模式。

一《云南印象》的成就

2003年8月8日,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印象》在昆明首演大获成功。该剧分为“太阳”“土地”“家园”“神祭”“朝圣”“尾声”六场。原汁原 1

味的少数民族舞蹈,富有色彩的乡土歌舞,气势磅礴的鼓阵,动听的人生和音乐给人以心灵的触动。【1】

在2004年中国专业舞蹈最高奖项--第四届中国舞蹈 “荷花奖” 的比赛中赢得十项大奖中之五项奖项:舞蹈诗金奖、最佳编导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服装设计奖、优秀表演(打鼓设计)奖。

2005年,《云南印象》入选第三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使云南告别了舞台作品在全国舞台艺术作品工程的评选中落选的历史。从2003年8月8日在昆明开始公演到2004年十月在全国首轮巡演结束,《云南印象》先后在昆明、杭州、上海、绍兴、北京、广州、南宁、成都、重庆等25个省、市,30余座大中城市进行了演出,创造了中国舞坛上的奇迹。,在后在巴西、阿根廷、美国演出700余场,行程10万余公里,观众多达70余万人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二《云南印象》成功所带来的启示

(一)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要符合民族的审美标准,植根于本民族的民间文化土壤。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下来的,是民族审美习惯和审美情感 一种体现。无论社会发展 如何之快,受外来文化冲击又多大,这种审美的传统性是不会一下子就消失,而是带有相当长时间的延续性。只有符合了民族传统文化,符合了民族的审美习惯的文化产品才会被大众所接受。同时传统文化作为不同民族的独特代表,在展现民族个性的同时又体现出了民族文化之间的共性,世界各民族的发展都属于人类进化史的一部分,虽然各个民族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但是在其真善美追求上都是一样的,情感是相通的。这样的话,放到到艺术上,艺术形式虽有不同,但是表达的艺术情感是一样的。正是那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也是为什么几千年来世界不同语言风俗的各地区音乐舞蹈可以相互流传的原因。以《云南印象》为例,其所有的元素都是由云南民族民间文化构成,整台歌舞共分七段落,序幕(混沌初开)、太阳(包括太阳鼓、芒鼓、铜芒、铜镲舞、象脚鼓、神鼓)、土地(包括月光、花腰歌舞、烟盒舞、女儿国、打歌)、家园、火祭(包括甩发舞、葫芦笙舞、纹身、面具舞、东巴舞、牛头舞、涅磐)、朝圣(包括藏族舞、玛尼石、转经筒、童谣)、尾声(雀之灵)。从歌舞的内容到表现形式,从演员的服饰到舞台道具,甚至演员本身都是来自野地乡村,透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情。所有的这些都是杨丽萍历经15个月在云南民间收集来的,构成了《云南印象》最基础的艺术元素。【2】这些植根于丰厚民间沃土,源于劳动群众生产、生活的文化元素,使《云南印象》获得了勃勃的自然生机和生命的活力让人领略到了原生态文化的魅力和一种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生命,爱情 信仰 抗争都是人类共同的原始的情感,也是世界通行的沟通“语言”,文艺团体通过民族歌舞艺术的表现形式,一最古朴的歌舞语汇将其诠释和 表达。同德情感的诉求无疑是最能触动观众内心深处,迎合受众在经历都市快节奏,单一机械运作的生活生活之后,追求原始复古,崇尚自然心理,回归文化自然传统的心理。可以说《云南印象》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和艺术魅力的内在品质,为它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准确的文化市场定位,和庞大的市场需求,为《云南印象》提供了保障。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了转型时期,社会各方面的矛盾不断凸现,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人们更是面对着方方面面的压力。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充斥着浓厚商业气息的社会氛围给社会大众造成很大的压力与困扰,而传统的娱乐节目和文化产品要么充满了商业气息,要么是粗制滥造,难以满足大众的需求。演出市场上对于真正能够满足大众空虚心灵的文化产品可谓是少之又少,原生态文化产品 市场前景广阔。《云南印象》的主创人员对于它的市场定位有着非常明确的认识,从一开始,《云南印象》就被定位为艺术产品,而不是艺术作品。对此,杨丽萍面对媒体时坦言:“我把《云南映象》定位为艺术产品。在我看来,有价值的艺术也要有商业价值。”必须要产业化,产业化的意思就是不能单靠演出来养活自己,要做大,做成文化产业。别的音像制品,书籍,一旦成了品牌就会派生出许多东西。《云南印象》并不满足于目前在演出市场上的成功,它的产业化之路还有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宏伟的计划。【3 】

经过杨丽萍三年间精心打造,费劲心血的大型歌舞集《云南印象》的出现无疑是让大众感到眼前一亮,仿佛一阵来自田野的清风,给长期以来充斥着华而不实、浮艳轻佻的晚会舞蹈的舞台带来勃勃生气,也给因终日沉浸在光怪陆离的声色娱乐中,感觉和心灵逐渐麻木的城市观众带来强烈的视听刺激和心灵冲击,形成了一道与流行文化、时尚文化风情迥异的文化奇观。让人真正体会到了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感觉。同时庞大的演出队伍和宏大的演出气势让观众的心灵真正感受到了一种来自原生态文化的震撼。

(三)运用现代大众传媒作为制作与宣传工具,实现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

人类文化的传播在经历过语言,文字,印刷术之后已经进入了大 传播媒介为主流的时代,其快速,便捷的特点已经成为前几种传播媒介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云南印象》土生土长的民族舞蹈是民族传统、宗教文化、民俗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特定的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的产物,那瑰丽多彩的自然风光、笼罩着浓郁的神秘色彩的宗教仪式、异彩纷呈的节日庆典以及那天、地、人、神共同在场的文化语境,就是民族传统舞蹈赖以展开的舞台,它们是民族舞蹈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其表现力和感染力存在的基础。

因此,要本真而完整地呈现舞蹈的魅力,仅仅把舞蹈的动作和音乐从云南民间的田间地头搬到大城市的舞台是远远不够的。一旦脱离了其原生语境,那些舞蹈动作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表现力和感染力将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在人工搭建的舞台上,最大程度地再现民族传统舞蹈的整体意蕴,是关系到这台舞蹈能否成功的关键。云南的山水田畴、人文景观当然是无法搬到舞台上的,但是,现代技术发达的电子复制手段却使在舞台上最大程度地再现民间舞蹈的感观氛围成为可能。《云南印象》表演过程中运用了一百多万的帊尼灯,用尽五百盏灯营造出各种各样的,并通过民族服饰,祭祀道具礼器的运用使的整个舞台变得空灵,为观众创造了亦真亦幻的视觉效果。整个舞台将原生与现代,自然与人类的相融合,创造出时空错位的感觉。《云南印象》耗

资千余万,充分调动了当代最先进的电子音、视频和多媒体舞台设备,最大程度地地再现了民间舞蹈的空间氛围,从而让城市观众坐在剧院里也能获得一种亲临其境的亲切感和现场感,满足了城市观众对于原生态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好奇心。《云南印象》可以说是这个电子复制时代的一次成功尝试,现代化的电子媒介与土生土长的民族舞蹈的和谐共鸣、无缝对接,为电子传媒时代民间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足资借鉴的技术范。

(四)品牌也是硬道理

在《云南印象》的市场推广中,企业和剧组可谓是充分发挥了品牌效应的威力。在《云南印象》的宣传中杨丽萍 作为这个节目品牌代言人,一反往日的低调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云南印象》的商业推广活动,和整个团队一起,风尘仆仆地奔走于各个公众场所,出席新闻发布会,接受电视台专访,上网站和网友聊天,一抛其往日的冷傲和矜持,笑容可掬地面对媒体和公众,不厌其烦地解答着各种各样的提问和质疑。显然,杨丽萍的出场是《云南印象》的市场推广的最好品牌,也是任何其他人所无可替代的。其次获奖无疑是最好的广告宣传,《云南印象》在首演之后,相继在各省市上演,取得了强烈的反响,成就斐然,这些都成为了它的主打品牌。

三 大众传媒时代对传统文化的开发与传播措施

(一)建立政府扶植、市场为主导、企业来运作的产业开发运作机制。

中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历史与经验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是起步晚,经验少,是在被动的外来文化产业的冲击下开始萌芽发展的。直到目前,中国的文化产业仍未能形成系统的文化产业体系,国内文化市场也还处于无序的混乱状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腾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国内庞大的文化市场越来越受到国外文化产业公司的重视,并不断对中国的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冲击和侵蚀。在这种内忧外患的环境中,中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引导与扶持,尤其是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方面。目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扶植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着手起草《文化产业促进法》,推动尽快出台《电影产业促进法》,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4】但是我们也知道如果要想让文化产业真正能够健康发展只是仅仅依靠政府的扶植与推动是远远不够的,该必须要打破原有的旧体制,让其由企业来运作,以市场为导向,自负盈亏,将原有的输血模式变为造血模式。《云南印象》在其成功的发展过程中云南政府对其的支持是有目共睹的,同时剧组聘请了专门的经济演出公司帮其策划推销。正是这种政府扶植、市场为主导、企业来运作的产业开发运作机制保证了其运营的成功。

(二)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工具,实现传统内容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传播技术的发展,现代科技广泛地运用于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之中,在文化领域掀起了新科技革命的旋风,促使新兴文化形态的崛起和传统文化形态的更新。媒体革命不仅仅是传播方式的变革,同时也带来了文化本体的革命,创造了崭新的现代文化。广播文化、电影文化、电视文化、音像文化乃至网络文化,成为新兴的主导文化形式,新闻产业、广告产业等相继诞生,文化不断经历创新扩容。以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为代表的当代信息革命,给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文化形态———数字文化和网络文化。这些新兴文化的特点在于,利用网络特性拓展传播内容,不满意于简单复制传统媒体,而是走上了自主发展的新路。文化产业一旦与信息数字化、现代通讯技术等高科技结合起来,迅猛扩展以往的表现空间和表现能力,创造出人们前所未见,甚至想所未想的视觉奇观和虚拟现实,从而将文化生产带入一种新境界。在这种、大众传媒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让土生土长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新的展现,为其插上走出地域飞向世界的翅膀,就成为我们开发发展传统文化产业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云南印象》的歌舞作为原汁原味的云南少数民族的田间舞蹈,如果没有现代电子技术的帮助其本真而完整地呈现舞蹈的魅力,仅仅把舞蹈的动作和音乐从云南民间的田间地头搬到大城市的舞台是远远不够的。一旦脱离了其原生语境,那些舞蹈动作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表现力和感染力将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在人工搭建的舞台上,最大程度地再现民族传统舞蹈的整体意蕴,是关系到这台舞蹈能否成功的关键。云南的山水田畴、人文景观当然是无法搬到舞台上的,但是,现代技术发达的电子复制手段却使在舞台上最大程度地再现民间舞蹈的感观氛围成为可能。《云南印象》耗资千余万,充分调动了当代最先进的电子音、视频和多媒体舞台设备,最大程度地地再现了民间舞蹈的空间氛围,从而让城市观众坐在剧院里也能获得一种亲临其境的亲切感和现场感,满足了城市观众对于原生态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好奇心。《云南印象》可以说是这个电子复制时代的一次成功尝试,现代化的电子媒介与土生土长的民族舞蹈的和谐共鸣、无缝对接,为电子传媒时代民间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足资借鉴的技术范例,也为人们展示了传统内容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

(三)发挥名人效应,借鉴国外标准化,多元化的发展策略。在今天这个眼球经济的时代,名人不光是新闻的焦点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品质的保证。在我们这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里,各个民族不同的传统文化往往带有其地域性的特征。民间文化走进大众视野的一个规律,任何一个民间文化要想得到大众的认可,需要有一个身怀绝技又被大众所知晓的中心人物来向大众展示其艺术的魅力,让大众所熟知接受,喜欢。东北二人转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期间赵本山可谓是功不可没。赵本山在央视的宣传与表演让二人转这个原本流行于黑土地上的民间艺术得以迅速火遍全国,并在能够在09年将《刘老根大舞台》建到北京,打入北京这个竞争激烈文化市场。《云南印象》表演初期,大部分观众就是冲着杨丽萍这个品牌去观看演出。

另外,艺术品产业化意味着其是可复制的,大众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传统文化的复制得以成为可能。《云南印象》虽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相对于国外已经成熟的表演,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云南印象》的表演过分的依赖杨丽萍这个舞蹈天才,存在 “将鸡蛋放到一个篮子”的风险性。在这一点上,《云南印象》需要向国外的《大河之舞》、《猫》等剧目学习其标

准化的表演模式。《猫》自从1982年第一次上演以来,已经以14种语言,在全球超过150个城市近300个剧院上演,演出版本超过40个,拥有观众超过6500万。《猫》剧今年春天在北京上演时,其舞台总监蒂姆•麦克法兰司自豪地说:“现在大概有6个剧团在全世界演猫。【5】音乐剧《猫》的演出模式的标准化让我们看到文化产业的传播速度与创造的效益。

(四)不断完善产业链,形成规模效应。

文化产业与别的产业不同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需求大,二是高附加值。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是别的物品不能替代的,这种需求有排他性,而且还具有无限性,比如好歌可以不断出新、一直出品,人们百听不厌。文化产业的高附加值体现在内容为王、产业链形态的延伸,一本书出版后,可拍电影,可制成DVD、影碟、游戏,还可授权,其价值会延伸。美国动画大片《超人特工队》,里面有300多种产品卖(授权)出去,而票房只占总收入的20%。一般好莱坞电影其全球票房只占其总收入的25%-27%,动画片的票房则仅占20%左右。【6】我国文化产业从自主发展的角度来说,程度是相当粗放和原始的,不仅没有反映出文化产业强大的创意和想象力,体现“内容为王”的特点,而且文化产业的附加值很低,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形成产业链经营的格局。一个文化产业作品的成功,能取得的价值不止仅仅是在演出的剧目,还包括对其衍生品的开发和制作,逐渐形成产业集群,这样容易增强文化的竞争力和区域文化品牌的建立。《云南印象》的成功不仅仅是单个剧目的成功,也是云南文化产业以后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于云南地区的旅游及其他产业也将带来巨大的收益。

结语

在今天这个大众传媒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之下,信息传播的快速和便捷极大的方便了文化的传播,同时也给当前处于强势的西方文化的扩张提供了巨大的优势。在我们只有保护好自己民族传统文化,才会让中华民族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种时代背景下,我们发展开发传统民族文化不能仅仅依靠老的传统模式 和技术,只有学会利用现代传媒技术的优势,实现传统内容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才能让我们的文化发展,壮大,传承给子孙后代,才能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1】豆丁网《论原生态舞蹈的发展与保护——以<云南印象>为例》

【2】载于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大众传媒时代的民间文化传播——以原生

态舞蹈云南印象为例》

【3】新浪网 杨丽萍专访

【4】摘自李斯屈 李涛《文化产业概论》 浙江大学出版社

【5】摘自维普资讯《猫》的成功对于文化产业的启示

【6】留学生论文网 《中美动漫产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参考书目:李斯屈 李涛《文化产业概论》 浙江大学出版社

刘玉珠 柳士法著《文化市场学》上海文艺出版社

《中国文化产业》 中华出版社

第四篇: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而独特的民族,它拥有悠久的历史;曲折的发展历程;顽强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它拥有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第一次大变革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对推进中国文化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文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远古时代便有的是最早的图画文字。之后随着文字的发展开始出现甲骨文、金文、小篆、大篆和隶书以及与隶书同时并行的楷书、行书和草书。在文字领域中国有很多著名的书法家,如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柳宗权等。这些书法家的字体被现在很多人临摹和学习。

字画是不可分割的,有字便有画,有画便有字。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世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由稳定统一到分裂的急剧变化,域外文化的输入与本土文化所产生的撞击及融合,使这时的绘画形成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描绘本土历史人物、取材文学作品亦占一定比例,山水画、花鸟画亦在此时萌芽,同时对绘画自觉地进行理论上的把握,并提出品评标准。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绘画也随之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山水画、花鸟画已发展成熟,宗教画达到了顶峰,并出现了世俗化倾向;人物画以表现贵族生活为主,并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造型。五代两宋又进一步成熟和更加繁荣,人物画已转入描绘世俗生活,宗教画渐趋衰退,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而文人画的出现及其在后世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方法。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文人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

中华传统文化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诗歌、词曲和戏剧。最早的诗歌是人们的口头创作,靠口耳流传,可以不依赖文字。诗歌的起源和劳动有关系。公元前6世纪,我国就编成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对后代诗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它实际上是中国诗歌的源头。至战国时代,各国政治、文化交流频繁,楚国开始大量接受中原文化,但仍保持着自己的文化特色。楚辞便是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诞生的诗歌体裁,其创始者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秦朝,存在的时间很短,几乎没有诗歌留下来。继秦以后的两汉(西汉、东汉)存在约400年,留下了价值很高的诗歌遗产,其中主要是乐府歌。唐代诗歌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唐、盛唐和中晚唐几个阶段。初唐是唐诗繁荣的准备时期,重要诗人有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沈佺期、宋之问。唐代诗歌的样式,在初唐时期已经齐备,到盛唐时期就出现了诗歌创作的高峰。到公元8世纪初,唐王朝出现了所说的“开元盛世”,经济、文化发展到鼎盛。诗歌创作领域也出现大批优秀诗人,写下内容异常丰富的诗歌。其中田园山水诗和描写边塞战争的诗占相当比重,李白、杜甫也出现在这时。唐代中后期,王朝的鼎盛期已过,但诗歌创作仍未衰歇,先后出现了韩愈、柳宗元、张籍、李贺、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杜牧、李商隐、温庭筠、杜荀鹤等等风格不一的杰出诗人。他们的诗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唐帝国走向衰落过程中的危机和民间苦难,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影响也很大。我们经常说唐诗宋词。唐朝最著名的是诗,而宋朝最著名的则是。宋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代表此人为李清照、柳永最为著名。豪放派的著名词人有苏轼和辛弃疾等。戏曲中的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京剧也为世界其他民族所了解。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还有很多,我并不能一一详细叙述。文化的深厚内涵需要我们在逐渐的了解过程中去体会。文化的精华固然很多,金无足赤,文化也不例外。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容。

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之称。《弟子规》是传统礼仪的很好阐释。还有我们所知道的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束缚了古代众多人的思想,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的绊脚石。古代的重男轻女思想至今在落后的农村地区还根深蒂固。这种思想给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带来很多的麻烦。忠孝思想固然可贵,然愚忠愚孝则并不可取。在我看来诸葛亮是愚忠的,他的忠诚并没有带来蜀汉的兴荣。如果他取阿斗而代之或选举有能力之人统治蜀汉,也许历史将是另一番景象。《二十四史》中有很多愚孝的典例。如为了孝敬父母而将自己的孩子活埋。父母是该孝敬,但孩子也是生命,这种行为在我看来便是愚孝。

传统文化是新时代发展的基础。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继承的过程中发展。推陈出新,革古典新。发展过程需要创新。是否创新是一个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重要标准。

文化的创新需要在植根于本民族文化的立足点上吸收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明成果。在创新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不能抛弃传统文化而空谈文化创新;不能全盘肯定外来文化,也不能全盘否定外来文化。

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东方与西方的交汇点上,积极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历史悠久,特点鲜明、内容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领先地位。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很显然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三)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一)学校教育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

(二)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中华人民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提炼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化精神。所谓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基本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人文主义。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传统,以民为本,重视道德伦理,履行义务,对维系社会正常运转、人际和谐和提高人生修养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着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家族)轻个体的倾向的消极因素。

儒道互补。总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两家思想为主干,并形成互补之势。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生活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伦理道德、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国民精神等方面的影响至为深远。道家、道教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学、艺术、科技、宗教、医药、体育等领域有着相当广泛的影响。传统士大夫的“达兼穷独”的人生价值取向以及民族性格中刚柔相济的品格等等,都是儒道互补在中国文化精神中的具体体现。

以和为贵。“持中贵和”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观念,而且也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群体心态。它的积极作用和影响是主导方面,对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维护,有着积极作用。

实践理性。所谓“实践理性”,主要体现为一种重现世、重实践、重事实、重功效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取向。实践理性对中国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影响至为深远,在实践中也带来了双重效应,但积极效应占主导地位。

目前,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斯宾格勒的“文化有机论”与季羡林的“21世纪是东方文化世纪论”,以及不少学者认同的“太平洋世纪论”都认为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将成为世界主流或内核。

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精神、思想、智慧都存在于该民族的经典中,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是以否定、割断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作为指导思想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经典是过时的、有害的,尽管他们的经典中也同样有糟粕。但不少中国人却经常有这样的冲动和行为。

当前的传统文化热源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民族自信心的回归,是对数度全盘西化浪潮的拨乱反正,也是对现实冷思考的结果。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越来越成为作为民族自我认同和国际形象的标志。立足自我,对外来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深层次的整合日显紧迫。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的内涵和实质意义日益突现,已成为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内驱力。

把文化看作一种国际竞争力,这是新一届中国领导人放眼21世纪全球竞争而作出的一个战略判断。文化建设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在竞争压力下,主动的选择和开放的创造。

从社会的层面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自觉与理想人格,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人身心之间的平衡和谐,在治国安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留下了丰富的宝贵遗产。

而对于个体而言,文化能在个人的心灵深处形成势能,定向地释放与发挥,理智保持与直接欲望的距离,支撑起人们的精神空间,引导人们超越自我,溶入整体,成就事业。而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套完整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修身养性的学问,为任何一个民族所未见。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世纪各国都在不断的了解中国,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东方智慧开始风靡世界。很多国家都开设了孔子学院,学习中国的儒家思想,并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孙子兵法》--世界最早的军事著作之一更是威震世界。当世界都认可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不是更该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吗?

二、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哲学思想上的著作,和西方截然相反。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虽然是几千年前的著作,但是人的思想哲学及做人的根本是不会变的,老祖宗几千的文化与思考的积累是最好的人生指南针。

三、我们的祖先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活相结合后,衍生出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如武术、饮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将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能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

中国大学扩招已经有些年头了,大批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奔向了社会。他们将成为中国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些充满了东方智慧的学子将会把中国带到世界舞台最闪耀的位置。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传统文化在扬弃了落后和腐朽,在吸收了中国新文化、新思想,在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后,将在中国、在全世界显出勃勃生机。中国“礼义仁智信”的做人原则,教化为本、以德为先的政治策略,饱含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风俗民情,孕育中国悠久历史的名山大川,将成为中国先进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蕴藏着丰富价值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规范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下载浅谈中原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播(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中原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播(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与管理创新论文

    中庸之道,合理管理 ——《赢在中国》“蒙牛爱心牛奶义卖”商场实战观后感 节目内容回顾 《赢在中国》 商业实战第二场任务为蒙牛爱心牛奶义卖活动, 九名选手重新分为红蓝两队,......

    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化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唯一延续到今天的文化形态。究其根本,这应归功于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与珍视......

    中原经济区旅游文化产业的创新与研究

    中原经济区旅游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正所谓“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地区,自古以来,都拥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但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东部沿海的迅速崛起与发展,国家又相继提出......

    文化传播创新工作总结

    :创新工作方式 提升传播能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网络媒体作为当今社会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传播媒介,有一份责任,......

    文化传播创新工作总结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文化传播创新工作总结 文化传播创新工作总结:创新工作方式 提升传播能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

    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传承中国经典美食

    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传承中国经典美食 ----舌尖到心灵的文化之旅1 1、 春节 农历大年正月初一,是家庭团聚期盼丰年的重要节日。在年饭中,小麦产区的北方,节日主要食物是以饺子为......

    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高中作文

    看中华文化在当代突围 刘冠丛 美国《新闻周刊》最新调查表明,全球网友心中美国与中国分别位居“21世纪最具文化影响力的国家”的榜首与榜眼。源远的中华文化在当代仍备受认......

    对待传统文化重在创新

    当代社会,对待传统文化重在创新谢谢主席,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讨论的辩题是当代社会,对待传统文化重在创新还是继承。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白,创新不是肆意的修改,而是指人类为了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