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

时间:2019-05-14 00:24: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

第一篇: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

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

摘 要: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也是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阵地和主抓手。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必须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农民群众共同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关键词:美好乡村建设;群众路线;依靠群众

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从建设美好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按照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五句话”总要求,学习借鉴浙江经验,立足我省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这是顺应新时期农民群众新期待,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重大实践。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推进全市美好乡村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并作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阵地,用实际建设成果来衡量各地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真正把这项惠民工程落到实处。

坚持一切为了群众,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美好乡村建设开展得好不好,群众满意不满意、支持不

支持、拥护不拥护,关键看我们是不是真心真意、实实在在为农民群众谋利益。深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必须时刻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多从关乎群众利益的小事、具体事做起,不断赢得农民群众的更多信任和支持。

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在深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党员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贯彻群众路线,经常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多与农民座谈交流,系统了解他们对建设美好乡村的看法和建议。特别是市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更应把各自联系点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阵地,经常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多倾听农民群众的呼声,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为当地建设和发展积极出谋划策;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结合单位职能,发挥部门优势,进一步加强调研指导和联系帮扶,共同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工作。

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尊重群众意愿是美好乡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必须贯穿于整个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推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规范程序,健全制度,抓好落实。无论是中心村的建设模式、规划编制,还是建设内容、建设方式、资

金筹措、运行管护等重大事项,都必须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大的主意让农民群众自己来拿。对于多数群众不愿意干的,坚决不能干;应该干但部分群众暂时想不通的不能硬干,应通过示范引导等群众意见统一之后再干。

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既是美好乡村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基本保障。建设美好乡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放到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上来,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实施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兴业富民、土地整治和管理创新“五大工程”,全面考虑和满足农民的需要,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坚持把维护农民利益特别是以土地为核心的财产权益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坚决防止个别地方借美好乡村建设的名义,出现强迫征用农民土地、强迫流转农民土地、强迫农民上楼、强制拆迁农民房屋等损害农民利益的事件。充分考虑农村实际和农民长远生计,合理提高占用农民土地、拆迁农民房屋等补偿标准。如结合土地整治开展美好乡村建设的,应确保土地增值收益大部分返还给村集体,并用于提高农民补偿标准和美好乡村建设发展。

注重做好统筹兼顾。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是由各方面、各阶段的具体利益构成的,制定政策、落实工作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各个时期不同阶层群众的利益。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应学会统筹兼顾,灵活使用各种方式方法,正确处理群众的各种利益冲突。必须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一方面,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高度引导农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使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另一方面,在引导农民为实现自己长远利益奋斗的同时,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当前利益。立足当地实际,以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为切入点,按照“规模、结构、转化、合作”的工作要求,牢固树立经营农业理念,大力推进土地流转,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使农民群众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结合。必须正确处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科学判断、统筹兼顾农民群众各方面的利益诉求,正确处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既诚心诚意地代表全市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美好乡村建设受益面覆盖我市农村所有农民,又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农民群众的利益。

坚持一切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美好乡村建设的落脚点是“村”,重点在“农民”,受益最大、得到实惠最多的是农民群众,建设美好乡村的主体也是农民群众。深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必须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最大限度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使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到整个建设过程中来,使之成为建设美好乡村、管理美好乡村和享有美好乡村的主体。

宣传引导是前提。强化舆论的引导作用,将建设美好乡村的意义、目的、政策、内容、措施等宣传到位,让农民群众看到美好乡村的大好前景,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增强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信心和自觉性,变“要我建”为“我要建”,变“等等看”为“主动干”。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顺口溜、戏曲、大鼓书等艺术表现形式,宣传好政府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职责和农民的作用,使农民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

民主决策是基础。农民长期生活在农村,对农村建设和发展最有发言权。在美好乡村建设中,从村庄选址、总体规划到房型设计、户型标准、房屋价格及质量监督等,必须充分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村民意见,让广大农民群众成为决策的主体。在土地复垦中,无论是补偿标准的制定、拆迁时间的确定,还是奖励办法的出台,都应让农民群众享有话语权,在最大范围内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使各项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

创新发展是动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不断探索体现农民愿望、符合当地实际、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建设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不搞大拆大建,实现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发扬“村企共建”的优良传统,探索“政府+企业+农户”模式,优化技术、管理、资金、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配臵,达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目的,使美好乡村建设实现多元发展。

培育主体是关键。目前,我市农村青壮劳力大量外出打工,留守农村的老年人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老人农业”成为制约我市农业现代化的新瓶颈。各地应结合当地实际,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并着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着力培育一批有资本、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使他们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从农业补贴、市场环境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增收致富是根本。保证每个农民都能在发展中受益,是美好乡村建设的初衷。应在试点的基础上推行公司化运营模式,使农民在土地流转中获得红利,进一步巩固群众的现有利益。引导部分流转出土地的农民返聘至家庭农场、农业经营公司等发展现代农业,并获得工资性收入,实现从农民向产业工人角色和身份的转变。同时,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在大幅提升土地产出价值的同时,广泛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使农民就近就业,并不

断增收致富。

整治环境是抓手。环境不美好,美好乡村就无从谈起,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是美好乡村建设题中应有之义。必须把这项工作作为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摆上突出位臵,紧紧抓住垃圾收转、污水处理、沟渠塘的清淤、清洁村容、整洁集镇、绿化乡村等工作重点,着力解决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脏乱差问题,逐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结合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实为民服务的有力举措,成立县乡村三级农村保洁服务组织队伍,健全农村环境卫生日常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镇容村貌和环境卫生保障机制,探索建立农村环境整治的长效管理机制。

组织领导是保障。美好乡村建设得好不好,关键看领导。实践证明,凡是美好乡村建设进展顺利的村,都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着力解决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和保障问题,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以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着力建设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组织带领广大党员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体系,健全议事决策机制、建设推进机制和服务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创造力。实践证明,凡是成功的决策,都来自群众的创造,来自群众经验的提升。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必须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总结推广基层干部群众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创造出的好经验好做法,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必须从群众中来。决策前,党员领导干部应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进行调查研究,虚心听取、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使美好乡村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符合当地实际和群众意愿。工作中,把广大群众在长期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群众提出的要求和愿望集中起来,经过分析加工,形成一般的意见。然后把一般的意见放到许多个别单位中去检验,经过研究和总结,集中新的经验,形成系统的意见,再去普遍指导群众。通过从群众中来,以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满意当作第一标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使美好乡村建设的价值体现在为基层、为农民群众办实事上。

坚持到群众中去。到群众中去就是把从群众在美好乡村建设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加以提炼、升华,形成普遍的指导意见,及时推广到农民群众中去,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并在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中不断完善、丰富和发

展。美好乡村建设中正确的、符合农村现实和农民心愿的路径、措施和方法不可能一蹴而就,况且美好乡村建设的实践也在不断发展,因此,“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发展、永远止境的过程。各地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应始终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充分依靠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带领广大农民群众不断把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深入。

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还应注意处理好党群干群关系、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的关系,并着力解决好“四风”在美好乡村建设中表现的突出问题。

正确处理好党群干群关系。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运用权力必须臵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当作衡量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根本标准。在制定决策、带领群众执行决策并不断发展和完善决策的过程中,充分集中民智,广泛代表民意,关心农民疾苦,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从而不断赢得农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形成干群齐心协力、携手共建的良好局面。

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的关系。将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群众建设美好乡村 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成为掌握政策、检验政策和监督政策贯彻落实的主体。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自治功能,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等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在美好乡村建设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把群众的事情交给群众自己办。进一步改进美好乡村建设项目招投标方式,鼓励和支持各地开展村民自建工作,对一些工程技术要求不高、依靠群众自己的力量能干的工程项目,优先让群众自己干。进一步健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机制,用好用足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合理筹资筹劳,最大限度保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着力解决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结合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点查摆和解决在美好乡村建设中政绩观不正确、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新官不理旧事、换一任领导变一套思路等突出问题。坚持一个规划做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保持工作的连续性。把打着美好乡村建设名义搞房地产开发、强迫征用农民土地、强迫拆迁农民房屋等侵害农民群众利益的行为纳入专项整治的重点,下猛药、出重拳,着力加以解决。进一步健全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完善相关制度规定,规范操作流程,强化监督管理,从源头上堵塞损害群众利益的漏洞,从根本上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 皖发„2012‟18号

2、《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通讯》„2013‟第5期

3、《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2013年6月

第二篇:始终坚持群众路线

始终坚持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征,是我们党克服困难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我们要深刻认识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内涵和意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具体表达。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中正确运用的典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核心,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在政法工作方面。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是政法工作的优良传统和重要的法宝。人民性是政法机关的根本属性。早在1948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谈到新民主主义政权的性质时指出:“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各级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种政权机关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如法院叫人民法院,以示和蒋介石政权不同。”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我们与古今中外一切政法机关的根本区别。在我们党领导的长期司法实践中,形成了很多优良传统和作风,需要坚持和继承下去。如“马锡五审判”方式,人民解调制度等。

为什么要坚持群众路线?我们党来自人民,服务人民,最大的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当对群众路线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大力倡导和积极践行,极大地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群众路线是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党性修养来自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属性的根本规定,来自于党组织对党员的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探索中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融于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广泛实践中,形成了党性修养。

我们要身入群众,关注民生。就是要走出机关,走出文山会海,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到群众中去。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群众生活在最基层,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感受最深切,也最有发言权,反映的问题往往最真实、最可靠、最准确。通过与群众面对面接触、交流,特别是注重走访偏远的地区,困难的群众,了解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听取他们的意见,可以掌握最真实、最鲜活的社情民意,可以拉近干群距离。深入群众,解决民困。就是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想法设法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群众最讲实惠,不需要干部对他们讲大道理,也不需要干部和他们不疼不痒地套近乎,而是希望干部能根据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合理需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一个群众的事情,对于全局来说可能很小,而对群众自己来说,则事事牵动人心,件件都是大事,有的还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就会牵动他们的情绪,影响他们的生产和生活。这就要求干部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思考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并加以分析,找出问题的主要症结,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心入群众,维护民利。就是要带着深厚的感情,真心实意地同群众交朋友,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马克思指出,人为之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群众工作必须以维护群众利益为依归。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树立干群一家的理念,把人民群众当成家人,把群众来信当成家书,把群众之事当成家事,群众工作当成家业,带着真心、带着感情为民办实事、为民谋实利。

最后,我们要以务实的作风认真做好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高度认识全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性,要以务实的作风认真做好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

(一)深入调研,解决群众热点难题。认真研究经济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积极探索和掌握适应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凝聚、激励群众自觉参与社会各项事业建设。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维护并发挥好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建设和享有成果的主体。把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我们群众工作的重点,认真体察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从人民群众热切盼望的具体事情做起,尽心尽力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二)贴近群众,加强群众观念教育。加强坚持群众路线的宣传教育,使党的群众路线深入人心,特别是党员干部对群众路线理解和对群众路线作用的认识。一是开展群众观念主题党课教育活动。通过邀请专家学者上党课讲党史,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开展“领导带学”活动等方式,让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在日常工作中为群众做好事实事。二是重点将群众观念教育纳入各级党校培训内容,让党员干部更系统地接受群众观念教育,更全面认识群众的历史地位和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三是加强对农村、社区和“两新”组织等基层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教育,利用地方党史资源宣传群众观念。如以斗门区斗门镇小濠冲党史教育基地为载体,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教学活动,增强党性观念。

(三)联系群众,提高服务群众能力。坚决落实中央政治局的八项规定,切实转变党员干部作风。一是坚持从基层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做起。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公仆意识。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二是各级党组织要对照上级要求,结合实际制出更具体的细则。领导干部要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带头密切联系群众。要坚持从最能体现良好作风的具体事情抓起,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改进调查研究、改进新闻报道,力戒大而化之,力戒形式主义。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多干让民众得到实实在在利益的好事实事。三是继续深化党群连心工程,形成长效机制,制定出台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制度,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四)依靠群众,着力创新群众工作。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构建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的机制。一是扩大群众参与,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变“上访”为“下访”,在基层收集带有原汁原味、带有现场温度、带有鲜明情绪的群众意见,在一线宣讲政策,在一线解决问题。二是接受群众监督,健全工作机制,引导群众监督,强化监督考评,巩固和继续推进全区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注重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增强党组织工作的开放度和透明度。三是服务群众需要,抓好基层政务服务延伸。依托电子政务加强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生命哲学,也是生活哲学;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工作路线,更是工作方法。因此,坚持群众路线应该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悔的追求,也是永不放弃的法宝。

第三篇:始终坚持群众观点,自觉践行群众路线

始终坚持群众观点,自觉践行群众路线 在践行群众路线中提升服务师生水平

在新的形势下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强化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学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改进作风、实现科学发展、办好人民群众满意教育、提升为师生服务的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每一位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领导带头作用,以高度的自觉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好的作风带动优良学风、师风、教风、校风的形成,切实提高服务师生的能力。

一、群众路线的由来与内涵

在中国古代社会没有“人民群众”这个概念,“群众”一词也很少见到。最早出现“群众”一词是源于《史记.礼书》“宰制万物,役使群众”。而在中国传统社会,“群众”不是一个政治概念,要找与我们今天群众概念相对应的,则是“民”和“臣民”。按现代汉语的字面理解,“群众”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民大众”或“居民的大多数”,即与“人民”一词同义;另外则是指“未加入党团的人”,表示“党员”与“群众”的区别,“干部”与“群众”的区别。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是党的科学的领导方法,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之一。从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来讲,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问题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在国际共运史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非常重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提到,“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同全体无产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列宁指出,“如果党的劝告同人民自身的生活经验所教给他们的东西不相一致的话,千百万人是绝不会听从这种劝告的。”“千百万创造者的智慧却会创造出一种比最伟大的天才预见还要高明得多的东西。”“正是劳动群众才应该是全部国家生活的基础。”“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的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否则共产党就不能率领群众。”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理论观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内容。但是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都没有明确提出群众路线的科学概念。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了一条走群众路线的方针。1922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大通过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就指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 在1925年10月召开的中共扩大执委会决议案中又指出:“中国革命运动的将来命运,全看中国共产党会不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1928年6月至7月召开的党的六大作出了“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的重要论断。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完善和成熟。1929年9月,由陈毅起草、经周恩来审定的《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著名的“中央来信”中,三处提到“群众路线”。1929年12月,毛泽东在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党的工作要“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路线去执行。”1934年,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提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 1943年6月,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进行了精辟概括,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进一步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还从我们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出发,提出把“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作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新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的群众路线得到了新的继承和发展。1956年9月,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系统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强调要把“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各方面工作成败的标准,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把群众路线确定为毛泽东思想三个“活的灵魂”之一,并将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结合时代的发展,江泽民同志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理念,并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作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任务。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群众路线视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全党开展了教育实践活动,强调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赋予了群众路线新的时代内涵。

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概括起来,就是“两个一切,一来一去。”这四句话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前两句阐述的是党的群众观点,它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问题的世界观;后两句是党的群众观点的具体化,即如何把党的群众观点落到实处,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问题的方法论。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整体内容。二、一切为了师生是学校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习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学校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坚持以师生为本的具体体现。广大师生员工是学校最基础、最广大的群众,是学校的立校之本,是学校科学发展和开展工作的基石,是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质量培养的主体,是始终值得信赖和依靠的力量。学校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办学治校理教要始终坚持以师生为本、一切为了师生、一切依靠师生的根本立场和理念,坚持求真务实、深入师生、关心师生的工作方法和作风;就是要始终把学生健康成长视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办学宗旨,着力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平台,为教师潜心育人创造条件,将“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将“人”的塑造与“才”的培养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就是要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师生投身学校教育改革建设实践,凝聚推动学校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把各方力量凝聚起来,让师生员工感受到学校教育发展变化,切实享受到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就是坚持想问题、办事情和做决策要以师生的利益为根本依据和最终目的,坚持学校一切重大部署广泛征求师生的意见与建议,保持与广大师生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加强与广大师生的沟通,建立健全师生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保证学校工作顺民意、解民心、谋民利;就是要以提升师生的幸福指数为不懈追求,下大力气解决与广大师生切身利益相关的诉求,真正实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这是教育为人民服务、高校践行群众路线的集中体现。

三、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提升服务师生水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学校院系干部工作在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前沿阵地,直接联系群众、接触群众、服务群众,是学校做好群众工作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因此,作为党员干部,要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就应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努力提升服务师生的水平。

1.奠定思想根基强底气。

要牢固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把学习贯穿始终,解决政治上理想信仰缺失、群众观念淡化的问题。要坚定远大理想,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时刻用党章、用优秀党员干部标准要求自己,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追求,并把这种自觉融入到教书育人、全面推动院系改革发展的具体实践上。只有这样,方向才会正确,才能创造出经得起师生检验、实践检验、历史检验的实绩。2.真情关爱师生接地气。

群众路线最核心的问题是“为了谁”,最本质的问题是“依靠谁”。作为学校党员干部干部,要在情感上贴近师生,在思想上相信师生,把教师和学生当做我们的亲人,切实了解师生的真实期待和需求,以真情关爱和实际行动解决影响师生发展的现实问题。要把学生装在心里,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状况,帮扶困难学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和生活的实际问题,让学校成为学生的家,让老师成为学生的贴心人,促进他们成人成才。要关心、理解教师,帮其所需、解其所惑、排其所难,使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安心教学、潜心科研,努力把个人发展和学校发展结合起来。要特别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和成长发展,政治上多引导,业务上多指导,生活上多帮助,推动他们快速进步。要落实教授治学、学者优先的理念,充分尊重教师的“话语权”,保障教师的学术权力;要与家长保持有效联系,了解家长的希望和学生成长历程,让家长与老师密切配合,协力培养学生;要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改进教育教学和科研服务,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广大教师要履行好教书育人之天职,强化使命感和责任心,不断拓宽学术视野,以先进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开展教学创新、以一流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加强师德建设,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3.根除“四风”树正气。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践行群众路线,必须坚决根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摒弃“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扎扎实实走程序、认认真真走过场”,坚决摒弃“表面如火如荼,实则一地鸡毛;看似动作不少,只是原地转空;自己乐在其中,群众苦在其后”等不良习气,树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理念,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注重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一日

第四篇:坚持群众路线 推进企业发展

坚持群众路线

推进企业发展

太原市林产品经销公司是一个已有30多年发展历史的国有企业。曾经有过短暂的辉煌,但更多的是艰难。从企业的经营看是一个做销售经营的单位,可经历这么多年的发展变革,现在更多的是做各种工程;从企业的生产情况看,企业的大量人力、物力都投入到工程的组织实施和完成,租赁服务却停留在一般的合同管理上;从2013年底收入比重情况看,企业的主要收入来自租赁收入,职工从事的各项事业,纯收入28万元左右,人均给企业的贡献不足1万元。由此看出,企业的发展定位模糊、企业的发展目标不明确,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不够突出。从而导致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始终是每届班子首要考虑的问题,职工的收入如何提高是历届领导班子必须努力解决的问题。通过调研我们认为,企业要想走出困境,要想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给社会创造价值,使职工安居乐业,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群策群力,才能推进企业的发展。

企业管理的实质是管理人。职工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事业的成与败,企业的兴与衰。企业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重大举措,是强化做好群众工作的责任,牢牢把握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紧紧抓住这条根本的工作路线,以勇于担当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扎实做好企 业的群众工作,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不断创新思维,拓展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使群众工作更加适应企业的发展。

一、把发展的出路引导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上来

国有企业从所有制结构上来讲,属于全民所有,从治理方式来说,既要实行新型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更要体现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在具体的实际管理中,紧紧围绕一切为了职工,一切依靠职工来决策谋发展。

毛泽东同志说“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强调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最重要的就是靠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因此,国有企业肩负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光荣使命,必须践行群众路线。就经销公司而言,不但要对职工群众的生存负责,还要对企业各项事业的发展承担更大的责任,从更广阔的范围来思考问题,以更高的思想认识和更大的力度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办好企业,就必须遵循“一切依靠群众”的基本原则,牢固确立职工群众的主体地位,牢固树立相信群众,依靠职工群众的观点,真正把职工当主人,始终与职工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针对性的开展工作,真正做到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武装头脑,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敬畏职工群众,生活上关心、关爱职工群众。坚持把党的群众路线充分体现到企业现代化科学民主决策之中,全身心引领企业的发展实践。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成为引领企业战胜艰难险阻,实现转型发展的法宝。要充分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职工作风,要针对实际工作中,认识不到位、工作不扎实、没有把群众放在心上,只注重业绩的问题,在思想观念转变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做好群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企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为民的观念,从职工所思所想出发来合理规划和科学安排企业的工作,使一切为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理念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基本方法和自觉行动。要尊重职工的首创精神,是企业管理产生不竭的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正如列宁所说“生气勃勃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企业管理是广大职工群众参与的实践活动,职工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有许多创造,科学的管理理论模式和方法都来自职工群众。广大职工群众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不仅增长了才干,而且会有新的需求产生,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工作方法,企业管理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企业要发展,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这些正确的做法从哪里来,只能从职工群众的实践中来,只有虚心向职工群众学习,拜他们为师,把群众的知识和经验集中起来,化为系统的更高的理论知识,才能 具体而有效地启发群众的自觉,指导群众得行动。因此,在改进工作方式上下功夫,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高度关注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准确把握员工的思想脉搏,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只有把来自群众的正确思想理论变成群众的实践力量,用解决实际问题来化解思想问题,才能实现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有广大群众都有了觉悟,有了热情并行动起来的时候,才能有群众的事业。

二、把发展的动力凝聚到职工群众的力量上来

群众路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正确的决策和办法,归根结底只能来源于无数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民群众。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方法,把提高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生活,实现职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作为企业最终目标。在工作实践中,注重工作方法,关心职工生活,推动职工共建共享企业发展成果。一要把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作为企业科学管理的重点,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上,针对职工中存在的观念落后,思想僵化,缺乏危机感意识等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要加强沟通,了解掌握职工的心里需求,加强人文关心和心理疏导,缓释工作竞争等给职工带来的压力,营造和谐发展的空间,确保职工队伍的团结和稳定,提高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建设发展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要始终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做到急为群众之所急,忧为群众之所忧,想为群众之所想。将职工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相信群众,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多为职工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努力解决职工的收入问题,并提高福利待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职工群众,取得职工群众对企业改革发展的支持和拥护。企业的根本利益、追求的目标和行为取向,严格说来是和企业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需求的目标以及行为取向是相一致的。经营企业的核心是经营人,没有员工的幸福,就谈不上企业的发展。为民务实,解决好员工的幸福问题,要从实际出发,尊重职工群众的意愿,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以看得见、摸得着实事取信于广大职工,要倡导劳动光荣劳动创造幸福的理念,激发员工的奋斗激情。坚决反对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坚持发展为先的原则,夯实群众路线的物质基础,兼顾企业效益和职工利益的统一,否则,企业不发展,经营没效益,劳动无成果,践行群众路线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坚持民主管理,充分尊重和保障职工群众依法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民主权利,依靠职工办企业,从而获取群众路线的内在生命力,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强调职工群众在各方面的发展,不断丰富职工群众的工作内容,要不断加强文化建设,使企业在搭建平台的基础上,把员工的进步与公司的发展结合起来,促进职工群众的全面发展。我们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真心维护职工群众的权益,真诚倾听群众的呼声,真实掌握职工群众的困难,真切把握职工群众的诉求,真心关心群众的 疾苦,最大程度地实现职工群众利益,让职工群众切实享受到政策发展带来的“红利”。

三、把发展的方式体现到转变干部群众的工作作风上来 群众路线从管理的角度讲,是以领导者为主体,职工群众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因此群众路线坚持的如何,落实的怎样完全取决于领导干部的觉悟和工作作风。所以,必须强化服务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只有植根于人民,造福于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衡量和检验我们工作的基本标准,做到有利于群众的就坚决支持,不利于群众的就坚决纠正,才能够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重要部署,强调必须坚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作用,不断强化国有经济活动控制力和影响力。同时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新任务。这充分证明,发展是企业的主题,改革是企业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经销公司今后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深化改革,必须从群众中找办法,从实践中找对策。企业的发展一是要处理好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既善于集中群众意见形成系统的东西整体推进,又善于在职工群众的实践经验中汲取成功经验,经过总结用于指导工作;二是要把改革的力度加大,发展的速度和职工群众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不冒进、不蛮干、不拖延、不观看。与 此同时,要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管理,要扎根群众,广接地气,以好的工作作风、工作方法推进企业的更好更快发展。广大的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思想,坚持从解决感情问题入手,不断强化群众观念,着力增进与职工群众的感情,满腔热情的做好企业的工作,必须明白:职工群众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依靠,企业的工作要靠职工群众去落实,生产任务靠职工群众去完成,效益利润要靠职工群众去创造,只有领导把职工群众放在心上,职工群众才会把领导放在心上,只有领导把职工群众当亲人,职工群众才会把领导当亲人,只有领导把职工群众当主人,职工群众才会把自己当主力,紧紧依靠职工群众,紧紧围绕团结职工群众,是办好国有企业的根本保证。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针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查摆的班子和领导干部个人的“四风“问题,党员干部必须在立行立改上下功夫,必须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发展合力上下功夫。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掌握为民务实的本领,必须适应形势和发展的要求,花大力气,下点功夫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业务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强党的宗旨意识,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的意识,提高为职工群众服务,推进企业发展的能力。

二是继续坚持艰苦创业的作风,经销公司30多年的发展,一路走来十分不易,往后发展更加充满挑战,要把艰苦奋斗作为 党员干部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状态,一种对奋斗目标的高尚要求。同时,要克服养尊处优、四平八稳过日子的思想,要保持浩然正气,凡事都替职工群众着想,一切言行都要符合职工群众的最大利益,要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育、引导、动员、激励职工群众当好企业主人,尽心尽责干事。

三是继续坚持拼搏奉献的精神,从公司发展情况看,很不容易,广大的干部职工是出了力,流了汗,付出辛勤劳动的,这是公司职工的优秀品质,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不能有任何放松的思想,要敢于走出去,参与市场竞争,要有不服输的精神,要去拼,要去为企业奉献。否则,不思进取、固步自封,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四是要有危机意识,要不断地审视自己,要正视企业面临的任务和存在的问题,要克服组织和个人在企业发展上存在的认识不足,干劲不足,成效不佳的行为,树立科学发展观,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企业负责,对职工群众负责,要敢于克服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困难,推动企业更好的向前发展。

五是要廉洁从政,为民务实,解决惩治腐败和有效预防腐败,是事关企业健康发展的大事。企业的发展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三重一大”精神,要为企业的发展和职工群众的利益掌好权,用好权,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加强各类人员的廉政教育和监督,加强制度建设,要让每一个干部都深刻懂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越轨。严于律己,率 先垂范,自觉抵制自身的欲望及外部的诱惑,建立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健全职代会制度,实行政务分开,推行民主管理。总之,企业干部作风的好坏,事关企业的发展,优良的作风是凝聚职工群众和动力的强大磁场,是形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合力。

太原市林业局第二督导组 2014.6.10 9

第五篇:我县美好乡村建设必须紧抓五个“好”

我县美好乡村建设必须紧抓五个“好”

我县高度重视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不断创新发展,近年来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已建成以及正在建设之中的美好乡村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散落在我县广袤的土地上。如何进一步搞好我县美好乡村建设,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五个“好”。

(一)好的基层组织

建设美好乡村,村支两委干部至关重要,是搞好美好乡村建设的骨干和中坚,因此必须加大优化村支两委干部队伍结构的力度,继续扎实地推进“党旗引领美好乡村建设”活动,把那些真正愿意献身于美好乡村建设、作风正、懂经济、工作经验丰富的人不断充实到干部队伍中来,把基层组织建设与美好乡村建设同部署、同推进。同时,要加大对这些“能人”的培训力度,县委党校的培训工作要贴近村干部的实际需求,要在三个“着力”点上下功夫,即着力提高村干部的政策水平和党性修养,着力提高村干部建设美好乡村的谋划能力,着力提高村干部的业务水平及致富技能。要建立从事这项工作的乡村干部培训实绩档案,并对培训情况进行跟踪回访,以求切实产生实际效果。同时,建议有关部门要定期组织村干部到县直部门或乡镇进行挂职锻炼,并构建基层党支部和村民理事会的长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组织资源优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形成合力,带领农民共建美好家园。

(二)好的布局

美好乡村建设涉及到土地、交通、卫生、工业、生态、文化等诸多领域,因此不能一蹴而就,必须立足长远,统筹发展。首先,必须通过科学规划,对美好乡村建设战略做出全局性的部署。我县在美好乡村建设布点、串线、扩面、成片渐进等整体上规划得很科学,也较细致,但从调研中我们也看到个别村的规划工作缺乏长远发展的意识,有的缺乏文化内涵,丧失了我县农村千姿百态的传统风格;有的只注重搞较大规模的建筑工程,而在人与自然环境应和谐相处等方面则考虑得不周到,等等。要牢牢树立百年村庄、千年基业的思想,本着高标准、高品位的原则进行科学规划,既要注重个性的塑造,又不能忽视共性的东西;规划者要充分考虑到村落、产业、景观、文化等的融合,认识到一张张美好乡村的地 1

图,就是一幅幅绝妙的山水画,而不能简单地将美好乡村布局成城镇的复制品。

(三)好的文化

建设美好乡村,必须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文化品位。我县文化资源特别丰富,例如底蕴厚重的移民文化、历史悠久的祠山文化、富有内涵的生态文化,还有散落在乡间弄里的各种特色文化资源。在建设美好乡村过程中,必须充分挖掘当地的各种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想方设法将之打造成富有独特魅力的文化资源,一方面用文化来充实各种景观的内涵,培育美好乡村的地方特色和个性之美,另一方面也是最关键的是用文化来承载本土化的优良传统,倡导和谐包容、乐于奉献的精神和健康文明的村风民风,培育农民的现代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之同美好乡村建设要求相匹配。

(四)好的产业

发达地区的经验告诉我们:建设美好乡村必须以发展产业为支撑,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我县美好乡村建设,资金问题依然是瓶颈,现在正处于“婴儿”诞生前的阵痛阶段。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首先,要充分利用好当地独特的地理、资源、环境等优势,结合惠农政策,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吸引多元民间资本参股,积极探索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的有效实现形式,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后劲。同时,加大招商力度,采取项目招商、资源招商等多种形式,吸纳各类社会资金,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突出专业化,并逐渐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总之,建设美好乡村必须必须牢牢抓住经济发展这个中心,要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不能总是指望政府部门的投入。

(五)好的机制

我县美好乡村建设不断完善党政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始终坚持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并重的理念,无论是投入机制、推进机制、帮扶机制,还是建管机制、考核机制等等,设置都非常科学、合理。这些机制的实施,一方面确保了我县美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同时也使我县农民参与的激情充分涌流,已经在全县形成了共建共享美好乡村的合力。现在我们必须大力加强美好乡村长效机制建设,完善美好乡村建设的评价体系,同时积极巩固建设成果,在落实建设经费、监督考核、村容环境整治等方面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县美好乡村建设发展的新路子。

下载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好乡村建设

    深化认识主动作为,完善机制狠抓落实 -----关于美好乡村建设的几点感想 建设美好乡村是省委、省政府基于我省近年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推进作风建设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推进作风建设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推进作风建设 摘 要:加强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

    在选人用人中始终坚持群众路线

    在选人用人中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理论) 《 人民日报 》( 2014年01月07日07 版)党员干部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主体,领导干部更是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造就一支模范践......

    为什么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为什么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2013-08-05 第01版:国家大局 作者:祝灵君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1652当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偶尔会听到一些党员干部提......

    必须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必须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2011-01-04 08:06:00 来源: 南方日报(广州)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读《解放战争》,启迪深刻,受益匪浅。解放战争演绎的是人类战争史上的......

    坚持群众路线 推进文化惠民

    坚持群众路线 推进文化惠民何杏仁推进文化惠民,要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点,反映群众愿望,满足群众需求,增进群众感情,努力让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文化发......

    全县美好乡村建设推进会主持词[合集]

    全县美好乡村建设推进会主持词 金涛 2012年8月11日 同志们: 现在开会。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县美好乡村建设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美......

    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汇报

    凉泉乡下辖10个行政村,167个自然村,共有居民10582户,人口4.4万人,乡域总面积近174平方公里。继2011年乡党委、政府牢牢把握政策机遇,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大打水利兴修翻身仗之后,又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