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团村省定经济薄弱村债务化解工作[★]

时间:2019-05-14 00:15: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团村省定经济薄弱村债务化解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团村省定经济薄弱村债务化解工作》。

第一篇:大团村省定经济薄弱村债务化解工作

大团村省定经济薄弱村债务化解工作

新丰镇大团村(2012年5月6日)

在市镇化债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农委、省财政厅、省综改办《关于继续开展经济薄弱村债务化解工作的通知》(苏改办[2011]23号)文件和盐城市有关会议精神及大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大改办发[2017]176号文件精神,我村严格对照政策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规范运作,从2011年11月起,用了4个月时间,摸清了村级集体债务。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化债工作有序推进。

1、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村成立省定经济薄弱村化债工作领导小组,村总支书记智通美同志任组长,村委会主任任副组长,村总帐会计、民兵营长、妇女青年书记等为成员指导、监督化债工作,组长是化债工作第一责任人,亲自过问,并成立了由五位群众代表参加的债务清理小组。

2、认真做好政策培训工作。为巩固农村改革成果,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我村于2011年11月26日举办化债工作培训班,对村组干部、民主理财成员、化债清核成员等进行业务培训,通过培训,统一认识,明确任务,掌握政策,化债范围熟悉步骤,为化债工作奠定思想基础和业务基础。

3、规范操作,严明纪律,严格按政策规定执行,规范操作,严肃纪律,严禁弄虚作假,坚持公开公正,该化解的债务要化解,对弄虚作假、违反债务清理、核实、兑付等有关规定的违法违纪行为,责令限期纠正并追回相关资金,确保债务真实可信。

二、细化工作步骤,确保化债工作按期完成。

此次债务化解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村债务化解全体成员,认真学习市政府办下发的《关于省定经济薄弱村债务化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对省定化解范围进行明确,对化债政策进行细化,形成了具体的工作方案。整个债务化解工作分为债务调研、债务清理、债务审核、债务确认、债务偿还五个阶段。

(一)债务调研。我村化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多次召开党员代表、群众代表讨论会,对债务进行初步统计、分析,并锁定各村帐面债务余额,测算需化解的债务金额。

(二)债务清理。按照摸底统计、债务核实、债务公开三个程序实施。

1、摸底统计。由村会计奚茂顺对2008年底帐面反映的每笔债务逐笔编制序号,将债务发生的时间、数额、用途、债权人等情况如实进行登记,建立债务统计台帐,用3周左右时间,摸清村级帐面债务底数。按文件精神规定,我村符合省定经济薄弱村债务总额为995551元,均为公益性债务,其中有息债务571000元,无息债务 424551元,维持村级组织基本运转5011元,村级公益性事务支出84780元,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905760元,多为村主干道、水泥路、水泥桥、涵闸、排涝站等建设。

2、债务核实。我村在民主理财小组的基础上,每个小组吸纳两名村民代表,组成债务清理审核小组。村会计将债务统计台帐和债务原始凭证及相关资料报村债务清理审核小组。债务清理审核小组以财务档案为依据,核实原始凭证、举债原因、手续合法性,对债务逐笔进行确认。

3、债务公开。经过村债务审核小组审定的债务,在村务公开栏及时予以公示,接受群众质疑和举报,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公示无异议后上报镇汇总向市农工委、市化债小组作出书面报告。同时将省综改办、省农委、市化债办的举报电话,一并向村民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三)债务审核。债务审核把关是化债工作的重要环节,我村是由原龙堤镇大团、闸北、韦灶三村组合而成,债务成因复杂,时间跨度较大,清理审核工作力求从严从细,严格把握政策口径,绝不任意开口,诱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要求审核小组在工作中严把四关:

1、严把债务时间关。根据省化债工作文件规定,我们严格按2008年12月31日这个时点,帐面记载的债务进行审核,包括兴建道路桥梁等公益事业建设、垫缴税费以及2003年底前欠发村干部报酬等形成的债务。

2、严把债务利率关。我们严格按照省综改办文件规定,对于已经发生并且已经入帐核算但尚未支付利息的债务利息,实行“分段计算、息不转本、利不滚利”,债务利息计算的年利率标准为7%,债权债务双方约定的利率高于7%,一律按7%计息;低于7%的,按双方约定的实际利率计息。对于已经发生但没有在2008年底前入帐核算的债务利息视同帐外债务,一律不在此次化债范围。

3、严把债务总额关。在接到市镇文件后,只能少于2008年报省数,不许大于报省数,严防将帐外债务入帐。

4、严把垫交税费认定关。村组干部举债垫交税费形成的债务,我们逐笔核实,垫交的具体款项、欠款的农户以及农户是否缴纳等情况,在张榜公示群众无异议后,才予以认定。

通过以上努力,我们将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积极稳妥的全面化解村级债务,增收节支,严格控制债务新增,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促进农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更好为“三农”服务。

第二篇:2011年经济薄弱村工作总结

2011年经济薄弱村工作总结 我村地处方巷镇西北,黄杨线贯穿全村东西,村内南高北低,属典型丘陵地带。全村有18个村民小组,516户村民,户籍人口1653人,常住人口1937人,社会面积5159亩,耕种面积2346亩,农业计税面积1557亩,养殖水面150亩,全村共有民营个私企业3家,主要生产毛绒玩具,汽车配件和铸铁件,农业企业3家,主要以花卉苗木和草坪为主,2010年村级全年收入2.7万元(苏洋铸造厂0.7万元;鑫源车辆配件厂1万元;水面发包1万元)。人均收入11002元,村级经济负债42万元,在全区属年固定收入不足5万元的经济薄弱村。

2011年,我村被区委区政府列为经济欠发达村,并对我村实施帮扶工作,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关于加强全区经济欠发达村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相关要求,我村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党建工作上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狠抓不放。经过近一年上级帮扶单位和村两委会以及群众的共同努力,全村级集体经济和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发展,村级组织发展向前迈进一大步。现将我村发展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把发展村级经济作为全村的工作重心。一年来我村两委会多次集中学习上级下发的关于发展村级经济的文件精神,学习兄弟村发展村级经济的先进经验。通过学习使我们认识到只有发展村级经济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唯一出路,才能带领群众发家致

富;村级集体经济在保障我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提供我村公共事业、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村级经济发展工作关系到我村500多户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我村集体经济能否又快又好的发展。

二、为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今年我村充分利用区、镇两级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规定,在镇政府的帮助下,已在镇创业园新建了3000平米的标准厂房,目前招商工作已经结束,厂房正在建设,2012年增加村级收入28万元;同时我村积极盘活存量资产增加村级收入,今年我村将老村部租赁给四联汽车配件厂,年增加村级收入2万元,村级组织有了稳定的收入,就能更好的为村民服务。

三、积极流转土地,进一步扩大专业合作社的面积,今年新流转面积359亩,全面巩固全村花卉苗木支柱产业的生产能力,优化种植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效益农业,生态农业,立足我村的自然资源和现有的农业基地,做大做强我村的农业产品优势,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档次和水平。我村的惠民生态园和煜熙农业园已初具规模,并且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农业企业的发展吸纳了我村的打工难的大龄劳动力,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农业的发展,今年增加村民人均收入1200多元,成为我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点和村民增收的又一个新的渠道。

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为更好的为村民服务,加强我村“四有一责”建设着力提升五项能力,今年我村投资150多万元

新建750平米的便民服务中心目前已投入使用;投入33.1万元新建

1.1公里王庄至夏庄通组道路;为改善村民生产条件,清淤2.8万方,硬质化水渠1.1公里,改造4座泵站;为丰富村民业余生活,新建3000平米的村民文化广场;积极实施道路亮化工程,今年我村投资5万多元新建18张路灯,至此衣扬路已全部实施亮化;积极落实实施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拆除老旧房屋15户,建筑面积1500平米,清除杂树1700多棵,净增耕地面积20.8亩。

五、发展中客观存在的一些制约因素。主要表现是:

1、由于我村经济基础薄弱,今年虽有上级帮扶单位的支持,但村级经济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已严重制约我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2、村级资源、闲置资产少挖掘潜力小。

六、下一步的发展计划。

1、充分挖掘我村土地资源,继续加强土地流转,做大做强我村的花卉苗木这一特色产业;

2、随着3000平米标准厂房的建成,确保2012年村级集体年自主收入25万以上;

3、充分发掘我村的工矿废地用于招商引资;

4、积极发挥“三强型”带头人先锋模范的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的群众致富。

第三篇: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总结

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总结范文

1**村位于城头镇政府东南部两公里处,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村。村庄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总人口1418人,党员31人,村两委人数共6人,退休村干部9人,人均0.78亩,该村在98年前曾是城头镇的经济强村,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原有的5家镇办企业,21家石灰厂全部倒闭,闲置镇办企业土地600余亩。三年来,市民经委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高度重视,针对薄弱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搞好帮扶工作,通过三年的帮扶工作,涝泉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村级班子建设得到有力加强,农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农民增收渠道大幅拓宽,困难群众得到有效救助,人均纯收入得到较大提高,村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市委、市政府对百个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部署以后,市中小企业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主任办公会议,成立了由市中小企业局局长王洪军任组长,副局长韩涛、王文生、刘合生、李成伦任副组长,经济运行科科长隋甲卫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经济运行科科长隋甲卫同志作为市中小企业局转化帮扶工作驻村干部。XX区民营经济发展局积极配合薄弱村帮扶工作,并选派王永副局长共同帮扶。市中小企业局局长王洪军带领局全体党组成员每季度深入涝泉村开展调研,与村委会负责同志共同分析问题,研究制订发展民营经济使农民脱贫致富的得力措施。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制定了帮扶工作方案,积极主动为群众致富出主意、想办法,受到村民一致好评。

二、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增强发展的核心带动力。

帮助村两委建立健全党内生活、民主管理等各项工作制度,理清了工作思路,增进了班子团结,提高了凝聚力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为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帮扶期间改选了村委班子,从思想进步、致富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致富能人中选出新的村领导班子。

三、扶贫济困,积极救助贫困家庭。

通过走村入户调查访问,选出10户生活困难和上学困难的特困户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每逢春节期间,局领导同志带领驻村帮扶干部,走访慰问了残疾人特困老党员等10户缺乏致富能力,生活特困家庭,每户一袋面粉,两桶油,保证了家家过上一个幸福快乐的节日,真实体现出组织对经济薄弱村的关怀。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协调资金6万元帮助村两委修通村东南北街120米,并修复生产路600余米,解决了群众行路难、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达到户户通水泥路。二是投入资金3万元,实施了村委大院维修改造工程,改善了村两委办公条件。整修改造了村委办公大院,添置更换了部分办公和会议桌椅;办公室粉刷了墙面、铺设了地板砖、吊上了天花板。三是实施了自来水户户通工程,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协调投入资金10万元,完成了自来水建设工程,解决了村民的生活生产用水问题。

五、实施了富民工程,不断增加村民收入。

一是根据该村的实际为了加快调整农业结构,突出了该村的农业生产特点,积极引导村民大力发展以马铃薯和棉花为主的种植业,并聘请专业种植能手前来指导培训,发展高效农业,提高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二是发展村内养殖业,利用村内闲置学校办起了娄山良种养殖场,发展养殖个体户,并对村民认真开展技术指导与市场服务,为村民发展畜牧养殖业解除后顾之忧。为给养殖户提供及时、全面、规范的技术和市场信息服务,帮扶干部广泛联系,邀请区畜牧局领导、镇畜牧兽医站的专业技术人员,进村举办讲座、培训班,入户为农民现场指导。三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2010年为城头镇豆制品产业集群争取省扶持资金400万元,有力促进了集群内民营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为解决该村劳动力就业提供了保障,三年来解决村民就业260人。村民年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2010年达到6144元,比2008年增加1149元,预计2011年达到6758元。

帮扶工作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市中小企业局与涝泉村已经结下了深厚友谊,我们将继续关注涝泉村的发展于建设,对涝泉村今后的发展和建设给予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总结范文

2按照XX市农村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做好第二轮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成扶贫领〔2009〕1号)文件要求,我县从20**年全面启动对口帮扶**市八个贫困村的工作。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贫困村广大干部、群众和16个对口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对口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年末至20**年末,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达17%以上,由2008年的4080元增加到2010年的5632元,基本实现了贫困村“主导产业基本形成,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的主要目标,现将两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健全机构

市上第二轮第一批启动村对口帮扶目标任务下达以后,我县高度重视,确定对口帮扶工作由县政府副县长分管、具体工作由县扶贫办牵头,政府办、县委办等16个单位为对口帮扶工作成员单位。要求各单位充分认识对口帮扶工作的重要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工作责任心、深厚的兄弟情谊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集中精力做好帮扶工作,保证市上下达的帮扶任务能圆满完成。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做好定点帮扶XX市贫困村的实施意见》文件(郫扶领办【2009】1号),并于每年年初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和《XX县对口帮扶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将帮扶任务分解下达到各成员单位,并纳入县委、县政府重要目标考核内容,建立起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帮扶工作责任制。各成员单位按要求确定了一名分管领导,落实了承办机构和联系人,切实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三、狠抓落实,措施得力

(一)科学规划,突出扶贫工作重点。我们多次组织对口帮扶成员单位到贫困村了解情况,在充分调研和尊重民意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拟定切实可行的扶贫规划,以当地老百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针对灾后重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民办实事、农民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进行投入,全面增强造血功能,夯实脱贫根基。2009年—2010年,全县投入到XX市的帮扶资金共计达到233.54万元。

(二)整合资源,积极参与灾后重建。为支持贫困村灾后重建工作,确保灾后重建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我们把对口帮扶工作和灾后重建结合起来,整合人力、物力和财力,全力推动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工作,贫困村很快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均超过地震前的水平。例如我县国土局,两年来共计投入人民币近70万元,帮助龙门山镇国坪村完成了村庄规划编制,委托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开展了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考虑到国坪村受灾严重、基础薄弱的实际状况,在该村党团活动室重建完毕后又帮助他们配备了桌椅板凳、电脑、电脑桌、档案柜、文件柜(夹)、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用品,保证了基层组织的顺利运转。

(三)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发展环境。从2009年全面启动对口帮扶XX市贫困村以后,我县以城乡统筹发展为统领,结合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农村四大基础工程”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等工作,整合各项支农、惠农资金,全面加大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帮助贫困村群众改善安居难、行路难、灌溉难、用水难等问题。两年来,累计帮助贫困村建成(新建或改建)道路27.71公里,新改建住房159户,铺设道路涵管30根,安装输水管道4000米,新建防洪堤200余米,新建蓄水池3口,新建沼气池10口,新建(维修)三面光沟渠11200米,建成村级卫生站一所。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四)因地制宜,不断探索扶贫新路。我们根据XX市贫困村的实际情况,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走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产业扶贫新路子。一是扶持发展观光旅游,着力打造“万亩荷塘”、“蜀水荷乡”项目,带动一、三产业互动发展。二是结合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投入部分资金进行结构调整,鼓励农民发展高效益的种、养殖业,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两年来,共新增核桃种植面积1070亩,发展食用笋竹3000亩,发展中药材(厚朴、黄连)种植面积3500亩,仅此一项就帮助农民人均增收800元;成立专合组织两个,大力发展特色、绿色养殖,引导农户养殖野猪、土鸡等养殖效益高的物种。截止2010年11月,肉牛存栏量达100余头,七彩山鸡存栏达10000余只,跑山鸡存栏达15000余只,黄羊、种羊存栏1000余只,养殖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三是立足于区域互动、共谋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强和贫困村的联系和沟通,多次组织县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贫困村进行交流联谊,积极为贫困村发展优势产业出谋划策,帮助联系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建基地、下定单的方式进行产业扶贫,促进了贫困村优势产业的蓬勃发展。

(五)关注民生,提高困难群众生活质量。坚持把提高贫困村人民生活质量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最终归宿。以“不唱高调,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从最穷的村、最穷的人抓起,扎扎实实为贫困村群众办一些实事,解决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两年来,在贫困村新建村卫生所1所,开展送医、送药活动2次;开展劳务培训3次,培训农民200余人次,实现劳务输出500余人,扶持贫困学生上学30人;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5次,慰问农村贫困户、贫困党员720户, 发放慰问金27万余元,受到贫困村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六)强化督查,确保扶贫工作措施落实。为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我们把督促检查作为完成对口帮扶目标的重要手段。县扶贫办充分发挥在对口帮扶工作中指导、督促和协调作用,及时通报帮扶工作进展情况,并多次组织各帮扶单位及相关技术人员深入到帮扶的贫困村,就产业发展等情况与镇、村进行磋商和交流,检查帮扶项目的落实和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并对帮扶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协调并予以解决,有力地推动了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两年来,全县共出动车辆300余台(次)、人员800余人(次),实施项目35个,至此,市上下达给XX县的第二轮第一批启动村的定点帮扶工作目标已全面完成。

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总结范文

320**年,按照**总工会的要求,为进一步深化“工友手拉手、促进再在就业”工程,切实发挥好工会的“维护”职能,履行好帮扶中心“面向职工、及时帮助、快捷准确、释疑解惑、因地制宜、长期坚持”的工作方针,因地制宜,建立和完善了困难职工帮扶的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一)务实高效,面对职工,认真扎实开展扶贫帮困工作。

进一步深化“工友手拉手、促进再在就业”工程,切实履行好帮扶中心“面向职工、及时帮助、快捷准确、释疑解惑、因地制宜、长期坚持”的工作方针,认真开展帮扶工作。

一是摸底调查、分类建档,掌握底数,确保帮扶工作有的放矢。今年4月中旬利用10天左右时间,全体干部职工分成三个组,各由一名领导带队,对县城范围内三百多户职工家庭生产生活情况进行入户走访调查,详细登记,按照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职责要求,对摸底情况进行了认真审核,并通过有线电视公示,对纳入帮扶中心的困难职工进行了三天的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最后将166户困难职工和部分农民工纳入了帮扶中心,统一管理。在管理上,严格按照全总下发的档案管理办法,进行了分类建档,按照音序排列编号,一人一档,采取滚动式管理,便于随时了解掌握帮扶情况。11月份,对申请进入帮扶中心的100多户下岗职工进行了入户核实,吸纳80户进入了帮扶中心。

二是完善信访接待工作,及时提供帮扶信息。信访接待实行首问责任制、来访登记制和领导负责制。通过信访接待,掌握一部分信息,对部分特别困难的职工,除采取必要的帮扶措施外,及时向城乡解困办推荐,协调解决困难。截至目前,先后对84人进行了生活大病救助,累计资金达2.06万元。其中,大病救助5人。

三是积极探索扶贫帮困的新路子,拓展帮扶的内涵。积极开展了“金秋助学”活动。帮扶工作从源头着手,全力实施“金秋助学”工程,制定了金秋助学资助办法。在每年春秋季开学之际,通过前期的调查摸底审核公示等程序,筹资资金开展“金秋助学资助活动”。今年,筹措9.6万元对48名新考入大学的贫困家庭的优秀学生或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资助。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四是积极开展扶持下岗自主创业示范户活动。遵循“想困难职工之所想,急困难职工之所急”的原则,在坚持做好“救急救穷”“输血型”帮扶工作的同时,积极寻找 “造血型”帮扶的有效途径,把帮扶的重点转向扶持有创业能力、致富思路清晰、对自谋发展有信心的下岗失业职工和困难劳模,通过扶持他们,带动一批有能力的困难下岗失业职工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自主创业,脱贫致富。2008年,县总工会通过多次的实地走访,与创业者交流,从一批自主创业的困难职工中确定11户作为自主创业示范户,主要从事养殖、蔬菜大棚种植和民族刺绣等,为他们分别救助5000元扶持资金,雪中送炭,增强他们创业的信心,使他们清醒的看到在创业的旅途上还有党和政府关心着他们。同时,引导有发展潜力的扶持示范户,逐步形成规模,然后再吸收一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困难劳模或其子女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共赢的目标,达到帮扶的目的。

五是积极建立各类基地,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各类技能培训,帮扶下岗失业人员或其子女,掌握一门技术,增强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先后依托有培训资质的县劳动就业局,建成工会再就业培训基地。县总工会与县就业局签订培训协议,县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每年向培训基地提供1万元培训费,由就业局完成培训和职业介绍,为更多的下岗失业困难职工提供就业机会。依托木垒镇工会,建成养殖区再就业基地。由县政府无偿划拨土地,提供小额贷款帮扶发展。目前,全县已吸纳320户困难职工进入再就业养殖小区,从事牛羊育肥,发家致富。今年,县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出资,委托县职教中心为困难职工免费举办了一期困难职工微机上岗培训班和一期养殖种植技能培训班,培训对象主要是帮扶中心50岁以下的困难职工、零就业家庭的子女,共计80人。旨在使困难职工扎扎实实掌握一门技术,多一条就业再就业的渠道,真正成为有益于家庭、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宣传发动,典型引路,有效促进《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签订工作正常开展

县总工会始终坚持把签订《女职工权益维护专项集体合同》作为贯彻实施《工会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实现好、保护好女职工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责任。在推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之初,一些领导、工会干部,特别是非公企业老板认识不到位:认为原签订的集体合同中已包含了女职工权益保护的内容,签订专项集体合同是多此一举;有的认为签订女职工集体合同,只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麻烦;签订女职工集体合同,会给企业加重不必要的负担。为了消除上述思想认识问题,县总工会xx县劳动监*大队对企事业单位贯彻执行《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规定》、《妇女权益保障法》等进行了专项督促检查,特别将女职工的权益保护作为重要内容之一。由企业法人和单位行政一把手汇报,对上述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的,县劳动监*大队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提出书面限期改正的决定,促使企业老板严格依法办事。

为了全面推行这项工作的开展,我们采取了典型引路的做法,首先在三家煤矿进行试点。煤矿均是非公企业,女职工特别少,工作危险性大,通过前期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得到了煤矿老板的积极配合,使这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然后将煤矿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广泛宣传推广,在其他企业引起了共鸣。到2008年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工作有了新起色。15家企业签订了《女职工权益维护专项集体合同》,合同履约率达100%

(三)心系职工,维护职工,积极开展送清凉慰问活动。

一是及时开展“爱心送民工”慰问活动。在四川省发生地震之后,县总工会及时组织人员,对来木垒打工的四川籍民工家庭受灾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并带着毛巾、洗衣粉、手套等价值2000元的慰问品,深入到2个建筑工地看望了70名四川籍民工,并通过他们转达木垒人民对四川灾区亲人的问候和关心。在县总工会的号召下,银河建筑公司筹措2万元现金,垫资为35名四川籍民工预付了工资,让民工在第一时间寄给受灾的亲人。慰问活动抚慰了民工的心情,民工队伍稳定、工作安心,没有一位民工提出返乡。

二是在盛夏开展安全度夏送清凉慰问活动。对15家合法经营、安全生产较好的企业,集中利用4天时间,组织人员开展了盛夏送清凉慰问活动。此次慰问范围涉及到铸造厂、酒厂、砖厂、加工厂、汽车站、运输公司、建筑工地、生产车间的五百多名一线职工,价值1万元的西瓜、白砂糖、绿豆等解渴的食物和生产用的手套,不仅让职工感受到了被党和政府关怀的温暖,也让职工感到了劳动的光荣。这次慰问活动涉及面广、覆盖面大,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赢得了职工好口碑。

(四)扎扎实实开展寒冬送温暖扶贫慰问活动

为做好在三节期间的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县总工会及早动手,组织人员开展慰问前的入户走访活动,通过近一个月的走访入户,对在帮扶中心的人员的情况进行了核实,对符合条件尚未进入帮扶中心的下岗困难职工又进行了核实公示,底数摸清后,按照年初的预算,对三节慰问工作进行了会议研究,拟定了三节慰问方案,根据困难那职工的不同需求,划分为不同的慰问标准,拟对200 多户大病户、特困户、在职困难职工进行节日慰问,慰问资金达7万多元。慰问工作定于2008年12月25日开始。

(五)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狠抓落实,确保帮扶工作正常有效开展

为切实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实行“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努力把帮扶中心建成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展示工会形象的窗口,调节劳动关系矛盾的渠道,依法维护困难职工的阵地。

一是积极完善了考核评价机制。把帮扶工作的考核验收与工会工作业务督查验收同步进行,实现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的“三同步”的工作格局。

二是建立完善信息奖惩制度。为及时掌握帮扶信息,鼓励和调动帮困人员上报信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扩大信息渠道,提高信息质量,县总工会按照《木垒县工会信息奖惩办法》,及时进行了奖优罚劣。

三是建立完善了公示制度。在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中,坚持实行公示制度。通过走访了解,结合困难职工的实际情况,经过党组会议讨论研究,确实低于或略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定为困难职工或特困职工,分别在社区xx县工会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天。公示期间如果有群众反映,则重新进行核实后再进行公示。

木垒县帮扶中心在各基层工会的大力支持下,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距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虚心改进,不断努力。

第四篇:经济薄弱村脱贫致富路

经济薄弱村脱贫致富路

**村

**村位于***镇西南,南接**,西傍**,现有人口1836人,592户,耕地面积1200亩。由于地域限制和传统保守思想的束缚,使我村成为了市级贫困村。工业经济薄弱,社会事业滞后,群众生活水平较低。近年来,由于各级的大力支持,和全村干群的奋发努力,面貌有了较大改观。2009年,村集体收入达*全村人均收入达到8400元。特别是2009年这个脱贫攻坚年,市、镇都加大了对**村的扶贫开发力度,使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提高。

一、近年来脱贫致富的基本情况

村“两委”看到了上级的希望、乡亲的期盼、周边形势的压力,有了深深的感触和震撼,从而形成了一种共识----造血发展,奋力赶超。发展是硬道理,也是村级组织的首要工作。穷则思变,要把贫穷转化为发展的强大动力。

村两委立足实际,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三个小区”的“造血”发展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在脱贫致富的征程中迈开了大步。

1、“一个中心”即三产服务中心。抢抓机遇,抓住中石油落户西来桥,大量外来人口涌入这一契机,计划在紧靠集镇的村组征地10亩,建“三产服务中心”,吸引一些外地餐饮服务行业来投资兴

办餐饮服务场所,目前征地工作已经完成,服务中心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10万元稳定性收入。

2、“两个基地”即特种鱼虾养殖基地和百亩秧草基地。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走科技兴村之道。**村原有1120亩水旱地主要种植稻麦。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根据市场情况,对产业结构作了调整。2009年,在市、镇两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9、10组流转土地100亩建起了大棚秧草种植基地,年底将陆续收益预计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2万元左右。在西江边围垦江滩,建起了特种鱼、江虾养殖基地,并承包给常州客商经营管理,预计每年可为村里带来5万元左右的稳定性收入。

3、“三个小区”即盘活老厂区厂房、新建标准化厂区、建设富民工业园区厂房。营造环境,发展个人和私营经济,走工业强村之路。对靠近238省道的老厂区厂房进行修葺、另外在村委会办公楼南边新建标准化厂房2100平方米,这样既解决了企业发展,扩大规模所需的生产经营场所问题,同时厂房出租又为村集体带了稳定的收入。村“两委”还在企业用地、用电、申办各种手续等方面,强化服务,给予尽可能的方便和支持。目前老厂区以及新建的标准化厂区已经基本上出租完毕,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近20万元的收益。

1、营造环境,发展个人和私营经济,走工业强村之路。为吸引企业入住,对靠近238省道的老厂区厂房进行修葺、另外在村委会办公楼南边新建标准化厂房2100平方米,这样既解决了企业发展,扩大规模所需的生产经营场所问题,同时厂房出租又为村集体带了稳定的收入。村“两委”还在企业用地、用电、申办各种手续等方面,强化服务,给予尽可能的方便和支持。

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走科技兴村之道。**村原有*亩水旱地主要种植稻麦。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根据市场情况,对产业结构作了调整。2009年,在市、镇两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9、10组流转土地100亩建起了大棚秧草种植基地,年底将陆续收益预计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2万元左右。在西江边围垦江滩,建起了特种鱼、江虾养殖基地,并承包给常州客商经营管理,预计每年可为村里带来5万元左右的稳定性收入。

3、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截止到2009年底,我村累计投入200万元,铺设改造高标准水泥路面40000余平米,村内路面基本实现硬质化。道路、河道两旁种植香樟等美化树3000余棵,紫薇、广玉兰、黄香球等花卉4200株。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村容整洁,环境优美。

4、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扶持力度,落实致富措施。

(1)、政策扶持。根据相关政策的条件,为部分贫困家庭申请了低保等相关政策资助,做到“应保尽保”。

(2)、就业优先。近几年,仅捷野电机集团就吸纳近20名困难群众,银城制衣吸收10名贫困群众,参加管理和做工。人均年收入8000元左右,大大促进了部分困难家庭的致富奔小康的进

程。

(3)、创业帮扶。通过“4+1”帮扶机制,对有创业意向的低收入村民提供政策信息获取,技术知识培训,生产经营指导,资金帮扶等一系列帮扶措施,做到“开眼界,领上道,送一程”的全程跟踪服务。

2009年,全村实现村集体收入15.5万元,同比增长近50%。基本消除年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100%,养老保险参保率达60%,环境绿化率达96%。村委会依法自治,村民生活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对照我们扬中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进程指标还有一定差距。

二、2010年致富奔小康的规划设想

规划设想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突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主题,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立足改善生活,共建和谐新农村。到2010年村民年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最低困难家庭人均4000元,生活显著改善,人居环境优化,信息化普及,受教育程度、医疗卫生和思想道德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实现上述目标,拟采取以下措施:

1、增加投入,计划投入110万元兴建富民工业园,进一步培植有潜力的私营企业。在服务企业的同时,依靠厂房租金保证村集体收入稳定增长,实现双赢。建成后预计年收益在10万元以上。

2、调整管理模式,办好秧草种植基地和特种鱼虾养殖基地。进一步探索适合我村实际的生产管理模式,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从而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同时加强农业科技队伍的培养,把农民增收从本大利大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实现科技兴村。

3、优化发展环境,拉动产业发展。用现代工业理念来谋划各产业的发展,首先就要优化发展环境。**村已经集中进行“三清”环境整治,即清洁村庄、清洁家园、清洁河道,辅以整修道路,绿化村庄、道路,以优美的环境来拉动产业的发展。

4、大力发展服务业,拓展增收渠道。抓住中石油落户***,大量外来人口涌入这一契机,计划在紧靠集镇的村组征地10亩,建“三产服务中心”,吸引一些外地餐饮服务行业来投资兴办餐饮服务场所,目前征地工作已经完成,服务中心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10万元稳定性收入。

5、重点对象重点扶。共同富裕是全区奔小康的最终目的。针对不同情况,要多渠道帮扶低收入家庭共同过上较富裕的生活。截上2009年底,**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的18户,这一类家庭,要找准原因,制定帮富方案,逐户落实以下措施:一是就业优先。继续优先对低收入家庭的劳动力安排,工业的发展带来就业机会的增多,新增加的就业机会优先考虑此类人群。二是帮

助掌握致富技能。“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首先加强对他们知识、技术、技能的培训;其次是保证低收入家庭子女100%完成各类学业,尽可能促使他们受到高等教育。三是结对帮扶。对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收入特低的家庭,村干部、党员、私营业主一帮一,结对帮富。必要时建立急难求助机制。

我们清醒地看到,实施以上规划,难度很大,特别是村级财政状况较差,资金严重不足。但是,我们有信心,在各级的关爱、支持下,依靠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完成或超额完成规划中确定的各项任务。

第五篇: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总结

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总结

**村位于城头镇政府东南部两公里处,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村。村庄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总人口1418人,党员31人,村两委人数共6人,退休村干部9人,人均0.78亩,该村在98年前曾是城头镇的经济强村,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原有的5家镇办企业,21家石灰厂全部倒闭,闲置镇办企业土地600余亩。三年来,市民经委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高度重视,针对薄弱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搞好帮扶工作,通过三年的帮扶工作,涝泉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村级班子建设得到有力加强,农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农民增收渠道大幅拓宽,困难群众得到有效救助,人均纯收入得到较大提高,村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市委、市政府对百个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部署以后,市中小企业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主任办公会议,成立了由市中小企业局局长王洪军任组长,副局长韩涛、王文生、刘合生、李成伦任副组长,经济运行科科长隋甲卫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经济运行科科长隋甲卫同志作为市中小企业局转化帮扶工作驻村干部。xx区民营经济发展局积极配合薄弱村帮扶工作,并选派王永副局长共同帮扶。市中小企业局局长王洪军带领局全体党组成员每季度深入涝泉村开展调研,与村委会负责同志共同分析问题,研究制订发展民营经济使农民脱贫致富的得力措施。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制定了帮扶工作方案,积极主动为群众致富出主意、想办法,受到村民一致好评。

二、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增强发展的核心带动力。帮助村两委建立健全党内生活、民主管理等各项工作制度,理清了工作思路,增进了班子团结,提高了凝聚力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为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帮扶期间改选了村委班子,从思想进步、致富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致富能人中选出新的村领导班子。

三、扶贫济困,积极救助贫困家庭。通过走村入户调查访问,选出10户生活困难和上学困难的特困户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每逢春节期间,局领导同志带领驻村帮扶干部,走访慰问了残疾人特困老党员等10户缺乏致富能力,生活特困家庭,每户一袋面粉,两桶油,保证了家家过上一个幸福快乐的节日,真实体现出组织对经济薄弱村的关怀。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协调资金6万元帮助村两委修通村东南北街120米,并修复生产路600余米,解决了群众行路难、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达到户户通水泥路。二是投入资金3万元,实施了村委大院维修改造工程,改善了村两委办公条件。整修改造了村委办公大院,添置更换了部分办公和会议桌椅;办公室粉刷了墙面、铺设了地板砖、吊上了天花板。三是实施了自来水户户通工程,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协调投入资金10万元,完成了自来水建设工程,解决了村民的生活生产用水问题。

五、实施了富民工程,不断增加村民收入。一是根据该村的实际为了加快调整农业结构,突出了该村的农业生产特点,积极引导村民大力发展以马铃薯和棉花为主的种植业,并聘请专业种植能手前来指导培训,发展高效农业,提高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二是发展村内养殖业,利用村内闲置学校办起了娄山良种养殖场,发展养殖个体户,并对村民认真开展技术指导与市场服务,为村民发展畜牧养殖业解除后顾之忧。为给养殖户提供及时、全面、规范的技术和市场信息服务,帮扶干部广泛联系,邀请区畜牧局领导、镇畜牧兽医站的专业技术人员,进村举办讲座、培训班,入户为农民现场指导。三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20**年为城头镇豆制品产业集群争取省扶持资金400万元,有力促进了集群内民营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为解决该村劳动力就业提供了保障,三年来解决村民就业260人。村民年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20**年达到6144元,比2008年增加1149元,预计2011年达到6758元。

帮扶工作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市中小企业局与涝泉村已经结下了深厚友谊,我们将继续关注涝泉村的发展于建设,对涝泉村今后的发展和建设给予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下载大团村省定经济薄弱村债务化解工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团村省定经济薄弱村债务化解工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经济薄弱村整顿帮扶工作总结

    经济薄弱村整顿帮扶工作总结(河洼村)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今年我们经济薄弱村帮扶对象是欢墩镇河洼村,为认真做好经济薄弱村整顿帮扶工作,进行了多次研究并做了以下几项工......

    经济薄弱村“第一书记”工作培训会主持词

    经济薄弱村“第一书记”工作培训会主持词同志们:全县扶贫工作推进会刚结束,我们紧接着召开经济薄弱村“第一书记”工作培训会,主要目的就是第一时间贯彻落实会议的精神要求,对同......

    发展党员工作薄弱村情况汇报

    发展党员工作薄弱村情况汇报按照通知要求,现将新站镇发展党员工作薄弱的两个村情况汇报如下: ------靠山村: 一、该村自然情况。靠山村地处新站镇西南隅,西隔江与大安市毗邻,南与......

    经济薄弱村党组织建设问题研究[范文大全]

    经济薄弱村党组织建设问题研究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

    陈集镇经济薄弱村帮扶情况调查

    陈集镇经济薄弱村帮扶情况调查我镇位于仪征市北部丘陵区,座落在江淮分水岭上,是个传统的稻麦轮植的农业乡镇,经济基础历来十分薄弱。全镇总面积81.65平方公里,总人口31297人,现......

    试论经济薄弱村存在的经济问题5篇

    试论经济薄弱村存在的经济问题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越来越重视,农村相继实行了税费改革,农业补贴等,党中央、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这些政策都要通......

    xx镇xx村“薄弱村”整顿工作实施方案大全

    xx镇xx村“薄弱村”整顿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解决薄弱村党组织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上水......

    在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5篇可选)

    区委副书记在全区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调度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 这次全区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调度会议,主要目的是调度前一阶段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开展情况,交流经验,查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