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东省水权交易制度设计及试点有关问题的探讨
黄本胜:广东省水权交易制度设计及试点有关问题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4/9/18 16:23:14
广东省水权交易制度设计及试点有关问题的探讨
广东省水科院
黄本胜
0
引言
近年来,在我国面临水资源问题日趋严峻的形势下,探索体现资源使用有偿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机制要求、促进水资源高效配置的水权制度一直成为我国水资源管理领域研究的新方向[1],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大三中全会已把水权交易作为深化水利改革和优化水资源配置的战略部署。然而,水权交易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基础工作较为薄弱,配套的制度法规等仍待完善,实践的经验不足;而且,特有的国情和水情决定了我国的水权交易制度必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权交易制度有根本的差别,必须因地制宜。在现有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水权如何界定?什么样的水权可以交易?可交易的水权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水权交易有哪些类型?水权交易完善需要哪些配套制度?怎样进行水权交易?这些问题一直是国内相关学者、决策和管理者、取用水户以及媒体等关注的焦点,也是建立水权交易制度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广东省委和省政府高度重视水权交易制度建设工作,2013年以来即部署开展省级水权交易制度建设的相关研究以及水权交易试点工作。2014年7月,水利部印发的《关于开展水权试点工作的通知》将广东省列为全国七个水权试点省区之一,重点在东江流域开展区域之间的水权交易和构建水权交易市场等探索。
本文根据广东省的省情与水情,结合我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时代背景,论述了广东省水权交易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开展水权交易已有的基础,介绍了广东省水权交易制度的“一三三四”框架体系顶层设计内容,并对广东省水权交易制度建设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推进丰水地区水权交易试点工作提供参考。
广东省水权交易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广东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近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现阶段出现的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已集中凸显,水资源水环境对全省经济发展布局的制约越来越大。目前,广东省用水总量已接近国家分配控制的指标红线,用水总量位居全国前三,万元GDP用水量仅处于全国中等偏上的水平,用水效率较低,部分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接近或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社会公众节水缺乏内在动力。长期以来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水资源环境付出较大代价,水资源短缺和用水浪费并存,生态脆弱和开发过度并存,污染治理和超标排放并存,河流湖库水质达标率仍不高的困局[2]。因此,急需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水权制度,建立资源有偿获取和有偿使用机制,从而改变南方地区传统的用水理念,切实做好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进入新时期,随着广东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和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加深,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生活和工业新增用水量需求较大,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提高和水功能区水质达标面临着较大压力。广东省开展水权交易制度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水利改革的有力抓手,是促进市场优化配置水资源、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对破解广东省当前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脆弱、水事矛盾突出地区的水资源管理难题和提高社会各界的节水意识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3]。
广东省水权交易制度建设的基础条件
随着近年来广东省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广东省在水资源开发、保护和管理等多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些工作的开展为新时期广东省水权交易制度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首先,《广东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和《广东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暂行办法》明确了广东省各地级市“三条红线”控制的目标,制定了相应的各年度重点任务,部分地级市亦将各项指标分解至县(区)一级行政单元,目前已经连续三年实施省政府对各地市的考核工作。东江、鉴江流域早已实施了分水方案,其他流域的分水方案也正在编制中。随着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不断落实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的不断细化,初步明晰了广东省水权交易的主客体,为水权交易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随着区域初始水权的逐步明晰,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稳步推进,广东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水质型缺水地区对优质水源的需求满足仍需要获取一定量的水权指标来支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而目前广东省部分地区的用水总量已经接近初始分配指标,现已有部分新增用水量项目因缺乏用水指标而无法建设,因此,广东省众多地市和企业具有旺盛的交易需求和意向,这为广东省水权交易提供了重要的市场来源,急需引进市场化的交易机制盘活有限的用水指标,促进水资源在区域内的高效配置。
第三,广东省已经建立省级水资源在线监控系统,省管大型取水户计量已经实施在线监控,取水许可台帐建设基本完备。广东省的东江流域已基本建成水质水量监控系统,80%以上的非农业取水大户已安装了计量监控设备;部分地市也正在建立用水户计量监控系统,对市管的用水企业实现规范管理。水资源在线监控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为广东省水权交易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监控手段。
此外,广东省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正在进行中,部分地市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农业节水转换具有较大的潜力。而且,广东省可以依托已有的且具有丰富的类似资源产权交易经验的省产权交易集团环交所建设水权交易平台。以上的水权交易需求背景和已有的工作基础均为广东省水资源的市场化运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广东省水权交易制度的“一三三四”框架体系
根据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和国家实行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广东省水权交易制度研究提出了“一个定义内涵、三个基本条件、三种交易类型、四项配套体系”的省级水权交易制度顶层设计框架。
3.1
一个可交易水权的定义
为了更好地建立和健全广东省水权交易制度,并积极推进广东水权市场建设,在我国水资源所有权归属国家所有的法律现实和实行最严格管理的制度背景下,提出广东省可交易水权是指水资源的使用权,是《广东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中界定的全省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中的生产用水使用权。具体而言,对于各级行政区,可交易的水权是指分解到各行政区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生活用水除外);对于企事业单位或取水个人,可交易的水权是指取水许可证许可的并经确权的取水指标(自来水厂的生活用水除外)。
3.2
三种水权交易类型
基于可交易水权的内涵与其固有特征,依据我国现阶段的法律法规、时代背景、阶段条件和实际的可操作性,从广东省水资源管理和用水需求出发,提出三种水权交易类型,即:政府储备水权的竞争性配置、区域之间的水权交易和用水户之间的水权交易。以上三种交易类型可以涵盖广东省水权交易的基本类型,具有广东特色又具有广泛普遍性,能够为广东省或其他省市的水权交易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3.3
水权交易需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
为了合理规范水权交易行为,有序引导水权市场建设,需要明确水权交易的基本条件。广东省水权交易制度研究提出了水权明晰、计量准确和价值可估三个基本条件,即进入交易市场进行交易的水资源使用权必须要有明晰的产权,非法或者权限界定模糊不清的水资源使用权禁止进入市场进行交易;进入交易市场进行交易的水资源使用量必须得到有效的计量和监控;进行交易的水权价值必须可以估算,避免出现垄断市场的行为产生。
3.4
四大相关配套体系的建设
水权制度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从理论到实践再到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配套的体系建设,这是水权交易制度健全和水权市场规范、有序的基本保障。广东省水权交易制度建设研究明确提出需要建设水权交易法规、管理、技术论证、交易市场四大配套体系。
水权制度建设若干问题思考
根据水利部下发的《关于开展水权试点工作的通知》(水资源〔2014〕222号,以下简称《通知》),广东省作为水权试点省份之一,重点在东江流域开展流域上下游水权交易;以已有的广东省产权交易集体为依托,组建省级交易平台,合理制定水权交易规则与流程;引导鼓励东江流域上下游区域与区域之间开展水权交易;建立水权交易信息化管理体系,在广东省产权交易集体建立水权交易的资格核查、账户注册、交易形成、价格确定、金额结算、信息公开和争议调解等相关交易环节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水权交易监管体系,维护水权交易市场秩序。
围绕广东省水权交易制度建设和试点的工作,对若干关键问题进行探讨。4.1
水权交易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关系
根据提出的可交易水权的定义和内涵,显然,水权交易必须在我国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框架下进行,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延伸,是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水权交易制度的建设,对水资源权属的明晰和引进市场手段高效配置水资源做出新的探索和完善,这有利于用水户转变自身的角色,由被动为主动,提高其主人公意识和节水的内在动力。因此,水权交易制度的设计必须遵守“总量、效率、水质”三准则,有效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三条红线”的要求。
4.2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水权交易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我们认为,在水权交易的初期,应以政府为主导,待水市场发育完善后,才可能更大的发挥市场的作用。水市场的培育需要制定一个相对宽松且有利于提高交易积极性的政策支持,尤其是需要强化试点的作用,通过先行先试,摸清障碍,总结经验,同时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源权市场的构建经验,才能培育一个较为完善的水市场。针对不同的交易类型,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也应是不同的,如政府储备水权的竞争性配置和区域之间的水权交易必须由政府起主导作用,企业之间的交易则主要是依靠市场行为,但需要政府的监管。
4.3
政府储备水权的竞争性配置的公平性问题
本文所定义的政府储备水权包括政府预留发展水权和通过合法回收、回购的水权。水权交易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手段,更好配置和调控水资源;即将来取水户需要用水主要是通过水权交易有偿获取。这必然要求政府必须从现有水资源取水许可的无偿配置方式逐步转为竞争性的有偿配置;否则,就会出现政府无偿配置与市场有偿获取的“双轨制”,难以构建科学的水权交易市场和体现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政府储备水权竞争性配置包括上一级政府向下一级政府的竞争性配置和区域政府向辖区内用水户竞争性配置。“竞争性配置”包涵两方面的内涵:首先竞争性配置必须体现有条件的配置,即“门槛”条件;二才是体现在有偿上。当多个不同需求者申请政府储备水权配置时,除了价格因素以外,还需要综合考虑产业政策、用水水平、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和水资源保护等因素,确定最具竞争力的一方或若干方获取政府储备水权,以促进整个辖区内水资源的高效配置、有效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试点期可采用无偿与有偿配置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合理制定两者比例;最终逐步过度到竞争性全部有偿配置。
4.4
水权交易与第三方利益的关系
由于水资源的公共属性和流动性特点,造成水权交易往往涉及的面较广。水权交易是否会造成包括生态在内的第三方利益受损,以及受损之后如何补偿等是水权交易制度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广东省在水权交易制度建设过程中,充分注重前期的论证和后期的补偿问题研究力度,把包括对第三方利益在内的技术论证体系作为需要建立的四大配套体系之一,并将生态补偿等因素纳入到水权定价模式之中加以考虑,从制度设计的初期就切实加强对生态环境等第三方利益的保护工作。
4.5
确权登记与取水许可的关系
取水许可是水权确权登记的基础,确权登记不可能另起炉灶,必须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开展工作;水权确权登记应该是取水许可的延续、深化和完善,把水资源的使用权、收益权和支配权等权利进一步落实到取用水户,尤其是对收益权和支配权等可以进行市场进行交易的权利进行完善和深化,名称可以叫做水资源使用权登记证(简称“水权证”)。确权登记作为水权交易的重要前提,应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率先开展试点范围内有交易需求的取用水户水权确权登记及用途管理试点工作,确定取用水户的水资源使用权,放发水资源使用权证,明确水量指标、用途管制、水质要求、取水方式、取水地点、计量设施、使用年限、获取来源以及相应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等内容。广东省试点的初步想法是水权证和取水许可证为同一张证,正面为取水许可证,背面是水资源使用权证。
4.6
水权定价模式的构建
水权交易价格既是水权经济价值的外在体现,也是引导水权合理流转、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信号[4],更是实践过程中交易双方博弈的焦点之一,如何制定合理的水权交易价格是影响交易是否成功重要因素。广东省水权交易定价模式把生态补偿手段充分融入到水权交易价格制定方法中,按照交易类别分析水权交易价格的生态补偿和工程成本回收数学模型,提出了区域水权交易定价模型,并探讨和改进了政府限价区间模型,为区域水权交易定价提供方法指导[5-7]。
4.7
水权交易规则的制定
建立明确的交易规则是水权交易得以有序进行的前提,为水权交易主体提供行为规范的框架。水权交易规则与商品市场交易规则相似,主要包括价格引导供求、供求双方本着公平、诚信、等价有偿进行交易等。广东省水权交易规则的内容拟包括水权交易限制范围、交易主体市场准入条件、交易方式、交易期限和交易流程等内容,其中交易流程包括确权登记、交易申请、技术论证、行政审批、公告、交易、签约和结算等内容。
结语
水权交易制度建设在广东尚处起步阶段,是一个长期不断完善的过程。虽然通过水权交易制度研究已经初步明确了广东省水权交易制度的框架体系,但仍有众多问题需要在水权交易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求解决的答案。广东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通过水权交易试点工作,开展我国丰水地区水权交易市场建设的探索,对以上关键问题进行不断总结和破解,不仅可以完善广东省水权交易制度,优化全省水资源配置格局,促进广东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为广东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提供有力支撑;而且,也将会为国家和其他省区水权交易制度的建设提供经验和示范作用。
第二篇:赴澳大利亚水权制度培训报告
摘要:为 学习澳大利亚水权 理论、水权制度和利用水权制度配置水资源的实践经验,提高我国水权理论 研究 水平,促进我国水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2002年5月13日至6月2日,水利部组织了水权制度培训团赴澳大利亚培训。关键词:澳大利亚水权制度培训报告
为学习澳大利亚水权理论、水权制度和利用水权制度配置水资源的实践经验,提高我国水权理论研究水平,促进我国水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2002年5月13日至6月2日,水利部组织了水权制度培训团赴澳大利亚培训。培训期间,邀请了南澳大利亚大学(universityofsa)jennifermckay教授及 法律 专家michaelflemming律师就澳大利亚水权、水法规等 问题 进行授课并研讨交流,访问了维多利亚州 自然 资源与环境部水资源管理处、悉尼水务局、墨累-达令流域管理委员会等单位,与有关官员、专家进行了座谈交流。通过培训和研讨,对澳大利亚水权制度、水市场及其特点有了较深入的认识,达到了培训考察的目的。
一、澳大利亚水权制度及水交易概况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大陆之一。只有稀疏的河流和湿地。全境年平均降水470毫米,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少的大陆。人口1908万,人均水资源量18743立方米,水资源相对丰富,但由于国土辽阔,且蒸发量大,相对于768万km2的土地来说,又是缺水的国家。 澳大利亚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农业及畜牧业非常发达。有关资料表明,澳大利亚用水总量中,农牧业的用水量所占比例也非常大,如1995~1996年,畜牧业用水占35%,农业用水约占27%,工业 及其他用水占26%(采矿为主),城市用水占12%。农业和畜牧业用水占全国用水总量的比例超过了60%。 澳大利亚最早的水权制度来源于英国的习惯法,实行河岸权(riparianrights)制度,与河道毗连的土地所有者拥有用水权,并可以继承。20世纪初,联邦政府通过立法,将水权与土地所有权分离。明确水资源是公共资源,由州政府代表皇室调整和分配水权,用水户水权通过州或地区政府相关机构以许可证和协议体系来提供。20世纪9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的水交易迅猛 发展。这是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政务院水改革框架的一项重要成果。1994年2月,澳大利亚联邦政务院签署批准了水工业改革框架协议,其中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要求各州推行水分配综合体系,其基础是水权与土地权的分离和水权综合体系的建立,该体系主要由水权所属关系、水量、可靠性、可转让性及水质等组成。1995年4月,澳大利亚联邦政务院批准推行包括水工业在内的国家竞争政策和相应改革计划。联邦政府以协议的形式承诺为改革提供财政资助,以推动各州贯彻改革计划,这大大促进了水权交易的发展。 从总体上看,澳大利亚水权交易使水资源的利用向更高效益方面转移,给农业以及其他用水户带来了直接 经济 效益,促进了区域发展并改善了生态环境。用水户和供水公司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更加关注节约用水,促进了先进技术的 应用,提高了用水管理水平。由于在立法、自然条件、经济和 政治 等方面的不同,澳大利亚各州、各地区水交易的活跃程度有所差异。 在维多利亚州,特别是在该州北部的灌溉平原,有调节河流上建立了良好的水交易。最近几年,主要是通过永久性水交易的形式,将水调到酿酒葡萄、园艺种植等高附加值农业上,优化了水资源的配置,提高了用水效益。1998年,为提供可利用的市场信息、促进交易者进入市场,维多利亚州建立了北维多利亚水交易所,提供了大量必需的有关临时交易的市场信息,进一步提高了墨尔本~墨累地区临时交易的兴趣。目前 维多利亚州未调节河流地区也有强烈的兴趣扩大水交易。为满足环境要求,维多利亚州正在强调节水和提高水的使用效率,希望农田用水效率提高后的节水能用于增加生产或出售用于高价值使用。 在新南威尔士州,水交易也非常活跃,尤其是在有调节的水系。在新南威尔士州现行的立法体制下,临时水交易非常简单快捷,州内或流域内的临时水交易一般在一周内就会得到批准,如果是跨州或跨流域的临时水交易最多三周会得到批准。永久性的水交易则费时较长,一般要花费半年到一年时间,主要原因是在进行永久水交易(包括跨州、跨流域水交易)时需进行较彻底的环境评估。 在昆士兰州,水分配注册体系由州政府实施行政管理并模拟该州土地权注册体系进行运作。在1999~2000年,昆士兰州全州额定分配量的4.88%的水量进行了临时转让,另外还进行了4次永久性转让(总量为16.4万立方米)。2000年9月,昆士兰州议会通过了新的水法即《水法2000》。该法规定应通过制定与实施某一流域的《水资源规划》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分配和管理。《水法2000》允许进行水分配量的永久转让,这类转让是在资源运行规划内将现行的用水许可证转换成水量分配而进行的。《水资源规划》中规定的目标通过资源运行规划实现,而资源运行规划则明确了水权转让的相关规则。 在南澳大利亚州,不同地区之间水交易情况差别比较明显。在该州巴劳萨流域,墨累-达令流域跨州水交易使跨州购买的水量正在抽入到巴劳萨流域,不仅使水向高价值用途转移,同时增加了当地发展和就业机会。在州政府拥有的高地灌区,将可转让水权引入到公开的水交易市场,使得水权拥有者认识到了水资源的真正市场价值,通过水交易,使得那些困于规模较小、难以维持的灌溉者脱离了灌溉业,而继续从事灌溉业的,则能够利用更多的资源和灌溉系统,提高了灌溉效益,并为这一地区许多过去闲置的土地得以重新利用创造了条件。不过,在南澳大利亚州的其他一些地区,许多人对引进水交易权持反对意见。因为一旦水资源完全分配并进行交易,水的价格常常会迅速飚升,有水权的人因此会获取大量的资本收益,特别是以前无偿分配的水量给水权拥有者带来赚大钱的机会,这被认为是种“意外的收获”,是不公平的。在澳大利亚其他一些地方也有人持相同的看法。不过,这种不公平并不是由于水交易制度的引入而造成的,它源于水的初始分配的不公平。 在西澳大利亚州,临时水交易主要在该州的西南灌溉合作社发生,这类交易大都是肉牛农户向奶牛农户售水;水权的永久出让则通过拥有可灌溉土地者的股份转让来进行。塔斯玛尼亚州尚处于水交易的初期阶段,还没有与土地转让相分离的水资产永久转让。目前,新的《水管理法1999》为该州实施水转让提供了依据,它承认建立在该法下的任何水权都是财产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独立于土地权销售之外进行交易和转让。
第三篇:湖北省碳交易试点政策设计的特点
湖北省碳交易试点政策设计的特点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齐绍洲
湖北省作为唯一一个纳入碳交易试点的中部省份,“十二五”“十三五”时期,湖北省经济高增长、产业重型化、省内地区差异大、高能耗高排放工业企业多是其显著特点,其在中国的地位恰似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缩影。其试点经验对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借鉴意义重大,甚至有人说“湖北成则全国成”,因此,很有必要专门对湖北省碳交易市场政策的特点进行总结研究。
一、总量预测上充分平衡增长空间和节能减排
湖北的经济增长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将基本保持在两位数以上,远高于全国7%-7.5%的平均水平,这就意味着必须为企业新增产能和新增产量预留较大的增长空间,在建立碳交易市场与经济适度高速增长之间保持平衡。因此,我们对全省按照低速、中速和高速GDP增长情景,分别对应正常、低碳和强化低碳三种政策选择,共计9种经济增长和低碳政策混合模式进行2020年的碳排放总量预测。综合考虑湖北省和全国的经济增长和低碳政策趋势,最终选取“中速+低碳情景”(2014年GDP增速为11%,2015年GDP增速为10%)的预测结果,确定湖北省2014-2015年全社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分别为7.31亿吨和7.93亿吨,其中,碳交易市场配额总量分别为3.24亿吨和3.54亿吨,占全省二氧化碳排放比例分别为44.32%和44.64%。从排放来源看,碳交易市场配额总量中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配额分 别为2.39亿吨和2.57亿吨,工业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配额分别为0.85亿吨和0.97亿吨。
二、配额分配总量刚性、结构柔性
第一,总量刚性。充分考虑经济增长、节能减排的硬性指标要求来预测未来的全社会排放总量以及行业排放总量,在此基础上确定配额总量,并具有刚性特征不能更改。尤其是对既有排放设施严格控制,其排放水平固化在2010年排放水平的97%上;对新增产能和新增产量则设定企业预留配额,如果不足,也可以动用政府预留配额。
第二,结构柔性。在刚性的配额总量之下,充分考虑湖北省经济增长对新增投资的需求,确定既有配额、新增预留、政府预留三大部分的总量结构。为配额结构的不同部分设置不同的比重和功能,并进行动态化管理,充分发挥配额结构管理的灵活性。
三、强制减排企业“抓大放小”
湖北省设置的纳入企业能耗和碳排放门槛远远高于其他6个试点省市,即2010、2011年任一年综合能耗6万吨标煤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全部纳入。虽然经过碳盘查后最终只有138家企业纳入,但已经是全球第三大碳交易市场了。设置纳入企业门槛时体现的“抓大放小”特征明显,这可以使政府操作简便、行政管理成本和前期建设成本低、便于和企业沟通,也能克服基础能力不足特别是数据基础薄弱的问题。
四、覆盖行业多元化和减排成本差异化 减排成本差异是碳交易市场交易活跃度的前提条件,确定覆盖行业时要体现行业的多元化和行业间减排成本的差异化。湖北省在确定ETS的行业覆盖范围时,在“抓大放小”的同时兼顾行业的多元化,涉及到12个工业行业。同时也探索了行业减排成本的方法学并绘制行业间和行业内的边际减排成本曲线,通过对行业间的减排成本和潜力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比较,为企业碳资产管理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五、初始碳盘查明确边界、摸清数据、宣传培训
湖北省在前期研究中发现,统计口径数据和企业自报数据存在较大差别,只有通过初始碳盘查才能确定企业申报碳排放数据的边界、口径和方法学。因此,主管部门对此高度重视,组织了碳盘查专班对所有纳入企业逐一进行初始碳盘查。通过初始碳盘查和企业面对面沟通,确定了排放边界,统一了方法学和工作流程,锻炼了碳盘查专业队伍,获得了更准确的基础数据。
六、价格发现和稳定机制为碳交易市场保驾护航
第一,价格发现机制。政府对配额总量的3%进行公开竞价,所有市场参与者均可竞买。其目的是为了发现价格,并向市场传递价格信号,形成价格预期,同时也对价格稳定机制提供基准价格。竞价收益由主管部门专款用于碳市场基础能力建设。
第二,价格稳定机制。参照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模式,通过政府预留配额对碳价格的异常波动进行干预。同时,如果配额总量严重 超发或严重不足,导致市场价格的巨大波动并对市场造成毁灭性冲击时,主管部门可以对配额总量强制性进行调整。
七、用于抵消的CCER必须同时满足区域性和额外性
湖北省自身属于中部地区和低碳试点省,农、林、水等清洁项目资源丰富。因此,把用于抵消的CCER的比例确定为10%,并必须同时满足“一内一外”两个条件,即用于抵消的CCER必须产生于湖北省行政区域内并在纳入企业排放边界外。对仅仅用于交易的CCER不做任何限制,只需要满足国家的相关要求即可。这种抵消机制安排,目的是促进湖北省的清洁项目投资和向低碳经济转型,并进一步提升湖北省CCER的价值,为把湖北省打造成中国CCER的出口大省奠定基础。
八、加大违约惩罚措施的威慑力
在碳交易试点建设过程中,虽然总体指导思想是以正向激励引导为主,但在没有上位法和地方政府经济处罚措施有限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足够严格的违约处罚措施,就不足以构成对履约的硬性约束。因此,湖北省对违约的处罚措施更多地使用碳市场本身产生的利益驱动,即配额是企业的资产,要充分使用配额来对企业进行约束。比如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未能缴纳与实际排放量相等配额的,可以在企业下一分配的配额中予以双倍扣除,并向社会公告;企业未提供有效碳排放数据导致无法进行有效核查,并在规定期限内未整改的,其下一分配的配额按上一配额的一半予以发放。
第四篇: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第一期(2012年-2015年)重点工作安排表
广东省“十二五”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第一期
(2012年-2015年)重点工作安排表
第五篇:避免同业竞争及优先交易权协议
甲方:_________
注册地址:_________
企业营业执照号码: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
注册地址:_________
企业营业执照号码:_________
鉴于甲方已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独家发起设立乙方,且乙方计划在中国境外发行股票并将该等股票在中国境外上市。为此,甲乙双方愿意为了避免同业竞争,就双方业务关系的若干事宜,协议如下:
1.避免同业竞争范围
1.1 本协议避免同业竞争范围是:乙方(包括其附属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由和境外任何地域所从事的主营业务。
1.2 乙方的主营业务(简称“竞争性业务”)包括:石油、天然气勘探、生产及营销;炼油、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及营销;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营;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石油化工产品的进出口贸易;石油、天然气、炼油和石油化工的勘探、生产及营销的合资、合作经营。
1.3 对本协议所定之避免同业竞争范围和乙方的主营业务的范围的任何变动,均须按双方另行达成的协议作出。
2.甲方之承诺
甲方承诺,在本协议有效期内,甲方不会而且将促使其附属公司不会单独或连同、代表任何人士、商号或公司(企业、单位),发展、经营或协助经营、参与、从事与本协议规定的乙方主营业务产生竞争的业务(本协议第4条、第5条所述内容例外),但经独立董事审查同意后由乙方书面同意者除外。
3.优先交易权
3.1 如果甲方有任何与乙方主营业务产生直接或间接竞争的业务机会,应立即通知乙方,并在上述通知发出后30天内,尽力促使该业务机会按乙方董事会能合理接受的条款和条件首先提供给乙方。乙方在收到甲方的上述通知后,应尽快召开至少有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出席的董事会,讨论是否接受甲方通知的业务机会。
3.2 乙方对根据本协议第2条规定书面同意甲方经营的竞争性业务项目(包括国内、国外)均具有优先交易权。甲、乙双方应按照本协议第5.2条和5.3条的原则执行。
4.国内现存项目
4.1 甲方承诺对未转入乙方的且列于附表一的五套化工装置,在本协议生效之日起二年内(“收购期”),按乙方要求并经双方协商后将其中的三套化工装置(_________石化二套、_________石化一套)转让给乙方。除非乙方书面表示放弃受让上述三套化工装置,甲方不得向第三方转让该等资产。若乙方书面放弃该等资产的受让权,或在收购期满时未作出受让表示,甲方可将该等资产出让给第三方或自营。在收购期内,乙方可以根据市场状况与甲方协商,并按协商后的适当方式经营上述该等资产。对于其余二套装置,甲方应按_________公司与_________公司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签订的有关上述装置购买权协议的规定,予以处置。
4.2 甲方或其下属企业所全资拥有的、包括但不限于列于附表二的销售企业的营运和管理,应符合甲乙双方另行签订的《部分石油公司油产品的销售业务监管合同》之规定。
4.3 乙方同意甲方继续保留石油化工后续加工业务。甲方承诺该等业务的发展对乙方主营业务不构成重大影响。
4.4 在中国境内甲方与外国公司签订的_________个对外合作开采石油资源合同,其合同权益已经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批准,且通过甲方与乙方签订的《对外合作石油协议权益转让合同》转给乙方。在《对外合作开采陆上石油资源条例》修改之前,甲方与外国公司签订新的对外合作合同,甲方应在对外经济贸易部合作部批准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将其合同权利和义务按不劣于前述合同权益转让的条件转予股份公司。
5.甲方现有境外项目
5.1 甲方现有境外项目是:甲方截止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与境外合作方(政府、公司、自然人)签订的,正在执行或继续有效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石油化工及相关的油品生产、储运和销售项目(“境外项目”)。
5.2 甲方承诺对没有转入乙方的境外项目,自本协议生效之日起不时按乙方要求,并经双方协商后转让给乙方,但该等项目之转让应遵守境外项目所在地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行政性命令。此外,只要乙方上市地国家法律禁止或事实上导致禁止该上市地投资人直接或间接地向境外项目所涉国家石油和天然气项目融资或投资,甲乙双方之间将不对该等境外项目转让或买卖。在境外项目未转让期间,甲方可以继续按有关已签订且有效的合同和计划从事经营。
5.3 如果甲方拟向第三方转让、出售、出租或许可第三方使用境外项目,应事先书面通知乙方(下称“出让通知”)。如果乙方在收到甲方通知后,愿意收购上述境外项目,但该等收购由于任何管辖法律或其他情况之限制而不能完成或将对乙方主营业务造成重大影响者,则乙方可以不收购该等境外项目并应尽快通知甲方,列明其不能收购的原因。甲方在收到乙方上述通知之前,在遵守原协议及有关法律的前提下,不得将所涉及的境外项目向第三方转让、出售、出租或许可第三方使用。
5.4 如果乙方在收到出让通知后并非由于前款原因而未收购任何境外项目时,则甲方可以在发出上述出让通知_________日后,向第三方转让、出售、出租或许可第三方使用该等境外项目,但其条件不应优于拟向乙方转让的条件。
5.5 双方同意_________所属中国境内_________和_________项目,以及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_________国项目,不构成对乙方主营业务重大的竞争影响,应由甲方继续持有经营,乙方对甲方在_________中的权益和_________在上述_________项目、_________项目和在_________国的项目中的权益没有优先购买权。
6.公告
如果乙方按本协议第4条、第5条规定,因某种原因在收购期内没有实施收购,或放弃收购权,应将未收购理由以公告形式并在乙方下一个年报中进行披露,公告内容应包括乙方独立非执行董事的陈述,说明是否对此已审核同意。
7.同等责任
除本协议另有规定者外,甲方根据本协议作出的保证和承诺均代表其本身及其下属的全资子公司、分公司而作出。凡本协议提及甲方之处,除另有规定,均应包括甲方自身及前述公司。
8.赔偿和补偿
双方同意赔偿对方由于违反本协议导致对方遭受的一切损失、损害和开支。
9.协议持续
本协议自生效日起生效,直至发生以下情形为止(以较早为准):(a)甲方或其任何附属公司持有乙方股份低于30%,或(b)乙方股份终止在香港联交所及任何其他的证券交易所上市。
10.其它
10.1 根据本协议发出或作出的所有通知、要求或其他通信,均应以书面方式按下列有关地址或传真号码(或收件人五天前事先书面通知另一方的其他地址或传真号码),交付或发送予另一方:_________。任何如此标明收件细节的通知、要求或其他通信,(a)如以函件交付或作出,在实质送达有关地址时,或(b)如以传真交付或作出,传真成功发出后视为已经送达。
10.2 本协议任何条款有不合法、无效或不能强制执行的情况,均不影响本协议任何其他条款的合法性、效力或可强制执行性。如本协议内的任何条款被裁定无效,但如作部分删除或削减则可成为有效者,该条款可在作必要的删除或修订使之有效及有可强制执行性后仍可实施。
10.3 除非取得本协议一方的事先书面同意,本协议的另一方不得转让其在本协议项下的权利和义务。
10.4 本协议和本协议提及的有关文件,应构成协议双方就所述一切事宜之整体协议和理解,并应取代双方对本协议所述一切有关事宜的所有先前口头或书面协议和安排。
10.5 甲方和乙方应作出、签署或促使作出或签署为使本协议条款生效而必需的所有进一步的行动、契据和文件。
10.6 由于违反本协议而赋予任何一方的任何权利补偿,均为附加于和无损于其可享有的所有其他权利和补偿,而执行或寻求或者未能执行或寻求该项权利和补偿亦不会构成一方对任何其他权利和补偿的放弃。
10.7 对本协议的任何修订,均须以书面作出并经本协议双方签署。
10.8 本协议正本一式九份,双方授权代表签署并加盖公章后生效,各份协议具有同等效力。
11.适用法律及诉讼管辖
本协议适用中国法律管辖并应依据中国法律作出解释。本协议双方不可撤销地接受中国法院的管辖。
12.定义
12.1 在本协议内,除上下文另有规定者外,下列用语应有以下定义:生效日指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即乙方成立日。
12.2 中国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12.3 附属公司指与一家公司(“该公司”)有关,且该公司对其(a)持有或控制过半数投票权,或(b)有权享有一半或以上营利,或(c)有权控制董事会之组成,又或(d)持有过半数已发行股本的另一家公司、企业、单位或具有法人地位的其它实体。
12.4 第三方指所有非甲方全资拥有的经济实体(公司、企业、单位)和自然人。
12.5 双方协商指甲乙双方本着诚实信用之原则,协商并达成收购乙方具有优先交易权业务的书面协议。该协议须以一般商业条件为基础。
12.6 本协议所述“条款”和“章节”,除上下文另有规定者外,概指本协议内之条款和章节。
12.7 乙方和甲方的用语在上下文许可的情况下,应包括其有关合法继承人及经准许的受让人。
12.8 加入的标题仅作为提供方便之用,不应对本协议的解释有任何影响。
甲方(盖章):_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_
授权代表(签字):_________ 授权代表(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附件
附表一:五套化工装置(略)
附表二:甲方全资销售企业(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