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7强化政协界别协商机制建设(全文5篇)

时间:2019-05-14 00:07: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7强化政协界别协商机制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7强化政协界别协商机制建设》。

第一篇:2014-7强化政协界别协商机制建设

强化政协界别协商机制建设

王心品 2014-07-16期04版

深入推进界别协商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提出的新举措,是对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新要求。要富有成效地推进界别协商,须进一步优化界别协商组织机制、规范界别协商议政机制、完善界别协商成果转化机制,为充分发挥界别协商的独特作用提供制度保证。

优化界别协商工作组织机制。完善界别组织功能。界别是政协开展活动的基本单位和履职的重要载体,完善界别组织功能是有效推进界别协商履职的重要保证。首先要优化界别设置,要健全界别组织。建立委员界别小组,从组织机制上改变有界别无组织依托,或专委会包办界别活动的现状。同时,还可按性质相近的原则建立委员界别联组,以利于整合界别履职资源优势,提高界别协商活动的规模化程度。还要选配好界别召集人,这是发挥界别组织作用的重要抓手。其次要健全界别联系制度。一要健全政协内部联系界别制度。进一步完善政协领导分工联系界别制度,加强对界别协商活动的组织指导工作;完善专委会联系相关界别制度,加强对界别协商活动的联络协调工作。二要加强党政部门与政协界别的对应沟通联系,为有效推进界别协商畅通知情咨政渠道、搭建协商建言平台。三要加强界别间的互动联系,就界别委员共同关心、专业相近的课题,开展界别联组式的调研视察、协商交流活动。

规范界别协商议政活动机制。规范界别协商选题机制。界别协商议题的选定,应紧贴“党政所需、群众所盼、界别所长”,选择具有界别代表性、领域深度性和行业专业性特点的课题。可通过请党政部门“点题”,界别小组“荐题”,向社会各界“征题”,形成年度界别协商议题安排。规范界别协商议政机制。推进界别协商议政活动,需要创建协商渠道和平台,广泛协商交流。关键是要形成富有建设性、专业性的界别协商议政的意见建议,通过界别协商专题调研报告等形式,提交党委、政府,为决策提供参考。

完善界别协商成果转化机制。政协既要重视组织界别协商活动的开展,更要关注和推动界别协商成果转化。要完善成果转化落实制度。职能部门对界别协商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应认真研究充分采纳。若涉及多部门,应由主办部门牵头负责、协办部门积极配合。要完善成果转化反馈制度。政协应及时跟踪反馈结果、追踪问效;同时将协商成果转化情况,向相关界别委员及时反馈通报,从而更好地激发界别委员建言献策的积极性。

(作者系重庆市北碚区政协理论研究会会长)

第二篇:加强政协界别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政协界别建设的几点思考

政协的界别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个党派、人民团体、各民族和各界人士在人民政协组织中的具体划分形式,是人民政协区别于其他政治组织的显著特征。进一步加强界别建设,发挥界别作用,既是推动人民政协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界别建设的重要作用

(一)加强界别建设,是推动市民社会成熟的重要政治渠道。政协的界别包含各党派、人民团体以及各个界别。每个界别,都面对各自所联系的群众,针对本界别的问题、困难和利益,提炼共同的愿望和主张,挖掘群体潜能,形成社会参与声势。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经济结构、利益关系,人们的思维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各种利益群体及其愿望和诉求增多,界别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影响更加突出。因此,加强界别工作,有助于推动社会组织的完备和市民社会的成熟,有助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二)加强界别建设,是发挥社会各界积极力量的重要民主渠道。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政协的重要性质,也是人民政协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依据。充分履行政协职能,仅从委员个体的角度来考虑是不够的,必须突出界别特色。政协的一个界别就是一条民主渠道。保持这条渠道的畅通、有效,能够从一个重要方面,把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族各界代表人士愿望的表达、诉求的提出,纳入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轨道,使社会各界人士广泛、积极、有序地参与国事。政协的各种参政议政活动,更重要的是从发挥界别的整体资源和优势出发,注重界别的集体智慧和群体力量,尽可能为各界别参政议政提供有效的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协民主渠道的功能。(三)加强界别建设,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团结渠道。界别是协调关系、团结各方的一支重要力量。通过政协的界别渠道,便于党和政府了解民情、把握民意、汇集民智,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政协委员在本界别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在各自界别范围内,通过多做沟通性、协调性的工作,可以包罗不同利益、不同信仰的各方面人士,广开言路,求同存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政协真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最大限度的包容性。(四)加强界别建设,是党政决策机关的重要咨询渠道。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汇集了各方面的专家学者。通过政协的界别渠道,一方面,可以了解新时期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状况,吸纳各界别的意见和呼声,接受各方面的批评和监督;另一方面,组织各界别政协委员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综合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党委、政府正确决策提供高层次、跨学科、多方面的咨询论证,可以有效地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二、当前界别建设中存在的现状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和地方政协在界别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逐步调整和完善了界别设置,不断丰富界别活动开展的方式,逐步建立界别活动的运作机制。但总体而言,政协界别建设还是当前政协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存在不少问题。

(一)界别的包容性、代表性有待进一步增强。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元化,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政协界别设置没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时作出相应调整,没有真正覆盖到整个社会的各个阶层,使得部分人群在政协没有“发言人”。如中介机构从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自由职业者等这些人数较多的新兴社会阶层中就缺乏相应界别设置,没有阶层的代表人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协组织的代表性和包容性。

(二)界别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一是政协组织本身界别意识不强。政协的各种参政议政活动,以界别为单位组织的较少,经常性工作多数不以界别为单位组织,对界别的整体优势发挥不够。原因在于,政协组织委员进行经常性活动的工作机构是专门委员会,专门委员会是按政协履行职能的工作进行分设的机构,而委员被编入专门委员会,基本上是根据自愿、协商和统筹安排的原则。不同界别的委员被编入同一个专委会、同一界别的委员被编入不同专委会的情况非常普遍。专委会组织的经常性活动,也就难以体现界别的特点和优势。二是政协委员本身界别意识不强。政协委员履行职能,如参加会议、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参与视察和调研等,多以个人名义出现,对界别代表的身份意识不够,有些界别委员一年都没有一件代表界别的提案和建议。同一界别的委员之间缺乏共同调研的途径和互相联系的平台,难以形成界别的整体合力。界别委员与界别群众的沟通联系也不够,还局限于个别的、随意的阶段。

(三)界别组织建设有待进一步增强。除了中共、民主党派和一些人民团体外,其他各界别都过于松散,既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也没有建立规范统一的工作制度。目前界别的划分界线,有的是以政党区分,有的是以团体区分,有的以社会职业区分,有的以民族区分,有的以区域划分,等等。把不同划分标准的社会阶层归并到一起,必然出现交叉重叠的情况。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界别特色不明显的“特邀”界别设置不合理,且在委员总数中占较大比例。列入“特邀”界别的,基本上是因为比例或人数限制而无法放入其他界别的委员,这是一个没有界别特色的界别。

三、加强界别建设的建议 界别是政协发挥作用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加强界别建设,调动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界委员的积极性,是推进政协工作的根本要求,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政协界别建设。

(一)合理设置界别,发挥委员作用 政协章程确定,全国政协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组成,设若干界别”。其中,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香港和澳门同胞都已有固定范围,唯有“各界的代表”没有界定范围。建议政协“各界的代表”的界别划分,应当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重点参照各个地区的人口结构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等进行划分。如外来务工人员多的地方,应当设置外来务工人员界别,经济发展主要以电子信息、贸易物流、装备制造为主的地区,应当根据这些产业发展情况,将其从业人员作为一个界别,充分发挥其作用。并适时将一些新兴社会阶层以新增界别的形式补充到政协组织中,增强政协的包容性、代表性。合理设置界别后,最重要的是要突出界别委员的主体作用。政协委员是由各个界别协商推选产生,是各界别有影响的代表人士,代表本界别及其联系的群体主张,是政协工作的主体。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代表一个群体的界别行为。发挥界别作用,就是要使委员的主体作用通过界别这个渠道更好地发挥出来。突出界别委员主体作用,就是要着眼于在工作中探索如何使委员的界别意识更加强化,界别活动特点更加突出,界别意见建议特色更加鲜明。因此,政协委员要做到真正代表界别,应加强与所代表的群众的联系和沟通,深入调查研究,在发表意见、提出建议时,既要有个人的独立思考和独到见解,又要密切与所联系的那部分群众的联系,将他们的呼声和意见完整准确地反映出来;既要多就自己熟悉的情况建言献策,又要更加关注和掌握相关领域的工作情况,使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体现出本界别的集体智慧。

(二)突出界别特色,彰显政协优势 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现有方式,都要体现界别的特点和优势。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突破: 一是在提案、反映社情民意、调研或视察等参政议政形式中,突出界别声音。鼓励和引导政协委员围绕本界别的有关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加强同一界别委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加强对界别提案、社情民意的征集和收集,以界别名义提出的提案、社情民意等,要列入督办重点,明确办理要求,保证办理质量。

二是在政协全会、专题议政会、座谈会、政情交流会等协商会议形式中,突出界别的整体性。政协全会时,要求政协委员以界别名义作大会发言、专题议政发言;以界别编组进行分组讨论和组织政情交流会、座谈会;把界别群众普遍反映的问题、较集中的意见和建议,以界别的名义或界别委员联名的方式提交提案。

三是搭建委员与界别群众密切联系的平台。要把密切委员与界别群众的联系,作为发挥界别作用的基础性工作,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要增强政协委员的界别意识、群众意识,自觉加强与所在界别群众的联系,积极反映界别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提出代表界别利益的意见和建议。可以探索通过建立政协委员社区工作站、网上议政等方式,搭建有效的平台。另外,政协视察、调研等工作,也要尽可能地体现界别特点,发挥界别作用。

(三)健全工作机制,规范界别活动 一是建立界别群众推荐委员的选拔机制。政协委员作为界别的代言人,其最初推荐应逐步扩大民主,引入竞争机制,充分尊重界别的意见,应尽可能扩大界别群众在协商产生政协委员过程中的参与权,由界别群众在充分酝酿、选举的基础上提名界别委员人选。拟任政协委员要通过一定方式在本界别公示,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政协委员要定期向界别群众报告履职情况,并将此列为是否继续推荐的重要依据。二是建立服务界别的专门机构。人民政协应尽快建立为界别开展活动提供服务的专门机构。短期可由专门委员会承担界别活动的协调、联络、服务等工作。从长远来看,应该建立独立的界别工作服务机构,以联络界别召集人为基础,负责所有界别开展活动日常服务工作。三是要加强对界别活动的领导。政协领导班子根据分工,分别联系几个界别,及时了解相关界别的活动情况,指导和推动界别开展工作。主席会议要定期讨论界别工作,或召开界别专题工作会议,加强对界别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四是建立界别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口联系制度。与政协界别相对应的政府部门应采取向该界别委员通报情况、联合调研等方式,为界别开展活动创造条件。政府部门制订工作计划、规划和拟订出台重大措施等,事先向相关界别通报,听取界别意见;召开重要业务会议,邀请相关界别派人参加。各界别应及时向有关对口工作部门通报工作情况,相互支持配合开展工作。五是制订出台发挥界别作用的规章制度。界别工作既然作为政协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就应该细致研究规范统一的界别活动运作机制和方法,在总体要求、运作程序、主要方式和途径等方面制订统一的标准。

(四)增添内在活力,提升界别素质 活跃界别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在于调动各界别内在积极性,加强界别自身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要注重选好配强界别召集人,并可将部分有专长、威信高、组织能力强的政协常委安排到相应界别担任骨干,优化界别召集队伍结构。二是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增设新界别,还可对一些原有界别的组织结构进行必要改进,在这类界别中划分专业小组,以利开展活动和提高参政议政质量。三是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界别活动。界别委员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是通过活动来实现的,没有活动就谈不上活跃界别工作。政协机关应切实加大开展界别活动的组织、协调力度,认真探索活跃界别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增强活动的有效性。政协主席会议、常委会议高层运作界别的重大活动,专门委员会协调组织界别的专项活动,界别独立开展活动,界别与界别举行的联谊活动以及界别活动小组活动应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四是抓好活动载体建设。近年来,部分地区政协探索建立的界别委员专家组、课题组、研究会、专业协会、联谊会等群体在发挥界别优势、活跃界别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值得借鉴和推广。

第三篇:2010-9加强政协界别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政协界别建设的几点思考

政协的界别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个党派、人民团体、各民族和各界人士在人民政协组织中的具体划分形式,是人民政协区别于其他政治组织的显著特征。进一步加强界别建设,发挥界别作用,既是推动人民政协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界别建设的重要作用

(一)加强界别建设,是推动市民社会成熟的重要政治渠道。加强政协界别工作,在国家与个人间建立联系沟通渠道,充当减少碰撞的“缓冲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稳压器”。政协的界别包含各党派、人民团体以及各个界别。每个界别,都面对各自所联系的群众,针对本界别的问题、困难和利益,提炼共同的愿望和主张,挖掘群体潜能,形成社会参与声势。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经济结构、利益关系,人们的思维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各种利益群体及其愿望和诉求增多,界别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影响更加突出。因此,加强界别工作,有助于推动社会组织的完备和市民社会的成熟,有助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二)加强界别建设,是发挥社会各界积极力量的重要民主渠道。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政协的重要性质,也是人民政协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依据。充分履行政协职能,仅从委员个体的角度来考虑是不够的,必须突出界别特色。政协的一个界别就是一条民主渠道。保持这 条渠道的畅通、有效,能够从一个重要方面,把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族各界代表人士愿望的表达、诉求的提出,纳入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轨道,使社会各界人士广泛、积极、有序地参与国事。政协的各种参政议政活动,更重要的是从发挥界别的整体资源和优势出发,注重界别的集体智慧和群体力量,尽可能为各界别参政议政提供有效的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协民主渠道的功能。

(三)加强界别建设,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团结渠道。贾庆林主席曾指出,人民政协“这种按界别组成的形式,可以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人士的智慧,也有利于通过界别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界别是协调关系、团结各方的一支重要力量。通过政协的界别渠道,便于党和政府了解民情、把握民意、汇集民智,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政协委员在本界别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在各自界别范围内,通过多做沟通性、协调性的工作,可以包罗不同利益、不同信仰的各方面人士,广开言路,求同存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政协真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最大限度的包容性。

(四)加强界别建设,是党政决策机关的重要咨询渠道。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汇集了各方面的专家学者。通过政协的界别渠道,一方面,可以了解新时期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状况,吸纳各界别的意见和呼声,接受各方面的批评和监督;另一方面,组织各界别政协委员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综合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深 2 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党委、政府正确决策提供高层次、跨学科、多方面的咨询论证,可以有效地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二、当前界别建设中存在的现状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和地方政协在界别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逐步调整和完善了界别设置,不断丰富界别活动开展的方式,逐步建立界别活动的运作机制。但总体而言,政协界别建设还是当前政协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存在不少问题。

(一)界别的包容性、代表性有待进一步增强。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元化,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政协界别设置没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时作出相应调整,没有真正覆盖到整个社会的各个阶层,使得部分人群在政协没有“发言人”。如金融从业人员、中介机构从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自由职业者、网民等这些人数较多的新兴社会阶层中就缺乏相应界别设置,没有阶层的代表人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协组织的代表性和包容性。

(二)界别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一是政协组织本身界别意识不强。政协的各种参政议政活动,以界别为单位组织的较少,经常性工作多数不以界别为单位组织,对界别的整体优势发挥不够。原因在于,政协组织委员进行经常性活动的工作机构是专门委员会,专门委员会是按政协履行职能的工作进行分设的机构,而委员被编入专门委员会,基本上是根据自愿、协商和统筹安排的原则。不同界别的委员被 编入同一个专委会、同一界别的委员被编入不同专委会的情况非常普遍。专委会组织的经常性活动,也就难以体现界别的特点和优势。二是政协委员本身界别意识不强。政协委员履行职能,如参加会议、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参与视察和调研等,多以个人名义出现,对界别代表的身份意识不够,有些界别委员一年都没有一件代表界别一件的提案和建议。同一界别的委员之间缺乏共同调研的途径和互相联系的平台,难以形成界别的整体合力。界别委员与界别群众的沟通联系也不够,还局限于个别的、随意的阶段。

(三)界别组织建设有待进一步增强。除了中共、民主党派和一些人民团体外,其他各界别都过于松散,既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也没有建立规范统一的工作制度。目前界别的划分界线,有的是以政党区分,有的是以团体区分,有的以社会职业区分,有的以民族区分,有的以区域划分,等等。把不同划分标准的社会阶层归并到一起,必然出现交叉重叠的情况。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界别特色不明显的“特邀”界别设置不合理,且在委员总数中占较大比例,如广州市南沙区政协特邀界别委员48名,占委员总数的27%,而列入“特邀”界别的,基本上是因为比例或人数限制而无法放入其他界别的委员,这是一个没有界别特色的界别。

三、加强界别建设的建议

界别是政协发挥作用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加强界别建设,调动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界委员的积极性,是推进政协工作的根本要求,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政协界别建设。

(一)合理设置界别,发挥委员作用

政协章程确定,全国政协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组成,设若干界别”。其中,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香港和澳门同胞都已有固定范围,唯有“各界的代表”没有界定范围。建议政协“各界的代表”的界别划分,应当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重点参照各个地区的人口结构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等进行划分。如外来务工人员多的地方,应当设置外来务工人员界别,经济发展主要以汽车制造、港口物流、装备制造为主的地区,应当根据这些产业发展情况,将其从业人员作为一个界别,充分发挥其作用。并适时将一些新兴社会阶层,如法律从业人员、中介服务人员、网络意见领袖等以新增界别的形式补充到政协组织中,增强政协的包容性、代表性。

合理设置界别后,最重要的是要突出界别委员的主体作用。政协委员是由各个界别协商推选产生,是各界别有影响的代表人士,代表本界别及其联系的群体主张,是政协工作的主体。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代表一个群体的界别行为。发挥界别作用,就是要使委员的主体作用通过界别这个渠道更好地发挥出来。突出界别委员主体作用,就是要着眼于在工作中探索如何使委员的界别意识更加强化,界别活动特点更加突出,界别意见建议特色更加鲜明。因此,政协委员要做到真正代表界别,应加强与所代表的群众的联系和沟 通,深入调查研究,在发表意见、提出建议时,既要有个人的独立思考和独到见解,又要密切与所联系的那部分群众的联系,将他们的呼声和意见完整准确地反映出来;既要多就自己熟悉的情况建言献策,又要更加关注和掌握相关领域的工作情况,使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体现出本界别的集体智慧。

(二)突出界别特色,彰显政协优势

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现有方式,都要体现界别的特点和优势。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突破:

一是在提案、反映社情民意、调研或视察等参政议政形式中,突出界别声音。鼓励和引导政协委员围绕本界别的有关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加强同一界别委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加强对界别提案、社情民意的征集和收集,以界别名义提出的提案、社情民意等,要列入督办重点,明确办理要求,保证办理质量。

二是在政协全会、专题议政会、座谈会、政情交流会等协商会议形式中,突出界别的整体性。政协全会时,要求政协委员以界别名义作大会发言、专题议政发言;以界别编组进行分组讨论和组织政情交流会、座谈会;把界别群众普遍反映的问题、较集中的意见和建议,以界别的名义或界别委员联名的方式提交提案。

三是搭建委员与界别群众密切联系的平台。要把密切委员与界别群众的联系,作为发挥界别作用的基础性工作,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要增强政协委员的界别意识、群众意识,自觉加强与所在界别群众的联系,积极反映界别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提出代表界别利益 的意见和建议。可以探索通过建立政协委员社区工作站、网上议政等方式,搭建有效的平台。

另外,政协视察、调研等工作,也要尽可能地体现界别特点,发挥界别作用。

(三)健全工作机制,规范界别活动

一是建立界别群众推荐委员的选拔机制。政协委员作为界别的代言人,其最初推荐应逐步扩大民主,引入竞争机制,充分尊重界别的意见,应尽可能扩大界别群众在协商产生政协委员过程中的参与权,由界别群众在充分酝酿、选举的基础上提名界别委员人选。拟任政协委员要通过一定方式在本界别公示,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政协委员要定期向界别群众报告履职情况,并将此列为是否继续推荐的重要依据。二是建立服务界别的专门机构。人民政协应尽快建立为界别开展活动提供服务的专门机构。短期可由专门委员会承担界别活动的协调、联络、服务等工作。从长远来看,应该建立独立的界别工作服务机构,以联络界别召集人为基础,负责所有界别开展活动日常服务工作。三是要加强对界别活动的领导。政协领导班子根据分工,分别联系几个界别,及时了解相关界别的活动情况,指导和推动界别开展工作。主席会议要定期讨论界别工作,或召开界别专题工作会议,加强对界别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根据政协章程的有关规定,每届政协换届前,要就下届政协界别的设置问题先召开主席会议审议,再提交政协常委会决定。四是建立界别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口联系制度。与政协界别相对应的政府部门应采取向该界别委员通报情况、联合调研等 方式,为界别开展活动创造条件。政府部门制订工作计划、规划和拟订出台重大措施等,事先向相关界别通报,听取界别意见;召开重要业务会议,邀请相关界别派人参加。各界别应及时向有关对口工作部门通报工作情况,相互支持配合开展工作。五是制订出台发挥界别作用的规章制度。目前个别地方政协就发挥界别作用出台了专门文件,探索出一些具体做法。比如在组织机构方面,有的以各专门委员会为依托,有的建立了专门的服务机构。界别工作既然作为政协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就应该细致研究规范统一的界别活动运作机制和方法,在总体要求、运作程序、主要方式和途径等方面制订统一的标准。可由全国政协出台一个规则,各地以此为依据和参考,制订实施细则。

(四)增添内在活力,提升界别素质

活跃界别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在于调动各界别内在积极性,加强界别自身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要注重选好配强界别召集人,并可将部分有专长、威信高、组织能力强的政协常委安排到相应界别担任骨干,优化界别召集队伍结构。二是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增设新界别,还可对一些原有界别的组织结构进行必要改进,在这类界别中划分专业小组,以利开展活动和提高参政议政质量。三是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界别活动。界别委员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是通过活动来实现的,没有活动就谈不上活跃界别工作。政协机关应切实加大开展界别活动的组织、协调力度,认真探索活跃界别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增强活动的有效性。政协主席会议、常委会议高层运作界别的重大活动,专门委员会协调组织界别的专项活动,界别独立开展活动,界别与界别举 行的联谊活动以及界别活动小组活动应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四是抓好活动载体建设。近年来,部分地区政协探索建立的界别委员专家组、课题组、研究会、专业协会、联谊会等群体在发挥界别优势、活跃界别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值得借鉴和推广。

第四篇:区政协妇女界别材料

加大扶持力度 规范行业建设 促进家政服务业健康协调发展

连云区政协妇女界别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社会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政服务是为家庭生活提供事务性、管理性的社会服务。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它是伴随着社会现代化与家庭生活现代化的需要应运而生的,是市民生活质量提高和社会分工细化的表现。相对于其他服务行业,家政服务业具有就业门槛低、就业容量大、服务领域广的独特优势,大量吸收了“4050”人员就业,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是解决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是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扩大内需, 促进劳动就业具有积极作用。理应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一、全区家政服务机构建设现状

为全面了解我区家政服务行业的状况,深入剖析当前家政服务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促进家政服务行业的健康协调发展,区妇联会同相关部门进行了深入调研。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我区的家政服务业现状主要呈现几个特点:

(一)从业人员情况:家政服务从业人员主要由本地下岗人员、退休人员和周边农村富余劳动力构成,雇主家庭对 1

外地家政人员普遍持不放心态度。家政服务从业人员300人左右,其中女性从业人员约180人;80%为下岗失业人员;“4050”从业人员比例占70%。

(二)服务项目情况:目前,我区家政服务机构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家庭保洁、操持家务、照料老人、看护婴幼儿、看护病人、护理孕产妇等;用工形式主要有钟点式、全日式和住家式三种,也有以服务任务为计费单位的形式;家政人员的工资依其服务内容不同而有所差别,一般月平均工资800元左右,最高工资可达2000元左右。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资水平呈上升趋势。

(三)家政机构情况:通过走访了解,目前,全区家政服务机构以中介为主,已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家政服务机构机构数量不多,仅有 家,均由个体创办,多数兼营搬家、房产中介、回收等其它业务,一般规模较小、起点较低,缺少规范的管理和制度,往往是“一间门面、一张桌子、一部电话、一块黑板”。专业的家政服务机构很少且举步维艰。区妇联于2006年8月扶持创办的沁美家政公司, 已为长期从事家政服务的14名家政服务员缴纳了社会保险,每年能吸纳家政从业人员200人左右,是目前我区唯一一家为签约家政服务员购买养老、工伤等各类保险,实行公司化家政服务管理,并享受政府保险补贴的家政服务公司。墟沟、连云共8个社区妇联具有民政部门登记许可的非企业赢利性质的公

益性家政服务职能,但服务范围仅限于辖区内居民,受人员、场所、无经费投入等因素影响,已逐渐萎缩。

(四)技能培训情况:我区对家政服务人员的培训以职业培训中心和劳动保障部门的免费培训为主。招收的对象是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凡使用劳动保障部门指定教材进行培训并经过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合格的,均可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但目前无论是中介机构和家政从业人员对培训和持证上岗的理念还不太明确,家政人员中经过培训的比例很小,培训流于形式,应用于实际操作的不多。

二、目前家政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职场压力加大、生活节奏便快,城市家庭对家政服务的需求面将进一步扩大,服务层次将进一步提升。而当前,家政市场供不应求,矛盾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与服务人员技能贫乏的矛盾日益显现。现代的家政服务,不但涉及传统意义上的家务劳动,而且涉及现代意义上的子女教育、病人老人护理、现代家用品的养护等,要求服务人员具备必需的服务技能、一定的思想文化素质和诚信敬业精神。而城镇失业人员年龄较大、文化素质较低、专业技术能力较差。不少家政企业虽已注意对服务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培训,但其培训内容和培训质量多数与实际工作要求有明显差距,因此效果不理想。目前,家政服务从业务人员的数量、质量、工种、技能等都远不能满足各个层次消费者的需要,用人客户“不放心、不称心、不方便”的问题突出。

(二)供需双方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由于供需双方责权利不明确,服务协议不规范或未签,处理家政服务期间的意外事故(特别是致伤、致残、死亡等问题)没有法规依据,这使得不少人对家政服务望而却步,不少社区、家政服务公司和用人客户均心存疑虑。

(三)供求矛盾加剧,家政服务员缺口不断扩大。随着社会渐渐进入老龄化,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加与服务员供不应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许多家庭中的老人、病人、独生子女需要照顾。外地投资办企业的创业者也不断增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也使人们对家政服务需求迅速增加。但由于受陈旧落后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家政服务业作为从传统“保姆”发展起来的新行业,虽然现在社会上大部分人的观念已经有所改变,但尚未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认为做家政低人一等的传统心理阻碍了一大批下岗、失业、失地人员从事家政服务业,从而导致了“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的供需缺位现象。

(四)行业建设滞后,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亟待加强。作为一种新兴产业,社会和政府对其重视不够。目前我国关于家政服务业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政府主管部门对家政

行业的引导、协调、宣传和扶持不够,存在着对家政服务业管理滞后的问题,在服务行为、服务规范、服务价格等方面无章可循。另外,随着家政服务热而出现的中介机构,缺少对家政员的岗前培训和岗中规范管理。中介机构的良莠混杂,缺少行业规则和管理,成为行业管理的盲区。

三、发展家政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一)发挥政府在发展家政服务业中的主导作用。政府一定要能带头转变思想观念,转变过去那种认为家政服务本小利微,上缴利税小,对GDP贡献少,管不管无所谓的思想。要把家政服务当成一个朝阳行业进行领导和规范化管理。要重视对家政行业的舆论宣传,利用各新闻媒体的宣传优势和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家政服务业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积极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家政服务员比照公益性岗位的落实待遇,享受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建立适合家政服务业的险种;延长符合条件的家政服务企业的税收减免年限,提供社会保险补贴,给予信贷、税费减免等方面优惠各级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应提供社会服务、社区服务和家政服务所需人才的供需信息和招聘。

(二)加强家政服务业的规范化建设。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家政服务要迈入良性发展轨道,必须有相配套的政策法规和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一方面可考虑参照宁波、深圳等

地的做法,在现有政策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规范与健全家政服务行业准入标准、用工制度及服务质量要求,拟订、实施有关从业人员管理费收取、劳动报酬的指导价格标准。另一方面是积极扶持家政企业,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家政服务“便民、利民”,本小利微,本地的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下岗失业而再就业困难的人员,对他们应“扶上马,还需送一程”,努力将家政服务纳入社会保险范畴,逐步创造条件实行社会保险和意外保险,使家政企业、家政服务人员和用人客户解除家政服务后顾之忧。

(三)加强家政服务业协会建设。家政服务业协会应切实履行“统筹、规划、服务、自律、协调和监督”的职能,引导家政企业学习、贯彻有关的方针、政策,反映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依法制订行规行约,建立行业自律机制,规范市场行为,促进行业内部公平竞争,提高行业整体素质,维护行业和会员企业的正当权益。传递国内外同行业市场行情和发展动态,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努力提高会员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家政服务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政府有关部门对此应积极引导、支持和帮助。

(四)大力提高家政服务人员素质。家政服务员的素质高低,决定着家政服务业的发展趋势,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全面提升家政从业人员素质的关键环节。要把业务培训作为家政服务业上岗前的必备程序,实行持证上岗。有关培训

部门要加强培训内容的科学设置,通过培训,使学员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良好思想素质和较高的服务技能。培训班还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分级别进行,初级的培训课程可以是普及型、基础性的家政服务内容,中高级培训班可进行月嫂、厨嫂和家庭教育等专业类型的培训,以满足各种不同层次家庭的需求。培训的方式也需灵活多样:专家、教师上课,观看录像,书本学习,实践操作;也可以安排学员到用户家庭实地观察有经验的家政服务人员的现场操作,进行“一日观”等见习活动。

第五篇:政协界别党建典型经验

政协界别党建典型经验

*市政协仔细落实新时代党建总要求,突出党的建设指导,通过强化学习、完善机制、搭建平台等途径,积极探究“党的建设+界别”履职新模式,充分彰显了政协界别工作特色,不断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

一、抓学习,凝聚界别思维政治共识。

深入开展“集中学习月”活动。五届市政协以来,我们将“集中学习月”活动作为抓好界别学习的重要平台,每年选择若干主题,集中某一月份,通过召开界别党小组学习会、开展党员委员“微党课”、举办界别委员活动日、邀请专家辅导等形式,先后围绕学习贯彻关于强化与改善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维、强化政协系统党建、“两会四文”精神等内容,深入开展研讨交流。

市政协党组及机关党组成员分别深入各界别,带头作党课报告,交流学习心得;党员委员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带头提交发言材料,有效带动了全市*名政协委员全员参加,征集界别专题发言*篇,切实将委员的学习成效转化为各界别的思维共识。

今年,我们以党史教育为契机,把“集中学习月”活动和“书香政协”委员读书活动结合起来,举办“学党史?筑同心”专题辅导汇报会,引导各界别委员与界别群众,坚决维护核心,促进“四次认可”,自觉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各界别的履职行动。

推动界别集中学习培训常态化。我们把抓好界别委员学习培训列为政协“十二项着重工作”之一,年初制定培训规划,培训时期成立临时党支部与学习党小组,仔细履行对界别委员教育管理监督责任,形成了由临时党支部到学习党小组、由学习党小组到党员委员、由党员委员到党外委员的学习架构。

二、建机制,完善界别党的组织体系。

建立委员界别党小组活动机制。对照省政协“一入四建”做法,经过走访调研与征求市委组织部门意见,在界别中组建党员委员活动小组,把政协基层党组织建在界别上。制定《市政协委员界别党小组工作办法(试行)》,把全体党员委员统筹编入17次界别委员党小组,纳入机关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强化对委员界别党小组工作的领导,市政协党组定期听听界别工作情况汇报,要求委员党小组每年至少开展2个主题党日活动,同时将党员委员参与活动情况纳入委员履职考核。

建立结对联系机制。建立市政协党组成员联系界别、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机制,明确每名市政协党组成员联系3—4次界别,*名党员委员分别联系*名党外委员,通过走访、谈心谈话等形式,深入掌握委员的思维动态,帮助解决现实问题。去年以来,党组成员深入开展走访委员、谈心谈话等活动*个,梳理并研究解决委员反映问题*件,进一步增强了委员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同时,通过结对联系,更好发挥党员委员示范指导作用,带动委员履职实现新提高。比如,2020年在市政协组织开展的“十二项着重工作”中,党员委员带头参与各类履职活动达*多人个,带动各界委员履职*多人个,同比提高*%,委员的职责感、使命感显著提升。

三、搭平台,提高界别履职成效。

深入推动“委员工作室”建设。根据“建阵地、强管理、重实效”的原则,以界别委员党小组为单位,以“委员工作室”为平台,组织党员委员争做“四次表率”(做崇尚学习的表率、凝心聚力的表率、联系群众的表率、遵规守纪的表率),引导界别委员进取“亮身份、亮责任、亮服务”,建立委员接待日、委员主题服务活动、专题协商、走访联系界别群众等制度,有力提高了界别履职成效。

精心打造“委员界别月”履职品牌。仔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次委员党小组为活动主体,每年7—8月份,组织各界别聚焦“助力民生改进”主题,开展助推乡村振兴、健康基层行、送科技文化下乡、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活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送温暖。

今年7月份,我们把“委员界别月”活动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依托界别党小组集中开展“三访三问”(访委员问需求,访群众问民情,访贤能问良策),通过“微调研”“微协商”“微监督”等方式,帮助基层群众、委员协调解决现实问题*件,助力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下载2014-7强化政协界别协商机制建设(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7强化政协界别协商机制建设(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挥妇联政协界别作用

    发挥妇联优势 履行界别职能 安陆市妇联 妇联组织作为党领导下的妇女群众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大力支持妇联界别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开展工作,既是妇联作为......

    充分发挥界别作用不断提高政协工作水平

    充分发挥界别作用不断提高政协工作水平中宁县政协副主席庞立忠 充分发挥政协界别作用,是对提高政协履职水平的新要求。只有以突出界别特点、特色为抓手,才能把发挥委员主体作......

    切实强化学习机制建设

    XXX森林资源管护区切实强化学习机制建设 XXX森林资源管护区围绕建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长效机制,制定了一系列学习制度,为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建立长效组织领......

    界别协商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

    界别协商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 政协界别不是一种固定的组织形态,它是政协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是政协履行职能、开展活动的基本单元。 政治协商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

    政协界别联组会议上的讲话

    政协界别联组会议上的讲话各位委员、同志们:刚才,X位委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和政协工作报告,结合各自的岗位和工作实际,积极议政建言,从全X政治、经济、社会、文......

    XX区政协探索推进界别工作

    XX区政协探索推进界别工作 “侨联界别委员发挥联系海外的优势,帮助XX工艺品公司将剪纸艺术推介到了海外” 、“科学技术界别发挥联系科技人才的优势计划近期开展院士专家XX行......

    加强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对策建议思考

    加强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对策建议思考完善健全的制度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更是我们加强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和推进协商民主取得实效的重中之中。与选举......

    围绕中心工作 强化三项机制建设

    围绕中心工作 强化三项机制建设 郑州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2011年3月7日)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建立和完善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