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合作社的农村电子商务问题及发展策略探讨
合作社 物流配送
内容摘要:论文针对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差、农民上网技能缺乏、农村地区物流配送成本高等限制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因素,提出一种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村合作社为主体的新型电子商务模式,设计了包含电子商务中心、配送点及农村客运系统的物流配送体系,并对农村电子商务的交易流程作了详细说明。
引言
近几年,从赣南脐橙到南丰蜜橘,再到宜春市的冬瓜和德安的葡萄,我国农民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农产品滞销之痛。相对应的是,由于流通环节多,冷链物流缺乏,导致城市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价格连年上涨,价格波动频繁,形成“卖难买难”的怪现象。同时,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没有大型的生产和生活物资集市,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的生活成本普遍高于大中城市。据调查,在农村地区,日用品的售价要高于大中城市的10%-25%,个别商品甚至高于4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众越来越注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绿色农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但是,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农产品的流通与销售还处于较低层次,比如缺乏质量标准和物流标准、缺乏冷链物流,农产品特别是生鲜农产品在收集、运输和贮藏过程中腐坏变质,流通环节耗时长,效率低下等,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012年淘宝“双11”活动,大卖家“天天乐购”创造了单个农产品日销量超3000万的销售奇迹,2013年“双11”活动期间有2家农产品大卖家单日销售超亿元。农村电子商务可以有效地解决农产品的销售与流转,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电子商务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的轰轰烈烈,其增长速度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政府、企业及学术界都意识到了电子商务对“三农”问题带来的巨大机遇与挑战。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发布了《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推进鲜活农产品流通创新的指导意见》等关于农村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或指导意见,全国各省市也陆续推出多项举措来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影响较大的有湖南的“惠农通”、“特色湖南”、浙江的“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河南的“新农村商网”、贵州的“农经网”、福建的“世纪之村”等,农产品电子商务也从最开始的零散农户在网上卖土特产升级到以村、镇、县为单位的产供销产业群,呈快速增长态势。至2013年,仅在淘宝网注册的农村地区的网店就有超过200万家,涉农产品数超过千万。但农村电子商务普遍存在发展层次低,效益不佳、辐射效应弱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农村电子商务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必须因地制宜,在充分分析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商务模式,设计合理可行的方案。
当前,对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产品的销售,完整的农村电子商务的内容还包括农村的网络购物、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推广等(见图1)。
(二)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存在3大瓶颈,分别是物流、安全与支付,由于农村和农产品的特殊性,比较而言,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多,具体地主要有以下问题:
1.网络基础设施落后。截止2012年,我国城市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为60%,而农村地区仅为23.7%,城市网民比例为73.5%,农村地区为26.5%。由此可见,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远低于城镇。受制于网络基础设施差、计算机普及率较低、计算机操作技能低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举步维艰,难以大面积推广。以淘宝和天猫为例,当前的农村电子商务基本上是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的单打独斗,店铺规模小、无法形成品牌效应,不能有效地形成产业链。
2.物流配送成本高耗时长。不管是农产品的销售还是农村网络,物流配送是完成电子商务交易的前提条件。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地区地域广阔,交通基础设施不佳,物流运输网络复杂,以及农产品、特别是生鲜农产品对包装、储运的特殊要求,导致农产品的采摘、收集、包装、存储和运输环节耗时长、损耗高、效率低下。不解决农村地区的物流配送问题,农村电子商务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普及与发展。
3.网络支付难。网络支付既是电子商务的瓶颈之一,也是体现电子商务便利性的重要一环。然而,由于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单一且网点数量少,农村居民缺乏计算机操作、网络安全知识,致使大部分农村居民都不愿意或害怕使用网银、电子钱包等网络支付工具,网络支付成为限制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调查报告显示,有35.8%网民因为不愿或无法使用网络支付而放弃电子商务。
4.小农户和大市场。我国农产品种类繁多,生产单位以家庭为主,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的采购与销售环节过多,导致农产品买难卖难,市场价格波动频繁,这就是所谓的小农户大市场的矛盾。要建立完善的农村电子商务,必须要实现农产品的统一采购与销售,也就是要提高农产品的组织化程度。另外,农产品的外形、品质差异大,不能像标准化的工业产品进行客观描述,因此很难建立规范的评价机制。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策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培育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连锁分销和农民网店”。“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开展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举办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产品展销活动,培育具有全国性和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展会品牌。”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就是需要构建一个“农民、农村、农业”提供政务、商务、服务“三位一体”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意见》明确指出农村电子商务的出路在于农产品品牌的培养及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就必须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合作社为主体的新型农村电子商务模式。
(一)以政府为主导、以合作社为主体的新型电子商务模式
新世纪,社会各界都意识到电子商务对促进农村的巨大作用。然而,由于存在前面所述问题,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无法依靠农民自身获得快速发展。当前农产品销售主要依靠自建网站或者诸如淘宝等第三方面平台两种方式,前者网站建设及管理水平有限,难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后者资源分散,缺乏整合及信息共享,这些严重削弱了农民参与电子商务的积极性。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最有效的方式是由政府部门统一开发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并进行推广,进行优势资源的整合与推广,组织农民成立合作组织,即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村合作社为主体的新型农村电子商务模式,才有可能克服当前的不利因素,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电子商务才有可能发展壮大。
要建立稳定的农产品供应体系,首先要解决小农户、大市场的矛盾。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个问题上探索了50多年,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体系。我们也可以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建立农村合作组织,由合作组来统一农产品的收购与销售。另外,虽然部分农民对电子商务抱欢迎态度,但大部农民由于计算机及网络水平的欠缺,对电子商务的兴趣并不大,甚至敬而远之。建立农村合作组织,在合作组内设立专门的电子商务中心,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小农户、大市场的问题,还可以树立农产品品牌形象,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农村地区网上购物的发展,使广大农村和全体农民都从电子商务中受益。
综上所述,要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健康发展,就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村合作组织为主体的,全体农民参与的新型商务模式;同时,为了解决农产品的流转,还要建立以合作组或村为单位的配送点、配送中心;为了解决网络支付问题,要建立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的新型支付模式。
新型农村电子商务模式说明:针对我国农村实际情况,本文设计了一种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村合作社为主体的,具有层次结构的新型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农村电子商务的参与对象包括各级政府部门、农户、农产品消费者、物流公司、合作社、农村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配送点、配送中心、金融机构等,结构如图2所示。
农户按自然村或者行政村为单位、组成合作组,在合作组内,统一农作物的收购与销售;每个合作组内要设置一个电子商务中心,中心配有计算机、照相机、打印机、电话等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设备,还配置有专业的电子商务操作人员,由电子商务员负责合作社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同消费者进行商务洽谈,同时还要为社员的网购操作;每个合作社要设置一个配送点,社员网购商品的终端配送位置就是配送点,然后由村民到配送点自取。这样就可以免去网购商品物流环节最耗费时间和成本的最后一公里,大大简化的农民网购的物流配送环节;合作社在金融机构设置机构账号和社员账号,资金往来都由金融机构划拨,避免现金交易。理论上,每500~3000人可以设置一个合作社,由2~4位村民兼职电子商务操作员。在乡镇设置物流中转站,物流中转站只负责农产品或网络商品的临时中转。
在每个县级政府设置一个配送中心,所有的农产品在销售前都集中到配送中心,由中心进行冷藏、包装,每个合作社在中心租有独立的货位。合作社与消费者达成交易后,商品由中心按合作社的指令进行配送。
由省市政府统一开发、部署农产品网络交易平台,平台分为BtoC、BtoB两种。每个合作社或者由乡镇联合合作社在网络平台中开设店铺,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与合作社进行洽谈交易。
农村电子商务交易流程说明:农产品的交易涉及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如图3所示。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销售)交易流程说明:合作社统一收购农户的农产品;合作社将农产品统一运送至配送中心,进行标准包装、冷藏等;消费者通过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查询农产品信息,并与合作社进行洽谈;消费者与合作社洽谈成功,下单,并支付货款到金融机构;收到金融机构向合作社传递收款通知;合作社向配送中心发出配送农产品的指令与消费者信息;配送中心开始向消费者配送农产品;消费者收到农产品,在平台确认收货;平台向金融机构发出支付授权;金融机构收到支付指令后将货款转到合作社账户内;期末(每月、每季、每年)合作社与农户、平台、金融机构四方核对无误后,将结算数据提交给金融机构,然后由金融机构将合作社账户内的资金拨付至农户;消费者和合作社在平台进行交易评价。
(二)以农村客运为主干的新型农村物流
当前物流配送环节是限制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地区居民分散、交通不便利、农民网购频次低,在农村地区开展物流配送的专业物流公司很少,这些导致农村地区物流配送成本高。目前农村地区的物流配送主要采用邮政物流的运作模式,农民网购商品一般要到网点自取,而且物流环节耗时长,难以体现电子商务的便利性。在图2中,实行分层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农产品的销售与流转问题,但是无法应对日益增长的农村网购市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也需要不断地完善。目前在我国农村地区,基本上都建立了完善的农村客运系统。农村客运系统覆盖面广、站点丰富、班次多,大部分村镇都有直达乡镇、县城甚至是市省的客运班车。所以建立衔接市县专业快递公司的农村客运物流配送系统,即可充分利用闲置客运能力,降低农村客运成本,又可解决农村地区网购的物流配送问题,具有极强的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
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分为上行物流和下行物流,上行物流是农产品和农村地区工业制品的销售,下行物流是农村居民网络商品的配送,当前完善的农村客运系统可以为农村电商的上行物流和下行物流提供完美的解决方案。基于农村客运系统的农村电商物流解决方案的核心问题主要有四点:一是物流人员的配置;二是装载用具的配置;三是路线和配送时间的调度;四是配送费用的核算。前两个问题很好解决,农村客运的客车基本上配有大容积的行李仓,完全可以满足当前农村电商物流的需要,另外客车的驾驶员或售票员可以兼任物流人员,由于只需要把包裹在配送中心和配送点之间配送,所以并不会对客运系统的效率造成明显的影响。后两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建立专门的调试系统和结算体系。
下面以江西省星子县为例来说明农村电商物流的调度。星子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总人口26万。全县除县城外另设6镇、3乡、一个林场和一个湖区管理处,共有72个行政村,共有9条客运路线,在本县区域内运营的客车有100多辆。大部分客车的运行路线都是从所在乡镇的政府所在地开往县城。在综合考虑距离、时间间隔、运输成本基础上,对线路进行优化,最后确定6条线路(具体的优化方法省略),可以直接覆盖72个行政村中的45个,余下的27个村可以农用车辆等交通工具从邻近的村级配送点运输。
基于农村客运系统与专业物流公司结合的农村网络购物的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可以低成本、快速面向全国广大农村地区推广。这种低成本、效率高且便捷的物流模式必然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环节最后五公里的问题。
(三)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并发展冷链物流
农村电子商务一个非常关键的瓶颈是生鲜产品的保存与运输,通过基于农村客运系统的物流体系可以实现生鲜产品在空间上的转移,但是,要保证生鲜农产品在整个商务过程中的品质和网络描述一致,则有赖于农产品的标准化和冷链物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多种农作物如粮食、蔬菜、水果的产量和销量等都居世界前列。目前,我国的农产品物流多采用自然形态进行流通,使物流的各个环节处于无序状态,降低了物流的效率。另外,在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进行销售的过程中,交易双方通过虚拟的网络空间进行交易,买家对农产品的认知完全来自于卖家的描述。而同一品种的农产品由于种子、土壤、季节及种植方法的不同,形成外观及品质上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导致了交易双方对产品的认知差异,从而导致交易纠纷或不恰当的交易评价,影响了农产品的电子商务。所以,实现对农产品物流的标准化势在必行。
较之前面几个困难,农产品的物流标准化是最易通过资金和技术手段来实现的。农产品物流标准化主要包括农产品物流技术标准化和农产品物流操作标准化。农产品物流技术标准化就是通过技术标准来规范农产品的描述、采收、包装、贮藏、运输。具体地就是对农产品的外形、颜色、大小、品质等进行量化,并建立相应的描述词库,任何一个农产品都可以从词库中选取对等的标准描述词,这样可以避免买家主观认知上的差异。分类标准化就是建立农产品的质量公式,然后根据产品品质量化结果,套用质量公式对农产品划分等级,不同等级售价不同。因此,为了避免交易双方出现认知上的差异,必须对农产品实行标准化。农产品电子商务标准化的内容包括产品表述标准化,产品分类、定价标准化,产品包装、运输标准化、交易评价标准化及农产品的安全认证等内容。
第二篇: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海南大学 Hainan University 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弱势地位越来越凸现,于是农村合作社开始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些农村合作社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谈判能力,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增强了农民经受市场经济冲击、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合作社还处于起步阶段,仍然存在着层次低,发展不规范等诸多问题。本文从这一发展现实入手,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将从我过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入手,对其产生的问题予以剖析,并借鉴国内外研究的经验成果,提出一些促进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村合作社;问题;解决措施
I
海南大学 Hainan University
目录
摘要................................................................I 1 合作社的理论概述..................................................1 1.1 合作社的内涵....................................................1 1.2 合作社存在的必要性..............................................1 2 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2 2.1 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历史........................................2 2.2 我国农村合作社现有类型及发展成效................................2 3 我国农村合作社存在的问题..........................................3 3.1 农村合作社自身存在的问题........................................3 3.1.1 合作社内部管理不规范..........................................3 3.1.2 合作社服务范围小,层次低......................................3 3.1.3 合作社成员综合素质较低........................................3 3.1.4 合作社信息服务手段落后,外联市场不足..........................3 3.1.5 合作社缺乏融资渠道,资金运作困难..............................4 3.2 外部环境及宏观政策问题..........................................4 3.2.1 农村合作社法律地位模糊........................................4 3.2.2 政府指导管理力度不足..........................................4 3.2.3 产权关系不明晰................................................4 4 完善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的对策......................................5 4.1 提高农民自身思想意识,加强培训,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5 4.2 强化合作社内部管理,规范运作....................................5 4.3 加快农村合作社立法..............................................5 4.4 政府加强对农村合作社的扶助......................................6 4.5 合理解决合作社产权关系问题......................................6 5 参考文献..........................................................7
海南大学 Hainan University 合作社的理论概述
1.1 合作社的内涵
1995年国际合作社联盟第31次社员大会对合作社作出了一个权威的最新定义:合作社是人们为满足自身共同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方面的需要和愿望,而通过一个共同拥有、民主管理的企业,自愿联合组成的一个自治的社团。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合作社是企业,是由成员共同所有和民主控制的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形式,合作社具有纯粹的“民办”性质,承认其社员家庭仍然是一个独立的经营主体,并承认其社员的资产所有权及一定的参与分配的权利。简而言之,合作社可以理解为是劳动群众为改变自身的生活或生产条件而自愿联合起来建立的一种互助合作性经济组织。
1.2 合作社存在的必要性
首先,这是由我国目前的农业现状决定的。我国是农业大国,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农村合作社可以将农民和土地组合起来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统一管理和种植,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其次,这是由我国目前的人口组成决定的。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很多农村的青壮劳动力都转移至城镇,而剩余的从事农业劳动的人群,大多文化程度低,技能素质差,严重影响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再来,这是由当今世界一体化进程决定的。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农业与国际大农业接轨的步伐必须加快,为了加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农村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1]。
海南大学 Hainan University 2 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2.1 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历史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建设的需要出发,向农民提出:组织起来,发展生产。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建立了四类合作社,分别是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村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农村供销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开放后,在第十届三中全会上,政府正式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并将农业发展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定为农村发展的方针政策。这一政策放开了我国的粮食市场,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村发展过程中“靠天吃饭”的老局面。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合作社要退出历史的舞台,反而为合作社的发展重新确立了方向。新的发展方向的确定会极大的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样一来新时期的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①
2.2 我国农村合作社现有类型及发展成效
从主要功能来看,我国现有的农村合作社可分为共同购买生产资料、共同销售农产品、共同使用技术服务和进行农产品加工四大类;从组建方式来看,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2]:(1)农民自发型。即农业大户或农村能人围绕某一产业或产品, 自发组建“ 合作社(协会)+农户+基地”模式的合作社。(2)市场、基地领办型(专业市场或生产—销售基地+农户)。(3)“龙头”企业领办型(公司+农户)。即龙头企业(公司)牵头发起, 创建“企业(公司)+合作社(协会)+农户+基地”模式的合作社。(4)政府部门领办型。即由政府有关部门发起创建“部门+合作社(协会)+农户+基地”模式的专业合作社。(5)复合型合作社(农业专业协会、合作社+农户)。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党和政府相关惠农政策的出台与贯彻落实,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也取得一些成效。第一,其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了市场竞争力,繁荣了农村经济;第二,提高了农产品在市场上的交易地位。合作社作为有效的承载主体,提高了市场的交易主体地位和报价能力;第三,农村合作社合理配置了农业资源,提高了集约化程度。农村合作社,往往实行资金、资产、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自愿入股,使分散的资源得到重组和合理配置,推动了土地流转,扩大了生产规模,解决了一家一户想办而办不成的事情。
①范守信.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研究
(一)[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1年第4期,(60).海南大学 Hainan University 3 我国农村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3.1 农村合作社自身存在的问题
3.1.1 合作社内部管理不规范
农村合作社作为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必然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严密的运行制度,并按照章程开展各项活动。而如今我国农村中的大部分合作社没有注册登记,没有章程,有的有章程但是不规范,无论是制度还是组织机构都不健全,决策不民主,团队合作意识不强。
3.1.2 合作社服务范围小,层次低[3] 我国的农业合作组织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从服务层次来看,基本上停留在信息和技术咨询等方面,而提供加工、储运、供销等服务的合作社比较少,不能很好的解决农民的销售问题;从服务范围来看,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技术推广和销售领域的信息收集,不能很好的给农民提供良好的服务,协助农民购入生产资料,也不能给农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而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改善农村健康保健服务等方面也不够完善;从区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和中部等经济发达地区;从服务领域来看,大部分合作社从事蔬菜、瓜果、粮棉和畜禽等农副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农机、植保等领域的合作社还不多。我国农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低、组织规模小、经济实力有限,综合服务能力差,提供的服务范围小、层次低。
3.1.3 合作社成员综合素质较低
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落后,我国目前教育资源主要安排在城市和中心乡镇,而许多交通不便或者人口较少的边远山区所得到的教育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需要。农民素质低、信息闭塞不畅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因此形成了迷信、保守、缺乏合作精神的“小农意识”特点,往往会习惯各自为营、自给自足的独立生产方式,这恰恰与农村合作社提倡的民主、公平、团结、诚实的理念违背。
②3.1.4 合作社信息服务手段落后,外联市场不足
目前,我国农村合作社的信息来源和传递绝大多数依靠当地政府、农业部门和供销合作社,缺乏先进的信息传递手段,信息反馈吃,大大影响了农产品的及时交易。由于消息的闭塞,导致外联市场的力度不足,市场信息极度缺乏,从而致使合作社的合作效益不高,在跨区域,外向型发展商,信息量明显不足。
②胡宗山.农村合作社:理论、现状与问题[J].江汉论坛,2007年第4期,(16).海南大学 Hainan University 3.1.5 合作社缺乏融资渠道,资金运作困难[4] 由于农业产业的自然特性明显,生产周期长,金融需求小,贷款风险高等原因,导致了合作社缺乏融资渠道,使得金融投入量与农业的发展速度不匹配。目前农民在资金流转渠道上,往往是以亲戚间的互相借贷为主,这大大阻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虽然身处农村,但是其与合作社之间是一种单纯的商业金融模式,二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大大影响了贷款的规模与效率。
3.2 外部环境及宏观政策问题
3.2.1 农村合作社法律地位模糊
农村合作社的法律地位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当前,很多国家都有专门的合作社法律或相关法律,对合作社进行了仔细的规定。而在我国, 除少数省份制定了关于合作社的法规外,全国统一的合作社法或农村经济合作社法尚未最终出台, 因而导致现实生活中的各类合作社法律地位不明确。专业合作社的成立、登记注册、解散以及组织的性质、宗旨等无法无规可依,造成法人主体不明确。在合作社的发展进程中, 也有许多实际问题迫切需要法律加以明确的规定[4]。
3.2.2 政府指导管理力度不足
在我国,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农村合作社的服务和支持多停留在口头上,除供销合作社和农业等部门对自身领办的专业合作社提供了较多的场地、技术和农资供应服务外,稳定和有效的扶持较少,一些合作社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一些政府甚至对农村合作社的行政领导和控制过于强硬, 任意干涉,农村合作社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成为政府的附庸。
3.2.3 产权关系不明晰[5]
一直以来,我国合作社内部都存在产权不明晰的问题,且没有依法建立维护社员利益的产权制度。大部分合作社的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归农民所有,且都以股份制形式融入,但有一部分经营权完全是脱离合作社被其使用。在我国,有很多农村合作社没有自己的经济主体,产权及利益分配制度也不健全。而且合作组织内部的领导者也常常利用自己的职权的便利向农民收购农产品,或利用合作组织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取其他利益。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淡化了合作社成员之间的团队意识。
海南大学 Hainan University 4 完善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的对策
4.1 提高农民自身思想意识,加强培训,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
首先得从农民的思想意识入手,现在还有很多农民对农村合作社的认识停留在解放初期,认为合作社就是大锅饭,从心底抵触合作社。一些受过教育的青年农民虽然认识到了参加合作社的好处,但是由于缺乏带头人,也很难真正加入其中。因此,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合作社的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中的重要作用,将发展农业合作社纳入当地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对县、乡、村干部积极组织培训,普及合作知识,增强他们的组织管理和带动能力;积极供各种优惠措施培养、扶持一批成功的合作社,进行典型示范,并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让合作思想深入人心[6];对合作社负责人进行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培训,培育新一代合作组织企业家;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技术推广,打消农民的顾虑,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4.2 强化合作社内部管理,规范运作
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主体,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为了使其能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占得主动,就必须在其内部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首先要完善各项制度,如理事会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利益分配制度等,使合作社在公开、公正、透明的基础上健康发展。其次要完善服务体系。合作社一个主要的职能就是服务,合作社要作为一个真正的服务主体,为社员的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全方位服务,为社员生产带来保障。最后要加强合作社与农户和企业间的对接服务。可以采取股份合作、保护价格、利润返还等形式使企业、合作社与农户三者之间联系更加紧密,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
4.3 加快农村合作社立法
我们必须把农村合作社的立法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农村合作社法,将农村各类合作社的建立、发展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保障和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在制定农村合作社法 过程中,要充分吸取国际、国内合作社发展的经验教训,以国际合作社原则为基础,结合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实际,加以创造性的发展。要明确农村合作社的法律地位,规范政府和自治组织与合作社的关系,构建合作社内部组织体系,保护合作社特别是农民社员的合法权益。③
③王茜.怎么办好合作社—基于我国农村合作社产权问题视角下的分析[J].吉林农业,2011年第8期,(27).海南大学 Hainan University 4.4 政府加强对农村合作社的扶助
农村合作社尽管是自助自治的经济组织,但它是一个弱势组织,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在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进程中,政府要在观念上、制度供给上积极主动地对其给予鼓励和扶持,理顺政府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政府应落实中央出台的各项政策优惠措施,除在税收方面给予减免外,要尽快出台财政扶持政策,引导政策性银行对有还款能力和发展前景的合作社提供低息或贴息贷款。可以将对政府职能部门考核的侧重点由数量转变到质量上,对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增收效果好、运作规范的合作社给予奖励,促进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三是鼓励有条件的合作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在发展生产中的作用。
4.5 合理解决合作社产权关系问题
对合作社的各个部分资产进行合理界定,并明晰产权。在界定合作经济产权时,应主要从有利于合作社经济发展的目的出发,以此划清产权。在合作经济内部,承认和保留社员对其入社资产的所有权,并保证社员民主管理。对产权结构进行创新,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例如:合作社可以尝试向社员收取服务费用,这样既消除了搭便车的现象,又不会引起其他社员的抱怨。而且除了对内继续为成员谋福利外,可以通过兴办经济实体,对外开展经营活动,并且用获取的盈利向社员返还盈利,按股金分红[7]。
只有不断深入研究,总结经验,调整策略方法,才能完善农村合作社,这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必由之路,也是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
海南大学 Hainan University 参考文献
[1] 冯丽丽.对农业合作社发展的思考[J].全国商情,2010年第1期,(84).[2] 李先权.对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思考[J].现代农业,2008年第7期,(67).[3] 瞿兆贵,吴建中.对有关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社若干问题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第11期,(115).[4] 马俊驹.发展合作社的若干法律问题[J].中国法学,1991年第3期,(69).[5] 秦朝钧,王军.国外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与我国当前农村合作社建设[J].现代农业科技,2005年第1期,(44).[6] 吕燕.和谐社会背景下我过农村合作社新思路研究[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第4期,(200).[7] 黄亚东.建立农村合作社经济组织,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农业经济问题,1993年第3期,(29).[8] 范守信.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研究
(一)[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1年第4期,(60).[9] 胡宗山.农村合作社:理论、现状与问题[J].江汉论坛,2007年第4期,(16).[10] 陈林.农村合作社的渊源与走向[J].决策咨询,2001年第7期,(41).[11] 江联军.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意义及发展措施[J].现代农业,2010年第11期,(60).[12] 洪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生产力研究,2011年第2期,(134).[13] 周洪杰.浅谈发展农村合作社的重要性[J].消费导刊,2010年第4期,(236).[14] 黄佑聪.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的农村合作社发展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1第2期,(7).[15] 沈文萍.我国农村合作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第3期,(82).[16] 朱文涛,余群,黄巧夷.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绩效、问题及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第4期,(12).[17] 孔祥国.新时期农村合作社发展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报,2010年第3期,(30).[18] 朱洪.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第5期,(66).海南大学 Hainan University [19] 王茜.怎么办好合作社—基于我国农村合作社产权问题视角下的分析[J].吉林农业,2011年第8期,(27).[20] 韩元钦.中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趋势[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1996年第1期,(32).
第三篇:关于农村合作社的相关问题
关于农村合作社的相关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品牌和认证应该向相关的主管部门,主要是工商部门申请商标和产品的认证,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个经济组织,他有自己独立的法人资格,他完全有资格申请独立的商标,包括商品的商标,服务商标还有集体商标,包括地方或者国家的驰名商标等都可以参与申请。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也可以通过工商或者质监部门申请地理标志的产品,对农民专业社的产品进行保护,同时也可以对自己的产品申请认证,一个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包括工业食品生产QS都可以。
组建农民合作组织一般可以按下列程序运作:
一、发起筹备
1.成立筹备委员会,制定筹备工作方案。筹委会主要由发起人和有关工作人员组成,必要时应成立专门办事机构,具体负责筹备和制定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包括为什么筹建该合作组织,由谁牵头发起,会员入会条件及合作组织筹备程序等。
2.由发起人拟定社名,确立业务范围。发起人一般由5—7人组成,由发起人会商拟定合作组织名称,确定本组织业务区域、业务项目、经营方式,并说明发起
成立的缘由,预计会员人数及筹集的资金总额等。
3.准备发起申请书。将上述发起人讨论研究确定的内容填入合作组织发起申请表,并同时准备好申请报告。申请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本社宗旨,业务范围,经
营效益,内设机构和下属组织等。
二、申报批准
向有关部门申报批准,主要是便于合作组织的主管部门与发起人加强联系,加强业务指导和管理。主管部门接到合作组织发起人报送的组建申请书后,应认真进行审查,包括发起人是否有组织能力,该合作组织业务数量是否达到组建规模,预期效益如何等等。基本符合条件后,即可下达同意组建批复。
三、制定章程
申请人接到主管部门准予组建的批复公文后,应即时召开筹委会,吸纳会员,参
照有关示范章程拟定本组织章程及业务计划草案。
四、推荐理事会、监事会候选人名单
依托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创建的合作组织,应注意吸纳足够数量的农民成员参加
理事会和监事会。
五、召开成立大会
在上述各项筹备工作任务完成后,即可呈请当地合作组织主管部门派员出席指导,并于合作组织成立7日前,通知会员参加大会,如会员较多,则可按规定要
求选派会员代表出席成立大会。成立大会一般包括如下议程:
1.主持人宣布本合作组织加入成员名单、人数、代表人数,如到会人数符合成立合作组织成立有关规定后,即宣布成立大会开始。
2.筹委会负责人作合作组织筹备工作报告。
3.主管机关负责人宣布本合作组织成立的批复。
4.宣读章程草案,并请讨论后表决通过。
5.提出理事会、监事会候选人名单,并进行选举。
6.理事会、监事会分别召开第一次会议,推选常务理事、理事长和监事长。
7.主持人宣布常务理事、理事长、监事长等人选名单。
8.理事长、监事长讲话。
9.党政领导和有关社会各界代表讲话。
10.宣布成立大会结束(会议记录规格附后)。
六、组建工作机构
1.召开工作会议,成立办事机构。由理事长主持常务理事工作会议,研究成立合作组织办事机构和有关业务指导部门。业务大的合作组织,可由理事长聘任总
经理。
2.聘任办事机构业务部门负责人,业务量小的合作社,由理事长直接聘任,设置总经理的由总经理聘任部门负责人。由各部门负责人招聘精干业务工作人员。
3.召开业务会议,由理事长或总经理主持、有关业务部门参加讨论研究工作计
划,布置和开展合作社业务工作
第四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摘 要: 最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实体营销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吸引消费者购买相应商品,网络购物逐渐成为人们日消费习惯,电子商务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近些年城市电子商务不断发展和完善,电商在城市居民群体中的电子商务已经趋于饱和,发展市场逐渐缩小,很多电商纷纷将目光投向农村,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大有作为。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协调好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是中国未来经济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而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经济空间布局形式,让广大农村地区和落后地区也有机会参与到大型的协同价值网络中来,也让农民群众开始思考如何利用电子商务将自己的农产品推销出去。但是我们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现阶段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发展比较落后,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农村电子商务的特点,然后论述了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有一定助益。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 发展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6-0095-02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科技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主要是依托于互联网技术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商业经营模。最近几年,以淘宝和京东为首的电商平台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和经济效益,其各项业务也在逐渐扩大。随着城市电子商务逐渐趋于饱和,各大电商纷纷改变发展战略,将目光聚集到农村经济中。农村电子商务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但是农村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基础设施的限制和条件的控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从内部和外部环境中共同作用,这样才能保证电子商务发展符合商业目标,促进农村经济开拓出全新的发展局面。
一、农村电子商务的特点分析
1.针对农村电子商务政策不断出台
最近几年,针对农村电子商务出台的相关政策总结起来就是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规范和监督管理等几个方面。2014年和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连续连年提到了要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国务院文件,如国务院发布《“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明确11项重点行动,如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同时地方政府也颁布出台了多项监督政策,促进或者规范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2.农村电子商务呈现多样化发展
在我国南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比较好的地区,他们在本地区内分别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多种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多样化发展趋势。在每个地区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不需要完善复制其他地区的发展模式,而是基于本地区电子商务发展创造属于本地区独特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现阶段,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十分简单明确,基本是在政府帮助之下而进行的电子商务创业行为。
3.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更加生态化
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不是形成单一的,独大的电商企业或者是农村电子商务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才能发展,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电子商务生态服务体系。最近几年,在各个乡镇地区出现产业园区,仓储物流系统,客服服务体系,培训体系等各种完善的生态化系统不断涌现,从而逐渐构成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生态化模式。一个地区如果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风生水起,那么在这个地区内部一定构建了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尤其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和工作经验,同时还有十分有活力的市场在其中进行推动,因此,在未来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需要形成生态化的服务体系。
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农民运用互联网的意识不强,网络覆盖率低
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由于农村所处的地理位置都是群山环绕,在科技方面相对落后,尤其体现在智能手机和PC端的设备的普及,这就意味着网络覆盖率并不高,即使有网络也只是一小片区域,因此对在线购物体验形成了一种阻碍,甚至有些农村根本收不到网络信号,那就更谈不上网上购物了,互联网的覆盖率依然比较低,还有很多人没有接触过电脑,没有使用过电脑,农民群众对电子商务还比较陌生,不敢投入其中,互联网覆盖率不高的问题直接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的按时发展。
2.缺乏专业电子商务人才
城市和农村两类人群在电商服务的使用行为上存在不少相似之处对于这两个群体来说,他们最常使用的电商都是淘宝和天猫,最喜欢买的品类都是电子产品、家电、服饰等,在网购过程中最在意的依次均为价格、品质、售后、物流等。但在农村地区的存在的普遍现象,知识水平相对低下,农村对网购的认识更加缺乏,也就是说,要想发展农村电商,前提还要教会农村的用户懂得网购,并慢慢去接受这种购物模式,显然,这是一项大工程,改变一群人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并不容易,如果找不到快速的方式解决,那么这个过程将会非常漫长。同时,农村地区生活水平有限,工作环境较差,使得电子商务人才不愿意在农村开展工作,人才引进难度大,人才留不住现象十分突出。由于专业电子商务人才不足,严重影响到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3.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提高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互联网体系建设很不全面,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山区和乡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更是严重滞后,这种情况一方面会严重制约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另一方面还会进一步拉大城乡之间信息传递效率,导致信息传播越来越困难,村民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逐渐降低。此外,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还需要依靠一个完善的仓储物流体系,但农村地区关于这方面的建设还不是很完善,由于农村大多处在偏远的地方,交通极其不便,而电商的发展必定存在的一个物流环节就会受到阻碍,没有便利的交通,在物流配送上达不到要求,即便能在用户购买商品之后如期完成配送,那么其成本也远远高于城镇配送,这就形成了一大难题。
第五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问题表现:一是农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匮乏。其缺少电商软件的建设和维护、农业信息的采集和发布、农业市场行情的分析和反馈等相关专业人才。
二是物流网络覆盖率不够。顺丰、四通一达等主要的快递企业的营业网点只能覆盖到县一级或者乡镇一级,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不在物流体系服务范围内,造成了农村电子物流配送难的问题。
三是参与主体热情度不高。发展农村商务存在成本高、资金周转慢、回报率低、经营风险大等不利因素,企业、农户参与热情不高。
对策建议:一是加大培训力度,明确以现有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合作组织等对象为培训重点,提高培训效率。二是优化物流配送,农户、企业、政府共同探讨规划运输路线,缩短配送距离,扩大配送范围。三是加大对农村电子商务项目的指导、帮扶,在基础较好的地方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培育一批优势农产品和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增强线上线下营销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