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人社厅吕克梁厅长来我县调研时的
省人社厅吕克梁副厅长来我县调研时的
工 作 汇 报
尊敬的吕克梁厅长、调研组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巴彦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吕克梁副厅长及省厅、市局调研组的各位领导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诚挚的欢迎!对省厅、市局多年来给予巴彦人社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厚爱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就我县人社部门的基本情况、2011年工作完成情况和2012年工作任务做以汇报,敬请领导指示。
一、基本情况
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是2010年6月成立的,下属有劳动就业管理局、机关事业社会保险局、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农村养老保险管理中心、劳动保障服务站、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共6个事业单位。局相关内设17个股室(其中:原人事局机关12个股室,原劳动保障局5个股室),现有职工干部112人。其中正科级3名,副科级8名。2010年6月份人事局与劳动保障局合并后,成立了人社党委。下设6个基层党支部,党员总数83人。
二、2011年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市政府年初下达的目标责任,把服务民生、保障民生、惠及民生放在首位,积极创新思路,凝聚全局力量,强力推进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第一,落实政策,拓宽渠道,就业再就业工作高效推进 一是抓岗位开发。采取开发公益岗位安置一部分、落实优惠政策扶持一部分、组织职业介绍转移一部分、开展技能培训促进一部分的有效措施,全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开发公益性岗位220个,安置困难人员220人。其中残疾人就业“爱心工程”,安置残疾人就业64人,截止目前,城镇新就业人员、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分别达到3910人、3795人、2970人,占年初计划的103%、105%、106%。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低于全年控制目标的0.4%。二是抓政策兑现。认真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等优惠政策。为60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00万元,为533名灵活就业人员发放社保补贴65.3万元。分别占年初计划的100%和102.3%。三是抓就业培训。坚持以“围绕就业抓培训、抓好培训促就业”为指导,构建了“纵向到社区、横向到基地”的就业培训网络。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期,免费培训下岗失业人员700人次;开展创业培训160人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4300人次,其中引导性培训2900人次,适用技能培训1400
人次。四是抓平台建设。全县18个乡镇全部组建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事务所,高标准组建了116个村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做到了“机构、场地、人员、经费、制度、工作”六到位,使我县的劳动保障服务工作延伸到了乡村、街道、社区,省厅业务处给予了充分肯定。五是抓就业服务。深入开展“春风行动”,把大棚车开到各乡镇,把岗位送到乡村,为求职者提供方便。今年,共有96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365个,有248名农民工与企业签订了就业合同。六抓厂办大集体职工并轨工作。我们积极配合国资部门完成了职工身份认定、档案审核、所需资金测算等工作。经测算,全县厂办大集体涉及82户企业,职工5958人,每个工龄按380元给予补偿,总计所需资金5746万元,年底前补偿金将全部发放到位。
第二,硬化措施,注重实效,创业成才活动扎实开展 我们把“创业创新,全民成才”活动和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搭建平台,落实创新政策,培育创新主体,全力推进。为了配合全县创业创新全民成才活动的开展,我们坚持每月10日在服务大厅,举办劳务招聘会。6月20日,我县举办了全县创业创新全成成才服务月活动启动仪式,吸引全县45家用工单位参加招聘,提供就业岗位764个,签订意向性就业协议452个,收到了明显效果。
第三,抓好扩面,及时发放,社会保险工作稳中求进 一是着力抓好社会保险工作。今年以来,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的职工已达到2860人,收缴社保费1456万元,占年初计划的101.5%;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险人数已达到7.3万人,占计划的97.3%。提高了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由原来的7.5万元提高到12.5万元,城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由原来的2万元提高到5.8万元。工伤保险新增参保职工607人,占年初计划的101.3%,收缴工伤保险费46万元,占年初计划的102.2%。按照《社会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条例》将我县事业单位职工纳入了工伤保险范围,年底前事业单位职工参保人数将达到8000人以上;参加失业保险新增634人,占年初计划102.3%,收缴失业保险费117万元,占年初计划的104.5%。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基金年底前有望纳入市级统筹。二是全面推进新农保试点工作。我县自去年启动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以来,紧紧抓住目标考核,业务培训、宣传发动以及配套服务等关键环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克难攻坚,全力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参保人数达到15.3万人,参保率达到了90%,已收缴养老保险费2622万元,为全县53051名60周岁以上老年居民发放养老金3558.1万元。在今年全省新农保试点工作会议上我县介绍了经验。按照省市的部署启动实施了城居保试点。三是切实加
强基金监管工作。不断加强社会保险内部监控机制建设,坚持管理和监督并重,对资金的收、管、发等环节实行全程控制,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从源头上、制度上防范和化解基金运行风险,逐步形成了相互制约、全程监督、控制严密的内控监督机制,确保了各项社保基金的安全。
第四,主动监察,有效调节,和谐劳动关系日趋稳定 一年来,我们以宣传贯彻《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为重点,积极开展了送法到企业活动,坚持依法监察,妥善处理劳动仲栽案件,提高了企业的法律意识,促进了企业依法建立劳动关系。今年以来,日常巡视检查用人单位104户;收缴农民工工资保障金90万元;为农民工追讨拖欠工资42万元。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53件,结案52件,结案率98.1%,其中调解46件,调解率68%。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了98.7%,集体合同备案率达到了94.6%;劳动合同网上录入企业95户,录入职工7100人,占年初计划的100%,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了98.7%,集体合同备案率达到了94.6%;维护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第五,强化培训,搞好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认真做好人才服务工作。今年以来,为家庭困难的“五类”高校毕业生,即持有下岗证、低保证,农村救济户、残疾人、在校享受助学金的高校毕业生,给予了免费人事代理和跟踪就业服务;对高校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农民创
业创新典型事迹进行了总结,并参加全市创新成果展示,加大创业创新典型扶持力度,主动帮助联系小额创业贷款,总结了高校毕业生金彦辉等3人自主创业的典型事迹,并在全县创业创新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了交流。二是为流动人员提供养老保险,职称评定等多项服务。为流动人员县内外交流,提供了准确及时的人事代理服务。按照相关规定,为9名大中专毕业生办理了职称申报手续,为6名流动人员办理了养老保险缴费认定手续,为25名高校毕业生办理了改派和档案工资审批手续,做到了转递有记录,审批推荐有依据,接待热情,服务周到。三是做好流动人员档案接收和档案管理工作。我们对去年接收的570名大中专毕业生档案,进行了登记造册,按照规范化管理的要求编码入库,达到方便查询,便于利用。四是认真做好军转干部解困和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社会保障工作。按照上级企业军转干部解困政策,协调财政部门,将工商银行下岗失业的两名军转干部2010年的生活补助金3.4万元已筹措发放到位;按照我县社保开支项目,协调财政部门,将5名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医疗保险和独生子女费总计1.5万元纳入了2011年财政预算,保证足额发放。
第六、严格考核,提升素质,公务员队伍管理更加规范 一是抓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突出抓好公务员的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采取集中脱产培训的方式共培训公务员
1723人,人均96学时,占年初任务的100%。提高了广大公务员促进发展、推动改革、维护稳定的本领,增强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抓考核,营造争先创优氛围。逐步完善公务员日常考核和年终考核制度,形成工作实绩与考核结果相适应的考核机制,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对全县政群机关2058名工作人员进行了年度考核,评出优秀公务员 228人,并由县财政统一支付年度奖金26.3万元。三是抓管理,积极做好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根据上级部署,按照《哈尔滨市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管理办法》和《哈尔滨市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要求,对我县2011年乡镇卫生院医疗体制进行了改革,基层卫生院全面实施了绩效工资。对已经结束的受聘人员聘用合同进行了鉴证。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对事业单位的人员管理。四是抓改革,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专门召开了全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动员会,部署调查摸底工作,摸底工作主要围绕达到“五清”进行,即,事业单位人员情况清、职称清、三类岗位比例清、“双肩挑”人数清、年龄结构清。目前,我们按市局要求正在组织基层事业单位设定具体岗位,申报岗位设置方案。此项工作力争在年底前结束。
2011年,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深知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就业的供需矛盾和结构问题日益突出。促进创业、稳定和扶持就
业的政策需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扩面难度大。35周岁以下的农村居民不愿参加新农保,城镇年轻健康居民不愿参加医疗保险的现象普遍存在。社会保险扩面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人才队伍建设与巴彦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不相适应。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制度还需进一步健全;劳动关系工作难度加大。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拖欠农民工资问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逐步加以研究解决。
三、2012年的重点工作安排
2012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这一主旋律,突出就业在就业、社会保险、人事制度改革、劳动关系等重点工作,实现城乡统筹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努力推进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再上新水平、再上新台阶。
主要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第一,全力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一是加大就业政策落实力度。要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发放《就(失)业登记证》,失业人员凭证享受社保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等就业扶持政策,将小额担保贷款范围扩大到所有创业人员,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二是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开发公益性岗位100个,通过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妥善安置
下岗失业人员、大学生,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控制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要控制在4%以内。三是失加大就业再就业培训力度。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有创业愿望的人员的创业培农民工技能培训分别达到500人次、100人次、2000人次。通过培训,全面提高我县劳动者整体素质。四是加大就业服务力度。要充分发挥县人力资源市场的龙头作用,广泛搜集用工信息,定期发布,开展职业介绍。要坚持每月定期举办一次劳务洽谈会,为县内外各类用人单位和城乡富余劳动力求职搭建平台,提供优质服务。五是加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力度。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完成县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改建完成4个乡镇的劳动保障事务所。六是全力做好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和“创业创新、全民成才”工作。完善基础,做好迎接国家、省、市的检查验收工作。
第二,全力抓好社会保险工作。一是在医疗保险方面寻求更大突破。要努力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参保人数要达到75000人,做到应保尽保。要将城镇居民门诊就医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要提高城镇居民医疗待遇水平,进一步减轻个人经济负担;对于参加居民医保的低保和重度残疾人员,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补助。二是在养老保险方面寻求更大突破。要将农场、牧场、渔场、林场“四场”职工全部纳入职工养老保险;全力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扩
面征缴工作,积极筹备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全力推进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农村居民的参保率要达到95%以上,60周岁以上的城乡居民的养老金发放率达到100%;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政策,解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问题。三是在失业保险方面寻更大突破。要重点加大事业单位失业保险的扩面、基金征缴、陈欠收缴力度,加强各项基础管理,全面提升我县失业保险保障水平,完成纳入市级统筹工作。四是在工伤保险方面寻求更大突破。要重点加大矿山、建筑等高风险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扩面工作力度,参险人数要达到10000人以上。完成工伤保险基金纳入市级统筹工作,增强基金支撑能力。
第三,全力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工作。充分利用现有政策,确保稳定的前提下,严格按照岗位条件,实行公开竞聘上岗,遵循不得突破现有人员结构比例、不得突击聘用人员、不得突击聘用职务“三个不得”原则,规范实施岗位聘用,确定岗位工资待遇,于2012年完成岗位聘用工作。
第四,全力做好劳动关系调处工作。一是强力推进劳动关系调整工作。继续做好国企改制并轨遗留问题的处理和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积极参与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认定工作。二是强力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建设。大力推进非国有小企业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力争在2012年实现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50%以上。三是强力推进劳动保障监察执行工
作。大力加强网络化、网格化建设,努力实现劳动保障监察的全覆盖。对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不规范裁员等情况进行密切监控。四是强力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处工作。按照编制、规范的要求建设好仲裁办案机构;推行“和谐仲裁”,努力创新调解方法,开通绿色维权通道,推动快立、快调、快审、快结仲裁办案程序。
总之,我们一定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和部署,在省厅、和市局的精心指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努力、扎实的工作,进一步开创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新局面。
四、几点建议
(一)关于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人员的工资补贴问题。08年经全省统一组织考试,在大学生中招用了一批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人员。经过两年多的锻炼,在乡镇、社区劳动就业就业、社会保险等服务工作上,已经成为骨干,在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他们的工资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000元,每月到乡镇开展工作支付所需的交通费、食宿费后,工资所剩无几。建议能否提高他们的工资补贴待遇和他们的身份、编制等问题。
(二)关于县、乡、村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人才服务平台建设所需资金问题。我县18乡镇、116个行政村平台机构都已建立。但服务大厅、办公场所、办公设施还比较简
陋,服务设施相对落后。由于我县财力十分脆弱,难以支付基础建设所需资金。建议省厅能否在平台建设上给予资金上的支持。
(三)关于县农保中心、县劳动仲裁院、县劳动保障监察局机构规格问题。目前我县农保中心、劳动仲裁院、劳动保障监察局都是股级单位。我们也多次协调县编制部门争取升格为副科级单位,但是县级编制部门没有这个权力。建议省厅能否协调省编制部门将这三个单位升格为副科级单位。
第二篇:省人社厅调研组来我局调研指导工作
省人社厅调研组来我局调研指导工作
11月15日,由省人社厅副厅长郭庆田、左志彬处长、于占淮主任组成的省调研组一行三人来到鹤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我局2011年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展开调研指导工作。
调研组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议室听取了鹤岗市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薛文刚关于我局2011年工作目标完成情况、2011年省政府“40件实事”、省厅重点工作调研情况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有关建议的汇报。局党委成员和全局中层以上干部参加会议。在听取鹤岗市人社局的汇报后,郭庆田副厅长对鹤岗市人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指出,近年来鹤岗市人社工作思路清晰,工作态度踏实认真,在很多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上很有创新意识,工作做得很有力度。提出的建议也很符合实际,尤其是一些在其他各地市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这为省厅出台可行性政策提供有力依据。
会后在局党委领导陪同下,调研组深入到人民办事中心调研和实地考察。局党委书记、局长薛文刚陪同调研。
第三篇:省人社厅文件
关于做好2011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
工作的通知
鲁人社发〔2011〕63号
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省直各部门(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制度,现就做好2011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根据评审权限组建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高级评审委员会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授权的市、省直有关单位组建。继续授权济南、青岛等市组建工程技术、卫生技术、中学教师职务高级评审委员会,负责本市所属的相应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评审工作;授权山东师范大学等单位组建相应高级评审委员会,根据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数量、等级结构和本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空缺需求,评审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或本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没有空缺岗位的,不再组织申报评审。(各专业技术职务高级评审委员会的调整情况详见附件)
二、2011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申报评审范围、标准条件和申报、推荐、呈报、评审、核准、备案等工作,仍严格按照《关于做好2010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工作的意见》(鲁人社发〔2010〕48号)有关规定执行。
三、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数量、专业特点和需求,精心做好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申报、推荐和评审工作。实行评聘分开的事业单位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人数超过核准的相应岗位数15%和尚未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制度的事业单位,除引进急需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外,不再推荐评审。
四、2011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工作时间安排为:8-9月组织申报、评议推荐和呈报;10月底前完成评审工作;11月底前完成审核、备案工作。各高评委办事机构要按照时间安排,组织受理申报材料,研究拟定《评审工作方案》,并在评审会议召开10日前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审核同意后组织实施。
五、严格执行公示制度、公开制度和个人诚信承诺制度,进一步增强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申报推荐评审工作的透明度。要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办理信访事项,对违反规定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人员、直接责任人及其有关部门(单位)相关责任人员,要按照《关于处理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中违反政策纪律问题的暂行规定》及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六、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申报评审相关政策规定、表格式样及有关信息可登录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和各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所在部门(单位)网站查询。
七、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对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工作的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将对各级评审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申报评审工作的部署、实施及进展情况随时进行抽查。
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工作是贯彻落实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措施,是坚持科学人才观,不断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级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密切配合,注意及时发现和解决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完成。
附件:2011山东省专业技术职务高级评审委员会名单
二Ο一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第四篇: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张义珍来校调研毕业生就业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张义珍来校调研毕业生就业
4月11日上午,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张义珍一行来校调研毕业生就业工作。
校党委书记李万庆、校长哈明虎会见张义珍一行。校党委副书记路皓,副校长赵宗更、何立新陪同会见。
李万庆主持调研座谈会。路皓从学校的就业工作整体情况与主要做法、2013年学校的就业工作进展情况与创新举措、改进就业工作的思考与建议等三个方面做了工作汇报。
与会人员纷纷结合自身实际,围绕毕业生就业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张义珍高度肯定了我校近年来的办学成就。她指出,河北工程大学这些年在教学、科研、党建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增列为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办学质量、社会形象和社会影响都有很大提高。
张义珍指出,河北工程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扎实有效,为全省大学生就业工作积累了经验,做出了贡献。一是学校高度重视,建立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二是重视大学生就业理念、就业观念的引导;三是特色鲜明,“面向艰苦行业、面向地方基层”的服务面向针对性强,能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注重理论和实践能力相结合;四是重视服务,培训、实训、实习以及招聘会等工作都做得很好。
张义珍用“早、实、活、细”四个字对我校的就业工作作了概括。“早”是学校从专业设置、专业调整的源头抓起,重视得早、动手早;“实”是重视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调整专业,调整招生规模;“活”是形式灵活多样,学校的、学院的招聘会,实际的、网上的招聘会都搞得很好;“细”是对于就业工作的分析很细,落实的措施也很细,多层次、多类别,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河北工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在全省属于前列,工作扎实,效果显著。
张义珍指出,对于就业工作,从中央到省委,以及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民生的重中之重。如果无业可就,其他的梦想和幸福都无从想象。对于学校来说,就业是学校教育水平的综合体现,学生是学校的“作品”和“产品”,从总体上对应着社会对学校综合水平的评价。相信随着河北工程大学不断提升教育水平,提高教育层次,优化教育结构,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就业工作会有新的起色和成效。
针对下一步的工作,张义珍指出,一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就业政策的宣传。二是要加强就业观念的引导,要引导学生立志成才,认识到无论是基层,还是艰苦的岗位,关键是起步,关键是坚持,要避免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力争缩小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落差。三是着力打造学生品牌,使之与学校的整体品牌一致,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
张义珍表示,省人社厅将尽全力支持河北工程大学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的创新和改革,我们的共同目标就是让更多的毕业生找到人尽其才的平台,为其发展提供最大的帮助。
李万庆表示,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关系着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学生就业的空间有多大,学校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一是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就业当作办人民满意的大学的一个重要标准来抓。二是要进一步开拓就业空间,开辟省内外、行业内外多种渠道,发挥干部、教工、学生等多方面积极性,举办和参与校内外多类人才市场,挖掘成千上万的校友资源,为学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创造条件。三是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源头上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把专业办好,使之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更能够紧贴实际。四是要进一步加大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服务力度,在就业教育方面多做工作,转变就业理念,树立品牌意识,把学生作为一个品牌来打造,使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有所前进。
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处处长陈晓坡、人力资源市场处处长赵爱平,邯郸市人社局局长刘斌、副局长苗沛,我校副校长何立新,学工部部长贾东水、人事处处长王九群,部分学院主管毕业生工作的负责人以及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后,张义珍一行还在校领导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我校男篮备战即将打响的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的训练情况。
第五篇:省国土厅来铜调研汇报材料
省国土厅来我县调研汇报材料
铜陵县国土资源局(2012年2月24日)
一、学习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国家和省市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情况。
我局在学习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国家和省市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上着重在三个方面下功夫。即:在深入传达学习会议精神上下功夫;在准确把握国土资源管理任务上下功夫;在突出重点抓落实上下功夫。
为切实把干部职工思想统一到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厅的部署上来,我局专门组织召开党组会、局务会、党组中心组学习会及全系统干部职工大会,广泛动员发动,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
我局采取悬挂横幅、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等形式宣传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省、市有关会议精神,使之在干部职工头脑中“扎下根、留下影、记下印”。
我局还积极向市、县有关领导汇报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应该“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的重要论述,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机遇,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 1 —
构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格局,进一步强化了干部职工的责任感。
衡量学习贯彻活动是否取得成效,最终要看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维护权益、服务社会是否取得实效。下步工作中,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和上级会议精神,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节约集约用地,保资源促发展。做好“开源节流”文章。在“开源”方面,要积极研究并灵活运用国家政策,落实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切实拓宽用地渠道。在“节流”方面,要牢固树立“节流”就是“开源”的理念,以土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是加强执法监察,遏制违法用地。进一步加强动态巡查力度,完善共同责任机制,建立和公检法以及纪检监察机关联合办案的机制。对违法用地实行高压态势,要敢于碰硬、勇于担当,强化执法力度,确保立案率、查处到位率“双到位”。
三是推进民生工程,维护合法权益。加强征地管理,规范征地程序,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结合我县实际,继续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政策资金支持,推进矿区综合治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村庄搬迁等应急工程建设。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水平。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努力建设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五是加强国土文化建设,打造一流团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继续强力推进国土文化建设,提升工作水平,实现国土事业的大发展、大跨越。
——
二、节约集约用地情况。
(一)土地利用情况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大力发展节地型经济,建设节地型社会,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始终坚持新的土地利用模式,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衡量土地利用合理与否的依据,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项目用地一律不予审批。实施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规划,凡新开工工业项目一律进驻工业集中区,使公用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在进区项目用地的审批中,坚持以规划为龙头,突出产业特色,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我县先后关闭淘汰19户化工、水泥、矿山等规模企业。双赢产业园、金力铜材、江威精密等一批新上和技改项目相继投产,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9户,总数达110户,据统计实现工业增加值39.8亿元,增长39.1%。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274%,较上年提高79.2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二)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做法
一是注重了转变土地利用观念,树立集约用地的观念。二是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构建土地配置的新机制。三是引导发展模式从外延扩张转变为内涵发掘。四是完善规划体系,加强规划管理力度。五是应用级差地租,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六是建立并执行奖惩分明的用地政策。
(三)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思想认识狭隘,政绩左右用地;违法用地冲击,处罚明显乏力;工作机制陈旧,调控措施失灵;体制弊端不除,部门难有作为。
(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教育各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2、以修编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契机,执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3、以查处曝光典型案件为突破口,强制规范用地行为,强力打造法治国土。
4、以“完善体制,提高素质”为抓手,提升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工作水平。以空间盘活的方式,实现“向上发展”。以收回盘活方式,实现“移花接木”。以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变粗放利用向集约利用发展。
三、耕地保护情况,经验做法、存在问题及原因、对策建议。2010年我县现有耕地面积24295.58 公顷,占总面积的 28.7%,比市政府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多4245.78公顷; 2010年耕地减少112.22 公顷,其中建设占用65.82公顷,灾害损毁35.73公顷,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10.67 公顷。2010年,大力推进土地开发复垦,全县耕地增加594.0597 公顷。2010年,我县耕地净增加481.84公顷。
基本农田保护情况:2010年我区划定基本农田15812.16 公顷,其中水浇地公顷,旱地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78.86%,比市政府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多329.33公顷。全县设立保护标志——
牌116块,大标牌每乡镇一块,小标牌一村一块。有基本农田的各乡镇与村、组均签订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
耕地占补平衡情况:2010年新增建设占用耕地93.5505公顷。2010年铜陵县补充耕地义务53.33公顷,实际补充耕地595.48公顷,资金投入总额1817.24万元。
耕地质量建设情况:积极开展耕地分等定级工作,建立耕地质量区域监测站7个。根据农业部门的统计数据,我县有高产田7266.66公顷,中产田6533.33公顷,低产田2266.67公顷。
存在问题:
主要表现为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大,新开耕地质量参差不齐,补充耕地质量相对于被占耕地质量有差距;农业综合投入仍显不足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后备资源匮乏,开发难度大,投入资金不足;部分新开耕地由于产出低,肥力培植周期长,影响农民耕种积极性等。
对策与建议:
一是进一步落实好耕地保护责任制。二是继续强化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三是多渠道增加耕地面积,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四是要加大对耕地投入,提高农田质量。五是从利益上对耕地实施保护,改变种地亏本的现象。
四、违法用地情况,主要原因,对策建议。(1)违法违规用地现状:
自2010年以来,我县结合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持续加大对违法用地的查处整改力度,各类土地违法总量大幅下降,土地管理秩序呈现持续向好态势。2010,我县立案查处了包括国家重
点工程宁安城际铁路和京福高铁项目共10宗违法用地,实现我县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零约谈、零问责”目标。2011年以来,我县对5宗违法用地进行了立案查处,并正结合土地变更调查梳理违法用地线索,为2011卫片执法检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通过卫片执法检查结果显示,违法违规用地在新增建设用地中仍占一定的比重,主要表现在边报边用违法用地;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违法用地;工业项目违法用地;拆迁安置及村民建房违法用地;其它违法用地五个方面。
1、边报边用是土地违法的主要形式。在我县新发生违法用地中,边报边用违法用地占90%。
2、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违法用地占用大量土地。违法用地中,公路、铁路线性工程违法用地面积较大,且大量占用耕地。2010我县范围内国家重点工程宁安城际铁路和京福高铁两个项目占用耕地数占全县违法用地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为88.6%。
3、工业项目违法用地仍然时有发生。近来年,我市各级政府主导的项目违法明显减少,但“零星”的通过招商引进的工业项目违法用地仍然存在。
4、拆迁安置及村民建房违法用地仍然存在。因用地指标紧缺,造成重点工程拆迁安置和部分宅基地建设在用地手续未经审批情况下即行动工。
5、其它违法用地。具体有科教、医疗等公益类违法用地,这类用地主要是一些部门标准化建设因进度要求造成用地手续尚未审批即动工建设。
——
(2)违法违规的主要原因:
1、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特别在国土资源管理有关政策和法律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上不够。
2、违法用地行为受利益驱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地价值不断升高,农民的土地一旦被征收,依照法律规定只能一次性领取征地补偿费。
3、政府有限的财力不能承担预先支付土地补偿和报批费用,而是由用地单位来承担,这就造成土地尚未征转、不具备出让条件,用地单位已经支付了大笔费用。
4、用地指标紧缺、资金不足以及城乡土地增减持钩计划下达较迟等原因,也造成部份项目没有及时办理农手地转用及土地征收(用)手续,形成违法用地事实。
(3)违法违规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1、加强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全民国策意识。
2、坚持预防和严查相结合,全面落实动态巡查责任制,将土地违法违规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加大查处违法用地的力度,要把严肃查处土地违法案件作为切实解决当前违法用地行为屡禁不止的突破口来抓。
3、强化部门协作与配合,遏制违法用地。既要发挥土地管理部门的牵头协调作用,也要发挥纪检监察、法院、公安、司法、建设以及工商、税务、银行、电力、供水等机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共同制止、打击土地违法行为。
4、严格土地执法,坚决纠正“罚款了事”、“补办手续了事”现
象,对违法用地及其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按法律规定应当拆除或没收的,一律不得以罚款、补办手续取代;确需补办手续的,也必须履行完行政处罚后才能办理。
5、严格执行问责制。认真贯彻执行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15号令《违反土地管理规定问责办法》,落实保护耕地共同责任,加大土地执法监管力度。
6、改革干部考核机制。改变对地方发展的评价标准,经济指标不应为唯一标准,应重点放在可持续发展上,考核要注意综合协调发展,对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的应进行惩罚,建议耕地保护也实行一票否决。
五、矿产资源管理情况,存在问题及原因、对策建议。矿产资源管理情况:
全县现有探矿权55个,主要勘查矿种为金、铜铅锌、铁锰等金属矿种和硫铁矿、水泥用灰岩、石膏等非金属矿。现有采矿权74个,开发矿种11种,2011年产矿石量约935万吨,矿业总产值约21亿元。
2011年共办理6个石料矿山的采矿权延续手续。组织开展了矿权换证工作。2012年1月,完成了全县探矿权初检工作。对55个探矿权的年检资料进行了审核,实地抽查了包括所有有巷探的探矿权在内的18个探矿权。
我县采取多种方式,大力推进现有矿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提升产能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2009年以来,依据产能标准我县叶家湾铁矿等一批矿山企业都先后实施了技术改造、提产扩能。
——
针对我县石料矿山存在布局不尽合理、生产环境和噪音污染较大等问题,强力推进石料矿山治理、整合工作。2010年起,由政府牵头,国土、安监、经信、发改、公安、黄金、煤炭等部门及有关乡镇各负其责,将利用2年左右的时间,对全县现有27家小型石料矿山进行有序关闭和有效整合;除新型干法水泥及电厂脱硫、钢厂溶剂用石灰岩矿山外,全县只保留5家普通建筑石料矿山,每个石料矿山的生产规模不低于50万吨/年。对全县现有11家小型煤矿及4家膨润土矿山,在督促其实施技术改造、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同时,实行采矿许可证到期一个即关闭一个,最终实现到“十二五”末所有小型煤矿及露采膨润土矿山全部关闭的目标。
据统计,2005年以来,我县持续开展矿业秩序整治工作,不断加大小矿山、小选(洗)矿、小球团、小水泥等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整合、关闭各类小型矿山企业共73家,矿山数由2005年147个减少到2011年末的74个。
在抓恢复治理,改善地质及生态环境工作方面,我县严格按照《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和《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办法》要求,鼓励企业实行边开采边治理,努力减少开采对环境的破坏。如黄狮涝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投入1351万元,共治理恢复土地12.4公顷。同时,有步骤实施历史遗留矿山的复垦复绿工作。2010年3月,结合市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积极争取市财政扶持资金,安排对钟鸣镇境内2座历史遗留矿山进行全面复垦。虎形山铜矿的复垦治理工作计划于今年上半
年完成,钟鸣硫铁矿治理方案计划分三年完成,去年完成了2.5万平方米的复垦复绿治理。
我县还将是否按规定缴纳保证金作为矿山检查的一票否决性指标。2010年,全县 84家矿山企业共缴纳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4010万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征收率100%,保证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2010年6月国土资源部将我县确定为全国首批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矿产主导型)创建活动试点县。自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我全面提升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历时1年半,各项考核成绩出色,最终通过评审,进入首批全国模范县(市)行列,并与2012年2月被国土部表彰为首届全国节约集约模范县。
创建工作中,我县做到“三个结合七个抓”即:将创建活动与日常国土资源监管工作相结合、与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工作相结合、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相结合,促进节约集约,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抓源头把关,推进矿业结构布局调整。去年以来,已依法关闭10余家达不到标准的矿山企业及选矿厂。计划到今年底将全县31家石料厂整合、关闭,仅保留6家。
抓资源整合,加快矿山规模化经营步伐。2005年以来,全县整合关闭、小型矿山企业73家,矿山数从147个减少到目前的74个。
抓综合利用,提高矿山企业资源利用水平。在加强“三率”考核监管的同时,鼓励扶持骨干矿山企业推进技术改造,提升“三率”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
抓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我县抓住铜陵市循环经济试点市和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市的政策机遇,大力支持矿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新上项目,延伸资源利用产业链,形成了黄狮涝金矿、牛山矿业、泰山石膏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矿产资源循环再利用工程项目。黄狮涝金矿对采矿系统和选矿厂进行技术改造,建设尾矿处理及硫精矿脱硫生产装置,采用全泥氰化炭浸提金工艺,在尾矿中获得成品金和铁精矿,剩下的含铁尾渣直接销售给水泥企业作原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及废弃物的再资源化。目前,已处理尾矿30多万吨,生产黄金40公斤,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铜陵泰山石膏有限公司利用电厂石灰石脱硫废渣生产各类高标准石膏板,节约天然石膏80万吨,节约堆存用地100亩,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及废物的再资源化。
抓规划修编,加大矿产资源规划执行力度。按照“合理开发、节约集约、注重生态、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
抓恢复治理,保护矿山地质生态环境。不断加大对矿山毁损土地复垦复绿力度,鼓励企业实行边开采边治理,增加植被覆盖率,努力减少开采对环境的破坏。
抓执法监管,维护矿业开发的良好秩序。建立健全了县、乡(镇)、村三级矿山勘查和开采活动巡查督查制度,严肃查处各种乱采滥挖行为。
建议:
1、明确探矿权勘查周期,加强对探矿权的监管工作。
2、进一步完善“三率”考核制度和督察制度。建议对我县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适当的资金支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进一步完善采矿权申请材料。对于采矿登记材料中涉及安全、环保、水土保持相关材料,建议予以去掉,采矿登记材料中主要是涉及到国土部门,其它相关内容由主管单位进行监督管理。
4、建立地质灾害保证金经常使用制度,鼓励矿山实施边开发、边治理边验收制度,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效用,考虑铜陵作为资源枯竭城市,地质灾害治理、矿山复垦过去欠账较多,建议对我县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适当的资金支持。
5、进一步明确国土部门在矿业权管理中的职责,探矿权安全管理方面应该交由地方安全监督局负责。
6、加强基层矿政管理人才建设工作。为了保障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益、实现地方矿业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基层矿政管理工作的重点,确保基层矿政管理对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目前现有的矿政管理人数偏少,专业人才匮乏已经凸显。
六、构建国土资源工作新格局的主要做法和建议 主要做法:
一是坚持节约优先,切实保障建设用地。以“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为载体,建立和完善节约集约用地指标和农村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指标体系,坚持有保有压的供地政策,严格项目用地准入门槛;如我县对金桥工业园入园项目,要求固定资产投入不低于8000万元,投资强度不低于200万元每亩,税收不低于15万元每亩,并将其纳入土地出让合同进行约束,对工业用——
地出让严格按国土部规定的规划条件容积率不低于1.0。同时,严格落实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完善土地市场建设,促进建设用地高效使用;清理盘活闲置土地,优化城乡用地布局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二是坚持从严监管,促进土地占补平衡。坚决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建立健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责任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扎实开展执法模范县创建工作,坚持县、乡两级动态巡查防范,强化违法用地案件联合查处机制,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行为。2011年共联合巡查50余次,查处违规用地5宗,非法开采3宗。有效遏制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坚持以民为本,积极维护民生权益。制定供地计划,落实住房用地保障措施,严格控制高档商品住房土地供应;采取多种办法和途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确保被征地农民现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预报,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加大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与保护力度,努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11年,对市级地质灾害隐患点钟鸣镇水村田傍张25户村民另择安置点建房搬迁,其余住户汛期安排搬迁避让,对县级地质灾害点顺安镇新湖村塘坝村民组有安全隐患的村民进行了搬迁避让;治理地质隐患点2处(钟鸣水村田傍张、701道口),同时,积极征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8200万元。
四是坚持创新管理,不断强化工作责任。积极创新国土资源管理共同责任机制,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新格局;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在服务大局保发展、拓展用地空间上做文章,较好地实现了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的双赢。
建议:
一、要进一步创新土地利用方式,努力破解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要切实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坚持各类建设少占地、不占或少占耕地;要拓展建设用地渠道,高度重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鼓励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整理,积极探索和开展低丘缓坡地、山地开发利用。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认真落实闲置土地处置政策,充分挖掘存量土地利用潜力,鼓励工业企业节约集约用地,提高新增工业用地投资强度。
二要坚持守土有责,建立健全监管长效机制。要把土地管理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要进一步完善各级地执法监察网络,落实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强化土地管理批、供、用、补、查各个环节全程监管。
三要强化组织领导,建立激励和保障机制。要把土地执法监管工作纳入对各级党委、政府和土地执法相关部门考核评价目标体系,作为评价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及其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和依据,定期通报职责履行情况,同时采取多种方式——
对土地执法监管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七、县乡两级国土资源管理机构队伍建设情况及建议。全系统干部职工总计101人,在岗人员72人(其中局机关工作人员11人,土地储备中心8人,监察大队10人,信息中心2人,开垦中心2人,乡镇国土所工作人员28人,政府雇员3人,临聘人员8人),退二线4人,离退休人员25人。内设7个股室,4个局属事业单位,9个派出机构。
9个基层所于2010年6月份成立,分别为8个乡镇及金桥工业园区的国土资源所,国土所作为县国土资源局的派出机构,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36名。国土资源所所需人员从原乡镇土地城建站中提到管理岗位在编在岗人员中择优聘用。我县乡镇土地管理岗位正式在编在岗共28人;基层队伍的成立,有力的促进了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
建议:
根据省、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管理办法》要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日趋常态化和规范化,为有效遏制国土资源违法案件高发势头,建议:
(1)组建9个基层国土资源监察中队,核定编外聘用人员(政府雇员)24人,其中五松所2人、顺安所4人、钟鸣所4人、天门所4人、胥坝所2人、老洲所2人、东联所2人、西联所2人、金桥所2人。
(2)加大国土资源系统干部交流。国土局自2002年9月成立以来,国土系统干部没有纳入全县干部人才交流范围,为有效
保护国土干部,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的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建议加强国土干部跨系统交流,形成“走出去、请进来”的良好机制。
(3)聘请国土信息员。近年以来,农村违法用地现象有增无减,特别是农民违法建房和非法开采、盗采现象较为严重。由于信息报送机制不健全,导致违法违规案件处理滞后,很是被动。为此,我们建议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统计报告及信息反馈制度,在全县各村聘请1名国土信息员,为兼职人员,其待遇为50-80元/月,预计年支出约10万元,主要职责是报送辖区内各类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信息,及时预防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发生,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4)进一步加大国土系统评先争优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