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阳法院执行机制创新工作情况汇(确定稿)
宁阳法院执行机制创新工作情况汇报
仲 军
各位领导:
首先欢迎中院和各县市区法院领导来我院指导工作,下面我受刘院长的委托介绍一下我院执行机制改革创新情况:
一、基本概况介绍
1、宁阳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
宁阳乃泰山之阳,圣人故邻。早在7000多年前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就有人群在这里休养生息;上古属少皞之墟,西周初称郕国。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臵县宁阳,距今已2200多年的历史。
闻名中外的大汶口文化最早发掘地就在境内的磁窑镇堡头村,亦称“堡头文化”;西汉“大夏侯学”、“小夏侯学”的创始人夏侯胜、夏侯建,东汉“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均都是宁阳人士。
县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74.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25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64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70元。
—1—
2、宁阳的地理区域状况
全县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辖3乡9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560个行政村(居),81.4万人。
3、执行机制创新前的执行机构及人员状况
我院于2000年12月成立执行局,当时执行局下设执
一、执
二、执三三个实施庭,配正副局长各一名,内勤一名,三个实施庭每庭七人,共有24名干警,负责全县所有民商事、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执行。行政庭负责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
2008年3月份,我院进行执行体制改革,制定了《执行案件操作管理规程(试行)》,在原来三个实施庭基础上增设了裁决庭,将执行权分离为执行实施权和执行裁决权,执行一、二、三庭负责具体案件的执行;裁决庭负责案件登记、微机输入、转办、执行异议审查处理、强制措施审批、司法统计、调研信息、信访接待、行政管理等综合性事务。通过两年来的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执结了一大批陈年积案,特别是假日执行的做法,2008年7月1日的《人民法院报》作了专题报道。
4、人民法庭设置及职能变化
全院共设7处法庭,分别是城关、泗店、葛石、茅庄、伏山、磁窑、华丰法庭,从2000年12月成立执行局后,法庭不再执行案件,并且将正在执行的案件全部移送至执行局执行。
二、我院执行机制改革的背景
1、上级法院对执行工作的要求:最高法院于2009年7月17日下发了43号文件,即《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执行工作的若—2 — 干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建立执行快速反应机制。努力提高执行工作的快速反应能力,加强与公安、检察等部门的联系,及时处理执行线索和突发事件。有条件的基层人民法院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成立执行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负责人由院长或其授权的副院长担任,执行局长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指挥中心办事机构设在执行局,并开通24小时值班电话。快速反应力量由辖区法院的执行人员、司法警察等人员组成,下设快速反应执行小组,根据指挥中心的指令迅速采取执行行动。
3月10日,中院在我院召开了全市法院执行工作座谈会,会议议题是传达贯彻落实最高法院43号文件,会议确定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快执行体制改革步伐,尽快建立执行指挥中心,大力推行科学执行模式,积极构建分权制约与分段集约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2、我院执行工作面临的形势
(1)地域特点:作为宁阳地域特点是东西长、南北短,东西长约100公里,从县城到最东部的东庄乡需一个半小时,而且有的路段非常难走,这种地域特点客观上增加了执行成本,耗费了司法资源,有时跑几趟找不到人,把时间都消耗在路上,降低了执行效率。
(2)案多人少。我院是在2000年成立执行局时,将法庭所有正在执行中的案件全部移交到执行局,再加上成立执行局10年来,形成的积案较多,执行局目前人员较少,由于执行人员离岗等原因,由2000年成立执行局时的24人,减少到现在的16
—3— 人(指正式人员),存在着案多人少的局面,执行压力特别大。
(3)人员结构状况:执行局现有干警16人,其中法警2名,平均年龄44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13人,在人员结构上普遍年龄偏大,而且长期从事执行工作,工作压力大;在执行力量上,执行人员偏少,远远不能达到最高法院要求的比例。由于人员力量不足,导致相当一部分能办的、好办的案件没时间办,错过最佳执行时机;对于重大、复杂案件,由于无法整合力量,导致执行力度不强,造成案件不能及时执结,客观上增加了当事人的不满和上访因素。
三、我院执行机制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
1、院党组高度重视执行工作。历届院党组始终高度重视支持执行工作,特别是院党组新的领导班子调整后,刘院长对执行工作极为重视,尤其在全市法院执行工作座谈会上,刘院长提出了在执行机制改革方面,宁阳法院要先行一步,争创宁阳特色的目标要求,座谈会后,院党组高度重视,迅速安排部署,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执行工作汇报,研究机制创新工作,为我院执行体制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保障。
期间,刘院长多次到执行局调研指导,对执行机制创新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中级法院孙岱峰副院长、车孟涛局长、于刚副局长、张林庭长等领导多次来我院进行检查指导,对机制创新工作提出了更为具体明确、更具高标准的要求,推动了机制创新工作深入开展。
2、我院执行机制创新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4 —(1)第一阶段:建立执行指挥中心,创立快速反应机制。3月30日,我院以宁法[2010]10号文件,即《关于成立宁阳县人民法院执行指挥中心的通知》,建立执行指挥中心,指挥中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成立“宁阳县人民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建立健全执行快速反应机制,提高我院执行工作的快速反应能力;加强与公安、检察等部门联动,加强与金融、房产、工商、税务、车管等部门的沟通与联系,最大限度发挥联动机构协助查询被执行人财产线索的作用;加强立、审、执联动,有机调配执行力量,及时处理执行线索和突发事件、群体事件、暴力抗法等事件,形成法院内外综合治理“执行难”的合力,推动执行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切实化解“执行难”,充分保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执行指挥中心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各位副院长及执行局长担任副组长、执行局副局长、办公室、研究室、司法警察大队、立案庭、各审判庭、人民法庭主要负责人为指挥中心成员。其主要职责是:处臵重大突发事件、调配执行力量、组织实施执行重大、疑难案件,协助外地法院执行工作等。
同日,我院还制定下发了宁法发[2010]4号文件,即《快速执行机制执行操作规程(试行)》,该文件的下发标志着我院快速执行机制的建立,该规程旨在打破“一个庭、一个人包案到底”的传统执行模式,实施以节点控制为特征的分段集约工作机制,做到繁简分流,宜简则简,宜繁则繁,将执行人员分为快速执行与正常执行两大部分,执行一庭为快速执行机构,执
二、执三庭为正常执行机构。快速执行操作流程分为执行准备、送达、调查
—5— 与财产控制、强制措施、结案与流转五个阶段。
一是执行准备。包括执行立案后的执行审查、登记、微机录入,并逐案填写《执行案件流程记录》,裁决庭负责于每天下午将案卷移交快速执行机构,当天不能移交的,至迟于次日早8点30分前移交。执行一庭在收到案件后立即确定节点期间的承办人,承办人要在当日完成阅卷、确定送达方式及路线等工作。
二是送达。按照流程规定,结合宁阳地域特点,根据被执行人所在辖区,科学合理安排送达线路,对在同一个地域内的案件实行排期集中送达,着力提高送达效率。同时,提高案件送达的内涵和质量,做到对被执行人送达执行通知书、财产报告令、被执行人须知等法律文书齐全,并同时向被执行人发出两份传票,对被执行人有和解意愿的,同时传唤申请执行人到庭,指导双方当事人进行执行和解。
三是调查与财产控制。对于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通过当地基层组织或其邻居、其他知情人调查了解被执行人家庭、职业、经济收入状况。按照节点控制要求,每月三次到公安机关集中查询被执行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相关信息,及时获取被执行人的居民身份证号码信息,每周安排两天时间分别到房产、土地、车管、金融、工商、税务等部门集中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信息或经营状况,真实掌握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
在调查控制的方面,对已查询到的被执行人银行存款和在有关单位的收入以及在审理阶段采取保全措施的,当即予以扣划和提取,扣划或提取数额足以结案的,由快速执行机构办理结案手—6 — 续,不足额的继续进行冻结。对被执行人的动产和不动产及时予以扣押和查封。对在节点时间内无法完成扣押措施或需采取评估拍卖措施的,在节点期满前移送正常执行机构办理。
四是采取强制措施。对被执行人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的,执行人员应及时对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措施,包括司法拘留、罚款及搜查。对被执行人在指定的履行期间内有转移、隐匿、变卖财产等情形的执行人员应立即采取控制性措施。
五是结案与流转。执行一庭在十五个工作日内结案的,应及时报结,不能执结的,最迟于节点期满前的次日将案件流转至执
二、执三庭继续执行;执行一庭对非金钱债权及无需进行财产调查和控制的案件,完成送达程序后立即转至执
二、执三庭执行。
我们要求快速执行机构应当做到:“五个注重、五个穷尽”:一是注重案件送达的效率和质量,穷尽送达方式;二是注重加大财产调查力度,穷尽财产调查措施;三是注重调查控制的效果,穷尽财产控制措施;四是注重节点控制,穷尽监督制约措施;五是注重执行方式方法的研究,穷尽调解措施。
同时,调整充实快速执行机构执行力量,配齐配强执行人员,执行一庭现有正式干警4名,协警2名,在车辆使用上优先保障执行一庭办案用车,每天确保两部车辆全天候运转,院党组在经费紧张情况下,近期投资30多万元为执行局购臵车辆一部,并配备了摄像器材、录音笔和办案工具用书,从人力、物力上为快速执行机制高效运转提供了可靠保障。
在加强快速执行机制建设的同时,我们还制定了《正常执行
—7— 机制执行操作规程(试行)》,正常执行机构执行人员在收到案卷后五个工作日不能达成执行和解的,应制定新的执行方案,继续查找执行一庭没有查控到的财产,并进入财产变现程序。
一是对于金钱给付案件执行。有和解意向的,达成和解协议。对于无和解意向的,又拒不履行的,及时制定执行方案,继续查控被执行人财产,对有财产可供执行的,进行有效财产控制,分别实施查封扣押财产、冻结划拨存款、扣留提取收益,对已查封的财产(动产和不动产),进行财产变现处理,并在20个工作日内委托技术部门进行评估、拍卖。对拍卖价款足以结案的,及时报结;不能足额结案的,继续查找被执行人财产。
二是对非金钱债权的执行,在做好当事人工作的基础上,能达成和解协议的,直接报结,对不能达成和解协议又拒不履行的,制定执行方案和预案进行强制执行。
时间节点控制在50个工作日以内。
为确保快速执行机构与正常执行机构高效有序运作,进一步加强科学调度与管理,制定了《执行局车辆及驾驶员管理制度》,结合快速执行机构和正常执行机构工作特点,确保执行一庭即快速执行机构全天候使用车辆;执行二、三庭即正常执行机构每周三天使用车辆出发办案,其余两天由执行人员安排接待当事人,阅卷,制定执行方案,同时规定在出发日的前一天由办案人员根据被执行人所在辖区科学合理安排送达、调查、采取执行措施和强制措施等工作的外出路线,事先填写《用车登记审批表》,必须写清拟办案案号、办理事项,经局长或副局长签批后方可出车,—8 — 并由办案人员填写当天办案相关情况,由司机填写出发路线、途中停车办案地点,由驾驶员至迟于次日早八时报裁决庭备档。实践证明,通过科学安排办案路线与车辆,既制约了执行人员出发的随意性,又降低了执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2)第二阶段:人民法庭执行部分自审案件 一是人民法庭执行案件暂行规定
为缓解执行压力,节约司法成本,提高执行效率,我院于5月26日制定下发了宁法发13号文件,《人民法庭执行案件的暂行规定》,该规定已于6月1日实行,该规定规定了人民法庭执行案件的职责范围是人民法庭负责执行本庭审理的被执行人在本辖区的以下六类案件:婚姻家庭纠纷;人身伤害赔偿;相邻权纠纷;在诉讼环节已采取保全措施,且保全财产额能满足生效裁判文书确定的给付金额的;调解审结的其他案件;判决结案的执行标的额在5万元以下的债务纠纷案件。人员配臵为各人民法庭庭长为兼职执行长,并指定一名人员为兼职执行员,兼职执行员由人民法庭管理,业务上接受执行局指导。流程管理是人民法庭执行案件,严格按照我院《快速执行机制执行操作规程(试行)》执行,人民法庭通过网上立案的案件,应在立案后一个工作日内,将案件材料报送执行局裁决庭统一进行登记和微机输入。通过立案庭立案的,由执行局裁决庭进行登记和微机输入,并按案件隶属的相关法庭予以转办,由法庭兼职执行员签收。执行局裁决庭对人民法庭执行的案件实施动态管理,对节点内未完成相关执行措施的实施督办。案件执结和中止执行的案件应于当月十五日前
—9— 报裁决庭统计后移送审判监督庭进行卷宗质量评查。对节点时间内不能执结的案件一律纳入到执行局正常执行机构即执
二、执三庭继续执行。快速执行节点时间为自立案后的一个月,特殊情况应报分管院长批准可延长半个月。
我院结合宁阳实际,地域特点和目前案多人少的状况,在未增加执行人员的情况下,将法庭部分自审案件交由法庭执行,缓解了执行压力,这样,从立案到审判以及诉讼保全,一切着眼于执行,能够尽快控制被执行人财产,有效防止被执行人隐匿、转移财产,同时人民法庭执行案件,也将会进一步树立人民法庭的司法权威。
二是建立 “执行日志”记载制度。为真正实现执行工作的公开、公正、透明、高效,在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应详细记录办案过程,包括送达、调查、谈话、控制被执行人财产、采取的执行措施等资料,并且每一案件都附有执行小结,执行小结主要反映本案的执行情况,为案件转入正常执行机构后采取执行方案、执行措施、执行步骤作准备,客观真实反映案件执行过程和执行人员的工作量,并将“执行日志”入卷归档,允许申请执行人查阅。
三是我院目前的执行体系
人民法庭执行案件后,我院的执行体系及地域管辖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我院执行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执行机构即执行局、行政庭、七处人民法庭。执行局下设执
一、执
二、执
三、裁决庭,执行一庭为快速执行机构,执行二庭、执行三庭为正常 — —10执行机构。同时,根据宁阳地域特点,将执行区域划分为东西两大片,执行二庭负责被执行人为东部辖区六个乡镇的案件的执行;执行三庭负责被执行人为西部辖区六个乡镇的案件的执行。裁决庭负责各类执行案件的登记、微机输入、转办、强制措施的审查报批、异议处理、案件督办、信访接待、司法统计、信息调研、卷宗归档、考核等工作。快速执行机构办案节点时间为15个工作日,正常执行机构办案节点时间为50个工作日,七处人民法庭其职责是执行部分自审案件,参照快速执行机制执行操作规程办理,节点时间为1个月。行政庭负责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
(3)第三阶段:建立移送执行工作机制
为进一步创新我院执行机制,实现司法为民和能动司法理念,提高执行质量和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结合我院实际,建立了移送执行工作机制,移送执行工作机制是指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义务人在规定的履行期限内没有自觉履行的民商事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调解书,在权利人事先同意的前提下,不需经权利人另行申请,由人民法院直接移送立案执行的一种执行工作创新机制。
1、适用范围:移送执行适用于本院一审调解结案和虽经判决、裁定结案,但超过法定上诉期限,当事人未提起上诉而生效的具有执行内容的民商事案件、刑事附带民事案件。
2、移送执行工作机制承办部门:机关审判庭、立案庭、人民法庭及执行局。
3、移送执行机制操作规程
—11—
(一)机关审判庭
(1)填写《移送执行确认书》
①机关审判庭在向当事人送达裁判文书时,对于有执行内容的,征询权利人是否同意由本院移送执行,并由权利人在《移送执行确认书》上签名确认是否同意,如果不同意本院移送执行的,签名确认不同意,由其依法自行申请执行。如果同意由本院移送执行的,权利人为自然人的,须提供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权利人为企业单位的,须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和企业代码。并告知对于在法院移送执行前义务人已经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应当及时告知法院,法院在向当事人送达的《移送执行确认书》中特别告知,“在法院启动执行程序之前,义务人已经履行法律义务的,各方当事人应当及时告知法院,否则由此产生的后果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②对于分期履行的案件,在《移送执行确认书》中告知“对于分期履行案件,首期履行标的由法院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在法律文书生效并过履行期后即时启动移送执行程序,但对于其余未履行的,应由当事人自行申请执行。”
(2)审查
机关审判庭对结案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且具有执行内容的案件,及时审查义务人有否告知法院并提供证据证明其已经履行义务。如果义务人尚未履行的,法院将立即启动移送执行程序。
(4)移送
机关审判庭在案件履行期限届满后的5个工作日内到立案庭办理执行立案手续,同时附下列文书:
— —12①移送执行案件移送函; ②生效法律文书副本; ③法律文书生效证明; ④移送执行确认书;
⑤财产保全裁定、查封清单、协助执行通知书等复印件。
(二)人民法庭
(1)远程立案。人民法庭通过远程立案的适用于人民法庭自审的当事人同意本院直接执行立案的以下六类案件:婚姻家庭纠纷;人身伤害赔偿;相邻权纠纷;在诉讼环节已采取保全措施,且保全财产金额能满足生效裁判文书确定的给付金额的;调解审结的其他案件;判决结案的执行标的额在5万元以下的债务纠纷案件。
远程立案的执行案件参照诉讼案件的立案程序和流程管理模式办理。
(2)移送立案
人民法庭除上述六类案件外,需移送立案庭立案的参照该实施意见机关审判庭移送立案的相关规定办理。
(三)立案庭
立案庭在收到机关审判庭和人民法庭移送的立案材料后对符合执行立案条件的于一个工作日内完成立案手续。
(四)执行局
执行局裁决庭在执行立案后一个工作日内进行登记、微机输入并及时转入快速执行机构或人民法庭办理,快速执行机构及人
—13— 民法庭应严格按照《快速执行机制执行操作规程(试行)》执行。
3、执行工作考核
院党组根据执行机制变化的实际情况,改变了以往的考核模式,决定全院执行工作由执行局统一组织实施,为此,执行局制定了执行工作考核办法,因快速执行与正常执行在工作性质、工作量上有实质区别,考核不再适用同一尺度,考核分两大部分,分别是对快速执行机构和正常执行机构考核,考核分别实行百分制,按照快速执行机制操作规程和正常执行机制操作规程规定的工作量进行科学细化分值,同时,将人民法庭的执行工作考核纳入到快速执行机制考核范围,由执行局统一负责实施。
四、我院执行机制改革创新的现实意义及取得的初步成效
1、现实意义
一是有利于缓解执行压力。人民法庭执行案件后,执行局新收案件数量有所下降,执行局主要任务和主要精力是攻克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攻克“骨头案”,集中优势兵力攻克“执行难”,根据不同案件,不同主体,拿出不同方案,区别不同情况、分门别类,因案施策,对具备执行条件的案件,一个个地解决,一个个地攻破,形成执行工作的“大合唱”。特别是正常执行要充分利用好快速执行的成果,正常执行将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和采取强制措施上,对于正常执行80%的案件有执行预备,制定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案,对于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要在节点时间内抓紧办,做到不等不靠,善于抓住执行的有利时机,特别是对于申请执行人一方提供的有价值的财产线索,需要立即采取财产控制措 — —14施的,要马上办理,不能让申请执行人受到不应有的损失。
二是有利于节约司法成本。我院规定的法庭执行案件,指的是由本法庭审结的被执行人在本辖区内的六类案件,是较为切合实际的,法庭执行比较方便,且法庭办案人员对被执行人的情况比较熟悉,包括被执行人的家庭住址、家庭成员、经济状况,掌握较为清楚,而且勿需重新打听被执行人相关信息,从而节省了人力、物力。
三是有利于提高执行效率。提高执行效率是做好执行工作的关键,人民法庭执行案件,特别是对于双方当事人调解结案的案件的执行效率有着特殊意义,比如调解离婚的案件,涉及到嫁妆的交付,调解完毕,直接在法庭办理交付,既省时、省力、又提高了效率,如果此类案件再由执行局执行,毕竟执行局执行人员距离被执行人驻所地较远,而且对案情有一个了解过程,客观上不可避免地延长了执行期限,降低了执行效率。另外,对一些已经采取保全措施的案件,能够及时引导申请人申请立案,进入执行程序,能够及时采取扣划、扣押措施,较好地抓住执行时机,最大限度地防止被执行人转移、隐匿法院已经查封的财产,促进案件的执行。
四是涉执信访案件数量明显下降。我院执行机制改革以来,通过实施快速执行机制,在快速执行操作规程规定节点时间内及时果断依法对被执行人的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划拨等控制性措施,不断加大执行措施采取力度,同时,及时传唤被执行人到庭,在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基础上,限定在最短时间内履行法
—15— 定义务,对拒不履行的,该拘留的拘留,该罚款的罚款,该搜查的搜查,通过采取有力措施,我院涉执信访案件数量大幅度下降,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得到实现,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得到了上级法院充分肯定。
五是减轻当事人的诉累。人民法庭执行部分自审案件,特别是远程立案以及建立移送执行工作机制,是能动司法、便民利民的具体体现,建立移送执行工作机制,能够确保法院主动采取相应执行措施,及时抓住执行的有利时机,降低执行难度,减少权利人兑现权利和法院执行的成本,加速程序流转,降低被执行人转移财产,逃避执行风险,最大限度地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初步取得的成效
我院执行机制改革以来,快速执行机构共收案161件,已送达128件,结案23件,达成执行和解10件,结案平均周期为12.5天,转入正常执行机构128件。快速执行机构集中查询银行39次,查封、冻结、扣划资金180万元,查询、查封房产6套,查封、扣押车辆7部,查询工商、税务登记 20次,快速出警5件次,快速出警人数30人次,快速控制财产12件次,如4月8日,申请人夏某诉张某一案,立案当天下午,夏某反映诉讼中查封的财产面临被哄抢的危险,法院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人员火速赶往被执行人经营场所,对其财产重新登记查封,加固门锁,前后仅一小时时间,及时高效地对被执行人财产实施控制,充分发挥了快速执行机制威力。现被执行人张某因转移财产被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改革以来,实施拘传35人次,拘留3人次,— —16搜查1次,委托评估、拍卖8件次。
同时,正常执行机构加大执行力度,充分利用快速执行机制的成果,用足、用好法律赋予的强制措施,查询扣划资金520万元,查封、扣押车辆25部,查封房产15套,实施拘传60人次,拘留58人次,罚款58件,请求公安机关协助查找被执行人45人次,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3人,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1人,委托评估拍卖18件,收到当事人感谢信9封,锦旗16面。中级法院对我院机制改革创新做法,于5月24日、6月3日分别以《宁阳法院快速反应机制见成效》、《宁阳法院推进执行机制改革》为题做了报道,6月1日,中院执行局领导来我院调研执行机制创新工作时,对我院的执行机制创新做法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总之,我们在院党组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法院关于执行机制创新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最高法院43号文件,坚持以机制创新为总抓手,以化解“执行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密结合宁阳实际,争创宁阳特色,积极构建以快速执行机制为导向,以正常执行机制为重点,以移送执行为能动司法特色的执行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了以执行局为主体、以人民法庭为重要补充、立、审、执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解决“执行难”的执行体系,从执行流程的制定实施到各项配套措施的贯彻,从快速执行到正常执行的衔接,基本做到环环相扣,运转有序,科学高效,并已初步取得成效。当然,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个别执行干警对机制创新的认识程度、重视程度不高;机制创新的措施有的落实不到位;快速执行与正常执行的衔接有待于进一步
—17— 理顺;对机制创新措施的监督考核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与兄弟县市区法院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在采取强制措施上,我院执行力度不够,等等。
下一步,我们要在不断完善和进一步加强机制建设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朱晓峰院长提出的“重在落实、贵在创新”的工作理念,千方百计抓好各项制度落实,脚踏实地把握好、落实好每个环节,每项措施,做到思想上再统一,认识上再提高,措施上再细化,力度上再加大,确保切实抓出成效。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向兄弟法院学习,积极借鉴成功经验和做法。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院的机制创新工作尚处于不断完善和提高的阶段,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拥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攻坚克难的勇气,真抓实干的作风,宁阳法院的执行工作一定会有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谢谢大家!
— —18
第二篇:法院审判执行机制的创新与完善
法院审判执行机制的创新与完善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法院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探索出了集中执行、集
中查询、曝光执行、执行听证、分段执行、执行对话、执行考评等行之有效的执行方式方法或措施制度,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化和拓展了执行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有的还为立法或决策所吸收肯定。比如,新民事诉讼法吸收了曝光执行的做法,规定了可以将不履行义务的信息予以公布,并提高罚款金额、扩大拘留对象以加大执行惩戒力度。执行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不仅为执行立法和决策提供依据,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执行改革的发展,也为执行改革的继续深入创造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一、执行体制和机制改革的挑战与困难
在各地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和社会各界配合下,经过多年的努力,执行体制和机制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传统执行中“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人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执行标的物难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依然存在不少困难,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司法资源紧张影响执行效率
案多人少矛盾是法院各部门共同面临的难题,但这一矛盾在执行部门,尤其是在基层法院的执行部门显得异常突出。从原因上分析,一是执行收案数未见下降趋势,今年更是大幅上涨。二是民商事案件级别管辖的调整也使得基层法院执行案件数量明显增多。三是大部分法院的执行机构还要承担行政非诉执行任务,且这部分案件数量增长迅速。四是执行人员编制没有得到充实。五是有相当一部分法院执行人员数量没有达到中央11号文件规定的占全院干警编制总数15%的要求。六是有的法院执行保障不足,如没有固定的执行车辆或车况较差,不能提供出差经费,没有落实应有的补助等。这些因素的结合导致执行力量与任务明显不相适应,严重影响了执行效果。
(二)避法抗法现象增加执行成本
由于当前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民众法律意识不高,加上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干扰,使得近几年逃避执行、抗拒执行现象凸现。有的被执行人在案件败诉后,或躲或逃,或转移、隐藏财产,或故意制造虚假债务;有的采取自伤、自残的方式阻止执行,或通过网络、媒体散布谣言干扰执行,甚至暴力抗拒执行,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干扰执行,围攻、殴打执行人员,个别地方还发生了对执行人员进行报复伤害事件。
(三)履行能力缺乏导致案件积压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不高,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引发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竞争加剧,以及违规失信现象的存在导致交易风险增加,使得许多企业和投资者陷入困境,反映在民事执行上就是被执行人无力履行现象的骤增。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裁判生效后自行履行率低,大量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执行任务不断加重;二是进入执行程序后,标的到位率不高,许多被执行人无可供执行财产,法院穷尽执行措施后仍然无法有效执结,导致执行积案数量不断增加,执行工作的包袱越背越重。
(四)执行行为失范影响执行公正
由于执行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一些地方执行权尚缺乏有效监督,执行权滥用、执行行为失范的现象还难以消除。执行行为失范主要体现在人民法院执行的不力不公上:有的执行人员受利益驱动,搞权力寻租,对案件消极执行;有的未能认真落实司法为民,工作责任心不强,执行措施不规范,不注重司法礼仪,工作效率不高;有的办案方法简单,办案方式粗暴,只顾把案件执行到位,忽视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执行行为失范的存在使得部分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案件的申请执行人债权难以实现,影响民事执行功能的发挥。
(五)法律制度落后制约改革深化
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基本法律缺失,至今还没有一部单独的执行法律。虽然民诉法修正案将执行作为重点内容,建立和完善了许多制度,关于执行的条文也达到了三十四条,但相对于错综复杂的执行工作,相对于每年几百万件的执行案件规模,相对于目前执行体制和机制改革的形势,还是远远不够的;立法层次偏低,目前执行实践法律依据主要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和相关部门的联合发文,层次过低,不利于执行工作的开展和改革的深化;相关规定粗疏,有的执行制度只是在民诉法中作了原则规定,缺乏具体实施细则,比如执行异议、执行复议、案外人异议、申请执行人变更执行法院等,有的执行制度虽然有所提及,但是不够全面,比如参与分配、追加变更被执行人、执行优先权、执行竞合以及执行员的职级、等级问题等。
二、执行体制和机制改革的创新与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执行体制和机制改革也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理顺改革思路,明确改革理念,转变执行模式,实现执行体制和机制改革的创新与发展。具体说来,在执行理念上坚持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说服教育和强制相结合、审判和执行的有机结合;在改革思路上变法院内置式改革为主到外放式改革为主;在执行模式上实现从单独执行向综合执行的转变,从部门执行向全院执行的转变,以及从单一执行向立体执行的转变。
(一)构建综治机制
笔者认为,构建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参与、政协支持、各界配合、法院主办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是解决执行难的根本出路,也是执行体制
和机制改革的方向所在。人民法院在综治机制的构建中要积极有为,发挥主体作用。全面落实中政委有关文件确定的机制。一是要依靠党的领导,主动汇报工作,建立和完善解决执行难问题联席会议制度,将法院执行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范围。二是要接受人大的监督,争取人大代表对执行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排除非法干扰。三是要争取组织、纪检等部门的支持,通报不协助执行或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党政干部、公务员,并将履行情况作为提拔任用的考察依据。四是加强与工商、房地产、国土资源、建设、金融、证券、保险、税务、邮政、电信、司法行政等部门的联系,实现信息交流互动,建立执行威慑和联动机制。五是与公安、检察机关协调配合,加大对执行中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六是争取财政、民政等部门的支持,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制度。七是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加大曝光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培养生效法律文书必须自觉履行的法律意识,形成有利于执行的舆论氛围。
(二)完善执行制度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要实现执行体制和机制改革的创新与发展,在外部构建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机制的同时,法院内部也要完善相关执行制度。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规范执行机构设置。权力的性质决定权力载体的组织构造和运作方式。以执行权二元构造理论为指导,在执行机构的进一步改革中要坚持两个基本理念:一是执行权的统一行使,二是执行实施权和执行裁决权应相对独立。因此,在机构设置中要有独立的执行实施机构和执行裁决机构,并作为执行局的下属机构,以保证执行权的内部分权和实质统一,并且,同一级的法院在执行机构的设置和名称上应尽量统一。最高人民法院主要是行使统一管理、执行协调、执行监督、指导等职能,因此可以设置执行监督、执行协调和执行综合机构;地方各级法院执行局内设执行裁决机构、执行实施机构和执行综合机构,执行裁决机构的名称可以是执行审查处(科)、执行庭或者执行裁决庭。案件少、人员不足的基层法院和边远地区的中级法院执行局内设机构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但必须确保执行实施权行使与执行裁决权行使在人员上的绝对分离。
在人员配置上,应当对执行人员设立单独的序列,并对其任职条件、任免程序、工作职责、职级、等级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执行裁决人员可以直接从审判员中选任,也可以从通过司法统一资格考试的执行工作人员中任命,名称上为了体现执行权与审判权的区别,可以称之为“执行裁判官”或“执行裁判员”。另外,对于执行程序中需要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的事项,应当由执行机构之外的审判部门负责,必要时可设立专门机构。
2.加强立、审、执兼顾。审执分立是执行改革的重要成果,但“审执分立”并不等于“审执孤立”。如何实现审判和执行兼顾,是加强法院内部协作,形成大执行格局的中心环节。首先,在立案阶段要加强诉讼指导和财产保全,就依法追加诉讼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以及诉讼和执行风险等内容,立案人员应作必要的释明和告知。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财产保全,要依法及时采取保全措施;对追索人身损害赔偿费、赡养费、抚育费、扶养费、劳动报酬等案件,可以依职权采取
财产保全措施。其次,审判阶段要具有前瞻意识,把更多的注意力和侧重点放在案结事了上,着力提高审判阶段的自动履行率,注意提高裁判文书的质量。最后,执行中必须维护生效裁判的权威,必须以生效法律文书为依据。未经严格、规范的程序,不能改变甚或否定生效裁判确定的权利义务。同时,必须规范执行和解,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和解协议的内容施加影响。
3.探索财产发现路径。有效发现责任财产是破解执行难的关键,因而,完善执行财产调查制度在执行改革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的财产调查方式有申请执行人提供、被执行人报告和执行法院依职权调查等三种路径,但三条路径平行,无主次之分,导致权责不明,影响调查的实效。下一步,应当在制度构建上厘清三者的关系:(1)着重突出被执行人如实报告财产的义务,对拒绝报告、虚假报告者依法予以罚款、拘留。(2)强化申请执行人提供财产线索的义务,可以规定申请执行人在申请执行时,应当提供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财产线索,并赋予申请执行人执行财产调查权,如上海、北京、江苏、湖南、浙江等一些法院试行的执行调查令方式,效果就比较好。(3)完善法院依职权调查制度,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提高调查效率,成立专门的财产调查组,广泛采用集中查询方式。二是明确调查情形,将法院调查财产定位为补充性的方式,只有对被执行人拒不报告的,当事人自行查明财产有困难,并向法院申请的,法院才有义务开展调查。三是妥善使用搜查的方法,加强威慑力。四是积极寻求其他国家机关的协助,如通过公安机关查找被执行人行踪;通过税务机关了解被执行人经营状况、银行账号;通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了解被执行人的资产状况等等。五是探索发挥社会力量参与财产调查,如委托民间调查机构进行财产调查,发布悬赏执行公告,动员普通群众参与查找等。
4.强化执行措施体系。建立科学、合理、明确、操作性强的执行措施体系,是执行制度完善的主要任务之一。一是要强化立即执行制度,不给恶意避法的被执行人以喘息的机会;二是要研究科学的穷尽执行措施方法,因案制宜、因人制宜,采取不同的执行措施,以节约司法资源,发挥执行措施的最大效用;三是要广泛采用审计执行、劳务抵债、债务重组等执行方式,探索刑事财产刑、农村集体土地执行等案件的执行方法。
5.完善执行监督制度。加强执行监督是防止执行权滥用,实现公正司法的有效途径。一是要加强执行工作规范化建设,重点是完善执行案件流程管理、执行款物管理、评估拍卖变卖、执行和解、恢复执行、继续执行、执行结案方式等方面的制度,形成一个覆盖执行工作方方面面的制度体系,为执行监督提供制度基础。二是加强外部监督,严格推行执行告知和执行公开制度,把执行程序的各个环节都置于阳光之下,接受当事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三是健全内部监督,除分权机制外,要建立执行节点的审查报告制度,并要重视执行信访工作,畅通信访渠道,及时审查并纠正信访中发现的问题。
(三)集聚执行力量
案多人少矛盾是制约执行工作发展的一大难题。在编制一时不能解决,人员一时不能增加的情况下,法院要善于内部挖潜,整合资源,外部借力,齐心协力,共破执行难题。
1.加大司法警察参与执行的力度。司法警察参与执行有利于增强威慑力,维护司法权威,防止暴力抗拒执行行为发生,保证参加执行活动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要配备固定的司法警察参与执行工作,职能是送达法律文书,执行传唤、拘传、拘留,参与财产查封、扣押、冻结或没收活动等。重大执行活动中,必须选派司法警察参与。
2.尝试人民陪审员参与执行工作。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司法的民主性。因此,执行中完全可以借用这一宝贵的司法资源。对于案情较为复杂,需要组成合议庭审查后作出裁决处理的,易发生群体性纠纷的,受到地方、部门保护主义等干扰的,严重抗拒、逃避执行的,或者专业性较强的案件,可以邀请人民陪审员参与执行。人民陪审员参与执行的,应该参加财产控制、处置等重要执行措施,可以参加信访接待,做当事人的说服疏导工作,并有权对执行活动进行监督。
3.发挥公安机关协助执行的作用。公安机关具有强大的侦查能力和完善的组织体系,借助公安的力量来查控被执行人和被执行人财产,是一个既有效、又方便的缓解执行案多人少矛盾的良方。公安协助执行总体上有协助查找、控制人员,实施限制出境、冻结,迁移户口,查扣车辆,重大案件出警,110网络协助执行,实施司法拘留,查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犯罪以及建立协助执行工作机制等九个方面。上海、浙江等地高院都分别与公安联合下发文件,建立了公安机关协助执行的长效机制。
4.建立执行协助网络。这一制度的基本思路是聘任基层政权组织工作人员为执行协助员,借助他们的政治优势和工作优势,以及对辖区内的人员状况、风俗民情等情况比较了解的优势,充分采取调解执行的方法,化解矛盾冲突,促进自动履行。执行协助网络有利于提高执行工作效率,促进基层和谐问题,实现法院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的双赢。建立这一网络的关键在于执行协助员的选聘,可以有两种模式:一是兼职模式,即聘任乡镇、街道从事政法工作的同志为执行协助员,其优点是成本低、易推广,缺点是执行协助员精力不集中,组织形式较松散,保障机制不全,工作成效不高;二是专职模式,即在每一个乡镇、街道确定1至2名专职执行协助员,人员可以在现职人员中选任,也可以向社会招聘。执行协助员在乡镇、街道工作,由综治办负责管理,业务上受法院指导,工资报酬可以参照当地临时聘用人员的工资水平合理确定,由地方财政保障,列入乡镇、街道综治办部门预算。这一模式构建成本高、难度大,但能有效克服第一种模式的缺点,充分发挥执行协助员制度的功能。
(四)加强工作保障
加强执行工作保障是执行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目前,一些法院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法院执行装备落后,无法形成庄重威严、快速反应的执行能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执行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加强执行工作保障,使执行机构的人、财、物等方面满足工作需要,是执行体制和机制改革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方面。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理论与实践必须紧密结合,从而发挥良性互动作用。执行工作起步较晚,理论研究相对薄弱,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科学、配套的现代执行理论体系。加强执行理论研究,不仅有利于总结和提升执行实践改革经验,促进执行立法,也是推动执行体制和机制改革的强大动力。今后,应该重点开展以下六个方面的研究:一是新民诉法的适用问题,比如执行异议的范围,案外人异议之诉的性质;二是与执行改革有关的理论问题,重点是执行分权问题;三是与执行实践中有关措施、制度的理论问题,如对执行流程管理、执行联络员、人民陪审员和司法警察参与执行、审计执行、报关执行、执行救助等一系列新制度新举措的理论归纳和梳理;四是执行法与宪法和其他部门法的关系,如宪法的理念和原则对强制执行制度的作用,破产法和执行法在实现债权中的功能和定位,重点研究物权法对执行的影响;五是执行当事人、执行标的、执行和解等执行基本理论,如受让债权的第三人能否直接申请执行,执行财产的范围、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投资权益、孳息、共有财产等特殊标的的执行问题,以及执行和解的性质、救济方式等等;六是执行救济、财产查明、对被执行人债权及其他财产权的执行以及参与分配等执行制度方面的理论问题,比如执行异议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异议之诉与普通诉讼的关系,申请执行人调查财产的手段和途径,法院在调查中可采取何种制裁措施,参与分配的主体资格、分配原则和救济途径等。要加强对执行人员的业务培训,组织学习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鼓励开展执行理论研究,进行执行工作调研,切实提高执行人员的司法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从而为执行体制和机制改革创新与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第三篇:法院调解工作机制创新经验交流
诉讼调解是我国重要的诉讼制度,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重要方式。XX省XX县地处滇、桂、黔三省交界之地的壮乡广南是句町古国故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神奇的坝美风光更为这里赢得了“现代世外桃源”的盛誉。**年年末全县总人口XX万人,国土面积7810平方公里,分别位居全省第六位和第三位。居住着汉、壮、苗、瑶、彝、回、蒙古、仡佬、傣、白、布依等11种世居民族。XX县人民法院始终把落实司法为民各项措施作为法院“保民生、保稳定、促和谐”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狠抓落实。院党组对全院民事审判工作提出“调要调出社会和谐,判要判出法律权威”的总体要求,最终目标是化解矛盾,做到“案结事了”,坚持创新调解方法,不断开创调解工作新局面。民商事案件调撤率自**年以来连续七年超七成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良好趋势,**年首次突破八成,调撤率达到81.16%。**年1至10月调撤民商事案件XX件,调撤率达82.71%。
一、主要做法
(一)领导高度重视,落实“五个到位”。一是警力、物质保障落实到位。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向办案业务部门倾斜,打牢调解工作的物质基础。两个民庭各配备7名干警、三个派出法庭各配备5名干警、立案庭配备4名干警,并优先保障办案用车、办案经费及电脑等办案装备,努力创造良好的办案条件,为调解工作提供了充分的人力、物质保障。二是奖惩激励落实到位。强化审判人员的调解意识,将调解率、巡回办案率、服判息诉率纳入工作目标及民事法官绩效考核并实行重奖重罚,鼓励审判人员主动采用调解的方法解决纠纷,并将调解工作贯穿于案件立案、审判、执行的全过程。三是工作要求落实到位。为了使民商事案件能够圆满解决,在调解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一二三四五”工作要求,即:把“调解优先、调判结合”作为案件处理的“第一选择”,强化调解理念;坚持自愿、合法“两个原则”,依法规范调解;找准案件争议焦点、矛盾转化交叉点、法理与情理融合点“三个切入点”,及时公正调解;做到公开调解过程、公开案件事实、公开双方证据、公开调解结果“四个公开”,提高调解水平;尽到以爱心赢得当事人认同、以诚心赢得当事人信任、以耐心赢得当事人理解、以公心赢得当事人尊重、以恒心赢得当事人支持的“五心之责”,增强调解能力。四是典型示范落实到位。培植调解典型,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充分调动了法官调解积极性。五是人才发展落实到位。对办案数量多、调解率高、没有涉诉信访案件、有基层法庭工作经验、民主测评得票高的干警在晋级提职时优先考虑。近3年来,广南法院5名法官因调解工作出色被选拔到中层领导岗位。
(二)更新管理理念,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变平面化管理为立体化管理。以开展“调解能手评比”活动为载体,着重从四个方面抓好落实。利用纸质报表、台帐和法院内网动态跟踪全院调解结案情况;不定期组织内部经验交流,总结调解方法,提高调解技能,推广调解经验;评查回访调撤案件,查调解案件质量,看当事人对法院审判工作、服务态度、工作作风的评价,促进调解工作规范;开展调查研究,剖析调解工作存在问题,总结司法调解实践经验,推广调解工作的新成果。从而改变过去调解只看指标、仅有结果的状况,使调解评比动态化、调解管理规范化、调解经验理论化,调解成果效益化,有效发挥立体化审判管理的效益。二是变段落式调解为全流程调解。为提高调解成功率,广南法院实施案件“全流程”调解,把调解环节前移,从案件立案阶段即做当事人的调解工作,为调解成功打好基础;进入审判程序后,审判人员接手案件就通过电话、约谈、走访等方式了解当事人分歧焦点、掌握诉讼心理期望,做初步协调工作;庭审中强化调解,在吃透案情基础上分清责任,促使当事人接受调解;判决前进一步释明法律,敦促当事人自愿调解;对少数确无调解可能的案件,判后继续做协调和法律释明工作。通过全体干警的共同努力,实现了多年办案零上访。三是变单一型调解能手为全能型调解能手。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狠抓干警调解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针对性地开展调解能力训练,加大“双语”培训力度,变单一型人才为全能型人才。让干警会做思想工作,会做群众工作,会做宣传工作、会做协调工作;通过一批老法官的言传身教,带动年轻法官调解能力迅速提高。
(三)创新调解方法,落实“四个转化”。一是在实践中把“法律理论”转化为“调解方法”。在吃透案情基础上,让法官充分履行法律释明权,使法律理论成为向当事人提示诉讼风险、展示同类判例的权威依据,督促当事人正确面对诉讼风险,主动接受调解。二是先进行“冷却处理”再转化为“热情服务”。对矛盾积怨深、对抗性强的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先对当事人进行“冷却处理”,不马上组织双方正面接触,让双方先冷静下来,在增进双方理解基础上进行法律宣传和法律释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说服其接受
调解化解矛盾。三是把“坐堂问案”转化为“巡回调解”。在巡回办案中注重对民意、当地风俗习惯的采集、分析和运用,做好案件的调解和服判息诉工作。在审理时注重抓住主要矛盾,一方面了解他们的心理预期,拟定初步调解方案;另一方面法律释明到位,严肃法律教育,打破他们法外获利的侥幸心理,引导他们协调解决纠纷。四是把“说情人员”转化为“调解骨干”。
充分利用中国社会所具有的“人情社会”特色,将一些当事人信任并委托向法官“打招呼”的说情人员作为做调解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让他们理解法律,并主动邀请他们参与到调解工作中来,做委托者的思想工作,增进当事人对法院的信任,从而为案件成功调结作好铺垫。
(四)拓宽调解渠道,健全“四项机制”。一是在法院内部建立覆盖整个辖区的调解互动机制。在民事调解工作方面形成以县院两个民庭为中心,东南角有八宝法庭、西南角有珠街法庭,西北角有珠琳法庭,覆盖全县案件辖区的调解互动网络。二是建立社会联动调解机制。与县司法局、妇联、交警等单位建立诉调对接关系,设立了“人民调解工作室”、“涉军案件合议庭”、“青少年维权岗”、“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法庭调解进交警”等专门调解组织,与相关单位共同研讨诉调对接当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诉讼调解联动机制运转顺畅。三是建立全员参与调解机制。对群体性纠纷、涉及民生的重点案件,主动汇报并邀请院领导参与调解,从而在院内形成独任庭、合议庭、庭长、分管副院长、院长共同参与、上下联动的调解机制。对上级机关和社会群众关注、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主动邀请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联系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参与协调,化解矛盾;对疑难复杂案件、判决确有难度的案件,则邀请人民陪审员、对当事人有重大影响力的人员参与协调,提高调解的成功率。四是建立案后释疑回访机制。坚持把法律释明延伸至案件结束后,对调解结案但未履行完毕的案件,审判人员主动电话督促、上门催促、协同有关部门共同督办,促使当事人履行法定义务。2013年1至10月,五个民事审判部门共动员督促当事人主动履行生效裁判262件,执结标的814.25万元,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社会矛盾愈复杂激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法院办案经费保障标准偏低,物质装备较为滞后,辖区山高坡陡路远,物价上涨加快,办案成本高,工作难度大,工作任务重,巡回办案干警缺乏安全感。
2、案多人少问题依然存在。民商事案件数量逐年增加,一些疑难复杂案件需要耗费法官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化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调解工作的进展。
3、少数当事人有滥诉的现象。有的原告把一纸诉状交到法院便无法联系,出现法官们戏称的“原告也要公告送达的尴尬”,部分当事人难寻,更难的是送达相关法律文书,缺席审判案件增多。
4、诉讼调解要求严格。《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第三款规定: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审判实践中,双方当事人在法庭主持调解下达成调解协议,且在调解协议上签字确认,但当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签收时,一方当事人又反悔,导致调解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
5、代理人误导干扰。有的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了开辟案源收费,进村入户动员老百姓打官司,把小事扩大,大事搞炸,增加法院工作负担和社会不和谐因素;有的案件当事人同意调解而律师、代理人不同意并误导;有的律师、代理人为了收取代理费而鼓动原告不撤诉“将官司打到底”等,给法院调解工作造成困难。
三、加强和改进法院民事调解的建议
一要提高审判人员的素质,提升调解能力。法官应进一步加强对法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使其能够准确归纳矛盾和纠纷焦点,坚持调解必须合法的原则,确保调解协议的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充分尊重当事人对案件实体和程序的的处分权,保证调解实体和程序的公正。针对有些法官不会调、不愿调的情况,需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强化法官的社会责任感和工作使命感,不断提高法官的责任意识和为民意识,以增强调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可以通过组织庭审观摩、座谈研讨等形式,提升法官的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要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激发调解工作热情。加大对减少申诉信访率、增加自动履行率等指标进行考核,加大表彰奖励力度,以激励广大法官多以调解方式结案。针对当前民事缺席案件审理,特别是公告缺席案件的审理,建议有关部门建立外出务工人员台账,登记务工人员的具体地址和联系方式,如有变动应及时的反馈信息,做到有址可寻。要加强与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联系,在形成诉讼后,人民调解委员将掌握的信息及时与审判人员反馈、沟通,掌握当事人的心理动态,便于诉讼调解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要建立调解协议效力,明确签字确认制度。针对巡回审判调解成功的案件,应规定法官在当事人达成协议后要征询双方意见,对于双方明确约定在调解书送达签收之时生效的,以送达签收为生效要件,但对当事人的意见应明确记录在案。如果双方表示同意协议当庭生效的,则调解协议经记载于法庭笔录双方签字后,即产生效力;同时向双方当事人释明先在调解书送达回证上签名盖章,事后将打印好的调解书邮寄双方当事人签收保存。
四要加强对调解工作的监督。在民事调解工作中,可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以防止各方、包括双方当事人及代理人和法官滥用调解,防止不必要的怀疑和风险,防止案件当事人把法官调解当作减少债务的诉讼“技巧”或权宜之计,利用调解之名行逃避法律之实,以达到拖延时间、规避管辖或作虚假承诺等现象的出现。法官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只有通过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以案讲法,讲明本案的法律规定及这样规定的立法本意,让当事人通过打官司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使老百姓接受普法教育后,赢的清清楚楚输的明明白白。有其事
五要坚持“四个结合”深入推进巡回办案。一是巡回办案与司法便民相结合。把巡回审理、就地办案纳入工作目标进行考核,细化目标,明确责任,就地立案、就地调解、就地开庭、当场执行给付,使巡回办案成为司法便民的新窗口,努力方便群众诉讼,切实为当事人减轻诉累和经济负担。二是巡回办案与采集民意相结合。注重巡回办案与对民意、当地风俗习惯的采集、分析和运用工作相结合,充分听取当地群众代表、基层组织代表、人大代表、人民陪审员等的意见,注意有效吸纳善良民意因素作为裁判的有利因素,做好案件的调解和服判息诉工作。三是巡回办案与司法公开有机结合。在巡回办案过程中,将法院开展司法公开工作向全面公开、全程公开、实质公开纵深推进,消除司法的神秘和隔阂,大力推进阳光司法,增强法院工作的透明度,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展示人民法院公开透明、阳光司法、接受监督的信心和力量。四是巡回办案与司法宣传相结合。利用巡回办案深入基层“送法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的有利时机,充分借助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采取各种形式集中宣传法院推进“人民法官为人民”、“三项重点工作”、“四群教育”、“阳光司法工程”的各项措施和取得成效,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扩大审判机关的办案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
第四篇:通州法院创新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被授予为“首批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1
北京通州法院创新机制提高工作效率...........................................................................................1
丰县法院三项措施全力维护妇女权益...........................................................................................3
青海省高级法院启动清理涉诉信访积案专项行动.......................................................................4
铿锵玫瑰系法魂 花开法苑更馨香.................................................................................................5
“100元以下诉讼费免收”............................................................................................................8
--------地处西部贫困山区的云南会泽法院率先“破规”..................8
河南永城市法院着力创建“低碳型法院”.................................................................................11 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被授予为“首批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作者:邱何娟 发布时间:2010-03-03 07:50:25 http://fjfy.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4396 最高人民法院近日授予全国40个法院为 “首批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成为我省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中级法院。
为了精心培育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院文化,推动人民法院队伍建设,促进公正高效司法,深化“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各级法院推荐,最高人民法院从全国各级法院中精心筛选了一批在法院文化建设领域取得显著成效的法院,作为“首批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几年来,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紧紧围绕法院中心工作,坚持以福州法院精神“忠诚、正义、博学、廉明”为核心,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业务文化、廉政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为抓手,大力拓展法院文化建设新途径、新思路,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主题实践活动,着力培育和塑造干警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职业素养和行为准则,并使之渗透到福州法院队伍业务建设中,丰富了法院和法官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法院管理水平,创新了司法为民举措,法院各项工作跃上了新台阶。
北京通州法院创新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刘玉民 袁向军 发布时间:2010-03-02 11:05:03 http://bjgy.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83456 近年来,北京市通州区法院收案数量快速增长,年均涨幅在10%以上。2009年,该院收案数量达到24115件,比上年增加15%。通州法院在编人员186人、一线办案法官65人,审判执行工作面临很大压力。面对案多人少的严峻形势,为及时化解各类纠纷,防止案件积压,该院着力从内部深挖潜力,通过创新科学管理机制、整合现有审判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了案件数量、质量和效率的有效统一。全年审结各类案件23810件,与上年同比分别上升15.1%,结案率为98.7%,法官人均结案366.3件,位居北京市法院系统第一名。全院发回、改判案件仅占全部审结案件的1.19%,案件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在市委政法委组织的社会测评中,通州法院的社会满意度居于北京十八个区县法院首位。
统筹安排优化审判资源配置。通过繁简分流实现集约化审判,按照案件类型,将物业、供暖等简易案件交由专门的审判组审理,集中开庭,合并审理,实现一次开庭审理多个案件。通过类型分流实现专业化审判,将同类型案件交由相对固定的合议庭审理,使每个合议庭的法官,都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审理起来驾轻就熟,信手拈来。通过工作分流提高资源利用率,将外出送达、调查取证等工作集中交由专人办理,一次外出即可完成多起案件的送达、取证等工作,成立审判事务管理办公室,专门办理导诉、诉讼材料收转、上诉案件移转等事务性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了重复劳动,提高了审判资源利用率。通过事项分流提高庭审效率。做足庭前准备工作,将能够和必须在庭前完成事项,如证据交换、鉴定、勘验、调查取证等工作在庭前完成,充分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和庭审注意事项,推行类案举证指导,尽量实现一次开庭审结案件。
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选拔经验丰富的老法官带教新法官,使老法官工作增添了年富力强的得力助手,又使新法官在老法官的指导下得到了良好锻炼,很快进入工作角色。坚持疑难案件会商制度,各审判庭对于疑难复杂案件,组织全体法官共同研讨,集思广益,既保证了案件正确审理,又提高了法官的业务能力。指定专人对特定类型案件开展调研,归纳分析审判疑难问题并制定类案审理规范,保证了共性问题尺度统一。
着重调解减少工作环节。坚持全程调解,自觉地将调解贯穿于立案、庭前、庭审、判前、判后、执行的全过程。坚持全方位调解,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开展调解,邀请基层组织负责人、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法律工作者、德高望重的民间人士等参与调解,大力提高案件调解率。坚持多手段调解,针对案件不同特点创造出辩法析理法、换位思考法、多方联动法、合理疏导法、适时搁置法等多种调解方法,大大提高了调解的针对性。全年以调解方式结案的民商案件达8873件,占同类案件的54.5%。
江苏丰县法院三项措施全力维护妇女权益
来源:江苏法院网 作者:郑红梅 鹿海彬 更新时间:2010-03-02 14:57:30
http://www.xiexiebang.com/public/detail.php?id=1731 涉诉信访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法院工作的难点问题。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工作部署,青海省高级法院决定在全省法院系统进一步开展排查化解涉诉重信重访未结案件专项活动。力争在2010年10月底前将2009年12月底以前所有“挂牌”督办的案件全部化解,并清理一批其它重信重访案件,实现案结事了,息诉罢访。
为实现清理涉诉信访专项行动目标,青海省高级法院要求,一是明确任务,加强领导,全面落实责任。全省法院要克服畏难和厌战情绪,坚定信心,增强责任感,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抓紧对2009年12月底以前“挂牌”督办的案件以及多年上访、越级访、进京访、集体访的重点案件进行一次彻底的拉网式排查,逐案落实承办人员,定督办领导,定化解措施,定清理期限,定目标责任、严格实行重点案件领导包案责任制,切实解决一批历史遗留下来的骨头案、钉子案。二是因案施策,多措并举,确保完成化解任务。全省法院要进一步畅通申诉、申请再审渠道,对涉诉信访理由成立,且案件实体存在问题的,全面复查,该纠正的,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坚决依法纠正;对依法审查没有错误的案件,通过信访终结机制,分流稳控信访当事人;对已确认为无理访,但信访当事人确有生活困难,虽在法度之外,但属情理之中的案件,要通过申请救助资金的方式或帮助其申办低保手续,商请有关部门提供社保等其他办法予以解决,力争良好的安抚效果;对谋求法外利益,坚持无理闹访的当事人,进行法制教育和批评劝导后,仍然违法闹访,或采取极端方式上访造成严重后果,坚决依法处理。三是完善责任倒查制度。全省法院纪检监察部门要及时跟进工作,对信访积案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调查核实原办案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和违法违纪行为,并依规定追究相应责任;对明显存在问题,顶着不处理、不改进的,要严肃追究包案领导和办案人员的责任。铿锵玫瑰系法魂 花开法苑更馨香
广西防城港市中级法院女法官群体先进事迹
http://gxfy.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21915 作者:高建红 发布时间:2010-03-02 10:30:11 在我国西南沿海北部湾畔,美丽的海滨城市防城港市,有一群善良美丽、执著刚毅的女性。当她们穿上法袍,坐在高高的审判席上时,她们是天平的守护者;当她们仔细倾听当事人的诉说时,她们是老百姓的知心人;当她们耐心细解千千结时,她们是定纷止争的使者;当她们敲响法槌惩恶扬善时,她们是正义的化身——她们就是广西防城港市中级法院的巾帼法官。她们在秉公执法间尽显似水柔情,成为司法工作岗位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铿锵玫瑰 一枝一叶总关情
广西防城港市中级法院现有女干警30人,在一线承担审判工作的女法官有17人,承担了全院三分之一的审判任务。在防城港中院党组的带领下,这个女法官群体以女性特有的韧性和柔情,默默无闻地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她们以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在审判岗位上屡建新功。近两年来,共有5人先后获得市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法官”称号;2人获得“优秀审判长” 称号;3人荣获全市“维护稳定个人二等功、三等功”;5人获得全区法院系统先进工作个人;1人荣获自治区“不让毒品进我家”优秀禁毒帮教工作者、1人荣获广西五一巾帼标兵称号、“100名人民满意政法干警”、广西法院系统“十佳法官”,全国法院“优秀女法官”。市中级法院女干警参加各类文体活动中,获得全区法院首届女法官法律知识竞赛第二名,获全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知识竞赛第一名。
与这些荣誉光环相映成辉的是防城港市中级法院女法官的司法能力和水平,蕴含着她们她们点点滴滴的心血和汗水,展现了她们的公正执法、司法为民优秀品德。
耐心调判 巧解百姓千千结
民事审判庭担负着全市法院民事经济纠纷、婚姻家庭矛盾、人身损害赔偿等案件的审理调处工作。面对案件多、争议大、调解难等种种困难,市中级法院民事审判庭的女法官们却凭着女法官特有的坚韧、执著,坚持“以调为主,调判结合”的理念,大力开展“调解年”活动,调解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曾在民事庭工作、现任审监庭庭长的兰云英法官亲自调解了一起复杂民事再审案件。案件经过一审、二审审理,进入再审程序时已临近春节,但兰云英并没有因此而拖延对案件的审理。当她了解到死者刘伦明是家中的顶梁柱,上有六十多岁的父母,下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家活十分困难时,她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本着把当事人的利益放在前、争取让当事人安心过春节的想法,亲自给双方当事人打电话,耐心地做各方思想工作。经过多次沟通、耐心细致作工作,最终缩小了双方的意见分歧,达成了赔偿调解。当考虑到当事人从扶绥县赶来法院,路途遥远、居住伙食等问题均有不便时,兰云英当天加班加点,赶制出了调解书,并于下午送达至当事人手上。经过三年多的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当刘某拿到了7万元首付赔偿款时,感激不尽,不远千里送来锦旗“辩法析理,善于调解”以表谢意。类似此类调解事例,在民事审判庭内举不胜举。民事审判的女法官们就是这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释之以法,巧妙地将一个个“干戈”化为“玉帛”。
辛勤的汗水换来了显著成绩。2009年市中级法院受理一、二审民事案件293件,审结280件,结案率为98.98%。民事一审调解撤诉率为75.72%,同比上升20.49%,一审调撤率超过全国调解平均水平13.74%,在2009年全区法院民事调解工作绩效考评中获得一等奖。
服务民生 稳护维定促和谐
防城港市中级法院立案庭共有11名干警,其中女干警7人。身居法院立案第一道窗口,女干警发挥女性特有的耐心、和蔼优势,耐心细致接待来访群众,热心解答群众的疑问,立案审查、调解息诉、正确引导群众诉讼,将化解纠纷的关口前移,为群众排忧解难,老百姓都称赞她们是绽放在“窗口”的文明之花。立案信访工作繁琐累人,许多人都不愿干,但立案庭庭长黄文星在这岗位一干就是九年。面对缠诉重访的当事人,她深知:群众的利益无小事,涉诉信访系稳定。因此,她在工作中加强调解,正确引导群众诉讼,积极化解矛盾。在北京奥运会、自治区50周年大庆期间,她对涉及影响社会稳定的涉诉涉访案件进行重点排查,积极开展“大接访、大调处”活动,跟随领导带案下访,成功解决了东兴市马路镇梁永凤不服政府土地行政重诉重访等多个案件,将一起起有可能发生的集体上访事件化解在萌芽状态,也使长达十多年的老上访户彻底停访。在审理起上思县思阳镇计怀村弄怀屯第一、第二村民小组征地补偿费行政答复纠纷一案中,面对如立案受理会影响防城港市重大工程华润水泥厂开发建设,如不立案受理,会引起集体上访的“两难困境”。黄文星法官迎难而上,在工作中使用“四心调解法”,即:耐心对当事人说服教育,细心了解分析矛盾,诚心为民排忧解难,公心评判是非曲直。虽然后来此案裁定不予受理,但在她一系列耐心细致的工作下,起诉人表示服判息诉,消除了集体上访的苗头,一起有可能发生的集体上访事件被控制在萌芽状态,为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因工作出色,她被评为“全市奥运会、自治区50周年大庆期间维护稳定工作个人三等功”,她所带领的立案庭于2009年被授予自治区“巾帼文明岗”、“广西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寓教于审 关爱点亮人生路
提起刑事审判法官,大多数都会想到威严肃穆的法官形象,殊不知刑事审判法官也有慈爱温柔的一面。多年从事刑事审判的潘春秀法官,在面对为非作歹的犯罪分子时,她铁面无私;而面对因一念之差走上犯罪道路的未成年人,她却象一位慈爱的母亲,尽力挽救为孩子重塑健康心灵,很多未成年罪犯都亲切地叫她“潘妈妈”。
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15年的黄世伦,由于父母对其已失去信心,投入少管所后从没有去探望,这给他的改造带来了不利影响。当潘春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虽然多次与黄世伦父母沟通做好帮教工作,但收效甚微。于是,她肩负起亲情和法官的双重身份,在多次购买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去少管所探望孩子。在帮教过程中,潘春秀耐心地用爱心去感化、用教育去疏导,激发他的悔改之心。谆谆教诲使失足少年流下悔恨的泪水;循循善诱,又让孩子重拾人生的希望。经过几年的回访帮教,黄世伦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两次获得了减刑的好结果。他激动地说:“谢谢法官对我的关心,我一定要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家”。
在法庭之上,防城港市中级法院的女法官们肩负着惩恶扬善、匡扶正义的职责,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社会的稳定和谐,她们在审判岗位上,巾帼不让须眉,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法庭之外,女法官们还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事业。法制宣传日,她们不畏艰辛送法下乡进企业,耐心为群众答疑解惑、义务进行法律咨询;开学伊始,她们给失学、贫困儿童送去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七一”前夕,她们深入扶贫挂钩点,嘘寒问暖,为军烈家属送去各种慰问品;汶川大地震,她们自发捐款支援灾区重建;市政府征地拆迁,她们不断深入村户,了解民情、结对帮扶„„她们用点点滴滴的行动诠释着司法为民的宗旨,将大爱在法庭之外延伸。
群芳竞妍展风采,在这些活跃在审判岗位一线法官的背后,还有许多默默无闻在为审判作好后勤保障工作的女干警。她们当中有清廉如水的纪检干部、有任劳任怨的办公室干部、有热情服务的司法行政干部、有公正勤政的政工干部„„ 正是这样一个乐于奉献、锐意进取的群体,展现了防城港市中级法院女法官积极向上,团结奋发的精神风貌;正是这样一支作风优良、业务过硬的女法官队伍,装扮了防城港市中级法院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00元以下诉讼费免收”
--------地处西部贫困山区的云南会泽法院率先“破规”
作者:姜光鑫 区鸿雁 文章来源:云南法院网 更新时间:2010-3-1 11:11:45 “法院大门为民开,有理无钱请进来。”“此举虽然有益于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诉讼,但是否符合法律的明文规定?”“新《诉讼费用缴纳办法》实施以来,法院的诉讼费全面下调及部分取消,加剧了原本捉襟见肘的法院办案经费紧张,对案件的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资金缺口原本较大的法院无疑会因此雪上加霜,这样的利民举措能否得以彻底实施?”“对100元以下的诉讼费实行免收制,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起诉权,同时拨付司法救助资金,加大对困难当事人的司法救助。”近日结束的云南省会泽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院长丁玮的庄严承诺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引起轩然大波。代表委员纷纷热议和盛赞法院亲民、爱民、利民举措同时,也引来质疑和困惑。
会泽是云南第三人口大县和国家级贫困县,境内最高海拔4017米,最低海拔695米,3322米的海拔高差,造就了山高坡陡谷深,高寒冷凉贫瘠,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信息闭塞,辖区21个乡镇,129个村委会,其中98%的是边远高寒山区,最远的农村离城区有200多公里。全县4126个村民小组,2157个不通驿道和公路,90多个自然村不通电,近40多万人饮水困难„„鉴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加之多达56万的贫困人口,在目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仍不平衡,贫富差距依然在扩大,弱势群体交不起诉讼费的情况还较大。会泽法院党组在充分调研和论证基础上酝酿出台了“对100元以下诉讼费实行免收”的举措,初衷就是帮助弱势群体打得起官司,让老百姓拥有平等的诉诸司法的能力和途径。
100元以下的诉讼费免收,降低了诉讼门槛,其积极意义显而易见。然而,这也势必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因为降低了诉讼门槛,减少了诉讼风险,这会让一些明知无理或胜诉把握不大的案件进入诉讼程序,法院案件数量将有可能大幅上升,法官的工作负担和办案压力也会大大加重;同时较高的诉讼成本支出也将导致这部分案件入不敷出,极大地加剧了办案经费的紧张。此外,会泽法院审判法庭建设仍下欠数额较大的工程款项,部分物质装备急需改善等。内外交织的资金缺口之下,此举无疑让法院压力重重,矛盾凸显。由此所引发代表、委员的疑问自然合情合理。
面对质疑,丁玮泰然自若:“法官固然会有压力,法院也势必出现资金缺口等困难,但我们不能因为不愿意面对压力,不愿意接受困难,就放弃对老百姓的庄严承诺。如果没有对困难群众特别的制度保护,法庭就容易变成诉讼技巧的竞技场,强者和弱者在形式正义面前就很难获得正义的平衡。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和老百姓面对的困难相比而言不过是暂时的,很快就会过去,然而群众若得不到救济,将会失去希望和信任„„”
我们将会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关心和理解,力求财政的支持。同时,在确保诉讼活动运转的前提下,通过完善审判管理流程,规范庭审程序,提高庭审效率等,尽可能降低诉讼成本。积极开展诉讼调解和做好判后释疑。做到耐心听疑、细心答疑、热心消疑,增强裁判公信力,提高案件服判率,力促案结事了,减少上诉改判或发回重审的成本支出。加大速裁的力度,通过速裁及时解决纠纷,提高审判效率。此外,厉行节约,物尽其用,严格落实节约用水、用电、用油等涉及到财、物开支的各项规章制度,推动构建“节约型”法院等。如何克服此举带来的一些不利影响,丁玮成竹在胸。
针对此举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疑问,丁玮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介绍:“通过仔细的分析研究,我们发现对于司法救助,我国的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法律援助条例都有规定,但这些法律法规里都是原则性的规定,实际操作性不强。2007年4月1日,国务院制定的《诉讼费用缴纳办法》正式实施,第六章专门规定了司法救助的相关情形。但是,这些规定所涉及的主要是民事、行政案件诉讼费用的缓交、减交和免交,鉴于会泽的实际情况,其规定的范围过于狭窄,受惠面不大,无法满足群众司法救助方面的需求。因此,根据《办法》第四条国家对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保障其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总则性规定,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精神,会泽法院结合地域实际,协调当地党委、政府出资12万元设立司法救助资金,并于今年2月初制定出台涵盖民事、行政审判救助、刑事审判救助、执行救助和涉诉信访救助等方面,并对救助金的管理、监督及救助程序作出明确规定的《司法救助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的案件一律免交诉讼费;诉讼费100元以下的免收。”
(作者单位:云南省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会泽县人民法院)
河南永城市法院着力创建“低碳型法院”
作者:永城市法院 王莉 发布时间:2010-03-02 10:26:49 来源:河南法院网
永城市法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服务意识,提倡“降低能耗、节约资源”,着力创建“低碳型法院”,并纳入长效机制,逐步建立起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制,通过对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好地为审判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一、签署共建“低碳型法院”倡议书。为使全院干警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树立艰苦朴素的作风,永城市法院向全体干警发出共建“低碳型法院”的倡议,并举行签署倡议书仪式。院领导带头签署,全院干警积极响应。这一举措在全院干警中形成了“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开展自行车办公活动。破除攀比思想,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新城区或近距离办案办公时,除因需采取强制措施、刑事案件的庭审及年龄原因外,在送达各类法律文书、调查取证或外出办理其他公务时,原则上均应骑自行车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公车出行。提倡骑自行车上下班,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三、严格公车管理。统一公车管理和使用,严禁公车私用,控制“八小时”外公车使用,提倡公务活动合用公车,切实做到节能减排。双休日、节假日期间,车辆封停,特殊情况需报经院长同意后由办公室调度。实行车辆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和定点保养。
四、加强法院信息化建设,倡导无纸化办公。完善法院局域网、办公自动化系统、审判业务管理系统,制作电子公告牌,重要文件、规章制度、信息简报、通知、公告等在法院网、公告牌上发布或传送,减少纸质文件的发放。提倡在电脑上修改文章,打印文件双面用纸,注重纸张的重复利用。加强对办公用品的使用管理,减少一次性办公用品使用。
五、节约用电用水。加强对供水供电管线的维修和保养,杜绝跑电、漏水现象。减少冬夏两季空调的使用时间,夏季使用空调室内温度不低于26度,冬季禁止私自安装电暖气、电暖扇。减少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的待机能耗。白天办公和召开集体会议时少开灯,尽量利用自然光。做到下班时人走灯灭,杜绝“长明灯”现象。离开办公室时随手关闭空调、电脑等用电设施。在醒目处粘贴标语,提醒广大干警节约用水,洗手时减小水流量,洗手后关好水龙头。
六、严格公务接待。公务接待实行院长审批制,写明招待事由,未经批准的接待一律不予报销。严禁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坚持一切从简、定点接待,工作日期间严禁饮酒,其他时间自备酒水,严禁超标准安排住宿和就餐。
七、建立检查制度。院党组亲自负责,组织人员加大检查力度,对水、电、空调、用电设施、车辆使用情况不定期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公开通报,对不符合节约要求的提出整改意见,并纳入年终考核。
目前,创建“低碳型法院”在永城法院已蔚然成风,院领导带头身体力行,广大干警节约意识明显加强,努力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为创建“低碳型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五篇:创新工作机制
**镇创新工作机制
巩固党风廉政建设成果
一是优化服务窗口设置,拓宽项目绿色通道。进一步完善提高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整合便民服务事项,统一受理,全程代办。同时,开辟和拓宽项目建设联系的绿色通道,设立服务项目建设的专线电话和电子信箱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
二是强化高效优质意识,提升群众满意度。在办理相关手续时,严格按照承诺的时限予以办理,做到能一次办成的决不让服务对象跑第二次,能今天办成的事情决不拖到明天。完善全程代办制,做到专人负责、优先办理、特事特办,切实增强服务窗口办事效能。
三是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办事流程、提高行政效率、缩短办理时间,进一步理顺工作程序。全面推行和落实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一次性告知制、信息反馈制等,并在政务公开栏等显要位置进行公示。对特殊人群实行专责专办,做到专人负责、跟踪服务,优先办理、特事特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