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互助资金工作汇报
互助资金富了羊山人
——羊山村互助资金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羊山村地处丘陵山区,全村1257户,33个自然村,人口4796人,其中农业人口近耕地面积6015亩,山场面积1800亩。近年来,我村在县扶贫办的关怀和支持下,已在包村等8个自然村先后进行了互助资金的试点工作。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村的互助资金项目工作全面启动、稳步开展,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互助资金工作进展情况
包村等八个自然村共259户,人口1255人,承包面积仅1382亩,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山村,为改变这些村的落后面貌,适应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在上级领导的直接扶持和指导下,2007年来先后将包村等8个自然村作为村民生产发展互助资金的试点村,村成立了互助资金理事会、监事会,将互助资金工作纳入村委会议程,采取“两点法”筹资,即一是县政府安排专项扶贫基金,二是本着农户自愿的原则,村民每户缴纳100元,共同形成所有权为自然村所有的村民共有的互助资金,并严格按照理事会确定的借款程序放款,申请、担保人、共管小组审批、公示、签订合同等环节严格把关,规范放款。2011年包村等8个自然村累计互助资金总额为302150元,其中上级政府拨付基金260000元,村民自筹25900元,利息创收16250元。
二、工作成效
在上级领导的重视扶持下,村互助资金工作的实施,逐步解决了本村公益事业“事难办,钱难收”的问题,提高了农民自主创业的积极性,解决了农民的增收问题,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包村自然村村民钱扬云的苗木基地规模由原来的不足200亩扩大到800多亩,每年苗木销售收入在20到万元;养殖户朱吉安的生猪由原来的年出栏400头扩大到年出栏1000头;沙庄自然村种田大户朱启银,利用互助资金,购置了一台旋耕机,帮助村民耕种,不到一年就收回了成本;养鱼专业户刘得平利用借到的互助资金5000元,购买了精饲料,40亩每亩鱼塘增收400多元。互助资金的实施,给农户带来了真正的实惠,得到了农民的一致拥护,群众无不表示:互助资金富了我们羊山人,在产生较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互助资金的实施还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使得7个自然村安装了66盏路灯;5个村开挖了当家塘;购买涵管30多根,60多块水泥板,共建成水跳和捶衣埔10个,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受到了上级领导和群众的广泛赞誉,村里流传着一手顺口溜“羊山人不算富,户户通上水泥路,羊山人不是吹,走路双脚不沾灰,羊山人不是能,新农村建设率先行。”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村在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足与很大的差距。
1、互助资金项目进展缓慢。协会工作人员都是村干部兼职,工作时间没有保证,加之互助资金项目账务管理难,工作量较大,环节较多,导致部分协会工作进展缓慢。
2、群众存在思想顾虑。互助资金是一项新事物,群众对这项新事物了解的不够多,还处于一种观望状态,并且部分群众小农意识强烈,追求利益至上,会员们普遍认为,既然已入会,就有权借款,否则就要求退股,置协会的章程于不顾。
3、协会借款资金总量不足。在基金额度下,实质性的问题解决不了,并且在户借款额度下,大问题解决不了。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上级领导要求,进一步查漏补缺,使互助资金在我村能够安全规范的运作,我们将从以下几点去抓:
一是继续搞好宣传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农民思想认识,动员群众参与,提高群众入会率,同时积极争取县扶贫办互助资金投放额度,努力实现全村各自然村都有互助资金。
二是严格按照程序和章程,确保互助资金的正确使用和安全运行。我村将继续做好互助资金发放和回收工作,既要使互助资金最大可能发挥效益,又要保证资金安全运行,健康发展。
三是加强对已实施试行的8个互助资金试点村的资金账务管理,实行专人专管,严格手续,定期公示,接受村民监督。
总之,我村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加大力度,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弥补不足,努力使互助资金这项惠民政策在我村能得到很好的落实。
2011年11月21日
第二篇:互助资金申请报告
互助资金申请报告
旗扶贫办:
为了调整畜牧业结构的产业化和增加牧民的收入,打造嘎查畜牧业品牌,加速嘎查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此项目为牧民解决缺少资金问题,增加牧民的收入和带动牧民畜牧业的发展,嘎查实际财力困难,缺少项目资金,恳请上级部门给予资金扶持。乌兰察布苏木敖伦淖嘎查位于正镶白旗北部,乌兰察布苏木西北部,属于贫困嘎查。总户数
212、人数610,其中贫困户90,贫困户占总人口的42 %。常住户206、人数 579,其中贫困户65、人数180,贫困户的户数和人数比例 36 %。总草场面积28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24万亩,耕地面积60亩。敖伦淖嘎查距苏木镇所在地比较远,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灵通。嘎查人口多而收入微薄,牧民主要生活来源是养牧。
敖伦淖嘎查委员会二0一二年八月二十日
第三篇:互助资金借款协议
借 款 协 议 书
卓尼县 乡 村农户(以下简称乙方)系第 联保小组成员,因 原因,自愿向卓尼县 乡 村扶贫互助协会(以下简称甲方)借款,经理事会和全体社员在会议上讨论同意借给乙方现金 元,大写。借款期限为,从 年 月 日到 年 月 日,月利率0.5%,借款方式:整借整还(),整借零还()。双方遵守以下条款:
1.乙方拥护理事会和监事会,服从由理事会组织制定的各项有关“互助资金”管理的制度、章程、细则等。
2、乙方保证按照申请的项目和用途、用款时间、合理安排使用借款,将借款用于项目发展。
3、甲方有权监督乙方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并做好相应的培训和技术服务,指导乙方用好“互助资金”。
4、乙方保证按照协议规定的还款期限、数额归还借款本金和占用费,逾期每天支付应还款总额 %的罚息。
5.如乙方无故逾期不还者,甲方按照《经济合同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强制措施收回。
6.甲方保证在乙方按要求和规定的期限、数额归还借款和占用费后,在乙方需要借款的情况下继续按制度为乙方提供借款
7、本协议自双方签订之日起生效。本协议一式二份,本人和理事会各执一份。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互助联保小组成员陈述:
乙方作为本小组的成员我们将积极支持帮助其发展生产,指导该成员合理使用其借款。并监督他(她)按照本合同规定按期还款,如果他(她)不按期还款我们将集体负责催收。
借 款 人(签字): 经 办 人(签字): 理 事 长(签字):
年 月 日(印章)
第四篇:发展互助资金简介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项目简介
村位于文县最南端,地处陕、甘、川三省交汇地带,白龙江下游南岸,距乡政府5公里,地处川坝地区,全村共2个自然社,总耕地面积906亩,236户908人,其中;贫困户120户,现有劳动力432人。该村交通便利,水资源充足,适宜水产养殖。
2008年底村被列为市级村级发展互助资金项目试点村。通过广泛宣传动员,申请成立了村级发展互助资金项目协会。组建互助小组2个,管理人员达10人,发展会员65户,吸纳农户入股3.76万元,其中:贫困户10户。2009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5万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资金5万元,用于扩大互助资金规模,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力度。据统计,目前为止,互助资金总量达23.76万元,累计发放贷款共43户,发放互助资金21.5万元,受益人口达238人。其中:贫困户累计借款20户,到期还款2.5万元,占到期还款率的100%,该资金主要用于种、养殖业等。
村互助资金项目实施以来,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解决了部分贫困群众在发展生产过程中的贷款难问题。二是提高了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三是互助资金管理民主,公开透明,促进了村民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学习,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有效促进了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2008年“5.12”地震后,村被确定为灾后重建重点村,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已建成了新村。村内道路和巷道全部实现硬化,村容村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该村抓住机遇发展水产养殖业,新建网箱100个,栽植枇杷1000亩,核桃600亩,增收产业经济效益明显。通过项目带动,村加快发展的思路已明晰、基础已夯实、产业已有规模。该村已成为文县新农村建设的楷模。
第五篇:互助资金协会职责
村互助资金协会职责
1、组织成员拟定、讨论通过互助协会章程;
2、依据“章程”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程序规则和财务管理明细;
3、执行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
4、负责互助资金的安全运行;
5、负责借款的发放和回收;
6、负责与上级指导部门的工作联系和协调;
7、按照要求定期向指导部门提交报告、报表、并接受监督检查;
8、定期向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监事会报告互助资金管理和运行情况。
村互助资金协会会长职责
1、负责协会全面工作。
2、负责组织实施项目发展及技能培训。
3、负责组织协会会员入会及互助资金的借还款。
4、负责处理协调互助资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5、负责互助协会借还款情况及产业发展情况的总结。
6、负责保管使用协会章程。
村互助资金协会会计职责
1、实行会计管帐不管钱的原则;负责保管使用财会专用章和银行预留印章。
2、负责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及项目要求及时进行会计制单,总账与明细账的记账工作,编制财务报表及报表说明。
3、负责个人借款台帐的建立和等级工作。
4、负责财务业务的审查与复核,本金与占用费的计算与回收。
5、负责财务凭证资料的收集、整理、装订和财务档案的管理工作。
6、接受财务审计与监督,及时向协会或上级财务主管部门反馈财务活动和核算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等。
7、负责财务月、季、年报表的上报及协会运行情况按季度张榜公示。
村互助资金协会出纳职责
1、负责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记账工作。
2、定期与会计对账,做到手续齐备,日清月结,账表相符,账实相符。
3、负责协会个人借款的催收,严禁公款私用。
4、回收现金和当时发放不完的现金,必须存入专用账户,库存现金不超过500元。
村互助资金协会会员职责
1、遵守协会章程。
2、缴纳互助金。
3、按时按量归还借款本金和占用费。
4、负责小组成员到期借款还款的督催及承担小组逾期借款的还款责任。
5、负责摸清小组借款农户产业发展风险情况。
6、推出协会应提前告知,并书面申请。
村互助资金协会监事会职责
1、负责监督协会执行互助互助协会章程和规章制度情况。
2、负责监督借款发放和回收过程。
3、负责监督协会定期上报项目执行情况。
4、负责项目村、组的争取。
5、负责监督公开公示的程序和内容。
6、接受互助协会成员投诉、与协会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
7、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意见和建议。村互助资金协会借、还款制度
1、会员以书面申请的形式向协会申请借款,所借资金必须用于发展相关产业,并拟定发展产业和还款计划。
2、小额借款,等额偿还。借款期限1年。
3、按规定,在自愿的前提下由5-10户组成负有连带责任的互助小组。
4、互助资金的借款:赠互助金的成员,第一次单笔最高限额为1000元;交纳基准互助金的会员,第一次借款最高限额为3000元;其他会员借款额度单笔不超过5000元。都采取小组联保。
5、借款占用费率,按照千分之六(月利率)。逾期借款从借款到期次日起,按百分之二十收取占用费。
6、还款方式:整借零还。
扶贫互助资金协会财务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扶贫互助资金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内部财务管理,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特制订以下制度。
第一条:本协会属非营利性组织,不得从事任何商业经营活动。第二条:本协会财产归协会集体所有,任何人不得占为私有。第三条:协会会长不得兼任财务负责人。
第四条:协会经费来源:财政扶贫资金、社会赞助、会员会费及其他合法收入。
第五条:本协会经费必须用于章程规定的活动,不得在会员中分配。本协会的资产,任何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六条:协会换届或更换负责任之前,必须接受有关部门的财务检查和审计。
第七条:协会自成立起,就应建立明确的账目,有专人负责管理,所有账目需及时入账,并定期向会员公开账目,实行账务公开制度。
第八条:协会经费支出必须按照正式发票报销,年终上交报表及发票,报表上的项目须与发票一致,做到账目细致明朗。
第九条:任何谎报经费开销者,任意侵占、私分和挪用协会经费者,可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