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提升转型发展优势解读[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4 01:46: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无锡市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提升转型发展优势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无锡市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提升转型发展优势解读》。

第一篇:无锡市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提升转型发展优势解读

无锡市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提升转型发展优势 ——无锡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探索和实践

创新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无锡曾经创造了诸多历史辉煌,当前进入发展关键时期, 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否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 成为全市上下共 同关注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无锡市委、市政府敏锐把握新的历史机遇,以转变发展观念为 前提、创新发展方式为路径、发展创新型经济为抓手,引领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发展,激发 全社会努力构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动力和活力,发展实力跃上新的台阶。2005年底,无锡 市在全省率先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建设基本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008年实现 地区生产总值 4419.5亿元, 比上年增长 12.4%;财政总收入 909.16亿元, 比上年增长 28.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605元,比上年增长 13.0%;农民人均纯收入 11280元,比上年 增长 12.5%,无锡市基本现代化建设实现新的跨越。可以说,创新,是引领无锡市科学发展 的永恒动力。坚持以更新思维观念、转变发展理念为导向,致力探索创新发展方式新思路 以科技创新创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践并非一路坦途,其间冲破思维惯性和路径 依赖, 确立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定位和方向等都经历了艰辛的探索。可以说,这是随着对科 学发展观认识的不断升华而发展理念更加切合时势, 随着对市情判断的不断深入而转变发展 方式的目标路径更加清晰, 随着转型升级的成就不断凸现而认识更加一致、行动更加自觉的 过程。

——跳出思维惯性,转变发展理念。

近年来,无锡不断反思以往发展方式的局限性,审视发展阶段的变化,进一步明确 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方式的追求所在,努力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一 是从关注地区生产总值(GDP到倾心国民总收人(GNP。全市上下在反复解读这两者之间存在 的真实财富差异以及带来的不同发展效果,明确既要加速引进外资又要加快壮大本土企业, 更加注重“走出去”, 使发展能更多地增进市民福祉。二是从工业强市到产业强市。无锡市 明确要求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强调既要做强工

业更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双轮驱 动”格局, 努力实现产业强市。三是从人才辈出到人才荟萃。近年来, 无锡市致力将思路从 输出人才向集聚人才调整, 要求创造条件吸引优秀的科技创业人才, 努力将无锡打造成海内 外优秀人才心驰神往的城市。四是从区域分割到城乡一体。从过去走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 道路调整到突出中心城市的创新带动作用, 形成“1212”城市体系, 把农村加快融入区域城 市化进程中。

——超越自我认知,创新发展思路。

从 2005年在 《十一五规划建议》 中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开始, 无锡就不断超越 自我认知,在目标方向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定位。在 2006年初制定的《提高自主创新能 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 中, 确立走创新驱动型发展道路, 率先进人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2007年又大力推进提高人口、企业素质行动,进一步确立“科技兴市、人才强市、质量与 知识产权立市”主战略,推动由重点发展向优化发展跨越;2008年出台《学习追赶世界先 进城市的意见》,要求以芝加哥、里昂、鲁尔、台北、新加坡等世界先进城市为标杆,明确 学习追赶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2009年初,又正式确定把无锡建成科技创业家摇篮城市 和服务外包产业高地,从而使无锡市转型发展的定位更加明确。

——突破路径依赖,提升发展标杆。

近几年,无锡一直在引导全市上下进一步认识资源环境超负荷运转的严峻形势、过 度依靠外来劳动力的“人口红利”支撑已难以为继、过度依赖工业主导的发展已难以为继、过度依靠政策优惠和土地资源等的创业方式已难以为继。在明确了创新发展是无锡转型升级 的必由之路以后, 无锡的发展目标更加鲜明, 就是抓住科技创新创业和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 是国际服务外包两大关键, 以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生产制造向设计创造、资源依赖向科技 依托“三大”转变为抓手, 把无锡建成国际先进制造技术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区域 性创意设计中心、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和区域性旅游度假中心, 通过联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端服务业、集聚高层次人才和营造高品质人居环境, 实现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向全面发 展的

转变, 推动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生态文明先驱城市和幸福安康和谐宜人首善城市建设 步伐。坚持以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全力推动城市转型和产业升级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无锡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全 省苏南工作会议精神, 切实把自主创新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第一驱动力和应对国际金融 危机的重大举措,全力推动以产业转型带动城市转型,经济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

——推动城市转型,拓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新道路

在推动城市形态转型上, 无锡市从 2004年底开始, 就提出了“集聚一体、一体两翼、区域城市化”发展新道路。一改以往小城镇建设发展道路,打破城乡分割、市县分割、无锡 与江阴分割、江阴与锡山分割的城市区域传统分布格局。通过区域布局调整, 实现全区域城 市化,形成三级城市体系,即:无锡市中心城市,江阴、宜兴两个副中心城市, 10个左右 小城市(又叫城市组团 , 以及若干个农村新型社区。避免了市县分割、区与区分割现象的产 生。无锡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资源, 因而响亮地提出了“建设山水名城, 共建美好家园” 的城市建设目标,彰显山水自然风光,彰显历史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在推动城 乡规划一体化上,强调统筹全市城乡规划体系,坚持把规划编制作为龙头, 全市一盘棋,打

破“市、县级市、中心镇、一般镇”四级城镇体系的结构布局,确定了“七区一体,一体两 翼”的战略定位。先后修编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及城乡统筹的交通规划、生态规划、基础设施 规划等专项规划, 同时编制了农村村镇布局规划和农村新型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在全省率 先实现了城乡规划全覆盖,进一步优化了镇村经济、社会、空间、生态布局,促进了城乡一 体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在推动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上, 着力建设与生态湖滨城市相适应的现 代都市型农业、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交通枢纽、现代商贸中心、国内外旅游胜地,通过积 极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农业, 扎实推进现代高效农业规模化工程, 加快推动规模园区建设、特 色品牌打造、综合功能开发,实现了农业发展不断优化升级。2008年,全市财政资金投入 农业 2.45亿

元,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 32.9亿元,全市高效农业面积达到 97.5万亩,占 全市耕地的 46.2%,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比例达到 66.3%,工业开发园区和集中区产出占 全市乡镇工业经济总量的 81.5%,全市农村合作组织总数发展到 1067家,参加农户比例超 过 50%,“一村一品、一村一企”特色村比例达到 45.6%,在全国省辖市中率先实现了水稻 生产机械化。在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上, 突出抓好基础设施、生态优化、生活服务“三 大功能”建设,加快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无缝对接,农村城市化水平已达到 67.51%。目前,全市实现了所有乡镇的车辆 15分钟内驶上快速干道、30分钟内驶上高速公 路的目标,农村有线电视行政村入户率已达到 87.4%,农村自来水普及受益率超过 97.9%, 75%的乡镇道路建成林荫道, 89%的乡镇建成省级及以上环境优美乡镇, 71.3%的村建成省级 及以上卫生村, 太湖水污染防治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 全市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在 推动城乡就业保障一体化上, 无锡市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率的新概念, 率先研 究制定了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意见, 全面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登记, 构建了市、市(县 区、镇、村四级信息联网的就业管理服务网络,落实农民自主创业奖励、异地务农补贴、小 额创业贷款等拓宽农民就业门路的政策。2008年,无锡市培训本地农村劳动力 7.9万人, 农村青壮年职业技能培训覆盖率达到 79.8%,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率达到 96%,充分就业率 达到 90.3%,农村养老保障综合覆盖率达到 90.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 99.8%, 农村低保对象应保尽保率达到 100%。在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上,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 均等化为目标, 不断创新公共服务体制, 使农村国民教育体系、文化服务体系、社区服务体 系和公共交通体系不断完善。目前, 无锡市农村九年制教育全面普及, 高中入学率达到 98%, 乡村卫生服务网络健全率、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普及率均达到 100%,建成为农服务社 300多 家,其中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120多家。

——推动产业升级,构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新格局。

倾力打造“三谷”,以 IC、光伏等全球先进制造业为重点推进产业爆发式增长。无 数事实表明,只有抓住发展最迅速、最有潜力的科学技术,培育出新的产业,才能走在世界 前列。近几年,无锡市紧紧抓住 IC、太阳能、液晶、生物医药等能够引发

新一轮增长的产 业, 力争在新一代技术和产业上与国际同步, 通过加快产业的更替速度来加速经济转型升级。经过几年努力,以无锡新区为主体的,由世界一流的海力士一恒亿半导体为核心的 IC 产业

集群、拥有全球领先技术以尚德太阳能为核心的光伏产业集群, 都已形成较大规模, 实现了 无锡太湖“硅谷”梦想的惊人一跃;直接从第五代起步由夏普等数十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构成 的“液晶谷”, 由中药、生物医药等构成的“药谷”,也已分别在无锡新区、马山和惠山科 技园加速形成。

精心构筑“三大”基地,以攀升价值链高端环节力促服务外包扬帆起航。在全球化 分工时代, 世界先进城市已大多转变为以研发设计金融贸易等为主而处在价值链环节高端的 城市。为此,无锡市精心构划动漫、信息外包和流程外包“三大”基地建设,加大了以 Ipark(创新创意产业园、Tpark(太湖国际科技园、Dpark(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Bpark(生 物医药研发外包园、Opark(服务外包产业园 等“Park”系列园区载体建设,并在 2007年 推出力度空前的“123”计划(到 2010年,集聚 100家从业人员 2000人以上、年出口 3000万美元以上的国际服务外包和软件出口企业。现在, IBM、微软、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等 纷纷入驻无锡市,尤其是清华紫光将软件总部、NEC 将系统集成中心移驻无锡市,益德集团 设立呼叫中心, 软通动力将无锡定位为全球交付总部,引发了研发设计、现代物流、金融商 务等高端服务业快速发展, 为无锡市未来从整体上向价值链高端环节不断攀升奠定了良好基 础。

——深人推进“7+l”政产学研合作联盟,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为打通利用国内外顶尖大学和科研院所一流科研成果的渠道,鼓励和支持其在无锡 建立科研分支机构、创办科技企业,促进其最新科研成果在无锡市转化并产业化。从 2006年开始,无锡市与清华、北大、南大、东南、复旦、同济、上海交大 7所高校以及中科院牵 手,继而又积极与无锡产业特色相符的国内其他著名高校院所合作,形成以“7+l”为重点 的政产学研合作联盟。通过大幅提高政产学研和国际科技合作资金, 推动各县(区 和开发区 加快建立政产学研合作基地, 支持企业购买或并

购高校院所的专利技术甚至创新团队, 明显 提高了无锡市集成重大技术创新源的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据不完全统计, 无锡市已与相关 高校院所共签订合作项目超过 1700个, 研发投入超过 45亿元, 总投入超过 130亿元, 一大 批科研成果正在无锡市孵化、成长。坚持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创新需要开拓,需要跳出传统路径依赖,开辟蹊径,走出一条跨越过去、超越自我 的新的发展道路。在创新的路径选择上, 无锡市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 全面推进技 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化。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创业,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科技创新创业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无锡市紧紧抓住科技创新创业这一关键,把自主 创新和科技创业作为第一驱动力,把营造高品质人居环境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作为主要措施, 把政产学研结合作为主要途径, 促进一大批科研成果加速转化, 一大批科技创新型企业迅速 成长,一大批科技创业型企业快速崛起。

打造一流的人才高地。人才是科技创新创业的决定性因素。无锡市引导各级确立人 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加大人力资本投入,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引进一批善于组织研发 和成果转化的科技企业家、处在国际国内科技发展前沿的学科或技术带头人和拥有科研成 果、研发能力较强的海外留学归国人员。为使留学归国人员成为推动无锡市自主创新和科技 创业的重要力量, 2006年无锡市在全省率先实施“530”人才计划,面向全球推介无锡市旨 在未来 5年引进 30名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反响热烈,效果显著。目前,全市已 有“530”企业 281家,大都从事世界前沿产、承接全球领先科技。在该计划取得空前成功 的基础上,无锡市随即又推出了“后 530”和“泛 530”计划,引发了海内外科学家、先进 技术、前沿理念等不断向无锡流动。远景风电等一批世界一流技术的“530”项目已呈裂变 式发展状态,“530”系列计划已成为无锡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名片。广泛开展科技招商 和招才引智活动,到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地,举办“留学人员创业恳谈会”、“百名海外 留学人员创业创新无锡论坛,等活动,共吸引近300位海外留学人员和 3000多名国内中 高层人才参

加。目前全市人才总数已突破百万, 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力、副高以上职称高层次 科技人才达 5万多人,海外留学归国人才超过了 3000人。

出台一流的创新创业政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科技创新创业方面 的主导作用非但不能弱化, 而且应当加强。无锡市一方面紧密结合实际, 着力推动国家“六 十条意见”和省政府“五十条意见”在无锡的贯彻落实;另一方面抓紧本市已经出台的各项 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和配套办法的贯彻落实。牢固树立科技投入即公共战略投资的 理念,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通过投资、信贷、税收政策,充分发挥政府科技 投入的引导作用, 激励企业大幅度增加研发投入。无锡市把政府公共投资的重点放在支持应 用研发上, 激励政策向科技人才聚焦, 成果转化资金集中用于科技项目的产业化。建立创新 创业投资风险机制,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风险投资体系。

——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多元经济结构。

所有制结构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所在。无锡市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中, 着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鼓励不同资本相互融合。积极实施“金摇篮工程”、“小巨人工 程”,创建民营经济最佳成长区, 23家企业人选全省民营企业百强,位列全省第二。目前, 全市累计共有上市公司 45家, 其中境外上市 23家, 上市公司数量在全国地级市中位于前列。加快“走出去”步伐, 无锡市在柬埔寨创办的太湖国际经济合作区成为全国首批境外工业园 之一无锡市的境外投资项目列全省首位。不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 按照“有进有退、进 而有为、退而有序”的原则, 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 推动国有资本进一步向高新技术

企业、基础设施产业和公共服务领域集聚,提高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全市实行企业 化运营的国有资产总额达 1193.9 亿元,国有资产在高新技术企业、基础设施产业和公共服 务业领域集聚率达 88.8l%。完善经营管理机制,以改善产权结构、健全治理结构为重点,推进企业经营机制改革,对市政公用事业领域如路灯管理处、市政设施管理处、环境卫生管 理处、排水管理处等 4 家事业单位和园林局下属风景景区等,’实施“管十(养分离”改革,整体转为有偿性公益类事业

性质的作业公司或运营维护公司。——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形成科学奋进态势。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显得日益紧迫和重要。为此,无锡市 积极以社会事业领域“管办分离”改革为动力,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努力促进经济社会 协调发展。以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为重点,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社区卫生服务普及率达 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 99.87%。围绕建设全国一流强市的目标,加快推进教育 强市六项重点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区域教育现代化、民办教育规范化。实施职教资 源整合,加快职教园区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努力把无锡建成接轨国际的技师大市。文化事 业加快发展。文艺精品创作成效明显,大型民族舞剧《阿炳》先后荣获文华大奖、全国“五 个一工程”奖等荣誉,舞剧《红河谷》荣获 2004~2005 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10 大精 品剧目、2007 年度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荣誉;节庆活动、群众文化繁荣活跃,形成了 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截至 2008 年底,全市申报获准的 国家级文保单位达到 15 个,梁祝传说、惠山泥人、宜兴紫砂陶制技艺等成为首批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大力发展社会民间组织。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发展行业协会、民间商会和 社会非营利组织,强调独立公正、规范运作,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联系政府、治理社会、服 务企业方面的作用。适时成立行业协会与中介机构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在全省率先颁布了促 进行业协会改革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在人员、场所、经费上实现了“三脱钩”,进一步推 动行业协会自律自主、走向市场、承担职责、发挥作用。目前,全市民间组织的总数已经达 到 3536 个,其中社会团体 1350 个、民办非企业单位 953 个、社区民间组织 1215 个,分布 在教育、卫生、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体育、文化、科技、社会福利等各个领域,成为调 节社会关系、改善社会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坚持以创新文化、城市精神为引领,4 坚持以创新文化、城市精神为引领,营造激发城市创新的活力环境 政府服务、民间活力和文化氛围是衡量区域发展环境的最关键因素。全市上下深深 地意识到在地缘相连、人文相亲、文化相通、条件相近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只有塑造更为宽 松、更加规范、更具魅力的独特环境,才能有效汇集国际国内优质创新资源,为经济发展加 快转型、率先冲上新的高度提供强大推动力。——进一步实现政府职能转变。

在现阶段发展条件下推进创新,政府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根据所有制经济 结构变化,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无锡市把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造公共服务政府作为 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促进政府职能从强势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完善行政管 理方式。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要求,全面推进政府七项重 点改革工作,深化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缩小行政审批范围,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强化政 府职能定位。结合产权制度改革,以政企分开为前提,突出政府职能定位,加快从微观领域、直接管理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转变。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强化干部的目 标导向,制定了 《关于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市(县区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工作实 绩综合考核评价实施办法》。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使工作着力点更多地 集中在解决就业和社会保障、收入和收入分配、教育和医疗卫生、住房和交通、环境和安全 等人民群众最直接、最迫切、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健全公共服务功能。围绕有为必为的责任 政府建设,更加突出政府引导、调节、服务的作用,注重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发展环境。重点 推进园区建设和“三创”载体建设,积极构建自主创新、科技创业的市场服务体系,深化完 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要素自由流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风 险投资、技术入股和技术期权制度,引导全社会科技资源市场化高效配置。目前,无锡所辖 各市(县、区都设立了创投公司,创投基金突破 6 亿元,促进和带动了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进一步培植创新文化氛围。文化竞争力是一个地区最重要的软实力。文化创新既是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 提升发展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大力培育创新文化。无锡市着力营造“四尊四创”风尚,激励 探索、宽容失败,使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 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把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凝聚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中。同时,加快先进文化建设步伐。强化法治文化建设,形成一个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 依法办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治环境。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深化文化体制 改革,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文化市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使 文化产业成为无锡市服务业的重要支柱,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弘扬 城市精神。立足无

锡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着眼时代特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尚德务实、和谐奋进”为内容的无锡城市精神,深入开展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尚德工程”,进一步加强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 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市民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同时,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继承和弘扬吴文化、工商文化等文化精髓,放大无锡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传统,为新时期 创新发展提供不竭活力。摘自《 年中国城市创新报告》,中国城市发展网版权内容,》,中国城市发展网版权内容 摘自《2009 年中国城市创新报告》,中国城市发展网版权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二篇:坚持创新 引领发展

坚持创新 引领发展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这是总书记在2016年领导干部工作学习会上强调的,突出了创新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主体地位。创新是“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之首,从顶层设计上肯定了创新的主导地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为了塑造“创新大国”、“创新强国”名片,必须进一步加大科研力度,推进创新发展步伐。

坚持创新,有助于实现农业融合发展。农业融合发展是从“农业大国”转向“农业强国”的引擎,也是新时代、新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创新是实现融合发展的关键要素。在“乡村振兴、农业兴国”战略的实施下,我国农业科研投入力度正在不断加强,乡村旅游、观光旅游的“农业+旅游”创新发展模式也得到普及。然而,却也面临着产业链条难以延伸,产品同质化、农产品质量偏低等问题。因而,应在农业发展中融入创新元素,推动农业融合发展,丰富产品,提升消费者旅游感受,也让“中国碗”盛“中国粮”。

坚持创新,有助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企业对于创新、创意的要求越来越高,走创新发展之路。创新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是一个企业跟上时代潮流的关键。如果缺乏创新思维、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创新模式,一个企业也就无法创造新产品,也就无法提升产品的质量,也就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也就无法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所以,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现代化产业,都应走创新之路,在创新的道路上转型升级,走上时代的巅峰。

坚持创新,有助于文化产业繁荣兴盛。无论是通过众筹资金火爆屏幕的《大圣归来》,还是由百度大数据支持上“百发有戏”的《黄金时代》,亦或是对接阿里“娱乐宝”获得成功的《小时代》,这都是通过创新走出了一条与传统影视文化产业不一样的成功之路。通过创新,为其他公司提供了借鉴经验,也为其他影视企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因此,传统影视文化产业想要实现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突破,必须坚持创新、不拘成法、不落窠臼,才能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美国注重创新,开启航天新视野;德国重视创新,创造制造强国盛况;日本强化创新,享誉电子科技大国称誉……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国家繁荣兴盛的密匙。所以,在新时代的中国,也应跟随潮流,将创新立国战略放在首要位置,开启农业、制造业、文化产业等发展新征程。

第三篇: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调整企业科技创新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尖锐问题是缺乏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整体创新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在:首先,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往往受制于人;其次,引进技术消化再创新能力薄弱,引进技术没有很好地与自主创新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结合起来;第三,企业自主创新主体的地位没有确立,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研究能力没有得到很好发挥,未能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当前应从以下面方面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转变和改进政府职能,健全有利于科技创新投资的制度体系。这其中包括建立与创新直接相关的技术标准、风险投资管理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奖励制度、评价监督体系、科技咨询服务体系、税收制度以及与创新间接相关的政府补贴制度、分配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

第二,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应制定保护企业家利润动机的机制和规则,完善企业的产权机制和法人治理机制,促进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做强做大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加紧建设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促进创新投资与技术提供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良好的中介服务体系有利于保证创新投资主体、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信息畅通,有效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第四,加快建设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本市场,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必须花大力气,着力推进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创新,建立一个体系完整、机制完善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资本市场,促进科技创新投融资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第四篇:坚持创新转型 持续管理提升

坚持创新转型持续管理提升 打赢2017公司扭亏持平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强调,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通过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用市场机制倒逼经济结构调整。由此可见,2017年是国企改革的关键年,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创新转型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面临后金融危机时代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和更为激烈的竞争。

2016年以来,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特点可以概括为五句话:发展总体平稳、结构调整加快、价格低位震荡、企业效益分化、下行压力较大。

发展总体平稳,主要体现在生产、投资继续保持增长。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2016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3.3%,增幅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但比全国工业增加值的增幅高3.6个百分点。

结构调整加快,突出表现在投资结构优化。抑制部分产能严重过剩领域的盲目扩张,取得阶段性成果。2016年1-11月,有色金属冶炼投资同比下降0.1%,其中铝冶炼行业投资同比下降8.9%;矿采选投资增长15.9%;深加工投资增长42.6%,其中民间投资占了80%。

价格低位震荡。2016年,国内市场主要有色金属价格持续震荡回落,铜、铝、铅、锌的现货平均价,比上年分别下降了6.6%、7.2%、7.5%和0.4%;自2012年以来,铝价始终低于平均成本线。

企业效益分化。有色金属工业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当前的市场挑战,2016年11月末累计实现利润总额为正增长。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3473亿元,同比增长13.3%。实现利润总额1360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矿山和冶炼企业利润下降,但加工企业利润却增长了14.4%,占到有色金属工业利润总额的55%。

总体分析2016以来有色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有色金属工业转型升级已经到了关键时期。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行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环保压力不断加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资源保障能力不足、高端材料开发能力薄弱、冶炼产能过剩等矛盾十分突出,行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等指标,低于全国工业企业平均水平。因此,正确认识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紧迫需要和长期任务。

强基固本提质增效 打造中国五矿升级版

1月16日召开的中国五矿2017工作会议,总裁周中枢在题为《强基固本提质增效打造中国五矿升级版》的报告中首次提出打造升级版的中国五矿:从追求快速发展,转为做优做强。

周中枢在报告中指出,中国五矿在经过上一轮为时1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之后,也遇到制约发展的突出瓶颈。他强调指出,从根本上突破瓶颈,必须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央企负责人会议精神,坚持市场化导向,走高端、绿色、创新发展之路,推进企业发展方式转变。以强基固本为核心,稳步夯实产业基础,提升高效资产比重;以提质增效为重点,统筹优化经营运作,提高投入产出水平;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企业再市场化,增强内生发展活力。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经营效益,打造中国五矿升级版。

周中枢结合有色行业经济运行宏观形势以及中国五矿打造“世界一流金属矿产企业集团”的目标对五矿有色提出了三点要求: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持续提升经营质量,及时总结创新业务模式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坚定地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新型道路。探索体制机制创新,落实整合融合后续工作。提出要针对资源化、国际化的经营特点,主动思考、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的模式,为集团公司商品产业化运营、企业现代化管理、业务国际化运作做出表率。坚持市场化导向,不断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在内部资源配置中,推进资金、人员等向效益最大化的业务集中;在产业协同中,注重运用市场化的价格体系;在市场经营中,培植差异化竞争优势;在薪酬安排中,突出价值创造指标的比重,全面实现与市场接轨,不断改善提升企业经营效率。

2017年,中国五矿将经营目标:营业收入3600亿元,利润总额70亿元。

要完成这个目标,并不容易。一方面,2017年全球资源矿业市场总体上还将处于下降周期,另一方面,随着2017年巨量的地方债陆续到期和美国QE退出,随时可能发生流动性危机并产生连锁反应。这对金属矿产上下游的市场与客户信用风险,以及安全环保、淘汰落后产能带来的风险不容小觑。

“中国五矿的发展来到了又一个关键的时间点。”周中枢在会上要求,“务必启动再一次市场化改革,以积极姿态主动捕捉改革红利。”

在品种分布上,退出不具竞争力的商品,合理调整铜、铁、铅锌等基本金属产能,集中力量发展钨、锑、稀土、铋等优势金属产业,加快开发锂、钾等新兴矿种。

资产结构上,通过产权市场和股权投资基金,探索部分项目引入多元投资者。理清现有项目,盘活存量、激活沉淀,创新在手资产的经营模式。战略性退出价值链低端环节,采取多种方式处置低效资产。

商业模式上,拥抱互联网。以“鑫益联”上线为契机,建设独具五矿特色的第三方大宗商品电商平台,在已有的30多家钢铁电商中后发先至,确立行业电商领军地位。

经营机制上,集团内部再市场化。实现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制度机制。

创新转型管理提升 努力实现公司2017年扭亏持平

公司总经理吴世忠在2017年工作会提出:要突出效益这个中心,实现扭亏持平。要紧扣创新转型、管理提升这两条主线,以创新的精神应对新的复杂局面,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围绕提质增效加强企业管夯实发展基础,提升运营质量,提升企业整体素质。

一、2017年公司生产经营目标全年完成铜铅锌产品产量217000吨;完成铜铅锌三种精矿含量31800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亿元;实现扭亏持平目标,通过效益增长来增加职工收入;贵金属和小金属产值占总产值比重的一半以上;完成安全环保和节能减排任务。

二、当前的形势和挑战从国际环境看,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依然较多,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已经明确,欧元区债务上升和失业率高的问题依然突出,新兴市场国家存在滞胀风险。从国内形势看,制约中国经济上行的因素非常多,经济进入中长期潜在增长率下降、短周期弱复苏交织的困难时期,经济平稳增长压力增大,结构性矛盾突出。从行业形势看,有色金属冶炼产能过剩、结构失衡,需求不足,基本金属、贵金属价格可能处于持续低位震荡局面。

从水口山自身看,近年来,从固本强基到转型提质,从控亏增效到项目建设,从管理提升到作风整治,我们理清了发展思路、找准了发展方向、落实了发展举措,有效地遏制了巨亏。并从中积累了经验,增强了实力,逐渐摸索出了一条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为公司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虽然我们的发展质量、发展水平有了明显进步,但盈利能力脆弱、安全环保压力大、职工收入增长慢,这三大影响公司发展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缓解,一些机制性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没有有效解决。因此,我们决不能有丝毫松懈,更不能满足于现状,必须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攻坚克难、挖掘潜力。

三、生产经营任务目标完成的可行性分析今年,五矿有色下达公司任务为控亏1.5亿元。根据我们自身的现实状况,公司已连续两年亏损,若继续听之任之,再出现较大亏损,将亏掉职工的信心,亏掉水口山的未来,将严重影响水口山的形象,影响企业发展,职工收入增长也会非常困难,所以公司提出必须实现扭亏持平。因此,我们抓效益的任务更为突出、更为重要。

既然内外形势决定了我们必须扭亏持平。那么,我们究竟有没有扭亏持平的基础?答案是肯定的。生产组织方面,近年来我们转方式、调结构,对铜、铅、锌、铍、经营、矿山等各个系统进行了透彻分析,找出了增效措施,生产经营模式大幅改进,创效盈利潜力稳步提升。经营运作方面,近年来我们开拓了高银矿加工业务和防城港保税仓库平台,已经具备了“厚积薄发”的基础和条件。项目建设方面,近年来我们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快增效项目建设,推进淘汰落后产能,一大批项目已经或者即将投产见效,在尽快释放项目潜能方面具备了较大潜力。通过精细管理,推进改革改制,也为生产经营增效奠定了基础。

四、确保生产经营任务目标实现的工作部署

1、紧扣创新转型这条主线,以创新的精神应对新的复杂局面,推动企业转型发展。

所谓创新,要把创新求变的思想贯穿各项工作始终,覆盖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改制、技术进步等各个方面的工作;要加快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以及党建、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以创新精神实现公司发展的新突破。

所谓转型,就是要继续做好生产组织的转型和盈利模式的转变,打造国内最具特色的铜铅锌冶炼系统。铅系统要以八厂为龙头,综合处理高金矿、高银矿、高锑矿、高铋矿、氧化矿、渣料、铅泥等各种物料,实现加工区间大幅提高。锌系统综合处理氧化矿、氧化锌(搭配量超35%)、混合矿(年处理10000吨)等各类物料,建设单独的高银矿浸出系统,实现锌系统银产量50吨/年、铟10吨/年的目标。铍系统要以国家军工保障项目为契机,加快对现有生产工艺、装备水平的改进,实现铍系统提质增效。加强综合回收力度,加大高富含采购,实现贵金属、小金属产值占总产值一半以上,把公司的铜铅锌冶炼系统建设成为以铜铅锌冶炼为载体,以综合回收贵金属、小金属为主体的特色冶炼系统,大幅提升铅锌冶炼的综合回收能力和盈利能力,实现公司生产组织的全面转型和盈利能力的全新转变。

2、紧扣管理提升这条主线,围绕提质增效加强企业管理,夯实发展基础,提升运营质量,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增加企业效益。

搞好一个主题,即精益生产。主动与同行业先进企业进行对标,通过严格管理,强化措施,力争在技术经济指标、成本控制、费用管理等各个方面达到甚至超过同行业先进水平。在全公司范围内推行低成本战略,大幅度降低维修费用、能辅材料费用、采购成本、以及各类管理费用。大力倡导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向公司上世纪70年代全国劳动模范易会才学习活动,学习当年的“红管家”精神,坚持勤俭办企,勤俭治企。实施精细化管理,克服粗放的管理模式,促使管理工作更细致、到位,堵塞管理漏洞,切实纠正管理上的陋习,确保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逐步做到每块场地、每台设备、每项工作都有责任人,明确工作职责,量化、核定工作量,杜绝人浮于事的现象。

做好一个专题,即设备管理。加强设备管理力度,建立完善设备管理体系,对设备日常保养和维修实行承包责任制试点,对大宗备件消耗、设备运转率、抢修时间等指标进行承包考核,实现设备运行率大幅提高、设备维修费大幅降低的目的。

坚持一抓到底,提高管理的执行力。从严顶格处罚,切实提高管理的执行力。严格控制费用,加强“五费”管理,坚决落实费用管理办法,切实降低各项费用。进一步提高政策研究水平,拓宽政策研究范畴和力度,积极与政府、上级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更多、更大优惠政策。

3.增强忧患意识、担当意识、大局意识。根据市场情况,按照铅锌冶炼常规模式组织生产,全年公司亏损将达到3亿元以上。面对艰难复杂的局面,切实增强三种意识。

一要增强忧患意识。要充分认识到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的复杂性,认识到公司完成任务的艰巨性。要有求生存的危机感,不要以为水口山背靠五矿这棵大树,就能求得自身保全。要有图发展的紧迫感,坚决克服盲目乐观、安于现状、消极等待、无所作为的思想,以扭亏持平为己任,以挖掘自身潜力为根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升创效盈利能力,全面推进扭亏持平工作。二要增强担当意识。水口山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阶段,各类工作千头万绪,各种情况纷繁复杂,任务之重前所未有,难度之大前所未有,矛盾之多前所未有,要求之高前所未有。扭亏持平、环保治理、项目建设、改革改制、信访维稳、民生保障等等,件件都是大事、难事、急事,迫切需要我们树立担当意识,勇于负责、敢于管理、争挑重担,不讲条件、真抓实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忠诚履职、尽心尽责,在各自的岗位上展现作风和能力,为实现扭亏持平多作贡献。

三要增强大局意识。要树立全局一盘棋思想,真正明白“大河有水小河满”的道理,在完成扭亏持平任务的过程中,一定要克服本位主义、小集团的思想,要切实顾全大局,充分挖掘潜力,多为公司谋事,多为全局解难,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争做更大贡献。

4.抓好六项工作,做到“三个提升”、“三个释放”。-----抓安全环保,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按照HSE体系进行生产作业,严厉打击“三违”行为,以安全确认、包干负责为重点,解决重点部位、危险作业区域安全生产问题。抓好HSE大宣传、大培训、大提高,提升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和能力。强化HSE工作考核,对所有安全环保事故都要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培养职工清洁生产意识,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减少职业危害。进一步强化职业病防治和疗休养工作,切实降低职业病人数。

-----抓生产组织,提升综合效益。矿山系统要加强矿石贫化损失管理,加大残矿采掘力度,强化生产性探矿,加快康矿东深部勘探,康矿九中段以上小矿体探矿,铅锌矿深部勘探及铜矿探边扫盲和外围找矿,进一步提高选矿回收率,积极推进对外资源控制步伐,确保完成铜铅锌含量任务,奠定矿山持续发展基础。冶炼系统以效益为核心组织生产,提高冶金炉座作业率,重点组织好高银矿加工业务,加快金、银、铜、锑、铋、铟、镉等物料处理力度,加大铅、锌、铍等综合回收,充分体现综合回收效益。

-----抓经营管理,提升运营效益。认真研判市场行情,严格实施套期保值,做好经营风险防控工作。改变传统的原料采购观念,由保供转变为保效,认真测算每一单原料的效益,确保加工区间最大化。进一步规范采购行为,切实降低采购价格。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充分利用高银矿加工平台和防城港保税仓库平台,建立国外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体系,计划从国外进口10万吨高银矿,实现3.5万吨电铅和300吨白银国外销售。加强经营管控,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堵塞营销漏洞,提升经营效益。

-----抓项目建设,释放项目潜能。重点推进四厂氧压浸出、金信阳极板项目、二厂转型项目、铜矿侧吹炉项目、粗铅整合项目等十大项目建设,使之尽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好瓦松铁路建设。全力以赴做好康矿中深部、东部工程及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两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铜矿勘探项目和铅锌矿802铜锌资源开拓项目。稳步推进天然气项目、水电分离等。严格把关项目质量,尽快释放项目潜能,体现项目效益。

-----抓改革改制,释放机制潜能。用三年时间改变机制不活、人员冗余、承担社会职能过多负担过重的现状。积极推进二厂搬迁转型,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利益,实现国有资产增值。对辅业单位逐步推行新的机制,提高辅业单位人员积极性,充分发挥辅业单位创效潜能。强化内部整合,达到精简机构、精简人员、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继续推动两水两电分离改造,移交社会职能。

-----坚持以人为本,释放队伍潜能。一是建立完善约束激励机制,畅通“三个通道”。加强考核管理和薪酬管理,严格考勤制度,未实行考勤的要按公司规定处理,月度薪酬要与考勤结果挂钩。继续完善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专家、技术尖子评聘、管理、考核制度,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不断优化。二是严格干部管理,转变干部作风。继续完善各级干部管理办法,把自己全部精力、智慧和潜能充分释放出来。三是关注职工,推进民生工程。努力争取提高职工收入,进一步改善生产作业环境,减少职业危害,推动政府部门整治环境,争取松柏环境有大的改变,改善水电质量,加强职工子弟就业指导,加大职工帮扶力度。

外部形势虽然严峻,但我们坚信,只要全体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勇于担当,按照公司的统一部署,坚持创新转型,持续管理提升,全面落实挖潜增效多项举措,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打赢这场扭亏持平攻坚战,开创公司转型发展的新局面。

第五篇: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引领未来

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引领未来

命题点一:科教兴国,发展科技 热点聚焦

材料一: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卫星21号 2014年9月8日11时2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21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还同时搭载发射了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拓2号卫星。这是我国时隔1个月后再度发射遥感卫星,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93次飞行。

材料二:我国将发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 我国将于2015年前发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开展新技术和新体制试验验证,适时加入卫星网络,并于2015年前后开始提供服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计划于2020年前后实现全球覆盖。

材料三:“蛟龙”号携青奥会火炬下潜 5555米2014年7月19日,蛟龙”号计划进行第三次潜航,共3名下潜人员,“蛟龙”号携青奥会火炬下潜5 555米。

相关链接:“天宫二号”我国将发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我国对地观测卫星分辨率精确到1米;我国自研中低速磁悬浮列车问世;公安部利用高分一号卫星数据和高分专项先期攻关成果。成功发射遥感卫星20、21号;“高分二号”卫星成功发射。

考点链接:①我国的科技成就 ②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③科教兴国战略

材料一、二 相关设问

1.请谈谈遥感卫星21号成功发射、自研中低速磁悬浮列车问世等得以顺利完成任务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

⑴ 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⑵ 主要原因: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科技创新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推进科技创新,积极贯彻“四个尊重”方针;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团结合作的精神;社会主义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和平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等等。

材料三 相关设问

2.“蛟龙”号携带青奥会火炬下潜和遥感卫星20、21号“高分二号”卫星等的成功发射说明了什么?

⑴ 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一些科技领域已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⑵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重大成果。⑶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⑷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综合设问

3.举例说明我国最近几年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

⑴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到7 000米,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⑵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⑶ 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探月卫星;

⑷ 自主研制超千万亿次的计算机“天河二号”等。

4.我国取得上述成就得益于我国正在实施的哪一战略?请谈谈实施该战略的现实意义。

⑴ 科教兴国战略。

⑵ 当前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我国科技和教育的整体水平不高,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科技,尤其是高新科技,大力发展教育,培养更多的人才,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时代的正确选择。

5.我国取得巨大科技成就有何重要意义?

⑴ 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提高我国现代化水平,促进国防科技工业技术进步和能力建设,增强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⑵ 有利于推动我国科技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⑶ 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

⑷ 有利于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6.我国为什么要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⑵ 目前,我国的科技、经济发展,总体上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竞争力,就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步伐。

7.为了取得更多的科技成果,国家应该怎么做?

⑴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

⑵ 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进行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⑶ 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为科技的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⑷ 加大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⑸ 采取鼓励性措施重奖科技工作者等。8.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能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做些什么?

⑴ 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珍惜受教育的权利,积极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⑵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自身素质。

⑶ 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将创新热情和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

⑷ 要勤于思考、勇于质疑,敢于向传统、向权威挑战,具有“敢为人先”的精神。

⑸ 积极参加小科技、小发明的创新活动等,为我国科技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命题点二:人才强国,自主创新 热点聚焦

材料一: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 2014年9月10日~12日,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推动创新,创造价值”。中国总理李克强在致辞时表示,中国将依靠改革创新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也有条件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材料二:李克强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代表座谈 2014年8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京听取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设立20周年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的汇报,并同历年“杰青”基金获得者代表座谈交流。他说,人才特别是优秀青年人才是国家科技实力、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代表着国家创新的未来,所以要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树立人才意识,加强培养人才的责任感、紧迫感,建立完善社会创新氛围,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推动我国在自主创新方面加速发展。要打破束缚人才的制度羁绊,让创新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让创造活动拥有更广阔空间。

材料三:李克强:打破束缚人才制度羁绊 2014年7月1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学者座谈会。会上,6位专家学者分别从各自角度对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提出建议。巧合的是,几乎每位专家的建议,都涉及“体制机制创新”。李克强总结说,体制机制创新本身就是红利。就像知识产权属于企业的资本一样,政府的体制机制创新仍有巨大空间,创新得好,可以释放出更多红利。

考点链接:①人才强国 ②科教兴国 ③创新

材料一 相关设问 9.为什么要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建设创新型国家? 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⑵ 当今时代,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

⑶ 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创新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⑷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我们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0.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我国应如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⑴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⑵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

⑶ 加大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⑷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11.当前我国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有哪些优势?

⑴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发展。

⑵ 社会主义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⑶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物质保障。

⑷ 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巨大精神力量。

⑸ 经过广大科技人员顽强拼搏,已在航天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积累了一定的创新经验。

12.实现科学发展,我国应如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⑴ 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⑵ 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⑶ 高度重视人才问题,完善科技创新奖励制度,重奖创新人才。

⑷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⑸ 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⑹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大对盗版的打击力度。

材料二、三 相关设问

13.为什么必须打破束缚人才制度羁绊,重视科技和人才?

⑴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 质还不够高。

⑵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⑶ 当前世界,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战略资源。

⑷ 重视科技、人才,有利于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14.中学生应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

⑴ 我们中学生应该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⑵ 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⑶ 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坚持终身学习、培养创新精神。

⑷ 要拓宽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要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

⑸ 要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15.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树立祟高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⑴ 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⑵ 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坚持终身学习、培养创新精神。

⑶ 拓宽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

⑷ 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16.请你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设计宣传口号或公益广告

⑴ 走自主创新之路,创中华民族辉煌;

⑵ 增强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

⑶ 勇于开拓进取,争取创新人才;

⑷ 创新——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命题点三:科技薪火,少年传承 热点聚焦

材料一:2014年全国科普日 2014年9月17日,2014年全国科普日主题为“创新发展,全民行动”。201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重点突出四个方面:一是围绕创新引领未来;二是围绕创新改变生活;三是围绕创新在我身边;四是围绕创新圆我梦想。

材料二: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2014年8月21日~26日,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北京举行。本届大赛分为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两个板块,主要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和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等竞赛、展示活动。此外,组委会还围绕“中国梦、科学梦、青春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交流活动。

材料一 相关设问

17.2014年全国科普日以“创新发展,全民行动”为主题,表明了什么?

⑴ 我国大力推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⑶ 国家重视民族创新能力的培养。

⑷ 我国努力营造全民创新的氛围。18.为什么要举行全国科普日活动(原因)?

⑴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其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⑶ 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这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

19.举行全国科普日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⑴ 有利于普及科技文化知识,提高广大公民的科学素质。

⑵ 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的氛围,调动公民学科学的积极性。

⑶ 有利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弘扬科学精神。

⑷ 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促进经济发展。

⑸ 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材料二、三 相关设问

20.国家设立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说明了什么?

⑴ 我国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⑶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21.谈谈你对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认识:

⑴ 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⑵ 是顺应科技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⑶ 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各类具有创新素质人才的需要。

⑷ 是缩小与发达国家科技差距的重要途径等。

22.我国为什么要设立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⑴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⑵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总体还不够高。

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⑷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高。

23.国家设立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什么现实意义?

⑴ 通过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或科技竞赛活动,向全社会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进行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

⑵ 有利于鼓励和倡导更多的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科普实践,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促进优秀创新型人才不断涌现。

⑶ 有利于提高科技辅导队伍的科学素质和技能,推进科技教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

⑷ 有利于在全社会行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综合设问

24.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

⑴ 组织科技专题讲座。

⑵ 举办科学技术小发明创新比赛。

⑶ 举办科技活动征文比赛等。25.传承科技薪火,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⑴ 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

⑵ 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现代科技充实自己,提高素质。

⑶ 培养好奇心,善于质疑,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⑷ 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敢为人先。

⑸ 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创新活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下载无锡市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提升转型发展优势解读[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无锡市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提升转型发展优势解读[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科技创新引领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合集)

    科技创新引领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张华文化产业作为当代人类社会新的财富创造形态及其所产生的巨大的乘数效应,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竞相争抢的战略高......

    “大家文化”引领企业战略转型和创新发展

    “大家文化”引领企业战略转型和创新发展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邯郸洗选厂1956年筹建,1959年12月正式投产,是我国解放后自行设计、自行安装的第一座大型选煤厂。近年来,该厂通过大......

    创新引领发展 管理提升效益

    创新引领发展 管理提升效益 ——南京油运船舶服务分公司经营改革纪实南京油运船舶服务分公司是南京公司船务物流产业的主要单位,拥有优越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摄山基地江岸,但......

    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引领未来(5篇)

    中国工程院党组 2016年03月31日08:58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引领未来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全面推进东丽区率先发展解读

    Dual Current Control Scheme for PWM Converter Under Unbalanced Input V oltage Conditions Hong-seok Song, Student Member, IEEE, and Kwanghee Nam, Member, IEEE Ab......

    科技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发展五篇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最核心的就是要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帮助企业提高科研水平,促进科研院所与企业进行多种多样的合作。”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务委员、综合发展研究所......

    推进科技创新 争当转型发展领跑者

    推进科技创新争当转型发展领跑者 ——xxx煤矿技术革新助力煤矿发展纪实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以来,xxx煤矿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将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回顾过往的五......

    坚持科技创新不断提升生产力水平

    坚持科技创新不断提升生产力水平坚持科技创新不断提升生产力水平好范文出品党的十六大把实现“科技更加进步”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把科技进步与创新体现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