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机械工业经济形势报告会工作会议文件(2011年11月16日-17日)

时间:2019-05-14 01:27: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机械工业经济形势报告会工作会议文件(2011年11月16日-17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机械工业经济形势报告会工作会议文件(2011年11月16日-17日)》。

第一篇:2011机械工业经济形势报告会工作会议文件(2011年11月16日-17日)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11年11月16日-17日在北京铁道大厦召开

2011机械工业经济形势报告会

(六项议题)

2011年是 “十二五”的开局年,国际、国内形势继续复杂多变。机械工业经过十年黄金时期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总量跨入世界前列,但是发展的质量以及我们总体的技术水平还不理想的阶段。所以“十二五”期间应该说是工业行业尤其是装备机械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

今年以来,在外部经济运行环境和条件发生诸多变化的情况下,机械工业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总体上仍呈现出平稳增长态势,据统计,1-9月份全行业产销规模分别达到了12.18万亿元和11.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21%和26.09%,13个行业的发展增速均超过10%,根据我们的统计,在120种主要产品中累计同比政府的有104种,占86.67%,实现两位数增长的有78种产品,占65%,其中大型拖拉机、炼油、化工专用设备、鼓风机、燃气轮机、液压原件等产品的产量已提前超过去年全年水平,1-8月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4129亿美元,同比增长26.36%,其中出口增长25.93%,进口增长26.79%,总体看,“十二五”开局之年前三季度机械工业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为实现全年目标也为明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数控机床售价的20-30%支付给国外专业制造厂商,不得不支付比日本市场高30-40%的价格购买液压元器件等产品,我国机械工业在国际市场上话 1

语权、议价权的弱势地位还没有随着规模总量的扩大而改变,在核心技术和重要关键领域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明确有效缩短。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进入“十二五”,机械工业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的任务十分艰巨而繁重,要彻底改变长期制约行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缺乏、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十二五”是机械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攻坚的五年,也是做强做优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不但要努力继续保持机械工业持续、平稳的发展,同时,还要完成工业转型升级的各项战略任务和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按照主攻高端、创新驱动、强化基础、两化融合、绿色为先的总体要求,努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着力在高技术含量、高质量、高附加值的方向上有所突破。这是机械工业转型升级和由大到强重要途径和标志。

高技术含量是衡量工业机械技术能力和产业能力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机械工业大而不强集中反映了我们在先进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上的欠缺和落后,这种局面得不到改变,我们就无法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无从谈起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十二五”期间,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行业要加大对研发的投入,把发展高技术含量产品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引领行业的发展。从主攻高端技术入手,突破技术壁垒,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和严重依赖进口的高端装备关键基础件、零部件,并逐步形成产业化优势,推动机

械行业转型升级。

高质量的产品体现于产品本质的优良,包括高安全性、高性能、高可靠性,这些关键指标也是创建品牌、树立用户信心、提高国产设备使用率必须具备的条件,国际知名大企业、世界知名品牌无不注重产品的品质,并通过产品品质建立起用户的信任感,这是跨国企业和品牌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十二五”期间机械工业要依靠信息技术大力提升生产过程的技术水平、工艺水平、管理水平,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以打造精品为目标,大力提升产品质量,使用户敢于使用、放心使用、喜欢使用中国机械制造的产品,让中国制造打上优良品质的印记,实现产品品质的升级。高附加就是通过提高技术含量等手段获得产业新增价值的最大化,提高产业投入产出比,以整体提高产业的发展效益,特别是提高我国机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出口产品的附加值率。“十二五”期间,机械工业面临的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用人成本上升和国际竞争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要实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目标困难因素很多,要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一是要大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着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主权的知名品牌,大力推广精益生产、绿色制造等现代生产方式;二是要注重提高服务水平,重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为用户着想,走产品可回收和再制造循环经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三是要重视产业链延伸,加快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实现由生产型企业向生产加服务型企业的转变,培育系统集成和工程承包能力,积极推动产业金融的发展,促进机械工业实现转型升级。

同志们,今年3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委员贾庆林同志在接见中机联三届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代表时明确提出,中国机械既要装备中国,也要走向世界,我们深感使命神圣、责任重大,经过“十五”、“十一五”的发展,完成了由小到大量的积累,已跻身世界机械制造大国之列的我国机械工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为下一步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打下了良好基础。我们要坚定的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精神和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机械工业“十二五”规划,扎实推进持之以恒,为机械工业早日完成转型升级目标、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而继续努力奋斗。

迄今为止,机械工业经济形势报告会已经举办了20届,我们衷心的希望通过这个信息交流平台,在帮助行业、企业了解国内外经济形势、国家宏观政策以及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问题、在把握形势、谋划未来、辅助企业决策、推动机械工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后,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谢谢!

主持人:感谢薛会长对大会的致词!接下来请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做今天上午的第一个发言,张相木将会围绕我国装备工业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十二五”期间发展的一些思路和政策给大家做精彩演讲,大家欢迎!

张相木:很高兴来参加联合会搞经济形势报告会,最近一段时间联合会搞了很多活动,我基本都参加了,他们跟我讲了今天这个报告会时候我说争取能够来,我想跟大家交流一下现在我们研究的一些问题。

现在考虑几个问题,第一个就是怎么来看装备制造业面临的形势,我看会议的安排,有宏观院的同志演讲,他可能从宏观上分析,我是想从具体的或者我们感受到的一些情况来跟大家讨论这个问题。来之前,看了一下联合会的运行和展望材料,我看分析的挺好的,有几个结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普遍回落,但是还是说处在较快增长的区间,另外,今年变化可能具有长期性、全局性,这个结论我还是挺赞成的,具体来说,1-10月份总产值好象还是20多,但是1-10月份增加值15.5,去年全年是21点多,应该讲回落的还是满大的,回落确实是整体性的,只不过有一些行业回落的幅度更大一些,有的稍微小一些,比如交通运输装备回落的就比较大一些,再比如说电工电器这块回落的也比较多,但是整体都是在回落。另外一个,感觉预期可能比实际的表现还要差一些,最近去了一趟香港和澳门,有几个在香港和澳门的中央企业,跟招商局集团做了交流,招商局集团也是

国资委的,在香港有三个中央企业,招商集团业务有一个板块就是航运,从他们的体会来看,首先感觉到的是现在码头的铁矿石好多业主不拉走了,码头堆积的铁矿石在增加;第二个是他们还造集装箱,集装箱的业务回落也比较大;第三个是他们搞运输、搞航运,航运不景气,现在还有点东西,后面预订的船位都比较稀少,我感觉明年甚至后年内外部的环境会更趋复杂,跟大家讨论。

那么怎么看这件事?为什么会是这样?

第一,从大背景来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下一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确定的主题、主线,咱们来理解这个事,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现代化全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一场深刻变革,是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还必须贯穿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我们在分析形势的时候再来看“十二五”规划这些话,我觉得大家一起来理解,我认为是很深刻的,咱们考虑行业也好,企业也好,大家确实要认真的思考。那么按照主题、主线的要求,中国经济结构要进行战略性调整,工业要加快转型升级,各行业都要着眼于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国民经济发展确实将呈现新的阶段性的特征。这个阶段性特征可能有很多描述,从我自己的理解来看,不是概括的、完整的,有这么一些情况:一个是投资结构要调整,甚至于说咱们的基本建设至少增速不会那么大,规划提出要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最明显的就是所谓的“铁公机”,特别是高铁出事以后还没有批的基本上停下来了,批了的还没有开工的基本上暂时不动了,咱们公路 的建设,说老实话已经够多了,也不会这么快的增长;大机场不像过去几年修的那么多了,在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以后,对整个世界核电的发展都带来一些影响,我们国家还没有做出结论,但是统统要来一遍安全的审查或者其它的审查,基本上新的都没有批,好多都没有开工,在座可能有的企业会感觉到最近没有什么订单。另外,从全国来看,推动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限制高耗能行业的发展等等这也是下一步要重点推动的工作,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来看,都是要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中国交通运输体系、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等等,我体会所有跟今后发展有关的没有总量规模增加,都是质量提高、方式转变的内容。对咱们装备制造业来说或者对整个制造业来说,“十二五”要做的事:一是重点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布局、加快技术改造、推进兼并重组、质量品牌建设、培育发展大企业,《规划》提出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从制造业来说有几句话: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要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所有这些,给装备制造业带来的是什么?我想直接的,如果说基本建设投资放缓,推进节能减排,各行业都要转型升级,说老实话,我们有些传统的装备可能将来就没有市场,而可能又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市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在想今后一个时期装备制造业是不是会进入中速增长的时期?或者往这个方向开始过度了,大家可以讨论,这种情况对产品的需求结构可能会

发生变化,一个产业的发展,像过去将近十年高速的增长,已经增长到全球第一了,从规律性来讲肯定要进入调整期,而且从国民经济的发展来看,需求不会是无限制的增大,老是20%、30%的增长最后会到什么程度,是一种规律,另外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转变方式、调整结构给我们装备制造业发展带来了影响,如果说真是进入中速增长时期的话,这个时期的特点就是产能供过于求,这是必然的情况,在这个时期,产品升级换代会加速,产业发展的能级会不断的提升,另外在这个时期创新活动会非常的活跃,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的企业可能会面临困难,但是会给有的企业带来机遇,从总体上来说,今后一个时期装备制造业要能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那就必须要适应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要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一句话:完全按照过去的路会走不下去的,要走什么路?现在说就是新型工业化道路,但这个词比较虚,但是如果你认真理解它,它还是有内涵的,我们讲工业转型升级,其中一个重要的转型就是从传统的工业化转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是工作管理部门,跟协会、联合会一样,很关心当前的运行,因为我们有一种责任,真正运行出现异常的话,我们要研究提出一些对策,要向中央建议,关心运行的同时也会做一些预期的分析,主要的观点不是说形势不好,有一些现象可能反映出有回落,我同意协会跟联合会的分析,咱们还处在较快发展区间,实际上两位数就是非常好的,但是我想说的是在国民经济要转型升级、整个国家要转变发展方式的情况下我们装备制造业面临的形势,我们的发展会出现一些新的特征,我想从这个角度引起大家的一些思考,抛砖引玉,其实

我们我们很多行业 已经出现一些情况,我们最近也接触了一些企业,有的企业现在还供不应求,但是有的企业半年没有订单了,这确实是一种变化,最直接的是自主品牌汽车遇到一些困难,总的增速下降很多,但是有的车老找我们开后门,开不着还加钱,过去一段时间在高速增长的阶段,有人讲挖个坑就有人下单,就可以赚钱,这个时代可能过去了,或者一去不复返,我想引起咱们的行业和企业思考这个问题,企业考虑今后发展时候要考虑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第二,“十二五”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一些战略思路和重点任务。整个装备制造业“十二五”没有做总体规划,联合会做了一个机械工业“十二五”规划,我也看过,也听 宋会长在好多场合解读过,那个规划写的挺好,非常的全面,对整个机械行业未来的发展会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从大的方面考虑,我想装备制造业有几个能不能跟大家形成一些共识:第一,我们发展的战略目标今后是要建设装备制造枪国,我们按照国家的规划体系做了几个行业的,好象这些行业都这么提了,装备制造业第一制造大国,下一个目标能不能是建设装备制造强国。战略的支撑靠什么?是不是立足于创新驱动?就是要切实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战略的途径是不是考虑就是要转型升级,战略的任务是不是有这么几个:一个是传统部分的改造提升,我觉得本世纪第二个十年或在这十年相当长的时期我们传统装备制造业还是主体,这块如果加快改造和提升,这还是我们要认真抓好的,包括产品的升级换代,包括打造咱们自己的品牌,包括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这肯定是非常重的一个任务;第二

块就是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国务院的决定,装备制造领域有两大块:一个是高端装备,一个是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业代表着一种发展的方向;第三块是要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我们好多行业没有做“十二五”规划,但是我们做了“三基”规划,基础部件,基础工艺,有的是基础材料,“十二五”规划对于制造业这部分明确了,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围绕着这些,装备制造业在“十二五”时期针对也的特点能在哪几个方面努力?另外一个,在装备制造领域如何加快推进“两化”融合?这个工作和改造提升也好、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也好也是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在“两化”融合上,有的行业应该做的非常好,也给企业或这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好处,过去我们讲“两化”融合,老是一种口号,实际上要细细去想,通过我们有些企业具体去做,我们也有很多体会,“两化”融合,从国家层面叫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对于我们装备制造业讲“两化”融合,可能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就是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手段、工具,就是我们讲的信息化建设这部分;另外一部分,在产品创新里注意到,但是往往没有提出来,就是信息技术嵌入到装备当中去,使装备性能、质量等等发生根本性变化,有的人把这个说成软装备,实际上好多新的业态、新的装备实际上就是传统的装备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结合,比如智能柴油机,信息技术一进去,机械部分发生了变化,有的都没有了,机械设计都变了,原来在军方叫信息化装备,信息化装备不是指的软件,指装备的信息化程度非常高,这个也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的工作,实际上它既是改造提升的重要的手段和途径,也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的东西。另外一个,我们将来在创新的组织模式和机制上可能要加快推进一些工作,最近有的做的非常好,包括产业创新联盟,这是推进创新非常好的手段,在这方面原来有的都讲过了,我说几个意思。第三,高端装备制造部分的相关内容。高端装备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跟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系起来,原来说哪些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家的认识也不完全一致,后来国务院发了一个《决定》,不过多争论这个事,首先是把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七个重点领域先确定下来,我们跟装备这块有关的一个是新能源汽车,原来我跟联合会的人做一些介绍或者讨论,在座有些专家参加了相关工作,咱们就讲战略新兴产业七个领域的形成,咱们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做了很多工作,造了很多舆论,也提出了一些想法、建议,《决定》发布之前,在不同场合提到了一些,最后我们把高端装备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实际上也是经过反反复复的,开始说高端制造业,高端制造业又更宽了,最后还是落脚到高端装备,但是高端装备实际上又是一个很宽的领域,在座的可能都比较熟悉,我就讲新能源汽车,很清晰,就是新能源汽车,但是我们和联合会想法是一致的,就是要转型升级,要提高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也好,发展的质量、水平也好,我们希望更多的能放入国家支持的重点方向里头去,包括联合会也做了大量工作,最后高端装备确定下来作为七个重点领域,原来我想放不放

反正都要干,但是放和不放确实不太一样,第一,国家有政策的时候,你是重点领域和不是重点领域有很大的区别;第二,国务院作出这个《决定》,各省市不太一样,有的省市原来没有把这个作为他这个省的战略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国家一确定,这个省马上确定为战略新兴产业。现在大家看到了国务院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对高端装备制造这块确定了五个重点方向: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卫星及应用、智能制造装备,五个重点方向,但是我们高端装备绝对不止这五个方向,但是有限的时间必须要有有限的目标,我们和行业内很多专家一起论证这个问题,关于航空装备和卫星及应用包括海洋工程装备这三个重点方向有关部门在讨论的过程当中没有什么争议,因为在国家“十二五”规划里明确提出要推进海洋经济发展,首当其冲的是要解决先进的装备,这块大家没有争议;航空装备,我们国家中央主要领导非常关心航空工业的发展,中国什么都是最大的,就是不会造飞机,和大国不相称,其实这是表面的说法,实际航空工业的发展是有战略意义的,当然航天这块也同样是这样。在形成轨道交通装备时候,开始时候有关方面不太同意,他们的理解是中国的铁道装备的发展特别是高铁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当时有一种说法,要和两弹一星相提并论,我们是搞战略新兴产业,都挺厉害了,我们跟他们讨论,说的那么高,有点过了,但是必须肯定中国高速列车在整车和系统集成方面确实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无论是高铁的大系统,还是关键零部件、关键系统,我们基本靠国外,我们不解决这个问题肯定会出事,我还不是说出交通事故,说的是这个行业的

发展,最后他们慢慢接受了这个。对于量大面广的大装备这块是争议最大的,就是两个问题,如果我们把装备制造业或者机械行业都往里放,他们认为将来不好考核,太杂了;第二个说有些不属于新兴产业,反复磨合,最后取了一个名,智能制造装备,有些企业我们经常接触到,从老的机械工业来讲,我们的五个重点方向有四个都不在老机械部范畴内,当然海洋工程装备也好或者其它装备也好跟机械行业有关系,但是主机这个角度不是原来机械部行业做的,最后有一个方向定位在智能制造装备上,我们也是这么想的,但是跟有关部门反复磨合,最后总是说在一定时期内必须突出重点、有限目标,另外,能够抓得住,还有一个就是我们这个行业的特点,因为对中国也不是新兴产业,属于改造提升之这块,最后国务院决定是智能制造装备。我们希望越多越好,但是需要方方面面达成一致。第二,现在《规划》已经编制完了,从部里的角度,已经审议通过了,规划司一起讨论,按照原来的规划体系设计,咱们部要发这个《规划》,近期要发高端制造装备规划。

另外一个方面,说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做好规划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我认为《规划》提出来的有关的政策措施能够得到落实是更重要的,否则《规划》弄完了搁旁边,可能我们参与编制《规划》的人都不去看了,所以从行业管理部门的角度,我们在编制《规划》的过程当中非常重视,包括我们提的有些政策措施就是考虑它的可操作性,不是提的天花乱坠最后我们就分析肯定不能实现,那就不要提了,在座的都来自行业内的企业,我讲高端装备有两个方向现在已经落实了,一个是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还有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卫星及应用里的,这两个发展专项已经落实了,如果没有记错的话,第一批智能制造装备大概有19个项目,国家的补贴资金将近十亿,九亿五千多万,而且三部委已经下达《实施方案》,最近财政告诉我钱也下去了,支持方式:首先是属于智能制造装备范畴的,然后比较重视支持的是带有首台套性质,不同产品国家补贴资金不等,大概占整个产品销售价格的25%、30%,最高可能超过50%;另外支持的对象既有项目开发单位,更有首台套使用部门,而且国家补贴部分的80%都是使用部门,创新活动比较活跃的单位作出一些创新产品之后非常苦恼的事情就是没人用,找到使用单位以后人家问你在哪儿用过?首台套问题,这次行业非常拥护这件事。我们现在的模式是三部委一起推进这项工作,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地方也是工信部门、财政部门和发展部门,不同省市牵头单位不一样,但都是三部委联合申报、三部委联合审查、联合下达,我们将会总结经验,看看怎么使支持范围更大一些,现在按照重点方向在报,有的行业没有,包括航空、海洋工程装备这两块在财政属于不同的渠道,航空和船舶有典型的军民结合的特征,所以在国防司,我们在跟国防司讨论,已经同意在已有的支持渠道里进行安排,我们在跟有关方面讨论轨道交通,现在还没有最后落实,五个重点方向中有两个资金已经到位了,我们现在正在准备明年的,方式是找行业的专家,先研究提出一个指南,就是年度指南,然后让地方主管部门组织企业申报项目,中央企业可以直接报,然后进行审查,最后下达。我不知道地方怎么组织的,今年可能大家有些意见,我没

有具体操作,大家认为我们的工作方式有毛病,但是我们都比较熟了,后来大家也理解,因为财政资金有个期限,希望越快越好;第二个是这件事去年就做了,去年我们想利用另外的渠道来解决首台套问题,那时候因为用户怎么支持的问题没有搞成,咱们都是内部的人,那时候财政直接预留了15亿,我们项目一一对应,都弄好了,我们提出来不及了,都给研发单位算了,有的部门不同意,所以没有搞成,我们今年之所以做那么快,因为有基础,原来我们跟地方对接过,有同志说这么快,出差请假都来不及,后来大家还是理解了,进一步扩展了,也希望大家跟地方工业管理部门加强联系,如果确实是好项目,大家可以申报。第二,我们考虑怎么把重点突破跟整体推进结合起来,我们现在也在想一些别的措施,首先是我们做了一个重大技术装备、技术创新指导目录,去年就发过一个,去年发的时候我们遇到很多麻烦,特别是美国,说我们发的指导目录有毛病,现在来看,从跟国际规则的衔接来看是有些毛病,包括我们说的一些词,什么进口替代,什么国产化,然后有的还提出要求国产化的比例等等,确实跟国际规则有些矛盾,但是这些话不是实质性的意义,就是为什么选这些作为引导大家发展的重点方向,是这么一种说法;第二,发指导目录时候前面有一张纸,这张纸我忘了是三部委还是四部委共同发的,我们说这个指导目录开发的重点项目今后和现有的一些科技和创新相关的政策结合起来,美国人抓住了这点,讲自主创新,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自主创新跟相关的政策一挂钩有问题了,所以我们今年又修改了,有的专家可能参与了这个事,已经上网征求意见了,没有意义的词、有

刺激的词全去掉了,就是指导目录,就是这个领域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是引导行业推进这方面的工作;第二,工信部成立以后,我们落实了一个政策,就是重大技术装备进口零部件、原材料和元器件可以免税,我们跟财政一块要做一个项目单子,这个单子是滚动的,支持是一个方面,我们有些主机,首先解决它的性能质量要上去,关键零部件还需要进口,我们支持;所谓滚动,一旦有的配套企业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如果确实认定它的水平高了,在名单里去掉,进口就要缴税,我们希望今后往一个方向倾斜,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跟机械行业转型升级或者产品升级换代的发展要结合起来。最近我们在推进和金融部门的合作,银行可以有正负10%的浮动,但是在装备制造领域,不太清楚哪些是重点、哪些是行业急需,靠各地银行操作,感觉方向不明确,所以进出口银行跟我们搞了一个合作机制,我们所要做的工作就是组织企业申报项目,属于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除此之外也有创新项目,如果需要贷款,他们拿出一个审查,如果讲信用等级,如果属于列在单子里的这些产品,相当于信用等级比较高的,有23个省市还有些中央企业一共报了600多个项目,总投资两千三四百亿,需要贷款1300亿,我估计进出口银行承受不了,将来可能筛选一批,最近开发银行和工商银行也在找我们,开始说做一些科普介绍,介绍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今后发展重点和方向,银行也在转变,工行跟我说过去他们银行主要做的业务就是基本建设,说那个做一单都是大单,几十亿,现在光做这个不行了,他们说要加强制造业和服务业这两个板块,但是他们说银行系统的人最愿意做的是基本建

设,对制造业不是很熟悉,希望一起合作,一个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合作也是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我有直接体会,比如最近造船的形势不好,订单非常少,最近有好几个大单子都是几十亿美元的,比如超大型的船十几条、二十几条,要求很多条件,比如买方信贷,还有一些需要优惠的,包括还款期,包括利率等等,有一个单子是韩国带着银行人去了,当场表态,说老实话,我们真正转变发展方式以后,很多情况包括生产经营方式都会发生一些大的变化。总之,高端装备这块的发展,因为刚刚起步,我开玩笑讲,原来国家科技中长期规划确定了16个科技重大专项,当时我们也在组织行业申报这些项目,现在跟装备有关的有两个科技重大专项:一个是大家知道的数控机床和精准制造装备,一个是大飞机,科技部也提出新能源汽车,包括生产中间代等等,这些都没有弄上,我们想进一步弄的时候,说一个“十一五”规划把16个弄完了不会再弄了,情况发生变化了,现在又在弄,但是不会那么大规模的弄,昨天国务院领导确定下来航空发动机也准备列入重大专项,现在在论证是不是把燃气轮机也放进去。我在想咱们的战略新兴产业今后是不是可以混动,我们会关注这个事,我们也会提出这些要求。总之,在这方面我们是工业管理部门,我们跟企业是一起的,我们提出的一些想法、建议就是来自于咱们这个行业,大家有什么想法,如果站到国家或者全局这个层面,确实是正确的,是合理的,我们讳疾忌的争取。

主持人:大家对张司长的演讲有没有需要提问的?张司长能够抽时间参加我们的大会非常不容易,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没有?

(无人有提问)

主持人:如果没有问题,会下也可以跟张司长再沟通。我们对张司长的精彩演讲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张司长今天的发言并没有准备稿子,都是他脑子里的东西,因为我跟张司长这段时间沟通的比较多一些,他说文件性东西、规划性东西已经讲过多次了,就不想在这讲了,所以他今天讲的内容都是他脑子里思考的东西,因为还有一点时间,我简单跟大家谈谈我自己听了张司长演讲以后的一些体会。

第一,张司长对装备工业面临的形势的分析,虽然这段讲的不多,在“十二五”期间,咱们国家重点强调的是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也就是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发生了变化,强调的是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对于装备制造业本身来讲,张司长讲到了“十二五”期间或者今后一个方向就是做强,从整个机械工业的运行情况来看,刚才张司长介绍了今年1-10月份机械工业的整体形势,对装备工业总体发展前景做了判断,到目前为止增速在下滑,到8月份增速下滑趋势已经止住了,已经有小幅的上升,但是总体来讲“十二五”期间还想像“十一五”时期那样年均30%的增速是不可能了,这是张司长给大家的一个概念,整体增速方面要平稳、要健康,这是第一个概念,并且不是今年和明年是这样,可能是“十二五”期间都是这样。张司长讲了三个原因:第一个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强调发展方式转变,强调产业结构调整,无论技术改造也好,基础建设也好,投资方向上会有重大调整,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以产能增加为基础,“十一五”期间市场情况非常好的情况下,产能的增加在一定时间也是需要的,但是在“十二五”期间这种趋势可能要有调整了。第二,因为机械工业是装备行业,是给各行各业提供装备的,其它的各个行业,像冶金、有色、建材,它们也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对于我们装备的质量和效益一定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刚才张司长也讲到了节能减排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的抓手,对装备本身来讲,它的节能效果、它的效率、它的质量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或者是倒逼的机制,原来一些产品可能卖的很好,很有市场,今后可能会出现变化,战略新兴产业总共七大领域,除了跟机械工业相关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汽车之外,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学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都跟我们装备制造业密切相关,要支持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的来讲,对形势的判断,“十二五”期间重点应该放在自主创新、质量提高、效益提高和发展方式转变上,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形势,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

第二,张司长讲到了装备制造业“十二五”的重点方向和领域,其中第一个是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当然不仅仅是机械工业,也包括其它的,对机械工业来讲,产业的转型升级是重大人任务之一;第二是提高“三基”,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第三是使配套得到明显提升,装备司制订了一个三期规划,主要是针对要提高基础材料、基础技术、基础零部件,提高配套能力;第三方面张司长讲的是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的重点,实际上做了一定的展开,对高端装备制造业本身来讲,一定是有重点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不可能包括机械工业和装备工业所有重大领域,一定要是新兴产业,但是并不是说除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其它行业就不发展了,同样要发展,张司长讲到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时候,涉及到高端装备制造业的19个重点项目已经启动了,首台套的已经启动了,“十二五”期间的技术创新的指导目录已经在制定,除了高端装备和战略新兴产业这些领域之外,装备制造业包括机械工业还有很多其它重点领域,装备司现在在跟我们国家政策性银行包括商业性银行在共同 联手对技术改造项目、首台套项目提供支持,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信息,除了国家财政和国家政策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像高端装备制造业,像高新技术产品指导目录,对于一些重点的重大技术装备的首套太也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也好,提高产品质量也好,装备司也在通过各种各样途径跟政策性银行、跟商业银行联手推进这个事,根据产业情况,根据政策导向,希望在座企业能够做好这方面准备。

以上是我听了张司长演讲以后我个人的体会,再次对张司长给我们做的专题发言表示感谢!

主持人:现在继续开会,今天上午应该说非常高兴的请到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来给我们做专题演讲,王一鸣院长今天上午给我们做专题演讲的题目是《“十二五”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大家欢迎!

王一鸣: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报告会,我主要围绕中长期一些问题,我看短期这块也专门有专题,我主要围绕中长期谈一些认识。围绕三个方面:

一、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十二五”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什么角色,面临哪些主要的挑战,我们还有哪些后续的优势。

二、“十二五”产业结构调整战略重点和路径,三、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突出位置,高端装备制造是其中一块,我不就高端装备制造本身讲,我主要讲整个战略新兴产业,因为时间很有限,可能是轮廓性的介绍。

一、“十二五”的方位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十二五”时期的历史方位

要找方位,就要找到坐标,找到纵坐标和横坐标,这样在平面上才能确定位置。从纵向层看来面,“十二五”是新中国第三个三十年开端,我们经历了两个三十年,改革开放前,1949-1979年正好30年,我们是建国后30年,那时候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前苏联模式,我们的机械工业架构基础是那个时候形成的,随着是改革开放30年,这30年中国经历了高速的发展,由于推进市场化改革,资源配置效率明显

提升,那么过去30年我们年均增长率(按照统计局的数字)是9.9%,10%左右的增长速度,比全球其它的经济体包括新兴市场经济体、发达经济体当然也包括世界平均水平都要明显的高,上面一条曲线是中国经济增长曲线,也要比国际机构对我们的预测要高,1997年世界银行做过一个大型课题,叫2020的中国,当时预测本世纪前10年中国年均增长率是6.9%,我们实际增长率是10.7%,比预期的要明显的偏高,现在世行正在做2030的中国,我们前段时间也讨论过,觉得很难把握中国,怎么样合理的预测中国未来的增长。世行行长佐立克说了一句话,他说中国第二个三十年发生的变化是一个绝无仅有的成功的发展故事,这是他的原话,他列举了很多指标,他说经济年均增长10%,数以亿计的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大概是5亿人,世界银行原来标准是每天一美元,现在提升到每天1.25美元,他说按照他的标准,5亿人口摆脱贫困,在世界上是很了不起的;第三实现联合国千年目标,千年目标包括哪些东西呢?有32个指标,我们是成效非常明显,大部分指标都完成了,有些指标接近完成,千年目标;第四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个大家都知道;第五由低收入国家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实际上迈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我们去年人均GDP大概4400,按照世行标准,3885,2008年的标准,过几年就调,2008年标准是3885以下叫做中等偏下,3885以上叫中等偏上,我们是中等偏上,下一个目标高收入行列,2008年11900美元,争取用十年时间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如果11900相当于12000,现在十三亿六千万乘一万二,总量差不多要美国,这是我们的期待。

过去3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世界银行90年代末期出版过一本书,叫做《东亚奇迹》,总结亚洲四小龙的,归纳起来大概有四个方面:第一,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储蓄率很高,咱们中国更高了,51.4,储蓄率很高,正因为有很高的储蓄率你才有投资支撑经济增长,我们的储备非常充足,现在西方国家都是债务危机、财政危机、金融危机,现在全世界都看着中国有钱,三万两千亿美元,谁都想打这个主意,所以有人说咱们干脆搞个新马希尔计划算了,大家都盯着这个钱,我们的储蓄很充足;第二,低成本劳动力冲击供给,我们劳动力很充足,这是讲的过去;第三,重视基础教育,我们中国人宁可自己勒紧裤腰带,也要让孩子读好书,现在更不得了,成千上万人出国,到国外去,到处都是中国孩子,也是不得了;第四,宏观经济比较稳定,中国这四条特征其实都有,很典型,所以我们是中国也具有东亚模式一般特征,但是中国一定有他特有的东西,为什么?因为中国具有三重特征,是发展中的大国,不是小规模经济体,但是又是大规模经济体,不像韩国、马来西亚,不是小规模经济体;第二,它是经济体制正在转轨的国家,还在进行之中,还没有完成,体制还在转化之中,现在中央也在让研究下一步改革怎么改,我想现在正在准备“十八大”,我估计还会有比较大的举措,还要改革;第三,我们又提出了发展方式的转变,实际上发展模式转型,原有的发展模式走不下去了,这就使得中国有很多自身的特色,这些特色国外很难找到,比如举个简单例子,中国地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高度参与,这是西方没有的,而且地方建立竞争机制,比赛,这种也是西方很难有的。我

们再往前走,第二个30年结束了,我们还要一个30年,第三个30年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呢?基本实现现代化,“十二五”是第三个30年的开端,“十二五”走的好不好,对今后30年的影响至关重要,方向走的对不对,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按照新的模式去走,走的对不对对今后30年影响很大。

第二个是横坐标,从水平面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远没有结束,原来说后金融危机,我们领导人说不太赞成这种提法,因为现在金融危机实际上还在演化,原来是银行危机,政府大量出资拯救银行,从私人银行危机转化为政府危机了,财政出问题了,转换成政府的债务危机了,下一步怎么演变?这种演变还没有结束,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中国在全球的位置也在迅速的发生变化。金融危机使我们过去30年高速增长,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充分暴露出来,也使得我们下决心去推进 经济的转型,所以金融危机也标志着中国经济转型全面的启动。从纵横关系中可以把握“十二五”我们走向哪里。

(二)“十二五”时期面临的重大课题

我觉得有六个方面:第一,在外部需求扩张较长时期内难以恢复到危机前水平的情况下,如何有效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改变经济增长对外部需求的高度依赖。本世纪以来,这轮经济的快速增长,跟入世以后外需的拉动关联性很大,我们的出口年均增长率20%左右,好了,现在金融危机后出口形势非常严峻,现在没有完全暴露出来,估计第四季度会全面的显现,明年出口的形势我觉得会非常的

严峻,全球这一轮调整,现在还看不到底部,所以我们说不确定性因素很大,说不清楚,现在真是说不太清楚,今天欧盟报了第三季度经济数据,除了法国和德国微弱的增长,其他欧盟国家基本上都是零增长或者负增长,情况很不好,而且还会怎么演化呢?法国会不会也陷入谜团?我前一段去了欧洲,欧洲也很着急,他现在处在两难的境地,要么往前走,实现政治的统一,财政的统一,没有财就没有政,要么实现财政统一,下政策决断,最近默克尔提出修改欧洲宪章,这是实现走向政治一体化,各个国家让出主权,要么后退,解体算了,荷兰提出成立北部欧元区,原来叫EUROZONE,现在叫NORTHEURZONE,北部欧元区,还有一个清理阶级队伍,把希腊赶出局,到底怎么走?要修改宪章,很多国家也反对,欧洲这套决策机制非常麻烦,要求各国通过,周期很长,有的还要提交国家议会表决,这多麻烦,咱们开过会就解决问题了,开个几中全会就解决问题了,他们麻烦死了,欧洲往后怎么样真是说不好,说不清楚。

第二,在产能过剩压力加大的条件下,我们未来形势也会这样,产能会面临过剩的压力,如何提升我们制造业的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含量,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变经济增长对传统工业规模扩张的依赖。我们原有的产业发展模式主要是规模扩张,因为油市场空间,跟低成本优势相结合,我们迅速的占领市场,扩张势头很猛。那么现在我觉得这种扩张已经接近极限,我们的工业占GDP的份额接近极限了,因为我们从历史数据来看,现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份额超过了历史上任何工业化国家占GDP份额的水平,包括日本、德国,日本、德国这种制造业很发达的国家,我们超过了他的历史的最高水平,规模扩张能力接近极限了,怎么提升它的附加值?这是中国作为制造大国面临的首要问题,提升价值链,提升附加值,提升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含量,单位产品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含量有明显提升,那它的附加值就会相应提升,而不是产品数量的规模扩张。

第三,在低成本比较优势开始减弱的条件下,如何加快培育以自主创新和人力资本为基础的新的竞争优势,改变经济增长对传统比较优势的过度依赖。我们以前靠什么竞争呢?低成本、低价格竞争,但是反过来,西方现在有时说到中国产品就是低质量,跟质量挂钩,而现在低成本优势正在迅速的减弱,人工成本、资金成本、原料成本、汇率成本都在迅猛的上升,靠什么参与市场竞争呢?所以我们说只可能去提升你的研发能力,提升你的人力资本水平,这才是我们未来的关键。

第四,在资源环境矛盾加剧的条件下,如何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排放强度,改变经济增长对资源和要素大规模、高强度投入的过度依赖。我们真的叫大规模高强度投入,何为高强度呢?就是我们的资源投入增长实在是太快了,新世纪以来煤炭大概每年新增2亿吨,我们的环境很难得到根本的改善,今天讨论的一个话题就是现在雾霾指标,我们现在跟国际还不接轨,我们说天气很好,美国大使馆说到了危险边缘,环境质量很难提升,他说主要是因为汽车尾气,从全国来看同样存在这种情况,能源的高速增长、资源消耗的高速增长,实在很难持续下去。这张图显示的是一次能源的消费,黄线代表中国,2001年

以后曲线变形了,快垂直了,能这样下去吗?没法弄,什么叫垂直呢?垂直就叫无限需求,快垂直了,所以我们要扳下来,怎么扳呢?一定要调整,欧洲一次能源是下降的,因为大量用可再生能源,美国很缓慢的上升,我们过去马马虎虎说的过去,本世纪以来发生了迅速的上升。

第五,城乡区域扩大态势还没有根本扭转,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区域协调发展,这也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老外到中国沿海一些大都市,觉得环境不怎么样,从硬件来讲,看了以后觉得中国太厉害了,觉得不可想象,如果十年没来中国的人突然来了,觉得不可想象,不可思议,第一站就到第三航站楼,好多老外都说你们第三航站楼很现代化,我们也去过很多国外的航站楼,但是我们机场整体还不一定是国外最大的,但是第三航站楼还是很现代化的,我们现在在外面说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下面都笑,说中国人什么意思啊,明明发达了,非要说自己是发展中国家,说中国人是不是想逃避责任,不想掏钱,要尽国际义务,就要援助欠发达国家,中国人老说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家说中国是想逃避国际责任,我们总理出去都要解释,我记得有一次演讲时说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你要跟别人说真实的中国什么样,谁信呢,其实中国很多地方还很落后,但是老外很少去,他不知道,这个实际上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的问题。

解决上面这些问题靠什么呢?就是要靠改革,在利益格局更加复杂多样的条件下,如何来改革?如何突破深层次的体制障碍?尽快推进关键领域的改革,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环境。现在 的改革很难形成共识,为什么呢?利益多元化,改革开放之初,大家都是穷光蛋,谁都愿意改,谁都能得到好处,现在有得必有失,因为利益多元化,所以一改革就会遇到重重阻力,而且各种利益集团就会设置各种障碍,这也是我们面临的难题。

(三)“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为中国第三个30年成功的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奠定基础,为中国经济迈上新的台阶创造条件,“十二五”的任务会非常的艰巨,但是这种艰巨性需要各个行业来充分认识来努力实现的。有的人说我过去30年不是很好嘛,我就按原来这条路为什么走不下去呢?我们说你能不能走?还能走,但是后果是什么呢?成本会越来越高,代价会越来越大,资源代价、环境代价,按原来那套模式走下去还能走吗?有的地方也许还能走,空间也会越来越小,路子也会越走越窄,这就是我们的一个基本的结论。所以我们说势在必行,必须转。

第三个30年里什么意义?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第二个30年,中国实际上实现了两个基本目标:改革开放之初人均190美元,一个是从低收入国家进入到中等国家行列,由人口大国变为经济大国,我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这是过去30年。第三个30年我们要达到什么目标呢?由中等收入国家进入到高收入国家行列,由经济大国变为经济强国,所以你怎么来实现这个目标呢?就是经济的转型,按照中央的文件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上要推进经济转型,为什么要转?为什么非转不可?就是在中等收入阶段很容易陷入停滞,人们经常讨论中等收入陷井,就是很容易陷入停滞,为什么呢?世界银行在提出

中等收入陷井的含义的时候是这么说的: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过程中,既不能重复又难以摆脱以往由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的发展路径,我们第二个30年实际上是由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这条发展路径、发展模式从中等收入向高等收入迈进的过程中不能够重复,但是又很难摆脱,为什么难以摆脱呢?我们经常讲路径依赖,习惯了,过去习惯了,这套模式谁搞出来的?也是我们自己搞出来的,过去30年这套模式你都习惯了,再往后走就需要创新了,所以难就难在这个地方,所以很容易出现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徘徊,如果你按原有这套模式走的话,很容易出现停滞和徘徊。

世界上那么多国家,很多国家很早就达到了中等收入水平,但是真正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阶段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全世界数都数的过来,人们一般比较公认的就是日本加亚洲四小龙,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是比较成功的,拉美很多国家很早就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了,而且他们的条件也很高,比如巴西、阿根廷,我不知道大家去过没有,我去过,那个地方真是水草丰美,牛都懒得弯腰,有的是草,资源太丰富了,而且那几乎都是白人,相当于德国人后裔,同样是白人,为什么他就发展不起来呢?为什么他就发达不了呢?还是中等收入国家,拉美没有一个跨过去,所以很多人讲拉美陷井,没有一个成功跨过去的,包括东南亚一些国家,马来西亚、泰国都没有成功跨过去,他们其实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的时间比我们早。什么原因?错失发展模式转换时机,该转的时候不转,以后再转就很难,格局一旦刚性化了就很难;第二,难以克服技术创新的瓶颈制约,因

为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劳动力成本迅速提高了,再搞原来的袜子、鞋、自行车、玩具跟低收入国家相比就没有竞争优势了,但是又不具备研发、创新能力,跟高收入国家竞争,这方面能力又不够,就处在两头受夹的状态;第三,对发展公平性重视不够,就是收入差距迅速扩大,比如我们经常用基尼系数,现在有的学者研究基尼系数接近0.5了,原来说0.47,人们也研究在这个阶段没有一个国家说基尼系数超过0.4、0.5能够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的,收入差距迅速扩大。我们自己统计收入的时候,因为中国收入也不是全口径的,很多收入统计不进去,比如隐性收入很难统计,因为统计的都是可统计数据,实际的差距可能比数据显示的还要大,因为有很多隐性的收入统计不进去,因为我们好多不透明,不像西方国家,很少有现金交易,全部在卡上,逃都逃不掉,很少有现金交易,我们的很多隐性收入怎么说的清楚,单位不要发工资,旅游行不行,弄点福利行不行。当然,宏观政策出现偏差、体制调整变革严重滞后等等也是原因。

实际上我们面临两种前景,不要认为我们就一定是光明的前景,毛泽东在建国前曾经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有个演讲叫“两条道路,两种前景”,那是他在建国前一个战略性判断,即席演讲,后来整理出来收入毛选,我们现在同样面临两种前景,我们能不能成功的转型?如果能,我们就能走向光明的彼岸,成功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如果不能,我们同样也会陷入停滞,我们还要有所清醒。

(四)中国潜在增长水平将逐步下调

对中长期,我们要有个判断,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水平会逐步的

下降,不能要再想象着像以前那样老是高速增长,而且逐步减缓的势头似乎已经在开始,为什么?我们从道理上讲清楚,开始说了世行报告,叫高储蓄率、高投资率,首先我们的高储蓄率会发生调整,这张图显示了过去储蓄率的变动情况,我们的储蓄率从第二个30年开始不断的上升,第二个30年为什么不断的上升呢?是因为我们被扶养的人口减少了,所以储蓄率跟抚养比是反比关系,被扶养的人越多储蓄越少,道理很简单,被扶养人越少储蓄率越多,为什么被扶养的人口减少了呢?1980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一家一个,被抚养的少儿人口迅速减少,社会总负担下降了,这是人口结构变化图,过去人口结构是这样的,少儿人口越往下越大,因为出生率高,到第六次人口普查变了,下面变小了,什么地方变大了?中间变大了,中间变大意味着什么呢?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提高了,我们经常讲人口红利,什么意思?就是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提高带来的好处,整个人口里面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达,劳动力就充分,而且剩余又增加了,因为被扶养的人少了,所以我们说这是人口红利。但是再往后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因为1980年生,今年该多少岁了?31岁,父母就多少岁了?这回好了,进入劳动年龄的是一个人,退出去的是两个人,这下关系又开始变化了,抚养比又开始提高了,为什么提高呢?老龄人迅速增加了,以后一家可能不是养两个老人,至少四个老人,如果寿命长的话,爷爷奶奶还在的话,可能是五个、六个、七个,甚至八个,养的起吗?养的了吗?所以千万别老是教育孩子我这么爱你、这么给你投入你以后一定要怎么怎么样,千万别奢望这些,因为他是不可能的,这点你想清

楚了,那可能吗,那是你应该的,那是你的自愿,跟他以后的回报没有关系。为什么储蓄率会下来?老年人比重提高了,然后抚养比提高,现在老年人多少呢?60岁以上去年已经超过一亿七千万人,按照计生委的公布,到2015年超过两亿人,现在寿命大大延长了,社保又开始健全了,支出增加,我们不要从单个家庭来看,从全社会来看,这块的负担会大大提高,储蓄率肯定下来,所以你别认为中国现在很有钱,很快就会下来,别笑话欧洲怎么怎么危机,欧洲福利标准是我们的十几倍,你要照欧洲的标准,我们早危机了,我们能像他们那么搞吗?不可能,欧洲福利标准什么标准?别笑话他,他现在要砍福利标准,因为维持不下去,因为经济没有活力,要砍福利标准,一砍福利标准老百姓就造福,这哪能砍,因为一旦上去了,就刚性化了,人只能上去,很难下来,各种标准都砍,比如前一段西班牙游行,砍什么标准呢?婴幼儿补贴,婴幼儿补贴什么意思呢?生一个孩子政府给你钱,逐年递减,婴儿最高,逐年递减,第一个孩子生了以后递减了,再生一个吧,又来了一条曲线,又是高点,又下来了,再生一个吧,政府给钱,鼓励生育,即便这样人口增长率很低,出去你有四个孩子,你的补贴相当于一个大人的工资,德国更高,德国为了鼓励生育更高,现在维持不下去了,没钱,说cut,那还行啊,孩子谁养啊?本来国家养的,你不给钱了,孩子谁养啊,那还行,不行,但是实在维持不下去,财政没钱,还有一个方法延长退休年龄,延长退休年龄也不干,游行,中国谁都希望多干几年,包括法国西班牙,现在意大利也是延长退休年龄,付不起退休工资,拿到中国肯定大家拥护,意大利坚决

不干,为什么不干?福利标准很高,我干吗去工作,多悠哉,希腊,一到夏天都到海边去了,城里是空的,又没有多少生产能力,凭什么享受这样的生活,我们成天5+

2、白加黑,还要开会学习,我们如果也是这样的标准,储蓄率一定会下来,储蓄率下来投资率就会下来,你想投资都没有钱,这些都是刚性支出,现在又是公租房,而且这种需求越来越高。第二,居民消费倾向也在发生变化,消费习惯,比如在座的少部分人都是短缺时代成长起来的,短缺惯了,短缺惯了什么特点呢?不大会消费,现在收入提高了,有钱了,你说去消费,消费什么呢?不大会消费,短缺惯了,现在“80”后、“90”后不一样了,月月光,他们觉得存钱多蠢呢,负利率,不够消费怎么办呢?上面正好有一代不会消费的,剩很多钱,啃老,上面这一代不被啃也不幸福,存了钱不会消费,如果真没人啃的话也不幸福,真不幸福,我有一回去学校讲这个事,一个孩子举手说我每次回家我妈塞一堆钱包我,他说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呢,我坚决不要,他说我妈就伤心的哭,所以谁造就了这一代呢?就是上一代造就的,他们的消费行为谁造就的?上一代人造就的,所以再往后,我们储蓄率还会高吗?不会的,80后、90后这批人成长起来以后就是西方人的消费文化,根本不存钱,我们哪来储蓄,那时候不储蓄了,储蓄干什么,他的文化都养成了,都是名牌,你试试看,不买耐克你穿吗,学校孩子都穿耐克,我不穿多丢人,都穿名牌,储蓄率马上会发生变化。我们的抚养比,2010年基本在最低点,从1980年开始我们抚养比迅速下降,为什么?少儿人口减少了,再往后上去了,为什么?老年人口比重增加了,我们经常讲少

儿人口是人力资本投资,现在叫奥数、牛津、剑桥、钢琴、提琴,什么都干,家长花什么钱都干,因为他相信他的孩子长大了一定是爱因斯坦,谁都信这个道理,正好利用你这个心理,后来我了解一下,考上名牌的恰恰是什么课外补习都没参加,他就利用你这种心理,拼命的投资。

第二,劳动力供需形势变化,企业很清楚,不光宁波,前段去宁波1650元招不到工人,不光沿海,内地也不行,前段去成都,市长跟我说最愁的是招不到人,富士康搬成都了,哪找那么多人,春节农民工返乡,劳动部门到火车站摆摊招人,因为工资虽然有一定差距,但是生活成本低,劳动力供需形势正在变化,为什么呢?人口出生高峰这些人现在陆续进入退休年龄了,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的速率迅速放慢,而且是不可逆的,不可逆转。而且工资成本又不断提高,这个也是不可逆的,因为五中全会就提出了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同步,要同步,怎么可逆呢,把工资降下来可能吗?不可能的事。我们劳动年龄人口正在接近峰值,接近峰值以后绝对量会减少,现在是相对量减少,接近峰值绝对量减少,绝对量减少什么后果呢?就是劳动力慢慢要稀缺了,再搞劳动密集型不可持续。日本这些国家,世界上好多国家不光劳动年龄减少,总人口都绝对减少,日本今年第四年总人口绝对减少,今年由于地震总人口减少还多一点,总人口减少,所以挺可怕的,日本人口学家做过模型,说按这个趋势,一百年以后日本多少人,现在一亿四千万,一百年以后大概八千多万人,挺可怕的,所以经济会有活力吗?你想会有活力

吗?都是老人,日本人叫“少子化”,不少孩子,怎么弄都不少,生孩子都麻烦。

第三,资本投入减少,劳动投入减少,我们靠什么东西来支撑经济增长呢?靠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生产效率,经济学家叫全要素生产率,我们过去这些年来全要素生产率是提高的,往后提高也那,什么原因呢?世行预测全要素生产率会下降,我们过去提高主要靠什么呢?靠生产因素部门间转移,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转移,比如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转移、向制造部门、项服务部门的转移,土地,农业用地效率很低,变成工业和城市用地,价值一下提升了;劳动力,农业劳动力效率很低,到制造部门要提高多少倍?提高5-6倍,主要靠这个。当然也有引进技术的外溢效应,劳动力转移这种效益大幅度减弱,转移强弓之末了。转让是找死,不转让也是等死。现在中美谈判,美国人又说汇率,现在汇率调了30%,还要说提40%,再提高40%,美国参议院通过法案,倒逼提升汇率,为什么?贸易顺差,我们说不要顺差,把贸易放开,我们全买,三万两千亿美元放在那了,我又不要顺差,只要放开,我就进口,敢放开吗?不敢,跟美国人讨论这个话题永远没有结果,我们自主研发能力又没有根本的提升,但有没有好的企业?有,华为、中芯、海尔、海信、比亚迪,有些代表性企业,包括腾讯,但是大量企业缺乏研发平台,我去腾讯看过,腾讯职工平均年龄二十多岁,让我觉得挺不可思议,都是大学生以上的,人员结构就不一样,每年评绩效,评价好的给股权,把你稳住,这套机制还是很有意思的,基本的人员稳住,体制很有意思。

第四,资源和环境对经济的约束也在强化。比如能源,现在已经超过32亿吨标准煤了,按照这个趋势,到2015年很可能就要达到40亿吨标准煤,2020年要达到50亿吨标准煤,显然是难以持续的,我们的二氧化碳排放由此也要大幅度增长,现在气候谈判中中国很难谈,西方人要求绝对减排,不是强度,我们现在说的是强度,单位GDP,要求绝对的减排,发达国家在制定能源总量控制方案,比如一个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死了,怎么弄啊,但是你不弄没办法,完全控不住,只有把总量定了,倒过来分配,现在各地GDP跟比赛一样,你把能源总量控制住就很难,只有靠提高成本,不够可以建立能源总量交易市场,用不完的指标可以拿去卖,不够的买,成本就会大大提高,是愿意节能呢,还是愿意买指标呢?中国从中长期来看,一定会进入一个减速的阶段,这点一定要有思想准备,而现在准备不足,人们都期待着高增长的来临、新周期的来临,实际上中国一定会进入减速阶段,任何国家都会,而且中国已经持续三十多年,只是中国来的晚,可能减缓的程度也要相对低一点。所以我们很难再有两位数的增长,我们也许已经告别了两位数的时代,再靠过去两位数高增长拉动需求然后拼命扩大生产、扩大出口这个时代可能也已经不复返了。其实韩国、日本都经历过拐点,拐点出现之后,他们再也没有回来过。

第五,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强劲。中国还有一些特有的优势,使得增长的减速可以慢一点,还有些特有的优势,什么优势呢?第一,我们以前不大重视开发内需市场,什么都出口,出口有退税,国内销售还要加税,所以我们形成了对出口的依赖,不大重视开发内

需市场,而现在国外资本都看中中国市场,中国企业还不看中国内市场吗?怎么有效的开发国内市场,内需市场正在迅速的扩大,为什么呢?中产阶级迅速的成长,需求就起来了,城市化迅速推进,国外说中国有三亿中产阶级,他们的消费很强,因为现在西方人看到中国人都害怕,我去年去日本,说日本报纸都在讨论春节时候中国旅游团把日本银座高档商店的东西一扫而空,日本没有消费活力,因为都老龄化了,老龄人买这种东西干什么,中国游客去了以后觉得便宜,没有关税,买吧,日本都在讨论这个事,中国赶快开放市场吧,到日本旅游,原来要年收入多少,马上降下来,原来年收入20万以上,现在年收入5万以上就行,来吧,中国人有钱,别看年收入少,现在国内也在讨论奢侈品关税降一点,我说也别降,中国人到国外啥都不买了,你看别人怎么看你,别人又会有想法了,你就会拿他们的咖啡和方便面,这边买LV、劳力士,回到宾馆拿咖啡水泡方便面,老外死活不得其解,背LV包,还吃方便面干什么,如果LV也不买了,光泡方便面,老外意见更大了,国内市场“十二五”时期会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怎么样有效利用国内市场。第二,我们有有利的条件,人力资本的开发以前重视的不够,中国13亿人,以前主要靠劳动力数量,要把劳动力质量提升,人家资本都能够提高,现在有什么好处呢?一方面国家教育投入增加了,最最重要的是中国家庭规模缩小了,每家就一个孩子,而中国传统观念都相信孩子一定是爱因斯坦,所以你让他花什么钱他都干,这就是人力资本增殖的空间,对国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十上个奥数最好,你就上呗,人力资本投资迅速增长,这个非常好。

当然,中国现在最头疼的就是高等教育,太落后了,越来越多的家长拿脚投票,花大价钱把孩子送出去,高等教育的模式实在太落后,不适应现在的需要,中学苦的要死,到大学就解放了,很多孩子知道出国是受二茬罪,好多孩子自己说国外的高等教育哪像这儿这么舒服,受二茬罪,出去鬼魂是另外一回事儿,你要认认真真学习就是受二茬罪。第三,研发能力,我们有空间,比如快速计算机、高速计算机、航天,国家平台这块成功的不多,越来越多的企业这个平台要建起来,现在没有,我去日本,让我去看研发中心,他知道我不是搞技术的,他不怕,我看了以后觉得很震惊,他的研发是车间化的,工厂化研发,原来国内企业包括到一汽让我们看研发,一个小楼,穿几个白大褂,我认为那就是研发中心,一望无际的一个车间都是研发中心,研发园区是一片,进去都是车间,固定格式,三层楼,上层会议室,中间工作室,下面实验室,透明玻璃隔断,进去以后一望无际,工厂化研发,国内没看到过,我们研发这块太弱了,因为以前做加工贸易,也不需要研发,外国人给标准、给订单,你有毛病啊你研发,现在不是这样了。第四,城市化加速推进,会形成很多需求,对机械行业也会有很多需求。第五,比较优势的区域转移,我们在沿海一些失去竞争优势的企业可以转移到内地,富士康到成都重庆、郑州,戴尔从厦门到成都等等,而且这些电子产品是航空物流,转移之后不会说物流成本大幅度增加,成都到欧洲的航距比从深圳过去还近呢,做iPhone,也不用船运,船运过去以后价格都下跌了,电子产品折旧很快,这也是中国特有的,现在内陆地区投资增长比较快,跟这个因素也有关联性。

第六,深化改革的潜力逐步释放,现在其实还有很多领域,比如金融业的开放,现在中小企业贷款这么难,温州鄂尔多斯是例外,他觉得搞实业不挣钱,筹钱搞虚拟经济,到资本市场捞钱,那个出问题了,从其他中小企业来说融资困难,问题是什么呢?我们的金融结构不合理,缺乏量大面广的中小银行,缺乏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草根银行,民营资本现在和充足,但是又不让进去,包括垄断行业,这两年查中国电信宽带接入,你都搞不清,为什么?不透明,搞不清楚,现在一查,还是挺可怕的,不仅宽带接入,包括移动通信资费,欧洲这么富的国家,我们是别人的好几倍,类似这样的问题。

二、“十二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和路径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国际趋势

从国际趋势看,制造的服务化这是一个趋势,前段我去了通用、德国的西门子,据他们介绍,他们服务的比重在整个营销额比重里大幅提升,他们也在服务化,包括IBM,制造这块外移出来了,做研发、做标准,但是销售网络尽量控制住,做设计、做研发、做标准,制造这块外移,为什么?成本高,大的跨国公司服务化趋势很明朗,未来有前景的企业一定是服务化的。第二,制造这块继续高端化,把低端这块外包出去,非核心业务可以外包出去,这是跨国公司的战略。第三,还得符合潮流,绿色制造,生态化,这是跨国公司的一个特点,欧洲都有碳税、环境税,我们啥税都没有,我相信明年环境税一定会出来,碳税可能还会有一段时间,对企业都是外部成本,现在内部化了,怎么降低成本?一定要绿色化。第四,从全球来看,所谓的价值

链的分工,或者叫工序的分工,由于物流网络的建立,叫网络化生产体系,把每个工序配置到成本最低的点,然后连接起来,网络化生产模式。第五,人力资本的贡献明显提高,识别一个企业好坏,看什么呢?看它的人力资本,我刚才说了腾讯,你再看华大基因,进去时候50人,做基因测序,都是高端人士,又没有什么风险,接订单,然后测序,没有风险,很高的人力资本,也是利用中国高端人力资本的相对价值优势做劳动密集型行业,测序是劳动密集型的,这是个趋势,人力资本太重要了,而现在企业未来的竞争关键是你对人的竞争,能不能有更多的人去。第六,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的扩大,好多完全可以外包出去,比如国外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客户管理都是外包的,但中国现在是承接服务外包,反过来,我们的企业未来要做大,同样也有这个问题。国际经济结构变化赋予产业结构调整新的内涵,什么内涵的?产业结构调整并不是调整产业间的比例关系,现在我们不需要调整比例关系,现在完全是市场决定的,没有什么短板,连风能设备产能都过一半,全是过剩的,有什么短板,因为市场经济,有短板马上挤满,调整含义是提升价值链,什么是产业结构调整?说穿了就是提升价值链、提升附加值。我们说中国制造要转向中国创造,我说还不能忘了一句话,还要跟中国服务联系起来,我觉得中国服务比中国创造可能会走在前面,因为中国人的素质,做服务还是很有能力的,我们生产那么多制造品,沃尔玛90%都是MADE IN CHINA,为什么中国不弄几个沃尔玛呢,我们缺乏自己的营销网络,我们工业可以用低成本进入,营销这块怎么进入呢?切入点在什么地方?当然,40

上游的研发设计、标准这些环节也是我们可以进入的,这就是创造这块。怎么提升价值链?重点是突破研发、设计、标准、营销网络、供应链管理、品牌、技术服务这些关键的环节,突破一个价值链就会提升一块,这些都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

(二)国际金融危机凸现了我国产业结构的矛盾和问题

我们产业结构什么矛盾呢?归纳起来,三次产业结构来看,工业部门比重长期居高不下,或者说制造这块比重过大,原来有个原因,国际成本和低成本劳动力对接,搞加工贸易,发展到现在这个水平就需要转变了。第二,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我们的洗脚很发达,生活服务业很发达,很多人说印度服务业比中国好,我从来不同意这个观点,包括很多老外说印度服务业很不方便,说中国洗脚都有人准备给你服务,说这是什么水平啊,西方都很难找到,生活服务很发达,但是生产服务因为原来没有,都是内部化的,原来企业都内部化,连养老都内部化,传统国有企业从摇篮到坟墓都有,从医院、幼儿园到坟墓都有,现在肯定不适合这种竞争模式。在工业内部,工业过度依赖加工、制造环节,决定市场地位和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环节发展滞后,重化工产能扩张过快,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不断加剧;高技术产业名义比重提高很快,但基本上是价值链低端,比如iPhone全在中国生产,你才挣几个钱,但是出口都算,我们统计报表很好看,高技术产品出口多少,那不是高技术制造业,那是高技术组装业,把别人的零部件组装在一起,那算什么制造,挣一点劳务费而已。从企业组织结构来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还不够多,中小企业发展

面临很多困难。制造比重过大跟税制也有关系,对工业有激励作用,现在服务业增值税在扩围,服务业税率会下降,可能会激励投资者进入服务领域。

(三)“十二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挑战

在国际产业科技竞争加剧条件下,如何提升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这是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研发、设计、标准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西方经济包括美国经济为什么走不出来?很重要一个原因没有新的技术革命,缺乏信的技术革命的引领,美国也是走不出来,美国90年代那时候叫新经济,火爆极了,IT技术迅速崛起,后来能量释放了,资本转入房地产领域,现在没有新的技术方向了,原来BT叫生物技术革命,在哪儿呢?摸不着边,这个问题没有解决。第二,在发达国家推进“再工业化”条件下,如何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美国所谓再工业化,不是恢复传统产业,是在新的技术平台上发展新兴产业。第三,在产能过剩压力加大的条件下,如何改变对产业规模扩张的过度依赖。第四,在低成本比较优势减弱的条件下,如何培育自主创新和人力资本为基础的新的竞争优势。第五,如何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排放强度。

(四)“十二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方向

我觉得三个方面:一个要注重比例关系调整,我们原来说哪个行业多了、哪个行业少了,注重比例关系,转向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哪些关键环节呢?研发、设计、标准、营销网络、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这些东西都是我们的短板。第二,由物质要素的

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第三,由低成本竞争转向技术、质量、品牌和服务的综合性竞争,原来主要靠低成本。

从重点上来说,怎么突破关键环节,提升产业分工层级,突破一个算一个;第二,强化研发设计,推进自主创新;第三,强化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和品牌培育,这是“十二五”时期突破关键环节的重点任务。

从领域来说,第一,最迫切的是还要发展生产性服务部门,包括生产性服务环节,促进制造的服务化和服务的知识化,这是从宏观层面说的;第二,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大概有三块:一块是重化工业现代化,原来的钢铁、水泥、建材、有色很庞大,都是世界NO.1,主要是淘汰落后产能,怎么样现代化,节能减排;第二块是劳动密集型的,服装、纺织、鞋,一大堆,怎么样转型升级,成为劳动、知识、技能相结合的产业,不光劳动密集,劳动、知识、技能相结合的产业;第三块是原来的高技术组装怎么向自主研发、制造为主转变,原来外资的高技术都是组装为主,我们又没技术,iPhone全在中国生产,那是我们的技术吗,iPod全在中国生产,那是我们的技术吗?都是组装;第三,现代农业,机械行业包括农业机械,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外移、农业人口的收缩,机械化水平一定会提高,现在这种势头已经开始显现了,这也是我们的一项任务;第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高端装备制造就是其中的一块,高端装备制造,昨天人民日报登了国宝主任的一个讲话,说是“心脏病、神经病”,为什么心脏病呢?就是我们没有心,举了航空没有发动机,都是进口的;

为什么“神经病”呢?控制系统很差,神经系统是控制系统,怎么治好我们的“心脏病”、“神经病”是高端制造的关键;卧底五,我们要开始走出去,中国企业已经到这一步了,而且你要绕开,现在走出去总体来说西方还是欢迎的,为什么?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关键要融入当地社会,美国现在对中国对美投资还是有限制,我跟他们也交流,比如美国人看日本的丰田,他们不认为日本丰田美国公司是日本企业,他们认为是美国企业,美国人自己感觉上是美国企业,因为已经本地化了,他说你们来一定要有这种理念,中国企业走出去也很艰辛,我们最缺的就是国际化人才,你到企业里面看,我前天参加TCL一个会,他们走出去真的付血本了,第一步兼并,他们说血都吐出来了,交了很多学费,但现在慢慢站稳点脚跟了,但是你不走出去,国内已经到边界了,不走出去也不行了,所以构建全球化的生产运营体系是中国企业的未来目标。

(五)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推进,从价格竞争向非价格竞争推进,从高投入、高投放向高效益、低排放推进。

由于时间到了,最后一部分不讲了,我就讲这些,跟大家汇报、交流,也不代表机构,都是一些个人的认识,供大家参考。因为官方的文件都有,我也不必再去重复那些,只是讲一些个人的认识。

谢谢大家的耐心!

主持人:刚才王院长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报告,三部分讲

了两部分,第三部分说到高端装备制造业,我想相对在座的行业来讲,包括张司长的讲话、包括下午顾强司长的讲话都会涉及到,王院长讲到“十一五”的方位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再一个是“十二五”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和重点领域,我觉得对我们都会有很大启发,尤其对中长期我们国家发展的一些判断,我觉得跟今天张司长讲的对于装备制造业的判断是有相似的,我记得张司长讲到相当长一段时间装备制造业会处于中速发展时期,散会时候还有人追着张司长问什么叫中速?中速主要是相对于十年或者前三十年高速发展的相对概念,刚才王院长讲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会是次高速的发展速度。总的来讲,尤其在座的企业一定要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调整,这是“十二五”或者第三个30年发展启动年大家需要把握的一个环节。非常感谢王院长给我们做的很有启发的专题发言,我们对王院长的专题演讲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上午会议到此结束。

主持人:机械工业经济形势报告会进入第二个时间段,大家都知道,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行业都十分关注“十二五”规划的制订和出台的进程,也关心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的动态,今天我们很高兴的请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顾强副司长为我们就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领域、方向和相关的配套政策做大会报告,有请顾司长,大家欢迎!

顾强:尊敬的宋会长,在座的各位,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跟大家就工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这样一个话题做个交流,我想主要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我国工业发展总体形势的讨论。

二、探讨一下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问题,大家都在讲转型升级,关键是怎么转?往哪儿转?

三、工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导向问题。

四、从企业层面做一些简单的讨论,我们面对日益复杂的外部形势,我们企业怎么办?2011年11月16日下午

一、关于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我想讲三个问题:

(一)“十二五”产业发展动力面临转换。

(二)“十二五”甚至“十三五”、“十四五”,在未来五到十年中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的一些参数。

(三)对当前的形势做个简单的讨论。

(一)“十二五”产业发展动力面临转换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们工业取得长足进步,在1991年时候中国制造业在全世界改第九位,在上一轮亚洲金融危机过程当中,中国的制造业变成第四位,当这轮国际经济危机之后,中国制造

业在全世界居第一位,从总量上来讲,占全世界的19%,接近五分之一,工业化发展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工业快速发展、资源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的时候大家都在讨论中国进入到工业化什么样的阶段,是不是后工业化时代?包括王院长认为中国已经进入到后工业化时代。实际上中国的工业化从一些指标来看,可以说有一些后工业化的特征,从一些地区来看也有这个特征,比如说北京市,服务业占70%,上海服务业占65%,北京市这个结构跟欧美发达国家没什么区别,但很显然北京不是一个国家,仅仅是我们国家的首都,一个城市。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看,中国工业的潜力很大,在规模上还有更大潜力,在发展水平、发展质量上,我们需要更强大的、创新能力更强的工业。在工业化讨论当中,一个很重要话题就是重工业化,中国的重工业化,自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重化工业快速发展,过去十年当中哪个行当发展最快?从统计结果来看,第一是钢铁,第二是有色,装备还排不上,钢铁工业连续十年32%的增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发展情况?跟中国过去十年、二十年城镇化道路、跟我们的外向型经济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中国的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重化工行业快速发展,或者带动了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现在讨论的问题是重工业71%,轻化工业占29%,在发达国家,重化工业在60%时候是一个极限值,中国到70%了,中国这个比重还会调整吗?重化工比重还会进一步提高。朱镕基1998年预测中国钢铁一吨就够了,2010年年钢铁产量6.26亿吨,今年钢铁产量接近7亿吨,朱总理刚当总理时候讲中国钢铁一吨就够了,当时聘请了18家中国最顶级的研究机构做2010

年中国钢铁需求量,做完之后1.89亿吨,当时课题论证时候,中科院院长论证,实际结果是7亿吨,相差比较大。往后是什么趋势?前十年钢铁产量从一亿多吨涨到5亿吨,后面五年会不会还是这个趋势呢?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既是一个研究课题,又是一个实践课题,最终看结果,今天可以做很多理论上的预测,在过去的若干年当中,我们的预测基本上都不准,或者预测结果往往差别很大,这是过去实践的经验,无论是发改委做,还是工信部做,都做不准。未来能不能做准呢?我们注意到一个规律,高增长之后往往出现所谓的停滞期,特别是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随着产业结构的严谨,重化工行业的增速会减缓,总量增加会出现减弱的趋势,今天不是专门讨论这样一个话题,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但是可以简单做个推论,比如说过去十年当中增加5亿吨,在未来5年当中增加5亿吨的可能性比较小了,大家可以想,我们在过去三年当中4万亿投资,搞了很多铁路、高速公路、港口,搞了很多住宅,搞了很多城市建设,那么未来的增量,第一我们存量非常大,有7亿吨,未来增量多大呢?肯定有,但是有多大?现在看来增量会减少。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看,比如看人均钢材消费量这样一个指标,在日韩这样的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国家,很多钢材通过机械装备产品出口,人均峰值到800多公斤,欧美国家600多公斤的水平。2010年中国人均钢铁消费473公斤,增长潜力还有,增长速度、增长绝对值可能会减弱。

过去的20年当中,刚才部分解释了为什么中国钢铁工业、有色工业等重化工业会快速发展,第一个推动力就是城市化;第二个推动力

是消费结构的升级,90年代中期还在讨论汽车要不要进入家庭,成为人代会一个重要议题,也是以朱总理为代表的比较反对小汽车进入家庭,朱镕基讲话录里专门有这么一段,另外一部分人认为小康社会就是小车社会,没小车哪来的小康,小康的一个标志就是车。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外需特征,到今天为止我们的电子信息产业80%产品出口,无论iPod、iPhone、Ipad,还是手机,手机9.98亿部,出口7.8亿部,相当一部分电子产品出口,这是过去二三十年产业发展的动力。从未来来看,我们认为经济发展动力会有哪些变化呢?第一,创新驱动,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好多产业的发展,必须要靠创新驱动,过去创新驱动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把全世界最先进的设备买到中国来,在中国搞展都是搞成全世界最大的,因为中国有全世界最大的企业群,最大的加工规模,所以全世界都把先进的装备拿到中国卖,但是我想这也是创新的一个阶段,那个阶段主要是通过消化、引进,当然也包括吸收再创新,这样的创新阶段现在看来已经不够了,到很多装备企业去看,设备已经很先进了,我前天去郑州一家企业看,主要做汽车装备行业里边的一些刀具,走了一群圈,没找到一台国产设备,几百台套设备,没有一台是中国产的,我们现在进入到什么阶段呢?必须把集成创新包括原始创新结合起来,我们去了很多企业,无论纺织厂、服装厂,包括医药厂,装备全是最先进的,是在此基础上的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汽车里面很多行业现在跟全世界可能面临同样问题,或者说我们过去经常讲可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我们进入到了这样一个阶段。

第二,内需驱动,“十二五”规划纲要当中坚持扩大内需的消费导向,这是基本的国策,作为一个大国,作为GDP在世界上占第二位的大国,怎么样扩大国内需求,这是我们政策的基点,也是我们企业赖以发展的一个基础支撑。中国在很多新兴领域可能涌现出了一些企业,这些企业怎么涌现?比如通讯设备行业,我们有华为、中芯,为什么在装备其它行业里没有,除了这些企业家创业家的出现,很重要一方面也是中国国内市场的支撑,在风电领域,世界前十名的企业中有五家是中国企业,也是依托于中国国内市场的支撑。

第三,绿色驱动。过去若干年中有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我们到发达国家参观,无论企业,还是社区,还是城市,都很干净,我们简单看一下他们的历史,在1970年的时候,美国才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日本是1974年开始重视,韩国1980年开始重视的,在人均国民收入5000美元的时候开始重视环境的保护,2010年年人均GDP4200美元,这时候我们开始关注节能减排、降耗,开始关注绿色、清洁、低碳。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也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新兴产业,“十一五”期间我们国家有一些约束性指标,这些约束性指标的出现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新兴产业的出现,比如要减排二氧化硫,脱硫装置,火电行业,用煤炭的行业,大型锅炉等等都要装脱硫装置;再比如装备行业里衍生出来的节能环保装备,是装备行业,但是跟一般的通用机械、基础机械不一样,专业的节能环保装置,这些行业是新增出来的,比如搞氮氧化物减排,需要技术手段,这是节能环保的技术和装备,这就是一个新兴行业。

第二篇:未来两年我国机械工业经济形势预测

未来两年我国机械工业经济形势预测

(share)

2012年机械工业增长速度下行,工业增加值、总产值、利润、出口、产品产量、固定资产投资六大主要经济指标均呈下滑态势,总体形势相当严峻。2012年1-10月份累计完成机械工业总产值14.9万亿元,同比增长11.91%,增速为近10年(2009年除外)最低,比2011年增速下降13个百分点。预计2012年全年产销增速同比增长14%左右,利润增长速度将达到5%左右,出口增幅将在10%左右。

2012年经济运行中的主要困难:需求增长急剧趋缓、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几乎所有的机械产品均面临产能过剩的情况、人工成本和财务成本上升、货款拖欠严重、出口需求明显萎缩。

2013年机械工业供需形势及政策环境分析:内需形势:宏观经济可能比今年略有回暖,但通胀压力将大于今年。外需形式:增速将继续趋缓,各方面不利因素较多。供给形势:采购成本缓慢上升,财务成本压力趋缓,人工成本继续稳步增长,工程机械等流通环节库存较大,产能过渡扩张是最大的危险。产业政策对机械工业结构升级相当有利。

2013年发展速度预测:机械工业已经从高速增长转让中速增长期,承接上年下滑压力2013年形势依然偏紧,不会明显回暖。预计机械行业产销增速在10%左右,利润增幅预计在5%左右,出口增长预计在8%左右。

2013年主要子行业发展态势预判:汽车和内燃机行业大约保持5%左右的低速增长。电工设备行业增速低于机械行业平均水平。机床、工程机械前些年产销增长过猛,社会保有量太大,尽管2013年需求形势好于今年,但也难以乐观,估计增速在10%以下。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石化通用、重型机械、基础件、食品包装机械明年相对平稳,增速估计10%左右。农机行业仍有成长空间,购机补贴预计将加大力度,估计增速将达到15%左右。台州亚古机床设备有限公司

第三篇:2012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实录)

社科院于2011年12月7日下午14:30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层学术报告厅召开“2012年《经济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 ”。会议将系统分析中国2011年的经济形势并预测2012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并正式发布2012年《经济蓝皮书》。以下是报告会实录。

谢寿光: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新闻界的朋友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2年《经济蓝皮书》的发布会现在正式开始。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主任陈佳贵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研究员,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研究员,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张培森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李扬副院长。2011-12-07 14:38:26

谢寿光:《经济蓝皮书》每年的发布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也是媒体长期关注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问题。今年的发布和往年一样,是对未来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向、下一年整个中国经济的走势进行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经济形势分析实验室的模型的结果大家都非常关注,这部蓝皮书的发布和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契合的,研究的成果对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乃至对整个中国社会的经济生活将会发生重要的参考作用,这也是广大媒体关注我们成果发布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个成果如何跟媒体公平的分享,有什么结论,以及在这个期间媒体有什么样的问题,我们今天出席会议的专家和领导都很乐意跟大家进行沟通和回答。

首先,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主任陈佳贵研究员讲话,大家欢迎。2011-12-07 14:40:14

陈佳贵: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一年一度的《经济蓝皮书》今天又与大家见面了,首先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向为本书的写作和编辑付出辛勤劳动的我院及兄弟单位的专家学者,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问候,向与会的各位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经济蓝皮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重要品牌之一,自1992年首次出版以来,已连续出版21年,是国内历史最长的一个经济预测的蓝皮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评价,也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界对中国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的重要凭证。

2012年《经济蓝皮书》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和中国经济学术分析与预测科技组召开的中国经济分析和预测,在2011年秋季座谈会的基础上,由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各方专家、学者共同撰写完成的。2011-12-07 14:41:31

陈佳贵: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经济形势十分复杂的一年,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但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而且还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来研究对待。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新问题是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回落,但是总体来看回落幅度不大。从看,2010年我国GDP增速为10.4%,如果今年我国GDP的增速达到9.2%,只比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从季度之间的同比增速看,第一季度我国GDP的增长是9.7%,第二季度是9.5%,第三季度是9.1%,从2010年第三季度到今年的第三季度,已经连续一年多保持在9.1-10%之间。即便是第四季度的增速降到9%左右,仍在合理的区间内。2011-12-07 14:45:28

陈佳贵:2012年我国经济面临的经济形势与2011年有较大的变化,今年经济增速较高,所以我们面临的主要是物价上涨过快的压力,因此,抑制通货膨胀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2012年,在经济增速适度回落的基础上,我们既要稳定经济增长速度,又要继续抑制通胀,同时要加大调整经济结构的力度,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的稳定。

因此,我们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努力刺激和扩大居民消费,稳定固定资产的投资,千方百计要扩大出口,使经济增速在适度回落中逐步趋稳,最好保持在8-9%之间,为深化改革、治理通胀、进行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但是我们也不能再重复过去经济速度一慢就叫,一叫就放,一放就热,一热就紧的怪圈。经济增长速度过快,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结构发展方式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也会使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更加尖锐,不利于深化改革,影响经济长期平稳发展。2011-12-07 14:46:06

陈佳贵:抑制通货膨胀仍是2012年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以来,中央把治理通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物价快速上涨势头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是我们也看到,当前造成物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因素还没有大的变化。当前我国物价总水平既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又受成本上涨的影响。我个人看法,比较期来看,PPI受供求关系影响要大一些,CPI受成本上升推动因素要大一些。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企业对能源、原材料的减少,以及我国制造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PPI的总水平下降比较容易一些。CPI受成本因素推动大一些,而且粮食等产品是刚性的需求,对CPI的上涨控制难度要大一些。CPI的上涨还直接影响城乡居民的生活,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治理通货膨胀、稳定物价仍然是明年的重要。2011-12-07 14:47:08

陈佳贵:另外,关于2012年宏观经济政策需不需要进行重大调整是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争议的问题。我们认为,还是应该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定的货币政策。从财政政策看,我国正处在结构调整时期,许多民生问题又继续尖锐,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也还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实行经济积极的财政政策既有需要,又有挑战。但是要严格控制赤字规模和债务余额的规模,特别要加强对地方债务的监管,反对搞形象工程,反对铺张浪费,避免出现严重突击花钱的现象。同时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多地发挥财政政策在改善民生、调整经济结构中的积极作用。要加快结构性减税的步伐,减轻企业的负担,加大支持小企业、微型企业的发展的财政措施,促进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2011-12-07 14:49:44

陈佳贵:“稳健的货币政策”提法本身就比较中性,关键在于实际操作时的走向,针对物价上涨过快的趋势得到了初步抑制,速度也回落到合理的区间,货币政策在操作层面可以适度的放松。同时,要切实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有效利用利率、汇率杠杆对经济进行调节。我们金融监管部门出台货币政策和进行监管时,既要考虑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又要处理好储户、工商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利益关系,不能偏向商业银行,使它们获得垄断的利润而损害储户和工商企业的利益,打击实体经济。2011-12-07 14:54:06

陈佳贵:总之,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的复杂形势,2012年宏观调控政策在执行中应该以稳为主,既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又要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把握好时机,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及时微调。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到8-9%之间,通货膨胀率降到4%左右,宏观经济政策应该保持中性。

2012年,国内外经济形势愈加鼓胀,发达经济体活力不足,市场信心下降,世界经济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低迷,若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不再发生显著恶化,国内不出现大范围的严重自然灾害和其它重大问题,根据我们的预测,明年我国GDP的增长率在8.9%左右。但是,宏观调控仍面临众多的挑战,我们一定要有面对各种复杂经济形势的准备。2012年《经济蓝皮书》把上面的问题都提出来了,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共同推进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1-12-07 14:54:43

陈佳贵:《经济蓝皮书》是在去年秋季经济形势研讨会的基础上形成的,最近经济形势又有一些新的变化,但是应该讲,《经济蓝皮书》论述的一些基本观点、基本方向是没有大的变化的。《经济蓝皮书》不仅是一项研究成果,更重要是一个平台,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把中国社会科学院乃至中国经济学界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全世界,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这个平台上来,共同将《经济蓝皮书》做得更好、更权威,为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谢谢大家!2011-12-07 14:55:26

谢寿光:感谢陈佳贵主任。下面有请蓝皮书另外一位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研究员做主旨演讲。大家欢迎。2011-12-07 14:55:50 李扬: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非常高兴我们如期在这里又聚会,讨论中国经济的形势问题。我们这次所围绕的一个关键的主题就是《经济蓝皮书》,这个蓝皮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个拳头产品,从1992年首次面世以来,已经发布了21年,并且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这样一个蓝皮书今后还将进一步提高质量,希望能够对于社会各界理解和预期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参考作用。2011-12-07 14:56:36

李扬:今天的主题还是要讨论形势,我想借这个机会,同大家就国内外的形势做些交流。中央的判断,2010年面临的是最为复杂的形势,我们当下面临的恐怕是更为复杂的形势,因为国内外的形势都在发生非常重大的变化,很多新因素,特别是我们过去没有充分估计的因素都在发挥作用,因此在这个时候对这些新因素的产生、发展、变化要有一个全面的估计。现在说实话,恐怕谁都不能够非常有把握的说2012年会怎么样,所以今天我提供一个看法供大家讨论。2011-12-07 14:57:22

李扬:首先,是国际形势。总的判断是这样几句话,一是从明年开始,也许要延续5-10年,很长时间全球经济是低迷的。对于这个情况的判断,我的感觉国内外是有共识的。

二是“保增长”恐怕成为全球共同的课题。对于这样一个判断,胡锦涛主席在最近法国召开的G20峰会上已经明确提出了,而且获得了与会者广泛赞同,世界主要国家要共同应对世界经济下滑的危险。在此后不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形势有一个分析,当然这个分析当时主要是针对欧债危机的。他们有一个看法,如果全球的主要国家不联合采取行动阻止经济继续下滑的话,这种长期低迷的局面有可能会延续10年,甚至更长时间。这个看法和我们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

三是由于形势发生了这样一种变化,我们预测明年以及今后几年,全球主要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是趋向于宽松的,由于趋向于宽松的政策,可能更多的体现为货币政策,而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就是增加货币供应,所以我们面临的可能是全球的流动性宽松的局面,流动性宽松后面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合乎逻辑的结果,大家都是可以判断的。2011-12-07 14:58:10

李扬: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分析得更细一点,我们可以从全球几个主要经济体的情况来看出这样的趋势。就美国来说,关于美国经济的形势,最近连续公布了一些数据,包括就业数据、企业数据、消费者的信心、PMI等等,这个信息比较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作为研究者,特别是我本人,我比较关注货币当局的一些看法,因为政治家当然是要以提振信心为主,几乎他在各种情况下都会说情况会变好。但是经济学家,尤其是承担经济宏观调控主要责任的货币当局,特别是货币当局在讨论形势中的一些看法,我觉得不太容易欺骗人,所以我们不妨从美国中央银行、联邦储备银行最近的一些会议中透露出的信息来看一看美国货币当局对于形势的看法。

要说起这点,大家主要关注美联储最近三个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公布出来的信息。美国货币政策是由美国下属于联储的联邦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决定的,8月份一次会,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每年大概开10次左右的会,在2010年开了10次,本年从计划来说是要开8次,与当前形势有关的是最近的三次会议,一次会议是在8月,8月的那次会上做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美国基准利率)于0-0.25之间,一直到2013年,这是8月份会上所做出的政策决定。这个决定非比寻常,因为像美国这样一种国家,对于未来的情况,特别是政策举措能够算到三年以后,这是非常少的,它把利率维持在接近0的水平,在今年就说要维持到2013年,这在历史上是很少的,这种异乎寻常的举动,说明美国货币当局对形势的看法是比较悲观的。2011-12-07 14:59:21

李扬:第二次会议是在9月21号,这次会上美联储推出了三项政策,一是重申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之间,一直到2013年6月,等于是对8月份会议的决定做了确认。二是再投资政策,也就是说从20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这个危机要延续到美国的几个住房金融机构,大家知道国内翻译成叫房地美和房利美,他们发行了大量债券,在救助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美联储购买了很多债券,现在到还的时候了,他们收回来的本金加利息怎么处置就是一个导向,这次会议上就决定,收回来的利息加本金再次投入市场,等于是以新换旧,说明美国货币当局也对美国房地产市场,以及与房地产相关的金融市场是非常不放心的,必须给予支持。美国住房市场大概占到美国整个GDP20%多,维持这个市场,对于保持美国经济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他们决定这笔资金不收回,继续投在这个领域中,这也表明对经济形势的看法是相对悲观的。2011-12-07 15:10:17

李扬:三是扭曲操作,在美国,货币政策主要是针对利率,利率有一个收益率曲线,在我们国家现在也已经有了,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收益率曲线刻划的是从短期到长期利率的走势。正常情况下,长期的利率会高于短期利率,因为中间有风险溢价,有不确定性。如果维持正常曲线,那就使得整个市场上对未来的投资可能会低于当前的投资,这个不利于经济的恢复,特别是不利于经济进行结构调整。所以,他们在9月21日这次会议上就决定,要采取一些措施扭转这个曲线。也就是说,把长期利率压低,短期利率维持,长期利率压低的话,大家借长期资金就比较便宜,这样的话投资热情就会比较高,投资热情高了以后对未来的经济恢复和经济增长就有积极的作用,背后的逻辑是这样的。

这个举措是异乎寻常的,因为我们翻开历史看,美国在历史上采取这样一种异乎寻常的扭曲操作只有两次,一次在60年代,当时美元有第一次危机,黄金(1722.60,-2.30,-0.13%)大量外流,美国为了维持黄金储备,维持美元地位,采取了一次扭曲操作。第二次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后,70年代,当时为了挽救布雷顿森林体系,他们又采取了一次,把整个收益率曲线长期地率压低,短期利率抬高,当然这个还有一些差别,这种操作通常是在危机非常深重的情况下采取的,美联储这次又采取这样的行动,表明他们判断形势是很不好的。2011-12-07 15:11:10

李扬:第三次会议是在11月,也就是上个月刚刚开的,这次会议上传递出两个信息,一是认为情况不好,重申在9月份的那些政策不变。二是对一直到2014年美国经济主要数据进行了一次修订。我大概看了一下修订,除了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继续上升之外,其它的指标,包括GDP指标、制造业等等指标都往下,所以下和上,表明一直到2014年美联储认为形势都不好。如果你仔细阅读美国货币政策最核心的机构对形势的判断,可以得到比较明确的感觉,就是美国的货币当局自己对于美国经济形势的判断是不乐观的。这是美国的情况。2011-12-07 15:11:47

李扬:欧洲的情况,最近媒体关注的比较多,欧债危机。值得关注的主要有两件事,一是直接救助欧债危机,所谓欧洲稳定机制,即筹集一笔钱,来救助欧盟地区情况最差的国家,有很多方案,一次一次修订,但始终没有很好的执行。由于这些欧洲稳定机制不能发挥作用,于是又提出发行欧洲债券的建议,大家也都清楚,欧洲债券有上、中、下三个方案,第一个方案,发行以欧洲央行作为欧元区各国政府未统一的担保人的债券,拉平了欧元区各国之间的差异。第二个方案,根据各国情况的不同,各国政府提供程度不同的担保。第三个方案,只是说筹集一些资金来救助那些危机最为深重的欧元区国家。这些方案现在看来也遇到了问题。于是接着出了第三件事,不久前六国央行联手救助,这个事情非常值得我们分析,首先的印象是,六过央行联手救助,而且是用美元救助,表明欧洲的情况靠自身力量已经难以解决,要靠美国的力量来予以救助了。2011-12-07 15:12:32

李扬:二是它是用美元来救助,说明有一个趋势,那就是美元重返欧洲。因为欧元区的启动,无论是从它的本意上来说,还是从效果上来说,都是为了挑战美元的。欧元区的启动以及欧元区的发展,在客观上都已经产生了排挤美元的作用,大家会看到一系列的数据,欧元启动之后,美元在国际储备的占比中,作为结算货币、资本流动载体方面比重都是在逐渐下降的,所以欧元其实是真正能够挑战美元的一个货币。但是,现在欧元的存在要靠美元去救助,这个事情就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动向。

这几个事情一发生之后,大家就感觉到欧盟地区情况不好,我们觉得欧元区情况确实不好,但是它到底不好在什么方面呢?是说欧洲的情况整个从实体经济面真的不好,还是有其它原因呢?我们认为其它原因更重要,所谓其它原因是说,这次欧债危机表面上挑战的是欧元区这些国家的财政状况、金融状况、银行体系状况,实际上挑战的是欧元区一体化的决心。如果把欧元区作为一个总体来看,无论它的赤字率,还是债务率,都低于美国和日本,但是美国和日本没有出这么大的问题,欧元区反而搞得已经不可终日。原因在哪里?总体情况并不比美国差,并不比日本差,但是它产生的市场影响,投资者的感觉就比美国和日本差得多,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它的一体化程度还不够高。2011-12-07 15:13:54

李扬:要总体来说是这样,但是这个总体不说明任何问题,因为它不是一个总体。欧元体里有核心国家,有外围的第三层国家,现在第三层国家出问题,第二层国家也开始出问题,开始蔓延到第一层国家,它没有统一,这就是大家已经熟知的,统一了货币,没有统一财政、经济和政府。从这个意义来说,欧洲的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是对一体化提出的挑战。所以,大家应该关注,12月9号欧元区要开会,德国人已经放出风了,也许这次会上会给出一个让大家惊喜的判断。我个人判断,如果是惊喜的话,无非是在欧盟地区一体化方面是不是有共识。换言之,欧洲地区一体化速度如果快一点、决心大一点,它的问题没有那么大,现在主要是因为没有一体化而产生的问题。2011-12-07 15:15:25

李扬:日本的情况,日本去年是负增长,今年可能会是正增长,根据各种研究看来,它明年、后年也都会是比较低的正增长。发展中经济体,经过这几年高速发展之后也遇到了问题,包括中国在内,今年最后是9.2%还是9.3%,我们不知道,是相当高的水平。但是明年多数人的预测,这里预测的是8.9%。从媒体上可以看到,印度已经往下走了,巴西、俄罗斯、南非,我们金砖五国整个是在往下走的趋势。非洲,拉美的其它国家,由于内部结构的失衡,由于国际环境的影响,看起来都不会比今年好。这大概就是一个总的途径。这就是我们得出明年,甚至更长一点时间,全球经济在低速增长上的原因。2011-12-07 15:18:15

李扬:说完国际环境,我们要关注中国。在这样一个国际环境下,中国显然是难以独善其身的。我们感受到国际环境的压力,它的副作用,首先是从对外部门感受到的。从现在的情况看,2011年,虽然说进出口总值还创了历史新高,但是那种对国民经济增长起关键作用的几个要素,比如我们的顺差、外汇储备增长都不如过去,顺差到11月是1300多亿,全年算下来,也就是1500亿左右的水平,有可能会低于这个水平。这就比前几年低了。由于顺差比较低,就造成了在今年我们的对外部门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负的,这一年下来我们对外部门对于增长来说是给了一个负数,虽然负的不高,但不是正的贡献,我们最高的时候是2点几的贡献,比如9点几,其中2点几是对外部门提供的。现在我们9.2%,没有一点是对外部门提供的,反而还提供了一个减项。2011-12-07 15:18:48

李扬:第二个指标,我们整个顺差占GDP的比重会低于3%。以前最高的时候是6点几。在G20首尔峰会上,19个国家几乎等于逼迫中国要承诺把顺差降低到占GDP4%以下,当时我们没有把握,就没有承诺这个事情。现在形势的发展,使得已经降到3以下了。我们预计,如果国际环境维持这样一种状况,对外部门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如果不是为负的话,占GDP的比重在3%左右恐怕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我们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国内消费、国内投资加进出口,进出口如果基本上维持在零左右的程度,我们在预测经济增长的时候就要把过去长期积极的比较重要的贡献这块扣除,扣除多一点就是1点多,少一点的话就是0点几。也许在明年经济增长速度比今年下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我们现在关心的是,这种下降是不是成为一种趋势,如果成为趋势的话,中国长期的经济增长速度,我们过去32年是9.7%、9.8%,会不会一下降到9%以下?我们预测明年是8.9%,这种情况会不会成为未来10年、30年的常态,我本人倾向于可能会是这样。会对我们整个经济增长速度的长期发展趋势产生这样一个影响。2011-12-07 15:19:38

李扬:这块如果给定了,再看经济增长要保持怎样的速度,那就取决于国内消费和国内投资这两个因素。国内消费这么多年来我们采取了非常多的措施,但是统计结果显示,国内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是相对稳定的,甚至是有所下降的。我们2011年食品增长可能是略负,那就只能看投资,今年投资是稳定,原因有很多,一千万套保障房的投入等等,如果明年就600套,1000套到底是怎么样,我看今天报道,1000套里有600套好像没有真的投下去。如果是这种状况,那就是投资不容乐观。出口增长贡献已经开始是零,甚至是负。消费相对稳定,投资再下降,得个8.9%是很合乎逻辑的结果。据我所知,明年中央定的指标比这个要低。“十二五”平均是7%,“十一五”定的好像是8%。中央定这个指标通常是表示一种趋向,并不是严格就到多少。也就是说中央判断“十二五”比“十一五”要低一个点,实际情况可能还会严重一点。也就是说,明年以及今后几年的情况有可能会比过去改革开放以来平均30几年的状况水平要低一点,从增长的角度来说看到的是悲观的因素。从经济转型来讲是积极的因素。

上个世纪末就说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型,所谓转型,无非是说有不平衡、不可持续的因素,我们所说的不平衡、不可持续就是两个问题,一是过度依赖出口,现在过度依赖出口这个问题已经逐步在解决了。二是过度依赖投资,依赖投资的问题相对来说也在缓解了。就这个意义上来说,目前这样一种转变应该是大书特书的事情,是应该给予非常积极评价的事情,它是我们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从过去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向科学发展道路的一个非常良好的开端,我觉得应当这样来看,不能唯GDP增长的概念,我们要讲长期的持续增长,经济学家还会算潜在增长率之类的,大家都倾向认为潜在增长率比前30几年也是略有下降的。所以,我觉得对于明年以及未来的增长恐怕应当有这样一个看法,就增长率而言,也许会低于过去30几年的水平。但是就经济发展方式而言,我们已经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跃上了一种结构更加协调、更加可持续的健康发展道路。我有这样的看法,当然也没有非常大的把握,特别是对趋势性的判断,还有待实践的检验。2011-12-07 15:20:37

李扬:最后,关于政策,提法没有改变。我估计在短期内提法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配合的格局不会改变。在这种配合的格局的时候,中央反复强调要增强前瞻性、灵活性、针对性,当强调前瞻性、灵活性、针对性的时候,就表明在维持这样一种总提法不变的情况下,有了方向相反的调整,要读中国的文字得这么读。其实这个变化已经发生,大家仔细看看就能看到,比如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增加了支出,不妨列举一下,就最近一两个月里,新增支出的项目有多少,减少了收入,减税、免税、退税,为了解决小微企业,20几项税收措施。增加支出、减少收入,这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就是刺激性的。相对过去而言,财政政策更加刺激。从财政政策执行的格局来看,保增长比其它政策目标,比如稳定物价,可能排在更加优先的位置上。2011-12-07 15:27:30

李扬:关于金融,比较明显的标志是不久前降低了法定准备金率。在此之前还有几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动向是我们应当纳入分析的,比如说信贷。十几年的格局都是,每年年初拼命放贷,到下半年基本不放了,到最后两个月压根就不放了,这与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有关。但是,11月份我们贷款增加量比较大,12月份可以预计还会比较大,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现象。从货币政策角度来说是相当刺激性的一个措施。

另外,利率,在11月初的时候利率曾经有过一次反弹,现在分析可能跟利率变动有关系,现在利率持续下走,利率下走是刺激性的信号。在这一个多月里,中央银行采取了过去很少采取,而且我的感觉,是被媒体,甚至是理论界相当多研究人员所忽视的一个事情,把财政放在国库的资金转移到了商业银行手里。

具体是说,国库现金管理的通道里稀疏资金,29号刚刚搞了一次,一次600亿,财政的钱存在中央银行,宏观效果是紧缩的。财政的钱从中央银行拿出来放在商业银行,效果是扩张的。一个月多一点时间稀疏了将近2000亿的资金。人民银行在宣布这个政策的时候,它非常明确地说,为了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配合机制,决定干这个事情。2011-12-07 15:30:01

李扬:我想你们以后关注一下这个事情,在人民银行网站上和财政部的网站上都有国库现金管理定期存款的拍卖机制。如果国际环境比较低迷,国内下滑的趋势相对来说开始明显,这样一些政策还会继续延续下去。现在有些机构预测,明年法定准备金率会下调多少次,社科院的机构不会做这种预测,但是我们会预测趋势有可能是这样,我们不会预测有多少次、下调多少点,不是我们的强项,我们的强项是方向会怎么样,我们认为可能是在中性偏松的方向上运行。2011-12-07 15:30:57 李扬:值得关注的还有,现在情况极为复杂,汇率其实和利率有关,和储备增长有关,大概出现了两个月的时间人民币贬值,相对应的是什么呢?我们的外汇储备在减少,从9月底开始减少,10月全月、11月全月,12月到现在为止,基本上每天都在减少储备。过去大家都知道,一开门储备就进来了,储备进来了人民银行就放人民币,觉得多了,流动性过剩,于是就开始对冲,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发行央票,这一系列措施都已经变成市场大家所熟悉的措施了。现在情况发生了相反的变化,9月底开始,外汇储备停止增加,开始减少,10月、11月已经有两个月的时间。与此对应的人民币汇率也停止了单向升值,开始双向变动,甚至有时候贬值。

我们在香港市场表现的特别明显,你只要看香港市场人民币存款的变化,如果预计人民币升值,存款毫无犹豫的增长,如果预计有些变化,存款就开始停止,如果预测人民币有可能贬值,人民币存款迅速减少,现在香港是人民币存款在减少的时候。这是一个很趋势性的变化。如果说外汇储备的增长至少不那么快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继而人民币汇率的均衡水平有可能接近了。2011-12-07 15:31:37

李扬:我最近在一个会上,有一个人很挑衅的问我这个问题,我说有可能接近均衡水平了。为什么挑衅呢?美国国会通过了法案,要谴责人民币的低估,要给我们报复性的关税,我说这都是很不可理解的事情。因为所谓利率,不是说水平在哪里,而是说机制如何。现在我们的机制是,美元的供应逐渐在减少,人民币的供应逐渐在增加,我们现在肯定不能预测人民币升值的趋势已经停止,因为中国的经济比美国还是强得多。但是,双向变动逐渐成为常态,我们觉得是可以有把握说的,这个变化就大了。如果外汇没有增长那么快,国内货币供应增加的压力就没那么大。

其实在一定意义上,这次下调法定准备金率是应对最近外汇储备减少这个局面的,汇率又发生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大家想想,人民币货币供应、人民币利率、人民币兑美元以及其它货币的汇率,如果发生这样一些变化,经济形势以及我们的政策当然会有较大的变化。现在这个变化刚开始发生,会不会形成一个趋势,说实话现在谁也不敢说,我也不敢说这个话,我觉得应当密切关注了,不要把那些老的看法,中国就是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怎么怎么样,这个已经变化了。2011-12-07 15:34:22

李扬:总的意思是,今年下半年以来,以及明年的情况会相当复杂,再加上明年几个主要经济体在换届。政治周期的影响可能比经济周期还要强,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明年是相当复杂的一个情况。中国的经济增长长期看还是看好的,至少是好于发达经济体,我们对此还是保持着充分的信心,但是应对的局面,尤其是政策的侧重点,优先次序肯定是会调整的。借这个机会我就说这些看法,一定有很多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2011-12-07 15:34:41

谢寿光:非常感谢李扬副院长做了一个非常有深度的关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报告。下面有请蓝皮书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研究员做“关于中国经济形势的主题报告”,他是今年蓝皮书主报告的执编者。2011-12-07 15:35:19

李雪松: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刚才陈院长、李院长对2011年、2012年宏观经济形势做了分析,我这里做点补充。主要说两个问题,一是国民经济主要指标预测;二是2012年经济政策取向。2011-12-07 15:35:35

李雪松:2011年,在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政策紧缩等因素影响下,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逐季放缓,呈现出前高后低走势,预计全年GDP增长速度将略高于9%,比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左右。经济增速适度回落,符合年初确定的“保增长、调结构、管预期”的政策调控目标。

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将低速徘徊。2012年,我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如果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不再发生显著恶化,国内不出现大范围的严重自然灾害和其它重大问题,鉴于我国经济前景良好、国际收支及财政总体状况稳健、宏观经济政策积极稳健灵活,2012年我国GDP仍望保持8.5%以上的增长速度。2011-12-07 15:35:56

李雪松:从三次产业来看,2011年和201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将分别增长4.2%和4.1%;第二产业增加值将分别增长9.9%和9.8%;第三产业增加值将分别增长8.9%和8.8%。

从“三驾马车”方面来看,在投资方面,随着各地保障房建设的展开,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仍将处于较高水平,预计名义增长24.5%左右,实际增速16.7%,比上年有所回落。2012年投资将呈现小幅回落的趋势,预计名义和实际增长率分别为22.8%和15.4%。

在消费方面,受刺激性政策退出等因素影响,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有所放缓,名义增长16.7%,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实际增长11.2%,比上年回落3.6个百分点。

2012年,消费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突破20万亿元,名义和实际增长率分别为15.7%和11.3%。2011-12-07 15:42:49

李雪松:进出口方面,受国际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不断蔓延等因素,今年外增长速度明显回落,预计进出口分别增长24.7和20.4%,全年外贸顺差1600亿美元左右,为连续第三个贸易顺差减少年。2012年进出口增速将进一步减弱,预计进出口总额增长率将低于20%,顺差将进一步降低到1350亿美元左右。从“三驾马车”方面来看,增速明年都将有所放缓。

居民消费价格,2011年CPI上涨5.5%。2011年国内通胀由累积释放转为逐步缓解迹象,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取得积极成效。2012年价格翘尾因素将显著降低,物价总水平将呈现温和上涨态势,考虑到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不确定性加大,国内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压力加大,预计2012年全年CPI上涨4%左右。2011-12-07 15:43:06

李雪松:进出口方面,受国际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不断蔓延等因素,今年外增长速度明显回落,预计进出口分别增长24.7和20.4%,全年外贸顺差1600亿美元左右,为连续第三个贸易顺差减少年。2012年进出口增速将进一步减弱,预计进出口总额增长率将低于20%,顺差将进一步降低到1350亿美元左右。从“三驾马车”方面来看,增速明年都将有所放缓。

居民消费价格,2011年CPI上涨5.5%。2011年国内通胀由累积释放转为逐步缓解迹象,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取得积极成效。2012年价格翘尾因素将显著降低,物价总水平将呈现温和上涨态势,考虑到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不确定性加大,国内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压力加大,预计2012年全年CPI上涨4%左右。2011-12-07 15:43:33

李雪松:刚刚谈到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三个途径影响中国,一是通过出口影响我国的出口和就业。二是通过金融渠道影响我国资本流动和经济稳定。三是影响投资和消费的信心。

二、2012年经济增长取向,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经济调整结构。2012年国际经济环境将更趋严峻,特别是欧美债务问题尚未看到短期内有效解决方案;国内通货膨胀压力降趋缓但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2012年应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微调预调,以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防治经济增长大起大落;同时应抓住通货膨胀压力趋缓的机遇,切实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011-12-07 15:43:47

李雪松:三个方面政策取向:

一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结构性减税的力度。要加快解决制约服务业发展的营业税重复征收问题,加快推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中小企业税费负担偏重,要继续加大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实相关配套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结构性减税可以增加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增加消费,改善经济结构。

二是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货币信贷和流动性向中性回归。适时适度预调微调,这个政策实际上已经开始,刚才李扬院长也提到,我们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下调了。2012年要进一步观察国外经济走势和我国增长、通胀、就业和国际收支状况,协调使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促进货币信贷和流动性向中性转化,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同时,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人民币汇率向以供求为基础的双向浮动的机制转变。深化金融机构的改革和开放,支持位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2011-12-07 15:44:01 李雪松:三是抓住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抓住通胀压力趋缓的机遇,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深化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把政府资源投向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领域。注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服务业发展,落实区域发展规划。更加注重夯实农业基础,加大对农业和农村事业的投入,保持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结构性改革,积极的财政政策都可以大有可为。

尽管国际经济形势非常复杂,但是只要我们政策措施得当,中国经济2012年一定可以保持比较平稳的,在合理增长区间内,中国经济前景也会一直向好。我就简单说这些,谢谢各位!2011-12-07 15:44:37

谢寿光:感谢李雪松研究员,非常简洁地把《经济蓝皮书》内容给大家做了报告。下面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裴长洪所长发言。2011-12-07 15:44:52

裴长洪:谢谢谢寿光社长的邀请。今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也是中国对外开放比较重大的事件,尽管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情况不太好,世界贸易也有所回落,去年世界贸易增长了12.5%,今年预计要回落到7.5%,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尽管中国的外部需求在下降,但是中国的开放经济发展的表现还是比较好的。今年中国的商品贸易预计要达到3.5万亿美元,增长速度要达到20%以上,去年进出口贸易增长速度是34%,今年要回落到20-22%左右。3.5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呢?今年我们和美国相比会很接近,现在很难说谁会是世界第一,也可能我们今年就会坐第一把交椅,也可能还差几百亿美元。我预计最晚在后年,中国会成为商品货物贸易进出口贸易总额会坐上世界的第一把交椅,但出口贸易我们已经是第一把交椅,已经超过了德国,现在就剩下进出口加起来,今年很难说,也可能是今年,也可能明年,但是最晚不会超过后年,中国会成为世界商品贸易大国,这是乐观的信息。

不乐观的信息,在进出口贸易里面,我们的贸易顺差是下降的,刚才李扬已经说了,今年三笔贸易顺差,大概是1500亿美元左右,去年是1800亿美元,比去年少。加上我们的服务贸易是逆差,因此,对外经济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负数,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三年,从2009、2010、2011年,这三年对外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是负数,这是不乐观的方面,但是也很难说就一定不乐观。因为在国际上我们一直面临着国际收支顺差太大的压力,贸易顺差减少也有利于缓解压力。这是从商品进出口贸易情况来看。2011-12-07 15:49:48

裴长洪:从吸收外资来看,今年我们大概要吸收1100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比去年增长17.48%,在吸收的外资中,来自美国和欧盟的外商投资可能会有所下降,甚至有的是负增长,来自日本和亚洲10个经济体的外商投资增长比较多,尤其是来自日本的外商直接投资增长幅度更大。这也说明在东亚地区产业结构和产业转移正在进一步深化,中国有可能在利用外资方面会有个新的发展。同时,“走出去”也有进一步发展。去年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已经突破600亿美元,今年会突破700亿美元,我们现在叫“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这样我们就能够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整合全球资源,利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今年乐观和不乐观的信息都有。2011-12-07 15:52:23

裴长洪:明年的情况可能更艰难一些,明年世界贸易会增长速度会进一步下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最为悲观,大概预测明年世界贸易增长大概只能有5.8%,世界银行略为乐观一些,说增长速度可能会达到7.5%,也就是6、7%的水平。中国明年的对外贸易,商品贸易也还面临一个严峻的考验,现在沿海地区中小型出口企业相当困难,但是也有一些乐观的现象,现在内地一些省份,商品贸易出口增长很快,像重庆、四川、广西这些省区增长很快,所以把沿海地区增长速度降下来那部分给弥补了。所以我预计,明年中国商品进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大概会维持在14-15%的水平,比今年要下降7-8个百分点,14-15%的水平,其中出口贸易可能会达到13%左右,进口贸易大概是16-17%。贸易顺差大概还会继续维持,在1400亿到1500亿美元,如果是这种趋势,明年的贸易顺差还会比今年少,可能会出现第四个年头中国的商品劳务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是负数。原来我们有些人所忧虑的,中国经济主要靠投资出口拉动这样一个说法,恐怕这几年,至少在对外部门已经不存在了。2011-12-07 15:54:52

裴长洪:从增长情况看,如果能维持这样一个目标,那当然是最好的。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有条件,也有基础,特别是再加上一部分内地省区有些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所以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还是有希望的。吸收外资和企业“走出去”也会有进一步发展。目前在世界经济中,各项主要指标都在下滑,唯独国际直接投资流量是继续在回升。所以,从明年来看,中国吸收外商投资也有可能继续保持今年这样一个略有增长的势头。我就说这些,谢谢。2011-12-07 15:55:54

谢寿光:非常感谢裴长洪所长,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把中国服务贸易经济2011年的状况和2012年的预测做了相当有深度的分析。下面有请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张培森研究员发言。2011-12-07 16:00:27

张培森:很高兴参加这个发布会,可以说这个蓝皮书我几乎一直在跟踪,在参与这个项目的研究。我作为税务部门,我想就税收和经济的关系讲几点看法。一方面,正像各位专家讲的,两位院长讲的,中国的经济形势确实不容乐观。从现象一些迹象看,明年的一些经济指标要有所下降,特别是经济增长要有所下降。和税收直接相关的大概是两个产业的情况,因为出口退税去年是5000多亿,是减效,进口税收去年增加的比较多,今年前半年增加比较多,后半年比较少一些,和我们国内的需求是有关系的。所以税收总收入主要是来自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现在主要征收的是增值税,增值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大约是在32%左右,营业税占15%左右,企业所得税是20%左右,个人所得税大概能达到7点几,接近8%。

税收的来源主要还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三产业这两年发展快,税收增长的也是比较多的。增值税现在也处于一个改革时期,但是从今年的形势看,2011年经济增长不会有太多的下滑,大家都预测了,我的预测也是9.5或者比9.5低一点。今年的经济还是保持了过去超经济增长的格局,弹性系数接近1.8。税收取决于经济,经济的速度和其它三个产业的发展如果好一些的话,税收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今年在绝对数方面,税收总收入接近10万亿,这是经济和税收的关系。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今年的物价水平比较高,按现价计算的税收入库数比这个要多,其中包含了物价上涨的因素,这是个不可忽略的情况。2011-12-07 16:00:58

张培森:第二,我们明年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政策,大家都讲到,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一个大前提。在这之下,财政税收应该是什么样的具体政策,财政政策讲积极财政政策,这里就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除了我们通常讲的针对性、灵活性这些调整之外,财政政策经济方面适合当前国内的形势和保增长的要求,因为明年经济增长要下降,一方面要增加财政的支出,另一方面要增加财政的收入,收入现在92%左右是靠税收,一方面是支出财政的减效,税收方面现在要求减税,减税的呼声比较大。这两年税务部门一直坚持结构性减税,随着经济情况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来进行结构性减税。明年的状况,在哪些方面减税,除了今年减了一些小微企业和一些鼓励的产业,比如现在文化产业也提到日程上来,也要采取减税措施。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收入减少,显然是不符合我们保增长和保民生的局面的。税收明年的重点就是要转到管理方面,该征的税收一定要征上来,该减的要减下去。2011-12-07 16:01:57

张培森:再有,增加税收的途径就是加强管理。我现在参与了这样一些项目,国际上在税收利益的分配情况,那就是避税问题很严重,例如转让定价、利用,例如关联企业的交易减少税收,这方面我们显然是要加强管理的。把应当征收的税收征上来,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有很大一部分项目需要靠税收保证,这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对这个做了一个小小的解释,怎么贯彻积极的财政政策。

第三,经济增长要保持比较好的速度,预测明年比今年要下降,税收情况应该是不容乐观的。物价方面,预计明年不会有大的下降,税收受物价的影响,可能还会保持一定的水平,不会下降太多。预计明年税收收入大概至少增长20%以上,这是我对当前形势和税收问题的一些简要的看法。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2011-12-07 16:07:41

谢寿光:感谢张培森研究员关于税制的状况和明年的预测。现在请我们学部委员、经济学家汪同三研究员给大家讲一下?2011-12-07 16:08:01

汪同三:我们是做经济预测,现在全世界有这样一个倾向,就是在不断下调。最近的一次对经济增长的预测,肯定比上一次做的预测要往下调,现在还没有说哪儿是往上调的,经济预测又不是赌博,定了就不能修改。经常调整预测,这是对预测工作更科学化,是应该的。现在出现了一个普遍的现象,不管国内的预测也好、国际机构、商业银行,这些大的金融机构,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他们对世界经济以及国别经济都是在往下调,不仅对美国的经济在往下调,欧洲的经济往下调,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也在往下调。

大概半年多以前,对2012年中国经济预测,有不少人还预测,2012年我们GDP增长速度在9%以上,现在大家都调下来了,多数人对2012年中国经济的预测都是在8%-9%。出现这种情况,我们看季度GDP增长速度,从今年一季度开始,也是季季在下降,就要分析原因是什么,怎么去解释现在这种GDP增长速度在下降,我想应该从三个方面去分析:2011-12-07 16:10:05

汪同三:一是国际上的因素,因为美国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还在痛苦的挣扎过程中,欧洲又出现了主权债务危机,刚才李扬院长做了很深刻、很全面的分析,并且指出这是一个长期的现象,世界经济大概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会处于一种低迷的状态。而这样一种状态对中国肯定是有影响的,我们也是世界经济的一分子,所以我们也难逃增长速度下降这样一种状况。2011-12-07 16:11:00

汪同三:二是从2009、2010年我们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来,造成的一个后遗症就是流动性过剩,对于价格产生了滞后影响发生了作用,于是我们从2009年年底开始一直到去年,面临着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所以,我们采取的是要抑制通货膨胀,把一直通货膨胀作为首要任务。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速度相比有两类,一类叫滞胀,通货膨胀很高,经济增长速度不高;一类是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速度过快是互为影响,经济增长速度过快造成通货膨胀压力,通货膨胀出现又导致经济增长速度过快。我们显然从2009年、2010年出现的通货膨胀是后一种类型的,是由于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导致的通货膨胀,而治理这种情况的通货膨胀一个必然的结果就会使经济增长减缓。因为我们要抑制通货膨胀,从而造成经济增长减缓。

三是我们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所谓向预期目标回归或靠拢。确确实实,我们“十二五”规划的预期指标,年均增长速度只有7%,现在增长速度确确实实是偏离7%这个预期目标比较多的,偏离了2个多百分点。为了更好地实现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真正去落实“十二五”规划,我们也是期望增长速度能有所减缓,如果要解释的话是这三种原因:一是国际因素的环境;二是治理通货膨胀必然出现的结果;三是向我们预期的目标靠拢。2011-12-07 16:11:13

汪同三:以上三个原因作用力的方向显然是不一样的,我们在未来宏观经济工作中怎么样扬长避短,扬长就是要扬第三个因素,向合理预期的目标靠拢,而避前两个因素,就是国际上出现的经济增长速度普遍下降,以及我们治理通货膨胀对于经济增长速度所造成的一定的影响。我就做这点补充。谢谢大家!2011-12-07 16:11:30

谢寿光:感谢汪同三研究员。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另外我告诉大家,皮书的系列到12月份进入一个密集的成果发布期,后天在这儿还有一场关于房地产绿皮书的发布。下周一上午有一个关于产业竞争力的发布,下午有一个关于G20国家竞争力成果的发布,还有社会蓝皮书、世界经济黄皮书,全球政治安全报告,都会在这个月和大家见面。媒体朋友们如果有兴趣,这都是首次的成果跟大家共同分享。希望大家关注我们中国皮书网,皮书网站都会有这方面的信息。谢谢各位媒体的光临,谢谢两位领导和所有出席会议的专家。发布会到此结束!2011-12-07 16:11:42

第四篇:全县经济形势报告会心得体会

解放思想,把握机遇,力促大余转型跨越发展

——县经济形势报告会心得体会

内良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江志林

县委、县政府在5月10日上午请彭真怀博士为全县领导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大余县经济形势报告会”,听后使人精神振奋,宏伟蓝图绘就,任务目标明确,自己深受鼓舞和教育。

要实现大余的转型跨越发展,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把解放思想置于万事之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发展的速度,要把解放思想置于万事之先,与时俱进,从内心深处搅动思想,打破常规,激发活力,以思想的大解放引领发展的大突破。结合我县实际,解放思想具体来说就是要树立以下三种观念:

一、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观

当今社会,人才既是一个地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一个地区加快发展的关键因素,其对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全国很多县市在经济上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一些发展瓶颈也开始显现,并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阻力。这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人才问题。中组部李源潮部长也提出要“视才如金、求才若渴、与才交友”,就是根据人才优势是最需培育、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其用意就是要发挥人才资源的最大效益,使各类人才在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对我县来说,要想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有所作为,必须立足实际,转变观念,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除了努力营造

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提高人才待遇,增强对外部人才的吸引力外,还要转变引才观念,树立“借鸡生蛋”的新理念,破除人才“单位部门所有”的传统观念,树立起“只求为我所用、不求为我所有”的大人才观,树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新观念,尽快出台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优惠政策,以及相关配套措施办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利用现有资源,采用兼职服务、技术咨询、合作研究、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投资创业等多样化方式,做好会展经济、金融改革、企业上市融资、高科技深加工产业、现代农业发展等工作,为我县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树立“不求大而全只求精而深”的产业观念

经济学家在研究县域经济时得出结论:只有破除“大而全”,树立“不求其全、但求其精”的特色经济新理念,才能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号称“龙虾之都”的盱眙,用“一花引来百花开”生动诠释了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更精彩演绎了以特取胜的全面发展之路。如今,盱眙不但是著名“龙虾之都”,还是“新兴轴承之都”、“中国凹土之都”、“特色休闲之都”…… 从各地县域经济发展经验来看,凡是经济实力强的县,产业特色都很鲜明。我们一定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摸透县情,理清发展思路,突出地方特色,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劣中选优,树立“不求其多、但求其特”、“不求其全,但求其精”的特色经济新理念,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县域

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的路子。

从我县的实际来看,我县的企业一般规模较小,资金短缺,技术和设备水平较低。如果只想一味扩产做大,想要产能面面俱到,恐怕是不现实的。在求全的过程中,还不等到企业形成强大能力已经“气力耗尽”,恐怕不是别人的对手。所以,产业不一定要大而全,一定要“求精而深”,要在细分市场中力求做到成本最低,品质最优,竞争力自然就会增强,在市场上自然就会有立足之地。也就是要按照彭真怀博士说的“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的思路,着重抓好金边瑞香、南安板鸭、钨及有色金属深加工、金融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以此带动整个产业有机融合和的完善,发挥倍增效应,从而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树立“5加2白加黑好加快”的工作观念

事业成败皆在作风,作风决定了我们工作的执行力和落实力。所以我们要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作风整顿,紧紧围绕“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民生是第一目标,作风是第一保障”的工作要求,在继承中创新、在发展中开拓,倡导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善谋发展之路,敢破发展之难,勇求发展之实,以热情高昂的工作态度,顽强扎实的工作作风,严格规范的工作制度,使全县上下形成一个抓落实、求效率、比贡献的热潮。

具体来说,就是要以开展集中整治干部突出问题暨创建作风

建设模范区活动和三送全覆盖常态化活动为抓手,建立“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作风大整顿的工作考核机制,严格落实“问责制”,以整顿促发展,以发展促成效。要保持拼搏争先的闯劲、迎难而上的韧劲、废寝忘食的干劲,雷厉风行,快捷高效,大力弘扬“5加2白加黑好加快”的工作作风,以一事不为,寝食难安的精神集中精力,履职尽责。当前我县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需要广大干部严格对照目标任务,保持“5加2”、“白加黑”、好加快的的工作理念,发扬沉心静气抓落实的作风,亲自动手解剖“麻雀”,研究破解民生、资金、土地等发展难题,逐一攻克关隘堡垒,干出实实在在的成效。

当然,解放思想虽然重要,没有行动也无法实现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只有进一步发扬成绩、查找差距,进一步集中力量、重点突破,进一步强化措施,鼓足干劲,以决战决胜的姿态打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业强县、城市建设、防汛抢险、安全生产、信访维稳攻坚战,才能实现我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第五篇:2009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报告会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办的一年一度“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报告会”于11月30日在北京京西宾馆顺利结束。远东控股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江苏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杜南平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本次会议。

出席本届年会的嘉宾有: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宝国,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副院长王一鸣等,年轻的经济学家中金公司哈继铭博士、亚洲开发银行庄健、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国家发改委经济所王小广、国研中心隆国强等16位嘉宾相继发表演讲。

2008年是国内外经济形势异常复杂、快速多变的一年。上半年我国遭遇了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和美国次贷危机。但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有效的政策调控下,上半年我国经济成功地抵御了各种不利因素的冲击和影响,国民经济仍保持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进入下半年以来,受国内经济周期性回调和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出现了加速回调的势头。第三季度GDP增速只有9%,比2007年全年GDP增速11.9%下降了2.9个百分点。比2008年上半年增速10.4,回落了1.4个百分点。特别是工业增加值出现了大幅加速回调现象。10月份,增速只有8.2%,比2007年同期增速18.5下降了10.3个百分点,经济形势相当严峻。

针对目前严峻的经济形势,相关领导及经济专家本着“解读中国经济形势,引领企业健康发展”的主题进行了权威、前瞻的演讲。远东控股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杜南平、远东电缆公司技术总监甘兴忠分别与与会领导及相关经济学家进行了沟通,针对目前的经济形势就如何使企业能够健康快速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电力工业“上大压小”的力度,可能淘汰10万千瓦的小机组,扩大一级,压小范围。

成思危: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想在我讲之前先说明两点:一是我是以一个学者的身份跟大家来探讨明年经济发展的问题。要谈经济预测,坦率来说我预测不准,因为测准了就成神仙了,但是没有预测是绝对不行的,因为没有预测就没有方向。

我今天主要讲三个问题:一是在世界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什么时候危机能够过去?我的观点是2010年世界经济将会复苏,我将论述这个问题。

第二就是2009年将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

第三是我们大家群策群力,共度时艰,保证我们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

首先,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现在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个过程发展之快,数量之大,影响之巨,可以说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大体上说,可以划成三个阶段:一是债务危机,借了住房贷款人,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引起的问题。第二个阶段是流动性的危机。这些金融机构由于债务危机导致的一些有关金融机构不能够及时有一个足够的流动性对付债权人变现的要求。第三个阶段,信用危机。就是说,人们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金融活动产生怀疑,造成这样的危机。大体上是这么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因为次贷引起的,就是把贷款贷给不可条件的人,什么不可就是两条:一是信用记录不好,另外一个是还款能力不够。为什么贷给这种人,是因为美国从2002年以后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上升利率比较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放松对贷款的管制,包括可以不要首付,开始两年可以只付息不还本,而且付息角度开始两年是固定利率,以后是浮动利率,也不严格审查贷款人的资历等等。美国政府和议员说让所有的人都有房子住,所以鼓励银行发次贷。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敢贷,借款人敢借,银行为什么敢贷呢?因为房地产价格在涨,我贷出去以后如果不能还款,我把房子收回来再拍卖,拍卖时候的价格可能还高于我贷给他们的价格,不会吃亏。借款人为什么敢借呢?他也考虑,我房子万一还不起贷款,我把房子转让卖出去,我还不会吃亏,因为房价在涨。这是一点。另外,我拿着房子以后,我可以拿着房子再到银行抵押,又可以得到现金,可以做别的事情。所以政府鼓励、银行人敢贷、借款人敢借,所以美国次贷发展成很庞大的潮流。

从美国金融体制来看不向我们,美国是把银行贷款借款人以后,并没有把贷款本息回收的事前自己揽下来,为什么呢?它要取得流动性和分散风险,就是贷出去的钱每年回收本息二三十年,我的钱压的时间太长,所以我要很快的取得流动性。另外,也是分散风险,所以美国要资产证券化或者抵押贷款证券化,就说银行把贷出去的款打包卖给独立的机构,然后再由这些机构卖给房贷机构,房贷机构包括房地美或者投资银行等等。这些房贷机构和投资银行去发行债券,这种债券叫MBS。他们打包卖出去以后银行把钱收回来,债券是按期付息,付息率比较高,因为这是稳定的现金流。

为了使投资人放心,保险公司参与其中做两件事:一件事是增信,实际上是一种担保的形式。另外一个就是进行保险发行CDS,CDS实际就是信用违约的时候的一种互换,也就是说,是债务信用互换,如果违约的话,他负责赔偿,所以这是保险的性质。我们看到美国的金融公司是一个链条,就是银行把贷款贷给借款人,房贷机构投资银行把流动性提供给银行发行债券,保险公司提供保险和增信。所以单从次贷违约来看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它的影响一旦房地产价格下跌以后,风险就沿着链条放大。所以,这样一来当美国2006年开始利息增加,房地产价格下降,风险就一步步暴露出来了。首先暴露的当然就是借款人还不了款了,他违约了,他违约的话,就收不到钱来兑付债券该付的利息,这就发生了债务危机,因为债券跟股票不一样,股票是自担风险,债券是按期还本付息。所以,就造成了这样一个债务的危机。

所以造成房贷机构和投资银行的危机。所以我们可以说这是第一阶段。

风险沿着放大,保险公司等等都涉及到里面,因为比如保险公司,当违约率很低的时候肯定赚钱,因为你收了保费和赔付来说肯定保费高于赔付,当违约率增高以后,你就不可能了,就发生问题了。再一个美国有一个规定就是评级机构,评级机构如果是对你的信用发生了疑问的话,你产生更多的问题,人们更不相信你了。所以,第二个阶段发展了流动性危机,就是保险公司没有足够的钱,投资银行没有足够的钱来付债券的本息,保险公司没有足够的钱付保险赔付。这就造成流动性的危机。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大体上,从2006年最早新时代公司发生问题,两房破产9月15、16号三天之内三件大事,美林被收购,雷曼兄弟破产,加上向政府紧急求助。老百姓的信心受到很大的打击,所以从9月份以后,演变成信心危机。信心危机的实质是信用和信任的危机,也就是说,老百姓对金融机构、金融系统,甚至包括对政府都不相信了。那么这样的情况下,这个危机就迅速的蔓延和扩散。因为欧洲也买了很多CDO和CDS无的金融衍生品,就是基于住房贷款产生的衍生品。

现在据了解,全世界CDS名义发行量是33.5万亿元,那是相当厉害的,当然是保额的。美国债券市场大幅度的萎缩,CDO差不多少了85%,所以造成危机上全世界的扩散。这种扩散一方面是范围广,另一方面必然会影响到实体经济。所以,最受影响的实际上房地产,第二就是汽车,所以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都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当然我今天不是讲这个,所以不能细讲。从虚拟经济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在哪儿呢?就是在于虚拟资本的快速膨胀。马克思在资本论里面讲过,在信贷资本和信用制度基础上建立产生了这种金融产品,包括债券、股票、商业票据等等都是一种虚拟资本。为什么叫虚拟资本呢?你得到的是一个承诺,现在电子化连纸都没有了,是一个承诺,承诺到期给你还本付息,对债券来说,或者承诺到期付款,这都是一些承诺。

那么,一旦承诺不能兑现的话,你就会造成损失。所以你拿到的承诺是一个虚拟资本。这是会膨胀的,为什么会膨胀呢?马克思在资本论里举过一个例子,商人A通过中间人B,向生产商订购一批货物,生产商订购一批货物是C,准备卖给印度的商人是D。假如合同100万,一旦合同签订以后会签3个合同,B和C签一个合同,然后商人A会和中间商B签一个合同,商人A会和它的在印度的客户D签一个合同,有了这三个合同以后,都可以向银行贷款,生产商C可以向银行贷款,凭着合同,因为有合同,半年以后生产的产品对方要付给我100万,所以我现在需要钱买原材料和雇工人。中间商B也可以拿着合同向银行贷款,因为商人A委托我,给我100万让我将来付给C。商人A也可以向银行贷款,就是凭D签的合同,就是在印度的D承诺要买我们100万的产品。印度商人D也可以向银行贷款,因为已经有对方交货的承诺。当然都不能贷100万,但是1块钱的本可以做4块钱的买卖,大体上这样。我们叫杠杆率。到现在金融包括发达的时候杠杆率高度的屏障,特别是美国、欧洲金融发达的国家杠杆率高度的膨胀。一般商业银行杠杆率已经可以做到10-12,投资银行的杠杆率可以做到30-40,甚至更高一些。像雷曼兄弟做到45了,两房因为有政府做背景的支持,所以它的杠杆率最高到了62.5,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家都守信用没有问题,利用时间差可以把钱用活,确实可以取得效益,但是房地产价格一下降,信用被破坏以后矛盾就暴露出来了,因为没有那么多钱支撑,所以付不出去,就出现问题了。雷曼兄弟自有资产只有200亿美元,但是它的资产负债,他40多倍放贷率差不多1万亿美元。所以我们说虚拟资本高度膨胀,最后是在信用危机的情况下垮下来的。

这里影响是很大的,因为整个美欧的金融体系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所以这一旦垮下来,影响是相当大的。而且最大的影响在哪儿?就是大家不相信信用,就产生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不愿意把钱借给人家,我也不愿意买票据和债券、股票,所以很多汽车公司股票一泄千丈,在这种情况下,必然造成经济大幅度萎缩。在这种情况下,造成这样一个金融危机,造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还在向实体经济扩散,所以明年可以说世界经济是一个进入几十年来少有的一个下滑,甚至衰退的一个情况。

对于明年的世界经济情况来看,我跟一些国内外的专家也都交换过意见,在国外也参加了最近几个月的会议,跟他们探讨一些问题。

现在对明年的经济来说,比较悲观的不用说了,我一向是按审慎乐观角度来看明年大概这样情况,明年美国和欧洲的经济来说可能是0到1,美国今年第一季度是增长0.9,二季度怎样2.9,但是三季度负0.9,已经进入负增长。原来公布的0.3,后来实际0.5,四季度肯定还要负增长,按照一般的定义,两个季度连续的负增长,可以说就属于衰退。估计美国可能有四个季度的负增长,一直到明年下半年才会达到恢复往上正的增长,相互抵消的话,明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可能也就是0。欧洲人们的估计也大概是小于1%。

大家知道,美国和欧洲GDP是占了世界的大部分,美国占1/4,欧洲占30%,所以他们两家加起来占了50%-60%。明年估计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增长率大概是5%左右。所以明年大概是这么一个局势。所以,明年的世界经济会大幅度的下滑,但是由于有发展中国家在撑着,还不至于说负增长,但是下滑力度会比较大的。根据一般的估计,明年下半年到后年上半年,大概不会再负增长,但是还是很低速的增长。

我作为比较审慎乐观主义者,经过这些分析,我在广州讲到2010年世界经济会复苏,23号APEC领导人会议发表了声明,就是金融危机可以在18个月内结束,结束不等于马上很快涨上去,所以我估计是24个月,就是到2010年左右世界经济会复苏。所谓复苏就是经济开始往正的方向比较快的增长。所以,世界在明年、后年两年情况将会是最寒冷的两年,这是我的第一个结论。

第二,看中国,我的看法是明年我们最困难的一年。为什么呢?因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各国的经济互相依存的程度越来越高,所以金融危机对美国和欧洲产生的影响,早晚也对我们会产生影响。实际金融年初的时候,在达沃斯有一次大的演讲会,因为他们开会不像我们这样主席台上坐着一个人讲,他们是坐着四个人,中间有一个协调人,每个人讲一段,大家和底下听众互相交流,当时坐在我旁边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美国世界经济研究院教授提出一个“脱钩理论”,他认为世界经济和美国经济不会影响中国经济,不会影响新兴国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很猛,另外即使对美国出口减少了,对别的国家出口还会增加,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我当时表示,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认为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影响,因为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联系,我当时说了,可能会对中国经济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结果我们谁也说服不了谁,我说这样吧,明年一月份马上到了,明年一月份我们再看谁对。我想肯定对中国经济有影响。你看经济增长率去年是11.9,今年11.6,前三季度总共是9.9,而去年前三季度是12.2,掉了2.3个百分点,这2.3个百分点不是小数,说明是有影响的。这里影响当然来自各个方面,今天时间关系不能细说。

但是我想起来朱镕基同志有一次在人大会堂做报告,好几年以前的事,他说“以前我们老说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情况下,它烂下去了,我们也不一定好得起来了,因为它烂下去以后,我们对他们的贸易顺差减少,出口减少,对我们也是一种影响。在金融危机面前,现在实际上由于中国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又经济发展速度比较高的,又有广阔的市场,所以很多国家对中国给予极大的希望,甚至要求中国在这个时候担当领导,来对付金融危机。我在迪拜世界经济论坛委员会会议上讲,我说,中国的GDP只有世界的6%,中国的人均GDP是世界100名以下,所以不要对中国有太大的期望,中国不可能来表现领导的力量,最多是我们和世界各国分担责任,我们最多只能做到这样。所以,由于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密切联系,正如胡锦涛主席讲的,这是我们首先把自己的事办好,也就是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所以,这是我们对待世界金融危机可以说是中国的基本态度,大家都清楚了。

那么,明年为什么是最困难的一年?有几条:一是我们的经济受到了各种外部、内部因素的影响,肯定是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外部的影响我刚刚讲过了是金融危机的影响。从内部来看,我们由于经济下滑,需求减少,我们很多钢材等等价格都在下降,企业的生产成本在增高,为什么增高呢?这是由于我们的劳动力成本、环境保护的成本等等也在增高。那么出口市场和内需市场现在来看,还是处在不是很旺的情况下。大家知道,我们2007年增长11.9,是靠三驾马车拉动,投资贡献大概39%,内需贡献38%,净出口贡献是23%,大概2007年的情况是这样的。现在看来,投资是由于我们前一段时间货币政策从紧,整个投资是收缩了,所以今年投资这块是负的,这是没有去年增长那么多,出口也没有去年增长那么多,消费基本持平略有增长,所以三个因素里面两个因素下降,一个因素略有增长,整体就下降,今年估计4季度,我看最近国家信息中心预测8%,全年大概就是9.5%-10%的范围。所以这样的话,因为经济有一个惯性,所以明年如果不能很快来推动三驾马车的话,还会继续往下滑,如果不采取措施,有可能到7.5%到8%,如果采取措施的话,我们有可能保8%以上。这是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着整个拉动市场的力量相对不足。因为拉动市场很重要的就是消费,消费要拉动前提第一是要人们有钱,第二就是要花钱,第三是有地方花,我们现在来看问题在哪里呢?第一人们的收入主要还是偏低,第二特别是中国有这个特点,人们储蓄的倾向比较大,所以有了钱不愿意去花,愿意存起来。这当然也有客观原因,有的可能,因为我们社会保障还不够健全,为了自我保障,有的是因为孩子的教育等等的问题需要花钱,所以不敢去消费。但是也有传统习惯的问题,我记得朱镕基同志有一次作报告讲,给你们加了工资,你们可别去存银行,你们要去消费,消费就是爱国。为什么呢?因为存银行把钱拿回去了,银行还得向外贷出去才能赚利息,才能付给你利息,你不消费的话,整个经济怎么发展,企业的产品怎么销出去,所以要要增加收入,还要转变观念,另外还要有花钱的地方。拉动经济最大的就是房地产,因为房地产是拉动经济可以说是比较显著的一个产业,根据我的研究100块钱的房地产投资可以拉动220块钱的消费。但是现在情况正好房地产是处于极度冷的状态,“冷”,有几个原因,一个是由于我们前一段时间对于房地产宏观调控,所以人们总是寄希望于房地产价格还会下降,大家知道习惯是买涨不买跌,所以很多人买房持币等待,所以现在房地产交易量下降。所以中央最近也是在采取措施,要想办法拉动房地产的消费。

我们股市陷入熊市,大家知道股市对经济发展是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作用可以简单归纳成两个方面:一是如果它可以发挥作用,如果股市旺盛的话,产生的财富效应,实际上股市是不能创造社会财富的,可以分配社会财富,使得赚钱敢去消费,而产生了社会财富。但是去年我们的股市过渡过热,暴涨以后产生暴跌,现在进入熊市,你看尽管中央出台了很多措施,包括降低印花税、单边收印花税等等,股市总是在2000点左右晃来晃去,包括最近涨到2000点以上又掉到1800点左右,由于人们信心不足,所以一旦股市涨上去就抛,一抛就下来了。所以股市是熊市的情况下,我们经济也会遇到偏冷。所以由于经济增速的下滑,房市和股市的偏冷,所以明年我们会是比较困难的。

第三个问题是怎么办?大家都等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后出台的政策,简单来说,我们看中央政策的变化是怎么一个逻辑呢?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双防一紧,就是防治经济过快过热,防止物价明显会涨,到今年11月6号改为重点保经济增长,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家看了很明显,这是保经济增长。保经济增长必须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因为保经济增长是三驾马车,第一驾马车要投资,投资要拉动,你要光靠政府是不行的,政府的投资是希望拉动社会投资,但是要拉动社会投资的话,社会上也没有这么多钱,也要靠银行,所以我们的政府财政收入一年5万多亿,我们去年固定资产投资是13.7万亿,农村是2万亿,城镇11.7万亿,所以光靠增加1、2万亿比例是不够的,所以要拉动民间的社会投资。但是,现在看来问题在哪儿呢?我们是地方汇总起来有18万亿,实际上没有那么多钱,财政收益才5万多亿,还有很多支出,真动用的财力很少。银行大概40多万亿,贷出去大概10多万亿,因为有储备金率的规定,假如储备金率15的话,40多万亿就将冻结6、7万亿,剩下就是7、8万亿,18万亿的钱从哪儿来?当然民间手头可能有一些钱,而你要拉动社会投资的话,可不是向政府一样从事公益事业,要拉动社会投资的话需要盈利,如果没有盈利的话,社会投资很难投入的。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现在政府建廉租房是可以拉动钢材、水泥等需要,但是这是政府消费,不是民众消费。如果房地产市场商品房发展不起来,没有人去买的话,开发商不建房的话,还是政府在消费,而不是民众在消费。

第二个问题,消费,刚才我已经讲过了,要增加居民的收入,当然这也不是说一句话提高工资,有可能吗?劳动生产率不提高,工资不可能提高,低保标准提高可能,现在唯一可能的就是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靠这个来增加一部分居民的收入。但是在这个情况之下,还是要转变消费观念,还得要提供新的消费点。

第三是出口。现在我们的出口是减少了,政府也采取了增加出口退税等等方式,其实出口退税是国外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我们也应该完全可能做到。但是对于这个问题,我还是抱着比较乐观的态度,就是说,对于中国的产品,我们主要是低端的生活必需品出口,这部分的出口不会有太大的减少,如果再加上出口退税以后,可以不会有太大的减少。因为美国人一般普通民众还是主要要买中国日常消费品,因为价钱便宜。有一个美国人曾经写过一本书《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他是受美国媒体的影响,就是坚决不买中国货,最后坚持了一年,他投降了,为什么呢?第一家庭开支大量增长,第二不买中国货,有一些配件,像冰箱、电视的配件所需花费的钱也挺多的,第三是圣诞节给孩子买礼物,几乎的玩具都是中国制造的。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应该说出口减少,但是不会减少太多,可是贸易顺差可能会减少,由于价格各方面的关系。所以我们要从这三个方面来刺激经济的增长。这就不能单靠政府,而是要靠我们所有的企业,要靠所有的人民群众,一是要在政府投资的4万亿的推动下,社会上积极响应扩大投资。明年我们的投资还能保持到13、14万亿,这样的话,就不错了。

第二就是要消费,要靠大家消费。不要把钱往银行里面存,需要大家消费。

第三是积极鼓励出口。当然,我们的金融体系改革也不能停顿,我们这次之所以受金融危机影响比较小,第一首先一点是因为我们的金融机构是用政府的钱支持,人民群众对我们的金融机构和政府有信心,所以没有产生信用危机、信心危机。第二是金融系统还不够发达,我们没有资产证券化,基本没有投资银行、评级机构,所以没有造成虚拟资本膨胀的那些条件,第三是金融机构的监管还是比较谨慎的。但是,如果从我们金融的运作效率和金融竞争力来看,跟国际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所以我们金融是经济的血液,所以我们必须要把血液运行好,所以金融改革还不能停顿。要适时,按照原来的方案,创业板的推出、股指期货的推出,还是要根据情况适时提高竞争力,提高我们的金融竞争力和金融效率。

我就讲三点观点。第一,世界经济2010年会复苏,大家要抱着这样的信心,就是审慎的乐观,不要看得太悲观。二是明年可能是我们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我们按照中央的部署,努力工作,努力奋斗,我没有说艰苦奋斗,一说艰苦大家就不消费了,所以说努力奋斗,包括在投资过程中,要注意减少决策失误,不要不做研究就上项目,最后造成浪费。另外注意防止腐败,因为以前的经验就是,修好一条高速路倒下一批干部,有的上至交通厅长,三任交通厅长前仆后继都变成腐败分子。所以,正如毛主席说的“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另外,我们要增强信心,努力奋斗,就像我的名字一样居安思危,更多的考虑我们面临的挑战。但是,正如胡总书记说的“办法总比困难多”。所以,我们总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克服困难,我想明年年底的时候,我们大家再聚会的时候,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会有更强的信心。

谢谢大家。

张国宝是在北京举行的2009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报告会上做出上述表示的。他说,目前电力生产和消费有明显回落之势,正是加快能源转变方式,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未来国家将继续加大电力工业的“上大压小”的力度。

据介绍,目前我国电力装机中十万千瓦以下的小机组占了1.15亿千瓦,全国总共7亿多千瓦,不到8亿,小机组占了16%,煤耗高,排放多,现在全国大平均下来发一度电所需要消耗的煤炭可以达到300多克,而几十年以前老机组发一度电要500克以上。为了推进“节能减排”,“十一五”期间计划关停5000万千瓦的小火电机组,到今年1月份为止,已经累积关停了3210万千瓦,其中2006关停了310万千瓦,2007年1438万千瓦,2008 年1到10月份 1458万千瓦,小机组关停的电量由大机组代换,每年节约原煤40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68万吨,二氧化碳6500吨,“过去设定淘汰的是5万千瓦的小机组,现在有领导建议放宽范围到10万。扩大一级,压小范围。”张国宝说。

此外,张国宝还表示未来工作的重点将是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大力发展核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以及培育大型能源企业集团。

下载2011机械工业经济形势报告会工作会议文件(2011年11月16日-17日)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机械工业经济形势报告会工作会议文件(2011年11月16日-17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0经济形势报告会1

    2010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报告会 各有关单位和企业: 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批准,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办一年一度的“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报告会”,将于2009年12月19......

    机械工业经济形势报告会将预测行业走势五篇范文

     机械工业经济形势报告会将预测行业走势  发布时间:2008-10-24 18:28:18 来源:互联网  机械工业经济形势报告会将预测行业走势 / “2008机械工业经济形势报告会”即将在京召......

    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文件

    郭西小学关于开展庆祝第31个教师节 “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活动的通知 各位老师: 为贯彻落实《中共禹州市委禹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禹......

    2012中国经济形势解析报告会参会附件汇总

    附件一:《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与对策》 ——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 附件二:《“十二五”期间能源发展基本思路》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

    市工商联组织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会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市工商联组织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会 作者: 来源:《现代工商》2013年第04期 3月11日下午,上海工商联党组(会领导)中心组举行新年后首场专题学习会,特邀复旦大学......

    社团PPT报告会文件1

    闪动的世界,闪动的你我 黄石理工学院摄影协会成立于1996年,是学校成立最早的协会,今年是协会成立十六周年,协会是经院团委批准注册,社团联合会统一领导的并挂靠于艺术学院团总支......

    2013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报告会12.23am(推荐阅读)

    2013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报告会12.23am 时间:2012年12月23日上午 地点:北京会议中心一层报告厅 张鸿:各位嘉宾、各位来宾、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上午由我来主持议程,我是国......

    “2018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报告会”圆满闭幕

    “2018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报告会”圆满闭幕 为期两天的“2018(第14届)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报告会”,我们邀请了全国政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国资委、国务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