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中共江苏省委省人民政府(1993年11月10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环境污染急剧恶化的势头得到遏制,环境状况基本保持稳定。但是,由于我省人口密集,资源短缺,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的形势仍然严峻,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还在发展,如不引起高度重视和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必将影响我省改革开放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和我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争取环境质量到本世纪末,有较大改善,特作出如下决定:
一、切实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
加强环境保护是九十年代改革和建设的十大任务之一,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利益、民族的长远利益、人民的根本利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保护环境的重 要性和紧迫性,把这一涉及全局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真正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对待,确保国家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环境保护作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必须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在进行经济和社会发展决策时,要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将环境保护的目标和措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在考核政府经济工作和干部政绩时,要把环境保护列为重要内容。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认真解决环境与发 展事业中的实际问题。各级政府要建立在政府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群众参与,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体制;要定期向同级党委、人大和上一级政府汇报环保工作,自觉接受党委的领导、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以及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
二、依法强化环境监督管理
当前和今后几年,各级政府要认真执行国务院[1993]18号文件,把加强环保执法检查列为工作重点,开展经常性的执法检查活动,严厉打击严重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各级党委、人大、政府要支持环保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依法行使监督管理职权,并强化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监督。各地、各部门要加强规章制度的清理,凡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的,及时进行修改或废止;要抓紧制定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规定和办法。各地要继续推行环保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等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发展和完善。
三、加强环境管理机构建设
我省人口稠密、资源贫乏、经济发展迅速,环保工作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艰巨。因此,在政府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环境保护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能将更加突出。要根据精干、高效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和加强市、县环境管理部门。为加强现场执法监督和检查,省、市、县应设立环境监理站,乡镇应根据实际情况单独或分片设立环境监理站(所),作为县(市)级环保部门的基层派出机构。在各级环境监测站,推行标准化建设,提高监测质量。同时,要进一步提高环保队伍的整体素质、依法行政水平、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参与综合决策的能力。
四、疏通和拓宽资金渠道,增加环保投入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做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环境保护资金的综合平衡,并纳人政府预算,要从地方财政中拨出专款用于污染防治;对国家已规定的用于环境保护资金渠道,必须不折不扣地保证落实;对环境污染治理、废物综合利用和自然保护等社会公益性项目,要在投资、信贷、税收、价格等方面予以优惠和扶持;在原材料、能源生产地按国家有关规定建立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基金。各级环保、财政部门要收好、管好、用好排污水费和超标排污费,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挤占和挪用;对小型燃烧设施排放烟尘、汽车排放居气、环境噪声污染以及工业燃煤排放二氧化硫,征收排污费。企事业单位新建、扩建和改造项目污染防治措施建设资金的相应部分应用于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要积极争取国外环境保护贷款。随着经济实力增强,逐年增加环保投入。到本世纪末将我省环保资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1%,使环保工作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五、大力推行科技进步,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发展经济靠科技进步,解决环境问题也要靠科技进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将环境科技放在重要的位置。要提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环保科技协作网的攻关能力,发挥省环保科技发展基金的作用,集中力量加强对苏北六市水环境、太湖和苏南运河等区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的研究。要组织力量研究清洁生产技术,开发推行无废、少废、节水、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和实施环境时限标准;研制和发展绿色产业或环境标志产品,以利于开拓市场和提高产品竞争力。要加快环保实用技术推广,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的防治污染能力。要把环保产业列入优先发展领域,生产出更多系列化、标准化、成套化和技术层次、含量高的环保产品,尤其要抓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的建设。
六、严格控制新污染的产生,积极治理老污染源
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中,要明确企业法人防治污染的责任,要坚持“污染者付费”的原则,不允许企业向社会转嫁污染来换取自身的利益。凡是污染严重而治理不力的,不能评为先进企业或文明单位。
各级主管部门在审批项目时要严格把关,坚持“先评价、后建设”的规定,对采用落后工艺、陈旧设备、布局不当、污染严重的项目,一律不得批准建设。在引进项目时,要严格防止污染向我省转移;禁止将有毒、有害废物和垃圾转移到省内处置。对污染治理难度大的引进项目、污染重的产品外销项目必须从严控制,其审批权相应提高一级。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规定,并实行“三同时”保证金制度。对近年来新建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凡未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的,必须限期整改。对浪费资源和能源、严重污染环境的乡镇企业,必须责令其限期治理或关、停、并、转。
工业污染防治,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侧重于污染的末端治理逐步转变为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由重浓度控制转变为浓度和总量双轨控制,由分散的点源治理转变为集中控制与分散治理相结合);要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已建成的防治污染设施,必须正常运转,不得擅自拆除或闲置。各地对列入国家3000家重点污染源名录的企业,实行限期治理。
七、加强对开发区的环境规划和管理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在开展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对开发区和工业小区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开发区和工业小区建设应与集中供热、燃气、园林绿化、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公用设施的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交付使用。开发区和工业小区管委会要设立环保机构或配备专职人员,认真把好项目审批关。凡未经环保部门审批的项目,计划部门不办理设计任务书的审批手续,土地管理部门不办理征地手续,银行不予贷款,建设部门不办理施工执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办理营业执照。各地要积极推广昆山开发区、角直镇工业小区和大丰生态县的典型经验,建设各具特色的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示范区。
八、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重点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巩固和扩大烟尘控制区建设的成果,加强环境噪声达标区的建设;逐步改变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完善排水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厂,开展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制定污染扰民企业搬迁政策,建设城市元污染企业示范区;着重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611”工程建设;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和环境敏感区及自然保护区新建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已建的必须立即关停和搬迁。集中力量搞好南京秦淮河、徐州奎河、淮阴清安河的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建设世行贷款苏南环保项目,并对苏南运河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
九、加强环境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
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和广播、电视、报刊等单位要把环境宣传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和经常性的任务,并列入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计划,要大张旗鼓地宣传环保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好坏典型,普及环境科学和法律知识。各级教育和有关部门要重视环境教育,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青少年抓好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社会教育和岗位培训。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院校要将环境保护列为必设的课程,提高各级领导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综合决策能力。[苏发(93)17号J
第二篇: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新党发〔1993〕4号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政府,各地、市、自治州党委、政府(行署),自治区党委各部、委,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大专院校、人民团体,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外交部和国家环保局《关于出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情况及有关对策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为认真贯彻和落实《报告》提出的环境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现结合我区具体情况,作如下通知:
一、充分认识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环保工作的领导
环境资源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将直接危及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当前,我区正在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环境保护作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必须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因此,在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推动我区国民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为搞好环境保护工作,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把这一涉及全局的工作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真正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对待;要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逐步增加环境保护投入,积极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环境监督与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的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仍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指示精神,充分认识环保工作的重要性,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要加强环保机构建设,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制定本地区的环境保护目标和实施措施,并列入政府和有关部门任期目标责任制;把考核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作为考核经济工作和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配好环保部门的领导干部,使我区的环保工作有一个新的发展。
二、坚持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战略,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环境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区正处在扩大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尤其需要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在经济发展战略中,必须改变目前大量消耗资源、粗放经营和对环境造成极大损害的传统发展模式,必须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指导方针,走经济与环境协调一致、持续发展的道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时,都要配套编制环境保护规划,切实把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中长期规划。要把环境保护综合治理费用纳入当地财政预算中,确保各项治理措施的实施。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中,要根据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布局,实行资源优化配置,严格执行产业政策,淘汰那些能耗高、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工艺、装备和产品。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坚决执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的方针,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项目建设和资源开发,都必须按法律规定,先评价,后建设。要全方位、多层次地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工业污染
当前,影响我区环境质量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工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和缺乏科学管理是主要原因。在加快经济发展、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防止产生新的污染。在新、扩、改建项目时,技术起点要高,环保设施要配套,尽量采用物
耗能耗小、污染物排放量少、并有可行治理方案的清洁工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在审批项目时要严格把关,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的规定;工业污染防治要提倡区域综合治理和集中控制,提高治理的规模效益;老企业的改、扩建要坚持“以新带老”的原则,结合技术改造,做到“增产不增污,增产要减污”;要坚持引导和限制的原则,积极防治乡镇企业污染,严禁对资源乱采滥挖;提高回收资源的能力,大力开展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三废”资源化,减少向环境排污;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过程中,要明确企业治理污染的责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不允许企业向社会转嫁污染换取自身的“高效益”;在吸引外商投资、引进产品和项目时,要注意引进高、新、尖技术,防止国外污染向国内转嫁,城市污染向农村转嫁。
四、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要继续坚持和加强以治理城市烟尘、污水、垃圾和噪声等“四害”为主要内容的工业污染防治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克拉玛依、奎屯、库尔勒、喀什等城市,尤其要抓好此项工作,做出典范,带动全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同时,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等措施和手段,保证整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治理城市烟尘,要从改变能源结构和燃烧方式入手,积极发展民用煤气、天然气、液化气及热电联产,推广工业与民用型煤,限制原煤散烧,推行集中供热和联片采暖,加强对机动车辆排气污染的监测和监督管理;治理城市污水,要实施清污分流、污水截流和集中处理,因地制宜地采用建立污水处理设施或应用土地处理等方法处理污水,并搞好处理后污水的绿化和农灌利用;要加强和完善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严禁采取任何形式向地表、地下水体排放超标污水;要积极推广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处理;对工业、交通、施工、娱乐等噪声要划分区域,规定声级、时限,严格控制。新、老城市的建设和改造,要把集中供热、燃气、垃圾、污水处理和噪声控制等统一规划,配套建设。为把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加强市长环境目标责任制,把此项工作作为考核市长政绩的一项主要内容。
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牧业持续发展
农业土壤、草场、森林和荒漠植被是我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逐步增加对生态农业、植树造林、森林和草场培育的投入,加快改土、造林和改良草场步伐,坚持以法治土、治林、治草,促进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地发展。加强自然资源开发项目的环境管理,坚持“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实行资源有偿使用,逐步开征环境资源补偿费;坚持流域规划的原则,切实保护好各流域的生态环境;积极推广生态农业的试点示范,开发和推广生物能源。各级政府和部门要认真执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搞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规划,新建自然保护区要扩大和丰富物种保护的范围和内容,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要加强监督管理。严厉打击乱捕、滥猎、非法买卖、食用国家明令保护的野生动物的行为。
六、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环境与发展的有机结合在于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环境科研部门重点要进行烟气除尘、汽车尾气治理、工业生活污水处理回用和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科学研究。环境管理部门要大力推广环保科研成果和国家已认定的污染治理、生态保护新技术,使其尽快转化成实用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能力。各地、各有关部门、各企业单位要针对本地区、本行业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积极开展环境科学研究,开发和引进无废、少废、节水、节能的环
境保护适用技术。尽快成立自治区环保产业协会,积极引导、扶持和启动环保产业的发展。各级环保及有关部门要制定环保产业规划和有关配套政策,加强环保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建立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环保服务体系,落实和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环保技术装备。各级计划、科技部门要支持污染防治和自然保护的示范工程,在项目和资金按排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七、健全环境法制,进一步强化环境监督管理
健全环境法制,强化环境管理,是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有效手段。在政府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环境保护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能将更显突出。因此,要健全环境法制,尽快制定颁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等地方环境保护法规、制度,完善排污收费制度和排污收费使用政策。环保、财政、物价等部门要尽快制定征收环境资源补偿费的具体办法,真正做到谁开发利用谁补偿保护。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要支持环保管理部门执行国家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依法行使监督的职能,加强环境管理现场执法检查力量,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各级环保部门要切实担负起法律赋予的统一监督管理职责,全面加强环境管理。
八、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
环境意识是衡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是党的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舆论工具的作用,把环境保护宣传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和经常性的任务。各级教育和有关部门要重视环境教育,大专院校要办好环保专业,中、小学和幼儿园要采取各种形式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环保课程。各级党校、干校要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各级党政干部的环境意识和对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能力。重视和加强少数民族文字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资料的编译、出版、发行工作。
九、健全环境管理机构,加强环保队伍建设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机制在经济生活中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强,企业经营机制也在发生相应变化。“经济发展靠市场,环境管理靠政府”。环境保护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能不能削弱,应得到进一步加强。因此,要健全和强化环境管理体系,充实环保队伍,加强环保第一线执法力量,强化监督管理。自治区及各地州市,都应有独立建制的环境保护机构,各县也应设置利于强化环境监督的机构。各级环保部门要在新形势下,振奋精神,转变作风,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胆实施“环保切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方针,以监督带服务,以服务促管理。
十、积极开展环境外事活动
环境外事活动是我区外事工作的一个新领域,要纳入我区的外事工作。各地都要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要充分利用好我区的地缘优势,抓紧开展对国际环境问题,尤其是周边国家环境问题的研究,加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使用交流,把环保作为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的一条重要渠道。要抓住有利时机,同各国环境保护组织和金融机构加强联系,促进我区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
一九九三年三月十九日
第三篇: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发布单位】82101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5-08-17 【生效日期】1995-08-1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一九九五年八月十七日
四川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四川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汇报。
会议认为:近几年我省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减缓了环境恶化的趋势,局部区域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工业和生活“三废”排放量在增加,全省酸雨频率高,江河水质普遍受到污染,生态环境破坏仍在加剧,总的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为加强环境保护,促进我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特作如下决定:
一、一、树立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意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健康和对外开放,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经济意义,要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在全省人民中树立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意识。
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真正把环境保护摆到基本国策的战略地位,避免经济建设重大决策的失误。要将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根据当地环境容量,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经济建设中逐步调整产业结构,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加强环保科学研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推行清洁生产。要定期分析环保形势,研究和处理环保问题,支持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全面推行政府环保目标责任制,将环保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评定政府工作政绩的依据之一。
二、二、增加环保投入,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各级政府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控制新污染源,有计划、有重点地积极治理老污染源。要进一步疏通和完善已有的环境保护资金渠道,开辟新的资金来源。新建、扩建、改建的企业,环境污染治理资金必须足额安排;老企业的污染治理,必须按照限期治理的计划,逐年在自有资金中安排落实。要全面、足额征收排污费,按规定使用,不得挪用,已挪用的要限期如数归还。各地应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环境保护基金,有偿使用,滚动发展。环保投入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达到国家的要求。
三、三、健全各级环境保护机构,加强环保执法力量
环境保护工作是政府的重要职能,环保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在机构改革中,各级政府应根据环境保护工作的任务,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环境监测、监理机构,充实力量,配备必要的设备,加强环境监测,加强执法力量。
四、四、严格环境监督管理,加强环保执法检查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建立执法责任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查处违法案件,严厉打击违法活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执法,要督促有关部门和企业严格执行环境影响报告制度,坚持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政府转变职能、下放权力时,环保审批权不能下放。浪费资源、能源,严重污染环境的土法炼焦、小造纸、小印染、小化工、土硫磺等一律不准新建;已有的企业应当限期治理,治理无望的,实行关、停、并、转。加强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和各类开发区环境管理,未经环保部门审批的企业,工商部门不得颁发营业执照,防止污染由城市向农村蔓延。
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加强环保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不断加强执法检查的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争取在几年内使我省的环境质量有明显好转。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关于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决定
关于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决
定
中共××市委
关于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决定
(讨论稿)
各县(市、区)委、人民政府,市委各部门,市直各委、办局(行、社、公司)党组(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变化,适应新时期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的要求,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把××建设成连结沿海、拓展腹地生态型经济枢纽,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
重要增长极、集聚极、辐射极,根据中央、省委关于统一战线工作、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特做出如下决定。
一、统一战线是××生态型经济枢纽建设最广泛的力量支撑
1、统一战线要为××的经济建设献计出力。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统一战线工作的第一要务。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组织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型经济枢纽的重大问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考察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为市委和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着眼促进海峡西岸重要增长极和闽西南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开展外引内联、回归工程等活动,在促进与周边地区优势互补、良性互动中积极发挥作用;着眼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提高农民收入,深入开展扶贫开发、帮扶助困、职
业教育等载体,在促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增加“10+3”重点产业职业技术人才上双赢格局中发挥优势;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企改革,并积极“走出去”,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配合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充分发挥港澳台和客家优势,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台的合作,加强与海外华做华人及社团的联系沟通,引进侨智、侨资、侨力,拓展利用引资的空间;配合落实人才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作用,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人员归国服务和为国服务。
2、统一战线要为××的政治建设提供支持。统一战线工作是党的工作,是特殊的政治工作。我们党的历史反复证明,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要充分发挥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把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信仰以及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的人们,都团结和凝聚
在党的周围,扩大党的执政基础;要通过平等相待、民主协商的方式,扩大有序的政治参与,畅通民主渠道,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改善党的执政方式;要广交深交党外朋友,汇集党外人士中大量的优秀人才,发挥他们在各自联系的群众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用,丰富党的执政资源;要协调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以及各方面成员之间的关系,及时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增强各方面的团结,优化党的执政环境。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把社会各界人士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和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市的工作大局上来,使市委的决策变成统战各界人士的自觉行动。
3、统一战线要为××的文化建设增进实效。统一战线工作是特殊的群众工作,是争取人心的工作。要以提高人的
素质为中心,突出宣传“爱国”这一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使爱国主义成为统一战线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和最强音。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立足本职岗位,进行文化创新,积极参与文化建设活动,促进我市文化建设。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发展内涵,实践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发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扶危济困、共同富强,义利兼顾、德行并重,发展企业、回馈社会的光彩精神,把个人理想融入建设生态型经济枢纽的共同理想之中,把个人奋斗融入为××新一轮大发展的集体奋斗之中。要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大和谐,以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显著特点,遵循照顾同盟者利益的原则,及时注意不协调的现象,见微知著,加强教育和引导,让更多的统战成员拥护市委的决策部署,认同市委、市政府的思路和措施,积极融入、主动服务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促进风正气顺、人和
业兴良好趋势的延续。
4、统一战线要为××的社会和谐贡献力量。建设和谐社会既是建设生态型经济枢纽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生态型经济枢纽的重要保障。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沟通思想、理顺情绪的社会功能,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更好地理解、支持和参与改革。积极反映社情民意、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协助党和政府及时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配合实施“凝聚力工程”,运用统一战线丰富而独特的对台资源和侨务资源,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旗帜,以弘扬中华文化为纽带,发挥福建与台湾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的优势,做好台港澳和华人华侨的工作,提高对祖国大陆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认同度,进一步促进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大团结,努力促进和谐共处、共谋发展局面的巩固。
统一战线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必须重视;作为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必须加强;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力量支撑,必须巩固。各级党委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统一战线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加大力度,努力开创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
二、统一战线在××生态型经济枢纽建设中的主要任务
5、进一步加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发[2005]5号)和《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决定》(闽委发[2005]12号),积极稳妥地推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要坚持重要政治准则。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保持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要尊重民主党派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
要支持民主党派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要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协商,进一步完善政治协商的内容、形式和程序;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作用,并积极为他们发挥作用创造条件;要明确民主监督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的互相监督,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的政治监督,规范民主监督的内
容、形式,做到经常监督与重大问题监督相结合。
要落实各项具体制度。健全党委重大情况协商能报制度,由党委办公室落实;健全党委领导班子成员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人士联系交友制度,由党委办公室和统战部落实;健全政府有关部门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对口联系制度,完善特约人员工作制度,由政府办和统战部督促检查;健全民主党派负责人参加重要外事、内事活动制度,由党委办公室协调落实;建立“党委出题、党派调研、政府采纳、部门落实”的调研工作机制,对调研成果要认真研究并反馈采纳情况,由党委办公室和统战部督促落实。
要做好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安排工作。一要保证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在各级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专门委员会委员中占有适当比例,其中人大代表不低于35%,人大常委会委员不低于30%,市、县(市、区)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至少应有1名
副主任。市人大常委会应有1名民主党派成员或无党派人士担任专职副秘书长,各县(市、区)人大办公室应有1名民主党派成员或无党派人士担任副主任。二要保证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等在各级政协中占有较大比例。其中,在换届时,政协委员不少于60%,政协常委不少于65%,政协副主席不少于50%。政协各专门委员会负责人中一般都应安排有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在各专门委员会委员中所占比例应适当增加。政协机关中要有一定数量的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专职领导职务,其中市及县(市、区)政协中至少要有1位专职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各民主党派市委专职副主委应担任同级政协兼职副秘书长。政协委员的提名安排要注重进步性、广泛性、开放性,适当安排高学历、高素质的年轻干部和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法人体现进步性,扩大企事业单位、新社会阶层的比例体现广泛性,增加来岩投资或外出致富带头人数量体现开放性。三要在市、县(市、区)两级政府领导班子中配备党外干部。政府1/4以上的职能部门要配备党外领导干部,至少要有2/3以上的乡镇(街道)配备党外副乡镇长。各县(市、区)至少要有2个政府工作部门和1个乡镇配备正职党外领导干部。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要选配符合任职条件的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领导职务,各县(市、区)司法机关领导班子中也要逐步选配符合任职条件的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
要支持民主党派自身建设。要按照参政党建设目标和原则,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把自身建设提高到新水平。党委组织部、统战部和基层党组织应根据工作需要,向民主党派推荐一批党外优秀知识分子作为发展对象,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民主党派发展层次高、代表性强的人士。各级民主党派主委一般应
安排同级人大、政府、政协领导职务,一时安排不了的,市级民主党派主委可明确为正处级干部,县(区)级民主党派主委可明确为正科级干部。
6、拓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统战工作。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推动力。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坚持“团结、帮助、引导、教育”的方针,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培养和建立一支拥护党的领导、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分子队伍,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要以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政治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为重点,积极开展多层次、多类别、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促进非公企业人才成长,提升非公企业管理水平;要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
业和领域,扶持非公有制企业参与“10+3”重点产业项目对接,做好项目服务,拓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空间;要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探索招商方式,扩大招商力度,支持他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与外商合资合作、改制上市等多种形式,开展生产、技术、资本的联合、重组,提升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要加强非公经济组织中党、团和工会的组织建设,积极稳妥地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在各级人大、政协的安排。
切实加强工商联的工作。要充分发挥工商联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的作用,强化作为部分全市性经济类社团业务主管单位的功能,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反映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意见建议,建立健全服务机制,依法维护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合法权益。要重视和加强行业商会建设、基层商会建设和异地商会建设。党委统战部要加强对工商联的指导。工商联党组受
同级党委统战部领导,工商联党组书记一般由统战部分管副部长兼任。要按“2-3名专职领导”的要求配强工商联专职领导,工商联会长一般由党外人士担任。
7、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工作。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按照“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要求,切实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要以有代表性、有影响的党外知识分子为重点,完善工作手段,健全工作机制,努力探索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方法、途径和载体。要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纳入统一战线工作范围,特别是法律、会计、审计、信息、咨询、广告、会展等中介机构的专业人士。党委统战要加强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联系、沟通,反映他们的意见建议,完善有关政策,加强政治引导、着力培养代表人士,加大政治安排力度,拓宽参政议政渠道,为生态型经济枢纽建设献计出力,提供智力支持。要通过社区、社团等工作载体,切实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
8、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优势,把发展经济、改善生活作为我市民族工作的重点,完善和落实扶持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工作。
全面正确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认真贯彻国务院颁发的《宗教事务条例》。教育引导信教群众积极参与生态型经济枢纽建设。积极支持爱国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培养一支爱国爱教、有较高宗教学识、能反映广
大信教群众愿望的高层次教职人员,确保宗教领导权牢牢掌握在爱国爱教人士的手中。鼓励各宗教结合各自持点,发挥教规教义中有利于社会进步要求的积极因素,从深层次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活动。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县、乡、村三级宗教事务管理网络;要加强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建立治理乱滥建寺观教堂、露天宗教造像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工作的长效机制。党委统战部要对贯彻落实党在民族、宗教等方面的重要方针政策负责,研究拟定重要政策措施,加强对重大问题的协调处理。
9、强化对台工作。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是统一战线的重要任务。要继续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和四点意见,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坚持把争取台湾民心作为对台工作的根本
出发点,切实加强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加大做好台湾人民工作的力度,深入开展反台独、反分裂斗争。要充分发挥“五缘”优势,重点做好定居台胞、台商、台生的工作,推动岩台人员往来和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推动客家文化交流,推进服务维权工作的落实。要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有关团体的作用,动员各方面力量加强与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留学人员及社团的联系交往,最大限度地团结、发展、壮大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力量,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
10、深化港澳和海外统战工作。港澳和海外统战工作历来是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方面。要按照“了解侨情、理解侨心、维护侨益、发挥侨力”的方针,以扩大经贸、科技合作和弘扬中华文化为纽带,以打好“侨牌”、“客牌”为重点,加强对海外、境外岩籍社团、代表人士的工作,重视做好新一代华侨华人和新移民、留学人员以及世界各地客属社团代表人
士的联谊工作,不断拓展海外统战工作新领域;要加强与本地有关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系,积极为他们提供切实的帮助,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市与台港澳和海外的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吸引更多的境外资金和项目来我市投资创业;要依托遍及世界的中华海外联谊会和福建省海外联谊会组织,完善市海外联谊会,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侨联、台联、留学生同学会、黄埔同学会等在海外统战工作中的优势和作用,增强海外统战工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海外统战工作任务重的县(市、区)要建立海外联谊组织。
11、加强非中共党员领导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要把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纳入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代表性强、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党外干部队伍。各级后备干部队伍中一般应有15%以上的党外干部,明确培养目标,坚持备用结合,实行动态管理。实行组织推荐和民主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选拔任用党外干部,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党外干部。要优化党外干部队伍结构,注重培养行政管理型和参政议政型的党外干部。采取重点对象重点培养、优秀干部优先培养的措施,通过“提前上岗”、“易地交流”、“挂职锻炼”、“政治安排、实职安排互相转换”等办法,帮助党外干部尽快成长成熟起来。对符合条件,特别是需要重点培养的党外干部,要大胆提拔到正职岗位。民主党派机关、人民团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的正职岗位,都可以作为党外干部逐级提拔的重要台阶。要继续在任职资格(如学位、职称等)、任职年龄上给予适当放宽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必要时,应单列名额实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方式选拔党外干部,逐步形成有利于优秀党外干部脱颖而出的机制。要拓宽党外干部的选配领域。重视高校、科研院所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工作,充分发挥高校、科
研院所等培养选拔党外代表性人物的源头作用。要在高等院校领导班子中配备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领导职务。同时注意在人民团体、科研院所、国有企业领导班子中配备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领导职务。要根据新时期人才资源分布的新变化,逐步消除区域、部门、行业、所有制等限制,积极探索从新的社会阶层和归国留学人员中培养选拔优秀党外人才的工作。要做好劝留工作,对重点培养的党外代表人士积极要求入党,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工作,劝留在党外发挥作用。对因特殊需要吸收党外代表人士入党,须经过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的同意。
三、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
12、各级党委加强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统一战线在党的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加强领导。用统一战线工
作开展情况作为衡量党委领导班子在政治上是否成熟的重要标致之一。要把统战工作纳入各级党委重要议事日程,每年1-2次听取统战工作汇报,及时了解研究和解决统战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把统战工作纳入党委党建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内容,作为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考核内容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要把统战宣传纳入党委宣传工作计划,党委宣传部门应有一位领导负责联系、协调统一战线宣传工作,新闻媒体要开展经常性统一战线宣传;要把统一战线理论政策纳入各级党校的教学内容,作为培训干部的必修课程。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做统战工作,模范地执行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经常检查、督促和指导统战工作,参加统一战线的重要活动,广交深交党外朋友。人大、政协和司法机关,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要结合自身特点开展统一战线工作。
要进一步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 的领导,保证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在统战系统全面、准确、深入地贯彻落实。市、县(市、区)党委统战部长要由同级党委常委担任,并在任免前征求上一级党委统战部的意见。
13、建立健全统战部牵头的协调和管理机制。整合统战资源,实行归口管理,形成工作合力,是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领导的关键,是统战工作上水平、上层次的基础。统战系统包含统战部、台办、侨办、民宗局,民主党派、工商联、侨联、台联,海外联谊会、中华职教社、黄埔同学会。健全统战部部务会议制度,确定台办、侨办、民宗局的主要领导和工商联党组书记为部务会议成员,实行集体领导、集体决策,共同行动。统战部作为党委主管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能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和部署,全面履行各项职能;负责统一战线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落实和监督检查;协调处理统一战线重要问题、重要关系、重要会议和重
要活动;负责协调、指导统战系统各单位各司其职,共同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统战系统各单位要各司其职,工作中互通情况,互相支持;重大统一战线活动要密切配合,协同行动。
党委统战部要负责指导督促检查统战系统各单位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干部的各项政策法规,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协助各民主党派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和机关干部的管理;要会同党委组织部做好统战系统各单位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以及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和干部交流、挂职锻炼等工作;负责统战系统中层干部的审核上报或任命工作。
14、健全党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要严格把关制度,在各级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换届时,上级党委对人事安排方案要进行严格审查,没有按照要求呈报党外领导干部人选的,不予审批;当地一时没有合适人选的,由上一级组织、统战部门负责推荐、选派。党外领
导干部变动出现空缺时,应及时予以配备。要建立和落实好组织部门与统战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协调配合的党外干部管理机制,根据工作需要适时研究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做到合理分工、各司其职、有效合作。党委统战部要会商有关部门,负责同级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党外候选人的推荐提名;负责同级政协委员、政协常委会委员中党外人选的协商提名,并负责政协委员建议名单的汇总,在征求同级党委组织部、政协党组的意见后,报党委审定,按政协章程规定的程序办理。党委统战部负责政府及其部门和法院、检察院党外领导干部的推荐工作,会同党委组织部共同考核、共同研究,并提出安排使用意见,按规定程序报党委研究决定;做好人民团体、科研单位和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中党外领导干部的推荐工作。党委在决定对党外领导干部任免、调动、交流前,党委组织部应事先征求同级党委统战部的意
见。
15、支持和加强统战工作部门自身建设。要建立健全统战工作网络,配强县级党委统战部领导班子,配齐统战部办公室、经济联络股、民宗股等内设机构并确保专职干部到位,配齐乡(镇)、街道党委统战委员,××学院、××职业技术学院要成立统战部,要有一位分管领导,××第一医院、××职业技能学院,农校、财校、卫校要有一位分管领导和负责具体工作的干部,市计划发改委、人事局、科技局、农业局、林业局、水电局、文化与出版局、教育局、卫生局、体育局要有一位分管领导和相应科室。其他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要有人负责统战工作。各级党委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加大统战干部的培养、教育、交流和使用力度,不断优化统战干部队伍结构。各级统战部门要服务大局,体现作为,以人为本、提升素质,建立健全正确的用人导向,严格把好选人用人
关,促进干部素质提高。统战工作者要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提高政治、理论、业务素质,按照“人格好、人缘好、形象好”的要求,善于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善于平等待人、协商办事,努力使自己具有坚定立场、民主作风、广博的学识和创新的精神,努力把统战干部培养成“学习型、思考型、民主型、实干型、创新型”的干部,使统战部门成为“团结之爱、民主之家、交友之家、建言之家和温暖之家”。
16、注重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各级党政对党外领导干部要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保证他们有职有责有权,并与担任同级职务的党内干部享受同等待遇。各级党政及有关部门要切实为民主党派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创造条件,认真研究解决民主党派机关人员编制、办公场所和交通工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把民主党派考察调研、教育培训、党派成员活动等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
~ 26 ~
算,并随财政增收适时增加。各有关单位对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参加本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上级民主党派或团体的工作活动,要给予时间上保证并计算工作量,有关费用应予报销。没有民主党派组织或统战团体的县(市)要把接待上级民主党派及统战团体的工作纳入统一接待的范围。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解决统战系统各单位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改善工作条件,增拨特定工作所需的专项经费。各单位领导要经常检查过问统战政策落实的情况,及时总结提高。市委统战部每二年要开展一次统战工作督查以推动工作。
2006年3月5日
~ 27 ~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
扶贫项目建设补助标准
【摘要】
提高扶贫项目建设补助标准:2010—2012年,扶贫搬迁建房补助提高到人平2000元,资金由原来的6000万元增加到8000万元(其中省财政预算专项安排2667万元、财政扶贫资金1944万元、以工代赈资金2667万元、民族发展资金722万元),并随着财力增加逐步提高补助标准;“雨露计划”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平1000元。
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对以下几个方面作了详细阐述:
一、明确扶贫开发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方针和基本原则
二、突出扶贫开发的工作重点
强力实施整村推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产业化扶贫,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稳步实施“雨露计划”,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继续实施扶贫搬迁,推进老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着力实施科技扶贫,为老区贫困地区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努力推进社会扶贫,形成大扶贫格局;开展脱贫奔小康试点,整县推进扶贫开发
三、加强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
1.增加扶贫资金投入
2.加大信贷扶贫力度
3.提高扶贫项目建设补助标准
从2009年起,在29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中选择保康、五峰、丹江口、大悟、英山、通山、鹤峰等7个县(市)开展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力争通过三年努力有明显变化,五年达到脱贫致富示范县(市)、山区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市)的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4.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5.切实加强老区建设
6.加大插花贫困地区扶贫力度
四、切实加强扶贫开发的组织领导
详见:鄂发〔200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