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市农业局总结

时间:2019-05-14 01:58: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年市农业局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年市农业局总结》。

第一篇:2010年市农业局总结

遂宁市农业局 2010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全市农业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经济发展目标,按照夯实发展基础、创新经营机制、壮大基地规模、提升产品质量、促进增产增收的工作思路,努力克服异常气候影响,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现将一年来主要工作成效及特点总结如下。

(一)农业生产能力稳定提高。预计粮食总产166.37万吨,比上年增2.47万吨、增1.51%,创近10年新高、历史第二高;油料总产达13.53万吨,比上年增0.34万吨、增2.6%,其他农产品稳定增长。其主要工作特点,一是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配合财政部门继续推行涉农补贴“一折通”,严格执行“五到户”、“六不准”规定,今年七月配合财政、审计等部门对强农惠农资金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清理面达100%,全年共兑付惠农资金27053万元。二是扎实开展粮油高产创建,高产纪录不断刷新。按照“突出主作、发挥优势、连片成线”的创建要求,共规划落实高产创建示范片43个(其中部省级14个),面积90.8万亩,比上年扩大1倍,射洪县创小麦最高单产451.7公斤,比大面积亩增137.2公斤,比上年最高单产增41.2公斤、增10%;蓬溪县创油菜最高单产236.1公斤,比大面积亩增61.3公斤,比上年最高单产增7.9公斤、增3.5%;大英县创玉米最高单产709.3公斤,比大面积亩增

104.2%,改造5.47万亩,占目标任务的109.4%。建立全省最大的法国青刀豆出口原料基地1万余亩,外向型加工蔬菜基地20万亩,抗虫杂交棉基地17.45万亩(面积、单产居全省第一),茶叶基地1.2万亩,蘑菇基地1.2万亩,中药材基地8.7万亩。蓬溪县成为全省首批20个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之一,获奖励资金200万元。规模业主引领成发展主导,据统计,全市发展柑桔的业主达50家(今年新引进12家),蔬菜业主105家,中药材业主20家。标准化生产成保障,在船山区唐家乡建成全省最大的、具有年供500万株能力的柑桔无病毒容器苗繁育中心,为今后柑桔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建成柑桔标准化核心示范园区12个、2.55万亩,中药材标准化基地2万亩,蚕桑标准化基地1万亩,茶叶标准化基地1万亩,食用菌标准化基地1.2万亩。今年初省委李崇禧副书记在遂宁调研时对我市柑桔产业规模化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6月在我市召开的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现场会上,省农业厅领导和与会代表对我市高起点、大手笔发展柑桔产业的做法和经验给予了高度评价。市人大、市政协先后视察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并听取工作汇报,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三)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增强。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农机化建设为重点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13.6万亩,占目标任务的113%,28.44万亩,占流转面积的40.27%。切实加强撂荒耕地管理,认真落实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切实防止农村耕地撂荒的紧急通知》精神,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两次撂荒耕地治理情况专项督查,已复耕撂荒地3.8万亩,复耕率58%。积极探索建立“民间协商、乡村调解、县级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纠纷调处新机制,蓬溪县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部级试点”工作为全省、全国提供了成功经验,并被评为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工作先进集体。全市调处农村土地纠纷945件,调结率94.5%。在总结完善蓬溪县整体实现村级财务电算化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农村财务“双代管”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建立以政府补助资金为引导、筹补结合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全市3个区县纳入全省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共筹集资金1.2亿元,其中国家财政奖补5457万元。认真实施《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办法》,建立了以市农业局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系会议制度,目前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542个,创建部级示范社2个、省级示范社10个,农民成员11万人、带动农户17万户,农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一是认真宣传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扎实开展“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年”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监管工作机构和相关制度。二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加快发展,我市以

持续低温、阴雨、寡照等异常天气和“7.16”洪灾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全省率先启动农业异常气候应对工作,及时制定了“八大”应对措施,切实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应对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和农业部、省农业厅认可,为减轻灾害损失,夺取全年农业丰收争得了主动。

(七)农产品市场营销取得新进展。继续深化农产品“十百千”营销战略,“上飞机、成专供”产品数量扩大,新增专供产品4个,“泥脚杆花生”在续供西南航空的基础上又与南方航空、山东航空再签新订单,供货量将达到5000万袋。“大中城市设专柜”进展顺利,已有25个产品销往国外的38个国家和地区,65个主要品牌农产品在国内的250余个城市设立了专销柜(点)。“品牌农产品进超市”加快推进,已有30多家企业的60多个产品进入全国900余家大型连锁超市,新实现农产品进超市110家。“展示展销”效果良好,蓬溪县、大英县分别在重庆、成都等地成功举办“蓬溪仙桃”、“大英油桃”等特色农产品展示推介活动。组织我市28家企业的117个产品参加“第十一届西博会——西部农产品交易会”,直销金额达23万余元,签订意向性销售协议金额3.495亿元,创历年新高,参展工作得到省农业厅及市委、市政府领导好评。我市农产品企业在“中国优质农产品(郑州)博览会”、“第九届上海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国际博览会”等展示展销活动中也取得较好成效,实现销售金额上亿元,

第二篇:市农业局调查报告

实现六个突破促进农民增收

××市农业局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两上趋向”的重要论断,明确阐述了“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这一科学论断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农民增收也将发生新的变化。随着农业税的取消,今后对农民增收的政策支持将进入常规阶段,未来一个时期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是农民生产经营的科技水平、规模化水平、产业化水平、适应市场的能力、竞争的水平等,最终的落脚点是效益水平。从现阶段我市农业发展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

一是农业所面临的市场风险还比较大,农民增收受农产品价格和政策的影响还比较突出。入世后的农业,面对的是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要走上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最终只能通过市场竞争。现阶段农民是单个的小生产者,一家一户面向市场有很多困难,发展市场农业主要靠“两腿”支撑:一靠龙头企业,二靠合作经济组织。虽然我市在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的发展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这两条腿还明显较短,而且质量不高,支撑力不够。

二是科技对农业发展的助推力不够。一方面科技应用的支撑条件还不成熟。如科研与推广方面的硬件设施投入不足、技术人才的青黄不接和“不务正业”等,另一方面科技供给没能形成聚集农民生产力要素的良好效应,从而导致农业生产中科技供给与科技需求的客观脱节。

三是资源禀赋差异的存在使农民增收空间很小。在土地资源方面,一是规模小,农户生产的农产品商品率低,现金收入少;二是农业的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稳定程度低;三是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使农民对土地资源占有不完全产权,出售权、转让处置权、风险抵押权不到位,很难成为其固定资产,难以带来其他利润,如作为银行贷款抵押品,这使农民在市场竞争与调节中失去很多获得收益的机会。在劳动力素质方面,由于素质不高,一是影响其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二是影响其在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增收上的比较与决策能力,三是影响其创新能力。在产业链条方面。农业的产前环节属于工业,产后环节属于商业,使农民对农业产业占有的不完整性,失去了分享二三产业利润及剩余的机会,形成了产业利益获得的空洞。产业环境的不良背景严重影响着农民的增收,同时加大了农民收入对农产品供求形势与价格的依赖程度。

四是劳动力转移出现了新的变化。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导致农民收入增长方式难以得到快速转变。随着我国工业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不够,服务滞后,劳动力结构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将会逐渐显现,农村劳动力向外输出速度可能趋缓,甚至出现“回流”现象,从而使我市农民增收面临很大压力。

因此,现阶段要实现农民的持续增收,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突破:

一、在农业结构调整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优化我市农业内部结构。

围绕龙头企业的需要和自身特色,从培育优势产品入手,扬长避短,构建农业优势区域和优势产业基地,使全市生产布局不断优化,逐步实现区城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

一是继续深化农业种植结构。粮食面积稳定在115万亩左右,其中水稻60万亩、夏粮30万亩、大豆15万亩、玉米10万亩;棉花保持在20万亩左右;建设100万亩的油料生产基地,其中油菜籽70万亩,花生、芝麻等30万亩;蔬菜面积15万亩左右。

二是加强畜禽养殖小区建设,优化品种,提高效益。稳定生猪生产,年出栏100万头;改良畜禽品种,畜禽出栏1000万只;扩大牛羊养殖,牛出栏10万头,羊出栏20万只;发展优质品种,提高肉禽市场竞争力,使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达到50%以上,三是突破性发展水产养殖业,使其尽快发展成支柱产业。尤其是名特优新水产品要实现持续快速增长。全市名特优水产品放养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形成水产养殖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的幅射带动作用。

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加入WTO的要求,加速农产品转化增值,提高农业的产出率、优质率和商品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

一是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着重扶持金林木业、新美香、宏发集团、兴利食品、中粮祥瑞油脂等一批重点领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让这些龙头企业突出主业,搞好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组建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市场开拓能力强,辐射面广的大企业、大集团。在所从事的产业中加大投入,提高效益,全面增强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二是以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以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充分发挥订单农业的市场导向和保护农民利益的作用,发展规范化、法制化的订单农业,切实促进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三是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支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农户为基础,根据自愿互助的原则,自下而上建立的各种民间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维护和保障农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鼓励和扶持一批农村经济能人积极参与农产品的加工与流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四是不断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行合同制、合作制和股份制,建立和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使企业和农民形成互利互惠,兴衰与共的一体化经营实体。

五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含量。扶持龙头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科技攻关,大力推进农产品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传统工艺向现代工艺转变,提高产品的加工、包装、销售水平;同时,抓好农产品的优质化,提高产品质量,满足企业对原料的不同需求。

三、在无公害、标准化农产品生产上实现新突破,提升我市农产品档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围绕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品牌的创建开展标准化工作。

一是把农业标准化渗透到农业产业化的全过程,从种子、种禽、种畜、种苗木及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抓起,逐步在产品加工、质量安全、贮藏保鲜和批发销售环节实施标准化管理,引导龙头企业建立标准化体系,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

二是围绕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围绕特色产品和支柱产业,分类指导,全面推进。今后两到三年内我们要根据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标准和我市农产品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相关标准的技术操作规程,并组织实施。切实加大宣传培训的力度,提高生产者、消费者、管理者的标准化意识。要在如何形成品牌,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创建名牌,扩大市场上做标准化文章。

三是把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作为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突破口抓紧抓好。坚持以点带面,建设一批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示范样板基地,带动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发展。坚持大宗农产品按无公害食品或绿色食品要求组织生产,地方名、特、珍、稀产品按有机食品要求组织生产。

四是严格投入品的管理,确保生产的产品达到质量标准,并完成产品的申报认证。抓好××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到2008年,全市主要农产品基本实现无公害,绿色食品产量达到100万吨,产值5亿元,出口创汇500万美元,龙头企业采用的原料基本实现无害化,生产管理的标准化也取得突破。

四、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和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上实现新突破,全面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一是积极引进开发一批优质新品种。种植业要确保主要农作物一年推出一年新品种;畜牧水产养殖,要加大新品种引进推广力度,满足农民发展养殖的需求,力争全今年养殖业的突破性发展。同时,要积极开展农产品加工转化、生态农业和渔业水域生态修复以及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型农药、兽药、肥料等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

二是围绕六项优质农产品和三大农业科技工程,着力推广十大农业实用技术,即保温设施栽培技术、转基因技术、化调技术、测土配肥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轻型栽培技术、水果保优技术、立体养殖技术、高效种养模式技术等等,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转化,提高全市农业科技水平。

三是利用多种形式,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大办各类示范样板,带动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要采取多种形式的科技承包,推动农业新技术的应用;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引导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四是加快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做好“放大窗口,扩展平台,延伸网络”三项工作,办好办精“××农业信息网”。及时掌握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农业科技动态信息,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信息收集整理和发布要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准确性和权威性,要逐步建立乡镇信息服务站,促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切实为农民当好参谋,搞好服务。

五、在农业行政执法上实现新突破,维护农业生产正常经营秩序。

一是加大农业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断增强涉农单位和广大农民依法治农护农的法治观念,营造农业行政执法的良好氛围。

二是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对重大案件的查处和对坑农害农的严厉打击,严格控制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进入市场,杜绝或减少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保护农民和消费者利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三是加强农业执法队伍自身建设,确保从严执法、公正执法、规范执法,切实贯彻执行“执法四制”。同时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业执法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力争农业执法再有新的突破。

六、在劳动力转移上实现新突破,减少农民促进增收。

从世界经验看,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农业就业比重就下降1个百分点。而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能够明显影响农民收入。美国等国家的人力资本之所以在其农业生产经营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主要是得益于这些国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逐步转移,结果提供了规模经营和人少地多这样一个农业人力资本的收益条件。因此今后我们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城镇化建设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

一是要把加强宣传和制定政策相结合。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各类新闻媒体,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劳务致富”、“劳务光荣”的观念,创造有利于农民外出务工的良好舆论环境,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外出务工;大力宣传党和国家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的政策,让农民工放下包袱,轻装进城。要进一步认真清理不利于农民进城就业的政策和法规,让进城务工农民在孩子就学、户籍管理、订立劳动合同、社会

第三篇:市农业局调查报告

实现六个突破促进农民增收

××市农业局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两上趋向”的重要论断,明确阐述了“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这一科学论断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农民增收也将发生新的变化。随着农业税的取消,今后对农民增收的政策支持将进入常规阶段,未来一个时期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是农民生产经营的科技水平、规模化水平、产业化水平、适应市场的能力、竞争的水平等,最终的落脚点是效益水平。从现阶段我市农业发展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一是农业所面临的市场风险还比较大,农民增收受农产品价格和政策的影响还比较突出。入世后的农业,面对的是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要走上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最终只能通过市场竞争。现阶段农民是单个的小生产者,一家一户面向市场有很多困难,发展市场农业主要靠“两腿”支撑:一靠龙头企业,二靠合作经济组织。虽然我市在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的发展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这两条腿还明显较短,而且质量不高,支撑力不够。

二是科技对农业发展的助推力不够。一方面科技应用的支撑条件还不成熟。如科研与推广方面的硬件设施投入不足、技术人才的青黄不接和“不务正业”等,另一方面科技供给没能形成聚集农民生产力要素的良好效应,从而导致农业生产中科技供给与科技需求的客观脱节。

三是资源禀赋差异的存在使农民增收空间很小。在土地资源方面,一是规模小,农户生产的农产品商品率低,现金收入少;二是农业的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稳定程度低;三是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使农民对土地资源占有不完全产权,出售权、转让处置权、风险抵押权不到位,很难成为其固定资产,难以带来其他利润,如作为银行贷款抵押品,这使农民在市场竞争与调节中失去很多获得收益的机会。在劳动力素质方面,由于素质不高,一是影响其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二是影响其在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增收上的比较与决策能力,三是影响其创新能力。在产业链条方面。农业的产前环节属于工业,产后环节属于商业,使农民对农业产业占有的不完整性,失去了分享二三产业利润及剩余的机会,形成了产业利益获得的空洞。产业环境的不良背景严重影响着农民的增收,同时加大了农民收入对农产品供求形势与价格的依赖程度。

四是劳动力转移出现了新的变化。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导致农民收入增长方式难以得到快速转变。随着我国工业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不够,服务滞后,劳动力结构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将会逐渐显现,农村劳动力向外输出速度可能趋缓,甚至出现“回流”现象,从而使我市农民增收面临很大压力。

因此,现阶段要实现农民的持续增收,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突破:

一、在农业结构调整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优化我市农业内部结构。

围绕龙头企业的需要和自身特色,从培育优势产品入手,扬长避短,构建农业优势区域和优势产业基地,使全市生产布局不断优化,逐步实现区城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

一是继续深化农业种植结构。粮食面积稳定在115万亩左右,其中水稻60万亩、夏粮30万亩、大豆15万亩、玉米10万亩;棉花保持在20万亩左右;建设100万亩的油料生产基地,其中油菜籽70万亩,花生、芝麻等30万亩;蔬菜面积15万亩左右。

二是加强畜禽养殖小区建设,优化品种,提高效益。稳定生猪生产,年出栏100万头;改良畜禽品种,畜禽出栏1000万只;扩大牛羊养殖,牛出栏10万头,羊出栏20万只;发展优质品种,提高肉禽市场竞争力,使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达到50%以上,三是突破性发展水产养殖业,使其尽快发展成支柱产业。尤其是名特优新水产品要实现持续快速增长。全市名特优水产品放养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形成水产养殖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的幅射带动作用。

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加入WTO的要求,加速农产品转化增值,提高农业的产出率、优质率和商品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

一是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着重扶持金林木业、新美香、宏发集团、兴利食品、中粮祥瑞油脂等一批重点领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让这些龙头企业突出主业,搞好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组建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市场开拓能力强,辐射面广的大企业、大集团。在所从事的产业中加大投入,提高效益,全面增强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二是以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通过“

第四篇:市农业局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指针,围绕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打造都市创汇农业基地的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集约型、科技型、生态型、加工型、外向型为发展方向,着力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稳步推进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农业公共体系,实现“产业发展上档次、品牌拓展有新绩、自主创新求突破、完善职能强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实现农业总产值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农产品加工总值增长10%;农产品出口交货值增长10%;土地规模经营面积新增1万亩。

三、工作内容

(一)推进基础工程建设,提升产业发展档次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种植业,积极发展粮油生产,稳定毛豆、大白菜等传统蔬菜品种,稳步扩大西兰花、甘蓝等特色“超市”、创汇蔬菜品种;在林业,稳定果树面积,继续优化杨梅、梨、葡萄、桃等主导产业品种结构,扩大无性系良种茶叶的种植比例,积极发展彩叶树种、耐盐树种和适于长江流域生长的常绿树种;在畜牧业,重点发展獭兔、长毛兔、蜜蜂等特色优势畜产品,稳步发展生猪、家禽等传统养殖业;在渔业,稳定南美白对虾养殖,发展紫菜等新兴养殖产业。积极引进漠斑牙鲆等优新品种,调整优化传统养殖品种。

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推进主要农产品生产标准制订和生产模式图的制作应用,实施农业标准化的种养品种争取达到20个,示范应用面积25万亩次。推动农业技术的综合配套和集成应用,在种植业,继续加强性信息素、杀虫灯、黄板粘卡等生态防治技术推广,积极开展粮油、蔬菜瓜果的高产示范;在林业,推广果实套袋、疏花疏果、矮化开心修剪、增施有机肥等实用技术;在畜牧业,围绕畜禽污染综合治理和畜禽病害生物防治,加快畜禽生态养殖技术应用;在渔业,积极推广节能、高效、健康养殖技术,建立健全水产养殖标准化体系,重点推广底冲气增氧、南美白对虾大棚二茬养殖等技术。大力推进沃土工程,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实施全国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县(市)项目,在全市各镇(街道)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1个,总面积5000亩以上,力争全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0万亩,配方肥使用面积20万亩以上。

稳定和发展土地规模经营。认真抓好前一轮土地流转合同集中续订工作,确保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续签率达到95%以上。继续推进中横线沿线1000米以内耕地流转,加快七塘沿线土地流转。在稳定规模经营总面积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单体规模,力争通过1-2年努力,使单体规模50亩以上的占总流转面积的30%以上,积极发展百亩、千亩以上的农场、大户,11年力争培育单体规模千亩以上的农场、大户1-2个。拓展规模经营内涵,创新规模经营模式,不断挖掘规模经营潜力,因地制宜地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季节性流转、四统一型和专业合作社型等新型规模经营模式,重点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制,争取每个镇(街道)都建立1个土地股份合作制试点。

高标准建设规模产业基地。扎实推进一批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规模型产业化基地建设,重点推进逍林、横河、宗汉、桥头等9大xx市级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引导和推动其他农业产业基地的建设。大力推进绿色畜牧小区建设。实施鱼塘标准化改造,计划建设面积2500亩,积极推进水产品出口注册(备案)基地建设。根据“西菜东扩”的战略思路,大力推进东部地区基地建设,培育东部优势产业群,形成东西部齐头并进的格局。加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力度,提高园区科技含量和档次,进一步发挥东部农业科技园区对东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完善省农作物区域试验站建设,建立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区。

继续推进“万名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选送优秀农民赴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进修深造,启动第二批现代农场主培训,举办农业企业家高层次培训班1-2次。积极组织现代农场主和农业企业家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全年计划完成实用技术培训10000名,“绿色证书”和农业专业技能培训5000名,培养农业中等教育专业人才50名。启动全市农业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二)提升农产品加工贸易,加快品牌拓展和培育

加快推进xx(xx)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围绕建设全省一流、华东地区最具规模出口创汇农产品加工基地的目标,积极推进基地建设。完成基地一期水、电、路、热、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进场企业服务,力争全年有20家以上企业进场,完成投资5亿元以上,确保有10家以上企业顺利投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共享,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升级。

扶持壮大农业市场主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引导外资和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技改、完善内部管理,开展iso系列、qs等各类认证,提高精深加工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力争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宁波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以上。大力培育现代农场,开展农场规范化建设,全年计划新增现代农场40家。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施合作社规范化考核管理,全年计划有15家合作社通过宁波市合作社规范化考核。重视培育流通型农业企业,鼓励发展集中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业态。

扩大“xx农产品”品牌营销。筹建市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组织举办慈溪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展现xx农业品牌形象。充分发挥上海、北京、杭州展示展销窗口平台作用,争取在国内大中城市新设慈溪农产品窗口,更大范围打出、打响xx牌。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国内外企业产品展示和项目洽谈会,全年计划组织企业境外参展1-2次,境内参展3次以上。整合优势资源,积极探索以品牌运作、品牌联创等形式的名牌培育途径,努力打造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农业名牌,提高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计划全年新增宁波市级以上农业名牌5个以上。

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完善市农产品质量检测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健全绿色产业基地不定期抽检制度和果蔬上市报检制度。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申报力度,力争全年完成三品认证15个以上,做好无公害产地认定工作,计划全年新增无公害产地10个,认证面积1万亩以上。

(三)找准工作突破口,开创自主创新工作局面

进一步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职能”的思路,按专业、品种设立跨区域农技推广服务站,落实以首席农技推广专家为龙头、农技指导员为骨干、责任农技员为基础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在确定“三员”,建立健全农技推广责任制的基础上,重点深化新型社会化责任农技员制度,由农场、合作社、种养大户等聘用涉农专业大学毕业生,按照“谁聘用、谁考核”的原则,对作用显著、效益突出的,政府按“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真正实现对农民的“零距离”农技服务。积极引进和培育社会化农技创新和推广组织,探索有效机制,充分发挥其在农技攻关、动物防疫领域的作用。加强调查研究和分析总结,针对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鼓励农业科技创新。结合农技体制改革,改进和完善农业科技项目管理及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奖励办法,加强技术合作和交流,进一步提高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农业科技项目的申报、评审和实施质量。建立健全科技项目事后评估制,着力改进科技研究成果的共享体系,全面提高科技成果综合利用率。全年确保新立农业科技项目20个以上,启动实施地方名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积极开展杨梅、梨等水果贮藏保鲜技术的科技攻关,继续抓好盐碱地绿化技术研究,加快优质棉、大铃棉的选育,组织4-5只棉花新品种(系)参加国家和省级区试。

开展现代农业示范村创建工作。突出现代农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作用,围绕土地规模经营、农业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以及生态农业建设等工作,在全市开展现代农业示范村创建活动,树立现代农业建设的标竿,掀起建设现代农业的新高潮。争取通过1-2年努力,各镇(街道)建设现代农业示范村1-2个,并做好策划和宣传工作,使示范村真正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带动作用。

启动建设杭州湾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区(暂名)。按照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思路,对半掘浦至淞浦30平方公里的新围海涂地进行规划、开发和利用,突出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坚持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共赢,建设一个农、林、牧、渔、观光等产业门类齐全,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态化的农业新区,打造xx农业发展新亮点。

全面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安全源代码)系统。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安全源代码)系统试点扩面,增加水产、畜牧、加工业领域的试点,争取把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市无公害认证产地和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努力构建覆盖农、林、牧、渔各业,生产、加工两大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平台。

稳步实施农村土地(林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根据农业部统一部署,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林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争取在11年10月底前完成试点任务。

(四)切实依法行政,加强公共服务和管理

健全完善金融支农体系。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以水稻为重点试行以村为单位统保,逐步探索“农商合作”保险形式的试点。针对未列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品种和已列入而达不到投保规模的农户,扩大行业风险救助试点。积极开展xx船东互保协会的小型渔船互保工作,互保覆盖率达到100%。进一步发挥农户小额信用担保公司作用,力争在担保资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扩大担保规模,计划全年担保额度达到5500万元。

加大生态林业体系建设力度。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为xx打造宜居宜业城市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继续实施环杭州湾沿海防护林工程,在一期沿海防护林工程基础上,推进四灶浦以东、东部伏龙山、淡水泓围垦地块和慈东区块的沿海防护林建设,11年计划建成沿海防护林1080亩。继续推进林分林相改造工程,对国家、省、市级8.2万亩生态公益林全面实施专业管护,全年计划实施阔叶林改造1000亩,迹地更新800亩,生物防火林带建设20公里,封山育林1.5万亩,计划创建xx市级以上森林公园1个,全年计划森林覆盖率递增0.1个百分点。加大村庄绿化工作力度,全年新增省级绿化示范村5个,宁波市绿化示范村20个,市级绿色村庄20个,市级绿色家庭500户。与国家林科院亚林所合作,开展国家-xx杭州湾湿地定位监测站建设,加强湿地保护区生态保护。

完善农业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严格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疫、监测工作,严防疫病发生和流行。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工作,组建xx市属森林消防队。加大外来有害生物防控力度,重点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除治和桔小实蝇防治工作。积极开展浙江省xx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项目申报,力争农业部立项。健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监测网络,计划新增测报点5个。完善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强化林木采伐和木材流通管理,严厉打击林地违法征占用、滥砍盗伐等行为。切实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做好渔业安全和渔政管理工作。

全面加强农村经营管理。全面推行土地承包信息化管理。积极探索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林地林木权属登记发证管理制度和林权证管理信息系统,全年推进林地流转面积3000亩。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从11年开始,用3年时间对全市村经济合作社财务进行一次审计,争取实现网上审计功能。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计划有1个以上的镇、50个以上的村达到省村级财务规范化建设标准,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网上核算、网上报账、网上管理,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深化村级财务公开,提高财务公开质量。严格落实上级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深化减轻农民负担责任制考核,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建立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

积极推进审批制度改革。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评议制度,全面实施行政一站式审批制度,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不断提高为民服务水平,行政审批提前办结率达到97%以上,群众满意率达100%。

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以“永葆先进性、服务新农村”和“外树形象、内聚合力”为载体,抓好思想和组织建设;以保持全局干部同农民兄弟紧密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契机,加强制度建设;以干净干事为抓手,做好廉洁自律工作。通过建设,使全局党员干部成为踏实、创新、清廉、富有活力、农民兄弟真正欢迎的人,以工作作风的改造和转变,来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第五篇:市农业局工作总结

我局严格按照市委、市府、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切实把农资打假工作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的一项举措来抓。今年,我局在农资打假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就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

我局领导班子对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十分重视,制定了农业行政执法工

作责任制,成立了xx市农业局行政执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亲自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副局长担任,成员由各有关职能股室和下属单位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分管副局长兼任。打假执法工作由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具体负责实施。

二、积极开展农业综合执法工作。

1、进一步加强对全市农资市场的监管、检查、整治力度,每月坚持不少于10天以上的时间对我市农资经营单位实行全面检查,坚决查处经营假冒、伪劣及国家规定不准经营和使用的农药、化肥、兽药(渔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违法行为。

2、加强对高毒农药监控工作。全面开展对我市的农药、肥料经营单位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国家已明令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特别以城区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检查对象,经过检查整治,基本杜绝违规销售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经营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3、开展农药产品的标签整治,针对目前农药市场产品标签问题突出的现状,进一步加大了农药产品标签的整治力度,对标签严重违规的产品重点查处,使农资市场产品标签合格率有较大提高。

4、加强对违禁违规的兽药(渔药)、饲料添加剂的监控工作,努力杜绝假劣兽药(渔药)、过期失效产品、废止地标产品和未通过GMP认证的产品,并将检查中发现违规产品全部收缴销毁。同时,加强了对兽用生物制品(疫苗)经营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了经营者的经营行为。

5、今年,我局共开展农业综合执法行动300多次,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000多人次,共检查农资经营门店(单位)500多间次,其中对30宗违法违规的案件实行了立案查处。通过一系列的严厉打假行动,把我们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决心信号传递下去,有效地抑制了制假贩假,害农、坑农现象的发生,进一步确保了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广泛宣传,提高意识。

1、积极参加“3.15”消费者权益日的大型咨询活动,借此之机大力宣传有关农业法律法规,接受群众的咨询和投诉,解答群众在农业和农资使用和农产品安全方面上碰到的实际难题,共派发宣传资料1500份,接受群众咨询200多人次。

2、积极参加市打假办3月15日组织的假冒伪劣物品集中销毁活动,一共销毁假冒兽药10多箱,货值1万多元。

3、借下乡执法检查之机,大力宣传今年国家新的政策,派发各类宣传单张300多份。

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使广大农民群众和生产经营者进一步提高意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存在问题及不足

1、目前农资市场违规经营的现象仍然存在,有待进一步加大力度,进行监管检查和打击。

2、经费不足,对打假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五、今后计划和设想

1、继续坚持不懈加强对我市农资市场的监管,进一步加大打假执法力度,努力净化农资经营市场。

2、突出重点,积极开展各项专项整治工作。

下载2010年市农业局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年市农业局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农业局依法行政工作总结

    市农业局依法行政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XX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该市政府法制办的具体指导下,XX市农业局认真贯彻《XX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意见》,围绕我......

    市农业局上半年工作汇报

    **市农业局二〇〇八年上半年工作汇报(二○○八年七月三日)今年年初,我市遭遇了历史罕见的低温天气冰冻灾害,给我市的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

    市农业局2010年工作总结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

    市农业局2006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中心任务,创新思路,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 一、主要经济指标......

    市农业局机关工作管理办法

    市农业局机关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机关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机关......

    XX市农业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总结

    XX市农业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总结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XX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XXXX”市委、市政府这个总体建设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建立......

    市农业局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文章标题:市农业局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今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市农业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以及市委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开展......

    市农业局党支部2006年工作总结

    文章标题:市农业局党支部2006年工作总结一年来,我局机关党支部在市农业局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学习理论、学习业务,努力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