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

时间:2019-05-14 01:27: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京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南京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

第一篇:南京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

【发布单位】南京市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2-04-25 【生效日期】2002-04-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南京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已经市政府第4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

制定、实施《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有利于我市政府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富民强市”总体目标。希望你们认真组织学习,并结合工作实际贯彻执行。

二○○二年四月二十五日

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

总 则

一、为使市政府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国务院工作规则》、《江苏省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和我市政府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二、市政府在行政工作中,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贯彻执行上级党委、政府的指示以及市委的决定,贯彻执行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发挥人民政协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充分调动市政府各部门和各区县政府的积极性。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注重实效;坚持依法行政,忠于职守、廉洁奉公,确保政令畅通;坚持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密切联系实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市政府各部门要认真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行使职权。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做好工作;要强化全局观念,加强部门间配合协作,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要强化工作责任制,服从上级政令,全面贯彻落实市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

市政府组成人员及其职责

四、市政府组成人员包括:市长,副市长,秘书长,市政府序列的委、办、局主任、局长。

五、市政府实行市长负责制。市长领导市政府的工作,副市长协助市长工作。

六、市长召集和主持市政府的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长办公会议。市政府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必须经市政府全体会议或者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

七、副市长按照各自的分工负责处理分管工作,或受市长委托负责其他方面的工作及专项任务,并可代表市政府进行外事等方面的活动。

八、市政府秘书长在市长领导下,负责处理市政府的日常工作。

此外,市政府根据工作需要配置副秘书长若干名,在市长、副市长、秘书长的领导下,协助处理分工的工作。

九、市政府序列的委、办、局主任、局长负责本部门的工作。

会议制度

十、市政府实行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和市长办公会议制度。

十一、市政府全体会议由市长、副市长、秘书长和市政府序列的委、办、局主任、局长组成,由市长或市长委托负责常务工作的副市长召集和主持。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一)传达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重要指示、决定,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

(二)通报情况,分析形势,决定和部署市政府的重要工作;

(三)讨论其他需要市政府全体会议讨论的事项。

市政府全体会议一般每半年召开一次,必要时,可安排市政府各直属机构和单位、各区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列席;并邀请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有关部门负责人,市法院、市检察院负责人,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国家、省(部)属单位负责人,市各人民团体负责人列席。

十二、市政府常务会议由市长、副市长、秘书长组成,由市长或市长委托负责常务工作的副市长召集和主持。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一)讨论决定市政府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二)讨论通过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和提请审议的议案;

(三)讨论通过向上级国家行政机关报告或请示的重要事项;

(四)讨论通过市政府制定的规章及重要的规范性文件;

(五)听取市长、副市长和市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情况汇报;

(六)讨论决定市政府各部门和各区县政府请示解决或须由市政府批准的重要事项;

(七)审定行政区划调整意见、重大工程项目安排等;

(八)讨论须由市政府作出决定给予奖励或处分的重要事项;

(九)通报和讨论其他事项。

市政府常务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至二次,根据需要可安排市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机构和单位及有关区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列席;必要时邀请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有关部门,市法院、市检察院,国家、省(部)属单位及市各人民团体负责人参加。会议也可根据需要,邀请新闻记者旁听。

出席市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的市长、副市长和秘书长应达到总人数的一半。副市长、秘书长因故不能出席会议,须向市长或主持会议的负责常务工作的副市长履行请假手续。出席或列席市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的市政府部门、直属机构和单位及区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一般不得请假,确有原因不能列席会议,须向秘书长履行请假手续。

十三、市长办公会议由市长或市长委托负责常务工作的副市长召集并主持,研究、处理市政府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市长办公会议根据需要不定期召开。

十四、市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的议题由市长或市长委托负责常务工作的副市长确定,会议组织工作由市政府办公厅负责。市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的会议纪要,由秘书长审核后,报市长或负责常务工作的副市长签发。

市政府需向市委常委会会议、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报告事项,须经市政府全体会议或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研究后,由分管副市长、秘书长或由其委托分管副秘书长、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报告。

十五、市政府根据需要可召开市政府专题会议。市政府专题会议由市长、副市长、秘书长或由市长、副市长委托秘书长、副秘书长召开,协调处理市政府工作中的一些专门问题。专题会议纪要,由参加会议的秘书长或副秘书长审核后,报会议主持人签发;委托秘书长、副秘书长召开的,由委托的市长、副市长签发。凡涉及机构调整、人员编制、资金安排、重大项目等事项的专题会议纪要,经分管副市长审核后,报市长或负责常务工作的副市长签发。

十六、以市政府名义召开的全市性会议要从严控制,一般只开到区县。会议须经市政府办公厅统筹安排,分管副市长审核,报市长或负责常务工作的副市长批准后方可召开。

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和单位不得以市政府名义召开会议部署职权范围内的工作。

十七、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和单位每年召开的本系统全市性会议原则上只召开一次,特殊情况不得超过两次。需要临时召开全市性会议的,需提前报市政府办公厅审批。会议一般不邀请各区县政府负责人出席,市长、分管副市长一般不到会讲话。确需邀请区县政府负责人出席,市长或分管副市长到会讲话的,需报市政府办公厅统筹安排,并经市长、分管副市长同意。

十八、市政府及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和单位召开会议要贯彻精简、高效、节约的原则,尽量缩短会议时间,减少会议人员,能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可以合并召开的会议合并召开;具备条件的可以利用现代通信和技术手段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可直接开到基层,避免层层开会;不得在高级宾馆和风景名胜区开会。

十九、财政、审计等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对会议经费的控制、管理和审核,未经批准召开的会议,会议经费一律不予报销。监察机关对违反有关规定和纪律的要严肃查处。

公文审批制度

二十、报市政府审批的文件,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的规定和市长分工负责的原则办理。

十一、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和单位以及各区县政府报送市政府审批的公文,由市政府办公厅按照领导同志分工呈批,重大事项报市长或负责常务工作的副市长审批,或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决定。二

十二、审批公文时,对于一般报告性公文,圈阅表示“已阅知”;对有具体请示事项的公文,圈阅表示“同意”请示的事项。

十三、市政府发布的决定、命令和规章,向省政府的请示、报告,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提出的议案、人事任免,由市长签署。

十四、以市政府名义发文,一般工作由分管副市长签发;工作有交叉,涉及其他副市长分管工作的,经有关副市长会签后再签发;属于重大事项的,由分管副市长审核后,报市长或负责常务工作的副市长签发。

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发文,凡印发市政府的工作意见、方案、政策措施或报告、请示等事项的,由秘书长审核签发;凡转发部门文件的,经分管副市长同意后,由秘书长或副秘书长签发。上述文件涉及重大事项的,报市长或负责常务工作的副市长同意后,由秘书长签发。

十五、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和单位及各区县政府报送市政府审批的公文,其内容、体例、格式等应当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明显不符合规定的公文,由市政府办公厅退回报文单位。

报送公文一般不要越级请示和报告,属市政府主管部门职权范围内处理的问题,直接报送主管部门处理。部门之间遇有分歧的问题,由主办部门主要负责人主动会有关部门协商解决,有关部门不得借故推诿。经协商仍不能解决的,应将协商经过、不同意见如实报告市政府,市政府作出决定后,部门必须坚决执行。

十六、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和单位及各区县政府报送市政府审批的公文,由部门、单位和区县政府主要负责人签发。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和单位及各区县政府的请示、报告,应当报送市政府,一般不要直接报送市政府领导同志个人。市政府领导同志一般不直接在直送文件上批示。

十七、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和单位要认真履行各自的行政职责,职权范围内的事务,由部门自行发文,不以市政府名义发文或市政府办公厅名义转发。需要联合发文的,应明确主办部门。未经市政府批准,各部门不得向区县政府发文,也不能要求区县政府向本部门报文。

十八、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和单位及各区县政府的内设机构或下属单位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得直接报送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和单位及各区县政府要报送市政府或市政府办公厅的文件简报,应向市政府办公厅备案,凡不在备案之列的一律不予受理。

十九、市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和单位发文要注重实效,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法律、法规已有明确规定的不再发文;已全文公开播发见报的文件不再印发。对市政府的文件,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和单位及各区县政府要结合实际提出具体贯彻意见,不得照抄照搬,层层转发。

十、市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和单位要改进文风,提高文件简报质量。文件简报要简明扼要,增强可操作性、针对性和时效性。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逐步实现公文运转电子化。

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和单位对市政府批办或市政府办公厅转办的公文,属本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属需报市政府审批的事项,应提出本部门初步意见,在5个工作日内回复;属主办部门会相关部门办理的事项,主办部门要抓紧会商,并在7个工作日内回复;属需调查论证的事项,应先在5个工作日内答复,说明情况,并认真组织调查论证,上报结果不得超过20个工作日;特殊重大事项,以市政府明确要求的时限为准。对市政府办公厅转有关部门征询意见的公文,有关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不予答复或不说明不能回复理由的,视同无意见处理。

内事活动及外事活动制度

十一、市政府领导同志在市内考察工作,要轻车简从。根据工作需要,由主管部门负责人随行,其他部门可安排必要的相关人员随行,所到单位要尽量减少陪同人员,不搞迎送,不要陪餐。市政府各部门负责人在市内考察工作也应照此原则办理。

十二、为保证市政府领导同志集中精力研究处理政府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和单位及各区县政府召开会议和组织活动,一般不要邀请市政府领导同志出席和参加,确有需要,应当事前报告市政府办公厅,由市政府办公厅按规定审核报批。邀请分管副市长的,由负责联系的副秘书长提出安排意见,经秘书长审核后,报分管副市长审定;邀请市长的,由秘书长审核安排,报市长审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和单位及各区县政府不要直接向领导同志发邀请函或请柬。

十三、市政府领导同志一般不出席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和单位及各区县政府安排的接见、颁奖、剪彩、奠基等庆典性活动,不为所属部门、单位、区县的工作会议签发贺信、贺电,题词、题名。确有特殊情况,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十四、市政府领导同志出访,须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后报省政府审批。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和单位及区县政府正职出访,须经市政府出国会审会提出意见,由分管副市长审核后,报市委书记、市长批准;上述部门的副职出访,须经市政府出国会审会提出意见,由分管副市长审核后报市长批准。出访根据实际需要予以安排,原则上不得安排顺访。

十五、市长、副市长参加非经贸性的外事活动,由举办该活动的主管部门向市外办提出报告,经市外办审核后,报市政府批准;会见港澳人士参照以上规定办理。会见台湾来访人员及华侨、外籍华人,由接待单位提出报告,经市台办、侨办审核后报市政府批准。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和单位及各区县政府不得直接邀请市政府领导同志参加本部门、本区县的外事活动。

出差(出访)、休假请示报告制度

十六、副市长、秘书长出差(出访)、休假,应由本人在事前书面或口头向市长报告;副秘书长向分管副市长、秘书长报告。经同意后,应把出差(出访)、休假的时间、地点及联系电话等有关事项告市政府办公厅。

十七、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和单位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出差(出访)、休假,需本人事前书面或口头向市长、分管副市长报告。经同意后,由所在单位将外出的时间、地点、联系电话和代为主持全面工作的负责人名单报市政府总值班室。上述部门的副职出差(出访)、休假,经本部门主要负责人同意后,需事前书面或口头向分管副市长报告。

因公务事项外出回宁后,由本人书面或口头向市长、分管副市长汇报,较为重大的事项向市政府报告。

信访制度

十八、为了保持人民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市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应当做好信访工作,认真处理来信、接待来访,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十九、市政府通过市长接待日、市长信箱、政务电话等形式,接受来信来访。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和单位应建立健全相应的信访工作制度。

十、市长、副市长应当亲自阅批重要来信、接待重要来访,研究信访工作中反映的问题。

新闻报道及新闻发言人制度

十一、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政府办公会议和以市政府名义召开的全市性会议,可根据会议内容,邀请新闻记者旁听。会议讨论决定事项的报道,由市政府办公厅审核后,报市政府秘书长同意,重大事项须请示市长同意。

十二、市政府领导同志内事活动的宣传报道要从严掌握。由市政府组织或经市政府批准的有重大影响的会议和活动,市政府领导下基层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工作,陪同上级领导考察,会见内宾,出市考察访问等,需要新闻报道的,按事前经批准的方案进行。

十三、市政府领导同志外事活动的新闻报道,由市外办会同市政府办公厅负责落实并审核报道内容;涉及台、侨事务活动的新闻报道,由相关部门会同市政府办公厅负责落实并审核报道内容。

十四、市政府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市政府新闻发言人负责组织和主持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发布重要政务新闻;通报市政府有关工作情况及对重大事项、突发性事件、社会关注热点问题的处理情况等。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发布新闻,须经市政府秘书长批准,涉及重要事项须报市长或负责常务工作的副市长批准。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印发西城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文件

西政发„2005‟5号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印发西城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各处、公司及各有关单位:

•西城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已经区政府2005年第5次区长办公会原则通过,现印发给你们,并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请认真组织学习,做好培训工作,严格遵照执行。•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印发西城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西政发„2004‟6 1 号)同时废止。

二○○五年三月三日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

第一章 总则

一、北京市西城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产生的新一届西城区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和区政府工作要求,制定本规则。

二、区政府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发展创新、富民强区为主题,实施经济强区、文化兴区和环境优区战略,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力争使西城区在北京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

三、区政府组成人员要依法履行职责,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忠于职守,服从命令,顾全大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四、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和派出机构要认真依照法律法规行使职权,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做好工作;精简会议、文件和事务性活动,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树立大局意识,相互协调,密切配合,3 切实贯彻落实区政府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

五、区政府工作要定期向区委汇报,向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全体会议报告,向区政协通报。

第二章 区政府组成人员职责

六、区政府由下列人员组成:区长,副区长,区长助理、区政府组成部门的主任、局长。

七、区政府工作按照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的要求,逐级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度。区政府实行区长负责制。区长领导区政府的全面工作,副区长协助区长工作。副区长按照工作分工负责处理分管工作,受区长委托,负责其他方面的工作或者专项工作。区长外出期间,由负责常务工作的副区长主持政府工作。

八、区政府组成部门主要领导负责本部门工作。

区审计局在区长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第三章 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九、区政府及各部门、派出机构要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十、贯彻执行国务院、市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促进就业。

十一、加强市场监管,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十二、认真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加强基层民主自治建设,培育并引导各类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作用。依法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十三、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建立健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监管和绩效评估制度,简化程序,降低成本,讲求质量,提高效益。

第四章 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十四、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健全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十五、严格执行区政府关于重大决策征询和反馈的有关规定,充分发挥区决策咨询委员会和区政府专家顾问团的作用,认真落实听证制度、公开征求意见制度、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制度、专家和中介机构咨询论证制度。各部门提请区政府讨论决定的重大决策建议,必须以基础性、战略性研究或发展规划为依据;涉及相关部门和街道的,应充分协商。重大决策前,要广 5 泛听取民主党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团体、专家学者以及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十六、各部门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区政府的重大决策,及时跟踪和反馈执行情况。

第五章 坚持依法行政

十七、区政府及各部门、派出机构要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北京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一致,强化责任意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十八、提请区政府决策的涉及法律的事项、重大经济担保事项、以区政府或区政府办公室名义制发的规范性文件,报送区政府审定前应当经过区法制办合法性审查,重大或复杂的可经过法律论证。

十九、各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行政机关的政策。涉及两个以上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应当协调一致。各部门的规范性文件要及时报区政府备案,由区法制办进行合法性审查并定期向区政府报告。

二十、按照行政执法与经济利益脱钩、与责任挂钩的原则理顺行政执法体制,科学配臵执法机关的职责和权限。相对集中行 6 政处罚权,推进综合执法。严格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第六章 加强行政监督

二十一、区政府要依法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向其报告工作、接受质询或询问、备案规章,接受执法检查,办理议案和建议;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向其通报工作,办理建议案和提案,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

二十二、各部门要按照行政诉讼法及有关法律规定,接受司法监督;同时要自觉接受监察、审计等部门的专项监督。对司法监督和专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查处和整改并向区政府报告。

二十三、加强行政系统内部监督。认真贯彻落实行政复议法,坚决纠正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

二十四、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确保信访渠道的畅通;区政府领导同志及各部门负责人要亲自阅批重要的群众来信。

二十五、自觉接受新闻舆论和群众的监督。重视新闻媒体报道和反映的问题,对重大问题,各部门要积极主动地查处和整改并向区政府报告。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发布政务信息,便于群众知情、参与和监督。重视群众和其他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对行政行为实施的监督。

第七章 会议制度

二十六、区政府实行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和区长办公会议等会议制度。

二十七、区政府全体会议由区政府组成人员组成。根据会议内容需要,可以安排各街道办事处主任和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列席;可以邀请区委、区人大、区政协、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委有关部委以及区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列席。区政府全体会议由区长或者区长委托常务副区长主持,一般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及区委的重要决定事项;需要由区政府全体会议决定的事项;通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及重要工作情况。

二十八、区政府常务会议由区长、副区长、区长助理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根据会议需要,可以安排有关区政府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列席;可以邀请区委、区人大、区政协和其他有关单位负责人列席。区政府常务会议由区长或者区长委托常务副区长主持,一般每2周召开1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讨论和决定全区重大事项;审议确定需要向市政府请示、报告或者向区委、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和向区政协通报的重要事项;讨论和通过提请区人大常委会审定的议案或区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草案;讨论制定区政府的工作计划和重要体制改革、重大建设项目安排、重要资金使用等事项;讨论和通过按照法律、法规规定需要 8 由区政府制定的行政措施和重要事项;分析形势、通报情况、部署工作等。

十九、区长办公会议由区长、副区长、区长助理组成。根据会议需要,可以安排与议题有关的区政府职能部门或相关单位负责人列席。区长办公会议由区长或者区长委托常务副区长主持,一般根据所决定事项确定召开时间。会议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区政府工作中涉及全面工作、全区性需要统筹协调安排的事项;研究处理区政府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讨论提交区政府常务会议和区委常委会审议的事项;协调区政府重大活动、重大建设项目、重要资金使用等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协调区政府各工作部门的工作;分析形势,通报工作等。

十、区政府全体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区长办公会议由区政府办公室负责会务及有关筹备工作。会议议题,经政府办公室审核,再报区长或区长委托常务副区长批准。每次会议均作记录,并于一周内印发会议纪要。会议纪要按照程序报区政府办公室主任签发,必要时报区长或者常务副区长签发。

十一、根据工作需要,区政府可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协调、处理区政府日常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和专项事宜。一般性会议纪要由会议主办部门起草并印发。凡属重要的会议,涉及部门较多,需以区政府名义印发的会议纪要,由会议主办部门起草,报区政府办公室审核,按照规定程序由会议主持人签发。专题会会议纪要原则上应于一周内印发。

十二、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以区政府或者区政府办公室名义召开的全区性会议,根据需要不定期召开。会议主办单位应当提前将拟召开会议的名称、时间、地点、参加范围、会期、议程、所需经费及来源、拟邀请出席的领导同志名单、会议通知代拟稿、领导同志主持词和讲话代拟稿等报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审核后报区领导审批。

十三、提高会议质量和议事效率。区政府会议上会议题应提前告知相关部门;上会材料应于会前2-3个工作日上报,并提前送至有关与会人员手中。属行政措施类、重要体制改革、重大项目建设安排、重要资金使用情况等议题,上会材料应在上报前一周送区法制办审核。议题汇报人应严格遵守会议时间安排,汇报要简明扼要,无特殊情况不得拖延,确保会议议事效率。(具体规定见附件)

十四、区政府会议决定的事项,各职能部门要坚决执行,抓紧办理,并及时反馈落实情况,区政府办公室负责督办,并及时向区政府领导同志反馈。

十五、严格会议请假制度。区政府组成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须按会议出席的指定范围准时出席会议,遵守会议纪律。如不能出席,须履行请假手续。

第八章 公文审批制度

十六、审批公文,应当遵守•北京市实施†国家行政机关 10 公文处理办法‡细则‣和•西城区政府系统公文处理规则‣及有关规定,并按照区长、副区长分工原则办理。

十七、区政府办公室负责统一处理和承办报送区政府审批公文的工作;负责协助区政府领导同志审核或者组织起草以区政府和区政府办公室名义制发的公文。

十八、区政府各工作部门报送区政府审批的公文要严格把关认真审核,行政措施类文件和涉及法律法规的事项、规范性文件按第五章要求办理。

除区领导同志要求直接报送的公文或紧急、重大事项的公文外,均统一由区政府办公室填写公文签发单,政府办公室主任阅签后,报送区政府领导同志审批。

区领导同志如直接收到各单位报送的公文,应当退回区政府办公室,由区政府办公室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

十九、报送区政府审批的公文,凡需要进一步了解情况、协调有关方面意见的,一般先送政府办公室协调,形成处理意见后再报送区政府领导同志审批。提交区政府有关会议讨论的文件,也应事先经过协调。

十、区政府或者区政府办公室制发的公文应当少而精,并注重实效,其内容应当属于关系全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重大改革方案、政策措施以及需要以区政府名义行文的事项,或者需要各部门、各单位执行和周知的重要事项。各工作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由各工作部门行文,不再由区政府统一 11 行文。

十一、各部门、各单位要求以区政府或者区政府办公室名义发文的,由区政府办公室按照有关规定先进行审核,提出是否发文的意见,凡需发文的,按程序送审报批。

十二、以区政府或者区政府办公室名义制发的公文,一般由政府办公室主任审核后报分管副区长签发;属于重大事项的,还须报常务副区长、区长签发。

十三、凡以区政府名义向市政府报送的请示、报告,应由区长或常务副区长签发;以区政府名义与市政府有关部门商洽工作、协调问题的公文,由分管副区长签发,重要的报送区长或者常务副区长签发。

十四、区政府领导同志审批公文应当在公文签发单规定的位臵签署明确意见、姓名和时间,圈阅应当视为同意;签署公文一律使用钢笔或毛笔。签署意见后应退回政府办公室,切勿横传。

十五、对市政府和市政府办公厅文件、市政府会议决定事项及市政府领导同志批示要求本区贯彻执行的事项,对区政府和区政府办公室公文、区政府领导同志批示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贯彻执行的事项,各部门、各单位要坚决贯彻落实,在执行中发现问题,应当及时向区政府办公室报告。

十六、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厅及市政府各部门和区政府、区政府办公室文件中要求贯彻落实的事项,均由区政府办公室负责督查。

第九章 内事活动制度

十七、为保证区政府领导同志集中精力研究处理全区的中心工作和重大问题,除区委、区政府统一组织安排的活动以外,区政府各工作部门(含区属机构)邀请区政府领导同志出席活动,签发贺信、题词和为出版物作序等,要严格掌握,履行报批手续。

十八、精简会议,减少领导同志过多的事务性活动。区政府各部门(含区属机构)需要邀请区政府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均应事先书面请示,由区政府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领导分工及有关规定,提出审核意见报批。被批准的重要会议或活动,一般只安排一至两位区领导同志出席。

十九、对邀请区政府领导同志签发贺信、题词和为出版物作序,一般不予安排。特殊情况,经区政府办公室审核后,报送区政府领导同志审批。

十、区政府各工作部门(含区属机构)召开重要会议或组织重大活动,确定区政府领导出席后,通知和请柬统一报政府办公室,由政府办公室统一安排。

第十章 外事活动制度

十一、外事出访。区政府外事办公室统一承办区政府领导出访事宜。区政府领导出访(含赴港、澳、台),由责任单位填写•因公出国团组审批会签表‣,区政府外事办公室统一报区长、13 区委书记审批,批准后由区政府外事办公室归口报送市政府审批。因公出访,不安排领导同志到机场迎送。出访归来,应于1个月内写出出访总结。

十二、外事活动。区政府各部门(含区属机构)对外友好往来方面的活动,需要邀请区政府领导同志参加的,均由其单位书面报区政府外事办公室统一安排。

第十一章 调查研究制度

十三、要把调查研究作为政府决策的必经程序,事关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在决策之前,都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十四、区政府领导要做学习的表率,不断充实新知识,丰富新经验。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以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每年要选择1-2个课题,进行专题调查研究,至少撰写1篇调研报告。

第十二章 督查与考核工作制度

十五、坚持区政府工作“年初布臵,年中检查,年末总结”制度。区政府年初制定全年重点工作目标、直接为群众拟办实事等主要工作计划,在年中、年底召开会议,总结检查各项任务完成情况,此项工作由政府办公室负责督查。

十六、对区政府内重要部署、决策和重点工作完成情 14 况实行督查和综合考核评价。以督查考核结果为依据实施奖惩,加强对职能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及任用提供依据,激励政府各职能部门开拓进取、争创一流、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全区督查考核工作由区政府办公室、人事局、监察局负责。

(一)督查和考核的范围为区政府各委、办、局。

(二)督查和考核的内容:

1.依法履行职责的情况。

2.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工作。3.本重点工作目标各项工作完成情况。4.区政府通过会议、文件等布臵任务完成情况。5.区政府领导同志批示、指示、交办事项的办理情况。6.根据区政府总目标制定的本部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7.区政府公布的本为群众办实事完成情况。8.廉政勤政和纪律作风等其他需要督查考核事项的完成情况。

第十三章 请假报告制度

十七、区长、副区长和政府常务会议组成人员要严格请假报告制度。副区长、区长助理、区政府办公室主任离京出差(出访)、休养、休假,本人应当事先向区长报告。经批准后,将外出的时间、地点等有关事项告区政府办公室。

上述领导同志出差(出访)、休养、休假回京后,应向区长报告,必要时向区政府其他领导同志通报。

十八、区政府各职能部门主要领导和各街道办事处主任离京出差(出访)、休养、休假,本人应事先直接向区长报告;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副职领导和区属总公司经理离京出差(出访)、休养、休假,本人事先应当直接向分管副区长报告。经批准同意后,将外出的时间、地点和代为主持工作的负责同志名单报区政府办公室。

上述同志因公外出回京后,应当向分管的区政府领导同志汇报,如有比较重大的问题应当向区政府汇报。

第十四章 工作预安排制度

十九、区政府实行工作预安排制度。

(一)季度工作要点。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0日前,各职能部门、相关单位将下一季度的工作要点送政府办公室汇总后报各位区长审阅,提交政府常务会议讨论。根据会议讨论意见编印区政府季度工作要点下发全区。

(二)每月重大活动安排。每月20日前,各职能部门、相关单位将下月涉及全区范围的会议、活动报政府办公室进行汇总。政府办公室负责协调,对其中涉及全区的大型会议或活动,应提前向区委办公室通报,并编写会议、活动安排表,报主管主任或主任审定后,于月底前下发。

(三)周日程安排。在月重大活动安排的基础上,每周五前,各职能部门将下周涉及全区范围的会议、活动报区政府办公室汇总。政府办公室经主管主任或主任审定后,于每周五将•区政府活动日程‣下发。

第十五章 区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

十、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北京市信访条例‣的规定和市委市政府的有关要求,实行区政府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

按照全区统一安排,各位区长按要求参加每周三上午的信访接待,实行挂牌接待。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办理,区委区政府信访办公室负责督查。

第十六章 区领导联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制度

十一、按照推进依法行政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原则,实行区长、副区长联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制度。

区长、副区长按照工作分工,每人固定联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2人。每届政府期满,将重新确定联系对象。有关联系的具体工作,由政府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七章 区领导联系企业、学校制度

十二、区政府实行政府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区政府领导每人固定联系3个企业。有关联系的具体工作,由区发展和改革委 17 员会负责组织实施。

十三、区政府实行政府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区政府领导每人固定联系1-2个学校。有关联系的具体工作,由区教育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八章 政务公开制度

十四、区政府在本区行政机关实行政务公开。

政务公开的主要内容包括:本机关及其所属工作部门的机构设臵;办事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具体操作标准;本机关制定的具体办事制度、方法和要求及办事的步骤、时限等程序性规定;办理结果;设立公民自由索取处情况;有关工作纪律及群众举报、投诉的途径和方法。

政府各职能部门要把政务公开列入议事日程,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和配套措施,并负责对所属部门政务公开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全区推行政务公开工作由区政府办、区监察局负责。

第十九章 作风纪律

十五、区政府组成人员必须坚决执行区政府的决定,如有不同意见可在区政府内部提出,在没有重新作出决定之前,不得有任何与区政府决定相违背的言论和行为。

十六、区政府组成人员要严格遵守党和国家有关廉政建设的规定,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不得利用特殊身份拉 18 关系、谋私利。

十七、区政府及各部门要规范行政行为,增强服务观念,认真履行职责,树立规范服务、清正廉洁、从严治政的新风。对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要按照程序和时限积极主动地办理,对不符合规定的事项要坚持原则不得办理;不得用公款相互送礼和宴请,不得接受基层的送礼和宴请;对因推诿、拖延等官僚作风造成影响和损失的,要追究责任;对越权办事、以权谋私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

附件1: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召开政府常务会的有关规定

附件2: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召开区长办公会的有关规定

附件1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关于召开政府常务会的有关规定

区政府常务会议是区政府决策重大问题的会议,由区长、副区长、区长助理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在集体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区长对所议事项做出最后决定。

为提高政府常务会议的质量,使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议事效率,经区政府研究,特做如下规定:

一、议题范围

1.讨论和决定全区重大事项。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重要会议精神,研究制定贯彻意见和工作部署;研究、决定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近中期发展战略和改革措施;讨论制定区政府工作计划和重要体制改革、重大建设项目安排、重要资金使用等事项;分析形势,通报情况,部署工作等。

2.审议确定需向市政府请示、报告,向区委、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向区政协通报的重要事项。

3.讨论通过提请区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的工作报告。

4.讨论和通过按照法律、法规由区政府常务会决定的事项;通过区政府制定和发布的行政措施。5.讨论和决定区内重大突发事件的通报、处理意见。6.讨论和决定区政府部门机构设臵和调整、人事任免和有关奖励、处分事项。

7.其它需要由常务会讨论、研究和决定的重要事项。

二、议事规则

1.政府常务会议原则上每两周召开1次(一般安排在星期一),必要时可随时召开。会议地点固定在政府4307会议室。

2.政府常务会议由区长或区长委托常务副区长主持召开。确定提请常务会议讨论的议题,由主管副区长或主管副区长指定的主管部门负责人汇报。

3.坚持领导分工负责制。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主管副区长和职能部门的作用,凡应主管副区长做出决定或职能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情,不提请会议讨论。重大问题可由主管副区长向会议通报情况。

4.坚持议题申报审核制度。凡拟提交常务会议讨论的议题,主管副区长应会同有关领导和部门进行充分调研、酝酿、协调,并认真听取相关单位意见。确需提交常务会议讨论的,由主管部门提前一周将拟上会议题报区政府办公室文秘科备案,文秘科对上报议题初审后草拟会议安排,报政府办主任、主管副区长、区长审批后,由区政府办公室统一安排上会。未经备案审批的议题原则上不予上会。

5.坚持议题提前告知制度。上会议题一经确定,由区政府 21 办公室文秘科通过电话、西城政务网等形式,告知议题涉及的领导和相关部门,做好上会准备工作,确保会议议事效率。

6.坚持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

7.区政府常务会议在集体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由区长或区长委托的常务副区长对所议事项做出最后决定。对争议较大的重要问题,应当暂缓做出决定,待进一步调查研究、交换意见后再决定。

8.常务会做出的决议,应同时明确负责落实的区级领导、主管部门、完成时限、质量要求等。区政府办公室负责决议实施的督促检查,定期向区长反馈。凡常务会议决定的事项已列入会议纪要的一般不另发文件。

9.常务会议设固定列席人员(固定列席人员名单附后)。10.根据会议需要,区政府常务会议可以邀请区委、区人大、区政协领导参加。必要时,可邀请学者、专家、法律顾问及工青妇组织和宣传部门负责人列席。

11.区政府办公室负责政府常务会议的会务工作,包括会议议题的收集、会议通知、会议记录,并根据会议讨论情况编发会议纪要。

三、会议材料要求

1.备案的会议议题确认上会后,区政府办公室将提前通知有关单位,做好材料准备工作,并由汇报单位提前2-3个工作日将材料送至区政府办公室文秘科审核。

行政措施类材料(管理办法,改革方案,工作细则,实施意见等)、重要体制改革、重大项目建设安排、重要资金使用情况等议题,上会材料应在送区政府办公室文秘科审核前一周送区法制办审核,并由区政府办公室主任会签后方可上会,否则原则上不安排上会。

上会材料应提前送各位区长及有关列席人员。

2.材料采用电子版方式报送,同时各议题汇报单位应报送3份纸介质材料由区政府办公室存档,纸介质材料正文文尾必须加盖汇报单位公章。

需研究决策的重大问题,可另报送3份纸介质材料,便于请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阅示及批改。

3.纸介质材料要求一律用A4纸双面打印,电子版材料页面设臵为A4。

材料正文首页左上角标注“西城区第xx次政府常务会材料”(字体字号与正文一致);文件标题(3号黑体)应与上会议题一致;标题下标注汇报人职务、姓名(4号宋体);材料正文采用4号宋体,每行字数为26-28个字,每页行数24-30行。

4.汇报性材料应以提纲为主要形式。内容要主题突出,文字精练,条理清楚,语句通畅,字数以不超过1000字为宜。主要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工作目的、工作程序、工作进展情况、工作依据、文件政策、面临的困难、下步工作目标和措施、明确说明拟请会议决策的事项。

四、会议纪律

1.区政府常务会实行集体领导,区政府领导中的任何个人无权决定应由常务会集体决定的重大问题,无权改变区政府常务会议的决定。如有不同意见或在工作中发现新情况,可在区政府内部提出讨论,在区政府常务会没有重新做出决定前,不得有任何违反区政府常务会决定的言行。

2.区政府常务会议做出的决议,在全区的行政管理中具有法律性效力,决议的实质性修改需经常务会议重新讨论。对不执行常务会议决议或拖延执行,对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的政府工作部门、区属单位负责人,要追究行政责任,并予以适当处罚。

3.区长、副区长、区长助理及列席人员应按时出席会议,不得迟到、早退,原则上不得请假。如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出席,副区长、区长助理需向区长请假;其它部门领导需向区政府办公室主任请假。缺席人员如对会议讨论的事项有意见或建议,可在会议召开前以书面形式提出。

4.会议进行期间,不接待来访,不接、打电话,关闭所有通讯工具。

5.按照规定时间讨论议题,无特殊情况不得拖延。

区政府常务会议固定列席人员名单

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

西城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西城区教育委员会主任

西城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西城区监察局局长

西城区民政局局长

西城区司法局局长

西城区财政局局长

西城区商务局局长

西城区国家税务局局长

西城区地方税务局局长

西城区人事局局长

西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市规划委西城分局局长

西城区建设委员会主任

西城区市政管理委员会主任

西城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局长

西城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 西城区文化委员会主任

西城区卫生局局长

西城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西城区审计局局长

西城区环境保护局局长

西城区统计局局长

西城区旅游局局长

西城区体育局局长

西城区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侨务办公室主任

西城区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

西城区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

西城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

西城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

中共西城区委西城区人民政府信访办公室主任 西城区人民防空办公室主任

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常务副局长

市国家安全局西城分局局长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西城分局局长

北京市西城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

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西城分局局长

中共西城区委区政府研究室主任

西城区武装部部长

西城区园林局局长

西城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大队长 7个街道办事处主任

附件2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关于召开区长办公会的有关规定

区长办公会议是区长、副区长研究工作的会议制度。由区长、副区长、区长助理组成,区政府办公室主任、主管副主任、区法制办主任、区监察局局长、区委区政府研究室主任列席会议。会议可根据需要安排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

为提高区长办公会议的质量,坚持民主集中制,提高议事效率,经区政府研究,特做如下规定:

一、会议的主要任务:

1.分析全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形势,通报有关工作。2.研究处理区政府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3.讨论和决定全区各职能部门、有关单位向区政府请示的重要事项。

4.研究确定区政府工作中涉及全面工作、全区性重大活动、重要建设项目、重要资金需要统筹协调安排的事项。

5.讨论提交区政府常务会议和区委常委会讨论的有关事项。6.讨论和通过其他需要由区长办公会议决定的事项。

二、议事规则

1.区长办公会议原则上每两周召开一次(一般安排在星期一),必要时可随时召开。会议地点固定在区政府3315会议室。

2.区长办公会议由区长或区长委托常务副区长主持召开。3.会议议题由区长、副区长提出。所议事项一般由区长、副区长直接通报或汇报,或由主管副区长责成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汇报。

4.坚持领导分工负责制。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主管副区长和职能部门的作用,凡应主管副区长做出决定或职能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情,不提请会议讨论。重大问题可由主管副区长向会议通报情况。

6.坚持议题提前告知制度。上会议题一经确定,由区政府办公室文秘科通过电话、西城政务网等形式,告知议题涉及的领导和相关部门,做好上会准备工作,确保会议议事效率。

7.区政府办公室负责区长办公会议的会务工作,包括会议议题的收集、会议通知、会议记录,并根据会议讨论情况编发会议纪要。

三、会议材料要求

1.凡提交区长办公会议讨论的议题,由主管副区长或主管副区长责成主管部门提前到区政府办公室文秘科备案。凡未经备案的议题原则上不予上会。

备案的会议议题确认上会后,区政府办公室将提前通知有关单位,做好材料准备工作,并由议题汇报单位提前2-3个工作日将材料送至区政府办公室文秘科审核。

行政措施类材料(管理办法,改革方案,工作细则,实施意 28 见等)、重要体制改革、重大项目建设安排、重要资金使用情况等议题,上会材料应在送区政府办公室文秘科审核前一周送区法制办审核,并由区政府办公室主任会签后方可上会,否则原则上不安排上会。

上会材料应提前送各位区长及有关列席人员。

2.材料采用电子版方式报送,同时各议题汇报单位应报送3份纸介质材料由区政府办公室存档,纸介质材料正文文尾必须加盖汇报单位公章。

需研究决策的重大问题,可另报送3份纸介质材料,便于请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阅示及批改。

3.纸介质材料一律用A4纸双面打印,电子版材料页面设臵为A4。

材料正文首页第一行居左顶格标注“西城区第xx次区长办公会材料”(4号宋体);下空1行,居中标注文件标题“关于xxx的汇报”(3号黑体),文件标题应与上会议题一致;标题下居中标注汇报人职务、姓名(4号宋体);材料正文采用4号宋体,每行字数为26-28个字,每页行数24-30行。

4.汇报性材料应以提纲为主要形式。内容要主题突出,文字精练,条理清楚,语句通畅,字数以不超过1000字为宜。主要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工作目的、工作程序、工作进展情况、工作依据、文件政策、面临的困难、下步工作目标和措施、拟请会议决策的事项。

四、会议纪律

1.区长、副区长、区长助理及列席人员应按时出席会议,不得迟到、早退,原则上不得请假。如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出席,副区长、区长助理需向区长请假;其它部门领导需向区政府办公室主任请假。

2.会议进行期间,不接待来访,不接、打电话,会议期间关闭所有通讯工具。

3.按照规定时间讨论议题,无特殊情况不得拖延。

主题词:行政事务 工作规则 通知

抄送:区委办公室、各部、委,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各

处、室,区政协办公室,区公安分局,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区武装部。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5年3月3日印发

第三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

京政发〔2005〕1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已经2005年1月4日召开的第71次市长办公会议修订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北京市人民政府

二〇〇五年一月二十八日

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

(2005年1月4日第71次市长办公会议修订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一、第十二届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产生的新一届北京市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制定本规则。

二、市政府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法治政府,努力使首都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三、市政府组成人员要依法履行职责,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忠于职守,服从命令,顾全大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四、市政府各部门要依法行使职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能,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切实贯彻落实市政府的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

第二章 市政府组成人员职责

五、市政府由下列人员组成:市长、副市长、市政府秘书长,市政府组成部门的主任、局长。

六、市政府实行市长负责制,市长领导市政府的工作。副市长协助市长工作。

市长离京(出差、出国访问)期间,由常务副市长主持市政府工作。

七、市长召集和主持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长办公会议。市政府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必须经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或市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

八、副市长按分工负责处理分管工作。受市长委托,负责其他方面的工作或专项任务,并可代表市政府进行外事活动。

九、市政府秘书长在市长领导下,负责处理市政府的日常工作。

十、市政府组成部门主任、局长负责本部门工作。

市审计局在市长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第三章 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十一、市政府及各部门要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十二、贯彻执行国务院宏观调控政策,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

十三、加强市场监管,创造公平和可预见的法制环境,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实行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十四、认真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完善社会管理政策,相应提出地方性法规议案和制定规章,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正。加强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社区建设。培育并引导各类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作用。依法建立健全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十五、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公共政策,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推进部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进程,建立健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监管和绩效评估制度,简化程序,降低成本,讲求质量,提高效益。

第四章 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十六、市政府及各部门要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健全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十七、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规划、市级预算、宏观调控和改革开放的政策措施、社会管理事务、地方性法规议案和规章、大型项目等重大决策,按规定由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或市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

十八、各部门提请市政府讨论决定的重大决策建议,必须以基础性、战略性研究或发展规划为依据,经过专家或研究、咨询、中介机构的论证评估或法律分析;涉及相关部门的,应充分协商;涉及区、县的,应事先征求意见;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应按照有关规定,通过社会公示或听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和建议。

十九、市政府作出重大决策前,根据需要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直接听取民主党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以及群众团体、专家学者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二十、各部门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及时跟踪和反馈执行情况。

第五章 坚持依法行政

十一、市政府及各部门要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要求,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一致,强化责任意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十二、市政府根据需要,适时提出地方性法规议案,制定规章,修改或者废止不相适应的规定,确保地方性法规议案和规章的质量。

十三、各部门提请市政府决策的涉及法律的事项、以市政府或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发的规范性文件,报送市政府前应当经过法律论证和法制部门合法性审查。

十四、各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必须符合法律法规以及上级行政机关的政策。涉及两个以上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应当协调一致。各部门的规范性文件要及时报市政府备案,由市政府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并定期向市政府报告。

十五、提请市政府讨论的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审议的规章草案由市政府法制机构审查或组织起草,规章的解释工作由市政府法制机构承办。

十六、要按照行政执法与经济利益脱钩、与责任挂钩的原则理顺行政执法体制,科学配置执法机关的职责和权限,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推进综合执法。严格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第六章 加强行政监督

二十七、市政府要依法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向其报告工作、接受质询或询问、备案规章,接受执法检查,办理议案和建议;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向其通报工作,办理建议案和提案,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

十八、各部门要按照行政诉讼法及有关法律规定,接受司法监督;同时要自觉接受监察、审计等部门的专项监督。对司法监督和专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查处和整改并向市政府报告。

十九、加强行政系统内部监督。认真贯彻落实行政复议法,坚决纠正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

十、市政府及各部门要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确保信访渠道的畅通;市政府领导同志及各部门负责人要亲自阅批重要的群众来信。

十一、市政府及各部门要接受新闻舆论和群众的监督。重视新闻媒体报道和反映的问题,对重大问题,各部门要积极主动地查处和整改并向市政府报告。要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发布政务信息,便于群众知情、参与和监督。重视群众和其他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对行政行为实施的监督。市政府及各部门设立新闻发言人,加强政府信息披露和宣传工作。

第七章 会议制度

十二、市政府实行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长办公会议制度。

十三、市政府全体会议由市政府组成人员组成,由市长召集和主持。会议主要任务是:

(一)传达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市委的重要决定;

(二)决定和部署市政府的重要工作;

(三)讨论决定市政府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四)通报市人大、市政协会议情况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市政府全体会议一般每年召开l至2次。根据需要,可安排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区县长列席;可以邀请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领导同志和市委有关部委以及有关群众团体、民主党派、工商联及新闻单位负责人列席。

十四、市政府常务会议由市长、副市长、市政府秘书长组成,由市长召集和主持。会议主要任务是:

(一)研究审议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计划、市级财政预算;

(二)研究审议需要向国务院请示、报告或者向市委、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和向市政协通报的重要事项;讨论和通过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定的议案和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草案;讨论地方性法规草案、审议市政府规章草案;

(三)讨论决定市政府工作计划和事关全局的重大事项,以及根据有关规定需要由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的事项;

(四)分析形势,通报情况,部署工作等。市政府常务会议一般每月召开1至2次。根据需要,可安排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区县长列席;可以邀请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领导同志和其他有关单位负责人列席。

十五、市长办公会议由市长、副市长、市政府秘书长组成,由市长召集和主持。会议主要任务是:

(一)研究决定需要市政府统筹协调的重要工作或重大活动;

(二)研究决定市政府各部门和各区县政府向市政府请示的涉及全市的重要事项;

(三)研究处理市政府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市长办公会议一般每月召开2至3次。根据需要,可安排与议题有关的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区县长列席。

十六、根据工作需要,市政府可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某一方面工作;可召开市长碰头会议沟通情况、部署工作。

十七、提请市政府会议讨论的议题,由分管副市长协调并审核后提出,报常务副市长并市长同意。会议议题涉及多个部门、单位的,主办部门应在会前进行协调,有关部门应及时提出意见并经主要负责人签署;经协调仍达不成一致的,提请分管副市长协调或由分管副秘书长协调;协调后意见仍有分歧的,主办部门应如实向市政府报告并在会议上作说明。会议组织工作由市政府办公厅负责,议题和会议材料应提前送达与会人员。

十八、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的会议纪要,由市长签发;市政府专题会议的会议纪要由主持会议的市长或副市长签发。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宜于公开的,应及时报道。新闻稿由市政府秘书长或有关市政府副秘书长审定,如有需要报市长审定。

十九、市政府及各部门以市政府名义召开的全市性工作会议,要减少数量,控制规模,严格审批。应由各部门召开的全市性会议,不得要求以市政府名义召开,不邀请区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出席。全市性会议尽可能采取电视电话会形式召开。坚持周一无会日制度,除连续召开的会议外,周一不安排全市性大会;全市性大会应选择在经济适用的场所召开,一般不安排住会。

十、市政府会议决定的事项,各部门和区县政府要坚决执行,抓紧办理,并及时反馈落实情况。市政府办公厅负责督查会议决定事项的落实,及时向市政府领导同志汇报。

十一、严格会议请假制度。市政府领导同志不能出席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或市长办公会议,向市长请假。市政府组成部门负责同志和其他需要参加会议的人员应当按照通知要求出席会议。凡由于参加中央机关的会议、活动,或参加本市的外事活动,以及出差、出访、生病、休假等原因,不能出席市政府会议的,应提前向市政府秘书长请假,未经同意不得由他人代替出席会议。

第八章 公文审批制度

十二、审批公文,应当遵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北京市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细则》及有关规定。制定市政府规章,应当遵守《北京市人民政府规章制定办法》。四

十三、市政府各部门和各区县政府报送市政府审批的公文,由市政府办公厅统一处理,按照市政府领导同志分工呈批,重大事项报送常务副市长、市长审批。

十四、市政府领导同志审批公文时,应当签署明确意见。对于一般报告性公文,圈阅表示已阅知;对于有具体请示事项的公文,圈阅则表示同意请示的事项。

十五、市政府发布的命令(令)、决定、向市人大或其常委会提出的议案及人事任免通知等文件由市长签署。

十六、以市政府或者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发公文,由市政府办公厅审核后,报市政府秘书长核转主管副市长签发。其中,重大事项报常务副市长、市长签发;以市政府名义制发的“请示”、“报告”,应当由市长或者市长委托常务副市长签发。

市政府副秘书长主持召开会议形成的协调意见,可根据需要,由主持会议的市政府副秘书长签报市政府领导同志同意后,由市政府办公厅转有关部门和单位办理。

十七、切实精简公文,以市政府或者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发的文件,应当少而精,注重实效,其内容应当是涉及全市全局性的重要决策、重大政策措施、重要工作部署以及其他重要事项。凡属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由部门自行发文。提高公文处理工作的效率,紧急公文限时办理,确保公文传递及时、准确。

十八、市政府各部门和各区县政府报送市政府的公文由市政府各部门和各区县政府的主要负责人签发,并严格按程序报送,不得直接向市政府领导同志个人报送公文。

十九、请示事项如涉及其他部门的职责,主办部门应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协办部门应积极配合。需要部门联合行文的,经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会签后报市政府;不需要联合行文的,由主办部门报市政府,并附各有关部门的书面意见。部门间意见如有分歧,主办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主动协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应列出各方理据,提出倾向性意见。

十、市政府各部门和各区县政府报送市政府或市政府办公厅的公文,凡不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北京市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细则》及有关规定的,应退回报文单位。

十一、以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发的公文,原则上应予公开,并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上刊登;市政府各部门制发的重要公文,也应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上刊登。

第九章 内事活动制度

十二、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的会议和举办的活动,属市政府主办的由市政府办公厅商市委办公厅协调安排,统一报批。各部门和区县政府邀请市政府领导同志出席会议、活动均应事先向市政府行文,由市政府办公厅提出审核意见并按程序报批。市政府领导同志原则上不出席一般事务性活动。市政府领导同志参加内事活动应轻车简从,减少陪同,不准超标准接待。

市政府领导同志一般不为会议活动等发贺信、贺电,不题词,不为出版物作序。特殊情况,需经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审批同意后安排。

各部门和区县政府举办活动,一般不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领导同志出席。确需邀请的,应报市政府批准。

十三、市政府领导同志内事活动的宣传报道应从严掌握。由市政府组织或者经市政府批准的重要会议和活动,市政府领导同志出席部门或区县政府举办的会议、活动,下基层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工作等,均应按照市政府批准的方案宣传报道。

第十章 外事活动制度

十四、市政府副市级(含)以上领导同志出访,经分管外事工作的副市长审核,报市委书记、市长同意,按程序报国务院审批。市政府秘书长、副秘书长及各部门、区县政府、市属事业单位(不含市属高校)局级正职行政负责人出访,经主管副市长同意,并经分管外事工作的副市长审核后,报市长审批。上述有关单位的局级副职行政负责人和市委、市政府管理的企业和市属高校正职业务负责人出访,由分管外事工作的副市长审批。市政府领导同志出访时的迎送事宜由市政府外办统一安排。

十五、市政府各部门和各区县政府对外友好往来方面的活动,需要邀请市政府副秘书长以上领导同志出席的,均应书面报市政府外办统一安排。市政府各部门和各区县政府不得直接给市政府领导同志发送参加外事活动的请柬。

第十一章 调查研究制度

十六、市政府领导同志要做学习的表率,不断充实新知识,丰富新经验。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以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每年至少撰写1篇调研报告。

十七、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市政府决策的必经程序,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在决策之前,都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改进调研方法和手段,注意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充分利用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提高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

第十二章 督查与考核工作制度

十八、对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实行工作督查制度,各项工作都要抓落实。市政府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实施后,市政府领导同志对分管部门的工作应进行认真部署,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工作落实。市政府秘书长、副秘书长协助市政府领导同志抓好落实工作。

十九、对市政府工作部门实行督查考核制度。重点考核市政府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和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市政府领导同志批示交办事项的办理情况等。市政府根据督查考核结果,对政绩突出、群众满意的部门给予表扬和奖励,对工作质量差、群众反映强烈的部门给予批评。

第十三章 请假报告制度

十、市长离京出差(出访),应当事前向国务院及市委报告。副市长、市政府秘书长离京出差(出访)、休假,本人应当事前向市长报告,经批准后,将外出的时间、地点、联系方式等有关事项告市政府办公厅;出差(出访)、休假回京后,应向市长报告有关情况,必要时通报市政府其他领导同志。

十一、市政府副秘书长和各部门、各区县主要负责人离京出差(出访)、学习、休假,需提前向市政府办公厅履行请假手续。

第十四章 作风纪律

十二、市政府组成人员必须坚决执行市政府的决定,如有不同意见可在市政府内部提出,在没有重新作出决定前,不得有任何与市政府决定相违背的言论和行为。

十三、市政府组成人员要严格遵守党和国家有关廉政建设的规定,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不得利用特殊身份拉关系、谋私利。

十四、市政府及各部门要实行政务公开,规范行政行为,增强服务观念,认真履行职责,树立规范服务、清正廉洁、从严治政的新风。对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要按程序和时限积极主动地办理,对不符合规定的事项要坚持原则不得办理;不得用公款相互送礼和宴请,不得接受区县和基层的送礼和宴请;对因推诿、拖延等官僚作风造成影响和损失的,要追究责任;对越权办事、以权谋私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

第四篇:南京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城乡规划行政监督办法(试行)的通知-地方规范性文件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沿江部分地区砂场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沿江部分地区砂场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部门: 南京市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宁政办发[2007]111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南京市沿江部分地区砂场整治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二○○七年八月十四日

南京市沿江部分地区砂场整治工作方案

为加快推进跨江发展,建设滨江城市,依照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市委、市政府决定对沿江部分地区砂场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环保优先的原则,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科学规划、疏堵同步,多策并举、确保稳定”的指导思想,以沿江地区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实施沿江部分地区砂场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取缔违法砂场,纠正违规建设、经营砂场行为,合理规划砂场集中经营场所,规范砂场码头建设与经营活动,加强对砂场的长效管理,确保堤防安全,保护水资源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美化滨江景观,提升南京城市形象。

二、整治的范围和对象

长江二桥至三桥段沿长江岸线建设的砂场。

三、工作目标

根据南京长江岸线利用规划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的有关要求,在市内长江两岸各选一至两处砂场集中经营区域,在整治范围内将合法经营的砂场集中经营、管理;清理取缔未经合法审批及审批手续不全的砂场;在砂场集中经营区域通过竞标,适量发展规模较大的砂场,以满足全市工程建设的需求。力争通过沿江部分地区砂场专项整治工作,为建设规范、美观、绿色、生态的滨江风光带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7、《交通部港口经营管理规定》

8、《江苏省港口管理办法》

9、《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等

五、工作进度

(一)摸底调查阶段(6月27日-7月31日)

1、市沿江办组织各区对整治范围内的砂场再次进行全面深入的摸底调查,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

2、市规划局征求市有关部门和区政府意见,提出沿江部分地区砂场集中归并的选址方案。

3、市沿江办进一步细化、完善《南京市沿江部分地区砂场整治工作方案》,征求有关部

门及区政府意见,报市政府审定。

(二)宣传发动阶段(8月1日-8月20日)

1、市政府召开整治工作动员会。

2、市政府发布《关于沿江部分地区砂场综合整治工作的通告》。

3、各区成立工作组,市有关部门派专人参加。各区工作组拟订工作方案和整治经费发放测算方案,报市沿江办审核;向整治范围内的砂场发放相关宣传资料,送达执行文书。

4、请市委宣传部组织媒体加强宣传,使市民群众充分认识砂场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形成全社会支持配合的良好氛围。

5、市港口管理局取消整治范围内已领临时港口经营许可证砂场业主的经营资格,收回已发放的临时港口经营许可证;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在审批手续完备的砂场设立允许砂船停靠标志。

6、请海事部门根据市政府通告精神,划出警戒水域,对外发布航行通告,并加强江面巡查,规范砂船停靠和装卸黄砂行为,封锁违法砂场的供应及水路销售渠道。

7、市工商局取缔整治范围内无营业执照的砂场经营户。鉴于沿江地区有照砂场经营场地不再具备条件,依法责令其变更经营范围或经营场所。

8、市水利局向无河道工程占用证的砂场送达违法行为通知书;向领取河道工程占用证的非经营性码头发放通知,禁止其在码头堆放物料,危害堤防安全。

9、市公安局组织水上警察支队及有关区公安分局,抽调人员配合各区工作组和市交通(港口管理)、海事、水利、工商、市容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市交管局对非法砂场的陆路运输通道加强交通管理,切断其销售渠道。

10、各有关区政府组织协调区市容和交管部门,加强陆路运输黄砂车辆的管理;对整治范围内砂场码头的违法搭建发放限期整改通知,按程序组织拆除。

11、根据砂场集中归并选址方案,由有关区政府新建砂场及道路等配套设施。

(三)动员自行清除阶段(8月21日-9月30日)

1、各区工作组动员砂场业主,在规定期限内自行清除砂场设施、设备;

2、动员砂场业主与工作组达成协议,在规定期限内抛货并自行清除砂场设施、设备。

3、各区工作组制定辖区范围内强行清除违法砂场的工作方案。

4、砂场集中归并选址所在的区政府,组织开展砂场报批、竞标招商、搬迁安置及日常管理工作。

(四)强制清除阶段(9月30日后)

1、各区工作组以市交通局(港口管理局)名义,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市交通局(港口管理局)积极协助做好有关工作。

2、各区政府牵头,成立联合执法队伍,对未在规定期限内自行清除的无证砂场进行强制清除。

3、市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保证强制清除、拆除工作顺利进行。

(五)长效管理阶段(整治工作结束后)

由相关区政府负责辖区范围内沿江岸线的长效管理工作,严防各类违规行为,巩固整治成果。

六、工作分工

沿江部分地区砂场整治工作是一项面广量大、纷繁复杂、工作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各区、各部门要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各部门和相关区工作分工如下。

市沿江办:负责拟订《南京市沿江部分地区砂场整治工作方案》,报市政府研究批准后组织实施。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及时跟踪、督促、检查沿江部分地区砂场整治工作的进展情况,做好有关协调、服务工作。

市交通局(市港口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及交通部有关法规,向整治范围内所有无港口经营许可证的砂场发放行政处罚违法行为告知书和责令改正通知书,视不同情况给予相应处罚;向拥有临时港口经营许可证的砂场发放《通知》,要求其根据全市统一规划,依法停止经营活动,并动员各单位自行清除;向拥有港口经营许可证的砂场,说明全市沿江部分地区砂场整治的重要意义及有证砂场统一规划、集中选址归并的工作要求,动员其做好有关配合工作;根据整治工作的需要,适时在审批手续齐全的砂场码头设立“砂船允许停靠标志”;选派专人参与各区砂场整治工作组,以市交通局(市港口管理局)名义作出有关行政处罚,将该项工作的执法权分别授权委托给建邺、下关、栖霞、雨花、浦口区政府(或区行政执法局),由各区具体组织实施。

南京海事局:向非法建造的砂场码头送达限期整改(或拆除)通知书;根据市政府《关于沿江部分地区砂场综合整治的通告》精神,在整治范围内江面划出一定的警戒水域,对外发布航行通告,禁止砂船在未经合法审批的砂场码头停泊、装卸黄砂;加大江上巡查力度,严厉查处砂船违规行为,切断无证砂场砂源供应及水路销售渠道,形成促进无证砂场自行清除的高压态势;选派专人参与各区砂场整治工作组,加强沟通联系与协作。

市水利局:根据有关规定,向无河道工程占用审批手续的砂场送达违法行为通知书;向已办理河道工程占用审批手续的非经营性码头发放通知,禁止其在码头堆放物料,危害堤防安全;对于不服从管理的对象,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依法进行处罚;选派专人参与各区砂场整治工作组,加强沟通联系与协作;砂场集中经营区需要向长江水利委员会或省水利厅报批的,由市水利局牵头带领三个区的责任单位统一办理。

市公安局:分别从各区公安分局及水上警察支队抽调专人,依法配合交通(港口管理)、海事、水利、工商、市容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寻衅滋事、暴力抗法等非法行为;负责整治过程中社会秩序的维护,控制和处理强制清除行动中发生的违法违章行为;对有关非法砂场的陆路运输通道加强交通管制,卡住其销售渠道。

市市容局:对有关非法砂场的陆路运输通道加强市容管理,严查运输黄砂的车辆;指导各区市容局对整治范围内砂场码头的违法搭建,开展专项拆除行动,配合砂场整治工作顺利推进。

市工商局:负责取缔无营业执照的砂场经营户;根据市政府通告精神,针对沿江部分地区砂场不再具备经营场所的状况,责令其变更经营范围或经营场所。

市环保局:结合沿江部分地区砂场整治工作,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切实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进一步创新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机制。

市委宣传部:做好沿江部分地区砂场整治工作的媒体宣传发动工作;召开驻宁中央、省、市属新闻媒体通气会,协调各家媒体支持市政府重点工作,防止负面炒作。

市财政局:负责及时审核拨付专项整治经费到位。

市规划局:根据全市总体规划及长江岸线规划,在征求市有关部门和区政府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沿江部分地区砂场码头的集中归并选址,报市政府批准。

市发改委(市口岸委):做好三个砂场集中经营区项目的立项审批工作。

市法制办:负责对《南京市沿江部分地区砂场整治工作方案(送审稿)》及《关于沿江部分地区砂场综合整治的通告(代拟稿)》进行审查把关,并做好专项整治过程中的指导和监督行政执法。

市信访局:负责做好专项整治过程中群众来信来访的接待工作。

市劳动局:做好有关砂场失业人员的岗位推荐、职业培训等工作。

市物价局:在沿江部分地区砂场整治期间,加强对整治范围以外砂场的黄砂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借机哄抬黄砂价格、扰乱建材市场的行为。

轻纺集团:负责协调所属造纸厂,根据全市统一部署,清理黄砂堆场,协助做好砂场租

赁经营户的工作。

国资集团:负责协调所属胜利圩养殖场,根据全市统一部署,清理黄砂堆场,协助做好砂场租赁经营户的工作。

砂场所在的区政府:牵头组织市有关部门委派人员和区内市容(行政执法)、水利、工商、公安、交通、司法、环保、信访、劳动、物价等部门以及有关街道乡镇,成立沿江部分地区砂场整治工作组,加强与区人民法院的沟通,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具体组织实施本区范围内砂场整治、违法搭建拆除、道路交通管制等行动,做好有关宣传发动、文书送达、协商谈判、维护稳定等各项工作。依据市有关部门的授权,组织联合执法和强制清除,确保按时完成整治任务。整治工作过程中需多个部门联合发放通知的,由各区根据实际情况,拟订有关文书,送市有关部门统一盖章。

砂场集中归并选址所在的区政府:负责砂场及道路等配套设施的新建、砂场报批和有关搬迁安置、竞标招商、日常管理等工作。

沿江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单位:负责组织筹措有关资金,保证按时支付到位。

七、整治经费及来源

1、整治经费由各区整治实施单位,依据有关政策认真测算,经市沿江办审核后,报市沿江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批准实施。

2、凡有沿江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主体的区域,砂场整治经费纳入项目的前期费用,由项目实施主体承担。

3、整治范围内公共区域的砂场,整治经费由市、区两级共同承担。

4、经核准的砂场整治专项经费,由各有关区政府包干使用,确保砂场整治工作圆满完成。

八、工作要求

1、落实机构,加强领导。沿江地区砂场综合整治工作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条条”由市交通局(港口管理局)、水利局、工商局、市容局、南京海事局分别依法进行专项清理整顿;市规划、发改、公安、环保、信访、劳动、物价等部门积极做好有关工作;“块块”以各区政府为“第一责任人”,分别组织各区市容(行政执法)、公安、交通、水利、工商、司法、环保、信访、劳动、物价等部门以及有关街道乡镇,成立沿江部分地区砂场整治工作组,加强与区人民法院的沟通,制定专项方案,开展面上整治工作。市交通局(港口管理局)、水利局、南京海事局要选派专人参与沿江各区的砂场整治工作组。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认识沿江部分地区砂场整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高度重视,全力以赴,集中精力打好攻坚战,确保砂场综合整治工作顺利完成。

2、统一部署,通力协作。各区、各部门要各司其职、步调一致、通力协作,紧张有序地开展清理整治工作。要加强宣传、营造声势,形成对违法砂场进行清理整治的高压态势和强大的震慑力。各区和各部门要加强联系与沟通,互通信息,协同作战,推动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深入地开展。为完善工作协调机制,由市沿江办牵头,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各区、各部门指派负责此项工作的同志按时参加。

3、依法行政,全面督查。各区、各部门要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制定详细周密的工作方案,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坚持每周向市沿江办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深入研究,重要情况及时报告,针对工作困难提出合理化建议,确保整治工作顺利实施。

4、堵疏同步,确保稳定。各区要根据工作预案,堵疏结合,积极引导。对矛盾突出的抵抗整治等不稳定行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所在的区政府牵头负责妥善处理,不得简单粗暴对待,防止矛盾激化,确保不因工作不到位而出现恶性事件。

5、长效管理,巩固成果。由于违法砂场具有较大的利润空间,给巩固清理整治成果带来一定的难度。各区、各部门一定要尽职尽责,加强监管。各有关区政府,要作为责任单位,发挥属地管理的优势,加大力度,严厉打击未经合法审批,擅自占用长江岸线的违法行为,完善日常管理措施,落实长效管理责任,加强巡查和行政执法,长期巩固整治成果。

下载南京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京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