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4 10:55: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海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海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管理办法》。

第一篇:上海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管理办法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管理办法

【标题】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管理办法 【颁布单位】上海市科委 【颁布日期】 2003-4-01 【实施日期】 2003-4-01 【文号】沪科(2003)第099号 【题注】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实现上海科技发展和人才建设目标,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委)决定实施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以下简称启明星计划)。

第二条 启明星计划的目标是:选拔和培养优秀青年科技人员,以项目扶持的方式,为青年科技人员起步,领衔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等工作提供经费资助。通过科研实践和其他实践活动,促进优秀青年科技人员脱颖而出,成为学科、技术带头人。

第三条 启明星计划与有关部委办培养学科、技术带头人的工作协调配合。

第四条 市科委每年从科技发展基金中划出专项经费,用于实施启明星计划,每年定期发布启明星计划申报指南。

第二章 申请条件与程序

第五条 凡在当年1月1日未满三十五周岁、并具备以下条件的科技人员可以按照本办法规定申请启明星计划项目: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良好的学风和科研道德;

(二)具有上海市居住证,在沪有固定的受聘单位且在沪实际工作时间能够覆盖本计划项目的执行期限;

(三)大学本科毕业,有五年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经历;或取得硕士学位后,有二年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经历;或已取得博士学位;或已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在科学技术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等工作中有重要发现、发明或做出过重大贡献者,可不受学历、经历的限制。

第六条 申请者提出的项目应符合上海市科技发展的方向,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提高科学技术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等总体水平,具有新颖性、创新性等特点。

第七条 申请者应具有良好的科研支撑环境:

(一)申请者应具有从事本研究必需的实验条件,得到依托单位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匹配支持;

(二)申请者应确保主要精力和时间从事本项计划资助的研究工作。

第八条 申请启明星计划项目,申请者需填写《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申请书》,上报依托单位。

第九条 依托单位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条件对本单位申请者申报内容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并择优遴选,签署推荐意见,按时将申请书和附件材料报送市科委。

第三章 受理与公示

第十条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每年受理一次。

第十一条 市科委收到申请后,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有以下情况的不予受理:

(一)不符合申请条件;

(二)不按规定要求填写申请书;

(三)提供的材料不齐全。

第十二条 通过形式审查的申请者应按通知要求做好准备,在指定的日期到会进行口头报告并答辩。

第十三条 市科委将组织专家按启明星计划评价指标体系规定的内容对入选的申请者及其项目进行评议。评审专家由学术威望高、造诣深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有关部门的管理专家组成,其中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不得少于80%。

第十四条 评审专家提出的列入启明星计划的人员建议名单,由市科委初审后向社会公示,自公示之日起一周为异议期。

第十五条 凡无异议或经异议调查与处理后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市科委将正式公布列入启明星计划的人员名单,并发给证书。市科委与其依托单位签订启明星计划合同。

第四章 实施与管理

第十六条 市科委建立启明星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并会同列入启明星计划人员的依托单位,对其入选后的发展情况和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和检查。

第十七条 启明星计划资助的经费主要用于资助期内的科研工作,实行直接拨款,专款专用,专项管理,一次审定,分期拨付的办法。

第十八条 启明星计划经费开支标准,必须严格按照上海市有关科研经费管理规定的经费开支范围执行。

第十九条 列入启明星计划的人员,经市科委安排参加与本人研究项目有关的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的活动经费,可列入项目经费开支。项目经费开支标准按财政部门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条 列入启明星计划的人员在完成项目后,应按规定时间和要求提交启明星计划总结报告和项目经费决算表等资料,依托单位应对其政治思想、工作能力、科研成果、职业道德等方面情况,提出综合评价意见,报送市科委验收。

第二十一条 凡得到启明星计划经费资助所取得的成果,均应标注中文“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资助”或英文“Sponsored by Shanghai Rising-Star Program”的字样。

第二十二条 市科委组织专家对到期结题的启明星计划人员(含申请跟踪人员)按学科进行集中考评,并提出列入启明星跟踪的人员建议名单。考评以学术活动方式进行。

第二十三条 列入启明星计划的人员不得替换,资助经费不得转让。若在项目未完成前,因患病、调离岗位、出国一年以上等情况,影响研究工作如期完成的,获资助者及所依托单位应及时向市科委提出报告,经市科委核准后办理有关合同中止或变更手续。

第五章 跟踪支持

第二十四条 对取得较好成果并有发展前景的启明星计划完成者,在资助期结束后三年内,经个人申请、专家推荐,市科委组织专家审定后,予以跟踪资助。

第二十五条 对取得显著科研成果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启明星计划完成者予以表彰和奖励,市科委每两年组织一次评选优秀启明星。优秀启明星的评选,经个人自荐、单位推荐,专家评审,市科委审定公布,并颁发荣誉证书。

第二十六条 获得启明星跟踪或优秀启明星的人员,市科委优先推荐或安排参加与其学科相关的国内外科技考察、学习进修等活动;若申请上海市科委重大、重点项目和其它计划,市科委将给予优先考虑。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列入启明星计划的人员如弄虚作假骗取资助,经市科委核实后,撤消对其资助,并在一定范围内给予通报。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3年4月1日起施行。1991年5月15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布的沪科(91)第115号文《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暂行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二篇:青年科技启明星

2009上海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

目的:进一步加强上海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支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领衔科研工作 申报时间:网上填报时间为2009年3月5日至2009年3月16日

计划类别:

(1)启明星计划(A类)面向在沪高校、科研院所(包括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等科研单位的青年科技人员。申请者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和主持科研项目的经历。

(2)启明星计划(B类)面向在沪企业(包括转制科研院所)具有学士(含)以上学位的青年科技人员。申请者须于2006年1月1日前进入所在企业,所在企业须在2006年1月1日前注册成立并具有一定规模和研发能力。

(3)启明星跟踪计划面向2006年1月1日后按时完成启明星计划(A、B类)项目研究工作并取得良好科研成绩的青年科技人员。

支持重点:

1、国家和上海市重大重点项目承担单位和团队中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2、国家、各部委以及上海市重点科研基地中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3、“联合申请”产学研项目中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4、上海市支柱产业、战略产业和重点产业项目中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申报条件:

凡在当年1月1日未满三十五周岁、并具备以下条件的科技人员可以按照本办法规定申请启明星计划项目: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良好的学风和科研道德;

(2)具有上海市居住证,在沪有固定的受聘单位且在沪实际工作时间能够覆盖本计划项目的执行期限;

(3)大学本科毕业,有五年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经历;或取得硕士学位后,有二年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经历;或已取得博士学位;或已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在科学技术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等工作中有重要发现、发明或做出过重大贡献者,可不受学历、经历的限制。

期限及资助情况:

课题执行年限为2年,须在2011年7月1日前验收。启明星计划资助强度不超过15万元/项,启明星跟踪计划资助强度不超过20万元/项。

第三篇: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B类)管理办法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B类)管理办法

【标题】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B类)管理办法

【颁布单位】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颁布日期】 2005-6-06 【实施日期】

【文号】

【题注】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提高上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科技人才队伍 建设,选拔和培养一批优秀企业青年科技人才,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委)特设立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B类)。

第二条 本计划以项目扶持的方式,支持企业青年科技人才领衔开展研发实践,促进企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企业科技骨干和技术带头人。

第三条 凡符合本办法第二章规定的申请条件且没有得到过本计划资助的企业青年科技人员均可提出申请。

第四条 本计划以项目形式申报,采用个人申请,单位审核择优推荐,专家评审考核,市科委审定公布的方式进行遴选。

第五条 本计划项目经费主要用于资助企业青年科技人才开展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等科研工作。

第二章 申请条件

第六条 凡在当年1月1日未满35周岁、并具备以下条件的企业青年科技人员可以申请本计划项目:

1、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良好的学风和科研道德;

2、具有上海市户籍或持有有效期三年以上(含三年)的上海市居住证;

3、企业的专职技术人员且与受聘企业的劳动合同期限覆盖本计划项目执行时间;

4、具有学士学位且有五年从事技术研发工作的经历;或取得硕士学位且有二年从事技术研发工作的经历;或具有博士学位;

5、获得工程师(含工程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以上任职资格。

第七条 在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等工作中做出过重大贡献者,可不受学历、经历的限制。

第八条 申请者提出的项目应符合上海产业发展,满足所在企业技术需求,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第九条 申请者所在企业应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提供良好的科研支撑环境:

1、给予不低于1:1的经费匹配支持;

2、提供从事项目研究必需的实验装备等科研支撑保障条件;

3、保证申请者主要精力和时间从事本计划资助项目的研究工作。

第三章 申报与评审

第十条 本计划项目每年申报评选一次,采用在“上海科技”网上发布通知方式公开受理申请。

第十一条 申请者在“上海科技”网上填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人才计划)》,并在线打 印后连同有关附件材料,报送所在企业审核推荐。

第十二条 申请者所在企业按照本办法规定对申请者条件和申报内容进行审核,如实填写单位审查意见和有关经费匹配承诺后择优推荐,并按时将申请书和附件材料报送市科委。

第十三条 网上填报并提交成功、报送的书面材料签章齐全且与网上提交的电子文档内容一致的申请为有效申请。

第十四条 市科委提前10工作日通知申请者参加项目评审答辩;本人不参加现场评审答辩的申请者视为自动放弃。

第十五条 通过专家评审答辩的申请者,由市科委通过“上海科技” 网向社会公示,自公示之日起5个工作日为异议期。

第十六条 凡无异议或经异议调查处理后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市 科委审定公布本计划项目入选人员名单,并颁发证书。

第四章 管理与考核

第十七条 本计划项目入选人员将获得专项经费资助,资助期限一般为两年;市科委与入选者所在企业签订合同,共同对项目进行和经费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十八条 本计划项目经费使用必须严格按照“上海市科研计划课题制管理办法”等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项目完成后,入选者应按规定时间和要求提交总结报告和项目经费决算表等资料,所在企业应对其科研能力和成果及对企业科技产业发展的贡献等,提出综合评价意见,报送市科委验收。

第二十条 凡得到本计划项目经费资助所取得的成果或发表的文章,均应标注中文“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B类)资助”,英文为“Sponsored by Shanghai Rising-Star Program(B type)”。

第二十一条 本计划项目入选者不得替换,资助经费不得转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因患病、调离岗位等情况影响研究工作如期完成的,入选者及所在企业应及时向市科委书面报告,经市科委核准后办理有关合同中止或变更手续。

第二十二条 如发现入选者弄虚作假骗取资助,经市科委核实后,将撤消其资格,追回资助经费,并取消申请人以及企业本计划三年的申请资格,情节严重者给予通报批评。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管理办法

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是其赢得竞争的关键。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与载体,科技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为此,武汉市科学技术局(以下简称市科技局)决定从1993年起设立青年科技基金,用于实施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以下简称晨光计划),旨在培育和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建立一支发展武汉科技与经济的高层次后备人才队伍。

第二条晨光计划的目标:

选拔和培育优秀青年科技人员,特别是青年科技骨干和跨世纪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造就新一代学科带头人、技术精英及后备顶级青年科技人才;

以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为载体,研究与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技术成果,并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造就一批以企业优秀青年科技人员为主体的创新研发群体和开发出具有良好产业化前景的新产品。

晨光计划拟从1993年起,每隔五年培育100名优秀青年科技人员。

第三条晨光计划的专项经费由市科技局每年从市科技三项费用中列支划拨。从1993年起,在五年内提供500万元,以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四条列入晨光计划的对象必须是年龄在三十五岁(含三十五岁)以下,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专业知识扎实,工作作风严谨,学术思想活跃,科研道德高尚,具有求实、创新、开拓、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第五条市科技局设立专门机构具体组织实施晨光计划,每年定期发布晨光计划项目指南,公布各类学科、各个技术领域及相关行业、产业的分配名额及比例。

第二章条件

第六条列入晨光计划的对象,除应符合本办法第四条的规定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和科研、开发能力,选择的项目应符合本市科技发展方向和产业发展重点,并有良好的研发支撑条件和环境以及相关的产业支持。

第七条申请晨光计划的青年科技人员必须具备以下阅历,并具备相应的专业基础和科研、开发能力。

(一)大学本科毕业,有五年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的经历;

获取硕士学位后,有两年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的经历;

取得博士学位;

已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参加过区、县、局以上重点科技项目,并取得科技成果;

获得过区、县、局以上科技成果奖励;

在市以上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论文。

(三)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革新与技术改造中有过重要发现和作出重大贡献者,可不受学历和经历的限制。

第八条申请晨光计划的青年科技人员,其申请资助的科研项目必须符合本市经济和科技发展方向,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有利于科技进步,提升产业或行业的总体技术水平。科研项目具备明显的创新、超前特点。

第九条申请晨光计划的青年科技人员应具有良好的科研支撑环境:

(一)申请的科研项目应符合所在单位的科研发展方向,列入单位的重点科研项目,受到单位的支持和重视;

(二)科研项目受到以青年科技人员为主体的科研合作群体的支持;

(三)为科研项目配备了相应的实验基础和设备条件;

(四)申请人应是科研项目负责人,并能得到一名导师或专家的支持和指导。

第三章程序

第十条申请列入晨光计划的青年科技人员和科研项目,必须经过推荐、申报、评审、签约程序。

第十一条申请列入晨光计划的青年科技人员应符合第二章规定的条件,并由两名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经所在单位提出意见盖章后荐送主管部门审查,然后由主管部门集中报送市科技局。

第十二条凡申请对象.均须填写《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申请书》。

第十三条市科技局指定专门机构负责统一受理有关申请,并按本办法规定原则,对申请对象和科研项目作初步筛选。

第十四条经过初步筛选的申请对象及其所申请的科研项目,由市科技局组织各类专家组,根据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三种情况按规定程序进行评议,提出列入晨光计划的名单,由市科技局审定后发布。

第十五条列入晨光计划的对象和科研项目,均由市科技局与其所在单位签定晨光计划合同。

第四章经费

第十六条晨光计划对科研项目资助的经费,实行无偿拨款的方式,包干使用,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一次审定,分期拨付。

第十七条晨光计划经费开支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市科技局、市财政局有关科技三项经费开支范围的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列入晨光计划的青年科技人员,经市科技局安排参加与本人研究项目有关的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活动的经费,可列入科研项目经费开支。经费开支标准按财政部门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九条列入晨光计划的青年科技人员在科研项目完成后,要及时提交科研项目经费的决算,经单位和主管部门审核,报送市科技局验收。

第五章管理

第二十条列入晨光计划的青年科技人员,由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加强管理和培训。市科技局将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其培养情况和科研项目的实施进度进行检查和监督。

第二十一条列入晨光计划的青年科技人员在科研项目完成后,要及时提交科研成果报告,所在单位应对其政治思想、工作能力、科研成果、职业道德等方面,提出综合评价意见,经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市科技局,市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按科研成果鉴定的要求进行综合考评。第二十二条列入晨光计划的青年科技人员通过考评达到规定要求的,市科技局将颁发《晨光计划证书》,以资鼓励。

凡得到晨光计划经费资助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其所有权属市科技局和研究者共同所有,正式发表应标注“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资助”字样。

第二十三条市科技局及各有关部门对完成晨光计划成绩显著的青年科技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主管单位应按其实绩,在提高待遇、聘任专业技术职务、选拔任用干部等方面,优先考虑;

(二)推荐或安排其参加国际科技方面的考察、进修、交流、合作和国际会议;

(三)积极宣传他们在学术和技术上取得的成就,在青年科技人员中树立榜样。

第六章跟踪

第二十四条市科技局对列入晨光计划的青年科技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建立晨光计划的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十五条市科技局对获得《晨光计划证书》青年科技人员,进行十年跟踪,每年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考察,并提出合理使用的建议。

第二十六条对获得《晨光计划证书》的青年科技人员,如申请武汉市科研攻关项目或其它专项基金的科研项目,市科技局将给予优先考虑,如获批准则列入跟踪计划。

第二十七条,对获得《晨光计划证书》的青年科技人员,可以继续向晨光计划提出申请,批准后列入跟踪计划,所需科研项目的经费由市科技局另行拨款。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属市科技局。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

二○○五年五月

第五篇: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以下简称我局)科技计划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管理,加强我局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保证项目管理的公开、公正和科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我局项目是指(以下简称公司)项目中安排,由我局组织实施,并在一定时间周期内进行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

第三条 我局项目的宗旨是保证安全稳定运行,解决我局发展、建设、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推动和促进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效益的增长,为我局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第四条

我局项目实行统一组织、分级管理的原则,归口管理部门为生产技术处。

第五条

项目费用支出归口管理部门为财务处。

第六条

本办法主要适用于我局项目申请立项、项目实施管理、项目验收和专家咨询等项目管理工作。

第二章

项目选题

第七条

我局拟申请公司立项的科技项目应符合我局的发展战略和科技发展规划、计划的总体部署和安排,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为我局建设、生产、经营、信息化、重大工程技术和中长期发展服务的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关键技术;

2、对我局发展具有全局性的关键技术的应用理论研究项目;

3、生产、建设中涉及安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亟待解决的重大技术项目,以及关键技术的工程试验和实用化示范项目;

4、解决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共性技术难题;

5、先进、成熟、适用,应用对象明确,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并可取得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项目。

第八条

各单位在启动项目申请前,应根据我局战略和近期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领域、技术方向、研究框架以及先进适用技术进行科技计划项目上报资料编制。

第三章

项目申报

第九条

项目申报包括部门申报、内部评审、向公司申报三个基本程序。

第十条

我局项目的申报遵循逐级申报的原则。也可以由我局管理部门提出。申报项目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承担项目的负责人应由我局正式在职员工担任,并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对其研究项目涉及领域的国内外技术发展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较强的研究与开发能力,能保证足够的精力投入;

2、具有为完成项目必备的人才条件和技术装备;

3、具有与项目相关的研究经历和研究积累;

4、具有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第十一条

申报的程序:

1、各部门应在每年1月31日和8月31日前分别完成本部门本第二批和下一第一批项目的申报工作,申报内容为科技项目申请书和科技项目申报汇总表(附电子文档,格式样本见附件一、附件二),重大项目的申报须附科技查新报告;

2、生产技术处要对项目进行初审和汇总;

3、生产技术处在每年2月10日和9月10日前,组织召开项目评审会,确定我局本第二批和下一第一批拟上报公司立项的科技计划项目。

4、生产技术处将评审会的评审结果汇总,并在每年2月15日和9月20日前以正式文件形式上报公司我局本第二批和下一第一批科技项目。

5、连续两次申报未获公司立项的项目,不得再次申报。

6、为确保项目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每人每只能担任一至二项项目负责人。

7、项目一般应在一至二年内完成。

第四章

项目批准

第十二条

已获公司初评通过的科技计划项目的责任单位按要求填写科技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示范格式样本见附件三)和科技计划项目工作任务书(示范格式样本见附件四),参加公司组织的复审(一式十份及相应的电子文档),待公司下达正式文件后,项目方可实施。

第五章

项目实施

第十三条

生产技术处下文明确项目实施单位,实施单位应完成以下工作:

(一)负责项目执行的具体组织工作,保证人员和设备投入;

(二)严格执行项目工作任务书内容,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

(三)按规定的内容和进度组织实施,接受生产技术处的检查;

(四)按规定使用科技经费;

(五)按要求向生产技术处报告项目执行情况;

(六)项目研究结束后,按要求提出总结报告、经费使用及结算情况报告书等材料,接受验收、审计,在需要进行项目成果鉴定时,做好资料和现场测试准备工作。

第十四条

生产技术处要对项目实行动态跟踪和过程控制,认真组织的实施和管理,每个月至少检查一次项目实施进度和经费使用情况,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

第十五条

项目实施单位要认真做好项目完成情况统计工作。每周三前向生产技术处上报上周项目完成情况。

第十六条

项目实施单位要认真做好科技项目完成情况统计工作。每年11月30日前向生产技术处上报科技项目完成情况:

1、已完成项目的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和相关的测试或试验报告、运行或应用报告、经济效益分析报告等有关技术资料(示范格式样本见附件十)和竣工报告(示范格式样本见附件七)。

2、对于未完成的科技项目,上报项目未完成原因、进展情况、费用使用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安排。

第六章

项目终止

第十七条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时,项目实施单位应向生产技术处提出项目终止实施申请:

(一)针对特定工程进行的项目,工程建设发生重大变化,项目研究内容无法实施或目标无法实现的;

(二)项目延期超过一年仍无法完成的。

第十八条

生产技术处组织召开分析会,如有必要终止该项目,形成分析报告,并报公司申请终止该项目。

第十九条

在公司做出终止决定后一个月内,项目承担单位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总结,提出总结报告,做出经费决算,连同固定资产购置情况和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一并上报生产技术处,由生产技术处报送公司核批。

第七章

资金管理

第二十条

科技计划项目费用纳入我局预算管理,执行我局财务管理有关规定。

第二十一条

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研发费用的开支,专款专用。

第二十二条

科技计划项目费用支出范围严格按照财务相关制度规定进行核算,严禁截留、挪用、超支。

第二十三条

科技计划项目费用使用需履行我局审核程序。

第八章

项目验收

第二十四条

生产技术处负责组织项目的验收工作。

第二十五条

项目完成后二个月内,项目实施单位向生产技术处提出验收申请。

第二十六条

申请验收的项目,由项目实施单位填报项目验收申请表,并报请生产技术处组织验收。

第二十七条

通过我局验收的项目,我局向公司填报项目验收申请表,公司对材料初审合格后,下达项目验收通知并确定验收方式。

第二十八条

申请项目验收需要提供以下文件资料:

(一)项目竣工报告书;

(二)项目验收申请表(示范格式样本详见附件八);

(三)项目技术报告,主要包括项目技术原理、试验与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项目成果、结论等;

(四)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五)项目依托工程建设运行、成果应用及效益分析报告。

(六)如项目内容为设备、装置、产品和软件,原则上需同时提供设计书、使用说明书、检测试验报告、用户使用证明,以及专利申请材料等。

第二十九条

项目验收工作可视具体情况,采取现场考察、书面评议、专家会议验收等多种方式进行。需要成立验收小组时,由生产技术处根据项目对象、内容的具体情况,按照权威性、针对性、代表性、互补性原则,遴选符合要求的项目管理人员、熟悉项目情况和相关技术领域的科技专家和财务人员组成,一般为3-7人。

第三十条

项目验收应根据项目的实施方案及责任状的有关考核目标,对项目的完成情况和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关键技术选择、组织方式、协调管理、经费使用,项目取得的成果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成果对相关工程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和影响,项目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项目成果的再开发和应用前景等,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价,并形成项目验收意见。

第三十一条

项目验收结果分为:验收通过,结题通过、重新审议和不通过验收。按任务书规定按期完成任务、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经费使用合理,视为验收通过;由于不可抗拒等因素造成无法全部完成的,或完成了规定的主要目标,而其它目标无法继续完成的,视为结题通过;由于提供文件资料不详难以判断,或目标任务完成不够,但原因难以确定等导致验收结论争议较大的,视为需要重新审议。

第三十二条

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按不通过验收处理。

(一)未达到责任状规定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

(二)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不真实的;

(三)项目研究的内容、目标、技术路线等已进行了较大调整,但未曾得到公司科技管理部门认可的。

第三十三条

需要重新审议的项目,承担单位在接到整改意见通知三个月内,需再次提出验收申请。

第三十四条

验收完成后,项目实施单位须将项目验收意见报告(示范格式样本见附件九)和其他所有验收材料装订成册,并在生产技术处存档备查(并附电子文档)。

第九章

项目后评估

第三十五条

项目后评估是对项目立项决策的科学性和组织管理的有效性,项目成果的技术创新性、先进适用性和实用化水平,项目的综合效益和影响,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前景以及后续的改进等进行客观分析研究并做出综合评价。

第三十三条

项目开展依据国家科技部《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四条

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科技项目完成后,在1~3年内由公司组织或委托我局对其成果进行后评估。

第三十五条

项目后评估由我局组织的专家小组和被评估项目成果的使用者各方共同参与完成。

后评估工作要遵循客观、公正和科学的原则,在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独立地得到评估结论,并严格遵守国家和公司各项保密规定,保守被评估项目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

第三十六条

项目后评估由我局根据项目后评估对象、内容和需求的不同,按照权威性、针对性、代表性、互补性和回避原则,遴选符合要求的评估专家5~11人,组成专家小组,设组长一名。

1、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职业道德,能够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提出评估意见;

2、具有高级技术或经济职称;

3、熟悉评估项目所在领域或行业科技经济发展状况,掌握技术、经济、市场、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情况,了解科技活动的特点与规律,在本领域或行业内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4、具有多年科研生产的实践经验或管理经验;

5、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的专业知识,有较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

第三十七条

我局要积极配合公司的评估工作。在完成自评估(参见国家科技部《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并提供以下资料

1、提供完整的科技项目资料,并对所提供的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承担法律责任;

2、自评估报告;

3、项目立项资料(可行性报告、项目合同等);

4、研究报告或技术报告;

5、经费决算报告和审计报告;

6、技术评价证明(包括鉴定报告、查新报告、验收报告等),应用证明或测试报告,效益证明等;

7、发表论文、奖励证书、知识产权证书等的复印件;

8、成果使用情况报告(项目验收完成至后评估期间应用情况);

9、后评估主管部门要求的其它资料。

第三十八条

科技项目后评估内容分为技术价值、综合效益、组织管理和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指标,由参加评估的人员分别按评估指标打分并按权重平均后得到评估最终分。

具体的评估方法参见国家科技部《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

第十章

知识产权管理

第三十九条

在科技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切实加强科技项目的知识产权管理,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要根据相关领域知识产权的发展动态,及时调整研究策略和措施。

第四十条

由公司全额出资的科技项目,形成的知识产权归我局所有,所完成的发明创造要以我局的名义申请专利。未经我局同意,其成果不得转让、技术入股或折资入股。

第四十一条

部分使用公司科技项目经费所形成的科技成果,其知识产权由各出资方共有,所占份额在合同中明确,相关权益由资助方和开发单位在合同中约定。

第四十二条

科技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转让时,项目承担单位享有同等条件下优先受让的权利。

第四十三条

科技项目中涉及国家秘密和秘密的科技成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保密规定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四条

对不履行保护科技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义务或履行不当,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项目承担单位和主要责任人的责任。

下载上海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海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厦门市科技计划管理办法

    厦门市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市建设科技研究工作,促进建设科技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建设科技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更好地指导......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标准1目的为加强科技项目的管理,加快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的步伐,提高河南分公司技术装备水平,实施科技兴企战略,提高企业在国际......

    东营市科技计划管理办法

    东营市科技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全市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促进科技计划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科技计划管理的效率和科技投资效益,根据《国家科......

    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管理办法(精选五篇)

    附件: 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落实全省高层次人才发展规划,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创新人才梯队,做......

    西南交通大学科技发展青年基金管理办法

    西南交通大学科技发展青年基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支持我校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促进青年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成长,加强科研后备力量建设,保证我校科研工作的......

    上海浦江人才计划管理办法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管理办法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办法

    附件: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

    国家科技计划科技报告管理办法

    国家科技计划科技报告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加快建立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