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国人在华就业存在的问题
外国人在华就业存在的问题
【摘要】在我国经济大力发展与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国由单纯的劳务输出国逐渐向劳务输入国转变,外国人在我国就业人数不断攀升、就业领域不断扩大。由于法律的天然滞后性,我国在对外国人就业方面的立法、执法、行政等方面的法律规范以及外国人在华就业管理制度都暴露出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外国人;就业;立法;管理
引言
近年来,选择在中国就业的外国劳动力数量不断攀升,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年末持外国人就业证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共24.4,在中国就业的外国人越来越成为一群无可忽视的庞大群体。我国现行规定外国人在本国就业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等,然而现行的法律规范不能很好的覆盖外国人在华就业的诸方面内容,存在着许许多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缺乏法律统一系统性规定
在涉及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问题上,没有专门性的法律予以规定,而现有的法律法规里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对外国人在中国就业有规定。这两部法律法规主要是规定出境入境、签证、居留的相关问题,只在其中极个别的条文中涉及了外国人在中国就业,而这对于规范外国人在中国就业是远远不够的。
我国如今对外国人就业进行规制的文件主要是1996年制定2011年修改的部门规章《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该规定从就业许可、申请与审批、劳动管理、罚则等方面专门性规定,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数十年前制定,虽在2011年进行修改但也只是微调,有些内容已经过时,不适应我国现在发展的需要;二是该《规定》身为部门规章位阶较低。外国人在中国就业问题在现如今的中国变得越来越重要,不能只零散的见诸于法律法规或仅由某部门规章加以规定,制定一部专门性的法律予以规定才能够适应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现行的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
(一)行政许可权限冲突或交叉
我国对外国劳动力的准入采取的是行政许可制。从上文所述外国人在中国就业所需的必要程序可知,《外国人就业证》和《外国专家证》任有其一外国人即可在中国就业,而这两证分别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外国专家局进行行政审批。但是对专家的认定上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外国专家局各自有不同的解释、专家资格标准意见也不一致,在发放此行政许可时,两部门的权力会出现交叉或真空。
根据国家外国专家局2004年《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办理规定》第3条:应聘在中国从事经济、技术、工程、贸易、金融、财会、税务、旅游等领域工作,具有特殊专长、中国紧缺的外国籍专业技术或管理人员,可以申请以外国专家身份在中国工作。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则是根据《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的规定,认定外国专家应为政府或机关、事业单位出资聘请,具有本国或国际权威技术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确认的高级技术或特殊技能的人员。
其次,虽然外国专家局所认定的此类专业技术或管理人员可以持《外国专家证》在中国就业,但是1996年《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并没有排除此类专业技术或管理人员以普通外国人身份在中国就业。
(二)行政许可程序繁杂
我国对外国人在中国就业实施行政许可秉持“以需要经过许可为原则,不需要经过许可为例外”的宗旨,这与当今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国家采取的措施相一致。复杂的行政许可程序的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外国低端劳动力涌入,对国内劳动力市场造成冲击,但是由于对劳动里类别划分不明确,普遍实施复杂的行政许可太高了外国高技术人才、专业人才的准入成本,不利于引进高端人才。
三、外国劳动力认定存在问题
虽然现行法律法规中规定了有关具有特殊专长、中国紧缺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但是对此类人才的评判标准和评判主体都缺乏明确的规定,尚未形成统一标准,造成现实操作中的诸多不便。
首先,人才评判的标准缺乏类型化。既然许可外国人进入内国就业的原则是“引进高端、限制低端”,那么就应该对高端进行界定,以便区分和管理。《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办理规定》对专家进行5种界定,其中如“外国籍专业技术或管理人员”、“外国籍专业人员”、“外国籍高级专业技术或管理人员”、“具有特殊专长、中国紧缺的外国籍专业技术或管理人员”等的描述性词汇均为给出明确的定义和区分。我国作为成文法国家,十分注重概念,在我国的实务操作中概念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外国人就业领域,如此繁多的相似概念,其各自内涵外延究竟作何解释,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并未作出明确解答,由此导致适用法律时产生模糊,既不利于用人单位引进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外籍人才,也不利于外国劳动者权利的保护。
在人才界定上,德国《移民法》给出了较好的示范,其在移民法中设有单独的一节对高级专业人才进行阐述,分别对符合“高级专业人才”条件的三种人作出明确的规定:一是拥有特殊专业知识的学者(科学家)。二是能起到突出作用的教学人员(教师、培训师等)和科研人员。三是拥有特殊职业经验的专家和处于领导岗位的工作人员,其年收入需至少达到法定医疗保险费衡量界限的两倍以上。同时德国《移民法》也规定了学生留居、工作留居制度,每一项制度都进行了详细清楚的阐释,才做起来十分便利,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其次,由哪个主体来认定专家的问题,我国是由外国专家局对专家进行认定并发放《外国专家证》,这本身无可厚非,正是外国专家局的职责所在。然而外国专家局本身只是一个行政机关,并不具备对某一特定行业从业人员水平进行认定的能力,因而其多从形式上而不是实质上审核用人单位聘雇外国专家申请,并且其认定外国专家只能是基于如国际权威技术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等事先对外籍人员进行资质鉴定的基础上,进而认定专家并发放证
书。因而外国专家局收到的外籍专家的相关证明材料才是真正对外籍专家质量进行把关的重中之重。然而相关的规定中并未明确哪些主体出具的资质鉴定可以被采纳,极可能导致一些持伪证明材料“伪专家”进入国内劳动力市场,正如同几年前沸沸扬扬的一些所谓的名校海归牛人,最后被证明其所持文凭只是某野鸡大学买来的文凭,国外根本就不承认。如果不对评定专家的主体加以规定,既不利于确保引进专家的质量,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用人单位权限问题
首先是主体资格的问题。《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第34条规定个体经济组织和公民个人禁止聘用外国人,在主体资格上做出了限制。但是该限制是否合理还有待商榷。根据《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第22、23、16条之规定,可以理解为在中国就业的外国人受《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的调整。我国《劳动合同法》第2条明确规定,个体经济组织属于法律规定的用人单位的范畴,那么首先在法律规定上两者就起了冲突。同时也要注意到现实中存在大量公民个人聘用外国人的情况,如在我国颇受欢迎的菲佣、外教等等。因而在聘用外国人的主体资格方面,存在法律上冲突滞后,与现实需求断层的情况。
其次是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自主权的问题。法律只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以依法雇佣外国人,但是能够雇用多少比例的外国人却并未作出明确规定。私法中讲究“法无禁止即可行”,既然法律并未对此作出规定,用人单位就有了极大的空间,有些有人单位为了追求廉价劳动力有可能绝大部分甚至全部雇佣外国劳动力,对我国劳动力就业极为不利。
作为自由竞争市场的主体,企业应当享有自由,但这个自由是有限度的,是在保障本国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础上的自由。比较可行的方法是根据企业规模、性质,对企业用人数量有所界定,如根据企业是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来确定、根据企业的资金规模划分出不同的等级来确定、划分企业的类型来确定。同时也可以在企业内部不同岗位的雇佣比例进行规定。总之,应当秉持大力引进科技人才的宗旨,平衡管理类和科技类人才,促进我国新生技术力量的产生。
五、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现有的外国人就业管理制度难以适应国内不断攀升的外国劳动力人口。法律法规缺乏统一性、效力不一以及管理体制较为传统的情况与外国劳动力大量涌入国内的现状并存,必然导致我国在外国人就业管理领域产生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引进高端人才、发展高新技术以及我国劳动者就业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因而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通过借鉴学习主要移民国家的经验及立法,会对我国的立法与实践产生理论与现实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官方网站
[2]刘国福.中国引进海外人才法律问题探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
[3]刘国福.中国引进海外人才法律问题探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
[4]郭小沙.德国《移民法》评说.德国研究,2004(3)
[5]陈迪.德国移民法有关条款设计.视点
[6]罗传银.外国人就业管理及立法建议.论坛?研究探索
作者简介:
郭艺聪(1993.8-),女,河南平顶山人,本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研究方向:劳动法。
第二篇:外国人在华就业的流程
外国人在华就业的流程
第一,外国人与中国的雇主签定《聘用意向书》。
第二,雇主到到当地劳动局办理《外国人就业许可证》。
(须提供:1.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2.聘用外国人原因报告 3.聘用意向书 4.外国人中文简历和任职资格证明及护照复印件 5.近期健康证明复印件 6.填写外国人申请表(在申办单位处盖章)一份,近期二寸证件照片一张贴表上。)
第三,雇主到所属区商务局及市商务局审批核准后,可向拟聘用的外国人发出《工作邀请函(通知签证函)》及《外国人就业许可证》。
(须提供:1.外国人就业许可证 2.申请书 3.护照复印件 4.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5.承诺书(当地商务局网站下载))
第四,外国人凭《工作邀请函》《及外国人就业许可证》,到所在国中国使领馆申请工作签证(Z 签证)。
第五,外国人来华后,与雇主签定《雇用合同》。
第六,雇主应在外国人入境后十五日内,持《外国人就业许可证》和《雇用合同》及外国人有效护照到就业城市当地的劳动局为其办理《就业证》。
第七,外国人应在入境后的三十日内,持《就业证》到当地公安机关办理《居留证》。
-----------------------外国人来华工作签证
外国人在华工作必须持有有效的中国签证,一般是Z类签证(12 个月长度),签证到期后可在中国境内延长;那些持有其他类签证(如 L、F 类)的、已经在华的外国人,如获得工作机会,可在中国境内当地办理签证转签事宜;持有X类签证的外国留学生,如获得工作机会,他们需出境一次,在境外(如香港)申请新的签证。
申请Z类签证时,外籍人士需要向中国海外使领馆(或中国出入境管理机构)出示提供正式的“雇佣合同”。
第三篇:外国人在华就业的流程
外国人在华就业的流程/工作签证/外国人在华就业的流程
第一,外国人与中国的雇主签定《聘用意向书》。
第二,雇主到到当地劳动局办理《外国人就业许可证》。(须提供:1.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2.聘
用外国人原因报告 3.聘用意向书 4.外国人中文简历和任职资格证明及护照复印件 5.近期健康证明复印件 6.填写外国人申请表(在申办单位处盖章)一份,近期二寸证件照片一张贴表上。)
第三,雇主到所属区商务局及市商务局审批核准后,可向拟聘用的外国人发出《工作邀请函(通知签证
函)》及《外国人就业许可证》。(须提供:1.外国人就业许可证 2.申请书 3.护照复印件 4.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5.承诺书(当地商务局网站下载))
第四,外国人凭《工作邀请函》《及外国人就业许可证》,到所在国中国使领馆申请工作签证(z 签证)。第五,外国人来华后,与雇主签定《雇用合同》。
第六,雇主应在外国人入境后十五日内,持《外国人就业许可证》和《雇用合同》及外国人有效护照到
就业城市当地的劳动局为其办理《就业证》。
第七,外国人应在入境后的三十日内,持《就业证》到当地公安机关办理《居留证》。-----------------------
外国人来华工作签证外国人在华工作必须持有有效的中国签证,一般是z类签证(12 个月长度),签证到期后可在中国境内延长;那些持有其他类签证(如 l、f 类)的、已经在华的外国人,如获得工作机会,可在中国境内当地办理签证转签事宜;持有x类签证的外国留学生,如获得工作机会,他们需出境一次,在境外(如香港)申请新的签证。申请z类签证时,外籍人士需要向中国海外使领馆(或中国出入境管理机构)出示提供正式的“雇佣合同”。
---------------------------中国雇主的义务与责任详尽的岗位描述、要求和待遇:为尽快聘请到合适的外籍人才,用人机构需制定详细的岗位描述和待遇计划,它包括岗位描述(岗位名称、聘用期、试用期限、职责、工作汇报对象、每天工作时间长度等)、对应聘人员的要求(年龄、母语、中文程度、其他外语要求、专业背景和受教育程度、是否已在中国境内、电脑操作技能等)和待遇(工资或生活补贴、休假安排、是否承担其国际旅费、住房、保险、膳食安排等)。如聘用实习生,还要说明是否有正式聘用机会、实习证书等事项。工作计划和指导:与国内员工不同,外籍人士刚来到中国企业对我国以及企业内部的法律、规定和文化不甚了解,为达到最佳的人力资源使用效果,公司最好配备专职人员进行指导和帮助,并为外籍人士制定详细的工作(实习)计划。签证帮助:外籍人士在中国不论是就业还是实习,都有持有效签证;在华实习需持有 f 签证、在华工作需持有 z 签证)。因此,在外籍人士任职之前,聘用机构有责任和义务向外籍人士发放邀请函(用于申请 f 签证)或签署劳动合同(用于申请 z 签证)。有些已经在华的外籍学生或专业人士,在华就业(实习)前需变更签证种类,并且需要出境一次申请新的签证,聘用机构需事先与外籍人士充分沟通、并就费用、时间损耗等达成一致意见为宜。后勤帮助:外籍人士如获得聘用,而他(她)身在国外或者另外一个中国境内的城市,当他们到达工作(实习)机构所在地时,我们建议用人机构应该在机场(车站)迎接外籍人士、并送他们到住宿的地方。同样,在他们结束工作(实习)时,用人机构应送他们带机场(车站)离境。在工作(实习)开始的时候,用人机构有义务帮助外籍人士如何使用银行、邮局、国际互联网、医疗服务、生活采购、教堂、紧急救助等。如果用人机构不能提供住房给实习生,则有义务帮助外国实习生在工作地点附近为其寻找合适的商业住房。
第四篇:邀请外国人在华经费证明
邀请外国人在华经费证明
(邀请单位)因
需要,拟邀请
(国家)
(外国人公司)
(护照姓名)等
人拟于
****年**月**日(拟入境时间)来佛山进行(来访事由)
活动,停留
天,需为其申请办理
月有效的 次来华入境签证,并郑重保证如下:
上述被邀请外国人在华所需生活费用和回国费用均已落实。如因我(单位)的原因,造成上述被邀请外国人在华滞留或生活无着,我(单位)将负责其在华相关费用和遣返回国的费用。
邀请单位法人代表 亲笔签名:
(邀请单位盖章)
二○一
****年**月**日
第五篇:外国人在华居留证延期申请报告
申请报告
致XXXX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
XXXXXX先生,瑞典籍,护照号码为XXXXX,出生于XXXX年XX月XX日。其妻子XXXXXX, 护照号码XXXXX以及两个女儿:XXXXX,XXXX护照号码XXXXX;XXXX,护照号码XXXX.XXXXXX先生被XXXXX公司聘为XXXX,已办理专家证和居留证。其妻子和女儿将与XXXXX先生共同在宁波生活。现特为其及其家属申请居留证延期一年,望批准。
此致
敬礼!
XXXXXX公司
XX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