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网络申报协调与登记维护管理办法(试行)

时间:2019-05-14 10:09: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卫星网络申报协调与登记维护管理办法(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卫星网络申报协调与登记维护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篇:卫星网络申报协调与登记维护管理办法(试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关于印发《卫星网络申报协调与登记维护

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工信部无〔2017〕3号

各卫星操作单位:

为加强和规范卫星网络的申报、协调、登记、维护等各项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等相关法规和规定,制定《卫星网络申报协调与登记维护管理办法(试行)》。现予发布,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7年1月3日

卫星网络申报协调与登记维护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卫星网络的申报、协调、登记和维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国际电信联盟(以下简称国际电联)《无线电规则》等相关法规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卫星网络,是指由卫星(包括人造卫星、飞船、空间站、深空探测器等航天器)及相应地球站组成的卫星无线电系统或卫星无线电系统的一部分。卫星网络资料是指卫星网络正常工作所涉及的无线电频率和空间轨道等相关信息的技术文件。

卫星网络根据申报使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非规划频段卫星网络和规划频段卫星网络;根据卫星网络资料处理阶段的不同,可分为卫星网络的提前公布资料、协调资料和通知资料,以及规划频段PART A资料、PART B

—1—

资料等。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国际电联《无线电规则》框架下,我国卫星操作单位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国际电联申报卫星网络,以及相应开展的卫星网络协调、登记和维护等各项工作。

涉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卫星网络的申报、协调、登记和维护事宜,根据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间有关规定办理。

涉及地球站的协调与登记事宜,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规定办理。

涉及军事系统卫星网络相关事宜,按照军队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条 拟使用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开展空间无线电业务的,应按照《无线电规则》和本办法要求,向国际电联申报卫星网络。涉及办理空间无线电台执照、组建卫星通信网、卫星发射、电信业务经营等的,还应依法取得相应行政许可。

第五条 投入使用卫星网络需履行国际电联规定的卫星网络申报、协调、登记以及维护等阶段的相关程序。

在卫星网络申报阶段,由卫星操作单位编制相关材料,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国际电联报送提前公布资料、协调资料、规划频段PART A资料等,以及相应开展与之相关的资料补充、修改和澄清等工作。首次申报卫星网络的,由国际电联注册为中国的卫星操作单位。

在卫星网络协调阶段,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卫星操作单位就申报的卫星网络,开展与国内及相关国家的卫星网络和地面无线电业务的兼容共用技术磋商工作。

在卫星网络登记阶段,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已履行申报、协调程序的卫星网络通知资料,以及相应的投入使用、履行相关行政程序所需的信息(行政应付努力信息)等报送国际电联,并通知国际电联将卫星网络资料相关信息登记进入频率总表(MIFR),以取得国际认可和保护地位。

在卫星网络的申报、协调、登记或投入使用后等阶段,根据卫星网络的使用计划或实际使用情况,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卫星操作单位开展相应的卫星网络维护工作,以保持卫星网络资料的有效性,提高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使用效率。

—2—

第二章 卫星网络的申报和国内协调

第六条 卫星操作单位应当具有法人资格,具备履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际电联规定义务的能力,并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开展空间业务活动的条件。

第七条 卫星操作单位拟申报卫星网络的,应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报文件,包括所申报的卫星网络的概况、主要参数、项目背景、使用用途、实施计划、频率协调方案和项目联系人。涉及委托关系的,还应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二)使用国际电联指定软件填报生成的《无线电规则》附录4和相关决议所列的电子版文件。

(三)卫星网络申报承诺书(见附件)。

(四)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的其他材料。首次申报卫星网络的,除上述材料外,还应提供:

(一)申报单位基本情况、单位负责人和联系人。

(二)法人资格证明。

(三)具有履行国际电联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定的相关能力的证明材料(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情况和必要的设施、资金等相关情况的证明材料)。

上述信息如发生重大变化,卫星操作单位应当及时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报送变更后的材料。

第八条 向国际电联申报的卫星网络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等无线电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并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报的卫星网络特性符合国际电联《无线电规则》等有关规定。

(二)申报时间符合国际电联规定的时限要求;对于临时重大任务安排、短任务周期卫星等特殊卫星网络,在总体符合频率兼容的条件下,可适当放宽申报时限。

(三)涉及使用卫星业余无线电业务的,还应当符合国际业余无线电联盟有关技术规范和要求。

—3—

第九条 申报材料受理后,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召开国内协调会议,就频率兼容等问题征求国内其他相关卫星操作单位的意见。必要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可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技术论证、专家咨询。经国内协调会议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综合考虑相关卫星网络的申报顺序、卫星项目的立项论证情况以及我国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申报总体工作需要等因素,形成申报意见。

卫星网络申报后,申报单位应积极主动开展国内协调工作,被协调单位应予配合,相关协调要求应当合理可行。国内协调的完成情况是后续报送通知资料的重要依据。

第三章 卫星网络的国际协调

第十条 卫星操作单位在卫星网络提前公布资料、协调资料或PART A资料等报送国际电联后,应根据国际电联在国际频率信息通报(IFIC)中公布的协调清单和《无线电规则》有关要求,通过信函、电子邮件、电话会议、会谈等方式与相关国家的卫星网络和地面无线电业务开展协调。

第十一条 卫星网络协调可以通过主管部门开展,也可由卫星操作单位自主开展。主管部门间的协调会谈优先考虑涉及静止轨道卫星网络、实际在轨卫星、已批复工程计划、开展国际合作或者历次卫星操作单位间协调中遇有突出困难等的相关卫星网络的协调。

第十二条 应卫星操作单位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可对卫星操作单位间的协调给予必要的指导。我国卫星操作单位与国外卫星操作单位间达成的协调协议应当符合我国无线电管理相关规定,有利于国家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整体利益,并不得损害国内第三方合法权益。卫星操作单位间所达成的协调协议,应当在协议签署后6个月内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

第十三条 卫星操作单位应当在每年的10月前将下一年度的卫星网络国际协调计划报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卫星网络协调的工作需要,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统筹安排下一年度主管部门间卫星网络国际协调会谈计划。

第十四条 对于规划频段的PART A资料,在完成必要的国际协调后,卫星操作单位应当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国际电联提交PART B资料,并同

—4—

时提供协调情况说明。

第四章 卫星网络的登记

第十五条 卫星操作单位应当在卫星网络投入使用前,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交使用国际电联指定软件填报的《无线电规则》附录4所列通知资料,并提供与国内国际其他卫星网络及相关地面无线电业务协调完成情况的说明。通知资料可依据协调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相关参数一般不得超出此前申报资料的范围。

第十六条 卫星操作单位按要求完成国内协调和必要的国际协调的,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国际电联报送卫星网络通知资料,并履行相关的通知登记程序。

相关国际协调确实难以完成的,卫星操作单位应向工业和信息化部作出书面说明,工业和信息化部综合考虑国家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申报情况后仍可向国际电联报送通知资料。

第十七条 在卫星网络投入使用前,卫星操作单位应按有关要求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国际电联报送行政应付努力信息,并提供卫星网络标识、航天器制造商、发射服务提供商等有关信息说明。

第十八条 卫星网络投入使用后,卫星操作单位应在规定期限内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国际电联报送卫星网络投入使用信息,并说明卫星实际发射和接收频段与卫星网络资料的对应情况。

通过一颗卫星投入使用多个轨位卫星网络的,应按国际电联有关要求提供情况说明。

第五章 卫星网络的维护

第十九条 卫星操作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及时、准确、积极地开展卫星网络协调等信函处理工作。在信函处理工作中,卫星操作单位应草拟完整的信函处理意见并附上相关说明材料,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回复相关国家主管部门或国际电联。

—5—

第二十条 卫星操作单位应按有关要求,及时、准确处理国际电联频率信息通报。对其他国家申报的提前公布资料、协调资料、通知资料以及规划频段PART A、PART B资料等信息,卫星操作单位应就国外卫星网络对中方卫星网络的干扰情况、双方协调完成状态等信息进行分析并提出协调意见。

第二十一条 卫星操作单位每年可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国际电联申请免费卫星网络资料,免除国际电联相关成本回收费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综合考虑各单位所申报的卫星网络资料的公益性,以及投入使用的可能性、协调情况、成本回收金额等因素后,指定一份免费卫星网络资料,经公示无异议后履行国际电联的相关手续。免费卫星网络资料的申请应当在每年10月前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第二十二条 卫星投入使用后应按卫星网络资料规定的参数范围及达成的协调协议开展工作。超出卫星网络资料参数范围的,应当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报送卫星网络的修改资料或重新报送资料。

第二十三条 已投入使用的卫星网络拟暂停使用的,卫星操作单位应按规定时限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国际电联申请暂停使用。恢复使用后,卫星操作单位应按规定时限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并提供对相关卫星的发射接收能力的描述,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国际电联报送重新投入使用信息。

第二十四条 对于已投入使用的卫星网络拟延长使用的,卫星操作单位应按规定时限在卫星网络使用期限届满前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国际电联办理延期手续。

第二十五条 国内卫星操作单位之间拟利用卫星网络开展合作的,应符合国家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整体权益,不得损害国内其他卫星操作单位权益,并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

卫星操作单位拟利用其他国家卫星网络设置使用我国空间无线电台的,应当完成与国内卫星网络的协调,并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卫星操作单位拟通过其他国家空间无线电台使用我国卫星网络的,应当符合卫星测控站设置在我国境内或相关卫星操作由我国可控的条件,且不得损害国内其他卫星操作单位权益,并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

第二十六条 在下列情况下,工业和信息化部可对卫星操作单位的相关

—6—

卫星网络资料的使用权进行调配:

(一)卫星操作单位间协商一致,调配使用后有助于提高频率使用效率,且不损害国内其他卫星操作单位权益的。

(二)国家重大工程任务需要,调配使用后符合国家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整体利益的。

受让的卫星操作单位应当确保对相关卫星网络的合理有效利用,并对原卫星操作单位因申报协调卫星网络产生的费用给予合理补偿。

第二十七条 根据国家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申报工作需要,工业和信息化部可组织相关单位申报卫星网络资料,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予以约谈、通报并责令改正;卫星操作单位因自身原因不能合理有效利用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造成资源长期闲置并导致国家权益损失的,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可收回其所申报的卫星网络资料并重新分配使用。

未经许可擅自使用或转让卫星频率的,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给予处罚。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解释。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

附件:卫星网络申报承诺书(略)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

http://

—7—

第二篇: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发展与协调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法规名称】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经委市财政局关于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颁布部门】 杭州市政府

【发文字号】 杭政办函[2010]258号

【颁布时间】 2010-08-23

【实施时间】 2010-08-23

【效力属性】 有效

【正

文】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经委市财政局关于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市经委、财政局拟订的《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0一0年八月二十三日

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市经委、市财政局 二○一○年七月二十日)

为确保物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科学、合理、有效使用,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培育发展物联网产业,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结合杭州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资金来源及用途

(一)资金来源。

自2010年起,由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建立市物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我市物联网产业发展。

本办法所称的物联网,是指把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传感器、嵌入式智能等信息感知、监测技术和设备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而形成的网络体系,达到远程感知和控制物品,最终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智能融合。

(二)资金用途。

1.对物联网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的资助,重点资助无线传感网组网技术、传感监测技术、射频设别(rfid)技术、中间件和接口标准化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及与物联网相关的无线通信技术与共性支撑技术等;

2.对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示范项目的资助,重点资助智能城市示范项目(包括交通、城管、公共安全、旅游等)、智能生活示范项目(包括家居、社区、卫生医疗等)、智能“两化”示范项目(包括电网、物流仓储、生产控制、节能降耗、食品安全等)、智能环境监测示范项目(包括水资源及环境保护监测、气象环境监测、地下管网监测等);

3.对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的资助;

4.经市政府或市物联网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物联网领导小组)批准开展的物联网产业发展重大活动、专业培训、重大调研及其他支出。

二、申请条件

(一)企业(单位)必须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在杭州市[含区、县(市)]国税、地税部门登记纳税,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管理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体系健全,项目单独设账进行核算。

(二)申请项目必须在杭州市范围内组织实施,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省、市产业政策,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

(三)申请项目的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2年,原则上为上或本已完成的项目,研发项目实际完成投资额应在100万元以上,推广应用示范项目实际完成投资额应在200万元以上。对于投资大、建设周期2年以上的重大项目,经批准可按进度分两期进行资助。

(四)同一项目已获得其他市级财政资助的不再重复资助;项目获得国家和省级财政资金资助的,市级财政资助资金视同配套资金。

三、资助标准

(一)对物联网技术研究开发项目按实际投资额的20%给予资助,单个项目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150万元。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重大研发项目,经市政府或市物联网领导小组批准,资助标准可提高5个百分点。

(二)对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示范项目按实际投资额的10%给予资助,单个项目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具有重大示范作用的项目,经市政府或市物联网领导小组批准,资助标准可提高5个百分点。

(三)对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按实际投资额的20-30%给予资助,单个项目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150万元,并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实施办法的通知》(杭政办〔2006〕24号)有关规定进行审核。

(四)对物联网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基础性公共平台建设等重大项目的资助,由市政府或市物联网领导小组专题研究确定。

四、资助程序

(一)申请。由企业(单位)提出资助申请,填写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项目专项资金申请表,经各区、县(市)经发局(经贸局、发改经济局)、财政局预审并签署意见后,分别报市经委和市财政局(附电子文稿),并同时提交以下资料:

1.项目实施情况总结;

2.企业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等有关证照复印件;

3.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研发和推广应用项目财务投入专项审计报告;

4.上一会计报表和其他必要的相关资料。

(二)审核。由市经委组织专家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审,符合条件的由市经委、财政局对项目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提出资助资金安排计划,经分管市长或市物联网领导小组批准同意后,由市财政局会同市经委下达资金计划。

(三)拨付。市级企业(单位)资助资金由市财政局直接拨付;区、县(市)级企业(单位)的市级资助资金通过转移支付方式,由区、县(市)财政局拨付给企业(单位)。各区、县(市)资助资金应在市级资金下达后及时落实到位。

(四)市级企业(单位)的资助资金由市财政承担;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企业的资助资金由市、区财政各承担50%;萧山区、余杭区及五县(市)企业的资助资金,由市财政承担25%,区、县(市)财政按75%的比例安排落实配套资助资金。

五、监督和管理

(一)建立健全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跟踪和考评制度,落实部门管理责任和科学决策程序,确保专项资金使用取得实效。加强项目资金的核算和管理,严格执行有关财务管理制度。项目进度情况、项目完成后的总结材料和决算报告报市经委和市财政局备案。

(二)各区、县(市)的经发局(经贸局、发改经济局)和财政局应切实加强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的监督和管理。对违反规定使用、骗取专项资金的企业,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查处,并取消其3年内申报财政专项资金的资格;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各区、县(市)相关职能部门应认真审核项目申报资料。对提供不实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并取消其出具财政资助审计报告的资格。

六、附则

本办法由市经委和市财政局负责解释,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附件:1.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项目专项资金申请表

2.项目实施情况总结编写要求

附件1

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项目专项资金申请表(略)

附件2

项目实施情况总结编写要求

一、格式

纸张规格:a4;字体:仿宋4号。

二、主要内容

(一)申请理由。包括项目总体情况介绍,国内外同类产品或技术发展现状,实施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市场前景预测等。

(二)实施内容。包括项目的主要研究和推广应用示范内容、关键技术及关键工艺,产品原理图、结构图及技术路线,项目进度及完成期限,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等。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达到的技术性能指标和参数,采用的技术标准,已获得和预期可以获得的知识产权和专利申报及授权情况,已取得和预期可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产能力、成本、销售额、利润、税收)等。

(四)项目投资决算(或项目投资预算)。包括项目投资总额,已完成投资额,下阶段投资预算及资金使用明细等。

(五)申报单位及协作单位概况与开发资源投入情况。包括企业概况(上主要经济指标),开发资源投入情况(创新资源、主要研发人员简介、项目分工)等。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第三篇:北京市社会保险登记管理办法(试行)

北京市社会保险登记管理办法

北京市社会保险登记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社会保险登记管理,根据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259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根据北京市政府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的单位,须按照本办法办理社会保险登记,领取《社会保险登记证》(以下简称“《登记证》”)。

第三条 北京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市社保中心”)、区(县)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和市社保中心委托的代办机构(以下统称“社保经(代)办机构”)负责社会保险登记工作。

第四条 社保经(代)办机构应当与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加强对社会保险登记的管理。

第二章登记

第五条 参保单位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或成立之日起30日内,向所属社保经(代)办机构申请社会保险登记。

第六条 参保单位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时,应当填写《北京市社会保险单位信息登记表》(表一),并出示以下证件和资料:

(一)企业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

(二)事业单位持《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副本);

(三)社会团体持《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副本);

(四)国家机关持单位行政介绍信;

(五)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布的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

(六)其他核准执业的有关证件、资料。

外商投资企业还须持有关部门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外国、港澳台和外商机构在北京设立的办事处(机构),须出示市工商行政部门签发的《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登记证》或《外商投资企业办事机构注册证》。

国内驻京非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还须提供上级法人单位开具的办理参加北京市社会保险统筹全权委托授权书。

第七条对参保单位填报的《北京市社会保险单位信息登记表》(表一)、提供的证件和资料,社保经(代)办机构应当即时受理,并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并为参保单位开具《北京市社会保险缴费专户开户通知》,参保单位凭此通知到指定银行开设缴费专户;社保经(代)办机构依据银行开户回执对参保单位予以登记并核发《登记证》。

第三章变更

第八条参保单位发生社会保险登记事项变更时,应当自登记变更之日起30日内,持以下证件和资料向所属社保经(代)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变更手续。

(一)《北京市社会保险单位信息登记变更表》(表一—1);

(二)《社会保险登记证》;

(三)工商执照或有关机关批准变更证明;

(四)社保经(代)办机构规定的其他相关资料。

第九条 参保单位社会保险登记变更材料齐全的,社保经(代)办机构审核后给予变更。

第十条 因单位信息变更事项涉及《登记证》内容的需要重新打印《登记证》,但社会保险登记证号不予变动,原《登记证》收回。

第四章注销

第十一条 参保单位发生解散、破产、撤销、合并、被吊销营业执照以及其他情形,依法终止社会保险缴费义务时,应当及时向所属社保经(代)办机构申请注销登记。

第十二条 参保单位应当自发生注销登记事项之日起30日内,向所属社保经(代)办机构申请办理注销登记。单位申请注销登记时,应当填写《北京市社会保险单位信息登记变更表》(表一—1)并提供相关文件和材料,经社保经(代)办机构审核后,为其办理注销社会保险登记手续,并收回《登记证》。

第十三条 参保单位在办理注销社会保险登记前,应当结清应缴的社会保险费、滞纳金、罚款。

第五章社会保险登记证

第十四条 《社会保险登记证》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一印制。

第十五条 社会保险登记证号由12位编码组成且唯一,第一位至第六位为北京市行政区划代码,第七位至第十二位为参保单位顺序码。

第十六条 《社会保险登记证》由参保单位保管。

第十七条 《社会保险登记证》不得伪造、变造、转让、涂改、买卖和损毁。遗失社会保险登记证件的,应当及时向所属社保经(代)办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补办。

第六章年检

第十八条 每年参保单位应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登记年检。年检时,参保单位须填写《北京市社会保险登记证年检表》并携带以下相关资料到所属社保经(代)办机构进行社会保险登记年检。未经年检,证件自行失效。

1.《社会保险登记证》

2.营业执照、批准成立证件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

3.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

4.职工工资名册

5.社保经(代)办机构规定的其他有关证件和资料

第十九条 社保经(代)办机构审核参保单位填写的《北京市社会保险登记证年检表》内容是否正确,核对其证件和资料是否真实齐全。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1.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变更登记、以前年检等情况

2.参加险种、参保人数及变更情况

3.申报缴费工资、缴纳社会保险费情况

4.参加社会保险各险种情况

5.社保经(代)办机构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二十条 审核通过的,在《社会保险登记证》上加注核验印章。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4年12月1日施行。

第四篇: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推荐)

煤矿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

110kv变电站是煤矿的重要部门之一,承担着全矿的生产和日常供电,关系到全矿的安全生产、办公及生活利益,为保证变电站的安全运行,使变电站的运行工作程序化、规范化,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站内管理

1、非值班人员不准进入机房,若需进入,须经煤矿机电部批准,并在值班人员陪同下方可入内;

2、站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危险物品;

3、变电站内应备齐消防器材,并禁止吸烟;

4、每班打扫一次主控室卫生,每周清洁一次设备设施卫生,做到地面、墙壁、天花板、门窗、设施设备表面无灰尘、无油渍、无污物、油漆完好,整洁光亮;

5、机房内应当通风良好,光线充足,门窗开启灵活,防止小动物进入主控室;

6、变电站要做到随时上锁,钥匙由值班保管,值班不得私自配钥匙;

7、所有人员严格执行各岗位责任制及安全生产责任制。

8、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有下列情况之一不得交班: A)上一班运行情况未交代清楚; B)记录不规范、不完整、不清楚; C)机房卫生差; D)接班人员未到岗;

E)事故正在处理中或交接班时发生故障,此时应由交班人员负责继续处理,接班人员进行协助,待事故处理完毕,交班人员方可离开。

9、各类设施设备的运行记录,每月需进行整理成册存档,妥善保存。

二、巡视要求

1、变电站值班每班巡视三次高压开关柜、变压器、配电柜、电容器,每周巡视一次落地箱、电表箱,并做好记录;

2、变电站值班应按规定的频次进行检查、巡视、监控,并把每次所到巡视点的时间记录下来;

3、对于巡视中发现的问题,当班人员应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加以解决,处理不了的问题应及时如实汇报给上级领导。

三、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1、操作高压设备时,必须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鞋、着棉工作服、使用绝缘操作杆;

2、严禁带电工作,紧急情况需带电工作时,需具备如下条件;1)有监护人;

2)工作场地空间足够,光线足够; 3)所有工具材料齐全;

4)工作人员必须穿戴绝缘手套、棉工作衣、绝缘鞋。

3、自动空气跳闸熔断器熔断时,应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后,再行恢复供电。不允许强行送电,必要时允许试送电一次;

4、电流互感器不得开路,电压互感器不得短路,不得用摇表测量带电体的绝缘电阻;

5、变电室拉、合闸时,应一人执行一人监护。

四、异常情况的处理

1、触电处置。发现有人触电时,当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并进行紧急抢救;

2、拉开电源开关、拔去插头或熔断器;

3、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移开电线或用绝缘工具(平口钳、斜口钳等)剪断电线;

4、用干燥的衣服或绝缘塑料布垫住,将触电者脱离电源;

5、防止在触电后跌倒;

6、如果触电者尚未失去知觉,则必须让其保持安静,并立即请医生进行诊治,密切注意其症状变化;

7、如果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呼吸尚存,应使其舒适、安静的仰卧,将上衣与裤带放松,使其容易呼吸,若触电者呼吸困难,有抽筋现象,则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拨打120求救及上报上级领导部门;

8、如果触电者的呼吸、脉搏及心跳都已经停止,此时不能认为其已死亡,应当及对其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必须不断的进行直到触电者自行呼吸或医生赶到现场救治呼吸为止。

五、变电站运行管理

1、变电站的日常运行、管理维护、故障处理及安全工作,要做到位,杜绝事故的发生。

2、所有运行值班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经电力主管部门颁发的《电工进网作业证》上岗。

3、每班值班员不少于2人,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要求,实施人员安排。

在全站停送电、倒母线、主变压器切换等大型操作时,必须有3人及以上值班,站长或技术员必须在现场,审核操作票,监督操作的正确性。

4、值班人员应严格执行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5、每天做好设备巡视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设备缺陷,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在节假日或有重要任务期间、恶劣天气、设备过负荷、设备有缺陷等情况下,应按规定进行特殊巡视,并做好相关记录。

6、按规程规定做好变电站的设备操作工作。负责受理和审查工作票、操作票,严格执行“二票三制”,并组织实施。各用电单位因生产、检修等原因,需要变电站“停、送电”操作时,值班人员接到经批准的《停送电申请表》后,由值班负责人组织按规定程序操作。因用户线路和设备造成线路跳闸时,由本站值班人员通知用户单位进行线路检查和维修,在用户单位确认故障排除前,值班人员有权拒绝执行送电操作。有权签发《停送电申请表》的应是各施工单位在变电站备案人员名单上的人员。

7、变电站110KV母线及以上设备属鄂尔多斯电业局电力调度中心调度的一类设备,操作关系属电力调度中心领导,必须正确执行调度命令;主变为电力调度中心的二类设备,操作时必须征得调度的同意。

8、主变、6KV馈出线、母联及其他设备是分公司的一类设备,由煤炭分公司机电物资部和矿机电部门领导,必须正确执行机电物资部和矿机电部门的命令。如命令中有直接威胁人身和设备安全时,应向发令人及时提出异议,若发令人坚持原来命令应拒绝执行,并立即向上级汇报。

9、遇变电站设备发生事故时,应讯速进行事故处理,隔离故障设备,减少停电范围,并立即报告矿机电科,属调度管辖的设备及时向调度汇报。

10、按规定对备用的主变压器、站用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等设备进行定期轮换运行。操作前应书面汇报矿机电科,说明备用设备的健康状况,切换操作时有哪些影响,需要有关单位如何配合等情况,得到允许后方可

进行。

11、按规程规定做好设备相应台帐、记录的整理和存档工作,负责填写运行工作记录、操作记录,管理好各种资料,对记录的正确性、真实性负责,并对其它记录的填写进行管理审查。

12、按时抄表计算有功、无功电量,及时进行运行数据和设备状况的记录。每月10号、20号、25号将有功、无功报给电业局计算中心,每月25号将施工单位用电量报给监理。

13、负责各种工具、安全工器具、仪表、备品、备件的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书面上报矿机电科测试或购置计划。严格执行备品备件的出库、入库制度,实行以旧换新。

14、值班人员严格执行国家法令、法规,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变电站《现场运行操作规程》、《调度规程》、《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

15、承包单位应组织变电站职工的政治学习,关心职工生活,搞好站内团结,严格履行岗位责任制。组织职工学习安全知识,加强安全思想教育,组织安全活动,做好“五防”工作。组织职工加强技术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职工技术素质。

16、运行人员必须熟悉所管辖的设备运行状况,并根据季节特点掌握设备的周围环境变化规律,对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分析,提出防止事故的措施并书面汇报矿机电科。根据设备运行情况编制大修、更新、技改计划,并书面上报矿机电科审批、实施(费用由矿负担)

17、值班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按时交接班,值班期间不得从事与值班无关的工作,值班期间不得饮酒。

18、值班人员应做好本站的危险源辨识和预控措施,并进行学习,每次操作前,进行事故预想,思考防范措施。

19、非本变电站人员,未经矿机电科允许不准进入变电区域。外来检查人员、参观人员进入变电站,应由有关部门领导陪同或同意,并由当值值班人员引导参观,并应按规定进行登记。各用户联系停、送电的电工名单必须在变电站备案。严禁携带危险品进入变电站。

20、做好变电站的卫生保洁和防火、防盗、防小动物及防汛、防雷电等工作。

21、配合电力管理单位做好春季、秋季两次安全大检查。配合电力修

试单位做好消缺工作和周期预防性试验工作。做好设备检修后的验收工作。

22、按照供电方的要求积极配合完成电网主管单位下达的临时工作。

23、承包单位负责全站的安全运行管理维护工作,并接受矿方的管理、监督和考核。

24、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久益公司每年对值班人员进行一次安规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5、值班人员身体健康,无妨碍工作的病症,体格检查每两年一次,不符合条件的严禁上岗。

26、值班人员应严格执行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停电、验电、接地、装设遮栏和悬挂标示牌。

27、变电站负责人按时参加矿组织的有关会议及其他活动,如负责人有事应事先与矿联系并安排他人参与。每周一的生产、安全会负责人必须参加。

28、负责人离开矿区必须向矿机电物资科负责人请假,并指定现场负责人。

29、认真履行要害场所登记制度及站内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30、制定变电站应急预案,经本单位主管领导审批后,报机电科备案。

31、丢失、损坏站内资料、设备、物品要照价赔偿,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所有责任。

32、承包单位工作人员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熟悉本岗位操作规程,按规定穿戴相应劳动防护用品。

33、作业人员对相关安规考试,每年一次,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三个月以上者,必须重新学习安规,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

34、变电站作业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

35、因用户线路和设备造成线路跳闸时,值班人员应通知用户单位进行线路检查和维修,并书面汇报矿机电科。在用户单位确认故障排除前,应拒绝执行送电操作。

36、变电站值班人员发现设备缺陷或线路故障报警信息,根据危险程度的不同,可采取先停电后通知或先通知后停电的措施,进行应急处理。

因上级供电网络故障,造成全站停电时,值班人员应根据调度命令,做好本站送电的安全措施。值班人员应提前写好全站送电的操作票,并经

审核无误,得到调度送电命令后按操作票顺序逐项操作。

37、因变电站设备故障造成全站停电时,值班人员应迅速查看故障情况,明确故障原因,判断能否继续送电。同时向调度汇报故障情况。能采取隔离措施的,立即进行故障隔离,并向调度申请送电。事后向矿机电部门汇报。不能采取隔离措施的,立即向供电方有关负责人汇报,进行事故抢修。

38、因设备故障造成部分出线停电时,值班人员应迅速查看故障情况,明确故障原因,判断能否继续送电。在采取隔离措施后,能送电的回路可以进行送电,不能送电的回路,立即向供电方有关负责人汇报,进行事故抢修。

六、变电站管理考核

依据本办法,承包变电站的单位应加强自身管理,提高业务水平,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矿有关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如发现问题,责令变电站整改,并视情节轻重,对承包单位进行考核。

1、违反交接手续,考核100元。

2、交接内容不清、交接班巡视检查不到位,考核100元。

3、监控不到位,考核100元。

4、工作人员无证上岗,考核200元。

5、擅自允许非站内人员进入变电站,考核200元。

6、未做好变电站的卫生保洁和防火、防盗、防小动物及防汛、防雷电等工作,考核1000元。

7、人员工作安排不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考核10000元。

8、在站内吸烟,考核100元。

9、未按时参加矿组织的有关会议及其他活动,每次考核200元。

10、负责人离开矿区未向矿方请假,每次考核200元。

11、误删除保护、录波报告,考核500元。

12、当值期间不按规定着装佩带上岗证,考核100元。

13、对站内公共设施、环境卫生破坏者或对破坏行为视而不见者,考核200元。

14、设施、设备不按定置管理,考核500元。

15、接受或发布操作指令时,未正确使用调度术语,考核200元。

16、操作票执行过程中出现错误时,考核1000元。

17、操作票项目出现错误时,考核1000元。

18、未严格执行“二票三制”,考核1000元。

19、未严格执行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停电、验电、接地、装设遮栏和悬挂标示牌,考核1000元。20、无故拖延操作时间,考核200元。

21、未正确执行调度命令,视情节严重,考核100-10000元。如出现事故,承担所有责任。

22、发生以下违章操作行为,但未造成事故时: 1)违反规定单人操作或无票操作,考核100元; 2)跳项、漏项操作,考核200元; 3)无调度命令操作,考核1000元; 4)不执行监护复诵制,考核500元; 5)不核对设备名称编号,考核200元; 6)未执行解锁操作许可制度,考核200元。

23、不按时认真抄录和核算电量,考核200元。

24、未及时上报各种工具、安全工器具、仪表、备品、备件测试或购置计划,考核500元。

25、不按时填报运行生产月报表,考核100元。

26、不按时填写(或录入)各种记录,考核100元。

27、记录、报表填写错误,记录严重涂改、不整洁,考核100元。

28、发现缺陷未及时按规定汇报,考核200元。

29、未及时将缺陷录入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考核200元。

30、对发现的重大及以上缺陷未进行危险点分析及制定控制措施,考核500元。

31、运行人员能处理的缺陷,未进行处理,考核100元。

32、未发现明显的设备缺陷,考核200元。

33、未对设备测温结果进行分析,考核200元。

34、设备维护项目遗漏或维护结果不符合标准,考核200元;在维护过程中,发现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未向值班负责人汇报,考核500元。

35、未按工作票要求落实安全措施,考核500元。

36、工作许可前未带工作负责人到现场交代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考

核500元。

37、工作许可时现场进行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交代,内容不全面,考核500元。

38、外单位到站工作时,安全交底单交代内容不清楚、不全面,考核1000元。

39、工作票终结时未到现场验收,考核100元。

40、验收不认真造成环境卫生不整洁,考核100元。设备存在明显的缺陷、隐患,验收未发现,考核500元。

41、工作终结时未督促工作负责人作相关记录,记录不合格,考核500元。

42、工作票、操作票不符合《工作票、操作票使用管理标准》,考核200元。

43、未及时开展安全活动、记录不符合要求、发现问题未采取措施,考核500元。

44、不接受矿方管理,视情节严重,直接扣除剩余承包款,并追究违约责任。

45、及时发现设备紧急缺陷,并得到处理,避免了重大事故发生的,奖励500元。

46、及时发现设备重大缺陷,并得到处理,避免了一般事故发生的,奖励300元。

七、说明

本管理办法最终解释权归中天合创煤炭分公司,如有不完善,随时进行补充更改,补充更改条款同样有效。

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煤炭分公司 二○一○年十月

第五篇:长沙市流动人口居住登记管理办法(试行)

长沙市流动人口居住登记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湖南省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长沙市行政区域内的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和居住证的申领、发放、使用等相关管理与服务活动。

本办法所称流动人口,是指在本市居住的非长沙市户籍人员和本市行政区域内跨区、县(市)流动居住的人员。市内城区跨区居住人员除外。

第三条 流动人口管理实行居住登记和居住证制度。

居住证是流动人口在本市行政区域内通用的居住证明。流动人口凭居住证享受相关待遇,办理相关事务。

第四条 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实行市级综合协调指导,区级综合管理,街道、乡镇具体实施,居(村)民委员会予以协助配合的体制。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和管理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登记和管理服务制度。

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财政部门应当及时拨付。

第五条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本办法在其行政区域内的实施。

公安机关是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及居住证的主管部门,负责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和居住证的发放等日常管理监督工作。

市、区县(市)发改、教育、民政、司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财政、工商、人口计生、卫生等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及本办法的规定,做好流动人口居住登记相关的管理服务工作。

区、县(市)政府根据实际需要,在街道(乡镇)、社区(村)设立流动人口与出租屋管理服务中心、站,开展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和居住证的受理、发放等日常工作。

第六条 全市建立流动人口和出租屋协管员队伍。协管员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公安、住房和城乡建设、人口计生等部门开展流动人口与出租屋管理服务工作。协管员队伍组建、专项工作经费保障应按要求落实。

第二章 居住登记及申报

第七条 拟居住3日以上的流动人口应当按下列规定进行居住登记:

(一)流动人口租住房屋的,由房屋出租人在流动人口入住时进行登记;

(二)流动人口就业并由用人单位或个体工商户提供住所的,由用人单位或个体工商户在流动人口受聘时进行登记;

(三)流动人口就学并在学校住宿的,由学校在流动人口入学时进行登记;

(四)流动人口在救助机构住宿的,由救助机构在流动人口入住时进行登记;

(五)其他16周岁以上的流动人口,由提供住宿单位、个人在流动人口入住时进行登记。

在宾馆、酒店、旅店、招待所等旅馆住宿的流动人口,按照国家旅馆业有关规定进行住宿登记。

第八条 根据第七条规定对流动人口进行登记的单位和个人为居住登记责任人。

居住登记责任人进行登记应当核对流动人口的姓名、身份证件的种类、号码以及其他居住信息,填写《长沙市流动人口信息采集表》。属于出租房屋房主的,还应填写《长沙市出租房屋信息采集表》。

流动人口应当配合居住登记工作,出示合法有效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材料,不能出示的,应当如实提供相关身份信息。

《长沙市流动人口信息采集表》由辖区公安派出所和街道(乡镇)、社区(村)流动人口与出租屋管理服务中心、站(以下简称“受理机构”)提供。

第九条 居住登记责任人应当在流动人口进行登记后三日内向居住地受理机构申报居住登记信息。

有条件的单位、学校、救助机构,经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批准,可以直接通过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录入流动人口信息,向公安机关申报,同时将有关材料存档,以供查验。

第十条 居住登记责任人拒不履行登记申报义务的,流动人员可主动向居住地受理机构申报居住登记。

第十一条 受理机构应当对居住登记责任人或者流动人口本人提供的材料进行核对,并将确认无误的身份信息和居住信息在24小时内录入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

发现有违法犯罪嫌疑或无合法身份证件的,公安派出所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对嫌疑人员和无合法身份证件人员真实身份信息的比对核实工作。

第三章 居住证申领与发放

第十二条 居住证申领对象为依法申报了居住登记,拟在长沙市居住30日以上年满16周岁的流动人口。

第十三条 申领居住证应当提交流动人口的身份证复印件、住所证明和近期彩照1张,并填写《长沙市居住证申请表》。属于省外流入的成年育龄人员的,还应交验人口计生部门签发的婚育证明。

住所证明是指房屋产权证书、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单位出具的集体宿舍住所证明等。

第十四条 流动人口居住地受理机构工作人员按照下列程序受理居住证申请:

(一)指导申领人正确填写《长沙市居住证申请表》;

(二)核对申领人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与《长沙市居住证申请表》登记的内容是否一致;

(三)正确录入申请表中信息和人像采集信息(省内常住人口在省级人口信息系统中有人像信息的可不采集照片信息);

(四)录入居住证制证信息,同时发给申领人领取凭证。对于材料提交不齐备的,受理机构应书面告知补正。单位集中申办的,由申办单位统一将相关材料递交受理机构。第十五条 公安机关应当对受理单位录入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的居住证制证信息进行核对,在5个工作日内制作居住证并发放到受理机构,受理机构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将居住证发放给申领人。

第十六条 居住证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按照湖南省公安厅确定的式样,统一制作签发。

居住证的有效期为1年、3年、5年。符合居住证发放条件的流动人口,发给其本人有效期1年的居住证。对已在居住地连续居住2

年以上,根据本人申请和实际需要,凭长期工作、租房合同或自有房屋住所等证明,可以发给其有效期3年、5年的居住证。

第十七条 流动人口在居住证有效期满后需要继续居住的,应当在有效期满前办理延期手续。办理延期时,收缴原居住证,重新制发居住证。

居住证遗失补办的,重新制发居住证。

第十八条 流动人口身份信息和居住地址等居住信息发生变更的,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到现居住地受理机构办理变更登记。

流动人口居住地址在市内城区跨区变更或在同一县(市)范围内变更的,原居住证可以继续使用至有效期满。其他情形的居住地址变更,收缴原居住证,在新居住地址进行居住登记后,重新制发居住证。

第十九条 流动人口办理居住证延期、居住地址变更登记或者因居住证遗失需要补办的,应当填写《居住证延期、变更、补办申请表》。受理单位应当对延期、变更、补办的相关事项进行核对,在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中修改相关信息。

第二十条 办理居住登记和居住证不得收取任何费用。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受理机构核查,原发证公安机关注销居住证:

(一)居住证有效期满或者持证人离开本市居住的;

(二)持有人情况发生变更且不符合居住证申领要求的;

(三)持有人在申领时提供虚假材料取得居住证的。

第四章 居住管理与服务

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机制、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网络。政府各相关部门应当逐步将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居住管理等事项纳入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和居住证制度,完善和扩大居住证的使用功能。

有关公共服务机构和商业服务组织应当为居住证的使用提供便利。

第二十三条 居住证实行一证多用,其使用功能如下:

(一)作为持有人在本市的居住证明;

(二)用于办理和查询就业、社会保险、卫生防疫、人口与计划生育、接受教育等方面的个人相关事务和信息;

(三)记录持有人基本情况、居住地变动情况等人口管理所需要的相关信息。

第二十四条 取得居住证的流动人口在长沙市享有下列权益和公共服务:

(一)享受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可提供的免费就业服务;

(二)按照规定参加政府部门提供的各类免费培训;

(三)按照规定申请参加本市组织的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评定或者职业(执业)资格考试、登记;

(四)子女享受儿童计划内免疫疫苗免费接种;

(五)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基本项目技术服务;

(六)按照有关规定申请办理车辆入户和机动车驾驶执照;

(七)在长沙市连续居住、工作,并按规定办理了居住证和缴纳养老保险3年以上的,可以将本人户口迁入长沙市;

(八)在本市居住1年以上有固定职业的,为其子女申请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由居住地的区、县(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按规定安排就读;

(九)法律、法规或省、市有关规定可以享有的其他权益。第二十五条 房屋出租人在订立租赁合同时,应当查验登记承租人及同住人的姓名、身份证件的种类和号码。房屋出租人或者出租屋管理人不得将房屋租给无身份证件的流动人口居住。

租赁期间,出租人应当按照租赁合同的约定,定期查看承租人使用房屋的情况,发现承租人利用租赁房屋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应当及时报告公安等有关部门。

第二十六条 公安机关及其他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时经出示执法证件后,可以依法查验居住登记与居住证的办理情况。

有关单位和人员在履行职责或者为居住证持有人提供服务时,依法要求相关人员出示居住证,相关人员应当予以配合。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口计生等部门和街道(乡镇)、社区(村)流动人口与出租屋管理服务中心、站所在履行职责中发现违反本办法规定行为的,应当及时通报公安机关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

第二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骗领居住证或者冒用他人居住证。

任何人不得买卖、出租、外借居住证,不得使用伪造、变造、骗领的居住证。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扣押居住证。

第五章 信息采集与保护

第二十八条 受理机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办法的规定,负责信息的采集、录入、维护、使用,保证信息的全面、准确、及时。

流动人口信息采集通过居住登记、办理居住证和协管员入户登记的方式进行。协管员应当按照规范格式的信息采集表逐项填写,做到不重不漏、准确无误。

公安派出所和街道(乡镇)、社区(村)应当做好流动人口信息登记采集工作的宣传。协管员的姓名、照片、身份证号码、服务范围等信息应在其服务区域内公示。协管员上门采集信息时,必须佩戴、出示统一的工作证件。

第二十九条 信息采集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公民身份号码、常住户口所在地地址、居住地地址、政治面貌、婚姻状况、服务处所、居住事由、从业状况、计划生育、联系方式、社会保险以及房屋租赁等。

第三十条 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社区协管员做好流动人口和出租屋信息采集工作,如实提供相关信息。对未经公示、未按规定佩戴工作证件的人员,相关单位和个人有权拒绝提供信息。

第三十一条 因履行法定职责的需要,国家行政机关、其他有关单位或个人,可以查询、使用与其职责相关的居住信息。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旅馆不如实登记、及时传送流动人员信息的,由公安机关根据《湖南省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旅馆业的工作人员对住宿的流动人口不按规定登记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的,或者明知住宿的流动人口将危险物质带入旅馆,不予制止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六条第一

款规定,由公安机关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旅馆业的工作人员明知住宿的流动人口是犯罪嫌疑人员或者被公安机关通缉的人员,不向公安机关报告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由公安机关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三条 居住登记责任人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不及时申报流动人口居住登记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湖南省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规定》第三十条规定,由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 伪造、变造、买卖居住证,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居住证,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处以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轻微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 房屋出租人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不按照规定登记承租人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的,或者将房屋出租给无身份证件的人员居住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房屋出租人明知承租人利用出租屋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不向公安部门报告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对公安等行政机关查验居住登记和居住证拒不配合,阻碍公安机关或者其他行政机关执行职务,违反治安管理相关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居住信息采集、管理、使用过程中所获悉的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不得用于法定职责或者授权使用以外的用途。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相关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负责居住登记、居住证发放的有关工作人员不按规定为流动人口提供服务、违反规定收取费用以及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行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规定的其他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条 当事人对涉及居住登记或者居住证等行政处罚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所称用人单位,是指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及招用劳动者并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本办法所称“以上”、“以下”,包括本数。

第四十二条 外国人、无国籍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台湾地区居民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本文档系网络所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本人定尽快处理!

下载卫星网络申报协调与登记维护管理办法(试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卫星网络申报协调与登记维护管理办法(试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古建监理资质申报管理办法(试行)

    附件1 苏州市文物保护工程丙、三级资质 申报管理办法(试行) 一、申报流程 (一)每年四月,申报单位向苏州市文物局提出申报申请,并提交一式两份申报材料。申报单位向所在地市县(区)文......

    河北省食品小作坊登记管理办法(试行)

    河北省食品小作坊登记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规范食品小作坊登记管理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

    宜宾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办法试行

    宜宾市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办法(试行) (送审稿) 第一条 为方便市场主体准入,有效保障经济社会秩序,根据《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国发〔2014〕7号)、《四川省工商登记制度......

    长江航道局航道维护尺度管理办法(试行)

    长江航道局航道维护尺度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航道维护尺度管理,提高航道维护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好满足船舶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长......

    贵州省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及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办法

    贵州省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及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2008-09-22 (1997年6月25日贵州省人民政府第31号令发布、施行 根据2008年8月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修改废......

    60深圳市排污申报登记管理办法(2008修改)[精选合集]

    【法规名称】 深圳市排污申报登记管理办法(2008修改) 【颁布部门】 深圳市环境保护局 【发文字号】 深环[2000]99号 【颁布时间】 2008-11-19 【实施时间】 2000-08-28 【效......

    吉林省公路建设项目施工单位信用记录管理办法(试行)发展与协调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吉林省公路建设项目施工单位信用记录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吉林省公路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有效防止招投标活动中的弄虚作假......

    电脑维护服务合同范本发展与协调

    牡丹江汇达科技公司 ( 电脑类产品长期维护服务协议)甲方:牡丹江汇达科技公司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双方经过友好协商,就甲方对 乙方电脑维护一事达成如下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