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是否因该放弃计划生育
我所思考的——中国是否因该放弃计划生育?
摘要:1980年,人口总数已达10亿的中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试图用“一代人”的时间非常规地控制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人口增长。今天中国正迈入老龄化社会,生育率低、人口结构老化、社保制度滞后已成未来发展的重大隐患。谁来养活中国?已执行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否调整,是否应放开二胎管制,无疑都需在新的人口环境和发展背景下重新考量。
一、中国的人口的发展历史以及人口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民安居乐业,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迅速增长,我国的人口生产进入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类型。庞大的人口总量和年人口增长量,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底子薄、耕地少、经济文化水平比较落后和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国家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因此,1980年,人口总数已达10亿的中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试图用“一代人”的时间非常规地控制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人口增长。
自1980年独生子女政策出台后,人口出生率从1980年的1.82%降到2007年的1.21%;同时,死亡率在1980年是0.63%,在2007年是0.69%。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80年的1.19%降到2007年的0.52%。今天,中国人均生产值已比1980年多了过十倍,总生产增长率高,高于一年8%以上,单是维持2007年0.52%的人口增长率,人均生产率也会高于一年7.5%。同时,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人口出生率自然会下降的阶段,还有受到过去控制生育政策的影响,30岁以下能生育的人口少,出生率更不会高。我们可以说,控制人口的工作,经过三十年的努力,问题已经解决了。
但是,在我们为控制人口的成果欢欣雀跃的同时,另一个问题悄然而至。伴随着“一孩政策”形成的中国人口的历史性转变却远未进入公众视野。这个历史性转变就是,从1992年以来,我国的生育率低于实现人类世代交替所需的更替水平(平均每对夫妇生育2.1个孩子)已经长达近20年之久。
这意味着如果中国生育率继续保持在这一水平,在并不很遥远的未来,中国人口会以平均每30年减少1/4的速度下降,并将以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速度加速老龄化。这将给中国未来的经济、社会乃至文化等方方面面带来深远影响。
二、生育率过低的影响 中国的生育率不是过高,而是太低,这似乎违反我们的“常识”,但却是中国乃至国际人口学界十几年来日益扩大的共识。
过去十多年中,国内外人口学术界各种研究反复得出的结论一致认为中国的生育率在1.5左右,国家统计局近年公布的结果为1.6,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得到的结果更是低至1.22。
但是,生育率的降低,甚至人口负增长有什么可怕的呢?我们不是正希望人少一点吗?人们不是常说,中国坏就坏在人太多?也许中国人口总量在本世纪内减少1亿至3亿并不一定是坏事,甚至可能是好事?那样中国的发达程度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是不是会高一些?
把人口总量大和贫困等等简单挂钩是一种成见。可惜的是,我们受这种成见影响太深,我们总把多子女的家庭和贫困落后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把人口总量大当作提高生活水平的一个阻碍。这并非绝对没有道理,但它是、不是像我们不假思索地认为的那样天经地义。
中国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除了制度变化的因素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益于人口众多。人口众多的优势很多,例如,有了多的人口,容易在各个领域选拔最有才华的人。这些人才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贡献巨大。同时,人口多,提供了一个吸引外资到中国的大市场和巨大的劳动力市场。这部分的消费潜能是巨大的。
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生育率降低,意味着劳动人口的急剧减少,不仅会对劳动力供应产生巨大冲击,同时也会对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产生巨大影响。
与此同时,人口老化的问题也浮现出来,加重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同时,中国实行独生子女制度也使中国的家庭结构发生改变。大量独生子女在没有兄弟姐妹的环境下成长,成人后他们自己及其子女也不再生活在传统的亲属社会之中。社会是否会因此丧失很多低成本、高效率的组织纽带?
独生子女家庭同时也是高风险的家庭,一旦子女死亡或罹患重大疾病,父母晚年的赡养就会失去着落,他们重要的人生希望也会顿时落空。而独生子女赡养自己父母以及配偶父母的负担则显然要比非独生子女沉重得多。
因此,有学者指出,21世纪中国所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人口负增长造成的风险。
我国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在一些地方开放“二孩”政策。值得担忧的是,即使放开“二孩”,在生育子女成本高、生育意愿不足的情况下,中国人口的生育率也不会好转。国际上有不少低生育率国家投入大量资源来鼓励生育,往往收效甚微。
从上面论述中,我认为中国必须及早转变人口政策,放宽甚至鼓励生育。如果人口增长的控制还是过于严格,今后的劳动力将会不足,以至无法维持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国应该从转变人口过多的思维模式开始,鼓励生育,让人们愿意生,也生的起。
第二篇:中国应该放弃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么
中国应该放弃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么
人口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据本国人口增长过快或人口停止增长乃至出现负增长而采取的相应的政策措施。不同的国家,因本国人口发展的情况不同,采取了不同的人口政策。三十年来中国的计划生育工作成就巨大,中国妇女由原来平均生6个孩子降到目前略低于2个,这一成就举世瞩目。这一成就为我国快速发展创造机遇期,怎样估计也不会过高。但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的出现,改善甚至放弃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呼声越来越高,特别是“放开二胎”问题,成为舆论的热点。《三湘都市报》刊登了《挡不住的生子冲动,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的文章说:中国的人口政策到底是需要猛回头,还是慢慢游?放开派认为,要停止计划生育,恢复人口可持续发展,避免造成中国综合国力不断下降。坚持派则认为,一胎制应至少再坚持三十年。我想对中国的计划生育问题也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我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呢?这是当时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也并非必然现象。那时由于国家政治经济等体制方面存在问题,制约了经济发展。尤其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经济发展几乎停止,人家快速前进,我们原地踏步,导致中国经济跟世界的差距愈来愈大,国家长期贫穷落后的面貌无法改变。因此,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建立起各项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养儿防老仍然是人们唯一的选择,多子多福希望多生几个儿子以便更好地防老,仍然是生活的真谛。这时既没有了战争饥荒和疾病来控制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们又不能自觉地调控人口出生率,于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只有靠政府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了。当时,我国生育旺盛年龄的妇女比第二个人口高峰的育龄人群多一倍,如果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生育量将比第二个人口高峰多得多,人口增长的速度将快得多,到上世纪末人口总数就会高达15亿,甚至更多。那么我们的子孙后代更会埋怨我们,犹如我们现在检讨上世纪50、60年代没有适当控制人口给今天造成的被动局面一样。所以从控制人口的角度来说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国策是明智的,否则今天我国人口比现在多三到四亿,光是粮食、就业、住房就是更大的难题,就未必有今天的大好局面。
但是硬性强调一胎化的计划生育政策真的好么?
第一,达三十年的一胎化,中国人口结构已经趋于老龄化。随着教育水平和
生活成本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农村父母已经自己选择而不是靠强制限制实现了一胎化甚至无子化,大部分适婚人口的结婚生育年龄已自动推后,以前定的晚婚时间已经变为实际上的早婚时间。
第二,长期控制人口导致的劳动力短缺、老龄化、人口比例失调等问题将产
生许多新的社会问题。
第三,过去的人口政策在农村实行的效果很差,农民多胎生育比比皆是;而
文化层次高和经济收入高的人群生育则很少。有些学者指出这是逆淘汰,不利于国民素质提高。
所以我认为中国应该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在我们这么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和资源相互之间的压力依然是存在的,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不会变。但是同时国家也应该考虑放宽人口政策,允许公民生二胎,但要禁止三胎,以促进我们的经济更加和谐健康发展。
第三篇:学生是否该留长发
学生是否该留长发
长发飘飘是不少人少女时代的梦想,但因为学业紧张,老师和家长大多不支持,校规严格的学校甚至明令“必须留短发”。广州市第21中近期在全校范围内整顿学生发型,要求女生一律留齐耳短发,遇到部分女同学强烈反对,并投诉至媒体。但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家长及教育部门负责人均表示支持该校规。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的成长阶段,对学校管理有自己的看法很正常,希望学生有大局意识,遵守学校的规定,沿着正轨发展。要求全校女生必须剪齐耳短发从而引发争议。校方表示,长发女生一天到晚忙于梳理打扮头发,每天变化各种颜色的布条扎头,追求新潮时髦,分散了学习精力。
有学生为躲避校方检查,头戴假发,上学时把长发压在头套里,待放学回家则摘下假发,把长发显现出来。学生觉得不应该在孩子打扮上费心思。对于学校的这种做法,该校一位学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中学生虽然还不是成人,虽然还在读书求学阶段,但也有爱美之心,发型如何其实应该视头型而定,有些人的头型就是不适合留“小平头”或者短发,学校一刀切的做法似乎不足取。该学生说,留长发或喜欢明星,只要适度,未必就会影响学习,也未必就是不良学生,学校和家长其实根本不了解孩子的心。
剪发理由之一:影响学习
对于仪容仪表检查工作,该校的梁校长表示,主要的理由是中学生正值生长发育期和知识学习期,容易受到引诱和误导。有些学生留
长发或古怪发型,就是因为崇拜某个明星。学生太多关注此类事情,就不会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学习上。据梁校长说,太过注意发型甚至还会影响身体,他们发现有些女生不爱参加锻炼,经过调查发现原来是刚烫完发,害怕运动后弄坏了发型。
理由之二:家长赞成据介绍,此举得到了绝大多数家长的赞成。据说很多家长根本管不了自己的孩子是否留长发、是否烫发染发这些问题,但又担心孩子为此分心影响了学习,所以学校对学生进行仪容仪表的检查,基本得到了家长的认同甚至赞赏。
理由之三:《规范》要求
对学生的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加强管理,也是教育部最新修订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里所规定的。根据梁校长提供的新修订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记者看到该规范在第二条写着:“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
第四篇:圆明园是否该重建辩论会
该不该重建圆明园?
一、选题阐述
近日,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就加强国家文化中心建设提出九大建议,其中有关研究论证恢复重建圆明园的建议颇为引人注目。圆明园官方称可有选择恢复部分建筑,但西洋楼等建筑不重建。对于圆明园的复建,“修”“存”之争持续多年,“废墟派”称重建劳民伤财,“重建派”则称重建可恢复民族荣光。重建圆明园到底有没有必要?
嘉宾:
复建派
刘阳 中国圆明园学会
王道成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教授 浦寅 资深媒体人
马炳坚 北京古建研究所所长
废墟派:
叶廷芳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教授 俞孔坚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院院长 国培源
冯永峰
光明日报记者
二、辩论环节
Part1:复建是服饰太平还是忘记国耻? 小片一:重建之争 自康熙四十六年始建,到1860年秋被焚,圆明园以梦幻般的建筑形态存在了150年。随后,以残园废墟之态存在又已150年。150年来,圆明园始终是国人心头一块时时隐痛的伤疤,一个难解的心结。近日,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就加强国家文化中心建设提出九大建议,其中有关研究论证恢复重建圆明园的建议颇为引人注目。圆明园官方称可有选择恢复部分建筑,但西洋楼等建筑不重建。对于圆明园的复建,“修”“存”之争持续多年,“废墟派”称重建劳民伤财,“重建派”则称重建可恢复民族荣光。重建圆明园到底有没有必要?
正方观点:
■中国圆明园学会刘阳对公众的反对表示不能理解。“在讨论圆明园是否重建的问题前,建议所有学者、专家、媒体先去圆明园实地看看。”他在认证微博上写道,“圆明园至少有五处景观如果不进行修缮保护,未来十年内将倒塌或彻底消失!至少八处景点被某中学占据并逐年进行扩张破坏!这些有多少人知道呢!”
■重建可以恢复民族荣光、抚平历史伤痕。以保护遗址为纲,保护原有格局,遗址的整修、恢复必须有利于体现圆明园历史的真实性。
■没有一个人真正见过圆明园,若让大家看到原来圆明园这么美丽,再与北京的遗址公园作对比,那么圆明园的教育作用不会减弱,只会加强。新园与旧址的强烈对比更能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我不反对重建一个圆明园。有选择高质量的仿制对传承中华文化有益无害。但是重建必须按照详细的史料,所幸古建筑行业对重建是有标准的。
■不少人都会口误于“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纠结于英法联军还是八国联军烧了圆明园没有实质意义,重要的是外国侵略者进行了毁灭,对国人来说是耻辱柱。
■向国际社会证明中国人不会躺在历史里,而是放眼未来,圆明园是烧不完毁不掉的,春风吹又生。中国人的顽强和伟大的能力与报复,以德抱怨。服天下而不是征天下。
反方观点:
■废墟下的圆明园有着独特的历史价值,它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可磨灭,如果真换成了美轮美奂的新圆明园,其历史价值将被无情“抹杀”掉,屈辱的视觉冲击力将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将是掩耳盗铃式的自欺欺人。重建无异“抹杀”掉废墟上的历史。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留着那个毁损的圆明园可以警醒我们及后代子孙,让我们能够奋发图强,时刻不忘落后要挨打,将自己的国家建设得强大,如果修复,变得漂亮洋气又繁华,就失去了这层警醒的作用。
■我们保护或保存文物,无非两个目的,一是从审美角度保留凝聚精彩绝艳的创造力的物品,一个是从历史角度保留集体记忆。如今,从审美角度恢复重建圆明园已被证明是陆地行舟,而从集体记忆角度,圆明园更没必要重建恢复。
■鼓吹重建圆明园,恢复所谓“往日荣光”的人,在文化建设的意义上,恰恰是没有文化或文化不自信的表现。文化建设离不开创造和创新,要体现现代人新的价值、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动辄复古、仿古,“恢复重建”古代的东西,说明我们创新能力不足,历史不再是资源,而成了我们前进路上的负担。
■圆明园残存遗址的保留,本来就是一本历史的活教材,并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诫国民,落后就要挨打,并可以用来警示国民勿忘国耻。因此完整地保留圆明园遗址,是完全有必要的。
■复建圆明园还不如“无为”,维持原貌,多做一些保护、考古、文物收集的工作,这样既尊重了历史,又是对后人负责,也才是最大的作为。
Part2:复建是低级赝品还是重现辉煌?
小片二:圆明园重建大事记:
1994年 圆明园遗址公园就对园区内的藻园景区进行了遗址发掘清理工作; 1997年 圆明园长春园修建了三座四方亭(听松亭、观荷亭、饮绿亭)和三座桥(翠鸟桥、未名桥、长春桥);
1998年3月 福海清淤及整修一期工程完成;
2000年 北京市政府正式通过《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
2001年 圆明园围墙复建工程完成2816延长米,圆明三园的整体保护格局和基本框架初步形成;
2003年春 包括圆明园一园、长春园含经堂等遗址的考古勘探工作开始进行,圆明园“九洲清晏”中的“坦坦荡荡”景区、碧澜桥等6座桥涵开始正式发掘; 2007年 “坦坦荡荡”景区、如意桥、南大桥、棕亭桥、鸣溪桥、慈云普护一孔桥、碧澜桥设计施工图完成,并获国家文物局审批;
2010年 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圆明园遗址公园被列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正方观点:
■能够恢复历史面貌,抵御现代城市扩张的侵蚀
■保留原汁原味、维持现状是短视的、不负责任的对文物的破坏 ■修复后的圆明园,可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发展顶峰和世界园林艺术瑰宝的形态再现于世。这个功能可以推动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推动中外园林艺术文化的交流。
■圆明园是中国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可以体现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面向世界开放的博大胸襟,展示中国东方文化的自信力和国家社会影响力。
■我们不能总是坐在那里悲伤,回忆,而是要从灾难和悲伤中走出来,化悲痛为力量,所谓哀痛古人,激励今人,重建就是证明我们有这个能力和实力,可以把梦想在变为现实,儿保留部分遗址证明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过去,这是一个国家积极向上的体现。
■用全世界都知道的圆明园重建,证明中国的进取,实力和大国地位,以提高中国人的国际地位。
反方观点:
■修的再好也是赝品 没有历史价值
■历史的真实感是文物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复建就是对原有文物的破坏,破坏了当年历史痕迹。
■复建将使遗址屈辱的历史沧桑感消失殆尽,废墟的视觉冲击力将荡然无存,眼望美轮美奂的新作园林将是一种掩耳盗铃似的自欺欺人。
Part3:复建是劳民伤财还是经济增长点?
小片三:废墟派和重建派的几次回合
多年来,“废墟派”和“重建派”之间的争辩,一直都没有停息。30年前反对重建,主要是担心“财力不足”;所以,如今国力增强,也就难怪一再有人旧事重提。
20年前反对重建,主要是认为“废墟也是一种美”;所以,支持重建的人,同样从“美”的角度提出了重修1/10。
近10年来动静大一点的反对行动,都是从环保的角度进行,第一次是反对所谓的“恢复山形水系”,第二次则是反对“在水底铺膜”。
重建圆明园的主要矛盾不在钱而在观念上,这也反映随着理性论辩的深入进行,中国社会对待过去年代伤痛历史的态度正逐渐趋向成熟。
正方观点:
■ 如果由商业机构出资,来修复圆明园,同时圆明园保持全民财产的性质不变,这倒是可以考虑的,考虑修复的程度和范围,或者仅仅是多植树将其建成北京的绿肺。
■ 发展旅游事业。这里说的旅游不是一般的旅游,而是圆明园修复之后的旅游。应把这种旅游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看待。修复圆明园无疑要花费一笔巨额资金,但是我们绝不能仅仅看成是单纯的经济消耗。它的修复,它的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带动许多方面的发展,圆明园四周必然形成繁华街市。因此,应该把修复圆明园看成是开拓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申遗、建立圆明园博物馆这对圆明园的发展是有益的。反方观点:
■ 国家有很多地方都需要建设,比如校车,应该把资金用在这些地方。在北京我们还有许多打工子弟的孩子没有学可上,没有煤可烧,没有一间像样的教室供他们学习。我们还有许多贫困地区的学生上不起学,还在艰难中熬着,在西部我们的孩子六十多个人挤在一个很小的校车里,丧失了宝贵的生命,我们在为这些失去的生命感到痛心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要反思一下,我们的钱应该花在什么地方,应该花给什么人? ■ 若重建圆明园的目的,仅仅只是想假借“加强国家文化中心建设”的名义,来消化我们过剩的产能,大量的钢筋水泥,来维持我们必须的GDP,甚至因此而带动铁矿石甚至其他原材料的进口,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做出自己的贡献,来提高我们某些官员“文化建设”的政绩,那么,我建议,在重建圆明园的同时,我们的规划部门,包括我们的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就请抓紧时间尽快安排重修长城、重建阿房宫„„等等项目的立项、规划与预算,以免耽误工期。
第五篇:男幼师的牺牲是否该引起中国教育界的关注
男幼师的牺牲是否该引起中国教育界和社会的关注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孩子越来越早的的开始接受教育,早教逐渐开始被广泛认可,甚至胎教也日益开始被人们所认知。
社会的分工也逐渐不再受性别和职业的限制,一些热爱教育的高素质的男士选择了幼师这个崇高的职业,他们背负着来自家庭、社会、家人和身边的不解和压力,毅然投身于这个高尚的职业之中。然而却得到的报酬确实很令人不敢想象,一个男人背负着家庭的重负,身担着社会的压力,却又像一个放荡不羁、仿佛永远都长不大的小孩一样生活在孩子之中,在这个地方他就是个“孩子王”。
去看吧,他们一个个是那样的高兴,那么的热爱教育,那么的热爱着这一批批孩子,可是谁又知道潜藏在他们心中的那份苦楚和心酸,谁又知道他们走出这个场所之后的那些自卑,谁又知道他们面对家人时的那些无语,谁又知道他们在其他人问起其职业时的那些尴尬处境,又有谁知道他们在面对终身大事时的无奈。
为什么在幼儿园里他们那么的高兴,那么的放荡不羁,那么的任意发挥自己,就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热爱着这批孩子。因为他们深深的知道他们的无奈,他们必须那样,他们更应该那样,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那样影响的将是孩子的一生,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深深的影响着孩子。
在幼儿园里男老师比女老师更讨孩子喜欢,就是因为男老师拥有女老师所没有的魅力,因为他们阳光,因为他们活跃,因为他们勇敢,因为他们有力气,总之男老师的一切行为在孩子眼里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个的男幼师不得不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孩子。
男幼师是这样的重要,是这样的不可或缺,他们无私奉献着自己,谁又为他们奉献呢?可是谁又知道他们需要什么?他们需要的是社会整个群体的认可,他们需要社会的理解,他们需要社会对男幼师的重视,他们需要社会女性对男幼师的尊重,不是他们无能,也不是他们和其他男孩不同,他们和其他男人一样,他们做的也是在为社会服务,在为社会谋福利,更是在为社会无私的奉献。
有人会说小孩子在孩童时的那三四年,没有什么大不了,不是很重要的。其实不然,孩子在学龄前的三四年比孩子在小学、初中的九年生活更重要,因为他们在学龄前智力开发的空间最大,也最容易开发,他们在此阶段也是他们的性格萌芽并开始发展的重要阶段。人人都知道万事开头难,可是你们可曾想到幼师所做的正是这开头难,男幼师更是在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奉献着自己的生命。
我曾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中国一个男人不是男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所有的男人都不是男人”。我感觉这句话道出了我们男幼师的重要。当然这句话说的有些夸张,可是这句话却是很正确的,幼儿园不能没有男老师,因为周围的女教师把一个个的男孩子都带成了贤淑、文静的“淑女”。也许你会反驳,怎么会像你说的那样呢?我们不妨这样去想,社会的发展迫使越来越多的人去努力提升自己,一方面提升自己的才力,另一方面是提升自己的财力。就是因为这样迫使一个个孩子的父母不得不拼命的工作,拼命的挣钱,这样孩子便似乎成了没有人管的“多余物”,家人也便不得已把自己生命中最重的“东西”交给别人管教,这样他们才能放心的去工作,放心的去提升自己的财力。想一想孩子两三岁就要八点离开父母去幼儿园,甚至早上一起床父母就已经上班了,晚上回来可能父母还没有回来,父母回来已经累的不行了,或许想陪孩子一会儿,一方面自己累了,另一面孩子可能已经睡了,又不想打扰孩子,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父母陪孩子的时间会有多少,一年下来所有时间累加在一起最多也不过4个月时间(如果父母工作也有双休日的话),更何况有些孩子一周才见家人(父母)一面。孩子见到男性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怎样去寻找他们的阳刚之气,在幼儿园?是的,在幼儿园他们需要有男性的参与,需要有一个像父亲一样关爱他们的老师。需要一个父亲的角色去影响他们,去正确指导他们,正确的教育他们,这个人正是男幼师。
男幼师是这样的不可或缺,又是这样的稀少,为什么呢?因为社会的关注不够,社会对他们不够重视,社会只是初步看到了幼教的重要,却没有看到幼教中男幼师的重要,没有看到自己对幼教男教师的投入力度是那么的薄弱,也是因为这样没有几个男人会愿意这样的付出,拿自己的青春去无私的奉献。
我希望社会会加大力度对幼教男教师的关注,让所有人都看到社会对男幼师的重视,让所有人都看到男幼师不是白白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的。同时也希望已经看到男幼师重要的家长去向社会反映一下自己的见解,更希望有越来越的热爱孩子的志同道合的有爱心的男士加入到幼教这个重要的行业和职业中来,为祖国的未来这些花朵奉献一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