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国农地抵押融资制度及其经验借鉴
德国农地抵押融资制度及其经验借鉴
所属: 报告言论 日期:2014-10-10 浏览次数:11次
摘要:德国农地抵押融资制度是政府对农业生产进行干预、调整政策之一,它是以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联合合作银行为中心,自下而上自发建立的一套组织机构体系。德国农地抵押融资制度以土地债券为主要资金来源,农户融资具体操作模式详细而规范。通过对德国农地抵押融资制度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可以为我国未来农地抵押融资制度构建提供重要理论参考。
关键词:农地抵押融资制度,德国,借鉴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迅速提升,农业人口开始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生产活动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种以工业生产理念为指导的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活动必然会引起农户对生产资金的强烈需求。然而,以现代化、规模化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巨大资金缺口,仅靠农业内源性融资或者向各级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申请小规模贷款,资金缺口难以得到满足。因此,在客观上农户就产生了创新农业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强烈需求。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赋予了我国农村居民更加稳定、有保障的农村土地经营权,赋予了广大农户一项长期、安全、有保障的土地财产权利。同时,由于农村土地的保值、增值性强、担保的债权安全稳定性高、不可灭失等特性,更加有利于保证抵押贷款债权的安全,更容易被金融机构认可、接受,农村居民可以农村土地经营权为抵押担保品而获得正规信贷的支持。
农地抵押融资是以农村土地抵押融资为重要内容的一项资金融通、信贷活动,此项业务通过向农户发放长期、低息贷款的方式,以解决农户对生产用地进行改良、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所需资金。目前,我国有不少农村地区也在进行着这些方面的实践尝试,与我国大陆地区农地金融制度相比,国外农地金融制度建立更久远、体制更完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深入研究国外农地金融制度具体运作模式,对构建我国农村土地抵押贷款具体运作形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为此,笔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德国为调查样本,在深入分析其农村土地融资基本情况、运作模式基础上,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充分吸收德国农地抵押融资制度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从中总结成功经验,去探讨如何更好地构建和发展中国农地抵押融资制度。
二、德国农地抵押融资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德国农地抵押融资制度始于18世纪下半叶。当时,德国农民遭受战乱之苦,大多数农民外出逃亡,以前较富有的大地主阶层也是负债累累;另外,民间高利贷活动开始盛行,这使得德国农业生产雪上加霜。为了解除高利贷行为对农民的盘剥,使生产资金正常回流至农村,普鲁士国王亲自下令组建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1770年,德国第一个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在普鲁士的西里西亚省成立了。此时的信用合作社主要向贵族地主提供长期信用服务,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成员也主要由欲借款的大地主组成。德国政府通过授权信用社以社员拥有的土地为担保发行土地债券,在证券市场上发行、出售公债,然后,将此获得的低利息资金再转借给社员。这种融资模式对于抑制农村高利贷泛滥、复兴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1]。
19世纪初期,德国开始了农村土地改革运动。此项运动中,通过允许农民用赎金购买私有及村社公共所有土地(财产)的方式,逐步消除农村大地主阶层,重点扶植广大自耕农的生产经营活动,于是,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也成为长期服务于德国这次土地改革运动的主要金融机构之一,普通农民开始成为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的重要主体,土地抵押融资为农民可利用的长期信用贷款做出了重要贡献[2]。因此,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成员构成与经营宗旨均发生了实质变化。由此可见,抵押土地债券化是德国农地抵押融资制度的最大特色之一。此模式的运作特色如下:合作社的主要成员由欲通过土地作抵押方式获取长期、低息融资的农民或地主联合组成,成员们将其各自拥有的土地以抵押品方式交付合作社。合作社通过以抵押土地为基本保证去发行土地债券的模式,在证券市场上换取大量资金,信用社利用这些资金向社员们发放农业生产所需资金,以协助农民购买生产所需土地,开展兴建水利、修路、耕地平整、造林等活动。由此可见,德国农地抵押融资制度从早期以抑制农村高利贷为主要目标,到近期发展成为促进农村土地改革与农业生产重要手段过程中,为解决德国农业生产资金短缺、促进农村土地改革、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3]。
三、德国农地抵押融资制度的主要内容
1、以合作社为中心的组织机构
德国农村土地抵押融资的主要金融服务机构为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与联合合作银行,它们构成了德国农地抵押融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该体系的主要特色为“自下而上”模式,即:起初,先由土地所有者(拥有者)以土地抵押的方式自发组建信用合作社,在此基础上,由以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为核心向上发展成立联合合作银行。德国农村土地抵押贷款的主要对象是那些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并拥有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农民。需要借款的合作社社员首先应填写借款申请书,并携带其土地所有权证书到合作社办理,在合作社对其土地进行价格评估、核算贷款数额之后,才能与合作社签订贷款契约,从而获得农村土地抵押贷款。
德国农村土地抵押融资制度主要是以从事农业生产并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农民为服务对象,合作社社员借款时需持土地所有权证书、并填写借款申请书,经过合作社对其所拥有土地价格进行估价,并根据其借款额的多少加以综合考虑后,才可以同合作社签订借款合同,从而获得相应农村土地抵押融资。融资额一般在其抵押土地价值的1/3-2/3之间,融资期限为十年至六十年不等,融资利率随着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及市场利率变化而确定,通常为4%-5%。从还款模式看,德国农地抵押融资制度的还款方式主要以分期还本付息为主,融资期间,每年还款一次,而且还款额逐年递增。还款数额中,通常包含利息、本金、合作社征收的各种营业费用(约占融资额的0.25%)、合作社的公积金(约占融资额的0.25%)四部分。
2、资金来源渠道
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主要资金来源为土地债券发行。农地抵押融资体系中,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被德国政府授予可以发行土地债券的权利,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可以合作社名义在证券市场上发行土地债券,并以政府名义担保归还本金及利息。另外,该土地债券发行方式为:合作社员自主在市场上出售,或者由社员委托合作社与联合合作银行联合发行,一般采用后者发行方式。如果通过委托方式发行的土地债券,当土地债券市价高于面值时,则溢价数额部分可充当合作社与联合银行的公积金;如果土地债券价格低于面值,造成损失则由合作社社员来承担。另外,合作社和联合合作银行的公积金也是其进行农村土地抵押融资重要的资金来源。
3、农地抵押融资机构经营的业务向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稳定发展提供足额、长期低利息资金支持,是世界许多国家构建农地抵押融资体制的重要目标。因此,在农地抵押融资机构设立之初,是从事农地融资业务的专业性金融机构主要经营活动,于是其只从事农地融资相关业务,并不从事其他银行所开办的诸如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存款、放贷、结算等其它银行业务。德国的土地信用合作社便属此种类型,然而,与之不同的是,为了迎合广大客户在对结算、债券兑付等普通银行业务的强烈需求,同时,为了降低农地抵押融资机构运行成本(费用),德国金融机构在开办农地融资业务的同时,还通过委托、附设、联合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方式,开始办理银行结算等其它银行业务,甚至开始委托其广泛分支机构的银行代理发行融资业务。
4、相关配套政策
德国是全球首个建立农地抵押融资制度的国家,而普鲁士则是德国农地抵押融资制度起始地。公元1722年,德国普鲁士颁布了《抵押权及破产令》,该法令重新对抵押权公示制度进一步明确,此法令是德国的第一部农地抵押融资立法。1750年,普鲁士颁布了《抵押权法令》,又进一步强化了财产的公示原则,从而加强了土地抵押权的安全性。1769年,普鲁士政府公布了一项重要计划。该计划规定,凡有借款意愿的土地所有者,都可以联合组成一个合作社,此合作社由政府授予发行土地债券的权利,合作社以社员所拥有的土地作为抵押品,通过向市场公开发行债券的方式来筹集资金,社员也可以向合作社借款。到1770为止,德国已相继成立了四家以土地抵押为核心的信用合作社。从1849年开始,德国信用合作社组织就规定,凡是拥有价值在1500马克以上土地的农村村民,就可以加入土地抵押合作社,这就使得德国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能够更广泛地为农民提供融资服务购买土地、发展生产,从而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农村土地抵押融资。
四、德国农地抵押融资制度的经验启示
尽管我们的国情与德国存在一些明显差异,但是,以“三农”服务为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的主要宗旨与德国政府农业的政策目标基本相通。因此,进一步总结德国农地抵押融资制度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农村土地金融制度的构建提供借鉴与启示。
1、修改完善立法,扫清农地抵押法律障碍我国《物权法》、《担保法》、《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现行法律,对以家庭为单位承包经营的农村土地流转等行为进行了严格限制,并禁止土地抵押。这主要是基于农村土地担负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失业保险职能角度考虑的结果。然而,从学理上来看,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特定性、可转让性、价值性等,这些特性已完全具备了作为抵押担保物所必须具备的一般特性;从逻辑视度来讲,既然国家能够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在不同经营主体间进行流转,那么就不应该限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行为。因此,要对现行《物权法》、《担保法》等有关法律做进一步修订、完善,从法律层面上给予农村土地全面“还权赋能”。另外,要适度放松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抵押等方面限制,赋予农村土地与城镇土地均等的权利,真正还农户以完整的土地使用、收益及自由处置等权利,进一步提升农村土地的市场价值。
2、积极有力的政府扶持
在农地抵押融资机构运作过程中,德国政府部门起到了扶持、推动等关键作用。为此,我国政府部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代款业务提供支持:一是税收扶持,对开展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代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可以减少其所吸收的存款准备金;另一个是资金扶持,当金融机构因开展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代款业务而发生经营资金周转困难时,政府部门可以根据金融组织实际情况,通过增加拨款数额等方式给予相应接济。同时,政府部门也可以在债券市场上买卖土地债券的模式加强金融机构资金供需平衡调节力度,稳定农村金融市场正常秩序。
3、因地制宜建立抵押融资模式
起初,德国农地抵押融资是“从下而上”以合作形式出现的,其农地抵押融资模式是一种自发性的,花费的时间较长,经历了200多年的时间后,德国农地抵押融资制度才逐渐完善、成熟。因此,成立土地抵押合作信用社是德国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国农村地域较广、筹集资金难度较大,为此,我国的农地抵押融资组织可以采用银行与合作社的双重体制,通过政府部门强制性主动构建的农地抵押融资体系,以减少规范化所需时间。
在农村土地抵押融资业务操作过程中,抵押权人的借贷资金来源必须明确,其渠道可以由各级政府部门出资借贷,用于农地抵押融资制度的构建起步,可以由农民个人筹资并结合农村信用合作社所拥有的资金,也可以通过向社会筹资等方式来解决。为规避农民因不能按时归回抵押贷款而失去其所拥有的土地经营权,在制度设计时可以通过规定只能抵押一部分农村地经营权或者采取最高抵押贷数额上限限制等方式,确定农民不会完全失去土地。另外,农民归还贷款方式可以采用多种模式,如分期还款等。这些具体的抵押融资制度必须要同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相结合,而不能照搬、照抄国外的某些做法。
4、构建农村金融体系
农村土地抵押融资是建立在农村金融体系整体有效运行基础上的。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可以大大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工作效率。目前,向我国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的供给主体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发展银行与中国农业银行。然而,随着中国银行市场定位的转变,农业银行已逐渐淡出了农村市场。农业发展银行涉农业务也仅仅涉及到粮、棉、油的收购等短期融资方面。因此,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主体的可能性更大。然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而言,资金来源缺乏、专业化程度较低等仍是十分现实的问题。
借鉴德国农地抵押融资发展的经验,我国可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中心,一方面,向上联合成立土地抵押融资相关金融机构,并通过发行土地债券等方式为农村信用合作社提供资金帮助;另一方面,在农村信用合作社内部可以成立专门机构,专门负责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业务。
5、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1)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目前,我国农地流转机制尚未成熟,农村土地抵押融资缺乏一种硬性的还款制约,直接降低了金融机构开展农地抵押融资的积极性。因此,应尽快在政府引导下建立较为完善、规范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提供统一的信息公开、共享平台,实现农村土地的高效、有序流转。
(2)完善农村土地价格评估机制
目前,全国性统一的、标准化的农村土地价格评估体系尚未构建完成,同时,从事农村土地价格评估的专门机构与专业人才较为缺乏,然而,农村土地抵押融资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对农村土地价格进行公正地评估。因此,我国应加大土地估价人才的培养力度,进一步规范相关资格认证,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农村土地价格评估标准。
(3)建立农地融资金融机构的监管制度
在农地融资制度构建过程中,为了维护监管机制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有效防止相关金融风险发生,必须对农地融资金融机构进行全方位监管。在监管机制设计方面可以实行双重制,一方面由专业的金融监管部门对银行所开展的农地融资业务进行监管,另一方面由我国各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对农地融资过程进行全面监管,如有关农地经营权抵押中土地抵押登记、土地价值评估、回购等方面的业务,以确保农地融资制度健康良性发展。
6、农地抵押融资组织结构设想
(1)建立政策性土地银行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体制及经营模式均不十分完善,在完成自身发展之余,很难有足够精力去承担金融监管等政策性较强的业务。为此,从我国农村实际情况来看,可以由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土地管理局与农业部等各级部门来牵头筹建政策性的土地银行机构,该银行接受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并委托当地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具体开展的农村土地抵押融资业务。
农户土地抵押融资资格审核与发放等程序性工作均农地抵押融资机构来负责,同时,该机构还负责土地抵押融资偿还等管理与监督工作,这种工作模式可大大减少融资费用与信用风险。
(2)引入保险机构
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其行为本身就存在着投资风险,因此,以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农户如果办理融资保险,就可以充分发挥分散风险、转移风险的功能。获取农地抵押融资的农户,可以按照融资金额的比例向保险公司交纳保险金,从而获取融资保险。当农户生产经营效益不佳,不能按时、足额偿还银行融资而失去土地承包经营权时,保险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赔偿,降低农户融资风险。
(3)建立专业土地金融机构
实践证明,农村土地抵押融资构建机制十分完善的国家与地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必定有一些专业性的农地金融组织在抵押业务运行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作为一个典型农业大国,我国农村居住区域分布非常零散,再加上与农村相关金融业务具有利润点低、信贷手续复杂的特点,这就要求从事与农地金融业务的相关机构组织必须具备数量大、利润低、工作繁琐的特征。目前,从我国所有的金融体系基本框架来看,广大农村地区是农村信用社生存与发展的土壤,另外,农村信用社组织机构设置的特征及贷款业务运作费用低、风险小。因此,农村信用社是适宜开展农村土地金融业务较为理想的金融组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我们可以考虑在各级农村信用合作社组织内部设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办公室”等专业部门,专门具体负责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业务。
作者: 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献波
来源: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第二篇:车子抵押融资
车子抵押融资
好车贷是安徽省长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推出的创新型的贷款业务,其中不押车贷款更是吸引了广大车友的眼球。目前,以汽车作为抵押物的贷款的用途,主要为汽车消费。在汽车抵押借款咨询服务平台中,好车贷是少数全面提供二手汽车抵押贷款、汽车变现、二手汽车典当、汽车质押贷款、资金周转、融资贷款咨询服务的平台。
好车贷流程
畅行贷办理流程
过身份资质与车辆材料审核→照《操单通知书》操单→借款与安保手续办理→登记与放款→贷后监控与服务
抵押贷办理流程
过身份资质与车辆材料审核→照《操单通知书》操单→借款与抵押手续办理→车辆移交封存、放款→贷后监控与服务
第三篇:农地制度创新与家庭经营
农地制度创新与家庭经营
“三农”宏观政策如果没有微观改革的配套将很难长久发挥作用,从而影响“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根源于农村基本经济制度设计和安排中的矛盾,现在到了该对其进行反思和改造的时候了。
农地制度的现实困难
首先,农村土地承包制度需要继续完善。中国农业科学院教授牛若峰认为,这项改革没有解决土地所有权问题,集体所有的法律规定含混不清;没有把土地所有权和农户宅基地所有权归还农民;没有给予农民以长期永久经营使用权和土地处置权,承包农户只是半自主的经营主体;另外没有将农村集体组织改造为名正言顺的合作经济组织如土地合作社。我们还应该看到农民组织和农村治理结构严重滞后与家庭承包经济制度不配套所带来的严重影响。家庭经营是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生产经营制度的根本性改革,而农民组织和农村治理结构仍然沿袭了人民公社三级体制,公社体制的“遗留”与家庭经营的经济制度的磨擦是现实农村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根源。
其次,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没有真正形成。我们认为,当前农村许多地方,集体经济已成为空壳,事实上只剩下农户 家庭经营这一个层次;在一些地方,仅有的集体经济不是集中在为农户经营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领域,而是集中一部分土地和资产由少数人承包经营,以此作为集体的主要收入来源。集体经济和农户经营“两张皮”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增长。重建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势在必行。
再次,农村土地产权结构导致当前农村愈演愈烈的土地矛盾和纠纷。近几年,我们对国内近20多个省的农村问卷和实地调查表明,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设计和安排中有两大矛盾无法解决:其一,在集体内部,成员边界不稳定,而且新增成员具有“天赋资源权”和法定的“公开、公平、公正”承包权,因此“土地承包关系稳定”与“承包土地关系变更”的矛盾始终存在。现代化过程实际上也是农业资源转移的过程,与农地、农民增减变化相伴随,必然不断改变人地关系,“稳定”与“变更”之间的冲突始终不可避免;其二,集体成员“共同共有”的制度设计,无法屏蔽其他利益主体的侵害,致使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排他性”极其弱小,这恰巧给一些地方无度征用土地的乡村干部乘机攫取土地资源配置权留下了空档。
削弱农地制度的几大因素
一、农民承包土地承担了太多的功能,已不堪重负。在经济意义上,承包土地是集体成员平等获取生产资料和社 会保障的权利;在政治意义上,承包土地是农民获得民主权利的基础;在社会意义上,承包土地还担负着稳定乡村社会结构的重要作用。因此承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将提高农民的社会归属感并有利于稳定。
二、目前农村面临前所未有的土地调整压力。集体土地总量减少的过程,也是农民承包土地调整的过程;在农村,“赋予农民长期而稳定的土地使用权”的政策、法律精神远没有落实,农民土地权利事实上“短期而不稳定”。
三、第二轮土地承包制度的现实安排与成文制度有较大偏差。乡村干部随意变更承包合同、调整或收回农民的承包地、干涉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等现象屡有发生。时至今日,仍然有一部分地方没有完成二轮承包任务。
四、农村土地大量转移诱致农村生产关系变化,可能导致家庭经营制度逐步解体。根据我们的调查判断:农业内部的土地流转表现出向本地种植养殖业大户、非农村住户等三种主体迅速集中的趋势;农地资源向非农用途大量转移,“国家建设”、“园区开发”、“乡村集体圈占”三分天下;与此相对应,农地资源转移正在悄悄改变农村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首先,土地规模流转引致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不断改变,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可能被企业化农场和公司所取代;其次,承包农户在享有流转土地的补偿收益以外,其他土地权利在事实上将让渡给经营者。转入土地的大户和外来资本将控制 村社的基本生产资料,进而左右村社“民主政治”,从而打破传统的以地缘、血缘为纽带的村社稳定结构;再次,无地、失地农民如果不能顺利转移到非农产业或城镇,他们的身份将转化为大户和外来资本的“雇工”或者“新佃农”。
改革建议
我们认为,用农民集体成员“按份共有”的实现形式,改造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度,使其所有权主体具体化、人格化。这样做,可以减少土地私有化对农村经济社会的震荡,同时,土地产权清晰,长期归属于承包农户,能够化解当前矛盾而又比较稳妥。
因此建议:
--以“起点公平”的原则和真正“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按照一定时限的集体成员人口平均分配承包土地。
--把“30年不变”拓展为“长期不变”,实行承包农户“永佃”;同时,严格实行“生不增、死不减”政策和“不得调整土地”的法律规定,切断新增人口与土地的联系。
--用相关法律将农民“长期不变的土地使用权”界定和规范为“农民私有财产权”,纳入私有财产保护范畴,从根本上屏蔽外来侵权。
第四篇:德国会展业发展经验及借鉴
德国会展业发展经验及借鉴
摘要: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德国已成为世界会展业强国。德国拥有多个重要的会展城市,每年举办一大批知名的国际展会,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德国会展业的发展与政府扶持、会展行业协会积极参与、完善的基础设施、专业化会展和积极拓展国际会展市场密不可分。我国会展业发展迅速,展馆和展会数量都已位居世界前列,但展会的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德国会展业的经验为我国会展业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德国 会展业 国际化
一、德国会展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德国会展业发展回顾
德国展览会起源可追溯到中世纪早期集市贸易。在单个集市上,人们聚集在一起进行贸易活动,集市贸易由诸侯授予特权并受其保护,多在宗教节日期间举行。随着德国中部地区银、铜等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东西方贸易的崛起,中世纪后期,德国中部的商品交易会影响越来越大,其中最负盛名的是莱比锡商品交易会。15世纪末、16世纪初,莱比锡商品交易会成为欧洲商品交换的中心,其发展也达到了历史上的巅峰。法兰克福是德国会展业发展过程中又一非常有特色的城市,其贸易展的最早记录是1150年。1240年弗里德里希二世授予法兰克福秋季展特权,1330年路德维希四世授予法兰克福夏季展特权,使得这两个展览会成为当时消费品展的主要展会。时至今日,德国法兰克福春、秋两季消费品展仍被认为是世界规模最大、贸易效果最好的消费品博览会。同时,由于受到皇室特权的支持,法兰克福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心。贸易展促进了法兰克福金融和商业信用的发展,例如,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是为了满足参会商人的要求而产生的,该交易所为法兰克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金融资本中心之一奠定了基础,1585年成为德国最大的证券交易所。贸易、会展和金融带来的财富是紧密交织的这一特点,在法兰克福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进入19世纪,随着铁路的发展、交通状况的改善和工业生产的进一步提高,商人们已经不必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交易,而是带着样品进行展示、交易和订货。曾经的商品交易会已经逐渐演变成了样品展览会。由于适应了当时的经济发展,莱比锡、法兰克福、科隆等地的展览会得到了蓬勃发展。为了代表工业参展商的利益,1907年德国工业永久贸易委员会(The Permanent Trade Fair Commission for German Industry)成立,1934年更名为德国贸易展览业协会(AUMA),并沿用至今,其功能已经拓展到代表包括参展商、参观者和属于AUMA的服务企业在内的整个行业的利益。
20世纪,德国举办了一系列国际性展会。1926年创办的柏林国际绿色周农业博览会,1947年创办的汉诺威博览会,1948年创办的法兰克福春季消费品博览会,1949年创办的法兰克福图书博览会和纽伦堡国际玩具博览会,1971年创办的科隆国际五金工具博览会,1966年创办的柏林旅游国际博览会,1986年创办的汉诺威通信技术博览会等一系列国际性博览会,每一年或每两年举办一次。这些博览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一些博览会发展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际博览会,主要原因之一是这些博览会不仅仅是贸易上的,也是政治、社会的交流平台。展览会通过自身形式的变更、规模的扩大,促使展览会在德国已不仅仅只是一个商品展示及交易地,而且成为德国经济腾飞和人们审视德国的窗口。展览会的形式已经从昔日的综合性展览会变成专业性展览会。展览会除了吸引商品买卖双方,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对其有兴趣的专业人士和参观者。展览会不仅展示新技术和新应用,经济及技术全球化的趋势在展览会上也得到充分展现;同时,也促进了柏林、杜塞尔多夫、法兰克福、汉堡、汉诺威、科隆、莱比锡、慕尼黑、纽伦堡和斯图加特等德国最重要的展会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二)德国会展业现状及特点 1.德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
德国博览会以其高数量、高质量以及在行业内的知名度而成为世界知名会展品牌展,也使德国成为世界第一会展强国。全球著名的国际性、专业性贸易展览会有2/3在德国举办;世界上营业额最大的10家会展公司中,德国就有6家;2011年全球最大的5大展览中心,德国占了3家,即汉诺威展览中心、法兰克福展览中心和科隆展览中心;德国现有100多家会展公司,其中具备实力承办国际性会展的公司有40多家。2011年,德国总展览面积接近340万平方米,其中,室内展厅面积有270多万平方米,室内展厅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会展中心有10个,其中,仅汉诺威展览中心一家,其展馆面积就达46.6万平方米。2.德国会展业的特点
(1)完善的会展配套基础设施。德国的各国际会展中心设施齐备,集会议、住宿和展览于一体,可以承揽各类大型活动的国际商贸展览活动。场馆设施设计科学,国际会展中心包括若干室内展馆和会议中心,以及可用作展览场地或停车场的室外场地。室内展览馆大小不一,内部可以灵活分隔,适宜举办不同规模的展会。在举行展会的同时,也会举办相关的会议,使得展会与会议能够相互促进发展。在会展中心,通过电梯参会人员可以轻松到达会展中心的任何地方。
提供便捷的交通设施。在城市交通枢纽和商贸区都设立了到达会展中心的交通指示,展馆拥有专用火车站和高标准通行道路,同时设有多条高速公路出入口,乘地铁、公共汽车,通过自驾车、搭乘火车都可以直达展览场地。
提供周全配套服务。住宿方面,会展中心自身有足够客房的高级酒店,附近还有多家国际性商务酒店作为支撑;餐饮方面,会展中心内开设有各式风味餐厅和酒吧;会展中心内设电子自助咨询设备和人工咨询台,负责会议期间的咨询服务;会展中心设有相应货运管理机构,负责会展展品的物流业务。另外,会展中心还设有专业部门处理客商提出的要求,如展位设计、施工、保安等,为客户提供展览服务,还可以为不同客商尤其是VIP客商提供包括特色餐饮、娱乐休闲等个性化服务。此外,在会展中心内,邮局、银行、商店、租车公司等一应俱全。
(2)会展专业化。德国会展产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专业化以及相伴随的多样性。推动德国会展业发展的是专业会展,德国每年举办大约150个专业会展,几乎涵盖了所有工业产品领域和服务行业。德国的会展按不同行业的特点和产品种类,举办不同行业、不同种类的展会,满足不同企业和客户的需求。即使同样的行业,也有具体的分类,如汉诺威信息技术展和柏林消费电子展,虽为相同专业,但前者以采购商等专业客户为主要对象,后者则以终端消费者为主要对象。
会展机构也逐步演变得更加专业化。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展会全部或部分由专业展览公司运作与经营,会展人员更专业化,出现了大量的以会展组织与服务为职业的专业机构及会展人员。
(3)会展国际化。德国会展业的国际化体现在,一方面,通过积极开展国际招商,吸引更多有实力举办国际性行业会展的外国机构到德国展示现代科技成果,不断扩大本地会展的规模。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德国汉诺威、科隆、法兰克福、慕尼黑、杜塞尔多夫等城市的著名会展公司纷纷把目标瞄向海外,通过国际合作交流,参与国外会展行业的竞争,有的直接在国外主办会展,有的派驻人员协办会展,还有的通过资本运作寻求扩张,进入国外会展市场。2011年德国在海外举办各类展会达263场,展出面积280万平方米,参展商达9.3万家,吸引观众630万人次。其中,德国在中国举办展会71场,展览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参展商4.1万家,吸引观众280万人次。AUMU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有9.9万国外展商参加了160个德国在国内及国外举办的展会,较上年增长4.2%,外国展商占参展商总数的54.7%。①德国会展公司在国外建立了420多个办事处,为当地企业参展提供一系列信息咨询服务项目。仅杜塞尔多夫一家会展公司,就设立了66个办事机构,业务扩展到108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的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均设立了长期办事机构。
(三)德国会展业发展趋势
德国会展业呈现出集中化趋势。一是展会城市向大城市集中。尽管德国大中小城市基本都有展馆,但是,由于中小城市的展馆面积和相关的配套设施规模不能满足大型展会的需要,国际会展和大型会展逐渐向大城市集中。二是展会的举办逐渐向大的会展公司集中。在德国,前5家大公司的营业额占整个行业全部营销收入的3/4左右。由于展会涉及众多环节,展会规模越大,涉及的范围越广,中小会展公司很难将各个环节有效协调起来。大型会展尤其是国际会展的成功举办,越来越需要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或专家,聘用或拥有这些人员是中小会展公司很难负担的,所以,中小会展公司更多的是举办一些地方展会,或者承接大会展公司的一些业务,但其仍不失为大会展公司的有效补充。
展会向节能环保为主要特色方向发展。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和良好生活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德国近年来的会展越来越突出节能和环保特色。食品、家用电器、汽车和建材等展会内容以绿色健康、节能和环保为主,既满足客户和观众的需求,又引领行业时代潮流,迎合了世界发展趋势。
加大力度开拓国际市场。经济全球化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会展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空间。近年来,由于欧洲展会市场相对饱和,德国会展机构紧紧抓住国际化的机会,大力开拓海外展会市场,尤其是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展会市场。
二、德国鼓励和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措施
(一)政府为会展业发展提供和创造条件
德国政府清楚地认识到会展业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所以,地方政府对会展业发展采取了市场主导和政府培育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政府并不直接参与展会的组织和管理,而是对会展业的发展制定特别政策和扶持措施。
为了帮助国内会展业发展,德国各地政府投资兴建展览场馆,但政府不直接参与展馆的日常运作,而是以政府股份或政府委托企业的股份形式参与场馆建设,以减轻投资商的资金压力。政府会用很长时间去资助会展企业做宣传推广工作,帮助主办机构聘请参展商和采购商,免费为采购商提供住宿,出资协助参展商参展。在德国,政府协助和配合展览公司推广本地会展活动,每个展览计划都是由展览组织者与参展商、参观者以及行业协会协商后制定出来的。为促进本国企业发展,德国政府每年都对出国展览提供直接的财政支持,通过特定的组织或机构组织德国企业赴国外参加展览会。
(二)行业协会积极参与
德国会展业行业协会计划对会展业的管理发挥了巨大作用。德国贸易展览业协会(AUMA)是德国展览业的最高协会,是一个服务和协调机构,是政府和展览业之间沟通的桥梁,其主要任务是维护德国展览业在国际国内的共同利益,负责与议会、政府各部门和其他行业组织进行沟通,协调所有在德国举办的及德国在国外组织的展览活动,通过各种措施吸引外国企业来德参展及举办展览会。在协调和确定每年的官方出国参展计划,特别是争取增加出展预算、改进扶持的范畴及实施方式、提高扶持计划和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AUMA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AUMA的作用还体现在其他很多方面,如制定规章制度并根据会展数量、质量、技术手段、目的、要求进行调整、改进,确保德国博览会的透明化,平衡参展商、参观者和展会组织者的利益;对展会进行调查和评估;出版和发布展览指南,提供与展览有关的咨询服务和培训等。德国会展公司在制定会展方案和招商过程中,均与相关的行业协会密切合作,为会展公司深入了解行业动态及开展对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的营销工作提供帮助。在AUMA的统一协调下,德国各博览会目标明确,很少出现展会重复现象。
三、德国会展业的积极作用
通过会展这一平台,德国为本国乃至全球工业各行业上游制造商与下游采购商和消费者提供了一个直接的交流场所。高度发达的会展业为德国带来了庞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德国展览业从业人员达23万,每年营业额30亿欧元,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约120亿欧元,间接经济效益约235亿欧元。同时,会展业也对德国的科技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柏林举办的“国际娱乐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博览会”,以其代表行业最新的科技成果和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每届都吸引来自数10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专业客户和观众参加,还有来自数10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家媒体对博览会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报道,极大地提升了博览会和柏林的知名度。在汉诺威举办的国际工业博览会、国际卡车展,在法兰克福举办的国际汽车展、国际书展、消费品展、家纺展,在科隆举办的国际五金展、国际食品展、国际家具展、国际自行车展、摄影器材展、体育及园艺展,在杜塞尔多夫举办的国际时装展、国际印刷工业展、国际鞋展,在慕尼黑举办的国际建筑机械展、国际手工业博览会、国际体育用品展,在柏林举办的国际观光旅游展、农业及园艺展、广播电视展及国际航空航天展,在莱比锡举办的图书博览会等,不仅成为国际参展商的追求,而且也成为世界各国了解德国城市的最好媒介,这些城市也因其会展而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德国的会展业还带动了举办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每次大型展会都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涌入。2012年,德国展会吸引参观者达1000万人。
四、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
(一)中国展馆的国际对比
根据国际展览业协会(UFI)的《全球会展业统计》(2012)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年底,中国展馆总面积已达475万平方米,占全球总量的15%,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美国展馆总面积达671万平方米,占全球21%;德国则排名第三,其展馆总面积约338万平方米,展览场地面积占全球的10%。从2006年至2011年,中国展馆面积增加了48%,美国和德国则分别增长了5%和2%。
截止2011年,面积在20万平方米以上的展馆中,德国有4家,即汉诺威展览中心、法兰克福展览中心、科隆展览中心和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心,且均在前10名;意大利有2家,是米兰展览中心和博洛尼亚展览中心;法国有2家,是巴黎北维勒班特会展中心和巴黎凡尔赛门展览中心;美国有1家,是芝加哥麦考密克展览中心;西班牙有3家,是瓦伦西亚展览中心、巴塞罗那展览中心和马德里展览中心;俄罗斯有1家,是莫斯科克洛库斯国际展览中心;中国有2家,分别是33.8万平方米的广州琶洲馆和20万平方米的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位居世界第4位和第15位(见表2)。
(二)中国会展业迅速发展
1.展览面积和展会数量稳步增长《2012年中国会展业发展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可供展览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会展场馆共计316个,全国共举办展会7189场,展出总面积8990万平方米,其中,经贸类展会总面积约为6500万平方米,占全国展会总面积比重超过70%。规模展会持续扩大,全国展出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展会已经超过90个。品牌展会发展迅速,中国内地共有58个国际化专业展览会获得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数量位居世界第4。中国展会数量和展出面积与前几年相比,都有显著提升(见图1)。
2.三大会展经济圈已经形成
目前,中国会展业地域分布以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会展中心为核心,形成了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会展经济圈,三大区域集聚了全国主要的会展业资源。2012年仅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共举办展览会1613场,占全国比重约为22.4%;展览面积合计2500万平方米,占全国展览总面积的27.8%。
3.出国展会数量呈上升趋势
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统计,2012年中国出国展览数量为1536个,比2006增长67%,同期展出面积也由31万平方米增长到69.3万平方米,增长超过120%。展会的贸易性、专业性、国际化程度都有提高。
(三)中国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展馆数量显著增加,但利用率偏低
近些年,全国各省市纷纷投资兴建展览馆和会议中心,其数量显著增加。但是,与国外有竞争力的展馆相比,中国展馆的使用面积普遍偏小,而且,展馆的使用率非常低,大多数展馆平均使用率只有15%左右,达到30%的很少。在德国,展馆的综合利用率能达到50%以上。
2.展馆设施及展会配套服务总体水平亟待提高
大型展馆周围的交通、通讯、酒店、餐饮和娱乐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展馆之间的协调整合,展馆内住宿、餐饮、运输、广告、咨询、翻译等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方面,还不能有效满足国际性展会的要求。展馆设施功能相对落后,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周边配套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也导致了展馆利用率不高。
3.会展业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程度仍需进一步提高 国内举办展会的数量和展出面积一直在增加,但是,展会多而散、小而弱,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等问题依然存在,水平普遍不高,重复办展问题依1日突出。中国会展业的创新经营思路和运作模式与国外先进水平比还有很大差距,比如,行业协会协调作用的发挥、展览会数据管理、信息技术运用、媒体运用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中国专业会展企业开拓国际会展市场的竞争力还有待提高。尽管出国展览数量和规模呈平稳上升趋势,但是,中国企业赴国外参加专业或综合展会,参展目的多为展示和销售产品、建立客户联系、考察市场环境等。从参加展会类别看,更多的是以轻工服装、农产品、化工机械以及综合类展会为主要对象。
4.会展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尽管中国会展业快速发展,但是,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环境制约仍然突出,主要体现在:展会发展整体规划不够理想;行业标准体系和统计制度不尽完善;会展业的法规体系、诚信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有待完善;专业人才短缺,社会化专业人才培养制度有待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亟待加强等方面。
五、发展会展业的经验借鉴
(一)发展若干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国际性展会
德国每年举办大大小小各类展会上百个,其中代表行业领先水平的展会和大型国际性展会对德国会展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结合中国会展业发展的状况,应鼓励行业或地区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逐步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并通过发展有影响力的会展提高和拓展城市知名度及美誉度,带动和促进当地服务业发展。
(二)规范和有序发展会展业
德国政府通过制定特别政策和扶持措施,促进了德国会展业的健康发展。近些年,中国会展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展会规模大小不一,加之重复办展、展期重叠等问题,造成中国会展业发展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所以,需要从整体上对会展业发展进行规划布局,完善产业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出扶持措施。既要鼓励会展业做大做强,满足对各类展会的需求,实现既能举办涉及多个行业的综合性展会,也能举办单一行业的专业展会;又要规范企业办展和招商行为,加强市场监管,使会展业健康快速发展,推动中国会展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三)促进会展服务专业化
德国会展业涵盖了众多领域和行业,会展内容及会展服务的专业化有效地提升了会展业的竞争力。随着中国会展业的快速发展,通过专业人士进行规范操作与管理的必要性越发突出。会展运作过程迅速高效,需要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所以,主办招展、营销策划、影视媒体、会议组织、展览设计、广告宣传、展台搭建、展具租赁、交通物流、法律保险、宾馆酒店、翻译服务、综合服务等诸多环节协调运行,应由专业机构或企业来运作,通过专业化服务提高会展活动的效率。
(四)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作为政府和会展业桥梁的AUMU,对德国会展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借鉴AUMU的经验,中国需加快发展具有影响力的行业协会或行业组织。行业组织是自律性机构,对各行业的技术进步、道德规范、国际诉讼等能发挥重要作用。各类社会机构在评价、仲裁、维护市场秩序、协调各方利益等方面,具有政府难以发挥的作用。①通过发挥行业协会或行业组织在制定行业规范、协调、信息交流、管理、人才培训、资质评估方面的作用,提高展会的组织水平和质量。
(五)通过会展与会议结合提升会展实效
会展是为参展商、用户和参观者提供产品和技术展示及相互交流的平台,参展商和企业利用展会推广产品,拓展营销渠道,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围绕会展进行的同期会议,无论是学术会议还是研讨会,都有助于对相关行业发展及企业运营进行理论分析与总结,或者提出发展的政策建议。中国每年举办众多的会展和会议,围绕共同的内容举办的会展和会议使会展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实践基础,也使理论和政策建议进一步引导会展行业向产业升级的方向发展,进而实现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创新与提升。
(六)促进信息技术与会展业有效结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其对各行业和各领域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互联网的普及使信息能够更快、更便捷地到达更广的范围。展会主办方及参展商应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优势,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展会信息的更广泛传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展品展示方式的更新,从而提高中国会展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七)促进会展业与国际接轨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会展业起到搭建促进经贸合作平台的作用,使企业借助展会这一平台进入广阔的国际市场。一方面,作为拥有广泛发展空间的现代服务业,会展业在发挥自身优势和潜力的同时,也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提高中国会展业的从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全国性的或国际性的大型会展,同时,也重视地区性会展的发展。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办会展,拓展海外会展市场,开发国内会展市场。
作者简介:徐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学博士、副研究员。来源:《全球化
第五篇:垃圾处理德国经验
生活垃圾处理的德国经验
我国在垃圾处理方面,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如何通过资源再生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德国是公认的发展循环经济起步最早、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德国在垃圾处理方面取得的骄人成绩,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
在德国,每个公民都必须对垃圾严格分类,乱扔一点都不行。不管在家里还是学校,垃圾点都有5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棕色的用来装有机垃圾,也就是剩饭剩菜、果皮骨头等厨余垃圾;黄色的装轻型包装,德国商品的包装程度高,五花八门,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包装垃圾;政府不遗余力地提倡使用纸制品做包装,所以也有专门的绿色垃圾桶用来收集废纸;白色桶用来装透明无色的玻璃制品,绿色桶装有色玻璃,不过在大街上经常看不到,因为扔瓶子砸碎了会弄出很大响声,所以这些垃圾桶都统一安放在一个专门的回收区,远离居民楼,以免造成噪音污染。
德国的大街上垃圾桶很少,居民小区里,也没有公共垃圾桶。通常是每栋楼都有专属的垃圾点。如果住的是敞开式的院子,垃圾桶也许还会上锁,被作为私人物品对待。在德国住久了,周末也要定闹钟按时起床,不是去加班,而是要爬起来把垃圾桶放到外面等待清运车辆的到来。每周收一次日常垃圾,每月收一次废纸,每季度收一次旧家具、旧轮胎,具体日期都写在《垃圾清运时间表》上。为了让居民熟悉垃圾的分类原则,很多城市都印发了专门的《垃圾分类说明》。在每年年初,政府都会将新的《垃圾分类说明》和《垃圾清运时间表》挨家挨户投到各家邮箱。德国人素来以严谨著称,这种严谨很好的体现在了垃圾分类上。如果分错垃圾,邻居会毫不留情的指出来。“环境警察”也会偶尔 登门拜访,抽查居民是否把垃圾放到指定的桶里,如果垃圾乱丢就会遭受罚款。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德国还是欧洲唯一一个实行塑料瓶和易拉罐回收押金制的国家。德国社会对塑料瓶和易拉罐的需求量很大,为了保证能够尽快有效回收这些瓶罐,在居民购买1.5L以下的水、饮料的时候,就在价格里提前征收了0.25欧元的瓶子押金。虽然该法令在2003年刚实施时遭到食品工业团体的抵制(饮料生产商认为此法令影响自己的销量),并且争论到了法庭上,但最终还是没能阻止这项长期有利的法令。目前在德国有10多万台专门负责回收这些瓶子的机 1 器,等你喝完饮料并将瓶子丢进机器之后,就会得到之前的押金。这样就避免了重复生产这些瓶子的过程,达到了循环利用的目的。
多管齐下,变废为宝
垃圾分类以后,定期会有专门的环卫车辆来清运。由于是无偿运输,一些大城市每年都要在垃圾清运方面花费几千万欧元。为了减少运营成本,德国采用了具有压缩功能的车辆,一些体积较大的家具类垃圾在装车之前会经过压碎处理。在分拣中心经过分拣,不同类别的垃圾将送往不同的加工厂,如纸或纸板送到纸工厂,含铝的材料送到铝厂,镀锡铁皮或马口铁送到铁厂等。无法再利用的垃圾,就要送到焚烧厂焚烧发电,而焚烧后的余灰则可以用于铺路等工程。据统计,德国每年产生4400万吨家庭生活垃圾,其中1900万吨能够得到循环利用,1000万吨的垃圾被用于焚烧发电,还有约1500吨的垃圾被填埋。垃圾处理率达到70%。垃圾处理的封闭式生态系统已基本进入了良性循环。
一、循环利用。对于普通的生活垃圾,在德国发展出一种新的处理方式,主要是首先采用机械的方式进行分选,将垃圾内能再回收利用物质分选出来回收利用。德国人有很强的环保意识,再加之有坚实的工业基础,所以垃圾分类非常细,能够回收的东西都会被分离出来。以轻纸包装为例,企业在处理的时候会采用最先进全自动的轻纸包装分拣技术,通过粉碎、筛分、光学分选、磁性分选,把轻纸包装中的杂质分离出来,剩下的轻纸包装按照不同成分分门别类。处理完成后的物质纯度很高,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回到生产中,并且对需求原料的企业来说,价格也更为低廉。随着全世界普遍性的原材料匮乏、价格上涨,再生资源的利用价值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之后再通过物理或者生物的方式对垃圾进行降解以达到减量化的目的。这种工艺在近些年在德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德国欧绿保公司在此基础上又开发出了“第三代”的垃圾处理技术,即在开始机械分选以及物理或者生物的干燥之后,把垃圾再经过筛选,将热值高的部分加工成“绿色煤炭”,这些产品可以送到电厂或者水泥厂作为燃料用于产生热量,其热值和褐煤相当。通过此种工艺,普通的生活垃圾能够达到几乎百分之百的再循环利用,这条道路也将是未来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
二、垃圾填埋。填埋处理是很多国家如今采用的主要的处理垃圾方法,但在德国,这种原始粗放的方式不是首要选择。由于普通的垃圾填埋存在环境污染隐患,从2005年起,进入填埋场的填埋物总有机碳(TOC)要小于5%,意味着填埋的垃圾基本上都是灰渣,也就是说生活垃圾要先进行焚烧处理才能进入填埋 2 场。因此,从2005年开始,在所有的处理方式中,填埋所占比例明显降低,而其他处理方式比例大幅度提高;
三、焚烧处理。据统计,2005年,德国的垃圾焚烧厂数量已经达到73座,总处理规模达17.9百万吨/年,焚烧处理比例超过了55%。垃圾焚烧技术已经在德国建立了完备体系。由于处理垃圾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气体和固体化合物,许多垃圾焚烧厂利用气体化合物蒸汽为涡轮发电机提供动力,利用固体化合物压缩为熔渣,用于筑路或其他建筑设施。因此,垃圾焚烧厂不仅从垃圾处理中获得利润,还可凭借供电、供能等增收。根据德国法规,垃圾焚烧厂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不是由燃烧化石燃料引起,因此它们也无需缴纳二氧化碳税。不过随着垃圾分类越来越细,循环利用的比例越来越高,德国的垃圾焚烧厂正面临着没有垃圾可烧的境地。因此,垃圾焚烧厂为了盈利,往往把目光投向相邻国家,进口垃圾以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
除了循环利用、填埋、焚烧等方式,德国对生活垃圾还采用堆肥等其他措施,确保生活垃圾都得到有效处理。
有利可图的生意
德国政府和居民在垃圾处理方面所做的种种努力非常重要,但垃圾处理是一项投资巨大的全民事业,必须吸引私人资本参与,才能保证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德国政府面向市民收取的垃圾处理费,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的责任原则。政府负责管理这笔费用,用一部分建立国有的清运公司,负责垃圾的收集和运输工作。因为生活垃圾的分类、清运工作带有强烈的公益性,所以这个环节主要由国有企业负责。那么国有企业运营的资金从哪来?据悉,主要有两个部分组成:垃圾处理费和财政拨款。
在德国,有些城市也设立了国有的垃圾处理公司。但更多城市还是鼓励私人资本的参与。因为垃圾处理往往需要较高的技术和专业的人才,而这些往往是政府不具备的。企业要参与,就会有盈利要求,但德国政府支持企业并不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而完全是一种市场行为。政府对不同的项目进行招标,企业参加竞标,这样就避免了垄断和暴利环节的存在,从而建立起了比较平衡的链条。
那么垃圾处理厂的主要收入又来自何方呢?据悉,垃圾处理厂有两端收入。首先是前端收入,也就是政府在进行项目招标时的合同所约定的收入。在德国,每家每户都要交垃圾处理费,就像水费、电费一样,按季度收取。德国很多城市采用按垃圾箱容器计量收费制。一些回收价值较高的垃圾,比如纸张、玻璃,不 收或者收很少的处理费,而处理难度大的物质、有害物质和未经分类的物质则会收取较多的费用。从居民手里收上来的垃圾处理费,政府进行透明管理,用于支付垃圾处理厂的日常消耗。而尾端收入,说的是再生资源的出售收入。比如有机物制成的肥料,焚烧垃圾产生的发电量,以及从一些电子垃圾中提炼出来的金属物质,都可以作为二次能源与再生资源再次进入到流通领域。并且很多二次矿产的价格跟一次矿产相比会更便宜,且纯度更高。不过垃圾处理厂由于需要不断更新设备,需要高技术人才的支撑,所以尾端收入很难覆盖花费。特别是一些有害物质和难处理物质,基本 上是在亏本处理。因此,垃圾处理厂的主要收入还是来自前端。当然,德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平衡的系统。如果后端处理成本大,就会有相应较高的前端作为补充。所以,追溯到源头,居民在进行垃圾分类时,根据所扔放垃圾的种类会有不同的费用。这样,垃圾就不分贵贱,都成为了抢手的资源。许多垃圾处理公司纷纷引进更先进的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以期获得更多的垃圾处理权。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和财政补贴,德国政府使垃圾处理 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生意,从而实现了政府、居民和垃圾处理企业三方都得利的局面。
环保制度和宣传教育
“1吨废物=700公斤的错误条件+200公斤的懒惰思想+100公斤真正的废物。”这是德国教育和科学部分管环境技术的负责人舒尔茨先生说的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为了充分利用这“900公斤”的资源,德国在法律制度和宣传教育方面都做了不懈努力。
事实上,像其他国家一样,德国走的也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上世纪70年代,德国发生了一系列环境污染的灾难,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幅增加,水域中的生物急剧减少,垃圾堆放场周围的土壤和地下水受到污染,自然环境受到破坏,民众深受其害。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灾难使政府和民众都意识到,再不重视环境问题,德国的生存环境和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将受到威胁。从上世纪70年代起,当时的西德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垃圾处理法》是德国的第一部环境保护法。随后,各种相关的环保法律和法规相继出台。到目前为止,全德国联邦和各州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有8000多部,除了实施本国的法律法规外,德国还实施欧盟的有关法规400多个。从1972年通过的第一部环保法至今,德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完备、最详细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德国有关垃圾处理的核心法律是1994年颁布、1996年生效的循环经济法与垃圾法。这部法律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垃圾处理经济的原则。
德国人的环保意识经历了从被动环保转变为个人自觉的过程。虽然垃圾分类带给居民许多麻烦,但多数德国人不但自己认真执行垃圾分类的规定,还自觉监督别人。德国有上千个环保组织,人员达到200万左右,90%以上的成员都是义务兼职人员,他们无偿为环保事业做了大量工作。德国也是世界上垃圾收费制度实施得最有效的国家之一。2004年,德国一个4口之家的生活垃圾收费水平为150-230欧元/年,相当于每人每月3-5欧元,占平均年收入的2-5%。
完善的法规和良好的民众环保意识促进了德国生活垃圾处理产业的发展,为德国在全球垃圾处理领域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基础。
对中国的启示
迅速增长的垃圾产量,已经让国内城市面临着生态困境。虽然最近几年,政府也一直在倡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但效果却不尽人意。大多数垃圾分类设施沦为摆设,流于浮表。目前垃圾分类和回收的工作主要依靠收废品的流动人员自发进行。一些回收利用价值较高的垃圾,诸如塑料、玻璃、金属、纸张制品等大部分得到了有效处理。但厨余垃圾却因为设备运行和维护成本庞大,技术尚不成熟,且管理方面存在缺失,一直都难有进展。对其他剩余垃圾,国际通行的焚烧处理,似乎在国内也是困境重重。据悉,垃圾焚烧厂对资金、技术、人才等各方面的投入要求都很高,虽然在“十一五”之后,各地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频频推出,但实际效果却不容乐观。
垃圾处理要形成完整的产业系统。后端的处理决定前端的分类和清运。想要打开垃圾处理的艰难局面,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后端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首先,国内城市没有足够的垃圾焚烧厂,大部分地方还采用填埋或者干脆堆积的粗放方式,这对土地资源和环境资源来说都是一种不可逆的破坏;其次,因为资金、技术、人才要求高,所以后端环节需要吸引资源再生企业的参与。目前政府主要依靠补贴的形式鼓励企业投身环保事业。但要想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起平衡的行业格局。比如在德国,垃圾处理企业有前端和尾端收入,一方面政府通过签订合同的形式发放从居民手里征收的垃圾处理费给企业,另一方面,再生资源重新进入到流通领域也能带给企业利润。这样就使垃圾处理真正成为了有利可图的行业。但在国内,依靠财政补贴的单一方式并不可能长期执行。想要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身环保事业,首先要建立起系统有效、可盈利的机制。
环保事业要依靠全民参与。德国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5%的德国人把环保问题视为仅次于就业的国内第二大问题,75%的人希望德国应该在环境政策上继 5 续维持在欧盟的领先地位。对环保事业的全民重视,是德国垃圾回收成功的基础。当然环保意识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德国政府也是通过几十年的宣传教育才使人们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德国的环保教育从幼儿就开始进行。有关幼儿教育的法规规定,幼儿园要把教导儿童维护自己以及周围环境的卫生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此外,德国的环保组织有上千个,人员200多万。大部分成员都是义务劳动,他们非常活跃,常常到处举行宣传活动。
中国很多城市有人口量大,流动人口多等特点,这对管理和宣传教育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德国的垃圾处理经验很宝贵,但不能全盘照搬,中国城市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的探索最适合的方式。垃圾处理是一项日积月累的大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