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研究

时间:2019-05-14 11:52: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研究》。

第一篇: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研究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研究

——以河南省师范类高校为例

张文娟

2012-9-25 8:57:27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新乡)2011年6期

【英文标题】The Necessity Research of Library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With Normal Schools in 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作者简介】张文娟(1957-),女,江苏丰县人,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图书资源建设与评价研究(新乡453007)。

【内容提要】对河南省5所师范类本科院校本科教育的核心学科、核心读者群、学校专业设置的叠加重复情况、图书采购情况、数据库购置状况以及部分特藏图书入藏情况等进行了调研和分析,阐述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

【关 键 词】教师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是一项以培养各类高级人才为核心的社会实践活动。由于其毕业生大部分的就业取向是我国的各级教育机构,并且高等师范院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国家实行的教师专业职务制度和教师资格制度,这就决定了高等师范院校是以振兴中国教育事业为己任、坚持以培养教师人才为中心、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高等院校。我国师范类院校的学科结构基本接近,各学校主流的学科设置基本吻合,这就形成了各学校教学过程中所需的信息资源有许多共通之处。各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是围绕学校的学科发展而进行的,由于师范类高校具有办学性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培养目标等方面的相似性,所以,各高校馆藏都基本上形成了“大而全,小而全”的重复建设局面,纸质文献、电子文献重复订购现象非常严重,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为改变这一现状,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作用,笔者认为,构建一个权威化、标准化、规模化的“河南省教师教育信息联盟”运作平台势在必行。

构建“教师教育信息联盟”的目的在于实现地域性教师教育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全面共享,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科研信息环境,促进地方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从发挥最大效益性原则的角度来看,资源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以使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发挥出最大的使用效益,所以师范院校的信息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互通有无,以减少重复建设所造成的不必要浪费。高等师范院校图书馆资源的全面共享,可以将各院校优秀的教师教育理论成果、课件资源、丰富的教育文献资源、基础教育的实践成果,在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下,实现共同组织、共同管理、分项建设、共同发展、全面使用,让教师教育信息实现有效配置与合理利用,从而为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每一位师生带来便捷、高效的资源服务。

一、河南省师范类院校学科设置现状调研

河南省师范类高校共有河南师范大学、安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信阳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郑州师范学院8所本科院校以及其他几所专科学校。师范院校各专业学科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性质、办学目的,师范类高校具有办学性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培养目标等方面的类似性,这决定了各院校图书馆藏书建设内容也必定具有一定的相同性。为了求证河南省师范类院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笔者对河南省师范类本科院校进行了调研,内容包括学校专业设置的叠加重复情况、图书重复采购情况、数据库购买状况以及部分特藏图书入藏情况等。

笔者于2010年6月10-15日,采取直接登录网站网页的方式,对河南省师范类本科院校进行了调查。由于网络等原因,本次调查能够有效访问的有河南师范大学(http://www.xiexiebang.comKI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书生数字图书馆、方正Apabi等。这些电子文献对师范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影响是巨大的。20世纪末以来,电子文献的产生已经改变了由印刷型文献单一提供传统信息服务的方式,这些电子文献已经和印刷型文献形成了优势互补、各种载体共存的局面(见表1)。

由于纸质资源、电子资源并存,馆藏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文献类型结构也愈加复杂,这就使得不同类型资源之间的入藏比例更不容易调控。有学者认为,馆藏及馆藏结构变化可以从不同类型馆藏资源的经费变化及其在图书馆整体经费中所占比例的变化去考察,他们通过统计发现,不同级别的高校(“985”院校、“211”院校、一般本科院校)馆藏结构的经费投入不同,就电子资源经费而言,一般本科院校图书馆所投入的比例并未如我们常说的呈现快速增长而是保持一定的稳定[3],纸质文献的投入占总经费的大部分。

(二)外购数据库类型结构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5所大学日趋重视电子资源的采购,共购买各种数据库36个。由于各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是围绕学校的学科发展而建立,馆藏建设大同小异。“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显而易见,从整体来看,外购数据库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复订购现象,如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Springer Link数据库、金报兴图年鉴资源库等,5所院校图书馆全部购买了这些数据库。目前几所师范院校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还处在较低水平上,绝大多数的数据库仅限本校读者使用,限IP登录占总量的85%以上,可方便远程读者浏览全文、充分利用的特色资源数据库还不到2%,这表明地方高校图书馆在一定程度上循环了传统意义上的自给自足的状态,缺乏宏观协作性与共享性。

(三)特藏图书类型结构分析

古籍图书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对古籍图书馆的保护与利用是图书馆重要工作之一。5所院校图书馆均设有特藏书库,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馆古籍图书量的增加,有些图书馆正在不断加大人力和财力投入予以修复和保护。从下面表2可以看出,《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民国丛书》、《四部丛刊》等价值不菲的大部头图书分别作为各图书馆的珍贵古籍被收藏。

三、河南省教师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必要性

在2005年“中国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上,50多所大学图书馆的60多名图书馆长共同签署了《武汉宣言》,他们指出: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图书馆与其他相关机构之间的合作,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要建立不同类型的图书馆联盟,不仅要建立系统内的图书馆联盟,而且要建立同一地区跨系统的图书馆联盟。坚持平等自愿、互利互惠的原则,使每一个联盟成员都能享受到信息资源共享带来的利益。高校之间图书馆联盟的迅速建立和发展,不仅能够加快图书馆服务手段的现代化进程,更能够使读者便捷高效地获取信息、最大限度地满足校内外读者的信息需求,从而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和科学创新研究提供充分的信息保障,实现最广泛的信息资源共享,这是高校图书馆追求的崇高目标,也是高校图书馆的使命。图书馆联盟的建设与启用能够最大力度地推动图书馆整体事业的发展,不同模式的图书馆联盟已经成为当今图书馆发展的新趋势,建立一个统一规划信息资源建设的图书馆联盟对于师范类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图书馆联盟是指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4]。图书馆联盟也是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与方式,这种方式在国外起步较早,发展也较迅速,联盟的形式有高校图书馆联盟、公共图书馆联盟、专业图书馆联盟、区域性图书馆联盟、数字图书馆联盟等。我们国家一些较发达的地区也已经出现了这种形式并得到较充分发展,如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天津市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江苏高等学校文献信息保障系统、吉林省图书馆联盟等,它们分别建成了区域性或系统内的共建共享的协作网,形成多种模式的图书馆联盟[5]。

图书馆联盟一般是由数个有某种契合点的图书馆,通过分布式的网络环境连接在一起的。区域图书馆联盟中“区域”的地理范畴没有远近之别,也没有大小之分,参与联盟的图书馆,只要具有共同的条件和特点、共同的目的、共同的利益、共同的需求,或者具备在地理位置上邻近、自动化系统兼容等条件,就有可能组成联盟,目前,河南省各师范类高校图书馆联盟的设想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可能。

(一)各校图书馆丰富的教师教育理论资源是基础

目前,河南省本科以上师范类院校共有8所,收藏中外文图书共计2000余万册[6]。这些学校基本上都开设了教育类基础课程,所以,与之相匹配的教育类专业图书和报刊内容也非常新颖,独具特色,占馆藏的比例较高。在电子资源方面,如图书馆自建各类特色数据库和外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及学位论文数据库、Springer Link数据库等,这些也都已经具备了满足教师制作教育课件、完成具有前沿性的理论或应用方面的课题需要的条件。

(二)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是资源共享的主要手段

文献传递服务是网络条件下实现文献资源共享最有效的服务方式之一,也是满足读者个性化信息需要的重要措施,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发展,文献传递服务逐步在图书馆之间展开正在成为可能,从而使得跨馆、跨地区、跨学科之间的文献检索成为现实。图书馆可以不依赖自身的收藏而存在。有资料显示,河南省图书馆界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进行馆际互借活动,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曾作为国家图书馆(原北京图书馆)馆际互借用户,从它们那里获取了长达20余年的信息服务,如今,图书馆界同仁数年的努力,再加上逐渐成熟的通信技术,都为我们建立联盟创造了良好基础。

(三)图书馆成熟的网络技术优势是条件

河南师范类院校的图书馆是国内较早实现自动化管理的高校图书馆,如今,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使用已经普遍化,图书馆管理系统大部分采用ILASII系统,有些图书馆已经逐步建成了配置有海量存储设备的千兆局域网。这些局域网大都采用较为先进的高性能交换机、防火墙等高端设备,可以通过校园网络为师生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各种数据库检索服务和读者信息查询服务,从而为建立联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持。

(四)图书馆专业技术人才是保障

人才是推进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各大学图书馆多年来重视人员队伍建设,一方面从全国大型图书馆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制定出与它们接轨的标准和要求,一方面积极鼓励和支持图书馆工作人员参加基础培养和学业进修。近年来,各校图书馆工作人员无论是从职称结构上还是从数量结构上都有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图书情报专业、计算机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生正在成为图书馆事业建设中的生力军,他们的积极参与为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田菁,王秀芳.高校图书馆面向学科专业的文献信息保障模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3).[2]Julie M Hurd.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A model for 2020[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2000, 51(14).[3]钱鹏.近5年国内高校图书馆馆藏经费结构变化研究——基于18所院校图书馆馆藏经费的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9(4).[4]戴龙基,张红扬.图书馆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互惠的组织形式[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3).[5]朱彩萍,李盛福.“青海省图书馆联盟”构建之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4).[6]苏全有.河南省师范院校图书馆志略[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16.

第二篇:浅谈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问题

浅谈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问题

摘要:本文简述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内涵以及目前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实行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需要克服的障碍,提出了实行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

信息资源

共建共享

发展政策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质是众多图书馆及其他各类信息机构参与的对信息资源共同建设和相互提供利用的一种机制。因此,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政策是一个系统、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国际范围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政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平台,加上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出台了许多有利政策,使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成为当前我国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关注热点,各行各业都掀起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浪潮。但由于各高校图书馆新进资源不断增多、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在校学生数量增加、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信息资源的供需矛盾依然比较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需求也日益迫切。1.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内涵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这一概念可从以下三个层面理解:它首先是信息资源,是用以指导人们生产生活实践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其次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即图书馆内纸质以及非纸质文献中所有信息的集合;再次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是指以互利、平等、协商、共同进步为基础,通过图书馆之间或图书馆与其图书情报机构间的各种合作关系,方便用户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分享更丰富的信息资源。2.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决定了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资源共建共享的理念在图书馆事业早已深入人心,从最初的“图书—情报一体化”,到目前正在构建的各级“文献保障体系”,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有了较快发展,其中心思想和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达到信息资源的共识、共建与共享。所以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未来图书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必由之路。

2.1可以有效避免文献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以便满足信息资源的合理购置

通过资源共享,馆际间互通有无、互补不足,建立网上信息资源体系,在购置图书资料及电子资源上结合本馆实际,同时加强与其他各馆的联系,决定购置书目的取舍,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与浪费,从而最终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扩大信息资源的使用范围,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2.2极可以大丰富图书的信息资源

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读者对各类信息的需求剧增,但由于受资金、人员素质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每个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储藏能力相对较弱,使得各馆在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上显得力不从心。只有通过网络等途径把各馆的信息资源有效、合理地联合起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文献信息资源从有限扩展到无限,有效地丰富和拓展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2.3有助于优化图书馆藏书结构,形成馆藏特色

目前各图书馆都在努力将本馆建成“大而全”的综合性图书馆,这往往会形成同一地区间各图书馆文献资料的重复购置,造成经费及资源浪费。如果各个图书馆能够打破这种借阅权限 1 的限制,把各馆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不仅能减少资源浪费,还能促使各馆形成自己的特色馆藏,有明确的学科分类重点,突出自身的馆藏优势,有助于读者方便、快捷地查询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料。3.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重共建、轻共享

在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重建轻享的问题。自然建是前提,是基础。但学术研究讨论时,总是如何建,很少提到如何享,实际共建过程中也很少考虑如何共享的问题。如传统图书馆的联合目录,读者查到馆藏信息后,如何利用别馆资源,惟能通过馆际互借方式,除这种方式外别无它路,而这种方式限于图书馆人力,不能很好地坚持,实际上馆际互借也是困难重重。3.2 技术方面问题

技术问题是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网络速度较慢,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耗费时间较长,有时还因超时得出一个错误的提示,这个问题有赖宽带网的进一步加宽和网速的提高;二是共享系统方面的技术问题;三是电子商务付款问题,共享只针对团体单位,不对个体用户。3.3 缺乏竞争意识

中国图书馆界建设自己的数字图书馆过程,缺乏竞争意识,与商业数据库相比,图书馆自己的数字化资源无竞争优势,一是没有抓住市场热门产品开发生产加工;二是没有建立相应的营销机制,营销方式不活,营销网络体系尚未形成;三是数字化产品滞后,生产的产品多为不受知识产权保护的产品;四是网络数字资源整合力度不够。3.4体制因素的制约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联网应以块为主进行建设, 按地区实现联网。地区的图书馆网络应有统一的领导和管理机构, 有可靠的资金来源和较强的技术力量, 以便支持网络系统的建设和开发, 正常的运行和维护。由于我国的政治体制局限, 很难在地区上组成这一机构, 因为我国图书情报单位分属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系统、不同专业, 由此导致图书馆间的联网大多是从条开始或以条为主, 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共享网络的建设。3.5 文献资源布局建设因素

我国文献资源的分布状况, 是从西部到东部呈梯度递增趋势。特别是华东沿海地区, 文献资源更为集中, 约占全国总量的1/4。文献资源在少数大城市中聚集, 能形成相对储存的文献保障体系, 起到方便使用的效果。但是过分集中, 很容易产生文献重复收藏、文献利用率不高、馆际间的藏书不能形成互补关系等负面效应, 也不利于文献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布局。

3.6 没有建立相应的信息资源管理机制

缺乏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进行宏观管理与协调的机构或组织,管理体制的缺陷使信息资源建设各自为政,没有明确的共享战略和统一规划。各部门领导和业务人员的共享意识差,对信息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存有疑虑,重复建设严重。没有理顺数据的生产者、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在权益分配、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没有建立槽应的保障机制,致使可共享的信息资源内容严重匮乏。

4.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对策及建议

针对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方面存在的同题,我们应认真对待、认真分析、有所创新,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新的思路和举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增强竞争意识

图书馆界必须更新办馆观念,一方面搞好阵地服务,另一方面是拓展服务。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把自己的数字化资源搬到网上,在网上办馆,增加互联网上中文信息比例,在激烈 2 的信息竞争中占有自己的应有位置,用全新的方式为社会读者开展信息服务。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在做好为团体用户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做好为个体用户的服务工作,开展个性化服务,满足用户的多种信息需求。4.2协调采购, 集中编目, 实现馆藏共知

文献资源共建的后续保障必须是文献资源共享, 但要实现共享, 最主要的就是要实现馆藏共知, 因此馆藏共知便又成了共享的前提。馆藏共知的主要方式就是联机编目, 联机编目是网络时代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和保证。统一图书馆规则标准,尽快实现书刊、西文图书、科技报告等的联合联机编目。为全国文献资源共建创造良好的共知条件。4.3 依靠科技进步, 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发展的里程碑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特别是作为两种技术结合形式的网络信息资探共享进入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跨时空信息资探共享阶段。为此,图书馆要依靠科技进步,在技术上必须统一技术规范, 用于协调和制约各种软件的开发。4.4 加强立法规政策保障机制建设,促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建立

实现信息共享,法规政策保障是关键。应当尽快立法,制定有关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法律法规。出台相应的鼓励信息共享的政策或地方法规,规范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操作,推动信息共享的实现。依法确立信息资源拥有主体的权利与责任,使共享得到法律保障;要从立法的角度强调区域统一信息平台体系的应用要求,通过法律约束和引导相关政府部门在互联互通领域的行为。

4.5 整合各类资源,发展信息服务

信息资源共享的核心问题是区域资源整合。整合是由个体趋向整体,把过去分离的单元,转变成为一个相互配合的体系。努力做好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以应用促发展,完善图书馆信息基础设施,开发信息资源,拓展领域,提高水平。5.结语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既是—个目标,更是—个现实的过程,只要我们切切实实地做好眼前的每一项工作。就能一步一步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公众将更多地关注信息资源共享与公共获取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志忠.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中的若干问题.北京图书馆专刊,1999(3)2.刘金卿.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问题略述.重庆图情通讯,2001(1)3.宝力尔.浅谈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15)

4.刘较乾.我国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问题与对策.情报业务研究,2003(10)

第三篇:西部地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探讨

西部地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探讨

鲜鹏

2012-12-19 15:18:02 来源:

【英文标题】On the Pattern of Cooperative Establishment and Sharing of Library Information Resource in Western Region

(Library of Gansu Provinci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LanZhou,730070)

【作者简介】鲜鹏,男,1967年生,甘肃省委党校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甘肃省委党校图书馆 兰州 730070

【内容提要】 文章在对已有的各种共建共事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合西部地区实际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解决方案,并对这一方案实施的基础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方案的实施范围、组织体系、资源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及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The paper makes a solution of library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that meets the western region, which is based on the analytical research of various modes.As well as analyzes the basis and feasibility of this solution, and studies the scope of implementation, organizational systems, resources and services,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lan, safeguard measur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other specific issues of the solution.【关 键 词】西部地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western region/library/information resource/resource sharing.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图书情报工作的革命性变革,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信息环境的变化,以及读者信息需求的变化都使这种变革更为具体,从传统图书馆到现代图书馆,图书馆的基本精神和服务理念既保持了一脉相承的传统,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其中,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从传统的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联合编目,到现在的图书馆网络、图书馆联盟以及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现实、真切、触手可及。问题的提出

作为图书馆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对于西部地区图书馆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西部地区信息资源贫乏,信息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比较低,不仅与东部地区的信息差距十分明显,就是区域内各系统图书馆、系统内大中小图书馆之间的差距也很巨大。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要在短时间内从整体上提高西部地区图书馆的发展水平,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而通过合作来缩小西部图书馆之间的信息差距,从整体上提高西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却具有现实可能性。这种现实可能性的基础和实现途径就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1.1 研究现状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近年来一直受到理论界、相关工作部门和各图书馆的重视,关于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一直以来是图书情报界的热点和重点,相应的研究成果也不少。但是,有关西部地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研究内容并不多,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够。通过笔者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2009数据的检索,相关的研究论文大约有30多篇。从分布的年份上看,近两年关注度有所增加,但大多数研究成果是泛泛而谈,主要讲共建共享在西部图书馆发展,特别是跨越式发展中的意义、作用,具体的实现方式、方法和典型案例很少,缺乏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肖蕾提出了实现西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五条措施[1],认为应该网络化管理,做好网上资源的共建共享;张晓敏提出了西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实施策略[2],提到了宏观管理和馆际合作两个方面;四川大学图书馆的姜晓提出了“统一规划、分省(自治区)建设、分步实施、资源共享”的西部地区图书馆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模式总体思路,以及实现这一思路的管理模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和网络技术模式[3];甘肃省图书馆的郭向东、陈军提出了省、地、县三级公共图书馆共享省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三级流通模式”[4];云南楚雄师范学院图书馆的李仲良提出要构建西部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5];马梅就青海省的情况提出高校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必须走共建、共知、共享的整体化发展道路[6];于宁提出了内蒙古自治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可行性模式,建议成立以内蒙古大学图书馆为首的高校图书馆协作中心和以内蒙古图书馆为首的公共图书馆协作中心[7]。这些观点虽然不乏亮点,但大多数都太宏观,过于一般化。特别是谈问题的比较多,涉及具体的解决办法就显得空洞,可操作性比较差。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1.2 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笔者认为,当前实现西部地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西部地区幅员辽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低,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开展以馆际互借为主要形式的传统印刷型文献的共建共享具有一定的难度,且实施效果不明显,不便于读者充分享用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在西部地区,各系统图书馆之间和系统内图书馆之间的差距更为明显。高校系统图书馆、科研院所系统图书馆和其他系统图书馆内省一级的图书馆相对较好,拥有较多的信息资源(特别是数字资源),具备较强的信息服务能力,但资源利用率低、重复浪费的现象也比较严重。而中小图书馆大多资源匮乏,处于一年只能订几份报刊的状况,基本不具备信息服务能力。要在发展水平相差如此悬殊的各类型图书馆之间开展共建共享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共建共享技术方案的选择显得至关重要。已有的实现模式及评价

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按技术手段可以分为传统型和现代型两种[8]。传统型主要是指通过协调采购、联合编目、资料交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形式进行的资源共建共享,一般以传统纸质信息资源为对象。现代型以广义的信息资源为对象,依托互联网络和其他信息传播技术,通过资源数字化建设、资源组织和整合、信息高效检索与快速传递技术实现数字信息资源在专有网络和虚拟网络上的传递和共享。按共享的区域范围,可分为垂直型(纵向)和水平型(横向)两种。垂直型模式是指在具有垂直隶属关系的某一系统内不同层次信息服务机构之间共建共享信息资源,有区域性和全国性两种实现形式;水平型模式则是指在同一地区不同系统信息服务机构之间的资源共建共享,有区域性跨系统和全国性跨系统两种实现形式。

目前,我国全国性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主要有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和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地区性的主要有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ALIS)等,系统内的则有全国党校系统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以及各省党校系统数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如浙江和安徽等省建立的党校系统数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虚拟专网。

纵观这些模式,它们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资源建设及自身功能、服务方式等都不一样,各有各的特色。但从合作方式上看,不外乎三种模式[9]:共建共享式、会员制、联合办馆式。共建共享式对地区资源的优化组合、协调互补以及成员馆信息资源的整体布局有着积极作用,但对各成员馆的要求较高,需要共同克服决策、经费、组织等方面的诸多障碍;会员制模式组织形式比较松散,会员单位之间依靠协议进行约束,非常适合地区间的馆际信息资源在虚拟空间的利用和传播;联合办馆式的特点是成员馆之间合作较为密切,不仅在信息资源方面,甚至还包括人事、岗位、经费的管理、使用上都可进行协调,比较适合区域性、小范围、服务性质和对象相近的图书馆之间进行合作。西部地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选择

从当代图书馆发展的基本情况来看,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图书情报技术不断发展变化,图书馆形态、服务方式、资源结构、读者对象、服务理念都发生了很大转变。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也随之经历了从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联合编目到合作馆藏、图书馆网络、图书馆联盟的漫长发展变化过程,这个过程既反映了不同时期图书馆工作和技术的发展,也反映了图书馆人的观念变化。西部地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选择既要充分吸收和借鉴已有的各种成果,也要结合自身实际,走一条有特色的发展之路。

那么,适应今天西部地区图书馆实际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如何选择?应该具有哪些基本要求?笔者认为,一是技术上要简单可行,二是要方便资源的存取利用,三是方案要经济实用,四是要有较高的组织化程度,五是要能够可持续发展。以这些要求为基础,西部地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选择还应该充分考虑和依靠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成果,充分考虑图书馆数字化的重要发展趋势,抓住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发展的新特点和新机遇,走一条跨越式发展之路。其中,虚拟网络(VPN)技术的发展和日益成熟就为处于困难中的西部地区图书馆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开辟了一条新的出路,依靠这条出路,西部地区中小图书馆可以在较低的门槛下,经费上不用太多地支付就可以很轻松地享有较大图书馆的数字信息资源,从而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3.1 VPN技术及其优势

VPN是英文Virtual Private Network的缩写,中文译为虚拟专用网。它是利用“隧道”技术、加密技术、认证技术和访问控制等手段,在开放的Internet上建立起来的私有专用模拟网络。在这个虚拟专用网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并不需要传统的物理链路,而是利用Internet资源动态组成,通过这种虚拟网络,可以实现安全的远程的端到端的数据通讯,实现网络内部的资源共享。

VPN技术最显著的特点是,它是一个“专网”,但同时又是“虚拟”的,因此它既有专网的优越性,又同时具有虚拟网络的经济性。VPN技术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经济性。VPN技术使得具有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意愿的图书馆之间仅仅通过Internet就可以互相存取数字信息资源,其所支付的费用除了建设初期的很小的一笔软硬件费用外,就只有上网费了,除此之外不必再支付任何费用,而且整个系统维护、升级的成本也比较低。这对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的西部地区图书馆,特别是中小图书馆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是安全性。VPN技术特有的“隧道”技术、加密技术、认证技术和访问控制等手段保证了数据在一种安全、私密的私有数据传输通道中传输,达到私用网络的安全级别。SSL VPN更是支持高强度密码和双因素认证,目前已经成为Web应用中用来鉴别网站和网页浏览者身份,以及在Web用户和服务器之间进行加密通信的全球化标准,这就更是保证了它的安全性。

三是稳定可靠性。VPN技术应用程序运行速度快,几乎感觉不到延迟,而且可以本地打印,客户端操作业务引起的数据变化也可以实时反映,保证了系统的稳定可靠性。

四是广泛的支持性。VPN技术不仅支持一般的网络信息服务,如信息浏览、FTP传输、E-mail和Telnet等,而且可以通过定制功能扩展,支持特定的应用服务。因此,它适用于目前所有远程网络通讯连接方式,支持最常用的网络协议,可以连接另一个网络中任何依赖于特殊网络协议的机器,而且在理论上VPN支持客户端的所有操作系统和低档硬件。

五是易用性。VPN技术的SSL协议内嵌于绝大部分的浏览器中,任何一台客户机,只要安装了浏览器,都可以支持SSL连接,用户无需再安装繁琐的客户端软件即可实现远程接入,因此,可操作性强,简单易用。

3.2 VPN技术的适用范围

基于VPN技术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主要是针对数字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其共享的资源首先要能通过Internet进行访问传递。同时,从共享范围来看,VPN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其更适合应用于具有较高组织化程度的图书馆联盟性质的图书馆之间,特别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同服务对象和工作性质的系统内图书馆之间,比如党校图书馆系统、公共图书馆系统和高校图书馆系统等等。这里的一定的地域范围,主要是指省域范围内。一个省域范围内的特定系统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服务对象、工作性质方面都基本相同,相互之间的联系也比较紧密,实现它们之间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较为容易,也可以比较好地解决大中小图书馆之间的信息差距问题,减少信息资源建设方面的重复浪费,最大限度地扩展各馆可利用的资源空间,从整体上提高系统内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

基于VPN技术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在国内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浙江和安徽两省党校系统图书馆都已经开通了基于VPN技术的虚拟专网,实现了全省党校系统数字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从根本上改变了市级党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匮乏、服务能力比较低的状况,极大地促进和提升了市级党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从这两个省的实践来看,虽然它们都属于发达和较发达地区,但由于党校系统图书馆在整体上发展水平还不高,特别是省级党校与市级党校、县级党校的差距比较明显,因此,其适用环境和背景与西部地区图书馆有相似之处,它们的实践结果证明,基于VPN技术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同样适用于西部地区图书馆。

3.3 利用VPN技术实现西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本方案

根据VPN的技术特点和已有的实践来看,基于VPN技术的西部地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方案主要是要解决用户通过高速网络远距离在线实时获取电子资源的问题。对于这样一个项目,其基本方案的设计应该包括实施范围、组织体系、资源与服务和具体的实施办法等内容。

3.3.1 实施范围

当前,对我国图书馆的分类依然主要以垂直纵向的各系统图书馆为主,系统内图书馆的机构设置、馆藏结构、服务模式和服务对象大体相同,区别主要在馆的大小和资源拥有量和服务能力方面。应该说,相互之间共同的成分多,互补的成分少,更易于开展资源的共建共享。因此,我们的方案是以省为单位,分系统实行。也就是说,以省为单位,省内各系统图书馆首先建立VPN虚拟专网,实现系统内图书馆资源的共建共享。例如,党校图书馆系统、公共图书馆系统、高等院校图书馆系统、科研院所图书馆系统都可以分别建立自己的虚拟专网,实现系统内的资源共建共享。其他类型的图书馆,视情况和需要可以加入这些系统,也可以单独组建自己的虚拟网络。将来,在可能的情况下,再根据技术的发展和实际需要,实现跨系统跨区域的共建共享。

3.3.2 组织体系

参加资源共建共享的各个图书馆应该形成一个具有较高组织化程度的共建共享组织,组织内的各个成员馆基于共同的愿景、使命与目标而形成图书馆联盟,共建共享在图书馆联盟的组织框架下实施。在此组织框架下,首先需要确定一个或两个中心馆,由中心馆向网络内各成员图书馆提供接入与资源内容访问服务。一般来讲,中心馆应该是系统内图书馆的龙头老大,像公共图书馆系统的中心馆就是省图书馆,党校图书馆系统的中心馆就是省党校图书馆。中心馆负责共建共享方案的规划、技术设计和组织实施,起草协议,建立组织领导机构,配置VPN服务器,提供技术指导,组织资源的集团采购,以及虚拟网络的日常管理维护等。成员图书馆根据协议遵守有关的规定,承当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配置好自身的计算机系统,建立防火墙,建立客户端与VPN服务器的连接,负担相应的费用。

3.3.3 确定资源与服务

基于VPN技术的共建共享主要是数字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因此,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与服务是组织发展的动力和起点,也是组织实施的根本内容。从西部地区图书馆的现实来看,各系统内比较大的图书馆都有一定数量的数字资源,这些数字资源大致包括各馆的书目数据库、引进购买的各种大型数据库和电子图书、自建的专题数据库三种类型,其数量与规模视各馆的情况各有不同,而绝大多数中小图书馆基本没有电子资源。因此,可能的基本做法是,在项目实施的初级阶段,首先由成员馆共享中心馆的现有数字资源和服务,待项目运行稳定、初见成效后,再通过协商采用集团采购的方式逐步扩大数字资源的数量和规模,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完善组织架构,规范运作规程,培训配备管理人员,明确各自的责任与义务,并实施一定的自建与共建项目,做到真正的共建共享。

3.3.4 具体实施方案

根据西部地区的实际,我们选择软件方式的VPN技术。基于软件的方案不需要专用的VPN设备,只需在各成员馆与中心馆各配置一台VPN服务器。具体做法是,首先在中心馆配置VPN服务器(远程访问服务器或路由器),通过对服务器的配置,可以让被授权的成员馆用户对VPN服务器保护的中心馆网络资源进行访问。其次配置VPN客户机。VPN客户机是指VPN网络连接中处于客户端(成员馆)的计算机或网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获得远程访问VPN连接的个人用户计算机或获得路由器到路由器VPN连接的路由器。个人用户计算机可以运行Windows9X/2000/NT/XP,对于路由器到路由器的VPN连接,计算机上需要运行Windows2000Server或WindowsNT4.0Server。最后是建立网络连接。VPN连接主要使用网络协议进行连接,这些网络协议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和远程访问协议等。VPN可以通过端口配置来建立和维护多个VPN连接。这样,通过软件设置就可以实现成员馆与中心馆的VPN互联。

3.3.5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首先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架构。组织架构的代表性、领导力和影响力对共建共享组织充分考虑和协调各成员机构的利益,扩大影响,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部地区图书馆共建共享组织架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指导委员会,主要从宏观上对共建共享进行指导,其成员主要包括上级机关领导、成员馆代表和有关专家;二是中间管理层,负责制定具体的政策及规划,并管理、监督具体运作层的工作,成员包括成员机构的负责人或代表;三是具体运作层,负责具体的运作和日常管理,一般由各成员馆的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其次要加强沟通协调,建立一个具有弹性的运行机制。共建共享运作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不定因素,因此,需要为成员机构提供多种交流渠道,建立充分的、开放的、经常的交流沟通机制和平等的议事机制,及时沟通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加强组织内部横向联系,正确处理组织成员间的关系,建立经常性的沟通对话机制,使共建共享能够可持续发展。再次要不断拓展资源建设内容与所提供的服务。特别要加强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与服务,使共建共享真正能够满足成员机构的需求,完成他们自身无法独立完成的事情。

【参考文献】

[1]肖蕾.西部地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张晓敏.西部地区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5).[3]姜晓.构建西部图书馆信息服务网络模式的设想[J].图书情报工作,2005(3).[4]郭向东,陈军.西部地区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探索与实践——以甘肃省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建设,2008(2).[5]李仲良.西部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情报科学,2007(9).[6]马梅.青海省高校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2).[7]于宁.内蒙古自治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2).[8]向英明,罗爱静.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述评[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8).[9]谢春枝.我国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比较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4).

第四篇:网络环境下电大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网络环境下电大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吴盛雄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福建福州 350003)

摘要:本文阐述了电大系统图书馆馆际间信息资源的共建的必要性,分析了影响电大系统内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客观因素,提出建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及探讨电大系统内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可行性,以期为电大系统图书馆开展文献协作工作提供研究和借鉴。关键词: 电大图书馆 信息资源 共建共享 模式探讨

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一直是电大系统图书馆界探讨的重要课题。近几年,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迅猛发展,办学规模的急剧扩大,对图书馆的支持服务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全国电大图书馆系统普通存在着购书经费和馆藏文献不足的缺陷,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电子通信、多媒体等先进的信息技术,高度理想化地对各馆藏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综合协作开发和利用,实现图书馆之间的平等互助、互通有无,是目前电大图书馆实现文献支持保障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从搞好电大系统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的目的出发,对当前电大系统图书馆进行了一定的调查并对现状进行分析,以求共同探讨和研究。

一、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是电大图书馆的建设方向。

随着电子出版,网络出版和图书馆的迅速发展,通过计算机处理和读取的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各种媒体资源在图书馆馆藏资料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传统的图书馆的馆藏结构随着数字资源的广泛开发利用而发生了很大变化。数字资源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学、科研的文献需求保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电大图书馆实行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是解决文献信息剧增与馆藏力不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

随着信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信息时代的到来,文献信息成“爆炸性”增长,也决定了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是实行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广播电视大学是基于网络实现的教育方式,学校很大比例的“教与学”过程是通过网络的手段实现的,良好的网络环境是学校办学的基础。近几年,随着数字图书馆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网络的图书馆信息服务依托网络设施来实现信息的有效传输,数字图书馆中各种电子文献资源、数据库、音像、视频等资源实现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多元化;但电大系统图

书馆由于自身起步晚,起点低,收藏力相对低下,对业已产生的知识信息根本不可能尽包尽容,各图书馆孤立地为各类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愈显力不从心。全国各图书馆各自为政,固定用户对现有馆藏的利用率不高,对信息资源形成极大浪费。由于电大教育对象是成人,在资源的利用面上比较窄,很多数据资源少有人问津。但由于地区的不平衡,相对迫切需要此类文献资源的其他用户,只能望而兴叹。还有就是用户普遍需求的同类信息资源,各图书馆竞相购置以满足当地用户的需要,造成目前这种对文献信息资源的低水平重复购置的局面。因此,统一筹划、多方位、多渠道、立体化合理共建共享信息资源是解决电大系统图书馆目前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也是电大图书馆所需要努力的方向。

2、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是当前电大办学的迫切需求。

广播电视大学是以现代信息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新型教育方式。由于其在教学、管理和服务模式上都有自己的特殊性,由此带来的图书馆服务的特殊性。在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服务时间、服务方式以及服务载体上都和普通高校有着根本的区别,图书馆必须适应成人学生分散,随意的特点来实现文献资源服务。特别是成人学生对数字资源的需求不满足于单一的馆藏信息服务,迫切需要的是内容新颖全面、速度快捷、形式多样、来源广泛的信息。用户的这种全方位、综合化的信息需求,显然不是一个图书馆所能够满足的,多个信息单位协作进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已成为信息服务界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电大学生的分散性,决定了图书馆建设必须以数字化建设为侧重点,依托网络电子传输手段来满足用户的信息的需求,这就需要图书馆加强对文献信息资源的电子化组织和迅速实现网络化的工作,通过对知识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整序,以新的、序列化的知识单元提供给用户。如果每个图书馆单独进行这些工作,是远远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3、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是发挥电大系统优势、协同办学的需要。

立体办学体系为文献信息的共建共享的实现提供了支持。广播电视大学是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办学系统,网络化、多点的教学机构可以充分发挥各种信息资源的优势,利用双向的、实时交互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系统,使身处异地的读者同时可以共享动态的信息资源。在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中,各省级图书馆有义务时时为地市图书馆及县级办学点提供文献支持服务,同时各基层分馆的文献信息支持机构也可以分担省级馆的信息支持服务工作。这种系统办学的优势条件为开展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电大图书馆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可能性和不利因素。

1、良好的网络环境为电大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可能:

广播电视大学是基于网络实现的教育方式,良好的网络环境为师生学习和获取信息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平台,网络为图书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特别是近些年,各省电大借助于“开放教育总结性评估”工作,使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也解决了不同硬件平台、不同网络产品和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给远程教育学习者提供了快捷、方便、广泛、丰富的信息资源。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进程为顺利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了条件,保证了完善的远程教育文献支持服务体系建立。

2、电大系统的管理体制为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创造了可能性。

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牵头的电大系统图书馆协作组织,经过几年来的不断努力,推进着电大系统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进程。从1999年电大图工委提出的把全国电大系统图书馆建设成为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中心、服务中心和学习中心的议题以来,经过各成员馆之间的不断磨合与努力,绝大部分省级馆都建立了资源丰富的数字图书馆,有些还自建了特色资源库,适应了现代远程开发教育对图书馆的要求。在中央电大的统筹规划下,全国不同片区之间省级馆的文献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各馆之间文献资源的沟通交流渠道也日益完善。电大的系统管理优势有力地促进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由封闭向开放,由被动向主动,由浅层向深层,由粗放向效益密集转变。

3、电大系统图书馆共建共享的不利因素

3.1、图书馆缺乏标准规范和协调指导制约着共建共享的开展。

统一的标准规范是实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化和自动化的基础。是进行数据交换、兼容和信息转换和不同资源共享的必备条件。近几年,随着各图书馆业务部门都实现了自动化管理,管理软件、各种数据的加工标准、网络接口和传送规范问题日益突出。在全国电大系统内关于各种文献信息资源标准化的工作开展缓慢,许多环节还很薄弱,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单位。另一方面,在电大系统内图书馆际之间也缺乏有效的协调指导,导致在各馆建立特色文献库使用不统一的规范,从而导致在后期馆际间数据传输的障碍,达不到图书馆资源互补、共建共享的目的。

3.2、观念认识不足、人才匮乏也是制约电大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一大因素。虽然全国电大系统图书馆是“一盘棋”,但还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图书馆对资源的共建共享认识不足,在文献资源的建设上各自为政、横向联系少,传统的办馆观念根深蒂固。希望共享而不希望共建,只希望本系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发展,而忽视整体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发展,这势必会妨碍电大系统间的资源共享。另一方面,部分馆员的专业水

平和观念滞后也制约着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进一步发展。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应具备“专家型”素质,他们除担负传统的图书馆业务工作以外,还应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去伪存真,有效地抵制信息垃圾,以全方位信息资源满足用户。这种人才有限的“瓶颈”在电大系统图书馆尤为突出。特别是全国电大系统地区不平衡、东西部不平衡等现象比较严重地阻碍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进行。

3.3、技术和资源因素制约着电大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的进行。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硬件设备更新换代较快、软件配置的智能化、多功能效用越来越显著。带来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的局限性也制约着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进一步发展。图书馆的一些网络服务功能还难以全面实现,信息资源数字化技术还不够成熟。图书馆文献资源的网络化、数字化进程缓慢。另一方面,由于电大馆藏资源建设整体水平不高,文献收藏的完备程度和保障率低,各馆的特色化资源明显不足、数据库、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贫乏;书刊重复收藏等等因素都制约这电大系统内图书馆开展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除此之外,网络环境下制约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因素还有诸多网络信息的安全与否、资源的知识产权能否得到有效的保护、部分信息垄断行为能否消除、紧缺的图书馆经费能否得以保障等。

三、网络环境下电大图书馆信息资源进行共建共享对策。

1、组织协调,观念转变。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共建共享是一种全局性的,有组织的群体行为。必须要有一个专门组织加以领导、协调、干预。在电大系统内要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必须要依托全国电大的图书工作委员会,由一定数量的图书馆组成一个权威管理协调机构,做好网络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规划设计和实施方案;从实际出发,优化组织结构,改善运行机制,制定标准,建立具有高度开发能力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产业化、网络化和社会化的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新模式。同时,该组织必须明确各成员馆之间的权利与义务,负责建设过程中的组织与协调。另外,各电大馆应树立信息资源共建才能共享的观念。在信息共享中,获取和拥有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突破馆藏观念,注重信息资源的应用和获取手段的通畅上,以满足读者的需求,降低服务成本作为图书馆追求的目标。

2、建立电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法律保障体系。

电大系统图书馆应尽快制定与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网络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和条例,加快图书馆制度化建设的步伐。完备的法制建设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行动指南。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一个需要多行业参与和协作的系统工作,为了协调不同行业之间的利益和职责,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各方面的行为,以确保各方的利

益不受侵害。要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必需对信息资源共享单位的社会地位、经费保障、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总体布局等做出明确规定;必需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如版权保护、文献复制、传递、编目、检索、互借等,要制定统一运作的标准规范;必需高起点、创造性地预测可能会产生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的解决途径及办法。保证广大用户能够充分利用公共信息,以能够承受的价格及时、平等、公平地分享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益处。

3、强化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文献信息共享的前提是共建,数据库的建设是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和基础。标准化必须贯穿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各个环节,要运用科学的分类与标引工具,对数据进行规范处理,力争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准确化和完整性。确保质量,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电大系统图书馆要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享问题,当务之急就是制定数据库的统一标准规范,做好数据库建设的宏观调控,对各基层电大图书馆开发的特色资源库必须是在统一的标准框架下合理有序地开发。尤其是书目数据格式,二次文献编制规范、馆藏资源数字化的要求等等,只有统一标准,局部和全部才能形成网络,才能实现国际接轨,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

4、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强化技术保障工作。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需要一批在观念上,能力上,知识结构上和技术水平上与之相适应的专业人才。图书馆应把培养和造就资源共享人才放在首位。要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首先应建立一个全国性功能齐全、运转迅速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和资源布局保障系统,同时加强各级各类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统一系统网络环境软、硬件和技术支持。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是一种智力开发和技术开发,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他不仅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应掌握图书情报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电大图书馆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人才培养方式及时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适应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

5、加强网络建设,确保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顺利实施

首先、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控制手段,具有信息量大,传输方便和不受时空限制和共享性强等特点,信息资源的共享必须依托良好的软硬件环境,优化网络环境,提高网络速度。其次,加强电大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数据库建设,尽快完成全国联合目录数据库的建设。第三,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中心,建立公共查询系统,以集体契约方式购买全国联合编目中心的MARC数据和国外的文摘索引类书目信息数据库,通过成员馆的分工协作,建立全国的馆藏联合目录和公共查询系统。第四,建立规范化的电子交换书目数据库,图书馆可以此来查重、登录、催缺、加工预订目录和新书报道。在此基础上建立统一协调的联合采购机构,从宏观上对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行调控。第五,建立统一的馆际互借系统,处理馆际互借的相互联络、借出馆的信息资源在库情况、预约借阅等。

参考文献

[1] 张学波,基于数字图书馆的远程教育探讨.中国远程教育,2002(8)38-40

[2] 周永春,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图书馆论坛,2005(8)109-111

[3] 刘亚春,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6)46-48

[4] 郑丽娟,刍议远程教育中的现代图书馆,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10)98-100 作者简介

吴盛雄(1972--),男,福建寿宁人,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馆长,副研究馆员。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Mutual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in TVU’s Libraries

Wu Sheng-xiong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necessities of mutual construction of interlibrary information resource in TVU’s libraries, analyses objective factors which affect mutual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in TVU system, proposes the mode of mutual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and discusses feasibilities of realization of mutual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with the aim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libraries in TVU system to carry out research on literature cooperation.Key words: TVU’s libraries;information resource;mutual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study on the mode

in Network Environment

第五篇:浅议电大系统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问题﹡

浅议电大系统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问题﹡

任玉林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银川 750002)

[关键词] 图书馆 信息资源 共建共享

[摘 要] 随着电大事业的发展,图书馆支持教学科研的地位、作用日益凸现。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决定了电大图书馆应当依托现代网络技术,以数字化资源为主,开展远程文献信息保障服务,这就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创造了条件。本文就全国电大系统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及当前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本策略。[中图分类号] G250.[文献标志码] A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任何一家图书馆都无法做到“收藏天下书,满足所有人”。因此,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已成为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大趋势。就全国电大系统而言,近年来,随着总结性评估整改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力地推动了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各级电大相继引进、自建了大量的电子文献资源,培养、锻炼了一批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及应用的专门人才,为在电大系统建设数字图书馆联盟,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奠定了基础。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在中央电大图书馆的主导下,统一政策,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管理,充分发挥各级地方电大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优势, 开发整合现有文献信息资源,联合外购通用电子文献信息数据库,实现共建、共享,为全国电大数百万师生教学科研提供充分的文献信息保障服务,为提高全民素质,建设学习型社会做出贡献。

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

目前,全国各级电大图书馆基本上都是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管理,以藏书量为其评价的主要标志,在馆藏建设方面,尚未很好的根据本校的性质、任务、读者需求特点,只要经费允许,就追求“面面俱到”。这样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你有我有,你无我缺”的现象,导致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率较低,不能完全满足电大教学科研工作需要,使得本来就很有限的经费未能发挥出良好的效益。例如:全国电大系统几乎每个学校都单独购买了CNKI、维普、超星等电子文献数据库,重复建设造成很大的资金浪费。因此,全国电大系统图书馆联为一体,不仅可以做到文献信息互通有无,而且可以实现电大系统整体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合理使用,降低成本,提高文献信息保障程度,这对于各个电大图书馆扬长避短、兼取众长提供了可能。同时,有利于个性化的地方电大图书馆强化各自的文献资源优势与特色,在资源共享中发挥出资源个性的合理布局。所以,建立全国电大数字图书馆联盟,走资源共建共享之路,是电大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必将对电大系统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科研提供更加丰富 ﹡该文系宁夏教育厅科研课题资助项目 的文献资源和更加有效的服务保障,必将对提高开放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制约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因素

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早已形成共识,许多有识之士就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一些地方、行业内部,已经通过不同方式进行着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并且在许多方面已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但总体来看,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文献信息资

源共建共享的局面尚未形成,一些地方、行业的共建共享工作仍然是进展缓慢,成效不大,举步维艰。究其原因,制约因素较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机制和政策性制约

(1)由于没有相关的立法和国家权威机构统一组织,目前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利用基本上是各自为阵,自由发展。即便是有些地区、行业、部门有共建共享的举动,但仍然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要真正地、完全地实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必须建立健全具有约束力的法律制度和具有国家、地区或行业权威性的组织协调机构;(2)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制约,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对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投入差距较大,一些地区、单位图书馆经费投入没有正常保障措施,有的地方电大图书馆每年文献资源建设费仅几万元或十几万元,加之图书馆基础条件差,设施设备落后,人员素质偏低,无力加盟共建共享行列;(3)我国图书馆属于社会公益事业,而共建共享在本质上需要引入利益驱动机制,需要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共建的投资各方,只有取得与投入比例相适应的利益,才有共投 2 共建的积极性。“拉郎配”或“劫富济贫”的办法,终究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持久发展的、联系紧密的共建共享联合体。(4)就全国电大系统而言,尚未形成统一的文献信息技术标准,不少图书馆信息化水平较低。(5)版权保护、商家利益与资源共享联合体之间利益均衡的矛盾比较突出。作为电子文献信息数据库的开发商(如CNKI、超星、维普等),必然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共建共享联合体则是为避免重复建设,追求投入的最小化和共享效果的最大化。因此,版权问题,文献信息开发商与共享集团之间、共享集团内部各成员馆之间的利益均衡问题,等等,是制约我国图书馆界大规模走向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之路的主要障碍。

2.技术及人才制约

以往的图书馆是手工编目,卡片式管理,图书馆工作人员仅仅是纸质书刊的管理者,业务比较单一。而现在是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的复合型图书馆,对馆员的技术、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图书馆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加之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图书馆在工作、服务方式相对比较落后的状态下,技术含量确实不高,被很多人视为简单劳动,谁都能干。因此,在人员配备上,学历层次较低,专业素质、技能素质并不太高,许多图书馆队伍老化,人员紧缺。尽管近年来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不少电大开始重视馆员队伍建设,采取引进、培训等各种方式提高馆员素质,在一些图书馆,特别是发达省区图书馆馆员队伍整体素质改善和提高很大,但对于大多数电大图书馆而言,馆员队伍整体结构、能力水平尚不能完全满足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工作,对全国电大系统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共享工程建设有一定的影响。

3.利益均衡问题制约

要实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首先应解决好对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电子文献资源共同购买的取费或者说计、收费问题,这也是长期制约图书馆界难以做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瓶颈问题。因为文献资源共建是以共投为前提,而共投又涉及到各方面利益的分配或平衡问题,同时还涉及到版权、用户所有权等一系列问题,故一时难以找到最佳切入点。因此,虽然对于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早已形成共识,但多数尚停留在倡议或探讨阶段,目前尚无十分成熟的范例可供借鉴。不过也有一些地区、部门已迈出了试探性的第一步,如某些地区高校馆之间或公共馆之间初步达成文献资源共建共享联合体,由政府或部门组织,按比例共同出资,3 统一招标,联合采购等。但共建文献资源购买费用的计算、分摊方式等五花八门,尚没有统一标准和规范体系。

就目前来看,一些数据商针对用户要求,相继开发出不同类型的数字资源使用的计量计费系统软件:

如清华同方(cnki),针对零散用户使用其电子文献资源的需求,通过设定用户名和密码(开帐号、买流量),用户下载其电子期刊1页收费0.5元,通过出售计费卡控制等;超星数字图书公司则是以读者下载1册图书,均价约2元左右收费。当然以上计量收费方式是针对零星用户,如果是针对集团购买,针对资源共享群体,则通过双方谈判,收费标准会降低一些。具体应当如何计费合适,还需要通过用户数或读者总人数、预计下载阅读量等详细测算,从而找到买卖双方都能接受的合适价位。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需要作大量的调研和测算工作。

笔者认为,关于外购电子文献用户使用收费问题,按读者对文献的下载使用量这个标准来计算比较科学。因为如果计时收费的话,同样打开一篇文章,有人阅读速度快,有人阅读速度慢,这样就对阅读速度慢的读者不公平、不合理,并且会影响读者利用文献信息的效果。如果按计量收费,可用一个简单公式表示,即:W=N×L×P

注:W--电子文献使用费;N--用户数;L--用户对电子文献的下载数量;P--下载每篇论文或每册图书的单价(图书可按册,博硕论文和期刊可按篇,报纸等其它不便界定篇、册的可按页等)。

这里的核心问题是,作为集团购买者和资源共享群体,下载1篇论文或1册图书、1页报纸等,计费多少合理是关键,这必须通过缜密的调研和测算方能提出。否则,要么用户难以接受,要么数据商难以接受,其结果会导致难以达成外购数字文献资源的共投、共建、共有、共享。

在此提出一个设想,假定某共享集团(如高校联合体、科研院所、电大系统等),其共享集团读者群体为300万人,每人每年下载使用10篇论文,又假定每下载1篇论文按0.1元计费来测算,则:W=N×L×P=300万人×10篇×0.1元=300(万元)。

说明:以上费用计算是指共享集团每年出资多少联合购买数据商(如CNKI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等)提供的文献资源比较合适,且每个用户单位(如共享 4 集团成员馆)应如何分摊外购资源费比较合理等,并不是针对用户个体收费,因为通过共享集团系统内部认证的读者都是无偿使用本系统购买的电子文献资源。

三、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利益平衡机制模式

据有关专家调查研究,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利益平衡机制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松散型利益平衡机制模式。又称作行政驱动型利益平衡模式,其主要表现是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联接不紧密,主要是通过行政命令来维系的,缺乏必要的经济联系,所以缺少合作的驱动力。在资源管理、设备维护、业务开展上相互推诿,影响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健康发展。二是合作型利益平衡机制模式。这种模式主要表现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参与主体之间利用合同自发组织起来合作,通过每一次共建共享活动使双方平等受益。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但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弊端,那就是在缺少行政干预的情况下容易偏离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信息用户需求这一轨道,影响共建共享效率。三是紧密型利益平衡机制模式。

又称行政与利益双驱动平衡模式,该模式克服了以上两种模式的弊端,是当前和今后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利益平衡机制的主要模式。但从我国目前来看,该模式中行政的主导作用仍然过大,市场的作用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1]

四、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本策略 1.建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法律保障体系

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一个需要多个图书馆参与协作的系统工程, 为了协调不同图书馆之间的利益和职责, 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规范各方面的行为,以确保各方的利益不受侵害。我们急切呼吁《图书馆法》早日频布,能够规范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权利、义务、出资比例、后期维护,制定统一运作的标准规范,保证广大用户能充分利用公共信息,并以能够承受的价格, 及时、平等、合理地分享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益处。或者,纵向上,在一个系统内部,如普通高校系统、全国电大系统等,建立一个具有政府、行业协调职能的信息资源管理机构,负责本系统内的信息资源建设规划和组织,统一协调管理,统一规划和指导。横向上,可以在一个地区范围内,建立一个信息资源管理职能机构,统一协调、合理布局,协调和统一这个地区范围内的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减 5 少重复投资与建设。并由此带动整个图书馆事业向前发展。

2.提高馆员的技术业务素质

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实现和实行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工作实体, 而网络的飞速发展, 对传统工作方式必然产生影响, 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 电大系统各图书馆应抓紧引进相关专业的人才,并且重视对在职人员继续教育, 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图书馆馆员的知识结构,在馆际间开展广泛的业务交流与培训,提高馆员专业水平、技术水平,以适应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共建共享工程的实施。

3.加强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

图书馆自动化是数字化的基础,网络化则是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关键。目前,中央电大应建立一个超级计算机控制中心,拥有统一的信息系统,为各地电大建设应用子系统和文献资源共享网络信息平台创造条件。各馆应当加快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设施建设步伐,并逐步使用同一管理系统,为实现数据的兼容和共享打好基础。

4.开展联机编目,规范标准化工作。联机编目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基本条件之一,只有开展联机编目才能对文献资料进行统一的加工著录,促进文献工作标准化,为远程检索、馆际互借、实施共享工程做好准备。

5.自建特色数据库。将各电大自建数据库,如书目数据库、试题试卷库、优秀毕业论文、电子课件等,在适当时候,集中上传到中央电大数字图书馆进行整合,迈出电大系统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第一步;然后根据需要,由中央电大协调组织各成员馆联合购买商用电子文献数据库,如CNKI、超星等电子文献数据库,共同投资、共同建设、共同使用。[参考文献] [1]楼靖华.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利益平衡机制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6.5 [2]宋占茹 齐宝莲.我国国情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J].图书馆学刊.2008.1 [3]任玉林.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6 作者简介:

任玉林,1958.3生,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副研究馆员,宁夏电大科研处副处长兼图书馆馆长,党支部书记。曾出版合著3部,发表论文6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级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

下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电大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考

    对电大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考 石晓明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石家庄050071)摘要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为图书馆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从馆藏建设模式、管理模式到服务......

    我国地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精选多篇)

    我国地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辽宁地区为例 张秀兰 2012-12-25 11:23:47 来源:《情报资料工作》2010年04期 【英文标题】On the Problems and Mea......

    广佛公共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研究

    广佛公共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研究 林梦笑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 通过调研广州与佛山两地28个市、区级(含禅城区6个分馆)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情况......

    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践与思考

    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践与思考——参加“国家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研究座谈会上的发言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陈福2010年8月30日为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

    宝民小学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施方案

    宝民小学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施方案为落实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圳市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施办法》以及《宝安区教育......

    共享共建

    争做文明学生,共创美好校园 -----三年级“共建共享”主题班会 美丽源于爱的倾注,美丽的校园倾注了设计者的灵感,校领导的关怀,工人师傅的心血。同学们,在农村,学校成为最好的建筑......

    重庆大学城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调研报告

    重庆大学城 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主持人:张友明 主要参加者:张友明,付仲超,刘汉琴,向艳 调研时间: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12日 - 1网与校外其他单位开展了馆......

    文明城市共建共享

    文明社区共建共享社区,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创建和谐文明卫生社区关系到提高我们社区的品质,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自豪感。需要我们每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