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劳动厅、江苏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国人在江苏就业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江苏省劳动厅、江苏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国人在江苏就业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苏劳就[1998]6号(有效)各市、县(市)劳动局、公安局:
自劳动部、公安部、外交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联合制定的《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劳部发[1996]29号)(以下简称《规定》)颁布实施以来,我省各级劳动、公安等部门按照《规定》及省劳动厅、省公安厅、省政府外事办公室、省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转发〈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的通知》(苏劳就[1996]11号)要求,密切配合,共同管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外国人在江苏就业的管理工作,对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维护保障用人单位和在江苏就业外国人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规定》的政策性、原则性较强,加之外国人入境就业情况较为复杂,各地在执行《规定》和省有关实施意见中,理解不一,执行上有差异。为进一步做好外国人在江苏就业管理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加强外国人在江苏就业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为改革开放服务,为来江苏就业的外国人服务;坚持保护中国公民的就业岗位,实行与境内劳动者的就业管理,职业介绍紧密结合、联合运行的工作机制;坚持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二、各地劳动、公安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和省实施意见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紧密配合、各司其责,为来我省任职、就业的外国人办理就业、居留审批手续。要严格掌握外国人在中国就业须具备的条件,用人单位聘用任职、就业的外国人所要从事的岗位,应是有特殊需要、国内急需、在职业介绍机构公开招聘不到的,所聘外国人必须提供有效的专业技能资格证明和有关文件材料,并按照规定认真履行申请与审批手续,经省辖市劳动局会同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外国人就业管理处向用人单位签发《外国人就业许可证书》;用人单位在被聘用的外国人入境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到省外国人就业管理处为其办理《外国人就业证》,并向当地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申办居留证件。对已申领《外国人就业许可证书》,由于特殊原因而未能办妥“Z”签证入境的外国人,可径向省外国人就业管理处申办《外国人就业证》后,到当地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申办变更签证类别和居留证件。
三、根据《规定》精神和公安部六局《关于执行〈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的有关事项的通知》(公境外[1997]414号)的要求,各地公安部门对临时来华的外国人申办变更“Z”签证来华的下列人员,可先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经省辖市劳动、公安局审核报省外国人就业管理处办理《外国人就业许可证书》、《外国人就业证》后,再到当地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申办变更签证类别和居留证件: 1.外国企业驻华常驻机构的首席代表、代表备有《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登记证》、《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工作证》的;
2.三资企业外方投资者、法定代表人或高级管理人员(指营业执照登记确认的总经理、副总经理、厂长和副厂长),备有企业的批准证明、营业执照副本的,以及聘用《规定》的第八条第二款中几种特殊情况的外国人。
四、持“Z”签证入境或在国内变更签证类别的外国人,均应按《规定》持相关文件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外国人就业证》和居留证件。居留证件的有效期限不超过《外国人就业证》的有效期限。《外国人就业证》有效期与《外国人居留证》有效期目前暂不统一的,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在办理居留证件延期的,应一次延至就业证有效期内。在两证时间一致后,凡需续用外国人的单位,均必须在证件有效期满前一个月内,按规定程序,为所聘用的外国人办理就业或居留延期手续。不按规定申请办理《外国人就业证》延期或年检和居留证延期的外国人,不得在我省继续就业。
五、凡在外省市已办理就业和居留证件,在有效期内来我省任职、就业的外国人,可免办就业许可证审批手续,按规定程序审核批准后,凭持有的护照和原《外国人就业证》和居留证件及其它规定的文件材料,直接申办《外国人就业证》后申办居留证件或居留证件变更手续。
六、外国人申办就业和居留手续时,须提供原始证件及复印件。所提供的各种文件材料必须统一规范,字迹清楚,打印成文,外文材料须附译文。复印件要求规格统一为16开纸(除营业执照、批准证书外),相片为正面2寸免冠半身近照。
七、对已领取《外国人就业证》和居留证的外国人,因违法犯罪或其它危害我国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行为被依法处理并需立即出境的,公安部门要及时将处理情况通报劳动部门,提请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终止劳动合同,缴销《外国人就业证》;对用人单位或外国人不执行我国劳动就业法律、法规,被劳动部门缴销了《外国有就业证》或超过《外国人就业证》有效时间的外国人,劳动部门应主动与公安部门沟通情况,由公安部门及时收缴其外国人居留证件,并为其办理出境手续。
八、劳动、公安部门应加强联系和配合,共同做好来江苏的外国人就业管理。凡在我省任何单位任职、就业的外国人均须同时持有“Z”字签证、《外国人就业证》和居留证件,否则均视为非法就业。劳动、公安部门要对非法就业的外国人和非法聘用的外国人的单位及非法介绍外国人就业的中介机构,加大查处力度,依法严肃处理。
附:外国人在江苏就业呈批表(式样)(略)
发布日期:19980220 执行日期:19980220
第二篇:关于加强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法规标题】关于加强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颁布单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发文字号】
【颁布时间】1998-12-7 【失效时间】
【法规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8080/trsweb_gov/detail?record=554&channelid=40543 【全文】
关于加强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关于加强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劳部发〔1996〕29号,以下简称《规定》)自1996年 5月1日在全国实施以来,各地、各部门努力工作、密切合作,使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工作
逐步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进一步做好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工作,现 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来中国投资的外籍投资者,凡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不视为在中国就业,不 持职业签证。凡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在企业担任管理职务的,按《规定》办理有关就业 手续。
二、未持职业签证入境的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首席代表、代表,凭《外国企业常驻 代表机构登记证》、《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工作证》,申请办理职业签证及就业证。
未持职业签证入境,需在华常住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外商投资企业外方投资者、法 人代表或外方高级管理人员(指外籍总经理、副总经理、厂长和副厂长),凭企业的批准证 明、营业执照副本和外国人就业许可证书(以下简称许可证书),申请办理职业签证及外国 人就业证(以下简称就业证)。
三、凡与我国互免签证国家人员来中国就业,原则上应持普通护照,凭签证通知函电及 许可证书办理职业签证和就业、居留手续。对持用属免签证范围的护照(公务护照、因公普 通护照)来华就业者,凭许可证书办理就业证。
四、已在中国某地就业的外籍人员,被派往本单位在异地的工作单位任职,其外国人就 业证期限未满的,应到原发证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就业证变更手续(就业证交回),然 后持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就业证变更证明,到新任职地重新办理就业证(不需办理许可 证书);就业证期限已满的,应到原发证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终止就业手续,并按《规定》 到新任职地重新办理就业手续。
五、外国旅游部门在中国常驻代表机构的外籍工作人员入境就业,应按照《规定》办理 在中国的就业与居留手续。其中,由该国旅游部门委派的本国工作人员,凭中国国家旅游局 的签证通知函电及代表资格确认函向中国驻外使、领馆申请办理职业签证。入境后,凭代表 证和职业签证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办理就业证。
六、外国商会聘请外籍工作人员,凭聘用意向书、商会章程和国家民政部颁发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社会团体登记证》和外经贸部、民政部对拟聘用该外籍工作人员的审批文件,到 劳动保障部门为拟被聘请的外籍人员申领许可证书,该外籍人员可持许可证书和通知签证函 电到我国驻外使、领馆办理职业签证。入境后,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七、外国人就业许可证书、外国人就业证、台港澳人员就业证将于1999年1月1日启用新
证件,原证件废止。新证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编号。
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涉外管理工作,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高 度重视,加强管理,按照《规定》的要求,严格审批程序和手续,对不符合《规定》第六条 的用人单位和外国人,一律不予批准,把好外国人入境就业关,堵住非法就业渠道。各地区 要在认真总结《规定》实施两年来的工作经验基础上,从外国人就业的申请、审批、办证,到入境就业后的服务管理,制定一套较为完善、规范的管理制度。同时,要加强与公安等部 门协调配合,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对招用外国人较多的用人单位,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 查,对非法就业的个人和用人单位严肃查处,对在工作中遇到的特殊情况及时上报,努力把 这项工作做好。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七日
第三篇:江苏省劳动厅关于实施劳动合同制度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
江苏省劳动厅关于实施劳动合同制度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
各市劳动局,省有关厅局:
自去年全省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以来,我厅陆续制定和出台了实施劳动合同制度一系列政策问题的处理意见,对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起到积极作用,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加之各地在实践中面临一些新的政策问题,为此,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有关政策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公有制企业实行公司制企业中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为同一人担任的劳动合同签订问题。
实行公司制的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为同一人担任的,该企业有主管部门的,由主管部门行政负责人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无主管部门的,由董事会议决定。
二、关于企业党委书记和工会主席签订劳动合同问题
根据劳动部劳部发[1996]51号和劳部发[1996]122号文件规定,企业党委书记和工会主席作为劳动者,也应当签订劳动合同,但在订立劳动合同的方式上,可采取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和厂长、经理一样,与企业的上组主管部门签订劳动合同。以往与厂长签过合同的,不再变更。
三、关于私营企业职工签订劳动合同问题
私营企业主本人的劳动合同不签,但私营企业职工的劳动合同应与私营企业主签订。
四、关于少数固定职工不愿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问题。
根据我厅苏劳[1995]22号文件规定,对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固定职工,企业应当允许在三个月内辞职或调离,并准予办理有关调动和辞职手续;逾期既不辞职,又不能调离原企业,并仍不愿订立劳动合同的,企业可予以辞退。
五、关于原固定老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限问题
根据省政府第55号令的规定,在去年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中,凡用人单位与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满10年以上或距离退休年龄10年以内的老职工(原固定职工)订立短期合同的,只要本人提出要求,在合同到期一个月前,应变更原合同期限,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六、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工勤人员的界定和劳动合同的签定问题。
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的工勤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公务员以外的人员,事业单位中非管理、技术人员,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中不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人员。这部分人员均应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劳动关系。其劳动合同可与用人单位的行政负责人签订,也可由用人单位法人代表委托的人事部门签订。
七、关于征地安置的劳动力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限问题
鉴于征用土地安置的劳动力的特殊情况,用人单位与安置到本单位的劳动力,首次一般应签订中长期劳动合同。
八、关于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问题
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劳办发[1996]33号文件规定,凡属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职工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以及上述用人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在劳动合同终止以后,应当执行有关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规定。
九、关于农民合同制工人和临时工管理适用法规问题
农民合同制工人和临时工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终止和解除以及工资、保险、福利和其他待遇、仍分别按国务院《全民所有制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的规定》(国务院第87号令)和国务院《全民所有制企业临时工管理暂行规定》(国务院第41号令)及省政府第15号令的规定执行。
一九九六年六月十七日
第四篇:江苏省公安厅关于 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
江苏省公安厅关于 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
江苏省政府批转省公安厅关于
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省政府同意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措施。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确保这项改革顺利进行、取得实效。
二00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
(省公安厅 二00二年十月)
近年来,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实施城乡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到目前,全省已有424.3万人通过户改在城市和城镇落户,对推进城市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是省委、省政府为增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而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为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城市化发展目标,必须采取坚决有效措施,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促进人口向城市和城镇流动与集聚,促进城乡共同发展。根据国家关于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有关要求,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做法,结合江苏实际,我们建议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力度,打破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二元结构,全面建立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生活来源)为户口准迁条件,以法制化、证件化、信息化管理为主要手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在全省范围内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地方城镇户口、蓝印户口、自理口粮户口等各种户口性质,按照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统称为“居民户口”。
二、取消进城人口计划指标管理。取消“农转非”制度,废止非农业人口迁入许可证,实行户口迁移条件准入制。户口准入的基本条件是,有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生活来源)。县级市市区、县城镇及其以下地区,凭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生活来源)进行户口准入,不得附加任何其他条件。特大城市、大城市的具体准入条件由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研究确定,报省政府备案。
三、实行有利于吸引资金和人才的城市户口迁移政策。进一步放宽城市在引进人才、投资、购房落户等方面的条件限制,鼓励智力移民、投资移民,降低进入城市的门槛。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可以在城市先落户后就业,大中专院校和技校毕业生在城市工作满2年的,以及进入城市投资兴业的,可在城市落户。
四、取消对申请迁入城市投靠亲属的条件限制。属投靠配偶的,不受年龄、婚龄限制;属父母投靠子女的,不受身边有无子女的限制;属子女投靠父母的,未婚子女不受年龄限制,均可办理户口迁移手续,以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color] [/b]
五、改革大、中专院校学生户口迁移办法。凡考取我省大、中专院校的本省籍学生,入学时根据本人自愿,可以不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待毕业后直接将户口迁至其工作单位所在地
或实际居住地;学生本人要求迁移户口的,准予办理迁移手续。
六、进一步下放户口审批权限。为简化户口迁移审批程序和手续,今后户口迁移中需要审批的事项,由县级公安机关负责审批。省辖市公安机关加强对各类户口审批办理情况的监督管理和检查指导。积极推行网上办理省辖市市区户口迁移,不再使用《户口迁移证》。
有关农民进入城市和城镇后的土地使用、流转政策和计划生育政策,按原有规定办理。户口迁移办理
夫妻投靠户口,需要申请人向户口所在地提供本人申请、夫妻双方户籍证明、结婚证明、住房证明。父母投靠子女户口,父亲年满60周岁或母亲年满55周岁,需要申请人向户口所在地提供本人申请、父母双方户籍证明、家庭成员关系证明、子女户籍证明、住房证明(人均不低于15平方米)、经济收入证明(人均不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子女投靠父母户口,必须是未婚子女投靠。需要申请人提供本人申请或父母申请、父母及本人的户籍证明、父母住房证明、相关部门出具的未婚证明。
离休或退休后需要返回原工作单位所在地户口办理,需要申请人向迁入地派出所提供本人申请、单位证明、户籍证明、离休证或退休证、房屋产权证明。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户籍制度造成的藩篱将在江苏被彻底打破。记者昨日从政府召开的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省政府正式批准的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将从2003年5月1日起施行。
[b]不设户口性质统称居民户口[/b]
]从2003年5月1日起,全省城乡居民实行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新的户口簿中不再有农业、非农业等人口性质的区别。
新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实行后,将在全省范围内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地方城镇户口、蓝印户口、自理口粮户口等户口性质,按照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统称“居民户口”。新制发的居民户口簿和常住人口登记表中不再加注户口性质。原有的居民户口簿内页、常住人口登记表在办理户口迁移变动时逐步取消户口性质标注。打印户口簿、常住人口登记时,“户别”不再区分农业、非农业,一律按规定打印为“家庭户”或“集体户”。
符合准入条件即可迁户进城
新的户籍管理制度将全面建立户口条件迁移准入制,取消进城人口计划指标管理,只要符合准入条件即可迁户进城。原有的“农转非”制度将被取消,废止非农业人口迁入许可证,实行户口迁移条件准入制。户口准入的基本条件是,有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生活来源)。合法固定住所是指购买、自建或租赁的合法住房,购买、自建的房屋应有合法有效的房屋产权证和土地使用权,租赁的住房应有与单位签订的合法有效的租赁合同。稳定职业(生活来源)是指被当地机关、团体、企业(含民营)、事业等单位正式聘用并办理社会保险,以及经商、兴办产业,具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县级市市区(含县级市城区和县城镇),依据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生活来源)条件进行户口准入,不得附加任何其他条件。特大城市、大城市的具体准入条件由各省辖市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自行确定。县以下地区合法固定住所的面积不作限制,城市合法固定住所包含二手房。
人才落户手续更为简单
实行有利于吸引资金和人才的城市户口迁移政策。进一步放宽城市在引进人才、投资、购房落户等方面的条件限制,鼓励智力移民、投资移民,降低进入城市的门槛。凡城市引进的人才,可在政府主管部门设立的人才交流中心或职业介绍中心,以及单位集体户口或亲友家落户。申请入户时应提供相应的法定学历证书、资格证书或技术证明以及劳动合同,经公安机关批准后办理户口迁移手续。优先办理中高级科技人才和国家“211”工程确定的全国100所重点高校毕业生在城市落户,对其中到农村或省内艰苦地区工作的,可以由本人选择一个城市落户。在城市投资、兴业的企业主要管理人员等落户对象、标准由各市根据本地实际确定。
投靠亲属取消条件限制
新规定取消对申请迁入城市投靠亲属的条件限制。属投靠配偶的,不受年龄、婚龄限制;属父母投靠子女的,不受身边有无子女的限制;属子女投靠父母的,未婚子女不受年龄限制,均可办理户口迁移手续,以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院校新生入户省内省外有别
凡考取江苏省大、中专院校的本省籍学生,入学时根据本人自愿,可以不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由学校统一造册,经省、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核定,凭《录取新生名册》和《新生录取通知书》到学校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暂住户口登记,不发《暂住证》。毕业后,凭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书》和《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将户口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或实际居住地,注销暂住登记。工作单位在外省、市的,按非农业户口性质迁出。本人自愿将户口迁入学校所在地的学生,考取省外大、中专院校的本省籍学生,以及考取江苏省大、中专(含技校)院校的外省籍学生,入学时仍按国家现行规定,将户口迁往(入)学校所在地,按原办法管理。
市区迁户口一所全“搞定”
城市市区实现网上迁移户口一所办理制,市区范围内户口迁移不再使用《户口迁移证》。市外迁入户口、市内户口迁移在迁入地派出所办理;出生登记、注销户口、恢复户口、户口迁往市外、户口登记项目变更更正在户口登记地派出所办理。
户口审批权限下放县公安
为简化户口迁移审批程序和手续,今后户口迁移中需要审批的事项,除疑难复杂户口可由省辖市公安机关审批外,其余一律由县级公安机关负责审批。辖市公安机关加强对各类户口审批办理情况的监督管理和检查指导。
户口申办时间更明确
对需要上报审批的户口事项,派出所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时间内完成或调查核实等工作,并将有关材料上报县(市)、区公安机关,其中需要发函调查的,应当在接到回函后的3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派出所接到县(市)、区公安机关审批结果,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通知到申请人,县(市)、区公安机关接到派出所上报材料的15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核实、审批工作。
新户籍管理政策的实施时间
对取消户口性质、取消进城人口计划指标管理、取消居民亲属投靠条件限制、改革大中专院校学生户口迁移办法等改革措施,全省于2003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对建立大中城市户口条件准入制度等其他改革措施,最迟于2003年7月1日前组织实施。为确保户籍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民政、土地管理、计生等有关部门将尽快研究配套改革措施,抓紧组织实施。
第五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8-12-7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关于加强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社厅发〔1998〕19号(1998年12月7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劳部发〔1996〕29号,以下简称《规定》)自1996年 5月1日在全国实施以来,各地、各部门努力工作、密切合作,使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工作逐步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进一步做好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来中国投资的外籍投资者,凡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不视为在中国就业,不 持职业签证。凡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在企业担任管理职务的,按《规定》办理有关就业 手续。
二、未持职业签证入境的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首席代表、代表,凭《外国企业常驻 代表机构登记证》、《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工作证》,申请办理职业签证及就业证。
未持职业签证入境,需在华常住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外商投资企业外方投资者、法 人代表或外方高级管理人员(指外籍总经理、副总经理、厂长和副厂长),凭企业的批准证 明、营业执照副本和外国人就业许可证书(以下简称许可证书),申请办理职业签证及外国 人就业证(以下简称就业证)。
三、凡与我国互免签证国家人员来中国就业,原则上应持普通护照,凭签证通知函电及 许可证书办理职业签证和就业、居留手续。对持用属免签证范围的护照(公务护照、因公普 通护照)来华就业者,凭许可证书办理就业证。
四、已在中国某地就业的外籍人员,被派往本单位在异地的工作单位任职,其外国人就 业证期限未满的,应到原发证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就业证变更手续(就业证交回),然 后持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就业证变更证明,到新任职地重新办理就业证(不需办理许可 证书);就业证期限已满的,应到原发证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终止就业手续,并按《规定》 到新任职地重新办理就业手续。
五、外国旅游部门在中国常驻代表机构的外籍工作人员入境就业,应按照《规定》办理 在中国的就业与居留手续。其中,由该国旅游部门委派的本国工作人员,凭中国国家旅游局 的签证通知函电及代表资格确认函向中国驻外使、领馆申请办理职业签证。入境后,凭代表 证和职业签证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办理就业证。
六、外国商会聘请外籍工作人员,凭聘用意向书、商会章程和国家民政部颁发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社会团体登记证》和外经贸部、民政部对拟聘用该外籍工作人员的审批文件,到 劳动保障部门为拟被聘请的外籍人员申领许可证书,该外籍人员可持许可证书和通知签证函 电到我国驻外使、领馆办理职业签证。入境后,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七、外国人就业许可证书、外国人就业证、台港澳人员就业证将于1999年1月1日启用新证件,原证件废止。新证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编号。
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涉外管理工作,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高 度重视,加强管理,按照《规定》的要求,严格审批程序和手续,对不符合《规定》第六条 的用人单位和外国人,一律不予批准,把好外国人入境就业关,堵住非法就业渠道。各地区 要在认真总结《规定》实施两年来的工作经验基础上,从外国人就业的申请、审批、办证,到入境就业后的服务管理,制定一套较为完善、规范的管理制度。同时,要加强与公安等部 门协调配合,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对招用外国人较多的用人单位,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 查,对非法就业的个人和用人单位严肃查处,对在工作中遇到的特殊情况及时上报,努力把 这项工作做好。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