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与盲审办法
***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与盲审办法
时间:2011-2-28 10:14:39 来源:zhang 阅读次数:278
为提高我校博士学位论文质量,保证博士学位论文在评审过程中的客观公正性,全面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预答辩工作
(一)预答辩是指在学位论文定稿之后,由博士生所在学院组织专家对学位论文进行审查,指出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修改意见,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初始把关。
(二)博士生培养学院负责确定学位论文预答辩小组成员、小组负责人和秘书,预答辩小组至少应由本学科领域的3位专家组成,博士生指导教师不得作为预答辩小组成员。
(三)论文定稿后,学位申请人填写《***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登记表》,在预答辩会议前一周将学位论文送交预答辩小组专家,同时将预答辩登记表交预答辩小组负责人。
(四)预答辩小组听取申请人对论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的报告,审查申请人取得的研究成果是否达到授予博士学位的要求、学位论文撰写是否规范、成果表述是否恰当、创新点描述是否确切等,指出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形成预答辩小组结论。
(五)根据预答辩小组的意见,通过预答辩的申请人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时间不少于两周。修改后的论文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提出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申请。
(六)没有通过预答辩的申请人,须根据预答辩小组的意见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至少两个月后方可重新提出预答辩申请。
(七)学院研究生秘书在预答辩结束后,将《***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登记表》复印件交研究生部学位办公室,原件由申请人本人保管,待申请人根据预答辩小组提出的意见对其学位论文进行修改并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在学位论文送审时一并送交研究生部学位办公室。
二、盲审工作
(一)盲审是指送审学位论文中不出现学位论文作者和指导教师姓名,评阅专家信息对学位论文的作者和指导教师保密。
(二)博士学位论文全部实行盲审。盲审时间安排在每年3月和9月进行。
(三)研究生部负责盲审专家的选定、论文送审和盲审意见回收统计工作。
(四)研究生部建立按二级学科分类的专家数据库,每个二级学科由10—15名专家构成。列入数据库的专家一般应是国内著名大学或重点科研机构的博士生指导教师。
(五)研究生部在收到学位申请人的博士学位论文(一式三份)后,应仔细检查其博士学位论文是否符合盲审要求,并将论文与专家评阅表送评阅人进行评审。
(六)研究生部负责将隐去专家信息后的专家评审意见反馈给申请人和指导教师。
(七)盲审专家对学位论文的评阅意见分为四档,具体为:同意答辩(总分≥80分)、同意修改后答辩(70≤总分<80)、修改后重新送审(60≤总分<70)、不同意答辩(总分<60)。三份评阅意见中有一份为不同意答辩或者有一份为修改后重新送审,视为未通过盲审,学位申请人应对论文进行修改,修改时间一般不少于六个月,修改完成后重新进行预答辩和盲审。三份评阅意见中有一份以上(含一份)为同意修改后答辩,其余评阅意见为同意答辩,视为基本通过盲审,学位申请人应对论文进行修改,修改结果经指导教师和学科负责人审核同意后参加答辩。
三份评审意见全部为同意答辩,视为通过盲审,可参加答辩。
(八)学位申请人可以提出盲审过程中需要回避的专家一名。学位申请人对专家评阅结果有异议的,经指导教师和学科负责人同意后可以提出复审申请,研究生部提交校外专家进行复审。
(九)学校将根据盲审通过率对相关学位点和指导教师进行奖惩,具体办法另行制订。
三、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研究生部负责解释。
第二篇:关于对博士学位论文进行盲审的通知
关于对博士学位论文进行盲审的通知
各院(系):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暂行规定(试行)》(校研〔2013〕15号文)已印发,请各院(系)遵照执行。现就具体工作事项通知如下:
一、送审材料
1.经导师、院系审核通过后的学位论文电子版(文中隐去作者姓名、导师姓名等能表明身份的信息。PDF格式,命名规则:单位代码_二级学科代码_学号_LW,如:10487_081202_D201077555_LW)。
2.院(系)博士学位论文双盲审名单汇总表(EXCEL格式,命名规则:单位代码_院系代码_HZSJB,如:10487_011_HZSJB)。
二、送审时间安排
工作日可随时报送,具体时间节点为:
1.拟3月份申请学位的人员,将学位论文等材料提交给所在院(系)研究生科,经审核通过后,由研究生科于上一年11月10日前提交到研究生院学位办。
2.拟6月份申请学位的人员,将学位论文等材料提交给所在院(系)研究生科,经审核通过后,由研究生科于3月20日前提交到研究生院学位办。
3.拟12月份申请学位的人员,将学位论文等材料提交给所在院(系)研究生科,经审核通过后,由研究生科于9月20日前提交到研究生院学位办。
联系人:苏晖
联系电话:87542352
Email:470766896@qq.com。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学位办
2013年8月29日
第三篇:厦门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与评选办法
厦 门 大 学 文 件
厦大研〔2006〕37号
厦门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与评选办法
(2006年9月25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全体会议修订)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搞好这项工作是促进我校研究生教育,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从中遴选出特别优秀和有竞争力的论文参加一年一度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更是直接关系到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和学校声誉的重要工作。为此,特制定如下措施与办法,以推动该项工作的进行。
一、启动厦门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工程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必须早期有意识进行培育,因此决定从2003年秋季起启动厦门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工程,通过设立厦门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在在学博士生中先行选拔有较强科研能力的人选,提供条件,加强培养,以期在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上能够有所提高。选拔类别分A、B两类。A类主要从二年级博士生中选拔,B类从三年级博士生中选拔。已入选A类者还可继续申报B类。
1、具体选拔条件与程序(1)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工程候选人的指导教师必须是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学术骨干,主持并在研国家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教育部重大项目,同时原则上还至少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A)院士;(B)国内外较高知名度的专家;(C)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D)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E)指导的博士生已获得过国家优秀博士论文奖或国家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F)已取得学术界公认的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2)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工程申请人应具备以下条件
A类:主要从在学的二年级博士生中选拔;如新入学的博士生科研能力特别突出,亦可申请。申请人考核成绩优秀,科研能力突出,并已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在国家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论文,或作为第一作者出版过学术著作)。
B类:从在学的三年级博士生中选拔,申请人思想品德端正,学风端正,已在本学科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创新性研究成果,且正在从事的博士论文研究有望再经过半年到一年(或更长的时间)的深入研究,取得重大的突破,达到国家优秀博士论文水平。
(3)申请人经导师同意或推荐均可向相关院(研究院)报名。(4)A类:各院(研究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有关材料,提出初步名单,上报研究生院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公室。
(5)B类:各院(研究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有关申请材料,并组建考核小组(5-7名教授组成)负责对申请博士生的考核。申请博士生向考核小组作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并就今后的研究工作计划和预期的研究成果作报告。考核小组对申请博士生的思想品德、学风、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学术水平及预期研究成果、科学研究的潜质等作出评议,表明推荐意见。各学院(研究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考核小组推荐意见,提出初步名单,上报研究生院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公室。
(6)校研究生院讨论决定,最终下达正式名单。
2、培养措施
凡经校研究生院确定入选为培养对象者,学校与学院(研究院)将提供如下支持:
(1)加强导师组的指导力量。以博士生的导师为主,辅以其他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优秀教师,组成导师组,人数一般为3-5人,负责对入选者在科研上、尤其是学位论文撰写上的指导。
(2)提供经费支持。学校设立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对每位入选者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经费按拨付,用于有关的科研和学术活动,包括购买文献资料、必要的实验费用、参加学术会议等。为了调动指导教师在优博培养中的积极性,发挥指导教师在优博培养中的主导作用,A、B类入选者的科研经费和津贴将拨给入选者的导师,由导师支配。
(3)A类、B类入选者如因科研需要延长学制、继续从事博士论文研究者,均可继续申请B类。
A类、B类入选者及其导师均须与学校签订合同。
(4)学校将B类入选者的培养纳入“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5)B类入选者除了可获得与A类入选者同等金额的科研经费支持外,在延长学制期间,还享受3万元/年生活津贴。
(6)学校鼓励各学院(研究院)和导师对入选者提供配套经费支持。(7)履行合同、成果突出并申请留校工作的博士毕业生,可优先享受留学基金出国进修,如属非同一学缘的博士毕业生也可直接留校工作,并在人事聘任等方面享受适当的政策倾斜。
(8)入选厦门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工程者必须定期(每学期一次)向有关学院和研究生院报告科研进展情况,接受学院和研究生院组织的考核。如果在入选一年后科研上没有新的成果,或新入学的博士生开题报告未能得到导师组通过,将取消此项培养资格。
二、实行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和奖励制度
从2003年起,每年将开展一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工作,从参评的博士论文中,评选出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并从中推荐参评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家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将从省级推荐参评的论文中最后评选产生。
1、参评对象
为达到广泛参与目的,参评对象不限于已入选的培养对象。凡上一学获得厦门大学博士学位的论文,均可报名参加评选。此前两个学内获得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如确属优秀且未被评为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也可参评。
2、参评条件 凡参评的博士学位论文,应以中文撰写或者有中文稿。同时,其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对论文评价的优秀率达到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或者答辩委员会最后对其评分在90分(含)以上(个别学科可以放宽至86分以上),并符合以下条件:
(1)论文选题紧密围绕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尤其鼓励与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应用性、技术性选题;
(2)论文内容有重大创新,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或应用前景;(3)研究结果可能导致本领域科学研究的突破性进展,或有重要的直接应用价值;
(4)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有重要创新。
3、评选程序
(1)每年6月份由研究生院学位与学科建设办按各博士点上一实际毕业人数下达推荐名额,凡国家级重点学科和一级学科授予权博士点推荐比例可适当放宽。每年各学科的推荐名额和对报送材料的具体要求另行下达。
(2)由个人或导师提出申请。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受理申请,并在下达推荐名额范围内在6月底前择优推荐(注明推荐顺序)。研究生院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受理后组织相关校内外专家评审,并在9月份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
(3)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同时从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择优向福建省推荐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侯选名单。(4)凡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出的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将在校内公示,并实行一个月的异议期。如发现入选论文存在抄袭、剽窃、作假等违法和违背学术道德行为或主要研究结论不能成立等严重问题,可在一个月内以书面形式向研究生院学位与学科建设办提出异议。异议内容一经查实,将在全校公布,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4、奖励办法
(1)对评出的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作者和导师,将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各1500元。年终考核时,导师的科研分可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或人文社科奖二等奖相应的奖励计算,并作为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和新一轮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资助的重要条件。
(2)福建省和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的候选论文,原则上是从本校当年评出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推荐。获得福建省和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的论文,将对论文作者和论文指导教师给予重大奖励。获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等奖者,学校另加奖励作者与导师各1500元,导师的年终考核科研分可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或人文社科奖一等奖相应的奖励计算;评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者,学校奖励作者与导师各10000元,并在学校科研业绩考核中按教育部、中科院科技进步奖或教育部、社科院人文社科奖一等奖相应的奖励计算加分,作为各类评奖和晋升的重要条件。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者,奖励作者与导师各3000元,导师的年终考核科研加分可略高于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或人文社科奖一等奖相应的奖励计算。以上各级获奖均可作为导师参加各类评奖和晋升的重要条件(以上科研考核加分可取高限,但不累计)。
三、附则
本规定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规定是《厦门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补充,自公布之日起开始执行。原《厦门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与评选办法》(2003年9月19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及《厦门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实施办法补充条例》(厦大研字〔2005〕12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最新版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有关规定
首都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有关规定
(2010年10月修订)
为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管理,规范学位论文评阅、答辩要求与程序,依据《首都医科大学学位管理规定》(首医大校字„2010‟150号)制定本规定。
一、学位论文要求
(一)硕士科学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要求具有科学性和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或应用前景。学位论文可以是结合临床的研究论文,也可以是病例分析加文献综述;学位论文表明申请人已经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三)博士科学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四)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必须紧密结合临床
实际,可以是总结临床经验,或改进临床技术方法,也可以是临床和实验相结合的研究工作,研究结果对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或应用前景;学位论文表明申请人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独立从事临床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学位论文评阅
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审查通过后,由学院(研究所)研究生管理部门为学位申请者聘请相同或相关学科的专家作为论文评阅人。评阅人应是责任心强,学风正派,在相应研究领域中学术造诣较深,近年来在科学研究中做出成绩的专家。导师不能作为论文评阅人。
学位论文应在答辩前一个月由答辩委员会秘书送交论文评阅人。论文评阅人应当对学位论文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供论文答辩委员会参考。答辩前,论文评阅人的姓名和评阅意见应对申请学位人员保密,并密封传递。
三分之二及以上的评阅人认为论文达到相应级别的学位论文水平并同意答辩者,学院(研究所)方可组织学位论文答辩。
聘请论文评阅人的具体要求:
(一)硕士研究生及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
1.硕士研究生:应聘请3位与论文相关学科的具有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的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人员评阅论文。
2.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科学学位人员:应聘请3 — 2 —
位与论文相关学科的具有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的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人员评阅论文,其中至少有1位专家既不属于首都医科大学系统,也不属于学位申请人所在单位。
3.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专业学位人员,不进行论文评阅,只需有2名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专家推荐其进行论文答辩(其中1名推荐人应为学位申请人的导师)。
(二)博士研究生及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人员
1.博士研究生:应聘请5位与论文相关学科的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人员)评阅论文,其中至少包括1位非首都医科大学系统专家。
2.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人员:应聘请5位与论文相关学科的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人员)评阅论文,其中应至少有3名专家既不属于首都医科大学系统,也不属于学位申请人所在单位。
三、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条件
(一)硕士科学学位研究生 1.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修满学分;
2.完成所要求的教学实践工作(限校本部研究生); 3.完成学位论文评阅,且2/3以上的评阅人认为学位论文达到申请硕士科学学位的水平,同意答辩;
4.导师与导师所在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审查后均同意进行学
位论文答辩。
(二)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1.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修满学分;
2.按照培养方案要求完成临床能力训练,临床能力考核成绩合格;
3.完成学位论文评阅,2/3以上的评阅人认为学位论文达到申请硕士科学学位的水平,同意答辩;
4.导师与导师所在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审查后均同意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三)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科学学位人员 1.参加我校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合格,修满学分; 2.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外语与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目前仅有临床医学、生物学和公共管理学综合考试);
3.近3年在首都医科大学认定的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正式发表至少1篇原著论文,发表论文应为学位论文的一部分,论文的责任作者为申请人的导师,论文第一署名单位需带有“首都医科大学”字样。详细要求见《首都医科大学关于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规定》(首医大校字【2009】22号);
4.完成学位论文评阅,2/3以上的评阅人认为学位论文达到申请硕士科学学位的水平,同意答辩;
5.通过研究生院组织的答辩资格审查。
(四)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人员
1.通过研究生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并修满学分; 2.完成临床能力训练,临床能力考核成绩合格;
3.两名专家推荐,认为申请人的临床与科研工作能力均达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水平,同意答辩;
4.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外语与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目前仅有临床医学综合考试);
5.通过研究生院组织的答辩资格审查。
(五)申请博士科学学位研究生
1.通过研究生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并修满学分; 2.完成所要求的教学实践工作(限校本部研究生); 3.完成学位论文评阅,2/3以上的评阅人认为学位论文达到申请博士科学学位的水平,同意答辩;
4.导师与导师所在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审查后均同意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六)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1.通过研究生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并修满学分;
2.按照培养方案要求完成临床能力训练,临床能力考核成绩合格;
3.完成学位论文评阅,2/3以上的评阅人认为学位论文达到申请博士科学学位的水平,同意答辩;
4.导师与导师所在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审查后均同意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七)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人员 1.通过研究生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并修满学分;
2.近3年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一篇被SCI收录的原著论文,影响因子不限。发表论文应为学位论文的一部分,责任作者为申请人的导师,论文第一署名单位需带有“首都医科大学”字样。详细要求见《首都医科大学关于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规定》(首医大校字【2009】22号);
3.完成临床能力训练,临床能力考核成绩合格;
4.两名专家推荐,认为申请人的临床与科研工作能力均达到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水平;
5.完成学位论文评阅,评阅人均认为学位论文达到申请博士专业学位的水平;
6.通过在职申请医学博士学位全国外语统一考试; 7.通过研究生院组织的答辩资格审查。
四、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
(一)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
硕士科学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名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具有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包括1名非首都医科大学系统专家(对于同等学力申请学位人员,至少有1名既非首都医科大学系统,也非学位申请人单位的专家)。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一般由具有教授职称的专家担任。导师不能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
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名具有临床医学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具有硕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包括1名非首都医科大学系统的专家(对于同等学力申请学位人员,至少有1名既非首都医科大学系统,也非学位申请人所在单位的专家)。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一般由具有教授职称的专家担任。导师不能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
答辩委员会设秘书1人,由讲师及以上职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担任。寄送学位论文、聘书、组织答辩及答辩接待等事宜均由答辩委员会秘书办理,学位申请者不得参与。
(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
博士科学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至7名具有教授职称(或相当职称)和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专家组成,其中非首都医科大学系统的专家至少2名,学位论文评阅人应作为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导师不能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
博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至7名具有临床医学教授或主任医师职称的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专家组成,其中应包括非首都医科大学系统专家至少2名(对于同等学力申请学位人员,至少有2名既非首都医科大学系统,也非学位申请人所在单位的专家)。导师不能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
答辩委员会设秘书1人,由讲师及以上职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担任。寄送学位论文、聘书、组织答辩及答辩接待等事宜均由答辩委员会秘书办理,学位申请者不得参与。
五、学位论文答辩前准备工作
(一)学院(研究所)研究生管理部门应做好研究生答辩资格审查工作、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学位人员答辩资格初审工作与论文评阅人及答辩委员会成员聘请工作;
(二)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应公开举行。事先应张贴海报公告答辩日程,并通过研究生院网站“答辩公示”栏对答辩题目和答辩时间进行公告。
(三)学院(研究所)研究生管理部门准备好答辩所需材料,包括学位论文评语、表决票、学位申请书或申请学位档案材料等,并确定专职答辩秘书1名。
六、学位论文答辩会程序
(一)学院(研究所)研究生管理人员介绍答辩委员会成员、答辩人导师、答辩秘书等,并由答辩委员会成员推选答辩委员会主席;
(二)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答辩会,并宣布答辩会开始;
(三)导师介绍学位申请人基本情况,包括学习工作经历、研究生课程考试成绩、学位论文完成情况。对于申请医学专业学位人员,导师还应介绍学位申请人的临床能力训练情况(约5分钟);
(四)学位申请人报告学位论文;(博士科学学位申请人约50分钟;博士专业学位申请人约35分钟;硕士科学学位申请人约30分钟;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约25分钟);
(五)答辩委员会成员与到会人员提问,学位申请人回答问题,答辩秘书做详细记录(博士科学学位论文约50分钟;博士专业学位论文约35分钟,硕士科学学位论文约35分钟;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约30分钟);
(六)学位申请人与到会人员(包括导师)暂时退席,答辩委员会成员合议。答辩委员会主席介绍论文评阅人评语,然后以无记名方式投票表决,写出答辩委员会决议;
(七)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委员会投票结果与答辩委员会决议;
(八)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会结束。
为保证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要求一个半天最多安排2名科学学位博士生答辩;一个半天最多安排3名专业学位博士生答辩。
七、答辩委员会决议主要内容
(一)学位论文题目及主要内容;
(二)对学位论文的综合评价,包括论文创新点、研究成果业绩(发表论文、专利或获奖等)与不足之处;
(三)答辩人在答辩中的表现;
(四)答辩委员会表决结果;是否认为答辩人达到所申请学位的要求。写明是否建议授予相应学位。
八、答辩秘书职责
(一)答辩前应准备好学位论文评阅书(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人员无论文评阅书)、表决票、学位论
文答辩成绩评定表、申请科学学位人员的科研工作成绩评定表、答辩记录纸、论文答辩情况表、记录笔(限钢笔或黑色签字笔)、备用纸张、学位申请书或申请学位档案材料等有关答辩所需材料;
(二)答辩开始前,答辩秘书将表决票、空白纸等发给答辩委员会成员;
(三)答辩中,秘书负责记录答辩过程(包括学位申请人姓名、论文题目、答辩时间、答辩地点、答辩委员会成员、学位申请人导师、答辩记录人、答辩开始时间、答辩结束时间、学位申请人报告学位论文时间、答辩委员会成员及与会人员提出的问题、学位申请人回答的内容、答辩委员会成员合议的意见、投票情况及建议是否授予博士或硕士学位等),收集、汇总表决票。
九、答辩记录的要求
应采用钢笔或黑色签字笔全面、真实、详细地进行答辩记录,要求字迹清晰,字体工整。
十、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五日
第五篇:博士学位论文评审结果处理办法
博士学位论文评审结果处理办法
1.评审专家的评审结果均为“同意答辩”,论文作者即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2.有一位及以上评审专家认为论文“需要适当修改后答辩”、其余专家的评审结果为“同意答辩”,论文作者应对专家质询的问题写出具体的书面回复意见(包括论文修改情况或申辩意见等),并将修改后的论文以及书面回复意见送导师审核。经导师同意后,论文作者即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3.有一位评审专家认为论文“需要重大修改后答辩”、其余专家的评审结果为“同意答辩”或“需要适当修改后答辩”,论文作者应对专家质询的问题写出具体的书面回复意见(包括论文修改情况或申辩意见等),并将修改后的论文以及书面回复意见按评阅专家的意见送导师审核、送回原评审专家再审或送达所在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定。如送达导师或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定的,导师或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根据作者的书面回复及论文修改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对论文进行重新评审以及签署是否同意安排答辩的意见。
4.有一位评审专家的评审结果为“不同意答辩”、其余专家的评审结果为“同意答辩”或“需要适当修改后答辩”,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同意后,由学位办公室增聘两位及以上评审专家进行匿名评审。
5.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论文作者应按专家意见对论文进行为期不少于三个月的修改,经导师、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同意后,由学位办公室增聘两位及以上专家进行匿名评审:
(1)有两位评审专家认为论文“需要重大修改后答辩”,其他专家的评审结果为“同意答辩”或“需要适当修改后答辩”;
(2)有一位评审专家的评审结果为“不同意答辩”,另有一位及以上评审专家认为论文“需要重大修改后答辩”。
若论文作者及其导师对评审专家的修改建议存在不同意见,可进行书面申诉并送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同意后,由学位办公室增聘两位及以上专家进行匿名评审。
若增聘的评审专家的评审结果均为“同意答辩”,论文作者即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若仍有一位及以上增聘的评审专家认为论文“需要重大修改后答辩”或“不同意答辩”,本次学位申请无效,论文作者必须修改论文,六个月后至一年内重新进行学位论文匿名评审。
6.有两位及以上评审专家(含增聘)的评审结果为“不同意答辩”,本次学位申请无效。论文作者必须修改论文,六个月后至一年内再重新进行学位论文匿名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