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籍定级规则-国家图书馆
古籍定级规则
目 次
前言 ……………………………………………………………………… 引言 ……………………………………………………………………… 1 范围 …………………………………………………………………… 2 术语和定义 …………………………………………………………… 3 定级 ……………………………………………………………………
前 言
本文件的编写格式和方法按《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1.1-2009)中的规定编写。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8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浙江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国庆、李致忠。
本文件参与起草人:张志清、陈红彦、陈先行、刘乃英、吴格、沈乃文、程有庆、赵前、徐忆农、鲍国强、唐桂艳、王清原、韦力、杨居让、童正伦。
引 言
普通形制的古籍是现存汉文古籍的主体,因其书写、印制时代不同,具有不同的文物价值;因其内容差异,具有不同的学术价值;因其写、印技艺不同,具有不同的艺术价值。研究古籍传本的这些特征与异同,鉴别其版本的优劣与真伪,进而确定其级别等次,对古籍的整理与保护,十分必要。
根据中国善本古籍藏品定级的相关精神,参照编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时提出的鉴别古籍善本的“三性原则”,以及列举的九项“善本收录条件”(习称“三性九条”),结合中国古籍的存藏现状,特制定本文件。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古籍的术语和定义,以及古籍的级别和等次。本文件的定级对象:普通形制的古籍。
本文件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的古籍保护、整理和利用,同时供出版、教学、科研及国内外相关单位参考使用。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 古籍
中国古代典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印制于1912年以前的普通形制典籍。2.2 版本
使用雕版、活字排版以及其他方式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通常也包括抄写的各种传本。2.3 版本类型
使用不同写印技术制作而成的各类版本总称。2.3.1 刻本
雕版印制书籍的统称。雕刻木板以成反字版片,经敷墨覆纸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2.3.2 影刻本
依据某一底本覆纸影摹其图文及版式,再行雕刻木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2.3.3 翻刻本
依据某一刻本经过翻雕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2.3.4 朱印本
在雕版上敷以红色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2.3.5 蓝印本
在雕版上敷以蓝色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2.3.6 套印本
套色或套版印制的古籍传本。早期为同版分色印制,元代以后发展为两版或多版分色套印。
2.3.7 敷彩印本
在一块雕版上根据需要敷以不同颜色而印成的古籍传本。
2.3.8 套版印本
用两套或多套大小不同的雕版,根据需要分别敷以相同或不同颜色,依次刷印而成的古籍传本。常见以朱、墨两色印成的朱墨套印本,又有用三色以上印成的三色、四色、五色等套印本。
2.3.9 饾版拱花印本
运用饾版、拱花技法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制作大小、形状不同的雕版,敷以不同颜色,依次刷印,因版片零碎,状如饾饤,称饾版印本。
制作凹凸雕版,覆纸压印,使图案花纹线条凸现纸面,称拱花印本。2.3.10 钤印本
以印章着色直接有序地钤盖在书叶上而形成的印谱类传本。2.3.11 金属版印本
用金属材质制成整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2.3.12 磁版印本
用磁土制成泥版雕刻阳文反字,火烧令坚,再敷墨覆纸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2.3.13 活字泥版印本
选用旧有阳文反字的木质雕版作为字源,将特制泥条的一端压于木质雕版的单个文字上,制成阴文正字的泥质字模,再按照书的内容,检用对应的泥质字模排成书版,而后压于特制的泥版上,制成阳文反字的泥质印版,再敷墨覆纸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2.3.14 影印本
使用照相技术摄取底本的图文,制成印版后用机械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2.3.15 珂罗版印本
又称玻璃版印本。将底本图文晒印于特殊玻璃版上,用机械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2.3.16 石印本
使用特殊制剂和技术,对多孔石质平版进行处理制成印版,用机械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包括影印和非影印两种技法。2.3.17 铜版印本
将底本图文蚀刻、雕刻在铜质基材上制成印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2.3.18 活字本
活字排印本的统称。利用泥、木、铜、锡、铅、铁等材质,按照传统制作方式而制成的活字摆成印版,再敷墨覆纸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其中,以铜、锡、铅、铁等材质活字排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称为“金属活字印本”。2.3.19 泥活字印本
以泥质活字排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2.3.20 木活字印本
以木质活字排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2.3.21
铜活字印本
以铜为材料制成活字,经排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2.3.22
锡活字印本
以锡为材料制成活字,经排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2.3.23
铅活字印本
以铅为材料制成活字,经排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2.3.24
铁活字印本
以铁为材料制成活字,经排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2.3.25 活字套印本
以活字和套印两种方式结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包括同色和不同色套印。2.3.26 写本
缮写而成的古籍传本。包括宋代及其以前的抄写本;元代及元以后由中央政府组织编纂各书的内府抄写本;历代名家的抄写本;佛经、道经的各类抄写本等。2.3.27 稿本
分为手稿本、修改稿本、清稿本。著者亲笔缮写的书稿,称手稿本;著者亲笔修改自著的抄本、刊本,称修改稿本;只是倩人誊抄而著者未加任何修改的书稿,称清稿本。2.3.28 抄本
依据某一底本缮写誊抄而成的古籍传本。2.3.29 影抄本
又称影写本。依据某一底本覆纸影摹其图文及版式而成的古籍传本。
2.3.30 彩绘本
用多种颜色写绘而成的古籍传本。2.3.31 批校题跋本
带有批、校、题、跋的古籍传本。对书的内容进行品评、圈点而形成的批语谓之批;记载不同传本文字异同的谓之校;批、校均具者谓之批校;对底本内容、版本源流及其价值等所作的评述、鉴赏、考订、记事等文字,统称题跋。文字简略者称题识。
2.3.32 过录本
过录他本所载批校题跋的古籍传本。
2.3.33 特殊纸张印本
用特殊纸张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如公文纸、罗纹纸等印本。定级 3.1 定级原则
依据古籍所具有的文物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作为评定等级的原则。确定古籍级别并须实行有时限不唯时限原则,即首先是要划分时限,但又不以时限为唯一的区分准则。凡一书按时代衡量属于下一级别,而按文物、学术、艺术或所具有的特殊历史意义衡量应属于上一级别者,即可将其定为上一级别。同样,凡一书按时代衡量应属上一级别,而实际存况过差远失应有价值者,即应将其定为下一级别。
将现存古籍划分为一、二、三、四级,一至三级为善本。各分甲、乙、丙三个等次;四级是普通版本古籍,不再划分等次。3.2 一级古籍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3.2.1一级甲等古籍
——宋代(包括辽、西夏、大理、金、蒙古等时期)及宋以前各代印制、抄写的古籍传本。3.2.2 一级乙等古籍
——元代印制、抄写的古籍传本。
——明清时期各学科著名学者代表性著作的手稿本。3.2.3 一级丙等古籍
——明清时期著名学者的重要批校题跋本。
——明清时期特别重要的宋元版本的影抄本。
注:原本已佚。
——明代活字印本、具有代表性的套印本。——明代使用特殊纸张的印本、抄写本。——明代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古籍传本。
——明正德十六年(1521)前精刻精印的插图本、精美的彩绘本。——明代使用饾版拱花及其他特殊技法印制的古籍传本。——明代纂修《永乐大典》零本。
——清代中央政府组织编纂的超大部帙的古籍原足本。3.3 二级古籍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3.3.1 二级甲等古籍
——明洪武元年(1368)至正德十六年(1521)印制、抄写的古籍传本。——明清时期各学科著名学者代表性著作的修改稿本、一般著作的手稿本。——明嘉靖元年(1522)至清乾隆六十年(1795)印制、抄写的元代及元以前人著作而成为现存最早的古籍传本。
——清代纂修《四库全书》底本。
——明清时期著名藏书家的重要批校题跋本。——明清时期地方割据政权印制的重要古籍传本。——明清时期重要的宋元版本的影抄本。
注:原本尚存。
3.3.2 二级乙等古籍
——明嘉靖元年(1522)至隆庆六年(1572)印制、抄写的古籍传本。——明万历元年(1573)至明末印制的朱印本、蓝印本、钤印本。——清顺治元年(1644)至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的活字印本、活字套印本。
3.3.3 二级丙等古籍
——清代纂修《四库全书》原本零帙。——明清时期重要的宋元版本的影刻本。
——明代泰昌,南明弘光、隆武,清代祺祥等年号印制、抄写的古籍传本。——明末至清乾隆六十年(1795)具有代表性的套印、敷彩印及铜版、金属版印的古籍传本。
——明万历元年(1573)至清乾隆六十年(1795)精刻精印的插图本、精美彩绘本。
——清代磁版印本、活字泥版印本,以及泥活字、铜活字、锡活字、铅活字及铁活字印本。
——清代利用特殊技术、材料印制、抄写的古籍传本。——清代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古籍传本。3.4 三级古籍
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3.4.1 三级甲等古籍
——明万历元年(1573)至清顺治十八年(1661)印制、抄写的古籍传本。
——清初著名学者著作的刻本、抄本。——清初一般学者的清稿本。——清初著名藏书家的批校题跋本。
——清嘉庆元年(1796)以后过录他人批校题跋,而原批校题跋本已不存世的古籍传本。
——清乾隆六十年(1795)之前印制及其后具有特殊纪年的时宪书。
注:特殊纪年,如乾隆六十一年至六十四年、光绪三十五年、宣统四年等。
——清乾隆六十年(1795)至清末印制、抄写的元代及元以前人著作而成为该书现存最早的古籍传本。
——清代著名收藏家钤印的集古印谱、名家印谱。3.4.2 三级乙等古籍
——清康熙元年(1662)至乾隆六十年(1795)印制、抄写的古籍传本。——清初学者的清稿本。——清初学者的批校题跋本。
——清代最早采用西方印刷技术印制的铅印本、影印本。——清代钤印的集古印谱、名家印谱。3.4.3 三级丙等古籍
——清嘉庆元年(1796)以后翻刻、传抄宋元版本及稀见明清人著作的古籍传本。——清嘉庆元年(1796)以后过录明清时期重要批校题跋的古籍传本。——清嘉庆元年(1796)以后精刻精印本。
——清嘉庆元年(1796)以后具有特殊价值的活字印本、朱印本、蓝印本及彩绘本。3.5 四级古籍
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嘉庆元年(1796)至宣统三年(1911)印制、抄写的普通古籍传本。
——清代钤印的普通印谱及民国印谱。
第二篇: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
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
2011-07-06
前 言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和方法按《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1-2000)和《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二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GB/T1.2-2002)中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提出、批准并归口管理。本标准由民族文化宫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长虹、史金波。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董文良、杨崇清、黄润华、吴贵飙、艾合买提、崔光弼、宝音、先巴。
引 言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相互交往与相互促进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不仅创造了自身的文化,也为中华民族文明的形成注入了丰富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及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特点。目前我国传世的少数民族文字有30余种,古籍卷帙浩繁。它们既是各民族文化的传承载体,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和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保护少数民族古籍是党和国家一贯的文化政策,也是编制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的政策依据。
2006年,文化部公布了《古籍定级标准》,当时考虑到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与汉文古籍,以及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之间在产生、发展、流传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差异和复杂性,未将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列为定级对象,决定另行编制标准。2008年11月,此项工作正式启动。
在广泛听取、吸纳各方面意见基础上,参照文化部2006年8月5日发布、同年10月1日实施的《古籍定级标准》,兼顾全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现存的实际情况,依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有时限又不唯时限和民族古籍文种平等五项原则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定级对象是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中国现存各少数民族文字其他特种古代文献,如甲骨、简策、金石、舆图、书札、契约、文告、档案,以及跨境民族在境外产生的属于他国的同文种古籍,不在本标准定级范围之内。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基本术语和定义、定级总则、细则以及古籍的级别。本标准适用范围: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型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文物管理所、考古所、民族宗教研究机构、寺庙,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少数民族古籍搜集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单位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收藏、保护、整理和利用工作;同时供出版、教学、科研等国内相关业务单位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WH/T××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WH/T22—2006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 GB/T3792.7—2008古籍著录规则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
主要指1912年以前在中国及其历史疆域(含少数民族历史上建立的地方辖区)内用少数民族文字书写或印制的传本。考虑到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与汉文古籍在产生、发展、流传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差异和复杂性,本标准有条件地将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的时代下限延至1949年(含1949年)。具体界定,见细则5.1。
3.2
版本
抄写或印制而形成的传本。
3.2.1
写本
缮写而成的传本。一般指宋代以前缮写,宋代及以后由中央或地方政府组织编纂缮写或名
家缮写、以及用特殊材料缮写的文献。
3.2.1.1
泥金写本
用特制的泥金写于磁青纸上的传本,也称金汁写本。
3.2.1.2
泥银写本
用特制的泥银写于磁青纸上的传本,也称银汁写本。
3.2.2
稿本
指作者亲笔书写的手稿本、改写的修改稿本及清稿本。
3.2.3
抄本
依据某一底本手工抄录而成的传本。
3.2.4
彩绘本
用多种颜色绘制而成的传本。
3.2.5
刻本
雕版印制而成的传本。
3.2.5.1
初刻本
第一次雕版印制的传本。
3.2.5.2
重修本
也称修补本或修补版。指用修补过的旧版印制的传本。
3.2.5.3
朱印本
在版面上敷以朱色印制的传本。
3.2.6
活字本
活字印本的简称。将泥、木、铜等中国传统活字摆成印版,再敷墨覆纸印制的传本。
3.2.6.1
泥活字印本
制造泥活字摆成印版,敷墨覆纸印制的传本。
3.2.6.2
木活字印本
制造木活字摆成印版,敷墨覆纸印制的传本。
3.2.6.3
铜活字印本
制造铜活字摆成印版,敷墨覆纸印制的传本。
3.2.7
套印本
套色或套版印制的传本,包括套色印本和套版印本两种。早期为一版分色套印,称为敷彩印本。明代后期发展成两版或多版分色套印。
3.2.7.1
朱墨套印本
以朱色和墨色两种颜色套版印制的传本。
3.2.7.2
多色套印本
用三种以上颜色套版印制的传本。包括三色、四色、五色套印本。
3.2.8
铜版印本
以铜为版,施以腐蚀药剂制成印版,而后敷墨覆纸印制的传本。
3.2.9
贝叶本
用铁笔将文字刻写于经过处理的贝叶上,再施以小桐子油拌烟墨刷制形成的传本。
3.2.10
影印本
使用照相技术摄制某一既存版本的图像,再将此图像制成印版印制的传本。
3.2.11
石印本
利用多孔石质平板,经处理后制成印版,上机印制的传本。
3.2.12
铅印本
使用铅活字制成印版,再利用机械印制的传本。
3.2.13
批点本
指书叶上有评论及圈点的传本。
3.2.14
批校题跋本
指带有批、校、题、跋的传本。对书的内容进行品评而形成的批语谓之批;依据不同传本
和有关资料,与底本文字进行核勘,记载核勘文字谓之校;批、校均俱者谓之批校;学者或藏书家对某一传本的内容、版本源流及其价值等所写的评论、鉴赏、考订、记事等文字,通称题跋,也称题识。
3.2.15
初印本
第一次印制的传本。
3.2.16
孤本
指传世只有一部的书籍,或指一书的某一版本传世只有一部的书籍。
3.2.17
合璧本
以两种或多种文字抄写印制的传本。
3.2.18
残本
内容残缺不全的传本。
4总则古籍划分级别的指导原则。
4.1历史文物性原则
侧重以古籍传本产生的时代为衡量尺度。其价值体现在:一是指其版印、抄写时代较早,具有珍藏价值;二是指其可以作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实物见证,具有文物价值。4.2学术资料性原则
侧重以古籍反映的学科内容为衡量尺度。其价值体现在:一是内容重要,精校细勘,文字讹误较少,注疏缜密;二是学术见解独到,有学派特点或系统归纳众说,或在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某一人物、某一事件方面,资料比较集中完备或稀见。4.3艺术代表性原则
侧重以古籍版本具有的印刷技术,抄写、手绘水平和装帧形式特征为衡量尺度。其价值体现在:能够反映古代各种印刷技术的发明、发展和成熟水平;能够反映古籍各种装帧形制的演变;能够反映古籍版式、插图、抄写、手绘艺术及雕版制作工艺成就;能够反映古代造纸工艺及其他
书写材料加工制作的变化与进步。4.4有时限又不唯时限原则
指确定古籍的级别时,在坚持有时限性的前提下,视其价值及保存状况可采取适度灵活性定级。即古籍以历史文物性衡量应定为某一级别时,而按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衡量,价值特别重要的可上靠一个级别,残本或书品较差的则下调一个级别。4.5民族古籍文种平等原则
侧重以科学态度正视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强调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在定级时享有平等权利。即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都有特别重要、重要、比较重要和一定价值之分,应在各等级中客观体现。允许不同文种的少数民族古籍在同等级别划分上存在适度差异。
5细则
5.1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下限延伸界定规则
考虑到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与汉文古籍相比,在产生、发展和流传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差异和复杂性,本标准有条件地将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时代下限延伸至1949年(含1949年)。其规则指以少数民族文字抄写、印制,以传统方式著述、装帧,并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及传承意义的书籍。1949年以后抄写或翻印的这类书籍中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传本亦应加以保护,但不属于古籍概念范畴。1912年至1949年产生的与本民族传统文化无直接关系的书籍,也不属于古籍概念范畴。
5.2难以断代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的定级
对原书未标识年代的古籍应尽量根据其内容及其他信息进行鉴别,推定大致年代,划入相对应的等级。所谓其他信息指书籍的纸张、字体、墨色、版式、行款、词法句法结构、作者、抄书人、传承关系、装帧形式、制作工艺和其他相关佐证资料等。对这类古籍定级应采取谨慎的科学态度,要有一定依据。
5.3少数民族文字与汉文合璧古籍的定级
按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执行。5.4三种以上(含三种)不同文种合璧古籍的定级
按多文种合璧古籍定级标准执行。
5.5古白文、古瑶文、古布依文、古侗文、古哈尼文、古苗文等古籍的定级
参照古壮字古籍定级标准执行。
5.6哥巴文、玛丽玛萨文、尔苏沙巴文古籍的定级
参照东巴文古籍定级标准执行。
5.7少数民族使用外国语言文字撰著古籍的定级
历史上,少数民族用梵文、波斯文、阿拉伯文等外国语言文字与本民族语言文字合璧撰著的古籍,属于本标准定级范围。纯粹用外国语言文字创作的反映本民族历史与传统文化的作品也适宜本标准定级范围。5.8跨境民族文字古籍的定级
跨境民族在他国产生的同一民族文字古籍属于他国古籍,不在本标准定级范围之内。但是在历史疆域内产生的古籍,或境外同一民族的作者由他国入籍中国,并在中国境内撰著的古籍,或作者属于中国人,在他国以本民族语言文字撰著、翻译或传抄的古籍应属于本标准定级范围。5.9 本标准尚未涵盖而未来新涉及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的定级按其文种类型、古籍特征等情况,可参考相应文种古籍的定级标准定级,待修订标准时再作具体规定和调整。6定级标准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分为一、二、三、四级。具体条款如下: 6.1佉卢字古籍
6.1.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内容比较完整或存留部分较多的稀见写本。
——虽为残本,但却有能够反映古籍重要内容、成书时间等信息的写本。6.1.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残本。6.2焉耆—龟兹文古籍 6.2.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内容比较完整或存留部分较多的稀见写本。
——虽为残本,但却有能够反映古籍重要内容、成书时间等信息的写本。6.2.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残本。6.3突厥文古籍
6.3.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内容比较完整或存留部分较多的稀见写本。
——虽为残本,但却有能够反映古籍重要内容、成书时间等信息的写本。6.3.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残本。6.4于阗文古籍
6.4.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内容比较完整或存留部分较多的稀见写本。
——虽为残本,但却有能够反映古籍重要内容、成书时间等信息的写本。6.4.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残本。6.5粟特文古籍
6.5.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内容比较完整或存留部分较多的稀见写本。
——虽为残本,但却有能够反映古籍重要内容、成书时间等信息的写本。6.5.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残本。6.6回鹘文古籍
6.6.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
——内容比较完整或存留部分较多的稀见写本、印本、抄本。
——虽为残本,但却有能够反映古籍重要内容、成书时间等信息的写本、印本、抄本。6.6.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残本。6.7契丹文古籍
6.7.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
——内容比较完整或存留部分较多的稀见写本、刻本、抄本。
——虽为残本,但却有能够反映古籍重要内容、成书时间等信息的写本、刻本、抄本。6.7.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残本。
6.8西夏文古籍
6.8.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
——内容比较完整或存留部分较多的稀见写本、印本、抄本。
——虽为残本,但却有能够反映古籍重要内容、成书时间等信息的写本、印本、抄本。
6.8.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残本。6.9女真文古籍
6.9.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
——内容比较完整或存留部分较多的稀见写本、刻本、抄本。
——虽为残本,但却有能够反映古籍重要内容、成书时间等信息的写本、刻本、抄本。6.9.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残本。6.10八思巴字古籍 6.10.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
——内容比较完整或存留部分较多的稀见写本、刻本、抄本。
——虽为残本,但却有能够反映古籍重要内容、成书时间等信息的写本、刻本、抄本。6.10.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残本。
6.11藏文古籍
6.11.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
——唐代(吐蕃)时期抄写的虽为残本,但却有能够反映古籍重要内容、成书时间等信息的传本。——元代及其之前(公元1367年及其以前)写、印且卷帙比较完整的传本。——明代(公元1368年至1643年)稀见传本、孤本。
——明清两代(公元1368年至1911年)朝廷及地方组织编纂的鸿篇巨制。——明清两代著名学者代表性著作的稿本、批校题跋本。
——清乾隆及其之前(公元1795年及以前)用特殊纸张印写,或以特殊工艺制作,或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代表性传本。6.11.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元代及其之前的残本。——清乾隆及其之前的传本。
——清嘉庆至清末时期(公元1796年至1911年)名家名著的初印本。——清嘉庆至清末时期的稀见传本、孤本。
——民国时期(公元1912年至1949年)地方组织编纂的鸿篇巨制。6.11.3三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嘉庆、道光时期(公元1796年至1850年)的传本。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公元1851年至1911年)流传较少,或书品较好、卷帙完整的传本。——无明确年款,但纸质古旧、字体古朴、抄写精良、装帧典雅或制作工艺特殊的稀见传本;或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可以确定为流传较少的、具有重要历史和学术价值的传本。
——清代晚期采用新技术印制的石印本、铅印本、影印本的初印本。
——民国时期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翻印或抄写,且原本散佚的重要传本。
6.11.4四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流传较多,或书品较差、卷帙残损的传本。
——无明确年款,但可以确定为1912年之前形成的、传本较多、流布较广,历史、学术、艺术价值均较为一般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翻印或抄写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传统著述方式和装帧形式成书的、反映藏族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具有重要价值及传承意义的书籍。6.12察合台文古籍 6.12.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
——清乾隆及其之前(公元1795年及其以前)的传本。
——清嘉庆至清末时期(公元1796年至1911年)的稀见传本、孤本。——清嘉庆至清末时期名家名著的重要稿本。——清嘉庆至清末时期著名人士的批校题跋本。6.12.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嘉庆、道光时期(公元1796年至1850年)的传本。
——无明确年款,但纸质古旧、字体古朴、抄写精良、装帧典雅或制作工艺特殊的稀见传本;或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可以确定为早期的、流传较少的、具有重要历史和学术价值的传本。6.12.3三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公元1851年至1911年)流传较少,或书品较好、卷帙完整的传本。——民国时期(公元1912年至1949年)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翻印或抄写,且原本散佚的重要传本。
——民国时期名家名著的重要稿本。
6.12.4四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流传较多,或书品较差、卷帙残损的传本。
——无明确年款,但可以确定为1912年之前形成的、传本较多、流布较广,历史、学术、艺术价值均较为一般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翻印或抄写的传本。——民国时期著名人士的批校题跋本。
——民国时期以传统著述方式和装帧形式成书的反映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等各民族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具有重要价值及传承意义的书籍。6.13蒙古文(包括回鹘式蒙古文、托忒文)古籍 6.13.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清雍正及其之前(公元1735年及其以前)的传本。
——清乾隆时期(公元1736年至1795年)内府写、印,书品较好、卷帙完整的传本。——清乾隆时期名家名著的写本、稿本、刻本或著名人士的批校题跋本。——清乾隆至清末时期朝廷组织编纂的鸿篇巨制。6.13.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清乾隆时期抄写、印制的传本。
——清乾隆至清末时期(公元1736年至1911年)用特殊纸张写、印,或以特殊工艺制作,或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代表性传本。
——清嘉庆、道光时期(公元1796年至1850年)内府写、印的传本。
——清嘉庆、道光时期名家名著的稿本、写本、刻本,或著名人士的批校题跋本。
——无明确年款,但纸质古旧、字体古朴、抄写精良、装帧典雅或制作工艺特殊的稀见传本;或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可以确定为早期的、流传较少的、具有重要历史和学术价值的传本。6.13.3三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清嘉庆、道光时期的传本。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公元1851年至1911年)内府写、印的传本。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名家名著的稿本、写本、刻本,或著名人士的批校题跋本。——清代采用新技术印制的石印本、影印本的初印本。
——民国时期(公元1912年至1949年)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翻印或抄写,且原本散佚的重要传本。
6.13.4四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清咸丰至清末时期的传本。
——无明确年款,但可以确定为1912年之前形成的、传本较多、流布较广,历史、学术、艺术价值均较为一般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翻印或抄写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传统著述方式和装帧形式成书的反映蒙古族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具有重要价值及传承意义的书籍。6.14满文古籍
6.14.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清雍正及其之前(公元1735年及其以前)的传本。
——清乾隆时期(公元1736年至1795年)内府写、印,卷帙完整的传本。——清乾隆时期名家名著的重要写本、稿本、刻本或著名人士的批校题跋本。——清乾隆至清末时期朝廷组织编纂的鸿篇巨制。6.14.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乾隆时期的传本。
——清乾隆至清末时期(公元1736年至1911年)用特殊纸张印写,或以特殊工艺制作,或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代表性传本。
——清嘉庆、道光时期(公元1796年至1850年)内府写、印的传本。
——清嘉庆、道光时期名家名著的重要写本、稿本、刻本或著名人士的批校题跋本。
——无明确年款,但纸质古旧、字体古朴、抄写精良、装帧典雅或制作工艺特殊的稀见传本;或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可以确定为早期的、流传较少的、具有重要历史和学术价值的传本。6.14.3三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清嘉庆、道光时期的传本。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公元1851年至1911年)内府写、印的传本。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名家名著的重要写本、稿本、刻本,或著名人士的批校题跋本。——清代晚期采用新技术印制的铅印本、石印本、影印本的初印本。
——民国时期(公元1912年至1949年)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翻印或抄写,且原本散佚的重要传本。
6.14.4四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清咸丰至清末时期的传本。
——无明确年款,但可以确定为1912年之前形成的、传本较多、流布较广,历史、学术、艺术价值均较为一般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翻印或抄写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传统著述方式和装帧形式成书的、反映满族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具有重要价值及传承意义的书籍。6.15彝文古籍
6.15.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清乾隆及其之前(公元1795年及其以前)的传本。
——清嘉庆至清末时期(公元1796年至1911年)的稀见传本、孤本。
——清嘉庆至清末时期用特殊纸张印写,或以特殊工艺制作,或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代表性传本。6.15.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嘉庆、道光时期(公元1796至1850年)的传本。
——清嘉庆至清末时期著名毕摩、慕史的稿本、抄本、批校题跋本。
——无明确年款,但纸质古旧、字体古朴、抄写精良、装帧典雅或制作工艺特殊的稀见传本;或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可以确定为早期的、流传较少的、具有重要历史和学术价值的传本。6.15.3三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公元1851年至1911年)流传较少,或书品较好、卷帙完整的传本。——民国时期(公元1912年至1949年)著名毕摩、慕史的稿本、抄本、批校题跋本。——民国时期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翻印或抄写,且原本散佚的重要传本。6.15.4四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流传较多,或书品较差、卷帙残损的传本。
——无明确年款,但可以确定为1912年之前形成的、传本较多、流布较广,历史、学术、艺术价值均较为一般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翻印或抄写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传统著述方式和装帧形式成书的反映彝族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具有重要价值及传承意义的书籍。6.16傣文古籍
6.16.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清乾隆及其之前(公元1795年及其以前)的传本。
——清嘉庆至清末时期(公元1796年至1911年)的稀见传本、孤本。
——清嘉庆至清末时期用特殊纸张印写,或以特殊工艺制作,或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代表性传本。——具有特殊历史意义和纪念意义的精抄本、贝叶本。6.16.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嘉庆、道光时期(公元1796至1850年)的传本。——清嘉庆至清末时期著名人士的稿本、抄本、批校题跋本。
——无明确年款,但纸质古旧、字体古朴、抄写精良、装帧典雅或制作工艺特殊的稀见传本;或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可以确定为早期的、流传较少的、具有重要历史和学术价值的传本。
——书册首页或末页中标明某年某月某日某人抄写供奉某寺的民国初年(公元1919年)以前的抄本、贝叶本。
6.16.3三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公元1851年至1911年)流传较少,或书品较好、卷帙完整的传本。——民国时期(公元1912年至1949年)著名人士的稿本、抄本、批校题跋本。——民国时期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翻印或抄写,且原本散佚的重要传本。——民国时期以特殊工艺制作的写本、贝叶本。6.16.4四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流传较多,或书品较差、卷帙残损的传本。
——无明确年款,但可以确定为1912年之前形成的、传本较多、流布较广,历史、学术、艺术价值均较为一般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抄写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传统著述方式和装帧形式成书的、反映傣族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具有重要价值及传承意义的书籍。6.17东巴文古籍
6.17.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清乾隆及其之前(公元1795年及其以前)的传本。
——清嘉庆至清末时期(公元1796年至1911年)的稀见传本、孤本。
——清嘉庆至清末时期用特殊纸张印写,或以特殊工艺制作,或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代表性传本。6.17.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嘉庆、道光时期(公元1796至1850年)的传本。——清嘉庆至清末时期著名大东巴的稿本、抄本、批校题跋本。
——无明确年款,但纸质古旧、字体古朴、抄写精良、装帧典雅或制作工艺特殊的稀见传本;或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可以确定为早期的、流传较少的、具有重要历史和学术价值的传本。6.17.3三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公元1851年至1911年)流传较少,或书品较好、卷帙完整的传本。——民国时期(公元1912年至1949年)著名大东巴的稿本、抄本、批校题跋本。——民国时期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翻印或抄写,且原本散佚的重要传本。6.17.4四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流传较多,或品相较差、卷帙残损的传本。
——无明确年款,但可以确定为1912年之前形成的、传本较多、流布较广,历史、学术、艺术价值均较为一般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抄写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传统著述方式和装帧形式成书的、反映纳西族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具有重要价值及传承意义的书籍。6.18古壮字古籍
6.18.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清乾隆及其之前(公元1795年及其以前)的传本。
——清嘉庆至清末时期(公元1796年至1911年)的稀见传本、孤本。
——清嘉庆至清末时期用特殊纸张印写,或以特殊工艺制作,或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代表性传本。6.18.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嘉庆、道光时期(公元1796至1850年)的传本。
——清嘉庆至清末时期著名师公、道公、麽公、歌王、歌师的稿本、抄本、批校题跋本。
——无明确年款,但纸质古旧、字体古朴、抄写精良、装帧典雅或制作工艺特殊的稀见传本;或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可以确定为早期的、流传较少的、具有重要历史和学术价值的传本。6.18.3三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公元1851年至1911年)流传较少,或书品较好、卷帙完整的传本。——民国时期(公元1912年至1949年)著名师公、道公、麽公、歌王、歌师的稿本、抄本、批校题跋本。
——民国时期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抄写,且原本散佚的重要传本。6.18.4四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流传较多,或书品较差、卷帙残损的传本。
——无明确年款,但可确定为1912年之前形成的、传本较多、流布较广,历史、学术、艺术价值均较为一般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抄写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传统著述方式和装帧形式成书的反映壮族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具有重要价值及传承意义的书籍。6.19水书古籍
6.19.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清乾隆及其之前(公元1795年及其以前)的传本。
——清嘉庆至清末时期(公元1796年至1911年)的稀见传本、孤本。
——清嘉庆至清末时期用特殊纸张印写,或以特殊工艺制作,或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代表性传本。6.19.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嘉庆、道光时期(公元1796至1850年)的传本。
——清嘉庆至清末时期著名水书先生的稿本、抄本、批校题跋本。
——无明确年款,但纸质古旧、字体古朴、抄写精良、装帧典雅或制作工艺特殊的稀见传本;或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可以确定为早期的、流传较少的、具有重要历史和学术价值的传本。6.19.3三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公元1851年至1911年)流传较少,或书品较好、卷帙完整的传本。——民国时期(公元1912年至1949年)著名水书先生的稿本、抄本、批校题跋本。——民国时期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抄写,且原本散佚的重要传本。6.19.4四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流传较多,或书品较差、卷帙残损的传本。
——无明确年款,但可以确定为1912年之前形成的,传本较多,流布较广,历史、学术、艺术价值均较为一般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抄写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传统著述方式和装帧形式成书的反映水族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具有重要价值及传承意义的书籍。6.20朝鲜文古籍
6.20.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民国以前(公元1912年以前)的稀见传本。——民国以前著名人士的稿本、抄本、批校题跋本。6.20.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民国以前流传较少、书品较好、卷帙完整的传本。6.20.3三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民国以前流传较多,或书品较差、卷帙残损的传本。
——民国时期(公元1912年至1949年)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翻印或抄写,且原本散佚的重要传本。
——民国时期著名人士的稿本、抄本、批校题跋本。6.20.4四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民国时期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翻印或抄写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传统著述方式和装帧形式成书的、反映朝鲜族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具有重要价值及传承意义的书籍。6.21多文种合璧的古籍 6.21.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清雍正及其之前(公元1735年及其以前)的传本。——清乾隆时期(公元1736年至1795年)内府写、印的传本。——清乾隆时期的稀见传本、孤本。6.21.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清乾隆时期的传本。
——清嘉庆至清末时期(公元1796年至1911年)的稀见传本、孤本。——清嘉庆、道光时期(公元1796年至1850年)内府写、印的传本。6.21.3三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清嘉庆、道光时期的传本。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公元1851年至1911年)内府写、印的传本。6.21.4四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清咸丰至清末时期的传本。
——民国时期(公元1912年至1949年)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翻印或抄写的传本。
参考文献
[1]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编委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修订本编委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修订本·卷一至卷五.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2009 [2]史金波,黄润华.中国历代民族古文字文献探幽.北京:中华书局,2008 [3]吴元丰.北京地区满文图书总目.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 [4]张公瑾.我国傣族古籍.民族图书馆学研究
(四).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 [5]赵世红.关于东巴文古籍定级的若干问题.民族图书馆学研究
(四).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 [6]潘朝霖.水书古籍抢救状况及版本鉴定审视.民族图书馆学研究
(四).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 [7]王元鹿等.中国文字家族.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 [8]新疆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新疆少数民族古籍论文选编.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 [9]张铁山.突厥语族文献学.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10]买提热依木·沙依提.突厥语言学导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11]徐惟诚,田胜利.中国大百科全书(精粹本).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12]聂鸿音.中国文字概略.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 [13]牛汝极.维吾尔古文字与古文献导论.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14]张公瑾,黄建明,岭福祥.民族古文献概览.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 [15]中央民族大学彝文文献编译室.彝文文献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1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新疆民族辞典.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17]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国家民委文化司.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 [18]戴庆夏,许寿椿,高喜奎.中国各民族文字与电脑信息处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1 [19]中华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中华民族古文字图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 [20]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语言文字》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21]陈永龄.民族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22]中华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中华民族古文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术语和定义索引
(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
B 版本﹍﹍﹍﹍﹍﹍﹍﹍﹍﹍﹍﹍﹍﹍﹍﹍﹍﹍﹍﹍﹍﹍﹍﹍﹍﹍﹍﹍﹍﹍﹍﹍﹍3.2 贝叶本﹍﹍﹍﹍﹍﹍﹍﹍﹍﹍﹍﹍﹍﹍﹍﹍﹍﹍﹍﹍﹍﹍﹍﹍﹍﹍﹍﹍﹍﹍﹍﹍3.2.9 C 彩绘本﹍﹍﹍﹍﹍﹍﹍﹍﹍﹍﹍﹍﹍﹍﹍﹍﹍﹍﹍﹍﹍﹍﹍﹍﹍﹍﹍﹍﹍﹍﹍﹍3.2.4 残本﹍﹍﹍﹍﹍﹍﹍﹍﹍﹍﹍﹍﹍﹍﹍﹍﹍﹍﹍﹍﹍﹍﹍﹍﹍﹍﹍﹍﹍﹍﹍﹍﹍3.2.18
抄本﹍﹍﹍﹍﹍﹍﹍﹍﹍﹍﹍﹍﹍﹍﹍﹍﹍﹍﹍﹍﹍﹍﹍﹍﹍﹍﹍﹍﹍﹍﹍﹍﹍3.2.3 重修本﹍﹍﹍﹍﹍﹍﹍﹍﹍﹍﹍﹍﹍﹍﹍﹍﹍﹍﹍﹍﹍﹍﹍﹍﹍﹍﹍﹍﹍﹍﹍﹍3.2.5.2 初刻本﹍﹍﹍﹍﹍﹍﹍﹍﹍﹍﹍﹍﹍﹍﹍﹍﹍﹍﹍﹍﹍﹍﹍﹍﹍﹍﹍﹍﹍﹍﹍﹍3.2.5.1 初印本﹍﹍﹍﹍﹍﹍﹍﹍﹍﹍﹍﹍﹍﹍﹍﹍﹍﹍﹍﹍﹍﹍﹍﹍﹍﹍﹍﹍﹍﹍﹍﹍3.2.15 D 多色套印本﹍﹍﹍﹍﹍﹍﹍﹍﹍﹍﹍﹍﹍﹍﹍﹍﹍﹍﹍﹍﹍﹍﹍﹍﹍﹍﹍﹍﹍﹍3.2.7.2 G 稿本﹍﹍﹍﹍﹍﹍﹍﹍﹍﹍﹍﹍﹍﹍﹍﹍﹍﹍﹍﹍﹍﹍﹍﹍﹍﹍﹍﹍﹍﹍﹍﹍﹍3.2.2 孤本﹍﹍﹍﹍﹍﹍﹍﹍﹍﹍﹍﹍﹍﹍﹍﹍﹍﹍﹍﹍﹍﹍﹍﹍﹍﹍﹍﹍﹍﹍﹍﹍﹍3.2.16 H 合璧本﹍﹍﹍﹍﹍﹍﹍﹍﹍﹍﹍﹍﹍﹍﹍﹍﹍﹍﹍﹍﹍﹍﹍﹍﹍﹍﹍﹍﹍﹍﹍﹍3.2.17 活字本﹍﹍﹍﹍﹍﹍﹍﹍﹍﹍﹍﹍﹍﹍﹍﹍﹍﹍﹍﹍﹍﹍﹍﹍﹍﹍﹍﹍﹍﹍﹍﹍3.2.6 K 刻本﹍﹍﹍﹍﹍﹍﹍﹍﹍﹍﹍﹍﹍﹍﹍﹍﹍﹍﹍﹍﹍﹍﹍﹍﹍﹍﹍﹍﹍﹍﹍﹍﹍3.2.5 M 木活字印本﹍﹍﹍﹍﹍﹍﹍﹍﹍﹍﹍﹍﹍﹍﹍﹍﹍﹍﹍﹍﹍﹍﹍﹍﹍﹍﹍﹍﹍﹍3.2.6.2 N 泥活字印本﹍﹍﹍﹍﹍﹍﹍﹍﹍﹍﹍﹍﹍﹍﹍﹍﹍﹍﹍﹍﹍﹍﹍﹍﹍﹍﹍﹍﹍﹍3.2.6.1 泥金写本﹍﹍﹍﹍﹍﹍﹍﹍﹍﹍﹍﹍﹍﹍﹍﹍﹍﹍﹍﹍﹍﹍﹍﹍﹍﹍﹍﹍﹍﹍﹍3.2.1.1 泥银写本﹍﹍﹍﹍﹍﹍﹍﹍﹍﹍﹍﹍﹍﹍﹍﹍﹍﹍﹍﹍﹍﹍﹍﹍﹍﹍﹍﹍﹍﹍﹍3.2.1.2 P 批点本﹍﹍﹍﹍﹍﹍﹍﹍﹍﹍﹍﹍﹍﹍﹍﹍﹍﹍﹍﹍﹍﹍﹍﹍﹍﹍﹍﹍﹍﹍﹍﹍3.2.13 批校题跋本﹍﹍﹍﹍﹍﹍﹍﹍﹍﹍﹍﹍﹍﹍﹍﹍﹍﹍﹍﹍﹍﹍﹍﹍﹍﹍﹍﹍﹍﹍3.2.14 Q
铅印本﹍﹍﹍﹍﹍﹍﹍﹍﹍﹍﹍﹍﹍﹍﹍﹍﹍﹍﹍﹍﹍﹍﹍﹍﹍﹍﹍﹍﹍﹍﹍﹍3.2.12 S 石印本﹍﹍﹍﹍﹍﹍﹍﹍﹍﹍﹍﹍﹍﹍﹍﹍﹍﹍﹍﹍﹍﹍﹍﹍﹍﹍﹍﹍﹍﹍﹍﹍3.2.11 T 套印本﹍﹍﹍﹍﹍﹍﹍﹍﹍﹍﹍﹍﹍﹍﹍﹍﹍﹍﹍﹍﹍﹍﹍﹍﹍﹍﹍﹍﹍﹍﹍﹍3.2.7 铜版印本﹍﹍﹍﹍﹍﹍﹍﹍﹍﹍﹍﹍﹍﹍﹍﹍﹍﹍﹍﹍﹍﹍﹍﹍﹍﹍﹍﹍﹍﹍﹍3.2.8 铜活字印本﹍﹍﹍﹍﹍﹍﹍﹍﹍﹍﹍﹍﹍﹍﹍﹍﹍﹍﹍﹍﹍﹍﹍﹍﹍﹍﹍﹍﹍﹍3.2.6.3 X 写本﹍﹍﹍﹍﹍﹍﹍﹍﹍﹍﹍﹍﹍﹍﹍﹍﹍﹍﹍﹍﹍﹍﹍﹍﹍﹍﹍﹍﹍﹍﹍﹍﹍3.2.1 Y 影印本﹍﹍﹍﹍﹍﹍﹍﹍﹍﹍﹍﹍﹍﹍﹍﹍﹍﹍﹍﹍﹍﹍﹍﹍﹍﹍﹍﹍﹍﹍﹍﹍3.2.10 Z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3.1 朱墨套印本﹍﹍﹍﹍﹍﹍﹍﹍﹍﹍﹍﹍﹍﹍﹍﹍﹍﹍﹍﹍﹍﹍﹍﹍﹍﹍﹍﹍﹍﹍3.2.7.1 朱印本﹍﹍﹍﹍﹍﹍﹍﹍﹍﹍﹍﹍﹍﹍﹍﹍﹍﹍﹍﹍﹍﹍﹍﹍﹍﹍﹍﹍﹍﹍﹍﹍3.2.5.3
第三篇:简帛古籍定级标准
简帛古籍定级标准(初稿)
2011-07-06
前 言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和方法按GB/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二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中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提出。
本标准参加编写单位:北京大学、国家图书馆。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朱凤瀚、汪桂海、曹菁菁。参与修订人员:李致忠、王素、李零、刘乐贤、赵平安。修订执笔人:向辉。
引 言
纸张发明并且普遍用于书写之前,中国古代有很长一段时期使用简牍与缣帛作为主要的书写载体。以简帛制作的书籍,其装帧形式、书写格式等方面对后世的纸质书籍产生了深远影响。
自二十世纪初我国西北地区开始发现汉代简牍以来,越来越多的珍贵简帛古籍陆续发掘出土,许多失传典籍重新面世,为文史哲等学术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对近百年学术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今,简帛文献研究已成为世界范围的显学,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简帛古籍尤其自身的特点,与纸质古籍通同定级难以反映其固有特性。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01年第19号令发布的《文物藏品定级标准》和《一级文物定级标准举例》所记文物定级的有关精神,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定级对象:汉文简帛古籍。汉文文书类简帛文献,非书籍的帛画,以及非汉文简帛文献等,不在本定级范围之内。
简帛古籍定级标准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简帛古籍基本术语和定义,以及简帛古籍的级别。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全国各级各类型博物馆、图书馆、文物管理部门、考古部门、高等院校等单位的汉文简帛古籍保护、整理工作,同时供出版、教学、科研及相关业务单位使用。术语和定义
2.1 简帛古籍
中国古代书写于简牍或缣帛上典籍的简称。主要指二十世纪初迄今在中国出土的简帛书籍,所属年代自先秦至魏晋。2.2 简牍
古人用竹或木做成的书写材料的统称,包括简册、牍、觚等。2.2.1 简册
古人将竹或木加工成用于书写的细长竹木片,称简。将简札以绳编联起来,即为册。简册的编绳依简的长短之异而有二至四道之别。简册多用于书写典籍、各类文书及遣册,也可用于绘制典籍中的插图。
2.2.2 牍
是用木或竹加工成的较宽的板状书写材料。牍多用来书写信札、契约等,亦有书写典籍或绘制地图者。
2.2.3 觚
是将一根竹、木条削出多个平面而成的多棱的柱状书写材料,有三面至八面不等。多用于书写字书或临时记事、起草等。
2.3 缣帛
帛,或称缣帛,指用于书写的绫、绢、缣等丝织品。多用于书写信札、文书、典籍等。定级原则
简帛古籍定级取决下面两条原则。
3.1 以价值高低区分等级
简帛古籍存在的年代自先秦至魏晋,跨越千馀年。确定简帛古籍的级别,应综合考虑其文献、文物、艺术价值的高低。
3.2 兼顾完残程度
简帛古籍的文献、文物、艺术价值不仅表现在内容上,也与出土情况和现存状况有关。因此,简帛古籍定级应考虑简帛的完残程度。定级标准
本标准将简帛古籍定为一、二、三级。具体如下:
4.1 一级简帛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的文献、文物、艺术价值,且现存状况基本完好的简帛古籍。
具有重要文献、文物、艺术价值的简帛古籍主要包括:
——对解决学术史上关键问题有重要价值的简帛古籍;
——反映相关历史时期科技、文化、宗教等方面成就的重要简帛古籍;
——反映相关历史时期政治、法律、军事、经济等方面典章制度的重要简帛古籍。
——反映相关历史时期重大史事与著名历史人物事迹的重要简帛古籍。
○具有特别重要的文献、文物、艺术价值,但现存状况较差的简帛古籍。
4.2 二级简帛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文献、文物、艺术价值,但现存状况较差的简帛古籍。
○具有比较重要的文献、文物、艺术价值,且现存状况基本完好的简帛古籍。
具有比较重要的文献、文物、艺术价值的简帛古籍主要包括:
——对解决学术史上关键问题有比较重要参考价值的简帛古籍;
——反映相关历史时期科技、文化、宗教等方面成就的比较重要的简帛古籍;
——反映相关历史时期政治、法律、军事、经济等方面典章制度的比较重要的简帛古籍。
——反映相关历史时期的重大史事与著名历史人物事迹的比较重要的简帛古籍。
4.3 三级简帛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一定文献、文物、艺术价值的简帛古籍。
此类简帛古籍出土或现存状况较差,但出数量稀少,在反映早期典籍的文本和流传特点方面,非传世典籍所能比拟,一律归入本级别。
参考文献
1.罗振玉、王国维《流沙坠简》,中华书局影印本,1999年。
2.王国维《简牍检署考校注》,胡平生、马月华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3.马衡《中国书籍制度变迁之研究》,载《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华书局,1996年。
4.余嘉锡《书册制度补考》,载《余嘉锡论学杂著》,中华书局,1977年。
5.陈梦家《由实物所见汉代简册制度》,载《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年。
6.钱存训《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7.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三联书店,2008年。
8.李均明、刘军《简牍文书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第四篇: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之我见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之我见
杨长虹
[摘 要]科学制订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关乎妥善修复保护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之大略,本文为此审慎而细致地就标准制订中的诸方面问题作了专门探究。以求在总体思路、指导原则、细则架构等方面有所明辨,并希冀引起同人争鸣,广集众家之智慧,终成此事。[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 [中图分类号]G25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8214(2008)05-0119-03 制订实施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标准化工作。它对推动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管理工作不断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道路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目前,文化部已于2006年颁布实施了适用于汉文的《古籍定级标准》(WH/T20-2006),这为继而制订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提供了可参见的文本及可借鉴的经验。然而,由于各少数民族之间在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客观存在的不平衡性及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宗教习俗和居住地域环境等因素影响,使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在产生、流传以及版本特征形成等方面显现出较为复杂的情况。所以,我们在制订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时,不可能简单地从汉文古籍定级标准直接进行移植。而要在总体思路、指导原则上,尽可能多地考虑民族因素;在制订细则时充分反映和突出民族特点。同时,还要广泛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及建议,使制订出的标准既能够符合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实际状况,又能够确切体现标准的可控性、适应性、一致性等特定内涵。[1]在探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简要回顾一下,我国近30年来包括各民族古籍在内的古籍整理保护事业发展历程,这对理解制订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具有一定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国家各项改革事业的迅速发展,古籍整理保护工作也跃入新的发展时期。1981年,[中发37号]文件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自那以后,我国古籍整理工作步步推进,层层深入,不断迈向新的进程。1983年,国家民委召开了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工作座谈会。1984年,国家民委专门成立了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2002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中华再造善本工程”。2005年,文化部、财政部又联合启动了“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是年,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列入《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5]10号)中。2006年,文化部为推动“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的实施,出台了《古籍定级标准》等若干部颁标准。是年,《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并建立由文化部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民委、新闻出版总署、宗教局、文物局等部门组成的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是年,文化部、国家民委共同决定,尽快制订出台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并委托中华民族图书馆负责组织起草工作。综观上述不难看出,制订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是时代的需要。
1制订定级标准的总体思路及指导原则 1.1制订定级标准的总体思路
制订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一个基本,贯穿一条主线。坚持一个基本,即坚持以标准化的核心内涵为基本设计理念,统一标准框架,合理区分等级,科学界定条款,适度放宽准绳。标准化的定义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GB/T 3951—83])也就是说,在实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分级管理中,对大批量不同文种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是一种重复性活动,当中依据的概念、方法被反复应用,而这些重复性事物和概念,只有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才能达到统一,使业界获得共同遵循的古籍等级管理最佳秩序和由此分享同等政策保护带来的社会效益。
标准化的核心内涵是:①一致性。即对同一属性的事物用统一尺度进行衡量,统一是标准的本质内涵。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和汉文古籍二者本质属性相同,都是古籍。所以,定级标准无论在指导原则还是细则上要基本趋向一致。二是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之间在定级标准中,不因强调特殊性而各不相同,也应遵循一致性的指导原则和细则。这两个一致,体现了共性与个性共存又不失特点的协调统一。②适应性。即体现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细则的兼容和互换特点。兼容要求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在定级标准中,依据相同细则,彼此不会产生矛盾;互换要求不同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特点能在少数民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民族文献·地方文献:研究与开发2008(5)·111199·文字古籍定级标准细则中都得到满足。③可控性。即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细则中的各个条款应是能够适宜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等级区分的最佳选择,能够充分反映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的特点和流传情况。④可操作性。即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细则应简约明了,释解清晰,不生歧义,使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能够比较容易准确地归入相应等级中。
贯穿一条主线。即把高效管理、科学保护、妥善修复及合理利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始终作为制订定级标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明确制订定级标准只是标,而实为加强保护修复古籍才是本。因此,不论在制订定级标准中遇到多么复杂的局面和难以解决的问题,都要以这条主线为取法尺度,权衡利弊。不以枝节所惑,顾以大局为重,细心斟酌,反复推敲,择其善而制订标准。同时,还要着重注意处理好一个关系,即谨慎融通应普遍遵循的标准规则与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特殊情况相适应的关系;突破一个关键,即努力破解由于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版本识别困难等因素造成制订定级标准障碍的关键问题。[2] 1.2制订定级标准的指导原则
制订定级标准的指导原则实际上是制订细则过程中应贯彻始终的通则。汉文古籍定级标准提出三性原则,即用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来划分古籍等级,同时又提出不唯时限性,等次上靠、等次下调等原则对等级进行调控。这些原则无疑同样也适用于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的制订,只是在具体应用时要根据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特点加以灵活处置。(1)历史文物性原则。即以侧重于古籍传本产生的时代为衡量尺度。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其版印、抄写时代较早,具有珍藏价值;二是指其可作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实物见证,具有物证价值。(2)学术资料性原则。即以侧重古籍反映的学科内容为衡量尺度。其价值体现在:一是精校细勘,文字讹误较少,注疏缜密;二是学术见解独到,有学派特点,系统归纳众说,或在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某一人物、某一事件方面,资料比较集中、完善或稀见。(3)艺术代表性原则。侧重以古籍版本具有的印刷技术和装帧艺术特征为衡量尺度。价值体现在能够反映古代各种印刷技术的发明、发展和成熟水平;能够反映古籍各种装帧形制的演变,包括用纸、印制的变化;能够反映古代造纸工艺的进步和印刷技术水平的提高。三性原则实际上归结了善本古籍的特点。(4)不唯时限性原则。即以侧重古籍的实际价值为衡量尺度,将划分古籍等级第一标准的时限性略其次。这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在辩证处理古籍产生时限与实际价值关系时,试图做出最佳选择。对此文物家未必苟同,但它的确体现了版本家的藏书观点,反映了古籍不完全同于文物客观存在的事实。(5)民族平等性原则。即以侧重平等看待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产生、流传情况为衡量尺度。它与历史文物性原则有些近似,但含义不完全相同。它侧重强调的是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在定级时应享受平等待遇,即使这个民族的民族文字古籍产生在近现代或年代不详需推断而定,它也应该与产生于公元2世纪的民族文字古籍有同等评定相应等级的权利。前提条件是,它先要与本民族存世流传古籍按三性原则、不唯时限性原则以及等级上靠或下调原则进行权衡对比。
2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细则构想 ●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
(1)元代及其以前(包括辽、西夏、金、蒙古时期)以各少数民族文字(如佉卢文、焉耆-龟兹文、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八思巴文、古藏文、老蒙古文、老傣文等)刻印、抄写保存较为完整的书籍。
(2)明代及其以前刊刻、抄写保存较为完整的彝文书籍。
(3)明代及其以前写、抄保存较为完整的察合台文书籍。
(4)明代及其以前用特殊纸张印刷,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代表性书籍。
(5)清顺治以前刊印、抄写保存较为完整的满文书籍。
(6)清乾隆以前刊印、抄写保存较为完整,规模宏大,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各少数民族文字书籍。
(7)清代及其以前以古壮文、东巴文、哥巴文、水书、白文、尔苏沙巴文刻印、抄写的孤本书籍。
●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的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1)元代及其以前(包括辽、西夏、金、蒙古时期)以各少数民族文字(如怯们卢文、焉耆一龟兹文、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八思巴文、古藏文、老蒙古文、老傣文等)刻印、抄写的残本或残页。
(2)明代至清乾隆时期以各少数民族文字刊刻、抄写的书籍。如,察合台文写本、抄本;明永乐年间的女真文书籍;八思巴文抄本;回鹘式蒙古文书籍;托忒式蒙古文写抄本:满文印抄本;藏文印抄本:傣文贝叶经写本;古壮文、东巴文、哥巴文、水书、白文、尔苏沙巴文刻印、抄写较早时期的残本或残页。
●三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比较重要的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1)清嘉庆至清宣统三年的各少数民族文字抄本、印本。
(2)难以断代,但推定或公认年代早于民国,且具有少数民族社会、历史、传统文化价值的各少数民族文字书籍。
●四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1)1912年至1949年,以各少数民族文字刻印、抄写,具有少数民族社会、历史、传统文化价值的珍稀书籍。
(2)1949年以后,抄写或影录已亡佚的少数民族文字珍稀书籍。3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细则构想说明
●关于一级的划分
(1)唐五代以前(10世纪上半叶前)产生的少数民族文字书籍有怯们卢文、焉耆—龟兹文、于阗文、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契丹文、吐蕃时期的古藏文等。这些古籍都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分别在甘肃敦煌、新疆吐鲁番、西夏黑水城遗址等地考古发现的,大多流失国外,国内保存凤毛麟角。北宋至元代(10世纪下半叶至14世纪下半叶)产生、印抄写的少数民族文字书籍有回鹘文、契丹文、古藏文、察合台文、女真文、回鹘式蒙古文、八思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民族文献·地方文献:研究与开发2008(5)·112200·文、西夏文、老傣文等,是我国现存最重要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珍如拱璧。故应该定为一级。(2)元至明代印抄写保存较为完整的藏文书籍;元至明代的八思巴文刻本;明代及其以前刊刻、抄写保存较为完整的彝文书籍;明代抄写较为完整的老傣文书籍;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以前刊印、抄写保存较为完整的满文书籍。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以前刊印、抄写的各少数民族文字鸿篇巨制书籍;清代及其以前印抄写的古壮文、东巴文、哥巴文、水书、白文、尔苏沙巴文的孤本书籍;明代及其以前用特殊纸张印刷,具有特殊装帧形式和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文字书籍。这些古籍的文物性、学术性、艺术性价值都很高,且传世稀少。根据三性原则、不唯时限性原则及民族平等性原则,均应定为一级。
●关于二级的划分
(1)根据不唯时限性等次下调原则,将元代及其以前(包括辽、西夏、金、蒙古时期)以各少数民族文字(如怯们卢文、焉耆—龟兹文、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八思巴文、古藏文、老蒙古文、老傣文等)刻印、抄写的残本或残页,定为二级。
(2)明代至清乾隆六十年(1368年—1795年)刊刻、抄写的少数民族文字书籍,在存量上同一级古籍相比有较为显著的增加,但仍为稀世罕见,且年代相对久远,传承今世,实属不易,故应定为二级。当然,已经上靠一级的明代至乾隆六十年的少数民族文字书籍除外。
●关于三级的划分(1)清嘉庆至宣统三年(191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段时期,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总量要超过清乾隆以前的总合,但是与汉文占籍相比存量仍然很小,特别是其中一些民族,尽管历史上很早便产生了文字,可流传至今所能见到的古籍却是鲁殿灵光,天水之遣,不可多得。故而将此时期产生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划定为三级应是明智之举。
(2)难以断代,但公认早于1911年以前,且具有少数民族社会、历史、传统文化价值和保持传统印装、抄写特征的各少数民族文字书籍,应定为三级。作如此考虑缘由有二:一是古籍定级首要遵循的标准应是以成书年代为尺度进行衡量,但是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中不注成书年代的书籍非常多,所以必须有所变通,否则无法操作。二是此变通不能随意为之,如果不加限制,肆意分级,势必会违反定级的基本法则。所以,面对不注年代的书籍应尽量根据内容仔细判别,推定其大致年份,划入相应等级。对于实在无法推定,但专家公认早于民国,且是孤本、稀见珍本的可划入一级;传世较少、残缺较多的划入二级;其他应全部划入三级。这样可尽力避免古籍错划级别,又能使珍本民族文字古籍受到应有重视。
●关于四级的划分
(1)划入四级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为普通古籍,其下限定在1949年以前,这反映了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发展的实际情况。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流传至今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中写抄本很多,大于印本,它反映了少数民族书籍的传承特点和文化传统。也就是说,1912年至1949年抄写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以三性原则判断,未必不是最具代表性且今世所存较为古老的少数民族文字传本。二是少数民族大多地处边疆,社会发展相对滞缓,所以,以传统方式产生传统书籍这种情况延续比内地及沿海地区时间要长一些。故这一时期刻印、抄写的具有少数民族社会、历史、传统文化价值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均应定为四级,以便妥善保护。
(2)有些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是1949年以后抄写或影录的,大多属已亡佚的少数民族文字珍稀书籍。按三性原则及不唯时限性原则,也应定为四级。但是,这一情况不能随意延伸。以上仅是理论层面的大略探求,在实际制订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时,免不了会在一些条款定夺上遇到较为复杂而又棘手的问题,远非区区千言所能一一辩明。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二:一是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在存量上、版本鉴定上有许多模糊不清的问题,直接影响定级条款尺度的权衡与设置。二是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文种众多,不可能希冀有通晓所有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的通才,将定级标准制订工作全部包揽,一通到底。只有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汇聚一起,紧密合作,充分协商,达成共识,才能制订出符合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实际情况并在实际应用中经得起检验的定级标准。
[参考文献]
[1]黄润华,史金波.少数民族古籍版本学———民族文字古籍[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2]杨慧漪.《古籍定级标准》中的“级别等次”和“四原则”释评[J].图书与情报,2007(5):89-91,96.
[作者简介]杨长虹,男,中华民族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
此文发表于《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5期
第五篇:法国国家图书馆(巴黎)
.法国国家图书馆(巴黎)沈弘 编译
当哥伦布刚刚发现美洲大陆时,文艺复兴的新学问都集中在意大利的图书馆,还有一个半岛文化的突出前哨是在匈牙利的马赛厄斯·科文努斯的宫廷。一百年以后,这个模式完全被改变。只有梵蒂冈图书馆仍然保持着它的地位,布达佩斯已经被土耳其人所攻占,另有两个著名的十五世纪意大利图书馆已经消失,剩下的意大利图书馆也因在阿尔卑斯山以北和西班牙新崛起的图书馆而黯然失色。在17世纪中,法国是人文主义传统的主要继承者,而且它通过军事征服而成为拥有意大利手抄本最多的外国。
自圣路易(1226-70)起,法国皇家爱好文学已经形成传统。国王查理五世于1373年在卢佛宫的一个塔楼上收藏了917册书,占据了塔楼三层的房间。其中有一个房间墙壁是用泥炭木嵌镶的,并且还装设了黄铜窗栅栏,以防“飞禽走兽”。屋内的家具包括装有旋转桌面的读经台,即十六世纪以后“书轮”的前身,但在1424年,所有的书都被亨利五世的兄弟贝德福特公爵约翰买走,后者死后,这些书就在英国失散了。
皇家图书收藏的第二个核心是从查理八世远征那不勒斯开始的。在从阿拉贡王国的战利品中,除了被运到布里塔尼的安妮在安布瓦斯的邸宅“以装饰该城堡”的挂毯、油画、大理石和斑岩外,还有一个拥有一千多册印刷书和手抄本的图书馆。藏书中甚至包括一些古希腊文手抄本,它们是那不勒斯的费兰德一世从失宠的侍臣安东内罗·皮特鲁奇那儿没收来的。查理八世尽管不懂希腊文和拉丁文,却受过人文主义的熏陶,并且雇佣了伦巴第作家保罗斯·艾米琉斯和贾纳斯·拉斯卡里斯,后者在梅第奇被驱逐出佛罗伦萨以后,就投靠了新崛起的列强法国。
莱奥波德·德利尔认为将皇家图书馆变成国家图书馆的主意最早是由查理的堂兄弟和继位者路易十二(1499-1515)提出来的。无论如何,路易是个伟大的收藏家。他从做诗人的父亲,奥尔良的查理,那儿继承了布洛瓦宫的两百多部手抄本,而他在这个基础上又增加了来自安布卢瓦斯的阿拉贡图书收藏,一个战败的米兰公爵藏于帕维亚城堡中的大部分图书,来自那不勒斯费兰特遗孀的藏书,以及一位佛兰芒绅士,布鲁日的路易,的手抄本,后者曾帮助查理五世从英国买书。所有这些收藏都给人以深刻印象,但它们大多是无系统性的哥特式文艺复兴时期文本。最早有记载的借阅图书证据是在下一位国王的任内。假如说必须挑选一个能证明法国国家图书收藏是为增进世代学术发展而存在的日期,那么成立枫丹白露宫图书馆的1544年便是当之无愧的。
国王的多明我会忏悔神父兼图书管理员纪尧姆·帕维于1518年制定了布洛瓦宫藏书的一个清单列举了1,626册书,其中有41册是古希腊文的,四册是希伯莱文的,还有两册是阿拉伯文的。一位那不勒斯的来访者,红衣主教阿拉贡的路吉的秘书,贝蒂斯的安东尼奥,在前一年写下了对这个图书馆的描述:
“在这个城堡或宫殿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相当大的图书馆,室内放了两排书桌,四周靠墙的书架从地板一直达到天花板,全都装满了书。除了这些书以外,还有一些放在内屋的木柜里,这些书都是用最漂亮的字体誊抄,然后用各种颜色的绸缎包装,并且带有华美的书扣和镀银的挂钩……”
换言之,有部分书是按照意大利的方式放在两排书桌上(现存藏书上所印的“靠庭院一边”和“靠护城河一边”就是用来区分书桌上图书的),另一部分放在靠墙的斜面书架上,它们似乎是带有书名标记的封底朝上放的。两个木柜用来放置珍本书,其中有一些曾被拿给那不勒斯的来访者欣赏:如彼特拉克的《凯旋》和《论改变命运的良药》,一部大开本的圣母祈祷书,一部“带有希腊图画的”耶稣受难神秘剧,以及有法语和拉丁语两种文字的奥维德《变形记》。这些书的选择意味深长,除了耶稣受难的袖珍画难以鉴定之外,其它都是哥特式字体的作品。它们显然比馆藏众多的人文主义手抄本更受到重视:贝里公爵的《大祈祷书》中有赫斯丁的雅克马尔所绘制的大型袖珍画(后被人从书中取走),而赠送给路易十二的两部彼特拉克法译本中有卢瓦画派艺术家所绘制的色彩淡薄的袖珍画装饰。
与此同时,对人文主义更为有利的新一代统治已经开始,弗朗西斯一世尽管不是一位古典语言学家,但他深受罗马历史和古典文化中英雄业绩的熏陶。这从他手边的那些图书中便可窥见一斑:贾斯廷努斯,修昔底斯,阿皮安和戴奥多鲁斯·西库鲁斯等人的法译本,还有《特洛伊的毁灭》,《玫瑰传奇》和其它一些中世纪的浪漫传奇。在一部于1519年献给国王的一部《箴言集》中,人文主义者纪尧姆·比代提出国王的荣耀有赖于他对文学的赞助,这一提法居然被国王所接受,而作者本人也被正式任命为新创立的皇家图书馆馆长。没有迹象表明比代只是将这个职位看做是一个闲职,而历任的图书管理员──埃塔普尔的雅克·勒费弗尔,沙洲的让,及诗人圣热莱的梅林──依然跟以前那样管理着图书收藏。但是比代急于想推动希腊语的研究,摆脱极为保守的巴黎大学神学院控制,于是他便说服国王,成立了一个皇家学院,即如今法兰西学院的前身。1530年,该学院任命了希腊语、数学和希伯莱语的高级讲师,1533年又任命了拉丁语的高级讲师,并且开始着手收集古希腊文手抄本。法国皇太子的导师,克里蒙纳的吉罗拉姆·封迪罗在一次赴意大利的旅行中购买了五十部古希腊文手抄本,其中二十部是从里厄主教平斯的让私人庄园里买来的,而其它的手抄本则是通过驻维也纳和罗马的法国大使购买的。馆藏中数量最多的古希腊文手抄本来自蒙特佩利尔主教,1539至1542年间驻威尼斯大使纪尧姆·佩里西尔。还包括来自一位流亡的科孚人安东尼奥斯·埃帕科斯的38部手抄本。另外还有印刷商阿尔杜斯的内兄阿索拉的乔万尼·弗朗西斯科的希腊语和拉丁语手抄本收藏。
直到1540年, 佩里西尔还告诉康士坦丁堡的法国特使说这些书是为国王在巴黎的学院而买的。但是把它们转给皇家图书馆,以组成一个国家学术研究中心的决定肯定是在这个时候所作出的。对于图书馆的重新强调也许是来自城堡的皮埃尔,后者于1537年被任命为皇家朗诵者,其任务是给国王朗诵古希腊和罗马的作品。这一任命的结果就是1537年12月28日颁布的著名法令,《蒙彼利埃法令》,即世界上最早的图书寄存法。印刷商和书商每出一种新书,都必须呈交一本给布洛瓦宫的图书管理员。进口的外国图书出售之前也都必须呈交一本供审查,假如合适就买下。据法令解释,这一方法可使当代作品汇集布洛瓦宫,以作为君王鼓励文学繁荣的纪念碑。王位继位者必须爱好学习研究,乐于继续赞助文学,而且后代也可以找到保持原始纯洁性的文本,以免它们掺杂讹误或消失。
另一个提及弗朗西斯一世意图的是罗贝尔·埃蒂安纳,他于1539年被授予希伯莱语和拉丁语印刷商和书商的皇家特许证书,三年后又获得希腊语印刷商的皇家特许证书。在他出版的西塞罗《图斯库卢姆谈话录》(1542)的序言中提到国王“耗费了巨资正在装备修缮一个藏有各种希伯莱语、希腊语和拉丁语书籍的图书馆……对于那些花费皇家币帛从意大利和希腊买来的古代作品文献,他不仅不吝啬将其示人,而且要将它们对所有人开放,并供他们使用。”这儿所描绘的图书馆1544年终于落成。布洛瓦宫的1,894册书与地球仪和装在皮箱里的鳄鱼头一起被运到了枫丹白露宫的一个画廊里,再加上国王的268部古希腊文手抄本(几年后又增加到了540部)和在波旁的康士坦丁变节背叛之后所没收的波旁家族图书收藏。这个在枫丹白露宫的图书馆并未完全对外开放,但是从埃蒂安纳的叙述中可以得知国王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刊印那些尚未出版的文本,使之可以为大众所用。三种特殊的希腊语活铅字,即“皇家希腊字体”,是克劳德·加拉蒙德模仿图书馆雇用的一位克里特人昂热洛·韦吉西奥斯所誊抄的手抄本中的字体和装饰所刻制的,而且得到了国王的资助。1544年出版的优西比乌斯《教会史》初版本是用这些希腊语活铅字印刷的第一本书,而于1550年出版,基于九部皇家手抄本的希腊语《新约》影响力最大。据说弗朗西斯一世选定了哈利卡纳萨斯的迪奥尼修斯所著的《罗马史》,并将其于1546-7年间出版,他还建议用小号的希腊语活铅字于1546年刊印了一部袖珍本《新约》。
由弗朗西斯一世开始的一项重新装订古希腊文手抄本和来自布洛瓦宫破旧书的计划,被他的继位者亨利二世以过分铺张的规模继续了下去。从他的统治时期(1547-59)有九百多册装订本幸存了下来。天才的设计家,来自地中海东岸的摩洛哥山羊皮和伊斯兰艺术的灵感,使得该时期的图书装订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迄今最光彩夺目的枫丹白露宫藏书一旦被摆放在一个单独房间里的书桌和斜面书架上时,其景观一定会令人难以忘怀。也许是为了模仿法国的皇家图书收藏,多斯加尼的大公爵弗朗西斯一世才于1585年将洛伦佐图书馆的手抄本统一用红色的摩洛哥山羊皮重新进行装订的。
1567年,巴黎大学的钦定讲座教授皮埃尔·拉姆斯向法国皇太后凯瑟林·德·梅第奇请求将这个图书馆运到巴黎来,以供文人学者使用,并且离大学也近一些。他引用洛伦佐·德·梅第奇的例子,后者“不是将图书馆设在自己漂亮的别墅里,而是将它置于祖国众人瞩目的地方”。这种说法显然奏了效,几年后,这个已经拥有3,650册书的皇家图书馆被安置在巴黎一座地址不明的建筑物的两个楼层之中,它们在那儿可能是首次按现代方式排列。这是一个重要的决定,枫丹白露宫的图书馆很可能会萎缩,因为后来的国王可能会喜欢别的住处,而一旦搬到首都,图书馆便会顺应国家的需求而发展。
在亨利四世任内(1589-1610),这个图书馆搬到了被耶稣会撤空了的克莱蒙特学院,接着又被图书馆长,索的雅克-奥古斯特先后运到科迪莉亚的修道院和它在竖琴街的一个分院。1622年完成的第一部图书馆目录列举了6,000册图书,1656年雅克·迪皮遗赠的图书使该收藏的数量增加了一倍半。后者的赠书中包括一部五世纪的李维《三十年代》手抄本,这是现存最古老的古典作品手抄本之一。J.B.科尔贝尔通过他作为挂名馆长的兄弟而执掌图书馆的1661至1683年是一段非常活跃的时期:他购置图书收藏,指示大使们买回外国图书,并派遣旅行家去东方收寻手抄本。奥尔良的加斯东收集的奖章组成了现在“奖章陈列馆”的核心。为了他自己的方便,科尔贝尔将图书馆迁到了他家花园后面的维维安妮街。1724年,图书馆最后一次搬迁,移入了街对面内弗斯公爵的邸宅内。
在这整个时期内,图书馆都没有对公众开放,就连艾萨克·沃西斯这么著名的学者也须通过王宫中的内线才得以进入图书馆的。所以当卢瓦的修道院长(这位早熟的博学者在九岁时,他父亲就买下了皇家图书馆馆长的官职以作为他的生日礼物)于1692年宣布将图书馆每星期开放两次时,在巴黎顿时成为重要新闻,被誉为“珍馐佳肴”。这一制度在六年以后还在实行,当时的利斯特博士发现图书馆占据了两层楼的22个房间,书柜上都装有铁栏栅进行保护。但是它后来又重新衰落,直到1735年才永久对读者开放,但也只是每星期两次。
法国革命首先带来了政治控制的严峻现实。最后一位皇家图书馆馆长,奥尔梅森的勒费弗尔,以及他的两位继承人,吉伦特派的提名候选人,卡拉和尚福尔,都一起被捕。尚福尔死于狱中,另外两人则死于断头台上。修道院长巴泰勒米和他的侄子出狱以后及时阻止了“奖章陈列馆”的藏品被回炉。一位下院议员提议烧毁图书馆,理由是它被“皇家图书馆”这个名称所玷污。这个威胁差点在1871年的巴黎公社社员手里变为现实,只是因为时间仓促和缺乏引火材料才未得逞。另一个建议,即“巴黎公共图书馆和各政府部门的藏书再也不能容许用可耻的奴役标记来玷污共和党人的眼睛。所有这些标记都得被马上消除:例如在封皮上或其它地方代表法国王室纹章的百合花,以及所有序言和题跋中凡提到国王和贵族的地方都得被删去。”该提案曾被起草为法令,但幸亏由于两位书商和一位印刷商,勒努阿尔,夏尔丹和迪多所引发的一场报纸争论而被撤销。
革命使法国的图书馆系统搞得混乱不堪:在巴士底监狱被攻陷后的二十年中,法国百分之九十五的书籍都被易主。从移民国外者,宗教团体和罪犯那儿没收的150万册图书被集中在巴黎的八处仓库之中:国家图书馆的高级职员尽其所能,从中挑选了十万册印刷书和约七万部手抄本。除此之外,在被征服国家收集文物战利品的特派员们所运回的西欧纪念碑式的重要文学作品也开始渊源不断地抵达图书馆。这些战利品在滑铁卢战役之后不得不重新贮存,而担任印刷书籍部主任长达43年的约瑟夫·范普里特于1818年成功地在他的部门造成一种井井有条的假象,使英国藏书界的泰斗,托马斯·弗罗格内尔·迪布丁神父发现他“温文尔雅”,接待英国来访者时毕恭毕敬,摆出了众多书页未曾裁开的古典作品和阿尔杜斯用犊皮纸印刷的书籍来使客人大饱眼福。但是过了四十年以后,大量新添的藏书仍未编目或整理,而剩余的编目工作直到鼎鼎大名的利奥波尔德·德莱尔掌管图书馆事务期间(1874-1905)才最后完成。除了法定的寄存书之外,法国国家图书馆在本世纪又增添了一项图书拍卖时的先买权。它跟大英图书馆馆一样,可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