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开展确权政策难点及土地统一登记问题的调研表报告
关于对齐齐哈尔市开展土地确权政策难点及土地统一登记问题的调研报告
一、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政策难点问题
(一)基本情况。
1.《国土资源部 财政部 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文件下发后,我市将该文件复印下发到9县(市)7区,并提出学习、宣传、贯彻具体要求,确保以此文件将该项工作推进落实到位。要求各县区国土局一是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把土地确权登记当作国土管理的核心和基础牢牢抓住,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配套的政策和规章制度等规范性文件,提高工作力度。二是以专业测绘部门为依托,选配扎实能干业务精的人员充实到管理岗位,切实夯实技术实力和业务实力,大大提高了土地确权登记的能力。三是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抓好土地登记,在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中,提高土地确权登记的威信,争得各级党委和政府支持和理解。四是要认真执行《土地登记办法》,抓好地籍规范化建设。即落实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也结合实际为广大用地户提供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提高部门和土地确权登记威信。五是积极探索地籍管理服务国土资源管理和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取得管理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六是要加强宣传,提升服务能力。在社会都 认同重视土地确权登记的氛围中,进一步提高运用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为有位,才能充分利用各方优势和资源促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的顺利进行。
目前,各县市均成立了,各级政府一把手为组长,主管领导为副组长,财政、农业、林业、草原及各乡镇政府等为成员的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领导小组,领导各县市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依托乡镇基层政府,计划在明年全部开展我市各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务必在2012年底完成此项工作任务。
2.齐齐哈尔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情况,以及经费保障情况。
我市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作为全省土地划界试点一部分,对市辖区农村土地进行了全方位的划界和登记发证工作,共发放集体土地所有权证 本,对国有农场发放国有土地使用证 本,在试点的基础上,全市9个县也陆续开展了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80年代初,各县市基本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但由于基础图件采用60年代的地形图,测量绘图等技术手段落后的限制,致使权属界线落位精度不高,部分还存在着“盖被”和“天窗”等现象,这些缺点很多成为目前土地争议的源头。2003年,省厅要求利用土地详查成果对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我市 非常重视,颁布政府换发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书公告,并针对发证条件成熟的行政村换发了集体所有权证书,市属9县市效果很好,但市辖区因权属复杂,发证的数量较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土地登记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是随着村办企业发展而实施的,但多数建设用地单位由于历史原因,未办理土地审批手续,办理土地登记的数量更少。农村宅基地土地登记也是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是办法宅基地证,到90年代后期开始大规模农村宅基地初始登记,换发了农村集体使用权证,在各级国土部门特别是集成土地管理员努力下,我市宅基地发证率较高,但采用的皮尺丈量的技术手段,精度较低。
经调查齐齐哈尔市全市集体土地所有权发证1501本、发证率为83%;集体土地使用权发证669274 本、发证率为87%;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初始土地登记为 660468本、发证率为91%。
二、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探索
1.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在主体、权能以及农民集体和成员间的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集体土地收益分配方式 历史上,我市农村所有权主体先是生产大队,后变为行政村农民集体,所有权能由村委会行使,“撤村并镇”以来,行政村数量减少,自然屯数量增加,一个行政村包含2个以上自然屯,但多数合并的行政村存在着按照原来 的行政村经济独立核算的分配方式,原行政村土地所有权证书和界线还独立存在,历史上存在的生产小队即村民小组的权属界线目前已荡然无存。另外,个别原行政村由于自身的特殊原因及村民意向,不同意与其他行政村合并,变为实业公司方式存在,村的行政管理机构变身为企业机构,但又兼任管理原行政村各项行政职能,如我市的建华区的原龙沙村、原红光村,现变为龙沙实业总公司、红光实业总公司。原行政村的土地收益由实业总公司实施分配。
2.我市在土地确权登记工作中的政策难点,实践中遇到的重点问题;贯彻执行《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入港规定》遇到的问题。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存在着政策难点的问题很多,这里这列举我们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下:
1)由原来的行政村转变为各种事体公司,如我市的龙沙村、红光村转变为实业总公司,已无行政村机构,也不存在村民小组,这样的公司是否可以视为该村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该村的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书是否可由该公司保管或由该公司对该村集体土地经营和管理,无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规定。
2)“一户多宅”现象较为普遍。《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但对“一户一宅”如何 理解和掌握,尤其是“户”的含义,现行的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
3)由于各种原因,各地都存在着不少“一户多宅”的情况,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具体原因包括:一是历史原因,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松懈造成的;二是建新不拆旧,近年来随着规划调整和村民为改善居住条件而异地拆建户,新房建成,旧房未拆,造成了事实上的一户多宅;三是由于继承造成一户多宅;四是由于接受赠与或购买住宅造成一户多宅;五是其他原因。对一户实际使用多处宅基地的,特别是对旧房不拆的如何处理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4)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中的第六条中的“非农业户口居民(含华侨)原在农村合法取得的宅基地及房屋,房屋产权没有变化的,经该农民集体出具证明并公告无异议的,可依法办理土地登记,在《集体土地使用证》记事栏应注记“该权利人为非本农民集体成员”。”中,“非农业户口居民”是指原村民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的,还是原来就是非农业户口,由于历史原因具有合法的农村宅基地产权,没有明确具体范围,该款中的“合法”如何确定,也没有明确定义范围,可操作性较差。
5)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 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中的第七条,对超面积的宅基地分3个时间段确认宅基地合法使用面积,因历史上对宅基地管理粗放,也曾多个部门管理,地籍档案资料丢失、不全甚至无任何登记资料,宅基地建设也无任何竣工验收资料,从建筑物新旧程度上也无合法确定建筑年代技术、法律及行政手段,实际调查结果也不具备法律效力,因此分3个时间段确认宅基地合法使用面积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也易引起土地登记纠纷。
6)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中的第7条中《土地管理法》出台后建设的宅基地按照法定面积登记,超占部分在登记簿和土地证书中记载,超占土地留待以后政府依法实施规划重建是,按有关规定处理,这个“有关规定”应该在即将进行的农村宅基地调查和登记前出台,制定出分户建房及拆迁、改建、翻建的配套规定,明确超占土地分配建宅基地的方向和范围。另外,该条款也未制定出土地权利证书中宗地图件合法用地范围和超占土地范围如何绘制技术上规定。应明确超占土地范围是否在地籍档案和土地权利证书标注。
7)购买经乡镇政府或村委会拍卖(如很多村投资的小学、上级财政投资兴建的小学因教育资源整合而拍卖、因合 并村而闲臵的村委会办公室、停办的企业,出售的机关事业单位房产等,取得的房屋产权的土地实际使用者如何进行土地登记,目前无政策和法律上的规定。
8)集体经济组织或者为全体村民服务的公共设施及商服用地已经发放土地证的是否可以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内部流转,历史上存在无审批用地手续的公共设施及商服用地,现在要申请土地登记的,如何可以办理土地登记发证,目前尚无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
9)按照《担保法》和相关土地法律法规,宅基地是不允许抵押的,但是在农村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用宅基地抵押贷款进行生产经营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还有学校医院和一些公益设施不准许抵押,但是现实中有很多学校、医院和公益设施已经改制成私有或股份制等性质,是否允许抵押,在实际操作中却没有法律和政策依据,很难把握。
10)关于地类问题。国家2007年颁布实施的<<土地利用分类标准>>应进一步修改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用途越来越广泛,土地的利用分类也越来越细化,这一国家标准所确定的地类,无法很好的与过去的地类相衔接,也无法满足现实操作中越来越细化的用地分类,给日常用地归类和利用带来很大的难度。缺点集中体现在新地类分类标准分类层次、类型数目少,分类不完善,略显粗糙,有些地类的含义很难把握。11)是否可以纠正权属划错问题。过去的登记不规范,确权依据不充分,误将大片的集体土地划为国有土地,或将国有土地划为集体所有土地,过去这些土地有很多是宅基地或者是居民点土地,在实际工作中村民组织不认同这一现状,这给国土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对于这些土地是否可以予以纠正,将国有重新划归集体。
12)按照《物权法》和《土地登记办法》要求,土地登记实行属地登记原则,要求而我省目前实施的《黑龙江省土地登记办法》没有按此规定进行修改,还存在着分级登记痕迹,在实践中也实施了分级登记,如分布在我省的全省范围内农垦、森工和军队农场土地登记由省政府进行土地登记,尽管这种分级登记有利于加强对农垦、森工和军队农场土地资产管理,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流失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分级登记的弊端在日常土地登记争议中屡屡出现,形成争议起因多数为因登记的相关资料由不同的登记部门保管,尽管各登记部门恪尽职守,但因掌握资料不完整性,权属确认及登记手段不一致,重登或漏等及错登的难以禁止。目前在我市存在村、农垦农场、部队之间界线纠纷很难达成协议;直接影响了我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确权登记进度,如我市铁锋区管辖的6个行政村,均和农垦的齐齐哈尔种畜场搭界,因各村都不认同省政府对齐齐哈尔种畜场确认登记的界线,集体拒绝地籍调查表中按照省政府对齐齐哈尔种畜场确 认界线签字盖章,致使该区管辖的6个村,有5个村无法进行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
13)由于我市对农村土地登记开展的较早,老版土地证书登记内容是行政村辖区全覆盖登记,包含耕地、林地、草原等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也包含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本次要求是对集体土地进行确权登记,没有提及各个行政村使用国有土地登记,如果仅对集体土地登记势必造成各个行政村登记范围不完整。我市还存在大量使用国有土地的地方和企业、个人农场,与各个行政村相邻搭界,对各个农场土地登记也应出台相关的政策。保障各土地使用证土地登记现势性,便于国土资源有效管理。
14)在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中,缺少“终端资金”,导致对集体土地登记积极性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我市资金十分困乏的情况下,我市高质量的完成了二次调查、并逐年进行的年度变更,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原始数据,但是各县市区地籍科和基层地籍技术力量薄弱,日常工作中没有技术力量去完成确权落界所需要的专业设备和技术手段,在此情况下就得聘请专业测绘部门来测绘,但是专业测绘部门的测绘落点定界费用无法得到保障,国家减轻农民负担政策要求及个行政村无财权支付测量费用,确权登记也变得难上加难。
三、有关建议
农村集体土地的确权与登记直接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广,影响深远,不同利益群体立场和诉求有差异,易激化矛盾,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必须妥善处理。针对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
1.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不是国土部门一家行政确认行为,应上升到各级政府行为,特别是权属界线和权属性质应由对本地实际情况特别熟悉乡镇政府组织各级集体经济组织协商确认。
2.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确定。目前我省那么集体经济组织存在方式多样,具体是那种组织是代表全体村民利益的,这方面认定应该由各级人民政府的农村或农业主管部门给与具体认定。
3.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的范围。结合第二次土地调查,充分利用调查成果,各地要及时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变更登记工作,以二次调查成果或年度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将集体所有土地范围内的林地、耕地及建设用地等各类用地纳入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范畴,保 10 证土地登记的统一性,为城乡地政统一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二)、农村宅基地登记
1.农民宅基地土地使用权登记,坚持一户一宅。农民合法使用的宅基地为一户一宅的,依法予以登记。重点对于对于一户多宅的情况,应当按照现有的法律政策为基础,根据产生的原因的明确处理方法。特别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一户多宅”,及因接受赠与、购买住宅以及其他原因造成“一户多宅”,以及农民身份转变保留的宅基地、非农业户口拥有“合法”农村宅基地给与明确的定义和处理方法。
2.对宅基地超占部分处理严格执行宅基地面积标准,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规定标准,除了按照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中规定3个时间段确定宅基地面积,要针对因历史等原因无法确认农村宅基地竣工时间土地登记作出相关的政策规定,超占范围和合法的使用范围如何在宗地图标注和绘制制定具体的技术方案。
3.明确“户”的具体内涵
《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宅基地实行“一户一宅”的原则,要求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必须以户为单位,因此对户的内涵的界定直接关系到法律的适用,但目前没有一部法律阐述其具体的内涵。目前公安系统采用户籍政策仅是满足的户籍管理的需要,在宅基地土地登记实践中,这种“户”概念不能满足规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管理的需要。常常出现一个户口本上多个已成家分户居住的户籍,按照“一户一宅”确权登记,实际居住宅基地变成实际“一户多宅”,另外对未婚大龄青年和已婚青年等符合分户条件的应给予分户,按新的“户”来处理。建议国家在宅基地登记实施方案中对“户”的具体内涵予以明确,以提高法律规定的可操作性。
4.空闲或房屋坍塌、拆除两年以上未恢复使用的宅基地,不予土地登记。已经登记确定使用权的,由集体报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收回土地使用权,办理土地注销登记。对于因建新不拆旧造成“一户多宅”,村民申请第二宗宅基地登记的,在村民拆除其旧宅之前,土地登记机构暂不受理。
(三)、集体建设用地土地登记
1.对于历史形成未经审批或者无权属来源,不在乡镇村居住区的独立工矿类的集体建设用地土地登记,首先要有土地、规划部门确认是否符合规划,符合规划的,应补办用地审批手续,否则,不予登记。
2.尽快出台农村集体建设土地流转交易办法,通过政策有效引导那些违法违规,隐形交易的用地主动来办理手续,只有这样才能将这部分用地显现出来、管理上来的用地予以确权登记,提高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的登记率,为最终到达土地登记全覆盖扫除死角。
(四)土地登记经费
建立地籍基础工作经费投入新机制。第一拓展多融资渠道。即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争取将地籍管理的国家任务目标和地方任务目标所需工作经费列入各级政府财政常态预算,在土地调查、土地遥感监测、地籍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明确激励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实现资源共享、成果收益共同支配。第二是建立完善地籍成果有偿应用新机制。以加强地籍成果应用为重点,努力拓宽工作经费渠道,按照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要求,在将地籍管理成果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城乡建设等领域中提供有偿服务,加大地籍成果应用的活力,形成推动地籍发展的动力,实现管理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
(五)大力推动土地登记中介代理制度,推动地籍管理机制创新,把事务性、技术性工作交由土地登记中介代理机构来完成,地籍行政机构集中精力做好集体土地登记审核,严把质量关,确保集体土地登记顺利进行。
(六)在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同时开展国有农用地即国有农用地集体使用、各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场土地登记,保障土地登记的完整性。
土地统一登记问题
一、基本情况
与土地确权登记相比,我市的林地和草原确权登记基本上与我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同步,但由于国家政策变化、管理和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在机构人员设臵及技术力量,以及草原和林业确权登记的深度和广度上都不能与土地确权登记同日而语,其声威地位,资料的积累,维稳解决社会矛盾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远不及土地确权登记。土地承包经营权运行的比较好。
第一是在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方面。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在有序有力的进行。经过这一时期的工作全市森林资源底数已经基本摸清;林木流转合同清理也基本结束;落实经营主体工作全面展开,有的已经进入核发林权证阶段。涌现出了依安县全力清查宜林地,规范档案管理的典型;泰来县落实责任、高位推进抓林改的典型;碾子山区、克山县全力攻坚、落实经营主体的典型。
第二是在推进草原产权制度改革方面。我市自2002年以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市政府的要求,对城郊草原开始了详查,并对详查后的龙沙区、铁锋区和个别农牧场草原发放了草原使用证。其余5个区(昂昂溪、富拉尔基区经过调查和勘验,但是因为界限问题没能发放草原使用证)没有发证。第三是在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方面。在稳定以往土地承包政策的基础上,不断的加大改革力度:坚持八不变原则,切实把政策宣讲到位。;开展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落实相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相关政策较好的推进了这项工作。齐齐哈尔全市耕地总面积3500万亩,其中家庭承包2800万亩,截止到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1190万亩,规模经营达到856万亩,并提请市委市政府准备出台《关于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极大的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和农业效率。
第四是在农村土地登记制度建设方面。我市的土地登记也经历了又多头分散登记到国土部门统一城乡地政,由土地部门一家带政府确权登记的转变。在过去多头管理期间,其确权登记资料丢失缺失严重,特别是在区乡政府、建设房产部门登记发证期间,出现了很多只发证,不建立档案资料的情况。在土地部门统一管理后各部门也从未移交过相关资料,这为国土部门再次理顺处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为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先期配齐配强了土地助理,按照国家土地登记的法律法规依据、办法、程序建立了有关表册卡簿,今年累月积攒了大量的资料,后期我们还在全市建立的地籍管理所,将土地确权登记的重心前移,极大的避免了错登、漏登或重复登记引起的纠纷以及诉讼案件的发生。
第五是我市的农村和城镇地籍调查已经结束,并顺利通 过验收。该调查成果不但为国土事业的土地登记、立项审批、土地征转用等方面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服务于社会和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增光添彩,解决疑难杂症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近两年在与财政、税务部门开展税收管理中,在与国家银监会建立国土金融系统中,通过土地登记信息汇交、共享和应用,在增加政府税收,降低金融风险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存在问题和改革探索
第一是在推进集体土地宅基地、建设用地、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现在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在基层非常普遍,但是国家在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方面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在很多方面都是法律上的空白,相关法律也不衔接,房产交易过户了、集体土地不能更名过户,造成国土部门需要做很多的解释工作,但有时候很多用地户也不理解。
第二是在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和规模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由于宣传、示范引导不够、和后续管理跟不上,农民不理解不愿放弃承包经营权,参加各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再者由于国家比较重视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各种形式的规模合同订立后,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或受利益的驱动,农户或者规模经营联合体违约不遵守合同的事情时有发生,信心遭到了挫伤,所以双方宁可固守现状也不愿意推进规模经营。第三在林权制度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由于有的地方宣传不到位;再加上有的地方部门措施不理,对个别林权合同的清理、宜林地清查不彻底,甚至有点地方简单应付了事,群众的参与性不高,导致有的地方产改的好有的不好,影响了林改的质量和效果。
第四在草原产改方面存在的问题。过去由于草原在机构机构制度建设上不完善规范。有的发放的草原证都没有档案,由于不同时期政策的不同,历史上鼓励开垦开发的现实,也使得草原面积锐减,近年来很少的投入,根本没有达到全部进行登记造册。
第五在农村土地登记衔接的问题。在土地登记中我们做到了各级国土部门横向和纵向的衔接,但是在与林业、草原、农业等部门的衔接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各自为政,资料自行管理,各发各的证,林权、草原发证范围与土地证书范围不吻合,因林权证和草原证与土地证不符引起的土地争议也时有发生,目前还有上升趋势。
第六在农村土地登记中要增强解决纠纷的政策力度,在队区分乡镇所有,村组所有、在国有农用地确权审批等方面要做出详细具体的规定,以便有更强的可操作性。也只用这样才能向土地登记全覆盖的目标在迈进一步。
(三)、有关建议
第一是应进一步推进集体土地产权改革力度,扩大土地 登记的覆盖面,在统一登记机制未建立之前,建立与土地登记相衔接的承包经营权、林权和草原确权登记制度,避免因林权、草原、土地三证登记范围不同引发争议。
第三是建议加快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工作,探索总结为引导规范流转摸索经验。
第三是及时出台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办法,依法规范集体土地建设用地流转。
第四推进以土地登记为核心的土地统一制度这应该是趋势是必然,首先国土部门自己能叫得硬,打铁还需自身强,只有这样国土部门才能担当起这项艰巨的死命。其次是国家又有政策支持,否则这项工作推进的力度和步伐都不够。
第二篇:关于土地统一登记的调研报告
**国土资源局
关于土地统一登记问题的调研报告
为了切实做好土地统一登记问题的调研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关于开展农村土地确权政策难点及土地统一登记问题调研活动的通知》,**县国土资源局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长期以来,我县农村土地管理工作主要停留在土地用途管制、建设用地审批上,农村地籍管理工作相对缺位。由于我国一直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在以往的地籍管理中,往往以城镇地籍管理为主,农村的地籍管理工作,主要是为摸清土地家底而开展变更调查和统计汇总工作,为服务土地征转用而实施权属、地类调查工作。尽管国土资源部也曾下文要求加快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但由于政策、人力、财力等多方面原因,没有真正动起来,更没有建立数据库。
**县城镇地籍调查完成后,没有通过市局的初验,市局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意见,现在由于我县财政资金匮乏,仍然处于积极申请上级资金支持,落实整改意见阶段。
二、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探索
土地统一登记政策性非常强、工作量非常大、耗资非常大,工作推行的难度也非常大,要确保如期完成任务,首先需要解决一些基本问题。
1、思想认识问题。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发证工作,是深入贯彻《土地管理法》、《物权法》,推进我县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设,强化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管理,促进集体土地合法流转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的通知》(国土资发
[2008]146号)要求各地力争在2009年底前基本完成全国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这项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战略高度来看待城乡地政一体化的迫切性和前瞻性,对现代地籍管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政策问题。《物权法》实施后,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作为用益物权受法律保护。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法律主体、所有权权能和宅基地使用权管理缺少法律制度规范。《土地管理法》正在修订之中,相关的配套政策尚未出台,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确权规定散见一些文件之中,没有形成体系。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流转极不规范,乡镇、村组的合并,村民小组之间土地的调整,有的有批文、有的仅有口头协议,有的甚至仅凭村领导的一句话。政策界限的不明晰,成为土地统一登记的一大障碍。
3、经费、人员队伍问题。地籍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从变更调查到城乡一体化地籍调查,政府投入巨大,要全面完成我县农村集体土地“三权”登记发证工作经初步核算,需耗资1700余万元,再加上城镇部分,并将两部分进行整合,建立统一的数据库,两项合计约需2000余万元。投入如此之大,必须要各级政府明确经费渠道、及时落实到位。要开展这项工作,人员同样也是问题,选派精兵强将负责此项工作,落实有能力、有资质的作业单位,保质保量完成此项工作。
三、主要对策和建议
1、加大宣传。加快土地统一登记工作,是依法保护土地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农村土地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土地统一登记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和工作力度,争取广大农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开展村庄地籍调查、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工作,要以全县土地调查为契机,集中力量,克服困难,以确保农村土地统一登记工作如期完成。
2、认真部署。该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在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重视和支持的同时,务必加强组织领导,要把村庄地籍调查、农村土地统一登记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认真部署落实。要按照上级领导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层层落实责任制。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村庄地籍调查工作。应将宅基地使用权的调查纳入到土地调查工作中,查清宅基地的权属、界址和面积,为农村土地统一登记工作提供地籍调查成果。对宅基地权属存在争议的,要依法、及时进行调处,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要充分发挥宅基地使用权登记结果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在征地拆迁时,要依据宅基地使用权证书进行补偿。开展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和集体建设用地整理工作,必须首先完成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积极为农民群众办理登记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要充分发挥国土所在宅基地使用权登记中的服务和保障作用,在国土所设立专门的收件窗口,方便农民群众申请办理宅基地使用权登记。要结合土地登记规范化建设,加强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资料的管理,保证宅基地使用权登记资料的全面、完整和规范。
3、制定政策和技术要求。
土地调查和登记发证工作基础性强、政策性强、技术性强。各地的历史状况不同,调查要求和标准也不同,要在国家有关集
体土地管理的总原则下,通过试点,总结出适合本地区的集体土地确权规定和技术路线。
**县国土资源局 ****年**月**日
第三篇:关于农村妇女土地确权登记情况的调研报告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源,发展之本,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各项财产权益,是包括农村妇女在内的农民最为关切的经济权益,是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全面了解我县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落实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探索充分保障妇女土地权益的有效途径,减少侵害妇女土地权益的现象发生,全面促进和谐宝应建设,今年来,县妇联采取座谈访问和调查统计相结合的形式对我县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确权情况开展了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农村妇女土地确权登记基本情况
经我们初步调查统计,截止目前,我县有土地承包的240个村中,有2861个组、18.85万户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发证工作,重新签了土地承包合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登记率达100%。其中妻子作为共有人名下有地的是179922个,占农村妇女总数的99.9%,以女方姓名登记确权的8599个,占登记总数的5%。全县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确权基本得到较好的落实。另外,没有土地的妇女有118位,其中女儿户有27个,离异后留在本村的妇女16个,离异后回到娘家的妇女31个,丧偶回到娘家的妇女2个,落户外来妹42个,我们对她们没有土地的原因进行了侧面了解,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以前在集镇买了户口,现在因农村政策的优势,又想迁回来,村民不同意。二是嫁进的户口未转来的外来妹。村里分田以户口为依据,户口不在本村不好分田。三是离异妇女外出打工,户口空挂本村的。因目前有打工收入,她们暂没有对土地有强烈要求。四是因婚姻的变化,改变居住地的,但现居住地未到调田时间。
二、县妇联在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方面的主要做法
去年以来,宝应县妇联多措并举,着力“三个力推”全面推进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确权登记工作,切实维护了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
1、政策保障,力推确权登记工作。2012年开始,我县全面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土地确权登记是妇女土地权益的基础保障,县妇联紧抓契机,3月初,联合县民政局、法院、农工办下发《关于切实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的工作意见》文件,明确工作任务、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召开乡镇妇联主席会议,重点部署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确权登记工作,并要求各镇妇联主席就文件要求进一步跟踪推进,分别与本镇民政办公室、法庭、农经中心做好对接、推动工作,加强这三个部门对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高度重视。我们要求各村妇代会主任一边做好宣传工作,一边主动介入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全过程,确保每个妇女都登有其名、名下有地。
2、联动协调,力推村规民约的修订。今年来,县妇联要求各镇妇联深入各村,对各村村规民约进行一次调查,重点调查村规民约中是否有侵害妇女权益的条款。经筛查,全县240个村均没有明显侵害妇女权益的条款,但村规民约中也没有对妇女土地权益维护的具体规定。针对这个情况,县妇联主动联合民政局,借两委换届契机,对村规民约进行一次修订。县妇联牵头拟定了3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维护的基本原则,强调农村妇女无论是否婚嫁,都应与相同条件的男性村民享有同等权利,并对出嫁、离婚以及丧偶妇女的土地承包权益作了具体的规定。“3项原则”由各镇妇联推向各村,目前已有95%的村把“3项原则”加入本村的村规民约。
3、突破重点,力推妇女土地承包问题解决。我县妇联积极维护失地妇女的承包权益,针对特殊妇女的需求,把握重点,攻克难点,较好地为她们解决了土地承包的问题。夏集镇双塘村土塘沟组董家芹与前夫离婚,前夫家不给董家芹母女责任田,造成生活困难,镇妇联协同司法所、综治办帮助调解,前夫同意将责任田分给董家芹种。泾河镇灶户村王梅,刚嫁到本村时还有一年才到分田的时间,妇代会主任沈素英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把王梅所在组的女党员,女干部叫到一起开会商量,并做了很多准备工作,终于在年底的时候帮王梅分到了承包田。
三、我县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陆续出台,种田效益增加,农民争地惜地的现象普遍存在,引发了一些农地矛盾与纠纷,涉及妇女权益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合理不合法现象。《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四条规定:国家依法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正常解读是保持土地承包关系三十年不变。农村人口增减变化不能及时进行承包土地调整,而人口增减变化除了生死,最主要的就是妇女婚嫁。目前,我县有的村组实行的是3—5年、5-10年调整一次承包土地的村民自治管理方法,尽管不符合承包法,但是,这些小调整能解决大多数妇女在土地承包权益上的问题。经调查,我县只有26%的村实行这种“合理不合法”的管理方法,人口流动快和调田时间长始终还是一个矛盾。
二是婚嫁不落户现象。有些农户子女婚嫁,由于各种原因,新娘户口不随迁,有的甚至长期不迁入,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就不能在当地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特别是在土地二轮承包前没有迁入的,现在就很难有法律保障,对这类问题,通常只能靠与当地村民协商解决。
三是弃耕又返乡现象。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农田负担有了大幅度减少,农村田地有了较明显的收益,而在之前因负担问题弃耕的农民,尽管现在多数仍然在外打工,甚至有的已经有了固定的工作,其中有不少是外出打工妹,他们仍然回乡要田。在实际工作中,我县对这类人员的权益是给予保障的,但是,各地均有一定的前提条件,要求其补交一定数额的公益事业费,以弥补当地公益事业支出经费的不足。
四是离婚难维权现象。调查显示,我县没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五类妇女中离异的占比较大,这是因为土地不同于一般财物,无法迁移转走。通常分田以户为单位,所以农村妇女在离婚过程中,很少有人对土地权益进行争取,法院判决离婚时一般也不把土地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即使对土地进行了分割,也很难执行,致使农村妇女在离婚后土地承包权难保。调查也显示,离婚妇女在外地、在城区打工的占95%,有的户口空挂本村,因目前有打工收入,暂没有对土地有强烈要求。村里也便把她们当做“城里人”,即使重新调田,也不会告知其来参与。这种“两不相找”的状况,其实存在一定的隐性矛盾。
四、解决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农村妇女是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想把她们的积极性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就必须切实保障她们的土地承包权益。目前我县农村妇女所面临的土地权益问题,主要涉及到农村户籍制度、农民内部的利益分配以及人口流动与调田时间相矛盾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法律、政策的制度性保护,需要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的积极介入和监督。
1、加大对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法律的宣传。通过各种形式、多种有效载体,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男女平等的思想观念真正深入人心。一是要进一步开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提高领导决策层、执法者、基层干部的男女平等意识,彻底清除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二是广泛深入地宣传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文明进步的性别平等观念,营造男女两性平等发展的社会环境。三是要提高妇女群众的法律意识,动员她们努力学习法律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维权意识,懂得在土地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加大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执法力度。对侵害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各种不法行为,要依法查处,为受害妇女撑腰壮胆。一是各级政府应对涉及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村规民约等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清查,对其中违反男女平等原则、侵犯妇女合法权益的内容坚决予以废止。做好村规民约的备案工作,制定村规民约等相关规定、决议时应报乡镇政府审查,并由乡镇政府监督其执行情况。二是农业行政部门应建立健全土地承包仲裁机构,完善仲裁程序,妥善解决农村妇女与村委会之间的土地权益纠纷。三是司法机构应尽快出台司法解决,确定村民权益受到侵犯可采用的法律救济措施,对一些明显侵犯出嫁女和离婚妇女权益的典型案件,指导地方法院依法受理,切实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3、加快有关法律条文的修订与完善。应尽快研究制定新时期农村土地承包权以及土地补偿和村级集体福利分配的实施细则,出台有关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的规范性文件,使农村妇女不论结婚与否或婚姻状况改变后都享有应有的户籍、居住地选择权及相应的土地权益。要解决离婚后土地难分割或夫家拒给田的问题,只有探索将妇女个人的土地承包权从家庭中剥离出来、从婚姻中剥离出来的合理有效方式。从长远来看,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权的个人化是解决农户家庭成员之间利益冲突的必要措施,在这个前提下,家庭承包经营权才能在家庭内部基于婚姻、继承等原因发生流转。法律上可以考虑明确家庭承包经营权由承包时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家庭成员按份共有,但同时也要明确不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家庭成员可因婚姻或者继承等原因而取得家庭承包经营权或者成为共有人;对于家庭成员因退出家庭或者其他原因而要分割、处分或者继承共有份额的,可设置一定的限制性条件,确立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家庭成员、继承人或者共有人等的优先权。这样才能有效保障离婚、丧偶等特殊妇女的土地承包权。
4、加大对村民自治有利措施的宣传与推广。规范政府监督和管理村规民约的具体权限和程序,确保村民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行使自治权,确保村规民约与法律的一致性。本着“大稳定、小调整”的工作方针,按照农村土地承包多年不变的政策,对于人地矛盾突出的地方,按照三分之二以上农户的意愿,在民主参与、民主协商的基础上,因村制宜进行微调,有效化解部分人地矛盾。目前我县有26%的村实行3—5年调一次田的做法,实施效果较好,今后可以向全县推广和宣传,切实保障我县每位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权。
第四篇:土地确权登记实习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姓名:系部:测绘工程系专业:班级:学号:
顾润德
测绘工程
方1316-3 20137331
土地确权登记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习目的
1.了解测绘行业土地登记确权的工作程序和业务流程。
2、熟练掌握RTK以及全站仪的操作方法。
3.掌握界址点测量的外业实施方法和界址点坐标的计算。4.熟练掌握地籍调查的程序,地籍草图的绘制,宗地图的绘制。
地籍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每一宗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用途、等级等基本信息,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资料。
二、实习单位、时间、地点
单位:河北省地理信息局(测绘局)第三测绘院第五工程处 时间:2014年7月8日至2014年8月8日 地点:张家口市尚义县大青沟镇
三、实习具体内容
一)实习地基本概况:
尚义县距张家口市116公里,距北京288公里,坐车得用1夜的时间。地理位置北纬40°44′-41°32′,东经113°49′-114°26′。县境之地,在燕山和喜马拉雅山运动的作用下,坝缘线横贯东西,形成坝上、坝下两个不同类型的地貌单元。北部为坝上高原区,以坝缘山地、疏缓丘陵、波状高原为主要地貌特征,该区占全县总面积的58.9%,海拔1280-1650米;南部为坝下山区,以浅切割中山、低山丘陵、山间谷地、黄土台地为主要地貌特征,该区占全县总面积的41.1%,海拔1050-1800米。
气候独特,蕴藏潜力巨大。尚义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差较大,雨热同季,年均降雨量在350-420毫米,多集中于6、7、8月份,无霜期一般为100-120天。
尚义县辖6个镇、8个乡:南壕堑镇、大青沟镇、八道沟镇、红土梁镇、小蒜沟镇、三工地镇、大营盘乡、大苏计乡、石井乡、炕塄乡、七甲乡、套里庄乡、甲石河乡、下马圈乡。
尚义近邻京津,区位优势明显。土地资源丰富,气候独特,适宜优质蔬菜种植和农作物营养积累。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现已探明和发现的矿藏有10大类40多个矿种,较为丰富的金属矿有金、银、铜、铁,非金属矿有煤、石墨、硅藻土、紫色页岩等。风力资源稳定、丰富,是华北地区风能资源最好的区域之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生态旅游独具特色,境内拥有民族风情、人文历史、生态观光三种旅游类型。交通便利,通讯便捷,电力充裕,劳动力资源充足。所有这些都为开放的尚义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大青沟镇地处冀蒙交界,位于尚义县北30公里处。土地总面积187.54平方公里,现有实用耕地6.5万亩,其中水浇地2.3万亩;林地8.7万亩,草地6.2万亩。全镇辖14个行政村,55个自然村,1个居委会。境内东商、张尚、大康三条公路横贯,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电力、通讯发达,商贸流通活跃。自古以来就是尚义及至坝上地区一个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沿革 1958年成立大青沟公社,1984年改大青沟镇。1997年,面积190.7平方千米,人口2万,辖大青沟、西彦堡、南海子、安家梁、大井、魏家村、前官地、大银堤、常富沟、汉淖卜、等14个行政村。二)地籍调查:
地籍调查是土地登记工作中为确定土地权属、明析产权的实质性调查,其成果资料是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合法权益、解决土地产权纠纷的重要凭据。同时,通过地籍调查还可全面掌握一个地区的土地类型、数量、分布和利用状况,以及土地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在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分配情况,从而为建立科学的土地管理体系,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计划及有关政策、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调控土地供需、规范土地市场等提供信息保障。
地籍测量是为满足地籍调查中对确定宗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数量等地籍要素的水平投影的需要而进行的测量工作,是服务于地籍管理的一种专业测量。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权属调查依法认定的权属界址和使用性状,实地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及其他地籍要素的平面位置。
我们对尚义县大青沟镇土地进行了调查,分别填写了地籍调查表。在调查过程中,老宅基地是调查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因为有关宅基地纠纷就源于此。老宅基地特点是多数是一院多户。在宅基地分摊上存在着很大分歧。另外,由于本地经济发展和时间的推移,许多老宅都已经倒塌。出现了大面积的空心村。这是本次调查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三)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是指在地籍测绘前期工作中,为满足地籍基础控制和测制地籍图之需,以地籍区或地籍子区为范围,以国家等级点为基础,按规范要求而采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全球定位系统定位等方法,测定基本控制点和图根控制点的过程。本次地籍控制测量主要利用导线控制,依据当地已经给出的控制点来控制主要街道的位置以及一些房角点位置。以便最后准确绘制地籍利用现状图。地籍细部测量在地籍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其目的是测定每宗地的权属界址点位置、形状、面积等基本情况。地籍细部测量工作的内容是:
(1)土地权属界址点及其他地籍要素的测定。
(2)绘制基本地籍图。
(3)面积量算。
四)宗地草图绘制及调查表填写
宗地草图是在权属调查时实地绘制的,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界址边和相邻宗地关系的实地记录。内容包括:本宗地号、门牌号和土地使用者名称;本宗地界址点、界址点编号;相邻宗地号、门牌号和土地使用者名称;界址边长、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相关距离和条件距离;确定宗地界址点位置、界址边方位所必须的或其他需要的建筑物、构筑物等。
宗地草图必须在实地边勘丈边绘制,不得涂改,不得复制,其内容有确定宗地界址点位置的各种丈量记录和描述,因此宗地草图是解决土地权属纠纷、恢复宗地界址的重要凭据。
我们依据以上要求绘制宗地草图,明确了每家每户的宗地四至,界址点,界址边长度,接着填写地籍调查表。对于老宅基地的调查表内容 共用情况进行了明确的描述,并且准确计算了共用面积。
五)实习地的宅基地利用现状图的绘制
野外工作完成后,我们把调查和测量的数据汇总整理,进行地籍原图(宅基地利用现状图)的绘制。
地籍原图是通过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的数据资料绘制而成的,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地籍要素:包括行政界线、街坊界线、宗地的界址点、界址线、地籍号、用途、面积、坐标、土地使用者或所有名称及土地等级等。
(2)图廓线、坐标格网、控制点等数学要素。
(3)河流、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地物要素。
地籍原图是土地权属法律凭证的原图。在地籍原图的基础上,量算宗地面积及其他要素的面积,并蒙绘、复制宗地图,作为土地证书和宗地档案的附图。
本图件的绘制,我们首先把数据展绘到一张大坐标纸上,修改无误后进行电脑扫描,然后用CAD软件进行描图。最终整理出一张整洁美观的图纸,呈交给土地管理部门。六)土地确权
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简称确权。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确定某一范围内的土地(或称一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他项权利的内容。每宗地的土地权属要经过土地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核属审核、登记注册、颁发土地证书等土地登记程序,才能得到最后的确认和确定。
土地确权必须确定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应体现土地确权的精神实质,为正确界定土地权属指明方向,并在整个土地确权中始终起指导作用。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原则;有利于生产和生活,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原则;政策和法律并用原则;分阶段、区别不同情况处理原则;权利设定一般法定原则。
由于一轮、二轮土地承包均是责任承包制,客观上淡化了对空间信息的管理需求。加之法律的缺位,农村资产权属关系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明确,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流转、征地占用等行为,使政府掌握的权属资料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误差。凡此种种原因造成了目前我国农村承包地地籍管理混乱的现状:1)没有一个清晰的登记农村土地的账目,和一个有效的、图账对应的农村地籍信息管理系统,政府无法清楚的掌握农用地的空间信息;2)村民之间,集体与个人之间不少遗留问题关系错综复杂,造成权属信息不明确;3)农村居民对其土地的产权没有证书依据。
为夯实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地基,需要理顺农村现有产权关系。只有在厘清国家与集体经济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之间的财产权利界限的基础上,才能构建起完整的农村资产财产权益体系,盘活农村生产要素,解放农村生产力。因此,对农村土地与房产的大规模确权登记,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七)登记发证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是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使用权等土地权利的确权登记发证。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包括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要覆盖到全部农村范围内的集体土地,包括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
根据《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和中央文件要求,对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应当“是谁的就发给谁”,属于村一级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确权发证给村一级农民集体;属于村民小组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确权登记发证给村民小组一级农民集体;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确权登记发证给乡(镇)一级的农民集体。实际中,属于村集体、村民小组和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在实地也是比较清楚的。
对实际情况复杂的宅基地登记发证问题,《意见》规定,非本农民集体的农民,因地质灾害防治、新农村建设、移民安置等集中迁建,在符合当地规划的前提下,经本农民集体大多数成员同意并经有权机关批准异地建房的,可按规定确权登记发证。已拥有一处宅基地的本农民集体成员、非本农民集体成员的农村或城镇居民,因继承房屋占用农村宅基地的,可按规定登记发证,在《集体土地使用证》记事栏应注记“该权利人为本农民集体原成员住宅的合法继承人”。非农业户口居民(含华侨)原在农村合法取得的宅基地及房屋,房屋产权没有变化的,经该农民集体出具证明并公告无异议的,可依法办理土地登记,在《集体土地使用证》记事栏应注记“该权利人为非本农民集体成员”。之所以在《集体土地使用证》记事栏注记,主要是考虑这几种宅基地权利特殊,以同今后相关农村宅基地管理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做好衔接。
四、实习总结
通过实习学会了以下内容:
1)使用全站仪外围打点,RTK内部打点;初步掌握了图根、地籍控制测量、地形图、地籍图的测绘工作。
2)掌握了土地调查、地籍测量、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
3)熟悉国家有关土地资源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土地资源管理的发展动态。
五、实习感受
紧张而又难忘的一个月测量实习生活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结束了。通过本次实习,提前学习了测绘的有关专业知识,掌握了RTK和全站仪的基本操作,还有学会了施工放样及地形图的绘制方法,获得了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了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了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了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了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为接下来的大学专业知识学习奠定了基础,累了许多经验,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
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直至符合测量要求为止。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我还学会了吃苦耐劳,学会了艰苦奋斗的作风。实习期间恰是入夏时节,信阳的温度很高,对于露天作业的我们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们改掉以往睡懒觉的习惯,早上六点多就起来,7点左右就开始测量,因为张家口草原中午的太阳实在太厉害了,我们下午2点开始工作,一直到晚上天黑无法看清为止。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我们每个组员都学到知识而且会实际操作,而不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
总之,在这一个月中我们也体会了不少酸甜苦辣,有的测量很顺利甚至零误差,有时测量处处碰壁,但也算过去了。这个月实习也给了我们不少教训:由于某个数据的读错、记错及算错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麻烦,从而让我们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一个组的团结也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整个组的进度。先前我们组由于配合不够默契,分工也不够合理,整体进度受到极大的影响,后来通过组内的交流,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实习进度有了很大的改观,进度和效果自然就提上来了。
第五篇:关于土地统一登记的调研报告(终稿)
大城国土资源局
关于土地统一登记问题的调研报告
为了切实做好土地统一登记问题的调研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关于开展农村土地确权政策难点及土地统一登记问题调研活动的通知》,大城县国土资源局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长期以来,我县农村土地管理工作主要停留在土地用途管制、建设用地审批上,农村地籍管理工作相对缺位。由于我国一直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在以往的地籍管理中,往往以城镇地籍管理为主,农村的地籍管理工作,主要是为摸清土地家底而开展变更调查和统计汇总工作,为服务土地征转用而实施权属、地类调查工作。尽管国土资源部也曾下文要求加快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但由于政策、人力、财力等多方面原因,没有真正动起来,更没有建立数据库。
大城县城镇地籍调查完成后,没有通过市局的初验,市局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意见,现在由于我县财政资金匮乏,仍然处于积极申请上级资金支持,落实整改意见阶段。
二、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探索
体土地管理的总原则下,通过试点,总结出适合本地区的集体土地确权规定和技术路线。
大城县国土资源局 年11月28日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