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规范军队预算执行制度的思考
对规范军队预算执行制度的思考
摘 要:军队预算执行制度是对军队财政资源进行配置的制度,其效率的高低,既关系到国防安全战略目标的实现,又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对军队预算管理执行制度重新审视,是军队预算管理适应国家预算制度改革的客观需要,是军队财经管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和现代科学管理发展的根本要求。对于加强军队财经管理,提高军费的分配和使用效益,加快军事斗争财力准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军队预算 执行 制度 军队财务
相对于预算的编制而言,预算的执行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由于军队建设所需的各项保障是在军队预算的执行过程得以实现的,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预算执行环节比预算编制环节更重要、更关键。但在当前的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如收入确认不清、支出控制不严、调整预算随意、分析预算不实、监督检查不力等问题。因此,对预算执行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其重点应放在对预算的收入、支出、调整、分析、监督检查等方面的规定进行确定、细化、规范和完善上。
一、确定收入执行制度
一是要明确收入确认的依据。为了真正发挥预算的分配功能,各预算单位的收入必须严格以批准的预算为依据,不得在预算之外另行收入经费。具体来说,上级分配经费应以批准的预算确认收入,本级弥补经费应以批准的预算或党委的批件确认收入。二是要统一经费拨款的渠道。要切实落实“财务归口”的原则,将预算经费划拨统一归口到后勤财务系统办理,实行逐级拨付。划拨经费必须以预算为依据,不得办理无预算、无计划、超预算、超计划的拨款,不得越级、垂直拨款。三是要规定经费供应方式。应针对不同的用款单位采取不同的经费供应拨款方式。对所供单位所需经费,采用转账方式划拨。其中,维持性标准经费和代管的标准经费按月拨付,维持性项目经费、建设性经费及代管经费按月申请拨付;军以下单位本级直接开支经费,采用借款方式,由各开支单位根据经费开支计划,向财务部门预借。
二、细化支出执行制度
一是要明确各项支出的依据。“预算就是法规”,预算一经批准,就应成为组织财务活动的基本依据,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预算(计划)进行开支,做到有预算的就开支,没有预算和超预算的不得开支。开支后的结算报销,应以合法的原始凭证为依据,在预算指标内按经费实际消耗数列支。二是要规范支出审批的程序。应修订完善《军队经费审批权限》规定,各项支出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和权限办事,不得超范围越权审批。三是要创新支出的支付方式。要借鉴国家财政支出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外军军费支付的有关做法,推行以军队集中采购和集中支付为主要内容的支付制度,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规范预算调整制度
一是要明确界定预算调整的条件。为了使预算支出与军队建设需要紧密结合,在预算执行中对原预算进行适当的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但必须把握调整的条件与范围。按照国家《预算法》和军队有关财经法规的规定,应将“保障任务增加”、“物价上涨”、“取费标准提高”等任务性、政策性因素作为可以调整预算的基本条件,除此之外,对原预算不得随意调整。二是要统一规定预算调整的时间。为保持预算执行的连续性和便于上级单位对预算管理的监督与考评,对因特殊原因确需调整预算的,应统一规定调整预算的时间。三是要全面规范预算调整的方法与程序。按照预算编制程序,各单位的预算调整应由财务部门编制调整方案;各事业部门的预算调整,应先由事业部门提出申请,经财务部门审核后编制调整方案。预算调整方案必须详细注明调整的原因、项目、数额、经费来源、预算现状和调整措施等内容,做到一事一报,并按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报批。因减少或尚未完成事业任务而形成的预算结余,应予以撤销,纳入下年度预算安排。
四、完善分析报告制度
一是要制定预算分析的指标体系。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要尽可能利用定量的方法,建立预算分析的指标体系,增强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和说服力。二是要规范预算报告的方式方法。为了让有关方面及时了解和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必须建立规范的对预算执行的分析报告制度。事业部门向本级后勤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向本级党委首长、下级单位对上级主管部门均要定期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并要按规定的格式呈交分析报告。三是要完善预算分析结果的处置制度。受理报告的单位和部门,应及时提出对预算执行情况分析结果的处置意见,为有关单位调整预算的执行提供依据。
五、创新监督检查制度
一是要形成多边监督机制。要充分发挥各有关方面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能作用,建立起党委、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官兵群众、上级单位和部门等全方位参与的多边监督机制。二是要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对预算执行中的问题,要采取疑问质询、调查取证、检举审计等多种监督方式,以确保监督检查结论的真实性。三是要界定违规法律责任。为了维护预算的权威,对于违反预算执行制度规定的,必须明确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对擅自变更预算,虚报冒领收入,任意改变经费用途或扩大预算开支范围,伪造、变更决算资料,不按规定程序编报、审批预决算的,必须给予严厉处罚。
参考文献:
[1] 朱连清.军队财务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7
[2] [美]A?普雷姆詹德.预算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3] 俞志坚.部队财务工作内控制之我见[J].军队财务,2003
[4] 黄明.政府预算行为效率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5] 史习民.全面预算管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6] 王雍君.公共预算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第二篇:对深化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考
对深化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考
所谓预算执行审计是指各级审计机关在本级政府行政首长的领导下,依据本级人大审查和批准的财政预算,对本级财政及各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xiexiebang.com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筹集、分配和使用财政资金的情况以及组织政府预算收支任务完成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性所进行的审计监督。可见,预算执行审计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质量要求高,工作任务重。搞好这项工作需要审计机关精心组织;全力以赴;查深查透,务求实效。预算执行审计作为审计机关的每年必审项目,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和改进:
一、在审计目的和指导思想上要突出宏观意识。
预算执行审计的对象涉及到本级财政部门及其内设机构、本级地方税务部门及其直属分支机构、本级政府直接管理的一级预算单位、本级金库及下一级财政等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面对众多的审计对象,在审计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等审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能责备求全、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齐抓,而要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部门、重点单位进行审计,如重点加强对财政、地税、金库及拨款收费数额大、所属机构多的预算执行部门进行审计。在审计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就事论事,要从微观入手、宏观着眼,注重抓具有普通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以便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开展预算执行审计要紧紧围绕本级政府经济工作中心,切实保证财政预算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等职能的有效履行,为政府执行预算和人大监督预算执行提供情况和信息,充分发挥审计部门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二、在审计范围和内容上应有所侧重
⒈加大对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的审计力度当前在地方财政预算中专项补助资金存在着金额较大、项目过多、管理失控、使用不当、效益不高等问题。上一级政府财政或主管部门拨付本级政府或主管部门的专项资金一般都有一定的限制条件,通常是对资金的用途加以明确限定,或者要求本级财政为该资金的使用提供配套资金。专项拨款大多是由下级单位通过申报项目取得的,按规定应作到专款专用,但在对预算执行单位审计中发现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的问题比较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本级财政财力有限,经常性拨款不能满足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在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方面的正常需求,致使大量专项资金未投入到规定的项目上去,而是补充了单位的自身经费。在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也发现上级要求本级财政配套资金因财力不足而迟迟不能到位,甚至出现为应付上级检查对项目资金先拨后抽空转圈的现象,这都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今后对专项资金补助要加以清理改进,根据需要和可能逐项核定,提高专项拨款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效益性。
⒉注重对侵占截留上级财政收入问题的查处各级政府之间财政收支的划分是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目前各级政府之间财力分布纵向不均衡,从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收支状况看呈现出两头紧、中间松的现象,尤其是县级财政支出负担多,财力来源少,收入缺口大,为防止赤字增大或达到收支平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侵占截留中央或省级财政收入问题,突出表现在中央与地方共享的税收和基金混级入库上,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在预算执行审计中要重点关注本级财政、地税、金库等部门有无侵占截留属于上级财政收入的问题。
⒊深入开展对预算外资金的审计随着部分行政性收费纳入预算管理和税费改革,财政预算外资金收支数额大幅度下降,但在财政资金总额中仍占较大比重,因此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监督不容轻视。要认识到预算外资金是国家财政性资金,不是部门和单位自有资金,必须纳入财政管理。按照国家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检查财政部门是否在银行开设统一的专户,用于预算外资金收入和支出管理,监督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的预算外收入,是否及时足额上缴同级财政专户,是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违反规定截留挪用,使预算外资金管理逐步走向规范。
⒋加强对预算执行中收支真实性的审计监督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会计信息失真、部门单位弄虚作假、隐瞒收入、虚列支出、谎报成绩等现象时有发生。在历年预算执行审计中发现财政部门将虚列支出的款项及上级补贴的款项通过“预算暂存”等往来户,隐瞒财政收入;地税部门将当年应征的税款漏征欠征延作下年收入;预算执行部门将应上缴的预算收入坐支截留或跨期入帐;一些单位为减少年终结余索取假发票突击列支;财务报告与帐面数字不符,这都直接引发了当年预算执行中收支不实问题的发生。监督被审计单位严格执行财经法纪,真实反映经济业务,已成为审计机关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职责。
三、在审计方法上要有所改进、将帐户审计作为切入点并贯穿于审计实施阶段全过程。
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按规定应在当地指定的金融机构只开设一个基本帐户,但由于有的单位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加上主管部门监督不力,多头开户、公款私存、设置帐外帐等问题仍然存在。开户银行帐户记录能够真实反映一个单位的资金运动过程,因此,审计机关应从银行帐户入手,通过对照检查银行帐户可以了解被审计单位资金流动的真实性、合规性和完整性,进而发现被审计单位有无帐外资金、私设小金库等问题线索,并跟踪检查,将其查深查透。实
践证明,实行全方位帐户入手审计法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⒉加强审计机关内部各专业机构的配合和上下级关系的协调。
由于预算执行审计牵涉点多、面宽、线广,因而要求审计机关全体动员、精心组织、合理分工、相互配合,实施整体战略。一般审计机关开展预算执行审计要根据具体情况分设财政审计组、地税审计组、金融审计组、农林水审计组、行政事业审计组和企业审计组等若干专业审计组;这些审计组成员都在不同的内设机构中从事审计工作,一方面他们可将日常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及掌握的信息成果在预算执行审计中进行提供和利用;另一方面各专业审计组之间在审计过程中不能各自为战,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发挥联动效应。对有经济业务联系的被审计部门和单位,如财政部门与预算执行单位之间、税务部门与企业之间有关的资金往来和经济联系要互通情况、跟踪延查,形成合力,联手出击,这样才能把问题查清查透、不留疑点。同时,上下级审计机关也应加强协调,一方面下级审计机关向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结果,在“上审下”时积极配合;另一方面上一级审计机关应尽量避免重复审计,并对下一级审计机关开展预算执行审计进行业务指导和质量控制,从而正确处理好“上审下”与“同级审”的关系。
⒊注重运用专题调研、重点查询和延伸审查的审计方法开展预算执行审计应体现出审计机关在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而选择审计中发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调研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工作方式。在预算执行审计中应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注重发现大案要案线索,加大对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和经济案件的查处力度。针对发现的突出问题选择一二个专题进行调查研究,最终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有份量的专题材料,提交给上级部门,从而达到为宏观调控和经济决策提供依据、促进政策法规贯彻落实的目的。在审计中要坚持检查帐面资料与走访查询相结合的方法,不光看到问题的表面,更要了解问题的实质,如对会计信息失真、报销虚假发票、资金和资产体外循环、谎报瞒报数字等方面产生的疑点,通过走访经办人和当事人进行重点查询,可以揭露问题的本质,找出管理上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促使其及时纠正和改进。预算执行审计的对象大多是资金管理部门,其存在的一些违法违纪问题,往往需要通过延伸其下属单位才能核查落实,可见采用延伸审查的方法不容忽视,尤其对接受财政拨款数额大、所属二级机构多的一级预算单位审计时有必要对其下属单位进行延伸,从中发现问题线索,揭露深层次的问题。
⒋充分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是审计人员应用计算机技术作为审计的工具来完成审计工作任务。预算执行审计所涉及的被审计对象,如财政、地税、金库等部门大多使用计算机进行制证、记帐和编报,其大部分会计核算资料都是通过计算机处理系统输出的,在此情况下,审计人员仍采用传统的手工审计方式,就难以达到审计目的。
因此,应力争使审计电算化与被审计单位会计核算的电算化同步发展,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充分掌握和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把它当成一种新的强有力的工具来使用,这将大大提高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第三篇:预算执行分析制度
预算执行分析
制度名称 预算执行分析制度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执行部门监督部门考证部门
第1章总则
第1条目的1.了解预算执行中的差异,为预算考核提供依据,并作为考核与奖惩的基础。
2.了解预算与战略的配合程度,为预算修正和调整提供参考依据,发挥预算的指导作用。
3.为编制下期预算积累经验,加强企业预算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权威性。
第2条定义 预算分析就是通过对实际执行结果与预算目标进行比较,确定是否存在执行差异,为进行预算调整、预算修正提供依据。
第3条预算分析责任单位
1.董事会为预算分析的决策机构。2.预算委员会为预算分析管理机构。
3.各业务部门为预算分析的执行机构,财务部负责对企业总体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
第4条预算分析管理方式
企业通过定期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通报预算执行情况,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第5条预算执行分析的内容
预算执行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1.差异性分析
定期进行实际执行结果与预算的比较,提供差异性分析,为预警提供依据。
2.一致性分析
分析预算执行情况与企业长期目标及基本目标的一致性。
3.例外事项分析。
分析由于例外事项引起的对整体预算目标的影响情况。
4.差错分析
分析由于目标理解不一致而造成的填报错误内容。
5.进度分析
对各项预算目标的进度进行分析,为考核工作提供依据。
第2章编制预算执行分析报告 第6条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预算执行部门设专人及时检查、追踪本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收集、汇总有关财务、业务、市场、技术、政策、法律等信息,为预算执行分析报告的编制做好准备。
第7条预算执行分析报告分临时性报告和定期报告。对重大差异和问题要编制临时报告,定期报告分月度分析报告和分析报告,要全面分析本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
第8条编制预算执行分析报告的要求
1.把握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个角度进行。
2.采用比率分析、比较分析、因素分析等多重方法。(结构,比率,趋势,因素)
3.对于预算执行当中产生的差异,应客观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措施或建议。
第3章预算分析报告的审议和评估
第9条预算分析报告的审议和评估通过定期召开的预算执行分析会议进行。
第10条预算执行分析会议准备
1.各单位提前准备同预算相关的各方面(财务、业务、市场、技术、政策、法律等)信息、图表资料等。
2.财务部汇总各预算执行部门编制的预算执行分析报告,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总体的预算执行分析报告,并在会议召开前3天内提交给预算委员会。
3.预算委员会工作人员将相关会议资料进行整理后,打印、装订并及时分发给各个参会部门和人员。
第11条参会人员
总裁、预算委员会负责人、财务部负责人、相关预算执行单位负责人等。
第12条召开时间
1.季度预算执行分析会时间分别在4、7、10月下旬,时间1天。
2.预算执行分析会时间在1月下旬,时间1~2天。
第13条会议规则 1.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目的不仅是为了揭示和解释问题,更主要的是形成对问题的共识和解决问题的对策。
2.对于预算执行中出现的超出合理范围的差异,应当客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措施或建议,并编制预算执行差异分析报告提交给董事会审核。预算执行差异分析报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本期预算数、本期实际预算完成数、本期差异、累计预算数、累计实际发生数、累计差异数。
(2)对差异进行具体分析的过程和说明。
(3)产生不利差异的原因、责任归属、改进措施。
(4)形成有利差异的原因和今后进行巩固、扩大、推广的建议。
第14条会议议程
1.企业预算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上期企业总体目标完成情况、主要差异及其原因。
2.逐一总结各单位上期预算完成情况,发掘问题,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责成解决。
3.总结会议达成的需要上报董事会审核解决的问题,明确改进目标。
4.总裁进行总结后宣布闭会。
第15条会后事项
1.预算委员会负责人上报董事会需要审核的解决事项和问题。
2.预算委员会及各相关单位整理、记录会议产生的资料。
第4章附则
第16条预算委员会负责对本制度进行解释和修改。
第17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预算执行监控分析制度
预算执行监控制度
第1章总则
第1条目的为了确保部门的各项预算执行到位,维护部门预算管理的严肃性,杜绝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违规行为,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预算执行机构及职责
1.本部门是预算的执行机构和责任主体。
2.实际经营活动必须严格执行分解后的各项预算标准。
3.预算执行的直接责任人是各责任主体的负责人。
第3条预算执行控制权限
预算执行控制权限的划分具体如下。
1.预算执行机构责任人对各项支出预算进行实质性审查,并在授权范围内独立决策
2.财务部对预算执行机构的各项支出进行有效性审核,并将相关结果反馈给执行机构责任人
第4条预算执行责任划分
具体责任划分如下。
1、财务科:现金预算、财务费用预算;
2、办公室:管理费用,政府采购;
第2章预算执行事项的申请和批复
第5条预算事项的申请
对于预算事项的申请,须编制预算事项申请书。申请书的内容如下。
1.预算事项的活动和金额。
2.预算事项在预算书和工作计划报告书中的相应编号或类别名称。
3.预算事项预计进行的时间以及提出申请的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经办部门或经办人等。
第6条财务部、办公室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履行各类预算事项申请的核查和批准权。
第3章预算执行结果控制
第8条建立预算执行台账
1.个部门均建立预算执行统计台账,并由专人负责统计,及时登记,每日总结,并主动与财务对账,做到日清日结。
2.台账要按照预算的具体项目详细记录预算数量、金额、实际发现数、差异数、累计预算
数、累计实际发生数、累计差异、差异说明等。
第9条签订各级预算执行责任书,确保预算执行到位。
1.责任书的体系
(1)单位负责人与各科室主管局长签订部门的总体预算执行责任书。
(2)单位负责人与其直接下级预算单位的负责人签订各单位或部门的预算责任合同书。
(3)各基本预算单位的负责人与有关管理人员签订执行责任合同书。
2.预算责任书的内容包括主要的预算指标、完成要求、奖惩措施,责任书附件包括经批准的预算文件、完成预算的具体措施等。
第10条预算执行情况总结和反馈
1.单位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对各部门执行预算的情况进行跟踪监控,不断调整执行偏差,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2.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级预算单位应定期召开预算例会,对照预算指标及时总结预算执行情况、计算差异、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同时确定下期的工作重点。预算例会按照召开的频度应当形成不同形式的预算反馈表。
3.将本单位或本部门预算反馈表连同预算工作总结送交财务部。
4.财务部每月按照部门编制预算执行表,比较实际与预算目标的差异,并进行差异分析,填写分析结论,作为预算委员会检查和考评预算执行情况的依据。
第11条编制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1.各部门定期编制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编制频率为、半和季度。
2.预算执行情况报告须遵循以下要求。
(1)各部门在进行分析时,应与上一同期进行对比分析。
(2)各部门在进行季度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时,应进行下季度预测。
(3)各部门在进行第二季度分析时,应对全年完成情况进行预测。
(4)第四季度需按月提交月度预算支出预测,分别在9、10、11月底报送本月完成情况及下月的预算支出预测。
第12条预算结余可以跨月度使用,但不能跨。
第4章附则
第13条本制度由预算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及解释工作。
第14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关于加强党校预算执行管理的思考
【摘 要】党校的预算执行管理对于保障党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以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党校预算执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以此提高党校的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党校;预算执行;管理
党校的预算执行管理是党校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对于保障党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以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党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不及时防范、加以纠正,势必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和后果。
一、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1.组织收入不规范
主要表现在收入上缴不及时、不彻底。存在部分非税收入存在截留、坐支现象。还有部分房租收入转移至下属单位。
2.支出管理不规范
一是部分业务处室违规发放各种津补贴。二是公务接待费支出管理不严格。三是会议费管理不规范。四是不按预算规定提前支付工程款。
3.校内预算二次分配缺乏民主性和公开性
有的部门7月份,全年指标就被用完,而有的部门到年底仍然还有很多指标未使用。因此校内预算分配没有充分发挥资金的作用,资金的使用效果较差。同时,也对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4.预算支出控制刚性不足
有些业务处室,个别业务已经取消或终止,并不通报财务部门,而是把原项目资金挪作他用。有的部门不按业务支出进度使用资金,每到年底就忙着突击花钱。这不仅浪费了钱财,败坏了社会风气,严重影响了单位形象。
5.预算执行过程缺乏监管
业务处室受趋利因素影响不可能真实反映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出现了部门业务处室专项资金之间混用,包干经费使用超额度,突击花钱等问题,出现了学校预算谁都管、谁都没有管好的现象。
二、预算执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制度设计存在缺失
党校在预算执行、考核等阶段没有制定相关的程序和制度,因此,预算执行需要调整或则需要对预算中出现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时,找不到文件依据。
2.缺乏预算管理奖惩机制
由于党校缺乏预算管理奖惩机制,导致预算执行刚性不足。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随意突破预算、挪用专项经费、擅自改变的行为没有任何处罚措施。对于严格执行预算,办事勤俭节约的处室,不但没有得到奖励,反而因为本年年底存在经费结余,可能导致明年预算额度被核减,这极大挫伤人们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
3.沟通机制不健全
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业务处室和财务部门都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每当预算执行中出现问题时,业务处室与财务部门相互指责。业务处室认为,财务部门的预算编制是闭门造车,脱离实际,严重影响了业务处室的工作开展。财务部门则认为,业务处室随意安排预算外支出,违反了财务制度规定。
4.预算管理水平较低
党校多数人的预算管理思想还停留在原来的只靠财政拨款的年代,认为学校每年只要把国家下拨的资金全部用完就算很好地完成了预算管理。这给党校的预算执行带来很大的困难。
5.校内预算指标分配滞后
党校预算的二次分配指标通常是在每年5月中旬才下达到业务处 室,因此,对1月到4月部门的业务支出缺少预算管理的支出。
三、预算执行相关改进建议
1.进一步完善财务制度
党校目前急需出台《党校预算管理办法》《党校内部控制管理办法》,需要结合目前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规定修订《党校财务管理制度》《党校培训费管理办法》《党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并且要加强制度执行。
2.加强内部会商
党校财务部门与业务处室应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采取定期会商和不定期会商。定期会商,就是党校财务部门每年5月、11月与各业务处室逐一会商,对预算执行和预算编制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解决。
3.规范并尽可能减少预算调整
由于预算的编制和预算的执行客观上存在着时间差,而在预算编制时对预算期间的主管预测和客观现实也会存在差异,因此,随着经济、政治等环境的不断变化,可能会出现需要增加或减少的预算项目及其资金的情况,这就需要进行预算调整。党校预算调整必须遵循相关规定和程序。
4.加强预算执行的检查分析
为保证预算执行符合党校战略和年初计划,有必要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检查。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和分析,是提高党校预算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
(1)及时发现问题。加大调研、会商力度,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是否存在项目调整事项,是否有违规现象,是否存在截留、挪用资金的现象。
(2)分析问题,提出备选方案。财务人员要广泛收集资料,对照法律法规,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归纳分析,设计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
(3)评估方案,采取适当措施。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估,预测其实施结果,从中选出较优方案。要以政策为导向,参照成本效益原则,对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4)奖罚并举,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对于违法预算规定的,必须依照其情节轻重给与相应的处罚。对于预算执行中的好方法、好措施,应该及时给与奖励。
(5)建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优化预算执行过程。党校应该整合目前使用的各种财务软件,建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畅通的信息反馈机制,对于预算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业务处室共同会商,分析产生偏离的原因,拟定妥善的处理措施予以解决。
(6)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预算管理的各种关键指标,合理设置预警线。单实际业务超出合理范围,并且无正当理由时,必须进行人为干预使其回到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