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中国二十八年土地政策的历史演变
新中国二十八年土地政策的历史演变
第一阶段:继续推行土地改革政策(1949年10月~1953年春)
根据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第3条、第27条、第34条及1950年6月6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在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村和城市郊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并按各个阶段的革命和建设任务制订了下列几个方面的土地政策:(1)农村土地改革政策。1950年6月9日,刘少奇同志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所作的《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和1950年6月30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这两个文件,明确规定和阐述了土地改革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指导全国开展土地改革的基本文件。其主要内容有:①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工业化开辟道路。②土地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土地改革必须被限制在消灭封建、半封建剥削范围内,而不是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商业采取保护政策,地主、富农兼营的工商业及其直接用于经营工商业的土地和财产,不予没收。不得因没收封建的土地财产而侵犯工商业。③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农民协会为土地改革队伍的主要组织形式和执行机关。④土地改革运动中必须团结中农,保护中农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受侵犯。一要注意满足贫雇农的要求;二要不损害中农利益。因为土改的目的在于解放生产力,应该注意保存一切可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引导农民不要在分配土地和浮财上纠缠不清,而要集中精力恢复生产。对地主也分给同样的一份土地,使其自食其力,在劳动中改造成新人。对已确定为汉奸、卖国贼、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及破坏土地的犯罪分子,其本人不得分给土地,以示惩罚。对富农所有的土地及其他财产,凡富农所有的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加以保护,不得侵犯;其出租的少量土地,亦予保留不动;某些特殊地区,经省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得征收其出租土地的一部或全部。对少数富农出租大量土地者,对其出租的土地则应予征收其一部或全部。地主家庭中有人常年参加主要农业劳动,耕种一部分土地,而以其主要部分土地出租者,对其自耕部分土地,加以适当抽补后,应基本上予以保留,其余部分则没收。烈士家属,包括辛亥革命以来历次为革命阵亡和死难的烈士直系亲属,烈士本人计算在家庭人口之内分得一份土地,以示抚恤。城市回乡的失业工人及其家属从事农业生产者同样分给一份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乡村中的僧尼、道士、教士、阿訇、逃亡地主、有劳力愿从事农业生产者亦分给一份土地。⑤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有自由经营、买卖及出租其土地的权利。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约,一律作废。(2)城市土地改革政策。①城市郊区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一律归国家所有,由市人民政府管理,连同国家在郊区所有的其他的农业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耕种使用。所有没收来的房屋,除大建筑及风景区的别墅等不适合于农民住的房屋应当作公用外,其余均应分配给农民所有。②城市郊区使用机器耕种或有其他进步设备的农田以及农事试验场、菜地、果园等,无论其为地主或农民所经营,或其土地所有权有无变更,均由原经营者继续使用。③凡使用城市郊区国有土地从事耕种者,除依法向国家缴纳农业税外,一律不再交地租。但经营人不得以国有土地出租、出卖或荒废。原经营人如不需用该项土地时,必须交还国家。④国家因建设需要收回农民耕种的国有土地或征用私人所有的农业土地时,应给耕种该土地的农民以适当安置,并对其在该项土地上的生产投资(如凿井、植树等)及其他损失,予以公平合理的补偿,或以相等之国有土地调换之。⑤城市郊区土改完成后,对分得国有土地的农民,由市人民政府发给国有土地使用证,保障农民对该项土地的使用权。对私有农业土地者发给土地所有证,保障其土地所有权,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约,一律作废。(3)华侨土地财产政策。对华侨土地财产的处理:①华侨及其家属在农村占有并出租的大量土地,如其本人出国前家庭原系地主者,除没收其土地和原由农民居住的房屋外,其他房屋和财产一律保留不动。②华侨及其家属在农村中出租小量土地者,如超过当地人均土地20%,超过部分土地,亦得酌情照顾,不予征收。③华侨及其家属在农村中占有大量土地,部分出租,部分自耕或雇人耕种,构成半地主或富农成份者,超过其自耕和雇人耕种土地少量者,征收其出租土地。如只占有小量土地,虽出租部分超过其自耕部分,不应认为是半地主或富农,其出租部分不予征收。
(4)出典土地政策。对出典土地的处理:①实行彻底平分土地的地方,平分前的土地典当关系一律无效;按中农不动原则分配土地的地方,土改前地主、富农、贫农、雇农之间的典出典入土地,在分配土地时已被抽出分配者,不再变动。如系中农典与地富,或中农与贫雇农土地在分配土地时已被抽出分配,致使该中农因而蒙受损失时,应给予该中农以适当补偿。土改前中农与中农的典当关系及贫农典与中农土地在分配土地时未加变动者,其典当契约继续有效。②如承典户在本村无房屋,典入房屋被赎回无屋可住,可签订新约,由承典户暂住。③地主土地已出典于中农、贫雇农者,没收后应归承典户所有;如承典户因而占地过多,可将此项典入地抽出分配,并给予不少于典入时所付地价的补偿;如中农、贫雇农出典与地主,则没收后归还出典户,因占地过多按前项规定处理。④农民间的典当关系,其契约继续有效,可继续承典,亦可依约自由赎回。应分得土地的农民各有典出典入土地者,分配土地时,在出典典入双方原有土地内各计一半。
(5)土地纠纷政策。对土地纠纷问题的处理:①“生不再分,死不抽回”,是指土改后地权确定不再变动,不是对农民家庭内部分家而言。②实行打乱平分的土改地区,土改前的典当关系均不再存在,原来出典土地,算在谁分得数内就归谁所有,不应再有赎回问题。③新土改地区,出典人的土地依法不在没收之列者,对其出典土地,原则上应承认原契约有效;如已被算进承典人应分得的土地数目内,亦不准出典人抽回,应说服出典人放弃依约赎回权,典价部分由双方协商解决。④农民外出托人代管土地如被分配,给予补偿或于保留的公地中补给一部分或全部。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现行的土地改革政策同1947年以前的土地改革政策相比,一个重大的变化就在于:把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的政策,改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这是适应新的形势而对富农采取的新政策,是十分正确的。这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全国人民的基本任务,已由支援解放战争以取得革命的胜利转变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经济建设,恢复和发展生产,富农经济是农村中的资本主义经济,同农村中的其他经济形式比较,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因此,当时保留富农经济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表明国内的政治和军事形势已发生根本变化,民主革命中谁胜谁负问题已经解决,全国人民在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大团结,使富农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因素,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和社会的稳定,争取富农在土地改革中采取中立的立场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同时,实行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可以更好地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可以消除农民在发展生产中怕致富的某些顾虑,有利于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到1953年春,全国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台湾省外,基本上都完成了土地改革。3年之中,约有3亿农业人口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使中国农村发生了几千年来未有的变化,整个农村(除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省外)废除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全国有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地获得了7亿亩的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并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的700亿斤粮食的苛重地租,实现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大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二阶段:初步建立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政策(1953年4月~1956年9月)
土地革命完成后,以小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农民个体经营是当时中国农村土地经营的基本形式。这种个体的、分散的、落后的、建立在个体私有制基础上的小农经济,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对农产品的需求。农民为了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确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党和政府为了引导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改变农业的落后面貌,在农村开展了互助合作运动,并在实践中创造了从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以实现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阶段的土地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员私有土地:合作化初期的土地政策。1951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第一次农业互助合作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发给各地党委执行(1953年2月经个别修改后正式通过)。1953年春起,各地开始普遍试办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经营、并有较多公共财产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同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决议强调,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正日益变成领导互助合作运动继续前进的重要环节。此后农业生产合作社开始进入发展时期。1955年7月31日,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对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步骤、方针、原则作了系统的论述。同年10月4日至11日,中共七届六中全会(扩大)根据毛泽东的报告,通过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把党内在合作化速度问题上的不同意见,当作右倾机会主义来批判,使合作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以至偏离了健康发展的轨道。这个期间对社员土地政策的内容为:①根据土地质量评定入社土地的产量。②规定固定的土地报酬数量,土地和劳动按一定比例分配报酬,土地报酬一般应低于劳动报酬。各地区人多地少或人少地多情况不一,种植条件也不相同,不强求划一。土地报酬数量应稳定一个时期,为照顾农民土地私有观念,不应过早地取消土地报酬。③社员应有少量的自留地,一般相当于全村每人平均土地的2%~5%.林业、鱼塘等属于个人分散经营有利的副业生产资料,不宜入社,更不宜归社公有。
(2)社员集体土地:合作化中期的土地政策。1956年3月17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33次常委会通过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同年6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3次全体会议通过并颁布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章程规定社员私有的主要生产资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有关土地政策作了如下规定:①社员入社必须把私有的土地、耕畜、大型农具等主要生产资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社员的生活资料和零星树木、家禽、小农具、经营家庭副业所需要的工具,仍属社员私有,都不入社。②社员土地上附属的私有塘、井等水利建设,随着土地一起转为合作社所有。如属新修建设尚未取得收益,应偿还其所付工本费。私有的藕塘、鱼塘、苇塘等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时,亦应付给本主合理代价。③农业生产合作社应抽出一定数量土地分配给社员种植蔬菜,分配数量是按每户人口多少决定,每人使用这种土地,一般不超过当地每人平均土地的5%.④社员土地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取消土地报酬。对完全丧失劳力历来靠土地收入维持生活的社员,用公益金维持他们生活,或暂时给以适当土地报酬。从事城市职业而家住农村的,如果本主生活困难,历来依靠土地收入补助生活的,仍可付给一定的土地报酬。⑤社员原有的坟地、房屋地基不入社。社员新修房屋需用的地基和需用的坟地由合作社统筹解决。⑥幼林、苗圃、果、茶、桑、竹、桐、漆等经济林木作价归合作社所有,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并从林木收益中给本主一定比例的报酬。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土地政策
1956年9月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956年至1966年这10年是中国曲折发展的10年,这10年土地政策的发展也走过了一个脱胎换骨的历史路程。
(1)农民集体土地:合作化后期的土地政策(1956年9月~1958年底)。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举行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确定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根本任务。根据这一精神,中央继续推行农业合作化,到1956年底,全国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有资料显示,1956年9月,全国就基本上实现了高级合作化:1956年底,全国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达1.1亿多,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6.3%,基本上完成了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合作社将那些放弃剥削参加农业劳动的富农分别接收入社,以和平方式消灭了农村中最后一个剥削阶级。1957年上半年,在反“右”斗争声中,开始了“大跃进”的步伐,而土地政策的直接后果就是向“一大二公”迈进。
1958年春,毛泽东认为,小社不利于大规模经营,不利于共同发展生产,于是提出小社并大社的建议。8月,毛泽东又认为:“还是办人民公社好”。1958年8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决定在全国农村普遍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并提出扩大公社规模,在并社过程中自留地、零星果树等都将逐步“自然地变为公有”。会议后,在短短的一个多月内,全国农村除西藏自治区外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社员自留地等全部收归了公有。至此,个体农民土地私有制宣告结束。
(2)农村土地:人民公社前期的土地政策(1959年1月~1966年5月)。人民公社时期的特点就是“一大二公”、“政社合一”,这种超越历史的体制,使得“共产风”泛滥成灾。1959年2月27日到3月5日,中共中央在郑州举行了以解决人民公社所有制和纠正“共产风”问题为主题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起草了《关于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的若干规定(草案)》,规定人民公社实行“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的体制,从而确定了我国农村土地以生产队为基本所有单位的制度,并且恢复了社员的自留地制度。1966年4月,第二届全国人大颁布了《农业四十条》,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土地政策。196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即“十二条”),要求各地彻底纠正“一平二调”的共产风以及浮夸风、命令风、干部特殊化风和瞎指挥风,允许社员经营少量自留地和小规模的家庭副业,恢复农村集市贸易。1962年9月27日,党的八大十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该草案对农村土地政策作了规定:①生产队范围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所有的土地,包括社员的自留地、自留山、宅基地等一律不准出租和买卖。②生产队所有的土地不经过县以上人民委员会的审查和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占用。要爱惜耕地,基本建设必须尽可能地不占用或少占用耕地。③集体所有的山林、水面和草原,凡是归生产队所有比较有利的,都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可以把零星的树木交给社员专责经营,并且可订立收益分配合同,或划归社员所有。④土地、山林、水面、草原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经过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定下来后,长期不变。⑤在不破坏水土保持、不破坏山林、不破坏草原的条件下,生产队有权在本队范围内开垦荒地,经营荒山和充分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资源。
1963年3月20日中共中央转发《关于社员宅基地问题》给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参考。主要内容:①社员宅基地(包括有建筑物和没有建筑物的空白宅基地)都归生产队集体所有,一律不准出租和买卖,但仍归各户长期使用,长期不变。生产队应保护社员的使用权,不能想收就收,想调剂就调剂。②宅基地上的附着物,如房屋、树木、厂棚、猪圈、厕所等永远归社员所有,社员有买卖或租赁房屋的权利。房屋出卖后,宅基地的使用权即随之转移给新房主,但宅基地的所有权仍归生产队所有。③社员需建新房又没有宅基地时,由本户申请,经社员大会讨论同意,由生产队统一规划,帮助解决。但尽可能利用闲散地,不占用耕地,必须占用耕地时,应报县人民委员会批准。社员新建住宅占地,无论是否耕地,一律不收地价。④社员不能借口修建房屋,以随便扩大墙院、扩大宅基地来侵占集体耕地,已经扩大侵占的必须退出。1964年3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布了《关于部队农副业生产政策纪律的若干规定》,该规定主要内容为:①贯彻以开荒为主的方针。解决部队生产用地,主要是利用国有荒地资源,垦荒和筑堤围海、围湖造田,建立生产基地;充分发挥现有土地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垦荒必须经地方政府批准和群众同意,办好手续,在地方政府统一规划下进行。已开垦的生荒地,如系国家所有,应请示地方政府批准,归部队长期使用;如系公社、生产队所有,可按合同规定使用。经群众同意和当地政府批准,也可使用公社、生产队的撂荒地。使用公社、生产队的熟地,应创造条件逐步退还。今后尽量做到不占用公社、生产队的熟地。如有的部队确实无法解决吃菜问题,需要使用公社少量熟地种菜时,应经群众同意,当地政府批准。使用国营农场的土地,原则上应予退还。如继续使用,必须经农场同意,不影响其发展生产,并由省报国务院批准。坚决禁止买地搞生产的错误做法。②严格执行党和政府有关垦荒的规定。切实做到不妨碍水土保持,不破坏林木、草场、苇田,不妨碍群众生产。对于垦区内的名胜古迹、水利、道路、桥梁等建筑物,妥加保护,不得毁坏垦区内的坟墓。在边防地区垦荒时,要切实遵守边防政策。③凡是征而未用、多征少用、早征迟用的军事用地,应按照国务院批转内务部《关于各地方各部门检查征用土地使用情况的综合报告》的批示执行。过去压缩禁区已退还给群众的土地,不得借口军事需要收回搞生产。④牧业生产所需草山、草场,应报请地方政府批准,经群众同意,在政府指定的区域内放牧、割草。要注意保护草原,不得与群众争草。⑤在山林、湖泊、河流、海面采集野生植物、狩猎和进行水上生产时,要严格遵守政府有关规定,并事先经过地方政府批准和当地公社、生产队同意。切实做到不妨碍群众生产,不与民争利,不破坏水产和植物资源,不猎获政府规定保护的珍贵禽兽。
第二篇: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土地政策的历史演变
新中国土地政策的历史演变(1949~1978)
姜爱林
(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政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摘 要:近年来有关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土地政策发展演变的研究日见升温。为进一步推动这一工作,本文将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土地政策划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徘徊时期等4个阶段,进而对其进行了介绍、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改革开放前;土地政策;历史演变
中图分类号: K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6875(2003)03-0298-08
近年来有关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土地政策演变的研究引起了政策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界的极大关注,也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这一方面反映了学界们对新中国土地政策演变的研究态势及研究观念的转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并进而推动现行土地政策的改进与完善。本文将改革开放前1949年至1978年这28年的土地政策划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徘徊时期等4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改革开放前28年土地政策的历史演变的若干问题进行了介绍、分析与探讨。
一、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政策
1949年10月到1956年9月是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前3年主要是继续推行土地改革运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任务;后3年则是制定并执行过渡时期总路线,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一阶段:继续推行土地改革政策(1949年10月~1953年春)建国前,党领导解放区人民进行土地改革,在面积约230万平方公里、农业人口约116亿的解放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但建国后,在拥有311亿农业人口的广大解放区则尚未来得及实行土地改革,农村土地仍集中为封建地主所有。根据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5共同纲领6第3条、第27条、第34条及1950年6月6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在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村和城市郊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并按各个阶段的革命和建设任务制订了下列几个方面的土地政策:
(1)农村土地改革政策。1950年6月9日,刘少奇同志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所作的5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6和1950年6月30日颁布的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6这两个文件,明确规定和阐述了土地改革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指导全国开展土地改革的基本文件。其主要内容有:①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工业化开辟道路。②土地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土地改革必须被限制在消灭封建、半封建剥削范围内,而不是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商业采取保护政策,地主、富农兼营的工商业及其直接用于经营工商业的土地和财产,不予没收。不得因没收封建的土地财产而侵犯工商业。③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农民协会为土地改革队伍的主要组织形式和执行机关。④土地改革运动中必须团结中农,保护中农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受侵犯。一要注意满足贫雇农的要求;二要不损害中农利益。因为土改的目的在于解放生产力,应该注意保存一切可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引导农民不要在分配土地和浮财上纠缠不清,而要集中精力恢复生产。对地主也分给同样的一份土地,使其自食其力,在劳动中改造成新人。对已确定为汉奸、卖国贼、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及破坏土地的犯罪分子,其本人不得分给土地,以示惩罚。对富农所有的土地及其他财产,凡富农所有的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加以保护,不得侵犯;其出租的少量土地,亦予保留不动;某些特殊地区,经省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得征收其出租土地的一部或全部。对少数富农出租大量土地者,对其出租的土地则应予征收其一部或全部。地主家庭中有人常年参加主要农业劳动,耕种一部分土地,而以其主要部分土地出租者,对其自耕部分土地,加以适当抽补后,应基本上予以保留,其余部分则没收。烈士家属,包括辛亥革命以来历次为革命阵亡和死难的烈士直系亲属,烈士本人计算在家庭人口之内分得一份土地,以示抚恤。城市回乡的失业工人及其家属从事农业生产者同样分给一份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乡村中的僧尼、道士、教士、阿訇、逃亡地主、有劳力愿从事农业生产者亦分给一份土地。⑤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有自由经营、买卖及出租其土地的权利。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约,一律作废。
(2)城市土地改革政策。①城市郊区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一律归国家所有,由市人民政府管理,连同国家在郊区所有的其他的农业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耕种使用。所有没收来的房屋除大建筑及风景区的别墅等不适合于农民住的房屋应当作公用外,其余均应分配给农民所有。②城市郊区使用机器耕种或有其他进步设备的农田以及农事试验场、菜地、果园等,无论其为地主或农民所经营,或其土地所有权有无变更,均由原经营者继续使用。③凡使用城市郊区国有土地从事耕种者,除依法向国家缴纳农业税外,一律不再交地租。但经营人不得以国有土地出租、出卖或荒废。原经营人如不需用该项土地时,必须交还国家。④国家因建设需要收回农民耕种的国有土地或征用私人所有的农业土地时,应给耕种该土地的农民以适当安置,并对其在该项土地上的生产投资(如凿井、植树等)及其他损失,予以公平合理的补偿,或以相等之国有土地调换之。⑤城市郊区土改完成后,对分得国有土地的农民,由市人民政府发给国有土地使用证,保障农民对该项土地的使用权。对私有农业土地者发给土地所有证,保障其土地所有权,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约,一律作废。
(3)华侨土地财产政策。对华侨土地财产的处理:①华侨及其家属在农村占有并出租的大量土地,如其本人出国前家庭原系地主者,除没收其土地和原由农民居住的房屋外,其他房屋和财产一律保留不动。②华侨及其家属在农村中出租小量土地者,如超过当地人均土地20%,超过部分土地,亦得酌情照顾,不予征收。③华侨及其家属在农村中占有大量土地,部分出租,部分自耕或雇人耕种,构成半地主或富农成份者,超过其自耕和雇人耕种土地少量者,征收其出租土地。如只占有小量土地,虽出租部分超过其自耕部分,不应认为是半地主或富农,其出租部分不予征收。
(4)出典土地政策。对出典土地的处理:①实行彻底平分土地的地方,平分前的土地典当关系一律无效;按中农不动原则分配土地的地方,土改前地主、富农、贫农、雇农之间的典出典入土地,在分配土地时已被抽出分配者,不再变动。如系中农典与地富,或中农与贫雇农土地在分配土地时已被抽出分配,致使该中农因而蒙受损失时,应给予该中农以适当补偿。土改前中农与中农的典当关系及贫农典与中农土地在分配土地时未加变动者,其典当契约继续有效。②如承典户在本村无房屋,典入房屋被赎回无屋可住,可签订新约,由承典户暂住。③地主土地已出典于中农、贫雇农者,没收后应归承典户所有;如承典户因而占地过多,可将此项典入地抽出分配,并给予不少于典入时所付地价的补偿;如中农贫雇农出典与地主,则没收后归还出典户,因占地过多按前项规定处理。④农民间的典当关系,其契约继续有效,可继续承典,亦可依约自由赎回。应分得土地的农民各有典出典入土地者,分配土地时,在出典典入双方原有土地内各计一半。
(5)土地纠纷政策。对土地纠纷问题的处理: ①“生不再分,死不抽回”,是指土改后地权确定不再变动,不是对农民家庭内部分家而言。②实行打乱平分的土改地区,土改前的典当关系均不再存在,原来出典土地,算在谁分得数内就归谁所有,不应再有赎回问题。③新土改地区,出典人的土地依法不在没收之列者,对其出典土地,原则上应承认原契约有效;如已被算进承典人应分得的土地数目内,亦不准出典人抽回,应说服出典人放弃依约赎回权,典价部分由双方协商解决。④农民外出托人代管土地如被分配,给予补偿或于保留的公地中补给一部分或全部。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现行的土地改革政策同1947年以前的土地改革政策相比,一个重大的变化就在于:把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的政策,改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这是适应新的形势而对富农采取的新政策,是十分正确的“这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全国人民的基本任务,已由支援解放战争以取得革命的胜利转变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经济建设,恢复和发展生产,富农经济是农村中的资本主义经济,同农村中的其他经济形式比较,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因此,当时保留富农经济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表明国内的政治和军事形势已发生根本变化,民主革命中谁胜谁负问题已经解决,全国人民在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大团结,使富农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因素,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和社会的稳定,争取富农在土地改革中采取中立的立场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同时,实行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可以更好地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可以消除农民在发展生产中怕致富的某些顾虑,有利于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到1953年春,全国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台湾省外,基本上都完成了土地改革。3年之中,约有3亿农业人口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使中国农村发生了几千年来未有的变化,整个农村(除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省外)废除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全国有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地获得了7亿亩的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并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的700亿斤粮食的苛重地租,实现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大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二阶段:初步建立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政策(1953年4月~1956年9月)土地革命完成后,以小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农民个体经营是当时中国农村土地经营的基本形式。这种个体的、分散的、落后的、建立在个体私有制基础上的小农经济,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对农产品的需求。农民为了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确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党和政府为了引导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改变农业的落后面貌,在农村开展了互助合作运动,并在实践中创造了从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以实现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阶段的土地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员私有土地:合作化初期的土地政策。1951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第一次农业互助合作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发给各地党委执行(1953年2月经个别修改后正式通过)。1953年春起,各地开始普遍试办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经营、并有较多公共财产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同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决议强调,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正日益变成领导互助合作运动继续前进的重要环节。此后农业生产合作社开始进入发展时期。1955年7月31日,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对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步骤、方针、原则作了系统的论述。同年10月4日至11日,中共七届六中全会(扩大)根据毛泽东的报告,通过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把党内在合作化速度问题上的不同意见,当作右倾机会主义来批判,使合作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以至偏离了健康发展的轨道”这个期间对社员土地政策的内容为:①根据土地质量评定入社土地的产量。②规定固定的土地报酬数量,土地和劳动按一定比例分配报酬,土地报酬一般应低于劳动报酬。各地区人多地少或人少地多情况不一,种植条件也不相同,不强求划一。土地报酬数量应稳定一个时期,为照顾农民土地私有观念,不应过早地取消土地报酬。③社员应有少量的自留地,一般相当于全村每人平均土地的2%~5%。林业、鱼塘等属于个人分散经营有利的副业生产资料,不宜入社,更不宜归社公有。
(2)社员集体土地:合作化中期的土地政策。1956年3月17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33次常委会通过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同年6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3次全体会议通过并颁布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章程规定社员私有的主要生产资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有关土地政策作了如下规定: ①社员入社必须把私有的土地、耕畜、大型农具等主要生产资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社员的生活资料和零星树木、家禽、小农具、经营家庭副业所需要的工具,仍属社员私有,都不入社。②社员土地上附属的私有塘、井等水利建设,随着土地一起转为合作社所有。如属新修建设尚未取得收益,应偿还其所付工本费。私有的藕塘、鱼塘、苇塘等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时,亦应付给本主合理代价。③农业生产合作社应抽出一定数量土地分配给社员种植蔬菜,分配数量是按每户人口多少决定,每人使用这种土地,一般不超过当地每人平均土地的5%。④社员土地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取消土地报酬。对完全丧失劳力历来靠土地收入维持生活的社员,用公益金维持他们生活,或暂时给以适当土地报酬。从事城市职业而家住农村的,如果本主生活困难,历来依靠土地收入补助生活的,仍可付给一定的土地报酬。⑤社员原有的坟地、房屋地基不入社。社员新修房屋需用的地基和需用的坟地由合作社统筹解决。⑥幼林、苗圃、果、茶、桑、竹、桐、漆等经济林木作价归合作社所有,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并从林木收益中给本主一定比例的报酬。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土地政策
1956年9月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956年至1966年这10年是中国曲折发展的10年,这10年土地政策的发展也走过了一个脱胎换骨的历史路程。
(1)农民集体土地:合作化后期的土地政策(1956年9月~1958年底)。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举行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确定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根本任务。根据这一精神,中央继续推行农业合作化,到1956年底,全国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有资料显示,1956年9月,全国就基本上实现了高级合作化:1956年底,全国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达1.1亿多,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6.3%,基本上完成了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合作社将那些放弃剥削参加农业劳动的富农分别接收入社,以和平方式消灭了农村中最后一个剥削阶级。1957年上半年,在反“右”斗争声中,开始了“大跃进”的步伐,而土地政策的直接后果就是向“一大二公”迈进。
1958年春,毛泽东认为,小社不利于大规模经营,不利于共同发展生产,于是提出小社并大社的建议。8月,毛泽东又认为:“还是办人民公社好”。1958年8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决定在全国农村普遍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并提出扩大公社规模,在并社过程中自留地、零星果树等都将逐步“自然地变为公有”。会议后,在短短的一个多月内,全国农村除西藏自治区外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社员自留地等全部收归了公有。至此,个体农民土地私有制宣告结束。
(2)农村土地:人民公社前期的土地政策(1959年1月~1966年5月)。人民公社时期的特点就是“一大二公”、“政社合一”,这种超越历史的体制,使得“共产风”泛滥成灾。1959年2月27日到3月5日,中共中央在郑州举行了以解决人民公社所有制和纠正“共产风”问题为主题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起草了《关于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的若干规定(草案)》,规定人民公社实行“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的体制,从而确定了我国农村土地以生产队为基本所有单位的制度,并且恢复了社员的自留地制度。1966年4月,第二届全国人大颁布了《农业四十条》,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土地政策。196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即“十二条”),要求各地彻底纠正“一平二调“的共产风以及浮夸风、命令风、干部特殊化风和瞎指挥风,允许社员经营少量自留地和小规模的家庭副业,恢复农村集市贸易。1962年9月27日,党的八大十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该草案对农村土地政策作了规定:①生产队范围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所有的土地,包括社员的自留地、自留山、宅基地等一律不准出租和买卖。②生产队所有的土地不经过县以上人民委员会的审查和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占用。要爱惜耕地,基本建设必须尽可能地不占用或少占用耕地。③集体所有的山林、水面和草原,凡是归生产队所有比较有利的,都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可以把零星的树木交给社员专责经营,并且可订立收益分配合同,或划归社员所有。④土地、山林、水面、草原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经过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定下来后,长期不变。⑤在不破坏水土保持、不破坏山林、不破坏草原的条件下,生产队有权在本队范围内开垦荒地,经营荒山和充分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资源。
1963年3月20日中共中央转发《关于社员宅基地问题》给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参考。主要内容:①社员宅基地(包括有建筑物和没有建筑物的空白宅基地)都归生产队集体所有,一律不准出租和买卖,但仍归各户长期使用,长期不变。生产队应保护社员的使用权,不能想收就收,想调剂就调剂。②宅基地上的附着物,如房屋、树木、厂棚、猪圈、厕所等永远归社员所有,社员有买卖或租赁房屋的权利。房屋出卖后,宅基地的使用权即随之转移给新房主,但宅基地的所有权仍归生产队所有。③社员需建新房又没有宅基地时,由本户申请,经社员大会讨论同意,由生产队统一规划,帮助解决。但尽可能利用闲散地,不占用耕地,必须占用耕地时,应报县人民委员会批准。社员新建住宅占地,无论是否耕地,一律不收地价。④社员不能借口修建房屋,以随便扩大墙院、扩大宅基地来侵占集体耕地,已经扩大侵占的必须退出。
1964年3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布了《关于部队农副业生产政策纪律的若干规定》,该规定主要内容为: ①贯彻以开荒为主的方针。解决部队生产用地,主要是利用国有荒地资源,垦荒和筑堤围海、围湖造田,建立生产基地;充分发挥现有土地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垦荒必须经地方政府批准和群众同意,办好手续,在地方政府统一规划下进行。已开垦的生荒地,如系国家所有,应请示地方政府批准,归部队长期使用;如系公社、生产队所有,可按合同规定使用。经群众同意和当地政府批准,也可使用公社、生产队的撂荒地。使用公社、生产队的熟地,应创造条件逐步退还。今后尽量做到不占用公社、生产队的熟地。如有的部队确实无法解决吃菜问题,需要使用公社少量熟地种菜时,应经群众同意,当地政府批准。使用国营农场的土地,原则上应予退还。如继续使用,必须经农场同意,不影响其发展生产,并由省报国务院批准。坚决禁止买地搞生产的错误做法。②严格执行党和政府有关垦荒的规定。切实做到不妨碍水土保持,不破坏林木、草场、苇田,不妨碍群众生产。对于垦区内的名胜古迹、水利、道路、桥梁等建筑物,妥加保护,不得毁坏垦区内的坟墓。在边防地区垦荒时,要切实遵守边防政策。③凡是征而未用、多征少用、早征迟用的军事用地,应按照国务院批转内务部《关于各地方各部门检查征用土地使用情况的综合报告》的批示执行。过去压缩禁区已退还给群众的土地,不得借口军事需要收回搞生产。④牧业生产所需草山、草场,应报请地方政府批准,经群众同意,在政府指定的区域内放牧、割草。要注意保护草原,不得与群众争草。⑤在山林、湖泊、河流、海面采集野生植物、狩猎和进行水上生产时,要严格遵守政府有关规定,并事先经过地方政府批准和当地公社、生产队同意。切实做到不妨碍群众生产,不与民争利,不破坏水产和植物资源,不猎获政府规定保护的珍贵禽兽。
1965年7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批转了济南军区政治部《关于军队征用土地审批权限适当下放的请示报告》。该报告的主要内容为: ①审批权限下放后,军和相当军的政治机关,对军事用地的审批要严加掌握,尽量利用空地、荒地,尽量不占用民田,不拆除民房,不迁移居民。②凡部队因国防施工、营建、建筑国防公路、射击场等,征用土地在10亩以下和移民5户以下的,由军或相当军的政治机关审查同意后,报县、市人委审批;超过以上规定的,由用地单位逐级上报军区,经军区政治部审查同意后,再报省人委审批。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国家的土地政策基本处于停止不前,乃至倒退、混乱的不正常状态。为了与前面相衔接,我们把这个阶段姑且称作人民公社中期的土地政策。经多方查找资料,我们发现有如下几个土地政策文件:
1.1967年11月4日国家房管局、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城镇土地国有化请示提纲的记录》。该记录的主要内容有:①对土地国有化问题,主管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1956年的原则指示。②土地范围,无论什么空地(包括旗地),无论什么人的土地都要收归国有。什么叫城镇土地,应按具体情况划分,不宜扩大。公社社员在镇上的空闲出租地,应收归国有。城镇边沿上的自留生产用地,或成片的社员宅基地,不应收归国有。③土地收归国有后,地产税应改为土地使用费,收取标准可略高于地产税。行政机关、学校、医院、部队等原拨用土地仍不收土地使用费。④土地国有化后,原有私人之间在土地上的债权债务自行处理。⑤集体所有土地出租,可采用征用办法收归国有。⑥任何生产单位都不应当经营土地出租的业务“农业生产队租给城镇居民的土地,如系国有,应当收回。如原系生产队粮田或菜地,也应当采用征用办法收归国有。
2.1970年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转发沈阳军区政治部《关于部队征用土地问题的通知》。该通知主要内容为: ①国防施工、营建征用土地,要严格遵守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的政策规定。征用土地应本着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充分利用荒山、荒地、劣地和空闲地。征用土地,要与当地贫下中农、基层革委会充分协商,签订合同,报政治机关审查和地方革命委员会批准。10亩以下的由军或相当于军的政治机关审查,10亩以上的报军区政治部审查;同时,按各省革命委员会关于征用土地审批权限的规定,报相当一级革命委员会审批。征用的土地应按照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予以补偿。②部队生产,要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原则上不占用耕地,更不得与民争利。个别地区新开荒地不宜种菜,需要占用少量耕地,必须征得当地贫下中农和基层革委会同意,并开出同等数量荒地进行交换,或者予以适当补偿”部队在牧区开垦荒地,一定要照顾牧民利益,不得破坏草原,影响放牧。③凡部队因生产占用国有土地与地方发生争执的单位,应把方便让给地方,主动协商,妥善解决;凡因生产占用集体所有的耕地,现在群众要求收回的,应予退还。
3.1973年6月18日国家计委、建委发布了《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有关在基本建设中节约用地规定的指示的通知》。该通知的主要内容有: ①基建征地要贯彻节约用地原则,可利用荒地、空地、劣地的,不得占用耕地、良田,必须占用耕地时,也要精打细算,尽量少占。②新建项目选址要把占地多少作为方案取舍的重要条件,建设项目的总平面布置要紧凑合理,老企业的改建、扩建要充分利用原有场地。大城市要有计划地搞些高层建筑,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③基建单位应积极支援农业,结合现场施工,进行开荒、改土、造田。对危害农田或占地数量大的工业废渣、废气、矿山矿尾、电厂煤灰等要综合利用,积极治理,尽量少占或不占良田,同时发展废渣制砖和砌块,以避免损坏良田。④基建征地必须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切实把关。凡初步设计未经批准项目,不许征用土地。⑤基建征地应做好被征社队群众的安置工作。补偿费应用于发展农业生产。⑥检查清理中对于多征少用、征而不用、早征迟用的土地,都要退还当地人民公社和生产队耕种。退还时不要收回补偿费,但土地所有权仍属国家。
1973年11月7日中央军委批转总后勤部《关于全军营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意见》。该意见的主要内容为: ①所有营建选点都要认真勘查,慎重定点,要充分照顾群众利益。占地一定要严格控制尽量利用荒地,不占和少占耕地、良田,必须占用的要设法造田还地。②步兵部队营建占地比例一般应限制在1比4(指营房建筑面积与营区占地总面积的比例)以内,特种兵部队可酌情稍高一些,但也要从严掌握。
1973年12月5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了《关于解决当前地面炮射靶场与国内飞行矛盾的规定》。该规定的主要内容为: ①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靶场,合理安排,提高利用率。②严格控制新建炮射靶场。必须新建的,各单位在选择炮射靶场时,应与有关单位充分协商,取得一致意见。无论固定的、临时的靶场,均应选在山地、荒地,尽量少占地、少移民。
1975年12月12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关于整顿部队生产的意见》。该意见主要内容为: ①部队生产用地,主要是开垦国有荒地和利用营区土地。过去接收的国营农牧场和劳改农场的土地,地方要求收回的,经省、市、自治区批准后退还。借用社队的土地,要求退回的应坚决退还。部队需要、地方又同意借给的,应按规定交纳租金和农业税。部队耕种的国有土地,如无力经营,应交给当地省、市、自治区,不得移交集体所有制单位。②部队开发矿藏和其他资源、围湖造田,要严格控制。确需开发的,应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并按统一规定使用国家资源,严禁破坏草原。1976年2月4日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下发了《关于建设训练点问题的通知》。该通知主要内容为: ①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期修建。有条件的军区也可建设一个规模较大的训练点。训练点位置的选择,要便于部队使用。②要因地制宜,不占或少占耕地。建设训练点的土地问题,要立足于军队本身解决,主要利用部队现有训练场地进行扩建,也可将部队压缩生产的农场(牧场)进行改建,尽可能与军的坦克团的营房、场地建设相结合,与军事院校的场地建设相结合,做到综合使用,节约土地。要尽量不占或少占社队土地,不能与民争利。凡涉及社队土地和群众利益的问题,一定要按党的政策和有关规定办理。
四、徘徊时期的土地政策
粉碎“四人帮”以后,直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才实现了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一阶段我们将其划为人民公社后期阶段中的前期阶段"这两年的土地政策文件主要有:
1.1977年12月,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军队工厂!马场!农牧业生产管理的决定》。该决定的主要内容为: ①农副业生产必须以军为主,调配适当。凡土地过多、无力耕种、生产部队得不到训练、急需整顿的和条件不好、产量不高、不利于长期经营的农场,应适当减少,或在军内调整,或移交当地省、市、自治区农垦部门。②凡属下列情况者,尽可能予以保留:第一,条件好,用兵少,产量高,或对外开放有国际影响的农场;第二,几个单位的土地相连可以合并,能减少管理机构和人员,有利于发挥机械作用的农场。
2.1978年1月26日,国务院印发了《全国国营农场工作会议纪要》。该纪要的主要内容为: ①国营农场的土地、财产,属全民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侵占。1966年以后,从国营农场系统划出的土地、资产,由省、市、区革委会区别情况处理,该退的要退;侵占国营农场的土地、财产,要一律退还。今后,机关、工厂、学校、部队建立农场,应当自力更生,开荒生产,不准占用国营农场的土地。②第一,国营农场一定要把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当作一项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来办。到1980年,全国农场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要达到2000万亩。橡胶农场要搞好胶园“三保一护”(保水、保土、保肥、护根)的建设。牧区要搞好草场建设。第二,农田基本建设,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地确定主攻方向。搞好勘测设计,分期实施,施工一处,配套一处,受益一处,避免盲目施工,造成浪费。第三,开垦荒地要搞好勘测规划,不能破坏水土保持,不能破坏森林、宜牧草原和水产资源,不能盲目围淤,影响防洪。3.1978年8月31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退还被占用校舍的请示报告》。该报告的主要内容为: ①任何单位占用学校的土地、房屋、家具、设备、车辆等,原则上都应无条件地退还给学校,不得以任何借口拖延抵制。②各占用单位退还、偿还学校土地、房屋、家具、设备、车辆等要尽快完成。凡能立即迁出学校的,应立即迁出;暂时不能迁出的,要立即压缩占用的土地、房屋范围,先腾出一部分退还给学校使用。凡占用学校的土地、运动场进行的基本建设工程,应立即停止施工。5 几点讨论
(1)改革开放前,中国土地政策的发展演变是与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当政治形势好、经济发展快的时候,土地政策的发展也就随之好和快,呈现数量多、质量高的良好态势。反之,就可能出现相反的结果。据初步统计,1949年10月至1978年11月的28年中,国家一共制定各类土地政策文件近30个。其中,绝大部分是文化大革命前制定和出台的。就文件的规格而言,文化大革命时期也是比较低的。这是一条带有规律性的经验。
(2)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土地政策的发展演变也具有不同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特殊时期。因而这一时期,土地政策的发展就带明显的剥夺性、分配性、私有性与过渡性。1956年9月,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土地政策的发展表现出强劲的合作化、集体化、国有化的巨大浪潮,/一大二公0成为土地政策内容的主流观。文化大革命时期,土地政策基本处于停止不前的状态。在这一非正常时期,由于机构被撤消及有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无法保证,所以土地政策的发展表现出停止不前、倒退、遭践踏、被砸碎等特点。1976年11月至1978年11月这两年,土地政策发展比文化大革命时期虽有所好转,但起色不大,突出的特点是徘徊性。
(3)改革开放前的28年中土地政策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过早的推行了土地合作化,挫伤了建立不久的农民生产积极性。二是强制实行人民公社统领下的土地公有政策,超越了历史发展条件,扭曲了土地这个生产要素的经济关系。三是土地产权政策残缺不清,农民、集体、国家、农场等土地关系混乱,制约了土地生产率。四是崇尚一大二公,追求一平二调,无视土地的商品经济关系,人为地消除了土地有偿政策的存在。五是片面强调土地政策的粮食生产的唯一功能,明显地否定、压制或打击土地政策的其他功能。六是比较重视农村的土地政策,不太重视城市的土地政策,加剧了城市土地无偿、无流动、无期限的非正常进程,导致国有土地资产严重流失。
注 释:
土地改革后的农民个体经营的特点是:第一次出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居支配地位。不仅土地是农民个体私有,自己劳动,以户为单位从事经营,而且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真正体现了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直接结合,体现了农业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使用权及其劳动产品的直接分配权的三权合一。为研究方便,笔者以人民公社为主线,将1959年至1982年的23年划分为3个阶段:人民公社前期的土地政策(1959年1月至1966年5月)、人民公社中期的土地政策(1966年5月至1978年11月)、人民公社后期的土地政策(1978年1月至1982年12月)。»1957年11月13日,经毛泽东亲自签发的5人民日报6社论,第一次提出了/大跃进的口号,从此,大跃进开始在全国盛行。就人民公社的发展历程而言,1976年11月至1982年12月可划分为人民公社后期,其中,1976年11月至1978年11月为后期中的前期,1978年12月至1982年12月为后期中的后期。1882年年12月4日,全国人大修订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该宪法第13条关于行政区域划分的规定,恢复了原来的乡、镇、村体制,标志着人民公社开始解体。198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了5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政府的通知6,通知中指出:/宪法已明确规定,在农村建立乡政府,政社必须相应分开0。到1985年上半年,这一工作全部结束,全国共建立91 138个乡,下辖94万多个村民委员会。
第三篇:二十八年同学聚会发言
二十八年同学聚会发言
亲爱的同学们:
骄阳似火的七月,我们一部分xx同学相聚在冰城,见证xx儿子的新婚庆典,也使我们有机会在相识二十八载重聚首,分别二十五年又重逢。忆当年,话别后轶闻,又是一桩美谈,相聚时我们还春心摇动,再相逢已过中年。真可谓:酒不醉人人自醉,往事历历在心扉!开启尘封的记忆,让友谊之花尽情绽放;回眸曾经的时光,禁不住热泪流淌。大青山脚下的火热生活,淬炼了我们的筋骨;黑土地的雨雪风霜,铸造了我们坚强的脊梁。在小兴安岭脚下,在永翠河畔,我们因读书而增智,因彼此接纳而结谊。千言万语,万语千言汇成一句话:平安才是幸福,最美莫过健康!
毕业后,我们各奔东西,走进社会的大课堂,二十五年寻觅,九千个日夜打拼,有些许遗憾,但更多是成就。你为生活奔波,我为事业奔忙,弹指已是二十五载。今天,我们从天南地北又走到一起。见到你们,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的时光。那令人回味的青春岁月,那使人心醉的同学温情。就像七月的阳光永远温暖着我们的胸膛。
往事匆匆去如烟,人生相逢须尽欢,且斟美酒拼一醉,留住快乐在心田。
来吧!让我们共同举杯相碰,彼此赠送一个美好的祝愿,祝愿我们在场的所有同学:生活幸福,家庭美满,财源广进。身体康健!同时也希望各位同学谈的开心,玩的愉快。喝的舒畅。并预祝xx儿子婚礼圆满成功,愿一对新人:
天作之合结良缘,不离不弃永相伴!
比翼齐飞天地阔,花好月圆到百年。
谢谢大家!!
第四篇: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历史演变
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历史演变
蔡小如
摘要: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并从中能够了解我国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历史,及以后的发展形势,为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作出政策性的引导。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3791(2008)03(a)-0134-01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是指导在校毕业生正确就业的政策依据,是毕业生就业的指引航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改革,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也随之改革,现在就以历史的角度,共同探讨我国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历史演变。大体上我们可以把它视为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就业政策
“统包统分”即指大学生就业由国家负责,按照计划统一分配。从建国初期到80年代中期,在计划经济模式下,经济建设的任务是当作政治任务来完成的,作为经济建设的新生力量——大学毕业生,则是作为“新鲜血液”,同国家集中调配,就业于国家最需要发展的工业领域及其他行业。因此,在建国初期及以后几十年中,大学毕业生基本上是由国家统一分配,实行有计划的统筹安排。从招生到就业,无不打上了“计划”经济的历史烙印。我们通常把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称为“统包统分”模式。这种就业模式就是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实行由国家负责,按照计划统一分配的制度。其特点是“由国家包下来分配工作,负责到底”;执行的是“统筹安排、集中使用、保证重点、照顾一般”的大政方针。应该说高等学校毕业生由国家负责按计划分配的制度,是伴随着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而产生和完善的,这种分配制度与我国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它保证了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地区之间人才需求不平衡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人才流向,有利于社会安定。这种制度虽然使毕业生普遍就业,但隐患也很多,如专业不对口、学校培养的人才地方上并不需要,而且“一分定终身”,人才不能流动,使人才造成极大的浪费。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就业制度的局限性就大于他的积极意义,需要进行改革。
二、改革开放后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统包统分”的大学生就业分配制度对于人才的合理配置,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校的办学积极性,及用人单位择优选才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亟待改革。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我国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改革的重要标志。而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是《决定》的重大决策之一,它明确指出,对于国家招生计划内的学生,其“毕业分配,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制度”。这项决策为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奠定了基础:国家有关部门开始对传统的“统招统分”制度逐步改革,形成了以“供需见面”为主要形式,以“双向选择”为指导目标的就业政策。“双向选择”毕业生就业政策顺应了教育体制改革对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新要求,适用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全过程,有人形象的称“双向选择”毕业生就业政策开创的是一种“自由恋爱”的新模式,以区别于计划经济“双向选择”毕业
生就业政策实施的结果,对广大高校大学生和用人单位而言实际上是一种“双赢”。它实现了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扩大了用人单位选才的自主权,有利于用人单位择优选才,促进了用人单位尊重知识,珍惜人才风尚的形成;扩大了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促进了学校的教学改革,增强了学校适应社会需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扩大了高等学校毕业生择业的自主权,有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素质优势,有利于学生发展成才;转变了在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打破了过去在单一计划分配体制下,大学毕业生那种“包上大学,包当干部”的思想,使在校大学生有了危机感,学生感到没有真才实学就会找不到工作单位,这从根本上为端正高等学校的校风和学风起到了推动作用;保证了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要,增大了毕业生到基层的比例,充实了基层科研、教学、生产的第一线的人才需要。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
以“双向选择”为主要特征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只是过渡性的就业政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建立以“自主择业”为主要特征毕业生就业制度已经势在必行。1993年2月13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是“自主择业”就业模式的政策依据,它明确指出: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采取综合配套、分步推进的方针,加快步伐,改革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体制,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以《纲要》为政策依据而确定的毕业生就业政策改革目标是: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即除少数享受国家奖学金、专项奖学金、单位奖学金的学生,实行在一定范围内就业外,大部分学生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毕业生就业市场“自主择业”。在这种就业体制下,大部分毕业生将按照个人的能力、条件到市场参与竞争,而不再依靠行政手段由国家保证就业;用人单位也只能用工作条件及优惠待遇吸引毕业生,不能等待国家用行政命令的办法给予保证;而高等学校作为就业工作的中介,主要为毕业生“自主择
业 ”提供服务。尽管国家已经提出了“自主择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但到目前为止,“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仍是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政策和主要模式,这是因为“自主择业”的大学生就业政策还需要一个过渡过程。
总的来说,在我国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将要经历一个从不规范到逐步规范、从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市场发育过程,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培育和建立还要有个时间过程。通过“双向选择”的政策过渡是必然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只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改革,这样才能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成功就业,从而使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他们的特长,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演变过程考察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演变过程考察
学位论文独创性申明
本人所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均为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文中引用他人研究成果均已注明出处,或已经征得他人授权。论文中不含他人已撰写或已发表的任何研究成果。
对于以上申明,本人完全意识到其法律结果,如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作者:
日期: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与使用论文的权利,允许论文被我校图书馆收藏及查阅。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我校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可以以电子、网络及其他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
作者:
日期:
目录
中文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 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问题的引出与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1.1.1问题的引出............................................................................错误!未定义书签。1.1.2问题引出的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1.2研究框架.......................................................................................错误!未定义书签。1.2.1研究类容................................................................................错误!未定义书签。1.2.2研究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1.3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文献综述.............................................错误!未定义书签。2.1计划生育政策的诞生...................................................................错误!未定义书签。2.1.1计划生育诞生的时代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2.1.2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的目的及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2.2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2.2.1计划生育政策发展的几个阶段............................................错误!未定义书签。2.2.2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下的中国国民行为表现........................错误!未定义书签。3.3新时代的计划生育政策...............................................................错误!未定义书签。3.1.1新时代的计划生育政策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3.1.2新时代背景下的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办法............................错误!未定义书签。4.1总结与评述...................................................................................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演变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3.1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演变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3.1.1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严谨时期....................................错误!未定义书签。3.1.2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松懈时期....................................错误!未定义书签。3.1.3我国现有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地位........................................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因素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4.1 我国不同经济背景下的计划生育政策......................................错误!未定义书签。4.1.1我国后计划经济时代的计划生育........................................错误!未定义书签。4.1.2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划生育........................................错误!未定义书签。4.2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与家庭观念的逻辑关系...........................错误!未定义书签。4.2.1我国旧时代的家庭观念与计划生育政策............................错误!未定义书签。4.2.2我国新时期的家庭观念与计划生育政策............................错误!未定义书签。4.3小结...............................................................................................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不同视角下的计划生育政策演变.............................................错误!未定义书签。5.1宏观视角下的计划生育政策演变(以欧洲与亚洲国家为例)错误!未定义书签。5.1.1西方人口政策与我国人口政策对比——以俄罗斯为例....错误!未定义书签。5.1.2南亚人口政策与我国人口政策对比——以印度为例........错误!未定义书签。5.2微观视角下的计划生育政策演变(以我国普通家庭人口数量变化为例)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我国农村家庭人均人口数量变化(数据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5.2.2我国城市家庭人均人口数量变化(数据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5.3小结...............................................................................................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6.1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6.2进一步讨论...................................................................................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全球经济逐渐稳步发展起来,世界人口增长率迅速提升,人口规模随之不断扩大。而我国作为当时的人口大国,人口增长率却仍然位居世界前列,为了控制人口规模,调节出生率与死亡率严重失衡问题,我国政府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便开始酝酿制定计划生育政策,在历经了在十余年的调查与探索后,我国政府于上世纪60年代初正式出台计划生育政策。其政策的内容可区分为广义计划生育政策和独生子女政策两类。独生子女政策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其人口控制效果与广义计划生育政策相比并无明显优势。在当时的人口背景下,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以及不同的人口类型上,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又有所不同。同时,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不同时期的内容又有所差异,在经济不断发展,人口结构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又不断的在寻求革新与改变,以期符合我国不同时期的劳动力需求,在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数十年间,其自身的历史演变过程不仅反映了我国各个时期的人口数量变化情况,还为研究我国各个时期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以及文化发展情况提供了契入点。在本文的行文结构中,作者首先是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制定的背景以及内容进行了探究,进而对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剖析。同时,在分析演变因素的基础上,又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上,运用演变因素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探讨,以此来全面、整体、细致地为读者解读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历程。在六个章节的探讨中,作者借鉴前人研究之成果,同时结合自身有限之认知,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之历史演变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与探究,虽苛求完善,但密中有疏,还望读者指正。
关键词:计划生育历史演变独生子女
ABSTRACT:
After the end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global economy gradually developed steadily, and the world's population growth rapidly, population scale expanding.And our country as the most populous country, population growth rate is still among the world top,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population size, adjust the birth rate and mortality of severe imbalances, since the late 1950 s, our government began brewing family planning policy, after the after the investig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more than 10 years, our country government in the early 1960 s official policy of family planning.Its policy of content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generalized two categories, the family planning policy and the one-child policy.The one-child policy is a product of a specific era, its population control effect compared with the general policy of family planning, there is no obvious advantage.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population in different areas,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population, China's family planning policy is different.At the same time, our country's family planning policy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content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opulation structure chang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our country's family planning policy and constantly seeking innovation and change, in order to conform to the demand for Labour in different period, the implementation of family planning policy for decades in our country, its own historical evolution process not only reflects the various periods of change of the population in our country, also for the study of the various period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tical development, cultural development provides the entry point.In the writing of this article structure, the author first is on China's family planning policy to explore the background and content of, and in the different periods of development carries on the analysis.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factors, and from the macro and micro point of view,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factors on the family planning policy, 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 overall and detail for readers to interpret the evolution course of China's family planning policy.第一章 引言 1.1问题的引出及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初期的建设伴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展而拉开序幕,而此时的庞大的人口数量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人口问题成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的重大问题,庞大的人口基数成为了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快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政府创造性的提出了计划生育政策。如今,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提出至今已逾近五十年之久,在这五十多年的政策实行中,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不断改革与创新,以期快速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政策实施的数十年间,尤其是在计划经济时期,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使我国的生育水平下降到自然更替水平以下,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代表了我国成功地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和谐社会的快速进步以及人民幸福生活的全面改善,从宏观上看,计划生育政策也对世界人口的合理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简而言之,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人口政策的最核心内容,其从制定到开始实行历经了十余年的时间,而在其实行的数十年间,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乃至人口思维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其自身也在不断演变。本文作者以计划生育政策的诞生、发展为文章结构的轴线,通过对其政策内容、政策实施过程的分析来表现其在不同时期的演变过程。
1.1.1问题的引出
千禧年以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已经为我国人口规模的控制产生了积极的效应,但凡事必有都有利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的确为我国的人口控制计划贡献了积极的力量,但另一方面,计划生育将我国的人口出生率降低到了自然更替率以下,这就导致了如今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现。据著名期刊《国际先驱导报》报道:2009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表明,我国现有的达到60岁以上的老人约有1.68亿,且这一数据的比例正在不断的扩大,更具我国现有的经济产业结构以及生产劳动力需求来看,如果不尽快停止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加快二胎政策的开放,那么极有可能面临未富先老的尴尬局面。因此,对我国政府来说,如何合理的做出人口政策的调整,将会决定未来几十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速度以及发展高度。而要想做出明智的人口政策调整,政府就必须要依托学者对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只有牢牢把握住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规律,才能有效的制定出符合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人口控制政策。在新的人口环境以及社会发展背景下,作者深知出生率低、人口结构老龄化已然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最大隐患。因此,调整人口政策的实施方向已经迫在眉睫,但新的人口政策实施必须要“瞻前顾后”,摸清我国人口历史演变规律,做到知己知彼,温故而知新。只有这样,新的的人口政策才能最大化的凸显其价值与意义。
1.1.2问题引出的意义
在本文的探讨中,作者围绕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考察与探究。其本质的意义在于为新时期的人口政策制定提供有力的依据以及参考价值。同时,也为解决我国现有的人口结构老化问题、基础医疗问题、社会养老保险问题以及公共财产转移问题等提供了最及时的研究资料。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体规模占比始终位于着世界的前列,尤其是在过去二十多年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但,随着人口红利的耗尽,人口结构的逐渐老化,我国现有的人口生产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而更令人尴尬的是,我国的社会仍然是处在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虽然经济总量超越了日本,成为了实际第二大经济体,但事实上,我国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虽然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受制于现有的人口劳动力老化问题,但仅仅从谋求产业转型上去解决这样的问题,往往是治标不治本的。要想彻底解决我国的人口发展问题进而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窘境,就必须要实施新的人口政策。现如今,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逐渐下降到发展中国家的正常水平,在长达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中,我国的自然环境、人口架构、医疗保障等问题逐渐被放大,社会各界人士对新的人口政策推出呼声愈高。纵观整个世界的发展,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在严重老龄化的情况下实现国家的崛起。许多经济学家分析,只要稳步发展到2050年左右,在社会不出现大的动荡的情况下,我国的经济体量将会超越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但本文作者观点却不尽相同,本文作者认为,依据现有的国民生育率来看,本世纪中业我国的经济总量将仍然处于世界第二位,甚至还有被印度反超的可能性。因为那时的中国已经步入了严重的人口老龄化泥潭中。参考美利坚合众国现有的生育率,其在经济发展的数百年间始终保持着自身人口世代更替水平,也就是一对夫妇平均生育生两个孩子,这样的人口政策成就了合理的人口结构,同时,美联邦一直对外来移民持包容态度,甚至出台相关的移民政策来吸引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人才,这些举措使得美国的人口基数一直处于自然增长环境之中。同时,由于印度也不实行强制计划生育政策,因此,其人口结构也没有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全球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以及人才资源更具有优势的印度将全面超过中国。基于以上原因,本文的将我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演变过程作为论点,通过解析其演变历程来为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开山辟路,为我国在本世纪中业实现经济总量的进一步提升保驾护航。
1.2研究框架
在《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演变过程考察》这篇论文的撰写过程中,为了使论文整体的结构合理、条理清晰。作者对论文整体的框架结构进行了详尽的考量。其大致结构如下: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历史演变过程的探究,找出其演变过程的规律,进而为我国新时期的人口政策制定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本文主要是从世界人口发展的规律出发,以自然的演变更替作为人口发展的参考方向,在探讨计划生育政策历史演变的过程中,本文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制定的背景以及内容出发,对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剖析。同时,在宏观与微观的角度上,运用国内外人口发展案例进行对比讨论。进而对其演变因素进行进行详细的解读,在结合了以上研究的情况下,本文作者随即做出了相应的结论以及个人评价。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在第一章的研究中,本文将计划生育问题的引出以及其引出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同时,也对本文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在第二章的研究中,本文将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进行了文献说明。其主要包含方面为计划生育政策的诞生历程、发展阶段以及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期间的国民行为表现。第三章的研究是本文的主要重心,在这个章节的探讨中,作者将历史演变的过程进行了详尽的、全方位的解读。第四章的主要研究内容是计划生育政策历史演变的因素分析,这个章节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经济条件。第五章的主要内容是将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演变历程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第六章的主要内容是本文的总结以及作者个人观点的陈述。本文在通过对现实中计划生育政策历史演变过程的深入研究,在回答“计划生育政策是什么”的基础上,提出“计划生育政策怎样演变”的问题。同时,本文从已有的计划生育政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分析、文献参考等方法,从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出发,对计划生育历史演变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通过东西方国家的实际案例以及我国家庭的人员数量变化来反映出人口政策对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为我国的现代化人口策略制定,提出建议与参考。
1.2.1研究内容
本文的论文中心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演变过程。在开展本文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对计划生育以及历史演变进行概念上的定义。
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是人口控制计划的一种有效方式,其其全称是有计划的节制生育。计划生育的实施手段多样,依据不同的文化背景、人口类型以及经济条件,计划生育方法可以划分为早婚、早育以及晚婚、晚育、少育甚至是不育。早婚早育的理念在日本提出,其最早提出的原因也是为了解决本国人口老化的问题。而晚婚晚育、少育不育是我国人口控制的一种主要方式,其最为常见方法有增加农村家庭二胎生育的时间间隔,限制城市居民只能生养一胎。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缓解人口压力,解放经济发展的人口桎梏。但这样的人口控制方式违背了自然更替的法则,虽然解决了一定时期的人口发展与经济协调问题,但最终的人口老化问题始终会产生,由此也会造成未富先老的局面出现。在到21世纪初期,我国的沿海经济发展较快,计划生育政策也就做出了适当的调整,但对于少数民族来说,计划生育政策并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意义上来说,是针对汉族实施的,这主要从我国的国情以及民族构成考虑的。
计划生育政策概念的提出:计划生育概念并非是我国最先提出的,其最早的历史可以追述到18世纪末,据现有资料记载,1798年,英国人马尔萨斯在最早的一本研究人类人口数量的变化的刊物——《人口学原理》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人口增长与食物供应关系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分析了食物供应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制约关系,并于当年创造性的提出了遏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方式方法,在提到的诸多方式中,其主要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类:一是自然原因遏制人口增长。二是人为原因遏制人口增长。这其中的自然原因值得是各种事故、自然衰老、瘟疫、饥荒等。而人为原因则包含了战争、道德杀戮(例如乌干达大屠杀、穆斯林宗教仇杀等)、节育等。此次节育的提出,便是后来人口政策中计划生育的最早概念。相较于西方,我国的最早引入这一概念的是著名人类学家马寅初,他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于《人民日报》上发表了著名的《新人口论》,在在这篇文章中,他率先引入了节制生育的概念。由于新中国在战后潜移默化的鼓励人口数量发展,这一文章的发展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对于后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历史演变:历史演变概念是各个时期人们对于过往事物研究的一种手段。其存在历史悠久,本质的意义就是对事物的发展规律进行梳理,在对于事物发展规律的探讨中,分析其发展演变原因,总结梳理其历史效果以及以及借鉴价值。我国最早将历史演变概念运用到文学研究以及创作中的书籍是《史记》,其产生主要是依托国家政权的更迭作为行文脉络,而后来人们也逐渐开始效仿,例如《资治通鉴》、《百年中国》等,都是依托这种思路产生的。
本文的研究内容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演变过程,顾名思义就是对我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发展过程的探讨。在分析其演变历程的过程中,着重探究其演变影响因素,为我国乃至世界的人口政策制定提供理论研究的基础。
1.2.1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是以理论研究为主,因此在研究方法的选定上,作者采用了如下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制定与实施历史较短,但政策研究内容较为丰富。截至2016年底,我国关于计划政策的相关文献研究多达100万篇,在众多的研究中,不乏国内外顶尖的人类学家的真知灼见,参考他们的研究成果将会如人立于巨人之肩,将会为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历史演变研究提供最为可靠的文献咨询。
2.访谈法 ○在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演变调查中,通过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实际作用人——我国广大的60后以及70后乃至80后的实际访谈调查,以第一手的资料来确保研究的真实性、有效性以及合理性。访谈的对象设置为不同年代的,不同年龄段的已婚男女人士以及未婚人士。确保抽样调查的人群随机性大,分属于不同的阶层、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将科学、真实的研究原则贯彻到底。在实际的调查中,本文作者通过联系的各地人口研究专家与其进行合作调查,力求通过人物自身的口述来还原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与演变的真实历程。在通过与访谈对象的交流中,了解计划生育政策对于国民的切身影响,以及国民对于计划生育的反应与行为表现,为文章的初期分析做准备。问卷调查法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本文作者通过对我国各个阶层的国民的调查分析,初步了解了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家庭发展的影响程度。同时通过其对于各个阶层的影响度来衡量其演变的方式方法。数理统计法
基于文献资料的数据整理以及实际访谈、问卷调查的数据反馈,利用表格、函数等数理统计手段来解读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演变过程。将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查结果数理化将更具有说服力,也符合当下文献研究的科学原则与合理原则。1.3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那次研究囿于研究对象较为宏观以及抽象,同时,其本身的影响因素众多,其本身在创新研究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与将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演变与世界整体的人口发展情况进行对比研究,这样的好处在于能够更加宏观的把握我国与世界人口发展的联系。而不足之处在于本文对计划生育政策演变因素的探究不足,仅仅将最主要的经济发展因素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这在计划生育政策的研究中来看,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第二章:计划生育的内容:文献综述 2.1计划生育政策的诞生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诞生历程是曲折多变的,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而言,计划生育就是在全国或整个地区范围内,对人口发展进行有计划的调节,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对一个汉族家庭或一对汉族育龄夫妇而言,则是有计划的安排生育子女。1975年,毛泽东在国家计委《关于一九七五年国民经济计划的报告》上批示:人口非控制不行。国家制定了“晚、稀、少”和“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量最好一个,最多两个”的生育政策。由于措施有力,这段时间的计划生育取得了明显成效,总和生育率由1970年的5.8下降到1979年的2.7。这是我国对于计划生育的最早国家层面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