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圣诞错封》私人加印论

时间:2019-05-14 12:03: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驳《圣诞错封》私人加印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驳《圣诞错封》私人加印论》。

第一篇:驳《圣诞错封》私人加印论

张春清先生在《中国集邮报》2006年10月10日发表文章,认为专用图普通邮资封片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对其观点进行了仔细考察,笔者认为所谓“问题”其实正好体现了专用图普通邮资封片的特色。

1.不需要重新定义名称,事后编号也可以。

这类封片就是普通邮资封片,这项业务就是开放普通邮资封片的权限,让地方也可以进行申明请。一开始这些地方申印的普通邮资封片也印刷了很多的白封白片,供普通集邮者使用,直到2002年5月《关于一次性发行普通邮资封片印量等问题的通知》(局计财资调函[2002]53号)才因“防止库存的积压”规定“从2002年5月份开始不再向各省下发分配普通邮资片……不印刷普通邮资封”。而供全国申请使用的“全国版”,则一直有白封白片供普通用邮者使用,包括2005年的《麒麟送子》。而即使那些单位申请到的邮资封片,也是以公开出售的方式出售。并未像邮票那样区分“通信”和“集邮”,看那些游客进入景区拿着门票盖戳的好奇表情,就可以知道这类邮资封片不是专供集邮者使用。而无论“专用图普资封片”、“地方申印普通邮资封片”等,其主语都是普通邮资封片,说明大家对其普通邮资封片的属性都是认可的,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对其做专门的名称,搞专门的缩写。

笔者有一本《2006安徽邮政广告媒体精选图录》,翻开之后可以看到,除了普通邮资封片,还有邮资信卡(XK7《婴戏图》)、贺卡型信封、贺卡型信卡、贺年明信片等都在其中,更有专门提到的国际邮资明信片(《放风筝》、《大地之春》、国际减资邮资封《麒麟送子》)。这是从1998年正式开始的邮政广告业务,选用的载体就是贺年邮资封片卡和普通邮资封片、邮资信卡等作为申印的载体。普通邮资封片不过是载体之一。全国版和地方版也不是集邮者自己区分的,而是有明确规定。所谓全国版就是供全国各地申请的,起印数量是5000枚及倍数;而专用图的规定是“客户一年内印刷量达到200万枚以上,且首批印量达到50万枚可申请一枚专用邮资图”。

既然“普通邮资封片发行时是没有编号的”,那么就没有必要强求。对其编号的是人民邮电出版社在编撰《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时所为,只是为了查询,研究方便。而《上海集邮》对其编号的方法是按年度编号。那么前期没有进行编号,后期按照发行日期的顺序进行编号岂不是更好?将之列之哪个行列,完全是集邮者自己的看法。笔者个人认为,不需要将“寻医问药咨询卡”、“526封”等预印地址的封归为专用邮资信封,可以看成是早期普通邮资封片的加印。这是以地邮政广告业务的摸索阶段,自然与后期的正式邮政广告业务有所区别。

2.发行日期确实比较混乱。

这是必须承认的一点。各地申请的普通邮资封片要一次达到50万枚才可以开印,而批准的日期可能早就过去了。除非申请部门有意搞首发式或特意规定发行日期,或者50万枚能提前达到,并且印刷好的封片能运到申请部门手中,而申请部门又能在首日开始销售,否则真正的发行日期就不是规定的发行日期了。也就是说,光靠加印的普通邮资封片,无法完全满足首日准时发行的要求。

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在促进邮政广告业务发展的高度来解决。要么让地方重视起来,要么让邮政主管部门重视起来。现在各地非常重视申请各类邮票题材,有些为一套邮票进行了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的努力,如果他们能意识到邮资封片同样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而且门槛要大大降低,那么申请者就会更多。那么怎么让他们了解这样的情况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宣传,除了申请专用邮资图的成功示范效应之外,就是进行隆重的首发式。地式申请了一个邮资图,因为种种原因不重视日期。如果硬性规定申请专用图的单位必须在规定发行的日期进行首发式,在首日公开出售,让全国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封片发行,各地媒体的竞相报道是最好的广告宣传,也能促进新的客户的加入,而且是也能得到集邮者的认可。

解决发行日期的另外一种办法就是在发行的首日发行白封白片。在2002年以前,普通邮资封片白封白片大多都能首日发行,只是因为当时白封白片发行太多,导致打折深重。但之后取消白封,大大减少白片发行期量的做法有点因噎废食了。主管部门如果能意识到满足集邮者需求很重要的事情,想必做法也会有所改进。

3.这类题材看似随意,却遵循邮政广告业务的规律。

有些集邮者要求年前提供普通邮资封片的选题计划,这是典型的不懂得专用图邮资封片的特点。在各地未申请之前,就连邮政主管部门都不知道要发行什么,怎么可能有选题计划?

这类邮票的选题虽然是申请地方提出的,却也经过了审核,并不是张文中提到的“申印单位申请什么图案,就批准印刷”,笔者知道很多申请的题材没有通过审批。而仔细看过《关于邮票选题的若干规定》之后,发现其中并未提到已经发行过邮票题材不能再次发行邮资票品。而且除了普通邮资封片外,其他类型的邮资票品题材也在进行着重复。邮票题材重复的原因,一是强者恒强的规则所决定的,二是由普通邮资封片申印机制所决定的,但也受到邮政广告的规律制约。我国邮票题材看似十分丰富,具体到一个市县,能够提出来的题材不过几个。这点不妨读者以自己所在的市县斟酌斟酌,看能提出几个?提出的题材必须是健康,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独特性的,才能为全国的用户所接受。就是全国版的《菊花》、《中国结》、《芙蓉花》、《牡丹》、《大地之春》等,也是遵循着这个规律。“马踏飞燕”作为中国旅游的标志,给各个景区充当门票是最合适不过了,才能做到2002年至今盛行不衰。而2005年的《映日荷花》明显比《信达天下》要受欢迎。能满足专用图邮资门票的景点,必然是那些客流量很大的景点,而这些景点,必定多是世界遗产、全国著名景区,那么他可能早就发行过邮票。而一个景区之中,能够在全国著名的具体景点,恐怕也就那么几个。所以题材重复也就不奇怪了。

再者,每类题材都有其特点,我们不能指望普通邮资封片包办所有可能发行的邮票题材。

集邮者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以为什么东西都是自己发行的,多做换位思考。具体到这 据统计济南,邹城,临沂,中山,鄂州,奉化,廊坊等十多个城市的邮友藏有《圣诞错封》。从此看来,《圣诞错封》是由邮局正常发行,自然流通的品种。

第二篇:驳共产主义渺茫论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理学院

班级:应用化学

(二)班 姓名:周勇

学号:201040205207 课程论文题目:驳共产主义渺茫论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年**月**日

驳共产主义渺茫论

学生:周勇

(理学院应用化学二班,学号:201040205207)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些不和谐思想。“共产主义还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幻想”等。十二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那种认为„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幻想‟、„共产主义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它在理论上的错误,就在于否认了共产主义的真理性、现实性和历史必然性共产主义作为先进的思想体系具有真理性“在共产主义作为理论的时候,那么它就是无产阶级立场在这个斗争中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理论概括。”它来源于实践,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它的真理性,在它创立的过程和以后在它指导下的共产主义运动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关键词:共产主义制度

马克思主义

真理性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

马克思宣言 有人说,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非常漫长的过程,马克思对共产主义只是画了一张图画,将来的事情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来回答,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述,这是几十代人以后的事。这种悲观失望的渺茫论,是毫无革命志气,毫无客观根据的。它既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又不符合现实奋斗道路和丰硕成果,必须进行彻底批判。

一、正确认识共产主义。

根据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关于共产主义的解释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因此,共产主义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共产主义是通过消灭私有产权,去消除社会隔阂和阶级,以把全人类从压迫和贫困中解放的思想,并建立没有阶级制度、没有私有产权、没有政府,以及集体生产的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科学技术极为发达,人们认识及改造自然的能力会超过已往任何时代。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广泛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并实现电气化、自动化,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正在世界兴起的电子计算机与信息产业为中心的新的技术革命,将为共产主义准备物质技术条件。由于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提高,自然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合理的利用,生态环境会处于良好的平衡状态。人类将成为真正的自然界主任。共产主义应当是什么样的社会呢?应当是一个生活富裕的社会,应当是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而不用担心成天这涨价、那涨价,成天担心丢掉饭碗和下岗。共产主义社会不是一个花天酒地的社会。不是一个人歧视人的社会,是消灭了剥削阶级和一切不和谐分子的社会。这些不和谐分子,就是现在鼓吹个人奋斗,个人的价值比社会价值重要的人。共产主义社会也绝不是一个不要奋斗,不要进步,不要思想价值的社会。不是一个幻想的社会。

二、论“两个必然性”兼评共产主义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性。

1、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中,最使资产阶级及其理论家们感到恐惧和烦恼的,是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因为关于“两个必然性”的理论,以铁的历史规律为依据向全世界宣告: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是不可避免的。尽管资产阶级理论家们把马克思之比为上帝,把“两个必然性”讽刺为宗教中的“末日审判”,但规律终究是骂不倒的。当然,历史不是纯粹必然性组成的黯淡画面,而是曲折多变,风云变幻。当前国际形势中出现的暂时的局部的逆转,只是使“两个必然性”的实现更为曲折和复杂,而不可能根本改变历史的走向。我们应该深入探讨“两个必然性”的客观依据,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反对和批评曲解“两个必然性”理论基础的错误理论。

2、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必然性”的理论,把社会生产力看成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并不把生产力的绝对水平看成是否应该革命的标志。马克思主义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考察社会经济形态的更替的。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即使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但只要生产关系还有容纳生产力发展的余地,只要它的上层建筑特别是国家政权还能正常地发挥它的调控机能,它就不会立即灭亡。相反,一个国家即使生产力水平不太高,但腐朽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僵死腐败的政权窒息了社会最后一点活力,不推翻这个政权,不改变这种生产关系,整个民族和社会在这种窒息中毁灭。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对旧中国的这种状况进行了科学的剖析。由上可见,把中国放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考察,中国革命完全符合“两个必然性”的规律。只是由于中国的具体情况,使这个必然性的实现带有中国的特点。

3、美国社会学家非常卖劲鼓吹关于工人与资本主义制度一体化、工人阶级已同资本家同化,工人阶级以分享资本主义制度的成果,米尔斯就是其中的之一。他说“在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工资劳务者变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事例是不多见的,他们并没有成为任何时代性革命变化的动因。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已经已经同民族资本主义合为一体了,政治上,经济上和心理上都是如此。在这样合并后,他们便在资本主义内部形成了一个依赖性的而不是独立的变因”在米尔斯看来,“两个必然性”是一种虚构,马克思设想的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不可能发生。他说:“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以及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序列,是马克思的理论和预言的巨大历史框架。但我们现在却必须对他加以修正:从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并没有产生出任何一种可以被认为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我们并不否认近几十年来资本主制度的某些变化,例如劳动条件的变化和就业工人生活状况的改善,等等。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必然性”的理论,是以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矛盾为依据的,而不是单纯建立在工人的生活状况上。

4、有的政治家和理论家利用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挫折和困难,宣扬共产主义的“大失败”,期待“不战而胜”,以此来证明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必然性”理论的失效也是徒劳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必然性”理论揭示的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他并不排斥发展过程中的曲折性和反复性,也不排斥偶然性,相反以其作为自己实现的形式和补充。社会主义社会这种人类历史的根本转折,不可能没有倒退、没有漩涡、没有挫折、没有反复。处在比较强大的、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环境中,落后国家开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遇到的困难将是可想而知的。社会主义社会当然需要扩大和完善社会主义明主;需要坚持、宣传和贯彻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在理论领域中我们同样应该有反潮流的精神。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对肯定和社会主义遭受挫折,使得一些人对“两个必然性”的理论发生怀疑和动摇,但历史规律终究的不依人民的意志转移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三、共产主义是世界的救星,也是中国的救星。

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这种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是区别于任何别的思想体系和任何别的社会制度的,是自有人类历史来,最完全最进步最革命最合理的。封建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是进了历史博物馆的东西了。资本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已有一部分进了博物馆(在苏联);其余部分,也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快进博物馆了。唯独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磅礴于全世界,而葆其美妙之青春。中国自有科学的共产主义以来,人民的眼界是提高了。中国革命也改变了面目。中国的明主革命,没有共产主义去指导是决不能成功的,更不必说革命的后一阶段了。现在的世界,依靠共产主义做救星;现在的中国,也正是这样。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

四、共产主义渺茫论必将不攻自破。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逐条逐句地、淋漓尽致地批驳了这些资产阶级的偏见,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马克思恩格斯一再驳斥了这些论调和行径,指出:这些人是“以‘人类’目的为幌子,为‘资产阶级’利益冲锋陷阵”的“诚实正直而胸襟开阔的幻想家”。这些人“不代表真实的要求,而代表真理的要求,不代表无产者的利益,而代表人的本质的利益,即一般人的利益,这种人不属于任何阶级,根本不存在于现实界,而只存在于云雾弥漫的哲学幻想的太空”。这些人是“以美文学的词句代替了科学的认识,主张靠爱来实现人类的解放,而不主张用经济上改革生产的办法来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一句话,它沉溺在令人厌恶的美文学和泛爱的空谈中”。恩格斯直到自己逝世前两年,还批判了那种把科学共产主义解释为不是单纯的工人阶级党派性的学说,而是最终目的在于把连同资本家在内的整个社会从现存关系的狭小范围中解放出来的理论。他说:“这在抽象的意义上是正确的,然而在实践中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仅是无益的,甚至还要更坏。”恩格斯甚至把用“全人类的解放”代替阶级的解放的说法斥责为一句会“在革命斗争的火焰中烟消云散”的“自作多情的空话”。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始终把科学共产主义同历史上一个最伟大最有前途的阶级联系在一起,将科学共产主义的命运寄托在无产阶级这个最无私最革命的阶级身上,这正是科学共产主义绝不渺茫、绝对可以成为现实的主要根据之一。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确离我们还很远,但绝非虚无飘渺,我们正是为实现这一美好的社会制度而奋斗。但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它就在我们身边。无产阶级思想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一个人只要真正学习马克思主义,一心一意实践马克思主义,他就会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至于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它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必然结果和最终的归宿。运动和制度总是具有某种不可分割的联系。运动的成果要通过新制度的建立来巩固、来体现。共产主义运动在破坏旧制度的同时,总是要建立某种与运动的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制度。列宁说:“科学社会主义是以资本主义使生产社会化这一事实为依据的。“共产主义运动、学说与制度的统一,既表现为这种运动总是以共产主义制度的完全实现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而且在运动的每一发展中,总是为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开辟着道路和创造、增添、积累着物质的与精神的因素。作为这么一种并不是最终定则或规律,而是伴随人类文明进步而不断发展进步的理论体系,共产主义的传承延续性决定了它必将是活跃在人类发展各个阶段的最先进最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也是它注定成为人类社会制度的最终归宿的又一重要根据。

五、小结。

作为即将成为共产主义中流砥柱的我们,更应该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识破任何同渺茫论一样的不轨言论,对于敌对共产主义的攻击和诽谤,要勇敢和理智地去战斗,不断地成长和进步,心怀共产主义必将到来的坚定信念,发奋图强,拼搏到底,用毕生经历去验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目标!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充分发展和高度完善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参考文献

[1]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1985年3月7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8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全集》,2版,第25卷,5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4][美]米尔斯:《马克思主义者》,128页。

第三篇:竞争合作驳论

1.对方辩友强调竞争包括不合理、不择手段的竞争

我方认为是合理的、良性的竞争更有利于个人发展,所以不存在对方辩友所说的问题。况且难道就不存在恶性合作吗?难道对方辩友认为恶性合作也有利于个人发展吗? 2.合作能取长补短,使个人得到发展

我方认为,竞争更能使人意识到自己的短处,从而弥补自己的不足。主动学习毕竟不如碰壁教训更深刻。试问是在没有比较的情况下进步的快呢,还是在竞争中发现自己的差距更能使人发愤图强呢?而且,弥补自己的短处,不就是为了更好地和别人竞争吗? 3.合作能使个人的长处得到发挥,实现自我价值

合作只能发挥一个人已知的长处,而竞争却既可以使一个人最大化地发挥长处,也可以激发未知的潜能。这不是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吗?

4.合作能增强一个人的团队意识,而当今社会正需要有团队意识的人才

团队意识只是个人能力的一部分,而竞争却可以带给人进取心、更高的专业技术、良好的心态等等。显然,竞争对个人的益处更大啊。试问哪一个企业喜欢一个只知道团结他人,却不懂得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人呢? 5.竞争会使人受挫,一蹶不振

倘若出现了这种状况,我方有理由认为是社会关怀不够。让我们畅想一下,倘若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怎么会有那么多忧郁自杀的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竞争,正会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和心态,使他更好地发展。6.竞争会使朋友反目成仇

对方辩友的说法是不科学的。竞争怎么会是朋友变成仇人呢?遥想爱因斯坦当年,和波尔争论不休,有成为仇人吗?反而,竞争促使他们成为了极好的朋友。顺便请问对方辩友,一会儿辩论结束之后,我们是要成为好朋友呢,还是出去打一架呢? 7.当初你爸你妈是竞争生的你还是合作生的你

我的一半基因是通过与亿万竞争者竞争才生出了我 8.最核心的是竞争还是合作呢

当然是竞争更有利于我的发展了啊。正是因为竞争,才使我有了这么优秀的基因,成就了这么优秀的我。若没有竞争,我就很有可能是21三体综合征患者了。

第四篇:驳共产主义渺茫论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 院: 科学技术师范学院 班 级:10级应用心理学二班 姓 名: 贺郁舒 学 号:201040968203 课程论文题目:驳共产主义渺茫论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驳共产主义渺茫论

学 生:贺郁舒

(科学技术师范学院10级应用心理学二班,学号201040968203)

摘 要:马克思曾经为我们描绘了共产主义的美好蓝图——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每个人都能够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一个令人向往的美好社会。但近几年来,我国涌出很多不和谐的思想,例如,“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幻想” “共产主义还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等。他们极力否认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质,抽掉科学共产主义的阶级内容和阶级概念,把科学共产主义说成为不是无产阶级一个阶级的学说,而是所谓“人的解放”的学说,是“人的幸福和解放”的空想学说。共产主义是个空想,还是一个可以实现和实行的理想社会制度?本论文是从几个方面反驳共产主义渺茫论,证实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马克思 共产主义 渺茫论 历史发展必然趋势

马克思曾经为我们描绘了共产主义的美好蓝图——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每个人都能够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一个令人向往的美好社会。其实,关于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与追求,由来已久。从古代人们所设想的大同社会,到近代为“平等、自由”而战的资产阶级,再到社会主义的空想时期,最后马克思把共产主义放到了科学的基础之上,这一过程中都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与追求。这也是人们的需要,需要是理想变成现实的必要条件。

由于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发展水平在一个时期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有些人产生了“共产主义渺茫”的思想,认为共产主义没有实际根据,其实现是空虚无望的。“渺茫论”者,由于各自的出发点不同,其沦点许多,表现形式各异,但提其要者,无非二字:一为“远”、二为“空”。所谓“远”,就是认为共产主义不过是一种离现实遥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理想;所谓“空”,就是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虚无缥缈的空想。共产主义果真如此吗?

答案肯定是否。共产主义既不是“渺茫”的,也不是“空想”的,而是现实的。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政治报告中也曾指出:“共产主义的思想和共产主义的实践早已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那种认为‘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幻想’、‘共产主义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以下我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共产主义可行性来驳实现共产主义之“空”;从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共产主义实现的时间问题等驳实现共产主义之“远”。

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一切的事物都在运动,在发展变化。在运动、发展变化中有一个规律:任何事物面临了出生(长出、产生、开始),就一定会走向灭亡(死亡、消失、解决、结束),只是时间有长短罢了。另一规律是,事物在面临出生又走向灭亡过程中,呈现出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指一类事物)。恩格斯说:“……生物在每一个瞬间是它自身,但却又是别的什么。”(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矛盾论》第305页)。拿我们成年人来说,在每一瞬间是你自身,同时又不完全是。因为在每一瞬间,你都在运动,在发展变化,只不过这每一瞬间的变化,极其细微,不容易察觉罢了。我们知道,大家天天见面,互相看不出变化,几个月不见,也难看出来,但分别几年就一定会发现有变化的。单从外观上就会发现变老些了。这种“变老些了”,是怎么来的呢?不是突然一下变来的,而是每一瞬间的细微变化的长期积累的结果。没有每一瞬间的微变,就没有几年不见的较大变化。当然,人的从降生到成熟和将近死亡时运动、发展变化的速度则较快,较容易发现的。人是这样,别的如河流、山川、土地、地球、月球、太阳等,也都在运动,在发展变化。只是它们发展变化得更慢,我们更不易察觉罢了。

事物在运动、发展变化中,又都将面临由出生到走向灭亡的过程。一切的事物在面临出生又都最后走向灭亡的运动、发展变化过程中,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又呈现出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从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与人类有关的一切活动都有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那么与人类活动紧密联系的社会制度是否也有这种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呢?回答是肯定的。你看,原始社会灭亡了,产生了奴隶社会;奴隶社会灭亡了,产生了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灭亡了,产生了资本主义社会。这后来出现的社会,都比原来的社会提高一步,前进一步,(为什么说是提高呢?后文论及)。由此推论下去,资本主义社会也一定要灭亡的,它灭亡后代替它的社会,只能是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灭亡后,代替它的就应该是共产主义社会。

所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看,世界是物质的,事物都有在活动,在发展变化,都有面临出生和必然走向灭 亡的规律,又都有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由此,我们有理由推论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的到来,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共产主义可行性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共产主义也是这样。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在人们的活动中形成的,是人们社会活动的规律,它的实现和发挥作用离不开人们的社会活动,特别是离不开人们自觉创造历史的活动。可以说,在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中就包含着无产阶级和先进人类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虽然说,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共产主义渺茫”论则是错误的。

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理想,它与一切空想和幻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共产主义理想是一种社会理想,这个理想虽然远大,但它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共产主义理想并不神秘。我们虽然对未来共产主义理想的细节不能进行详尽的描绘,但完全可以根据我们对社会结构的认识,从生产力状况、生产关系状况、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去考察;完全可以根据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对其轮廓和基本特征不断加深认识。而且,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不靠什么神秘的力量或奇迹,而是靠社会的发展,靠人的实践。

三、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最终实现是以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在和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作为根

据的。持共产主义“渺茫”论的人割裂了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联系,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即共产主义运动不仅在全世界,在中国早已存在,而且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在中国和世界一些国家建立起来并取得重大发展,从而使共产主义运动发生了质的飞跃。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作为人类的最高理想,不可能在某一天早晨突然实现,而是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建设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共产主义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过渡,从不成熟阶段到成熟阶段的过渡。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不仅使人民从被压迫和被剥削的旧制度下解放出来,而且,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社会道德水准和文化教育科学事业向前推进。我们能够争取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实现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也就一定能够争取到共产主义制度的实现。

四、从社会制度的发展看共产主义的实现

我尝试将社会制度的发展用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来比喻:在进行产品研发阶段就相当于人治社会,发挥个人的想象力才能发明出好的样品;但要转入正式生产就应该用法制,因为需要制定原材料标准,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使用说明等规范,通过具体祥细的制度来保证产品的推广生产和使用;当产品已经普及,材料供应稳定,工人生产熟练,人民也能正确有效的使用时,自然就算是礼制社会了。

但是,社会仍然要发展,生产力也需要进步,这就要开发出新的产品来满足人民对生活不断提高的要求,再次进入人治管理,虽然创新也可以有一些的规定要求,但给予充分的个人自由,才最有创造能力,限制条件越多则创新越少,科学进步的幅度越小;而新产品研究成功,在推广应用初期,大众不清楚、不了解、不习惯,应用法制,制定标准,强制执行也在所难免,即使用大量广告来推广也是一种骚扰和精神压迫,同时浪费大量社会资源并不环保;相比之下,当然是礼制的共产主义社会最环保,大家统一思想,自觉行动,相互关爱,自然和谐。

创造新的产品就要面对大量困难和挫折,失败乃成功之母,想要获得成功也要付出代价,如果说产品创新的成本是金钱和物质的话,只要你负担得起也就可以进行,但社会制度的直接主体是人,要发展进步的方式可能就是革命和战争,付出的成本既有物质的损失也有血的代价,的确非常痛苦和残酷,却是难以避免的;产品如果研究成功,法制社会的主要责任应该就是推广,面对一些思想保守、不思进取的旧势力,要用尽各种办法去推翻它们,最快的方法大慨就是暴力了;但是,虽然可以通过一些强制力让民众放弃保守,尝试新产品、接受新制度,如果中间出了些问题,人民不能形成长期自觉自愿的习惯,总还是要靠国家强制力来保障的话,最终的结果也就不一定能进入理想的礼制社会。

比如产品的实质创新不够,还没进入市场就落后了,当然不会被人们接受,或者产品的硬件科技很先进,但制定配套的软件不好,而导致产品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也不行,结果还没进入礼制社会,就又要回到人治环境下重新花成本再进行研究和实验了。

在过去了的两千多年,中华民族可以说是比较幸运,文明程度比较高,生产力水平很高,人民的生活也算安定幸福,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的初期,就有我们的孔老二同志(称其为同志,是因为大家都有共产主义的礼制理想)制定了一套相当完美的封建礼制思想,为其后漫长的封建社会的顺利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所以说,孔子真是很伟大!而在推翻了满清王朝这个最后的封建社会的统治后,到现在还不过一百年,期间的改革、改良、革命和战争是接连不断,包括„五四运动‟和所谓“打倒孔家店”等事件也属历史的必然和必要。孔子思想作为典型的封建礼制的确已经过时,不能适应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现在还将其当做需要实际执行的社会制度当然不行,应该被打倒,但从历史和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孔子之伟大,在这个领域无疑是空前绝后的!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发展生产力就是硬道理,是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而社会制度则算是其配套软件,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也有相当的影响力,中华文明的经验也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了历史的事实证据,说明它并不是空想,而现代文明发展到了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生产力确实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具备了进入共产主义的一些基本条件,只差一部现代版的《论语》---一套高瞻远瞩,符合现代生产力水平,切实可行,能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共产主义礼制道德标准而已。

当然,也不知道会是谁?能在什么时候写出一部怎么样的现代版《论语》,这一定是非常复杂和高难度的;就算写出了,要世界各国的人民都接受也不容易,推行过程肯定非常麻烦和漫长,也许要几十年甚至百年以上的时间,而孔子的思想就是这样经历过来的,可以相信有一天,它确实是可以完成的。

五、结束语

我们要正确对待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曲折和困难。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上升,而是在曲折中前进的。社会主义事业也是如此,它有成功,也有失误,有前进,也有暂时的困难。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事业,人们才能看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希望。只要把社会主义建设好,就为将来的共产主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勇往直前,坚信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心。

有以上得出,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渺茫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 [2]: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泽东选集,矛盾论(第1卷)

[4]: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恩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第五篇:驳共产主义渺茫论

驳共产主义渺茫论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涌出很多不和谐的思想,例如“共产主义还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幻想”等。他们极力否认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质,抽掉科学共产主义的阶级内容和阶级概念,把科学共产主义说成为不是无产阶级一个阶级的学说,而是所谓“人的解放”的学说,是“人的幸福和解放”的学说。并且认为,如果不是这样认识问题,那么,不仅完全的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也是实现不了的。他们否认以往国际无产阶级的斗争和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共产主义的实践,认为它们都不是对于科学共产主义的检验。他们完全否认我国解放以来所建立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而诬蔑其为“空想社会主义”、“农业社会主义”、“老牛破车的社会主义”、“刀耕火种的社会主义”等。他们认为,我国“还没有取得社会主义的资格”;至于完全的共产主义,那就更是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虚无缥渺的东西了。这就是我国现阶段出现的“共产主义渺茫论”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

关键词: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渺茫论社会主义社会

导入语: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未来的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但并不能成为“渺茫论”的理由。共产主义社会是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能够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求,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这样的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若干个发展的阶段和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坚持不懈的奋斗,所以,共产主义又是一种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长久性、漫长性,表明了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更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共产主义运动是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是漫长的历史过程,同时具备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所必需的条件也是漫长的历史过程,这就决定了实现共产主义必然是漫长的历史过程。承认实现共产主义的漫长性,并不意味着否定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一、共产主义理想

(一):共产主义的本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事实上,在以前人们出于对共产主义的一种错误理解,导致了典型的大锅饭,干好干坏一样吃饭的错误理念。认为似乎只要人的需求足够小,则物质生产就成为极大丰富,无论什么饭菜,只要求能填饱肚子;只要求有地方睡觉;吃多少饭,随便盛,就是各取所需;由于是共产主义,劳动成果是大家的,所以大锅饭就是共产主义。但是,这种限制个人发展的方式不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应该是每个人高度自由的。

共产主义包含三方面含义:一是科学的思想体系;二是指最理想的最合理的社会制度;三是指运动,即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实践。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应该用共产主义理论武装自己,树立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投身于共产主义的伟大实践

共产主义是推动建立一个以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无阶级、无国家的社会经济体系的学说。它主要有三层意思:

1、它是一种理论体系,主要由马克思恩格斯创建。这种理论有真理也有错误或荒谬。需要系统研究,全面把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批判性的继承和吸收。

2、共产主义是一个目标。是人类追求理想社会制度的终极目标。中国现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新勾画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任务,“三

步走”战略目标正在实施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将长期共存,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最终走向融合的大同社会----共产主义。

3、共产主义是实践活动。它是自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之后广泛兴起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一个分支。

(二):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二、渺茫论的无科据

散布“渺茫论”的人认为共产主义不可能的理由是垄断资本主义并不像列宁所说是腐朽的、垂死的,相反还是有生机,还在发展,社会主义在一些国家都不知何时实现,共产主义岂不更渺茫?但这也帮不了他们什么忙。诚然,资本主义借助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推行经济全球化搞资本输出,从世界市场获取大量利润,同时对经济运行和管理作了不少调节和改良,甚至借鉴了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从而使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但是,这一切并没有使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有本质的改变,阶级关系的实质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依旧。相反,这一切促使了资本更加集中垄断,阻碍了技术进步和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发展,带来“食利资本主义”的膨胀,同时又导致了贫困、失业和无家可归者的增长;垄断资本与权力相结合,使政治上的腐败层出不穷;国际资本主义的扩张、掠夺和穷奢极欲,不仅严重破坏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是发展中国家的灾难,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两极分化。这样,就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全球化了。当代世界历史的进程表明,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没有也绝不能在资本主义体系内部得以解决,经济全球化将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达到极限,也使它缓解基本矛盾的余地达到极限,面临的矛盾和危机也越来越多,延长寿命的手段将越来越少,最终必然走向灭亡的深渊。邓小平同志在谈及国际社

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问题时指出:“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因此,以资本主义经济有新发展就得出它不会为社会主义所代替,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错误认识,“渺茫论”者从中是捞不到一根稻草的。

总之,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上看,还是从资本主义发展、灭亡的规律和社会主义兴起、发展的实践看,“渺茫论”都是站不住脚,是错误的,有害的。持“渺茫论”观点的人,如果不是无知的话,则是蓄意歪曲、低毁共产主义,妄图把人们引向邪路。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迷失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去做,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有力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断地准备条件。一句话,要把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现远大目标结合起来,坚持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有机统一。只要这样,就是对共产主义“渺茫论”的有力回击,就是坚持延安精神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在新阶段对延安精神的最好继承和弘扬。

三、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

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确离我们还很远,但绝非虚无飘渺,我们正是为实现这一美好的社会制度而奋斗。但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它就在我们身边。无产阶级思想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一个人只要真正学习马克思主义,一心一意实践马克思主义,他就会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至于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它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必然结果和最终的归宿。运动和制度总是具有某种不可分割的联系。运动的成果要通过新制度的建立来巩固、来体现。共产主义运动在破坏旧制度的同时,总是要建立某种与运动的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制度。共产主义运动、学说与制度的统一,既表现为这种运动总是以共产主义制度的完全实现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而且在运动的每一发展中,总是为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开

辟着道路和创造、增添、积累着物质的与精神的因素。恩格斯曾经在回答法国《费加罗报》记者提问时说过:“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关于未来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的预定看法吗?您在我们这里连它们的影子也找不到。当我们把生产资料转交到整个社会的手里时,我们就会心满意足了„„”作为这么一种并不是最终定则或规律,而是伴随人类文明进步而不断发展进步的理论体系,共产主义的传承延续性决定了它必将是活跃在人类发展各个阶段的最先进最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也是它注定成为人类社会制度的最终归宿的又一重要根据。

结束语:

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但必须明确,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很长的甚至是充满曲折的历史过程。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者并不期望在一个早晨突然进入理想境界,而是把实现最终理想看作一个有着不同历史阶段的过程。在每一个阶段上都有相应的目标,这些阶段性目标彼此联结,通向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过程就像万里长征,应该从第一步走起,踏踏实实地向着未来迈进。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当前的最低纲领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统一的。当前,我们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积极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

共产主义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要宣传共产主义的理想,更要宣传闪耀着共产主义光辉的先进典型,让共产主义精神在我们的时代得到更大的发扬,给共产主义渺茫论以有力地回击。

共产主义是一种美好理想,我们要为这种理想而努力奋斗;共产主义是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要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共产主义是一种美好的社会制度,我们要为建立这种社会制度努力添砖加瓦;共产主义是人类的理想目标,我们要为这种目标的实现,前赴后继,一往无前,英勇奋斗!

参考文献:

1.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

下载驳《圣诞错封》私人加印论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驳《圣诞错封》私人加印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反腐倡廉主要靠自律 驳论

    谢谢主席,大家好。刚才对方辩友说,自律只是一句空话,可您却忘了,他律可是通过自律才得以实现的,否则他律才是真正的镜中花水中月啊!俗话说:“打铁先需自身硬”,也就是说只有清正廉洁......

    高中议论文选读001(驳论)

    高中议论文选读001(驳论) 文学和出汗 鲁迅 上海的教授对人讲文学,以为文学当描写永远不变的人性,否则便不久长。例如英国,莎士比亚和别的一两个人所写的是永久不变的人性,所以至今......

    如何在议论文中驳论5篇

    议论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表明作者见解或主张的文章。 议论文具有论点、论据和论证三个要素。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事物或者问题......

    (驳论)“见义勇为无罪论”是反法治

    “见义勇为无罪论”是反法治 2012-03-23 11:49:54 来源: 中国网 “见义勇为”的事件,在中国每年有1.2万多起,协助公安机关破获案件1万多起。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官方,“见义勇为”......

    作文写作指导:立论与驳论

    作文写作指导: 立论与驳论 议论文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说理议论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阐述正确论点为主,“立”为主体,叫做“立论”;另一种是对反面论点的驳斥,“破”......

    网络让人更不自由 驳论

    谢谢主席,大家好! 经过刚才的一番激烈的交锋,现在请允许我指出对方辩友在论证之中的几点不妥之处:首先对方辩友今天的逻辑成立前提在于:一个人拥有更多的选择意味着他更自由,而且......

    体育明星偶像化不利于体育事业发展驳论

    体育明星偶像化能够缩短普通人同体育的距离感,有更多的人因为对体育明星的喜爱而参与体验该体育项目,从而推动了体育项目乃至体育运动的发展。从这个角度看,偶像化的体育明星开......

    读《晁错论》有感

    读《晁错论》有感今年开年就给自己制定计划,要多看书,毕竟自己是做新媒体运营的,脑子里要时刻更新知识,不论是热点娱乐还是时事政治亦或是自己喜欢的古文学,都在每天保持至少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