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污泥改良土地的探索
城市污泥改良土地的探索
一.城市污水污泥的土地利用
目前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保护水环境,防止水污染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城市污水污染问题逐步得到缓解,而城市污水污泥的处理和处置已成为影响人类环境的问题之一,是许多城市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污泥处理处置不当会引起严重的二次污染,因此城市水污染治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地方政府所面临的敏感性问题之一。
过去采用的污泥处置方法:大海扬弃、焚烧、填埋。大海扬弃会危害海洋生态系统,影响人们的食物链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公害和不受国界限制的环境问题。现在世界许多国家予以禁止。污泥焚烧,不仅浪费生物能源,污染大气,而且投资及前处理费用都很大。土地填埋法处置污泥 因土地资源减少,可供填埋的场地日趋减少,再加上填埋场会逸散臭味,维护及污泥运输费用较高,也可能污染地下水。国外许多国家已废除这一方法。
污泥处置的长期解决的办法是利用污泥生物资源,使它进行再循环的土地利用办法。
污泥是一种有巨大潜能的生物资源,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及植物营养成份,可用作土壤改良剂,肥料施入田间具有正效应,但若不对污泥进行任何处理,作为普通有机肥则不能完全满足作物的生长的要求,还可能造成其它方面的污染。因它含重金属、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子卵,具有负效应。将污泥堆沤稳定处理,形成生物固体,可杀污泥中的细菌、病原体、寄生虫(卵),使污泥中的各种成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样即可解决污泥处置问题,又增加养分,改良土壤理化生物性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污泥的土地利用是把它应用于林地,市政园林的树木、花卉、草坪、草地、矿区、农田及其他严重扰动土地的改良等。严重扰动土地包括各采矿、开采场、矸石场、尾矿堆、取土坑、因化学作用使土壤退化的土地、城市垃圾场、粉煤灰堆积场及其他需要恢复植被的土地等。
污泥的土地利用国内外发表了许多综述和专著。但关于污泥用于土地改良的资料相对较少。
2. 二.利用城市污泥改良土地的必要性
从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来看,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三分之一,森林覆盖约为12.5%(世界平均22%),人均林1.8亩,在世界排名12位。目前,由于城市化、农业用地增强,耕地在每年逐渐下降,我国土地资源十分珍贵。所以民以食为天,国以地为本,保护土地,珍惜每一寸土地,管好土地资源,已成为我国的重要的国策。我国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开采颇具规模的国家之一,有大量的矿区土地未加改良。
修筑铁路、公路、城乡基本建筑有大量的取土坑及挖出物需要恢复植被。这些地土已改良的很少,使它们恢复植被增加绿化面积至改良为农田,使我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这些裸露的不毛之地既不美观又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主要因为缺乏养分,物理性质保水性差,质地粘重透水通气性差,有机质含量低,甚至没有,PH值不适宜植物生长,阳离子代换量低,生物学性质上微生物数目低,活性低,这些地方地形多为陡峭,易冲刷。过去改良这类土地一般通过平整,覆盖表土,再施入化肥,逐渐恢复植被,但效果大都不好,易退化。用污泥或污泥堆沤来改良这类土地具有良好的效果,因为污泥可改进土壤粘性,增加阳离子代换量,可供给大量微生物和微量元素,可调节缓冲土壤的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水分蒸发,防止土壤冲刷。若正确使用污泥,不会对植物、土壤、地下水造成危害。目前污泥产量还很少,需要改良的土地离污泥产生较远,运输不便,污泥用于土地改良的法规、标准尚不健全,缺乏系统地科学研究,但可预见,用污泥改良土壤的确是一种兴利抑弊的污泥处置方法和土地改良的好方法。3.三.污泥改良土地对施用环境的影响 国外许多国家如美、英德等对污泥改良土地进行了大量研究。用污泥改良土地遍及美国各地,改良的对象主要是矿藏开采的挖出物、化旱地等。施用的污泥有液体污泥、脱水污泥、堆肥污泥、消解污泥及其混合物等,施用量在60Kg/ha—260Kg/ha, 观测供试动植物生长响应进行植物生长分析、土壤分析、水分析、土壤生物测定、病原菌测定、动植物测试等。
用污泥改良土地的近期目的是恢复其植被,改变土地的物理化学特征、生物特征,防止水土流失、土壤退化。长远目标是建立稳定的土壤生态系统。
3.1(一)施用污泥改良土壤对植物的影响 1.植物对污泥的生度响应
通过试验,施用污泥一般对禾本植物、草本植物、豆科植物的出苗及生长起促进作用。若植物不收割,则养分可有较大部分循环,有植物可较大修复。施用污泥对田间作物如玉米、大豆、高梁可增加产品。施用污泥有助于树苗的移植和生长,如白杨树、年树、高胸径生长明显增加。2.植物的品质 通过对试验植物观摩及植物中N、P、K、Ca、Mg等元素测定。施污泥会增加植物体的N、P、K、Ca、Mg的含量,叶中的含N量增加最为显著。
施污泥还使植物中痕量元素的量增加。是利是弊待更进一步研究。
(二)施用污泥对土壤的影响 1.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因污泥中含有丰富有有机质可使土壤的水稳定性团粒、持水容量、透水性、通气性等有较大改善。在一定限量内上述特征与污泥施用量相关。
2.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施用污泥可调整扰动土地的PH值,适于植物生长,可增加扰动土阳离子代换量,提高土壤保肥性。3.对土壤生物特征的影响
扰动土地,尤其是采矿挖出物,缺乏有机质和微生物,污泥的施入为土壤微生物提供了生存条件、促进有机质的腐殖化、土壤团粒的形成,养分的循环,从而使土地的生产力得到恢复。试验表明,施用污泥后2-3年即可使土壤中细菌、真菌、线菌等土壤微生物数量恢复到正常状况。而施用化肥对植物生长影响显著,但对土壤微生物的恢复有一个相当长的滞后期。
(三)施用污泥对水环境的影响
用污泥改良扰动土时对改善生态系统十分有益。一个恰当的污泥利用计划对土地渗漏液、地下水、附近河水、地面径流中的NO3-N浓度、痕量元素生物指示等均不会引起水质恶化。四.污泥改良土地应注意的问题
(一)施用污泥的类型和品质
需被改良的土地多数为采矿挖出物堆积处,扰动严重的土地,地形陡峭,交通不便。最适合施用脱水消解污泥或堆沤生物固体。液体或半固体污泥不便远距离运输。
(二)施用污泥的数量和频率
要考虑到污泥的性质特点,确定施用量、管理方法,保证污泥施用的安全性。一般为一次大量施入但以不影响未来植物毒性,不影响地下水及不违背相关标准为度。“一次大量”施入可使有机氮缓慢分解释放,满足植物对养分的多年需求。
(三)施用地的选择 用污泥改良土地要考虑地形坡度、地下水位、土地渗透性及周围特别需求等。坡度在0-3%为最理想,3-6%可接受,但有一定污泥流失的危险。污泥可施用在地表面,6-12%液态污泥应注入土壤,脱水污泥可用在地面,但应随即混入土壤。坡度>15%只待在透水性较好、坡长、很短的情况下施用。
土地地下水位以大于1.2米为最好,0.6-1.2米为中等,小于0.6米时不可施用污泥。污泥施用应距河流大于30米,居民住所90米,施用污泥24小时后必须与土混合。当土壤水分饱和,积雪冰冻,降水时,不得施用污泥。
(四)施用污泥的管理
对污泥改良土地应有有关法规、相关标准,这些法规、标准应以植物的需氮量、土壤、植物对痕量元素的承载能力为依据,确定标准限量。对污泥、施用土地、生长的植物要定期监测,监测控制施入污泥的质量土壤中养分、重金属的状况,作物对有毒物质的富积等经济安全,合理、有效、有益地利用污泥改良土地。
第二篇:城市污泥处理意见
一.可行性和必要性
1.我国废弃物处理现状(城市污泥)
在我国,有污水处理厂的大中城市中,90%以上没有配套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已经建成的污水处理厂中,污泥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农用的占70%以上。即使在设有消化池的污水处理厂,消化后的污泥也只是稍加脱水后就直接农用,很难符合污泥农用卫生标准。大多数未经预处理或仅经简单处理后,就直接农用、填埋或送垃圾场处理,甚至有的随意堆放。
我国污泥利用的基础薄弱,人们对污泥利用的认识存在严重不足,对污泥的最终处置问题缺乏关注,给一些有害污泥的最终处置留下了环境隐患。由于国内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的起步较晚,许多城市没有将污泥处置场所纳入城市总体规划,造成很多污水处理厂难以找到合适的污泥处置方法和污泥弃置场所,污泥利用率较低,大部分污水处理厂污泥只经储存即外运市郊直接堆放。污泥的随意堆放很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并造成污泥资源的浪费。因此我国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应尽快发展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并将污泥处理场所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来解决不断增长的污水污泥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市政污泥是城市市政排水系统的副产品,主要来源于城市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泵站和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其中污水处理厂是市政污泥的最主要来源。
国内外城市污泥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城市污泥是指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处理污水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质,这种污泥含水量高、易腐烂,有强烈的臭味,并且含有寄生虫卵、病原微生物及重金属。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力度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加快,城市污水处理率不断提高,污泥的处理处置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城市污泥处理技术主要有污泥浓缩脱水、好氧消化、厌氧消化、干化、堆肥和焚烧等。
根据相关的调查分析,目前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主要方法中,污泥农用约占44.8%、陆地填埋约占31%、其它处置约10.5%、没有处置约13.7%。而没有得到任何处置的污泥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危害是巨大的,这部分污泥处于一种无序的、混乱状态,大量污泥随意堆放、填埋,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尤其是污泥中的病原菌、重金属和有毒有害有机物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存在潜在的威胁。
根据“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污泥产量将达到3665万t(以含水率80%计),期间全国将对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投资达323亿元,其中132亿元用于消化稳定,191亿元用于填埋、焚烧。我国目前主要的污泥处理处置方法,堆肥农用约占20%,填埋约占10%,干化焚烧占比例较少,而达到稳定处理的比例更少。
全国排水行业的科研、设计及营单位共同努力,开展多方面的研和试验,不断探索污泥处理处置的工艺、新技术及新设备。中科院地理所已研究出“城市污泥自动控制生物堆肥处理与资源化成套技术”,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进行了污泥热干化、焚烧和混烧技术试验并在工程中应用。此外,污泥还可用来与水泥厂 合作制成水泥做建材,或与石灰处理做建材等。目前现行的污泥处置政策法规主 要是由建设部和环保部发布的,其他相关部门如农业部和科技部也参与了部分标准的起草和发布。
2.工业企业协同处理的意义
以焚烧为核心的处理方法是目前污泥处置最彻底、快捷和经济的方法,它能使有机物全部碳化,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泥体积(减容70%,最大可到90%以上),同时可以能够将底泥中的能量转换为电能或者热能,变废为宝,使污泥得到充分的利用。
二.现状 1.主要情况
截止2009年底,我国有1992座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280亿立方米,产生含水率80%左右的污泥2005万吨。随着“十一五末”、“十二五”初,在建的2000多座污水处理厂陆续投入运行,全国年污泥总产生量将很快突破3000万吨。“十二五”期间污泥(含水率80%)年产量将以246万吨/年的速度递增。
进入“十一五”以来,我国的污水处理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污水处理能力及处理率增长迅速,带来了污泥产量的迅速增加。根据住建部资料显示,截止到2009年年底,全国城镇污水处理量达到280亿立方米,湿污泥(含水率80%)产生量突破2000万吨。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我国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有80%没有得到妥善处理,污泥随意堆放及所造成的污染与再污染问题已经凸显出来,并且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在国外大型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设施的投资甚至可以达到污水处理设施投资的1.7倍,然而在我国却长期存在着“重水轻泥”的情况,到“十一五”期间污泥处理设施的投资仍只有污水处理设施投资的40%。早期的污水处理厂建设中,普遍将污泥处理单元简化建设,有的甚至完全省略污泥处理单元。有些污水厂为了节省运行费用,甚至将已建成的污泥处理设施长期闲置不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处理量大幅增长。据环境保护部最新统计,截至2007年我国已经投入运行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达到1178个,总设计处理能力7243万吨/日,平均每天处理污水5320万吨。据此估算,2007年全国产生污泥约1460万吨(80%含水率泥饼)。污泥产生量的与日俱增与污泥处理能力的严重不足、处理手段的严重落后形成尖锐的矛盾,大量的湿污泥随意外运、简单填埋或堆放,致使许多城市出现了“污泥围城”的现象,污泥处理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无法回避的城市环境问题。近几年三峡库区的“污泥填埋危机”就是这一问题的突出反映
2.存在的问题
在污泥产量迅速增加的同时,污泥的处理处置却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丰富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重金属、盐类、致病菌和寄生虫等有害成分,处置不当将会引发二次污染,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同时,污泥处理形式单一,减量化、稳定化程度不高;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能力不足;“重水轻泥”、“重资源化利用轻无害化处理”的现象普遍;污泥处理处置产业保障体系缺失,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工作相对滞后 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2.基本原则(因地制宜,确保环境,)
是城镇总体规划和排水专业规划中,应包含污泥处理处置专项。要结合园林、土地修复、矿区复垦、低洼盐碱地改造等相关专业规划,区域统筹,行业协调,科学论证污泥处置的途径。
三是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规划建设应采取集中处置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宜将若干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集中处理处置,建设污泥处理处置中心;也可根据污泥出路,在处置点规划建设污泥集中处理设施,避免污泥的长距离输运。
四是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规模,应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规划污泥量,合理确定。近期建设规模,应根据近期水量和水质确定,充分发挥设施的投资和运行效益。
应综合考虑污泥泥质特征、地理位置、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地确定污泥处置方式。鼓励采用土地利用方式处置符合标准的污泥。污泥土地利用主要包括园林绿化、土地改良、农用等,泥质不但应符合相关标准,还需进行场地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估,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方能使用。
3.主要目标(如果可以提的话,到“十二五”的目标)
2010年和“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城镇污水处理的支持力度,以期达到城市和县城基本实现污水处理的全覆盖;重点建制镇全面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管网配套和污泥无害化处置;重点推进再生水利用和城市水系修复的目标。
四、重点领域
1.水泥行业(危险废物,生活污泥,生活垃圾)2.电力行业(生活污泥)3.钢铁行业(危险废物,?)
五.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1.将协同资源化处理纳入各个规划
前国内已经有一批循环经济典型关键技术日趋成熟并得到运用,现在提出的发展要求是循环经济的规模化、产业化,一些新技术的转化应用有待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强。充分考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环境容量及重点流域的特殊环境需求,根据当地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设定的“十二五”建设目标,按设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县城污水处理厂、建制镇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污泥处理处置、污水再生利用设施等分类统筹提出本行政区(包括重点流域内地区)“十二五”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及相关建设内容。要以项目为依托,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按上述分类,根据实施的紧迫性排序列出本省“十二五”期间建设规划项目
2.开展试点,探索模式
以点带面,个案试点探讨成功产业模式
三化污水污泥可以分两部分利用。一部分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含碳量比较高,是比较好的燃料,他们会送到自己的热电厂,按比例与煤掺到一起燃烧制成多种蒸汽,用来发电或生产使用。虽然每天只有几十吨,但仍然可以节省一部分费用。自从把污泥利用来做辅助燃料后,锅炉厂一吨蒸汽的成本价格可以下降10元,一年的效益可以达到500万元。而三化热电厂产生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粉煤、粉灰,经过处理后可以直接外销到制砖厂。三化安环处有关负责人透露,这种污泥是很好的制砖材料,起初他们只有一小部分外销,80%还是会堆放起来,从2004年开始,已经做到100%外销,按每吨污泥15元计算,一年就有150万元的效益。污泥利用:由于量小有些得不偿失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向令污水处理厂头疼的“副产品”———污泥,也有了新的出路,许多地方利用各种新技术,将污泥利用起来,或作为肥料,或制成建筑材料,既避免了二次污染,又为企业赢得了效益,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在污泥处理方面,鼓励城镇污水处理厂采用污泥厌氧消化工艺,鼓励以高温好氧发酵方式处理污泥,鼓励在污泥填埋、污泥焚烧前进行高干度脱水处理;在污泥处置方面,鼓励符合标准的污泥进行土地利用,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推广污泥建筑材料综合利用,不具备土地利用和建筑材料综合利用条件的污泥,可采用填埋处置,与此同时,逐步限制未经无机化处理的污泥在垃圾填埋场填埋。
3.制定标准
我国目前的污水污泥处理处置标准规范体系还极不健全,现有的标准规范对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无法实行有效的管理和指导。
为推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进步,明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发展方向和技术原则,指导各地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促进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避免二次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节能减排和污泥资源化利用。
全面建立污泥处理处置的标准体系和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尽快对污泥处理处置优先、鼓励的方案实施优化完善、标准化。
从法规上、政策上给予污泥处理处置上的保障。建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保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有关部门联合研究制订,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给予技术示范支持。
污泥处理处置由于涉及面广,适用的技术经济研究有待深入、系统化,更需要各部门相互协调,组织强有力的综合班子,纳入国务院节能减排考核指标。相信标准体系和法规建设都将会提速,污泥处理处置一定得到突破性进展,使城镇污水处理厂真正发挥更大的效益。李胜海/文
4.突破关键技术,技术研发 在技术创新方面,重点实验室将集成国内外先进技术,整合科技资源,完善机制与体制创新,建立示范工程,并以此为平台进行系统攻关,加强恶臭污染防治标准化、工程化技术研发,通过关键技术突破和下游产品开发,逐步形成恶臭防治网络体系及产业链。具体工作将针对恶臭污染上访率逐年上升、排放标准执行困难的局面,经过3~5年努力,建立健全恶臭污染防治标准体系与行业臭气处理等示范工程和技术规范,并逐步推行,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技术支撑。
开发高效节能的污泥干化技术;2.污泥干化过程中二次污染防治技术;3.开发先进、可靠的循环流化床污泥焚烧技术;4.污泥焚烧过程中尾气的净化技术。
1、注重源头减量的技术研发
源头减量是减轻污泥后续处理处置负荷的前提,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进行污泥减量预计将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同时,诸如破坏污泥微生物细胞壁分离出自由态水分等降低污泥含水率的污泥减量技术也将是一项新的挑战性研究课题。
2、突破节能降耗的技术障碍
长期重视污水处理而忽略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导致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相对发展缓慢。目前污泥处理处置运行能耗过高是影响污泥处理处置规模化推广应用的一项限制性关键因素。预计今后在污泥处理处置的节能降耗技术方面将有较大的突破。
3、健全二次污染的防止技术
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各个环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二次污染问题,目前的现有技术和工程应用对二次污染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预计将有大量污泥处理处置二次污染防治新技术被研发和应用,形成与污泥处理处置工艺相配套的二次污染防治技术健全体系。
4、发展循环利用的运行模型
在国家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发展污泥循环处理利用的运行模式是大势所趋。污泥土地利用和建材综合利用将成为研究热点,前者的技术难点在于污泥中重金属的去除和土地利用泥质的保证,后者在于运行能耗的降低和诸如二噁英控制等二次污染防治技术的成熟。
5.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促进城市污泥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规划,并给予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拉长城市污泥处理的产业链;主动协调、帮助污水处理厂与其它相关企业联合进行污泥资源化处理,并对利用城市污泥的行业和产品给予减免税等相关奖励。
从产业链角度看,污泥处理处置应该与农业、林业、建筑、电力等部门建立一个动态发展的循环经济链条。建立与促成污泥处理处置企业与相关企业联合,以污泥为纽带实现上下游企业的共赢。如污泥干化产品可作为低品位燃料用于发电,污泥经高温发酵处理后生产的营养覆殖土,可用作园林绿化或农业有机肥。政府应正确引导公众对污泥衍生品的观念的转变,促进对污泥资源化产品的使用,并优先采购。,为实现对污水处理企业在污水处理后产生污泥的最终安全处置,通过对三台13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技术改造,建设输送系统及配套设施,最终形成日处理污泥400吨的循环流化床污泥焚烧处理生产线。污泥焚烧后少量的泥灰可用于混凝土、砖瓦制品、路基路面的骨料和工程建设的回填土,余热还可用于发电、供热。据了解,这一项目总投资为600万元,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每天可处理200吨的污泥焚烧。二期工程实施后,最终可实现日处理污泥400吨。据测算,10吨污泥经能量置换后相当于1.4吨原煤的发热量。这项工程投产后,一天可节约原煤56吨,每年节约原煤2万多吨;按每吨污泥发电50度计算,每年可发电730余万度。据介绍,污泥焚烧与污泥卫生填埋相比,工程费和运行成本大致相当,而采用污泥焚烧的方式更符合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方针,也符合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原则。
引导建立污泥产业链
理顺污泥处理处置上下游企业的关系,建立动态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主动协调与促成污泥处理处置企业与相关企业联合,以污泥为纽带实现上下游企业的共赢。如利用发电厂余热对污泥进行干化处理,污泥干化产品可作为低品位燃料用于发电,使热电厂既减少了资源浪费又增加了新的能量来源,污泥燃烧灰渣也可用作制作砖瓦等建材的原料,从而实现了发电厂、污泥处理企业、建材企业的共同发展;污泥经高温发酵处理后生产的营养腐殖土,可用作园林绿化或农业有机肥,也可作为垃圾填埋场覆盖土,从而实现了污泥处理企业、农业生产者及环境卫生企业的互利共赢。
6.完善的环保措施和体系
六.保障措施 1.财政税收
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促进城市污泥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规划,并给予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拉长城市污泥处理的产业链;主动协调、帮助污水处理厂与其它相关企业联合进行污泥资源化处理,并对利用城市污泥的行业和产品给予减免税等相关奖励。
污泥处理设施建成后,为了保证正常运营,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运营机制,以解决污泥处理收费的来源和运营成本的支付问题。从目前国内外的经验来看,污水处理费仍将是解决污泥处理运营成本的主要出路,因此,可以考虑通过建立和完善这一收费机制以解决长期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运营的问题。
。财税优惠政策方面包括,建立经费补偿机制、运营税负减免机制;对污泥产品实行成本补贴、推荐和优先采购政策;建立多种经营形式,鼓励各类投资主体,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建设和运营;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提高企业竞争力,重点支持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和企业集团
2.理顺价格体系
制定合理的污泥处理收费政策。污泥处置费用较高,政府有关部门应尽早研究污泥处理运行费问题,在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污泥处理问题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污水处理价格机制,将污泥处理成本纳入污水处理收费范围,适当增加污水处理的收费价格,保证污水、污泥处理的可持续性
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调整机制,分阶段提高污泥处理处置收费标准;设立专户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于污泥处理处置工作
3.加强管理
理顺污泥处理的管理体制,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有关部门应联合制定城市污泥处理专项规划,并将城市污泥处理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应做好城市污水处理厂规划和建设的监管工作,明确规定凡缺少污泥处理设施的污水治理工程不得通过验收;环保部门应将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管理纳入日常监管体系,严防违法排放污泥。
在制定了合理规划,建立了投资和运营机制后,政府须委派具体执行部门对于这一设施的建设进行具体实施,其后也将承担起长期监管的责任,一方面监管服务区域内污水厂污泥的最终处置,另一方面也需要监管污泥处置后的环保达标效果。
监管政策方面包括,建立市场化管理、市场准入和全过程管理制度,加强组织领导。4.加强宣传,推广典型模式
另一方面是要向社会各界大力传播环保知识。污泥土地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要让广大的污泥用户了解科学施用污泥的利益和盲目施用污泥的危害,自觉地遵守污泥土地利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和科学施用技术规范。
提高全民节约意识。将节能减排宣传纳入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广泛深入持久开展节能减排宣传。一是每年制定节能减排宣传方案,请主要新闻媒体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进行系列报道,广泛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二是组织好每年一度的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召开创建节水型城市10周年总结表彰大会。
加强公众的宣传教育,获得人们的理解和支持,有助于污泥产品的推广和使用,并使得公众自觉地加入到污泥治理的行列中来。
第三篇:城市垃圾和污泥处理考察报告
城市垃圾和污泥处理考察报告
为了进一步加强与*阿纳姆市及*有关公司的友好合作,促进友城关系的发展,加快我市垃圾和污泥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提高我市垃圾和污泥处理水平,应*集团公司等的邀请,由市政府、市城管局、市发改委、市建委、市财政局、市水务局代表组成的政府代表团一行8人,于年4月21日至5月4日对欧洲*、*等国家的城市垃圾和污泥处理情况进行了访问考察和项目合作洽谈。结合我市垃圾处理的实际情况,针对垃圾处理技术、政策及利用状况等内容,重点考察了*和*等国的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垃圾转运设施和污水污泥处理厂、项目合作机构等。考察的单位有:*集团公司总部、*公司总部、*北部SBY垃圾综合处理厂、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厂、大型垃圾分类收集转运站,以及*斯德哥尔摩Bromma污水处理厂、污泥消化和沼气净化处理装置、生物气汽车加气站等。此次考察会见了*集团公司、ECOFYS集团ONECARBON公司和*国际公司的高层,并得到*官方的关注,其外交部官员陪同参观了污水污泥处理厂,回国述职的驻华大使还专门接待款待了代表团,双方在积极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了广泛交流。二、垃圾和污泥资源化处理实地考察*集团公司成立于1915年,是目前欧洲最大的工程咨询公司,拥有员工近7000人,业务涉及能源、交通建筑、废弃物处理、生物能源项目建设、培训和项目管理等广泛领域。*公司的前身是*卡尔布罗国际工程公司,在全国及其邻国有办公室25间、雇员900多人,由*集团公司控股,旗下有**公司和**国际公司两个分支,前者为工程业务公司,后者负责公司的国际事务,主要业务涉及交通、安全、维修、建筑、环境环卫、能源、项目管理等,主营国际业务涉及环境、能源等方面。该厂集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和建筑垃圾分选综合利用于一体,由*Miron公司运营。建筑垃圾进厂后,倾倒于车间内的储料空地上,由推土机、铲车等机械整理并向板式给料机上料,垃圾由板式给料机输送到振动筛,将灰渣及小砖石块等首先分离出来进入筛下的集料集装箱,筛上粗料进入人工手选皮带,由人工分选出塑料、木料等,其它砖石等则进入末端集料集装箱,塑料、木料等制作RDF,而砖石灰渣等则主要用作筑路材料和再生建材。生化处理车间采取厌氧消化技术处理有机垃圾。有机垃圾首先被送入清洗罐,按1吨垃圾700升水的比例与水混合后,经过充分的搅拌和水力破碎,较重的砂石从罐底排出,较轻的塑料等漂浮于罐顶被隔离出来,其余部分则作为厌氧消化的发酵原料,分配进入厌氧发酵罐。厌氧发酵周期为20天左右。经过发酵后,产生物质为三部分,一是沼气,直接用于发电,沼气年产生量为1000万立方米,发电量可供附近2万户居民使用;二是污水,回用到清洗罐,多余部分进入污水处理系统,采取常规的生化处理方法处理;三是固体残余物,有机质含量已经非常低,经过沉淀池沉淀后脱水至含水率低于80%,与清洗罐排出的砂石残余物一起,送入填埋场填埋处理。填埋场为规范的卫生填埋式。距SBY不远的垃圾转运站同样服务于弗里兹兰省及其周边城镇,集分类收集和转运于一体,设计转运规模为1000吨p>从年开始,*政府规定,无论是废旧报纸、电池,还是报废的汽车、轮胎、电脑、冰箱、电视机,所有家庭垃圾都必须经过再循环使用处理,所有公共垃圾填埋场只接受经过分类收集或没有任何循环利用价值的垃圾。与此相适应,垃圾转运站设置了分类垃圾收集区,收集居民家庭回收的塑料瓶、玻璃瓶、易拉罐等物资,同时收集居民家庭分类出的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建筑垃圾等。分类的垃圾既可由居民自行送至分类收集站,也可以通过电话由收集人员上门收集,所有分类收集的垃圾都将分类送往回收企业或垃圾处理厂(场)。4、Bromma污水处理厂三、项目合作与会谈1、岱山垃圾分选转运工程。拟利用岱山垃圾场封场后的区域,建设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垃圾分选线的示范工程,项目范围为2000吨天分选。总投资由*政府赠款35%,其余65%的资金由政府财政资金配套,或寻求国内外商业贷款解决。3、CDM项目合作。市政府特许*公司与*江环实业发展总公司经营*市填埋场CDM项目,中荷双方共同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开发陈家冲沼气资源。5、污泥处理工程。拟与*合作,建设污泥处理厂。1、实行全民性的垃圾循环利用和分类收集政策。欧洲国家正中强力推动垃圾再循环处理政策。他们认为垃圾再循环处理是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最为有效的办法之一。环境部门制定了各种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的法规,不仅对家庭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和投放,在公共场所和工作中也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北部计划在近年内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率达到98%。为了充分开发利用废弃物资源,立足环保保护这一首要问题,欧洲国家政府鼓励社会企业从事废弃物回收利用、综合处理的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应用,对一些有市场前途的应用技术,还给予资助和政策扶持。3、通过多元化的渠道进行垃圾处理的投融资。欧洲国家垃圾处理采取多元化的投资体制,政府投入是主渠道,各相关大公司和行业、市镇级机构以及某些联合实体,根据市场规则进行招投标,政府给予政策优惠和补贴。居民依法缴纳相关费用,并对企业进行监督。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费用全部由市民和企业单位承担。由于垃圾处理成本很高,市民自觉减少垃圾产生量并从家庭开始进行垃圾分类。5、采取政策干预、经济制约、等手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遵循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原则,走综合处理的道路,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和循环再利用的系统工程。首先,政府需要制订相关政策法规,调动各种宣传手段,提高市民的参与意识,从源头控制垃圾的产生量,开展垃圾分类投放和收集试点并逐步推广。第二,合理匹配垃圾处理技术,通过垃圾的热处理、生化处理等技术,实现垃圾的甲烷化、燃料化、堆肥化等处理,走综合利用的道路,在垃圾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实现充分的资源化。第三,树立垃圾处理环保优先的观念,采取措施减少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用产生的经济效益来解决环境修复和补偿等问题,来达到改善环境,保护土地资源的目的,从而促使环境价值的提高和经济发展,使我市垃圾处理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第四,加大垃圾收运和处理的投入,提高垃圾处理水平。通过市场化动作的方式,政府再给予政策优惠及补贴,制定合理的垃圾处理费政策,企业和市民依法缴纳相关费用,既可使政府从垃圾处理工作全部政府“买单”的窘境中解脱出来,走“谁排放谁付费处理”的路子,也可通过收取垃圾处理税费,促进市民自觉减少垃圾的产生量。
第四篇: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的探讨
关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的探讨
杨芳 湖北省襄阳市城市污水治理公司
湖北 襄阳
441000
摘要:城市污水处理厂如何合理地进行污泥处理处置的方法 探讨及相应的技术分析。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省和全国各地一样都在进 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加速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 好型社会的建设。随着污水处理设施的普及,处理率的提高和处理程 度的深化,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将有较大的增加,由此,引起的二 次污染问题不容忽视。目前,我市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如何合理地进 行污泥处理处置已成为当务之急。现就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与同 行共同探讨。
1、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水污染控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污水处理而轻
污泥处理处置”。同我国大部分城市一样,襄阳市已建成的污水处理 厂在原有设计方案中未考虑污泥稳定、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厂污泥 经重力浓缩机械脱水后形成泥饼外运处置。
襄阳地区污泥在外运处置上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填埋、运 至当地垃圾处理厂或就近填埋。(2)农场弃置及随意堆放,也有将污 泥堆放在厂区内。(3)部分污泥不知去向。
1.2 存在问题 从襄阳地区污泥处理处置的情况来看,脱水污泥填埋、弃置带来 如下问题:(1)污泥含水率高会带来运输费用高,大量占用填埋空间,影响垃 圾压实操作等系列问题。
(2)襄阳地区雨量较充沛,弃置及简易填埋,易使污泥受雨水冲刷,漫流到地表水体或渗入地下引起污染。
(3)露天堆放的污泥易产生恶臭、滋生蚊蝇,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卫 生。
随着规划中污水处理厂的陆续建成,污泥量将越来越多,污泥的 处理处置将成为襄阳地区污水处理行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
2、要进一步提高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的必要性与重要 性的认识
当前我市污水厂由于种种原因,缺乏必要的、科学的、合理的污 泥处理处置,造成再次污染环境的局面,如何强化污泥处置工程的建 设与管理,进一步提高污泥处理处置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认识,是决定 污泥处理处置工作能否有效开展的一个决定因素。
2.1 污泥处理处置是污水治理工程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污水厂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和污泥处置是三个独立又相互紧密联 系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污水处理是通过“物化”和“生 化”处理手段,把污染物从污水中分离出来成为原生污泥。污泥处理 是把原生污泥进行“减量化”(污泥“浓缩”与“脱水”)和“稳定化” 处理(通过“生化”处理减少污泥中有机物含量),污泥处置即“无害 化”处置(把污泥中有害物质变成无害)和“资源化”处置(把污泥中 潜在资源进行再生开发利用)。因此,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是搞好污 泥处置的前提和基础,污泥处置是污水治理工程最终目标实现的保 证。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缺一不 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污水治理系统工程真正达到保护环境,造福人 类的目的。2.2 污泥综合利用和有效处理处置(1)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污泥经适当干化后,可作为辅助燃料
燃烧,节约燃煤资源,例如用于垃圾发电厂。(2)污泥替代粘土的利用 污泥中含有粘土相类的化学成分,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替代部分
粘土生产水泥或制砖。这对保护土地资源,发展可持续经济具有重大 意义。
(3)污泥中有机养分利用 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钙和有机物,以及多种植物所必
须的微量元素。因此,把城市污水厂污泥作为一种生物肥源进行利用,可以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农业成本和“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4)污泥中有用物质的回收与利用 处理工业废水为主的城市污水厂,可在原生污水和污泥中回收大量的 有用物质,如印染废水中碱液的回收,造纸废水中废纸浆碱的回收。
综上所述,开发污泥中潜在的资源,变“废”为“宝”,即充分 利用资源,又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3.污泥处置方法
污水处理行业对污泥的处置已有 60 多年的历史。国外大多数
国家的污泥处置采用焚烧、填埋、堆肥农用等实用性方法,如美国的 污泥利用已代替填埋,重心从简单的污泥处理发展到把污泥变“害” 为“利”,进行综合利用。欧洲的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瑞典、荷兰、比利时等大多数国家的污泥处置主要用于农业;希腊、德国、意大利等国家主要采用填埋;日本、奥地利等国家主要采用焚 烧。
无论是“无害化”还是“资源化”进行污泥处置,减小体积,提 高干度都是必须的重要环节,但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也应兼顾。我国 和发达国家在技术与经济发展水平上还有差距,污泥的性质也不尽相 同。因此必须寻求适合我国具体情况的污泥处置方法。
4.襄阳地区污泥处置的途径 结合襄阳市污泥处置的现状与实际,采用厌氧消化工艺对污泥进
行无害化处理,消化产生的污泥经净化提纯后作为车用 CNG(压缩天 然气)使用;消化后的污泥经脱水后,再进行干化焚烧处理,使污泥 的含水率降低到 40%,达到国家填埋标准,根据我市污水处理厂的有 关协议,进行综合利用或填埋,从而实现了我市污泥处置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的。
总之,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地
特点与污水处理厂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处置方法,全面贯彻污泥处 置“无害化”、“资源化”双赢方针,使污泥处置工程方案做到:安 全可靠,经济合理,管理方便。
第五篇: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93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 3025-93)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污水污泥的标准值及检测、排放与监督。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地方可根据本标准并结合当地特点制订地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如因特殊情况,需宽余本标准时,应报请标准主管部门批准。
2、引用标准
CJ 18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4284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CJ 26 城市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
CJ 31 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
3、引用标准
3.1 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水质,其值不得超过CJ 18标准的规定。
3.2 城市污水处理厂,按处理工艺与处理程度的不同,分位一级处理和二级处理。
3.3 经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水质排放标准,应符合表1的规定。(详见附件)3.4 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应排入GB 3838标准规定的Ⅳ、Ⅴ类地面水水域。
4、污泥排放标准
4.1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应本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原则进行妥善处理和处置。
4.2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应因地制宜采取经济合理的方法进行稳定处理。
4.3 在厂内经稳定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宜进行脱水处理,其含水率宜小于80%。4.4 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用于农业时,应符合GB 4284标准的规定。用于其它方面时,应符合相应的有关现行规定。
4.5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不得任意弃置。禁止向一切地面水体及其沿岸、山谷、洼地、溶洞以及划定的污泥堆场以外的任何区域排放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排海时应按GB 3097及海洋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5、检测、排放与监督
5.1 城市污水处理厂应在总进、出口处设置监测井、对进、出水水质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应按CJ 26的有关规定执行。
5.2 城市污水处理厂应设置计量装置,以确定处理水量。
5.3 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污泥的质和量的检测应按有关规定执行。5.4 城市污水处理厂化验室及其化验设备应按CJJ 31的规定配备。
5.5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检验人员,必须经技术培训,并经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后,承担检验工作。
5.6 处理构筑物或设备等到发生故障,使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合格的污水污泥排放时,应及时排除故障,做好监测记录并上报主管部门处理。
5.7 当进水水质超标或水量超负荷时,必须上报主管部门处理。
5.8 本标准由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划和运行管理等单位执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城镇水质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院归口。本标准由建设部城市建设研究院、上海市城市排水管理处、天津市排水管理处、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院、西安市市政工程局、长沙市排水管理处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肇蕃、吕土健、严嫣、谈志德、欧阳超、雷寐初、刘永令、李和平。本标准委托建设部城市建设研究院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