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项目报告编制要求
项目报告编制要求
1.报告反映的内容
项目管理报告是申请者综合应用项目管理理念、知识、工具与方法,展示个人魅力,发挥综合项目管理能力的集中体现;是申请者对自己所管理的一个复杂项目的管理过程的客观回顾;是对项目成功管理的认真总结。内容主要包括:
(1)申请者描述一个自己全面负责管理或在该项目管理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已完成或接近完成的大型复杂项目。
(2)现代项目管理理念、方法的应用对该项目的成功起到的关键作用。2.对报告项目复杂性的最低要求
IPMP中国认证委员会基于ICB3.0的相关规定,定义了中国区IPMP B级认证报告项目复杂性的最低要求。具体如下:.(1)项目特性
规模
多公司参与实施的项目 周期
≥ 6个月
费用
≥ 工程建设类项目不低于2000万元
软性项目不少于200万元 监理合同不少于200万元
(2)参与项目的团队数量
≥ 3个(3)项目的复杂性
学科(科目)
≥ 3门 外部合作团队
≥ 2个
项目管理方法的应用
≥ 28个要素(参照ICB3.0)3.报告人的资格要求(1)申请者在项目中的角色 高级项目经理 项目负责人 项目总监
(2)申请者在项目中承担的职责
申请者所从事的项目管理任务必须涉及到有关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实施的 决策,必须包括下列项目管理的所有方面:
1)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 2)项目管理实施的有关问题
3)项目管理方法、技术和工具的应用 4)领导、沟通、协调与团队建设工作
注:申请者如仅负责项目管理方法、技术和工具的实施或担任项目领导助手作用,不能满足申请要求。
4.报告项目的选定
项目管理报告是IPMP B级认证的核心考核内容,选择项目尤为重要,现提出几点参考建议:
(1)首选能够符合IPMP B级认证复杂性要求的项目;(2)近几年已完成的成功项目;
(3)本人在所选项目中承担角色和职责符合IPMP B级认证条件的要求;(4)有丰富资料、经验积累,项目管理体会深刻的项目;(5)有创造性管理方法的提出、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项目。5.报告的编制原则
IPMP B级项目管理报告的反映的是:一位高级项目经理如何应用系统的管理思想、现代项目管理的工具、方法与手段,通过一个专门的、临时性的柔性组织,实现一系列子目标,最终成功完成项目的管理过程、管理成效。所以报告中尽量不反映或少反映项目实现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工艺问题、学术研究问题及施工过程的描述。
几种不同类型报告内容的比较:(1)工程报告侧重工艺过程的实现;
(2)技术报告侧重研究方案的设计与成效的对比;(3)总结报告强调经验与成果的总结;
(4)项目管理报告侧重反映管理思想、管理过程、管理成效,强调对项目组织的有效管理。
6.报告的基本结构(1)项目管理报告一般由4个板块构成:即目录、正文、附录和项目管理报告承诺书。
(2)正文又有4大部分组成: 第1部分:报告概况: 第2部分:报告核心内容: 第3部分:体会和结论; 第4部分:参考文献
7.报告写作内容和重点反映的工具与方法(1)写作内容
从项目启动到项目收尾全过程的项目管理工作:包括项目管理五个工作过程:启动、计划、执行、控制、收尾五个过程
涉及项目管理的各个工作领域:范围、时间、费用、质量、风险、组织与团队、采购与合同、信息与沟通管理。
(2)工具与方法
报告要体现现代项目管理工具与方法的具体应用,方法应用应该反映项目的特点,主要的工具与方法包括:
1)项目组织机构 2)工作分解结构 3)责任分配矩阵 4)里程碑计划 5)甘特图 6)网络计划技术 7)挣值法 8.报告强调的重点(1)项目团队的组织建设(2)项目管理体系的构架(3)项目管理方法的应用
(4)通过项目管理方法解决项目实际问题 应用项目管理的体会与感受
IPMP中国认证委员会对B级项目管理报告所包含的内容进行了规定:即报告中含规定内容和可选内容两大部分。
规定内容有: 概述 简介 项目背景 目标描述 范围界定 组织管理 项目责任矩阵 里程碑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 资源计划 费用计划 项目计划控制 经验和体会
„„„ 自选内容有: 合同管理 风险管理 沟通管理 冲突管理 质量管理 安全管理
„„„
规定内容是必须要反映的,可选部分可根据报告项目的特点进行选择。
关于B级报告统一格式规范
本规范针对以下几个部分:封面、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件材料装订等。2.1封面 2.1.1、封面要素
按从上到下的顺充依次为:认证机构图标(左边用IPMA图标,右边用PMRC图标,大小参考申请表封面。)申请级别(IPMP B级)、项目报告名称、申请者姓名、项目成果(输出)的图片、申请者工作单位、报告编制日期。2.1.2申请级别
国际项目经理专业资质(IPMP)B级(使用小二号黑体字)、项目报告名称XXXXXX项目管理报告(使用小二号黑体字)2.1.3申请者姓名(三号黑体字)2.1.4项目成果图片
反映项目特点的图片或图示(高9CM、宽14CM)2.1.5申请者工作单位(三号黑体字)2.1.6报告编制日期(四号黑体字)2.4参考文献格式
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期数):起止页码 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作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单位,年份。起止页码 2.5附件材料
包括能说明个人负责项目参与项目的证明材料,项目报告的附加材料。例如:图表、图纸、统计数据及获奖情况等等。2.6.2 B级报告内容中文版式要求(1)报告“题目”:黑体小三号(2)报告“章”:黑体四号(3)报告“节”:黑体小四号(4)报告正文:宋体小四号
(5)为美观众方便起见,要有页眉,页眉左侧统一为“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IPMP)B级报告”页眉右侧统一为报告题目“XX项目项目管理报告”
IPMP B级项目报告编写参考目录
项目报告人简介 引 言
1. 项目背景
1.1 项目情况介绍
1.1.1项目名称 1.1.2 建设地点 1.1.3 项目投资方 1.1.4 项目规模 1.1.5 项目承包商 1.1.6 项目类型
1.1.7 项目合同类型
1.1.8 主要项目建设相关方
1.1.9 报告人在项目中的职位和职责 1.2项目建设的意义和目标
1.2.1 项目对公司的意义
1.2.2 项目建设的目标 1.3项目与项目管理特点
1.3.1 项目的特点
1.3.2 本项目的管理特点
1.3.3 本项目管理的原则 1.4 项目管理在公司的重要性 1.5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6 报告人的项目管理理念 2.项目组织与团队
2.1 公司组织结构
2.2 项目组织结构
2.2.1 建立项目组织结构的规则
2.2.2项目组织结构设置的依据
2.2.3项目组织结构设计的思路与方法
2.2.4 项目组织结构设置的结果
2.2.5 项目组织结构设计过程小结
2.3 项目团队成员与分工
2.3.1 本人在项目团队中的职务与作用
2.3.2 项目团队成员与分工
2.3.3 对项目团队成员的要求
2.4 项目团队建设
2.4.1 项目团队工作规则与制度
2.4.2 项目团队文化 3.项目计划
3.1 项目范围分析
3.1.1项目目标确定的原则
3.1.2项目目标
3.1.3项目特点分析
3.1.4 项目工作范围描述
3.2 项目里程碑计划
3.2.1 编制依据、方法和步骤
3.2.2 里程碑成果(图表)
3.2.3 项目里程碑管理主要措施
3.3 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
3.3.1 范围规划与定义
3.3.2 工作分解原则
3.3.3 工作分解结构图表
3.4 责任分配矩阵(图表)
3.5 项目时间管理
3.5.1 工序定义与排序
3.5.2 工作时间估计
3.5.3 进度安排
3.5.4 约束与假设
3.5.5 日历
3.5.6 项目计划网络图
3.5.7 项目计划甘特图
3.5.8 项目进度优化
3.5.9 项目管理软件
3.6 项目进度管理计划
3.7 项目质量管理计划
3.8 人力资源计划
3.8.1 制定人力资源计划的思路和原则
3.8.2 制定人力资源计划的依据与方法
3.8.3 编制人力资源计划表及人力资源负荷图
3.9 费用管理计划
3.9.1编制项目费用分解结构
3.9.2 编制项目费用分解结构的依据与方法
3.9.3 编制项目费用计划表、费用负荷图及费用累积曲线
3.10 项目安健环管理计划.3.11 项目现场管理计划.3.12 项目物资和设备采购计划.3.13 项目机械需求计划.4.项目实施与控制
4.1 项目启动
4.1 项目实施方案
4.1.1 项目实施组织方式.4.1.2 项目实施基本流程.4.1.3 项目实施主要方法
4.2 项目进度报告
4.2.1 项目进展简介
4.2.2 项目进展趋势
4.2.3 项目预算情况
4.2.4 项目进度报告
4.3 项目进度控制
4.3.1 项目进度管理过程
4.3.2 编制实施计划
4.3.3 项目追踪
4.3.4 分析与调整计划
4.3.5 采取的措施
4.3.6 报告项目进度状态的方法 4.4 项目费用控制
4.4.1 成本费用控制的依据
4.4.2 成本费用控制的工具和方法
4.4.3 项目成本费用分歧结果
4.5项目费用控制
4.6 项目安全控制
4.7 项目物资设备控制
4.8 分包商控制
4.9 项目范围变更控制 5.项目综合管理
5.1 项目风险管理
5.1.1项目风险管理工作流程
5.1.2 建立项目风险管理组织机构
5.1.3项目风险识别
5.1.4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估
5.1.5项目风险应对
5.1.6项目风险监控
5.2 项目合同管理
5.3 项目变更管理
5.4 项目信息管理
5.5 项目沟通、冲突管理
5.6 项目现场管理
5.7 项目服务管理
5.7.1项目现场资源市场化运作.5.7.2强化服务意识,主动策划增加服务项目..6.项目收尾与后评价
6.1 项目验收管理
6.1.1 项目验收范围确认
6.1.2 项目验收的依据和方法
6.1.3 项目验收结果
6.2 项目交接与结算
6.3 项目回访与服务
6.4 项目审计
6.5 项目后评价
6.5.1 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6.5.2 项目后评价的程序与方法
6.5.3 项目后评价报告
7.通过项目管理实践获得的个人经验与体会 7.1本项目考核结果
7.2本项目的项目管理体会
7.2.1项目经理要以全局观念管理项目
7.2.2项目目标管理权衡
7.2.3推行项目法施工管理,完善项目管理体系
7.2.4充分计划,严格控制,勤于思考,有序管理
7.2.5充分利用管理软件和网络技术,实施动态管理
7.2.6加大协调力度,与相关方充分沟通
7.2.7建设学习型项目团队,项目班子是核心 8.附录
第二篇:范本: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要求
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要求
一、概述
1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
1.2项目承担单位及负责人
1.3项目起止日期
1.4项目主管部门
1.5项目简要内容及实施目标(以前是否申请、验收过)
2企业概况
2.1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所有制性质、隶属关系、企业地址及邮政编码等
2.2人员情况
职工总数及构成,工程技术人员及构成,计算机及自动控制等专业及相关专业人数。
2.3企业资产信用状况
资产总额(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净值、流动资产、负债总额、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总额)。
收入总额(主要营业收入、税后利润总额、银行借款总额)。
银行信用等级。
税务局情况记录
2.4企业近二年生产经营情况,主要产品及其在国内外的市场地位。
二、项目开发的必要性
1项目提出的背景和依据。
2国内外同类项目的应用情况。
3该项目开发前与投入使用后,企业在生产、经营、质量、技术与管理等方面有那些变化及显著效果。
三、协作单位的选定理由
1协作单位的概况及其优势分析比较。
含协作单位资质、人员情况、技术特长及开发同类项目的经验等。2与国内外同类系统或产品在性能、价格、服务等方面的比较。
四、项目的内容及目标
1简述项目主要内容;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系统结构示意图,主要子系统等。控制项目需要简要描述工艺流程及控制方案。
2结合国内外同类项目的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及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明确项目的目标与预期达到的技术水平。(有可操作的量化指标)
五、项目的技术可行性
1可供选择的几种方案的简单比较
2最佳方案及论证
2.1总体概述
2.2设计思想
2.3设计依据
2.4系统配置(包括软、硬件两个方面)
2.5控制策略及测控参数
2.6系统的技术指标及特点
六、设备选型及系统报价
(含硬、软件明细表及设备报价)
七、项目实施计划
1项目实施计划时间表
2项目实施的保证措施(人员保证、条件保证、协作单位)
八、总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总投资估算
1.1工程费用
1.2建设期贷款利息
1.3各种税收
1.4不可预见费
1.5其他费用
2资金筹措
2.1资金来源组成2.2资金运用计划
九、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1财务成本分析
1.1投资成本预测
1.2增加的销售收入和税金预测
1.3生产成本预测
1.4利润预测
1.5贷款还本利息预测
2财务分析
2.1财务赢利性分析
2.2清偿能力分析(含还贷计划)
3社会效益分析
十、可行性研究结论及建议
附件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未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应当提交工商部门出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2.公司章程;
3.注册资金证明及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资信证明文件(新办企业递交);
4.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
5.办公场所房屋所有权证,租赁的提供租赁合同及出租方房屋所有权证(新办企业递交);
6.土地使用证,租赁的提供租赁合同及出租方土地使用证(3000平方米以上);
7.当地环保部门出具的意见;
8.质检部门出具的计量设施合格证明;
9.国家、省有关部门颁发的质检工作人员上岗证书。
10.项目所需的其它资料。
第三篇:项目需求分析报告编制要求(试用)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需求分析报告编制要求(试用)
一、说明
(一)本文件是编制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需求分析报告(以下可简称“需求分析报告”)的指导性文件。
(二)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需求分析的任务旨在通过对与政务职能相关社会问题及政务业务的分析,提出项目目标系统和业务逻辑模型,描述系统功能和性能需求,确定系统总体架构,以作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工作的基础。
(三)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据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文件精神、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规划,按照本文件的要求,本着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开展需求分析工作并编制需求分析报告。
(四)需求分析报告应送项目审批部门组织专家提出咨询评议意见,作为项目建设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的参考。
(五)需求分析报告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基本信息、社会问题分析、目标分析、业务逻辑分析和系统需求分析。
二、格式和提纲
需求分析报告应参考如下格式和提纲进行编制:
(一)封面格式:
××(项目全称)需求分析报告
项目建设单位:×××××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年××月
项目建设单位联系人:×××
联系方式:×××××(Tel.Fax.E-mail)
(二)扉页格式:
编制单位:××××(盖章)
编制单位负责人:×××(签章)
主要编制人员:×××(职称)
参加编制单位:×××××(盖章)
(三)报告提纲:
第一章项目基本信息
1、项目名称
2、项目建设单位情况
3、编制依据
第二章社会问题分析
1、社会问题及其突出表现
2、与职能相关社会问题的界定
3、相关社会问题的根源分析
第三章目标分析
1、政务目标分析
2、业务目标分析
3、作业目标分析
4、政务业务的信息化必要性分析
第四章业务逻辑分析
1、业务功能结构分析
2、业务量、信息量分析
第五章系统需求分析
1、系统能力需求分析
2、系统框架结构分析
附件、附图、附表
三、编制内容要求
第一章 项目基本信息
1、项目名称
建设项目的全称及简称(如有),应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规划制定,并反映申请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实施批次等简要信息。
2、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建设单位名称及简介(如单位性质、组织机构、主要职能、主要领导人/法定代表人等);项目实施机构概况(如机构名称、主要职责、项目负责人、主要技术力量等)。多个单位参与建设的项目,按照牵头单位和参加单位的顺序分别列出前述信息。
3、编制依据
列举需求分析报告编制所依据的重要法律法规、规划、文件和资料等(包括名称、文号、发布日期等),并将其中必要的部分全文附后,作为报告的附件。
第二章 社会问题分析
1、社会问题及其突出表现
本节主要目的在于选择并分析相关社会问题,阐述问题的突出表现。项目建设单位应根据本单位职能定位、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规划的相关要求,分析当前经济和社会运行过程中相关社会问题和弊端,进行定性描述并采用定量指标加以表达和说明。
对社会问题进行定量指标分析的方法是:选取与当前社会问题显著相关的各类要素或者行为事件,以及要素或事件相关的属性,进行数量或结构统计分析,选取具有突出表现的统计分析结果来表达社会问题。表达社会问题的量化指标数量不宜过多,但应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情况。一般来说,社会问题相关要素包括人员、机构、资源、商品、货币、信用、单证、票据等,行为事件包括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生产流通、金融运行、生活消费、社会安全、行政政法等。
2、与职能相关社会问题的界定
对照项目建设单位机构职能以及当前社会问题管理事权划分,界定项目建设所要解决和改善的社会问题的范围。
3、相关社会问题的根源分析
本节主要目的在于分析社会问题相关的经济和社会活动机制,表述相关社会问题发生的根源及其演化规律。
对相关社会问题发生根源分析的方法是:通过机制运行实例集合中成功有效实例的比重、有效运行周期与实际运行周期的差异率、有效运行边际成本与实际运行边际成本的差异率、机制实例集合中创新增值实例的比重等机制效能指标,阐述社会问题的本质症结。然后,在经济和社会运行过程中的确定环节,针对问题相关的社会组成要素或社会行为事件及其属性,分析其统计数量或统计结构跟随机制效能指标发生变化的客观规律,并以此表达相关社会问题的本质症结及其演化规律。
第三章 目标分析
1、政务目标分析
阐述通过政务业务解决项目所涉及社会问题的政务目标。分析实施各项政务业务后相关社会问题的解决程度,体现政务业务对社会的贡献能力,并提出可量化的社会贡献能力指标。
2、业务目标分析
提出并论述实现上述政务目标的相关业务目标及其相互关系,并提出各项业务可量化的指标。
3、作业目标分析
提出并论述实现上述业务目标的相关作业目标及其相互关系,并提出各项作业可量化的指标。
作业目标分析的方法主要是:分析各项政务业务改善经济和社会活动机制效能指标的关键成功要素,刻画各项政务业务关键作业的内容和形态(如:数据采集、传输交换、计算处理、统计分析、知识挖掘等),并从关键作业的成功概率、时间效率、边际成本、创新回报等特征,与政务业务改善经济和社会活动机制效能指标的映射关系角度,提出关键作业对政务业务的贡献能力和可量化的指标。
4、政务业务的信息化必要性分析
基于上述各项政务业务关键作业的内容和形态,论述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关键作业目标的必要性。
第四章 业务逻辑分析
1、业务功能结构分析
业务功能结构分析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所建信息系统能够有效支撑业务目标和操作目标的实现,提出业务功能的内容、结构、流程及相关指标。政务业务逻辑一般可分解为信息监测作业、行政执法作业、内部管理作业、财政功能作业、宏观决策作业、社会应急作业和政务公开作业等。
业务功能结构分析的方法主要是:以充分发挥政务作业对政务业务的贡献能力为准则,分析政务业务关键作业的组成、流程及逻辑关系,用信息规范程度、逻辑知识紧致程度、作业集约程度定义该业务功能结构的发展能力,并提出可量化的业务发展能力指标。
2、业务量、信息量分析
业务量和信息量(存量和增量)分析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政务业务所需的系统支撑能力。
业务量和信息量分析的方法是:基于政务业务功能的需要,分析业务所涉及的作业量,以及人员劳动量、作业处理量(如离线服务量、在线服务量、利用外部服务量、外部利用服务量、利用公共服务量、公共利用服务量、在线服务周期、业务计算量)、信息量(如静态信息量、动态信息量、利用外部信息量、外部利用信息量、利用公共信息量、公共利用信息量、信息变动速率、信息刷新频度)、作业品质(如服务响应速度、服务质量等级、安全等级、信息资源效率)等各作业量的内部构成,计算并提出数据分类存储量、数据交易处理量、数据计算处理量和数据通信传输量。用量化可测量的方法分析信息资源开放程度和信息服务开放程度,作为业务发展能力指标的必要补充。
第五章 系统需求分析
1、系统能力需求分析
基于对各作业量内部构成的分析,提出主机设备、存贮设备、网络设备及通信线路、系统软件(含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应用软件、终端外设、安全系统等信息系统关键组成部分支撑能力的需求,包括并发事件响应能力、并发会话维护能力、并发交易处理能力、并发计算执行能力、信息传输通信能力、数据分类存储能力、海量信息聚合能力、客观知识发现能力等,结合政务信息化现状,找出实现政务目标支撑能力的差距,确定需要新增的支撑能力,并提出可量化的系统支撑能力指标。
2、系统框架结构分析
总体描述系统建设项目的建设目标、内容、规模及内部关系(含系统总体结构图),分别概要描述网络系统、应用系统、信息资源、安全系统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架构。
第四篇:招商项目策划书编制要求
附件1:
招商项目策划书编制要求
一、封面部分:
招商项目策划书
项目名称:
项目地址:
申报单位或个人:(盖章)
项目负责人:(盖章)
联系电话:
传真: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编制日期:年月日
二、文本内容:
第一部分 项目基本情况
主要是对产品、生产工艺、投资额度、用地面积等的概述。
第二部分 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主要是对成本要素的分析:原材料供应、交通运输状况等。
另外还需说明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符合本地区行业规划等。
第三部分 项目市场前景预测
1、本项目目前在国内或当地同行业的优势分析
2、预测本项目的市场前景
第四部分 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1、项目的投入产出率分析
2、项目的投资回收期预测
3、项目对社会的贡献(可解决当地就业人员多少、对地方财政贡献大小)。
备注:
1、编制要求可从徐州政府网(http:///)上下载。
2、参赛单位或个人请于9月20日前将纸质文本版及电子版提交至组委会办公室。
3、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徐州市发改委外经处,地址:徐州市新城区昆仑大道1号,市行政中心西三区639、637室,邮编:221008,电话:0516—83752011、83735665,邮箱:wjc@mail.xz.gov.cn,联系人:卫昌军、丁戈、张姗姗。
第五篇:国家电子政务项目编制要求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55号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全面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特制定《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 二〇〇七年八月十三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使用中央财政性资金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电子政务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电子政务项目主要是指: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国家重点业务信息系统、国家基础信息库、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相关基础设施、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和电子政务相关支撑体系等建设项目。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应以政务信息资源开 发利用为主线,以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为依托,以提高应用水平、发挥系统效能为重点,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推动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子政务体系,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发挥电子政务对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改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作用。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项目建设单位是指中央政务部门和参与国家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地方政务部门。项目建设单位负责提出电子政务项目的申请,组织或参与电子政务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维护。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项目审批部门是指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审批部门负责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编制和电子政务项目的审批,会同有关部门对电子政务项目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申报和审批管理
第六条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据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文件规定和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研究提出电子政务项目的立项申请。
第七条电子政务项目原则上包括以下审批环节: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对总投资在3000 万元以下及特殊情况的,可简化为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
第八条项目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编制要求》(附件一)的规定,组织编制项目建议书,报送项目审批部门。项目审批部门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并委托有资格的咨询机 构评估后审核批复,或报国务院审批后下达批复。项目建设单位在编制项目建议书阶段应专门组织项目需求分析,形成需求分析报告送项目审批部门组织专家提出咨询意见,作为编制项目建议书的参考。
第九条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据项目建议书批复,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附件二)的规定,招标选定或委托具有相关专业甲级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送项目审批部门。项目审批部门委托有资格的咨询机构评估后审核批复,或报国务院审批后下达批复。
第十条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据项目审批部门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编制要求》(附件三)的规定,招标选定或委托具有相关专业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报送项目审批部门。项目审批部门委托专门评审机构评审后审核批复。
第十一条中央和地方政务部门共建的电子政务项目,由中央政务部门牵头组织地方政务部门共同编制项目建议书,涉及地方的建设内容及投资规摸,应征求地方发展改革部门的意见。项目审批部门整体批复项目建议书后,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由中央和地方政务部门分别编制,并报同级发展改革部门审批。地方发展改革部门应按照项目建议书批复要求审批地方政务部门提交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事先征求中央政务部门的意见。地方发展改革部门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审批方面有专门规定的,可参照地方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中央和地方共建的需要申请中央财政性资金补助的地方电子政务项目,应按照《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31 号)的规定,由地方政务部门组织编制资金申请报告,经地方发展改革部门审查并报项目审批部门审批。补助资金可根据项目建设进度一次或分次下达。
第十三条项目审批部门对电子政务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的批复文件是项目建设的主要依据。批复中核定的建设内容、规模、标准、总投资概算和其他控制指标原则上应严格遵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与项目建议书批复内容有重大变更的,应重新报批项目建议书。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的编制内容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内容有重大变更或变更投资超出已批复总投资额度百分之十的,应重新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的编制内容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内容有少量调整且其调整内容未超出已批复总投资额度百分之十的,需在提交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时以独立章节对调整部分进行定量补充说明。
第三章建设管理
第十四条项目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责任制,并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工程监理、合同管理等制度。
第十五条项目建设单位应确定项目实施机构和项目责任人,并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项目责任人应向项目审批部门报告项目建设过 程中的设计变更、建设进度、概算控制等情况。项目建设单位主管领导应对项目建设进度、质量、资金管理及运行管理等负总责。
第十六条电子政务项目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并遵从优先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的原则。
第十七条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法并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时核准的招标内容和招标方式组织招标采购,确定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中标单位。项目建设单位与中标单位订立合同,并严格履行合同。
第十八条电子政务项目实行工程监理制。项目建设单位应按照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有关规定,委托具有信息系统工程相应监理资质的工程监理单位,对项目建设进行工程监理。
第十九条项目建设单位应于每年七月底和次年一月底前,向项目审批部门、财政部门报告项目上半年和全年建设进度和概预算执行情况。
第二十条项目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按照项目审批部门批复的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实施项目建设。如有特殊情况,主要建设内容或投资概算确需调整的,必须事先向项目审批部门提交调整报告,履行报批手续。对未经批准擅自进行重大设计变更而导致超概算的,项目审批部门不再受理事后调概申请。
附件一: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编制要求
(提纲)
第一章 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
2、项目建设单位和负责人、项目责任人
3、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
4、项目概况
5、主要结论和建议
第二章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
2、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提出的背景和依据
2、现有信息系统装备和信息化应用状况
3、信息系统装备和应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
4、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第四章 需求分析
1、与政务职能相关的社会问题和政务目标分析
2、业务功能、业务流程和业务量分析
3、信息量分析与预测
4、系统功能和性能需求分析
第五章 总体建设方案
1、建设原则和策略
2、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
3、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
4、总体设计方案
第六章 本期项目建设方案
1、建设目标与主要建设内容
2、标准规范建设
3、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建设
4、应用支撑平台和应用系统建设
5、网络系统建设
6、数据处理和存储系统建设
7、安全系统建设
8、其它(终端、备份、运维等)系统建设
9、主要软硬件选型原则和软硬件配置清单
10、机房及配套工程建设
第七章 环保、消防、职业安全、职业卫生和节能
1、环境影响和环保措施
2、消防措施
3、职业安全和卫生措施
4、节能目标及措施
第八章 项目组织机构和人员
1、项目领导、实施和运维机构及组织管理
2、人员配置
3、人员培训需求和计划
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
第十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的有关说明
2、项目总投资估算
3、资金来源与落实情况
4、中央对地方的资金补贴方案
第十一章 效益与风险分析
1、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2、项目风险与风险对策
附表:
1、项目软硬件配置清单
2、应用系统定制开发工作量初步核算表
3、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4、项目资金来源表
附件:
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及与项目有关的政策、技术、经济资料。
附件二: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
(提纲)
第一章 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
2、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项目责任人
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5、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7、经济与社会效益
8、相对项目建议书批复的调整情况
9、主要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
2、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
第三章 需求分析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与政务职能相关的社会问题和政务目标分析
2、业务功能、业务流程和业务量分析
3、信息量分析与预测
4、系统功能和性能需求分析
5、信息系统装备和应用现状与差距
6、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四章 总体建设方案
1、建设原则和策略
2、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
3、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
4、总体设计方案
第五章 本期项目建设方案
1、建设目标、规模与内容
2、标准规范建设内容
3、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建设方案
4、应用支撑平台和应用系统建设方案
5、数据处理和存储系统建设方案
6、终端系统建设方案
7、网络系统建设方案
8、安全系统建设方案
9、备份系统建设方案
10、运行维护系统建设方案
11、其它系统建设方案
12、主要软硬件选型原则和详细软硬件配置清单
13、机房及配套工程建设方案
14、建设方案相对项目建议书批复变更调整情况的详细说明
第六章 项目招标方案
1、招标范围
2、招标方式
3、招标组织形式
第七章 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和卫生
1、环境影响分析
2、环保措施及方案
3、消防措施
4、职业安全和卫生措施
第八章 节能分析
1、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2、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4、能耗指标
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等内容
第九章 项目组织机构和人员培训
1、领导和管理机构
2、项目实施机构
3、运行维护机构
4、技术力量和人员配置
5、人员培训方案
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
1、项目建设期
2、实施进度计划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1、投资估算的有关说明
2、项目总投资估算
3、资金来源与落实情况
4、资金使用计划
5、项目运行维护经费估算
第十二章 效益与评价指标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
2、社会效益分析
3、项目评价指标分析
第十三章 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
1、风险识别和分析
2、风险对策和管理
附表:
1、项目软硬件配置清单
2、应用系统定制开发工作量核算表
3、项目招投标范围和方式表
4、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5、项目资金来源和运用表
6、项目运行维护费估算表
附件:
可研报告编制依据,有关的政策、技术、经济资料。12
附件三: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 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编制要求
(提纲)
第一章 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
2、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项目责任人
3、初设及概算编制单位
4、初设及概算编制依据
5、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7、效益及风险
8、相对可研报告批复的调整情况
9、主要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
2、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
第三章 需求分析
1、政务业务目标需求分析结论
2、系统功能指标
3、信息量指标
4、系统性能指标
第四章 总体建设方案
1、总体设计原则
2、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
3、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
4、系统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
第五章 本期项目设计方案
1、建设目标、规模与内容
2、标准规范建设内容
3、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设计
4、应用支撑系统设计
5、应用系统设计
6、数据处理和存储系统设计
7、终端系统及接口设计
8、网络系统设计
9、安全系统设计
10、备份系统设计
11、运行维护系统设计
12、其它系统设计
13、系统配置及软硬件选型原则
14、系统软硬件配置清单
15、系统软硬件物理部署方案
16、机房及配套工程设计
17、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卫生和节能措施的设计
18、初步设计方案相对可研报告批复变更调整情况的详细说明
第六章 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
1、领导和管理机构
2、项目实施机构
3、运行维护机构
4、核准的项目招标方案
5、项目进度、质量、资金管理方案
6、相关管理制度
第七章 人员配置与培训
1、人员配置计划
2、人员培训方案
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
第九章 初步设计概算
1、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编制说明
2、初步设计投资概算书
3、资金筹措及投资计划
第十章 风险及效益分析
1、风险分析及对策
2、效益分析
附表:
1.项目软硬件配置清单
2.应用系统定制开发工作量核算表
附件:
初步设计和投资概算编制依据,有关的政策、技术、经济资料。
附图:
1、系统网络拓扑图
2、系统软硬件物理布置图
附件四: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验收大纲
(提纲)
一、验收时限
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完成半年内,项目建设单位应完成初步验收工作,并向项目审批部门提交竣工验收的申请报告。
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向项目审批部门提出延期验收申请。经项目审批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期进行竣工验收。
二、验收任务
(一)审查项目的建设目标、规模、内容、质量及资金使用等情况。
(二)审核项目形成的资产情况。
(三)评价项目交付使用情况。
(四)检查项目建设单位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情况。
三、验收依据
(一)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关于信息系统和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的相关标准。
(二)经批准的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报告及批复文件。
(三)经批准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文件。
(四)经批准的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和投资概算报告及批复文件。
(五)建设项目的合同文件、施工图、设备和软件技术说明书。
四、验收条件
(一)建设项目确定的网络、应用、安全等主体工程和辅助 设施,已按照设计建成,能满足系统运行的需要。
(二)建设项目确定的网络、应用、安全等主体工程和配套设施,经测试和试运行合格。
(三)建设项目涉及的系统运行环境的保护、安全、消防等设施已按照设计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并经试运行合格。
(四)建设项目投入使用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能适应项目正常运行的需要。
(五)完成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和初步的财务决算。
(六)档案文件整理齐全。
五、验收组织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一般分为初步验收和竣工验收两个阶段。
(一)建设项目的初步验收,由项目建设单位按照本大纲规定组织,并提出初步验收报告。
(二)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一般由项目审批部门或其组织成立的电子政务项目竣工验收委员会组织;建设规模较小或建设内容较简单的建设项目,项目审批部门可委托项目建设单位组织验收。
六、初步验收
(一)项目建设单位依据合同组织单项验收,形成单项或专项验收报告。
(二)项目建设单位或相关单位组织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提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三)项目建设单位对项目的工程、技术、财务和档案等进行验收,形成初步验收报告。
(四)项目建设单位向项目审批单位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
七、竣工验收
(一)组织竣工验收的单位(机构)组建竣工验收委员会,17 下设专家组。
(二)专家组负责开展竣工验收的先期基础性工作,重点检查项目建设、设计、监理、施工、招标采购、档案资料、预(概)算执行和财务决算等情况,提出评价意见和建议。
(三)竣工验收委员会基于专家组评价意见提出竣工验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