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度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申报指南
2012年度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申报
指南
病种一:冠心病
专题1:围绕冠心病现代证候特征和规律、专题文献信息数据库建设、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等关键基础问题,选择具体可行的切入点开展研究。(专题编号:2012A01)
依托基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资助经费:150万元;设置课题:3个;周期:2年。
专题2:围绕冠心病心绞痛临床防治、名老中医经验临床运用及“伏邪”理论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基础等关键难点问题,选择具体可行的切入点开展研究。(专题编号:2012A02)
依托基地:吉林省中医院;资助经费:150万元;设置课题:3个;周期:2年。
病种二:中风病
专题1:围绕针灸治疗中风后排尿障碍、后丘脑痛、轻度认知障碍、抑郁等方面的临床难点,选择某些具体明确问题开展研究。(专题编号:2012B01)
依托基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资助经费:150万元;设置课题:5-7个;周期:2年。
专题2:围绕出血性中风性临床效果评价、名老中医 “髓虚毒损”理论运用等方面的临床难点,选择具体可行的切入点开展研究。(专题编号:2012B02)
依托基地:吉林省中医院;资助经费:150万;课题设置:3个;周期:二年。
病种三:高血压
专题:围绕提高高血压临床疗效、诊疗方案、中医示范社区研究和中医证候理论等方面的临床难点,选择具体可行的切入点开展研究。(专题编号:2012C01)
依托基地:山东省中医院;资助经费:270万;课题设置:7-9个;周期:1-2年。
病种四:糖尿病
专题1:围绕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临床难点,创新中药和特色制剂研制等问题,选择具体、明确的问题开展研究。(专题编号:2012D01)
依托基地: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资助经费:300万;课题设置:6-8个;周期:2年。
专题2:围绕构建新安医学流派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理论体系、糖尿病前期(IGT)中医药干预及其集约型诊疗模式建立、改善糖尿病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确有疗效新药研发的临床科研难题,选择具体可行的切入点开展研究。(专题编号:2012D02)
依托基地:安徽省中医院;资助经费:300万;课题设置:3个;周期:2年。
病种五:慢性肾脏病
专题:围绕提高慢性肾脏病血尿和蛋白尿中医药疗效研究、慢性肾脏疾病进展的风险评估、个体化诊疗、中药汤剂药物质量制备方法和质量标准及基于“真实世界”原理的中医药延缓慢性肾衰进展的关键技术难点问题,选择具体可行的切入点开展研究。(专题编号:2012E01)
依托基地:广东省中医院、江苏省中医院;资助经费:240万;课题设置:6-8个;周期:2年。
病种6:肝病
专题1:围绕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的中医药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不同阶段的证候分布规律、院内制剂开发等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的疗效与机理等相关问题,选择具体可行的切入点开展研究。(专题编号:2012F01)
依托基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资助经费:300万;课题设置:4-7个;研究周期:2年。
专题2:围绕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调控肝再生、调控免疫、抗肝损伤、纤维化和抗肝癌协同疗效机制、有效方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体内代谢、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真实世界效果比较研究、从肝肾论治、从肝脾论治的理论基础临床应用的实用价值等关键问题,选择具体可行的切入点开展研究。(专题编号:2012F02)
依托基地:湖北省中医院;资助经费:200万;课题设置:5-7个;周期:2年。
专题3:围绕中晚期肝硬化、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方案优化研究和安全性评价问题、有效中药防止肝细胞癌变、中药增强肝硬化残存肝细胞功能肝硬化腹水及联合干细胞移植对肝细胞功能和肝组织学结构重构的干预等关键问题,选择具体可行的切入点开展研究。(专题编号:2012F03)
依托基地:湖北省中医院;资助经费:100万;课题设置:5个;研究周期:2年。
病种七:脾胃病
专题1:围绕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疗效提高、激素抵抗或依赖的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案、重度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溃疡性结肠炎中药灌肠栓剂处方优化和剂型改良研究等临床实际难点问题,选择具体可行的切入点开展研究。(专题编号:2012G01)
依托基地:江苏省中医院;资助总经费:110万;课题设置:5个;研究周期:2年。
专题2:围绕中医药对胃癌化疗的减毒增效作用、名老中医处方研发及有效方药抑制胃癌转移和诱导自噬的机制研究等关键问题,选择具体可行的切入点开展研究。(专题编号:2012F02)
依托基地:江苏省中医院;资助总经费:120万;课题设置:5个;研究周期:2年。
病种八:血液病
专题1:围绕老年白血病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传承、中医证治规律、中医药分阶段治疗临床疗效评价、中药新药及上市中药再评价等关键问题,选择具体可行的切入点开展研究。(专题编号:2012H01)
依托基地:浙江省中医院;资助经费:190万;课题设置:5-7个;周期:1-2年。
专题2:围绕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诊断标准、疗效评价指标、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传承、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药干预及中药有效部位或组分的新药研究等关键难点问题,选择具体可行的切入点开展研究。(专题编号:2012H02)
依托基地:浙江省中医院;资助经费:190万;课题设置:7-8个;周期:2年。
病种
九、艾滋病
专题1:围绕艾滋病的中医证治规律、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及机会性感染的作用机制(包括中医药的免疫调节机制、中医药对HIV基因调控蛋白及静息型病毒库干预、中医药对艾滋病患者肠道微生态调节等方面)、中医药对HAART后耐药的干预作用等关键科学性问题,选择具体可行的切入点开展研究。(专题编号:2012I01)
依托基地: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资助经费:150万;课题设置:6-9个;周期:2年。
专题2:围绕艾滋病中药平艾合剂临床疗效评价、新疆地区防治艾滋病网络体系等问题,选择具体可行的切入点开展研究。(专题编号:2012I02)
依托基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资助经费:120万;课题设置:2个;周期:2年。
病种十:慢性阻塞性肺病
专题1:围绕COPD证治规律、证候分类与诊断标准、复杂干预对急性和缓解期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气道阻塞性疾病中药筛选等关键问题,选择具体可行的切入点开展研究。(专题编号:2012J01)
依托基地: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资助经费:150万;课题设置:5-7个;周期:2年。
专题2:围绕COPD证候理论、创新病因和中医药干预减少或延缓慢性急性发作等难点问题,选择具体可行的切入点开展研究。(专题编号:2012J02)
依托基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资助经费:180万;课题设置:2个;周期:2年。
病种十一:恶性肿瘤
专题:围绕提高非小细胞肺癌中西医治疗的疗效、建立符合国情的非小细胞肺癌中西医治疗疗效评价标准;中医药在放化疗“减毒增效”的疗效评价;确有疗效中成药的调控网络及关键靶点等关键问题,选择具体可行的切入点开展研究。(专题编号:2012K01)
依托基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资助经费:300万;课题设置:3-5个;周期:1-2年。
病种十二:骨退行性病变
专题:围绕颈椎病中医治疗方法,以提高有效率、降低复发率、减少手术率为临床关键问题,选择有中医特色的疗法,开展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产出高水平的循证医学证据,促进临床转化应用。(专题编号:2012K02)
依托基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资助经费:300万;课题设置:3-5个;周期:2年。
病种十三:妇儿病
专题1:开展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崩漏、普通人群以及性激素依赖性肿瘤人群的绝经综合征的中医药临床疗效、诊治方案的优化及临床路径等急需解决的关键和难点问题,选择具体可行的切入点开展研究。(专题编号:2012L01)
依托基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山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资助经费:420万;课题设置:8-10个;周期: 2年。
专题2:围绕小儿肺炎及小儿病毒性肺炎中医证治规律,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可体现中医特色优势、提高疗效的规范化治疗方案(技术方法及疗效评价指标方法)及多中心评价等关键和难点问题开展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高水平循证医学证据。(专题编号:2012L02)
依托基地: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资助经费:300万元;课题设置:3-5个;周期:2年
病种十四:民族医
专题:围绕民族医药治疗脑溢血、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肝硬化腹水、肝性脑病优势特色病种的临床研究及方药研发等急需解决的关键和难点问题,选择具体可行的切入点开展研究。(专题编号:2012M01)
依托基地: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资助经费:160万元;课题设置:4-6个;周期:2年。
15.其他研究:基地的管理和模式研究
专题:围绕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开展运行机制和督导模式研究的研究。(专题编号:2012N01)
依托基地:江苏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资助经费:90万;课题设置:4个;周期:2年。
第二篇:2012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课题申报要求
2012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
课题申报要求
一、申报范围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课题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的课题,围绕基地重点病种研究中难点问题,面向行业内外有关单位公开申报。
二、申报要求
(一)研究目标和内容
申报课题要依据指南的内容,针对基地重点病种研究的具体问题,制定合适的研究内容与可行的技术路线,提出确切的考核指标。
(二)申报单位
1、申报单位应是中国大陆内具有中医药科研条件和能力的实体机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多单位联合申报需明确牵头单位和课题负责人,单位间要有明确分工与合作协议。
3、有较好的前期研究基础,曾经承担过相关的研究课题,能够提供研究所需各种保障条件。
(三)申请人
1、课题牵头人必须是实际主持和从事研究工作的、具有副高级以上(含副高)技术职称的在职人员,年龄不超过60周岁;在读研究生、博士后(不包括在职研究生)不得作为牵头人。
2、每人只能牵头申报1项,参加不能超过两项;目前正在主持省部级以上重点项目的不得作为牵头人申报。
3、牵头人承担过2004-200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其验收结果为“撤销”的负责人不得申报。
(三)存在下列情况之一将不予受理:
1、不符合申报指南的内容要求范围;
2、申报人或单位不符合申报条件和资质;
3、申请书编写不符合规定格式;
4、申报手续不完备,不符合规定申报程序。
三、申报程序
(一)填写《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课题申请书》。《申请书》全文打印并提交一式5份(A4纸打印、普通装订),经申报单位审核并加盖公章,按照规定的时间,连同申报书电子版上交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单位的科研主管部门。
(二)初审报送。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单位进行初步审查后,对申报课题进行择优推荐,以正式文件统一报送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我司不受理个人直接申请。
四、申报时间
请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和局直属单位务必在2012年6月18日(周一)17:00前(以我司签收为准)将正式文件、课题申报书和《推 荐项目汇总表》报送至我司中医科技处(基地办公室),同时将电子文档发送至jdb@satcm.gov.cn。
五、其他说明
(一)课题申报材料均不退回,由我司统一处置。
(二)因本次申报时间较紧,请确保于截止时间前将课题申报材料报送至受理地址(以签收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第三篇: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申报指南
附件1: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2014申报指南(支持方向和重点)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2013年林业厅局长会议精神,加快林业科技创新,支撑林业生态文明六大体系建设,推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依据《林业科学和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总体思路(2009-2020年)》,结合当前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编制提出2014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点支持领域和方向。
一、重大项目
瞄准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长期性重大林业科学问题,重点创新林业产业绿色发展关键技术,着力突破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和生态安全构建支撑技术,加快解决森林资源提质增量共性技术,强化技术集成与示范,引领现代林业科学发展。具体方向如下:
(一)林业产业绿色发展关键技术 1.木(竹)材工业(申报代码:ZA01)
重点支持集成家居木质产品制造、新型重组木(竹)材料制造、人工林低质木(竹)材家具制造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2.生物基产品(ZA02)
重点支持纤维类原料制备液体燃料、非食用木本油料基新材料、木质纤维生物质炼制乳酸化学品等生物基产品开发。
3.林下经济(ZA03)
重点支持林下经济植物高效栽培与绿色利用、林下养殖和安全加工、林源植物香料生物调控及其高效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
(二)林业生态建设支撑技术 4.典型区域生态建设(ZB01)重点支持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美丽城乡景观构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5.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研究(ZB02)重点支持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定位观测研究。
(三)森林资源提质增量共性技术 6.长期育种(ZC01)
重点支持北方重要针叶树种骨干亲本群构建、重要油料树种遗传资源创新利用、重要经济林果实形成的分子基础等研究。
7.森林培育(ZC02)
重点支持重要珍贵用材树种体细胞胚胎发生、能源林丰产培育、古树名木保护性培育等关键技术研究。
8.森林保护(ZC03)
重点支持重大森林有害生物分子生态调控、检疫性有害生物防控、林业生物灾害监测预警等关键技术研究。
二、面上项目
面向区域性、培育性、实用性、带动性地方林业发展科技需求,重点解决生态建设、森林培育与经营关键技术瓶颈,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着力完善灾害防控和公共支撑技术体系,支撑区域林业持续发展。具体方向如下:
(一)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领域
1.森林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技术(MA01)
重点围绕水源涵养林区、西南石漠化区、华北土石山区、滨海 盐碱地、库区消落带等典型林业生态工程区,开展高抗逆植物材料选育、植被恢复与重建、林分结构优化、效益监测与评价、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评估等关键技术研究。
2.荒漠生态系统治理与恢复技术(MA02)
重点支持防沙治沙工程区、废弃与退化土地、青藏铁路沿线等典型荒漠化区,开展抗逆植物材料选育、植被恢复与重建、经营管护等关键技术研究。
3.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技术(MA03)
重点支持湿地关键物种选育与保护、栖息地保护、退化湿地恢复、景观生态规划、功能湿地构建等关键技术研究。
4.生物多样性保育技术(MA04)
重点支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与繁育、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监测评价等技术研究。
(二)森林培育与经营领域 5.林木良种选育技术(MB01)
重点支持区域主要用材林、生态林、经济林、特种原料林等树种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高效育种和产业化制种等育种关键技术研究。
6.种苗规模化繁育技术(MB02)
重点支持高世代种子园早实丰产稳产、林木快速无性繁殖、大规格容器苗规模化培育和高抗性苗木培育等关键技术研究。
7.定向培育与经营技术(MB03)
重点支持用材林可持续丰产经营、生态公益林结构优化、人工林地力维持、不同类型森林提质增效、林业专用肥生产、测土配方施肥等关键技术研究。
(三)林业产业领域
8.木材产业转型升级技术(MC01)
重点支持木制品绿色环保性涂装、木制品整体大幅立体表面装饰、木质传统民居现代化制造、木结构部件模块化制造、模压工程材料制造、防潮与防霉等功能性人造板制造、生物质胶粘剂制备等技术研发。
9.特色林源经济植物资源培育与加工技术(MC02)重点支持重要木本粮油、珍稀野果林、林源蔬菜、食用菌、香料和药用植物等特色经济植物资源开发和质量控制等技术研发。
10.花卉与景观植物培育技术(MC03)
重点支持我国特色花卉、彩色乔灌木、耐盐碱抗污染植物新品种选育和规模化繁殖等技术研发。
11.林产品化学精深加工技术(MC04)
重点支持松脂节能减排加工、活性炭循环利用、生漆资源利用、低质材木浆清洁生产、碳纤维制备、天然色素和香精生产、绿色植物饲料及添加剂开发等关键技术研究。
12.林业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技术(MC05)
重点支持油料、灌木等能源林资源收集和储运关键技术与装备,分布式林木生物质气化发电供热多联产系统生产工艺与装备,生物质预处理与炼制技术,先进裂解液化技术与装备,木本工业油料组分分离与利用技术研究。
13.竹藤资源提质增效技术(MC06)
重点支持特色竹类种质资源挖掘保存与培育、优良竹藤资源规模化繁育、竹林生态经营与修复、竹藤资源高值化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14.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技术(MC07)
重点支持重要森林风景资源保护与培育、森林(湿地、沙漠)公园建设、林业游憩资源开发利用、森林旅游质量评价和绿色名录评估等关键技术研究。
(四)生态灾害防控领域 15.森林火灾防控技术(MD01)
重点支持森林可燃物管理、森林火险等级与火行为预报、林火探测与扑救、灾害损失评估、灾后生态系统重建等关键技术研究。
16.有害生物防控技术(MD02)
重点支持林业有害生物诊断、天敌繁育与控制、林用生物药剂开发等技术研究。
(五)林业公共支撑领域
17.标准与质量检测技术(ME01)
重点支持营造林、森林生态效益监测、森林经营、林业碳汇、森林认证、资源获取和林产品加工过程质量标准,林(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和快速检测等技术研发。
18.林业信息化技术(ME02)
重点支持国家重大林业生态工程、森林资源监测、林业灾害监控与应急、森林防火通信与信息指挥系统、林产品质量溯源系统等信息管理技术研发。
19.林业装备研发(ME03)
重点支持节能降耗经济型的林木种子采收、种苗繁育、培育经营、采伐贮运、加工利用、森林防火及病虫害防治等灾害防控装备研发。
20.国际履约及重点双边合作(ME04)重点支持履行涉林公约、跨流域生态安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森林文书等世界林业热点问题研究。
三、青年专项
围绕创新型、实用型科技人才培养需求,重点开展林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着力加强林业生产实用技术开发,显著提升青年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具体方向如下:
(一)理论与前沿技术研究(QA01)
重点支持林业种业、林业生态、生物制药、生物质材料、生物质能源等领域的理论探索、前沿技术创新和储备技术预研。
(二)实用技术集成与开发(QB01)
重点支持促进林地增效、林农增收的林木种苗扩繁、高效培育、抚育经营、特色资源加工利用等实用技术研发。
第四篇: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申报指南
附件1: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2015申报指南(支持方向和重点)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14年林业厅局长会议精神,加快林业科技创新,支撑林业生态文明六大体系建设,推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依据《林业科学和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总体思路(2009-2020年)》,结合当前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编制提出2015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点支持领域和方向。
一、重大项目
瞄准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长期性重大林业科学问题,加快解决森林资源提质增量共性技术,着力突破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和生态安全构建支撑技术,重点创新林业产业绿色发展关键技术,强化技术集成与示范,引领现代林业科学发展。主要方向如下:
1.林木育种与资源培育(申报代码:ZD01)
重点支持主要林木(含竹藤花卉)核心种质遗传评价和良种创制、重要树种的全基因组测序、重要林木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重要造林树种大径材丰产培育等研究。
2.森林经营与保护(ZD02)
重点支持全国林地立地质量评价、次生林质量提升、典型区域森林多目标经营、重大林业生物灾害防控等关键技术研究。
3.典型区域生态建设(ZD03)
重点支持重点区域多目标防护林构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树
种选育与生态重建、典型区域盐碱地治理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4.木(竹)材工业(ZD04)
重点支持人造板制造、竹质工程材料制造、新型复合集成材料制造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5.生物质产业(ZD05)
重点支持林业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产品规模化制备、环保胶粘剂研发等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6.经济林及林下经济(ZD06)
重点支持核桃、油茶等优新种质创制及丰产栽培和精深加工利用,林下植物和食用菌资源开发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
二、面上项目
面向区域性、培育性、实用性、带动性地方林业发展科技需求,重点解决生态建设、森林培育与经营关键技术瓶颈,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着力完善灾害防控和公共支撑技术体系,支撑区域林业持续发展。主要方向如下:
(一)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MA)1.森林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技术(MA01)
重点开展西北干旱侵蚀区、黄土高原区、华北土石山区、西南石漠化区等困难立地高抗逆植物材料选育、植被恢复与重建、林分结构优化、效益监测与评价等关键技术研究。
2.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技术(MA03)
重点支持典型湿地区的湿地关键物种选育与保护、栖息地保护、退化湿地恢复、景观生态规划、功能湿地构建、湿地水文调控等关键技术研究。
3.荒漠生态系统治理与恢复技术(MA02)
重点支持防沙治沙工程区、工矿废弃地等典型区域,开展抗逆植物材料选育、植被恢复与重建、经营管护、沙尘暴灾害损失监测评估等关键技术研究。
4.生物多样性保育技术(MA04)
重点支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与繁育、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监测评价等技术研究。
(二)森林培育与经营(MB)5.林木良种选育技术(MB01)
重点支持区域主要用材林、生态林、经济林、能源林、特种原料林等树种种质资源遗传评价、高效育种和产业化制种等育种关键技术研究。
6.种苗规模化繁育技术(MB02)
重点支持高世代种子园育种群体构建和早实丰产稳产、林木(含竹藤花卉)无性系产业化繁育、温室强化育苗、大规格容器苗规模化培育和高抗性苗木培育等关键技术研究。
7.定向培育与经营技术(MB03)
重点支持用材林高效经营、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低效林提质增效、国家森林数表信息化、林业专用肥生产、测土配方施肥、节水林业等关键技术研究。
(三)林业产业(MC)
8.木材产业转型升级技术(MC01)
重点支持木(竹)材精深加工、清洁生产和绿色保护,以及传统木建筑、新型地板、模压工程材料、功能性生物质材料、重组装饰材料制造等技术研发。
9.特色林源经济植物资源培育与加工技术(MC02)重点支持重要木本粮油绿色丰产经营与加工利用,特色干果种苗规模化繁育和高效培育,林源食用或药用资源安全培育、经营和开发等技术研发。
10.花卉与景观植物培育技术(MC03)
重点支持耐寒、耐旱、节水、抗病虫花卉与景观植物,耐盐碱抗污染植物新品种选育和规模化繁殖与标准化生产等技术研发。
11.林产品化学精深加工技术(MC04)
重点支持松脂节能减排加工、功能活性炭及碳纤维高效制备、低质材木浆清洁生产、栲胶新资源利用、生漆资源利用、多糖资源利用、林源活性物质提取利用等关键技术研发。
12.林业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技术(MC05)
重点支持林木生物质资源收储与能源化、中高热值生物燃气制备与应用、生物质预处理与炼制、木质纤维(纤维素、木质素等副产物)高值化利用等关键技术研发与装备研制。
13.竹藤资源提质增效技术(MC06)
重点支持特色竹藤种质资源挖掘利用、竹林可持续丰产经营、竹藤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竹藤林效益监测与评价等关键技术研究
14.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技术(MC07)
重点支持重要森林风景资源保护与培育、林业游憩资源开发利用、森林旅游质量评价等关键技术研究。
(四)生态灾害防控(MD)15.森林火灾防控技术(MD01)
重点支持森林可燃物管理、森林火险等级监测与火行为预报预警、林火探测与扑救、灾害损失评估、灾后生态系统重建等关键技
术研究。
16.有害生物防控技术(MD02)
重点支持林业生物灾害诊断与预警、发生规律监测、天敌资源开发与环境协调性防治与营林措施调控等关键技术研究。
(五)林业公共支撑(ME)17.标准与质量检测技术(ME01)
重点支持林木(含竹藤花卉)种苗繁育、植物新品种测试、营造林、森林经营、森林生态效益评估、经济林产品采收和加工、林化、木材加工和林业装备安全性能等方面标准和质量安全高效精准检测等技术研发。
18.林业信息化技术(ME02)
重点支持重大林业生态工程监测与管理、森林资源监测与评估、林业灾害监控与应急、林业装备安全性能检测、智慧林业等信息管理技术研发。
19.林业装备研发(ME03)
重点支持苗木生产作业、森林培育经营、荒漠化工程治理、木材高效收储运、木质材料先进加工、林果与林下资源采收与精深加工、森林防火及病虫害防治等装备研发。
三、青年专项
围绕创新型、实用型科技人才培养需求,重点开展林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着力加强林业生产实用技术开发,显著提升青年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具体方向如下:
(一)理论与前沿技术研究(QA01)
重点支持林业种业、林业生态、生物制药、生物质材料、生物质能源等领域的理论探索、前沿技术创新和储备技术预研。
(二)实用技术集成与开发(QB01)
重点支持促进林地增效、林农增收的林木(含竹藤花卉)种苗扩繁、高效培育、抚育经营、特色资源加工利用等实用技术研发。
第五篇:国家统计科研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2012年课题指南
为贯彻落实全国统计工作会议精神,紧密围绕政府统计中心工作开展统计科研活动,促进统计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2012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课题指南重点是关注以“一套表”为核心的统计“四大工程”建设以及实现“一套表”后统计流程的设计与研究,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关注统计制度、统计方法、统计标准、统计体制和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鼓励和支持项目申报者紧紧围绕统计重点工作,研究与政府统计相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密切服务统计工作实践,以促进政府统计工作的科学发展和统计理论方法的不断创新。
1.继续推进和完善以“一套表”为核心的统计“四大工程”研究以及实现“一套表”后统计流程的设计与研究
研究重点:在以“一套表”为核心的统计“四大工程”全面实施并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基础上,“一套表”如何在专业和范围上继续延伸和拓展。针对实施中的情况和问题,研究统计工作流程,进一步完善统计报表制度、指标体系、调查方法、数据处理程序和实施过程中的组织手段。研究如何使政府统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统计制度、指标体系保持衔接,减少重复,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如何既满足各级政府和社会需要,又有效防止调查内容的增加和反弹,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如何推进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同时又切实保守企业秘密,确保统计数据不被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实现“一套表”后统计流程的设计与研究
2.现代科学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重点:在统计手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信息化硬件、软件、网络化、数据库、名录库、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如何提高统计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水平,如何应用新的现代科学技术提升统计能力,提高数据质量。如何应用遥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空间信息技术,实现对信息远程采集、对各种经济社会活动的远程监控,为重大国情国力普查、“三农”统计、投资统计等提供更加科学高效的调查手段,使样本确定更为精准。如何应用物联网技术及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采集现代经济活动声、光、热、电等信息,自动获取大量有关产业活动的物理信息,为工业统计、碳排放监测等提供更为真实可靠的数据来源。如何应用云计算技术,通过网络把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底层架构,实现对统计计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等等。
3.国家统计核心指标体系及管理研究
研究重点:如何在指标体系的设置上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从根本上解决统计指标体系统一规范、系统完整的问题,形成满足各方面需求,规范、简约的国家核心统计指标体系,指导规范各专业经常性统计调查。重点研究设计国家统计指标体系总体框架;健全完善国家统计指标体系,并确立国家核心统计指标体系;研究建立统计指标体系管理和维护更新机制。4.国家统计元数据库研究
研究重点:研究设计元数据库开发建设的总体框架;补充和完善统计元数据标准,形成涵盖统计生产全过程,统一规范的元数据标准;研究元数据标准的应用,设计元数据库开发建设的总体框架,以实现统计元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发挥元数据在现代统计体系中的基础和核心作用;研究国外统计元数据的有关理论与实践。5.服务业统计问题研究
研究重点:结合服务产业升级过程中的趋势与热点,开展服务业统计与核算方法研究;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服务业统计制度与核算制度,以准确反映服务业、特别是新型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作用;服务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测算方法研究,包括服务业发展评价方法概述,构建服务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主要行业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方法的比较,实证分析等;服务业发展指数与编制方法研究,包括服务业发展指数的理论研究,构建指标体系,通过实证分析进行合理性检验;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方法研究,包括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评估的方法、标准的研究及国际比较,并做实证分析;针对新型服务业统计问题的研究,包括系统梳理新型服务业态中各种活动类型及统计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6.环保支出统计制度研究
研究重点:构造科学界定环保支出概念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统计指标体系框架,重点研究我国环保支出统计现有数据的可得性、数据质量和数据缺口,探索研究建立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和国际可比性的我国环保支出统计工作方案和长远设想。
7.居民收入统计相关问题研究
研究重点:如何在推进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进程中,健全和规范以可支配收入为核心的收支指标体系;统一抽样调查方法,提高样本对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代表性。研究我国居民收支统计调查数据的质量现状及改进途径,研究劳动报酬调查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开展我国中等收入标准的变化趋势及不同地区间中等收入标准的比较研究,提出我国中等收入的统计标准、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与测度方法。8.调查过程中的数据质量监控方法研究
研究重点:结合统计调查工作发展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对数据采集过程中的涉及数据质量的问题做全面梳理,重点研究被调查者或基层统计部门,在具有典型意义的房价统计、企业调查、居民收支调查中的数据质量评估、检查与控制,建立统计数据质量评价标准和工作流程。
9.宏观数据质量协调性研究
研究重点:研究在国家、省、以及地市一级,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匹配关系。如何把握政府综合统计、政府部门统计、行政记录、企业(如金融)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从中发现问题,查找原因,确保数据质量。
10.抽样调查方法应用的科学性与适应性研究 研究重点:研究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管理体制的要求,建立能够有效满足国家和省、地、县各级管理需要的全国统一的抽样调查制度和管理体系;研究在提高抽样调查整体设计水平,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任何改进抽样方法,提高调查效率,减轻基层负担。研究如何在人口、居民收支、农产量、价格、规模以下企业及其他有关领域,完善和改进抽样调查实施方法,提高其科学性和适应性。11.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研究重点:如何促使中国统计管理体制向着客观、中立的方向发展,确保统计部门能够不受干扰地独立行使职能,并确保统计数据质量。
12.文化产业指标体系研究
研究重点:文化产业指标体系、分类标准,文化产业的增加值测算以及统计调查方法。13.统计能力建设研究
研究重点:统计能力的界定,统计能力的评价原则与评价指标体系,统计能力评价的方法。14.统计调查项目支出定额标准研究
研究重点:统计调查项目流程及工作量界定,辅助调查员需求量及报酬标准,项目、地域视角的统计调查经费需求,统计调查项目经费需求的地区差异,如何通过调查偏平化、信息化减少统计调查项目经费需求,部门统计工作的经费需求。
15.小区域估计方法在政府统计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重点:利用小区域方法解决抽样调查满足多层次统计数据需求问题。
16.中国人力资本与人才贡献率相关问题研究 研究重点:中国人力资本和人才贡献率测算方法;中国资本存量测算方法;中国区域人力资本测算、比较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17.其他:统计学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
为了使全国统计科研计划项目的研究更具有针对性,更加切合统计实际工作的需要,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2年课题指南中的选题列示了研究目标和研究重点,项目申报者可据此自行拟定题目,也可在不改变课题方向和范围的前提下,根据研究需要与研究特长自行拟定题目。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鼓励并优先支持密切联系统计工作实际的选题。
全国统计科研计划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O一二年六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