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基层官兵婚恋问题现状的思考
对基层官兵婚恋问题现状的思考
幸福的婚姻和家庭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边防部队基层官兵的婚恋问题已逐渐成为经常性思想工作的重点,而婚恋问题处理不好,必然影响官兵的思想,进而影响部队的建设和发展,给部队安全留下隐患。能否引导广大官兵树立健康的婚恋观,帮助官兵妥善处理好婚恋家庭问题,已成为制约和影响队伍稳定和安全发展的首要因素。笔者结合边防官兵婚恋问题现状和调研分析情况,就当前基层官兵婚恋问题现状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基层官兵婚恋矛盾问题现状
(一)官兵婚恋观念趋于多样。当前,在社会变革、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新形势下,社会现实化思想以及基本生活需求的高成本无时无刻不冲击着部队官兵,一些非主流婚姻观念对青年官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部分官兵既怕勉强结婚又怕感情寂寞,认为恋爱不一定要结婚,分手不代表不负责任;有的官兵专注于通过微信、陌陌体验“网络爱情”,有的羡慕电视交友节目;部分官兵在选择婚恋对象时更加功利化,把对方是否具有良好稳定的职业、殷实的经济基础、过硬的家庭背景等作为首要条件,注重经济和家庭背景。
(二)恋爱婚姻面对问题增多。受个人婚恋观念、工作性质、经济条件、两地分居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官兵面临的婚恋问题和家庭矛盾日益增多,主要表现为盲目交友、大龄未婚、未婚先孕、欺骗感情、闪婚速离等方面,甚至于个别还搞婚外情。面对婚恋过程中的矛盾纠纷,一些官兵不能正确对待,发生问题难以解决,个别婚恋对象、家属动辄到部队告状、在网络发帖,干扰了部队的正常工作,影响了官兵安心部队工作的积极性。
(三)官兵生活状况造成压力。大多数基层干部、士官为85-95群体,正处在成家立业、结婚生子的年龄,上有高堂、下有子女,生活负担相对较重;有的与家属长期分居异地,不能为家属分担家务,对家庭照顾不周,双方分居日久免不了家庭埋怨,夫妻间出现猜疑、误解,生活面临诸多困难;有的基层官兵妻子无工作,父母身体欠佳,全凭个人收入维系家庭开支,生活压力很大,家庭经济拮据。同时,大部分年轻已婚官兵难以享受部队公寓房,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高房价,使部分已婚官兵感到巨大的生活压力。
二、基层官兵婚恋矛盾问题成因分析
上述问题,虽然只发生在少数官兵身上,但都不是偶然的,除了官兵个人的主观因素,社会和部队的现实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前社会婚恋观的冲击。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官兵的婚恋观念难免受到冲击影响。部分官兵盲目地追求“白富美”,渴望不劳而获,第一选择是看对方经济条件和家庭背景;有的虽有一定感情基础而结婚,但自己对家庭基本没有投入,婚后自己感觉低人一等;有的与婚恋对象认识没几天,就同居先孕,“奉子成婚”了才向单位和组织报告;有的恋爱时全面撒网,与多名对象保持关系,感情不专一,甚至婚后还不忘前缘,与他人藕断丝连;有的因家庭和亲友的影响,面对父母和亲友的催促,在双方了解不深入、感情基础不牢的情况下,盲目恋爱,草率结婚。在此种种婚恋观念和行为的影响下,给日后的婚姻埋下潜在危险的伏笔,极易引发婚恋矛盾纠纷。
(二)生活需求高成本的压力。当下经济社会压力日益加剧,高房价、高物价、高结婚成本已成为官兵必须面对的问题,生活需求高成本对官兵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由于边防部队驻地多在偏远城镇,官兵婚后基本选择在部队驻地生活,城市生活的高成本让许多人难以承受,而基层官兵绝大多数是来自农村,家庭经济状况一般,部分官兵成为“恐婚族”。为了解决生活需求高成本的问题,一些官兵选择婚恋对象时,把对方是否有较高的收入、良好的职业、殷实的家庭经济基础、过硬的家庭背景作为主要条件,这种只重利益、感情不牢的婚姻,难以保持婚姻长久稳定。
(三)部队职业特殊性的制约。部队工作具有任务繁重、生活紧张、纪律严明等特殊性,官兵生活工作的环境在地域上也有限制,这都给未婚和已婚官兵带来了不便,也引发了一些问题。由于部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部分未婚未婚官兵往往工作繁忙、远离家乡,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渠道寻找心仪的对象。个别已婚官兵,因工作压力和缺乏沟通,无暇顾及家庭,在儿女抚养、照顾老人、家务劳动等方面长期依靠妻子一方,电话交流难以满足双方彼此的情感需求,缺乏情感交流,极可能导致感情“出轨”也容易引发感情危机。个别部队领导存在认为“婚姻是个人的事,自己不好过分干涉”的片面思想,平时不注意对所属官兵的婚恋行为进行教育监督,出现问题后才幡然醒悟。
三、解决基层官兵婚恋矛盾问题的对策
基层青年官兵是部队建设中生力军、主力军,婚姻恋爱也是其不可回避的人生课题。如果处理不好工作、感情和家庭的关系,很容易牵扯官兵精力,极有可能对部队全面建设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各级要高度重视解决好基层官兵的婚恋生活问题。
(一)加强教育引导,端正官兵婚恋观念。要高度重视关心官兵的婚恋问题。一是坚持正面教育。通过组织官兵学习学习《婚姻法》、《纪律条令》、《军队贯彻实施〈婚姻法〉的若干规定》和《军人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深入开展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帮助官兵认清军人不仅要执行《婚姻法》的一般规定,还要遵守部队关于军人婚恋的特殊规定,增强官兵处理婚恋问题的法规意识、纪律意识和道德观念,从而引导官兵正确对待交友、恋爱与结婚,正确处理做好工作与组建家庭的关系。二是注重谈心教育。充分发挥“三互”活动的补充作用,结合官兵个人经历,区分不同原因、不同层次,分别开展提醒式、警戒式婚恋教育。加强与官兵的谈心交流,以召开婚恋观座谈会、集中讨论会和个别谈话等方式,对官兵的婚恋情况进行了分析,倾听官兵在工作、生活方面的情况和婚恋方面的实际困难,组织已婚干部谈经验、感受,未婚官兵谈困惑、迷茫,及时化解各类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使官兵做到“交友之前慎重考虑,恋爱过程认真对待,组成家庭幸福和睦”。三是强化心理教育。开展婚恋心理咨询、婚恋问题心理辅导,有针对性地帮助官兵解决因婚恋产生的心理问题,使官兵养成良好的婚恋心理行为习惯,提高自身化解婚恋矛盾和自我承受的能力,努力做到“恋爱不影响工作,失恋不失去斗志,结婚不迁移精力”,教育官兵对婚恋要充满理智,有驾驭爱情的能力,避免因婚恋挫折而导致心理情绪加剧,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切实做到“真正重视、真心爱护、真情关心”官兵。一是要主动创造婚恋条件。主动联系、协调地方团委、妇联、共建单位等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警民联谊活动,通过牵线搭桥,为大龄青年官兵与地方女青年接触提供机会,为其搭建健康、文明的交友平台,创造提供交友的机会;各级领导要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积极为大龄干部介绍对象,多策并举地帮助大龄未婚官兵解决婚恋问题。二是要保证官兵休息时间。主动尊重官兵的休假权利,切实把属于官兵个人的时间还给官兵,让官兵有更多的时间处理婚恋家庭生活问题,为年轻未婚干部与异性接触交往创造必要的条件和氛围,为已婚官兵经营家庭生活提供保障。要根据日常工作情况,积极探索建立弹性工作制,保证官兵正常的休息、休假时间。三是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坚持从优待警,对两地分居的已婚官兵,要严格落实探亲休假制度,积极为符合条件的官兵办理夫妻分居补助,积极帮助联系解决家属户口随迁等方面难题,减轻其家庭负担;对于妻子无工作、生活困难的家庭,要按照政策规定积极为其办理随军家属未就业期间基本生活补贴和养老、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补贴。对夫妻关系紧张但仍有感情基础的,要积极做好调解疏导工作;同时尽最大努力帮助官兵解决居住条件、子女入学、入托和家属就业等实际困难,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官兵家庭矛盾。
要加大对官兵婚恋问题跟踪管理的力度。一是严把审查关口。要本着对官兵负责的态度,严格遵守军人结婚年龄、对象地域要求、审批程序等特殊规定,切实落实官兵恋爱报告和函调核查等相关制度,确保及时发现思想道德等存在问题的婚恋对象,同时教育引导官兵把追求婚恋自由的权利限定在部队纪律允许的范围内,防止官兵以婚姻自由为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把好官兵婚恋观和军属入口关。二是健全管理机制。坚持把加强官兵婚恋管理作为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通过建立官兵家庭档案,修订完善干部婚恋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教育、谈心、家访、慰问等活动,逐步形成婚恋管理的长效机制。结合工作实际,利用不同时机,对官兵花钱大手大脚、网恋现象、与驻地女青年交往等方面进行深入排查整顿,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将不良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牢牢掌握官兵的思想动态和婚恋状况。三是严格责任追究。要坚持从优待警与从严治警并举的方针,当官兵的荣誉和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积极鼓励官兵勇于、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个别打着恋爱的幌子,欺骗感情玩弄对方等违背社会公德、逾越法律界限的行为,应坚决支持依法予以处理,维护官兵的合法权益和部队的良好声誉。严格落实领导“一岗双责”责任制,对不尽心、不尽职造成婚恋问题的单位领导,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确保真正发挥各级领导关爱、管理作用,保证部队的安全稳定。
第二篇:对青年官兵婚恋状况的调研与思考(范文)
对青年官兵婚恋状况的调研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1-01-05 15:34:30 【我要纠错】 【字号 大 默认 小】【打印】【关闭】
部队官兵的婚恋问题既是个人问题,也在影响部队和谐稳定的重点。能否引导广大官兵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帮助官兵妥善处理好婚恋家庭问题,直接影响到部队的内部安全与发展建设。近期通过问卷调查、座淡讨论、个别谈话等方法,对所属官兵的婚恋家庭状况进行调研发现,绝大多数官兵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处理个人婚恋问题,妥善把握工作与婚姻的关系,但受多元化观念、多类型环境制约以及官兵自身特点等因素影响,个别官兵在婚恋家庭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特别给予关注,认真研究解决。
一、部队官兵婚恋现状
(一)官兵婚恋观念日趋多样化。当前,在社会变革、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新形势下,部队与地方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官兵婚恋观念呈现多样化。一是婚恋观念日趋开放。调查问卷显示,未婚青年官兵对“婚前同居”选择“能够接受”和“无所谓”的占80%;认为“网恋是一种新型恋爱方式,可以与网络中认识的异性谈恋爱”的占75%;认为“恋爱不一定要结婚,分手不代表不负责任”的占80%。这一组组数据反映了官兵婚恋观念的日趋开放,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和官兵与社会越来越广泛的接触,一些非主流婚姻观念对青年官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二是婚恋观念日趋功利。调查问卷和个别谈话显示,未婚青年官兵在择偶方面认为“配偶的工作、收入和家庭背景是首要考虑因素”的占45%;认为“如果没有经济基础作保障,即使自己很喜欢也不会与之结婚”的占70%;认为“相貌是自己选择配偶的一项最重要标准”的占37%;认为“找一个能有助于自身事业发展的配偶很重要”的占65%;在个别谈话中还了解到,有35%的已婚官兵表示“如果再给一次选择的机会,自己会把配偶的个人收入和家庭条件放在第一位”。这说明官兵对配偶的相貌、经济、家庭背景等更加注重,婚恋观念更加趋于功利。三是婚恋观念更加实际。问卷调查和座谈讨论显示,80%的官兵选择“渴望‘山楂树之恋’式的纯洁爱情,但自己不可能获得,还是找一个门当户对的配偶比较实际”;65%的官兵选择“在驻地或家乡找对象,不会接受两地分居的婚姻”;15%的官兵表示“自己与对象长期分居两地,有分手的打算”;7%的官兵表示“接受两地分居的现状,会与其结婚”;30%的官兵表示“谈恋爱时可以随意一些,但真要谈婚论嫁就要对对方的各个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说明官兵的婚恋观念比较容易受社会、地理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决定官兵婚姻的不再仅仅是感觉,官兵的婚姻观念更加实际。
(二)官兵婚恋中面临的问题日益增多。在调研中发现,受个人婚恋观念、工作性质、经济条件、两地分居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官兵面临的婚恋问题和家庭矛盾日益增多,需要给予高度关注。一是盲目交友、婚恋草率的问题。青年官兵正处于青春萌动期,在生理、心理上与异性交往的要求较为强烈。但由于部队的特殊性,青年官兵的空余时间和生活区域受到严格限制,几乎没有机会与异性进行接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青年官兵交友的盲目。问卷调查显示,90%的青年未婚官兵渴望与异性进行交流,对出现在视线内的异性有较强的关注度;35%的青年官兵认为“跟异性交往感觉最重要,不在乎对方是什么人”;45%的官兵表示“曾经或正在利用互联网与自己不熟悉的异性交流感情”;10%的官兵与异性交往不到一个月就开始谈婚论嫁。二是未婚官兵择偶困难的问题。目前,本单位青年未婚官兵的比例占官兵总数的55%,通过对这部分官兵进行问卷调查,其中10%的大龄官兵“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女朋友”;20%的官兵表示“驻地符合自己择偶标准的异性太少,在驻地找到合适意中人的几率很渺茫”;30%的官兵表示“自己几乎没有机会与地方适龄女青年进行接触”。三是已婚官兵两地分居影响家庭稳定的问题。问卷调查显示,本单位警官两地分居人数为6人,占总数的21.7%,这些两地分居的警官平时对家庭、老人、子女照顾较少,易引起配偶的埋怨和家人不满,夫妻间容易出现相互误解、猜疑等问题,引发家庭危机。已婚士官因部队政策规定,目前均处于两地分居状态,这些士官的配偶部分与双方父母不在一地,有的还没有固定工作,一个人照顾孩子,家庭实际困难和生活压力很大。四是少数已婚官兵婚姻家庭矛盾突出的问题。调查显示,单位35%的官兵(包括警官和士官)配偶没有固定工作;55%的官兵表示“偶尔会与配偶因琐事吵架”;5%的官兵表示“经常会与配偶吵架,已经影响到了夫妻之间的关系”。
二、造成部队官兵婚恋现状的原因分析
部队官兵婚恋观念的变化和婚姻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都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和外部原因,是社会环境、个人观念、职业特点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社会环境因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各种思潮的相互交融,生活质量、竞争压力、“房奴车奴”、社会地位等名词经常出现在官兵嘴边;“娶个好老婆,少奋斗十年”、“娶妻,先看老丈人”等思想在部分官兵头脑中占有一席之地,社会环境已经影响了部分官兵的婚恋观。一是日益加剧的经济社会压力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高房价、高结婚成本已成为官兵必须面对的问题,不少官兵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在生活压力面前,不少官兵不得不放弃或改变自己颇为理想化的婚恋观,更多地去考虑配偶的职业、收入、家庭背景等现实因素。二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随着“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不劳而获”等不良思想的蔓延,不少社会青年不是比贡献、比学识、比修养,而是比家境、比潇洒、比消费。部分青年官兵在与地方青年进行交流时,心态失衡,对迅速富裕起来的渴望,使得少数青年官兵坚持以对方家境富裕为择偶标准,只是看重对方的经济条件和家庭背景而草率成婚。三是家庭和亲友的影响。每一位官兵的父母和亲友都希望官兵建立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由于工作忙、机会少等客观原因,部分官兵迟迟未能“修成正果”,回家探亲时父母和亲友一遍又一遍的催促,对亲友美满家庭的羡慕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官兵的婚恋观,导致少数青年官兵盲目交友,婚恋草率。
(二)个人观念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年轻官兵在婚恋问题上的自主意识日益突出,择偶方式由自由恋爱、亲朋介绍逐步向网络交友等扩展。首先,官兵传统的道德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受西方文化影响,我国数千年来的传统婚恋美德受到一些新观念、新潮流的冲击,少数官兵家庭责任感、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逐渐淡薄,导致个别自控能力差,思想道德素质不强的官兵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滥交异性朋友,严重影响了部队内部的稳定。其次,官兵在认识自我方面存在偏差。部分官兵在择偶中没有正确的给自己定位,存在“高估”和“低估”自己的现象。高估,即对择偶标准要求太高。随着军人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工资待遇的大幅度提升,不少青年官兵择偶标准过高,导致成了大龄青年。低估,即对自身信心不足。个别官兵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片面的认为自己难以获得异性青睐,无心择偶,逃避婚恋。
(三)职业特点因素。部队工作具有任务繁重、生活紧张、纪律严明等特殊性,官兵生活工作的环境在地域上也有限制,这都给未婚和已婚官兵带来了不便,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对于部分未婚官兵,由于部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婚姻面临诸多困难。未婚官兵往往工作繁忙、远离家乡,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渠道寻找心仪的对象。对于个别已婚官兵,由于工作压力和缺乏沟通,已婚官兵婚姻仍然面临挑战。加之无暇顾及家庭,在儿女抚养、照顾老人、家务劳动等方面长期依靠妻子一方,缺乏情感交流也容易引发感情危机。对于个别部队领导,存在认为“婚姻是个人的事,自己不好过分干涉”的片面思想,平时不注意对所属官兵的婚恋行为进行教育监督,出现问题后才幡然醒悟。
三、部队官兵婚恋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丰富教育形式,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注重用正确的婚恋观念引导官兵,提升婚恋质量,促进家庭和谐。一是加强正面教育。通过课堂教育、谈心交流、组织谈话等形式,有针对性的组织官兵学习《婚姻法》、条令条例等部队婚姻管理有关规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婚姻文化、婚姻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适时组织开展军人婚恋观专题教育和军人荣誉感教育,教育官兵始终不忘军人身份,树立良好形象。二是加强婚恋指导。在部队内部适时开展婚恋心理咨询教育、婚恋问题专题心理辅导,有针对性地帮助青年官兵纠正错误偏见,端正择偶动机,明确择偶标准,逐步使青年官兵养成良好的婚姻道德行为,提高自身化解婚恋矛盾和自我承受能力,避免因婚恋挫折而导致心理矛盾加剧,预防过激行为的发生。三是加强警示教育。针对官兵思想认识上的个体差异,在正面宣传引导的同时,以部队官兵因婚恋问题引发的案(事)件为反面教材,引导官兵分析每一次案件的起因,警示官兵遵守道德规范,结合自身实际深刻检查存在的问题。
(二)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官兵解决实际问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官兵。一是生活上多关心。努力为官兵解决住房、家属就业、子女入托入学、就医看病、转业安置等关系切身利益的难题,为官兵婚恋家庭稳定提供外围保障。切实落实好大龄官兵、两地分居官兵的休假探亲制度,真正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处理自己的婚恋问题。二是感情上多交流。对于未婚官兵特别是大龄未婚官兵,各级领导要主动与其交流思想,消除他们的急躁情绪。要引导官兵分清主次,明白自己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这个主要方面,从而使婚恋与事业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三是合理调配干部任职。已婚官兵任职调配时,充分考虑居住地等地理因素,确保已婚官兵能够安心工作,不因家庭问题牵扯过多精力。对于适龄未婚官兵,适时将他们从偏远工作岗位调整到城区岗位,扩大他们的择偶选择范围。
(三)健全婚恋服务机制,保证官兵婚恋质量。不断完善各项服务机制,满足官兵正当的婚恋需求、提升婚恋质量。一是建立婚姻情况登记制度。对未婚官兵,各单位领导应详细了解其基本情况、择偶标准、家庭状况等方面情况,逐一做好登记。充分发挥自身与地方单位接触较多的优势,为所属官兵牵线搭桥,把好婚恋关口。二是建立婚恋联络制度。建立“社会、单位、家庭、个人”一体化的婚恋联络机制,积极与未婚官兵父母联系、沟通,发挥他们在官兵婚恋中的重要干预作用,及时纠正偏差,减少婚恋问题发生;加强与驻地妇联、民政、教委、医院等单位联系,开展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帮助官兵解决婚恋问题。三是完善政审排查制度。各级组织要注意观察、掌握官兵的婚恋情况。在官兵确定恋爱关系时,必须及时介入,通过发函、座谈等形式,审查对方的自然和社会情况,政审时还要加强双向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对方在婚前了解部队、了解官兵。对双方条件明显不符、差异较大的要进行适度必要谈话,帮助处于迷茫状态的青年官兵端正观念、认清事实。
(四)加强纪律约束,规范官兵婚前行为。对于部分自控能力比较差的官兵,很容易受社会风气和不良思潮的影响而误入歧途,这就需要组织在源头上抓好管控。一是要强化经常性思想分析制度。要严格落实对官兵特别是青年官兵的经常性思想分析、思想汇报制度,充分发挥“三互”小组、思想骨干队伍的作用,搞好不间断的思想考察,及时掌握官兵的思想、工作、生活、社交等情况,把苗头和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使官兵时时处在组织监管之下。二是要加强法纪条例的落实力度。要认真抓好官兵的法纪教育,教育年轻干部正确认识和处理婚姻自由与部队纪律的辨证关系,把追求婚恋自由的权利限定在部队条令条例允许的范围内,防止个别官兵打着“婚姻自由”的旗号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同时坚持从严治警方针,对违反纪律的官兵给予必要的思想教育和纪律处分。三是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各级领导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责任,加强对所属官兵的关心、管理,严格明确责任,落实奖惩制度,对不尽心、不尽职造成婚恋问题的单位,及时追究相关责任,真正发挥各级领导的管理教育作用。(部队领导存在认为“婚姻是个人的事,自己不好过分干涉” 的片面思想,平时不注意对所属官兵的婚恋行为进行教育监 督,出现问题后才幡然醒悟。
三、解决基层官兵婚恋矛盾问题的对策
基层青年官兵是部队建设中生力军、主力军,婚姻恋爱 也是其不可回避的人生课题。如果处理不好工作、感情和家 庭的关系,很容易牵扯官兵精力,极有可能对部队全面建设 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各级要高度重视解决好基层官兵的 婚恋生活问题。
(一)加强教育引导,端正官兵婚恋观念。要高度重视
关心官兵的婚恋问题。一是坚持正面教育。通过组织官兵学习学习《婚姻法》、《纪律条令》、《军队贯彻实施〈婚姻 法〉的若干规定》和《军人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深入开 展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帮助官兵认清军人不仅要执行 《婚姻法》的一般规定,还要遵守部队关于军人婚恋的特殊 规定,增强官兵处理婚恋问题的法规意识、纪律意识和道德 观念,从而引导官兵正确对待交友、恋爱与结婚,正确处理 做好工作与组建家庭的关系。二是注重谈心教育。充分发挥
“三互”活动的补充作用,结合官兵个人经历,区分不同原 因、不同层次,分别开展提醒式、警戒式婚恋教育。加强与 官兵的谈心交流,以召开婚恋观座谈会、集中讨论会和个别 谈话等方式,对官兵的婚恋情况进行了分析,倾听官兵在工 作、生活方面的情况和婚恋方面的实际困难,组织已婚干部 谈经验、感受,未婚官兵谈困惑、迷茫,及时化解各类思想
等方面难题,减轻其家庭负担;对于妻子无工作、生活困难 的家庭,要按照政策规定积极为其办理随军家属未就业期间 基本生活补贴和养老、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补贴。对夫妻关系 紧张但仍有感情基础的,要积极做好调解疏导工作;同时尽 最大努力帮助官兵解决居住条件、子女入学、入托和家属就 业等实际困难,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官兵家庭矛盾。
(三)严肃婚恋纪律,规范官兵婚恋行为。要加大对官
兵婚恋问题跟踪管理的力度。一是严把审查关口。要本着对
官兵负责的态度,严格遵守军人结婚年龄、对象地域要求、审批程序等特殊规定,切实落实官兵恋爱报告和函调核查等 相关制度,确保及时发现思想道德等存在问题的婚恋对象,同时教育引导官兵把追求婚恋自由的权利限定在部队纪律 允许的范围内,防止官兵以婚姻自由为名做违法乱纪的事 情,把好官兵婚恋观和军属入口关。二是健全管理机制。坚
持把加强官兵婚恋管理作为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通过建立官兵家庭档案,修订完善干部婚恋管理规定,进一 步规范教育、谈心、家访、慰问等活动,逐步形成婚恋管理 的长效机制。结合工作实际,利用不同时机,对官兵花钱大 手大脚、网恋现象、与驻地女青年交往等方面进行深入排查 整顿,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将不良现象消灭在萌芽 状态,确保牢牢掌握官兵的思想动态和婚恋状况。三是严格 责任追究。
要坚持从优待警与从严治警并举的方针,当官兵 的荣誉和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积极鼓励官兵勇于、善 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个别打着恋爱的幌
子,欺骗感情玩弄对方等违背社会公德、逾越法律界限的行 为,应坚决支持依法予以处理,维护官兵的合法权益和部队 的良好声誉。严格落实领导 “一岗双责” 责任制,对不尽心、不尽职造成婚恋问题的单位领导,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确保真正发挥各级领导关爱、管理作用,保证部队的安全稳 定。
第三篇:对官兵婚恋问题的引导与处理
如何引导青年官兵正确处理婚恋问题
恋爱、婚姻,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也是官兵军旅生涯中必然遇到的重要课题,对官兵人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和影响。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部队发生的重大事故、案件中,有40%是因为不正确的婚恋观造成的。官兵的恋爱、婚姻出现了问题,必然会影响平时的工作、训练、生活,影响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影响部队全面建设。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有责任引导官兵正确理解爱情的含义与本质,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习、爱情与工作、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使爱情真正成为有益于实现和提高官兵人生价值、履行军人神圣使命的精神动力。
一、旗帜鲜明地开展恋爱观教育,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婚恋观是人们关于婚姻恋爱的根本观点或看法,主要包括婚恋目的、择偶标准、道德准则、表达方式诸方面的认识态度。军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婚恋观,反对和抵制错误的婚恋观,有利于军人追求真正的爱情,建立和睦、幸福、美满的家庭。这就需要通过婚恋教育,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切实打牢思想基础。
确立高尚纯洁的婚恋目的。所谓婚恋目的,是指人们期望通过婚恋产生出自己所需要的某种结果。它是婚恋的起点,它不仅对择偶标准起到制约作用,而且对婚恋的道德准则、表达方式也将产生影响。所以,婚恋目的是婚恋观的核心内容,是婚恋中必须首先解决的基本问题。确立高尚纯洁的婚恋目的,是官兵在婚恋问题上必须把好的第一道关口。青年官兵在婚恋过程中,必须着眼于国家的繁荣、人民的幸福、社会的进步,树立高尚纯洁的婚恋目的,克服狭隘、庸俗、自私的婚恋目的。
坚持志同道合的择偶标准。在不同婚恋目的的制约之下,人们的择偶标准也不尽相同。军人的职业特点,决定军人只有和与自己有着共同理想和共同抱负的人结为终身伴侣,才能有牢固、幸福的恋爱与婚姻。因为只有志同道合,理想抱负一致,才能有牢固的思想基础,才能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经得起考验,真正做到海枯石烂心不变。这就要求官兵在不能“以貌取人”、“以财取人”。歌德说过:“外貌美只有取悦于一时,内心美才能经久不衰。”如果择偶只注重外在美,忽视内在美,就不可能得到始终如一的真正爱情和幸福。同样经济状况也不应当成为择偶的唯一标准,因为真正的爱情是相互倾慕的感情,而 不是待价而沽的商品,不能以金钱为衡量标准,爱情的花朵只有建立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之上才能永葆芬芳。
遵守忠贞专一的婚恋道德。忠贞专一是婚恋关系的道德要求,是由爱情的纯洁性和排他性决定的。邓颖超说过:“男女的爱情,应当讲究忠实坚贞。爱情不是占有,而应是双方互信互守的专一。只有专一的爱情,才能巩固婚姻,获得幸福和愉快的生活。”军人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军人的婚恋需要经受时空的考验,经受思想观念和波折的考验,经受地位和家庭变化的考验。这就要求确立恋爱关系的双方,切实遵守忠贞专一的爱情道德,信守爱情诺言,履行爱情义务,不随意移情别恋。
采用端庄文明的表达方式。爱情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无非是含蓄和直露两类。如果说直露是奔放的江水,那么含蓄就是深沉的湖泊,它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情的激流;如果说直露是炎炎的烈日,那么含蓄就是绵绵的细雨,它可以有效地调节爱情的温度。马克思说过:“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面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呢。”青年官兵在爱情表达方式上必须坚持端庄、文明,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求,理智地控制自己感情的闸门,做到热烈中有持重,亲呢中有分寸,以维护军人威武、文明的良好形象。
二、注重抓好恋爱道德的日常养成,加强官兵的恋爱行为引导
江主席号召全军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要“更好地起带头作用,走在全社会的前列”。官兵的恋爱道德作为军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窗口的作用。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官兵恋爱道德的日常养成,引导官兵严格执行军人婚恋的规定。
引导正确处理爱情与事业的关系。列宁曾经说过:爱情是生活的一方面,但并不是全部;人的生存需要爱情,但并非为了爱才生存。革命者除了爱情之外,还有更为崇高的追求,这就是事业。事业与爱情,好比一个完整的圆,两者紧密结合,才构成了完美的人生;好比人生之船的两支浆,互相配合才能推动人生到达理想的彼岸。正确处理爱情与事业的关系是青年官兵经常遇到的人生课题。无数事实证明,用事业浇灌的爱情之花,才能更加芬芳绚烂,更富有生命力。而沉溺于爱情之中而置事业于不顾,爱情之花也会渐渐枯萎凋零。因此,需要引导青年官兵坚持事业高于爱情的原则,把爱情当作事业的动力,树立在部队建功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执行军人婚恋的特殊规定,依法约束军人婚恋行为。军人不仅要坚决执行我国的《婚姻法》的一般规定,还必须遵守部队关于军人婚恋的特殊规定。部队关于军人婚恋的特殊规定,主要是总政颁发的《关于军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暂行规定和总参、总政、总后联合颁发的《院校工作暂行条例》等规范性文件中的有关规定。军人婚恋的特殊规定,是对《婚姻法》的必要补充,是由军队的特殊任务和军人的特殊身份决定的,它与《婚姻法》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每个军人,都要从有利于部队建设、国家安全、个人成长进步的角度出发,充分认识特殊规定的重要性和履行这些义务的必要性,自觉在实际中认真贯彻执行。
三、帮助官兵解决婚恋中的矛盾,依法维护官兵的正当婚恋权益
恋爱中的恋情,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异性的爱慕及渴望与对方相伴终生的强烈感情。感情一旦破裂,确实会给人们造成很大的痛苦。面对失恋,有些官兵心灰意冷,精神不振,直接影响到工作、生活。因此,必须及时帮助官兵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引导官兵走出失恋的阴影。
一方面,帮助官兵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理智的态度、冷静的头脑对待情感中的挫折。爱情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青年官兵在恋爱婚姻中遇到挫折也是在所难免的。重要的是以冷静的头脑,宽阔的胸怀,正确处理婚恋中的矛盾,做到失恋不失志。由于青年官兵阅历较浅、涉世未深,加之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一旦在恋爱婚姻上遇到挫折,往往不能冷静处理甚至走上极端触犯法律,导致悲剧后果。因此,作为基层政治工作者必须关心官兵的婚姻恋爱,给予及时必要的指导与帮助,不仅要时刻掌握官兵婚姻恋爱的进展情况,还应当在其遇到挫折时,帮助其冷静地分析原因,理智地进行处理,不让爱情的挫折影响官兵正常的工作生活和个人成长进步。
另一方面,引导官兵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的婚恋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修正案》第33条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法律对军人的婚姻权利进行了特殊保护,这是对军人婚姻权利受到限制的裣,也是维护军人合法权益的需要,同时也是维护国家军事利益的要求。《刑法》、《国防法》等对于军人的法律及其司法解释都从程序和实体上对人婚姻家庭关系的保护做出了明确规定,对于稳定 军心和巩固提高战斗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突出的问题是官兵对保护军人婚姻的法律了解不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和能力不够。这就要求,在法制教育过程中增加相关内容的学习,提高青年官兵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提高官兵依法维护自身合法婚姻家庭权益的自觉性和能力。
(万 芬)
第四篇:当前官兵婚恋状况浅析
警营论坛:当前官兵婚恋状况浅析
2013年11月21日 10:15:22来源: 新华网
作者:武警哈尔滨森林支队 赵新鹏
近年来,受婚恋物质基础越来越高,离婚率不断攀升等社会婚恋现状的影响,部队官兵婚恋也引发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致使部分官兵情绪不稳、状态下滑,甚至无心工作.作为领导干部,我们应积极引导广大官兵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帮助官兵妥善处理好婚恋家庭矛盾,将对维护部队内部安全稳定和推动部队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受到社会不良风俗影响,“爱情限购令”,“找个有钱老婆,少奋斗20年”等越来越现实化、物质化的择偶观念不断冲击着部队官兵,一些青年官兵盲目追求有房、有车、有型、有款的“四有”新人,要容貌靓丽,有较好的职业,有较强的财力,还要有较硬的家庭背景等等。不能以德取人、以情取人、以素质取人,但找到这种“理想”伴侣的概率微乎其微,因而婚姻问题迟迟不能解决。即使找到了,大多数也是处处受制,婚姻恋爱质量大打折扣。
当前,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婚恋交友类网站和《非诚勿扰》等相亲类电视节目所引发的婚恋方式逐渐被部队官兵效仿、膜拜,影响着官兵思想。网恋、试婚、裸婚、闪婚等社会焦点的婚恋方式也被大多数官兵所认可。个别官兵出现“全面撒网、重点培养”这种极不负责任的婚恋思想。这些婚恋方式不仅致使择偶标准随意、婚恋质量降低、婚恋道德淡化,而且给部队带来了各种安全隐患。
“牛郎织女”式的两地分居生活使已婚官兵平时对家庭、老人、子女照顾较少,配偶既要照顾父母,又要抚养孩子,家庭困难和生活压力巨大,再加上大部分官兵配偶没有固定工作,这就容易引起配偶的埋怨和家人不满,导致夫妻互相猜疑,常因琐事吵架。极大地影响了婚姻幸福指数和家庭稳固系数。
部队官兵婚恋观念的变化和婚姻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都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和外部原因,是社会环境、个人观念、职业特点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现在女青年“一老外、二港澳、三大款”、“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后笑”的拜金婚恋观和“没房没车一切免谈”的现实思想,使得许多青年官兵在高房价、高结婚成本面前望而却步。
随着军人社会地位的提高,福利待遇的提升,一些青年官兵择偶时好高骛远,在择偶中没有正确的给自己定位,导致不少青年官兵择偶标准过高,迟迟找不带心仪对象。而有的驻地军人地位不高、收入一般,导致部分官兵信心不足,片面的认为自己难以获得异性青睐,无心择偶,逃避婚恋。
由于部队的特殊性,青年官兵的空余时间和生活区域受到严格限制,几乎没有机会与异性进行接触,再加上军人择偶有严格的纪律规定,所以绝大多数官兵只能利用探亲休假的机会在原籍找对象。时间上的约束和军人接触女性少的特点往往导致官兵“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一些优秀的青年官兵逐渐成了“剩斗士”、“必剩客”、“齐天大剩”。
对官兵的婚恋观教育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冷忽热、时紧时松。每季度组织官兵学习《婚姻法》、条令条例等部队婚恋管理有关规定,开展社会主义婚恋文化、婚姻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挑选优秀的已婚干部和干部家属,结合自身的感受和经验,为未婚适龄青年官兵传授择偶的经验教训和处理婚恋问题的方式方法;邀请军地婚恋、家庭问题专家对官兵婚恋问题进行心理辅导,以地方和部队的婚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有针对性地帮助青年官兵纠正错误偏见,端坐择偶动机,明确择偶标准,提高解决家庭问题的能力。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官兵。对于大龄未婚官兵,各级领导要主动与其交流思想,稳定其情绪,鼓励官兵良好的事业作为成功婚恋的基础;积极主动为官兵解决租房住房、家属就业、子女入托入学、就医看病、转业安置等关系切身利益的难题,为官兵婚恋、家庭提供外围支撑;落实好大龄未婚官兵的休假探亲制度,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处理婚恋问题;协调驻地妇联、民政等部门,组织未婚官兵和驻地未婚女青年开展“鹊桥会”、“联谊会”等相亲交友活动,拓展官兵的择偶范围。
对于部分思想觉悟低、自控能力差,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的官兵,要从源头上抓好管控。坚持自我汇报与他人汇报相结合,充分发挥“三互”小组、思想骨干队伍的作用,及时纠正不良的婚恋行为,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设立了“五好家庭”、“模范夫妻”、“好军嫂”等奖励措施,对婚姻和睦、家庭和谐的官兵进行了奖励。同时,对婚恋观不端正、家庭矛盾频繁、工作不安心的官兵进行了帮扶教育、责令整改;严明各项纪律,严格按照部队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官兵,杜绝个别官兵打着婚恋幌子的各种违纪行为,从正面维护部队良好形象。(《人民武警报》供稿)
第五篇:对当代青年婚恋问题的哲学思考
对当代青年婚恋问题的哲学思考
【内容摘要】对甜蜜爱情、美满婚姻和幸福家庭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当代青年是个备受关注的群体,他们的成长于社会转型时期,他们即是经济体制转轨后物质生活极大提高的受益者,也是对外开放政策实施后受外来思潮、观念影响最深的人群,在他们的身上体现出新的价值趋向和问题值得我们的关注与研究,本文就当代青年婚恋问题做出分析,以便把握清青年婚恋观念的发展变化脉络,并对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加以引导。
【关键字】青年;婚恋观;婚恋问题;哲学思考
一、当代青年婚恋观现状及分析
所谓婚恋观,是指男女双方对恋爱、婚姻和性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对爱情本质、择友标准、恋爱道德、恋爱与婚姻关系、婚姻道德与责任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婚恋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恋爱、婚姻行为的价值取向,对青年的择偶行为、婚姻生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与幸福。当代青年的婚恋观和婚 恋行为呈现以下特点:
1、.择偶条件的理性因素多于感性因素。在以人品、经济收入、容貌、文化水平、性格、能力、贞操和共同语言等多项条件为备选项目的大学生择友标准调查中,人品(64.7%)、共同语言(33%)、性格(41.7%)成为影响男女生择偶的共同首选因素,而能力(57.3%)在女性择偶条件中占一定地位,男生比女生更注重容貌。“经济收入”和“文化水平”因素没有受到大学生的青睐。这说明当代青年在选择恋爱对象时趋于理性,注重人品、性格等个性特征,淡化容貌、经济收入、文化水平等感性要求;强调将志同道合和共同语言作为恋爱的基础。
2、对婚姻的期望高,未婚青年对未来婚姻普遍呈现乐观心态。据有关调查反映,从心理认知、心理测试和心理咨询三个方面来看,93%青年朋友们对未来婚姻的态度是乐观的,认为通过双方的努力,有信心使自己的婚姻幸福,愿意为营造幸福的婚姻付出真诚的感情;99%的青年朋友相信爱情是维系婚姻的重要条件。
3、金钱在当今婚恋观中的地位上升,经济基础成为婚恋双方考虑的重要因素。虽然情感越来越成为男女婚恋的基础,但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使婚恋的“含金量”急剧增加。因此,青年在婚恋中追求情感的同时,金钱等物质的因
素成为重要条件甚至是硬件,应以感情为首选条件的婚恋,被车子、房子、票子、位子等情感之外的东西左右着,影响着婚恋双方的正确判断和选择。
4、性观念从封闭走向开放,对性越轨行为宽容度增加。当今社会,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渐深入,中外文化的激烈碰撞,人们的价值体系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性刺激因素增多,性观念也受到了冲击。现代未婚女性不再谈“性”色变,性开放的程度从表层趋向深层:从对性知识的开放,对性行为态度的开放到婚前婚外性行为发生率的居高不下,性观念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变化之一,性和生育相对分离,与男女的爱恋和情感结合在一起,追求性快乐和性欢愉,成为现代性观念的主要特征;变化之二,是女青年的贞操观念的日渐淡薄,对婚前与婚外性关系日趋宽容,性不仅与生育相分离,也开始和婚姻家庭,爱情相分离。
5、从早恋、晚婚到“急婚”。早恋、晚婚、“急婚”等词语,为我国近几年来的婚恋状况及发展趋势画出了一道弧线。
早恋与晚婚的出现,是多重原因的结果:教育年限的增多造成个人就业时间推后;生活压力增大,竞争也日趋激烈;结婚的社会压力逐渐减少,婚姻的生育继后功能正在弱化;婚前性行为使青年能够在婚姻前也能满足性需要。
“急婚”则主要出现在“80后”群体中。随着“80后”步入结婚年龄,不少人发现了早结婚的好处,纷纷步入结婚礼堂。对更多“80后”女性来说,畏惧高龄难嫁是她们早作成婚打算的另一重要理由。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相比,“80后”的恋爱环境要更好,人们也不再认为在大学谈恋爱是早恋。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摆脱服从分配的历史阶段,大学毕业后可以自主选择就业地区,这样“80后”恋人修成正果的比例也大大提高。
二、青年婚恋状况变化的原因
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的是双重转型——由封闭的传统农业社会向开放的工业社会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必然带来社会意识和文化的变化,作为社会观念、文化之一的婚恋观及婚恋文化也会随之变化,导致婚恋观与婚恋行为的多元化。
1.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婚恋观念的变化
(1)富裕的物质生活为现代婚恋观及家庭生活奠定了基础。2)富裕的物质生活为现代女性拓展了角色空间,带来了女性角色冲突现象。(3)丰富的物质生活增强了人们的功利化心理。
2.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导致婚恋观与婚恋行为的多元化
李喜先在《论精神文化》一文中对精神文化作了概括:“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哲学、科学、技术、宗教、文学、艺术、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等,并可归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这两种文化是最有活力的要素,尤如系统中的‘软件’一样,它可以‘外化’为制度和器物,‘内化’为价值规范。在文化系统中,精神文化,特别是价值规范,即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起着核心的作用。价值观念是存在于人们内心中评价行为和事物所做出的判断,而行为规范则是价值观念的具体化。”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最大变革是人的思想变化,即精神文化的变革导致婚恋观的变革。
(1)精神文化的变化改变了全社会的婚恋观念。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婚姻是“传宗接代”“养儿育女”的概念,现代人的意识已发生了几大变化:首先,家庭是作为社会人的个体满足自己“心理——文化”需求的单位,而不是传宗接代的组合;其次,夫妻关系取代了亲子关系在家庭中的轴心地位,夫妻更注重双方在婚姻中的感受,决定着婚姻的存亡;再次,女性在家庭生活中不再是依附、生育的工具,成为平等的独立个体,对婚姻其重要作用;最后,人们对新生的婚恋现象态度越来越宽松,大众舆论关注重点发生转移,不再仅仅关注个人隐私,更多的是公众利益,为青年婚恋观念中的个性解放提供了土壤。
(2)精神文化的变化改变了青年的性观念。自我意识的觉醒与人性的复苏是改革开放后中国青年的一大进步。自我意识主要在于“关心自己”,在于对自我的认识,只有把自我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分清我与物、我与非我的关系时,自我意识才真正形成。而传统价值观念对人的摧残、践踏最无情地表现为自我意识的失落和人性的沉沦,看不到自己的价值也就只能自轻自贱,无所谓人格、自信、自强与尊严,人与人之间亦无法建立平等的关系。主流文化、权力话语占据了青年的意识形态,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个体的潜能只有“螺丝钉”的作用,人
不是完全的人而是被扭曲的物。生命的意义在哪里?惟在生命的开发与自觉中,否则只有万马齐喑。惟其自觉的开发了的生命才具有生命本质的精髓与精彩。现在全社会的心态是宽松多了,青年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机会,中国青年在婚恋家庭观念上的变化其核心在于青年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人性的复苏,从自我压抑、自我贬抑中走出来的青年,生活空间逐渐扩大,变化是肯定的:青年们从过去偏面重社会评价、重信义、重名节而转变为具有较强独立意识、自我意识的一代,他们更看重社会提供的机遇和自身的情感;女性从过去明显的依赖性、依从型转变为追求独立人格、追求平等权力的新形象,她们挣脱禁锢,坚持言说女性语话,抗拒男子世界的神圣,从过去懦弱、压抑而变为坚强、大胆,同时极具反抗精神;家庭的双方旗帜鲜明地要求家庭的民主气氛、生活的多姿多彩。“自我”、“人性”中的积极性、自主性、主体性不言而喻地值得倡导,高扬自我是对传统社会的反动,掌握好自己的命运,经得起一切的命运,这可能是当前我们不将家庭置于死地而努力为之的,灾难将以进步作补偿。
自我意识觉醒与人性解放带来了这一代青年性意识的觉醒,性意识产生低龄化、对性爱质量的追求、婚姻中责任向爱情的转变、在婚姻中个性意识的追求等等无不体现了当代青年性观念的变革。
三、关于当代青年婚恋问题的建议
总体上,当代中国青年婚恋价值取向已从单一价值、单一模式向多元化变化。但是,如果是基于不良的婚恋动机,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就会引起更多的继发性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要帮助人们特别是青年端正婚恋动机,接受系统的婚恋教育。
(1)必须统一思想,高度关注、重视青少年的性教育。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不重视性教育,学校性教育基本是空白点,许多人谈性色变,认为性教育不登大雅之志堂,由此引发的性教育放任自流,致使许多青少年对婚恋认识模糊,加强婚恋和性教育,必须社会、学校、家庭一起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
(2)必须强调婚恋观反映的是道德问题。在调查中我们看到,许多青年认为婚姻恋爱是个人私事,与他人无关,特别是婚外恋及婚前性行为都是个人隐私,别人无权干涉。人类的文明史早有训示,婚恋和性是一个道德问题,受到社会的约束,道德的婚恋观和性爱是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积极建设力量,而不道德的婚恋观和性爱则是家庭解体、社会冲突的破坏力量,加强婚恋及性爱教育主要教育青少年提高自控能力,强化道德意识。
(3)生理卫生知识教育和从西方捡来的所谓“安全性行为”教育,家庭美德方面的教育也重视不够。我们必须致力于对青少年在婚恋观方面“尊重”、“责任”、“节制”等品格的培养,使他们理解婚姻恋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规范,树立正确的婚恋价值观、道德观,在婚恋观的教育中应以品格塑造为重要目标,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婚恋观的关系,引导青少年加强内在自我道德修养,使青少年的婚恋观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从他律走向自律,自觉地控制不正确的婚恋行为。
(4)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择友观,摒弃腐朽的、功利的择友意识,在集体活动中教育青少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促使青少年增进纯洁的友谊,提高明辨是非、社会交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邓倩;当代中国青年婚恋价值取向的调查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04期
[2]徐安琪:《世纪之交中国人的爱情和婚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9月版。
[3]重庆青年报.2002-12-22(7)。
[4]李喜先:《论精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