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工

时间:2019-05-14 13:04: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工》。

第一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工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4]188号 【发布日期】2004-10-04 【生效日期】2004-10-0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深化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工作的补充通知

(闽政办[2004]188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加快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步伐,进一步提高我省城市污水、垃圾处理水平,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落实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目标责任制

(一)提高认识。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造福人民、惠及子孙的事业,是实施污水、垃圾处理行业改革的重要手段。各级政府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体制改革对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行业发展的积极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进程,提高污水、垃圾处理水平,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明确目标。按照我省“十五”发展计划和2001―2005年市长环保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全省所有设市城市必须建设一座以上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45%以上,其中:厦门市达到70%以上,福州市、泉州市、漳州市、龙岩市达到60%以上,三明市、莆田市达到50%以上,南平市、宁德市达到45%以上,其他设市城市达到45%以上。全省所有设市城市必须建设一座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闽江、九龙江、晋江、敖江流域上中游县城应加快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步伐,在2005年底前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并争取动工建设。其他有条件的县城、乡镇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各市、县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目标任务见附表。

(三)落实治理责任。各级政府要按照环保目标责任制的要求,认真落实环境治理目标,倒计时制定2004、2005年城市污水、垃圾治理目标和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计划,并报省发展改革委、建设厅、环保局备案。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要把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工作作为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督促检查,定期通报治理结果。

二、完善城市污水、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一)全面开征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费。尚未开征污水、垃圾处理费的设市城市和已签订污水、垃圾处理投资运营合同的县必须在2004年底前开征污水、垃圾处理费,其他县也应在2005年底前开征。城市规划区内的自备水源用户必须按开采量缴纳污水处理费,对计量设施无法正常运作的按取水设施的最大取水量计收。

(二)提高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各地要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合理调整城市供水价格和污水处理费的比价关系,优先将污水处理费的征收标准提高到保本微利水平,满足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需要。现阶段污水处理费可按用水量每立方米不低于0.8元的标准征收。设市城市和有条件的县可在今年内一步调整到位,其他县必须在明年底前调整到位。

(三)制定完善垃圾处理费征收办法。各设区市在今年要制订出台相应的垃圾处理费收费管理办法,指导本地区各市、县做好垃圾处理费的开征工作。各地要研究确定切实有效的收费载体,依托稳定的代征机构,核定合理的代征手续费用,完善收费手段,提高垃圾处理费的征收率。现阶段城市居民的垃圾处理费原则上按不低于9元/户・月收取,以满足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需要。

(四)简化污水、垃圾处理费听证、审批程序。实施污水、垃圾处理费制度是保证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重要前提。为平衡城市自来水价格水平和污水处理费标准,统筹考虑城市居民用水总体负担,按照城市自来水价格管理权限与污水处理费管理权限相一致的原则,适当调整现行污水处理费审批权限,按下管一级(省管设区市、设区市管县、市)的办法审批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为提高行政效率,污水、垃圾处理费可以采取一次性听证、一次性审批、分步实施的办法调整收费标准。污水、垃圾处理收费申请及其分步实施计划由收费单位提出经当地物价部门审核后上报审批部门,审批部门应按照规定的时限组织听证和审批。

(五)建立污水、垃圾处理厂建设保证金制度。从2004年10月开始,未建污水、垃圾处理厂(场)的市、县征收的污水、垃圾处理费,按实际征收额的20%集中省级财政专户,作为地方政府建设污水、垃圾处理厂(场)的保证金;当年按照要求签订污水垃圾处理投资运营合同并动工建设的,当年度集中省级财政专户的保证金予以返还;在污水、垃圾处理费开征后三年内按产业化要求建成污水、垃圾处理厂(场)的,保证金全部予以返还;超过三年未建成的,保证金不予返还。到2005年底,设市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率未达到“十五”计划目标的,按已征收的污水、垃圾处理费的总额的10%集中省级财政,到2006年底仍未达到目标的,保证金不予返还。具体实施办法由省财政厅、物价局、建设厅制定。

三、规范城市污水、垃圾处理项目招商工作

(一)鼓励采取多种形式招商。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项目可采取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商务谈判等多种形式确定投资运营商,污水处理规模在5万吨/日及以上,垃圾处理规模在200吨/日及以上的项目,原则上应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投资运营商。

(二)招标实行合理低价中标。各地在测算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项目投标价格时,应适当提高产业化项目投资回报水平,鼓励社会投资的积极性。在招投标过程中对投标人报价明显偏低,有降低质量不能诚信履约可能的,评标委员会应要求投标人进行澄清说明,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如投标人无法做出合理解释,其投标作为废标处理。具有城市污水、垃圾处理项目投资运营工程实例的投标人,在招投标时应同等优先考虑。

(三)城市污水、垃圾处理投资运营合同必须在投资商收到中标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签订。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项目招标文件或投资运营合同中应明确投资商必须在当地注册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项目公司负责实施投资运营合同,项目公司必须由投资商绝对控股。投资运营合同签订后,应尽快完成后续相关审批手续的报批工作并开工建设。

(四)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的管理。招标代理机构应严格执行我省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政策规定,确保招投标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进行。承接污水、垃圾处理项目招标代理的机构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招标代理机构违规操作的,将依照有关规定从严处理。

四、加快城市污水管网建设

(一)设市城市和已签订污水处理投资运营合同的县,必须在今年内开工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争取用2年时间基本建成配套污水管网。各级政府应把城市污水管网建设作为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土地出让金等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污水管网建设。

(二)大力盘活存量资产。现有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和供排水管网可通过招标拍卖或经营权转让等方式予以盘活,盘活的资产优先用于城市污水管网建设。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可一并推向市场,采取股权转让、BOT、TOT等方式公开招商,实行供水排水一体化经营。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可将污水管网与污水处理厂一并实施产业化,解决管网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三)加大管网建设的扶持力度。省发展改革委对欠发达地区按照产业化方式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其配套污水管网建设补助标准提高30%,即每万吨130万元,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市县积极申请争取国家资金。

五、做大做强一批污水、垃圾处理专业化投资运营企业

(一)国有资本应逐步退出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厂(场)投资运营领域。各级政府和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领导,大力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企事业单位的改制工作。2005年底前,现有投资运营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国有企事业单位要改组为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原则上国有资本在改制后的企业中不占控股地位。鼓励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企业发展为专业化、集团化的投资运营企业或专业建设公司,充分发挥其经营管理和技术上的优势,在发展壮大企业的同时,引导带动我省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的发展。

国有污水、垃圾处理厂(场)在改制过程中,对资产评估、产权界定、产权出让、职工安置及经济补偿等重要环节,要公开方案和标准,规范操作,维护国家、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大力发展民营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企业。积极鼓励信誉好、科技含量高的民营企业参与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投资运营,或通过参股、收购、兼并等方式参与国有污水、垃圾处理厂(场)的改制工作。鼓励已取得污水、垃圾产业化项目的民营企业实施规模化经营,支持其参与更多的产业化项目,扩大企业规模,发展为专业化的垃圾、污水处理运营企业。

六、进一步营造有利于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环境

(一)签定城市污水、垃圾处理投资运营合同的双方应本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约定双方的责权利。任何一方违反合同的约定,造成另一方经济损失的,均应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二)建立合理的运营费用动态调整机制。对电价、物价指数、利率、汇率、税收、排放标准等政策因素变动对污水、垃圾处理成本产生一定影响的,由合同双方通过调整运营费用等方式予以解决,并签定补充协议予以确认。

(三)污水处理厂应安装主要污染物在线监测设备,对进水和出水实行在线监测。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的主要工业企业废水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必须安装主要污染物在线监测设备,由环保部门和建设部门确定主要工业污染企业名单,并督促其安装使用。对排入城市排水管网的工业企业废水和污水处理厂出水,环保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加强水量、水质监控。

(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厂(场)工程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建设,并接受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建设情况的检查。污水、垃圾处理厂(场)建成投入运行后要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合法诚信经营,确保达标排放,并按月向当地建设和环保主管部门报送污水、垃圾处理厂(场)运行的有关情况,自觉接受监督检查。

(五)鼓励因地制宜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焚烧发电应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助燃物所占比例不得超过20%。垃圾焚烧发电优先上网,上网电价不低于0.5元/度(含税)。

(六)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服务。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项目征地工作由当地政府负责,当地建设主管部门要积极协助项目业主完成产业化项目审批的各项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要积极做好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项目的审批和国债申请工作。物价部门要督促指导各地尽快开征和提高污水、垃圾处理费。

七、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应打破区划限制,统筹考虑周边的乡、镇、开发区、工业区等的污水、垃圾处理。原则上垃圾运距在30公里范围内的区域应统一建设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也应根据管网走向、布局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布点。

八、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和乡镇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可参照产业化政策执行。

九、省里已出台的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政策与本通知不一致的,按本通知规定执行。并请各市县已试点和正在试点的产业化项目按政策调整做好相关衔接工作。

附件:全省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目标任务表(略,详见纸质公报)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四年十月四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

【发布单位】河南省

【发布文号】豫政办 〔2008〕5号 【发布日期】2008-01-08 【生效日期】2008-01-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河南省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的通知

(豫政办 〔2008〕5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2007年12月15日全省县级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已全面建成投入使用。为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处理配套设施,确保全省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稳定规范运营,切实发挥社会效益和治污减排效益,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发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减排能力。进一步加大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力度,加快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完善干、支管网,提高污水收集能力。2006年竣工的污水处理厂2008年5月底前管网要达到初步设计批复的建设规模,实现稳定规范运营;2007年竣工的污水处理厂2008年9月底前要按批复管网规模全部建成配套管网,10月底前实现稳定规范运营。稳定规范运营的标准为:污水处理设施连续正常运行;处理水质达标排放;在线监测监控设施和流量计运行正常并联网;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主要操作人员经培训持证上岗,规章制度健全,运营管理规范。

2006年竣工、尚未完成环保验收的12个污水处理项目2008年6月底前要完成环保验收;2007年竣工的污水处理项目2008年10月底前要完成环保验收;2008年年底前所有已建成的省辖市污水处理厂都要建有脱氮配套设施,形成脱氮能力。

二、加快中心城市第二轮污水处理厂建设和垃圾处理场升级改造。要适时开工建设中心城市第二轮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能力。2008年要开工建设周口沙南、南阳污水处理二期、信阳明港和郑州陈三桥等污水处理工程;争取建成漯河、焦作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分期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县(市)要根据收集能力和处理率的目标要求,适时开工建设二期工程;确保到2010年年底省辖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县级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具备条件的污水处理厂要尽快建设中水回用工程。20个县级生活垃圾处理场升级改造工程要于2008年3月底前开工,9月底前完成。

三、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2007年生活垃圾处理场分区建设的市、县(市)要根据本地生活垃圾产生量和处理率的目标要求,适时开工建设二期工程;2008年6月底前配套设施(渗滤液收集设施、防洪沟、截污坝、进场道路、防护网(墙)、地下水监测等)要按照设计要求建设到位。已经投入运营的生活垃圾处理场要按照无害化处理标准的要求,加快完善配套设施设备,按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及有关技术标准,加强运营管理,提高处理水平。2007年完工的项目2008年9月底前要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2008年升级改造的项目2008年年底前要具备无害化处理标准评定条件。

各市、县(市)要按照《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完善生活垃圾收集系统。积极推行“村集中、乡镇运输、县(市)处理”的做法,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垃圾收集处理系统,扩大生活垃圾收集范围,提高收集处理能力,确保2010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

四、依法加大污水垃圾处理费征缴力度。各市、县(市)要建立健全污水垃圾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机构,完善征收机制,落实征收责任,提高征缴率。对长期拖欠、拒缴的单位和个人加大处罚力度。加强对自备井的管理,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不得再批准新建自备水源;对原有的自备水源要逐步递减许可取水量,直至完全取消。省、市、县三级都要建立完善污水垃圾处理收费台账,完善月报制度,加强对污水垃圾处理费征收使用的监督管理。2008年公共供水污水处理费征收率要达到85%以上,自备水污水处理费征收率要达到70%以上,垃圾处理费征收率要达到60%以上。

五、建立运营经费保障机制。各市、县(市)必须保障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正常稳定运行。征收的处理费必须全部用于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运营和建设,不足的部分由同级政府自有财力和省下达的一般转移支付统筹解决。国家和我省专项用于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的资金,将根据各地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营情况和污水垃圾处理质量,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下达。

六、建立完善运营监管体系。研究制定污水处理设施运营评价标准,切实加强对运营情况的考核评价;加强对污水处理企业劳动定员、安全生产、关键岗位操作、成本核算、水质化验、污泥处理处置等环节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人员定额,工作人员全部持证上岗;加强在线监测管理,2008年10月底前所有污水处理厂均要完成进出口在线监测监控设施和进出水流量计的安装,全部完成环保验收,实现全省联网。加强城市排水监管,完善城市排水许可制度,确保污水处理设施安全运行。

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动态考核机制,加强对垃圾处理场的运营监管。依据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标准,规范垃圾处理场的运行,加强对垃圾处理量、处理质量和环境影响的监测,并依据监测结果对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动态考核和无害化处理等级评定。

七、推行特许经营制度。要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通过公开招标选择具有污水垃圾处理运营资格的经营者实行特许经营。要规范签订特许经营协议,明确经营者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对暂不具备特许经营条件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要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的原则,使污水垃圾运营单位成为产权清晰、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实体。可在核定实际处理量及处理成本的基础上,由各地建设主管部门与运营单位签订委托经营协议及服务合同,明确运营单位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八、明确责任,强力督查。要把确保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正常规范运营纳入各级政府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对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成后不能稳定规范运营、擅自停运或处理不达标、处理费征收不到位的,监察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要进行行政问责。发展改革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的督查和指导,积极争取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对污水管网和垃圾处理场建设的支持。建设部门要加强污水垃圾处理行业技术指导,建立和完善运营监管体系,开展垃圾无害化处理等级评定,加强动态考核管理;加强对污水垃圾处理收费的监管,督促各地进一步加大污水垃圾处理费征收力度。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加强对污水垃圾处理费征收使用以及国家和我省下拨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建立资金使用监管和保障制度。环保部门要加强对污水处理厂排放水质的监督监测和垃圾处理场的环境监督管理,加强对污水处理厂收水范围内重点工业污染源的监控,与建设部门共同完善污水处理运营监管网络。

发展改革、建设、环保、监察部门要继续加强对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的督查。2008年省政府联合督查组按照现有分工继续实行每月重点督查、每季全面普查。2008年2月底联合督查组要按照批复的管网长度核实各市、县(市)管网建设完成情况,督促各市、县(市)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加快管网建设。省财政部门上、下半年要对处理费征收使用情况、国家和我省下拨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督查,选择部分重点市、县(市)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一月八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现状及措施

文章标题: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现状及措施

日益加重的城市垃圾污染,已成为目前城市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本文着重在推动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以求引起更多的有识之士对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的关注,推动这一产业的发展,把城市垃圾处理早日纳入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轨道。从而消除城市垃圾污染,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扫清障碍。

一、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现状

有资料显示,我国大中城市年产垃圾1亿吨,绝大部分未经处理就堆积在城郊,垃圾堆存量逾60亿吨,侵占土地面积达5亿平方米。全国670多座大中城市,约有三分之一陷于垃圾包围中,垃圾中产生的有害有毒物质渗透到地下和河流中,将给城市带来不容忽视的隐性危害。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垃圾正以平均每年8的速度增长,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困扰着所有大中小城市,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已迫在眉睫。

研究发现,2吨垃圾燃烧所产生的热量,相当于1吨煤燃烧的能量,可通过发电机组转化为电能。但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率仅为50%左右,处理的主要方式是焚烧、填埋和堆肥或其他方式的回收再利用。以盘锦市垃圾处理厂为例,该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是焚烧、填埋和堆肥,每天处理200余吨,处理率仅为50。垃圾中的水、泥土等非可燃成分阻碍了垃圾的焚烧效率,垃圾渗滤液也难于处理,剩余垃圾的填埋又不能符合环保规定,给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隐患,湿垃圾的晾晒又造成严重的恶臭污染,已成为盘锦市西部空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应该说,这样处理水平虽然较低,但其在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中还处于较好的状况。相当一部分城市由于受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对城市垃圾基本上不经任何处理,简单堆放于城外荒地荒滩或地坑、山沟等地,因而造成了日趋严重的垃圾围城现象。对地下水和地面水域形成污染,对城市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造成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滞后,严重污染环境的局面,既与我国垃圾处理的技术水平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也和认识上的陈旧观念、落后的管理体制和不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有关。正是这些综合因素制约了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的快速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途径是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垃圾产业将作为一种以实现资源回收利用为主要目的,以多元开发为手段,以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为最终目的的产业,在我国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的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2、管理体制落后。

城市垃圾处理在现行制度下,大部分为政府的社会公益事业,政府投入很大,给地方财政造成很大负担。1998年全国建设垃圾处理场的费用达86亿元,1999年,这个数字超出100亿元。垃圾处理费用连年攀高,使得许多地方政府不堪重负。垃圾无害化处理低、劳动密集型作业等现象自然无法改变,远远达不到国家环保的要求。

3、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没有真正建立,致使垃圾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加大,处理成本增加;

4、投融资渠道单一,政府财政支出难以为继;

5、现行制度无法与市场经济接轨,企业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影响企业的处理积极性;

三、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来考虑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发展战略,使城市垃圾处理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形式,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走向市场化和产业化。

1、建立比较完善的城市垃圾处理的法规体系,使城市垃圾处理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在这方面,我国目前虽然有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律,各地也制定了一些相关法规,但都不完备,需要进一步完善。

同时我们在执法上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真正意义上的环境执法尚不多见。对于那些随意堆放垃圾的行为还仅限于口头提醒,惩治力度太小。在垃圾回收再利用方面也执行得很不到位。

2、改革现行城市垃圾管理体制,把垃圾处理由社会公益事业性质的政府行为转变成为企业的社会服务性质的经济行为。

现行的垃圾管理体制为政企合一,管理、监督和运行主要由政府一家包揽。环卫部门既是监督机构又是管理部门和执行单位,这种体制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竞争体制,也制约着垃圾管理的发展。

3、培育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市场,为企业在城市垃圾处理产业领域进行生产、投资、建设、经营等活动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4、建立垃圾处理分类回收制度。

垃圾分类就是将湿垃圾(有机垃圾如果皮、菜皮、剩饭菜等)、干垃圾(无机垃圾如废纸张、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废织物等)和有害垃圾(如废电池、废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过期药

品等)等进行分类收集、分类回收、分类处理,以达到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垃圾分类收集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研究发现每利用1吨废纸,可造纸800千克,相当于节约木材4立方米或少砍伐树龄30年的树木20棵;每利用1吨废钢铁,可提炼钢900千克,相当于节约矿石3吨;1吨废玻璃回收后,可生产一块篮球场面积的平板玻璃或500克瓶子2万只;用100万

吨废弃食物加工饲料,可节约36万吨饲料用谷物,可生产4.5吨以上的猪肉。

从2000年开始,国家建设部选择北京、上海、广州、厦门、深圳、杭州、南京、桂林等城市作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城市,重点回收废纸、废塑料和废电池,已取得一定成效。如北京市已在政府机关、学校和事业单位实行废纸回收、推广和使用再生纸办公制度,上海完善了废电池回收和处置系统。

5、建立开放、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

6、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的城市垃圾处理投入产出机制,吸收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实现社会资本资源在城市垃圾处理产业领域的合理配置。

7、由非盈利性收费经营(政府投资、政府经营)过渡到政府―企业―个人分担费用,再转向多元投资经营。

四、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1、将现有的环卫系统进行改制,一律改成城市垃圾处理企业,并完全与政府主管部门脱钩,成为自负盈亏、自我经营、自我发展、自担责任的企业法人。有条件的可以改成股份制企业,鼓励社会法人和个人参与入股或投资。

当前,许多城市正积极改变现行的政企合一的垃圾管理体制,实行环保部门监督、环卫部门管理、专业公司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管理模式。

2、按照最佳规模化原则,把城市划分成若干个区域(中小城市可不划分区域),把这些区域的垃圾处理权(包括垃圾的收集、分检、储运、处理、利用和经营等)进行招投标或拍卖,亦可将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权和经营权分离进行招标或拍卖。有条件的企业均可以参与垃圾处理权的公平竞争。这样既可以促进垃圾处理技术的发展、降低垃圾处理成本,又可以提高垃圾处理和利用的效率。

3、开征垃圾税(费),政府按照产生的垃圾量,确定并征收垃圾税(或费),对超出正常生活活动产生的垃圾另行加税。征收的垃圾税专门用于城市垃圾处理。这一制度正在逐步推广,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四部委于2002年6月联合下发通知,全面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通知要求,所有产生生活垃圾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交通运输工具)、个体经营者、社会团体、城市居民和城市暂住人口均应缴纳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将按不同对象采取不同计费方式,按月收取。通知同时要求各地改革垃圾处理的运行机制,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进程。

4、制订城市垃圾处理监督管理条例,明确城市垃圾处理应达到的标准要求、处理的技术规范、处理企业的权利责任、监督保障机制、监督部门的权利责任、失职行为的处罚等。使垃圾处理企业和监督部门的所有行为都置于法律的规范之下,不按国家的技术规范处理垃圾,或处理后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处理要求时,垃圾处理企业不但得不到垃圾处理费,还应被处罚,造成严重环境危害的还应承担民事和刑事责任。同样对监督单位的失察行为也应有相应的制裁规定,这样才能把垃圾处理和监督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避免过去政企不分,只有权利没有责任所带来的弊端。

5、建立财税政策支持鼓励体系。一方面对从事垃圾处理的投资和产业活动免除部分税项,以增强垃圾处理企业的自我生存能力;另一方面政府要对投资经营垃圾处理达到一定规模、运行良好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把政府的直接投资行为变成鼓励行为;再一方面政府对从事垃圾处理投资经营活动的企业给予贷款方面的优惠,鼓励金融机构向垃圾处理活动注入资金;最后城市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可采取独资、合资、股份制合作、政府合股等形式,鼓励国内外投资经营者参与垃圾处理和经营,允许符合条件的城市垃圾处理企业优先上市发行股票或企业债券,向社会募集资金,开辟社会融资渠道,解决自我资金不足的问题。

五、结论和建议

城市垃圾处理问题既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关键是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建立新的调控管理手段和产业发展模式,真正使城市垃圾处理成为以企业为主体投资经营的经济活动,走上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轨道。这将是促进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现状及措施》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现状及措施。

第四篇: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现状及措施

文章标题: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现状及措施

日益加重的城市垃圾污染,已成为目前城市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本文着重在推动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以求引起更多的有识之士对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的关注,推动这一产业的发展,把城市垃圾处理早日纳入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轨道。从而消除城市垃圾污染,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扫清障碍。

一、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现状

有资料显示,我国大中城市年产垃圾1亿吨,绝大部分未经处理就堆积在城郊,垃圾堆存量逾60亿吨,侵占土地面积达5亿平方米。全国670多座大中城市,约有三分之一陷于垃圾包围中,垃圾中产生的有害有毒物质渗透到地下和河流中,将给城市带来不容忽视的隐性危害。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垃圾正以平均每年8的速度增长,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困扰着所有大中小城市,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已迫在眉睫。

研究发现,2吨垃圾燃烧所产生的热量,相当于1吨煤燃烧的能量,可通过发电机组转化为电能。但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率仅为50%左右,处理的主要方式是焚烧、填埋和堆肥或其他方式的回收再利用。以盘锦市垃圾处理厂为例,该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是焚烧、填埋和堆肥,每天处理200余吨,处理率仅为50。垃圾中的水、泥土等非可燃成分阻碍了垃圾的焚烧效率,垃圾渗滤液也难于处理,剩余垃圾的填埋又不能符合环保规定,给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隐患,湿垃圾的晾晒又造成严重的恶臭污染,已成为盘锦市西部空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应该说,这样处理水平虽然较低,但其在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中还处于较好的状况。相当一部分城市由于受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对城市垃圾基本上不经任何处理,简单堆放于城外荒地荒滩或地坑、山沟等地,因而造成了日趋严重的垃圾围城现象。对地下水和地面水域形成污染,对城市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造成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滞后,严重污染环境的局面,既与我国垃圾处理的技术水平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也和认识上的陈旧观念、落后的管理体制和不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有关。正是这些综合因素制约了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的快速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途径是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垃圾产业将作为一种以实现资源回收利用为主要目的,以多元开发为手段,以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为最终目的的产业,在我国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的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2、管理体制落后。

城市垃圾处理在现行制度下,大部分为政府的社会公益事业,政府投入很大,给地方财政造成很大负担。1998年全国建设垃圾处理场的费用达86亿元,1999年,这个数字超出100亿元。垃圾处理费用连年攀高,使得许多地方政府不堪重负。垃圾无害化处理低、劳动密集型作业等现象自然无法改变,远远达不到国家环保的要求。

3、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没有真正建立,致使垃圾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加大,处理成本增加;

4、投融资渠道单一,政府财政支出难以为继;

5、现行制度无法与市场经济接轨,企业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影响企业的处理积极性;

三、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来考虑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发展战略,使城市垃圾处理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形式,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走向市场化和产业化。

1、建立比较完善的城市垃圾处理的法规体系,使城市垃圾处理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在这方面,我国目前虽然有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律,各地也制定了一些相关法规,但都不完备,需要进一步完善。

同时我们在执法上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真正意义上的环境执法尚不多见。对于那些随意堆放垃圾的行为还仅限于口头提醒,惩治力度太小。在垃圾回收再利用方面也执行得很不到位。

2、改革现行城市垃圾管理体制,把垃圾处理由社会公益事业性质的政府行为转变成为企业的社会服务性质的经济行为。

现行的垃圾管理体制为政企合一,管理、监督和运行主要由政府一家包揽。环卫部门既是监督机构又是管理部门和执行单位,这种体制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竞争体制,也制约着垃圾管理的发展。

3、培育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市场,为企业在城市垃圾处理产业领域进行生产、投资、建设、经营等活动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4、建立垃圾处理分类回收制度。

垃圾分类就是将湿垃圾(有机垃圾如果皮、菜皮、剩饭菜等)、干垃圾(无机垃圾如废纸张、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废织物等)和有害垃圾(如废电池、废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过期$$

第五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6]177号 【发布日期】2006-08-07 【生效日期】2006-08-0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意见

(闽政办[2006]177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是各级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它具有鲜明的政策性、法定的权威性、严格的规范性和较强的时效性,是加强领导,维护政令统一,保证工作步伐整齐一致的有效形式,起着传达政令、指导工作、公务联系、记载凭证的作用。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01年1月1日实施以来,全省各级行政机关认真贯彻执行《办法》,公文处理工作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道路迈进,工作效率、公文质量和公文电子化水平不断提高,公文运转正常,政令比较畅通,为完成各级行政机关的中心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法制的逐步健全,电子公文的普遍应用等,对公文处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形势发展,更好地落实《办法》提出的要求,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省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更新观念,加强对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领导

(一)各级行政机关应把公文处理工作摆在政务工作的重要位置,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站在依法行政、加强政风建设的高度来认识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落实《办法》中关于“各级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各级行政机关的办公厅(室)是公文处理的管理机构,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指导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的要求,加强对本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领导和检查。在确保公文处理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运转速度,使公文在行政机关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公文处理工作,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新的工作理念。在公文处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工作观念,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公文处理工作质量和效率,促进公文处理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要牢固树立“大文电”观念,构建“大文电”网络。以学习贯彻《办法》及配套文件为根本,进一步夯实全省文电工作基础。通过几年努力,逐步做到全省各级行政机关领导熟悉、重视、支持公文处理工作;行政机关办公厅(室)切实履行对公文处理工作的管理指导职责,文秘人员熟练掌握运用《办法》和相关规定,公文处理工作制度健全并得以贯彻执行;公文处理工作网络体系健全完善,联络渠道畅通,纵向、横向的经常学习交流和支持配合机制得以建立,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系、管理有序、运行高效的公文处理工作机制;公文处理工作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人员力量加强,素质得到提高,办公自动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公文处理工作质量与效率明显提高,更加有效地为政府中心工作服务。

(四)各单位要为公文处理工作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注重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充分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和成长,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二、规范程序,建立健全公文处理工作制度

(五)制度建设是一项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工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各单位要按照《办法》的规定,紧紧围绕公文处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结合本机关实际,从工作需要出发,不断探索、勇于创新,认真制定并不断完善公文运转程序规则和相关工作制度,通过制度来规范公文处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六)加强制度的落实,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办公厅(室)是本机关公文运转的枢纽,是公文进出的总关口。因此,本机关的公文运转规则和相关制度要由办公厅(室)组织制定并带头严格执行,推动制度的学习遵守,帮助和督促本机关其它内设机构贯彻执行。

(七)要切实加强对下级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指导。通过举办公文处理培训班、开展检查评比表彰、对不规范的公文下发退文说明单、公文错情通报讲评与展览、加强上下之间的沟通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充分了解并认真指导下级机关公文处理工作。

三、树立精品意识,切实提高公文和公文处理工作质量

(八)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加强对制发公文的审核把关,提高发文质量。不仅要把好公文的内容关,确保内容和观点正确,确保公文是必须发、有效用的;同时要把好公文的格式文字关,确保格式标准规范,文字通顺准确,文件印制清晰整洁,用纸用墨符合归档要求。

(九)规范公文处理流程,搞好收文办理工作。要设立公文的统一入口,确保进入本机关的所有公文都通过入口审核登记,避免文件直送领导个人或一文多送;对经审核不符合规定的公文,要建立退文制度并及时做好指导衔接工作。同时,要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的公文错情通报制度,定期对下级机关报送的公文及本机关内设部门办文过程中存在的差错情况进行通报,以利于提高公文处理质量水准。

(十)切实改进文风,大力压缩发文数量。既要尽量压缩公文数量,也要注重压缩公文篇幅。在不影响内容表达的前提下,公文的篇幅应力求简短、精悍,真正做到开门见山,直述不曲,要言不繁,意尽言止。要制止发文升级倾向,凡由部门发文或几个部门联合发文能够协商解决的事项,不得要求同级政府直接行文或行文批转,也不得要求由同级政府办公厅(室)转发。各级政府部门除与下级政府商洽工作、征求意见或回复意见外,未经同级政府批准,不得向下级政府行文。部门的内设机构除办公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十一)加强档案管理工作。要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办法》中的规定,在公文处理过程中保证有关材料符合归档要求,并做好办毕公文的整理和归档工作,确保与公文相关的有保存价值的材料都能及时归档,确保机关档案完整有序,以更好地反映本机关历史真实面貌,并为机关工作提供服务。

(十二)加强公文处理过程中的保密管理。要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办法》中的规定,以及省委、省政府的相关制度,在公文规范定密、秘密载体管理和政务信息系统保密管理等方面,都要落到实处,在人员、措施、设备上给予保障,确保政务信息该保密的能保住,该交流的能交流。

四、理顺公文处理环节,努力建设顺畅高效的公文运转体系

(十三)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管理,理顺并规范公文处理各个环节,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努力使每个单位每个环节都能够做到顺畅高效。

(十四)公文处理要有明确的时限要求。省政府或省政府办公厅、督查室转有关设区市或省直部门办理的公文,凡明确提出时限要求的,各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办理完毕并行文反馈。凡未明确提出办理时限要求的,各单位应本着认真负责的精神,按照“公文提速”的要求,在效能建设要求的时限内,尽快办理并反馈。

(十五)要切实加强公文处理过程中的工作协调。各单位需要请示同级政府的事项,主办部门应当抓紧做好前期协调工作,涉及相关部门的事项应事先协调取得一致意见,无法取得一致意见的事项主办部门要列明各方理据,提出建设性意见并经过部门会签后上报政府;凡在规定期限内要由政府做出决策或转报的事项,部门请示件要提前上报,给同级政府留出研究、决策的时间。

(十六)要建立公文催办制度。各单位的主管领导对公文催办工作要亲自过问,办公厅(室)领导要亲自抓,具体承办人员要按规定及时反馈办文情况,充分发挥机关公文催办网络的作用,坚决杜绝拖延、推诿和压误的现象发生。

五、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扎实推进公文处理电子化工作

(十七)进一步推进公文无纸化传输。各单位应按要求建立和落实公文无纸化传输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确保网络传输横纵、内外畅通,形成电子公文网络传输体系,提高公文处理的时效。要积极利用福建省电子公文传输系统,进一步扩大公文无纸化传输的种类和范围,使用统一配发的电子公文模板、版式文件转换、阅读、打印工具,实现电子公文版式的规范统一,逐步向取消纸质公文过渡。尚未联通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的单位,要积极创造条件,主动与技术部门联系,寻求解决办法,尽快联通。各单位自行建设的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应与福建省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兼容,在正式投入使用前,必须报省政府办公厅备案。

(十八)切实加强电子公文网络传输管理。各单位要指定专人管理电子公文传输设备,平时每天上、下午至少各入网一次,及时接收电子公文,收发人员应配备必要的移动通讯工具并保持7×24小时开机,以便及时接收紧急公文的提醒消息,确保电子公文传输的时效性。对于传输的电子公文,要及时下载,及时打印,及时呈送办理。在内部办理过程中,电子公文的效力视同纸质公文。要加强对上网设备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保密制度,不得通过任何方式接入互联网;上网密码要严格保护,每月至少应更换一次。

(十九)加快实现内部公文管理电子化。各单位要按照福建省电子政务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自身公文处理电子化的实际需要,配备相应的计算机与网络设备,做好内部公文运转管理软件的需求分析,理顺办文程序,确保与电子公文传输平台无缝集成,积极应用稳定可靠的公文运转管理软件,实现机关内部公文运转电子化管理,努力减少办文环节,提高办文效率。

(二十)适时应用公文管理新技术。支持有条件的单位自行开发应用公文二维条码系统,在公文上印制的二维条码必须符合《机关公文二维条码使用规范》(中秘文发〔2005〕56号)和省政府办公厅规定的单位条码编号要求。应用公文二维条码,必须报省政府办公厅备案。

六、完善机构,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文处理工作队伍

(二十一)重视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公文处理工作队伍。各设区市政府办公厅(室)和省直机关办公室应设立以公文处理工作为主要业务的处(科)室,并配备熟悉《办法》、具备相应政治素质、业务理论水平和较强文字处理能力的人员担任文电(秘书)处(科)长。各县(市、区)政府办公室应配齐配强专职文秘干部从事公文处理工作。

(二十二)加强公文处理业务培训。各单位要把公文处理业务培训列入每年的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省政府办公厅每年要举办3-5期不同培训对象的培训班,各设区市政府和省直部门尤其是垂管部门每年要举办1-2期培训班,各县(市、区)政府办公室每年至少要举办1期培训班。

(二十三)建立梯度型的表彰制度。省政府办公厅每两年召开一次公文处理工作会议暨表彰会,各单位也应该1-2年对所辖区域或下属单位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总结、评比、表彰。公文处理表彰评比要有量化考核标准,包括:公文处理规章制度健全情况、公文处理机构设置和人员情况,办班次数和参与人数,年发文量和精简比率,电子公文签收情况,公文电子化应用指标等等。要避免表彰考核流于形式,真正让表彰制度起到鞭策、激励的作用。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八月七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工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