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学区房的现状与发展
北京学区房的现状与发展
院(系)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目录
摘要
一、学区房的定义„„„„„„„„„„„„„„„.1 1、1学区房的定义„„„„„„„„„„„„„„„„„ 1 1、2北京学区房的特点„„„„„„„„„„„„„„„ 1 1、3北京学区房的理论分析„„„„„„„„„„„„„.1
二、北京学区房的现状 2、1北京学区房的问题„„„„„„„„„„„„„„„ 2
三、北京学区房的发展 3、1北京学区房的解决方法„„„„„„„„„„„„„ 2
四、参考文献„„„„„„„„„„„„„„„„„ 3
五、致谢„„„„„„„„„„„„„„„„„„„ 3
北京学区房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
中国有句口号,叫“再穷不能穷教育”,如今现实似乎是“再富也为教育穷”在各地房价出现环比大降态势之时,一些地方的学区房却成为“房坚强”,逆势上涨,甚至供不应求。有人花135万买个4.4平方米的房子,根本不能住,只为给上学买个进门证。即便如此,仍一“房”难求。
一、学区房的定义.1、1学区房的定义
学区房,从某种意义上讲,学区房是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同样也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一个独特的现象,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为使孩子不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不惜花费重金购置一切属于教育质量好的小学学区的房产。另外,一些重点中学附近的房产,例如天津学区房的远洋城,也会受到学生家长的青睐,在学校附近购买
房产居住,将有利于家长管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孩子也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学区房成为一些房地产商的一个促销手段,好的学区房普遍高出其他房源的20%,尽管价格不菲,但往往常受关注。
学区房的出现折射出现行教育体制方面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一个城市教育资源的分配非常不均衡,造成一些所谓的“好”的优质中小学,这也同时体现出教育的不公平性。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的权利。1、2学区房特征:
相对于普通商品住宅而言,“学区房”具有单价相对较高、升值空间相对较大的特点。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收紧,“学区房”的投资优势日渐凸显,无论是商品房市场还是二手房市场,即使是在楼市的低迷期,学区房的成交量与租赁量仍旧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学区房要以居住功能为主,房子是要住很久的,不能为了学校而放弃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动能。看房子的时候,还是要看它的居住品质、楼盘景观以及居住功能等方面。当然,拥有良好居住价值的基础上,如果周边还有学校教育资源,那么这个房子是非常值得考虑的。
理由一:孟母三迁 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心愿,学校周边文化气息比较浓重,人文环境比较好,家长希望让孩子在好的环境中受到熏陶,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理由二:交通便捷 安全 配套设施完善
名校周边向来是交通密集的场所,也是政府会加大力度保证安全的区域,并且必然能够感受到学校带来的成熟配套设施所带来的方便,生活便利,孩子成长环境安全。
理由三:教育房产双投资 升值空间大
购买学区房也不失为一种投资行为,只要重点小学、名牌小学不搬走,学区房的升值空间将十分巨大,当孩子毕业之后,完全可以把升值多倍的房子再卖出去。1、3学区房的理论分析
价格是调节市场一只无形的手,但在学区房面前却显得失灵了。据调查报告显示,北京对学区房的供给与需求比率为1∶10。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一方面,需求过于旺盛导致成交量上升,另一方面,供给严重短缺引起供求关系的脱节导致了学区房价格上涨过快。
下面就从供需两个方面来进一步剖析学区房价格形成机制背后的原因。
(一)需求方面
1、社会对教育的诉求
消费者的渴求是催生这个市场的关键。买“学区房”本质还是“择校”,是在打政策的擦边球。中国传统“学而优则仕”的精英选拔制度影响深远,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潜在功能一直是受到广大老百姓关注的。目前,我国居民,尤其是城镇居民的消费意向正由原来以物质消费为主的“硬”消费向以子女教育为主的“软”消费转
变,所以追求相对的“教育公平”,获取更优质的资源,是旺盛需求的根源。2010年以来,政府相继出台了取消二套房贷、提高住房公积金利率和外资购房限制等相关政策来促使楼市软著陆。尽管这些政策已初见成效,但仍无法改善学区房僧多粥少的局面。
2、消费者的预期心理
和股票市场一样,作为理性经纪人,买房者便会秉承“买涨不买跌”的原则抢购供不应求的学区房。目前市场上对学区房的需求呈现出长期性和稳定性,价格进一步的上涨具有很大现实性。此外许多公司也将这些房产作为投资项目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助推了学区房价格的上扬趋势。
3、良好的收益性导致需求过于旺盛
学区房的需求以投资需求为主,因而投资收益是影响消费者决策的主要因素。对家长来说,一方面投资学区房,可以让孩子上名校,获得良好的教育;另一方面,即使孩子还没到学龄或者根本没有教育方面的需求,学区房丰厚的租金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投资学区房,具有很好的抗跌保值性。学区房的收益性使它成为理想的二次置业产品。
(二)供给方面
根据经济学的供求理论,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和开发管制,导致供给缺乏弹性,于是学区房供给量的增长有限,进一步导致价格出现大幅度提升。学区房供给的短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增量不足。影响学区房增量供给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土地和建设年限。老学区一般位于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交通发达,规划基本完成的城市中心地段,可用于扩大建设的土地资源几乎没有。因而短期内学区房供给增加空间不大。此外,房地产增量市场属于寡头垄断市场,开发商处于强势地位,追逐利润是开发商的目标,价格当然不会低。
2、存量总体不乐观。存量市场属于垄断竞争市场,价格机制仍然有效。学区房的存量交易以二手房为主。在二手房市场上,影响供给量的不是要素价格、开发商数量等生产性因素,而是经济、人口统计等非生产性要素。虽然学区房价格高涨时,将存在使业主抛售住房的激励;但是由于总体供给短缺,很多学区房待价而沽,业主占有价格的主导地位,并且这种供给随时可以转化为自住性需求,具有不稳定性。同时,房地产市场的不规范导致房地产中介利用不对称的市场信息控制供应量,进一步加剧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二、北京学区房的现状 2、1北京学区房的问题
需求过于旺盛,供給严重短缺这种供求关系的严重脱节是一种 不均衡状态,必然会导致家庭对学区房展开竞价,同时对社会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一)引起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从制度设计上说这无疑是进步的,只可惜过于理想化了。此前的教育发展以重点、精英化发展模式为主,导致各地区的教育资源分配并不平均,这一软肋制约了制度的执行,加上一些房产商、中介和学校的恶意利用重点学校的概念,导致市场越来越畸形。市场通过价格机制配置优质教育资源,使得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由此衍生的学区房的本质是把教育资源和商品住房挂钩。这种捆绑式流通在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也考验着不同家庭钱袋的 深度。学区房高昂的价格让穷人“望楼兴叹”,毫无选择权利,而富人则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购买学区房并享受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形成城市的“藩篱”
在某种意义上说,好学区就等于富人区,坏学区就等于穷人区,造成了城市的藩篱。在良好的竞争氛围下,好学区产生正外部性,土地租金溢价曲线具有正斜率,且高收入家庭的溢价曲线高于穷人。随着高收入家庭(素质相对较高)数量增多,正外部性越强,溢价值越高,这种自我强化的变化表现为学区中高收入家庭数量增加,直至到达分离均衡。在我国,房地产发展不过短短数十年,富人区和穷人区的分界还未形成。但学区房高昂的价格和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不得不使我们警惕可能产生的财富的“马太效应”的担忧。
(三)导致消费挤兑现象
当人们收入一定,家庭开支主要转向学区房时,必然会缩减其他方面的支出,如食品、衣着、汽车、旅游消费等。此种行为一方面需求过于旺盛,供給严重短缺这种供求关系的严重脱节是一种 不均衡状态,必然会导致家庭对学区房展开竞价,同时对社会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一)引起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从制度设计上说这无疑是进步的,只可惜过于理想化了。此前的教育发展以重点、精英化发展模式为主,导致各地区的教育资源分配并不平均,这一软肋制约了制度的执行,加上一些房产商、中介和学校的恶意利用重点学校的概念,导致市场越来越畸形。市场通过价格机制配置优质教育资源,使得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由此衍生的学区房的本质是把教育资源和商品住房挂钩。这种捆绑式流通在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也考验着不同家庭钱袋的 深度。学区房高昂的价格让穷人“望楼兴叹”,毫无选择权利,而富人则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购买学区房并享受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形成城市的“藩篱”
在某种意义上说,好学区就等于富人区,坏学区就等于穷人区,造成了城市的藩篱。在良好的竞争氛围下,好学区产生正外部性,土地租金溢价曲线具有正斜率,且高收入家庭的溢价曲线高于穷人。随着高收入家庭(素质相对较高)数量增多,正外部性越强,溢价值越高,这种自我强化的变化表现为学区中高收入家庭数量增加,直至到达分离均衡。在我国,房地产发展不过短短数十年,富人区和穷人区的分界还未形成。但学区房高昂的价格和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不得不使我们警惕可能产生的财富的“马太效应”的担忧。
(三)导致消费挤兑现象
当人们收入一定,家庭开支主要转向学区房时,必然会缩减其他方面的支出,如食品、衣着、汽车、旅游消费等。此种行为一方面
三、北京学区房的发展
区房价格目前畸高,并出现了不健康的增长趋势,这既是房地产市场运行的结果,也是住房政策、教育政策推动和社会公众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热衷的结果。究其根本,就是旺盛的需求与短缺的 供给所导致的均衡偏离。
为遏制“学区房热”负面效应,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我们应该从政策上、规划上,采取更积极、更有效的措施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化;其次,从思想上引导人们转变观念,选择力所能及的房子,多方面培养孩子;再者,从市场上,通过制定相关的住房政策和房贷政策来规范市场秩序,杜绝因市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诸如中介、地产商的不实行为。只有这样,学区房价格才会趋于平稳,才能真正维护和保证教育资源的公平性和公共利益。
四、参考文献
五、1]杨飞.中国高房价成因的供求分析与对策[J].经济与管理,2009(5).
六、[2]刘洪玉,郑思齐.城市与房地产经济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七、[3](美)阿瑟·奥莎利文.城市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八、致谢
这在这次的结课论文中,发挥了我在学校学到的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不仅使我的知识结构上了一个新台阶,更重要的是,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提高,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老师,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老师的深切教诲与热情鼓励。值此论文顺利完成之际,我首先要向我尊敬的导师老师表达深深的敬意和无以言表的感谢。同时感谢教授在我学习期间给予的帮助
第二篇:保障房建设现状与发展
自古以来,“安居”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住房商品化的改革,人类的居住需求和房屋价格高企的矛盾日益突出,住房问题成为民生问题的重要方面。我国从1995年开始实施“安居工程”,开始推行保障性住房建设,但是由于保障性住房用地供给不足、建设资金缺乏、地方政府缺乏动力、法律监管空白等原因,虽然历经十五年,但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仍然滞后,人民居住矛盾较为突出。
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和以往“五年计划”不同,“十二五”计划重点突出民生,“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成为未来五年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可以预见,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将迎来历史最好时期。
一、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和现状
1、保障性住房的概念
保障性住房是与商品性住房(简称商品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一般由两限商品住房、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具有社会保障性质。
●两限商品住房
两限房全称限房价、限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也被称为“两限”商品住房。两限房指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在限制套型比例、限定销售价格的基础上,以竞地价、竞房价的方式,招标确定住宅项目开发建设单位,由中标单位按照约定标准建设,按照约定价位面向符合条件的居民销售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
●经济适用房
经济适用住房是指已经列入国家计划,政府以划拨方式提供土地,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以政府指导价出售给有一定支付能力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它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特点。
●廉租房
廉租住房是政府或机构拥有,用政府核定的低租金租赁给低收入家庭。低收入家庭对廉租住房没有产权,是非产权的保障性住房。廉租房户型设定是以一居室、两居室为主,建筑面积原则上按一居室套型建筑面积35平方米,两居室套型建筑面积45平方米,三居室套型建筑面积55平方米。
●公共租赁房
指通过政府或政府委托的机构,按照市场租价向中低收入的住房困难家庭提供可租赁的住房,同时,政府对承租家庭按月支付相应标准的租房补贴。其目的是解决家庭收入高于享受廉租房标准而又无力购买经济适用房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公共租赁住房不是归个人所有,而是由政府或公共机构所有,用低于市场价或者承租者承受起的价格向中低收入人群租赁。
2、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
阶段一:“安居工程”起步阶段(1995年-1997年)
1995年1月20日出台的《国家安居工程实施方案》标志着“安居工程”在我国全面起步,其计划在原有住房建设规模基础上,新增安居工程建筑面积1.5亿平方米,用五年左右时间完成。安居工程住房直接以成本价向中低收入家庭出售,并优先出售给无房户、危房户和住房困难户,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出售给离退休职工、教师中的住房困难房,不售给高收入家庭。这一阶段我国住房的主要模式为集资合作建房和“安居工程”两种方式,同时实物分房还没有完全取消。
阶段二:保障性住房体系初步确立阶段(1998年-2001年)1998年7月3日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标志着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已经全面建立起来。新的住房保障体系主要分三个层次:一是面对最低收入家庭的廉租住房。这是救济性的,基本不需要贫困家庭出钱,完全依靠政府救济。廉租住房的核定标准是“双困标准”,即收入和现有住房面积的双困。二是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的经济适用住房。这是援助性的,即政府贴一部分,个人掏一部分。三是面向中高收入阶层的商品房,是完全市场化的。这一阶段主要以商品住房的供应为主。
阶段三:保障性安居工程全面萎缩阶段(2002年-2006年)
2001年底开始,以大连市为代表的部分城市提出了经营城市的理念,以出让土地获取政府收入,导致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的积极性逐步减弱。从2002年开始,经济适用住房投资占房地产投资比例大幅下降。2005年更达到了历史最低点,仅为3%(2005年经济适用房投资额为519亿,同期房地产开发投资15909亿元),一些城市甚至停止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
阶段四:保障性住房体系重新确立阶段(2007年-2009年)
2007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住房保障制度的目标和基本框架,即以城市低收入家庭为对象,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加大棚户区、旧住宅区改造力度,力争到“十一五”(2006-2010年)期末,使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意见》中要求城市新审批、新开工的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的供应量不得低于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
2008年底,国务院提出争取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及棚户区改造问题。计划2009年到2011年,全国平均每年新增130万套经济适用住房。到2011年年底,基本解决747万户现有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2009年国家制定保障性住房发展规划,计划2009年到2011年解决750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240万户棚户区居民的住房问题。
阶段五:保障性住房体系逐步完善阶段(2010年-2015年)
2010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要求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并优先保证供应;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地区,要大幅度增加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供应;确保完成2010年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280万套的工作任务,我国保障性住房体系已经逐步趋于完善。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每年新建保障性住宅500万套,力争还清3000套保障性住房的历史欠账。
3、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现状及问题
保障性住房发展缓慢,销售量占普通住宅的比重逐年下降
1998年我国确立了新的住房体系,共分为三类: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普通商品住房。2004年之后,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商品住宅销售面积逐年提高,但是经济适用房的销售面积增长缓慢,占普通商品住房销售面积的比重逐年下降。2000年,我国经适房销售面积3760万平方米,占普通住宅销售面积的23%(普通住宅销售面积16570万平方米)。而2009年,我国经济适用房销售面积3012万平方米,占普通住宅销售面积的4%(普通住宅销售面积85294万平方米)。
保障性住房资金投入规模不断加大,但其占住宅投资比重明显下降 1998年以来,随着保障性住房体系在我国逐步确立,国家不断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建设力度,特别是2007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经济适用住房投资额不断增长,年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但是与其他住宅项目投资额相比,政府对其资金投入力度明显不足,自1998年到2009年,经济适用住房投资额占住宅投资总额的比重从13.0%降至4.4%。
安居工程进展缓慢,项目施工赶不上投资增长速度
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181.9亿元,2009年保障性住房支出达到550.56亿元,2010年又安排住房保障支出992.58亿元。但是投资额不断增长的同时,新开工面积及竣工套数增长却相对缓慢。2007年以来,我国经济适用住房新开工面积及竣工套数年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5%以下,新开工面积2009年出现负增长。
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严重不足,供应结构不尽合理
供给严重不足是我国保障性住房最大的现实问题。各省市地区均把商品住房用地作为主要的供给对象,而保障性住房用地在计划目标中占比就严重不足,完成率则均较低,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建设情况也就可想而知。
数据说明:本完成率数据是根据国土资源部及各地国土资源局正式公布的供地计划和实际供应的经济适用房用地、廉租房用地及部分中地价位中小套型(划拨出让)整理而来,仅供参考,后期或做调整。分析内容以此数据为前提。
仅从2010年的全国住房用地供应计划来看,廉租房用地计划供应总量占供地计划总量的4%,经济适用房用地占比为9%,20%为棚改房用地,商品住房用地(包括中小套型)却占据了整个供地计划的67%。对于解决大中城市中低收入者居住问题意义重大的廉租住房只有4%的份额,加上经济适用房用地,保障性住房用地总量也不过占计划供地总量的13%。在新政波澜壮阔的2010年的供地计划尚且如此,以往的供地结构自然不言而喻。
公共租赁房严重缺失,难以实现“应保尽保”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提供的对象主要是拥有本地户籍的中低收入者,而非本地常住人口中的中低收入者,这个问题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尤其突出。这与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一脉相承,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根源,但是却也成为了增加社会不公平的因素之一,不利于社会公平、稳定和经济长远健康发展。
二、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缓慢原因分析
1、政府因素
过度追求经济的高增长率,忽视保障性住房建设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核心理论指导下,GDP的高速增长成为政绩考核最重要的指标。带动了50余个相关行业发展的房地产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GDP增速由2007年的13%下降至2008年的9%。在此背景下,为了完成“保八”目标,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其中包括为房地产行业松绑等。在天量投资、银根放松、购买优惠的前提下,2009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9371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2.1%,商品房销售额43995亿元,同比增长75.5%,均创下历史新高,而经济适用房建设各项指标均在2009年创下四年来的最低点。2009年经济适用房完成投资额增速、施工面积增速和新开工面积增速分别为17%、3%和-5%,远低于2006年的34%、16%和25%。显然,在追求经济利益增长的前提下,保障性住房这种不能带来直接经济利益的投资显然不被政府所接受。
2、制度因素
保障性住房体系建立缺乏法律保障,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计划难以完成成为常态 我国虽然有一系列关于保障性住房的相关政策,但是却没有专门或相关法律对于保障性住房用地的供给、项目的审批、项目建设和销售标准等等问题予以明确的规范,这就为政府在保障性住房问题上的严重缺位和寻租行为提供了理由。
特别是在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上缺乏最基本的法律保障,从而导致计划是计划,供应是供应,保障性住房用地完成率偏低成为常态。我们认为,加强保障性住房的法律建设是保障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健康发展的前提。
3、财政因素
土地出让金是补充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地方政府缺乏供应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动力
不合理的财税体系使得地方政府每年都面临巨大的财政缺口,而不纳入财政范围的土地出让金自然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救命稻草。
不难看出,土地出让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地方政府的财政赤字。2007年,地方政府财政赤字14766.67亿元,当年土地出让金收入12000亿元,土地出让金占地方政府财政赤字的比例高达81%。保障性住房用地大多是采取划拨和协议的出让方式,难以或较少产生政府收益,在财政本就紧张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对于不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投资行为自然缺乏动力,甚至十分抵制,这也就是各级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问题上严重缺位的原因所在。
三、国内外保障性住房模式的成功经验
1、新加坡保障性住房制度
层次分明、全面覆盖式的保障性住房政策
作为一个高人口密度的城市型国家,新加坡一直将为本国居民提供合理的住房并保持住房价格的基本稳定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最为典型的政策,当属“居者有其屋”计划,按收入水平将居民区分为不同的收入阶层,并为其提供相应的购房政策。具体来说,即凡月收入800新元以下的家庭可以租用公共组屋,也可以购买,购屋首付款仅为房价款总额的5%,其余的95%可以申请贷款,期限可长达25年,每月可使用公积金还款;月收入4000新元以下的中等收入家庭可以申请购买公共组屋,首付款为全款额的20%,余额同样可以申请贷款,并可以用公积金在20-25年的还款期内还清。月收入4000新元以上的高收入家庭,则必须按照市场价格购买商品住房。1964年开始实施的“居者有其屋”计划实施至今,新加坡已经兴建了100多万套公共组屋,使得全国84%的人口在其中安居,这种全面覆盖式的保障性住房政策使得新加坡成为世界上住房问题解决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
在抑制投机、稳定房价方面,新加坡则有一套严格的法律制度予以约束。如购买组屋后,屋主在1年之内不得将房屋整体出租;购屋期限在5年以内的,不允许转让或者用于商业经营;另外,屋主出售购买时间不足1年的组屋将会面临高额的房产税;在申请组屋时,居民必须提供详实的资料,如发现弄虚作假的行为,申请人将面临高达5000新元的罚款或6个月的监禁,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投机行为的发生以及由此导致的房价飞涨。
评价:新加坡国土面积、人口数量都很小,便于信息的统计、核实与管理。因此,全面覆盖性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及其相关规定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虽然新加坡的保障性住房政策施行非常成功,但鉴于其国情的特殊性,因此这种政策并不具有普适性。
2、美国保障性住房制度
全面的立法保障和发达的金融体系作为支撑
美国是世界上住房自有率最高而保障性住房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其政策特点在于全面的立法保障和发达的金融体系作为支撑。首先,为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美国政府先后颁布了诸如《住房法》、《城市重建法》、《国民住宅法》、《住房与城市发展法》等多项法律,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低租金的公共住房、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低息购房和建房贷款、提供租房和住房补贴等政策提供了全面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其次,发达的金融体系使得房地产抵押贷款及其证券化大行其道,为居民自建住房和购房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评价:美国是典型的经济发达的地广人稀的国家,且土地私有化,这就使得自建房屋成为可能,这也成为美国房屋自有率极高的原因之一。我国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制,且人口大多集中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自建房屋的政策无法得到推广,但是美国全面的立法保障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却值得借鉴。
3、法国保障性住房制度
法律强制与市场化运作并行
法国的保障性住房政策鲜明的体现在其独具特色的法律规定上,即规定任何开发商在开发住宅项目时,其中必须有20%的面积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并为之提供日常的管理和维护,这就在法律的高度上保证了保障性住房的市场供给;同时通过政府专门机构的全面市场化运作,为保障性住房提供行政组织和管理保障。
评价:法国的法律硬性规定为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杜绝了贫富分区现象的发生;全面的市场化运作杜绝了腐败现象和寻租行为,同时提高了保障性住房工程的建设效率,也降低了背上英国式的公共住房财政包袱的风险(英国由于政府出资建设的保障性住房比重过大,使得英国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并不得不于1936年和1980年进行了两次住房改革,以期将尽可能多的公共住房转变为私有)。
4、香港保障性住房制度 租售并举的保障性住房模式
香港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分为两个方面,即租房和购房两个方面。
租房方面,根据家庭的人口数量和收入水平制定相应的租房价格,并对租房资格予以严格限制。具体规定为:单身月收入4600元以下、两口之家月收入7600元以下、三口之家月收入9500元以下、四口之家月收入20000元以下的可以租住公房。人均租房面积5.5平方米以下的,租金占该家庭收入的15%;人均租房面积达到7平方米的,租金占该家庭收入的18.5%;公屋的平均租金水平相当于市场平均水平的30%。
住房方面,针对中低收入者,政府无偿提供土地建造住房,并以市价的60%-70%的价格出售给购房者,并由房屋委员会提供贷款担保,同时对购房者的产权予以严格限制:购房时间在5年以内的屋主不得私自出售其住房,只能以原价出售给房屋委员会;5-10年的,也只能参照当时的市价转售给房屋委员会;10年以上的,屋主可以将住房公开出售,但要把45%-55%的增值额交给房屋委员会。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避免了保障性住房的投机行为的发生。
评价:租售双轨制为香港提供了占市场总额40%以上的保障性住房,这部分保障性住房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同时也给商品住房留出了足够的市场份额和发展空间,即实现了在充分保障的基础上充分发展了房地产业,具有极高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5、重庆保障性住房制度典型的双轨制
不同于香港的租售双轨制,重庆模式的“双轨制”鲜明地体现在大力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并在保障房的分配上实行宽进严出,同时放宽对于商品房的管制。公租屋住满五年后,才可以购买下来,而且卖掉的话也只能用经济适用房价格卖给政府,这就从源头上杜绝了投机行为。而对于商品房管制的放宽,使得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并继续带动相关行业和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可谓一举两得。
四、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建议
1、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的相关法律体系,为保障性住房工程提供全面而有力的法律保障。
2、因地制宜,在住房压力较大的地区推行“重庆模式”,保证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同时也给房地产行业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利润空间。
3、完善信息化建设,杜绝保障性住房申请中的弄虚作假行为。
4、改善财税体制,减少地方政府的财政赤字,同时将土地出让金纳入财政体系,杜绝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
5、一线大城市应大力发展公共租赁房,缓解外来人员住房压力,实现“应保尽保”。
6、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从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转变为投资、消费和出口等多方面共同推动经济发展。
(一)保障房建设进展现状
2011年第一季度,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大范围受挫,保障房开发贷款一枝独秀。一季度,人民币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1678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7.0%,比上年末回落6.5个百分点,其中,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新增651亿元,比年初增长40.1%,高出同期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34.8个百分点。其中北京、江苏等省市的保障房贷款占据了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半壁江山,以公共租赁房模式著称的重庆,其一季度保障房贷款余额首次突破了300亿。
2011年我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高达1000万套,在政府政策的监督和鼓励下,各地保障房建设开工情况良好。根据住建部数据,截至5月初,全国大部分省市保障性住房开工率在20%以上,超过2010年同期,一些进展比较快的省份开工率达到了30%以上。例如,河北省开工13.1万套,占全年任务的37.4%;湖北省开工8.28万套,占到全年任务的23%,安徽省新开工11万套,占全年计划任务的30%;海南省已开工4.09万套,占今年计划任务的30.8%。目前看来,年我国保障房开工速度和开工率都超过了2010年同期,预计8-10月份将成为开工高潮,10月底有望实现绝大部分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开工。
(二)所面临的问题
1、制度问题
随着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的推进,未来几年我国保障房将进入分配高峰期。中低收入家庭、进城农民工、大学毕业生、棚户区住户和农村危房户等住房困难群体,将根据其住房困难程度和经济承受能力,陆续享受到相应的住房保障,分配机制的公平、合理逐渐受到更多关注。目前保障房分配过程中存在瞒报、虚报、假报等不合理现象,百万富翁、公务员造假材料申请保障房福利的案例屡屡被曝光,出于对保障房数年后可以上市交易的看好,不少人试图以较低成本申请保障房,再转手倒卖以获得高额利润„„一系列现象凸显了相关法规制定、监管的空白和无力,保障房进入、退出审核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保障房建设难以有效推进,地方政府不积极是主要因素。多年来,我国保障房建设雷声大雨点小,由于保障性住房利润微薄,在当下土地和房地产市场暴利的吸引下,不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开发商,保障性住房都没有足够的激励,消极应付。为此,需要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和激励机制,长期措施与短期措施并举,让地方政府在保障房建设上言行一致,并对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上弄虚作假的官员实施问责。
2、资金来源
近年来,我国不断拓宽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来源渠道,包括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省市县财政一般预算安排的资金、住房公积金增值净收益安排的资金、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安排的资金、地方债券安排的资金等,基本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的财政投入机制。2011年我国计划建设保障性安居住房1000万套,据估算,所需投入资金约为1.4万亿元。庞大的资金需求仅仅依靠政府财政投入难以保证工程的可持续性。目前,我国保障房建设可见资金来源为:中央财政拨款1300亿元;地方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的10%(最多1350亿元);另外,再加上动用有限的住房公积金增值净收益。显然,面对保障房建设所需巨大资金,财政投入只能解决其中一部分,而另一部分需要多方筹集资金,银行信贷资金是多方筹措中的一个来源。由于保障房项目涉及拆迁、开发、销售、回笼的全流程,关联方多,情况复杂、体量巨大、各地实施运作模式差异化明显,合规性和政策性风险显著,银行信贷风险较大。银行需要与有关政府部门和房地产开发商共同研究有效的资金供应方式。只有把这个问题根本解决,才能把保障房建设落到实处。
3、土地供应
住宅建设关键取决于两大资金和土地两大因素。只有资金和土地的供应得到长效保证,保障房建设方能持续推进。2011年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对土地供应提出了较大的挑战。5月12日,国土资源部公布了2011年住房土地供应计划,计划供应量达到21.8万公顷,提高18%。其余各项指标也均有所提升。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计划供地7.74万公顷,比2010年实际供地量增加一倍还多,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增供地也将占到住房用地总供应量的三成以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各地政府需从增加供地数量、完善供地方式以及科学合理地进行地块选址等角度精心谋划。在保障房大举提速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如果满足上述保障房用地需求,且不对商品房市场造成挤出效应,需要整体增加土地供应,完善存量土地供应政策,盘活存量土地为保障房用地提供更多增量。
(1)国内保障房建设历史进程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成为我国房改的助推器,中国房地产第一代改革的大幕拉开。此次住房改革的目的只是政府为了借助住房消费的启动来拉动经济增长,并没有想到、更没有主动去承担政府在住房方面必须承担的公共责任。1998年7月3日,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的公布实施,福利分房取消,以商品化为标志的中国住房制度改革正式启动。从1997-2007年,中国房地产业每年的增速几乎都达到同期GDP增速的两倍以上,极大地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从1999年到2003年四年多的时间里,政策大体维持在一个宽泛的框架内,基本由市场自主调节,而政府最初制定的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多层次住宅体系建设在商品房利益的巨大诱惑下逐步被打入“冷宫”,保障性住房的比重几乎谈不上。从1998年到2006年的8年间,我国廉租房建设资金投入的总额仅为70多亿元,与每年需求500亿的资金相去甚远,全国累计廉租住房实物配租也只有20万套上下。目前,低保群众10平方米及以下居住的家庭接近400万户,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的全国统计大概有1000万户,也就是说有3000多万人人均住房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
房价飞涨、民怨沸腾最终使得从2005年开始,政府不得不把稳定房价作为政策制订的出发点,先后颁布了“国八条”和“国六条”的通知,但可惜的是,由于调控措施没有打中要害,房价飞涨的势头反而越演越烈。2007年8月,《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发布,首次明确提出把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工作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从此,保障住房建设纷纷提上各级政府的工作计划和财政支出安排之中。
2009年年末,政府对房地产开始施行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为核心的密集调控,其关键在于让商品房与保障房并重,满足不同群体需要特别是安抚底层社会群体的眼前之需。至此,房地产改革的方向,在十年偏行偏走后终于完成纠偏,重回原点。2009年的房地产调控主要目的是纠正单纯住房商品化的片面性,转而启动住房保障的轮子,让商品化与保障化双轮并行,应对不同阶层需要,特别是安抚低收入阶层、平息民怨。
(2)国外保障房建设经验总结 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新加坡、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保障房建设方面的经验可以概括为四大方面,一是保障房建设立法先行,二是以政府财政支付为后盾确保资金来源,三是通过金融创新想入社会资金,四是建设供给模式。
立法先行是所有向社会提供大量保障房的国家的最通常举措。这些国家的保障房立法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规定专门机构实施各项住房保障措施,如美国的联邦平民住房建设局、日本的建设省住宅局、新加坡的建屋发展局等。二是规范和引导其他经济主体在保障房建设和供给上的行为,使其服务于保障房供给的整体目标,如美国通过税收引导、调节私人资源服务于住房保障。三是确保财政资金的稳定投入。各国会根据自己的财力,立法确保一定比例的财政资金投入到保障房建设中。四是确保分配公正。在保障房分配上公开透明,凡申请保障住房,均张榜公示,出具家庭收入、人口和住房状况证明。在保障房法制建设中,法律条文会随着整体居民收入状况的调整而调整。
以政府的财政支付为后盾,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六种途径:预算拨款,将保障房支出纳入国家财政预算,在预算收支账目中专门开列保障房支出科目;出售公有土地、公有房屋、出租保障房及附属商业楼所获得的资金;物业税所获得的收入;住房公积金增值收入;政府住房基金收入、社会保障和社会捐赠。
通过金融创新引入社会资金:一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这主要是通过资本市场筹集住房资金,利用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转让和证券化),解决一级市场“存短贷长”的矛盾,控制住房金融机构的风险,稳定经营收益,形成一、二级市场的良性互动,同时形成市场化的风险分担机制,参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各方,如原始贷款人、证券发行人、信用增强机构、投资者等共同分担风险。二是合同储蓄,即借贷双方通过契约筹集住房资金。潜在的购房者与指定机构订立资金存贷合同,并按合同的约定定期到指定机构储蓄,当储蓄达到一定的时间和金额后便自动取得从该指定机构获得相应的住房抵押贷款的权利。三是强制储蓄。政府凭借国家权威和信用,通过法律和行政规定等强制手段要求企业和职工将职工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定期存入指定机构,该机构以优惠贷款方式支持职工住房消费。新加坡最为典型,其本质是一种社会保障机制。四是政企合作。政府出土地,企业出钱,共建保障房。其运营模式可以是重整—经营—补贴—转让模式、转移—维护—运营—补贴模式、转让—建设—转让模式或公共政府部门与民营企业合作模式。
国外保障房供给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直接建房,政府直接建房极大地增加了住房供应,对于解决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和平抑房价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住房补贴,各国政府的住房补贴方式可分为面向住房供应方的补贴和面向住房需求方的补贴两种。前者为住房建设补贴(间接补贴),后者为房租补贴(直接补贴)。建设补贴主要有两种:一是开发商的建屋补贴,通过税收减免,提供开发低息贷款以及财政拨款等方式进行补贴;二是社会出租补贴,承租户承租社会出租住宅时只需按政府所规定的租金标准支付,租金标准与市场租金的差额由政府直接补助给出租者。目前,多数国家的住房补贴的主要形式是房租补贴。因为租金补贴是一项帮助贫困者获得既体面又支付得起的更为经济的措施。三是减免税收,税收减免主要包括对住房自有者的住房抵押贷款的利息抵扣所得税、出租收入免征所得税以及对自有住房免征财产税。与房租补贴相比,减免税政策有一定的负效应,导致了包括欧洲福利国家和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政府更大的财政支出,并加剧了租房者和购房户之间的不平等。同时,减免税收虽然能鼓励住房使用者的住房自有化倾向,却无法直接刺激住房供应。四是低息贷款,许多国家的政府为了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综合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发放低息贷款,贴息由财政部门承担。通过低息贷款,鼓励私人投资于低收入家庭公寓住宅,建成后的住房,优惠提供给低收入家庭,以此来增加公共住房的供应量。
第三篇:北京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北京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当前,世界经济正面临一场极其深刻的变革。文化产业悄然兴起,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青睐。有专家称,21世纪人类社会的竞争形态,将由“武力竞争”转为“经济竞争”,再转为“文化竞争”,“各国的胜负决定于文化领域,其胜负的重点就在文化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党的十六大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任务,强调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在中央精神的指引下,全国不少地区和城市纷纷提出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在全国各地蓄势待发的形势下,北京只有深化改革,整合资源,加快发展,才能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占领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
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大力推动文化事业繁荣进步的同时,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使文化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03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46.1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到6.7%,成为首都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200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328.7亿元,比2003年增加82.6亿元,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综观北京文化产业发展,可以用“三长、两短”来概括。“三长”就是资源、市场、环境三大优势比较明显;“两短”就是产业发展还存在两大方面的不足。对此,我们要重新审视,深入分析,以便廓清思想,理清思路,谋划对策。我们的三大优势是———
第一资源优势
经济学研究表明,决定比较优势的首要因素是资源禀赋。北京具有异常丰富的文化资源,种类繁多,与经济的可渗透性强,可开发程度高,为北京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突出的比较优势。首先,历史文化资源丰厚。北京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850多年建都史。在悠久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淀了丰富璀璨的文化遗产,各个历史朝代的文物古迹达3500多处。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浏览到的一个门脸、一座院落都可能流传着一段故事;触摸到的一砖一瓦都可能有着三四百年的历史,都蕴含着文化,都是我们保护利用的宝贵资源。其次,文化人才荟萃。文化产业是创意的产业、内容的产业。文化人才是文化产业的主体,创意是文化产业的灵魂,假如说文化资源是基料,那么文化人才是酵母,是最具活力的因子,是发展的生力军。文化名城与首都的优势地位使北京汇集了大批文化人才,不仅包括享誉全国的文化名人、文学家、艺术家和学者,而且还有众多的领导人才、管理人才、创作人才和表演人才,成为首都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第二市场优势
主要表现在有条件、有需求、有基础。首先,首都的唯一性,决定了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地位不可动摇,决定了北京对全国具有强大的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北京有着1500多万常住人口、300多万流动人口,每年大约有1亿国内外旅游者来京参观游览,如此庞大的人口规模,既是文化的消费者,又是文化的传播者,由此也使北京对各地文化建设和文化消费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这是北京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条件。其次,巨大的文化需求。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构成庞大的文化消费市场。发展经济学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左右,居民的文化消费会出现较大的增长,占到人均消费支出的18%。目前,北京人均GDP已突破5000美元,居民的文化需求不断增强,文化消费扩大已是必然趋势,表明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北京文化产业已经形成了以文艺演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汇展、古玩艺术品交易等优势行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了一些著名文化品牌,诸如,相约北京、北京国际音乐节、北京图书节等,这些都是北京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
第三环境优势
一是领导重视。目前,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已形成自上而下的努力推动与自下而上的积极开发相结合的格局。按照首都经济发展战略,未来几年北京仍将坚持以知识经济为方向,第三产业为主导,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既是北京市的重大决策和重要战略部署,也成为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的共识。二是教育资源充沛。文化产业作为高科技支持与文化结合的产业,特别需要大批高素质、复合型的新型人才。北京是我国最大的专门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高等教育密集区之一,有77所高等院校,各种职业教育以及留学生教育等也非常发达。这些教育机构培养和造就了大批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本身也成为拥有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人才库,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资源。三是科技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借助科技的翅膀。随着科技的发明与应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侵入文化领域,文化产品得以用工业生产的方式被生产出来,“文化产业”才轰然问世,并迅猛发展起来。北京地区集中了353家科研院所(不包括转制的),科技人员达30.1万人,技术产出非常丰富,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特别是与文化产业紧密相关的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和产品,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北京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不足和障碍
当然,北京文化产业发展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两短,即“胶着”与“脱节”。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胶着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是相互关联的两个范畴,都以文化为内容,然而性质、目标、方式、策略都各不相同,胶着与混淆的结果是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市场化、产业化、企业化进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中可以通过产业方式运作的那一部分,必然是经营性文化。这是由文化产业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公益性文化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偏重于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不以盈利为目标,不能被纳入产业的轨道,应由非产业化的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提供。但实际发展中,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常常胶着在一起,既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也使文化事业发展跟不上社会和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要。
文化、经济、教育、科技脱节
世界经济发展经验表明,比较优势在发展中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或者首要因素,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整合、统筹、兼顾而形成的规模优势。脱节、割裂、单一的发展将消耗比较优势,使资源禀赋成为包袱。要尽量避免陷入“比较优势的陷阱”。具体到北京,尽管北京在全国文化资源中心的地位是稳固的,但文化资源中心并不等于文化产业中心。由于资源缺乏整合,目前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与其拥有的文化、教育、科技资源以及经济总量相比还远远不够。
北京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两短”只是表象,从深层分析论证,其根源在于“三大障碍”,即观念障碍、体制机制障碍和政策障碍。
观念障碍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既创造了璀璨的民族文化,也有守旧落后的一面。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是一个产业问题,是市场问题,不再是传统的事业问题。因而,一些传统的文化观念与现代产业发展理念抵牾和冲突,成为产业发展的障碍。首先,“伦理至上”观念与功利观的冲突。中国文化传统从道德标准上把人分成两类:“君子”和“小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导致禁欲主义。文化产业追求的就是收益最大化,讲求的是效率、效益、利润。纯粹的文化人难以接受物化的精神和精神的物化的现实,在他们看来,文化产业的崛起,标志着文化的沉沦、文化的堕落。其次,“人治”观念与“法治”观念的冲突。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人治传统的国家,延续了4000多年的宗法家长制,没有受到强有力的挑战和批判。“法治”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没有法治的环境。市场经济提倡和鼓励竞争,提倡树立忧患意识、进取意识、竞争意识。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创造,需要通过竞争激发出人们无穷的创新能力,“删繁就简三秋树,领意标新二月花”,为广大文化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作品。
体制机制障碍
文化管理体制不顺,是造成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难以真正分离的重要原因。当前,北京市文化管理体制滞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各部门文化产业促进职能不明确,兼有文化行业管理、发展文化事业和促进文化产业的三重职能,是典型的政资、政事、政企不分。例如,市文化局既负责农村电影“2131工程”、基层图书馆建设等文化事业范畴的活动,也负责局属艺术院团管理等文化产业范畴的工作,还负责文化市场行业管理和文化执法等政府工作。二是市区两级文化管理体制衔接不畅。市一级,文化管理部门分得过细。区县一级,由文化局、文物局、新闻出版局、广播电视局等合并建立了文化委员会,开始试行文化综合执法。上下工作机构不能对接,影响了工作效率。三是社会文化市场主体还没有完全纳入政府文化管理的视野。目前,仍只局限于北京市属文化部门,特别是市属的国有文化单位,与中央部委及部队所属文化企业资源缺乏整合,对民营文化企业更是底数不清。
政策障碍
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国家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的通知》,市里出台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实施办法的通知》等政策,从市场准入、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工商管理等方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但总体上看,文化产业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投融资、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明显不足;有些政策过于原则,缺乏实施细则,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保障也没有及时出台。
促进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综合考虑北京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未来几年,北京应紧紧抓住奥运机遇,深化体制改革,打破瓶颈制约,以求文化产业有更大的发展。
深化改革,加快创新,着力解决体制机制问题
尽快理顺文化管理体制,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是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一是实行全行业统一管理,探索建立党管方针政策、人大立法规范、政府依法行政、社会自治自律的新型文化管理体制。二是建立推进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对全市文化产业促进工作统一规划、统一协调,避免由于条块分割造成的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三是紧紧围绕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企改制、转变政府职能四个环节,推进政企政事和管办分开、国有文化资产监管、转企改制、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等工作。四是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建设,将目前政府部门承担的诸如制定和推广产品技术、质量标准,实行行检行评,职业技术培训等工作转移给行业协会,增强企业自我经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活力,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方式转变。
完善政策,落实政策,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北京文化产业虽然具备了一定规模,但尚处于初始阶段,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要努力建立起既符合国际规则,又适合我国国情、北京特点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需要的文化产业
政策。一是加快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加强政策整合力度,制定出台支持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地方法规和优惠政策。二是发布实施《文化创意产业投资指导目录》,设立发展引导资金,支持企业重组,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保护知识产权的地方法规,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把北京建设成为全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示范区。四是高度重视思想发动工作,在部门、企业和群众中广泛宣传和培训已出台的各项促进政策,为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打牢思想基础。
整合力量,扩大开放,走出文化抓文化,走出文化圈、北京圈,寻求与国内外企业更广泛的合作
树立首都大文化的发展观念,站在大局看文化,将首都功能和文化产业发展统一起来,通过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拓展首都文化中心的内涵,提升其功能和地位,建设国际性文化之都。另一方面,文化企业是文化产业的主体,也是创新发展的主体,更是全球化竞争的主体。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加快在全国范围内组建若干家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和跨所有制的,一业为主、兼营相关产业的综合性文化集团,参与国际竞争,在开放式的文化市场空间中获得一席之地,提升北京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拓展融资渠道,吸引外资及社会资本进入,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
资金不足是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2004年底,北青传媒在香港上市成功,融资额达到10.4亿港元,为我市文化企业利用国际资本市场融通资金积累了重要经验。加快推进市属文化行业的改革,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打破行业垄断,积极吸收境外资金和社会资
本投入文化产业。可采取通过支持国有非文化企业兴办文化项目,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形式,形成文化产业的多元投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为文化产业的迅速扩张提供更加有力的资金支持。在文化产业的资本结构上,形成国有资本、社会民间资本、境外资本共同投入并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所有制格局。
培养人才,壮大队伍,造就专业化、国际化、现代化文化产业企业家队伍
北京文化产业能否快速发展壮大,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归根结底靠人才。一是要坚持以人力资源开发为重点,培养具有领先的策划能力、文化产品创新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开放的国际视野的优秀文化创意人才和市场经营管理人才,造就一支政治强、素质高、业务强的文化产业企业家人才队伍。二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积极主动地吸引优秀的国内外文化人才到京发展,为他们提供发展空间,形成北京市独特的优秀文化人才流入的洼地,构建北京市文化产业活力竞相迸发的高端舞台。
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努力建设“六大中心”
打破行业、部门等所属界限,整合首都文化资源,将民营文化企业、中央及部队所属文化企业资源纳入文化服务和管理体系,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培育有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和企业集团。抓紧时机继续组建一批文化产业大型集团,使北京的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演艺、娱乐、展览等产业都有支柱型的大集团,把北京建设成全国文艺演出、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动漫和网络游戏制作、文化会展和古玩艺术品交易等六大中心。力争到2008年,文化产业创造增加值在北京市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达到9%,成为
首都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
第四篇:北京的小学排名及学区房
发信人: william82(本人发帖多次上10大!), 信区: RealEstate
标题: 海淀区一流一类、一流二类,二流一类、二流二类小学强弱顺序大排名
发信站: 水木社区(Tue Mar1 22:07:36 2011), 站内
转载的。大家评价一下。
海淀区一流一类小学顺序排名(共3所):
1.中关村一小(点评:海淀区性价比最高的小学,在海淀激烈的竞争中是唯一可以保持循序渐进教学的一流小学;注重阶段培养、学生基础极其扎实、后劲十足;学生进入4年级以后课外竞赛获奖人数攀升很快,获奖名次总体靠前,获奖人数比例在最高层次;生源纯净,主要来自北京中科系“土著”,家庭科学文化素质水平高且整齐;师资极其优异,校长、老师配合堪称业界楷模;行事较为低调,凭实力说话、凭行为服人,潜心做教育,是海淀区的首选最优质小学。)
2。RDF小(点评:已经形成“人大”教育的系列品牌,主导了北京教育界诸多的话语权,小学、初中、高中配合堪称完美,学校目前还处于上升阶段。它的活动多而丰富、课内外教育结合十分紧密,成绩突出。学校竞争较为激烈、择校就学成本较高、非子弟后代难获同等机会,择校生家庭基本属于“贵族”系列。)
3。中关村三小(点评:规模在北京最大、最引人瞩目、学科竞赛获奖人数最多且较低龄化;教育设施、师资在北京市首屈一指,老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竞争也是最大最激烈的;行为高调,以学校学生人数最多、小金库数额最大、择校最难进、前校长被抓、课后不许下楼、课业管理最严、作业数量最大最为出名。生源极其多元,是北京很多很多对孩子寄予高度希望家长最向往的学校。择校家长要紧密配合学校的教学和安排,大力督促孩子,专注课外教育,否则性价比大打折扣。)
海淀区一流二类小学顺序排名(共8所)
4.海淀实验(点评:实力强、学风好、规模大是二里沟学区排名第一的小学,其已有成绩稍逊中
1、RDF和中3);
5。“五·一”小学(点评:传统名校,五棵松学区首选小学、口碑好);
6。翠微小学(点评:海淀区西南部最令人向往的小学,学校老师负责程度很高、各种竞赛获奖者基本都有这所学校的学生,性价比很高,是羊坊店学区无可争辩的最牛小学,学校素质教育也成绩斐然。)
7。北大附小、北师大附属实验小学(点评:这两所学校近乎属于子弟小学,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水平很高,是教育界公认的。子弟生由于都有很好的小升初学校:北大、三帆等名校,这两所学校参加竞赛的人数并不多,很多数据无从知晓,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水平。非子弟生择它,如又不参加课外辅导,性价比就不很高了。这两所学校赞助费基本都在10万上下。)
8。中关村二小(点评:夹在中1和中3之间,是一所不温不火的学校,乐团办得最棒,没有这个乐团中2会失去很多魅力。虽被人评说的几率在减少,但作为名校其教学水平是令人称道的,最近两次统测成绩连续表现出很高水平,超过了排在它前面的学校。)
9。万泉小学、上地实验。
海淀区二流一类小学顺序排名(共11所)
10.育英(点评:它的小学教育无可挑剔,但作为衔接的中学教育有很大差距,在海淀区位于中下游。)
11。“七·一”、农科院;
12。石油附、二里沟;
13。中关村四小、北航附小、北医大附;
14。海淀第二实验、双榆树中心(点评:性价比很高)、海淀外国语、。
海淀区二流二类小学顺序排名(共25所)
15.羊坊店中心、清华附小;
16。花园村
二、育新、太平路、羊
四、今典、羊五;
17。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四季青、永泰、科技大学附小、北方交大附小;九
一、双榆树
一、知春里、玉泉。
18。立新、育鹰、育鸿、红英、培英;
19。西苑、西颐、清河第一。
第五篇:学区房广告语
优质学区住房,让孩子赢在起点!
昔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你是否为家庭教育环境差影响孩子成长而忧愁,你是否因接送孩子耽误工作而苦恼,你是否为孩子坐校车上下学的安全而担心?你是否为孩子住校吃不好、睡不好而牵肠挂肚?“把家安在学校旁”,家长省心,孩子安心!
本人欲出售一套优质学区住房,请你留意:
住房位于中学家属院。孩子出家门就是校门,不用接,不用送,平时在操场玩耍安全又放心。
主房110平方米,三室两厅一卫,精装修,水、电、双气齐全,储藏室19平方米。
买房就是为孩子,机会难寻,心动不如行动,请拔打电话:
买房就是为孩子,让孩子赢在起点!
“把家安在学校旁”,家长省心,孩子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