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秀论文评选通知(最终版)
优秀论文评选通知
优秀论文评选通知
各团体会员单位:
为了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交通运输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究深入发展,按照我会**年工作安排,决定组织开展**——**年度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
凡属本会正式团体会员单位及所属单位的干部职工自**年以来撰写和发表的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廉政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论文均可参评。
二、评选条件
评选优秀论文的基本条件:
1.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交通运输行业工作实际,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论文内容有较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和创新性。
2.着力研究解决交通运输行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对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科学化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3.研究主题鲜明、立意新颖、论据充分、材料翔实、分析透彻、逻辑严谨、文字通顺流畅、表述准确。
三、申报有关事项
1.申报方式:申报优秀论文的作者须填写《**申报表》(申报表可用“百度”搜索,登录“中国交通职工政研文化网”,在首页报告公告一栏的《**研究会关于评选**—**年度优秀论文的通知》中下载),将申报表及论文电子文档提交**政研会团体会员单位申报。申报材料只报送电子文档即可,无须报送纸质文档。
2.申报程序:论文由各团体会员单位统一推荐,报送本会秘书处。各推荐单位须在《**优秀论文申报表》上填写推荐意见,加盖推荐单位公章,将申报表(扫描件,PDF格式)和论文电子文档发送到我会电子邮箱中。
各会员单位要认真做好优秀论文的初评、审查、推荐和申报工作。对同意推荐上报的论文,由推荐单位签署意见并根据论文质量对所推荐论文进行排序,按规定时限统一上报。每个会员单位可推荐论文3--5篇。
本会不接受未经中国交通政研会团体会员单位签署意见的个人或组织直接申报。
3.文档格式要求:论文篇幅限6000字以内。大标题为三号黑体字,文内一级标题为小四号黑体字,二级标题为小四号楷体字,正文为小四号宋体字,全篇行距用固定值26磅。
引文应注明来源出处(统一要求为页下注),参考文献置于文末。出处为著作的,要依次注明著者、文献提名、页码、出版地、出版者等。
论文作者为单位的,请注明单位全称,个人的请注实名、所在单位和职务。
4.申报时间:**年6月1日至9月30日,逾期不再受理。
四、评选表彰方法
1.部政研会将成立优秀论文评选委员会进行论文的评审工作。评选委员会由特聘的有关专家及《交通政工研究》编委会成员组成,于今年年底前对申报论文进行评选。
2.本次评选设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50名,对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优秀论文将由我会颁发优秀论文证书和奖金。未获奖论文颁发纪念奖证书。优秀论文将汇编成册,印发各会员单位并在我会网站发表。
五、联系方式
第二篇:关于评选2013年校级优秀论文的通知
关于评选2013年校级优秀博士、硕士学位
论文的通知
各学院:
2013年校级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即将启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原则
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遵循科学公正、注重创新、严格筛选、宁缺勿滥的原则进行。
二、评选范围及比例
参加此次评选的学位论文,应为2012年12月-2013年6月获得博士、硕士学位者的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推荐参评比例为当学年博士学位获得者的50%,硕士学位论文推荐参评比例为当学年硕士学位获得者的10%。获得“武汉科技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资助”的研究生,必须参加优秀论文评选。获得国家奖学金,以及科力生奖学金、许家印奖学金特等奖的研究生,所在学院应当要求其积极参加优秀论文评选。
此外,根据湖北省省级优秀学位论文评选通知的有关要求,以下几种情况的博士学位论文不在评选范围之内:
1.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已获得副高级以上职称(含副高级)的作者所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未在本学科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要求第一作者或除导师之外的第一作者)的作者所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
三、评选标准
1、论文选题着眼于本学科及相关领域前沿问题或重要现实问题,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2、论文在理论或方法上有较大的创新,创造性地解决了本学科的重要问题,取得突破性成果或比较重要的研究成果。或探索了有价值的现象、规律,提出了新见解、新方法,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应用前景。
3、论文形式规范,材料翔实,推理严密,行文流畅,表达准确,能反映学位论文作者系统深入或较为宽广的专业知识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4、有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在本学科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或被权威检索收录,或出版高水平的学术专著,或获得较高级别学术奖励。
5、论文用中文写成。
四、评选方法与步骤
1、个人申报:申请2013年6月份授学位的研究生需在导师同意的情况下于答辩前向所在学院提出申报,并在学院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相关材料(优秀论文推荐表、数据表)。学院受理后统一安排公开答辩;2012年12月已授学位、满足申报条件的研究生不参加公开答辩,直接申报。
2、学院初选和推荐: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申报的论文进行全面审查,按要求评选出优秀论文初选名单,并将该名单及有关材料按优秀程度排序上报研究生院学位办。
3、专家评审:研究生院负责聘请专家对论文进行评审,评审意见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作为参考依据。
4、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投票评选出校级优秀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优秀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获奖名单在网上公示一周,并接受和处理有关异议事项。
5、对优秀学位论文的获奖者给予表彰和奖励,部分优秀论文将被推荐参加湖北省的优秀学位论文评选。
五、报送校学位办材料
1、书面材料。(1)推荐的优秀学位论文每篇一式3本(两份绿色封面,一份白色封面);(2)“武汉科技大学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推荐表”;
2、电子文档(以下每三项刻一张光盘)。(1)“武汉科技大学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推荐表”(WORD格式,文件名为“10488_二级学科代码_学号_姓名”);(2)学位论文全文(PDF格式,文件名为“10488_二级学科代码_学号_姓名”);二级学科代码见 提交的PDF电子文档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插(附)图、表是否完整、完好;②总页码与目录是否一致,中间是否缺页;③封面页、目录、摘要及关键词(中英文)、正文、参考文献、文献综述,各项内容是否齐全。④转换PDF文件请使用Adobe Acrobat Professional 软件。⑤为保证作者论文版权,请在转换成PDF过程中应用安全属性(如禁止复制),⑥请勿加密。
(3)“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数据表”。
3、学院将以上材料收集整理后随同汇总后的“优秀博士、硕士数据表”(电子版)、及“武汉科技大学申请校级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学生情况审批表”(纸质版、电子版)一同报送至校学位办。
六、报送材料的时间与地点
1、请各学院5月15日前提交学院安排的公开答辩时间和地点。
2、6月15日之前报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及相关材料到研究生院学位办,逾期不报视作不参评;
3、材料报送地点:青山校区研究生院学位办(主楼1510房间)。
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2013年4月25日
第三篇:关于评选2009中学物理教育教学优秀论文的通知
关于评选2009中学物理教育教学优秀论文的通知
为了帮助我省物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及时总结、交流物理教育教学经验,江苏省物理学会经研究决定,即日起开始征集2009年优秀物理教育教学论文。省评论文分一、二、三等奖颁发证书。
一、评选范围
评选2008年6月1日以来在公开出版的报刊上发表过或未发表过的物理教育教学论文,已在省级以上获奖的论文不参加评选。二.论文要求
(1)具有创新意识和理论支撑,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联系中学物理教学实际,论文提出及论述的问题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2)注意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严谨、文字通顺、格式规范。论文应有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字数以3000至5000为宜。论文用A4开纸、正文宋体小四号打印(复印件也按此规范)。(3)论文强调原创,如发现参评论文系抄袭,取消参评资格。三.参评办法
1.参评论文每篇收费50元,请将参评费存入中国农业银行金穗通宝卡,卡号:95599 8039 00938 41315。(存款时需携带身份证,请核对存款回单上持卡人姓名为高英杰)把银行存款回单连同一式二份论文寄南京市江苏教育学院物理系高英杰收,邮政编码210013。请自留回单复印件备查,切勿在论文中夹带现金或其他方式交参评费。
2.优秀论文征集截止时间:2009年9月5日。
3.获奖证书在9月中旬颁发。请参评者在文后附上详细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以便邮寄获奖证书。如有问题,课通过电子邮件查询。
江苏省物理学会
江苏省物理学会中学物理委员会办公地址:
南京市北京西路77号江苏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大楼511室,联系人:高英杰 E-mail-yjgao@vip.sina.com
第四篇:2012年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评选的通知
关于开展2012全国高校辅导员
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总结辅导员工作经验,促进辅导员工作交流,展示辅导员工作成果,提升辅导员理论研究水平,提高辅导员工作质量,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经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同意,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和《高校辅导员》杂志联合开展2012全国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选时间
2012年11月-12月。
二、参评范围
普通高等学校专职辅导员个人或集体完成的未公开发表的论文。
三、报送要求
1.论文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主题鲜明,观点正确。
2.论文要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在继承前人或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具有独特见解及较高的学术水平;内容丰富,资料详实,说理透彻,结构严谨;严禁抄袭。
3.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理事单位每校推荐论文不超
过3篇;非理事单位高校论文由研究会商请各省(区、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推荐,各省(区、市)推荐论文数量不超过10篇。
4.每人以第一作者身份限报一篇;两人以上合作的成果,不能以个人申报,应以合作者具名申报;4人(含4人)以上合作成果只能以课题组名义申报。
四、评选程序
1.推荐参评
请各单位将参评论文连同《2012全国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评选申报表》(附件1)、《2012全国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评选汇总表》(附件2)的电子版于2012年12月8日前,统一发送至电子信箱fudaoyuan@sdu.edu.cn。
纸质版论文、申报表、汇总表各一份请于12月8日前(以邮戳为准)寄送至: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山大南路27号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秘书处办公室。邮编250100。
2.专家评审
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导下,由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组织专家对参评论文进行评审。
3.名单公示
获奖论文将在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网站()上予以公示,公示期为一周。
4.公布结果
公布评选结果,颁发获奖证书。
五、相关说明
1.论文严禁抄袭和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将取消评选资格,并通报其所在学校及省(区、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
2.论文作者拥有著作权,主办单位拥有编辑权和使用权。
3.其他媒体或者个人使用、转载或部分摘编获奖论文,必须征得作者和主办单位同意。
3.凡报送的论文均被视为自动同意本通知之各项规定,如因抄袭、弄虚作假以及作品版权不明所带来的问题,责任自负。
4.获奖论文将择优在《高校辅导员》杂志上发表。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秘书处办公室
联系人:田丹丹、万广远、韩萌
联系电话:0531-88362836
0531-88366713
附件一:2012全国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评选申报表 附件二:2012全国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评选汇总表
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
《高校辅导员》杂志编辑部
2012年11月8日
附件1:
2012全国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评选申报表
第五篇:优秀论文评选评审总结
2007—2008年廊坊市教育科研、教研优秀论文
评选评审总结
本次论文评选共有论文77篇。一等文7篇(90以上),二等文12篇(80以上),三等文58篇,文章的总数目与每年略有增加,但总体水平高于往年。这体现了市教委每年开展的这项活动有了极大的成效,对我市教育科研也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 论文的总体特点 多数论文针对当今教育的讨论热点与研究热点展开讨论,如初中与高中衔接的讨论,学法引导、创新能力培养、自主学习、新教材新理念、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等,而且讨论的有理有据、实践与理论结合、结构也严谨、紧凑。多数论文都是老师们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岗位上的真实体悟,有的来源于自己的课堂与教学实践,显得文章确实有一定的甚至说是很高的教学价值;有的虽然是吸取他人的观点但经过自己的有创新的应用,显示出自身 1 教学特色;有的文章利用一些细小的例子广证博引,深挖教育教学背后的内涵,大大提高了课本、教参的价值。3 有的论文针对学法理论展开讨论,尤其是在起始年级就怎样尽快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做了许多有价值的、具有开创性的探讨。4 有的论文对某些课堂教学模式提出自己的观点,虽然其广用性值得进一步讨论,但毕竟老师们在深入的思考、总结、实践这个问题。几乎所有的论文表达准确,打印标准,整体结构也严谨、分明。
二 存在的问题 有些文章选题过大,明显的使得文章的讨论力度不够、观点过糙、证据勉强等。有些文章有抄袭之嫌。如378号与252号完全雷同,797号与799号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出来,还有有很多文章段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出处,就是段落顺序略有不同而已,可能还有更多的类似的情况,限于时间没能继续 2 搜索!有个别文章段落不清,内容缥缈,论证浮皮潦草,主题与论证两层皮,明显的看出作者在应付。有的文章以偏概全、脱离实际、观点不明,读完后,抓不住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还有的文章几年前就已经讨论的相当完全了。
三 结束语
市教委开展的这项活动不仅必要,而且还要长期的做下去。这可以整体调控教师们的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意识,整体提高老师们的学习热情,更可以强化教师的总结意识与应用意识。
以上仅仅是一孔之见,误导之处请谅解斧正,谢谢!!